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2024-07-05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2篇)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1

篇一: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结束。这个会议直接为明年的经济走向和改革重点定调,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和措施。

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系统论述了做好城市工作的重大意义和重点工作,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基本遵循。要认真组织传达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狠抓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上来。

今年我们认真贯彻“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的要求,创造性地落实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确保了“十二五”圆满收官,实现了由欠发达省份向中等发达省份的历史性跨越。“十三五”时期,要聚焦“四个全面”战略,紧扣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实现新常态下新跨越。

篇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12月22日,中国保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传达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保险监管系统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推动保险监管和行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项俊波指出,要加深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确保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统一到中央对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上来。今年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今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比较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转变,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努力实现多方面的工作重点转变。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项俊波强调,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领会新常态给保险业发展带来的趋势性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加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实现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深刻把握保险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域,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核心功能和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为方向,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刻把握改革、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又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节奏,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在改革和发展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项俊波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联系实际认真谋划和做好保险监管工作。一是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全面深化保险改革,为保险市场注入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实施商业车险改革,进一步推进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切实发挥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在服务全局上下功夫。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更好地体现保险的行业价值和责任担当。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调动更多保险资源进入农业农村,使农民更便捷获取保险服务。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盘活用好保险资源。

三是在防范风险上下功夫。运用好前期压力测试的成果,加强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稳妥推进“偿二代”的正式实施,防范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监管,防范资金运用风险。强化案件综合治理,切实防控非法集资风险。

四是在加强监管上下功夫。要坚持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统一,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统一,不断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完善监管制度机制,改进监管方式方法,加强保险公司治理和内控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监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监管效能,为“十三五”时期保险行业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篇三: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客观评价了年经济工作的成果,深度分析了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确定了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和总体要求、政策基调和主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驾驭发展大局、把握规律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如何学习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谋划好2021年工作,推动科学发展,谈几点思考与学习体会。

一、准确把握“四个基本” 深刻领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质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意义重大、节点关键。这次会议是在欧债危机蔓延、国内经济下行、部分中小企业破产、股市持续下跌等如此复杂背景下举行的。中央对明年经济发展的策略应对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全国经济协奏曲的主旋律和指挥棒,所以必须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反复学习研读、思考归纳,我认为把握好会议精髓,必须把握“四个基本”:

一是把握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无数的事实证明,党的事业胜利来自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深刻分析。2021年中国经济在危机中成长,所以在2021年政策安排和准备行动之前,一定要对形势有一个准确判断。会议认为,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股市持续暴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美国经济陷入混乱和高负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前景低迷等。这就是中央对形势的基本判断,只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两个形势基本判断上来,才能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自觉性,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和主动,才能趋利避害,实现稳中求进,实现持续发展。

二是把握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基本定调。中央对各种形势作了全面分析和判断,提出了推动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个“稳中求进”的定调,对于把握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和速度,数量与质量很重要。这样基调的确定,是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的科学判断。“经济维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光稳还不够,必须继续朝前走,在稳的前提下,要化不利为有利,在危中求机,推动经济继续平稳地向前,因为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去解决,要准确理解,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的辩证关系。

三是把握对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中央强调2021年经济工作,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线和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题,做到四个牢牢把握: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个战略基点,因为外需无法左右、内生动力、自主发展必须扩大内需;牢牢把握发展实体这一坚实基础,鼓励勤劳致富、实业致富,不鼓励投机式致富和掏别人口袋致富;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鼓励自主创新、增强集成创新,以创新增强竞争力;牢牢把握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握了这四个基本原则,工作就有了尺度和标杆,就有了着力点和着重点,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四是把握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基本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五项: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二是抓好“三农”工作,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三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四是抓好重点领域改革。第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其实工作任务远远不止这些,这是中央对新年度工作的基本部署,也强调了着重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二、 突出“五个坚持” 在履职实践中落实会议精神

2021年全国经济工作大政方针已定,目标任务已明确,调子已定。关键是要抓落实,关键是要办好自己的事。 2021年我们将以迎接宣传和学习贯彻党精神为主线,把握一个总基调,强化“两个保障”, 突出“五个坚持”,重点围绕“稳”字做文章、围绕“进”字求突破,全面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的胜利召开。

一个总基调就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是2021年经济发展必须坚决执行的一个总的政策基调,不能 有丝毫动摇。

强化两个保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为落实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部署,提供组织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队伍保障。实现中央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战略目标。

突出五个坚持。我们要深刻理解“稳中求进”准确内涵和内在要求,在稳中求进的框架内,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在工作中突出五个坚持:一要坚持稳中求进。稳是为了进,进是为了稳,不进无以稳,不稳无法进,因而进才是稳的目的。我们要按照总分行要求,紧贴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情况,针对性拿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建议,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向上争取信贷资金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大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最大限度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合理资金需求。小微企业、三农、科技型等企业贷款增幅要高于平均增速,以此推动地方经济在稳中继续前进。

二要坚持稳中求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方向不变,但要求增强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提出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这对执行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作为货币政策的传播和执行者,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稳健货币政策的新内涵、新要求。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对不同的行业和产业区别加以政策对待,同时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变动,适时适度调整窗口指导方向和力度,着力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货币政策意图灵活支持经济实体,把货币政策执行得适时适度、灵活有效。

三要坚持稳中求优。就是通过优化对政府、对金融机构、对社会公众的金融服务,为货币政策传导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引导金融机构贴近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经营优势,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以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着力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再建项目、小微企业优先发展,成效优良。大力推进民生金融创业惠民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辖内社会秩序优良。

四要坚持稳中求新。要创新货币政策传播新渠道,在“四会”基础上,建立约见谈话制度、月度分析制度、突发情况报告制度、定时会商制度,信贷投入效果评估制度等。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继续推进深化扩大推广“金融帮办、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等金融服务新形式。大力推广林权抵押、商标质押等融资新渠道,指导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订单、知识产权等适合科技企业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产品,举行金融产品创新推介会、督办会、表彰会。加快推进融资债券、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活动,提请政府制定一个推动直接融资指导意见和激励办法。

五要坚持稳中求为。在支持地方经济平稳发展中,人行要主动作为,顺势而为,为所当为,正确把握政策,准确判断形势,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当好地方政府参谋助手,加强沟通协调,开展良好合作,争取地方政府对工作的支持,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协助政府出台鼓励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制度办法。继续深化“金融帮办、县区行”对中小企业的覆盖面,引导金融机构开拓视野,准确定位,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责任。加大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和征信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努力推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美丽富庶幸福新淮安贡献力量,为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支撑,为实现淮安五大建设目标作出努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献礼。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2

亮点之一:首次正式提出农业机械化质量的科学概念

这次会议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于它蕴涵了实践经验的提炼和理论的创新。亮点首先表现在对农业机械化质量概念的科学阐述方面。张副部长指出:农业机械化质量是农机产品质量和运用效果的有机结合。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共同构成了农业机械化质量的内涵。农机产品质量涵盖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等,是对农业机械满足农业生产技术要求的评价。农机作业质量是作业标准、农艺要求、操作技能、机具状况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优化组合,反映的是农业机械使用的最终效果。农机维修质量涉及维修网络建设、维修设备状况、配件质量、维修技能等内容,是指维修后的农业机械满足其修理技术要求的程度。农机服务质量贯穿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全过程,具有更为宽泛的内涵。农业机械化质量概念的确立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对全系统更新认识,统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张副部长还分析了四个质量之间的关系:产品质量是其他质量的基础;作业质量可以检验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维修质量既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又影响农机作业质量;服务质量是管理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上的综合体现。据我了解,这些论述都是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全面阐述农业机械化质量的概念的丰富内涵和外延,标志着我们对农机化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我们按照发展规律办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亮点之二:完整概括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宝贵的发展经验

这次会议不仅首次提出农业机械化质量概念,还第一次对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内容不断扩展。我作为长期在农机化系统工作的员工深有体会。八十年代初期,《脱粒机事故一百例》的调查报告,引起强烈反响,胡耀邦总书记做了重要批示,农牧渔业部和机械工业部联合颁布《关于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加强农机产品鉴定工作的联合通知》,建立了农机推广鉴定制度;九十年代制定的《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和有关标准,为维修质量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新世纪初在跨区作业的拉动下,联合收割机得到迅速发展,农机适应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农机的作业质量,农业部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开展收割机质量跟踪调查,农机作业质量考核应运而生。2004年《中华人民共合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标志着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进入了依法促进,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发展从关注农机产品的一般技术指标发展到关注农机产品的安全性适应性;从关注农机产品质量到注重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从单纯关注的数量积累到关注数量和质量并重。近年来,各地努力在提高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索,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张副部长对此给予了精辟的概括: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依法管理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质量体系建设,为做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质量能力建设,为做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必须依托质量提升效益,保障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他明确指出:这些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对我们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张副部长还特别指出了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够到位,发展不够平衡,体系不够健全,保障不够有力等四个方面。我们必须对以上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研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亮点之三: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抓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意义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部署的要求,张副部长在讲话中全面论述了抓好农业机械化质量的现实意义。把抓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作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载体,是我们农机化系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我们更新农机化发展理念,丰富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机化的巨大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中来,着力解决当前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尽合理、物耗能耗偏大、科技含量不高、使用操作水平低等问题,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质量是农机产品自身质量和农业机械高质量运用的统一体,事关农机的使用效果和经营效益,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向农业机械化质量寻求支撑。张副部长指出,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是促进农业机械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加强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农业部和一些省区市出台了配套规章,使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步入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要依法履行职责,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转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轨道,切实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农机化实际工作中去。这些要求对于指导全国农机化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机化有快又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亮点之四:全面阐述了抓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好的统一行动。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上已经进入中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农机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农机农艺更加协调。也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由依赖和占用人力资源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转变,机械化生产方式由原来的次要地位转化为主导地位的阶段。张副部长指出:在这一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仅注重产品质量,同时也要注重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不仅仅注重农机产品的一般技术指标,同时也要注重农机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注重农机试验鉴定,同时也要注重标准制定、质量调查、投诉监督等工作。如果说,过去我们着重抓了农业机械化量的积累增长,那么今后一个时期更要关注农业机械化质的变化提高,这是农机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全体农机化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此一定要有十分清楚的认识。

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必须把握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的基本思路:强化产品质量打基础,提高作业质量出效益,抓好维修质量保安全,提升服务质量促和谐。

一要抓好产品质量。加强新产品研制开发工作,提高科技含量。努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故障和事故率。推广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农机产品。认真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发挥好各自的职能。运用好现有手段,加强在用农机产品质量评价与监督,促进产品性能改进和质量提高,不断满足农业生产的新需求。

二要抓好作业质量。加强作业标准与规范的制修订,不断提高农机作业效益和水平。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积极发展适宜农机作业的种植方式。利用好国家面向农民培训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完善对作业质量的评价制度,科学公正地做好作业质量鉴定工作,及时处理好作业质量纠纷,保障农业生产,维护农民和农机手的合法权益。

三要抓好维修质量。落实农机维修管理规定,加强维修网点的规范化管理,充分调动农机企业、维修网点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培育和规范农机维修市场,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积极促进农机维修技术和设备更新,积极开展维修人员职业技能鉴定,提升农机维修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农机手维护保养技能培训,提高农机使用的技术状态。

四要抓好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科学、公正、及时处理好质量纠纷,保护好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改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为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我们务必要产品、作业、维修和服务质量一起谋划一起抓,务必坚持四个质量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做好农机试验鉴定,能力认定工作。加强推广目录的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做好在用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调查。抓好农机投诉监督工作。争取对农机产品质量调查、投诉监督等工作的经费投入。

广东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篇3

会议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分析见解深刻,对存在问题的剖析切中要害,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符合实际,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驾驭复杂形势、领导科学发展的高超能力。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宏观要求、微观部署,全面阐述了明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系统分析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明确指出了努力方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我们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综合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明确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原则和主要任务,使我们进一步明晰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议认为,自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最早在广东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以来,我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并已收到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增长方式初步转变,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果,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快,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显著;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富有成效;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但必须看到,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是收到了初步成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任重道远。当前,全省传统的发展模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县域经济薄弱,城乡区域差距过大,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可持续发展形势仍然严峻,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艰巨,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下更大力气加以解决。

会议强调,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用以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思想基础和重要前提。要把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准确地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要把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精心谋划好、安排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努力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今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要及早安排好节日期间的生产生活,积极主动地抓好稳定工作,认真细致地抓好安全生产,确保社会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关心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所有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社会的温暖。

学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4

通过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一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根据,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总书记讲了三句新话: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

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教育投入是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到2012年实现4%并保持稳定增长。要把增加教育投入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点在于提高国民素质。这就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把实施素质教育抓紧抓好。坚持以人为本,加快转变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状况。把培养创造性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统一起来。

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我们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总理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任何国家都很重要,对于我们这样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国家,尤其要把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只有建设一流的教育,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五、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改革课程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要调整专业设置,更新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必须更加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5

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情况汇报

2月1日,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正确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总结了2009年的经济成果,确定了 2010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总揽全局,高屋建瓴,科学求实,精辟深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会议召开以后,我分局高度重视,决定把此次会议精神作为统揽北湖广电经济工作全局、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纲领来抓紧抓好,为实现全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牢基础。现将会议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学习

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后,我分局及时召开了党政领导办公会,认真传达学习了会议有关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我分局2010年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同时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各乡镇广电中心站站长及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就全局下一步的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及部署,明确了落实的目的和任务,使单位上下一条心,齐心协力求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开创2010年工作新局面。

二、认清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

2010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推进“一区三中心”战略、促进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应紧紧围绕建设“一区三中心”的建设目标,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进

一步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增强率先发展、优化发展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推动我区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三、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抓落实

为使会议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分局明确了以宣传为先导、以落实为根本、以服务为重点的方针,并分解任务到各部门、责任人。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全局201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事业建设为基础、以强化管理为保障,紧紧围绕郴州“两城”建设和北湖区“一区三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防汛预警设施安装维护、数字电视整体平衡和有线电视用户发展等各项事业建设,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以更高的目标定位,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全力推动北湖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二是以会议精神为契机,把贯彻会议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协调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突出解决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推动广电工作的顺利推进。三是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与当前的广电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为保障群众利益提供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6

【心得体会1】

12月22日,中国保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传达了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保险监管系统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推动2016年保险监管和行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项俊波指出,要加深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确保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统一到中央对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上来。今年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今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比较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转变,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努力实现多方面的工作重点转变。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项俊波强调,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领会新常态给保险业发展带来的趋势性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加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实现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深刻把握保险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域,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核心功能和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为方向,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刻把握改革、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又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节奏,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在改革和发展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项俊波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联系实际认真谋划和做好保险监管工作。一是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全面深化保险改革,为保险市场注入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实施商业车险改革,进一步推进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切实发挥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在服务全局上下功夫。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更好地体现保险的行业价值和责任担当。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调动更多保险资源进入农业农村,使农民更便捷获取保险服务。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盘活用好保险资源。

三是在防范风险上下功夫。运用好前期压力测试的成果,加强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稳妥推进偿二代的正式实施,防范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监管,防范资金运用风险。强化案件综合治理,切实防控非法集资风险。

四是在加强监管上下功夫。要坚持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统一,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统一,不断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完善监管制度机制,改进监管方式方法,加强保险公司治理和内控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监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监管效能,为十三五时期保险行业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心得体会2】

近日,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召开党委会,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并结合银行业实际,对银监会系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出部署。

会议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开局承上启下的一次重要会议,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明确了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重点工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提出问题深刻准确,体现出强烈的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分析形势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体现出高度的宏观把握和战略思考能力;着眼于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对怎么看、怎么干进行了深刻地阐述,充分体现了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和政策导向,鼓舞人心,切实可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新视角,提出了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强化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高;深刻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内涵。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系统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会议认为,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新时期城市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意义深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推进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对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了要求。两个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对于统筹做好城市工作,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议强调,银监会系统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把握正确方向,脚踏实地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银行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要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深刻领会经济新常态重大判断的逻辑内涵,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深刻领会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研究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政策;深刻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求,全力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支持打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战;深刻领会关于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要求,着力打好风险防控的歼灭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篇7

2010年12月21-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研究加快水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

会议的主要精神体现在回良玉副总理的讲话中,讲话共分五个部分。现将主要内容传达如下:

一、关于今年和“十二五”工作情况

回副总理在总结今年“三农”工作时讲到,20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历尽艰辛、砥砺奋进、再创佳绩的一年。面对为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面对非常复杂的外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农业农村发展承接了前6年持续向好的强劲势头,取得了极不寻常的显著成就。一是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全年粮食总产10928亿斤,增产312亿斤,亩产达到663斤,总产单产双双刷新历史纪录。二是农民收入增量再创新高,实现了连续7年的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800元,实际增长10%左右;增量650元以上,刷新历史记录。三是改善民生力度加大,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四是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五是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的总体要求。

在回顾总结农业农村发展极不寻常的显著成就时,回副总理归纳为“六个有力有效”。中央政策支持有力有效,科技装备支撑有力有效,市场价格拉动有力有效,抗灾救灾应对有力有效,改革举措推动有力有效,各方面协同有力有效。同时,今年“三农”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5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耕地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粮食增产1000多亿斤、产能迈上万亿斤新台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接连跨越4000元、5000元两个大关,增产增收取得标志性成果,农村公共事业取得历史性进展,农村改革实现阶段性突破,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得到系统性完善,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可以说,过去5年,确实是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是农民群众心情最舒畅、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农村社会最和谐的时期之一,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在充分肯定“三农”工作成绩巨大、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喜人的同时,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很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体现在“三个不可低估”,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不可低估,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不可低估,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可低估。

二、关于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三化同步”问题

回副总理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是指导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明确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回副总理在讲话中对“三化同步”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三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客观规律,是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变化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原则,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的重要遵循。

三、关于明年的工作

回副总理要求,全面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思想,按照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着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扎实开展工作,力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有个良好开局。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明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二是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三是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四是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五是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六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四、关于明年中央1号文件

回副总理指出,2011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水利,主要是基于几点考虑。第一,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第二,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第三,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第四,水旱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第五,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三农”政策的同时,有必要选取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逐个加以突破,第六,水利改革发展任务极为艰巨复杂,需要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治水兴水合力。

回副总理强调,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五条原则;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支撑保障体系,要加强投入保障机制、科技支撑能力、水利队伍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五、关于“三农”工作组织领导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8

8月25日至26日,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在山西省召开。会议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交流造林绿化先进经验,专题研究部署造林绿化工作。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长治、晋城两市的造林绿化情况,听取了山西、河南、江西、重庆、军队系统的经验介绍。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向山西省颁发了“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作重要讲话。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山西省长王君以及各界代表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张宝顺在致辞中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长期以来支持和帮助山西的国家部委和兄弟省区市表示感谢,重点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山西省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造林绿化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近年来山西省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把 “山川秀美”作为新基地新山西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和“蓝天碧水”工程,大力加强汾河流域和太原西山等地区的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着力构建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事业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张宝顺指出,山西省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建设生态文明和林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政策制度、工作部署、财力投资等方面向林业工作倾斜,下更大的决心、以更有力的措施,积极探索黄土高原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播绿爱绿成为自觉行动,让山川秀美成为新基地新山西的鲜明标志,不断开创林业改革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新局面。

贾治邦在讲话中指出,山西的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经验丰富,精神可贵。在山西这样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条件欠发达的情况下能把造林绿化工作抓好,全国其他地方没有理由做不到。各级党委政府在思想上真正重视,措施上扎实有效,工作上坚持不懈,切实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使各地的生态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也一定能使我国西部地区的穷山恶水得到根本改观。

贾治邦强调,各地要进一步认清造林绿化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切实履行好林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看到造林绿化的战略重点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适时调整造林绿化的主攻方向,从规划编制到任务安排、从资金投放到科技支撑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造林绿化的指导支持力度。要看到造林绿化的主要目的已由生产木材向满足多种需求转变,在造林方式、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等方面,按照有利于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去培育森林。要看到造林绿化的增长方式,已由数量扩张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要看到造林绿化的资金需求,已由低成本投入向高投入转变。要看到造林绿化的组织发动,已由行政命令向利益驱动转变,及时把造林绿化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制定公共政策、技术指导、行政执法、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切实为林业改革和发展搞好服务。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9

通过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一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根据,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这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也深切地体会到政府对教师的厚望。

通过学习,我对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了具体的了解,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更进一步体会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的道理。深刻的认识到:

一、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总书记讲了三句新话: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

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教育投入是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到2012年实现4%并保持稳定增长。要把增加教育投入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总理特别提到,落实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表明了党和国家坚定的决心。

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促进公平”被确定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教育的公益性质决定的。进一步推进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推进教育公平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应当坚持以发展促进公平,以改革促进公平,以政策支持促进公平,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真正实现“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与进步”的美好愿望。

五、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点在于提高国民素质。这就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把实施素质教育抓紧抓好。坚持以人为本,加快转变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状况。把培养创造性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统一起来。

六、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我们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总理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任何国家都很重要,对于我们这样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国家,尤其要把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只有建设一流的教育,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总理特别强调:重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多年来,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四者有机结合。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中外杰出人才有个共同点: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有全面良好的素质,这些结合使想象力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智育是点燃心智的火焰。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深化课程改革。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绪。

八、教育家办学:一位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学生;一位教育家,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的未来。大胆推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的探索。造就一批人民教育家,这是我国教育的希望所在。

九、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改革课程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要调整专业设置,更新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

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必须更加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10

此次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一名基层的组工干部,也是受益多多。这次会议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规划,承上启下,科学而又实在。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按照刘奇书记和赵爱明部长的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当前形式,在自身工作岗位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夯实基础,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扛起责任、做好主业,当好主角,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做事抓细、做到位。全面提升党务工作质量,确保从严治党见实效。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11

余欣荣指出,在粮食“十一连增”的高起点上,继续保持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好势头,这是改革发展大局的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以高度的自觉、坚定的信心,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广泛动员发动、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措施落实,迅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为夺取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

余欣荣强调,今年夏粮生产基础较好,但还要过干旱、倒春寒、干热风、病虫害等多个关口。各地要立足抗灾夺丰收,广泛动员,加大力度,抓好关键措施落实。要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做到促弱控旺、旱寒双防;切实加强病虫防控,重点是条锈病、赤霉病、蚜虫“两病一虫”的早防早控和适时防控;切实抓好指导服务,确保技术方案到位、关键技术到位;切实抓好示范带动,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集成一套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复制的技术模式,打造一批增产增效并进、生产生态协调可持续的示范区。

余欣荣要求,在抓好春季田管的同时,统筹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打牢全年粮食丰收的基础。要突出抓好“一转四保”:狠抓创新驱动转方式,重点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落实节肥节药节水措施,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狠抓政策落实保面积,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力争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水平上。狠抓农机作业保进度,搞好机具调度,推进社会化服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耕春播任务。狠抓农资监管保供应,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继续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指导农民科学选购农资。狠抓防灾减灾保安全,做到主动避灾、科学抗灾、积极救灾,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会后,省农委立即将会议精神向省委房俐秘书长和省政府隋忠诚副省长作了汇报。为了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省农委近期将起草下发关于做好备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备春耕生产上来,提早组织动员广大农民全力做好备耕工作,立足抗灾保春播,立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篇12

一、关于2009年以来的发展改革工作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化形势的跟踪分析。鼓励和扩大消费需求。发挥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确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和迎峰度夏等重要时段的稳定供应。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 会同有关部门, 统筹协调医疗物资储备、疫苗生产供应及重要防控物资调运, 补充物资储备和收储。

着力加强“三农”工作, 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政策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效明显, 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扶贫开发和移民安置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价格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取得新进展。

与此同时, 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 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 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的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积极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准备工作。

二、关于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和2 0 1 0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作了深入分析和判断。从国际环境看, 世界经济逐步趋稳, 步入了复苏进程, 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好转迹象, 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速加快。如不发生大的意外, 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会好于2009年, 经济增速有望由负转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 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主要表现在:全球需求依然不足, 实体经济回升面临较多困难;金融领域风险尚未消除, 银行慎贷惜贷状况仍难以根本改观;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不断攀升, 威胁着世界经济复苏的社会基础;保护主义不断升级, 国际贸易稳定增长将会受到严重制约;新增流动性大量涌入虚拟经济, 国际社会通胀预期增强。此外, 各种突发性不利因素呈集聚多发态势, 各类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 这又会强化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从国内形势看, 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 我们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 各方面信心明显增强, 以内需增长弥补外需不足还有一定空间, 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具有较好的基础。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 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经济发展的活力继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但必须看到,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 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依然很多。一是外部需求恢复艰难, 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二是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减弱,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三是发展方式转变依然滞后, 结构调整压力进一步加大。四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反弹压力加大, 推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五是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不牢固,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加。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十分严峻, 面临的国内问题依然十分复杂, 面临的调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的同志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认识上切不可有半点的偏差, 工作上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 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更加充分地考虑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和风险, 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三、关于2010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做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 对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按照党中央要求, 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和经济调节, 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 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 切实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是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

(1) 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 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落实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 (2) 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会同有关部门, 继续完善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 继续实施鼓励家电、汽车、农机、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 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 抑制投机性购房。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老年护理等服务消费,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等文化产业, 加快家政、社区、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3) 继续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消费信贷, 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涉农、涉企、能源、交通、教育、医药等领域价格收费的监督检查, 全面清理涉及居民用水、用电、用气等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 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 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 维护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

(1) 切实管好用好政府投资。2010年, 中央投资安排要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 向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继续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了集中力量保重点, 提高投资效益, 要把在建和收尾项目安排好, 打足资金, 严格控制铺新摊子。 (2) 认真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3) 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消除限制民间投资进入的不合理障碍, 支持民间投资投向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扩大债券融资规模。 (4) 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建立健全部门联动联控和信息共享机制, 研究进一步把好用地、环评、节能、信贷、产业政策审核等关口的办法。严格控制“两高”、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和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 (5) 加大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联合检查, 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专项稽察和专项审计, 严肃查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的违规问题, 确保资金安全和项目工程质量。

三是搞好经济运行调节。

强化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 准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 做好重点时段及重点地区的保障供应工作。加强煤电衔接, 鼓励和支持煤电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 稳定电煤供应。统筹电力电量平衡, 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搞好成品油和天然气总量平衡, 确保居民生活用气。加强综合协调, 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充实应急物资储备, 完善应急机制。

(二) 着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抓住用好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两只手”的作用, 力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上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

一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继续落实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政策措施, 安排好支持企业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的政府投资。优化技术攻关组织形式, 推动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 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 力争形成一批“以我为主”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快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新支线飞机、核电等重大专项建设。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 新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扩大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 组织实施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继续开展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 推进创新企业百强工程试点。

二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在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等领域, 选择具备突破条件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 制定相应的支持办法。健全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制, 通过贷款、债券、股市、创业投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推动设立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基地建设。

三是继续推进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

认真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实施细则。支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在船舶、石化、有色、环保、新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 组织实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推进彩电产业战略转型。坚决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建设, 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兼并重组步伐。

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完善服务业税收制度, 落实鼓励类服务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的政策。组织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着力推动国家或区域服务业中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制定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支持现代物流重点项目建设。

(三) 着力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

2010年要继续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保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保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 适当安排新灌区建设。加强新疆优质棉和黄淮海、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基地建设, 稳定棉花生产。完善油料生产补贴和奖励政策, 着力建设长江流域油菜籽、东北及内蒙古大豆生产基地, 鼓励花生种植。加强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旱作农业和设施农业, 支持生猪、奶牛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继续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和植保工程, 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支持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

二是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 提高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 健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重点农产品收储机制, 综合运用收储、投放和进出口等手段调节市场供求, 促使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保障农资供应, 稳定农资价格, 增加涉农补贴规模。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 优化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环境。

三是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 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大农村水电路气房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 推进农村水电建设和电网改造。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住房改造。

四是积极推进城镇化。

坚持规划先行, 加强政府资金引导, 多渠道筹集资金, 推进重点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会同有关部门, 积极研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政策措施, 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 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四) 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重点是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抓好各类区域规划和政策的落实, 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一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再新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完善退牧还草政策,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开展西部城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会同有关部门, 组织好西部大开发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继续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二是加快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推进东北地区的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 推动东北地区新增粮食战略基地建设。落实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加强沿边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组织好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编制好大小兴安岭天然林保护规划。

三是扎实推进中部地区崛起。

落实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研究提出规划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 协调制定支持中部地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编制“三个基地、一个枢纽”为重点的专项规划, 落实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意见。加快编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等区域规划。

四是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落实好已出台的重点区域规划和政策措施, 抓紧做好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圈、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规划的编报工作, 研究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意见。积极鼓励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 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五是加强区域合作和扶贫开发。

制定区域合作指导意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 增加资金投入, 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进一步做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工作。

(五) 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 务必要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力度上进一步加大, 切实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和监督检查。

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地区实行责任追究, 对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有困难的地区加强督导, 确保节能减排设施有效运行, 加强节能工作督察和指导, 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二是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抓紧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制定和修订一批终端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和强制回收产品的技术标准。健全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落实节能产品和节能改造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 完善鼓励余热余压发电上网的经济政策。

三是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建设。

积极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全面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在做好财政补贴推广高效节能空调的基础上, 制定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燃气热水器、电机等产品的财政补贴推广实施细则, 再推广1.5亿只节能灯, 并向农村倾斜。利用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支持节能重点工程。继续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和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出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金融支持政策,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启动城市矿产示范工程, 制定再制造企业发展意见, 建立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和统计制度。

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稳步推进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抓紧开展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与建设, 加快实施三江源、石羊河石漠化等生态综合治理规划。加大城镇污水及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重点推进湘江流域金属污染治理。继续实施尾矿库综合整治。

六是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继续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 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 努力增加森林面积。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做好政策指导和试点示范, 继续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有关工作。积极参加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 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

(六)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

国内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时机。我们要围绕消除制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 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1) 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 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 抓紧制定《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 (2) 加快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3)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 指定代建制管理办法, 健全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创业投资机制, 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4) 切实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落实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进一步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 (1)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落实和完善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 努力促进出口稳定增长, 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健全贸易摩擦坚持预警和应对机制。 (2)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继续用好国外贷款, 完善全口径外债管理。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 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结构。 (3) 促进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

(七) 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把民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下大力气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 继续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积极推进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5) 加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指导协调并适时开展评估, 完善改革试验的推进方式。

更好地处理扩内需与稳外需、“引利益的现实问题, 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 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继续实施“211工程”三期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启动民族院校建设, 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 推进优质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

二是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工作。

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改造建设一批县级医院和乡镇、社区卫生服务设施, 完成重点中医院建设任务, 启动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规划。继续做好甲型H 1 N 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旅游业。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群众体育设施建设, 加大对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抢救性文物的保护力度。着力改善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

四是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

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会同有关部门, 抓紧制定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 加强就业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五是加强住房保障工作。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加快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支持城市棚户区、工矿区棚户区及国有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 继续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八) 着力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上一篇:英语My birthday教学反思下一篇:年骨干教师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