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评课教学计划

2024-10-20

六年级品评课教学计划(共7篇)

六年级品评课教学计划 篇1

【教例】

师:……看来,同学们都被诗中那伟大的母爱深深打动了,让我们有感情地把全诗吟诵一遍。

生:老师,我有疑问--孟郊为什么不带母亲一起出门,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呢?(一生突然站起来发问,还有些语无伦次,显然他对孟郊很有看法。)

师:多有见解!谁听懂他的话了?能把他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吗?

生:他的意思是说,孟郊口口声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明明已考取功名,完全可以让母亲享享清福,却把老母亲扔在家中不管。他的行动和诗句意思不吻合。

师:(转向提出异议的同学)是这样的意思吗?(该生连连点头称是)

多会听话,多会理解呀!看来,这确实是个问题。(师凝神思索起来)

生:我知道孟郊没带上母亲的原因,那是因为他母亲太老了,一路上经不起颠簸。

生:我反对他的意见。在交流资料时,我们知道孟郊的母亲为了让儿子静心苦读,把家里所有的活儿都揽下来,可见她的腿脚仍很灵便。

生:我有补充。从诗句中、插图中可知,孟郊的母亲眼睛还很好使,还能缝制衣服呢!至少可以说明不至于经不起颠簸。

师:这么说来,这孟郊也确实没良心。可他的诗倒是写得句句含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师显得很困惑)

生:我想孟郊在出门前一定想把母亲带上,但母亲不想拖累他,希望他能更好地建功立业。

生:还有,可能是母亲习惯了田园生活,不愿离开生活了那么多年的故乡。而孟郊十分理解母亲,不想为难母亲。哦,我想他一定会常回家看望母亲的。

生:我觉得他俩的推测都成立:母亲,不想拖累儿子;儿子,不想为难母亲。这是非常高尚的境界,非常伟大的情感!

师:(深为学生的见解折服,十分激动)让我们把这一凝聚着深情的诗句反复吟诵,永远记在心间!(生吟得声情并茂)

【启示】

1、教师要善于捕捉、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教学将近尾声时,学生突然发问:“孟郊为什么不带上母亲一起出门,让她老人家享享清福?”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充分利用这一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在探究、讨论中深化认识,升华情感,教学层层推进,直至达到最高潮。假如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充耳不闻或敷衍塞责,那么,这堂课也就失去了其精彩之笔。让可贵的教学资源白白流失,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当然,课堂上学生的质疑问难并不一定都能作为资源,都能用来点石成金,关键在于教师要独具慧眼,进行甄别,筛选。

2、倾听,是对话之前提。有了倾听,对话才能传达至每位学生的心灵,才能产生巨大能量,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也才有可能因此而变得厚重。综观这一教学片段,“我反对他的意见”,“我有补充”,“我觉得他俩的推测都成立”,从反驳到补充再到总结,可见学生有着良好的倾听习惯,过硬的倾听能力。这一切,离不开教师平时有意识的引导。在这一教学片段中,也有一定体现。如“谁听懂他的话了?能把他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吗”再如,“多会听话,多会理解”,

这些看似多余的问话及常被教师忽略的肯定,都在不断强化着学生的倾听意识。

3、对话,并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只有让师生、生生这些个体间互动、互激,课堂才能经纬交错,浑然一体。然而,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只局限于师生之间,学生缺乏与学习同伴对话的意识。这样,课堂的单薄势必导致教学之低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呢?一句话,教师要进行有意识地引导。起始阶段,“谁有不同意见?”“谁能进行补充?”“谁能进行总结?”……这些问话可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语言。当生生对话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与行为时,这些语言就可以从课堂上悄然隐退,生生对话也就“不待教师之谓也”。

[《游子吟》教学品评(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六年级品评课教学计划 篇2

师:吴老师第一次来成都, 谁能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介绍成都吗?

生:我们成都有武侯祠, 历史悠久!

师:你在说服吴老师今天上完课不要走, 当一回游客!

生:我们这里有杜甫草堂, 诗圣杜甫的很多诗都是在这里创作的。

师:你在说服吴老师在成都定居下来, 也来过过“诗圣”的生活!

生:我们的棠湖小学风景优美, 设施先进。

师:你在说服我留在咱棠湖小学当老师吗?

生:我们这里有很多小吃, 譬如“龙抄手”“火锅”“麻辣烫”……

师:哎呀, 吴老师是个天生的“吃货”, 你在说服我在成都当一个“美食家”!

一、漫画激趣, 引入说服

师:今天有一个小女孩也跟我到了成都, 到了咱们课堂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她在干什么?

生:一个小女孩好像在讨要什么东西?

师:你看到一副怎样的表情? (板书:表情)

生:满脸堆笑, 像在讨好别人。

师: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表情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很疑惑, 很惊讶!

师:看来讨好的表情并没有说服对方! (课件出示第三幅图) 这又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生:很委屈!

生:很悲伤!

师:这样“萌”的表情会不会打动对方呢? (课件出示第四幅图) 大家看出了什么?

生:喜笑颜开, 一定是说服了对方!

(师板书:说服)

师:从这变化的表情中, 你猜猜, 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生:想看某一本书, 家长不肯, 经过反复请求, 家长终于同意了, 所以喜笑颜开!

师:有道理!

生:自己写了一篇好的习作, 请朋友指点, 可是朋友以各种借口拒绝她, 她很委屈, 很烦恼。后来经过不断恳求, 朋友同意帮她修改了, 她非常高兴。

师 : 她的说服 终于成功了!可是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这是网上最新流行的漫画《跟老爸要 零花钱的 四个步骤》。 (学生恍然大悟, 忍俊不禁。) 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生:星期天, 同学和我约好去参加他的生日party, 但爸爸不放心我一个人去。我先满脸微笑地讨好他, 可是他就是不答应, 接着我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不停地摇着他的手, 他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最后他终于答应了。

师:我听出来了, 在说服过程中, 你不仅使用了丰富的表情, 还伴随着一些动作 (板书:动作) , 这也是你获得成功的法宝之一。

生:同桌带了一本《哈里·波特4》, 我满脸微笑地帮他擦桌子, 并提出了借书的要求, 可他却说自己还没有看过。我一听, 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趴在桌上不理他。他见我这副模样, 主动把书送到我手中。

师:看来女生的眼泪很能打动人!大家说服的经验都很丰富, 在这个经历中, 表情、动作很重要, 但是还有一样更重要, 那是什么?

生: (异口同声) 语言!

(师板书:语言)

师:说怎样的话, 该怎么说话, 这才是“说服”过程中最重要的!

二、运用广告, 渗透技巧

师:知道吗?在生活中, 有一种说服人的方式最有力量, 最见效果, 猜猜是什么?

生:广告。

师:下面我们就来瞧瞧, 广告是怎样来说服我们的?

1.出示广告语。

师:知道吗, 因为这个广告, 蓝天六必治牙膏创造了全国销量第一的奇迹, 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买一盒牙膏, 可以带来一连串的好处:牙好了, 胃口就好;胃口好了, 身体就更加结实了;身体结实了, 吃什么都很香。

生:买一盒牙膏, 可以带来一个好胃口, 更重要的是带来一个好身体!

师:我们把这种说服人的方式称为“良性循环法”。 (板书:良性循环法)

2.播放广告视频。

师:看了这个广告, 你最想推荐给谁?为什么?

生:我想推荐给爸爸, 他很辛苦, 每次出差要走很远的路, 脚气特别严重。只要他使用达克宁喷雾剂, 他走路一定会轻松的!

师:真是个孝顺的女儿!

生:我想推荐给妈妈, 她的脚一到晚上就会很痒, 有时痒得连觉都睡不着。只要她试一试达克宁喷雾剂, 一定能杀菌止痒, 一觉睡到天亮!

师:原来儿子也非常疼妈妈!让效果立马看得见, 这就是———

生:立竿见影法。

(师板书:立竿见影法)

3.现场情境模拟。

师:咱们班现在正流行着一本什么课外书?

生:曹文轩的《草房子》。

师:哪些同学已经读过?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生:这本书中有很多可爱的人物, 比如桑桑、秃鹤、纸月等, 每个人物后面都有一个有趣感人的故事!

师:有可爱的人物, 有动人的故事, 读起来一定很过瘾!哪些同学正在读这本书?

生:小说描写了一个个少年的“苦难”生活, 尽管他们日子过得很苦, 但他们很坚强, 从来没有向苦难的生活低头。

生 : 这本书文 字特别优美, 有多处景色描写让我身临其境, 真想回到小说描写的那个年代, 和那群孩子做朋友!

师:读《草房子》一定让你手不释卷!有哪些人没有读过? (一生举手) 听了他们的介绍, 你现在想读这本书吗?

生:我已经心动了, 也想走进这座神奇的《草房子》。

师:看来你已经被“众口一词法”说服了! (板书:众口一词法)

4.联系生活归纳。

师:其实在广告中, 还有很多种说服别人的方法, 今天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老师坚信:高手在民间, 大家身边一定藏着不少说服别人的“独门绝技”, 下面就来切磋一下吧。

生:我让妈妈买一个芭比娃娃, 只有一百块钱, 她却说没有钱。于是我就说:“你上次给爸爸买了一套西服, 花了两千多元, 你怎么有钱了?你这个星期买了一套美容产品, 将近一千元, 那你怎么有钱了?说明你们对自己有钱, 对女儿没有钱, 你们只爱自己, 不爱女儿!”结果妈妈立刻同意了!

师:这就是说服的力量!你知道你运用了什么说服办法?

生:我还没有想出来。

师:谁帮她总结一下?抓住对方的弱 点反击对 方 , 这叫———

生:自相矛盾法!

(师板书:自相矛盾法)

师 : 太棒了 ! 精彩继续———

生:我想买一台PSP, 爸爸说什么也不肯答应。我就说, 其实PSP不光孩子 可以玩 , 大人也可以玩。下班了打打PSP, 可以消除 疲劳 , 有益身心, 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自己的反应 能力, 以及大脑与手 指之间的 协同能力 , 对预防中风、老年痴呆有着极好的作用。特别是我 们一家出去旅游, 在火车上一呆就是 十几个小 时 , 这时PSP就会帮我们消磨时间, 让旅途不再漫长, 充满精彩……

师: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 这是———

生:旁敲侧击法!

师:不是很恰当。

生:可以称之为“设身处地法”。

(师板书:设身处地法)

……

师:真是“不说不知道, 一说吓一跳”, 原来大家都是说服高手!高手们, 不如我们现场PK一下, 比一比, 看看谁是高手中的高手!

三、了解意愿, 言语交往

1.交流意愿。

师:现在你最想从父母或者老师手上得到一样什么东西?

生:我想要一台智能手机。

师:与同学、老师沟通更方便了。

生:我想要一辆变速自行车。

师:骑在路上, 一定很潇洒。

生:我想让妈妈为我生个小妹妹! (众生笑)

师:这好像有点难度, 不过看你怎么说服她!

生:我想去北京旅游。

师:北京名胜很多, 值得一去!

……

2.表达意愿。

师:想让自己的愿望实现吗?

生:想———

师:请大家现场将自己的意愿写成一段说服语。请看“友情提示”, 谁来读一读?

生:“选一选, 用一个你最擅长的说服方法进行说服。”

师:选择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来写作。

生:“写一写, 把你的说服语用一段话写下来, 为了让说服更成功, 可以在说服中加入一些动作、表情来辅助。”

师:在这段说服语中, 要恰当地加入表情、动作。

生:“比一次, 谁最能以理服人, 谁最能以情动人, 谁就是我们班的说服高手!”

师:不能死缠烂打, 要以理服人, 以言胜人, 以情动人。

(生现场写作)

3.现场说服。

师:你打算说服谁?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我打算说服妈妈, 用的是设身处地法。

师:下面都是你的妈妈, (生笑) 开始吧———

生:妈妈刚回来, 我就打开电视, 调到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 给她又是倒水, 又是捶背, 然后笑眯眯地说:“妈妈, 买跳舞毯我可不是为了我自己, 你不是一直为你的肥胖担心吗?有了跳舞毯, 你就不必天天晚上出去跑步了, 即使刮风下雨, 也可以保证你的体重不会增加一丝一毫。特别是放长假的时候, 你不用无聊地看电视剧了, 不用劳累地逛街了, 可以利用跳舞毯, 跟着音乐载歌载舞, 既丰富了生活, 娱乐了精神, 又锻炼了身体。你知道吗?何德荣家自从买了跳舞毯, 全家一年都没有一个人生病, 她的妈妈现在已经拥有了‘小蛮腰’!这样的‘减肥利器’‘娱乐法宝’, 赶紧买吧, 还等什么?”

师: (对一生) 这位妈妈, 你打算满足你女儿的意愿吗?

生:一张跳舞毯, 一举多得, 我满足她!

师: (对另一生) 你会满足你女儿的愿望吗?

生:买这张跳舞毯, 不仅女儿会很开心, 对我也有很大的好处, 我何乐而不为?

师;你的说服非常成功, 已经打动了“妈妈”的心。今晚回家一定要试一试!

生 :我用的是“ 鲜明对比法”。 (读) 我满脸堆笑地对妈妈说:“我就是要点压岁钱嘛, 妈妈, 您不用担心我会随意花掉它, 在‘品德与生活’课上, 老师已经教我们如果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压岁钱了, 也教会我们将不用的钱存进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您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大人才会管钱, 我们小孩一样有能力管好自己的压岁钱。我们班的朱明瑞从三年级开始, 他的妈妈就将压岁钱教给他自己管理了, 买文具、买课外书、为地震灾区捐款, 每一笔钱都花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她的妈妈还在家长会上做过这方面的经验介绍呢, 您不是也参加了吗?怎么没有受到一点启发?唉, 我怎么没有生活在朱明瑞的家庭里?我怎么没有 一个开明 的好妈妈?”

师: (走到台下, 对一位听课教师) 如果你是她妈妈, 你会同意你儿子的想法吗?

师1:我会同意儿子的要求, 因为他说得有道理!

师:这位妈妈通情达理!

师2:我可能不同意。因为管理压岁钱, 有的孩子有这个能力, 有的孩子没有这个能力!

师:看来你的对比还不够强烈, 你应该再列举几个你妈妈熟悉的同学, 说说他们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岁钱的!

生:我知道了, 人多力量大!

(众笑)

师:发现说服的漏洞, 赶紧改一改!下面谁来说?

生:我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 鼓着腮帮子, 一个劲儿地诉苦:“妈妈, 我这辆自行车已经骑了五年了, 颜色掉了, 轮胎补了, 铃铛也不响了。即使这样也没有什么 , 更重要的是, 它一不能变速, 一放学, 同学们脚一蹬车, 就把我甩得远远的;二不能折叠, 外出郊游时不能放进汽车的后备厢里, 一到景区, 只能步行, 非常累;三不能急刹, 一遇到紧急情况, 我的车总是刹不住, 非常危险。您看, 爸爸的手机都换新的了, 您的手机也换新的了, 为什么不能给我换一辆新自行车呢?再说, 我骑着这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出去, 人家知道我是您的女儿, 不是给您丢脸吗?”

师:你使用的是———

生:缺点罗列法!

师:是呀, 你列举的缺点越多就越有说服力!妈妈们, 你们会满足她的意愿吗?

生:我会同意, 因为安全第一!

生:我不会同意, 因为自行车坏了, 可以修一修, 干吗要买新的, 这不是浪费嘛!

师:真像妈妈的口气!

四、规划全篇, 总结技巧

师:妈妈不同意, 很正常。因为现实生活中, 我们说服不是一次就能见效的, 这就需要———

生:软磨硬泡!

师:对, 一计不成, 再生一计!今天请大家将自己说服别人的一次经历写下来, 至少要使用两种说服别人的方法。题目就是——— (板书:我要……) 这堂课就要结束了, 你从这堂习作课中学到了什么?老师总结了一下 (出示课件, 如图) , 请读———

六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品评 篇3

师:(出示一名学生的周记《炒土豆丝》片段:开始切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可怎么也学不来。妈妈切的土豆厚度不到半厘米,而我呢,切的最薄的也有2厘米。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呀!经过十分钟的努力,终于将土豆切好了。)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

生:开始能学着妈妈的样子切,很聪明,只是妈妈怎样切的我们没看到,可以补写出来。

生:他能用数字——“半厘米”“2厘米”来写,只是他是炒土豆丝,两厘米多厚呀!一个完整的土豆,一般只是十厘米大小,几刀下去不就完了?用得着十分钟吗?

生:读到现在也不知他切的是土豆丝,还是土豆片。

生:“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呀!”他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师:大家帮帮他,把切土豆的动作写具体。

生:我觉得要将动作写具体,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回忆。

生:实在想不起来回家再做一次,边做边记录,不一定全记下来,做完了再回忆、写完整。(板书:回忆体验记录)

【点评】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写作契机。看似一个简单的评价,为下面写好动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亲自观察,体验动作

师:现在,咱们一起亲自感受如何写好动作。拿出你们带来的大蒜头,揉揉,捏捏,闻闻,它像什么呢?

生:它像个白色的小南瓜,上面还有个长长的小辫儿。

师:真会观察,注意到颜色,还看到了小辫儿。教师手里的这颗蒜头的小辫儿像什么?

生:直直的,像小姑娘的冲天辫,大约有两厘米长。

师:看得真仔细,比喻用得也恰当!怎样剥,猜猜看,能用到哪些动作?(板书:捏、掐、撕、拍、拽、捶、咬、掰、抠)

师:下面大家一起剥大蒜,注意动作和感受。(学生剥蒜)能说说你是如何剥大蒜的吗?

生:我用力掰没掰开,用牙齿咬,太辣了。我又用力拽中间的小辫儿,居然把它拽开了一个口子,再一掰就掰开了。

生:我是这样剥大蒜瓣儿的:先用食指挠几下,没把外皮挠掉,我用牙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再用手剥,就撕开了它的外皮,露出白嫩嫩的皮肤,滑滑的,嫩嫩的,白白的,就像个小宝宝。

师:你不仅会剥大蒜,还边剥边观察,边想象,真了不起!能把自己刚才剥大蒜的过程写下来吗?

三、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1.生写剥蒜头,交流

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读你认为最漂亮的几句或一段?

生:看看它的头顶,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绿绿的芽,弯弯的,像舞动的小草,美极了。底部是一条条的蒜须子,黄黄的,硬硬的,摸起来一点也不舒服。我用指甲顺着蒜瓣的缝隙使劲地向外拉,想揪出一个来,可它们死活不愿分开,不知是兄弟情深,还是故意和我作对。

生:我拿起一个蒜瓣,它仿佛热了,早就想让我帮它脱外衣似的,我只是轻轻地一掀,它就脱去了外衣,露出白白的皮肤,滑滑的,嫩嫩的,可爱极了,像个可爱的小宝宝裹着一层纱衣。忍不住闻一闻,好香呀,真舍不得放进嘴里……

【点评】让孩子自己剥大蒜,亲自体验剥大蒜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写起来便会得心用手。其实,每做完一件事,学生们都是在积累一种经验,习作也是一样。

2.写后修改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周记,用刚才学习写动作的方法,把你做菜的动作放电影,修改自己的习作。看谁的菜肴味道美,谁的菜肴我们一读就会做,就想吃!(生改习作)

师:谁愿意让我们分享你修改的快乐?

生:我先把锅烧热后倒油,谁知刚倒下去的油“啪啪”地叫起来,那些小油滴们到处乱蹦,好像一大群顽皮的孩子在玩蹦蹦床,一会儿蹦到东,一会儿跳到西,好不热闹。我赶紧把切好的千张倒进去,响声立刻小了许多,只有几个还在顽皮地小声偷笑。

生: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只鸡蛋小心地在碗边敲起来,可鸡蛋好像和我作对似的,就是不开口。我稍微用力敲几下,好不容易才出现一个小洞,我用手一掰,蛋清和蛋黄就滑人碗中。淮知不小心,鸡蛋壳竟然掉了进去,它就像一只小船在河里划行。

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是抓住动作这个细节来修改文章的,炒菜会了,打球、洗衣、骑车……是不是都会了?放慢速度,好好体验,成就一篇精彩的习作!

【点评】这节课教师对学生“点化”了习作方法,并“引导”实践运用,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印象深刻,影响也深远。

六年级品评课教学计划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竖式书写的几种形式,能进行规范的临写。教学重点: 临写好竖式的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写的形式有哪几种?

2.在作业本上用你知道的形式写诗。

二、新授:

1.自学:自己阅读书写的格式(1)中的教材内容,说说竖式的要求有哪些?

2.指名回答。3.教师讲解:

在古代中国,人们的书写一般以竖式为主。这种书写格式以竖为行,由上往下书写,并自右向左的顺序逐行排列,大多不使用标点符号。舒适书写或有行有列或有行无列等不同的形式。

三、学生观察宋词片段和杜甫诗,说说它们在书写上的区别。

四、练习临写:

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2.生品评。

五、作业:用竖式形式书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生能进行规范的临写。教学重点:临写好竖式的词语和句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写的竖式有哪几种形式?

2. 在作业本上用竖式临写一首诗。

二、新授:

1.自由阅读词语和句子。

2.仔细观察词语和句子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3.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

4.生品评。5.老师评价。

三、欣赏。

四、作业:临写两首古诗。

第二课

书写的格式(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横式书写的几种形式,能进行规范的临写。教学重点: 临写好横式的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写的竖式有哪几种形式? 2.在作业本上用竖式临写一首诗。

二、新授:

1.自学:自己阅读书写的格式(2)中的教材内容,说说横式的要求有哪些?

2.指名回答。3.教师讲解:

现在的书刊印刷和日常书写,多疑横式为主。文字的排列从左到右,以横为行,以竖为列。书写时,标题一般要居中,占一行,作者的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或稍靠右,正文每自然段开头空两格,使用标点符号。横式书写一般有有行有列、有行无列等几种形式。

A 有行有列:字字上下左右对齐,均匀分布,字距和行距基本相等。B 有行无列:横向成行,竖向不成行。这种书写形式一般字距小于行距,行与行之间分割清晰,每行的字与字之间比较紧凑,前后气息贯通,脉络分明。

三、学生观察《匆匆》选段和苏轼的词,说说它们在书写上的区别。

四、练习临写:

1.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2.生品评。

五、作业:用两种形式书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生能进行规范的临写,并了解初唐楷书四大家的一些常识。教学重点: 临写好横式的词语和句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写的横式有哪几种形式? 2.在作业本上用横式临写一首诗。

二、新授:

1.自由阅读词语和句子。

2.仔细观察词语和句子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3.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书写要领等)4.生品评。

三、欣赏:

1.阅读书法文化常识(1),了解初唐楷书四大家的有关知识。2.说说初唐楷书四大家书法的不同特点。3.欣赏初唐楷书四大家的书法作品。(碑文)4.说说了解了初唐四大家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作业:临写两首古诗。

第三课 标点符号的书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臵,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2.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教学过程

导语:在读书和作文中,重视标点符号有助于进一步读懂文章内容和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标点符号在书写时有一定的格式和位臵,这是每一个使用汉语的人都应该掌握的。

一、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臵,放在句末的右下角。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二、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臵,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三、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臵,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臵。这四种符号的位臵都写在行次中间。

第二课时 临写,掌握标点符号的书写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常规用法,了解标点符号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表情达意的修辞作用。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为一个突破口,提高学生多视角分析鉴赏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标点相关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对标点的重视。

二、学生自主学习文中“易误标点的辨析”部分 弄清常用标点符号(问号、顿号、冒号等)的正确用法。

三、老师强调在作文中学生易用错的标点。1.引号 :引号与句号的位臵:

2.问号 :问号的使用与否不能以是否有疑问词为标准,应该看句子是否提出问题。

3.省略号

省略号占两格,其后一般都不加标点,如其后有特殊感情的问号或叹号则需保留,如果省略的是一段文字或诗行,则用十二个原点,占一行的位臵。

四、学生处理课后积累与运用中的相关练习,再次巩固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老师选取易错的题目讲解。

五、老师要求学生找出自己以前的作文,订正自己用错的标点符号。

第四课 应用文的书写(1)

第一课时 书信和信封

教学目标:

1.认识书信的作用,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学写书信集。2.欣赏书信范例,观察书写运笔方面的特点,临写书信。3.学习信封的写法并临写。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书信作为一种亲朋好友之间传递信息和增进友谊的方式,现在虽然已不常用,但作为一种应用文,我们小学生应该掌握它的写法,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书信的写法。

二、介绍书信的写法

(一)书信的构成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等要素。

1.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

2.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要说的事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3.祝福语要规范、得体。“祝”“此致”等语,或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后不加标点;“敬礼”“健康”等语,在另起一行顶格写。

4.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5.写信的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二)出示书信范例,让学生边观察变巩固书信的格式。

三、欣赏写字书上的书信范例,临写书信。

(一)信是写给别人看的,书写要规范,不可敷衍潦草,以免对方因误解误读而产生麻烦。

(二)欣赏范例,观察范文中汉字的运笔及结构。

(三)临写书信。

四、学写信封

(一)出示范例,了解信封的写法。

(二)临写信封。

第二课时

日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日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并能按照正确的日记的格式,学写日记。2.临写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3.欣赏武威文庙匾额,掌握书法文化常识。教学过程:

一、以榜样,激兴趣

展示上届学生留下来的优秀日记。介绍小作者勤观察,勤动笔,长期坚持写日记的故事,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二、复习巩固日记的写法

(一)将写字书翻到十九页,阅读日记范例,了解日记的一般格式。

(二)学生讨论日记的一般格式,并交流。

(三)教师强调日记的格式

日记首行写时间、天气等,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日记形式自由,一般不用题目。

三、观察欣赏日记范例,临写日记

(一)阅读日记范例,观察日记格式,欣赏字体。

(二)临写日记,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武威文庙匾额

武威匾额,洋洋大观,遗存丰富,内容庞杂,其中不乏名人大家之作。民族英雄林则徐1842年秋被贬从西安赴新疆途经武威时,在与武威地方名流酬唱应和时,为陕西会馆书写了“浩气凌霄”一块赞匾,笔力遒劲,正气浩然,爱国之情溢于笔端。

1941年,于右任先生来武威题写了“陕西会馆”门匾,于体大草,龙飞凤舞,大气磅礴。1992年,赵朴初先生在武威逗留期间,为文庙藏经阁题写了“顶礼文宗”匾额,超然洒脱,挺然大度,更显得弥足珍贵。同年,江泽民视察武威时所题的“银武威”匾额,更激励着武威人民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前进步伐。

当代武威匾额保存最完美、聚集最多者,当数文庙桂籍殿殿前廊檐下的46块匾额,其文辞之优美,书法之俊逸,雕刻之精良,保存之完整,堪称西北之最。这批从清康熙年间到民国末年的匾额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实属一种历史的偶然。

桂籍殿内的匾额书法风格各异,落款题名五花八门,官职尊卑不同,是研究地方官制、乡宦、学制、名门望族难得的资料。匾额中现存最早的是大殿正门题为“万世文宗”的一块,为清康熙五十七年无名氏所作,笔势雄健朴拙,遒劲挺拔。清代掌管籍禄的学政又称文宗,喻文昌为“万世文宗”,与“万世师表”的孔子并驾齐驱,可见世人对文教帝师的尊崇。匾额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聚精扬纪”和“书城不夜”两块,现已被列为中华名匾。前一块是清嘉庆十一年甘肃按察使、前分守甘凉兵备道刘大懿题写,书法俊逸浑厚,笔力遒劲,有磅礴之气势。另一块“书城不夜”作于清嘉庆十三年,书法俊逸流畅,惜无书家名讳。凉州历来文风极盛,此匾即是颂扬凉州“灯火辉煌不夜天,书声朗朗甲陇原”的盛况。

此外,值得一提的匾中,还有清嘉庆进士、诗书画三绝的甘肃名家张美如于道光元年书写的“云汉天章”,笔力雄奇,潇洒朴拙,为书法佳品;有清道光十年武威书法名家赵永年书写的“贵相太常”苍劲挺拔,浑圆秀丽,为名家之作;有清道光十九年两江总督牛鉴书写的“天下文明”,朴拙俊秀,笔力雄健,为不可多得的佳作。距今最近的匾额为1932年“武威学款委员会”敬献的“为斯文宰”,堪称文庙匾额中的上品。

第五课 应用文的书写(2)第一课时:怎样写通知

教学目标:

1.回忆写通知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2.完成《写字》书上的词语临写和通知的临写。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今天下午课外活动,学校临时通知同学们要到街道上去清扫垃圾。老师接到学校的通知时,发现同学们都去上体育课了,那么,老师应该用什么方法通知同学们呢?(引出课题:怎样写通知)

2.讨论:老师应该怎样写这个通知呢?通知里应该有些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替老师写一个通知。

3.学习通知的书写格式

在第一行正中写“通知”二字,也可视内容写成“关于××的通知”“紧急通知”等。字体要大而醒目。第二行顶格写被通知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后面用冒号。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通知内容。正文之后可写“特此通知”“望周知”等字样,也可以左下方空两格的。最后,在右下方写上发通知者的名称和发通知的日期。

4.对照自己前面写的通知纠错,并进行改正。5.临写两个通知。

6.交流通知内容,并欣赏同学的文字美。

第二节:怎样写赠言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赠言”。

2.掌握“赠言”的书写格式,并学会写“赠言”。教学过程:

1.欣赏赠言 赠一张照片给你,赠一片静穆的风景给你,这风景属于所有的季节,不枯不黄,永远也不会退色.珍惜这份美好的回忆,在梦里,在叙我们的情谊

不是所有的梦 / 都来得及实现 / 不是所有的话 / 都来得及告诉 / 也许是欢乐 / 也许是忧愁 / 谁又能决定去和留!一年又一年总相似不同,一页又一页看不够读不尽.长长的人生路,能有几个四年又有几多夕阳强有力的理想产生强有力的行动

过去的,让他过去,不必回想;未来的,等来了再说,不要空想!支持教育,无私援助 桃李满天下 支持教育,功德无量 捐资助学、情深似海 2.什么是赠言

为了惜别留念或者相互勉励,而为别人所题写的一段文字,称为“赠言”。书写赠言时,应在左上方顶格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赠言内容,右下方署名和写上日期。一般署名和日期分行写,但也可以写在一行里。

3.临写《写字》书上的赠言,进一步熟悉书写格式。

4、欣赏赠言,交流文字美和语言之美。

第六课 应用文的书写(3)第一课时 留言条和请假条

教学目标:

1.知道留言条和请假条的作用,掌握书写格式,会写留言条和请假条并能在生活中应用。

2.让学生了解写留言条和请假条的方法,学习写留言条和请假条。

3.能把事情写清楚,写明白,写话要简短,培养学生清楚明白的写话能力。

4.能在留言条和请假条当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使学生养成有事留言和请假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写留言条和请假条的方法,学习写留言条和请假条,把事情写清楚。教学难点:

了解留言条和请假条的作用,并掌握书写格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要求出去办事该怎么办呢?如果爸爸妈妈没有电话,或者是电话打不能怎么办?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给爸爸妈妈留个条告诉他们一声,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的留言条。(板书留言条)

(二)探究新知。

留言条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个留言条。(课件出示留言条)请你们来分析一下留言条的内容与格式。

1.请同学们自主地阅读留言条及第一段文字。

2.汇报:你发现了写留言条时有哪些要求?读了留言条你知道了什么?请在留言条中找一找。

3.通过读留言条,你知道留言条应该说清哪些内容?(称呼、正文、署名、日期)

4.仔细观察一下,都写在什么地方?

5.你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应该写留言条吗?想一想,说一说。

6.在书写格式上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顶格先写称呼(写给谁);空两格另起一行写清事情;落款(谁写的)要写在留言条正文的下方;最后在落款的右下侧写上什么时间写的。)

(三)学生练习写留言条。

1.在小组当中讨论,合作写一个留言条。

2.全班交流:写后读自己的留言条。

(四)如果你有事不能按时来学习怎么办呢?(板书请假条)

1.请同学们自主地阅读第二段文字及请假条。

2.思考:请假条是谁写的?写了什么内容?(谁、原因、时间、姓名、日期)

3.指导写请假条的内容和格式

内容:向谁请假、写谁请假、请假原因、请假多少时间、请假人姓名和日期。

格式:讲、介。

4.自己编一则事,写一则请假条 板书: 请 假 条 李老师:(称呼)

写谁请假、请假的原因,请假多少时间

请假人姓名

日期

第二课时借条、收条

教学目标

1.懂得借条和收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初步学会写借条和收条。教学重点

懂得两种条据的不同用处,学会两种条据的书写格式。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张三的人借给李四三千元钱,说好一年以后还给他。可是没想到,李四做亏了生意没钱还,死活不认帐。于是他们闹得非常厉害,谁也说不清他们的事情,到最后,这个事情还是没有解决。他们在法庭上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法官对他们说:“你们以后千万记住,借东西要给别人打借条,收了别人的东西可要打收条呀!”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学会一项本领:学写借条和收条。

二、学写借条 1.知道借条的用处。(1)轻声读课文。

(2)讨论:谁向谁借书?借了多少书?马老师为什么请赵玲写一张借条?

2.掌握借条的写法(格式和内容)(1)投影出示借条范例,读一读.(2)自读课文第2--5段,想想借条分几部分写?每一部分应写在什么位臵?

(3)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

第一行中间写“借条”,标明这是一张借条。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向谁借,借到什么东西,数量多少。数字要大写。还要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

最后,写上借东西人的单位、姓名和借东西的日期。

(4)再读书上的借条。

(5)学了这一张借条,还有什么问题? 3.认识、书写大写数字。4.练习写借条

(1)修改有错误的借条。(2)根据下面内容写一张借条。教室里有一把椅子损坏了,劳动委员王新向学校总务主任借一把锯子,一把榔头。借用日期12月20日,准备第二天归还。

学生各自仿写;集体交流评议;自我订正。

三、学写收条

寒假过去了,新学期又开始了。2月15日那天,三(1)班的图书管理员赵玲把书还给了马老师。马老师对赵玲说:“我写一张收条吧!”他拿起纸和笔写了起来。请大家也替马老师写一张收条吧。

1.学生试写(请一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交流,评议。

2.修改有错误的收条。

四、说说借条和收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借条、收条是两种不同的意义。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写借条,还给别人时,一般地说别人收到你归还的钱物应写收条,表示已经收到。

第三课时 书法文化常识(3)

——行云流水话行书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行书;为什么学行书;掌握行书的特点。教学重点:行书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了解行书

1.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既有楷书笔意,又有草书笔意,其笔画和结构含楷书成分较多的叫行楷,含草书成分较多的叫行草。

2.行书既有楷书的工整、规范,又有草书的用笔流畅,书写便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学习、工作书写的主要字体。3.行书与楷书,草书的关系: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奔。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但写得快不一定是行书。

二、行书的特点

1.行笔增速:行书比楷书写得快,楷书每到转折处要顿笔,而行书则以圆转代替方折,捺画常用点代替。

2.笔画富有变化:最大的不同是有动感,笔画之间出现附笔连接。行书往往将相邻笔画连写,钩也往往省略。

三、总结

四、学生赏析书上的名家碑文。

五、作业:找出一段范文中的笔画变化特点,并临摹。

毛笔字部分——结构综合练习1

学习目的: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

2.正确临写例字。通过练习,把左右高低不同及左上包右下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王羲之习字的故事及行书发展。

二、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握毛笔写字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2.一起做一做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浏览12个字。

2.出示 “滕”“翰”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两个字左右部分在米字格中的位臵,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左部长撇较向下伸。右部捺的收笔比左部长撇收笔低。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3.学生临写,师巡视。

4.展示学生作品,指名评议。5.同上法学习临写“建”和“醴”。

四、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毛笔字部分——结构综合练习2

学习目的: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这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2.正确临写例字。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简繁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二、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独体字的正确写法。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2.出示 “事”“气”

A 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臵,指名说。

B 教师相机介绍:我们在书写时,用笔均匀,把笔画摆开。

C 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四、学生练习

1.学生临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业,指名评议。

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毛笔字部分——书法文化常识

学习目的:

1.使学生明白书法中的“八病”。2.在习字时努力克服“八病”。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在书法学习中,由于基本点画没有学好,运笔规律没有掌握,常常写出各种不同病态的点画,概括地讲共有八种,即李溥光在《雪庵八法》中所说的:“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

牛头 即是作点时用力太大,或笔没有提按,从而使锋角显露而又臃肿。有的人将起笔写的粗而大也是此病。

鼠尾 写撇或垂针竖时,起笔时粗重而到笔画末端时,突然变细,轻飘而行,一拖而过。

蜂腰 指作背抛转折时,中间圆转处笔画变细,而抛出处又变粗,上下呈脱节状。

鹤膝 就是转折处用笔过重或笔没有提起,使折处肥大突出,象鹤的膝骨。

竹节 指笔画中间细,而二头粗重,比例失调。

棱角 就是起笔、转笔或收笔时抛筋露骨,棱角尖细显露。

折木 指没有起笔、收笔的笔画,粗野破碎。

柴担 就是指横画两头低下,中间隆起,分曲过分,如挑柴的担子。

二、如何克服“八病”:

要克服八病,就要认真分析自己运笔的不足,何以导致?同时,要刻苦练习永字八法,掌握基本运笔方法,使点画线条写得圆满浑厚,符合书法艺术规范。

三、学生自己练习:

毛笔字部分——结构综合练习3

学习目的: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品”字结构的字的特点。

2.正确临写例字。通过练习,把“品”字结构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左中右结构的字的正确写法。

2.师介绍欧阳询的书法艺术。

二、学习新课

1.打开书,指名读“知识角”,说说知道了什么。

2.出示 “淼”

A 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米字格中的位臵,指名说。

B 教师归纳:该字上部较宽,下半部分左部稍窄,用笔较轻。右部用笔较重。

C 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三、学生练习

1.学生临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业,指名评议。

四、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毛笔字部分——结构综合练习4

学习目的: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中右”这种结构的字的特点。

2.正确临写例字。通过练习,把左中右结构简繁不同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左中右结构的字的正确写法。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讨论如何写好这些字。

2.着重指导三点水的写法:起笔渐偏左,首点宜重,第二点宜轻,提画较向上。

3.出示 “浏”“湘”

A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中右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臵,指名说。

B教师归纳:该字左部窄,中部上移,横画左伸右缩。右部宽长,捺、点下移。

C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四、学生练习

1.学生临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业,指名评议。

六年级语文句子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5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

这次我选择了句式变换,是实实在在把自己平常上复习课的模式和想法,都展示在老师的面前。通过这节课,我的反思如下:

1.这节课的知识设计安排都比较到位。我在这节课,首先让学生回想学过的句型并总结出。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哪种题型掌握得不是很好,还需要突破。接着,我针对学生的薄弱处设置了四种需要复习巩固的句型: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扩句和缩句。这样的安排,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明确自己的不足,在练习过关中重新巩固知识要点!一节课下来,效果还是不错,比较扎实。

2.第一人称直述句和第三人称转述句,这一难点突破时,没有很好地讲透。我在讲解时确实给予方法:1.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1)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

(注: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该认真分辨“你”或”你们”在句中指的是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转述;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用变换。)

(2)把句中“说”字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句中的双引号去掉。2.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的方法:

(1)把句中的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

(注:若句中有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的,要将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你、你们)。

(2)把句中“说”字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并加上双引号。但是效果不如人意,我想估计只有一般的学生真正地弄明白这种题型。这一点值得我深思,无论怎样,学生听不懂就是我备课时没有好好地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我没有“备学生”!

3.复习课,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学习主动积极的学生平常的知识学习和积累都很扎实,更甚者他们自己就会找机会请教老师,解决自己的学习疑问。但是学困生,他们基本不会理会自己的知识学习和积累,4.复习课,内容安排和时间安排都有待加强,学生反应不积极,这都是我在往后复习课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6

西山底小学王建秀

一、设计意图

本学期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为了更好地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梳理,为了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有一定的序列,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因此,在制订复习计划时我本着“突出重点,简化头绪,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有的放矢地作好知识的归类和整理。

二、复习设想

1、找准薄弱。复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更加有连贯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查漏补缺。所以,我们教师在复习之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发现个别的不足,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教学。

2、善于归类。学生基础知识已有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提炼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的练习要有代表性,内容要“精”,形式要“全”,方法要“活”,以获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效果。

3、注重运用。知识的积累最终是为了运用,因此,复习中要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去运用,真正体现学以致用。

三、复习设计

1、复习要点

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领会句子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要求造句和仿写句子;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结合语境,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积累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并灵活运用。

2、主要题型

(1)把句子补充完整;

(2)写出句子的意思或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按要求写句子;

(4)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5)修改病句。

3、知识归类

(1)常用关联词

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

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尽管……也……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都……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然而……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由于……,之所以……是因为……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是……还是……

取舍关系: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2)古诗名句的分类整理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离别”的古诗;描写乡愁的古诗……

(3)句子的分类整理:对联、谚语、歇后语、古诗名句、文言文中的重点句等。每一部分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再分一些小点来积累更好,如谚语的积累可分为:农业、天气、珍惜时间、激励自己等。

(4)句式的分类整理: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照样子写比喻句、拟人句;关联词合成句子等。

(5)病句的分类:用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罗嗦、前后矛盾、搭配不当、词序颠倒、指代不清等。

4、句子专项训练:

A :句子间的相互转换

⑴“把”“被”字句的互换。

⑵扩句与缩句之间的相互互换。

⑶陈述句向感叹句的相互转换。

注意标点的变换。

⑷陈述句向反问句的相互转换。

也要注意标点的变换。

⑸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间的相互转换。

在这种题型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孩子关注三个要变化的点:人称、标点、地点。同时还要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B :句子的分析(说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仿写一句

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⑵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这里作者把兴安岭当作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写?

⑶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里作者把()比作()或 用()比喻()

⑷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C :修改病句

⑴重复哆嗦

方法:分清大小概念,决定取舍

⑵成分残缺

方法:找出缺少的“誰”,“什么”、或者是“怎么样”以作添加。

⑶前后矛盾

方法:找出相矛盾的“点”,删去或改掉其中的一个。

⑷词序颠倒。

方法:找出顺序颠倒的词再作修改。

⑸不合事理。

方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尽量少作改动,忠于愿意,尊重客观事实。

⑹词语搭配不当。

方法:找出不当“点”进行合理化处理。

⑺用词不当。

方法:联系词语积累,改正不当“处”。

⑻归类不当。

方法:找出不是一类的,进行修改或删除。

⑼指代不明。

方法:借助词语将话说明白。

(10)关联词语互换。

方法:遵循常理,进行合理化地再使用。

(在处理以上所有的句子练习时,一定要强调保持原句意思不变,不能随心所欲。)

5、综合应用题例

(1)结合课文拓展

(2)结合生活运用

·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教室;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学校食堂;花圃草坪。

·在下列情况下写一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歇后语或诗句:鼓励同学刻苦学习;鼓励同学不懂多问;教育同学不能骄傲;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赞美某人有学问;教育别人要爱

惜粮食;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分别写一句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请写出你的座右铭(或你喜欢的一句名言),并举例说说在生活或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接到信后,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来停顿,结果父亲笑了,母亲哭了。父亲笑了,是因为这么读:__ ______________。母亲哭了,是因为这么读:_________________ ___

·将下面这个句子改为礼貌用语:喂,走开点,我要过去。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坚持做好城乡清洁工程”和“能使桂林变得更美丽”连成三个不同的句子。

·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有哪几条格言警句对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心写下来,希望你永远铭记

四、存在的困惑

六年级品评课教学计划 篇7

一、正确把握总复习课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总复习中获得自信

在实际复习中,有的教师常常用优等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这样做的结果是,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会提早出现停顿或倒退现象。因此,总复习的关键是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既能满足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适合学习比较困难,成绩靠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区别对待,有差异性、多样性的复习,在总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更应在情感态度方面下功夫,帮助学生树立自己克服复习中困难的信心,对于学习成绩靠后,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该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哪怕是一道简单的口算题,只要他们做的对,教师就要刻意的表扬他们,让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对于平时上课未学会的知识,可通过总复习课重新进行学习,虽然这种“会”和“懂”来得迟,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学习的信心。

二、教师要爱学生,培养学生的复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源泉,学生只要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兴趣,爱学习数学,那么总复习就变得格外容易。学生是总复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进行复习,教师就会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地组织总复习。而要培养这种兴趣,教师要用情感和学生进行交流,爱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用心帮助他们度过学习上的难关,利用总复习,重新点燃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从而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使学生热爱数学,培养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

激励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管理的艺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意志整体比较薄弱,而克服这种停顿或倒退现象恰恰需要比较坚强的意志,为此可运用激励手段使学生热爱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困难的坚强意志。

四、多措并举,运用各种复习策略,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1. 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策略

复习就是寻找挖掘出正常教学时学生没能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存在问题的知识,要重点解决。发现问题就是在复习时,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引导,对自己前面所学的知识逐条或逐项进行梳理和排除,发现自己在前期学习新知识时未能掌握或不完全理解的知识点,将此记录下来,以待在总复习时再加以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再学习”的过程,通过将已学过的而自己未能掌握和未完全理解的知识在总复习课时将其当做“新”知识来学习而达到熟练掌握和完全理解可以称之为总复习课中的解决问题。

2. 优先提问策略

多给中差生回答问题或到黑板展示的机会,这样便于发现他们的知识缺漏和掌握程度,以便及时查缺补漏。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解,也能调动中差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于有一定难度,学习成绩偏下的同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让其他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从而唤起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3. 精讲多练策略

在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体系时,小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讲解示范,以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自己创建知识网络体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就不必多讲,只要讲明白就好了。总之,教师要么不讲,要讲就要讲明白,讲清楚。

多练,但不能盲目重复,应设计一些有梯度、有层次,要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题,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上,教师要全面地把握教材内容,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经常出错的练习题,结合阶段性检测和大型考试的试卷分析,重难点突出地精选复习课习题,选择参考其他练习,一定要先审视,后选择,再设计。

4. 培养习惯,减少失误策略

(1)认真检查解题时的运算符号是否规范,数字是否正确。

(2)检查结果是否合理。如人数,甲比乙多,结果算出来还变少了、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相差甚远……

(3)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规范计算,便于检查;

(4)题目中要求的单位、答语是否填写齐全;

(5)操作题要用铅笔、直尺等作图;

(6)解方程要写“解”,应用题要先“设”等;

(7)应用题中单位不相同、答非所问。

5. 类比、“举一反三”,多元化解决问题策略

在复习学生感到比较难的题目时,不应该只是单一的解决问题,而应类比归纳,预防学生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教师应该“举一反三”让学生练习,深化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再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往往也能迁移到其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就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可以刻意地注意再解决问题时试用解决某些问题时掌握的解决技巧和方法。

一道题目,也可以有多种解决途径。例如,一道分数应运题,可以用方程、比例分配的方法解……这就为一道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有的学生能直接用算术解决这道题,有的学生可能擅长用方程解,但最终都把问题解决了。教师应引导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思路解决问题,但同时要注意寻求最优化的方法,并向学生倡导这种方法。

6. 分类收集、独立解决问题策略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总复习过程中出错次数多,自己认为还未能完全做会偶尔能做对的题,自己特别喜欢的题,自己认为典型的题写在笔记本上相应的地方。学生可以做一做曾经的错题,看是否会做。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错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对学生的错题本进行批注修改。

学生在复习中要会独立审题,独立思考,能自己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尽量自己解决。对学困生要特别培养自己读题,自己审题,自己挖掘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是一个长期且需要不断重复的过程。

总之,六年级总复习教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准备,努力付出。总复习策略也是因学生而异,正如生物的多样性那样,因为学生的多样性,因而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策略也呈现出多样性。

摘要:从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怎样才能最有效这个主题出发,围绕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对六年级教学的体会,对怎样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的教育教学效率及怎样提高复习效果,做出了详细分析和说明。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具体说明了怎样复习才能达到复习课应有的效果,并提出了总复习教学策略。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策略,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上一篇:心中有话对你说初中作文下一篇:介绍我的妈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