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2024-09-29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精选11篇)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篇1

民间体育游戏:《斗鸡》活动教案

九潮镇中心幼儿园:潘文师

设计意图:斗鸡游戏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与难度,活动量也比较大,活动不需要任何道具,简便易行,趣味性浓,游戏性强。但是,这个游戏具有一定危险性,特别是在当今形势下,只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游戏活动我们老师都不怎么敢开展。因此,我始终把安全始终贯穿于整个斗鸡活动中。本游戏活动适合大班孩子进行的一个不错的民间传统游戏活动,也能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训练孩子的体能,提高孩子克服困难、增强毅力的良好品质,并把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发扬光大。

活动目标:

1.通过练习单脚跳,发展幼儿动作的平衡性以及幼儿腿部力量的发展。

2.遵守游戏规则,能保护自己和他人,能按要求安全地进行游戏。

3.喜欢乡土体育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情绪。活动重点:懂得单脚跳的基本动作要求

活动难点:训练幼儿动作的平衡性(涉及安全)

活动准备:金鸡独立的图片,操场(铺草皮或软地板),音乐(热身音乐-兔子舞、斗鸡音乐-斗牛曲、放松音乐-我是一条小青龙),哨子,云南白药喷雾剂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活动

1、引导幼儿分成四列纵队,播放音乐,跳兔子舞热身。

2、出示金鸡独立图片,模仿公鸡单脚跳,有效活动幼儿腿部及身体各部位。

二、基本部分

(一)听口令,全体幼儿原地单脚跳(不抱脚)两圈(向左向右各一圈);再听口令,全体幼儿抱脚跳(向左、向右各两次)。强调在跳的过程中注意掌握好身体的平衡性。

(二)整理队形,幼儿站回四列纵队,第一、三列纵队听音乐分别围绕第二、四列纵队抱腿单脚跳一圈,然后第二、四列分别围第一、三列抱腿单脚跳一圈。

(三)斗鸡游戏。

强调斗鸡游戏规则及安全:一条腿盘起,双手抱盘起的腿,单脚跳,用膝盖相互碰撞,不能用手推,坚持不住者双脚着地者为败(教师边说示范)。坚持到最后的几名为斗鸡大王。同时注意安全,哪里不舒服不要动,并请马上告诉老师。

1.听音乐,幼儿分四组两两相对组合练习斗鸡。

2.斗鸡大赛,幼儿两两相对进行斗鸡大赛,选出斗鸡大王。再次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3.表彰斗鸡大王。

三、放松活动

播放音乐《我是一条小青龙》,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意思比动作。

四、拓展延伸:回家跟爸爸妈妈玩斗鸡游戏,强调注意安全。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篇2

什么是传统民间游戏?传统民间游戏以集体游戏和户外活动为主要载体, 所以更能锻炼孩子的群体意识, 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限制、怎样适应现实规则、怎样解决矛盾与冲突。在互动游戏中, 会产生社会关系的雏形, 儿童们在群体游戏中学会宽容、理解、合作、关心和沟通, 这将是他们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起点。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式多样

传统民间游戏形式多样, 种类繁多, 有动手的, 有动腿的, 有动脑的, 有在室内的, 有在户外的, 有竞争, 有合作, 有道具, 有角色, 而且男孩子有男孩子的游戏, 女孩子有女孩子的游戏。

二、传统游戏使用的玩具简单

传统民间游戏即使需要的玩具也比较简单廉价, 多是以废旧物品、身边随手就能抓来的自然物品。如“捉迷藏”类的游戏中有“躲猫猫”“捉野猫”等, 不需要任何的道具, 只需要找一个闲置的地方就可以进行了, 如抓子游戏可用石子或棋子, 用塑料袋、鸡毛、毛线可做成毽子等。有的游戏只需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三五成群地玩得很开心, 如“石头剪刀布”“背人”“炒黄豆”“编花篮”等。

三、趣味性与民间文化特色

娱乐性是游戏的生命, 趣味性是游戏的延续, 有些游戏能够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 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如女孩喜欢的跳皮筋, 边念儿歌边跳, 玩法上从一根到两根、三根, 位置由低到高。儿歌的内容常常是诙谐逗趣的或者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 边念边跳不仅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还可以锻炼跳跃的动作和节奏感, 增加幼儿的肺活量。有时缺少同伴还可将绳子套在椅子上、树上……此外, 玩水玩沙更是孩子们的最爱。

传统的民间游戏有很多, 但并不是都适合在幼儿园进行,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的传统游戏, 比如:小班幼儿刚上幼儿园, 各方面还没有发展好。而且他们喜欢在老师的身边, 亲亲老师, 抱抱老师。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做游戏, 如“拉大锯”, 可以面对面玩, 也可以坐在教师膝盖上玩。如“蚂蚁叮叮痛”游戏, 两个人手捏着手儿, 一起念一起玩。

中班幼儿思维比较有独创性, 活动量也有所加大, 但是合作性较差。针对幼儿的特点, 我们可以让幼儿玩“赶马车”游戏, 幼儿自己组织, 召集伙伴, 并且分配角色。这些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合作进行, 极大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一物多玩, 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释放, 新的玩法、新的花样让他们不断体味到创造的乐趣。

大班以丰富户外活动为目的, 开展规则性游戏、竞赛性游戏, 合作性游戏为主的传统民间游戏。大班幼儿自主性较强, 户外活动时常常喜欢追逐打闹, 活动量大。我们在开阔的运动场进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 运动场上幼儿自主开展传统民间游戏。如“地雷爆炸”、“捉迷藏”、“跷跷板”“大饼油条”等等, 或提供一些简单的玩具进行“翻花绳”, “四角包”、“抓包”等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极为宽松的环境, 只要遵守基本的规则, 幼儿可以参加任何形式的、自己喜欢的活动。许多民间游戏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胜心, 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如:四角包游戏, 谁的技巧好谁就赢的多, 孩子在游戏中不甘落后, 努力学习, 掌握摔打的技巧。当孩子在游戏获胜后, 则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

传统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点、优秀的历史创承文化, 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的同时对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也完善现代幼儿园游戏体系, 它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欢乐, 而且还能增长幼儿的知识, 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 把游戏特别是传统民间游戏充分利用起来。其实, 也许游戏的内容是旧的, 但是游戏玩法却可以是灵活的;游戏材料是旧的, 但教师及幼儿的思想是活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将传统民间游戏进行到底, 让孩子们的回忆里充满乐趣。

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指导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增强体质,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在体育活动中, 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 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 相互渗透, 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传统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点、优秀的历史创承文化, 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的同时, 也完善现代幼儿园游戏体系, 它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欢乐, 而且还能增长幼儿的知识, 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亲近传统 享乐民间游戏 篇3

【关键词】创新;民间游戏;玩法

随着《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发,《指南》中强调的“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以玩为切入点,以民间游戏为载体,开展幼儿园的自主活动,有效地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竞争、合作、互助意识,有利于幼儿形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活泼开朗的个性。

在民间游戏的实施与开展中,笔者作为幼儿园的一名管理者,发现孩子们对游戏的“保鲜度”不高,如老狼老狼几点了,孩子们玩一会就没有兴趣了;又如有的孩子喜欢这里玩一会,那里玩一会,没有真正发挥游戏的作用。老师的干预措施不强。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开展的一系列的措施。

一、螺蛳壳里做道场——创设玩的环境

因为环境因素,我们店口斗幼活动场地不是很大,根据实地情况,笔者把幼儿园进行了整合规划,我们便因地制宜,巧用农家物当“嫁衣”,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将走廊、柱子等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从孩子的观察视角入手,营造一个民间游戏乐园,整个乐园有四个谷组合而成(自由谷、欢乐谷、冲浪谷、智慧谷)列如自由谷:户外活动场地上绘制了孩子们设计的跳房游戏图、跷跷板游戏图等,供孩子和家长可以随时随地的玩耍,感受游戏的乐趣。

二、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加工、改编、创新民间游戏

在民间游戏的实施中,为什么孩子对游戏的保鲜度不高,笔者发现一些游戏在内容、形式、玩法不适宜于幼儿,需要进行创新,不断改进,因地制宜、有选择性地开展民间游戏。笔者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法新玩,推陈出新”的原则,教师通过生本观察、集体教研,教师通过“改造、嫁接、移植”等方法,尝试创新民间游戏,使民间体育游戏和时代需要相结合,更适合幼儿游戏。

1.改造:改变游戏名称

改变游戏名称,例如“打籽”这一民间体育游戏,比较好玩。可是“打籽”这个词,离我们孩子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孩子们无法理解“打的意思,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熟悉的蛹化蝶改为“化蝶”。游戏者都是“蝴蝶”在规定的区域飞舞,被打到者就不能参与游戏。孩子们对此更加感兴趣,改变游戏名称能使孩子更有斗志,更有竞争意识。

2.变化:巧用废旧材料

利用废旧材料就是将随手可得的废旧物品用于民间游戏之中。比如,我们利用废旧的易拉罐组合在一起,玩踩梅花桩游戏;将单个的易拉罐改为高跷,玩“踩高跷”游戏。

3.时空开拓:变化游戏的范围大小、设施、地形地貌等的拓展

如,“两人三足”原先的玩法是两个幼儿并排站在一起,用绳子系住紧靠的双腿,步调一致地向前走。但是当人数不是偶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玩“三人四足”或者“多人多足”,提高难度,更有挑战性,孩子们也玩得更幵心!

4.嫁接:即将民族舞蹈与幼儿民间体育游戏进行嫁接

这是一个民间艺术的统合。通过嫁接的方式,使很多民族舞蹈渗透在体育游戏中,不仅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更能让幼儿感受到体育游戏的美。

例如:在学习瑶族的“竹竿舞”之后,可以将这一舞蹈与体育游戏嫁接,变为‘‘竹竿游戏”。嫁接后改变形式的民间游戏运用到体育游戏中来,可让幼儿在愉悦的嬉戏中练习双脚或单脚有节奏地跳,或四散跑,使其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得到提高,促进肌肉的发展。

5.移植:将传统的民谣或现代的歌移植于幼儿民间体育游戏之中

有些民间游戏没有配儿歌,孩子玩多了会没有新鲜感,而且孩子不仅喜欢动手动脚,同时也喜欢动动嘴。我们尝试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如《十二生肖》移植于“跳皮筋”这一游戏之中,孩子们边吟着喜欢的儿歌,边有节奏地变化跳的动作,在说说玩玩中,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三、“我设菜单,你来点菜”——创新玩法

以往的活动以老师计划组织为主,孩子基本上是被动的参与。笔者结合《指南》精神,积极发挥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游戏,于是创设了“我设菜单,你来点菜”的混龄班游戏活动形式,根据幼儿园年龄特点,创设了图文结合的菜单,孩子们只要像ipad一样点击一下,贴上班级的班花,就可以跟自己喜欢的体育器具玩耍或玩自己想玩的谷。在混龄游戏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年龄幼儿的身边常会紧紧跟着一条“小尾巴”,孩子们大手牵小手在一起玩。有的用自己的示范动作教弟妹玩,有的耐心地告诉弟妹的动作不断鼓励。小年龄幼儿在哥姐的示范和鼓励中,不经意地学会了原本不会做、不敢做的动作。

经过一年的实施,现在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每天早上丰富多彩的晨间活动常常会引得家长们驻足观看,有的家长还会参与到其中。付出总有回报,我们的投入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足以让我们欣慰与欣喜。在今后的民间游戏活动中,我们一定会且行且思,把“玩”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给孩子的童年旅途添一路芬芳和欢乐。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6

[3]陈晓晴.落实《纲要》精神,创设适宜环境[J].幼教园地:2011,9:4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篇4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推动民间游戏进入幼儿课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由于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纲领中的基本活动,民间游戏进入幼儿课堂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将传统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课堂进行了理论研究,对今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民间游戏的继承,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首先研究了幼儿园课堂引入民间游戏的背景,发现当前民间游戏正逐渐没落,幼师对游戏教育的认识不够以及幼儿园教育的本土化需要。因此,我们对幼儿民间游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幼儿民间游戏的历史性、地方性、和谐性和被挤压性等特征。民间游戏的特征决定其在进入幼儿园课堂时,不论是对儿童、幼师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儿童来说,民间游戏具有促进身心发展、品质培养、提高社会认知和促进文化适应等教育功能;对于幼师来说,民间游戏的应用有助于转变其教育观念;从社会角度来讲,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文化功能,有利于文化熏陶和传承。在认识到民间游戏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本文从幼儿、幼师以及幼儿园的角度研究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堂的应用现状。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推动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课堂的措施,包括对传统民间游戏的选择和改造,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支持以及将民间游戏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本文为幼儿园课堂开展传统民间游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1]生活和成长,都凸显出游戏对幼儿的特殊意义。民间游戏作为民间创编并广为流传的游戏

[2]形式,既包括儿童民间游戏也包括民俗娱乐节目,且极具地域性和时代性。儿童民间游戏广泛流传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儿童通过身和心智活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儿童民间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且能通过创新进行不断改良。当前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够深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推进民间游戏真正融入幼儿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能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幼儿的[3]健康发展。为了将民间游戏引进幼儿园课程,仍需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1幼儿园课堂引入民间游戏的背景 1.1民间游戏的没落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对儿童的游戏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相比传统需要场地设备和互助协助的民间游戏等儿童游戏,现在的儿童游戏已经逐步往电子类游戏发展。当前儿童民间游戏的逐渐没落使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保护民间游戏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营造适合幼儿全面发展的游戏环境,我们应探索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堂的新思路。

1.2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对游戏的认识不够充分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然而目前许多幼儿园及幼师忽略了游戏的重要性,一味挤占幼儿本应玩乐的游戏时间进行教学,这十分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缺乏游戏运动的锻炼使得幼儿的体质下降,在游戏中可培养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师对游戏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充分,仅把游戏当成幼儿玩乐的方式,无视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1.3幼儿教育本土化的现实需要

我国幼儿教育要实现特色发展,除了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模式以外,还应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地方特色。一味的生搬硬套不仅会使我国的幼儿教育丧失特色,造成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这一珍贵宝藏的流失,还会达不到预期的幼儿教学效果。面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本土化的现实需要。2幼儿民间游戏的特征

幼儿民间游戏具有一般游戏的主体性、非功利性、虚构性、愉悦性等特点,融合了体育运动的竞赛和规则因素,还具有民俗的创造性、传承性、享用性和保存性。而幼儿民间游戏的具体特性包括历史性、地方性、和谐性和被挤压性。2.1幼儿民间游戏的历史性

我国幼儿民间游戏源远流长,可追溯至黄帝时期的“鞠”,即键。山西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仰韶时期的陶制陀螺形似现代的小陀螺。且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流行“透索”(即跳绳)和“杆木”(即爬杆)。2.2幼儿民间游戏的地方性

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且各民族生活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因此各民族的幼儿民间游戏各种各样、极具地方特色。幼儿民间游戏是在特定的地域内产生并发展的,因此其地方特色体现出了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我国幼儿民间游戏在地域性中蕴涵着民族性。2.3幼儿民间游戏的和谐性

我国的幼儿民间游戏的产生和发展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民间游戏的内容模仿的主要是自然现象(刮风、下雨、鸟飞、鱼游、兽走)和社会现象(狩猎、骑马、打仗、耕种、畜牧、建筑、祭祀)。民间游戏时间方面强调时令不同适合的游戏不同。民间游戏的伙伴关系主要为非对抗关系而非对抗性关系。民间游戏的成分融合竞技、娱乐、戏曲,知识和技能,态度及品性。我国的幼儿民间游戏在内容、时间、伙伴关系以及成分都体现出了和谐性。

2.4幼儿民间游戏的被挤压性

从我国古代到现代社会,幼儿民间游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古代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营造了“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风气,再加上“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思想盛行,游戏被认为会妨碍教育。现代,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的幼儿民间游戏又受到了排斥。2.5幼儿民间游戏的稳定性、便利性和广泛性

幼儿民间游戏的稳定性体现在其更新变化的速度很慢,变化速度较J漫,除了因为时代和地域变化而发生外很少发生变动,不过在当前追求创新的环境下,应对幼儿民间游戏进行适当改造。幼儿民间游戏的便利性体现在其不受时间、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幼儿民间游戏的广泛性体现在其游戏类型多种多样,游戏形式也很灵活。3民间游戏进入幼儿园课堂的意义 3.1幼儿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功能

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民间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培养良好品质、民间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文化适应。

3.1.1幼儿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时期的身心发展对于幼其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开展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效果。不同的民间游戏还能够锻炼儿童的各方面能力,如快速反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民间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运动器官以及感官的机能都能通过锻炼得到有效的加强。幼儿的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的机能、骨骼发育、弹跳能力、手脚协调能力和免疫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民间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性格和情感熏陶具有重要作用。游戏体验影响着幼儿语言能力、表现力、审美观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由此可见,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3.1.2幼儿民间游戏能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通过以游戏作为启蒙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在智力和社会认知发展期提升思维能力和社会认同感。我国的民间游历史悠久、地方特色鲜明,不仅放映出当地文化,还展现了社会的不同方面,有助于幼儿提高社会认知力。民间游戏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展现着历史与文化,融合了普遍的社会认知观。讲演类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思维类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民间游戏过程中,能够让幼儿学习适应社会环境,学会相处,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社会价值观。3.1.3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培养良好品质

性格的养成对今后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幼儿期是性格的发展的重要阶段。民间游戏对幼儿形成良好品质具有积极的影响,民间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团队意识等良好品质。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首先学会遵守游戏规则,然后学习解决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自身的调控能力,培养团结互助、谦让顽强、分享合作等良好品质。游戏中成功和失败的体验,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培养集体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3.1.4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实现文化延续和创新的基本条件,个体进行文化适应的过程有所差异,而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奠定其今后文化适应的基础。民间游戏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儿童形成家乡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儿童的爱国精神。3.2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师转变观念

当前,我国幼儿园的幼师对游戏特别是民间游戏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够,仅重视知识教学,这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在幼儿课堂引入民间游戏,能够让幼师在实践中感受到民间游戏的重要作用和教学效果,从而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课堂的有效措施。

3.3幼儿民间游戏具有社会文化功能

民间游戏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幼儿民间游戏作为民间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中华民族崇尚道德礼教、尊尚祖宗人伦等文化精神,是我国历史自会结晶,需要我们进行传承、保护和发展。

4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堂的应用现状

从儿童的角度来看,民间游戏虽然丰富多彩,对孩子来说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自由性,但是受到高科技游戏和玩具的冲击,民间游戏越来越不受欢迎。再加上某些民间游戏(跳方格、捉迷藏等)受场地限制,以至于民间游戏难以开展。在民间游戏不根据时代要求进行改变的情况下,游戏的技巧性过强或过简单,难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从幼师的角度来看,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游戏或民间游戏的重要作用,认为没有必要在幼儿园课堂重引入民间游戏。而部分幼师在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课堂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造,生搬硬套,无法发挥民间游戏的作用,教学效果不佳。在引入民间游戏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他内容的横向联系和游戏间的纵向关联度不够,幼师不注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有效体验、只注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注意力操控,使得民间游戏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提高。

从幼儿园的角度看,由于民间游戏极具地方特色,所以大部分幼儿园可利用的民间游戏资源较少,严重的阻碍了在幼儿园课堂开展民间游戏。因此许多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展时间和资源有限,只能将民间游戏穿插在其他教学过程中,无法全面配置器材,所以难以推广。再加上部分竞技性的民间游戏存在安全隐患,幼儿园出于安全考量不开展这些民间游戏。5幼儿园课堂引入民间游戏的措施 5.1对幼儿民间游戏进行取舍和改造

在幼儿园课堂引入民间游戏,首先要广泛收集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间游戏。幼儿园可通过发动教职工、家长或相关组织征集有关民间游戏的资料,并加大宣传力度以获取支持,还可通过网络渠道收集资料。在收集民间游戏资料的基础上,应对这些资料进行取舍和改造,初步筛选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教育意义的民间游戏。然后选择场地、器材和规则要求比较合理的民间游戏纳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最后对选择出的游戏的设置、规则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考虑和改进,以便用于今后的教学。5.2为幼儿民间游戏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

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除了考量游戏方案之外,还要考虑场地的设置、器材的布置等多方面的条件。为了充分发挥幼儿民间游戏的教学效果,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园内和园外资源为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例如道具制作应提倡变废为宝,通过手工设计道具既能促进幼儿的积极参与,发挥其创造力,还能避免浪费。园外资源主要通过鼓励家长参与获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同时提高幼儿的参与民间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民间游戏的教学过程中,幼师应注意为幼儿营造温馨的心理环境,及时协调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5.3将民间游戏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除了将民间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之外,该应积极将民间游戏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以更好地发挥幼儿民间民间游戏的对儿童身心发展、品质培养、社会认知能力培养以及文化适应的积极作用。通过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等形式都能够有效地促进民间游戏向幼儿的日常生活渗透。6结束语

儿童民间游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合适的民间游戏,创设适合开展民间游戏的良好条件和环境,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弘扬儿童民间游戏这一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其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民间传统谚语 篇5

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众人拾柴火焰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雪中送碳。

我帮别人的人,能得别人的帮助。

为朋友两肋插刀。

千里送鹅毛,物轻礼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友爱才是幸福。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该出手时就出手。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柴多力量高,人多力量大。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关于雨的谚语

1.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2. 黄鼠堵洞口,下雨没多久。

3. 鸡进笼晚兆阴雨。

4. 麻雀滚土洗个澡,下雨日子远不了。

5. 蚂蚁搬家迟早要下。

6. 泥鳅静,气象晴。

7. 田鸡叫,大雨到。

8.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9. 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篷。

10.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11. 日落云里走,雨在深夜后。

12.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13.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14.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15.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16.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17.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18.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19.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20.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21.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22.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23.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24.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25. 头发响,风一场。

关于春天的谚语

1. 春到三分暖。

2. 春天三日晴。

3. 春雨贵如油。

4. 一年四季春为首。

5. 一年之计在于春。

6.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7.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8.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9.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10.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11.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12.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13.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4. 立春晴,雨水均

15.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6.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7.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8.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9.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20.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21. 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

22.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23. 正月展春流

24. 春天后母面

25. 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26. 立春赶春气

27.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28. 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29. 早春晚播田

30.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31. 立春晴,雨水均。

32.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33.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34.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35.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36.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37. 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38.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39.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民间传统谚语 篇6

上顿不吃饱,下顿省不了。

惊蛰闻雷果似泥(惊蛰节这天听到雷声,这年雨量大,丰县地高亢,将丰收)。

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只要苦干,事成一半。

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三人同心,黄土变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无油无盐,吃死不甜。

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篇7

社会在不断进步,学校体育也在不断发展,《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是学校体育理念的革新,它又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选择性和民族性,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是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目前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难以适应各地、各校的需要,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课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民间体育项目,因地制宜的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贯彻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课堂教学成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1]。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课程主要依据国家制定的大纲进行授课,这种集权机制的单一模式,很难照顾到所有学校的具体特点。结合民间体育项目,积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在实施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出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发挥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作用,对于推进国家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长远的作用。

对于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很多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设施缺乏,提出对跳绳的研究,从而将民间体育活动——花样跳绳运用在体育教学中,来丰富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使特有的民间体育文化能得到很好的发展[2]。

跳绳运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宋明清都有记载。陕西是跳绳的故乡,多次掀起跳绳热,先后举办了四届“西安跳绳大赛”、三届“省职工跳绳大赛”、三届“中学生跳绳比赛”和十六届“中小学三跳比赛”;在国内外举办了四百多期跳绳辅导班,培养了七万多名跳绳爱好者;应邀出访新加坡、香港等地;各新闻媒体报道了二百多篇次;荣获国家四项大奖;1999年陕西花样跳绳队赴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和第六届民族运动会,荣获表演项目技巧类一等奖。上了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实话实说”,新华社发了《跳绳王论绳经》的报导。为了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推广花样跳绳,陕西省民委、体育局决定:2002年陕西省第三届民族运动会,花样跳绳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湖南工学院2007级大学一年级2个班全体学生,共98人,实验前学生对花样跳绳的掌握程度和兴趣见表1。

2.2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查询法。

3 研究的思路

3.1 把兴趣转化为问题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它也会因年龄、生活经验,社会机遇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别,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学会如何去探索,并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能力,从而逐渐把兴趣转化成问题,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应把发现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在各项活动中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只要学生对此种项目感兴趣了,才会进一步的去研究,通过研究来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

3.2 把问题转化为学习

近些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关注,并热衷体育,各式各类的健身场所不断地涌现,但最容易被大众人群接受的就是简单的体育锻炼方式,如:常见的健身形式,武术、跑步及民间民族的舞蹈等,随之民间体育活动也逐步地被开发出来,并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花样跳绳的运用就是一项可行的措施,学生可以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等进行锻炼与研究,将民间体育项目很好的发展。同时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获得学习的自由与快乐。

4 研究过程

4.1 花样跳绳资料的收集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将2个班的同学分别分成四组,采用自主结合与教师统筹的方法,确立组长,明确分工,然后利用一段时间,在体育课上进行收集资料的展示活动,再根据学生在收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提供一些查找资料的途径,并布置任务。对民间体育项目花样跳绳的种类、锻炼价值、练习方法等问题进行实践研究。通过收集资料总结,花样跳绳分为十二大类、数十套绳路、几百种跳法。十二大类为:绳操、绳舞、绳拳、绳技、绳阵、趣味跳、跳长绳、跳双绳、多绳交叉跳、跳绳的行进动作、跳绳接力赛和跳绳拉力赛。各类跳绳又分为各种绳路,如绳操有“跳绳八节操”、“健美跳绳操”、“老年健身绳舞操”等。

因花样跳绳的玩法多,规则各异,下面以跳绳接力赛为例(表2)。

4.2 利用体育课、课余活动及校园艺术节,学校运动会上进行展示,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每一组的小组长可以带领其成员在掌握基本的练习方法之后,在实践学习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及创新精神,对项目进行改造、拓展,从而更加体现它的趣味性与锻炼价值。如:利用绳技、绳阵、趣味跳、跳长绳、跳双绳等,并将优秀的创意通过校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上进行展示。

5 研究结果

5.1 充分利用民间体育项目,弥补学校体育资源的不足

我国有着悠久的民间文化历史和不同的风俗习惯,民间体育活动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踩高跷、竹竿舞、登山等很多种,已有十几种被很多学校应用于实践中,同时也有一部分应用于旅游业。如:红灯笼外婆家的竹竿舞、女儿村的踩高跷、竹竿舞等。跳绳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可以缓解部分农村学校场地和体育器材短缺的情况,同时使民间体育项目得以更好的发展。

民间体育活动是由前人通过积累生活经验而创编形成的,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趣味性、形式多样性、内容广泛性、明显的竞争性,这恰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用在学校体育中,用具有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来缓解学校器材的缺乏问题。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花样跳绳设为校本课程,并制订计划,来缓解器材上的短缺,也使学习得以更好的开展。

5.2 充分利用民间体育项目,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

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我发现最初对花样跳绳不感兴趣的人数在不断的减少,很多学生由原来的不愿意参加到后来的自愿投入其中,这样使活动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也更丰富。同样在不知不觉中(体育课、课余活动)学生的花样跳绳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下表3为研究前、后同学的花样跳绳掌握程度与兴趣变化表。

5.3 充分利用民间体育项目,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加德纳的“多无智能”理论,让我们了解到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只不过看如何开发学生潜能。在实践操作中不断的创新,改进花样跳绳的玩法,体现学习的研究成效。花样跳绳分为十二大类,各大类又有不同的跳法,变幻莫测,无穷尽也。所以说只要学生想得到,花样跳绳能够得到无限的开发,这样也让学生能够不断挑战自己,提升其对体育锻炼的意义。

6 总结与思考

通过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民间体育项目——花样跳绳的锻炼价值,在实践中养成主动参与的良好体育习惯。研究过程中,担心学生的兴趣调动不起来,影响开展,而实际的研究中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活动的组织,学习的方法指导与其他的知识。总之,体育的一大属性是快乐,也是最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课程,引进民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就是回归“快乐体育”,让学生能在玩中达到健身的效果,能感受充分愉悦和快乐,能够起到调节大脑、减轻压力、活跃思维的作用,保持身心健康成长[4]。民间体育的研究可以说是多样的,只要认真探索、研究,就会有一定成效。

摘要:本人对民间体育项目花样跳绳进行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民间体育的特色,从而缓解学校体育资源的不足,并使课程标准更好的实施,民间体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传承。

关键词:跳绳,民间体育,传统体育,资源,学校体育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洁.综合课程开发与案例[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3]陆志成.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J].上海体育科研,2003,(1):59-60.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篇8

关键词:传统民间游戏;价值;困境

一、传统民间游戏的价值分析

传统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扬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种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游戏形式,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民间游戏涉及走、跑、跳、攀、爬等各个方面,能给儿童各器官的发育提供充分的刺激,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平衡力、耐力等各种能力。如游戏“丢沙包”,对丢沙包者之间的合作以及丢沙包的力度、准度、速度都有一定要求,而躲避者则是要快速反应,身手敏捷,还可以提高上肢的力量以及弹跳能力。

传统民间游戏大都是群体游戏,幼儿在这种群体游戏中能学会宽容、理解。有规则、有竞争、有目的的传统民间游戏,还能让幼儿掌握现实规律,从而切身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限制、怎样适应现实规则等。有的传统游戏需要幼兒与同伴共同合作才能开展,这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同时,很多传统民间游戏的开展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规则对幼儿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培养幼儿做事的条理性和规范性。传统民间游戏有利于发展幼儿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如猜谜语、绕口令、七巧板、九连环等,都具有启发智慧的作用。

二、传统民间游戏的现实困境分析

据观察,由于幼儿园场地的限制和处于对幼儿安全卫生问题的考虑,教师平时组织游戏很单一,尽量选择危险性低活动范围和幅度都很小的游戏,“摸瞎”“抓石子”等一类的传统民间游戏,幼儿根本就没有玩过。户外活动时间幼儿最常见的游戏就只是滑滑梯、玩沙土、或一些角色游戏木偶人等。传统民间游戏的缺位和消失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传统民间游戏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中受冲击

(1)玩具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玩具运用高科技、新技术等制作的高新产品越来越多,像变形金刚、遥控类玩具等。电子娱乐产品以其令人难以阻挡的魅力,迅速赢得了儿童的欢心,并使他们极易沉湎其中。现代游戏变成为大量现成的、作为商品的玩具进入儿童生活,抽象而变形的卡通人物取代了“小人书”,不再需要儿童的自由创作和动手操作。游戏中自然性成分越来越少,它们多是机械的、人为编排好的,而且它们使孩子们不爱接触大自然,不能够独立自制玩具,群体性活动日益减少,也就使得运动、动手、合作等重要的游戏元素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同时,在幼儿园里不乏看到因为高技术含量玩具的出现,让幼儿之间的攀比心理也开始出现。现代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孤僻、抑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2)网络游戏极强的吸引力。调查表明:80%以上的学生特别喜欢电脑、网络游戏,男生课间聊得最多的也是电脑游戏。现代科技凭借自身优势带给孩子们更多新奇的电脑和网络游戏。然而,高科技的现代游戏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游戏应有的功能。目前,在我国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色情、暴力和打斗等低级趣味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吸引参与的人数越多。每年数百万中国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玩传统游戏。而在这背后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丢失了一种集体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丢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体能的锻炼,民族文化意识,意志品格的培养等。

2.传统民间游戏在现代童年生活中的被挤压、被掠夺

(1)中国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游戏最早被古人看作是一种有益的治学经验。《礼记·学记》中提到“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随着时间的推移,游戏逐渐被当成一种消磨时光和妨碍学业的活动。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明确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而王应麟干脆将“勤有功,戏无益”作为结语编入了《三字经》。由于《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堪称“蒙学之冠”而被千百年来广泛诵读,因此“勤有功,戏无益”也被作为正统和主流的儿童游戏观传递下来。从此以后儿童游戏就成为学习的对立面,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妨碍学业等“正经事”的无益有害的行为。

(2)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为了让孩子更优秀,有更好的前途,都把孩子的功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待儿童游戏,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荒废学业的内心不踏实的想法。游戏仍然是作为附带教育的意义而存在,作为教育的手段而存在,即“为教育而游戏”。在学前教育的游戏实践中,在选择游戏的时候,人们往往还是以游戏具备的外在功能为前提,并且从成人的角度考虑一切。在“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希望通过“提前开始”的学习使孩子尽早给未来生活做准备的现实背景下,学习变成了最重要的,游戏——这种儿童主要的生活方式退居到了次要地位,本来应该无忧无虑的以游戏为主的儿童生活受到了威胁与挑战。

(3)安全事故频发的影响。运动器械致伤、尖锐物品戳伤、同伴咬伤、打伤、摔伤、烫伤、烧伤等安全事故频发,为了防止儿童在打闹中发生伤害,很多幼儿园减少儿童自由玩耍的时间,压抑了儿童玩游戏打闹的天性。学校的操场、空地都已被硬化或绿化了,出于安全及美化的考虑,学校不允许学生在操场上面乱涂乱画或在草地上玩耍嬉戏。学生的活动空间也受到了限制,有的父母担心幼儿在游戏中受到伤害,也会喝令禁止孩子进行跑跳类的幼儿集体游戏。

3.传统民间游戏在现代教育中的缺失

(1)游戏功能的异化。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儿童早期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以分数和考试为主的学习现状,让幼儿不能享受更多游戏带来的体验,这种享受包含了游戏带来的愉悦、智慧和能力等。幼儿的课余时间被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训班、特长班等所占用,有的并不是幼儿自愿去学习的。同时,在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下,教育者更关注的是成绩与分数,幼儿在游戏中习得的能力已经被教育者所淡化,他们不再花心思在儿童游戏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上。教师的教育理念局限于将儿童游戏看成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忽略了儿童游戏自身的价值。如在儿童游戏的指导中强调每一种游戏都必须要有意识地让儿童学到什么,而不是让儿童在自身的体验、感受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中成长;强调让游戏成为教育的手段,片面追求将教育内容渗透在游戏中,而不管游戏自身内在的规律,从而降低了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游戏体验,也使儿童出现对游戏的不认同状态。

(2)游戏观念的滞后。随着国内外文化的交流与渗透,不同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又处于不平衡状态,原本很普及的游戏活动也随着社会结构和人们生存观念的变化,逐渐失去生存空间,消退走到失去的边缘、中断甚至完全消失。人们对传统民间游戏的认识不够科学,认为传统民间游戏是落后的、愚昧的,已经不适合现代幼儿进行,或者认为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展没有价值,仅仅是幼儿玩耍的工具,放松身心的一种渠道,这样既对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缺乏考虑,又对民间游戏对幼儿综合影响价值的理解不够深入。

上述种种原因让传统民间游戏逐渐远离了幼儿,让幼儿不再能体验到传统民间游戏带来的智慧、技能、愉悦以及淳朴的自然气息。传统民间游戏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生存,甚至有“断裂”的痕迹,传统民间游戏流行的文化日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活动,传统民间游戏没有人们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李珊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5,(05):31.

[2]贾同文.让传统民间游戏回到孩子身边[J].教书育人,2008,(01).

[3]张晓梅.传统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4]黄绍文,卿丽蓉.中国传统儿童游戏观探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2006,(09).

传统民间智慧谚语 篇9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水满自流,人满自夸。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山大无柴,树大空心。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说书的嘴快,演戏的腿快。

说人别说短,打人别打脸。

失败是成功之母。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篇10

关键词:民间传统游戏;身心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46-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加入,既能丰富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又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是流传和流行于民间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愿和自由嬉戏,玩耍和娱乐的活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形式可以分为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和自由游戏。集体游戏能面向全体,如“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跳房子”,“编花篮跳皮筋”。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容简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深受广大人们尤其是幼儿的喜欢。能够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的游戏有:抓石子、翻绳、弹珠子等;锻炼幼儿大肌肉动作的有:踢毽子、捉迷藏、跳皮筋等;还有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和平衡性的,如老鹰捉小鸡、独木桥等。

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程中创造出来的,这类游戏充满了浓郁的泥土味,而且不受一些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它具有随意性、简便性、趣味性、地方性等特点,幼儿易懂、易学、易传,深受他们的喜爱。近年来,儿童体育游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越来越凸现出来。游戏不仅有益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同伴关系,锻炼儿童的身体,而且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还能开发幼儿智力,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其中许多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的发展。科学地开展民间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体能、开发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例如:“跳绳”能促进幼儿全身运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弹跳力,还能提升幼儿的速度、力量、灵敏度、耐力和柔韧性。又如在“跳格子”游戏中,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得到锻炼。

2、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如“老鹰抓小鸡”游戏。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不让小鸡被老鹰捉去,必须应付并预见老鹰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而老鹰也要千方百计地达到抓小鸡的目的。这不仅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再如:“丢手绢”的游戏,为防止让被丢的小朋友发现,丢手绢的小朋友必须动作敏捷、不露声色,而其他小朋友要一边拍手唱歌,还要一边及时发现隐患。这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反应快。

3、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幼儿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使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基础,幼儿在相互联系和交往中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游戏中,我们有目的的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利用游戏规则和玩法诱导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参与行为。

“人之处、性本善”幼儿相互间本性友好,但由于家庭的娇惯和溺爱致使孩子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翻花绳》、《编花蓝》、《击鼓船花》等多人游戏的开展让幼儿知道只有放弃自私的行为友好交往,积极参与才能赢得同伴和老师的赞誉。 在民间体育游戏中,许多游戏都需要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就为幼儿社会交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在“跳皮筋”游戏中,因为一人的失误,最终的胜利者要“救”那些落难的跳手,这就需要培养孩子们团体协作精神与社交能力。由于幼儿加强了与同伴的交往,他们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一方面要理解他人的意愿、主张、态度,并作出回应。幼儿在游戏中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一种是现实中的伙伴关系,一种是游戏中的角色关系,无论哪种关系,都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通过相互协调,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

由于孩子个性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出任性,对自己喜欢的玩具霸为己有,不与同伴一起玩;有的孩子喜欢扮演自认为“本领大”的角色,不想充当一些“弱小”的角色;例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总喜欢扮“老鹰”,不愿扮演“小鸡”的角色。这时,老师必须参与正确引导,让他们学习自己分配角色,相互商量,团结合作。针对上述现象,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必须通过合作好才能玩的游戏,如“抓大鱼”的游戏等,要通过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原来较霸道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喜欢扮“本领大”的角色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互换角色。幼儿的良好品格,得到有力地促进。陈鹤琴先说:儿童的个性不同我们不能强制一同。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同时,也要了解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需要享受,趣味知识的追求,需要理解信任,关心爱护,需要友谊团结、支持合作、需要表扬鼓励……我们在游戏中充分肯定幼儿的长处,激发热情幼儿的,培养幼儿自信和坚韧的品格。“关注孩子的细小变化”了解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培养幼儿诚实的做人品格。

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启蒙教育者,我们联系家长关注每一个幼儿,抓住时机、塑造幼儿的人格美、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参与活动、做事自信、勇敢坚强、诚实做人等良好的品格特征,使之健康的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篇11

1.“哩革歌”的概述

“哩革歌”是山地白族在婚庆和盖房子的时候进行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是一种圆舞, 没有音乐伴奏, 只是以脚顿地为节奏, 进行的一种舞蹈。属于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打跳方式之一。

2. 对发掘“哩革歌”的现状分析

目前有很多的学者专家对该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开发研究, 但是出现很多的弊端和缺陷, 其主要代表观点如下:

2.1 在学校中开展还很不够, 其发展的步伐非常缓慢

山地白族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等很多因素制约发展比较缓慢, 疏忽了对白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在应该抓住体育界的新的一轮的课程改革机遇, 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地方文化—““哩革歌””就应该抓住这次进入学校课程进行传承的权利和机会。

2.2 对哩革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没有规范的知识体系

我们对“哩革歌”活动进行开发和利用因此弄清楚“哩革歌”的开发利用现状, 分析白族舞蹈“哩革歌”开发的影响因素。验证经过收集、整理和创编的“哩革歌”活动内容在白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

2.3 在健身性或表演性项目上尚未建立起制度化的训练与竞赛体系, 激励机制不完善

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脱离其产生的“母体”其仪式崇拜部分被简化或省略, 而主要以纯粹的体育娱乐活动为主;加快发展白族地区的白族体育教育,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身心健康, 保护和发展白族民俗和白族地方传统体育优势资源, 解决学生活动单调, 运动量不足, 落实新课程标准。“哩革歌”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 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3. 哩革歌的发展, 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适合它的发展

主要有如下代表性的观点:其一, 是消极保护, 主要是侧重于从资料储存角度进行保护;其二, 是积极保护, 在通过采用切实有效地措施, 为哩革歌创造良性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使之得以长期保存和继续生长。而把哩革歌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也是一种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和措施。

3.1 学校体育课应该开展各种适应学生个性、能力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不断丰富拓展, 创造教材与教法安排各式各样的教学内容, 体育课的内容应该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和很大的弹性。近几年来,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成功体育”、“快乐体育”、“生活体育”, 但都尚未形成相应的教材体系。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 体育教师可以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大胆进行创新, 为创世纪体育课程改革添砖加瓦。

3.2 白族地区不少学生喜欢打跳, 对其有很浓的兴趣。我们要挖掘“哩革歌”教育资源, 因地制宜, 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哩革歌特色文化之路, 培养一批优秀的打跳师资队伍, 更好地营造哩革歌特色建设的氛围, 积极进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特色品位。但上述研究为整个“哩革歌”现状勾画出一个较全面的轮廓, 也为本论文进一步了解“哩革歌”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由于在研究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 存在着迎合现象, 导致有些观点无新颖性, 谈的仅是哩革歌的表面现象, 对深层次问题的认识还不足。如何去了解哩革歌现状, 还需要做一些基础理论工作, 需要制定标准的统计量表, 需要构建哩革歌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统计过来的数据进行评估, 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现状了解, 才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综上所述, 这些研究都为哩革歌的开展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对哩革歌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更重要的是以上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哩革歌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施立卓.《白族“打歌”考略》大理文化1982年.

[2]谢道辛.试论白族舞蹈“力格歌”的源流[J]2004.

[3]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白族民间舞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4]国家体委全民健身纲要[N]中国体育报1995-06-18

[5]剑川县民舞集成办公室.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剑川县资料卷[Z].1987.

[6]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白族民间舞蹈[M].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7]肖渊实.丽江市中学课间操推行民族打跳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上一篇:危房鉴定书范文下一篇:那是爱的呼唤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