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传统民间美术

2024-07-02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精选10篇)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 篇1

一、天津民间美术的现状

天津是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城市, 民间美术种类繁多, 有绘画类、雕塑类、刺绣染织类、服饰类、家具器皿类、戏具类、剪纸类、编织类等。天津民间美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地域文化, 一直以来都是子承父业, 师徒传承, 平稳有序。但如今, 天津民间美术的发展存在着众多问题, 部分民间艺术已经逐步走向消亡。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有必要了解其现状, 为将来的转型发展做准备。

1. 原材料匮乏, 经营困难,

如果按地域分, 天津民间美术可以分为, 城市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农村传统民间美术。城市民间美术主要以象牙、玉、宝石、金、银等作为制作原材料,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称为“特种工艺”。这些居住在城镇的能工巧匠, 手艺精湛, 制作精细, 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 由于材料的昂贵, 成品基本都会推向市场出售, 以获取利润。而广大农村民间美术在取材上则以简单、实用为主。其创作所用材基本以生活中随处可取的纸、树木、布、泥土、羽毛等作为主要原料。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另外, 农村民间美术的创作者主要为普通劳动者, 并非专业人员。制作上, 技术含量低, 随意和随性强, 作品欠精细。不求形似, 但求神似, 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其成品也只是作为自家装饰和娱乐之用。基本不拿到市场流通。

由于用材和取材的不同, 因此, 对于农村民间美术而言, 原材料匮乏的情况比较少见, 但是, 对于城市传统民间艺术来说, 由于所选材料都比较贵重, 材料的供应渠道少, 成本比较高, 加之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原材料缺乏的情况就很普遍了。这样的情况, 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艺术的发展。

2. 门类发展不平衡, 传承无人,

天津的民间美术也面临的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 就是传承人的缺少。民间美术传统的传承方式为, 手把手现场面授的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 这样的传承方式有慢、周期长的特征。因此, 很多民间艺人, 迫于经济、社会等各种压力, 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 丢艺从商, 使得民间美术传承受到阻碍。再者, 改革开放让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农村民间美术的传承由于人员不足, 被迫中断。而城市中本身从事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那部分人群, 由于生活和经济压力等各种原因, 也放弃了原来所从事的民间美术创作, 转而投入其他行业。传承人员缺少, 最终将导致, 民间艺术的发展停步不前, 甚至消亡。

3. 市场性差, 资金馈乏;

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进步,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天津民间美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伤”。由于创作的作品带有很强的传统艺术特色, 审美性和艺术性很难跟上现代的潮流, 不为市场认可, 整体缺乏市场性。民间艺术作品的经济价值很难实现。因此, 让民间艺术走向市场, 被市场接受, 实现艺术品自身的艺术价值和经济文化价值的统一, 弥补艺术部门或艺人经费不足的问题, 从而出现良性循环, 是发展民间艺术的关键。

二、天津民间美术发展的对策

1. 首先, 政府要重视, 采取多种措施, 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投入。对于天津民间美术, 特别是一些用家庭传承的民间个体手工

艺术, 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重视, 制定相关政策, 并从经济上给予优惠政策, 如:采取生活补贴、收购、收藏等方式。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投入, 以推动天津民间艺术更好地发展。

2. 其次, 民间艺人和民众要重视。

家庭传承与带徒授艺方式一直以来都是民间美术传承的主要途径, 但是, 仅仅依靠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 是跟不上民艺的发展, 民间美术需要多方面, 多途径的传承, 除了政策支持以外, 还需要全民重视, 大众传播, 这样传承的范围才能更广, 速度才能更快。

3. 最后, 民间美术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天津民间美术,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 如果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转型是必须的, 转型能够让天津民间美术在适应市场化需要的同时, 很好地继承过去, 和进一步发展自身。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 找到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最佳方式, 从而, 实现传承和发展的最终目的。从技术和艺术上, 为天津民间艺术的发展找到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

随着计数机辅助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 网络的不断普及, 民间艺术在创作, 传播和保存上都应该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在创作上, 民间美术改变了过去完全以手工作坊、民间艺人手工制作为主的创作形式, 依靠计算机辅助设备, 民间艺术爱好者能够利用各种设计软件, 轻松实现自己的创意, 完成创意草图, 随意进行完善和修改, 甚至包括大规模的改动和整个创意的更改等等, 都只在滚动鼠标的瞬间。同时, 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和现代化器具, 进行模型的制作和最终成品的创作。依托网络, 民间艺术爱好者能够在不同的时空创作同一部作品。新的创作成果能够在网络上, 被融入不同的创作个体的构思和理念, 从而在最终的成品上, 改变其作品的最初原貌。技术上的进步, 给民间艺术创作带来的便利是显然的。在传播上, 利用四通八达的网络信息, 传播的方式多样化, 渠道更广。范围更宽。在保存上, 利用数字化技术, 以硬盘、光盘、软盘等等方式, 把所有数据以数字化的方式刻录在存贮介质上, 以实现永久性的保存。

要善于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艺术观念来进行创作, 中国特色, 天津特色是应该传承下去的, 但是, 如果不与时代发展脉搏同步, 不结合现代的元素, 民间美术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艰难。20世纪90年代以前, 天津的传统民间艺术, 呈现的是传统的民族化和地域化特点, 年画, 剪纸, 泥塑等等, 从造型到用色, 再到题材的选择, 基本成了一个定式, 选择手法和创作出的作品, 传统的东西太多, 现代的东西太少, 没有跟上时代的审美步伐, 其实, 从一个侧面反应的是, 创作者的艺术观念没有得到更新。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 从形式到内容, 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因素, 几百年形成的天津本土艺术语言, 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借鉴不能简单地搬抄, 如果那样, 传统性和时代性, 是无法对接的, 最终只能是陷入抄袭的怪圈, 因此, 要发展天津传统民间艺术, 除了继承传统以外, 我们还需要结合现代元素, 融入当今主流审美观念, 只有当传统和现代, 经典和潮流很好地融合以后,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在非物质文化领域, 在市场经济下, 才能够很好地发展和传承。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 在现有状况下, 要走一条, 有自身特色的, 紧跟时代步伐的创作之路, 实现真正的转型发展。

摘要:天津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曾经辉煌灿烂过, 但是如今,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原材料匮乏, 传承无人, 市场性差, 资金不足等问题, 让民间美术的处境非常尴尬, 甚至部分艺术类别已经逐步走向消亡。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 转型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承,现状,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文艺研究杂志社《文艺研究》2011年11期.

[2]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艺术精品集--第三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作品2006年.

[3]冯骥才演讲稿《民间艺术的转型发展》2008年.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 篇2

摘要:民间艺术是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所创造的艺术,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民间美术的内容丰富、直观、易于学生们接受,是朴素鲜活的美术教材。将优秀的民间艺术与美术课堂相融合,让学生们在体验学习乐趣时逐渐体会认识到民族艺术的价值,并通过探究创新,主动地在生活中发挥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作用,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传承。因此将民间艺术引入到美术教学中去,这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艺术;美术教学;传承;运用

如今,传统民间艺术是当代美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拓展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造就具有文化素养的实用型人才,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传统民间艺术创作平民化与自由化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

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生活的智慧结晶,它与人们群众的劳动生产息息相关,并通过手工艺术品的形态,表达出人们的内心情感并且满足他们对美的追求,体现着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美化生活的实用目的.。然而艺术创作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民间艺术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优势在于对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同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实践。民间艺术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很好的引导出学生研究与探究的热情,自主的进行观察与认知。因而,在当代美术课堂中,利用民间艺术特点与魅力,能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们自信大胆的进行艺术创作的探究,这无疑是对学生们艺术创造力和艺术发展最好的开拓。

二、民间艺术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民间艺术涵盖着广泛而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故事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传统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发展,于此同时能够激发学生们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同感,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无处不体现着古老东方艺术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面塑课上,我引导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整理面塑手工艺的发展历史和优秀作品集,从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去自主地了解和体会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文化,学生们从中总结发现,面塑手工艺的选材多来自于神话传说和古典文学名著,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体现着当时劳动人民对生活和民族的热爱,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将中国传统手工艺面塑与西方雕塑进行对比,更加深刻地了解传统手工艺面塑的艺术形式,感受了中国民间手工艺造型特色和用色特点,体会了其中的艺术情趣。在分析和体会的基础上再而进行创作,这个过程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面塑制作的兴趣和意义,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让学生们真切体会到民间手工艺的乐趣和美好,加深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知和体会。学生们欣赏、探究和动手制作的过程,也就是传承和发展祖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行动。

三、重视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实现民间艺术有效的传承与创新

在当代美术教育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民间艺术,感悟传统美,还要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体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将影响他们一生的文化修养。例如一次课堂上我以“年味”为主题,让学生们以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为基础,开拓思维大胆创新,进行创意思维风暴。其中就有一组学生在启发下运用民间手工艺面塑技法,结合新时代的元素,制作出了新年团圆为主题的平面浮雕挂画,这组作品中既运用了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材料和技法,又融入了当下生活中的场景,并且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做出了平面浮雕的作品,真正的将传统民间手工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艺术创作的题材来自于日常生活,为了使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更具备艺术魅力,就需要将民间艺术的内容更好的和当代美术教学相融合,在教学中让学生们接触并热爱民间艺术,不断去创新,以此来传承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民间手工艺,推广传统民间艺术的美学价值。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技艺和道德理念。现如今,很多民间艺术已经被列入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我们有义务将这样优秀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学校作为传承民间艺术的重要机构,为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民间艺术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并且能够更好地完善当代美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寸悟.虚实范畴的美学价值[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2).

[2]董春雷.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J].文艺研究,(5).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 篇3

[关键词] 潮汕 传统民间美术 学生 教育 人文素养

艺术能够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潮汕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彰显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是潮汕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门类包括:潮州木雕、潮州陶瓷、潮州刺绣、剪纸、麦秆画、潮汕古民居等。这些潮汕传统的民间美术,从造型设计到色彩语言无不流露出质朴本真的艺术特征。无疑,潮汕传统民间美术丰富的艺术形式对提升在校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当前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对美术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抓好美术教育,就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在特定的区域文化语境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课程学习要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的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其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程度及其责任感[1]。也就是说,新课程标准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人文素養培养,新时代教育要转向更综合、更全面的层次,当代中小学美术教育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因此,利用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资源做好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教育作用

潮汕传统民间美术产生于民间,与民间民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民间美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抒发艺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意图,呈现出朴质的艺术特征,其独特的题材、造型、色彩等形式语言,是学校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潮汕传统民间美术赋予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审美空间,可以加深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向学生传递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兴趣,通过作品赏析交流、艺人访谈、参观作坊实地体验等方式,让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由实体物象转化成学生的思维意向。

在一项调查问卷中发现,当地在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水平不高,综合知识面不宽,特别对传统文化往往一问三不知,对时尚文化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此外,学校的教育偏重于基本知识的灌输和劳动技能的培训,并注重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教育和素质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脱离传统文化的熏陶,可能会导致自身人性的狭隘。毋庸置疑,让潮汕传统民间美术走进课堂,应放在教育学术理论的高度上,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认识传统民间美术的博大精深,感知传统民间美术的质朴真情,领悟传统民间美术的美学思想,发挥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教育作用。

潮汕传统民间美术不仅具备精湛的手工技艺,而且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很多潮汕传统民间美术作品都体现出黎民百姓崇尚美好、积极向上的精神,如潮州木雕《喜(鹊)上眉(梅)梢》、《平(瓶)安(鹌鹑)如意》、《爵(雀)禄(鹿)封(蜂)侯(猴)》等作品,与潮汕民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一种祈福的寓意。至今,在潮汕许多民居中,依然保留着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图案,每逢游神赛会的节日,人们能够将这些潮汕民间美术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美感运用到节日活动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将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使学生关注传统的潮汕民间美术,了解当地文化,丰富自身内涵,激发乡土情怀,通过掌握一定的美学规律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以培养自己对家乡的认同感;其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其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以营造一种和谐的文化气氛,使他们在文化审视中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将潮汕传统民间美术潜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二、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教育形式

民间艺术比较充分地呈现出每个历史阶段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并推动着各个历史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2]。潮汕传统民间美术蕴含着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凝聚着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与时代群体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如果将潮汕传统民间美术融入学生的美育课程,让学生通过赏析潮汕传统民间美术作品来品味其文化艺术内涵,将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目前学生获得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知识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首先,是来自学校的讲授。教师的课堂讲授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一些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学校通过参观学习、记笔记、画速写等方式,组织学生收集资料、采集相关图像、进行社会调查,进一步熟悉潮汕传统民间美术;有些中小学校还专门开设潮汕传统民间美术这门课程,但仅限于一些市属重点学校;而非市属重点学校或乡村学校几乎就没有这类课程,校内的美术老师甚至对这方面的了解、研究都很少,如与天津“泥人张”和无锡“惠山泥人齐名的潮州“大吴泥塑”,其艺术特征就让不少美术老师不知所云。如今,潮州的“大吴泥塑”作品在博物馆还可以欣赏到,而在一般公共场合已经不容易见到了。这其中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学校的教材都是统一规划,教材内容大都是普遍的美术知识,地方文化的内容较少。而实际上,教材若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地文化资源进行授课,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传统潮汕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了解潮汕传统民间美术,让学生亲临其境,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体验,让学生融入自己所在的族群文化当中。然而,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热衷于网络传媒及时尚文化,对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缺少热情,认为传统民间美术“老土”,体现不出他们当代年轻人心中所谓的“美”。为此,在学校教育中弘扬地方文化,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潮汕传统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凝聚了独特的文化特质。如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纪录影片《走进潮汕文化》,片中就指出潮汕传统民间美术是民俗艺术的“活化石”;这就将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由虚拟的形象转变为现实的教育资源,向在校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画面,显示出潮汕传统民间美术是能够契合当代人的审美诉求和审美理想的艺术,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体察和深入了解潮汕传统民间美术。

其次,是来自社会媒介的传播。在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呈现多元化的方式,人们对知识信息的接收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等文化机构对传统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以及民间美术工作坊和民间美术作品的买卖场所,这些地方都是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宣传窗口;此外,还有各种电视节目、典籍画册、视频录像等媒介的宣传,这些途径都能营造一种社会文化氛围,拓展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但如何用好社会媒介传承、传播和发扬潮汕传统民间美术并将其转化为可以使用的教育资源,仍然有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我们共同的努力能让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魅力依然闪烁在我们今人的身边,流淌在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中,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精神永存与价值所在。

再有,是来自学生家庭的教育。潮汕传统民间美术是潮汕人民生活情感、文化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载体;而家庭是孩子习得礼仪、获得教养的重要场所;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长辈的一举一动对晚辈都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一个家庭如果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孩子也将得到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同时,孩子通过家庭的礼仪活动和当地风俗年节的过程来感受自身所处的具有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环境,认识其中的文化意义。

三、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教育意义

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如何展现崭新风貌,如何保持本真特色,潮汕传统民间美术在已是全新的文化视野的语境下,如何寻求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继续发展的新空间,将是众人关注的话题。我们殷切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具体内容融入在校学生的学习中,让下一代青年学子在文化知识和素质能力方面得到综合性的提升,形成良好的思维、理念、表达和行为,认识和理解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时代新价值,彰显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艺术风采,弘扬其具有当代意义的传统文化。

(邓亮生/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硕士)

参考文献

1. 赖德胜《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现代动画创作与传统民间美术 篇4

从中国动画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比较薄弱的动画编剧和动画制作技术,是限制中国动画推广和生产规模的主要原因。民间美术风格的动画创作和生产可以扬长避短,借助于现代动画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为相关题材提供良好的支持,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化生产。在市场推广平台的选择上,我们不必再跟随国外动画产业的高成本开发思路。随着移动娱乐平台如手机动画等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短小精悍的低精度动画短篇系列将成为下一阶段娱乐消费市场的宠儿,民间美术风格的动画作品造型概括和色彩单纯、强烈等特点也更适合低分辨率设备播出。

民间美术世代相传且又不断创新、发展,贯穿于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彰显出他们的生活智慧和艺术才能,其思想内容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其价值观念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赞美,民间美术崇尚真善美,其情感化的表达方式机动灵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中国民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都可以改编为动画片剧本,如《哪吒闹海》等作品。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皮影、木偶、剪纸、玩具等造型概括、夸张、简洁,色彩单纯、强烈,适合动画的造型,符合动画的运动方式。皮影、木偶的运动方式也可以直接运用到动画之中。传统民间美术寓意与象征的手法和原始的野性思维方式,也可直接应用于动画创作,充分发挥动画艺术自由想象的艺术特色。

对于产业化的民间美术风格动画创作来说,制作方式的选择决定了后续创作与生产是否能够成功。二维动画是逐帧绘制、连续放映的传统动画制作方式。二维动画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有了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动画片的制作基本上都遵循剧本—角色和背景设计—绘制原画—逐幅描线和上色—拍摄—后期制作的步骤。现阶段国内国外应用最多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是二维动画,其优点在于较低的设备成本和技术含量、成熟的流程控管方式,缺点在于制作精度和表现风格有限,过分依赖团队规模,不同艺术风格的制作项目需要较长的适应周期。

定格动画是通过逐格拍摄、连续放映的传统动画制作方式。定格动画的产生源自逐格摄影术的发明与传统木偶戏的结合。通常的定格动画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角色来演出的。这种动画形式的历史比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动画更漫长。在早期欧美定格动画师大量的实践中,以动画片为主要形式的定格动画成为一种独立的动画艺术形式。代表作品有《阿凡提的故事》、《曹冲称象》、《僵尸新娘》等。其优势在于风格化的表现,不同的材料特性会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劣势在于巨大的动作调整、拍摄的工作量大、角色模型的耐用性差、镜头语言的表现不够自由等。

三维动画是随着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动画制作方式。三维动画最大的特征在于采用类似雕塑的造型方式,以建模的方式创建动画角色和场景,采用关键帧调节的方式产生动作,进行渲染输出。其优势在于其丰富的表现手段,可以自由实现二维动画和定格动画的视觉效果,动作流畅、调节方便,各种运动方式都可以直观实现,便于质量的控制,镜头运动不受限制,很多实际拍摄无法实现的镜头效果在三维动画中都能够自由使用。三维动画前期工作包括形象和场景的制作,能够很好地确保形象和场景在后续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美术工作和中期生产相对独立。中期生产不需要每一帧都进行绘制,动画师只需按照前期设计的要求进行动作的调节和镜头的制作,后期的特效配合十分方便,流程的阶段性更加明确和细致,便于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合作。

综上所述,二维动画的制作方式和流程在目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动画生产方式,但是,这一方式在表现传统民间美术风格时力不从心。受到播出设备分辨率的限制,民间美术丰富的纹理和造型变化必须经过简化才能够实现规模化的生产,而对民间美术的简化则又会极大地破坏其独特的表现力,而现代动画的制作和生产规模日渐庞大,从业人员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生产管控环节繁多,不可能再像以前中国动画的辉煌时期一样,依靠少数艺术家来完成动画的生产工作。定格动画在表现风格上是最适合表现民间美术风格的,但是由于这种制作方式在目前的技术状况下不适合规模化生产,无法迅速形成产能。

三维动画凭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表现效果和科学的生产流程,成为进行民间美术风格动画创作和生产的最佳选择。采用三维动画进行民间美术风格动画的生产,不能照搬已有的制作思路,必须结合民间美术的表现特点,进行技术处理。由于民间美术的装饰风格突出,且种类繁多,采用三维制作方式处理各种民间美术风格时,采用的思路和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应按照制作思路和表现重点区别民间美术的风格,进行分类处理。

以二维造型方式表现纹理类,如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剪纸等。制作的重点在于处理好丰富的纹理变化,充分发挥三维动画创作方式的高效率。以三维造型方式表现造型类,如彩塑、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编织器等。制作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三维动画创作手法的造型优势,处理好质感和运动方式。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 篇5

一、将传统民间剪纸运用到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前提

1.剪纸选用的工具较简单

剪纸并不是一种十分高深的艺术,它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它的美,还和它的制作工具不复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大致分为两种刀法,一种是剪一种是刻,需要的工具在日常我们都能找到,另外纸就更不用说了。这对于剪纸艺术在高中学生中普及也是很有利的。

2.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

前面提到过,剪纸有两种刀法,需要的工具都是刀,我们知道小学初中生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也缺乏一定的安全知识,在操作用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容易导致本来美好的剪纸课变为安全指导课,而高中的学生心智较小学、初中学生成熟,在剪纸过程中会保护自己,这也为剪纸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3.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我们知道剪纸并不是单纯的剪,它还是一种精细的工艺品。小学、初中生还在学习审美的阶段,而高中学生在心智上较成熟,对于美的物品已经有了自己一定的见解,这个时候也容易创造出新颖美丽的剪纸艺术品。

二、传统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1.传统民间剪纸具有形式美

我们常见的民间剪纸多出现在门窗上,做为一种装饰用品,它必然也就追求着形式的美感,这符合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要求。比如常见的凤的图案,在不同的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到翩翩起舞的,也可以看到清高独立的,这对于提高学生视觉审美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2.传统民间剪纸具有技艺美

民间剪纸不仅是一种供人欣赏的艺术品,还是一种具有深厚技艺的手艺活,如果没有深厚技艺的民间艺人的制作,剪纸不可能发扬光大。虽然我们看到的剪纸颜色上并不多样,但这种工艺极细致到把剪和刻发挥到极致,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做搭配,发挥剪纸的形态美,在刀法上大概有剪和雕两大类,有的地方着重发挥雕的功力,使得雕法成为一绝,在高中教学中如果能够传播这样的绝技,让感兴趣的同学有机会学习,这对于这项技艺的传承也是很有意义的。

3.传统民间剪纸具有崇高的思想性

除了我们常见的门窗花类装饰品,剪纸有时候也会根据一些有意义的故事进而作发挥,通过剪纸的形式,来表现这些故事。比如在湖北孝感市,以孝为主题的剪纸艺术就非常出名,最为典型的就是《二十四孝故事》,在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这样以孝为主题的作品,用孝来感染人是非常有思想价值的,用这样的作品运用到高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孝感培养是有十分有利的。

三、传统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结合了高中学生的水平,以及剪纸的难易程度,有人设计出了关于对称剪纸的制作方法一课。通过欣赏几幅优秀的剪纸画作,如《双凤戏牡丹》、《三多》等,以剪纸崇高的思想性感染学生,然后用两幅对称和不对称的剪纸画引入课堂主题,借以介绍各种剪纸技法,在学生学习创作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讨论,使得课堂进入高潮,让学生在品评中进一步体会剪纸的乐趣。

在这样的一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高中生身心发展较为成熟,没有出现任何教学事故,另外简单的工具让他们可以轻松地进入到课堂操作中。在欣赏和品评的环节,教师的切入,学生的作品评价都是提高审美能力的个一个重点。另外教师的切入点是正确的,基于高中生初涉剪纸艺术学习的初级阶段,巧妙地设计了剪纸的初级课程对称剪纸的制作方法一课,对称剪纸较之不对称剪纸更为简单,是适合高中生剪纸初级入门的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穿插着关于剪纸的技艺美、形式美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操作时间,寓教于学这是这堂课成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思想上来看,这堂课教师的选材也是精心的,《双凤戏牡丹》介绍了元素的内涵意义,又点出了这幅剪纸作品表达的生殖繁衍的主题。《三多》表达了民间人民祝福的愿望,这样的教学在思想上都是成功的。

其实传统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还是有途径的,只要用心挑选适合高中生的剪纸作品,细心指导,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也会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大放异彩。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篇6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 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 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 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 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 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 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 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 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 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 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比如说, 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 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 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 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 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 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 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 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 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 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 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 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 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一) 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 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 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 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 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 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 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口头语言不需雕饰, 自然随性, 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 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 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 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 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 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 绿要绿得娇, 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 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 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 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二) 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 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 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 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著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 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 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 (1) 。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 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 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 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 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 (2) 虽其来源不一, 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 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三) 民艺品传播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 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 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 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 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三、民间美术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进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传统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方式, 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手工劳动, 在这种状况下, 许多民间艺术品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被很多人摒弃了。

当代的民间美术保护者和美术理论家多是将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来进行研究和保护, 民间艺术品已经成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而保存在博物馆之中, 见证着一个古老文明曾经出现的辉煌。民间美术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被人们保护和学习着, 但实际上, 它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很多人对它的喜欢只是出于对一个存在着文化隔膜的逝去年代的怀念, 民间美术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其实用性, 它和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状态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 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 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的“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 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了重新整理与研究, 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 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看到的民间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他者文化”的观赏需

浅谈新时代群文工作者必备素质

苗晨

(东海县牛山镇文化中心江苏东海222300)

群众文化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 政府对群众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 与此同时, 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和谐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重大任务中群文工作者应必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要具备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丰富服务手段, 创新服务内容的素质。

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指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对应, 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 以非营利性为目的, 为全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领域。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既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国家整个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 落实公民文化权益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群文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扩大服务范围, 丰富服务手段, 创新服务内容。要悉心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要具备理论理论创新, 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的素质。

群众文化理论向来比较薄弱, 而群众文化工作者向来又重实践, 轻思考。群众文化发展的几十年历史证明, 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 群众文化工作往往会走弯路。现在, 群众文化的外延和工作范围不断扩大, 由于机构的合并, 乡镇文化站变成或正在变成综合性文化站, 自身的运行机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迫切需要群文工作者加强理论思考, 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 同时, 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 通过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 理清思路,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群众文化工作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求, 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作品, 混淆了媒体的视听, 使我国的普通民众不能产生文化的认同感, 而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的状态。

四、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 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 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 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 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 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 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 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

三、要具备服务基层, 关注弱势群体, 富有人性关怀的素质。

党的个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 社会仍处于利益调整期, 大部分农民以及城市下岗职工等还没有得到更多的经济和文化实惠, 个人的内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和谐。因此, 群文工作者要更加注重服务基层, 服务社区, 服务农村, 服务农民, 服务城市的外来打工者。要更加关注农民, 关注弱势群体, 更加富有人性关怀。要突出弘扬和谐文化, 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和谐文化”进社区、进乡村系列演出活动。努力用文艺和文化服务温暖人心、抚慰人心, 凝聚人心, 振奋人心, 和谐人心。

四、要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全民的整体素质在提高, 文艺欣赏水平以及审美品位也在不断提高。因此, 群文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要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 在形式、内容等方面不断加以创新。要让老百姓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角, 不断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使群众文化活动始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要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知识全面了解的知识素质。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身份象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工作一项新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广大群文工作者纷纷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项长期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有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需要解决。目前, 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正在进行。因此, 群文工作者要以更积极的姿态投身其间, 在积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挖掘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义色彩的产品形式, 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 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 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民艺学论纲》,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2年。

[2]书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 齐鲁书社, 1981年。

[1].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1989年

[2].张少侠, 《亚洲工艺美术史》,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年

[3].王冠英, 《中国古代民间工艺》, 商务印书馆, 1997年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民间美术 篇7

一、民间美术的渊源和本质

1. 民间美术的渊源

民间美术这种文化现象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民间美术是以农村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亿万劳动群众创造的群体艺术, 是劳动群众为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 是集实用和审美为一体的艺术创造, 是当时那个时代和那个地方文化发展的衍生物。民间美术积淀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传统, 它是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 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它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体现着物质生产技术前进的步伐。

2. 民间美术的本质

民间美术是艺术分类的一种特殊范畴, 特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主要由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艺术。民间艺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 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艺术范畴。1

“民间美术”是在“美术”前冠以“民间”加以限制, 说明它不是作为美术的一个门类, 而是标志着一个层次, 即美术的一个最基础的层次。因为它具有着根性的、母体性的、基础性的特征。2民间美术形式种类繁多, 内容广泛, 造型朴实美观, 体现了人生哲理和艺术内涵, 反映了民众的审美理想, 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民间美术的内涵

1. 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美术的情感之源, 审美之根, 是来自人与人、人与物、以情和美为纽带的生活关系。民间美术是劳动者在生活的基础上, 把蕴藏在其内心的美好情感经过创造加工, 而培育出带有泥土芳香的花朵, 他们不仅是生活的创造者, 更是艺术的奠基人。因此, 我们在惊叹劳动者的创造和民间艺术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时, 无论是回归寻根, 还是借鉴发展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特殊功能。

2. 民间美术的艺术内涵

民间美术不仅有一个独特的艺术天地, 又有着劳动人民独特的艺术创造。民间美术的艺术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民间美术产于民间, 存在于劳动群众活动的地方, 它吸收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 与我国传统艺术一脉相承; (2) 民间美术有着悠久历史和伟大成就, 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地位; (3) 民间美术是集物质和精神, 生产和艺术于一体的艺术, 它既具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 (4) 民间美术不仅品类丰富, 而且技艺精湛。

不少民间美术的内容和纹样也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 民间剪纸、民间刺绣就有不少纹样来自于原始图腾崇拜。民间美术还直接继承了人类原始造物的技能, 经由集体传承和历史积累而不断发展。3

三、民间美术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1. 民间美术的艺术成就

在我们的生活中, 对于同一产品, 往往那些外观造型具有艺术性, 特别是具有民族性和民间艺术传统特色的产品更招人青睐。大部分民间艺术品就像原始艺术一样具有实用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 民间艺术品的实用性渐渐淡化或消失, 而对艺术性的要求越来越强。实用性对民间艺术品的艺术性虽然有所制约, 但并不排除其艺术性的追求。4

民间美术的艺术成就来自人民的才能和智慧。世代相传的群体智慧, 将民间美术推上了文化历史价值的高峰。民间美术的可贵之处, 在于它是劳动者美的创造。正像马克思所预言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样, 每个劳动者都将成为创造者、表演者和欣赏者。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整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征, 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自己的历史地位。

2. 民间美术对其他艺术的影响

民间美术是艺术家艺术创作之源, 一些学者专家都从中借鉴到民间美术的深厚传统和高品位营养, 并结合现代专业技术和艺术方法, 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 创作出成功的新艺术品。清华大学教授陈池瑜先生曾在“林风眠、张仃与吴冠中水墨画创作的现代性之路”的讲座中提到这些艺术大师在艺术创作中都受过民间艺术的影响和启发。

民间美术是我国当代一切民族艺术文化和心理之源, 从古到今, 民间美术是其他任何非民间艺术的艺术雏形。因此, 从艺术形式上看, 民间美术既是流, 又是源;从艺术心理来看, 民间艺术奠定着重要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基础。民间美术风格多彩纷呈, 思维方式独特新颖, 审美意识纯真, 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了许多精华, 其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学艺术均在世界民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都有其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才能, 他们的民间美术极其丰富, 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之一。民间美术体现着古老的韵味和文明的历史, 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情之源、美之根。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作为社会底层的民间文化中的民间美术, 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 它具有着根性的、母体性的、基础性的特征。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是最初的艺术雏形,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间美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家路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郭凤平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说》, 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金鸣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4]钟茂兰范朴编著:《中国民间美术》,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年版.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 篇8

关键词:现代动画创作,传统民间美术,融合

一、现代动画创作艺术概述

现代动画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运动学的基本原理, 在对人物和场景进行创作的过程中, 会进行二维或者是三维的空间设计, 以实现人物动作的连续性以及场景变化的连贯性等等。但是我国现代动画创作的时间尚短, 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人物设定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的。而对于我国的动画市场来说, 其顶峰时期是上世纪的50年代, 之后的十几年我国的动画的创作类型才逐渐丰富起来, 同时动画创作者为了最大限度的彰显出我国动画的艺术特点, 在动画设计中加入了非常明显的中国元素, 例如《大闹天宫》的创作, 无论是在人物设计还是动画场景设计中都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从此开始我国的动画创作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通过对我国优秀现代动画作品的分析可知, 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 加入了众多的民间传统艺术元素, 从而充分的反应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以及精神生活, 能够最大限度的引起观看者的兴趣, 所以说现代动画与传统民间艺术之间的融合无论是对动画产业的发展还是对传统艺术的发扬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历史概述

我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发展的历史较为久远, 对各个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记录, 每一张画卷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是创作者对当时生活环境以及其精神生活的一种外在体现。通过对我国众多的传统民间美术作品的分析和研究发现, 每个时代的美术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 例如不同民族之间的穿着、生活环境、节日氛围等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从欣赏其美术作品的过程中, 可以较为形象和直观的了解到其中的不同。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种时代“象征”的存在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对其的继承和发扬成为了当下阻碍其进步的主要因素, 而现代动画的出现可以说为扩大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等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传统的民间美术为动画创作提供了灵感, 另一方面现代动画的创造为发扬民间美术提供了途径,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

三、现代动画创作与传统民间美术的融合

在某种程度上看, 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人们思想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尤为突出的就是当代人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传统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精髓, 是一个国家发展历史的见证, 是一个民族的缩影, 但是就我国当下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 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不容乐观, 尤其对于传统民间美术来说, 它的传承受到恶劣严重的考验。而这些年现代动画的发展可以说为我国的传统民间美术带来了“春天”, 而如何切实提高两者之间的融合水平, 成为了当下研究的重点。

1.造型方面的融合

现代动画的创作离不开对人物造型的塑造, 也离不开对生活场景等的设计, 而动画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 可以再传统的民间美术中寻找灵验。传统的民间美术的色彩冲击力度较大, 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就为现代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方向。因此动画创作者在进行动画设计的过程中对民间的美术作品进行一定的了解, 并与所创作的动画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融合, 尤其是在造型方面, 应当在美术作品中汲取一定的民族特色。例如《大闹天空》这部动画经典之作, 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 对京剧脸谱、监制、年画等等这些传统的民间美术进行了一定的参考, 并加入了作者本身对艺术的理解, 使得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

2.文化寓意方面的融合

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表达作者本身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需求, 是内心意识的一种体现, 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外在形式, 因此民间艺术是有生命力的, 而现代动画的出现又为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命增添了一份活力。传统的民间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主题, 且主体较为鲜明, 受到当时文化的影响, 多数的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寓意, 且寓意多为如意美好等方面, 因此动画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寓意进行一定的理解, 进而加入到动画作品中去。例如经典动画作品《人参娃娃》的形象灵感也来自于民间的剪纸艺术, 同时也融合了年画吉祥的寓意, 创作出了代表吉祥如意的娃娃形象。通过对这部动画作品的观看一方面可以体会在动画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同时也可以欣赏到民间的传统艺术。

3.色彩运用和民族特征方面的融合

我国传统的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寓意较为浓厚, 同时它的民族特征也比较明显。不同的色彩是美术创作者内心感情的一种体现, 而动画的创作同样也离不开色彩的运用。色彩的变化与动画剧情之间的表化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或喜或悲等等, 因此动画创作者可以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色彩的寓意来进行动画的创作, 以进一步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另外对于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来说, 其色彩的运用是有一定差异的, 动画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 应当根据剧情的需要, 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 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综上所述, 现代动画进步为传统的民间美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局面, 而民间美术又为现代动画的创作提供了参考的资料, 动画创造者将两者进行一定的融合, 一方面发扬了民间的传统美术文化, 另一方面使动画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为保障其今后的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玮.论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现代性融合与价值再利用[J].长沙大学学报, 2015 (01) .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 篇9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 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 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 从中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亦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 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里, 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各样用民间美术来展现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 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

民间美术有几个文化特征和审美特征:第一, 它的内容是理想主义的。民间美术主要表现人们生活理想与精神理想, 理想主义的艺术都具有浪漫成分。

第二, 民间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祥和。它包括人际之间的和谐, 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民间文化离不开团圆、祥和、平安和富裕这些概念, 这是所有民俗的终极追求, 也是民间美术千古不变的主题。

第三, 民间美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在表达方式上是情感化的, 在艺术手段上主要采用象征、夸张、拟人等。由于民间美术多用于生活的装饰, 符号化和图案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再有就是广泛使用的与语言相关的谐音图像——这是我国民间美术最具文化内涵与审美趣味的方式。

第四, 我国民间美术地域性, 体现其无比丰富的多样性。不同民族和地域致使各地的民间美术有其独自的表现题材、艺术方式与审美形态。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这种地域个性鲜明的艺术, 便成了独有的文化财富。

第五, 还有一点很重要:它是手工的。手工是一种身体行为, 手工艺术是人的情感和生命行为。手工艺术处处体现着艺人的生命情感, 机器制作是没有的。在进入工业化时代, 手工技能的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遗产。

如果民间美术不再是理想主义的、情感化的, 不再拥有浪漫而炽烈的审美形态和千姿万态的地域个性, 不再是手工的;如果它变成写实主义的、商品化的、机械制造的, 彼此大同小异, 民间美术就没有了。

朝阳民间美术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 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 与传统节日习俗关系极为密切, 正是因为它依附于传统节日活动得以长期流传而不至于被历史淹没。一方面传统节日为民间美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 另一方面, 民间美术又丰富了民俗民风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民间美术贯穿于传统节日中, 它在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中, 几乎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 相辅相成, 因此人们说民风民俗是民间美术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沃土, 而民间美术则是民间文化和社会习俗的视频形象载体。

节日风俗中的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 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朝阳的石刻、泥塑、木雕以民间匠师为主, 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皮影、剪纸、刺绣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 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和信仰。

剪纸是朝阳凌源一种普遍群众艺术活动, 它是众多民间活动中的重要一项, 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朝阳地区剪纸被使用最普遍的是每逢春节或婚嫁时, 门窗上都会被贴上不同图形的剪纸, 朝阳剪纸具有色彩艳丽、对照强烈、装饰感强、民间味浓等特点, 反映了朝阳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纯真的生活情趣和幽默感。出自普通民间艺术家手中的每幅剪纸, 都蕴涵了民俗文化中许多约定俗成的有象征意义的内容, 它形象地表达和记录着劳动人民心中的所想、所盼、所求, 具有较高的审美与文史价值, 为世人所青睐。该项目2008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戏是朝阳喀左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 皮影的影人、影件造型别致、雕镂精细、色彩艳丽, 不仅是皮影戏必备的道具, 也是珍贵的民间工艺品。逢年过节戏班子便摆台用皮影来表演故事, 表演时, 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 一边操纵戏曲人物, 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 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项目2011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是朝阳县民族优秀传统技艺之一, 是观赏与实用并重的工艺形式, 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符号。朝阳民间刺绣既保留了契丹人在皮革上补绣的稚拙、纯朴的风格, 又兼收满族、蒙古族内容形式特点;汲取中国四大名绣之长,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辽西民间广为流行。朝阳民众喜欢在春节前纳鞋垫, 在鞋垫上绣上漂亮的图案, 供自己和家人在新的一年使用, 希望下一年家人平安健康。也有将刺绣用于手帕、钱包、台布被子等生活用品之上作为装饰。

朝阳红土泥塑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5000的前, 牛河梁红山先人, 用质地奇异的朝阳红土, 模仿真人, 完成了红山女神傲岸的泥像塑造, 并在5000年后惊现于世, 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朝阳红土泥塑不燥不裂, 耐腐蚀耐风化, 历经几千年不变形, 不变色, 质感和造型的逼真,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既古朴典雅, 又赋予艳丽鲜活的感染力, 深受大众的欢迎和专业人士的欣赏。该项目2011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美术的源与根来自于生活, 这种生活是劳动者的生活, 是创造者的生活。民间美术也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或保守性。民间美术是民间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 它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感情。民间美术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是民族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石。忽视民间美术, 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

摘要:朝阳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深厚的民间性、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传承性的特点, 形式纷繁, 历史久远。地域性, 是民间美术形式发展的空间特征,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信仰, 风俗习惯, 不仅局限于艺术形式, 也体现乡土情感的内涵。传承性, 民间美术发展的时间性, 是一代传承而逐步形成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不断变化和改变的。

关键词:朝阳,民间美术,艺术,传统节日,文化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年8月版.

天津传统民间美术 篇10

20世纪后期以来, 发展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各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法国文化部长称美国文化渗透为“文化帝国主义”。在90年代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 法国提出“文化例外”的原则。澳洲地区重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反对外来文化的侵略。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发表连续讲话, 大谈文明忧患论。新加坡开展了“华语运动”以维护东方文化。与我们邻近的日本、韩国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更是时有耳闻, 他们把传统民间艺人视为国宝, 称为“文化财”。台湾地区的传统民间艺人有的被法国高薪聘请, 令台湾人砸舌, 台湾的传统艺术研究所以传统艺术为研究对象, 并实施“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 将民间艺术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1997年, 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这一切都说明了对传统艺术和地方文化的重视。

在日本文化部省规定, 小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观看能剧一次;法国、韩国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对文化遗产也相当重视。但是, 在中国, 高等院校开设民间艺术选修课的较少, 全国目前只有中央美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系、鲁迅美术学院等个别院校坚持开设民间美术教育, 北京大学等个别院校坚持开办民间文学课, 进行民间艺术教育。连一些师范院校、民族学院和美术院校都没有民间文化、艺术课了。从设计艺术教育的角度而言, 将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民间艺术、传统造物艺术作为选题深入研习的现象在设计学院校并不普遍, 近年来, 随着国家相关文化政策的倡导, 这种现象有所改善, 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当再也没有学校培养民间文化教育者的时候, 我们的民间艺术如何能够继续发展?这一问题应该值得我们深思。这些年, 中国传统文化丢得太多了。现在, 中国的城市孩子与纽约的同龄孩子都在同一天看NBA, 都穿adidas鞋, 都吃麦当劳, 都听美国歌星的歌, 流氓兔、蜡笔小新迷住了中国的孩子们, 齐天大圣孙悟空几乎成为中国动画制作的绝响……现在, 外来文化正吞食我们民族的根。文化不能搞“单极世界”, 如此发展下去, 全世界将被一种主流文化所统一, 所有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文化将被边缘化, 社会的原创性和活力将明显倒退, 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将换成另一种文明了。现在很多人在谈中国艺术的“国际化状态”的问题, 艺术应当国际交流, 但不应是艺术的国际化, 更不应该是全球化。经济可以一体化, 也可以全球化, 但文化恰恰是要民族化, 恰恰需要个性化、需要风格。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个性和风格是艺术的生命, 如果把这些都消解了, 实际上就是消解了艺术本身。我们现在有一种倾向, 就是艺术的全盘西化, 再就是追求表面, 缺乏自我。无论是什么艺术派别、什么形式, 艺术家的生存最终都要向一种高度去发展, 如果我们都西化, 去模仿别人, 那么我们怎么去找中国自己的高度呢?中国艺术要有一个定位, 一个精神的定位。再者, 当今我国年轻一代的文化产业工作者不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不熟悉经典的文化艺术符号语言, 如何能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实现合理嫁接及超越?对于传统文化来说, 只有当人们普遍认识到民族的文化是精粹、值得世界关注时, 传统文化才能得到重视。因此, 夏挽群认为, “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加强这个方面的工 (下转257页) (上接239页) 作, 抓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应该从中小学入手, 在教材中不仅要加入历史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各地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 因此, 应该从培养本地的文化认识上进行文化的传承。然而, 遗憾的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扼杀了这些!”而对于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 是革新的最好手段之一。据介绍, 目前在全国各级学校的课内外教育中, 很难看到传统民间文化的身影, 有关专家不无忧虑地说道:“下一代教育和兴趣的缺失, 将可能断送传统民间文化的未来!”

当然, 在学院中成立民艺研究所, 开设民间美术课, 其宗旨是什么?还应该体现出一种素质教育的命题。无论是大学, 还是中小学, 既要让学生们通过我们的教育学习到一种传统手工艺技能, 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 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让我们的学生加深对文化厚土的感情。因为民间艺术是一种物质的形态, 它的教育不空洞, 在学生动手的实践过程中, 在美育中, 就可以体会到我们传统文化许多精微之处, 尤其处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中, 显得更为迫切。马克思说过在所有的文化中, 民间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因而, 在美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的素质教育这一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 民间美术内容不仅丰富, 而且通俗易懂, 很容易为人理解, 更容易被学生感知、认识、掌握。最为重要的是它具有其他艺术样式所不具备的“母体”的价值。

传统民间美术到了今天, 除去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之外, 还有别的功能和价值吗?其实在传统民间艺术由生活中的应用文化渐渐转化为历史文化时, 它已经发生了一种质的变化。在文化上质的变化, 它由日常使用、司空见惯的寻常事物, 悄悄转为一种历史的纪念、标志、符号、记忆, 乃至经典。就像马家窑的陶器, 原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盛水的容器, 现在却被视为尊贵, 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 还要装上报警器保护起来。现在不是已经有人开始把老皮影、手工版画、古代女工的绣片等装在考究的镜框里, 用来装饰豪华的酒店吗?据说, 对这种古老艺术品感兴趣的多为外宾, 他们把这些艺术品当做东方古老文明一些美丽的细节。但我们自己为什么没有这么看这些昨天的民间美术?也许这些东西离开我们的生活还不久, 我们还不能“历史”地看待它们。但随着时间推移, 我们也会渐渐将它们珍视起来。这就是说, 传统民间美术到了明天, 不再是能不能被应用, 而是要转化为一种历史记忆和文化经典。我们用一种新时代的角度与观念来对待这些传统文化, 让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另一种形态———遗产的形态重新回到我们生活的今天。保护、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 就是在固守我们民族的根脉, 就是在保护民族文化的DNA。

参考文献

[1]郑旭.中国美术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5.

[2]高星.中国乡土手工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慧.民间年画[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4]潘鲁生.抢救民艺[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翻译的基本原则下一篇:雄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