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024-06-12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共8篇)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篇1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从2011年11月开始,省政府10个部门坚持问题入手,抓住关键寻求突破和创新,开展《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本《意见》调研、论证、起草、修改直至发布历时一年,系统研究了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国内外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理论与举措,举行对口研讨会50余次。期间,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指示,并就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深入学校、企业实地考察,召开多方参加的职业教育座谈会,听取意见,研究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意见》。11月19日,省政府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意见》;12月4日,省政府正式发布。

今 天,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孙伟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支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 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职业教育要为新型“四化”培养新型劳动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就是:一是将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直至研究生教育上下贯通;二是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构建“立交桥”,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即“上下贯通、内外衔接”。

一、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学习和成长渠道。给职校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和希望,给劳动者以职业能力提升的支持,有充足的发展空间。《意见》提出“扩大高等学校招 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重,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入本、专科继续学习的机会,增加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入本科继续学习的机会”、“在国家、省、市组 织的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可直接推荐进入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深造”、“调整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实现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校生数量 大致相当”。从此,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职校学生可以根据岗位要求的不断提高,拥有更为宽阔的提升自身能力的空间,上应用型本科、读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而且这种提高可以是全日制的,也可以是在职的;可以连续就读,也可以接续就读,成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意见》提出“以制定教学标准为基础,建立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互联、畅通的学分认可机制”。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让人人、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更多职校学生毕业可以拿“双证”。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意见》提出“探索专业教学考核与技能鉴定结合办法,鼓励支持学生一专多能取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双证互通’试点规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师教育的沟通试点”。通过融通,让更多职校学生拿到学历证书 和职业技能证书。

四、人才培养“各安其位”。各级各类学校不能将学生的发展路径混同于学校的发展目标,不能因为小学办得好了就要办成中学,中学办得好了就要办成大学,不能盲目追求升格,要坚持做好份内的事情。《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基本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为高等学校提供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基础的合格生源;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工程型、高层次技术型以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 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工程技术研发、高

层次管理以及其他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职业培训面向全体劳动者提高从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相互贯通、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培养格局和人才成长‘立交桥’。坚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稳定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并加快其内涵发展,扩大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重”。

五、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联手为职校学生成长铺路搭桥。《意见》提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本科学校积极实施基于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级技能型人才通过应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的制度”、“探索通过学分互认按专业长线贯通培养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建立完善高等职业学 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扩大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模。统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一体化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进一步丰富扩大。

六、培养“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意见》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 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应用性,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核心专业能力”、“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调整研究生培养类型结 构”,引导高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七、高等学校要成为区域人才培养“龙头”。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都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提出“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深化应用 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在市域内形成以高等学校为龙头,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和社会化职业教育并举,分工合理、特色明 显、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网络和结构。

八、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将在同一平台招生。《意见》提出“市级教育部门建立统一招生平台,统筹管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将符合设置标准的包含技工学校在内的各类中等教育学校纳入统一招生平台,逐步推行平行录取”、“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学分互认、学历互通机制”。今后,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 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探索在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互认学分、互转学籍、学历互认。

九、进一步完善高考招生制度、为职校学生搭建起多座“立交桥”。我省已经建立春季高考制度,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扩大到了13所,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建立,每年已有一定比例的中职、高职学生有机会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在此基础上,《意见》提出“完善‘知识+技能’的春季招生考试制度。建立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的注册升学制度,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扩大单独招生试点规模,支持高等学校按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具有专业技能基础的同等学力合格生源”。

十、以市为主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意见》要求“以设区市为主统筹规划各类职业教育发展,强化市级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区域协调作用”,以此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条块分割的藩篱,整合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和办学活力的学校积聚。

十一、县域内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要实现两个“大体相当”。《意见》要求“以设区市为主统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确保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

十二、每县建设一所规范化学校。《意见》提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市确定建设任务目标和实施方案,2013年年末全省所有中等职

业学校达到合格标准,2015年年末每个县(市)至少建成1所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全省建成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有条件的设区市应创建1—2所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一定国际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让职业教育“强筋壮骨”。

十三、财税优惠政策“给力”校企合作。鼓励企业投资捐赠职业教育,对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用于非营利性职业学校的捐赠支出,在企业利润总额12%以 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学徒,企业为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支付的报酬等费用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政可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建立学生实习责任和校方责任相统一的保险制度。对在企业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工程实践中心和承担学生实习实训任务的企业给予 财政补助。

四、鼓励职业学校“开工厂”、师生勤工俭学可获取报酬。鼓励学校勤工俭学开展生产服务性实习实训,以保证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需要,分担教学成本开支。对从事 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学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政府举办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学校(不含下属单位)举办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收入全部归学校所有的,免征营业 税。对政府举办的职业学校设立的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并由学校出资自办、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的企业,对其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服务业”税目规定的服务项目(广告业、桑拿、按摩、氧吧等除外)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上述收入按有关规定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全额返还学校,用于弥补教学科研开支。开展生产服务性实习实训取得的勤工俭学收入可提取一定比例支付师生劳动报酬。

十五、“政府买单”吸引“能工巧匠”进职校。《意见》提出“学校可将20%的编制员额按有关规定用于聘任专业兼职教师,财政按编制内人员经费拨款标准拨付经费”。

十六、职业院校新进教师要过“专业工作经历和职业资格”关。为解决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执教能力薄弱、实践能力不足问题,《意见》提出“改进职业院校教师准入制度,中等职业学校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三级以上职业资格或助理以上非教师所需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高等学校半数以上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非教师所需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二级以上职业资格(执业资格)”,打造各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传授技术知识的聚集高地。

七、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重在专业技能。作为重要导向,建立激励机制,在《意见》中提出“改革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 绩、技术开发能力等作为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专业教师职务(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中等、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职称)一般应具有二级以上职业资格(执业资格)”、“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考取职业资格,成绩作为晋升、评优 依据”。

八、中等职业教育首次进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一些地方没有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把面向市场开放办学,等同于简单地推向市场,甚至提出所谓 “断奶”。中等职业教育既要面向市场,也要依靠市长、县长。为此,《意见》提出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还提

出“制定中等 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制度。落实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和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20%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等。至此,中等职业教育同义务教育一样,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

十九、多部门协同构建开放的大职业教育格局。《意见》第十四条对各级各部门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共同搭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支持全省各地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篇2

回顾“十二五”, 河南高等教育成绩斐然

“十二五”是河南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 为“十三五”再创辉煌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1.河南省是高等教育生源大省

2015 年, 河南省高考报名人数77.2万人, 其中, 普通高招考生66.1 万人, 录取新生63.1 万人, 本科层次录取29.37 万人, 河南考试招生规模居全国前列。

2.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正在优化调整

“十二五”期间, 新升格、更名和转设本科高校7 所, 本科培养能力得到加强。截至2015 年年底, 全省共有本科院校52所、高职院校和专科院校77 所。同时,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高校工科等应用型学科专业比例在70% 以上;一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3.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十二五”期间, 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连年提高, 2015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49%,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口中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由2010 年的146人增加到2015 年的187人, 增长了28%。

4.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在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 河南省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及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郑州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 河南大学等7 所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河南农业大学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14 个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江学者、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均实现了零的突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 年保持在75% 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 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河南省高校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入围团队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并获全国优秀组织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河南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百千万”高产攻关成效显著;全省高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别占全省的93%、94.8%。

5.河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二五”期间, 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 河南大学迈阿密学院通过国家审批, 成为河南省第一所与世界200 强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办学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国内其他10 所“985”“211”高校一同入选“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项目;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与其他6 所国内高校共同成为“中俄文化高校联盟”26 个创始成员。同时, 河南省成为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永久驻地, 与13 所世界500 强高校开展了国际交流合作。

6.河南省高等教育公平正在有效推进

“十二五”期间, 河南省扎实推进阳光招生, 高考录取更加公平, 高考录取率由2010 年的65% 提高到2015 年的83%, 本科录取率由29.49% 提高到44.4%,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同时, 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专项计划, 农村考生上重点大学比例明显提高。另外, 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 投入资金89.2 亿元, 资助学生3794.7 万人次, 其中, 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2.5 亿元, 总额居全国第一。

展望“十三五”, 河南高等教育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是我国发展进程转段、发展动力转换的新时期, 以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的发展新理念, 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改革新动向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 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等领导同志多次深入教育系统调研。就2016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省长谢伏瞻作出重要批示, 副省长徐济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他们亲自为“十三五”教育发展开局谋划。2016 年, 河南高等教育将以如下工作为抓手, 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1.更新观念

目前, 河南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还比较滞后, 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还没有很好树立和落实,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彻底, 教育发展活力还没有充分激发, 教育治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 “十三五”期间, 河南高等教育将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2.完善章程

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础。目前, 全省高校已基本完成章程建设任务。“十三五”期间, 将进一步加强以学校章程建设为引领的各项制度建设,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健全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机制, 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切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3.分类管理

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下, 我省部分普通高校正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十三五”期间, 我省将进一步落实好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强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价, 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推动本科学校转型发展, 抓好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工程。

4. 内涵发展

中国教育正在步入全面提升质量的新时代。“十三五”期间, 河南高等教育将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资源用到教育内涵发展上, 牢牢把握质量这一核心和主线。一方面, 加强德育工作,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另一方面,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同时, 要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价, 保证育人质量不断提高。

5. 加强保障

目前, 我们穷省办大教育的基本省情尚未发生根本改变, 教育经费短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高水平教师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 在“十三五”期间, 省政府在人财物方面将继续加大保障措施。人力方面, 继续推进高校人才强校工程,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培训, 深化教师管理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奖惩机制。财力方面, 将进一步巩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切实依法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 以建立健全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为抓手, 加快形成保证教育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 争取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国际资源建好学校、办好教育, 并优化经费投入结构, 切实加强经费使用监管, 确保教育经费从分配到使用都有规矩、受监督、出效益。物力方面,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整合资源, 明确职能, 构建高效能的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 形成以购买服务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格局。加快扩大网络学习空间、慕课、微课等教学类应用和电子政务、智慧校园、大数据分析、科研设备共享、教育信息公共资源查询等管理、服务类应用, 形成符合“互联网+”教育发展方向的信息技术应用体系。

6. 特色建设

2015 年, 河南省启动了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通过第三方评价遴选了10 个优势学科、25 个特色学科。“十三五”期间, 优势学科做得更强、特色学科做得更优, 将成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亮点, 并以此引领河南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改革进程, 加快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特色骨干大学、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品牌示范高职院校建设。

7. 双创教育

“十三五”期间的经济转型升级, 需要尽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这给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河南高校需要深入研讨并扎实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同时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水平, 大力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打造高校新型高端智库,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016 年, 省政府将出台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 全面启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各高校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协同育人新机制;要深化教学和学籍管理改革, 实施弹性学制, 支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建设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要大力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建立健全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8. 体制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十三五”期间, 高等教育发展仍将由体制改革推进。管理体制方面, 将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依法明确和保障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招生制度方面, 将推动招生计划管理改革, 继续压缩人才培养过剩、就业率低的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计划, 推动高校建立分专业招生计划安排与就业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投资体制方面, 将实施省属本科高校、职业院校财政经费核拨机制改革, 加快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经费核拨新机制。

如何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篇3

在对当前形势和问题的判断上,对于国际经济,中央认为情况很不好,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形势十分严峻复杂。对于中国经济,中央认为也存在突出问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可以认为,中央是带着高度的风险意识在看明年的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环境。

在策略重点上,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强调了四点:一是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二是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并提出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其他两点是加快改革创新以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办好民生。在我们看来,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明显体现了“办好自己的事”的思路,所有重点都是围绕解决国内问题而安排的。在我们看来,上述政策意味着两点:一是明年的经济资源和政策资源将大量投向国内经济,而不是对外经济。二是中央高度关注实业的重要性,投资和政策都可能会向实业倾斜。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

在市场关注的宏观政策上,政策基调并未出现明显变化。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明年宏观政策的最大目标就是“稳”,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则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在我们看来,维持明年的经济稳健和社会稳定,这是要为明年十八大创造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没有变,但此政策非彼政策,明年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上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将不再体现在投资重大项目上,在资源投向上将会转变,在民生领域、经济结构调整领域将会加大投入,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则会从严。同时,财政政策还会在结构性减税政策上有较大体现。

货币政策虽然仍然定调“稳健”,但与2011年名“稳”实“紧”的政策操作相比,2012年的货币政策将会明显宽松一些。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从今年新增人民币信贷7.5万亿的规模来看,明年新增信贷极有可能达到或超过8万亿。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中央提出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这是值得市场高度关注的内容。如何才能算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类似2011年这样经济增速不慢但股市狂跌的局面,肯定不是发挥了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而正好相反,资本市场对国内经济、市场信心甚至社会稳定,都起到了不小的负面冲击。如果明年要使资本市场的影响变得积极,政策上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从当前形势来看,我们建议中央应该准备让“国家队”上场了(详细分析见安邦《每日金融》简报)。

整体而言,明年中国宏观政策的重点是“经济维稳”,保持经济增长已成为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为此,宏观政策将会适当“放松”,缓解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为明年的十八大营造出稳定的环境。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篇4

高青

老师们,同志们: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9月上旬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于我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新起点上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学习传达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来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刚才传达了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的讲话,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在会议上,还对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讨论,下面我结合纲要的有关内容,就我校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谈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7月13日至14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这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9月9日至1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规格高、规模大,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的召开和会后将要颁布的规划纲要,也是我省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要深刻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20字工作方针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深刻领会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二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深刻领会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刻认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深刻领会“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

要通过会议精神的学习,使广大师生受到鼓舞,坚定信心,感受到教育新的春天的到来,“十二五”学校的发展将会置于一个很好的宏观环境;使广大师生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通过

学习,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使命、增强信心、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为加快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给我们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我们迎来了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新一轮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呈现在我们面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国家规划纲要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抢抓机遇,抢占先机。

(一)重点建设特色名校的机遇

山东省教育规划纲要(讨论稿)提出要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支持985、211工程建设,重点建设若干所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3至5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名校,10至15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名校,20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高专院校。我校应该冲击3至5所特色名校。

第一,我校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一是60年的积淀,我校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和较高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二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巩固和强化了办学特色。更改校名之后,我们讨论了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等问题;学校第八次党代会集中广大党员和师生的智慧,确定了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确定了特色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又使我们加深了对学校科学发展的认识;第九次党代会又进一步明确了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我们扩大了办学规模,另一方面,始终突出了办学特色,把特色发展作为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把特色鲜明作为努力追求的办学目标,把特色发展写到了学校发展的旗帜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加强橡胶和化学化工等重点学科建设,突出优势,强化特色,以特色优势学科辐射带动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应当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譬如重点实验室建设:橡塑材料与工程实验室成为省属高校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化工实验室先是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又成功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校还建设了高性能聚合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软控合作建设了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的国家发改委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也有望突破。再譬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的稳步增长,都显示了特色发展是符合我校实际、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

第二、竞争激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省内其他高校横向比较,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办学实力比较强,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博士授权单位都比我校早,曲阜师范大学等一批学校都有各自的优势。因此跻身3至5所特色名校行列,一有可能,二有难度。需要我们苦练内功,努力提高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创造更多的条件。也需要我们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做好服务山东化工大省,橡胶轮胎大省促进学校发展的文章。

(二)实施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机遇

山东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实施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构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全省高校建设750个特色专业和1500门优质课程,培育一批教学改革成果;建设一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教实习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技能竞赛基地。”我们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上深化改革,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

(三)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的机遇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山东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支持交叉和新兴学科,积极扶持优势传统学科创新与发展,重点倾斜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空白学科、应用学科,从中遴选强化建设100个特色重点学科。

这些年来我们按照“汇聚学科队伍、凝炼学科方向、构建学科平台、创造学科成果的思路,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积蓄了力量。基本具备了十二五期间冲击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条件。我们要抓住实施重点学科建设的机遇,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优势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一批标志性成果。使重点学科优势更突出,特色更鲜明。并通过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带动其他学科发展,凝练和培育新的特色学科,逐步形成富有青岛科技大学特色的特色学科群。

(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机遇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还拥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要由2009年的8.8万人,扩大至2020年的20万人。我校要在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研究生和留学生规模、(五)实施高校社会服务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的机遇

山东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产学研结合,建设150个重点实验室,40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00个紧密结合型产学研基地,突出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产学研结合,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与烟台万华合作的MDI项目是产学研结合的标志性成果,青岛软控的培育和与青岛软控的紧密合作是产学研结合的成功范例。我校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对推动地方和行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产学研结合的成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我们要发挥好产学研结合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探索学科性公司转化科技成果的模式,进一步搞好大学科技园建设,着力打造“中国橡胶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目前,青岛市、四方区都高度重视“橡胶谷”的建设,橡胶谷的元素在不断集聚:学校橡胶学科优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朗盛橡胶新材料研发中心、软控研发中心、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中心落户“橡胶谷”,下一步将规划建设橡胶文化博物馆,橡胶轮胎交易中心等。目标和方向已经明确,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做下去,五年十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见到成效。

(六)实施高校人才凝聚工程的机遇

山东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继续实施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实施齐鲁名师

建设工程;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启动实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建立省政府特聘教授制度;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和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等等。这些建设工程和计划,都是我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机遇。学校前几年引进的一大批博士,有的已崭露头角,需要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应是十二五师资建设的重点。

三、以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做好学校和学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关于制定学校十二五规划,在学校开学前的处级干部培训班上,马校长专门讲了,讲的很系统,也很明确,希望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借此机会我强调几点。一是吃透上级精神。《大学战略与规划》作者乔治•凯勒讲,“大学规划着眼点在于使学校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指明了学校未来十年发展的教育环境,因此做好学校和学院的规划,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这些精神。二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总结“十一五”期间成功的经验,分析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与建设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三是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和做法,有的学校设定“目标学校、目标学院”的做法可以借鉴。四是集思广益。让广大干部教师都参与到工作中来,特别注意发挥学术委员会、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校内外专家的作用、教代会的作用,努力使制定规划的过程成为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过程。

四、以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强大动力,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校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非常成功。全校师生员工振奋了精神,鼓舞了斗志,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我们要乘势而上,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一是制定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二是要加快校区建设。开工建设崂山校区学生第二生活区,确保2011年暑假开学使用;进行四方校区化学化工科研大楼建设立项,争取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尽快确定艺术中心楼选址及规划建设。三是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新一轮干部聘任工作。要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完善选拔任用程序,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总结上轮聘任工作的经验教训,分析目前学院、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环节,明确聘任工作的重点,尽快制定聘任工作方案,经常委会研究后实施。四是要加强高密校区工作。高密校区校园环境不错,教学、生活设施比较齐全,但毕竟是一个新的校区,是在县级市建设的校区,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上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尤其是今年有两个学院的新生要到高密校区学习一年,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一定要保证稳定的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保证师资,保证教学质量,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学习风气,办好凤城论坛。组织好学生的文体活动,活跃文化生活,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学院可以多到高密校区、四方校区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学生工作系统的同志们要深入到学生班级、宿舍,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们能够愉快的学习和生活。五是要筹备召开第六届教代会和工代会。开好双代会,对于加强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动员广大教职工同心协力、干事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要成立筹备工作机构,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六是要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的一项重大活动,省市委都专门作出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党委也专门下发了文件,召开了动员大会,进行了部署,确定了“立足岗位比贡献,科学发展当先锋”的实践载体。各党总支、支部要进一步明确活动的要求,找到工作的着力点,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学校发展事业上,落实到党员自身岗位上。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推动学校发展、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中体现,让党性在岗位上闪光。在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有的学校介绍了“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子”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创先争优活动同样需要创新,希望大家深入探索,适当时间召开会议,交流情况,推动活动扎实开展。

全省、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汇报 篇5

传达提纲

全省、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相继于近日召开,会议对2011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我县在省、市分别获得“全省粮食系统先进集体”、“全市推进县域粮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全市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粮食民心工程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粮食系统统计工作优胜单位”、“全市粮食系统会计工作优胜单位”等称号,并有多人获得先进个人荣誉。通过综合评分考核,我县多项粮食工作排在全市的前茅。下面我就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的精神作一下简要传达。

一、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

3月6日,全省粮食工作会议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各市局局长、县局局长参加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表彰全省粮食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粮食工作任务。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发来《致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的信》,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秀同志作了工作报告,会议上包括我县在内的14个单位(2个市局、9个县区局、3个企业)作了典型发言并进行了书面交流。

姜大明省长在致信中指出,近年来,全省粮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服务全省经

—1—

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着力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有效确保了全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着力推进依法管粮,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着力推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有效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着力开展放心粮油工程等,有效增强服务民生能力,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各级粮食部门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中心任务,以“稳市场、强产业、惠民生”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粮食流通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贾万志副省长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和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为着力点,以促农稳定增收、确保有效供应、保障粮食安全为主要目标,强化粮食安全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促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要以保增产为重点,加强粮食产能建设,严格落实粮食收购政策,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努力实现粮食连续十年增产。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的预警监测,完善粮食应急体系,鼓励大型粮食企业向消费终端延伸,推动粮油经济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二、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

全市粮食工作会议于3月12日在滨州市政府第二会议室召开,各县区分管领导、县局局长参加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八次党代会、市“两会”和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对2011粮食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2012年粮食工作任务目标。

—2—

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常增文同志主持,在全市粮食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奎祥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学俭作了工作报告。韩市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粮食部门近几年工作成绩的同时,针对全市目前粮食部门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韩市长在讲话中强调,今年和今后阶段主要工作目标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着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粮油市场供应、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和粮食应急体系建设。

二是从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方面,要求积极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粮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粮食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全面加强粮食企业科学管理。

三是在提高粮食执法水平上,各县区要健全完善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立粮食行政执法长效机制,加大粮食行政执法力度,确保粮食安全。

四是在服务改善民生上,要求大力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服务城乡居民消费,积极推进居民放心厨房工程,切实抓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服务农民减损增收,在服务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刘学俭局长在讲话中总结了我市粮食工作取得成绩,指出了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围绕着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年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

—3—

一是进一步做好粮食调控工作,要求各级粮食部门要完善地方粮油储备体系,落实粮油储备规模,确保粮油储存安全,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抓好应急培训,切实提高统计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粮食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市场监测网络,提高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二是大力开拓全市粮食流通市场,认真落实粮食收购政策,创新粮食收购方式,努力开拓粮食收购市场,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切实加强粮食物流建设。

三是做好产业发展文章,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调整粮食产业结构,提升和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粮食产业布局,发展粮食循环经济。

四是进一步提高服务民生工作水平,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实现城乡全覆盖,继续推进居民厨房工程,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推进农户储粮工程,扩大示范仓覆盖面,继续推进粮食平安工程,确保粮食系统无重大事故发生。

五是规范粮食市场流通秩序,进一步推进规范化执法创建活动,高度重视粮食质量监管,严把粮食出入库质量关,切实抓好检测机构建设,开展社会粮食质量检测,深入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切实维护好粮食流通秩序。

六是大力加强粮食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机关建设和干部职工作风建设,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理念,更加深入广泛的宣传和推介粮食工作。

—4—

三、会议贯彻意见

全市粮食工作会议后,3月12日下午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工作措施,下面根据局党委会研究的意见我代表局党委就贯彻落实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是把贯彻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与促进惠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相结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围绕县委确定的重点工作,团结带领粮食班干部职工积极投入粮食工作中,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是把贯彻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充分发挥粮食部门优势,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动员和组织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把贯彻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与创建“四型机关”相结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干部职工的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优化服务手段、拓展创建内涵、提升创建水平,促进我县粮食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进一步落实重点工作

针对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市场监管、粮食执法、产业指导、服务企业、三农等工作,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奋发有为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推动我县粮食工作再上新台阶。

—5—

一是进一步做好粮食执法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强化规范化执法,全面深入地推进我县依法管粮工作,坚持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提高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实效。

二是进一步做好放心粮油、健康消费进城下乡活动,我局计划创建“放心粮油示范店”10家,全县达到35家;创建全国、省“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1家,全县达到5家;“放心粮油”配送中心1家;“放心粮油”销售服务网点达到200家,逐步实现城乡全覆盖。

三是继续做好产业发展文章,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政策予以扶持,协助具备条件的企业做好各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

四是着眼三农工作,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我们将在已落实科学储粮示范仓1500个,争取各级无偿资金50万元的基础上,再为农户争取示范仓500个。

五是切实做好1200万斤县级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工作,依法履行储备粮管理职能,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粮食安全。

六是在业务工作上增强创先争优意识,做好粮食调控、价格监测、粮食统计等工作,确保各项业务工作在全市的排头兵位置。

全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最终版) 篇6

座谈会精神传达提纲

学院党委副书记

潘盛荣(2010年11月23日)

同志们,老师们:

为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10号文件下发以来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分析优势、明确任务,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经贵州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2010年10月13日在贵阳召开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建国,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陈昌旭、副书记马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光文、方仕平等领导出席;全省各高校的党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宣传部长、学工部(处)长、团委书记参加。

我院参加会议的有学院党委王家祥书记、潘盛荣副书记,学生处屈维彪处长,组织人事处吴如金处长和院团委杜智勇副书记。

座谈会由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光文同志主持。

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有四项:一是由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方仕平同志宣读《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公布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结论的通知》;二是向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和良好等次的16所高职高专授牌。我院获得优秀等次,排13所优秀等次的第四位;三是由贵州大学等7所高校作交流发言;四是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同志讲话。

谌贻琴同志主要讲了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同时,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10号文件下发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一是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齐抓共管的格

局初步形成;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日益突出;三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提高;四是创新工作方法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五是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感召力不断增强;六是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全省高校持续多年保持稳定。谌部长同时指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带来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新任务和更高的新要求。

二、明确任务,提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央16号文件、省委10号文件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建立健

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推动贵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第二、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更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教育作用。

第三、积极创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与亲和力感召力。

第四、全方位关心帮助大学生学习成长,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第五、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

第六、着力强化高校稳定安全管理工作,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进一步开创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最近指出,教育是贵州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工程,人才是贵州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要素。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全省发展大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高校一定要把省委、省政府政策措施转化成实际行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一,采取切实措施,完善长效机制。第二,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整体推进。第三、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篇7

济南市认真研究工作措施贯彻落实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精神

济南市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 听取了济南市信息产业局关于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精神及贯彻意见的汇报, 并确定: (1) 同意适时召开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 传达全省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部署全市信息化工作。 (2) 同意按程序以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目前济南市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所辖10个县 (市) 区也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信息化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部分区县建立了由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政府相关部门、地区内各IT企业领导人参加的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目前, 全市每年有1000万元的软件专项扶持资金, 用于扶持软件企业的发展。全市每年用于信息化发展的资金大约1亿元左右。济南市还将进一步加大信息化资金支持力度, 整合年度信息化资金, 建立规范的信息化工程资金管理体制。各县 (市) 区在地区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 专门用于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

青岛市认真研究工作措施贯彻落实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精神

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召开后, 青岛市各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 研究提出了九项落实措施:一是围绕“建设六大基地”、“力求两个突破”和“实现一个转变”的目标, 抓好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家电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关键元器件产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等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的落实。二是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主体, 以信息家电产业园 (经济技术开发区) 和通信产品产业园 (崂山区) 为两翼, 以高新区开发团地为增长点,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使青岛信息产业形成各有特色、优势并举、有机协调、整体发展的区域格局。三是进一步加大培育本地企业和对外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 推动青岛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链的完善。四是对技术创新项目特别是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核心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 鼓励、扶持和引导信息家电、集成电路、信息服务业等领域行业协会的发展。五是抓好公众基础地理信息系统、RFID推广应用、城市无线宽带、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以及数字集群网络等建设, 逐步建立起涵盖各方面的城市信息化应用体系。六是在争取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各类创新基金和重大专项资金对青岛产业发展的支持同时, 优化市级信息产业专项资金的投入方向, 鼓励有条件的区市设立信息产业专项基金。七是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重点建设软件产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包括重点领域技术服务平台、专项技术实验室、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中心等。八是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积极推动在户口、住房、子女上学、税收、出入境等方面落实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九是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 进一步完善符合青岛实际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东营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召开后, 东营市迅速研究制定四项工作措施, 推进全市信息化发展, 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信息化改造,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的融合。二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新型液晶显示器、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推进软件园和软件大厦建设进度, 确保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尽快吸引一批服务外包企业进入。三是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发挥好“信息化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过程和农村管理信息化水平。四是加快电子政务应用步伐。突出抓好网上民声、网上办事、在线访谈、信息发布等栏目的建设和推广, 将“中国东营”政府门户网站建成政府的“喉舌”, 开放的“窗口”、与民沟通的“桥梁”。

泰安市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精神

泰安市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洪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强化信息化意识,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传统农业、传统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融合, 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进一步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一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突出抓好产业园区板块、电力信息产业板块, 煤炭矿山信息产业板块“三大板块”建设。二要大力发展软件产业, 突出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软件等产品, 尽快提高软件业在全行业的比重, 发展壮大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企业。三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政务及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增值服务, 推进商业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繁荣数字内容服务市场。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密集的优势, 积极发展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外包中心等, 加快推动系统集成、安全评测、电子认证服务等行业发展。

威海市召开电视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精神

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出席威海分会场会议并讲话。他指出, 信息化已经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把全省会议精神与威海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加快推进威海市的信息化步伐。要紧紧围绕威海市的优势领域, 研究制订扶持政策, 挖掘潜力, 加大培养力度, 力争在信息产业发展上培植一批新亮点。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吸引大量的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威创业。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聊城市提出“1142”信息化发展战略大力促进信息化

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后, 在分会场召开了聊城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 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峰海, 副市长刘继恩, 军分区副司令员王文敏, 市政府各部门、中央和省驻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县市区长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林峰海市长在讲话中强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实施“1142”信息化发展战略, 加速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 到2010年实现信息产业主营收入超过一百亿, 成为带动聊城市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产业, 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在全省位次前移。

贯彻落实省会精神, 结合聊城实际, 研究制定以下落实措施:

一、近期召开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 专题研究贯彻落实省会精神。

二、制定《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

三、召开企业座谈会, 传达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及聊城分会场会议精神。

四、壮大聊城市信息产业园规模, 促其优化升级。

五、拓展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 提高协同办公能力。

六、引导企业向高技术、信息化、节能型、环保型方向发展, 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

七、鼓励电信运营商参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 发挥电信运营商的基础性作用。

八、发挥服务业信息化后发优势, 坚持“抓三带一促二”的发展战略。

九、全面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 创造让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

十、进一步优化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环境。

十一、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机制。

目前, 聊城市市县两级信息化管理机构已健全, 信息化管理职能日益强化, 信息化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 市财政为全市信息化建设共安排专项资金1600万。各县市区已经或计划将信息化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滨州市贯彻落实山东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精神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篇8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办公室工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传达学习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围绕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经验,部署当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

过去的一年,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条主线,谋发展、推改革、促公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十二五”教育规划胜利收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办公室同志和教育宣传工作同志的心血和汗水,离不开大家公而忘私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大家恪尽职守的忘我奉献。大家功不可没。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对大家的工作是肯定的。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以习近平总书记“5·8”重要讲话为指导,以“五个坚持”为统领,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大势,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中枢、桥梁和参谋助手作用,在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保障运转、应急处突、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调研、文稿、信息、督查、文件、会议、事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一年来,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围绕委厅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主流媒体在教育宣传中的主力军、主阵地作用,主动适应教育宣传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主动迎接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对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处置的意识、能力不断增强,云南教育网网站、《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学生新报》等刊物的教育宣传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此,受周荣厅长和其他委厅领导的委托,我谨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陈兴华社长宣读了教育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昆明市教育局、永平县教育局、澜沧县教育局、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6家单位办公室同志围绕业务工作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很有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午,我们还邀请到省教育厅原厅长杨崇龙同志、省政府办公厅督查一处处长陶致东同志进行办公室业务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业务培训,机会很难得,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分别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处在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枢纽位置,是各级机关的中枢。习近平总书记在1990年3月撰写的文章《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中曾言简意赅地说:“办公室,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机构的关键部门。办公室工作如何,对党委乃至一个地方全面的工作影响很大。”“办公室工作做好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有了可靠保证。”在座的大多是办公室主任,还有许多同志在办公室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对办公室的职责、定位、工作重点都很熟悉,对办公室在本单位、本部门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深有体会,办公室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大事,都会对推动工作落实产生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办公室工作,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办调研,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5·8”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和办公室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从大的方面看,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省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总体布局;从全省教育系统来看,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多、涉及面广,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压力大。这是总的形势,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总的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摸清家底,在调查研究上有突破。调查研究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有人说,调研是办公室主任的“营养源”。办公室主任只有不断吸收调研的营养,才能使自己头脑中的“材料库”逐渐丰富起来,才能变得耳聪目明、脑清手顺。我们办公室每年都要写很多报告、总结以及各式各样的材料,写好这些材料的基础是家底清、情况明,关键就在于是否深入调研、真实调研,掌握了真实情况。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把调研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准确把握影响全局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领导关注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安排专门的经费和时段,每年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的教育总体情况、分类型教育发展情况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一轮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调研;各校办公室则要对本校师生思想情况、教学情况、校园安全情况等进行摸底分析并与其他同类高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摸清家底现状、找准问题根由、提出对策良方,每年要形成几份高质量、高时效、高水平的调研报告,让更多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视野,转化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要写好材料,在以文辅政上有提升。写材料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形象工作、基础工作,是办公室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办公室的“脸面”,这项工作抓不好其他工作抓得再好都徒劳无益,办公室工作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做好文稿起草工作,是办公室出谋划策、以文辅政的主渠道,也是办公室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办公室工作不论是决策参谋、信息调研,还是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后勤保障,都要倚重文字这个工具,其中文件、领导讲话等文稿是机关、学校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一直充当着办公室的主要“产品”,事实上已成为衡量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随着教育交流的增多与交流层次的提升,以及各级教育领导班子配备进一步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要求材料的内容更新颖、范围更广泛、实效更鲜快、情况更明晰,对材料的内涵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好材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提升以文辅政的水平非常迫切,办公室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加强调查研究,抓好文稿起草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把写好材料作为首要任务切实给予保障、部署和安排,要在吃透上级精神、领会领导意图、掌握基层工作的基础上,用新思维、新观点、新理论来阐明领导意图、反映工作情况,做到立意高、文风实、语言精,多出有分量、有反响的精品之作。文稿起草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办公室的领导要多关心文稿起草人员的学习、生活、成长进步,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要加强协调,在保障运转上有优化。一个单位,就像一台大机器,机器要运转,处在中枢位置的办公室很关键。今年,全省政府系统办公(厅)室的工作主题为:服务质量效率提升年,目标是形成“内外顺畅、上下联动、运转协调、各方一致、优质高效”的工作合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弹好钢琴”,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各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项工作任务不掉链子、不断档,不拖沓、不延误,形成左右协调、上下一致、快捷高效的良好格局。要让日常工作顺起来,统筹做好公文运转、会议管理、信息报送、保密等工作。要让重点工作统起来,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越来越强的背景下,许多工作需要各部门合力攻坚、联合施策,对重点工作的统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办公室要牵头抓总,着力形成统筹有力、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确保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要让应急反应快起来,事实证明,部分地方和学校办公室在紧急情况快速反应机制上还不完善,反应迟缓、协调配合差。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科学应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四要补齐短板,在能力提升上有进步。何金平秘书长在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上分析了办公室工作中还存在的“三大短板”,分别是能力的短板、机制的短板和责任心的短板。这些问题在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如“在善学、善思、善谋、善用上离领导、离基层、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公文旅行时间过长,运转效率还不够高”“制度设计还存在盲点、错位、缺位”“在办文办会办事过程中,‘差错漏误迟等现象时有发生,责任心不到位”等等问题,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抓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原原本本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5·8”讲话精神,要奉为经典、熟记于心、经常对照,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在学习中提升本领、在学习中促进人格修养升华。要抓机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流程,将“流程化”的理念贯穿于所有岗位、各个环节,做到工作规则制度化、工作流程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要抓作风建设,坚持以优良的作风带行风促政风,把握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程序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格,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力争工作零失误、细节零缺陷、服务零缝隙。

五要强化督查,在狠抓落实上有韧劲。今年年初,在全省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期间,套开了省政府督查室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省政府督查工作会议,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认真领会,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做好教育系统的督查工作。今年还是搭建教育改革主体框架的关键之年,对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政策措施落实的督查任务重、要求高,要树立“人人都是督查员、个个都是落实者”的全员督查理念,引导教育系统办公室干部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统筹协调抓督查、齐心协力促落实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省、州(市)、县(市、区)以及学校办公室联动督查机制,整合力量,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常态化“大督查”格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教育重要决策部署分解立项、统筹督办,对定下的督办事项要雷厉风行、务必见效,对发现的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和委厅决策部署“落”下去,让狠抓落实效果“实”起来。要牢牢盯住省领导对重点问题的批示要求、在调研时做出的指示、交办的事项以及委厅重要会议做出的决策、重要文件提出的要求以及明确的工作任务,要把握决策部署的核心、抓住事关全局的轴心、瞄准贯彻执行的靶心、找准狠抓落实的中心,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做到有的放矢、综合平衡、循序渐进,全力推进关键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二、关于教育宣传工作

近年来,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最大民生问题之一备受社会关注。就我省而言,“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矛盾仍然突出。客观解读教育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需求,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凝聚人心,营造良好氛围仍然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新媒体的兴起,使得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速度快捷化,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如何开展好教育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宣传工作者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理性对待,快速反应。当前我省教育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勾画了云南教育发展的战略蓝图,要把战略构想变成美好现实,把各项规划变成实际行动,需要教育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一)要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教育宣传工作要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将工作精力和工作重心转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上来。要敢于直面热点、难点、焦点,要善于回应社会和网民关切,尤其是对于教育或校园突发事件,要充分认识负面信息传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快速反应,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抢占舆论制高点,全力以赴做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回应关切、第一时间阐释政策,力求把利益格局讲明白,把相关背景讲清楚,把现实困难讲透彻,最大限度避免将突发事件演化成媒体事件。各地各校要从稳定教育发展大局的高度予以审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社会关注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诸如教育公平公正、阳光招生、师德师风、校园突发事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收费、择校等等,解释清楚,回应及时到位。

(二)要通过树典型、出精品不断扩大云南教育的影响力

树典型,出精品,是教育宣传工作的着力点。要着力宣传教育一线和各个工作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塑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影响的教书育人楷模,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学校,关键在于挖掘和提升,树典型既是新闻媒体的工作责任,也是各地各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树典型,出精品,是一项需要智慧、需要投入、需要创新的艰巨工作,需要我们建立教育新闻资源共享机制,上下联动,合作共赢。各地各校要具有新闻敏感意识,具备策划意识、高端意识和联动意识,经常筹划与组织采访活动,经常与主流媒体保持沟通联系,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媒体进行合作,借水行舟,借势发力,共同做出精品,创出品牌。去年,省内主要媒体及云南教育网、《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和《学生新报》主动发挥教育宣传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围绕重点工作,开辟专栏专版,推出系列报道,宣传效果显著。如,《云南教育》编辑了各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专刊(栏),深入报道了地方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各地起到了典型引领、经验借鉴的作用。去年,教育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报道了许多长期扎根贫困山区、边疆民族地区,为云南教育发展默默奉献的教师,用优秀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鼓舞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典型引领、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鼓舞干劲的作用。今年,这样的宣传报道方式要继续发扬,再树先进典型,再出宣传精品。

(三)要始终重视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从目前形势看,教育宣传必须有一支专职队伍来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健全省教育宣传机构,云南省教育宣传中心负责统筹、协调与指导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各地各校都要组建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地本校的宣传工作。其次,要配备和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同志充实到新闻宣传和通讯员队伍中来,建立健全各地各校通联站,加快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保障。此外,还要把媒体素养提升作为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的“必修课”。客观讲,我们现在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部分干部同志“面对媒体不知该怎么说”,有的干部还患有“媒体恐惧症”,这说明我们的媒体素养还是很欠缺的。各地各校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与媒体协调沟通的能力,使他们敢于、乐于、善于与媒体打交道,想用能用善用媒体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要着力培养教育宣传干部队伍的危机公关意识,学习和掌握与媒体沟通的技巧,提高教育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能力,妥善处理和化解教育舆论危机事件,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四)要进一步发挥优秀教育报刊主阵地作用

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大力加强教育舆论阵地建设。教育厅网站、教育报刊社以及各地各校所属的各类教育媒体,都应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凝心聚力,共谋大局。目前,由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两刊一报”在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已形成品种齐全、覆盖各级教育的格局。《云南教育》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全省教育系统,着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委厅有关政策部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获取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重要途径。《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办刊坚持服务教育科研、服务基层教学的指导思想,着力研究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反映教改成果,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学生新报》是中国教育学会指导的一份质量优良、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少儿读物。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向全省各族少年儿童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产品”为己任,为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各地各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好《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新报》的推荐和使用工作,切实把订阅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扩大“两刊一报”的覆盖面;要集中力量抓一批发行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学校,及时总结宣传,着力解决“两刊一报”在宣传订阅工作中存在的空白点。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教育报刊宣传工作的管理,防止放任自流,坚决制止质量低劣或内容不健康的报刊进入校园。要充分利用我省教育“两刊一报”这一宣传阵地,积极组稿、投稿,努力扩大优秀教育报刊的覆盖率,增强优秀教育报刊引导舆论、交流信息、树立新风、培养新人、维护稳定的功能。

上一篇:教师美术教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地理节目观后感六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