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2024-10-20

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篇1

《分米和毫米》这节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分米与米、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直尺继续测量,积累了一定的长度单位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xx幼师学校就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

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用手比划1米、1厘米有多长。复习进率:1米=100厘米,重新认识尺子,知道0刻度线的作用,目的在于唤醒学生已有知识。接着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宽大约大约18厘米,激活学生测量经验。再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发现新的问题---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在直尺上施6个小格。引入对毫米的认识,体会到表示比1厘米短的长度,要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通过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10毫米。教学分米的认识时,让学生找到10厘米的长度,告诉学生,这样的长度就是1分米,用手势表示出。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并举出实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对分米的认识就加深了。

2、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建立长度观念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分米和毫米,帮助孩子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在教学中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活动获得对单位长度的丰富体验。在认识毫米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认一认,在电脑上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指一指,组织学生用铅笔在直尺上指出1毫米;找一找,通过准备的丰富材料:角硬币、电话(公交)磁卡,让学生感受1毫米的具体长度,形成表现;比一比,要求学生用手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说一说,说说你觉得1毫米怎么样?你对1毫米的长有什么感觉?通过丰富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感受到1毫米的实际长度,强化已经形成的表象。

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篇2

[案例一]《分米、毫米的认识》

创设情境:动画展示孩子们喜欢的孙悟空, 同时配音:孙悟空的金箍棒可长可短, 长的时候可伸到1米、几米、几百米, 甚至伸到天上去, 短的时候可缩到1分米、1厘米甚至1毫米……同时课件展示伸长1米的金箍棒及缩短到1毫米的金箍棒。因为1毫米的金箍棒在课件上很短, 于是就出现了将1毫米放大的画面, 放大之后的1毫米正好与原来课件上1分米的长度一样长, 并且两个长度同时呈现在一个视窗内。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捕捉数学信息:从刚才的故事中你能找出哪些数学知识?接着运用课件展示学生使用的直尺, 一一认识分米、毫米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这样的故事情境制作精美, 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看似无可挑剔, 可当教师运用课件显示出生活中的各种物品, 让学生填出合适的长度单位时, 却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床长2, 课桌高约7, 等等,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绝大多数学生填写了床长2厘米、桌子高约7厘米;个别学生填床长约2米, 桌子高约7分米;还有的学生填床长2分米, 桌子高约7毫米。课下, 我询问了学生的想法, 多数学生说看到课件上显示的床、桌子就那么长。看来, 学生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课件演示和生活实际这二者的关系。

[案例二]《厘米和米》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师在利用课件演示讲解完厘米和米的知识后, 让学生做第53页的“想想做做”。

4.在 () 里填上“米”或“厘米”。

(1) 床长2 () 。

(2) 粉笔盒高8 () 。

(3) 铅笔长20 () 。

(4) 旗杆高15 () 。

生1:床长2厘米。

师:你能用手比画一下2厘米多长吗?

生1:大约这么长。 (学生用手势比画的长度正确)

师:那为什么说, 床就只有这么长呢? (边说边用手表示长度)

生1:在课本的59页第4题有呀, 2厘米多一点。

(许多同学疑惑地把书翻到59页, 果然有一幅图, 长方形, 长2厘米多, 宽1厘米多, 标有汉字“床”)

师:你知道床是做什么用的?

生1:睡觉用的。

师: (手示2厘米) 这么长的床, 人能睡得下吗?你家的床有多长呢?

生1:我家的床有两张课桌这么长。

师:两张课桌这么长的床, 长度是2厘米吗?

生1:应该是2米。

师:对。床的长度应该是2米。59页这张图是床的示意图。如果画成真的2米, 那我们的书该有多大呀。

生2:旗杆高15厘米。

师:你能指出15厘米有多高, 或者说说和什么东西一样高吗?

生3:15厘米这么高。

(学生拿起20厘米的塑料尺, 握住5厘米, 准确地竖起了15厘米)

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么高 (手示15厘米) 的旗杆呢?

生3:星期天爸爸带我上街时买的, 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现在还插在我的写字台上呢。我量过, 旗杆就是15厘米高。

师:不错, 你说的那种旗杆, 是插在桌子上的旗杆。但我们平常说的旗杆, 是早晨升旗时用的, 那种插在地上、有五层楼房那么高的旗杆。这样的旗杆是不是15厘米高呢? (学生纷纷举手)

[思考]

2厘米长的床, 20米长的铅笔, 15厘米高的旗杆……你别以为是学生在捣蛋, 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是十分认真的;更别认为他们笨, 从他们的回答中闪现出了思维的火花。这种思维的火花同时也暴露出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问题在哪儿呢?

经过反思, 我发现学生对于厘米、分米、米等长度的认知完全建立在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之上, 课件虽起到了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长度单位概念并理解它们之间进率换算的作用, 但由于对实际长度的放大、缩小等技术处理, 在客观上使这种理解已经变得抽象化, 学生的思维脱离了实际长度的表象支撑, 这样就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翻开课本, 发现教材在知识的呈现上也与《分米、毫米》这节课的课件一样, 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 都是将实际长度进行放大或缩小, 这不利于学生依赖实际长度的表象来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虽然这些实际物体的课件制作很精美, 但学生的学习仅仅依赖于课件所显现的物体的长度, 思维缺乏表象支撑, 就会感到特别抽象, 只能靠记忆来记住一些结论。虽然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在处理这样的尴尬问题时很巧妙, 但我们仍然从教学效果中明显地看出:因为学生的思维离开实际长度表象的支撑, 就失去了思维的源头活水。除了少数尖子生外, 大多数学生在换一个类似床长2 (填上合适单位) 的填空题时仍然感到困难。

[案例修改]

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我们可以这样修改。

在使用课件的同时, 每次演示后均加入在实物尺子上寻找实际长度的活动。比如, 在通过课件让学生认识了1分米之后, 迅速让学生在实物直尺上找出10厘米的长度。通过用手势表示出来、找一找身边这么长的物体、画一画1分米的线段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1分米长度单位的印象, 并进行一系列相关表述物体长度的训练。在找一找的活动中, 还可提醒学生:“你还能在直尺上的其他地方找到同样长的1分米的长度吗?”这样学生就可能会找到很多这样的1分米, 如2~12厘米、3~13厘米、4~14厘米等等。

而在利用课件认识了1毫米之后, 同样安排学生在实物米尺上找一找1毫米、2毫米、5毫米、10毫米等, 找一找生活中1毫米厚、1毫米长的物体的长度等。教师有必要演示并出示各种厚约1毫米的卡:如工资卡、医疗保险卡……让学生感知并加深1毫米的长度概念。学生在头脑中有了实际长度作表象, 就不再是机械记忆, 而是形成了鲜明的印象, 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案例 篇3

二、教学目标

第一,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第二,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第三,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细心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手、善于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准备

米尺、纸条、剪刀、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一小沓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板书:米厘米)?你能用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那么1厘米呢?如果我想测量黑板的长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好?测量一枝铅笔的呢?

反思: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新课做了很好的学习和心理上的准备。

2.主动探索,理解新知

(1)认识分米

①初步感知1分米的长度

看!我手上有一张纸条,如果要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呢?你们能测量出10厘米并把它剪下来吗?

(学生动手剪。)

像这样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我们也可以说它的长是——1分米,字母dm表示。(板书:分米dm)

②建立分米的表象,体会1分米=10厘米

1分米究竟有多长呢?请大家拿出直尺(课件呈现)。

提问:你们能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吗?

生1:在直尺上指出10厘米就是1分米。

生2:1分米就是10厘米,从0刻度到10厘米这个长度就是1分米。

引导:我们可以说1分米等于?

生:10厘米!

(课件显示,并板书:1分米=10厘米)

③巩固对“1分米=10厘米”的理解

引入情境:妈妈给小琳买了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小琳刚拿到手,就忙不迭的测量起它的长和宽,让我们一块儿来瞧瞧小琳测量的结果吧!

(课件呈现)谁能话换一种说法?

④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你们能在作业纸上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

你是怎样用直尺画出1分米的线段的。

生:(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我是从0刻度开始画了一条10厘米的线段。10厘米就是1分米,这条线段就是1分米的线段。

设疑:画得真好!可是李老师这把直尺的0刻度已经被磨损了,我该怎么画这条1分米的线段呢?(出示磨损的尺子。)

生1:可以从刻度1画到刻度11,10厘米,就是1分米。

生2:可以从刻度8画到刻度18,也是1分米。

生3:只要畫一条10厘米的线段,那就是1分米。

⑤拓展新知

看来小朋友们的眼睛都很敏锐!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小朋友发现今天新学的分米和米有什么关系?

谁愿意把自己小组的验证结果告诉大家?

(板书:1米=10分米)

反思:教师从测量一根纸条入手,不仅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回忆起已有的测量经验,把握测量的细节,同时,学生也通过动手量、剪10厘米的纸条,对“10厘米就是1分米”有了深刻的感知。接着,教师让学生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以及将小琳的话换一种说法,都在深化学生的这一感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抽象出分米和厘米间的十进关系。

(2)认识毫米

①初步感知1毫米

设疑: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3个长度单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所学的知识量一量咱们的数学书的厚。

(学生动手量,发现问题)

生:我们数学书的厚还不到1厘米呢!

所以,我们今天还要学习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那就是毫米,可以用mm来表示。(板书:毫米mm)

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拿出直尺。(投影展示一把直尺)介绍: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请同学们想一想1毫米的长度。

②建立毫米的表象,体会1厘米=10毫米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枚1分硬币和一张电话卡,请四人小组的同学合作测量一下这些物体的厚度。(小组合作测量。)

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的厚度都很接近1毫米。捏一捏,感受一下1毫米。拿出一张白纸捏一捏,它的厚度有1毫米吗?捏一捏,看究竟多少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量一量,你捏得是不是准确?你们知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让我们一块来数一数吧!(课件呈现)

引导:我们可以说1厘米等于?

生:10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引导:再接着往下数1小格呢?再数1格呢?现在你们能说出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了吗?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长度或者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小组自由讨论。)

反思:在教学毫米的环节中,教师通过量不到1厘米厚的数学书,引出长度单位毫米,使学生体会到毫米的建立是日常生活测量的需要,体验学习的价值,产生学习的需求。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数小格,沟通厘米和毫米间的十进关系,再通过测量1分硬币、电话卡、银行卡以及捏10张纸的厚度,列举1毫米长的物体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毫米的表象。

3.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写出两幅图的测量结果。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生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支铅笔,根据橡皮的厚度和铅笔的长度选定合适的单位,然后进行测量。谁愿意把你的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说说各接近几分米。你们认为这次测量用什么工具比较好(分小组用米尺进行测量)?哪个小组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

(4)讨论、小结

测量较大物体的长度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好?测量很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呢?让我们一块儿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大约有多长。

你能把这些长度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吗?这些单位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老师这儿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吗?

请小朋友们先比划出这些物体的长,然后再填空。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凭自己的眼力判断哪条线段最长,哪条最短。

用尺量出它们的长度,验证结果。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篇4

在教学了《认识分米和毫米》后,我有一些感想,赘述如下:“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在三年级(下册)学生还将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学习用千米作单位描述公路、铁路及河流的长度,描述常见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可见,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旧知与新知的有效衔接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已有认识,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由此帮助学生明确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课拾,我和学生一起回忆已经认识的两个长度单位,通过比划1米,1厘米有多长引发学生对原有经验的记忆。通过随意的谈话式问题引出1分米的概念,我问:测量一支铅笔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好?再问:(手里拿一张纸条)如果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学生自然会说用厘米,这时我就让学生测量出10厘米并把它剪下来。当学生剪完后举起来给我看时,我就说:“像这样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我们也可以说它的长是1分米。”用已有知识10厘米引出1分米的概念。

二、操作与思考的有效合作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并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物体长度的把握能力。让学生剪出1分米长的纸条,让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让学生找出接近1分米长的铅笔,借助银行卡的厚度让学生体验1毫米等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像这种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历,用心总结,才能学得会,辩得请,记得牢。但同时还需要静下来心来思考,有些学生忙了一节课似懂非懂的,练习中却会出现很多错误,所以课末我送给同学们这样几句话:做题之前要思考,拿不定主意先比划,看看哪个更合适,再下手来把它填。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5

——蔡 秀 荣

一、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

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

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

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难点: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三、突破重难点措施 :

1、充分利用信息窗呈现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

2、在实际测量中加深对长度单位的饿认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重视对学习活动的评价。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22--23页,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国际通用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2、理解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掌握1厘米=10

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和实际测量以及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绘的技能。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毫米和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每生一把尺子,一张测验纸,同桌一套学具材料(纸条、牙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前面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下面以2人小组回顾复述以下内

容:1米=()厘米

床长2()铅笔长15()

二、设问导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情境图)昨天晚上有一位小朋友叫甜甜,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大家看,他梦见谁了?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师:齐天大圣在向小朋友们展示他的金箍棒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

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发现了数学信息,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5毫米有多长?

生:1分米有多长?

师: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长,那我们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长就可以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一)、认识毫米

(1)猜测

师:孙悟空可以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进耳朵里,说明了什么?(毫米很小)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讲解

师:同学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那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平时用的直尺(幻灯片播放),这上面除了我们认识的1厘米,你还发现了什么?(一小格一小格的)

师:小博士告诉我们,这里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为:mm(板书)出示毫米定义:

(3)感知

师:那你们现在知道1毫米到底有多长了吗?能不能用手比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毫米很小)对,因为毫米很小,所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时候就用毫米做单位

师:能不能再比一下5毫米的长度?那你现在知道5毫米有多长了吧?噢,原来5毫米这么小,怪不得齐天大圣能把金箍棒放在耳朵里。

(4)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毫米,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到了毫米?或者你在哪里见过毫米?

(5)寻找关系

师:大家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手比一下)

师:那还记得米和厘米的关系吗?(1米=100厘米)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的毫米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米或者厘米是不是也有关系呢?(播放幻灯片)

师:那你现在知道了吗?(10毫米=1厘米)

师:那2厘米=()毫米?3厘米呢?5厘米呢?(出示练习题)

(二)、认识分米

(1)猜测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了1分米放到了甜甜的手心里,通过图片,你能猜一猜1分米有多长吗?(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讲解

师:同学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请教一下小博士(播放幻灯片)(小博士说: 10个这样的小格是1分米,用dm板书表示)

出示分米定义:

(3)小组合作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会思考、会学习,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答,那你就跟分米成为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题目:(1)分米跟厘米是什么关系呢?

(2)分米跟米又是什么关系呢?

(4)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分米,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到了分米?或者你在哪里见过分米?

(5)感知

师:那你能不能用手比一下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噢,原来孙悟空又把他的金箍棒变到这么长,怪不得正好可以放到甜甜的手心里了

(6)小结

师:我们学过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什么?他们都叫做“长度单位” 出示长度单位定义:

三、自学检测:

师:今天大家表现这么好,相信在用这些长度单位时,大家也能表现的更好,老师对你们有信心,你们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呢?(幻灯片出示练习题)

1、1米=()分米5米=()分米

1分米=()厘米40厘米=()分米

1厘米=()毫米6厘米=()毫米

2、小兔子身长4(),尾巴长约7()。

3、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四、巩固练习:

1、38米+54米=()米

1米 -6分米=()分米

57分米-17分米=()分米=()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38(),他的大拇指宽约(),手腕一圈长约12()

五、拓展延伸:

师:拿出1张白纸,谁能量出这张白纸的厚度?(生量后发现不到1毫米。)师:其实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同样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

六、总结提升

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2.会使用合适的单位来表示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和1厘米分别是多长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2、大家都测量过自己的身高,昨天明明同学去了动物园,他测量了一些高度,可是粗心明明没写长度单位,你能帮他填上吗?

动物 身高或身长

长颈鹿 5 松鼠 20

斑马 150 熊猫 8 蚂蚁 5

蜜蜂 10 揭题:对于一些动物的身高,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表示,需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

板书:认识毫米与分米

二. 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

1、提问:那么1毫米究竟有多长?

出示银行卡或者会员卡,指银行卡或者会员卡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

2、请同学们拿出磁卡,左手两个手指轻轻捏住,右手抽去磁卡,手指的缝隙就是1毫米长。

3、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你能找到吗?

指出:尺子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mm表示)。

4、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小格?(10),每1小格是1毫米,所以1厘米是多少毫米呢?

板书:1厘米=10毫米

5、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请大家想一想身边或者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或者厚度大约是1毫米?(五角钱硬币厚度、10张纸的厚度)

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6、活动:测量数学书的厚度。

(二)认识分米

1.自学教材,认识分米。

生独立学习课本上关于分米的介绍,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分米的知识。(1分米=10厘米、dm)

2.用手指在直尺上摆一摆,1分米有多长,把尺子放下,把手举起来,比画一下1分米是多长。

3.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个东西的长度是大约是一分米?(固体胶长度、牛奶吸管长度、手机)师:用分米可以测量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1:手臂的长度。

生2:铅笔盒的宽度。

生3:桌子的宽度,长度。

测量活动。

学生汇报:手臂长5分米左右,桌子宽3分米,长9分米。

4、我们还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那么你知道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10个10是100。

师:你的意思是10个10厘米是1米,所以10个1分米是1米。

得出:1米=10分米。

5、现在我们来确定最后三个单位应该填什么,熊猫8分米,比划一下大约多高。蚂蚁和蜜蜂的身长呢?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第2题、第5题。

2、明明的日记。

谈话:学习了数学知识,就要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明明写的一篇日记,记录了一天发生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2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50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做起笔记来。

三.小结。

加上今天学习的这两个新单位,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了,(4个)分别是,指名说。那你能将它们排排队吗?

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篇7

“认识分米和毫米”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旨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能力;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表象。

教学中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实现新课程的理念,放手让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对分米、毫米地初步认识、感知体会、建构内化。

1.需要是学习是源泉,学习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心理学告诉我们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新知的掌握。因此教学中在学生原有认知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分米和毫米,力求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分米、毫米与已认识的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如在引入分米时设计1只玩具手机长约1( ),当学生发现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很自然地引入了分米的认识。

又如在引出毫米时,用量数学书的厚是6( ),发现不到1厘米,那就需要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通过以旧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地强化。通过让学生量一量、看一看、画一画、比一比、夹一夹、找一找、估一估、数一数等一系列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建立了对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3、教学富于开放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看直尺上的1分米时,承接前面的“10厘米是1分米”,放手让学生观察1分米到底犹有多长,为学生创设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找到了多种答案,在寻找分米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选择的轻松与快乐,开拓了思维的空间,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又如让学生在3把不同长度的尺上找最多有几分米?你是怎么想的?想一想几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长是1米?为什么?以及这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那大约多少张这样的纸厚1厘米呢?你是怎样想的?设计此类的问题情境,渗透方法策略的灵活性以及巧妙性,建立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学生在思考中对长度单位的表象以及关系得以进一步地理解与提升,充分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之所在就是学会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体验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挑战者后的愉悦。

4、重视用手势比划1分米和1毫米,提高估测能力

用手势表示长度单位,是建立相关概念的重要活动。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上的共同特征——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来,用手势比划这样的动作拉动了思维,形成了概念。先提供一定的参照物分米管和硬币来具体地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接着经历“比划——在尺上验证——修正比划——再验证……”的过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渐做到尽可能地准确。另外,估测能力既是生活实用的能力,也是建立分米意义的重要手段。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后,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便于他们随时进行估测。让学生先依靠工具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度、课桌的宽度目测手表、锻带的长度等,从借助工具到直接估测,逐渐加大难度,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和意识。

5、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

在直尺上感知1分米和1毫米固然准确,但往往不牢固,离开了直尺或间隔了一段时间,首次感知的印象会淡忘。因此,让学生走下位置找找1分米,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1分米。一是反馈、检查学生在直尺上的首次感知是否有效。二是借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自己找到的物体帮助长时记忆1分米是多长,以后在回忆1分米有多长或判断其他物体的长是不是大约1分米时,可以把熟悉的物体的长作为参照。以及估一估身边物品、量一量熟悉物品的长度或厚度时都为学生更好地建构长度单位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分米和毫米 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教学难点: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提高估测能力。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内容:

课本27页例题,28-29页想想做做1-6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3.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具准备:

学生尺、明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咱们学过的量长度的单位吗?你能用手指和胳膊比量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到米?什么时候用到厘米?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二、探究

1、认识分米

量一量:请你用自己的学生尺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0厘米,10厘米)看看自己周围还有什么是10厘米或20厘米的?

教师:(出示10厘米长的长方形的边)像这样长的一段线段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单位来代替“1分米”,你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吗?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 汇报结果

1分米=10厘米

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说说今天咱们认识的新朋友叫什么?(分米)

1分米是10厘米,你能在自己的学生尺上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比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你的学生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自己的尺子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吗?你想怎样画?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动手试一试。

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多少分米?说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怎样。

(1米=10分米)

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小组进行操作。学生汇报自己量的情况。

学生小组中自己进行一下测量,说说自己测量的什么大约是10厘米,什么大约是20厘米? 汇报测量结果。

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用等式的形式进行表示出来。学生汇报自己画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尺、长1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板。学生尺 米尺 学生实践操作:

和你的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再说说接近几分米。

二、认识毫米

今天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大家帮忙。你能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吗?

大家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老师还想知道的更准确一点,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知道不到1厘米的数学书厚度到底是多少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它就是——毫米。

讲述: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你知道1厘米里有几毫米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几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教师可以适当补充部分例子:硬币的厚度,乘车卡的厚度等)

你能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1毫米的长度吗?

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画。(区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你知道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吗?

三、巩固

你能说说他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

小组合作练习:每人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枝铅笔,先讨论量这两种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再独立进行测量。在()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铁钉长2()床长2()大米宽2()黄瓜长2()

三条线段哪条最长?先说说,再量。量一量自己的拇指宽是几毫米。

1分米里有几毫米?你是怎样知道的?

板书设计:

分米和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内容

课本3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教学重点: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

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教具准备: 小推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题1:

自动铅笔的笔芯长6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呢? 60厘米=()60毫米 2.(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

问:这根笔芯长多少?你知道吗?(请一生上来测量。)3.测量结果是多长? 4.(板书:6厘米)问:能用毫米作单位吗?(板书:6厘米=()毫米)指名说。5.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互说)

汇报(多人说一说)。

A.共有60小格,就是60毫米;

B.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0毫米。6.你觉得这两种说法怎么样?哪种更简单?

你能像他一样说一说吗?(再请一人说)7.出示例题2:

课桌的高是8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 80厘米=()分米 你是怎样想的? 8.这有一张课桌,它的高是6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9.补充练习:

3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10.这两题你们都会了,如果换两题行吗? 板:3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一人说一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现在请你自己量量这些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 2)自己量一量,同桌可互相看一看,后汇报。3)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4)同桌互说,后汇报。2.完成2。

1)图上小朋友测量的是什么? 2)手的宽度和上步的长度。

3)你知道他手有多宽和一步有多长吗? 4)这用的是什么单位?

5)请你填一填书上的括号。6)生汇报。

3.完成第3题。1)请你填一填。(学生独立填写。)2)开火车汇报。

3)第一题你是怎么比的?

4)讨论:数据一样时,可以只看单位。5)你还想说说哪题,你是怎么比的? 4.完成第4题。

1)这儿有两条线段,先估计它们的长度。2)再量一量,看估计得对不对。3)你用得是什么单位?

4)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5)同桌互说。2.完成第5题。1)指名读题。

2)师说要求。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3)生可以回家记录。

板书设计:

简单的单位换算 6厘米=60毫米

80厘米=()分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篇9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教材第26-28页。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难点:

建立1分米和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米和厘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比划出1米的长度吗?1厘米有多长呢?你能比划一下吗?

2、师:小朋友桌上都有1根吸管,拿出来看一看,你能估计一下它的长度吗?学生估计 你估计是多少?

师:这根吸管到底有多长呢?实际来量一量吧!生汇报:10厘米

3、导入新课

师:10厘米也就是——生:1分米,那这根吸管的长度就可以说成1分米。分米也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先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分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

二、认识分米(1)指一指

师:你能在你的直尺上找到1分米吗?

汇报: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1分米?(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

师:我们到放大的尺上来数一数吧!(学生数:1厘米一直数到10厘米)问:几个1厘米?课件闪 指出:10个1厘米就是1分米。师: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分米呢? 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汇报(生:2-12等)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我们从直尺上找到了1分米,那 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呢?(10个1厘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正反读(2)画一画

师:想不想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在学习材料纸上画一画吧。(3)比划:

师:小朋友画出了1分米,你能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吗?学生比划 师:比划得准不准呢?用这根1分米的吸管来验证一下。

看!这两指间的距离就是1分米。1分米大概就这么长,再看一看,感受一下1分米的长度。(4)找一找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呢?生找(5)量一量 出示材料袋

师:这个材料袋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呢?学生估 师:我们来量一量吧。2分米

(6)1米=10分米

师:这把米尺的长度有几分米呢?同桌合作,到米尺上去找一找吧!汇报,指名数。

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10个1分米就是1米。1米=10分米(板书,齐读)(7)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分米交上朋友了,想一想我们是怎么认识分米的。

师:知道了这把尺的长度是10分米,那它有多厚呢?学生测量,汇报:不足1厘米

师:看来,我们需要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它就是毫米(板书)毫米一般用字母mm来表示。

三、认识毫米

师:毫米这个新朋友,我想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认识它,请你带着这几个问题自学课本

出示自学要求:

师:拿出学习材料,对照要求开始自学。

边巡视边指导方法:你认为重要的可以画一画,轻声读一读。学生小组学习后,反馈交流 1.认识1毫米(1)指一指

师:1毫米有多长呢? 谁到这把放大的尺上来指一指。(生指)师:他指的对吗?

师:这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多媒体)还有跟他找的不一样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生齐读(2)比划

师:想不想更近距离地感受1毫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拿出1分硬币和一张磁卡,选择一样自己最感兴趣的去量一量它的厚度。师:你量的是什么?生汇报: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还有小朋友量的是磁卡,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再捏一捏,摸一摸感受一下1毫米。

(3)谈感受

师:通过刚才的认识,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1毫米确实很短。师:是呀,1毫米是很短,可你别小看它,在科学领域它的作用可大了!2.认识几毫米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毫米,知道了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那2小格呢,7小格呢,8小格呢?也就是说——有几小格就是几毫米。

(2)师:你能找到5毫米吗?你是怎么想的?(5小格就是5毫米,多媒体闪)(3)师:到这儿呢?(10毫米,1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表扬:真会思考!板书 :1厘米=10毫米(学生:读)师:1厘米是10毫米,那2厘米呢?3厘米呢? 3.找一找

师:你知道量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吗? 生:蚂蚁的身长、大米、玻璃等

师:量比较薄的物体的厚度或非常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4.练一练

(1)完成想想做做2 师:我们来看看这块橡皮的长度大约是多少毫米?回形针呢? 生做,交流汇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估、量米尺的厚度

师:米尺的厚度不足1厘米,那到底是多少呢?你能估一估吗?(生汇报)师:去量一量吧!汇报。

四、总结全课

师:这节课我们结交了两个新朋友,——分米和毫米(完善课题),到今天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把它们排排队吗?(卡片排)你是怎么想的? 师:在长度单位这个大家族里,还有比米更大的单位,比毫米更小的单位,以后我们会继续学习。(板书:省略号)

五、作业:完成练习

师:小朋友今天学的怎么样呢?生:好!师:我不信,考考你!

1、完成想想做做5,学生独立填空,再交流

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篇10

xiaoxue.xuekeedu.com

《分米和毫米》是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我在教学后对照教学要求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导要“简”:

本课教学环节若不紧凑教学内容必定完成不了,因此我在如何“导”得快、简、趣上动了脑筋。我让学生联系上学期学过的厘米和米导入本课,通过学生测量文具盒引出长度单位分米,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则直接拿起数学书,问:如果要测量数学书的厚度,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然后让学生自己量一量看。在新知探索结束后又以“今天小朋友们学了不少新本领,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实践应用的练习环节。课中几次的“导”比较简明,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自然而顺畅。

二、教要“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老师的教就要体现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精心设计问题、精要讲解上。如:在引出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后,我设计了“1分米到底有多长?”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比划)、找一找(举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加深对分米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最后小结“现在你知道1分米有多长了吧!”。如此老师教给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要“精”也体现在两次小结中,新知探索结束后“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新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哪几个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几个长度单位还可以用字母m,dm,cm,mm来表示,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在书上找一找有关介绍。”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强化了重点,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三、练要“实”:

本课教学中参与面广,活动量大,重在动手操作,实践中体验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往往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后,时间成了难以把握的因素,我犹豫过、担心过,但课堂教学要扎实必须是学生“练得实”。这节课该学生动手的,我尽可能不包办代替。如:用学生尺测量学习用品、用米尺测量桌椅、测量线段等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怎样量并剪下10厘米的吸管以及怎样画1分米长的线段,我都根据

xiaoxue.xuekeedu.com

学生的回答在实物投影下演示,规范学生的操作。在认识毫米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的测量1分硬币电话卡银行卡10张纸的厚度,充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在用米尺测量桌椅高度前,我先让学生说用米尺测量需注意什么,使操作活动讲求实效。但是由于时间还是紧张,书上的练习没能在课堂上都解决.四、学要“活”:

整节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学习,可以说学得比较“活”。如:学生经历估一估、量一量、剪一剪,从一根吸管上找到1分米,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运用了“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沟通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时,放手让学生在米尺上数线段,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把米尺的长度有几个1分米呢?填一填1米=()分米。这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在认识毫米时,我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度,激起该用什么长度单位的矛盾心理,我不急于让学生说量的结果,而是“听听辣椒哥哥和西红柿弟弟是怎么说的”然后问:现在你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数学书的厚度是6毫米;尺子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长度是1毫米;不到1厘米时要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等这相当于看书自学。课上有多次同学间的合作测量、探索交流等,让学生知道在动手中“学”、向书本“学”、向同学“学”等方法。

苏教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法制教案 篇11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响水县海安集中心小学 乐云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学难点: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一些测量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基础。本节课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几个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米、厘米这二个长度单位,且有一些测量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力图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巩固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建立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联系。教学具准备 :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 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而且国家制定了一部有关计量的法律。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让学生观察两把直尺的刻度,刻度对刻度地比较,看刻度是否一致,由此可知,计量器具应当统一标准,不然就会出现混乱的问题,所以国家制定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由此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进行介绍:

第一条

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

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第三条

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废除的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条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你能换种说法吗?

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问:1分米可以从刻度0画到刻度10,还可以几开始画?如果从2开始呢?从3呢?

6、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直尺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比划给同桌看,让同桌用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7、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剪下1分米,再量一量,看看自己估计得对不对,还差多少。

8、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米尺上能不能找到1分米呢?出示米尺图,指名回答。

数一数,米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出示:1米里面有()个1分米。回答后演示:10。

指名说说米和分米的关系。板书:1米=10分米

(二)认识毫米

1、导入。

师:你能说说数学书厚多少吗?

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合作量一量。得出结论:数学书厚度不到1厘米。

2、揭示。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拿来了一个放大镜(出示),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连一厘米都不到,说明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毫米。板书:毫米。

3、认识。放大1厘米。

师: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比较短的刻度线,把1厘米分成了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演示从刻度线0到第一根小短线就是1毫米。

4、进率。

一格一格数,数到5毫米时停下,问:这根刻度线有什么不同之处?指出:从刻度线0到这根刻度线就是5毫米。演示5毫米。继续往下数。填空: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

你知道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了吗?板书:1厘米=10毫米 在你的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你感觉1毫米比较怎样?怎样数比较方便?(用笔尖数)学生数一数。

5、举例。

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

师示范量1分硬币的方法,学生同桌合作。用同样的方法量1元硬币、银行卡的厚度,再量一量多少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2、3题。

(1)第1题。学生自主体验,师生交流。

(2)第2题,说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想想怎样看更方便。

(3)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先估计,再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先估一估自己的课桌和凳子的高大约是几分米,然后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几分米?

(1)学生测量,记录数据。(2)汇报交流。

3、想想做做第5题。

4、想想做做第6题。

(1)让小朋友独立选择。

(2)学生测量,看谁选择的正确。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都是什么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吗?读一读。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教后感悟:

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52-58页例1-例3,练习五。

教学目标

1、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提高。

教学设计

第一步

认识分米和毫米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咱们学过的量长度的单位吗?你能用手指和胳膊比量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到米?什么时候用到厘米?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探究

1、认识分米

量一量:请你用自己的学生尺量一量,你手中的文具盒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文具盒的长和宽分别是20厘米,10厘米)

看看自己周围还有什么是10厘米或20厘米的?

教师:(出示10厘米长的文具盒的边)像这样长的一段线段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单位来代替“1分米”,你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吗?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 汇报结果:1分米=10厘米

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说说今天咱们认识的新朋友叫什么?(分米)1分米是10厘米,你能在自己的学生尺上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比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师:你们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自己的尺子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吗?你想怎样画?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动手试一试。在米尺上数数,1米有多少分米?说

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怎样? 1米=10分米

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1)学生小组进行操作,汇报自己量的情况。

(2)学生小组中自己进行一下测量,说说自己测量的什么大约是10厘米,什么大约是20厘米?汇报测量结果。

(3)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用等式的形式进行表示出来。学生汇报自己画的方法和步骤。请一名同学用米尺量一量课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再说说接近几分米。

二、认识毫米

今天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大家帮忙。你能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吗?大家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老师还想知道的更准确一点,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知道不到1厘米的数学书厚度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它就是——毫米。

讲述: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你知道1厘米里有几毫米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几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教师可以适当补充部分例子:硬币的厚度,身份证的厚度等)你能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1毫米的长度吗?

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画。(区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你知道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吗?

三、巩固

1、你能说说他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

小组合作练习:每人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枝铅笔,先讨论量这两种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再独立进行测量。

2、在()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铁钉长2()

床长2()

大米宽2()

黄瓜长2()

3、三条线段哪条最长?先说说,再量。

4、量一量自己的拇指宽是几毫米。1分米里有几毫米?你是怎样知道的? 第二步

简单的单位换算

一、导入

1、出示例题3。

自动铅笔的笔芯长6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呢?

60厘米=()60毫米

2、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问:这根笔芯长多少?你知道吗?(请一生上来测量。)

3、测量结果是多长?

4、(板书:6厘米)问:能用毫米作单位吗?(板书:6厘米=()毫米)指名说。

5、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互说)汇报(多人说一说)。A、共有60小格,就是60毫米; B、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0毫米。

6、你觉得这两种说法怎么样?哪种更简单?你能像他一样说一说吗?(再请一人说)

7、课桌的高是7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70厘米=()分米你是怎样想的?

8、这有一张课桌,它的高是6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9、补充练习。3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10、这两题你们都会了,如果换两题行吗? 3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一人说一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55页想想做做2。

(1)现在请你自己量量这些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2)自己量一量,同桌可互相看一看,后汇报。(3)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4)同桌互说,后汇报。

2、完成第3题。

(1)图上小朋友测量的是什么?(2)手的宽度和上步的长度。

(3)你知道他手有多宽和一步有多长吗?(4)这用的是什么单位?(5)请你填一填书上的括号。(6)生汇报。

3、完成第6题。

(1)这儿有两条线段,先估计它们的长度。(2)再量一量,看估计得对不对。(3)你用得是什么单位?

上一篇:秋季幼儿园老师评语下一篇:如何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