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课题研究方案

2024-05-27

1小课题研究方案(共8篇)

1小课题研究方案 篇1

一、本课题的具体研究目标为:

1、通过有针对性的生活情境创设,使学生在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灵活地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

2、通过趣味的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会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以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及设计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实验”主要研究

1、用实物或模型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思维比较灵活,他们喜欢教师生动的讲解,关注于贴切生活的物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适当的出示生活中的实物或者实物模型,可切实节省讲解时间,提高操练效果。

2、利用图片或简笔画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逼真的图片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图片中物体的感知。而利用简笔画教学,往往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简笔画生动简洁,它要求快、简,动物、人物、植物、事物,只须迅速的简单几笔,便被生动的勾勒出来。

3、用动作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在教学生表示动作的单词时就不能仅仅靠图片来让学生观察和读了,必须配以动作让学生练习、感知,才能更牢固地掌握所学词。

4、用音乐歌曲创设情境

歌曲以其节奏、音韵之美博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生一些表示时间等的单词时,因为它们只有文字而没有图片,因此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的感觉。此时,在学生会读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将它们串成歌曲。

5、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现代化的教学,自然离不开前人的智慧引导和自己不断的经验总结,但也需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条件。电教多媒体有生动活泼的动感、丰富鲜明的色彩以及立体的音响效果,可让学生通过看、听、说来学英语。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的特点,安排情境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活化情境课内容体系。

四、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

1、文献学习:对创意法教育理念及其理论依据进行系统学习;对近几年来发表的关于创新英语课堂情境教学设计,培养交际能力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介绍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研究成功经验的文章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经验为本课题借鉴。

2、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情境设计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共性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实验教师操作情况,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状况,以便及时调整,使实验计划得以更好实施。

3、实践研究与经验总结:选定实验班级,以行动研究为主,反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并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与分析、研讨,撰写总结或实验报告,使实验更趋系统化、理论化,以此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五、实验步骤

六、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方案、学习心得体会、调研分析报告。

2、具体课例。

3、撰写教学案例、经验文章。

4、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英语小课题研究方案

1小课题研究方案 篇2

小黑麦适宜刈割期因地区和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16,17,18]。目前,尚未有贵州高寒山区小黑麦种植及刈割时期的相关报道。本文拟通过测定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黔饲1号在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确定其适宜刈割时期,为该品系在当地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3年在贵州省威宁高原草地试验站试验地内进行,北纬26°52'25″,东经104°17'22″,海拔2 435 m,年平均气温10.3℃,极端最高气温30.2℃,极端最低气温-10.2℃,最热月平均气温16.5℃,最冷月平均气温-2.1℃,≥0℃年积温3 644.1℃,年降雨量1 110 mm,无霜期182 d,年日照数1 615 h,土壤有机质52.49 g/kg,全氮3.455 g/kg,碱解氮166.45 mg/kg,全磷6.529 g/kg,有效磷112.06 mg/kg,全钾9.01 g/kg,有效钾112.06 mg/kg,pH 6.35,粘性黄壤土,前茬为青贮玉米。

1.2供试材料供试材料为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与贵州省旱粮研究所共同选育的饲用小黑麦新品系黔饲1号小黑麦。

1.3试验设计

1.3.1不同刈割次数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0 m2(5 m×6 m),行距20 cm,3次重复,条播,播种量225 kg/hm2,播种深度3~4 cm。播种前施有机肥30 000 kg/hm2,P2O5180 kg/hm2。播种时间为2013年9月12日。试验设1次刈割(2014年3月22日),2次刈割(第1次在拔节期、第2次在2014年3月22日),3次刈割(第1次在拔节期,第2次在2014年1月22日,第3次在2014年3月22日)。

1.3.2不同时期刈割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0 m2(5 m×6 m),行距20 cm,3次重复,条播,播种量225 kg/hm2,播种深度3~4 cm。播种前施有机肥30 000 kg/hm2,P2O5180 kg/hm2。播种时间为2013年9月12日。于拔节期在每一小区内随机选取长势一致的1 m2样方(边行除外)4个,用标记牌做好标记,用于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与乳熟期刈割。

1.4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物候期:小黑麦生长发育期间,记载物候期,包括出苗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及乳熟期等,记载标准参照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GB/T30395—2013[19]。

1.4.2不同刈割次数试验产草量测定:测产时先割去试验小区4侧边行,并移出小区(本部分不计入产量),将余下部分刈割测产,按实际面积计算产量,1次刈割处理齐地面刈割测产,2次刈割处理第1次刈割留茬5~8 cm,第2次齐地面刈割;3次刈割处理前2次刈割留茬5~8 cm,第3次齐地面刈割测产;测定鲜草产量的同时,每处理称取500 g鲜草将其置于自然通风阴干及35℃条件下放置20 d左右,待水分含量降至30%时(使用TK100牧草水分测定仪测定小黑麦水分含量),称取干草重,计算鲜干比。

1.4.3不同时期刈割试验株高和草产量:在小黑麦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分别选取3个1 m2样方(边行除外),测量自然株高,齐地面刈割样方内所有植株的地上部分,立即称取鲜草产量,并将其置于自然通风阴干及35℃条件下放置20 d左右,待水分含量降至30%时(使用TK100牧草水分测定仪测定小黑麦水分含量),称取干草重。

1.4.4鲜干比:根据每个刈割时期的鲜草和干草产量计算鲜干比。鲜干比=鲜草重/干草重。

1.4.5营养成分:粗蛋白(CP)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中(酸性)洗涤纤维(NDF/ADF)含量采用由滤袋技术改进的范氏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法[20]。CP产量:根据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及乳熟期的干草产量及相应CP含量计算。CP产量(t/hm2)=干草产量(t/hm2)×CP含量(%)/100。

1.5数据处理利用SPSS16.0软件对不同刈割时期各测定指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株高、CP、ADF和NDF含量,以及CP产量)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用邓肯氏多重比较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21~23]对不同刈割时期的草产量、CP、ADF和NDF含量进行综合评价。

2结果与分析

2.1物候期饲草型小黑麦黔饲1号播种后7 d(2013年9月19日)出苗,10月23日分蘖,11月18日拔节,次年3月22日抽穗,4月2日开花,4月27日种子成熟。见表1。

2.2不同刈割次数对产草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看出,2次刈割处理鲜草产量最高,为45 625 kg/hm2,3次刈割处理产量最低为4 0 7 6 8 kg/hm2,方差分析表明,2次刈割处理鲜草产量与1次刈割处理和3次刈割处理鲜草产量差异显著(P<0.05);鲜干比、粗蛋白含量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粗纤维含量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表明随着刈割次数的减少其适口有所降低,根据种植利用方式不同,可采取不同刈割次数,如主要是解决冬春季青饲料不足的矛盾,利用方式以青饲为主,则刈割次数以2次为宜,如是用作制作青贮饲草料则以在抽穗期刈割1次较好。

注:表中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刈割次数差异显著(P<0.05)。

2.3株高黔饲1号小黑麦在抽穗期(156 cm)、开花期(162 cm)与乳熟期(168 cm)时株高无显著差异,但均极显著高于孕穗期(143 cm)(P<0.01),乳熟期达到最大值(168 cm)。见表3。

2.4草产量随着刈割时间推迟,黔饲1号小黑麦的鲜草产量先增加,于开花期达到最高值(45.24 t/hm2),之后又下降;抽穗期与开花期、孕穗期与乳熟期间鲜草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抽穗期与孕穗期、开花期与乳熟期间鲜草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黔饲1号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则随刈割时期推迟持续增加,乳熟期干草产量最大(19.45 t/hm2);方差分析表明,各刈割时期间干草产量差异极显著。见表3。

注:同一指标不同小写字母和大写字母表示不同刈割时期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下同。

2.5营养价值黔饲1号小黑麦孕穗期青干草的CP含量为18.24%,随着刈割时期推迟,CP含量逐渐下降,乳熟期仅7.49%,而且各刈割时期间CP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ADF与NDF含量的变化与CP相反,随刈割时期推迟,均呈上升趋势。ADF含量孕穗期与抽穗期差异显著(P<0.05)但无极显著差异(P>0.01),其余刈割时期间差异极显著;NDF含量除孕穗期与乳熟期差异显著外,其余各刈割时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图1。

2.6鲜干比黔饲1号小黑麦的鲜干比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孕穗期为3.85,抽穗期为3.15,开花期为2.74,乳熟期为1.99。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刈割时期间鲜干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见图2。

2.7 CP产量在4个刈割时期中,抽穗期CP产量最高(2.24 t/hm2),其次为孕穗期(2.09 t/hm2),乳熟期最低(1.62 t/hm2)。方差分析表明,开花期CP产量显著高于乳熟期(P<0.05),孕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CP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见图2。

2.8综合评价草产量及CP含量是决定饲草刈割时期的最重要因素[18],NDF和ADF含量是决定饲草适口性及消化率的最重要因素[24],因此确定小黑麦最佳刈割时期必须考虑草产量和CP、NDF和ADF含量。选取各参试指标的最佳值构成“标准小黑麦”[25,26,27],本试验中选取干草产量和CP含量的最高值,ADF和NDF含量的最低值,构成“标准小黑麦”(Xo)。根据以上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赋值法分别赋值(Wk),权重总和为1。见表4。

由于各性状量纲不同,因此需要用初值法对各性状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19]。各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值经标准的无量纲化处理后,根据各指标的赋值,小黑麦各刈割时期的综合评价值=干草产量×50%+CP含量×30%+ADF含量×10%+NDF含量×10%。4个刈割时期的综合评价值和排名为抽穗期>乳熟期>开花期=孕穗期。无量纲化数值越高,说明其综合性状越好,越接近于标准小黑麦,见表5。

3讨论与结论

3.1不同刈割次数对产草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次刈割鲜草产量最高,为45 625 kg/hm2,3次刈割产量最低为40 768 kg/hm2;鲜干比、粗蛋白含量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粗纤维含量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表明随着刈割次数的减少其适口有所降低。根据种植利用方式不同,可采取不同刈割次数,如主要是解决冬春季青饲料不足的矛盾,利用方式以青饲为主,则刈割次数以2次为宜,如是用作制作青贮饲草料则以在抽穗期刈割1次较好。

3.2刈割时期是决定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确定适宜的刈割时期必须考虑饲草草产量和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一般在营养物质与草产量均达到较高时为佳[28]。国内外学者对禾本科牧草的刈割时期持有不同观点。贾慎修[29]认为禾本科牧草的适宜刈割期为孕穗、抽穗、开花和灌浆期,马春晖等[30]以及国外一些学者[31,32,33]认为,禾本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时期为乳熟至腊熟早期,孙元枢[28]认为小黑麦开花期刈割最佳。本研究表明,黔饲1号小黑麦最佳刈割时期为抽穗期;随着生育时期推移,黔饲1号小黑麦的株高持续上升;鲜草产量先增加,开花期达最高,之后又降低;而干草产量持续增加,乳熟期最高。这主要是由于株高的增加,茎秆和叶片水分含量的下降和干物质产量不断积累[34]。

以草产量为判断依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最佳刈割期为初花期,其鲜、干草产量分别为47.51~51.61 t/hm2和10.12~11.68 t/hm2;禾本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期为盛花期,鲜、干草产量分别为37.58~44.80 t/hm2和6.51~9.99 t/hm2[35]。黔饲1号小黑麦在乳熟期的干草产量为19.45 t/hm2,是紫花苜蓿单次刈割产量的1.7倍,是一般禾本科牧草的2.4倍。体桂芝等[36]、李诚等[24]和宋慧欣等[37]研究表明,在水肥适宜条件下,小黑麦鲜草产量为38~40 t/hm2,干草产量为15~17 t/hm2。本研究表明,黔饲1号小黑麦开花期的鲜草产量的平均值为47.24 t/hm2,乳熟期干草产量为19.45 t/hm2,说明该品系具有较大的饲草生产潜力。

3.3最佳刈割期的评价CP产量为干草产量和CP含量的乘积,其综合了饲草产量和品质,作为判定牧草最佳刈割时期的依据较科学[15]。本研究表明,随着刈割时期推迟,黔饲1号小黑麦的CP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抽穗期CP产量最高(2.24 t/hm2),比其他小黑麦品种高38%[37,38],和紫花苜蓿单茬刈割的CP产量相近[35]。但本研究的CP产量除开花期与乳熟期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各刈割时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需要利用其他评价方法确定该品系的最佳刈割时期,这一现象主要由于株高不断增加,干物质不断积累,而小黑麦CP含量却逐渐下降,故干草产量与CP含量的乘积无显著变化[34],不能以CP产量证明某一时期为最佳刈割时期。

CP含量是影响牧草饲用品质的重要指标[24]。根据美国豆科牧草,豆科和禾本科混播牧草,以及禾本科牧草干草等级划分标准,一等牧草的CP含量大于17%[39],黔饲1号小黑麦孕穗期CP含量为18.24%,达到一等牧草的标准。ADF和NDF含量是衡量牧草适口性和消化率的重要指标,其含量越低适口性越好,消化率越高,对于饲料价值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39]。在小黑麦其他最佳刈割时期研究中,均未考虑ADF/NDF含量[24],而本研究将ADF和NDF含量作为重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更具有全面性。

随着生育时期推移,小黑麦的干草产量、ADF和NDF含量均增加,而CP含量逐渐降低。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草产量、CP、ADF和NDF含量确定最佳刈割时期,以提高饲草生产性能和适口性。本研究综合考虑黔饲1号小黑麦的干草产量、CP、ADF和NDF含量,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得出其最佳刈割时期为抽穗期。此时饲草CP含量较高,ADF和NDF含量较低,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鲜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最高,可青饲家畜,有利于缓解贵州草食家畜冬春季青饲料不足的矛盾;黔饲1号小黑麦于9月中旬播种至4月上旬抽穗,此时刈割不但可以补充当地饲草料资源,而且可以及时将土地腾出来,为种植第2茬作物提供时间和空间。

如果要提高黔饲1号小黑麦的经济效率,应考虑乳熟期刈割,此时虽然饲草的粗蛋白含量(7.49%)较低,但干草产量大幅增加,鲜干比迅速降低,单位面积获得的经济效益大幅增加,收获的饲草易于调制成青贮饲料或干草,利于解决当地冬春季家畜饲料短缺的问题。

摘要:对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黔饲1号不同刈割次数及在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与乳熟期不同刈割时期,测定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株高、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该品系的最佳刈割期。结果表明,刈割2次处理鲜草产量达45.638 t/hm2;不同刈割时期以乳熟期干草产量最大,为19.45 t/hm2;抽穗期粗蛋白产量2.24 t/hm2,均高于其他生育时期,且综合评价也最高。要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率,应选择乳熟期刈割;要得到最佳利用率,应选择抽穗期刈割。

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的方案 篇3

[关键词] 科学小课题;自主探究;方案

科学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动手做”,亲身经历“动手做”的活动,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指导,从不同类型的小课题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自主探究能力、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性格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通过对全年级学生的小课题研究调查发现,80%的学生很乐意去挑战自我,动手研究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给予学生自我研究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课题方案设计

科学小课题研究可以按照现行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一般模式,进行方案的设计指导。流程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提出问题就是让学生明确要研究的课题。科学小课题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动手探究的;二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条件下的可操作性;三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具有独立研究的可能。

根据调查分析将从以下三种类型指导六年级学生科学小课题方案的设计:

1.科学实验类

科学实验类是科学小课题研究的主流方向,可直接按照科学探究的七步法进行课题研究。从问题出发,先对问题提出疑惑或假设可能的结果,根据假设制订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以学生小课题“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学生发现的“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是否有变化”这个问题,确定研究的课题,设计课题方案。可采用最简单的方式,每天利用身高贴量出身高,用画脚步轮廓图找出脚趾和脚后跟的直线长度,持续研究至少半个月以上,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数据。

2.科学幻想类

如果说科学实验是科学小课题的主流方向,那么科学幻想绝对属于偏门,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以前的科学幻想在现在都变成现实,比如说电话诞生之后,从有线到无线,从体型硕大到小巧玲珑,从功能单一到智能手机;再比如说电脑,从刚诞生的埃尼阿克占据几间房,到微机,到笔记本电脑,到掌上电脑。纵观科学发展史可以发现,很多时候都是思想在先,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实现的可能性。科技创新大赛中的科学幻想画类也许就是想从孩子们的想象力中发掘未来可能变成现实的想法。

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创造发明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首先,“画出一幅蓝图”——幻想达到的效果,这个可以用画笔绘出,也可以用语言描述,最好是图文并茂;其次,进行“结构设计”——如果是实物幻想发明,则需要说明内部结构特点;如果是未来展望,则需要全面介绍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实现幻想的效果。

3.资料整理类

这种类型的小课题,主要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地球与宇宙范畴,现阶段很难有条件去进行实验观察。经调查发现,六年级近50%的学生感兴趣,教师应让学生用资料搜集整理的形式进行类似文献综述类型的课题研究。

例如,《阿波罗登月真伪》从网络中发现对阿波罗登月的怀疑出发,搜集各种类型的资料进行分析,去寻找证据来认证阿波罗登月的真假。可利用网络搜索关于阿波罗登月的争议话题,登陆谷歌月球,寻找登月第一手资料,从双方辨识的焦点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结论。

二、课题实践研究,数据记录

确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研究。对于时间较长的实验研究来说,坚持不懈、认真实验是比较难的,可以称为长周期实验的课题研究。此时教师需要不时通过各种方法督促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鼓励学生的研究过程,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持续研究。例如,“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要求至少研究半个月以上才具备一定的代表意义,因此这个课题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完成长周期任务的能力。

科学幻想类的课题,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不怕学生天马行空,只要能圆满解释,那么就是成功。学生最怕的就是别人笑话他异想天开,这种情绪有时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科学课课标里明确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

资料搜集类课题,就是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再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合理的结论。

三、分析总结,撰写科学小论文

科学小课题以科学小论文的形式表达研究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分析自身的观察结果、实验数据、搜集的资料等基础上表达课题研究的成果。学生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教师应强调原始数据的重要性:哪怕是错误的数据,也不可以更改。有时错误的数据也能引发重大发现。

以“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小课题为例,出示研究的科学小论文。

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

我针对身边的小疑问: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是否有变化?从自身感到困惑的地方出发来设计实验:每天在早上8点、中午12点、晚上20点先通过身高墙贴测量身高;再通过画脚部轮廓图,测量脚长。最后通过比较早中晚的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经过17天连续不断地测量,分析数据发现:一天中晚上的身高比早上要矮将近1.5厘米,脚长却是晚上要比早上长1厘米左右。

通过资料搜索,人一天中身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和职业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些肩担、背扛的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尤其是举重运动员,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更为明显,早晨起床时要比晚上睡觉前高出2~3厘米。

而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又是评定生理负荷大小和疲劳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个体而言,早晨起床时最高,晚上睡觉前最矮。脊柱这一生理增减,仅是一日之内的变化,经过一夜睡眠,肌肉得到充分休息,疲劳消除后,身高也随之恢复。

通过观察和资料搜索发现:一天中脚长的变化原因是人活动了一天之后,脚的血液循环慢,发生了肿胀,脚部就会增大;而当晚上睡觉时,脚和心脏的位置在同一水平线,血液循环加快,所以早上脚部就会小。

根据不同课题类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让学生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整理数据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蔡艳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新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2).

[2]任英丽.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的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8).

课题研究方案1 篇4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成员构成:

支持人:汪静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初中生语言的粗糙、粗俗、粗陋,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学生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笔者在批阅学生作文或者试卷时,深有感触。通过一定的调查,发现初中生作文时最大的困难是“笔下生涩,词汇贫乏”。同时许多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会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识字方法,如:根据上下文猜字,认字的半边,问别人等,特别是完成预习作业时,学生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完成识字预习,这些现成的东西就养成了学生们不动手查字典的懒惰习惯。当今社会,快餐文化也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如何让孩子主动自觉地查字典,主动学习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今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语文课堂,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审美体验,而忽略了最基础的语文字词的教学。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应该重视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的训练,它是语文最基本的素质。

回顾自己的求学和教学过程,笔者深刻认识到养成查词典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在终身学习中受益无穷。词典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和资源,国内关于词典活用策略的研究已有相关成果出现,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对学生汉语词典活用策略的研究尚少。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从最基础的字词做起,教会学生活用词典。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词典又作“辞典”,是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词典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和资源。

词典活用的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即特殊个体初中生在语言学习前、学习过程中及学习后应该具有的能够查阅字典、词典及灵活运用字典、词典所含信息,能够持续地学习和积累字词的能力。以此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自身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相关政策依据

1.新课标的能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识字教学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初中生“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建构主义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思想是:(1)学习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2)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3)学习是对新旧信息重新建构的过程;(4)建构性学习的过程是双向的;(5)建构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同化和顺应;(6)建构性学习是多元的。同时,建构性教学认为:教学的中心应该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3.主体教育理论。

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主体性的特征有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这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4.人本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研究”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忽视字词教学现象而做出的行为反应,是通过在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即字典、词典的灵活运用来加强字词教学,加大学生字词储备,借助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初中阶

段进行强化字词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借此提升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这是广大教师的共识,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就是立足于上出语文本色课,达到语文学习“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从根本处学语文,用语文。通过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字词典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策略,以作为语文课强化字词教学的好的切入点和抓手,能够较有保证地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较长时间的后续学习提供保证。让中学语文课焕发生命的本真活力,提高中学语文的学科和社会地位,让我们的母语教学真正得到重视和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分析初中生词典活用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为中学生灵活运用字典、词典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通过调查研究,探索测查学生字词积累量的有效方法。

3.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建立“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认识保障体系。

4.构建字词教学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5.从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角度出发,探索出使学生有效学习、快乐学习的科学方法,丰富教师育人方法,建构新型师生、亲子关系,提高语文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幸福指数和效果参数度。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

1.阅读有关理论著作,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相关教学案例,掌握词典活用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学习课题实验内容和了解实验过程,制定研究计划、方案,明确研究方向。

3.制定调查问卷,为下一阶段的学生问卷调查做准备。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1月

1.调查并分析初中生“词典活用”的现状及原因。

2.阅读相关的教育论著并撰写笔记,加强理论修养,为课题研究提供方法支撑。

3.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搜集典型的教学案例并进行分析。

4.选择部分典型的实验对象,对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活用词典的表现进行过程描述和分析,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5.探索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之“活用”的方法研究及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6.撰写论文,论述教会初中生词典活用的策略,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

(三)第三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13年12月

1.全面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研究形成全面的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完成“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研究”的研究报告,提出结题申请。

2.邀请课题县教科室,市教科所专家进行课题解题鉴定。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及使用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获取与本课题相关的大量研究资料,为课题研究人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

2.教育调查法:运用调查研究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因素。同时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了解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评价方面的内心需求;运用观察法,观察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题实施的措施。

3.行动研究法:根据前期分析归类的结果,运用行动研究法,依据学科特点,探索中学生查字典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之“活用”的方法研究及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在课堂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4.案例分析法。选择部分典型的实验对象,对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词典活用程度对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进行过程描述和分析,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5.比较研究法。运用比较研究法从纵向上动态研究课题实施前后实验对象在语文学习中词典活用程度和有效度上的变化;从横向上比较研究被实验的初中生

语文学习词典活用在学段上的共性和差异性,从而比较全面客观地揭示初中生语文学习活用工具书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调查报告一份:《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调查报告》

2.撰写读书笔记两篇。

3.撰写《词典活用程度对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的案例分析。

4.撰写论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会学生活用词典》

十、已经开展的研究及存在的疑惑

1.课题立项以来,我已开展了下列研究工作:

(1)阅读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著作,学习课题实验内容和了解实验过程,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为本课题的个性化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确定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过程,确立研究方法,明确研究方向。

(3)制定调查问卷,分析分析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初中生语文学习词典活用的因素。

2.研究中存在的疑惑:

由于受应是教育下唯分数的影响,在学校各项成绩考评的桎梏下,有些语文老师和学生对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持怀疑、反对的心理。课题研究相关佐证及数据的搜集和采集收到一些人为阻力的影响。

个人小课题研究方案 篇5

方案

郭莉芳

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设计者:郭莉芳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但一味的只传授现成知识,在教学包括实验教学中按“验证式”组织教学,过份强调了全体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小课题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可用所用知识、现有仪器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小“热点专题”作为一种载 体,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我们在探索与实践中,发现开展小课题实验教学,在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 练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品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等方面确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J.Schwab)在哈佛大学举行的 纪念演讲中,提出更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Teaching ofScience as Inquiry)。“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 者结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实验教学。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 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对帮 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等方面确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高中全体学生,主要是自己的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

“小课题实验教学”的程序内容包括主程序和辅助程序两部分,主程序是在 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课题让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辅助程序有图书情报检索 和小论文的撰写等。课题的难度宜由浅入深,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兴趣,挫伤他

们的积极性,主程序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选题关键,其它三步也是缺一不可的。

六、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1.选题,即提出问题

第一,专业性选题。第二,社会生活中选题。

2.分析选题,决定研究方向,论证方案制定计划

选定题目后,即开始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预期目 标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结合题目存在的问题,构思设计试验方案,并与学生一起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得到的结论,再修改进一步论证

3.实验或论证

方案获通过后,若需要实验的,排出时间表,确定相关仪器、药品进入试验 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做好记录

4.结题

实验完毕,随即指导学生总结成果,写出有理有据的课题研究

报告,做出作品或完成小论文或写出调查报告,附设计制作构思及其说明。

七、小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总结、论文、课堂实录、教育效果等。

3、各类获奖的材料、证书。

“小课题实验教学”应注意以下三个关系:

1.自主与引导的关系。2.过程与结果关系。3.个体与全员关系。

“小课题实验教学”预期结果:

1.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2.初步训练了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品质。4.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篇6

中学理科组人员:熊贵洪 宋海山 李先明 贾宝强 牛强 严勇虎 张倩 王月月

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师教育教学一线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要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课题名称

培养学生数学推理、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素养

二、课题的提出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想到问题的结论,但是不能说清思考的过程,不能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尤其是很多学生只重视问题的结果,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的学生会说不会写或会写不会说,渐渐地就走入了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的误区。针对以上问题,我确定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合情推理能力养成”这一课题。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方面,学生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题意、思路、数量关系、式义等,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理能力,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规范答题的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建立空间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形成严密抽象的推理形式。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1)制定计划要求。(2)制定研究方案

2、试验阶段:(1)实施具体方案。(2)反思经验与不足。

3、总结阶段:(1)根据课题研究,观察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变化。(2)对课题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二)实施过程

首先,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采取谈话法和问卷法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主要总结出四大成因:一是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怕答错或答不好而被同学或老师笑话。二是性格内向,不想或不敢表现自我,或没有机会发言渐渐封闭自我。三是对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不能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四是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走就想跳„„不会用数学语言规范答题。

可见,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交往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程加大了实验几何的内容。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同时降低了几何学逻辑严谨性的要求,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从数学活动中获益;而且通过活动掌握空间性质,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类比,以及创造力等,这些明显的长处日益受到重视。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报告。

2、案例分析及论文。

1.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器的实践与研究 2.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 3.易错点的提前干预的研究 4.“问题串”式教案的设计 5.概念引入方法的探索

6.对教材“课题学习”教学策略的分析

7.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实践研究 8.课堂引入中情景创设的研究

9.教学设计中优化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 10.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个案分析 11.培养学有余力学生的个案分析 12.对教材例题处理策略的研究 13.课堂教学中即时反馈策略的研究 14.课堂教学中知识探究的运用研究

15.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6.课堂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17.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18.概率教学方法的研究 19.统计教学方法的研究 20.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1.中小学衔接教学方法的研究

22.课堂教学中教师“小结”的策略研究 23.数学史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24.数学预习的策略研究

25.学生数学小论文撰写的策略研究 26.教学设计关注教学目标的策略研究 27.课堂观察实施策略的研究 28.数学教学中使用“学案”的研究 29.复习课教学课例分析的研究

30.初中学业考试题的特色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31.“变题”的方法与技术

32.学生试卷自主分析及其实效性研究 33.以教学诊断为目的的试卷分析研究 34.数学单元测试命题其诊断功能的实践研究 35.初中数学优化学生思维的实验研究

36.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目标与方法目标的整合研究 37.初中数学教学三维目标达成的微格监控与应对的研究 38.初高中数学知识脱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 39.课程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1小课题研究方案 篇7

雷击现象乃至遭受雷击危害生命的事件一直在发生, 由直击雷造成的损害相当严重, 并且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位反击造成的危害也大幅度增加。目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多样性, 防雷击工作一直被强调。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 电与人类的生活已经息息相关, 人类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经济生产都离不开电, 而雷击灾害对电力、电子等设备的危害是致命的, 因此雷击灾害现已被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称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

作为公共游乐设施的轨道观光小火车, 其防雷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更是不容忽视, 本文对其防雷系统进行了研究。

1 雷电灾害及防护原理概述

1.1 雷电的产生及其危害

进入春季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雷电多发期, 尤其是南方省份。雷电是由于天空中的云层所带的正负电荷分离, 正电荷积聚的云团和负电荷积聚的云团之间电位差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的放电现象。强烈的放电可以击穿空气, 直接击落到大地上, 其电压之高可达1亿伏, 温度更是可达2~3万℃。雷电灾害可对电网、广播、通讯、航空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生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1.2 雷电灾害的主要类型

针对不同方式的雷击, 需要设置不同的防雷击装备。雷击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2.1 直接雷击

直接雷击主要是指雷电直接击到被击物体上如树木、动植物、杆塔、建筑物等。由其高电压瞬间放电所带来的电效应、热效应、机械力效应等造成人员和家禽家畜伤亡、建筑物损坏、用电设备短路以及火灾。

1.2.2 感应雷击

感应雷击主要是由雷雨云静电感应、直接雷发生或接闪器接闪时, 其周围的金属导体或电气设备等电荷排布会发生变化, 从而产生感应电势或感应电流。通常在以雷电通道1.5km的半径内都可能产生危险电势危机人畜生命安全。而且此时其周围往往会伴随产生一个剧烈变化的电磁场。处在电磁中的电子设备会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压, 当感应电压超过了元器件的极限耐压值时, 电子设备就会被击穿损坏, 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变化电磁场波及的范围距离雷击发生地可达几十千米。

1.2.3 电力线引入雷电

当直击雷发生在建筑物架空线路或者架空金属管道时, 会产生较高的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此时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会沿着架空线路或架空管道两端蔓延入侵, 可能将沿线的电力电子设备绝缘击穿、或者电压电流异常变化。造成设备误动作、数据丢失、电子设备受干扰, 甚至引起整个系统瘫痪。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严重的危害。

1.2.4 地电位反击

地电位反击主要是由于接闪器遭遇直接雷击将雷电流导入接地系统, 由于接地系统存在一定的接地电阻值从而产生高幅值的危险过电压。此危险电压经由其他防雷系统的接闪器、设备的接地线、电力系统中心线接地端、直流接地端、屏蔽接地等给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地电位反击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雷电流引入接地系统中, 由接地电阻抬高地电位, 从而反向击穿设备。二是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存在多个接地网, 但彼此之间相隔的安全距离不够, 某一接地网接受大量的雷电流, 从而产生高电位向周围没有接受雷电流的接地网反击, 从而将危险有害电流引向设备。

2 防雷设计依据与原则

本设计方案在制订过程中参考了以下国家规范、行业规范和国际相关标准[1,2,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结合实际经验, 本技术方案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1) 安全可靠:进行现场调研, 搜集历史雷暴记录资料、勘察工程处地形地貌,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防雷方案, 对工程进行综合评估、安全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技术评审, 从而确保设计方案安全可靠。

(2) 技术先进:在确保安全可靠以及不超出合理的预算范围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现今国内外先进成熟的防雷技术以及防雷器件, 既能对设备进行安全可靠地保护, 又能保障客户的利益。充分发挥产品之间的优势互补使整个系统做到真正的最优性价比配置, 留有一定的扩容接口。

(3) 经济美观:以安全生产为前提, 以客户利益为参考合理的利用预算, 不盲目的追求昂贵的配件, 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 整套防雷设备外观尽量贴近自然融入整个景区的布局, 既满足安全的需要又不破坏景区原有的景观。

3 方案设计

某著名旅游景点, 为雷暴多发山区。此景点预算开发一条轨道观光旅游线路, 采用单轨架空的形式铺设轨道。预计轨道全长3.9km, 宽0.58m;小火车宽1.5m, 高1.7m;轨面距山谷最低处29m。轨道侧面架设有供电三相滑触线其电压为380V, 车辆通过碳刷从滑线上取电。

3.1 接闪器

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到物体或设备上。根据GB50057第4.4.1条[1],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 也可采用由接闪器、接闪带和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由于该项目针对的是景区, 综合考虑安全、美观、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后沿途采用多根避雷针成列排布做接闪器。

相邻两根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如图2所示。

令D为两针间距离, 2bx即在高度为hx水平面上保护范围的最小宽度, 它位于两针连接线的中垂线上, 即距离每针为D/2。

h0为两针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 计算如下:

式中p为高度影响系数

当D=7ph时, h0=0两避雷针不能构成联合保护即两避雷针之间存在保护盲区。因此两针间距离与针高之比D/h不宜大于5。

考虑到景区避雷针过多影响美观, 此方案中取极限值D/h=5、被保护车辆高度hx=2m, 轨道长L取3.9km, 由图2易知2bx表示在高度为hx水平面上保护范围的最小宽度, 当h=10m时:

由rx= (h-1.53hx) p;

N=L/D;

代入数据易得rx=6.94m

D=5 0 m

N=7 8根。

当h=12m时, 同理算出:

h0=2.8 5 m D=6 0 m N=6 5根。

当h=14m时, 同理算出:

h0=4 m D=7 0 m N=5 6根。

当h=16m时, 同理算出:

h0=4.5 7 m D=8 0 m N=4 9根。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 当避雷针选得越高, 线路上所需安装避雷针的数量越少, 且受保护车辆两边的被保护范围越宽。结合安全因素、景点的美观以及工程安装造价角度, 建议采用树形接闪杆沿轨道安装56根, 接闪杆顶部距轨道面高14m, 每两根避雷针相距70m。

3.2 接地措施

地网是有效发挥泄流作用的保障。接地电阻阻值越小, 雷电流的发散就越快, 被雷击物体高电位保持时间就越短且接地电阻两端产生的电压相对较低, 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危险性。

根据G B 5 0 0 5 7规范要求, 轨道必须接地。在轨道下面空旷地方做地网, 每个铁柱都应做引下线和接地。柱子壁厚比较厚, 直接用壁厚做引下线, 用4 0×4 m m热镀锌扁钢把每个柱子连接起来。轨道全长为3.9 k m, 如果只做一个地网的话, 当雷电流入侵时, 影响散流效果。每隔5 0 0 m做一个地网, 接闪杆的地网与引下线共用一个地网。在铁轨下面开挖一个4 0 m×4 0 m×0.8 m的基坑做地网。把连接柱子的扁钢连到地网上。每个地网的水平接地体采用的是4 0×4 m m的镀锌扁钢, 水平接地体埋深不得小于0.6米。垂直接地体采用的5 0 m m×5 0 m m×5 m m×1 5 0 0 m m和X H T型接地模块。XHT新型接地模块是一种由导电非金属材料为主内置镀锌扁钢的接地体, 具有极高的降阻特性, 且性能稳定不随季节发生变化。将其埋入土壤后, 通过潮性作用, 模块散流体随土壤结构层释放电解离子。因此, 金属接地体与大地的接触电阻将大大减小, 能有效的防止地电位反击。为了使地网接地电阻达到要求, 更好的发挥接地模块的降阻作用, 每个模块配2包XHT型长效防腐物理降阻剂 (25kg/包) 接地模块采用水平埋置, 埋置深度大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小于4m。以满足规范要求的接地电阻值达到10Ω。

3.3 电源和接地防护

感应雷、电力线路或管路引入雷电波、地电位反击等侵入到各类电子设备造成设备损毁的灾害现象十分普遍。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 (槽) 、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和安全保护接地及浪涌保护器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此外设备电源部分进行以下防护:

(1) 在高压变压器出线至总配电柜的主断路器进线电缆前端加装电涌保护器, 大通流防雷模块做一级电源避雷器。

性能:SPD类别:开关型

(2) 总配电柜至各供电点分配电箱上加装电涌保护器, 作第二级保护, 防雷模块, 做二级电源避雷器。

性能:SPD类别:限压型

(3) 在控制中心电源的前端加装电涌保护器, 作第三级保护。

性能:SPD类别:限压型

(4) 在重要精密的仪器设备的电源进线前端加装插座式电源电源保护器, 作为末级保护[3]。

性能:SPD类别:组合型/限压型

4 结论

避雷针做接闪器, 配合接地系统和电源防护系统, 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护直击雷、电磁感应、地电位入侵等雷电危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需加强对接闪器、接地系统以及电源防护系统的日常维护及检测, 保证上述系统在正常状态工作。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健康小肚脐(1个月) 篇8

肚脐“痊愈”日

脐带脱落的时间与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结扎的方法有关,一般来说,如果残留端很短,脐带在24—48小时内就会自然干瘪,3—4天后开始脱落;残留端较长的话,则需要5—7天:大多数宝宝在半个月左右可以自行愈合。

脐带在脱落的过程中,其创面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父母们需要小心呵护,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各异的护理措施。

肚脐潮湿

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是帮助痊愈的重中之重。一旦脐部潮湿,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脐炎。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保持脐部的干燥。

1、在给宝宝洗澡的过程中,最好选择擦浴,避免脐部碰到水;也可以到药店买一种新生儿专用的脐部防水贴,以保护脐部。

2、为了防止尿液污染脐部,最好选择那种可以留出脐部空间的尿不湿,做好隔离措施,及时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尿布勤更换。

3、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还要注意肚脐的通风,不要盖得过厚,防止产生水汽:一旦发现肚脐有潮湿状况,应立即用棉布轻轻吸干。

Tip:千万不要把爽身粉撒在肚脐周围,不利于脐部的正常呼吸,而且有感染的危险。

肚脐流脓

有的宝宝脐部会有少量液体,或者脓液流出,但没有其他红肿症状,不用过于担心。可用婴儿专用棉签蘸75%的酒精把脓液轻轻擦干净,然后再把酒精从脐根部开始,慢慢向外擦拭脐部周围皮肤,不要来回乱擦,以免引起感染。

Tip:千万不要用龙胆紫涂在脐部,这样不但会影响对脐部状况的观察,而且还会使脐部表面结痂,阻碍脓液的排出。加重症状。

肚脐变黑

有些宝宝的脐带残留会变成干黑色,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其实这也是脐带脱落前的一种表象,可以用95%的酒精轻轻擦洗,帮助干黑的脐带自行脱落。

Tip: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在保证新生儿一切正常的前提下,要静待脐带的自行脱落,千万不能着急去拉扯,甚至盲目地剪断。

如果新生儿的肚脐一直都不见痊愈,而且出现红肿状况,宝宝的健康情况也不理想,那么有可能患了脐炎。除了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之外,还要注意脐部的保护,防止灰尘的污染,可以轻轻用纱布盖一下。

上一篇:工会啊,我的家!(诗歌)下一篇:银监任职行长谈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