民间童谣游戏(共7篇)
民间童谣游戏 篇1
从童谣本身的性质来看, 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口头的民间文学。从内容上看, 童谣极具生活化的特色;而从它的表现形式上看, 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韵律性。就童谣和民间游戏的关系而言, 童谣可以有效促进民间游戏的开展, 并在过程中彰显着自身的重要价值:协调动作、渲染气氛、提升趣味性等。现在有些流行的童谣都是产生于民间游戏, 并运用于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中, 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一个民间游戏与多首童谣相结合
童谣是一种语言艺术, 它可以用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内容来彰显出游戏的具体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 童谣与游戏的结合, 可以很好地实现歌戏互补, 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 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结合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渗透和运用来看, 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一个民间游戏与多首童谣相结合。例如, 幼儿园在组织幼儿开展跳皮筋游戏的过程中, 可以选用多首童谣与之相结合, 如《坛子罐, 罐子坛》《石头剪刀布》, 以此来丰富幼儿的记忆, 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跳皮筋游戏着重于幼儿的腿部动作, 如勾、压、跨、摆和碰、踩等。教师需要注意, 在游戏实施的不同环节, 要融入不同的歌谣, 以便发挥不同歌谣的作用。如在游戏的开始环节, 加入《剪刀石头布》的童谣, 让幼儿明确游戏的排序性以及相关的游戏方式。游戏过程中, 加入《坛子罐, 罐子坛》, 可以进一步利用童谣的节奏性、韵律性、对幼儿的游戏动作加以统一, 并为游戏渲染愉快的活动氛围, 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一首童谣与一个民间游戏相结合
一首童谣与一个民间游戏相结合, 也是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一种运用表现方式。民间游戏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教师要以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为重要依据, 进而确定对童谣的选取。以幼儿园开展的民间游戏跳竹竿为例, 教师可以选取与此相对应的童谣《炒蚕豆》。跳竹竿这个游戏具有很强的韵律性, 它需要敲竿者和跳竿者根据节奏, 做好配合工作。而《炒蚕豆》这首童谣的韵律性很强, 可以很好地对幼儿起到动作提示作用。针对游戏活动的具体开展而言, 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例如竹竿的摆放。接着, 教师一边唱儿歌, 一边示范动作, 以此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然后, 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 一边是敲竿者, 一边是跳竿者, 并及时向幼儿分解游戏动作, 让幼儿先做模仿练习。最后, 在幼儿对游戏熟悉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进一步将刚才的韵律转换为他们熟悉的儿歌, 例如《白兔歌》, 以此来为幼儿助兴, 营造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
三、在民间游戏与教学活动渗透中结合童谣
在引导幼儿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 童谣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童谣还可以与民间游戏相结合, 以此来提升幼儿教学活动的游戏性。比如, 教学活动“累加”和民间游戏“套圈”, 并适时将童谣《数青蛙》加入其中, 真正为幼儿打造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课堂。具体来说, 教师要将这个教学游戏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套圈”游戏。这个游戏过程中, 鉴于幼儿的兴致过高, 会出现“违规”的现象, 因此, 教师要将游戏规则简单化, 以适应后面的教学环节。二是计算幼儿的最后得分, 并学会累加。相对而言, 这个教学实施环节会进行得顺利一些, 因为此环节没有太过复杂的步骤。三是引导幼儿学唱《数青蛙》, 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幼儿对累加学习加以深化。此环节中涉及三个方面的累加, 对幼儿来说, 学习起来会有点吃力。不过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在第二个环节时, 要求幼儿准备青蛙头饰, 这样的话, 可以进一步增强游戏的真实性, 并且也很切合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从总体上来看, 这个教学游戏中的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 其中, 有了童谣和民间游戏的融合, 幼儿的教学课堂更显趣味性。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 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激发。整个活动过程中, 幼儿是在做游戏、唱童谣中度过的, 重要的是,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教师最初设定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 民间游戏和童谣密切相关, 二者都被涵盖在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内, 并且共同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童谣与民间游戏相伴相生, 并且童谣本身就具有一种游戏性。从童谣在民间游戏组织中的作用来看, 它主要凭借一定的韵律和内容, 来达到展开游戏环节的目的, 并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加以调节, 营造一定的游戏氛围, 从而辅助民间游戏得以有序进行。童谣与民间游戏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并且很多幼儿园已经将其付诸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渗透和运用有多种表现形式, 教师要以幼儿发展的需求和游戏的内容及形式为重要依据, 选取正确的活动策略来保障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 2016 (05) .
[2]陈小琴.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策略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 2013 (06) .
民间童谣游戏 篇2
五六千年前的仙居下汤文化遗址, 是台州文明的发端, 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台州人民凭借三面环山, 一面濒海的独特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 辛勤劳动, 不畏艰险, 百折不挠, 开拓进取, 孕育和开创了富有台州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台州童谣对台州人就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民间童谣及其功能
(一) 民间童谣
童谣是天籁之声、民族之魂、文化之根。如果一个人生命中没有童谣就象一个民族没有文学, 贫瘠而空虚。无论东西南北, 只要有生命的地方, 有儿童的地方, 有母亲的地方, 就会有童谣。民间童谣同人类一样古老。
(二) 民间童谣的功能
民间童谣反映的内容丰富, 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的事物。有赞美家乡和祖国的、有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有教育孩子爱惜粮食的、有讲述自然界的事物的等等。分析前人的对于童谣的研究材料, 认为童谣的功能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 文化贮存功能。
童谣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独特的文化贮存功能。台州童谣中反映的内容涉及生活、劳动、习俗、节令、故事传说等包含着各种的富含本地文化特色的东西, 可见童谣有着对传统文化进行记载、保存的存储功能。
2. 教育教化功能。
有人把童谣称为是“一座生趣盎然的精神大观园”, 从其中走出的成年的我们, 有一种受惠于幼学的感觉。童谣的教育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和经验。童谣具有对社会成员进行历史传统、文化科技知识乃至百科文化知识的全息性的教育功能。在儿童游戏吟唱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和经验。
二是语言的启蒙。语言是教育的工具, 语言习得过程是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天生的语言特殊机制, 成为儿童内部的老师。4岁到1O岁年龄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的精华主要在这一时期形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1年曾经组织专家, 讨论母语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会议认为, 母语是一个人进行自我表达的天然工具, 他的首要需求之一就是充分发挥自我表达的能力。并在1953年指出:“母语是教育的最好手段, 是继承文化的最好工具。”“任何情况下母语都是儿童最佳的教学媒介语。从心理学而言, 母语是儿童心灵能自由表达与理解的有意义之符号系统, 从社会学来看, 儿童的学习透过母语比透过其他不熟悉的语言进行更有效率。”台州方言属于吴方言区, 语音语素比普通话丰富, 利用童谣教育, 孩子学发音较易, 反之较难, 比如台州话“斫”的韵母不容易读准。民间童谣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 培养孩童的语感。
三是文学艺术的启蒙。童谣能够启发幼儿思维、丰富幼儿语言、锻炼幼儿表达、引导幼儿想象, 因为童谣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手法比兴、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顶真, 还有奇特的想象等, 这些无疑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受到了文学艺术的熏陶。五四时期, 很多文学家提倡从民间文学中汲取养份, 来改造僵化了的文学。有人认为民间歌谣是人类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 是文学的鼻祖, 是各种诗体的乳娘、母亲, 那么童谣的文学艺术魅力也在于此。
四是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儿童的道德学习应以快乐为原动力, 以生活为依托, 以活动为途径。这种在儿童真实的道德成长过程中引导儿童自主学习道德的路径, 赋予了儿童道德生命发展的主动权, 有效地唤醒了儿童道德学习的潜能。因此可利用民间童谣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品德。
3. 娱乐游戏功能。
童谣有着陶冶性情的娱情功能和愉悦感观的娱乐功能。孩子在吟诵童谣时可以同时游戏。游戏精神是毫无功利、极富动感的玩的精神, 对儿童来说, 一切现实活动都带有游戏的性质, 他们的生活就是游戏, 他们的游戏就是生活, 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儿童可以通过想象把可能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的转化和平衡, 而通过游戏提供给他们新奇的角色体验、情感体验, 从而激活儿童内在的情绪体验, 把现实和可能的世界合二为一, 帮助他们实现成长。
4. 社会批评功能。
童谣反映的是一种社会情绪, 代表的是当下的民间声音, 是民众的意识形态的传声。当下突变的社会经济体制、复杂的社会矛盾, 或讥讽、或嘲弄, 或抒情, 或言志, 都会在童谣中得以体现, 童谣往往以它鲜活的生活内容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观民风而知得失, 学者作为上层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更应关注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民间话语, 真正做到代表人民的心声, 使民声得以上达。
5. 文化传承功能。
由于童谣中贮存了大量人民群众在生活和生产中总结出来的丰富的知识、精神和经验。童谣的口耳相传的特点正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对于识字不多的儿童来说是一种传承民间智慧的方式, 无疑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台州童谣文化开发途径与模式研究
台州童谣的开发途径与模式主要有四个。
(一) 收集整理童谣
1. 政府营造积极保护氛围。
童谣要想得到有效的保护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 需要政府营造一个良性的保护氛围和环境, 如设立专项保护基金, 并有专人对童谣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和保护。具体操作上可以请熟悉台州方言的人对歌谣作注解分析将台州童谣整理成册, 有条件的话, 请富有经验而又有一定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的专家深入基层收集和修订。
2. 采取有效科学的方法采集童谣。采集是开发童谣的前提。采集时注意采用科学有效的采集, 具体建议有:
(1) 采集途径:实地采集;报纸和网上采集。
(2) 采集的时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怀孕生子、造房搭灶、农间田头农人劳作之时、孩子嬉戏玩耍之时等。
(3) 采集的对象:寻常百姓 (如农民、妇女、船夫船妇、学校学生等) 。
(4) 采集时所用的方法:文字纪录 (包括暗记和速记) 、录音和录像、拍摄等。
3. 科学考订童谣。
考订是开发建设童谣的重要条件。考订主要包括不要自拟题目、要注明受访者的详细时间、地址;注释务当清晰;订正已发表的童谣等方面的内容。
4. 展开普查、登记、分类、整理、保护等, 并编制本地区童谣保护名录, 旨在使地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童谣得到有效保护。
收集整理童谣是一项艰巨、系统、复杂的工作, 任重而道远。本课题所做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希冀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 为台州童谣的传承出力。
(二) 倡导诵读唱编童谣
首先, 引领年轻的家长开展亲子吟诵童谣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最大的改变是家长, 他们被“童化”了。家长把健康向上的又极富有台州特色和艺术特色的童谣 (如摇篮篇中的童谣) 诵读给婴幼儿听, 让孩子跟读、诵读童谣。在诵读童谣的过程中, 家长首先回到童谣的世界, 引领他们蹲下身子, 走进孩子的世界, 理解孩子, 能够把原来眼中的“小麻烦”变成“小可爱”。婴幼儿则能够从小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文化, 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艺术, 使他们成为自觉追求艺术的人。在追求主流文化、时尚文化的同时认识和传承本土文化。
其次, 幼儿园的老师将童谣引进教室。教师将有思想性、教育性、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民俗性的本地童谣经过修改和完善, 使之更适合孩子们。很多游戏谣比较适合幼儿园的孩子, 孩子边吟诵童谣边做游戏, 既训练了孩子的语言, 又丰富了孩子的生活。游戏谣中的传统游戏更能够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 增进孩子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 如摸盲、跳皮筋等。台州市椒江区通巨幼儿园的王彬芬和王美芳老师, 在大班开展方言教育的尝试, 其中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把台州童谣引进教室,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 在小学生中开展赏析性的童谣吟诵活动。教师将精心挑选出来极富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本地童谣介绍给学生, 开展观摩课、赏析课。教师在课堂上诵读童谣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介绍、评点童谣一些艺术特点, 如连锁谣、颠倒谣、问答谣、绕口令、谜语谣等, 介绍平仄押韵。台州童谣是一块未经过雕琢的璞玉, 未开垦的处女地。记得在没有整理台州童谣前, 我在给学前专业的学生上《幼儿文学》课的时候, 因为找连锁谣、颠倒谣废了好大的劲, 但是例子不多, 当我看到台州童谣中的连锁谣、颠倒谣后, 可以说只能用“兴奋”和“感叹”两个词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如连锁谣《燕啊燕》中长度之长, 连锁之多 (多达三十二处) 是目前一般文献中查找到的资料所不及的, 而且只能用属于吴方言区的台州方言念唱下才能连锁的。又如十首颠倒谣, 数量之多, 想象之大胆、奇特也是极为罕见的, 可见台州人民的智慧结晶的宝贵矿藏急需我们后来者去开采。
最后, 在中小学中开展唱编童谣的活动。童谣是可贵的、有价值的, 但它仍需要挖掘和创新。这就需要老师引领孩子们去认识童谣、学习童谣、吟诵童谣、感受童谣, 创编童谣。课堂上下, 学生通过诵读和创编童谣, 既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 还丰富了知识、增进智慧和提高了文化素养。孩子极富想象力和艺术才能, 通过唱编, 丰富课余生活, 启发他们的创作才能, 还能够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 展示童谣文化
“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过去,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 必须要“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台州童谣这块瑰宝必须通过宣传、展示, 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童谣、了解童谣和接受童谣, 加入宣传的行列中来。笔者认为宣传和展示的途径和模式有下面几种:
1. 媒体的宣传和展示。
诸如开展类似“阿福讲白搭”、“说文解字”栏目, 在电视和报纸上专人负责宣传和解读童谣。让更多的台州儿女了解童谣、认识童谣, 意识到童谣的丰富性和价值性。
2. 充分利用本土的艺术形式表演和宣传童谣。
如“阿福讲白搭”是极富台州特色的民间生活现象, 把它转化成自身特色的艺术形式。地方戏曲是当地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童谣可以借助戏曲形式加以宣传。
3. 教育领域可以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展示童谣。
去年下半年, 文秘1专业学生通过制作游戏谣视频, 与黄岩实验小学学生联合, 展示台州民间游戏谣。学生热情很高, 她们既演示原汁原味的游戏谣, 又对游戏进行翻新, 使得整个活动既富含地域文化, 又增加了时代的元素。小学生更是乐在其中, 活动结束后, 孩子们还沉浸其中, 久久不肯离去。还有在课堂上同学还用台州话和普通话吟诵同一首台州童谣, 奇趣顿生, 同时也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切地感悟到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民间童谣的自身魅力。
4. 玩童谣。
“玩”是孩子的天性, 让孩子玩出童真、童趣。在探究童谣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的过程中, 我们要特别注重童真、童趣, 尽量做到童谣游戏化、童谣情景化、童谣角色化、童谣言语化、童谣生活化。将童谣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在边念童谣边玩游戏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和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而不是让孩子只是单一地玩, 或是枯燥地念童谣。
(四) 研究童谣文化
以收集整理为主的开发模式显得比较粗浅, 没有研究的深度是一种遗憾。如何把口头的台州童谣资料加工录制成音像制品, 或是从教育事业着手, 编制乡土教材, 开设乡土课程, 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台州童谣等类似的举措若能实行, 必能取得成效。不过, 要保护台州文化、台州童谣, 必须培育专业人才, 在本地各大专院校逐渐开设台州文化类的专业的系所, 培养富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研究人员。不要等到台州文化、台州童谣散失殆尽再来挽救!否则, 就太难、太晚了!
三、台州童谣文化的有效利用
(一) 保持自身特色, 抓住机遇, 有效利用
目前, 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民间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 为此, 各地各部门要抓住机遇, 在这股浪潮中探寻保护方法, 同时积极寻找有效利用童谣的途径, 使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发挥它的作用并有所发展。
基于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的保护方式, 包括采用活化石保护法、历史文献保护法、家庭传承法、学校教育法等, 其实也是人们利用的方式。具体地说:
1. 活化石保护法:
就是指对精通本地童谣的人员进行有效保护, 请他们说唱童谣, 对于整理好的童谣请他们指正, 或是提出意见。能够精通本地童谣的人员大部分都已经上了年纪, 他们是台州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 我们既要重视对童谣的保护, 对他们身体也要高度重视。这样的活化石越来越少, 需好好利用和保护。
2. 历史文献保护法:
是指把童谣整编成册, 使之成为历史文献的一部分, 各地的档案馆、文化馆和图书馆等对它加以保存。同时也供热爱研究地方文化的人作为参考, 提升它的利用价值。
3. 家庭传承法:
是指利用家庭的成员亲情关系, 由上一辈向下一辈教授童谣, 代代相传的保护传承法。这在目前还算是比较合理化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家长可以结合生活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吟诵童谣, 有时还可以加以改编, 如《斗斗虫》。
4. 学校教育法:
是指学校通过开设课程, 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 并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传授童谣知识, 从而保存和继承童谣。它成为童谣宣传和传承的主阵地, 学校的教育效果和影响最大。学校可以创设童谣情境、表演童谣、赏析童谣、唱编童谣、玩童谣等多种方式把童谣教活。在教育中传承和发展童谣, 既丰富了教学资源, 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方言语感、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等。
(二) 发挥自身优势,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童谣若要顽强地生存, 创新是不可缺的。即要在传统童谣特色风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创作技法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浓郁生活气息和艺术性、欣赏性较强, 有较好的传播性的新时代的童谣。具体来讲, 可以改动一些不健康、生涩难懂的词语和节律上不够完美的地方, 并加上儿童文学意境、感情、气质相吻合的文学元素, 使之成为孩子的好伴侣, 或是各类学校的校本教材或是读本, 培养下一代的乡土情怀,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制目前校园流行的灰色童谣的盛行。
如灰色童谣“读书苦、读书累, 读书还要交学费, 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 还有美女陪着睡。”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 对儿童是一种毒害!“读书无用”论, 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享受等缺少责任感。丧失进取心、怕苦怕累的思想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思想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要善于利用发达的现代科技手段, 如电视、网络、卡通漫画等媒介去传播优秀童谣。还可以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把童谣制作成儿童喜欢的Flash动画, 吸引孩子。而且还可以积极创作出一些富有现代气息、时代特征并充满童趣的童谣去满足儿童的心理渴求。童谣虽是民间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 但是需要相关人士去精心保护, 我们的文化才能显示出强大活力与魅力。
与时俱进的开发方式, 主要有与旅游资源合作开发法、影视渗透融合法、利用网络资源保护法、童谣融合音乐法等。具体地说:
1. 与旅游资源合作开发法:
就是把童谣当作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通过旅游活动对童谣加以保存和传播的一种方法。童谣的通俗易懂, 加上各地的方言, 正可以迎合旅游者的好奇心理, 所以把童谣开发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可行有益。
2. 影视渗透融合法:
是指借助影视作品宣传童谣, 使童谣成为影视的一个元素, 或者影视直接以童谣作为主题, 换一句话说, 就是童谣借助影视加以表现和传承的方法。如传统游戏中陀螺, 因为《战斗王》《劲爆战士》而推出儿童喜爱的许多极富现代科技含量的陀螺, 现代陀螺具有色彩绚丽、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的优势, 但没有了传统陀螺的对孩子的手眼的协调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的训练, 更没有了童谣的陪伴。若能够利用影视推出游戏谣, 让孩子在欣赏影视的时候接受文化熏陶, 便能一举两得。
3. 利用网络资源保护法:
就是以网络为载体, 利用网络资源纪录、传播和保护童谣的一种方法。现代网络资源的传播速度快, 参与人数多, 网络大有取代电视成为第一大众传媒之势, 童谣借助网络平台保护自身可行有效。
4. 童谣融合音乐法:
是指童谣利用其本身较强的节奏感, 可歌可诵的特点, 与音乐结合, 使其得到传播和传承的方法。如用仙居方言演绎的《心太软》的间奏中插入童谣《一二一》, 显得活泼而又有创意。
童谣因它的独特魅力还在美术、雕刻、新闻、行政管理等领域被应用, 并将在更多的领域被应用。
参考文献
[1]赵雪莲.台州童谣[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
[2]谭达先.民间童谣散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59.
[3]郑薏苡.温州童谣文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民间童谣游戏 篇3
1. 利用童谣的节奏, 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幼儿在语言表达的时候常常不能完整地讲述一句话, 回答问题也总是用几个简单的字词或者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能让孩子完整连贯地吟唱童谣, 我尝试过很多办法, 但都没有带节奏地吟唱有效果。平常的童谣教学都是一句一句地诵读, 但当我加了不同节奏后就仿佛给童谣赋予了新的生命, 孩子们在吟唱中口齿变得清楚流畅了, 在节奏的带动下, 能够很顺畅完整地唱下去。如童谣《从前有个老头》:“从前有个老头, 他有一头小牛, 童谣唱了半首, 圈里牵出小牛, 把牛拴在墙头, 童谣已经到头。”孩子们边拍手边听或者边拍手边唱, 在节奏的影响下, 孩子们明显更加兴奋, 跟在后面摇头晃脑地哼唱, 不一会儿就掌握了节奏, 也就水到渠成地学会了童谣。
2. 使用多样化的童谣教具,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水平
在童谣的教学研究中, 我发现利用有图片、图谱、教具等辅助工具的教学形式更容易让幼儿有节奏、连贯地吟唱。幼儿在直观形象的图片、图谱的帮助下, 能把童谣中难说的句子化难为易。
3~6岁的幼儿的注意力往往不容易集中, 上课时容易被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吸引而左顾右盼。为了能让幼儿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 我在课上常常会常用简单的图片、音乐、手偶、动画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引发幼儿的兴趣, 让幼儿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 在教具的吸引下, 不知不觉地学会童谣。如在童谣《月亮洗澡》的教学中, 因为它是一首比较抽象的童谣,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童谣, 我在网上找了“猴子捞月”的视频, 通过视频给孩子们给直观的印象, 原来所谓的月亮洗澡是月亮倒映在水中的倒影, 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看完生动有趣的动画之后, 对于学习这首童谣增添了许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们不过片刻的工夫就将这首童谣越读越溜了。
3. 利用童谣的多种类型, 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童谣的种类有很多种, 数数类、问答类、绕口令类、连锁类等。每一种童谣都有它的优势, 如数数类《六字歌》, 孩子们在学习这首童谣时, 数字变成了具体形象的牛的身体部位:“一个头, 两个角, 三花脸, 四只脚……”孩子们在数数的过程中也认识了牛的身体部位特征。又如绕口令型《墙上有个鼓》:“墙上有面鼓, 鼓上画老虎, 老虎扯破了鼓, 拿块布来补。到底是布补鼓, 还是布补虎?”这首简单的绕口令, 孩子们在诵读时刚开始比较困难, 分不清“布”“补”“虎”, 在不断地纠正中, 孩子们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 越唱越溜, 连平常胆小的孩子也开口吟唱了, 口齿不清的孩子在不断的吟唱中渐渐口齿也变得清晰了。不同的童谣在教学中有着不同的功效, 合理运用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 与民间游戏结合, 寓教于乐
在童谣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自然而然地与一些民间游戏进行结合, 而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特有的形式, 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多样性、趣味性、随机性和娱乐性, 它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能随时随地地拈来就玩。民间游戏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 而且易学、易传, 民间游戏和童谣的有效结合更能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特别注重运用这种方法。例如, 在教学《我唱着歌儿骑着马》的时候, 我通过展示图片, 问孩子们图片上有什么的方式, 让孩子们在师幼、幼幼的一问一答中学唱童谣, 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了出来, 课堂不再沉闷, 彻底变成了孩子们放飞想象, 畅所欲言的场所。再如, 我在教《张打铁李打铁》的时候, 我让孩子们玩拍手的游戏, 按照“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节奏来念童谣, 当念到最后一句“沙罐打得稀巴烂”的时候, 通过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 胜者刮输掉一方的鼻子一下。在玩游戏时, 既能使幼儿了解一些过去的劳动类型和方法, 又能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在童谣和民间游戏相结合的过程中, 我发现童谣和民间游戏相得益彰, 彼此的特性完美地融合, 幼儿学习童谣的时候也变得更加容易、简单和有趣。
民间童谣游戏 篇4
一、选择童谣, 为快乐游戏投入新基石
1. 广泛收集 本地区适用 于体育游戏的 民间童谣 。传统民间童谣游戏已经很少见到, 为体育游戏所用的童谣更是稀缺。我们群策群力, 广泛收集流传于本地区各种童谣, 于是“跳高楼”“金锁银锁”“马兰花”“炒黄豆”“孵小鸡”“老鼠笼”“抱小狗”“揪尾巴”……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这些童谣都带有或淡或浓的体育游戏意味, 是我园开展童谣式体育游戏的重要素材。
2.分门别类 , 将童谣游戏 素材恰当 匹配。我们根据教育意义、教育功能对童谣游戏素材进行整理、分类, 选择适合各年龄段的童谣来创编体育游戏, 如, “抱小狗”游戏, 要求的语言对白比较多, 小、中班的孩子难以理解和接受, 这样的游戏更适合大班孩子。再如, “炒黄豆”这个游戏需要两两合作, 其动作目标在于平衡性的锻炼, 语言要求比较简单, 只有“炒—炒—炒黄豆, 炒好黄豆翻跟斗”两句话, 小班孩子可以说这两句话, 但他们个子小, 手臂长度不够, 很难在拉手的同时旋转、穿越。因此, 它虽然归属于小班范畴, 但需要对动作做出调整, 如, 拉好一只手, 留出转动的余地, 方便相互协调动作。类似的梳理避免了童谣式体育游戏走弯路。
二、传唱童谣, 为快乐游戏迈开第一步
1.采用边唱边游戏的 方式传唱童 谣。童谣式体育游戏, 大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有的旋律简单易唱, 采用简单重复设计, 有的直奔主题, 说唱过程就是游戏过程。此类游戏, 我们采用边唱边玩的方式进行, 如, “金锁银锁”, 孩子们站成一个圈, 开锁人 (最初由教师扮演) 一边在圆圈中走, 一边歌唱“金锁锁、银锁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咔嚓、咔嚓, 哪一把、哪一把, 请你自己来开锁、来呀来开锁”。教师随着一定的节奏在孩子们拉手的地方做开锁的动作, 唱到最后“来呀来开锁”的时候, 孩子们就逃开。此类游戏由于唱词简单、动作重复易做, 孩子们很快能掌握歌唱童谣, 积极地投入于快乐的体育游戏之中。
2.采用多纬度 诵读游戏传 唱童谣。 有些童谣式体育游戏, 需要教师有策略地引导, 帮助幼儿将童谣内化成自然说唱的歌谣, 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传唱内容, 如, 对唱式的童谣“老鼠 偷蛋”———“老母鸡 , 真能干 , 咕答咕答会生蛋//小老鼠, 来偷蛋, 嘎吱嘎吱跑出来”, 一方面, 孩子们需要分清角色, 另一方面, 还要有相应的动作模仿。这样的童谣可以采用对唱、对说, 表演说唱等方式进行, 进行过程中可以辅以原地动作或分角色歌唱, 不急于让孩子进入游戏情境, 否则会导致幼儿过于关注动作, 忽视童谣的语言、韵律要素, 导致游戏功能产生偏颇, 违背艺术生活、快乐游戏的初衷。
三、改编童谣, 为快乐游戏打开新局面
1.改 编 童 谣 式体 育 游戏 的 说 唱 内容 。 改编说唱内容的目的在于能更好地挖掘游戏意义, 让幼儿在享受动作游戏的同时感受语言艺术的趣味性。如, 游戏“拍手歌”, 原来的说词很简单:“你拍一, 我拍一, 一个娃娃开飞机, 你拍二, 我拍二, 两个娃娃打电话……”经过改编, 变成了“咕噜咕噜一、咕噜咕噜一, 一个娃娃开飞机, 咕噜咕噜二、咕噜咕噜二, 两个娃娃碰一碰……”说到碰一碰的时候, 孩子们可以相互碰碰鼻子、碰碰小屁股, 这种身体的碰触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 显得格外有兴趣, 他们一边协调着身体部位, 一边目光交流, 快乐的情感溢于言表。
2.改编童谣式体育游戏的动作规则。游戏“红灯、绿灯、火车站”, 最初的规则是孩子们一边说“红灯、绿灯、火车站”, 一边跟着教师走队形, 或走成圆圈、或走成直线, 同时伴随听到红灯就停下、听到绿灯就前行这样一个规则, 我们发现, 小班刚入园的孩子自然排队前行时, 采用这一方式有一定的效果, 一阶段后, 幼儿显得不再有兴趣。怎样重新发挥这一游戏的作用呢? 我们改编了游戏动作规则, 要求孩子们说到“火车站”的“站”字时, 可以任意摆一个造型, 经过教师的示范引导, 孩子们有的扮演“花朵”、有的扮演“蘑菇”、“小草”、“太阳”、“机器人”, 各种动作精彩纷呈。
3. 说唱童谣 和动作规则均有 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很受幼儿喜欢 , 游戏进行也很方便, 不需要任何道具或辅助物, 但游戏进行一阶段后, 幼儿会兴趣消退。为此, 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改编童谣。新版本“老狼老狼几点了”变成了“狐狸狐狸几点了”“老虎老虎几点了”, 等等, 同时, 动作要求也作了更改, 孩子们在逃跑的同时可以对“老狼”说, “我是萝卜” (做萝卜样, 立定不动) “我是石头” (做石头状) “我是大树” (做大树状) 。这样, 一方面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另一方面, 起到了暂停追逐跑的作用, 有效地防止了幼儿始终处于追逐跑的高强度动作练习过程, 使游戏更生动、更有趣、更安全。
四、创编童谣, 为快乐游戏注入新动力
除了开发传统的童谣式体育游戏之外, 我们还创编了一些童谣式体育游戏。
1.对歌式童谣体育游戏创编。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 伴随动作或造型, 规则要求由简到难, 角色冲突由轻松到紧张。如, 两两游戏“卖小菜” (江阴话方式) 对白如下:来来来, 卖小菜 (招手呼应) ———啥个菜, 小青菜 (青菜造型) 啥个小, 蚂蚁小 (团起身子小小状) ———啥个马, 白龙马 (骑马行进样子) 啥个白, 兔子白, (兔子模样) ———啥个兔, 乖乖兔, (兔子蹲下) ———妈妈回来啦, 快把门儿开! (动作要求:打开双臂, 蹦蹦跳跳) , 当说到“大狼要来啦, 门儿推不开!” (动作要求:合龙双臂, 任凭“大狼”以何种方式推门, 都不松手。“大狼”可以是语言式的“快把门儿开”, 可以是“捣蛋式的———挠痒痒”等。) 该游戏在小班、中班幼儿中颇受欢迎, 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之一。类似的游戏还有“猫捉麻雀”、“我先到”、“造高楼”等等。
2.输赢式童谣体育游戏创编。此类游戏专为大班孩子设计, 取材于幼儿熟知的角色或事物, 采用三段体循环的设计方式, 以特定的语言和动作作代表, 并辅以趣味的输赢惩罚奖励环节, 如, “老鼠、大象、小猫”:
点点戳戳 , 我是大象罗罗 (长鼻子表示:两手相握伸出) ;
点点戳戳, 我是老鼠吱吱 (双手拇指和食指伸直并拢表示尖嘴小老鼠) ;
点点戳戳, 我是小猫咪咪 (两手手心对脸拉开做一个猫状) 。
该游戏中, 大象能战胜小猫, 老鼠能战胜大象、小猫能战胜老鼠, 依次评定胜负, 输者被接受小惩罚一次 (挠一次手心、胳肢窝等) 。
3.即兴式童谣体育游戏创编。此类游戏来自于幼儿文学内容, 如, 欣赏完绘本《秋风和落叶》后, 即兴地利用散文中的词汇或语言进行创编游戏“秋风和落叶”, 让幼儿一边说“秋风吹, 树叶飘, 飘到地上睡一觉”, 一边扮演片片落叶飞下来, 接着, 树妈妈出场, 小树叶就围着树妈妈或转圈、或立定、或单脚站立, 幼儿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动作创新。
童谣中的游戏精神 篇5
(一) 童谣是一种儿童“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由维特根斯坦提出, 是其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强调了语言活动的意义, 主张不要把语言看做孤立静止的描述符号, 而要看做体现生活的动态人类活动。童谣通过语言这个强大的载体, 把语言当做游戏的对象, 用声音玩游戏, 使得童谣具有永恒的生命。而一旦离开了语言, 童谣也就不具备任何的游戏特质, 不具备任何存在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有两层含义, 一种是指口腔发出声音的语言游戏, 另一种是指语言和行动 (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 所组成的整体的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与童谣极其相似, 童谣就其歌的性质分为两类, 一类是事物歌, 包含一切抒情叙事的歌, 侧重儿童的语言;另一类是唱歌而伴以动作则为游戏歌, 游戏歌主要强调语言和动作的结合, 儿童游戏中经常伴有童谣, 主要是为了加强游戏的形象性, 由此说明童谣是一种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传递的是一种现场感觉, 童谣的游戏性质体现在从嘴里发出的语词是一个一个地出现的, 一句话说完也不一定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产生, 传唱童谣的儿童注重的是唱时的愉悦感———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人心的合一, 而不是道理的合一。那种现场的感觉是每一个传唱儿童独有的, 只有儿童本人知道, 其他人对此只能加以推测, 因为感觉是私人的。
(二) 童谣是儿童的自发性游戏
丰子恺在《子恺漫画》中写道:“一旦知道同伴们有了有趣的游戏, 冬晨睡在床里的会立刻从被窝钻出, 穿了寝衣来参加;正在换衣服的会赤了膊来参加;正在洗浴的也会立刻离开浴盆, 用湿淋淋的赤身去参加。被参加的团体中的人们对于这浪漫的参加者也恬不为怪, 因为他们大家把全精神沉浸在游戏的兴味中, 大家入了‘忘我’的三昧境, 更无余暇顾到实际生活上的事及世间的习惯了。”这一段描写就是儿童自发性游戏的精髓, 既没有他人的催促, 又没有本人的不情愿, 有的只是游戏的冲动, 忘我的精神, 本能的自觉。
显而易见, 自发性游戏与成人指导的游戏相对, 前者是指儿童主动发起的游戏行为, 后者是指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的游戏行为。周作人说:“凡儿生半载, 听觉发达, 能辨别声音, 闻有韵或有律之音, 甚感愉快。儿初学语, 不成字句, 而自有节调, 及能言时, 恒复述歌词, 自能成诵, 易于常言。盖儿歌学语, 先音节而后词意, 此儿歌之所由发生。”这说明儿童传唱童谣是本能行为, 无需成人的指示教导, 是儿童主动, 自发的参与的游戏活动。
真正的童谣是一种口头现象, 是保存在不依靠文字的儿童口舌之间的一种自发性游戏。童谣的吟唱, 是儿童的本能, 是一种自发行为, 通过自然地冲动产生以达到自然的, 具有真实感的状态, 这也是儿童不自觉地社会化过程。
(三) 童谣是儿童的创造性游戏
邱学青教授在《对幼儿园游戏分类问题的思考》中提道:“创造性游戏的本意是不追求外在结果的自由玩耍, 强调的是自娱自乐。”创造性游戏的核心是儿童的想象, 它符合儿童的生理结构和心理发展的需要。童谣的创造性, 更多的是指儿童对童谣的创造和改编。在创造与改编童谣的过程中, 儿童可以无拘无束、积极主动地把生活的点点滴滴写进童谣中, 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 借助童谣诙谐幽默的语调直抒胸臆。儿童创造、改编童谣, 不仅搞笑, 而且幽默, 这展现了儿童的童心童趣。我们需要欣赏儿童这种创造力。童谣是儿童生活经验的反映, 童谣的内容离不开儿童的生活, 譬如:“书包最重的人是我, 作业最多的人是我, 每天起得最早的人、睡得最晚的人, 是我是我还是我……”这类童谣在现代被成人称为灰色童谣, 却是儿童真实感受的再现。
二、童谣中的游戏精神
(一) 童谣的自由性游戏精神
对个体而言, 自由的最低层次就是“动”。自由性游戏精神, 是精神的解脱, 心灵自由, 以及物我两忘的情感状态, 它是一种合主观目的的自由感, 自由性游戏精神是那种能给我们的精神提供某种无限可能性的东西。
自由性游戏指没有成人干预的完全由儿童自己发起和持续参与的游戏。童谣没有固定的文本, 直接活跃在那些以吟唱他们为乐的儿童口头上, 儿童可以自由选择, 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传唱, 不需要成人的组织和教导。
(二) 童谣的无目的性游戏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文以载道”、“经世致用”, 周作人把这种教育观诠释得入木三分, 他说:“对儿童讲一句话, 眨一眨眼, 都非含有意义不可。”这揭示成人看待儿童的一举一动, 都有一种目的性动机存在。而儿童吟唱童谣, 只因童谣念起来好听, 念起来好玩, 只此而已。儿童唱童谣, 除了获得某种愉快感, 并无其他的功利性目的。儿童沉浸在唱童谣的过程中, 或许唱完也就不记得那是什么感觉了。
康德把艺术分为“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 快适的艺术是单纯以享乐为他的目的, 这些游戏没有别的企图, 只是叫人忘怀于时间的流逝。在康德看来, 游戏与快适的艺术同属一个层面, 它们之间既有自由的共同本性, 又有快适的心理效应, 这说明游戏同艺术一样, 是自在自为的, 无目的的。由此说来童谣的无目的性游戏精神是对儿童这个主体来说的, 儿童唱童谣只图一个字, 那就是“玩”。
(三) 童谣的审美性游戏精神
席勒说:“人同美只应是游戏, 人只应同美游戏。”席勒在这里所说的游戏, 完全不同于常人所理解的游戏, 也就是看得见的游戏。可见席勒所说的游戏是有其特定含义的, 是抽象的。也就是说审美性游戏精神, 指向人的精神创造活动, 指向人的性格的完整性实现。审美性的游戏精神是因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而具有审美自由, 而审美自由指向个体主观的无拘无束的欣赏状态, 它是一种更高的人生体验———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产生了美的体验, 你就在与精神交往。席勒认为, 游戏冲动的对象是活的形象, 即最广义的美。这里的美并不是单指美的形象, 而是指所有审美的现实。
成人用理性来欣赏生活, 儿童用感性来把握生命。只有那些由儿童自己的心灵选择出来或感受到的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相通的对象才能使其产生审美愉悦。童谣的审美性游戏精神, 既指代童谣本身, 又指代唱童谣的儿童心理的审美观。童谣中的押韵格式, 语言的变形和非逻辑的组合形成了童谣的内在美。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儿童的思维通常是物我一体、泛灵论的, 在他们眼里, 世界不分你我, 都是活的, 有生命的, 会说话的。由于处于这样的思维阶段, 当儿童唱类似于“小老鼠和小猫是朋友”、“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吱吱吱, 叫奶奶, 奶奶把它抱下来”等的童谣时, 体会到的是自然之美、参与式体验的审美接受心理, 儿童把自己认为的观念转移到童谣内容中描写的事物之上, 这是一种移情的审美性游戏精神, 是无功利性的主观愉悦, 这种审美性游戏是成人用理性看不到的。这进一步说明儿童是童谣的接受主体, 由于儿童独特的审美情感, 也就设定了童谣的审美趣味、表达方式、题材样式和价值取向。
(四) 童谣的真实体验性游戏精神
伽达默尔对“体验”一词做了哲学诠释学的解释:“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 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 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同时说:“游戏就是具有魅力吸引游戏者的东西, 就是使游戏者卷入到游戏中的东西, 就是束缚游戏者于游戏的东西。”从伽达默尔的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 游戏是完全独立与游戏者的意识而存在。童谣这种游戏本身就已经存在, 它通过与另一对象 (游戏者:儿童) 交互作用, 使儿童生理心理发生微妙反应, 这是无法意识到的体验, 却是真实存在的。说其无法意识到却存在, 是因为当我们通过记忆获得生活体验时, 生活体验便逐渐获得了解释学的意义。
童谣属于游戏活动, 它本身没有目的也没有意图, 它是儿童这一对象作用于其上, 在赋予童谣以生命的节奏的同时, 产生的轻松抑或是紧张等情感变化直接内化为儿童的体验。体验最可贵之处是其亲历性, 与儿童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儿童在自由的情感体验中, 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经验。儿童一遍遍重复童谣, 这是儿童自身想重复的本能冲动。每一次唱童谣, 就是一次新的探险体验, 一次趣味性体验。童谣的真正意义, 是儿童在传唱的过程中体验到的不断生成的自由与和谐, 体验性的游戏精神就如同糖溶于水, 只觉甜味却不见那白色粉末。
三、童谣是游戏精神的实体性表征形态
在对文化的系统考察中, 胡伊青加将游戏概念整合到文化现象中, 认为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并从游戏的角度去阐释文化的起源, 认为人类的游戏行为和游戏现象是文明的根源, 站在这样的理论层面, 胡伊青加将游戏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但仍是抽象思辨的游戏理论。按照胡伊青加的理论可知, 童谣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文化孕育了童谣, 而文化又是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那么显而易见, 童谣必定是游戏的产物, 是游戏精神的实体性表征形态, 实体性表征形态, 意味着能够看得见或是听得着。童谣站在游戏催生的文化中去诠释什么是游戏, 什么是游戏精神。
综上所述, 童谣不仅是儿童的游戏, 而且是游戏精神的集中表现形式。
摘要:本文阐述了童谣与儿童游戏的关系, 分析了童谣中的游戏精神:自由性游戏精神、无目的性游戏精神、审美性游戏精神、真实体验性游戏精神, 并指出童谣是游戏精神的实体性表征形态。
关键词:童谣,儿童游戏,游戏精神
参考文献
[1]周作人.读《童谣大观》.钟敬文编.歌谣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民间童谣游戏 篇6
一、童谣游戏及其精神实质
在中国许多传统民间游戏当中, 童谣与游戏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一面是朗朗上口的纯真的童谣, 一面是欢快俏皮的游戏。如“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九五六, 九五七, 九八九九一百零一。”这曾是在中小学广泛流行的一个童谣游戏。韵律和谐的童谣, 不仅强化了游戏的节奏感, 更增强了游戏的情景体验、生活气息和娱乐精神。此外, 童谣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游戏特征, 加之与各类形式的游戏活动相结合, 更为广大少年儿童接受和认可。因而, 童谣游戏即指一定地域内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流传的一种以游戏方式存在的歌谣活动, 它有着变化多样的表现形式, 丰富多彩的言语内容和自由开放的游戏场所。童谣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 它对儿童道德的养成亦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其所具有的精神特性更是我们所应了解和重视的。
1.自由性
生命是自由的, 充满活力的, 这是发自生命的内在需求。教育应体现人文关怀的宗旨, 应该承认、尊重并利用人的游戏本性[1]。童谣游戏正是摆脱了现代游戏教育观念的束缚, 将童谣融入游戏, 让儿童在自己的游戏领域共建一片乐土。因为童谣没有明确的编者, 多属儿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产物, 内容丰富多彩, 游戏形式多样。儿童在童谣游戏中, 自主性得到了体现, 他们完全在本真的状态下进行活动, 不会追求功利的目的, 只追求在童谣游戏过程中自我的释放和身心的体验, 充分享受童谣游戏过程。这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德育的目的使人向善, 在于主体的自由自觉的道德行为。德育活动的实质, 就在于以活动主体积极自由的活动, 培养主体自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能力。[2]因此, 自由是童谣游戏的本质特征, 是道德教育的追求和指向, 是儿童过有意义生活的必要前提。
2.教育性
自由如果意味着放任, 那么童谣游戏则将与社会、文化、教育相背离, 走入一种毫无秩序的混乱状态。虽然儿童具有游戏的本能, 但游戏绝不只是一种本能, 它是根植于本能而与文化纠结缠绕长成的巨木。[3]童谣游戏包含行为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行为层面的游戏仅仅是将童谣作为游戏内容而构建的各种游戏活动形式, 如角色表演游戏、童谣朗诵比赛、童谣接龙游戏等, 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性游戏活动形式;但另外一种精神层面的童谣游戏是将游戏看做一种精神特质或精神状态, 它更为强调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 是本体意义上的建构, 这正是童谣游戏所体现的教育性所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我们不应仅看到童谣游戏的工具价值, 应特别强调其所具有的本体价值。首先, 童谣游戏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顺应天性的法则, 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自我的发展;其次, 童谣游戏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关注儿童文化的视角。在现今数字化的世界里, 还有多少儿童仍在玩跳房子、跳皮筋、编竹篮等传统游戏, 孩子们远离了自然与乡土, 远离口耳相传的童谣, 也远离了他们应有的童年文化。童谣游戏正是于无形中唤醒了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回归其本真世界的关注。
3.生活性
回归生活是当前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更是学生形成主体德性的根本源泉。“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4]童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特征恰巧体现了“生活德育”的原则。童谣游戏及其游戏精神作为童年生活的标识与实质, 为儿童教育向童年生活的回归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实现路径。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要给予儿童天赋的游戏权利与机会, 鼓励儿童游戏精神的释放, 让儿童在童谣游戏中获得身心的解放、精神的享受和生活的回归, 让他们真正过上“有道德的生活。”[5]
二、童谣游戏与儿童道德养成
1.通过童谣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首先, 童谣游戏与德育活动的形式具有统一性。第一, 童谣游戏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童谣游戏的主角是学生, 从童谣游戏主题的确定和设计, 到游戏活动的准备与实践, 都是学生自己策划设计的。游戏的过程是游戏者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全身心投入的过程。第二, 童谣游戏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并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辨方式建立起来的, 也不是靠灌输, 而是靠儿童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感悟获得的。对于儿童而言, 童谣游戏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游戏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游戏中真实、丰富的情趣体验与感悟, 正是这种享乐、体验和感悟促进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第三, 童谣游戏反映了道德教育的目的性。童谣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回归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 让他们在享受中幸福成长。道德教育以童谣游戏的方式存在就是要把道德教育变成学生的家园, 让孩子在自己家园快乐地成长。
其次, 童谣游戏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从内容上看, 童谣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将德育童谣融入游戏, 通过边说边玩的形式展现出来, 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 从形式上看, 童谣游戏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表演式、胜负式和集体式等。在不同的游戏中, 儿童都能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体验, 能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培养品格与完善个性。正如福禄贝尔所言:“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所以, 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 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和整个世界的安宁。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6]
2.通过童谣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 儿童道德教育中游戏精神的衰落。
胡伊青加曾说过, 文明发展到了今天, 游戏因素有着日渐衰落的趋势, 随着技术、商业利益等因素的蓬勃发展, 古老的游戏精神有丧失的危险。而今, 为教学所驱逐的游戏、为商业所殖民的游戏、被游戏所“控制”的儿童, 已远远剥离了传统中所固有的游戏精神——享受与发展。在当前德育活动中, 学校也较少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游戏常被看做学习的对立面而存在, 即使是游戏, 那也是作为规范训练间的休息、作为极难得的奖赏。游戏被当成某种目的达成物被成人运用, 教育者带着某种社会价值取向干预、指导、评价儿童的游戏, 使得游戏的性质发生微妙的变化, 也使得儿童游戏独立性逐步丧失, 游戏精神逐渐衰落。
第二, 童谣游戏所具有的特性和精神, 正是德育活动所欠缺的。
当前学校德育活动实效性低下主要问题在于:德育活动是教师的意愿与追求, 忽视学生的自主自由;德育活动的内容来自成人的视阈, 是空洞抽象的;德育活动的形式是制度化的;德育活动的发展与享乐的追求没有统一起来。而童谣游戏所具有的自由性、教育性和生活性等精神实质恰巧弥补了德育活动存在的不足。因此, 有必要将童谣游戏注入道德教育之中, 更好地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发展。
三、基于童谣游戏促进儿童道德养成的策略
既然通过童谣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是可能也是必要的, 那么应该怎样具体有效地运用童谣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呢?
1.游戏主体:创造与体验
童谣游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也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是在人们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形成的, 其中大部分童谣游戏都是儿童自编自创的结果。无论是德育童谣的搜集, 德育童谣与游戏的整合创编, 还是童谣游戏的付诸实践等都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故而, 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是童谣游戏得以实现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 在童谣游戏开展的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德育是否内化的关键。“从游戏的氛围分析, 作为自发、自主的活动主体,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 即游戏性体验。游戏性体验是游戏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和构成要素, 也是判定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的重要标志之一。”[7]童谣游戏的意义就在于游戏中真实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道德品质具有养成性, 它是在无数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的, 这种养成靠的就是感悟, 即于活动中体验、巩固并升华其所获得的认识。这样, 寓德育于童谣游戏, 游戏过程也成了游戏者道德品质养成的过程。
2.游戏场地:开放与共享
在童谣游戏开展的过程中, 进行游戏场地的营造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 游戏场地的设立应是开放的, 既可设在教室内, 也可在走廊、操场、社区内或在家里。儿童能够根据游戏形式和人数的不同选择游戏场地, 如表演式童谣游戏就比较适合于教室内开展, 这类游戏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且主题明确, 教室环境能够使学生迅速融入游戏的状态, 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而一些集体式游戏或胜负游戏则易选择场地比较开阔的地方开展, 如操场, 这样的环境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束缚, 还能使他们完全放松, 完全施展, 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此外, 游戏场地不仅是开放的, 也是共享的。在游戏活动中, 应极力避免学生为争抢场地而出现的争吵打架的状况, 否则大大远离了道德教育的本质和初衷。场地共享会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与合作, 为儿童提供交往的机会, 教会儿童掌握交往技巧, 让他们懂得分享的意义。
3.教师家长:支持与配合
在许多家长和教师的眼里, 游戏即“玩”, 是逃脱学习、不求上进、玩世不恭的行为, 更别说有什么教育作用, 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了。于是, 游戏便得到教师和家长们的禁令, 让孩子们苦苦翘首、望尘莫及。因此, 应让教师和家长全面了解游戏的真正本质和内涵, 了解童谣游戏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了解童谣游戏给儿童带来的积极影响。雅斯贝尔斯也说过:“真正的教育绝不允许死记硬背, 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 而时间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8]雅斯贝尔斯在这里所说的真正的教育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游戏化教育。正是在童谣游戏中, 通过德育童谣的说唱和肢体动作的配合, 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道德的, 什么是不道德的, 什么是应该做的, 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学习到了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道德行为规则, 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此外通过游戏体验, 培养、巩固了良好的道德情感。因而, 教育者们应改变以往的态度, 去除已有的旧思想, 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孩子们开展童谣游戏, 这是德育游戏化付诸实施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徐洁.游戏:教育回归生命本真的路径[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6 (10) :3-5.
[2]杨启华.追寻学校德育活动的游戏精神[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3) :68-71.
[3]黄进.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4]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5) :37-41.
[5]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6]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186.
[7]闫守轩.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5) :53-55.
民间童谣游戏 篇7
一、让幼儿尽情地玩, 激发参与的欲望
民间游戏往往与当地的民俗民风密切相连, 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风土习俗的演变, 有的存在时代局限性, 有的还夹杂一些不适合幼儿的内容, 一些游戏在内容、形式、玩法上不适宜于幼儿, 有的和民间游戏相配套的童谣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 在幼儿民间游戏的运用中, 我们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选择相配套的童谣开展民间游戏, 让民间游戏的趣致与当代幼儿生活相融合, 使民间游戏焕发出新的光彩。
童谣有的家长小时候也诵读过;民间游戏有的家长小时候也玩过。我们就以幼儿园为基地, 请家长帮助共同说童谣玩游戏, 让幼儿尽情地玩, 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小朋友与家长一起学一学、玩一玩, 既唤起了家长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又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改善, 更帮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课程, 成了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
二、让幼儿有意识玩, 体验求知的快乐
童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民间游戏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添加剂”。我们要发现更多的适合幼儿的民间童谣, 指导幼儿有意识地玩民间游戏, 体验求知的快乐, 挽救民间传统文化的流失, 让幼儿能在童谣中享受更多的快乐;在传统的民间游戏中更了解祖国、更热爱民族。
有人说:新童谣是绿色的, 是轻柔的, 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萌动童年, 是“拂柳渐黄半未匀”的悠悠柳丝。我认为, 老童谣是红色的, 是经典的, 是“风翻翠浪催禾穗”的丰硕结果, 是“秋放殷红著树梢”的殷殷枫叶。她充盈在我们的周围, 让我们闻到扑面而至的醇香。选择童谣就是选择了儿童, 选择童谣就是选择了生活, 选择童谣就是选择了贴近心灵的文化滋养。
三、让幼儿交流着玩, 感受协作的乐趣
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游戏, 不仅是一种尝试, 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因为民间游戏的随意性营造了宽松的氛围, 给幼儿合作性发展提供了前提;民间游戏的多样性激发了兴趣, 支撑起了幼儿合作性的发展;民间游戏的开展, 为幼儿的合作性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
民间游戏许多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共同进行的, 同伴之间协调配合, 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在平时的游戏中, 民间游戏具有相对的随意性。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 孩子们有空余的时间, 有玩的愿望便可凑在一起, 自如地玩起来。如:炖鸡母鸡, 几个孩子围成一圈, 伸出一只小手就足够了, 孩子们小手捏成拳头侧放摆成一圈, 选一个孩子在哪儿做点菜状, 边念儿歌“炖鸡母鸡、酱油炒鸡, 红绿韭菜、腌制会飞”边做点菜状, 念到最后一句“会飞”时, 点到的孩子就可以缩掉小手, 到最后一个没缩掉的就是要表演节目。这一类的游戏往往是两人或多人的结合, 因此, 孩子们就有了互相协作的机会。
四、让幼儿徜徉在民间游戏的儿歌中, 领悟游戏的内涵
童谣, 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放大镜和望远镜, 是幼儿真善美心灵启蒙的钥匙和向导, 也是幼儿天真遐想的翅膀和跳板。民间童谣口耳相传, 流传久远, 语言浅显, 明快通俗, 音韵优美, 更易为幼儿所接受。童谣特有的文学性、教育性、审美性、趣味性, 对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优选童谣进行民间游戏, 不仅要契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还要从幼儿情感和兴趣的需要出发, 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入手, 选择符合幼儿审美情趣的童谣, 积累和丰富幼儿知识和经验, 从而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传统的民间歌谣语言幽默、诙谐、简练、易记。如:切西瓜游戏中朗朗上口的儿歌“切、切、切西瓜, 我把西瓜一切俩”, 简单易学的游戏:几位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做“大西瓜”) 。一位幼儿做“切西瓜”, 边念儿歌边绕着圆圈走, 并做“切西瓜”的动作, 念到最后一个字时, 将身边两位幼儿拉着的手切开, 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被切到的两位幼儿则必须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 再回到原位, 先到达原位者即为再次游戏的“切瓜人”。幼儿不仅在游戏中进行了体育锻炼, 还练习了口语表达, 激发了游戏兴趣。还有许多民间歌谣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息息相关。
我们借助童谣把民间游戏渗透于体育活动当中, 使“童谣游戏化, 游戏童谣化, 体育游戏化, 游戏体育化”。游戏化体育活动是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 借助童谣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活动。如:老鹰抓小鸡, 在玩游戏以前, 孩子们先念童谣:老鹰抓小鸡“老鹰跑东又跑西, 小鸡躲来又躲去, 老鹰累得直喘气, 老鹰抓鸡抓不着呀, 小鸡团结得胜利”。念完, 老鹰才开始抓小鸡, 鸡妈妈身后有一群可爱的小鸡宝宝, 小鸡宝宝都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有一只老鹰要抓小鸡, 鸡妈妈就要张开双手拦住老鹰保护好鸡宝宝。
【民间童谣游戏】推荐阅读:
幼儿园小班民间文学活动——童谣:剪纸歌01-02
民间游戏课程10-16
民间美术游戏08-27
民间游戏幼儿09-02
园本民间游戏11-10
民间儿童游戏12-03
中班民间游戏教案10-08
小学民间体育游戏07-21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09-29
传统民间游戏课程小结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