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教案

2024-10-18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教案(共12篇)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

2.了解常见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不同,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了解物质的用途虽然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但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认识到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认识到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的性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物质用途体现其性质”的思想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3.教学用具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黄铜片、铜片、铝合金片、铝片

4.标签

教学过程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教案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选题,施工

一、引言

道桥工程技术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毕业设计是其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学生通过掌握的基本技能, 运用创新性思维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将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如何处理设计、施工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关系和问题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而不是简单的将施工规范中的数据套用到毕业设计中。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的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因此, 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毕业设计现状

1.选题与工程实际脱节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多数土木工程学院没有足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支持, 多数课题都是由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确定或者由指导教师布置, 很多时候是为“好做”而选择, 缺乏实际的工程背景和工程资料, 涉及的工程问题太少, 对于选题几乎没有任何论证和设计理念, 有些设计题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甚至在经济上不可行。这样选出的设计题目往往会出现与现实脱节、与工程实际脱节, 滞后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2.选题广度和深度不够

分析我院建筑工程系近几年来的毕业设计选题, 主要以各类民用建筑为主, 其中办公楼、教学楼占到80%的比例, 桥梁和公路的设计占到50%, 地下工程和工业建筑设计等都未涉及, 基本上是做纯设计, 实际意义上的科研论文没有, 选题广度和深度不够。

3.评审体系不完善

有部分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 出现在评审的各环节中出现找关系、讲情面, 自评和互评中出现不规范、不公平的现象。对于一些不合格的设计不能严格要求, 对不负责任的教师也没有得当的惩处措施, 在推选优秀毕业设计时名利心太重, 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所有的学生设计等问题。

三、“3+1”毕业设计课题研究

1.课题简介

“3”个必选课题是施工过程彩影与整理、施工资料抄绘与收集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总结, “1”是从施工数据计算与处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造价预算与决算、施工技术探索与研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结构设计与计算课题中任选一题。

2.课题实施内容

(1) 施工过程彩影与整理。

紧密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 基于工作过程完成道路、桥梁的主要分部、分项、工作、工种等重要或关键施工过程的照片拍摄、选取与整理。

桥梁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架子工、模板工、钢筋工、砼工等工种的施工照片。道路路基路面的选料、配制、运输、摊铺、碾压、养生及检验的施工照片。道路、桥隧工程的定位、放线、高程、角度、距离等测量和复核的施工照片。地基承载力、路面回弹弯沉检测、桥梁静动载试验、桩基完整性检测的试验照片。

学生根据各自顶岗工地施工情况对以上内容进行全部或部分照片拍摄, 总数不少于18张, 且照片上要有学生本人的身影, 并按时间顺序将彩色照片打印在A4纸上, 每页2张照片, 每张照片辅以不少于50字的文字说明。

(2) 施工资料抄绘与收集。

正确识读顶岗实习工程项目施工图, 明确设计意图和要求, 用CAD进行图纸抄绘, 完成道路工程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路面结构图、交叉口平面设计图;桥梁工程总体立面图、横断面图、桥墩台构造图、梁板构造图、伸缩缝构造图;隧道工程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洞门构造图、明洞及洞内附属设施构造图等各一份共五张。

收集工地常用的实用资料, 如施工日记、检验批报验单、设计变更联系单、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工安全交底记录、混凝土旁站记录、安全台帐等样本, 质量或安全事故的处理报告, 要求至少抄写三份以上。

(3)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总结。

结合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 说明顶岗实习的主要经历、担任岗位、作业内容和工作感言, 并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及形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及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体会、收获与感想。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

(4) 施工数据计算与处理。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 利用试验检测数据处理的规则和方法, 完成路基承载、弯沉检测及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数据处理及结果认定, 要求至少完成两项。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换算、预应力理论伸长值计算、道路平竖曲线计算, 要求至少完成两项。

(5)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根据顶岗实习工程项目概况、合同目标要、求设计技术标准和施工要求, 通过查阅资料和借鉴经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重点完成以下内容的编写:施工方案, 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选择和确定;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的绘制, 资源需求量的计算等;施工平面布置图:临时设施、管理机构及永久性设施的布置等。

(6) 工程造价预算与决算。

根据顶岗实习工程规模大小, 完成全部或部分施工图预算书、工程量清单报价, 要求至少完成一项。

(7) 施工技术探索与研究。

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实际, 通过施工实践、调研、文件检索等方法, 分析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求字数不少于5000字。

(8)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 完成沥青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土路基宕渣垫层、路基土石方开挖;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重力式混凝土桥台、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预制、预制装配式梁板吊装;隧道开挖和隧道衬砌等任一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字数不少于5000字。

(9) 结构设计与计算。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 完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梁桥重力式桥墩台、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任一结构设计计算。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 完成一块梁、一根桩钢筋下料单的绘制。

3.课题实施方法

“3+1”毕业设计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工程实际, 以实习工程的施工图纸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依据, 成果上交时应附上相关的施工图纸。整个毕业设计按1~3必做, 4~9任选一题, 每位学生必须完成并上交四项成果。

四、“3+1”毕业设计效果

经过老师讨论与学生座谈, 一致认为“3+1”毕业设计课题具有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 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较好的业务平台, 对实现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校三赢的局面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 除优秀的课题设计外, 过程管理也相当重要,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应性强、上手快的学生。毕业设计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检验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是学生提高的最后环节, 它为走入社会工作的学生提前实践并树立信心, 严格规范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则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 需打破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 “3+1”毕业设计模式是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易丹丽, 张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探讨[J].大舞台, 2009, (6) .

课题方案的设计教案 篇3

1.了解课题研究的特点。(调查报告的特点)

2.了解开展的步骤。

3.通过讨论,确定研究内容、对象和手段,初步学会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重点:研究方案的设计。

难点:研究对象的确立与研究内容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引言

什么是方案?方案是工作的计划,计划就是工作和活动以前拟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即活动的打算和安排。所以研究方案也就是开展课题研究前预先拟订的研究内容和步骤。

我们有许多同学从没有搞过课题研究活动,对于课题研究活动怎么搞,心中无数。不过,上一届的同学已经开展了社会调查类的课题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我们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之前,先请上一届的丁灵同学介绍一下她们调查活动的程序(即活动方案),从中了解她们的调查内容是什么?对象是谁?在调查活动中选择了哪些调查手段?调查后得出了什么结果?分析后得到了什么结论等。

(2)调查活动介绍(略)

(3)调查活动的程序和特点(采用问答法)

调查内容——学生饮水状况调查

调查对象是——学生

调查手段是——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是——①学生的饮水需要量很大,不同季节饮水量也不同。②学生解渴的途径主要是自备水。③学生对饮水卫生是不够重视的。④买饮料解渴多在剧烈运动后。

调查结论是——①学校目前每日供应的饮用水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加大供水量。②继续保证饮料供应。③加强饮水卫生的教育。

那么他们这项调查活动的程序是怎样的呢?

从她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调查报告的特点是:靠事实说话。调查报告不是靠描写、抒情,而是通过大量事实,特别是对典型事物的分析概括,从而提出问题或总结出经验教训的。

(4)设计方案

①准备阶段。

②实施阶段:明确调查内容、选择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手段、准备调查用具(例举问卷设计)、进行实地调查。

③总结阶段:整理调查材料、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今天我们设计的方案,是围绕辽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个主题。

④提供信息:水质变化:在成立盘锦市后,市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很快,大量污水和工业废水肆意排放,而这些水含有农药和化肥和其他有毒物质,使辽河的水受到了严重污染。

水质污染现状:有机污染型

辽河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水质已经严重污染;淤泥严重影响水质;支流对干流的污染;上游来水水质较差;合流污水系统的溢流对水质的污染;不利的水动力条件加剧水质污染。

辽河全程的功能定位:环境生态功能;水利功能。(略)

以上是我为各位同学提供的有关辽河的信息,你们有没有收集到与辽河有关的信息呢?你能否对它们进行调查和研究吗?你准备怎么做?请用精练的语言描述或图示你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手段和步骤。

⑤分组拟订方案(教师巡视)

⑥分组交流

学生交流:(每组派代表)

教师交流:分析学生交流中的要点,谈自己的体会及方案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就“中学生饮水状况调查”这个课题来说,确定调查内容:对“解渴与健康”、“解渴的现状”以及“解渴途径”的看法。调查对象的选择:关键是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其中,分类要清楚:例如内容是辽河石油管理局高中学生的解渴途径调查,你的调查对象就只能是局高学生,样本要科学、有代表性:要有男生和女生样本,要具有一定的数量,即大于30%。

选择调查手段:问卷、访问、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等。

根据我们刚才的交流,大家可以互补思维,再讨论一下,我们的设计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是不够的,还需要修改更正。

⑦修正方案交流

注意课题研究各阶段时间的分配。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果胶酶的作用

2、理解、应用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因素

3、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2、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3、探究酶量大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酶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2、教学难点:果胶酶的最适用量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水果生产发展迅速,每年上市的新鲜水果品种多、数量大。但由于收获的季节性强,易造成积压滞销,腐烂变质。

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将酶从生物组织或细胞以及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可加工成具有一定纯度标准的生化酶制剂。在本课题中,我们将探究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二)新课 1.基础知识

活动1:阅读“果胶酶的作用”,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1果胶是 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1.2在果汁加工中,果胶的存在易导致

果汁出汁率低,果汁浑浊

。1.3果胶酶分解果胶的作用是:①瓦解

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②把果胶分解为

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因此可以解决果汁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1.4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

多聚半乳糖醛酸

酶、果胶分解

酶和

果胶酯

酶。

〖思考1〗在植物细胞工程中果胶酶的作用是

与纤维素酶一起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活动2:阅读“酶的活性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5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

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6酶的活性高低可用一定条件下的酶促 反应速度

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

反应物消耗量

产物生成量

来表示。

1.7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

温度、PH、激活剂

抑制剂

等。

活动3:阅读“果胶酶的用量”,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8食品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果胶酶是通过

霉菌发酵

产生。

1.9根据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如何获得果胶酶的最高活性? 确定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2.实验设计

活动4:阅读“资料一:探究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的影响”,思考下列问题并尝试写出实验过程:

2.1实验目的:

定量测定温度或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思考2〗该实验与必修I中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有何不同? 前者属于是定量分析实验,后者属于定性分析实验。

2.2实验原理:果胶酶瓦解细胞壁和胞间层增大果汁产量;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增大果汁澄清度。2.3变量设计与控制:

①你确定的温度梯度(或pH梯度)为 10℃或5℃(或0.5、1.0)

。②实验的自变量是

温度(或pH),控制自变量的方法是利用 恒温水浴锅(或滴加酸碱等)。

③实验的因变量是

酶的活性,检测因变量的方法是测定

果汁的产出量或澄清度。

〖思考3〗果汁与果胶酶在混合之前,分装在不同试管中用同一恒温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保证果汁与果胶酶混合前后的温度相同,避免因混合导致温度变化而影响果胶酶活性。

〖思考4〗该实验中是否设置了对照?若设置,那么它是如何设置的?若没有,则如何进行设置?

已经设置了对照。不同的温度设置之间可以相互对照。

〖思考5〗怎样排除PH和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目的是什么? 控制PH和其他因素相同,保证只有温度一个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思考6〗教材中A、B两个同学的实验设计有何不同? 测定的因变量不同(A测定果汁产量,B测定果汁澄清度)。3.操作提示

活动5:阅读“操作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3.1制备果泥:用

榨汁机

榨制果泥。在榨制橙子汁时应怎样处理橙皮? 不必去橙皮

3.2在探究不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用 0.1%的NaOH溶液和盐酸

调节pH。3.3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是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如何操作? 用玻璃棒不时搅拌。4.结果分析与评价

将以下某同学实验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三)课堂总结、点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能熟悉果胶酶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运用酶的特点尝试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在分析案例时既要遵循单一原理,又要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等各种因素,此外还要多结合身边实际进行学习。本节课要注重运用详实的数据(以教科书中的数据和文字叙述为主),以帮助学生了解酶的活性。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一定的相关性,让学生从这一角度认识问题,会让问题的讨论更加激烈,会让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去思考酶的有利之处。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本地资源和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等资源,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

专题四

酶的研究和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一、果胶以及果胶酶的作用

二、酶活性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

三、实验探究

1、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2、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案 篇5

《原子的构成》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是学生学习离子及相关化学计算的理论基础,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以及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原子构成”的模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以及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史料、图片、表格中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取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探究学习的历程,树立学习的自信心。(2)对学生进行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和情感教育。

二、教法分析

1、自主探究:本课题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处理不好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取信息、探索发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认知过程。

2、学案导学:我以学案为载体,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导航,以培养他们建构知识的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可以变抽象为直观,以增强感性认识,而且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法指导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下,主动参与建立原子微观模型的过程,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并会查阅,领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引用典籍,导入新课

百家讲坛栏目中于丹的“«庄子»心得”把我们带进了庄子的世界。这位道学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富哲理的言论,“一尺之棰(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就是其中之一。“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

“如果将木棍一直分下去,你认为可以分到什么程度?”(学生会想到原子。)“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原子究竟可不可以再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典籍的引用不仅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创设了问题情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大胆猜想,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对原子构成大胆猜想,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活跃思维的空间,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学苑新报

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方法之一,所以我播放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视频,以“假如我是卢瑟福,会怎样解释这些现象”为主题,组织学生围绕原子的构成分组展开讨论,再进行交流。

(讨论提纲:①大多数带正电的α粒子能够穿透金箔而不改变方向,说明原子是否为实心球体?②少数带正电的α粒子发生方向上的偏转,极少数带正电的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的构成是否像乒乓球一样,内部完全是空的?)

学生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很容易找到正确答案: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其内部有一个质量较大的带正电的粒子。这时我指出这就是原子核,并提出第三个问题:

③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相对来说,原子核外的空间是否很大?

学生回答后,我投影图片,帮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原子内部的空间“很大”。

3、提取信息,探索发现

在学生对原子构成仅仅有了粗略认识之后,投影课本中图片4-1“原子构成的示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取从图中获得的关于原子构成的信息。然后填写学案一。(建立原子构成的清晰模型)

学生对原子中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又让学生完成学案二。“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这么小的数值给计算和书写带来不便,该怎样解决呢?”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我予以提示:“假如你吃药时,看到药品说明书上标注‘每次3片’或‘每次0.75mg,每片0.25mg’,哪个直观?”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可以寻找一个替代量。这样就引出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我利用形象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学生分析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可以用某原子的实际质量除以碳原子的实际质量的1/12求得。

指导学生练习查询附录Ⅱ相对原子质量表。学生发现许多元素的末尾数标有准确度,我指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是很复杂的,并适时介绍张青莲教授修订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之后让学生利用课本75表4-3完成学案三。学生找出: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也等于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我没有马上指出错误,而是让学生做学案四。这回,他们不仅发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且也经过反思修正了上面的错误。

4、了解历史,情感提升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简单介绍科学家们逐步认识原子的构成、完善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历程,引发学生思考(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你想到了些什么?未来的模型怎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是在不断修正和补充中进行的,激励学生要以积极向上的热情探索和学习化学知识,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5、回顾要点,练习反馈

在这一环节,学生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归纳要点,然后通过练习进行巩固和反馈。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⑵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课时安排】1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情景暗示,导入新课

引入多媒体画面,引出民以食为天,看到这几幅画: 教师:你能说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哪几种?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食物营养素

探究人体营养素包括哪些方面?

情景导入:提问: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

小组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和饮品的类别。

观察:(多媒体投影)教材P88图12-

1、P91图12-

7、P92图12-

9、P93图12-10。

小结: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通常称之为人体营养素。课题探究 二. 蛋白质

课件展示:阅读有关“蛋白质”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1)蛋白质由什么元素组成的?——————————————(2)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3)人体消化蛋白质的过程?(4)蛋白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了解血红蛋白的构成以及酶

【讨论】1。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

2.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小结】1、青少年不能吸烟

2.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水产品

三.糖类

【投影】含有糖的食物 【归纳】1.糖的存在 2.糖的种类

3.糖对人体的作用

【讨论探究】p87面“课堂练习” 三. 油脂

【投影】含有油脂的食物 【归纳】1.存在 2.种类

3.对人体的作用

【讨论交流】谈谈你对肥胖症患者的建议。

四. 维生素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则故事 【投影】含维生素的食品 【归纳】1.维生素的分类和来源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教案 篇7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课题1空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化学所要研究的内容。虽然我们每天都跟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但还没有对物质作详细的研究。初中阶段将要研究一些重要的,与我们的生命活动以及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物质。本章主要研究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空气、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通过本章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将: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份。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简单知识以及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2.掌握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重要用途。 3.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并了解其工业制法。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5.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区别。 6.初步认识两种常见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对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现象有所认识。 7.对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有清醒的认识。在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8.积极参与有关的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活动,识别并会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规范自己的一些实验操作行为。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1:认识空气的主要组成。 2: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防止空气污染。 3:认识什么是混合物、纯净物。 4: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 重点:空气的成份、物理性质 难点: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空气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科学家们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研究,终于揭开了组成“空气王国成员”的奥秘,认识到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里,首先发现并制得氧气.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设问】空气是一种看不到又闻不到的物质,我们怎样能证明空气确实的存在呢? 【讨论】让学生讨论得出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方法。 【演示】将一只空集气瓶倒扣在水盆中,但水不能进满集气瓶。 【讲述】这是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最简单方法。 【引入】空气确实存在,但空气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 【演示】实验2-1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     例如:     (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红磷燃烧时火焰呈明亮的黄白色,有浓厚的白烟,因为生成固体小颗粒)。 用文字表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式子: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4P + 5O2 点燃 2P2O5 (2)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提示: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溶解性:气态不溶于水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3)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飞虫不久会死亡)?追问:上述实验不仅知道N2不能维持生命,还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难溶于水

[1] [2] [3] 下一页

课题组成员许云平的研究课教案1 篇8

课题组成员许云平的研究课教案(1)

认识方向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许云平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第45~46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2.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主动构建方位知识。 教学难点: 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5月12日了,你知道的5.12发生了什么灾难了吗?(出示图片) 1.巩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你知道“四面”是指哪四个面? (2)你们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吗? (3)在实际生活中,东、南、西、北大家都认识得很清楚,在地图或平面图上,你还认识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张平面图(出示幻灯),你能说一说学校的四面分别有什么吗? (4)引入新课 东、南、西、北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四个方向,(板书:在“十”上出示东、南、西、北)那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是指有八个方向。还有四个方向是什么呢?你们想不想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认识方向)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自主探索“东北” 出示图:学校的周围还有其他的建筑呢!你们看,有什么呀?你们知道它们又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呢? 超市在学校的哪面? 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哪个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 可能有超市在①学校的东面;②学校的北面;③学校的东面一点和北面一点 教师追问为什么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如果学生说出如“北东”这样的方向,也要先问一问为什么,然后教师纠正:北面和东面的中间也可以说是北东,但按习惯应该说东北,不说北东。) 板书:因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中间,所以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2)逐一认识东南、西北、西南 我们把东面和北面的中间叫东北(在超市上出现东北)。逐一说说其他建筑物的位置,强调“因为……所以……”的语句训练。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建筑说一说它的位置。(分层次,先有方向词、后无方向词) (4)师生小结: 小朋友们讲得很好,通过看图,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4个方向。 我们把东面和北面的中间叫做――(东北),把东面和南面中间叫做――(东南),西北在(西面)和(北面)的中间,西南又在(西面)和(南面)的中间。 (在老师说,学生答的同时,分别板书。其中东、南、西、北是一种颜色,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是另一种颜色。) 2.谈话:小朋友,你现在知道“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指的是什么吗? 3.记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能很快记住图上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怎样才能很快记住今天学习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你想怎样记。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记的? 4.增加难度说一说。(不出现任何方向) 5.疑问:老师发现图上有9个地方,那为什么只有8个方向呢?(一个是中心点) 提问:能不能以火车站为中心,说一说其他的位置。 三、实际操作,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谈话:让我们带上新知识来到森林王国,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真是好客,小猴子博士说想让你们学点知识回家,你们想跟小猴子博士学知识吗?(教师出示: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有了它,我们航海、航空、勘察、探险,就不会迷路。指南针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对发展海上交通贸易、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小朋友们,指南针很神奇,不管你怎样转动它,它的指针红色一端始终指向北方。你们相信吗?) 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个简单的指南针?帮助我们认识方向。 生折方向板,独立填写。 2.想想做做第1题 这里刚刚举行完运动会。可有几个小动物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想帮助它们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第1题:你能帮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 它们住在哪儿呢?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点击出示它们的话) 让学生按要求连一连。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第2题 小动物们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邀请我们去它们的水果种植园玩。小朋友们,你们接受邀请吗?看!我们到了。(出示第2题) 小猴说它最喜欢吃桃子了?小朋友帮它找找,桃园在水库的哪面?在这些水果里面,你最喜欢吃哪一种?它在水库的哪面? (指名几生说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在水库的西南面,你知道是什么吗?你最喜欢吃的水果在水库的哪面?说出来让小朋友们猜猜。(指名几生说后,同桌互相猜一猜)。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说说我们江苏省的东面是什么?西面是什么…… (2)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家的附近,选定一个观测点,看八个方向分别有哪些景物?记录下来,记录方式不限,但一定要找准方向啊!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教案 篇9

——

酸的化学性质

主备人:

陈盛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体验,增强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酸,如:盐酸、硫酸。它们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盐酸、硫酸具有哪些相似的用途?

学生:金属除锈

教师:物质的用途主要由什么决定?

学生:物质的性质。

教师:酸能除锈说明酸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我们用实验来体验。

活动探究:用药匙取1个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放入试管中,再倒入约2mL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学生: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

教师:分析原因,指导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氧化铜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吗?

活动探究:取氧化铜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于试管中,再倒入约2mL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学生: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蓝。

教师:分析原因。

学生: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教师:小结——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教师:观察铁锈与酸反应的试管中还有何现象。

学生:铁钉表面有气泡。

教师:引导分析原因。

探究活动:利用上述反应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

学生:当长时间浸泡时,与铁锈反应剩余的酸就会与铁继续反应,造成铁制品的腐蚀。

教师:小结用酸除锈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联系生活,铁锅的使用。

探究活动:有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铜、铁、锌,现把它们置于稀盐酸中,反应现象如图,请说出与A、B、C、D各代表的是哪种金属。

学生:描述反应现象,并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教师:小结——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探究活动: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反应。

学生:描述现象。

教师:小结——酸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教师:总结——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活动探究:慧眼识酸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1 篇10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工艺性能,为以后各章中研究结构与性能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

1. 材料的力学性能; 2.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3. 材料的工艺性能。

三、学时安排:2学时

四、教学重点:

1.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及其物理意义; 2. 不同硬度指标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场合。

五、教学难点:

材料的性能。

六、教学过程:(见讲稿)

七、思考题:

1. 零件设计时,选取σ0.2(σS)还是选取σb,应以什么情况为依据? 2. δ与ψ这两个指标,哪个能更准确地表达材料的塑性? 3. 常用的测量硬度的方法有几种?其应用范围如何?

4. 有一碳钢制支架刚性不足,有人要用热处理强化方法;有人要另选合金钢;有人要改变零件的截面形状来解决。哪种方法合理?为什么? 5. 举例说明机器设备选材中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工艺性能的重要性。

八、作业题

1. 一铜棒的最大拉应力为70MPa,若要承受2000kg的载荷,它的直径是多少?

2. 有一钢棒在无塑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11800kg,问它的强度是多少。

3. 1根2米长的黄铜棒温度升高80℃,要使该棒有同样的伸长,问需要作用多少力? 4. 一根焊接钢轨在35℃时铺设并固定,因此不能发生收缩。问当温度下降到9℃时,钢轨内产生的应力有多大?

九、教学参考书

课题研究相关教学反思1 篇11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以及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之后进行教学的。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圆的特点有了认识。下面我对我的这节课反思如下:

第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童话故事导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体会到“圆的周长”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后面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埋下伏笔。

第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但也存在着不足。在指导学生们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虽较成功地完成了这一活动过程,但指导不到位,学生合作基础不太稳固;师生配合生疏,不够默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欠缺等不足。

第三:动手操作,培养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适时的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学习新知。这一点,我做的不是很好,没有适时的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

第四:在课堂的管理方面,我还需要学习,也缺乏一种教育教学机智,以后需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案1个 篇12

效率

余干县康山初中黄志刚

研究背景:

历史教学易学难精,许多学校的历史教师仍由分专业老师兼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然则,就是专业的历史老师,能教得好的也只是少数。历史学是一门科学,教好历史课更是一门艰深的学问,如何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人说:历史是从故纸堆中翻出来的,枯燥无比。如何把大多数人认为的枯燥的历史课程教好,历史教学的方法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本课题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

文献综述:

打比方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著述极少,笔者仅仅找到焦先玲的《巧用打比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文,因此,可以说在这方面的研究仍旧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研究目标和内容: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1.用打比方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有效性;

2.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巧用打比方。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理论基础: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大量具有历史教学经验的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例为基础

预期成果:

上一篇:儿童节快乐六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数据库设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