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0篇)
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作为一名高三的数学老师任务很重,所以一定要有着好的教学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
高中课改正在进行之中,我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名新成员,面对新的工作,新的角色,充满了希望和挑战,为了使自己新的工作能有计划的进行,特制定以下高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一、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一名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素质,我的教学经验欠缺,所以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为了尽快的适应并做好新的工作我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
1,读书——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学教育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
2,同伴互助——提高自己的教学。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同组教师学习,不耻下问。并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3,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争取一学期下来能有一篇较高质量的反思和教学工作计划。
4,参加教科研活动。
二、德育工作计划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对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进行德育教育,尽快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逐步转变一些学生的现存的不足之处,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作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孩子。
1,情感交流——沟通能促进师生的情感,对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及时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思想上转变每位学生。
2,与家长沟通——作为教师,为了尽快了解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在家的学习工作情况,我会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沟通。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我充满了信心,也有许多自己的设想,我将带着我的激情步入教育教学,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创新。
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二)面对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感慨万千。我知道,我的工作和同学们的学习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成就了同学们才能成就我自己。我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特制定如下计划。
在这一年里,我要继续开展新课改实践,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之上,以我校“369”教学模式为依托,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
我的第一个计划是不占用学生课余的时间,将预习,作业,小组交流,课堂展示,老师分析点拨,测验,全部放入课内时间完成。我深深知道,这是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将预习和作业放在课堂上。高中的学生极其辛苦,高一的学生要学的课程多、任务重,孩子们已经起得很早,已经睡得很晚了,如果所有课程的预习和作业都放在课余时间完成,要么成为空谈要么剥夺学生吃饭休息的时间亦或者是哪个老师处罚力度大就完成那一科。我认为这不是好的教学方法,这是在加速学生厌学的进程,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
我的第二个计划是将“导学案”真正用到实处。以往学校要求导学案,我应付的心思居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想要实践“先学后教”学生是必须有点学习指导的,这个学习指导就是学案,其作用还是不可低估的。自己用的不好,只是说明自己的认识和方法有问题,轻易的否认多个学校的成功经验无异于否认练习册后面的答案,多数情况都是怀疑的人自己错了。摆正心态就先过了自己的这一关,剩下的就是找对策的问题了。生搬硬套肯定不行,但可以先尝试然后调整,没有一哪有二,没有开始哪有发展。这学期学校统一发的《导学案》很好,很实用,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学生手头的资料也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一举两得。
我的第三个计划是学习写论文。这一直是我的短板,看的少写得更少。首先给自己订一套《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提高自己的专业眼界,先看别人怎么写,然后慢慢积累专业语言专业词汇学习写。知我者莫若我,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不管我得到了什么荣誉,我自己最清楚自己处于什么水平,提高专业素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努力总有收获。
我是我的主宰,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会朝着心中的教育的制高点不懈努力!
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三)一、理论学习
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标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二、做好各时期的计划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数学教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的进度情况进行详细计划。
三、备好每堂课
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情况和各单元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四、做好课学堂教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批改作业
精批细改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分轮复习, 夯实基础
1. 一轮复习.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高中数学知识, 并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积累了一些解题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诸如答题不规范, 运算能力差, 知识不能纵横联系等等.
2.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是学生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与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 对讲练、检测、分析提出了较高要求, 因此, 针对一轮复习中暴露的问题, 要层层推进, 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对新课程标准理解深透, 研究深入, 把握到位, 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的深度如何”;二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要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 做到减少重复, 突出重点, 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所得;三是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要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 使学生变模糊为清晰, 变杂乱为整合, 变孤立为统一, 学生查缺补漏, 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练习检测与高考要对路, 做到难度适宜、梯度适中, 重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五是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与答题格式.
同时, 我们还应看到, 近几年来, 高考数学试题已逐步完成了由知识型试题向能力型试题的转化.在突出能力上表现为每年“跨小步, 不停步”“稳中求新”的大趋势, 虽然年年有新题型、新情景出现, 但总体还是稳定的.所以复习的着眼点是放在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上, “以不变应万变”,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认真安排冲刺阶段复习计划
如何复习,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 通过备课组活动交流学习的心得与认识, 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 才能讲深讲透、讲到位.在集体备课上要统一进度、统一认真研究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卷, 并从考点、难度、题型、2014年会怎样考等作交流, 认真研究考纲, 并与去年的考题作对比, 找出变化, 才能使复习更有效.鉴于此, 复习安排要做到“一个重视, 三个加强, 三个突出”.
1.一个重视
重视课本.课本是基础知识的载体, 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但第一轮复习中许多学生往往犯抛开课本, 舍本逐末的毛病, 因此, 冲刺阶段要指导学生回归课本, 依“纲”固“本”, 挖掘课本的潜在功能, 对课本典型问题进行引申、推广,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三个加强
(1) 加强客观题的解题速度和对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一方面在平时讲评中要不断强化选择题的解法, 如特值法、数形结合、代值检验、排除法等, 另一方面要定时定量进行训练, 每周安排一节课训练或每节课先安排十分钟训练, 通过训练, 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让较好的同学都能在45分钟以内完成12道选择题和4道填空题, 并且能够把分数提到60分左右, 较差的同学至少也能做到40分.
(2) 加强思维训练, 规范答题过程.
一是审题关, 审题要慢, 答题要快, 要逐句逐字看题, 找出关键句, 发掘隐含条件, 寻找突破口.二是运算关, 准字当先, 争取既快又准, 为此, 平时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中间结论显得很有必要. 三是书写关, 要求学生一步一步答题, 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达, 培养学生答题条理清楚、规范简洁的习惯.在复习中我们要组织学生学习高考评分标准, 让学生学会踩得分点, 正所谓“不怕难题不得分, 就怕每题都扣分”.四是题后反思关, 做题不在多而在精, 要以少胜多, 贵在反思, 形成题后三思:知识提取是否熟练?方法运用是否熟练?自己的弱点何在?熟练的前提是练熟, 能力的提高在于反思.要求每位学生准备错题集, 注明错误原因与反思心得, 时常翻阅.
(3) 加强代数与几何的有机联系.
近年来的考题中, 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解法代数化”, 代数与几何联系考查明显加强了.因此, 在复习过程中, 代数、几何“各自为战”的现象必须根治,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将它们有机结合.
3.三个突出
(1) 突出基础知识的地位与基本方法的运用.
高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的分值之比约为3︰5︰2.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复习中应稳扎稳打, 把数学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吃透, “重视分析”“注重方法”“强调思维灵活”“培养学习潜力”. 掌握各类题型的通性通法, 不追求怪、偏、巧, 努力提高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2) 突出变式练习与一题多解.
现在一些高考题就是把平时练习中的题目通过给出新的情景、改变设问方式、互换条件与结论等手段改编而成, 因而在平时复习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对一些可以改编的问题进行变式训练、题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类问题的本质及其通性通法, 同时要有意识进行一题多解,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丰富教学内容.
(3) 突出题干分析能力的训练.
一些学生遇到叙述较长的试题就产生畏惧心理, 尤其是概率统计的应用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分析能力较低. 解决的途径是引导学生自己读题、审题, 把关键语句转化为数学式子, 再把所得的式子进行组合, 就得到函数表达式, 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平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阅读材料加以训练, 如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 利用所给信息解题等.
三、做好试卷讲评工作
1.评学生的答题情况
讲评之前应做好有关数据统计, 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各题得分率.
2.评试卷的命题情况
教师可将试卷的题目先按知识性题目、技巧性题目和思维性题目三种类型分类, 再根据试卷分析各题的得分率, 就可较为客观地知道考试中学生主要出错的题目在哪里, 是属于哪一方面的问题.
3.突出重点, 讲究针对性
一份试卷测试完后, 每题的得分率不尽相同, 讲评时所花精力与时间也应有所不同.必须针对学生实际, 讲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师在讲评时要有所选择, 重点应放在得分率在0.3~0.7之间的题目, 结合学生存在的易混点、多错点, 讲清每道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在高考中所占的地位, 考察角度, 考察的能力层次.
4.以题带面, 综合复习
讲评时, 要引导学生领悟并思索解题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 查漏补缺,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和结构化,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综合、运用及解题能力的提高.对具有较大灵活性的典型题要“借题发挥”, 教师要善于以题带面.
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师 教学工作
新一轮课程改革随着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正在全面展开。所谓新课程改革是指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校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来使学校教育适合适当的需求,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从学校教学工作本身的特点来看,新一轮课程改革应该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它应该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重知识而轻能力,重教师教、讲而忽视学生学的学生单一发展和被动学习的问题,而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和提升,变单一发展为全面提高、变应试教育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同时,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现在笔者结合本学科教学谈一谈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些认识。
一、转变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所以要想做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须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强调的是素质教育,教师就要调整之前一直坚持的应试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教学就是提高学习成绩,要在关注学生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这样学生才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这里还需要主义的一点就是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师生的角色。在新课改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任何一方都应该积极地、时刻保持批判性的敏感与态度对待对方所说的话,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证实其中一方或某种观点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把不同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积极的相互探讨而不断修正,进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发生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是真理的化身,而每个人都有被理解的权利。要保持对话双方的平等意识,平等的关系是对话能够进行的条件,也是学生乐于对话的前提,作为引导者,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权威压制学生,而应让学生有自己的探索。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愿望,充满乐观和具备耐心之外,还要采取有助于营造宽松氛围的措施,如态度要和蔼亲切、平易近人,不要让学生产生畏惧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不随意否定学生的言行,不强求学生的思维与自己保持一致等。
二、注意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素养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那就是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很快且数量巨大,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拥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是一潭源源不断的“活水”。也就是是说明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师要不断的提高个人素颜,这样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提升个人素养应该包括着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自己的专业素养。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要结合教材的变化和当前小学教学的前沿性的成就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进行适当的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适应学生们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注意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技能。新课改对于课堂上教师角色、学生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都有着一定的要求,作为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力争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三、明确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改新要求,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一)能够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愿意合作,更要能够合作,合作成为教师的一种能力或基本功。教师“讲课”容易,合作则不容易。因为,前者可以是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了的胸有成竹的思路,后者则是师生一同在“建构”,其间,可能出现“意料之外”,可能因为相互启动发而产生新的想法。合作的课堂不那么“规规矩矩”,不那么整齐划一,不要指望用“纪律”去形成和维持“良好的课堂气氛”,合作的课堂其效果的保证,是靠情境的创设、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调动,思维的激活。
(二)要努力开发
这里开发的第一层意思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自然地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努力寻找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结合点。如何联系实际,联系哪些现实生活与社会实际,应该成为教师备课的不可缺少的内容。第二层意思是,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和非教材各种“材料”的整合,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总之,一个具有现代素养的数学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民主气氛浓郁的课堂,学生的智慧潜能才会得到极大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参与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任务的变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
[2]张娜.谈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革新,2009(07)
[3]梁艳梅.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做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4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一)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下学期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07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202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2)能力欠缺;(3)审题失误;(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20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习,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二)
高三的下学期复习任务十分的繁重,所以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 高三近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习;
2、历史大专题复习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习
二、学生分析
1、(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考试,使学生适应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三)
为保证高三学子在历史这一学科不退后退,在此制定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三、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励志网/,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五、总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后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四)
为我校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情、教情、学情,制定有效的备考策略,力争让我校历史学科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具体实施方法
1、把“三纲二题”作为复习的基本依据。
第一、“三纲”即课程标准、2019年考试大纲和2019年考试说明。
第二、“二题”即20某某年全国高考历史卷试题和20某某年全国各套高考历史卷。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
第一、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要有计划性(周四、周六上午)。
第二,优化备课方式。集体备课要实现由备教案向备学案的过渡,由备教学内容、备知识梳理向备教学实施的过渡。
第三、优化备课内容。要认真关注三情(考情、学情、材情)、三态(原生态知识、衍生态知识、动态知识)、三生(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等问题。
3、依循“五步式学案导学模式”进行课时复习,提高课堂效益。
第一步为“复习旧课”。主要通过检查提问进行。
第二步为“依案掌握要点”。首先,解读课标,明确要点。其次,结合教材理解记忆学案“知识概括梳理”部分的内容。再次,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板演、默写、互查互评等活动进行展示交流。
第三步为“问题质疑讨论”。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问,通过合作学习或者由老师帮助解决疑难。
第四步为 “知能拓展提高”。通过优化处理学案的“知新整合”完成。
第五步为 “巩固反思感悟”。通过优化处理学案中的“达标测评”,在精练中巩固成果,升华认识。依循此模式进行复习时,要分块落实“知识概括梳理”部分的内容。
4、优化训练过程及讲评课模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第一、精心选题。选题的基本依据是“三纲二题”;选题应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
第二、仿真训练。训练要采用限时、闭卷的形式;要使用答题卡(选择题)和答题纸(非选择题)。
第三、精心批改。限时训练应做到逢练必批,逢批必记。
第四、上好讲评课。讲评课的一般模式为“自我矫正——精评新练——自我完善——典题记录”。
5、加强规范化训练,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无谓失分。
第一,注意审题的规范。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
第二,注意答题程序的规范。应在做完Ⅰ卷后及时涂卡,不能全部试题做完后再涂;在做非选择题时,不宜跨题或跨问答题等。
第三,注意答题纸使用的规范。书写时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将答案与题号和各小问的序号对应好,以防错位;选做题应先写题号等。
第四,要注意书写的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针对实高高三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特制定以下计划: 附一轮复习计划:
复习进度:(基本按照某某历史教研室意见,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微调,备课组保持统一。)
复习方法:
1.充分发掘利用一轮复习资料《创新方案》,完成相关填空和练习,掌握基本知识;
2.备课组组织编写知识点复习讲义,帮助学生梳理基础、夯实基础;
3.每周利用自习课进行一次限时训练,及时反馈,提高能力;
下学期高三升学班数学教学计划 篇5
文 章课件 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高三数学,所用的教材是浙江省高职(单考单招)招生考试复习丛书当中的《数学复习点要》和《数学总复习》(上、下册),下学期高三升学班数学教学计划。《数学复习点要》旨在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把握学习要点,指导同步训练;针对性强,学生可接受性高,以“必需,够用”为度。《数学总复习上册》根据最新的高职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对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进行系统梳理,并精选例题;并对2006年高职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供第一轮复习使用。《数学总复习下册》根据高职考试的内容进行分专题编写,共十章。每章设有、、、。供第二轮复习使用。学生情况分析:本文.内容摘自
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6
顺昌一中叶 觐尧
一、考情分析
1.考试范围:人教版数学必修1、2、3、4、5;选修2-
1、2-
2、2-3。
2.高考数学试题特点:(1)注重对“三基”的考查,贴近课本;(2)注重学科内容的联系与综合;(3)注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4)试题注重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能力;(5)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设计了应用性、探索性的问题,(6)试题体现层次性,梯度安排合理,坚持多角度多层次考查。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在高
一、高二阶段思想认识不到位,学习抓得不紧,尤其课时不足,只重进度不重效果,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掌握不好,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不足。并且,学生的“知识回生”太快,有明显优势的学生较少,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不强.还有不少数学是“缺门”的优生。
三、指导思想
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数学的通性通法,即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我们把握的数学对象的基本性质,处理数学问题基本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使数学学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教材》,既要关心《课程标准》中调整的内容及变化的要求,又要重视今年数学不同版本《考试说明》的比较。结合上一年的新课改区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课程标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探求命题的变化规律。
四、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
1、“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把握通性通法.重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作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复习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注意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联系,挖掘课本内容的深刻内涵,编制和构建高中数学知识网络体系。不但重视概念和结论以及方法的要点,还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每一个定理公式结论的来龙去脉,掌握它的使用条件以及推演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可能达到的效果,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以达到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高度。
2、以“错”纠错,查漏补缺。让学生收集平时做作业的错误,以便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看一看,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注重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
3、严格训练,规范作答.要求学生平时做题做到:想明白、说清楚、算准确,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
4、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在讲解例题或讲评试卷时,通常从以下四个方面讲解:
①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
③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
④学生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然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5、周密计划,合理安排。
第一轮复习,使学生“双基”过关;
第二轮复习,疏通数学思想、方法,追踪热点。
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师生关系的转换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
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二、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三、知识结构的更新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应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真线化前沿结构。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分自己的实践知识。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心理观念的更新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良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个事实。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五、施教能力的提高
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求知的过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将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无论你掌握了多么丰富的游泳的明确知识,但从来没有在水中折腾过,那么你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因为你脑中缺乏游泳的意会知识,游泳是在游泳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放弃以前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一种与具体知识相对应的稳定的产生式,即一看到条件信息,相关的活动就会自动产生。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教学,让学生参与并体验。
高二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8
xx班共有学生75人,xx班共有学生72人。xx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二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平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习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高二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年级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
三、教学任务
本学期上半期授课内容为《选修1-2》和《选修4-4》,中段考后进入第一轮复习。
四、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目标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高二文科学生共有10个班,其中尖尖班2个,8个平行重点班。尖尖班的学生重点是数学尖子生的培养,冲刺高考数学高分为目标。平行班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两点,第一点:保证重点学生的数学成绩稳步上升,成为学生的优势科目;第二点:加强数学学习比较困难学生的辅导培养,增加其信息并逐步缩小数学成绩差距。
五、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六、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各组老师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习。教研会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导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学生完成后老师要收齐批改,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安排时间讲评。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尖尖班的教学进度可适当调整,教学难度要有所提升;其他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备课组也将组织学生上培优班。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并根据需要在年级开设数学困难生补充辅导班。
高二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及教研室的工作方针与计划,以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个人业务水平,努力做到:求真务实、保质高效,力求突破,促进全组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点
1、传达学校精神,落实工作计划学期初,利用备课组会议,传达、学习本学期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做到上情下达,每位教师都了解工作计划和目标。
2、本学期工作重点:开展互帮互学,促进教师发展。加强常规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工作措施安排
1、认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做到活动有内容、有记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精心设计准备好中心发言人的发言。
2、继续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3、做好期中、期末、月考评测及分析工作,做好本学期教学总结工作。
四、具体工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二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次备课都有一个主题,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训练应用,以及渗透运用等,要对重点、难点有分析和解决方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反对个人主义。作业要求分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并注重作业反馈。
五、一些固定工作安排
1、每周的周四下午参加数学组的教研活动,每周的星期五下午第4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都有文字记录。
2、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同科目或同科组的课,鼓励多听。
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9
人生如梦,苦海无涯,写工作计划也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8年高三英语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欢迎阅读!
高三英语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一)在高考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基于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查漏补缺,归纳总结,从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这一目标考虑,我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目标与学校一致,争取能更好地完成预期目标。
二、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多种方法,积极调动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⑴对于有学习方法有问题的学生,适当谈心,找到误区,尽快帮助学生走出英语学习的僵化期。
⑵对于思想动态不稳定的学生适时关心,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早日帮助学生走出高考前的心理误区。
三、备好每一堂课
认真研读考纲,考试说明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总结方法和规律,不留死角,备好课,才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稳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精心授课。
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课程安排,在授课时,对学生做到讲清四点:讲清易混点;讲清易错点;讲清着眼点;讲清高考热点。让学生在课堂
上知道该记什么,弄清什么是高考所需要的知识,什么又是高考要求的能力!弄清英语可接受语言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五、合理安排作业和测验。
作业的安排和选择本着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两个亲自的态度。即亲自动脑,亲自动手!
内容选择上主要以阅读和完型为主,让学生每天在做作业的练习中感受英语语言环境和英语文化氛围,以便减少汉语负迁移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大写作的力度!!在测验和作业的讲评上,不仅要做到细致,更要讲清四点,使学生不被一块砖头绊倒两次!
当然,作为英语老师我要多开展英语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计划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知道怎么计划英语课的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学会统筹安排,作到学习、生活井井有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这样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未来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高三学生复习效率的提高要靠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要靠学校科学的管理和各任课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我坚信在我们高三英语组这个优秀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萝北高中的高三英语成绩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高三英语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二)高三下学期是备战高考的最后关头,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应该以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为主,通过教学来整体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和各种技巧。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各种高考资讯状态。下面是高三英语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供广大的师生参考使用。
1、对《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有深入了解,对本学期各阶段性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要有所了解,以加强高三英语教学工作的有序性。
2、针对所教班的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情况,了解自己班级存在的差距,以加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3、认真研究目前使用的教材,对照《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准确掌握其重点、难点和高考知识考点的分布情况。
4、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审视高三英语教学模式,认真研究各阶段的教学策略和复习指导方法等,确保每一阶段教学的准确和高效。
5、根据新课程的教学体系及考试要求的调整变化,认真研究手头的各种参考资料和练习题,精编、精选、精练,以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降低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高考目标定位,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高三的学习中增强动力,学有所得,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2、调优教学进度,完善教学环节
高三课时紧任务重,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知识、能力大幅度提升,妥善安排教学工作。做到相应的教学进度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虑,不盲目赶进度,该快则快,需慢则慢。一切为提高近期和远期的教学目标服务。
3、加强教学反思,讲求教学实效
高三学生的时间无比珍贵,我将努力通过反思教学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主动将教学效果最优化作为工作目标。在备课中反思已备内容,思考这堂课这样备在那些方面会给学生在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带来收益,同事要经常开展听课评课工作,指出彼此存在的问题,探讨更为合理的方法,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精心安排复习计划,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精心批改作业,精心选择和评讲试题,精心辅导学生。注意避免重教轻学、重讲轻练。
4、提倡精讲巧评,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领导力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篇10
课堂教学是发挥教师领导力的核心场所.具有较强领导力的教师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能够充分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更是学生期盼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行为是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是有效互动的,学生活动是有价值的,每位学生都能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上都得到发展.
数学是精彩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简明的表述、严谨的逻辑和广泛的应用性,更在于学习数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价值.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学习中形成的数学思维,以及此基础上发展成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更成为人们学习、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必备的重要素养,这正是数学教育本真之所在.
一、科学的教学预设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前提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对学习内容适当加工,这一加工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调整,结构、体系的梳理,教学方式的选择等,以使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学预设实质上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将教学内容变革为知识生成及应用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实质是教学的“思维主轴”.
例1 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剖析:直线l:Ax+by+c=0和P(x0,y0)的位置完全被直线方程的系数A,B,C和点的坐标x0,y0所确定,因而点P到直线l的距离只与A,B,C,x0,y0有关,进而探讨这个关系是什么?从而得到距离公式.
这样的问题预设与分析,把握住了问题的本质,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
二、知识的探究生成过程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主要途径
教师既是思想者,又是教学预设实施的操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领导力更多体现为依据教学的科学预设而展开的自然生成,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所采用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和教学谋略的有效性,体现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探究过程的导引,体现在学生参与度以及目标完成度和教学效果的高效高质等.
教学活动将围绕教学预设的“思维主轴”展开与演进.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公式、定理等)是先哲们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由于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形式化表述,又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中,通过有价值的探究生成过程,使学生领悟数学本真,促进学生发展.
例2 由于《极坐标系》仅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选修内容,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仅将其当做一个考点对待,教与学生遇到极坐标问题时将其化为直角坐标来求解,忽视极坐标系产生的必要性.
事实上,极坐标系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以及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价值的又一例证.设计下列问题链:1.有人站在校门口问你:“学校体育馆怎么走?”.答:向西北走300米.2.这个回答中,有几个关键量,分别是什么?答:两个,角度和距离.3.也就是说,“角度”和“距离”可以确定一个点,它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两个量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4.这两个量构成了一个新环境下标示点的位置的一种方法,这个新环境我们称之为“极坐标系”,请同学们尝试给出“极坐标系”的定义.
在学生做一些初步探讨基础上,教师给出极坐标系的定义.至此,不单完美地引出极坐标系的定义,并且使得学生对引出极坐标系的必要性以及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本质区别有了透彻的理解.
三、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重要维度
初等数学概念的产生经历了对事物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抽象过程,是高度形式化的产物,具有高度抽象性,因而致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高度抽象、形式化的结论直观化或者还原为生动实例.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直观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动态演示生动地揭示数学本质,便于学生较为直观明了地理解数学.
例如,在曲线与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教学中,教学手段从最初的在小黑板上钉上两个钉的手动演示,到后来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教师能够轻松地揭示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以及曲线的生成过程,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把握住数学概念的本质.再如,在三视图教学中,平行投影直观映射出几何体的三视图,再辅之以动态演示,学生易于清晰地领悟三视图的本质.
四、教学机智的灵活发挥是教师领导力的有机要素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思维者,在课堂上出现与教师预设方向偏离的现象实在是平常事.教师在实施教学预设过程,对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恰当处理是教师对教学发展方向与教学目标的前瞻性估测和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
例3 笔者在南粤名师大讲堂示范课(高三复习课《基本不等式》)教学中,在师生共同对例题“设a>b>0,求a2+ + 的最小值”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一个利用换元法解题的思路,即令a-b=k,则a=b+k(k>0),但当进行a2+ + =(b+k)2+ + 到时,该生失去变形方向,无法展开下一步推演.这时.我指导学生将该式与基本不等式进行对比,寻找异同,启发思维,进而该生将式子中后两项合并,得到(b+k)2+ + =(b+k)2+ ≥(2 )2+ =4bk+ ≥4.等号成立的条件为:a= ,b= .从而完满解答了问题.
这个方法是在教学预设中没有考虑到的,教学中,以保护和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为出发点,赞赏学生的方法创新,并适时点拨,为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指点迷津.
五、深厚的学科素养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基石
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路径是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通过探讨预设的问题,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析、抽象、推理、概括等),从而形成新知(包括数学概念、命题或者问题的解决),这种预设是避免学生走弯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设问的质量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也决定着学生思维的质量;高质设问不仅符合学生视角,也更能揭示数学本质.
例如,高三数学复习历时一年有余,是发挥教师领导力的又一重要环节.有的教师组织的复习活动始终在同一思维层次进行,重复性的大运动量解题训练致使学生疲惫不堪,自身也找不到突破方向,师生往往要靠顽强的意志力来保障学习的继续进行;而具有强力教师领导力的教师往往依托自身扎实的学科功底和透析能力,将复习环节分为若干个层次相对分明的几个环节,目标明确,形式有异,教法不同;学生在知识积淀、理解,数学方法掌握,数学思想的提炼、形成与运用等方面层层递进,拾级而上.
六、精气神是教师领导力的魅力之源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激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激情感染,教态、语言、感情等都会对学生情绪产生影响,饱含感情的课往往使学生受到熏陶,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精气神,使学生如沐春风.不能忽视了教师的精气神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
学习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求,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根据笔者的课堂观察和调查,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活动表现四个层次:1.被动接受—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2.主动认可——对老师的讲解做了一些思索,认可教师的观点;3.主动思辨——对学习内容有较为深入的思辨,能够甄别方法的优劣,对教师观点做出评判;4.超前探索——少数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学生总是想作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过程中,经常尝试预测下一步可能的结论.这四类学生在一节课的思维量有相当大的差异,与之相应的外在行动也有很大差异.前两类学生主动性、思维深度以及思维量均有欠缺,属于相对被动;后两类学生的思维量大,外在活动多,表现出时而聆听、时而沉思、时而演算的状态,他们的收获最多.精气神充裕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更多呈现为后两类状态.
(作者单位:东莞市第一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教师领导力是一种存在于教师自身与学校、同行、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的、积极的、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其本质是教师把握学科课程本质的能力、分解与确立教学目标的能力以及对课程实施过程再创造的能力;教师领导力往往表现为教师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和教育艺术魅力,它是教师的学识素养、教育教学艺术水准、从业精神的综合体现.教师领导力的内涵包括专业精神、系统思维能力、课程解读与驾驭能力,教学组织与导引能力,教学语言能力与机智,教学辅助工具的运用能力,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
课堂教学是发挥教师领导力的核心场所.具有较强领导力的教师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能够充分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更是学生期盼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行为是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是有效互动的,学生活动是有价值的,每位学生都能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上都得到发展.
数学是精彩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简明的表述、严谨的逻辑和广泛的应用性,更在于学习数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价值.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学习中形成的数学思维,以及此基础上发展成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更成为人们学习、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必备的重要素养,这正是数学教育本真之所在.
一、科学的教学预设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前提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对学习内容适当加工,这一加工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调整,结构、体系的梳理,教学方式的选择等,以使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学预设实质上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将教学内容变革为知识生成及应用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实质是教学的“思维主轴”.
例1 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剖析:直线l:Ax+by+c=0和P(x0,y0)的位置完全被直线方程的系数A,B,C和点的坐标x0,y0所确定,因而点P到直线l的距离只与A,B,C,x0,y0有关,进而探讨这个关系是什么?从而得到距离公式.
这样的问题预设与分析,把握住了问题的本质,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
二、知识的探究生成过程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主要途径
教师既是思想者,又是教学预设实施的操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领导力更多体现为依据教学的科学预设而展开的自然生成,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所采用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和教学谋略的有效性,体现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探究过程的导引,体现在学生参与度以及目标完成度和教学效果的高效高质等.
教学活动将围绕教学预设的“思维主轴”展开与演进.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公式、定理等)是先哲们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由于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形式化表述,又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中,通过有价值的探究生成过程,使学生领悟数学本真,促进学生发展.
例2 由于《极坐标系》仅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选修内容,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仅将其当做一个考点对待,教与学生遇到极坐标问题时将其化为直角坐标来求解,忽视极坐标系产生的必要性.
事实上,极坐标系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以及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价值的又一例证.设计下列问题链:1.有人站在校门口问你:“学校体育馆怎么走?”.答:向西北走300米.2.这个回答中,有几个关键量,分别是什么?答:两个,角度和距离.3.也就是说,“角度”和“距离”可以确定一个点,它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两个量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4.这两个量构成了一个新环境下标示点的位置的一种方法,这个新环境我们称之为“极坐标系”,请同学们尝试给出“极坐标系”的定义.
在学生做一些初步探讨基础上,教师给出极坐标系的定义.至此,不单完美地引出极坐标系的定义,并且使得学生对引出极坐标系的必要性以及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本质区别有了透彻的理解.
三、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重要维度
初等数学概念的产生经历了对事物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抽象过程,是高度形式化的产物,具有高度抽象性,因而致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高度抽象、形式化的结论直观化或者还原为生动实例.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直观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动态演示生动地揭示数学本质,便于学生较为直观明了地理解数学.
例如,在曲线与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教学中,教学手段从最初的在小黑板上钉上两个钉的手动演示,到后来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教师能够轻松地揭示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以及曲线的生成过程,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把握住数学概念的本质.再如,在三视图教学中,平行投影直观映射出几何体的三视图,再辅之以动态演示,学生易于清晰地领悟三视图的本质.
四、教学机智的灵活发挥是教师领导力的有机要素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思维者,在课堂上出现与教师预设方向偏离的现象实在是平常事.教师在实施教学预设过程,对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恰当处理是教师对教学发展方向与教学目标的前瞻性估测和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
例3 笔者在南粤名师大讲堂示范课(高三复习课《基本不等式》)教学中,在师生共同对例题“设a>b>0,求a2+ + 的最小值”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一个利用换元法解题的思路,即令a-b=k,则a=b+k(k>0),但当进行a2+ + =(b+k)2+ + 到时,该生失去变形方向,无法展开下一步推演.这时.我指导学生将该式与基本不等式进行对比,寻找异同,启发思维,进而该生将式子中后两项合并,得到(b+k)2+ + =(b+k)2+ ≥(2 )2+ =4bk+ ≥4.等号成立的条件为:a= ,b= .从而完满解答了问题.
这个方法是在教学预设中没有考虑到的,教学中,以保护和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为出发点,赞赏学生的方法创新,并适时点拨,为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指点迷津.
五、深厚的学科素养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基石
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路径是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通过探讨预设的问题,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析、抽象、推理、概括等),从而形成新知(包括数学概念、命题或者问题的解决),这种预设是避免学生走弯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设问的质量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也决定着学生思维的质量;高质设问不仅符合学生视角,也更能揭示数学本质.
例如,高三数学复习历时一年有余,是发挥教师领导力的又一重要环节.有的教师组织的复习活动始终在同一思维层次进行,重复性的大运动量解题训练致使学生疲惫不堪,自身也找不到突破方向,师生往往要靠顽强的意志力来保障学习的继续进行;而具有强力教师领导力的教师往往依托自身扎实的学科功底和透析能力,将复习环节分为若干个层次相对分明的几个环节,目标明确,形式有异,教法不同;学生在知识积淀、理解,数学方法掌握,数学思想的提炼、形成与运用等方面层层递进,拾级而上.
六、精气神是教师领导力的魅力之源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激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激情感染,教态、语言、感情等都会对学生情绪产生影响,饱含感情的课往往使学生受到熏陶,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精气神,使学生如沐春风.不能忽视了教师的精气神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
学习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求,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根据笔者的课堂观察和调查,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活动表现四个层次:1.被动接受—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2.主动认可——对老师的讲解做了一些思索,认可教师的观点;3.主动思辨——对学习内容有较为深入的思辨,能够甄别方法的优劣,对教师观点做出评判;4.超前探索——少数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学生总是想作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过程中,经常尝试预测下一步可能的结论.这四类学生在一节课的思维量有相当大的差异,与之相应的外在行动也有很大差异.前两类学生主动性、思维深度以及思维量均有欠缺,属于相对被动;后两类学生的思维量大,外在活动多,表现出时而聆听、时而沉思、时而演算的状态,他们的收获最多.精气神充裕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更多呈现为后两类状态.
(作者单位:东莞市第一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教师领导力是一种存在于教师自身与学校、同行、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的、积极的、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其本质是教师把握学科课程本质的能力、分解与确立教学目标的能力以及对课程实施过程再创造的能力;教师领导力往往表现为教师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和教育艺术魅力,它是教师的学识素养、教育教学艺术水准、从业精神的综合体现.教师领导力的内涵包括专业精神、系统思维能力、课程解读与驾驭能力,教学组织与导引能力,教学语言能力与机智,教学辅助工具的运用能力,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
课堂教学是发挥教师领导力的核心场所.具有较强领导力的教师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能够充分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更是学生期盼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行为是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是有效互动的,学生活动是有价值的,每位学生都能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上都得到发展.
数学是精彩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简明的表述、严谨的逻辑和广泛的应用性,更在于学习数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价值.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学习中形成的数学思维,以及此基础上发展成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更成为人们学习、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必备的重要素养,这正是数学教育本真之所在.
一、科学的教学预设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前提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对学习内容适当加工,这一加工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调整,结构、体系的梳理,教学方式的选择等,以使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学预设实质上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将教学内容变革为知识生成及应用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实质是教学的“思维主轴”.
例1 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剖析:直线l:Ax+by+c=0和P(x0,y0)的位置完全被直线方程的系数A,B,C和点的坐标x0,y0所确定,因而点P到直线l的距离只与A,B,C,x0,y0有关,进而探讨这个关系是什么?从而得到距离公式.
这样的问题预设与分析,把握住了问题的本质,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
二、知识的探究生成过程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主要途径
教师既是思想者,又是教学预设实施的操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领导力更多体现为依据教学的科学预设而展开的自然生成,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所采用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和教学谋略的有效性,体现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探究过程的导引,体现在学生参与度以及目标完成度和教学效果的高效高质等.
教学活动将围绕教学预设的“思维主轴”展开与演进.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公式、定理等)是先哲们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由于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形式化表述,又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中,通过有价值的探究生成过程,使学生领悟数学本真,促进学生发展.
例2 由于《极坐标系》仅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选修内容,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仅将其当做一个考点对待,教与学生遇到极坐标问题时将其化为直角坐标来求解,忽视极坐标系产生的必要性.
事实上,极坐标系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以及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价值的又一例证.设计下列问题链:1.有人站在校门口问你:“学校体育馆怎么走?”.答:向西北走300米.2.这个回答中,有几个关键量,分别是什么?答:两个,角度和距离.3.也就是说,“角度”和“距离”可以确定一个点,它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两个量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4.这两个量构成了一个新环境下标示点的位置的一种方法,这个新环境我们称之为“极坐标系”,请同学们尝试给出“极坐标系”的定义.
在学生做一些初步探讨基础上,教师给出极坐标系的定义.至此,不单完美地引出极坐标系的定义,并且使得学生对引出极坐标系的必要性以及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本质区别有了透彻的理解.
三、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重要维度
初等数学概念的产生经历了对事物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抽象过程,是高度形式化的产物,具有高度抽象性,因而致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高度抽象、形式化的结论直观化或者还原为生动实例.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直观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动态演示生动地揭示数学本质,便于学生较为直观明了地理解数学.
例如,在曲线与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教学中,教学手段从最初的在小黑板上钉上两个钉的手动演示,到后来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教师能够轻松地揭示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以及曲线的生成过程,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把握住数学概念的本质.再如,在三视图教学中,平行投影直观映射出几何体的三视图,再辅之以动态演示,学生易于清晰地领悟三视图的本质.
四、教学机智的灵活发挥是教师领导力的有机要素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思维者,在课堂上出现与教师预设方向偏离的现象实在是平常事.教师在实施教学预设过程,对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恰当处理是教师对教学发展方向与教学目标的前瞻性估测和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
例3 笔者在南粤名师大讲堂示范课(高三复习课《基本不等式》)教学中,在师生共同对例题“设a>b>0,求a2+ + 的最小值”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一个利用换元法解题的思路,即令a-b=k,则a=b+k(k>0),但当进行a2+ + =(b+k)2+ + 到时,该生失去变形方向,无法展开下一步推演.这时.我指导学生将该式与基本不等式进行对比,寻找异同,启发思维,进而该生将式子中后两项合并,得到(b+k)2+ + =(b+k)2+ ≥(2 )2+ =4bk+ ≥4.等号成立的条件为:a= ,b= .从而完满解答了问题.
这个方法是在教学预设中没有考虑到的,教学中,以保护和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为出发点,赞赏学生的方法创新,并适时点拨,为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指点迷津.
五、深厚的学科素养是彰显教师领导力的基石
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路径是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通过探讨预设的问题,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析、抽象、推理、概括等),从而形成新知(包括数学概念、命题或者问题的解决),这种预设是避免学生走弯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设问的质量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也决定着学生思维的质量;高质设问不仅符合学生视角,也更能揭示数学本质.
例如,高三数学复习历时一年有余,是发挥教师领导力的又一重要环节.有的教师组织的复习活动始终在同一思维层次进行,重复性的大运动量解题训练致使学生疲惫不堪,自身也找不到突破方向,师生往往要靠顽强的意志力来保障学习的继续进行;而具有强力教师领导力的教师往往依托自身扎实的学科功底和透析能力,将复习环节分为若干个层次相对分明的几个环节,目标明确,形式有异,教法不同;学生在知识积淀、理解,数学方法掌握,数学思想的提炼、形成与运用等方面层层递进,拾级而上.
六、精气神是教师领导力的魅力之源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激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激情感染,教态、语言、感情等都会对学生情绪产生影响,饱含感情的课往往使学生受到熏陶,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精气神,使学生如沐春风.不能忽视了教师的精气神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
学习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求,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根据笔者的课堂观察和调查,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活动表现四个层次:1.被动接受—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2.主动认可——对老师的讲解做了一些思索,认可教师的观点;3.主动思辨——对学习内容有较为深入的思辨,能够甄别方法的优劣,对教师观点做出评判;4.超前探索——少数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学生总是想作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过程中,经常尝试预测下一步可能的结论.这四类学生在一节课的思维量有相当大的差异,与之相应的外在行动也有很大差异.前两类学生主动性、思维深度以及思维量均有欠缺,属于相对被动;后两类学生的思维量大,外在活动多,表现出时而聆听、时而沉思、时而演算的状态,他们的收获最多.精气神充裕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更多呈现为后两类状态.
(作者单位:东莞市第一中学)
【高三数学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高三数学教师学期工作总结06-04
秋高三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10-08
高三上学期数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09-15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0-20
高三数学学期工作总结07-16
高三英语下学期教学计划10-15
高三数学教师备课组工作总结09-28
学年下学期高三教学个人工作计划10-19
中职语文高三下学期教学计划07-26
高三数学教师个人的工作总结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