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制度制定办法(20120703)

2024-11-06

公司管理制度制定办法(20120703)(通用3篇)

公司管理制度制定办法(20120703) 篇1

公司管理制度制定办法

公司的管理制度应该公司职能单位/部门(人力资源部/质量管理部/市场部等/行政部/董事长办公室)组织各单位/部门编写,制度格式可以用制度文本模板作为参考,关键要了解公司目前是怎样操作的,以目前的情况下再改进一些。作制度的流程如下:

1)首先编写制度的目录(选择最重要的内容)

2)从设置样板作为格式要求,发放到各单位/部门编写

3)职能单位/部门审核修改后,送相关单位/部门征求意见并会签;

4)按各相关单位/部门的意见再修改,并报总经理批准。

一、编制管理制度原则

服从于组织结构和规模的原则、简明化原则、系统化原则、锁链化原则、一般和特殊相结合原则。

二、编制管理制度要点

编制管理制度以做事为主线,以各单位/部门、科室、班组、员工为点,以岗位责任制(包含岗位工作指引)、标准作业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等为枝干构成一个平面,结合各单位/部门和总则构成立体化的篇章。要站在公司和单位/部门的角度来看问题,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表——要弄清公司总经理和单位/单位/部门负责人每天、每月、每年应看的表,例如成本、发货量、现金流、进度、费用等;要弄清公司各岗位每天、每月、每年应填、应报的表;要弄清公司各控制点每天、每月、每年应填、应报的的表。

会——要弄清公司总经理和单位/单位/部门负责人每天、每月、每年应开的会,例如公司月度经营检讨会、公司(半)月采购中心会议、(半)年公司员工大会、周产供销协调会、月市场分析会等。

权——要设定人权、财权、物权、事权的管理权限,编制核准权限表。

计划和预算——公司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着公司的策略、计划和预算来展开,制度的编制要为完成公司的策略、计划和预算服务,要弄清公司各单位/部门每天、每月、每年有哪些计划,如何执行和追踪。

以下是制度管理与制度的格式参考:

制度颁布管理办法

1.目的为了使公司管理进步上台阶,各类管理制度流程形成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流程化,特编制本管理办法来规定公司管理制度与流程、标准的拟定、审核与发布的方法。

2.适用范围

2.1公司的各种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管理条例等。

2.2一体化管理体系类的管理制度与标准按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管理程序”执行文件的拟订、审批、编号、颁发与归档,可适当参考本管理办法。

3.管理职责

3.1体系建设办公室职责

1)归口管理制度流程的颁布,负责对制度流程进行统一的审核管理;

2)组织各业务单位/部门对制度流程的拟订,负责对内容及格式的审核、文件编号管理,报送相关领导审批,在公司OA办公系统制度标签栏上挂阅读版本供各单位/部门员工查询使用,并负责在公司公告栏上发“制度已颁发通知”。

3.2 各单位/部门职责:负责制度的拟订与初审,送各相关单位/部门会签后,报总经理审核。

4.管理规定

4.1制度流程的拟订

4.1.1各单位/部门指定相应职能人员作为制度流程编写人。

4.1.2各制度流程编写人要按“制度流程格式”要求来拟订制度流程,所有制度流程要求编制规范的流程图及与之配套的工作标准。

4.2制度流程的审核、批准程序

4.2.1总经理批准的制度是涉及到公司整体层面的重要管理制度(例:审计制度、薪酬制度、绩效管理制度、业务审批流程等),按以下程序执行审批:

相关业务单位/部门拟订→填写《管理制度会签、审批表》→拟文单位/部门主管领导审核→办公室审核→常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4.2.2 常务副总经理批准的管理制度是涉及到运作层面、业务层面,非总经理批准的制度全由常务副总批准,按以下程序执行审批:

相关的业务单位/部门拟订→填写《管理制度会签、审批表》→拟文单位/部门主管领导审核→办公室审核→各单位/部门会签→副总经理审批

4.3制度流程的编号

制度流程由办公室按以下规定负责编号:

1)按层级或职能用两个汉字分类,如 “公司”、“销售”、“人资”、“财务”、“行政”、“制造”等;

2)在汉字后面用大写字母表示文件类别,“ZD”表示制度、规定、办法等,“LC” 表示流程图;

3)在字母后面用短横线“-”连接文件编码序号,文件编码序号由三位数字组成,用半角字符输入。

例:运营ZD-001;行政LC-001

4.4由办公室负责制度的颁发与归档工作,执行以下程序:

①对电子版本与签名纸质板校对审核→

②输入文件编号、各签名人的姓名→

③在公司平台的“规章制度”栏中颁发制度流程;→

④在公司OA办公系统上发放“制度颁发通知”→

⑤对制度流程的文件的原件进行归档管理。

4.6制度流程编审管理要求

4.6.1制度流程拟订必须以管理规范化为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具有可操作性。

4.6.2制度流程报审批时一定要填写《管理文件发布申请审批表》。

4.6.3各单位/部门内部的管理制度可由各单位/部门自行编写拟订,但需送总裁办审核、统一编号,由总监批准办公室审核时须注意单位/部门制度不得与公司制度有冲突或违背。审批完的制度须送总裁办统一归档备案。

4.6.4业务操作类的制度流程拟订、审核后一定要与文件涉及到的相关单位/部门商讨会

签,获得认可。

4.6.5在执行制度流程过程中,各相关单位/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完善和补充,修改后的制度须重新报审批才生效。

4.6.6制度流程的保密

4.6.6.1制度流程属公司一般机密,相关制度流程编写人、审核人、文件管理员要对公司机密负责,不得向其它人提供电子版本及纸质版复印件。

4.6.6.2在公司平台上颁发的制度流程,信息管理员与电子文件颁发人员须确保文件为只读版本。

5.考核要求

5.1办公室负责对本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2各单位/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凡不按以上流程操作、擅自发布制度追究违规单位/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山东东宏管业有限公司体系建设办公室

2012年7月4日

公司管理制度制定办法(20120703) 篇2

第一条 为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所辖领域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的管理, 规范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了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报批、批准发布、出版、复审、修改等标准制定的主要程序及要求。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的行业及编号代码是:化工 (HG) 、石化 (SH) 、黑色冶金 (YB) 、有色金属 (YS) 、黄金 (YS) 、建材 (JC) 、稀土 (XB) 、机械 (JB) 、汽车 (QC) 、船舶 (CB) 、航空 (HB) 、轻工 (QB) 、纺织 (FZ) 、包装 (BB) 、航天 (QJ) 、兵工民品 (WJ) 、核工业 (EJ) 、电子 (SJ) 、通信 (YD) 等19个大行业和信息化的行业标准。

第四条 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不断完善”的原则, 标准制定应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 统筹推进。

第五条 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分工负责。科技司负责统一归口管理, 负责行业标准计划编制、标准批准发布以及综合协调与监督指导工作。相关司局等单位分别负责所管领域标准的项目计划建议, 标准起草、审查、报批、出版、复审、修改等管理工作。

第六条 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应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作用。

第二章 标准立项

第七条 行业标准立项, 由相关司局等单位根据所管领域的工作实际, 提出行业标准制定立项建议。

第八条 行业标准的范围、标准性质等按现行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 标准立项建议内容包括:

(一) 申报项目的总体情况说明 (包括项目编制的基本情况、编制原则和重点等) ;

(二) 标准项目汇总表;

(三) 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第十条 科技司收到标准立项建议后, 负责归类、汇总, 并公开征求意见, 并统筹协调和审查后, 下达标准计划。

项目执行过程中如需要调整, 应填写《标准项目调整申请表》, 按标准立项程序办理。

第三章 标准起草和审查

第十一条 标准草案应按照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及相关要求编写。

第十二条 起草标准草案时, 应编写标准编制说明, 其内容一般包括:

(一) 工作简况, 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二)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的论据, 解决的主要问题。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三) 主要试验 (或验证) 情况分析;

(四) 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 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

(五) 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

(六)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七) 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 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八)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九) 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十)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度办法、实施日期等) ;

(十一) 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十二) 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第十三条 标准草案完成后, 应将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公开征求业内各方面意见, 对反馈的意见应做认真分析研究, 列出《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 提出标准送审稿。

第十四条 标准送审稿审查形式, 分为会议审查和函审。强制性标准必须采用会议审查。

会议审查应写出会议纪要, 内容包括本办法第十二条 (二) 至 (十一) 项内容的审查结论。函审时应写出《标准送审稿函审结论》, 并附《标准送审稿函审单》。

第十五条 标准送审稿审查通过后, 应对审查意见进行整理, 提出标准报批稿和编制说明及相关附件。

第四章 标准报批

第十六条 行业标准报批时, 按本办法第十二条 (二) 至 (十一) 项的内容, 以及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水平等对标准报批稿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 符合要求的将有关材料送科技司。报送材料包括:

(一) 报送函;

(二) 标准申报单;

(三) 报批标准项目汇总表;

(四) 标准报批稿 (包括电子版) ;

(五) 标准编制说明 (详细内容见第十二条) ;

(六) 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七) 标准审查会议纪要或《标准送审稿函审结论表》及《标准送审稿函审单》;

(八) 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原文和译文;

(九) 强制性标准应填写强制性标准通报表。

第十七条 科技司对报送的标准报批材料进行审查, 并办理标准审批手续。主要审查内容包括:

(一) 标准报批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标准制定工作程序是否有效;

(二) 有关问题的处理是否恰当;

(三) 强制性标准是否符合制定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四) 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 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五) 标准中专利情况是否清晰等。

第五章 标准批准和发布

第十八条 科技司行文将标准报批材料报部领导审批, 并以部公告形式发布。

第十九条 行业标准批准发布后, 相关司局等单位按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备案。

第六章 标准出版

第二十条 行业标准由相关出版机构出版。

第二十一条 行业标准出版后, 相关出版机构应及时将标准文本送部机关相关司局各两份。

第七章 标准复审

第二十二条 标准实施后, 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应适时提出复审建议。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第二十三条 复审形式可采用会议审查或函审。标准复审的程序和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标准复审结果分为继续有效、修订和废止三种情况。对复审的每一项标准均应填写《标准复审意见表》。

第二十五条 行业标准复审后, 相关司局等单位提出复审报告 (内容包括:复审简况, 复审程序, 处理意见, 复审结论等) , 填写继续有效、修订和废止标准项目汇总表, 并将标准复审材料送科技司。报送材料包括:

(一) 报送函;

(二) 标准复审报告;

(三) 标准复审项目汇总表;

(四) 标准复审意见表。

第二十六条 科技司对报送的标准复审材料进行汇总、协调、审核, 并将复审结果在网站上进行公示。

第二十七条 科技司将标准复审结果报部领导审批, 并以部公告形式公布。

第八章 标准修改

第二十八条 当标准的技术内容不够完善, 在对标准的技术内容作少量修改或补充后, 仍能符合当前科学技术水平、适应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可对标准内容进行修改。

第二十九条 行业标准的修改内容, 应填写《标准修改通知单》, 整理审查纪要 (内容包括:修改原因和依据, 审查结论等) , 按标准报批程序办理。报送材料包括:

(一) 报送函;

(二) 审查纪要;

(三) 标准修改通知单。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公司管理制度制定办法(20120703) 篇3

《管理办法》指出,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范围是为加强科普事业宏观指导和建设,经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部门为市财政部门和市科协共同负责。其中,市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专项资金收支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组织开展绩效目标管理;对支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市科协主要负责提出预算建议;根据批复的预算提出实际方案,执行支出预算;对科普项目进行审查,督促项目实施和监督资金使用;按规定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等。

《管理办法》规定,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用途主要用于市本级科普项目建设的引导推动和科普业务活动费用,以及科普工作的表彰奖励。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包括十三个方面,分别是:一、青少年科普:主要指围绕未成年人“学科学、爱科学”的各类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各类青少年科技场馆(室)建设引导、市级科技特色学校建设和科技辅导员业务培训等。二、城镇劳动人口科普:主要指围绕城镇劳动人口的科普活动;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以提高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科普教育活动,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科学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科普宣传活动等。三、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主要指围绕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着力提高其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在机关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开展科技素质培训和科普教育等活动。四、农民科普:主要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兴农富民,向广大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宣传科学思想,抵制封建迷信。引导和鼓励建立各类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技协、“一站一员一栏”、科普惠民服务站等平台建设,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业专家库的作用,开展各类“科技三下乡”活动。五、社区居民科普: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科普活动,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根据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要,建设社区科普惠民服务站,组织开展科教进社区、社区科普学校等品牌活动,普及安全健康、节能环保、应急避险、科学生活等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六、科技社团科普:主要指苏州市科协所属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协、企业科协开展的具有创新特点的各项科普宣传、科普教育、科普创作、科普研讨、科普论坛、科技推广、专业科普馆(室)建设的引导等活动。七、重大科普宣传活动:主要指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每年由市政府及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专项活动。八、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主要指科普影视拍摄、科普活动多媒体、科普展板制作、科普刊物出版及科普资料编制印刷等;重点扶持资助原创性和地方特色的科普作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作品的创作开发。九、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小型科普场馆建设的引导资金投入;科普画廊和科普网站的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的命名和管理,大型科普设施建设方案的调研活动;科普设施的维护管理,逐步扩大科普场馆免费开放引导资金的范围。十、大众传媒的利用:主要指在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上开辟科普专栏和专版;租用户外广告媒体进行科普宣传的项目。十一、围绕全市科普工作目标,由各区承办的对全市产生直接影响和有示范作用的活动,以及由各区作为投资主体且具有典型推广意义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补贴。十二、优秀活动项目的评比:鼓励各项科普活动在形式、内容、效果上不断创新,对在活动中积极创新,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等给予表彰。十三、经市财政部门、市科协批准的其他科普项目支出。

《管理办法》明确,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实行预、决算制度。市科协按照批复的科普经费专项资金支出预算,于每年4月30日之前编制科普经费的详细使用计划报送市财政部门,市财政部门按照市级专项资金管理流程,按照市政府会办的审定意见,会同市科协以正式文件下达“科普经费使用计划”。同时,全部实行项目申报制度。预算确定的项目以《苏州市市级科普项目申报书》的形式进行管理。市财政部门和科协按“科普经费使用计划”规定的金额、用途和进度进行拨付。使用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和个人应当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项目结束后60日内,由项目单位向市科协提交《苏州市市级科普项目绩效报告书》。预算年度结束后,市科协根据市财政部门编制年度决算的要求,及时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收支情况按预算科目编列财务决算报表向市财政部门报告,并抄送市审计、监察部门。科普经费专项资金按规定形成国有资产的,应当及时办理决算验收,进行产权、财产物资移交,办理登记入账手续,并按规定纳入单位资产管理,同时录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凡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量入为出,注重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用款单位应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实行专门核算,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批准的使用计划和内容并按有关程序组织实施,不得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用于单位工资福利和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科普项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调整或变动项目计划的,应当按项目和资金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原审批部门,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管理办法》更加突出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建立了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市科协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绩效实施自评价。市财政部门进行绩效跟踪,组织开展年度绩效评价,评价报告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和完善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对资金到位不及时,挤占挪用资金及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要限期纠正;逾期不改且情况严重的,停止拨款,收回经费,报市政府在全市通报。并按规定,由相关部门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市科协应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开展日常检查;及时跟踪,评估项目实施情况。对科普经费专项项目进行验收;对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审计,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纠正科普经费专项资金使用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

《管理办法》还进一步明确了科普项目实施单位的责任界定。凡是承担科普项目的实施单位要制定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科普经费专款专用,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自觉接收并主动配合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项目单位骗取、挪用、套取财政资金的,由财政部门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理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苏州市级科普经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江苏省省级科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苏州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路径,也是实现市级科普经费科学管理和规范使用的制度创新和规则设计,必将在市级层面对各市(县)、区科普专项经费的管理、使用和监督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苏科 编辑:唐釜金)

上一篇: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办公室及人事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大班成长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