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部工作思路

2024-10-21

学术部工作思路(共11篇)

学术部工作思路 篇1

工程技术部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是xxxxxxxx工程任务繁重的一年,是确保工期、按时完成总体目标的关键一年。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特点,特制定工程技术部2012年工作计划。2012年工作计划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完善部门管理制度

结合公司的文件精神及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工程部的管理制度及职责,明确个人职责,并制定2012年工作目标及奖罚制度,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二、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

目前工程技术部的技术人员比较年轻,在了解津保工程、东兴桥及蓟汕U型槽、泵站等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现场的日常事务处理、工程质量控制细节及要点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在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将对全体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扶、帮、带,使他们早日成为能独挡一面的技术人才。结合工程特点,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做到在施工现场时心中有数,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处理。

以近期要施工的钻孔桩为例,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钻孔桩泥浆控制

要掌握钻孔过程中和混凝土灌注前的泥浆控制标准,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的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定泥浆,确保泥浆的比重、粘度、含砂率等符合要求,为钻孔的顺利进行和混凝土浇筑的合格打下良好基础。

2、钻孔桩钢筋制安

钢筋的检查要查验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纵筋接头、数量、质量;钢筋笼的直径;纵筋间距;纵筋长度;箍筋间距;加强箍筋间距等方面,如发现有不合格品,及时进行更换处理,确保不影响下一步的施工。

3、钻孔桩砼的浇灌

钻孔桩浇灌前,要检查泥浆指标、孔底沉渣厚度、钢筋笼安装深度、混凝土塌落度、导管的气密性、导管的长度等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不能浇灌;浇灌过程中要注意初灌混凝土量、导管的埋深、新进场混凝土塌落度,在接近混凝土浇

管理及整理归档情况,使资料更井井有条,便于管 理,资料收集及整理要求,设立专门的资料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内外业协同作业 的资料管理体系,避免“脱节”现像发生,做到“谁接收,谁负责”,台帐清晰,交接有序,施工过程中资料员应全程关注施工进展,经常与现场作业人员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资料缺少问题,主动与监理部门沟通,做到全部工序先报验,后 施工,2012 年要收集的资料内容包括: 2.1、施工管理记录 1)单位工程开工报告(总体的开工报告)2)设计变更通知单 3)图纸会审记录及会议纪要 4)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及审批 6)各重要工序的施工方案 7)2012 年需完成上报的专项施工方案: ① 按时完成蓟汕 U 型槽、泵站、东兴桥、津保动车所的各个分项工程的施 工方案编制与上报审批工作。初步确定专项施工方案上报时间如下表所示。施工方案上报时间表
单位工程名称 编制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 蓟汕快速路 钻孔桩施工方案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U 型槽主体施工方案 完成时间 已经完成 已经完成 已经完成 已经完成

沉井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 检查井、管道施工方案 庭院管线、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曹庄动车所 东兴桥 曹庄动车所施工组织设计 东兴桥加固施工方案

2012.3.20 2012.3.20 2012.3.20 2012.8.10 待出图再定 正在细化

2.2、工程测量记录 1)工程测量交接桩记录表(所有接桩单位的章要盖全)2)施工放线报验单工程定位测量(复测)记录 3)施工放线报验单工程轴线测量(复测)记录 4)控制测量检测成果书 5)施工测量方案 6)加密点报告 2.3、施工记录 1)按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进行收集填写施工过程检查记录。2)施工日志 以上所有的资料必须保证签署完毕,不要出现漏项、漏签现象,并及时整理 归档。

四、现场施工控制
现场的施工控制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中的控 制、竣工时的检查控制、施工测量。其中施工测量及过程控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和重点。3.1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阶段是对下一步工程任务进行部署,要对下一步有所 了解和规划,要进行以下工作:

1、工程概况、施工条件与外部环境,梳理对工程项目施工有影响的信息;

2、提前认真审核图纸,做好变更工作。

3、施工部署与任务划分;重点工程的确定与施工安排;

4、技术组织措施:包括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增产节约、质量和施工安全

措施等;

5、主要机械设备数量;

6、主要材料数量及供应计划;

7、办理既有线施工相关手续; 3.2 施工中的控制 施工中的控制是工程质

质量成败的关键,施工中检查的内容和要求如下:

1、施工测量及放线要正确,精度达到规定要求;

2、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组织施工,检查过 程中要形成记录;

3、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等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现 场试验;

4、混凝土、砂浆检查试件、土方夯实密实度按规定试验并符合要求; 3.3 竣工时的检查 竣工时的检查是对分项工程的总体把握和总结,如有问题要及早解决,以免 影响下一步的施工。竣工时的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1、核对建筑物位置、尺寸、标高、完成工程数量及质量是否符合合同及设 计、规范、验标要求,如发现问题应列项处理,限期完成。

2、各种规定的竣工资料是否符合要求。

3、查验工程质量评定资料是否齐全,核定质量等级评定是否正确。3.4 施工测量 工程测量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测量标准、技术规范和项目质量、环境和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中的相关规定。2012 年测量计划如下:

1、与监理工程师组织对各相邻工程的导线、高程测量的衔接工作,确保工 程的空间位置正确,保证与相邻工程正确贯通。

2、完成测量方案和监测方案的编制工作

3、完成测量人员对各图纸会审的工作

4、完成细部放样资料的计算复核工作

5、完成导线点定期复测和加密点保护工作

6、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落实监测工作

五、总结

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互帮互学、领导的工作指导、施工现 场的实践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力争提高工程部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确保技 术人员能胜任本职工作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关,从而确保优质工程的目标实现。


学术部工作思路 篇2

一、《广艺舟双楫》及其纷争

《广艺舟双楫》是非常时期的产物。1888年,年轻且一名不闻的康有为在初登政治舞台之际即遭受重挫,他政治上的支持与同情者,时任刑部主事同时也是友人的沈曾植劝诫他“勿言国事,宜以金石陶遣”。于是他退居安静的处所,“日以读碑为事,尽观京师藏家之金石凡数千种,自光绪十三年以前者,略尽睹矣”,他本来想写一本金石著作,但是“以人多为之者”,所以,“乃续包慎伯为《广艺舟双楫》焉”。[1]这便是《广艺舟双楫》问世的渊源。在它之前,我们几乎找不到康有为对书法的有关论述。在它之后,康有为也没再撰写过任何系统的书论,似乎对康有为的一生而言,它仅是一个偶然出现的产物。我们试想这样一个事实,即康有为在他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并非一个对书法深有研究的人,只是一时的契机促成了《广艺舟双楫》的问世。

假如这种推想成立,那么我们就很能理解为什么这部著作虽极富激情和煽动力,在当时声名远播,而后来在一般情况下却无法经受学者的学术检验。可以说,在书画史上还没有哪一部著作会受到这样不留情面的批驳,它因此而成为一部毁誉参半的著作。

问题究竟出现在什么地方?最为严重的大概就是康有为夸张的、不负责任的行文态度。民国时期刘咸炘对此批评最为充分。他说:“欲尊一代而必夸大之,谓尽有他代之所有,则固不免于多所矫揉矣。”“康氏尊南北朝而卑唐,其言往往太过……既主变又存古,其矛盾甚矣。”“文达又谓丁道护习北派,《龙藏》乃丁道护等家法。此亦不能书之言。”[2]

除了这种令人质疑的著文风格,在一些具体论点上刘咸炘也分明有异议。比如,康有为尊碑抑帖的两个基本理由就是:一、好的帖本因价格昂贵或其他原因不易得到;二、阁帖失真,康有为以此作为推崇碑版书法的有力筹码。但刘咸炘以为前一个问题现已不是问题,若说到阁帖失真不可学,那碑版也没强到哪里去:“康氏于唐碑亦非全不称许,顾谓其佳碑已磨翻坏尽,旧拓价贵,此亦当时之言耳。唐碑佳本今已多影印行世,买之易耳。六朝碑价,今已渐贵,买六朝碑与买唐碑影本价,未相悬也。”[2]

再比如,对于康有为“卑唐”的态度是刘咸炘以及与刘咸炘持相同看法的人所不能接受的。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专门列有“卑唐”一节。在这一节中他说:“欧、虞、褚、薛,笔法虽未尽亡,然浇淳散朴,古意已漓,而颜、柳迭奏,澌灭尽矣。”“唐人解讲结构,自贤于宋、明,然以古为师,以魏、晋绳之,则卑薄已甚。若从唐人入手,则终身浅薄,无复有窥见古人之日。”“若唐后之书,譬之骈文至四杰而下,散文至曾、苏而后,吾不欲观之矣。操此而谈,虽终身不见一唐碑可也。”[1]刘咸炘对此一一予以辩驳:“康氏论真书卑唐人,谓不能变化,易弗知汉末之分正如中晚唐之真书耶?”“康氏又谓千年以来法唐碑者未见名家。实则无名家者,自因赵董盛行,无人真学唐碑耳,岂唐碑果不足学也?且即康氏所推之伊墨卿、吴荷屋,非法唐碑者乎?”“即使通确,六朝亦自有恶诗,举六朝恶诗以加诸唐佳作之上,岂为通耶?论诗文者多蔽于是,论书亦然。康氏之尊六朝,即有此弊。此由染考据之习,不知艺术论美丑,不论古近。考证家以古为贵,宜也;论书则不宜也。”[2]

有些观点刘咸炘并不吝啬他的肯定,比如,他说:“康氏谓秦分本圆,而汉人变之为方,甚精。”“近世论书之作亦多,六朝以前自以为康氏为详,其言执笔、运笔亦较审备。以方作篆,以圆作分,以章程作草,以飞动作楷,四句尤为精卓简赅,只此已足不朽,其余评品之语,固未可尽信。”但据实看来,康有为“不审”、“不度”、“不知”的地方实在不少,简直无法一一列举。其他对康有为有关观点的批驳几乎涉及《广艺舟双楫》的每一个章节。

沙孟海在他的《近三百年的书学》(1928)、《碑与帖》(1979)、《书法史上的若干问题》(1980)三篇文章中详尽地谈到对康有为书学观点的看法。在对具体历史人物的评价上,沙孟海也有与康有为一致处。比如,他很认同康有为对董其昌、邓石如、伊秉绶的评价。然而,尽管有能与之达成一致的地方,在同类问题上,也有沙孟海极为不认同的地方。比如康有为所谓“刘墉集帖学之成”、“张裕钊集碑学之成”的观点。对于前者,沙孟海说:“我最不相信康有为‘集帖学之成者刘石庵也’这句话。”对于后者,沙孟海说:“康有为说张廉卿集碑学之成,我可又不敢输服他了……康有为感激他启悟之恩,所以不觉言之过当。”对于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标榜的尊碑抑帖的鲜明态度,沙孟海也有略微不同的看法:“康有为书中有《尊碑》、《备魏》等篇,《备魏》篇陈述‘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的看法。他书中并且标立‘碑学’‘帖学’的名称,说‘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把碑与帖对立起来,那也是偏见。两人(阮元、康有为)的话,有他对的一面,也有他不对的一面……我们学习书法,应当兼收碑帖的长处,得心应手,申明变化,没有止境。我们对待历代碑帖,都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吸收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决不可盲目崇拜,也不能一笔抹煞。”[6]“他虽然遍写各碑,但也有偏重的处所。他在述学篇里只说一泡冠冕堂皇的话儿,不曾道出真的历史来。”[7]

以上所举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批评,基本能代表近现代多数学者、专家对康氏的质疑。结合这些批评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对书法而言,康有为在学术标准上,不管对历史的认识、对问题的判断,还是其基本的行文态度,似乎都大有问题。

二、《广艺舟双楫》的内在思路:“古”与“新理异态”

拨开表面矛盾重重、漏洞百出的论述,康有为在叙述其书学观点时,其内在思路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创新,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新理异态”。比如:

钟鼎为伪文,然刘歆所采甚古。考古则当辨之,学书不妨采之。右军欲引八分隶书入真书中,吾亦欲采钟鼎体意入小篆中,则新理独得矣。《分变第六》

凡书贵有新意妙理,以方作秦分,以圆作汉分,以章程作草。笔笔皆留,以飞动作楷,笔笔皆舞,未有不工者也。《分变第六》:⑧:

“引八分隶书入真书中”、“采钟鼎体意入小篆中”,“以方作秦分,以圆作汉分,以章程作章”,这就是康有为所说的创新方法。不独笼统说说,在谈到具体的书法家时,他的新理指的也是一样的东西。

宋人书以山谷为最,变化无端,深得兰亭三昧。至其神韵绝俗,出于《鹤铭》而加新理,则以篆笔为之。吾目之曰“行篆”,以配颜、杨焉。《论书绝句第二十七》

杨少师变右军之面目而神理自得,盖以分作草,故能奇宕也。《本汉第七》

鲁公书举世称之,罕知其佳处。其章法笔法全从《郙阁》出。若《裴将军诗》,健举沉追,以隶笔作之,真可谓之草隶矣。《论书绝句第二十七》[8]

“以分作草”、“以汉分入草”、“以其八分为真书”、“以隶笔为篆”——康有为所说的新理,实际上就是各种字体用笔方法的杂交。相同内容他也用“新体异态”、“异态”、“变态”来表示:

故有魏碑可无齐、周、隋碑。然则三朝碑真无绝出新体者乎?曰齐碑之《铤修罗》、《朱君山》,隋之《龙藏寺碑》、《曹子建》,四者皆有古质奇趣,新体异态,乘时独出,变化生新,承魏开唐,独标俊异。四碑真可出魏碑之外,建标千古者也。《备魏第十》

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岂与晋世皆当书之会邪?《十六宗第十六》[8]

三、《广艺舟双楫》的内在思路:“古”与“体在篆隶之间”

在康有为看来,除新理异态之外,有“古意”也是书法中至高无上的境界。这在他的很多表述中得到体现。比如:

吾于汉人书酷爱八分,以其在篆、隶之间,朴茂雄逸,古气未漓。至桓、灵已后,变古已甚,滋味殊薄。吾于正楷不取唐人书,亦以此也。《说分第六》

今世所用号称真楷者,六朝人最工。盖承汉分之余,古意未变,质实厚重,宕逸神隽,又下开唐人法度,草情隶韵,无所不有。《购碑第三》

何朝碑不足取,何独取于隋?隋碑无绝佳者,隋人无以书名冠世者,又何足取?不知此古今之故也。《取隋第十一》[8]

追究其原因,他对“古”的推崇是因为它们“在篆隶之间”、“以篆笔作隶”、“以隶笔作缪篆”,因为它们“由篆变隶,隶多篆少”。又比如:

北碑当魏世,隶、楷错变,无体不有。《体变第四》

东汉之隶体,亦自然之变。然汉隶中有极近今真楷者。《说分第五》

汉隶之始,皆近于篆,所谓八分也……以今所见真书之妙,诸家皆有之。《本汉第七》[8]

他喜欢某一具体碑版,理由也一样:

《枳阳府君》笔法之佳,固也。考其体裁,可见隶、楷之变。《馀论第十九》

唐碑古意未漓者尚不少……此类甚多,皆工绝,不失六朝矩矱。《卑唐第十二》[8]

他认为某个书家有“古意”时,也做相同解释:

逸少曰:“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生发。”右军所得,其奇变可想。即如《兰亭》、《圣教》,今习之烂熟,致诮院体者。然其字字不同,点画各异,后人学《兰亭》者,平直如算子,不知其结胎得力之由。《本汉第七》

杨少师变右军之面目而神理自得,盖以分作草,故能奇宕也。《本汉第七》

宋人之书,吾尤爱山谷,虽昂藏郁拔,而神闲意秾,入门自媚。若其笔法瘦劲婉通,则自篆来。吾以山谷为行篆,鲁公为行隶,北海为行分也。《行草第二十五》[8]

因此,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最终的追求实际上是各体笔意、体势的相掺相杂,也即他后来所说的“杂沓笔端”。[15]类似的观点和思维模式从17世纪的傅山到19世纪的沈曾植处,以及处于他们之间的众多学者、书家身上都可以寻得印证,因此可以说,康有为的书学思想事实上是综合诸家见解之后的产物,而康有为在综合这些思想的同时,并没有对各家思想的内在的矛盾进行严密的清理。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解释康有为书学的表面矛盾。

结论

年轻的康有为在师从朱次琦之前,仅仅是一个致力于功名、对当代书法思潮并不敏感的青年学子,尚不知道碑刻是何物,甚至也未听说过邓石如,进京初识沈曾植后才大开眼界,并于上书失败之际在沈氏规劝下对金石书法做了一番研究,并写了他一生唯一一部书学著作《广艺舟双楫》。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判断:

其一,与当时以沈曾植为核心的一批对金石学及书法颇有研究的学者的交往,逐渐扩展、充实了康有为的书学观点。严格说来,康有为在书法上并无根本性创见。他的特殊之处在于把一个圈子在日常交往中所形成的共识有机地组织到一起,并以系统、有序和极富个人魅力的方式(比如激情、自信等)将其鲜明、有力地呈现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后来人们一直把《广艺舟双楫》视为“碑学”的集大成之作,并且,只看得见康有为而看不见其他人,例如朱次琦、沈曾植为代表的这些学者大儒等。事实上,若没有这些人的支撑,康有为的书学观点便无从而来。

其二,虽然《广艺舟双楫》融合了集体的看法,但康有为的表述过于个人化、极端化,因而漏洞比比皆是,并由此招致各种批评。正是由于陷入这些批评,《广艺舟双楫》中另外的一些重要思想和实践主张被人们忽视了,比如他提出无论真、行、草书都应取法篆、隶,各种字体的笔意要相互掺杂等等,而也许这些才是康有为的书学思想与书法实践中最富于原创的内容。

参考文献

[1][4]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2][3][5]刘咸炘《弄翰余沈》,巴蜀书社1991年版。刘咸炘《弄翰余沈》,巴蜀书社1991年版。

[6]沙孟海《碑与帖》,《沙孟海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

[7]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沙孟海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O年版。

[8][9][10][11][12][13][14]康有为《广艺舟双揖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问题与思路 篇3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问题;思路

【作者单位】纪庆芳,河南大学出版社。

当前中国出版业处在一个转企改制的历史变革期,这种变革给出版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支柱,学术出版重镇,在企业要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日渐迷失。在大学出版社中, 70%以上的都是中小型出版社,其市场竞争力较弱,“年销售收入皆在5000万元以下”,没有加入当地的出版集团,势单力薄,计划体制痕迹明显。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这些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将面临更大的发展危机。

一、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定位

大学出版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应该是,以学术出版为根本,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主要任务。但是由于学术出版的受众群体小,大都依靠图书馆销路,市场销量小,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往往不能兼顾,除少数图书有项目资金资助外,大多数学术图书都没有资金支持。这就给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带来很大财政负担。综观国外的大学出版社,也存在这种状况。在日本和美国,大学出版社均为非营利性出版机构,都要依靠体外资金支持学术出版。如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其成立之初即致力于“学问的普及,学术的振兴”,出版流程非常严格,书稿审定要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匿名评审,此举保障了其出版的图书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是出版社规模小,出版品种单一,需要大学的资金支持。相比之下,国内的大学出版社是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单位,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既要保证出版社的生存发展,又要完成文化传承的任务,这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面临的问题

1.图书品种单一、市场性不强,学术出版后劲不足

在现在的大学出版社中,图书品种结构一般分为三类,一是教材与教辅,二是市场图书,三是学术类图书。一般情况下,大学出版社都是依靠教材与教辅图书和市场图书获取利润,资助学术类图书出版。一般来讲,将学术出版控制在总体出版的30%左右,这样既能保证出版社有一定财力支撑,又能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学术精品出版。但是就目前的大学出版社而言,市场型图书所占比例很小,市场发行渠道有限,市场型图书获取的利润非常微薄。教材和教辅图书所占比例很大,大都要占到销售码洋的50%甚至80%以上。这些教材与教辅图书大都依赖地方行政推广而非市场营销手段来保障销量,一旦政策上有风吹草动,就会带来很大发展危机。随着国家对中小学教辅图书的管控越来越严格,中小型大学出版社依赖教辅图书支持出版社经济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学术出版依托的资金力量不足,必定制约学术出版发展。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出版社对学术出版常以码洋论英雄,导致编辑只对有项目经费资助的学术书感兴趣,对图书质量放宽要求,使一些不符合学术规范、选题同质化、内容无创新的研究成果充斥学术书市场。

2.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的资源、品牌和资金实力方面都与大型出版集团相差甚远,有被市场逐步边缘化的危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央级的大型出版社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和经济实力优势,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使优势资源越来越向大型出版集团集中。大学出版社在大型出版集团的层层挤压下,面临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的危机。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图书,不仅受限于资金压力,还受限于学术资源压力。随着大学院校对科研成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央级大型出版社成为学术出版的香饽饽,一般性的中小型出版社常常无法得到高水平的学术论著。有资金资助的学术项目图书是有嫁妆的姑娘不愁嫁,会向知名度高的大学出版社集中,无资金资助的学术图书对中小型出版社来说是一个负担。在经济效益压力下,各出版社对有资金资助的学术出版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不断通过价格战来拉拢书稿,对书稿的质量不做太多考虑。这种激烈竞争使出版社利润越来越薄弱,而书稿质量并没有提高。还有的中小型大学出版社所在的大学不认可本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认为其学术成果含金量不高,使得本校的学术资源也向知名的大出版社集中,这对本校出版社的发展更是一个打击。

三、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思路

1.特色出版之路

特色出版对大学出版社来说意义重大。由于在出版品种、出版数量和质量等各个方面大学出版社都无法与大型出版集团抗衡,所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出版至关重要,否则对大型供应商和书店来说,就会变得可有可无。大学出版社应该依靠本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出版“精、专、特、新”的图书,在某一学科领域和某一板块做精做专,取得比较优势,逐步取得规模效益的良性增长,从而做大做强。把学校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出版优势,坚持不懈地把这些优势学科做深做透,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如果盲目扩张,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出版方向不明确,整体质量平庸化,所出版的图书和教材就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出版学术人文图书,形成了鲜明的出版特色,获得国内外业界的一致认可。

2.数字化出版之路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习惯改变必然促使出版业发生变化,各大出版社纷纷推出数字阅读服务,但很难觅得非常成功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可以与技术提供商和销售运营商合作,把传统图书产品变成立体化、全方位阅读产品。同时,大学出版社要从传统的教材教辅提供者转变为学校师生学习的内容提供者和教育服务提供者,做好高等教育数字教学资源的整合,生产形态多样化的数字产品,提高数字化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国内的数字出版产值屡创新高,阅读终端不断升级,为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大学出版社应充分抓住这些发展机遇,研发更多新的阅读资源,给读者提供直接和直观的体验,在培养和改进读者阅读新习惯的同时,还可以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3.有效借助外部资源

中小型大学出版社要充分利用一切外部资源,弥补自身不足,降低出版风险,以实现资源和效益最大化。中小型大学出版社还可以和民营策划公司深入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盈利。民营策划公司现在是图书出版和营销的重要力量,许多畅销书的策划和运作都出自他们之手。出版社和民营书商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出版社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将自身的出版专有权优势、专业人才优势和信誉优势与民营公司的策划组稿优势、产品包装优势和销售渠道优势结合起来,确保出版社对所出版图书的主导权,在保障图书内容和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资源互补,利润双赢。

4.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营销是图书出版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好的营销网络的出版社将是一个裹足不前的出版社。大学出版社要转变长期以来营销薄弱的劣势,只有增派人手,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做好图书的宣传、销售、回款,才能形成图书出版的良性循环。要做好图书的广告宣传,除开图书发布会,请知名学者撰写书评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例如,在出版社网站、知名读书论坛或学术论坛做图书宣传,在当当网、腾讯网等图书频道进行连载等,扩大该书的知名度。同时,还要重视每年都会举办的众多学术会议,专业性的学术会议是展示各类专业性图书的绝好机会。

学术书出版依靠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图书馆配书、直销和网络销售。馆配图书是越来越重要的销售渠道,相对于学术书市场的狭小,图书馆的馆配保障了可观的销量、便捷的销售渠道和有保障的回款。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图书具有学术前瞻性和广博性,对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来说很受欢迎。因此,要做好图书书目和信息的及时推送,争取馆配图书销量最大化。此外,还可以将学术性图书的丛书目录送给各高校学术带头人,争取把学术性图书推广作为大学教材使用,这也是扩大学术性图书销量的一条重要渠道。

大学出版社作为文化企业,肩负着文化传播和大学教育的双重使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出版社要及时转变思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向知名的大型出版集团学习,解放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出版独具特色的图书和数字产品,在市场中获取一席之地。

[1]章建. 中小型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发展路径选择[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曹恒娜. 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问题分析和发展方向[J]. 新闻世界,2011(5).

[3]王欣艳,陈磊. 日本大学出版社面面观[J].出版参考,2012(10).

[4]王佰铭. 浅谈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定位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11(12).

学术部工作总结 篇4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本学期我院学术部的工作也暂告段落,经过全体学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积极进取,锐意开拓,我部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我院领导及广大师生的认可。下面就学术部在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做总结性回顾:

一、英语比赛

为了激发广大同学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同学们对英语口语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为更多的同学提供一个尽情挥洒创意,展现英语风采的舞台,同时也为了检测英语学习水平,在学校倡导下,教导处的指导下,由学术部承办的英语比赛成功举办。此次英语比赛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很高,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比赛给选手们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原则,经过激烈角逐,由曲新同学夺得桂冠,孙晓宁等多名同学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这次比赛大家表现得非常精彩,有的选手拥有出色的语音、语调;有的选手拥有激情和说服力;有的选手展示了自信的力量。大家都很好地传达了本次比赛的主题思想。本次英语比赛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事先周密的安排,筹备组成员的齐心协力,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以及我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这是一次成功的比赛,是一次圆满的比赛!不仅让同学们从中学到了确实有用的东西,而且也为我院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出了一份力,使我院呈现出更高的学习英语的浪潮。

二、辩论赛

伶俐的口才和敏捷的思辨潜力是当代研究生所务必具备的两大才能,为锻炼和提高我院同学的口才和思辨潜力,同时为丰富研究生课余生活,活跃我院文化,培养我院学生的团结、竞争、进取的素质,体现我院学生的精神面貌,由我院学生会学术部承办的辩论赛在同学们的好评声与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其中,会计(非全)班经过几轮比赛最终夺得冠军,马靖宇和范家兴两位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此次比赛的辩题涉及的资料相当广泛,但又贴近日常生活,艰巨生活情趣和时代气息。此次辩题涉及生活问题,学业问题,善心与善行问题等等,一方面辩题的生活化给予了广大同学思考的空间,另一方面,辩题紧扣时代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感。这使得整个辩论场面显得精彩纷呈,热闹好看,而赛后又能引发大家的思考。能够说,精当的辩题设计,为这次辩论赛的成功举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辩题资料的广泛性和强烈的时代感,从另一方面也要求辩手要有渊博的知识沉淀和广泛的社会接触。此次辩论赛丰富了我院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了我院文化,培养了我院学生团结、竞争、进取的素质,体现我院学生的精神面貌,锻炼了同学们的口才和应变潜力,增强了同学们的群众荣誉感。

三、求职经验交流会

为帮助同学们了解就业需求,不同职业的用人标准,学术部组织了“研究生就业经验交流会”,邀请往届毕业生代表和大家探讨求职技巧,进行面对面交流。

就业经验交流会上采取先介绍就业经验,后提问、回答的形式。在介绍就业经验时,师兄师姐们根据专业不同、亲身经历,从自我定位、简历、面试技巧等方面向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在第二部分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主要根据自己理想中的就业单位提出具体的问题,例如招聘流程、工资待遇、面试内容进行了提问。师兄师姐也详细的做了解答,让同学们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此次交流会主题明确,意义深刻,为即将毕业的同学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帮助,使他们更好的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搞好基础知识,积极准备,为将来找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总的来说,此次的活动是成功的,让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受益匪浅,更加明确就业目标,我们将在一次次的工作中为全院同学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服务。

学术部工作总结 篇5

一、举办创技月活动的竞标会

我们于3月12日在北区综合楼的三楼会议室举办了创技月活动承办权的竞标会,10公共管理,10行政管理参与了对稷倚公务员录用模拟活动的竞标,10税务一班参与了对爱诺税法知识大赛的竞标,此次竞标会得到了学院老师们的关注,陈荣书记,卢建华书记和赵磊老师,欧阳静老师,周江军老师,杨稻田老师以及学生会的部长常委均出席了此次竞标会,提高了竞标会的公平性和专业性,此外,我们还邀请了11级同学担任大众评审,增进11级同学对创技月活动的了解

二、创技月活动前期的准备

经过激烈的竞标,最终10公共管理和10税务一班分别拿下了稷倚公务员录用模拟和爱诺税法知识大赛的承办权,并于3月21日进行了扫楼栋宣传和摆点宣传,宣传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将于4月6日截止报名。

三、新生杯辩论队伍的组织

为提高我院辩论队伍的整体素质,我院于3月20日从11级同学中挑选了12名优秀辩手代表我院参加学校组织的新生杯辩论赛,并对选手进行赛前培训,希望能在此次辩论中取得好的成绩

3月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对工作的不足之处吸取经验教训,迎接4月的新挑战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学术部

学术部部长工作总结 篇6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自2011年9月加入院学生会,转眼间已过了一年半,现在我已是大二的学生,本学期被选为院学生会学术部部长,我很荣幸。同时也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对我工作的认可,今后我将更加认真、负责,和大家一起努力,让陶院学术部发扬光大!在过去的一个学年中,我立足本职,围绕学术部工作,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以务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工作精力,全面履行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我将这个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和部门建设

作为部门负责人,我认为搞好思想学习和团队建设是做好工作的两个基点,在工作中我着重抓了以下两个方面:

1、抓好学院学术部成员的思想学习我依据“自我管理”的要求,通过理论学习和舆论学习于活动中的手段,培养学术部成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

2、抓好部门组织建设 其一,院系班一体,理顺了工作机制 其二,定期召开学术部部门会议,会议根据近期学术部任务以及干事们的能力、学习生活等情况综合考虑分配任务以及掌握部中成员思想动态,了解各班级同学的建议以及需要。会上各位各抒己见,讨论对工作的看法和建议。这样极大调动部中成员积极性,使其各尽其能又有所收获。通过讨论以及任务的分工合作团结了部中成员。通过一段时间的过度,学术部内部现形成了例行工作分配到具体成员,大活动整体调度的良好工作制度。

2、恪尽职守,做好学术部本职工作 凭借大一大二踏踏实实工作积累下的经验,我开始有了施展自己领导才能的空间。首先,带领学术部做好学院12——13学年工作安排。针对同学们在打卡时出现的漏打、漏登,混乱等现象,我部制定了讲座打卡制度,这样避免同学们在打卡期间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学术部对我院每一个讲座进行跟综制度,目的,一方面,能够加大宣传我院学术类活动,另一方面,学生会可以全方位的掌握我院讲座的开展类型及次数,也可以有效的监督我院学术类讲座的实际开展、以免出现讲座缺乏学术类知识等现象。再者,严格按照打卡规章制度进行打卡,提高了打卡通道的舒畅以及代打卡现象。从我本人来讲,经常对打卡时进行监督,避免出现打卡制度实行中的不彻底和不配合现象。

二、本学期我部所开展的活动及协助其他部门活动的开展

1、我部在本学期开展了演讲比赛“喜迎十八大,我与祖国共成长”以及为提共大学生的锻炼舞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学术类知识——“大学生讲堂”。在演讲比赛活动结束后以演讲者比赛水平的高低,进行奖励。演讲比赛这项活动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为我院同学提供了一次表现自我舞台,并为其他同学树立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榜样。这也是我们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所在。当然,在活动中存在一些不足,如活动进行时出现的混乱现象,我们部通过这次活动,将会把活动中的不足加以改善,避免有一些问题再次发生。同时让我部所有成员真正的理解到举办一次活动的不易,从而帮助我部干事及部长在今后活动的开展及个人的锻炼有更大得进步。

2、除了我部活动外,我部也积极的去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各项活动,如生活部的“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日之辩论赛”等系列活动,除此之外,我部也积极配合其他组织及社团所申请的讲座的一些日常打卡活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是我部责任,也是使命,关系到学院的各项荣誉。虽然有些繁琐,但部内的每个成员都愿为之努力。

3、融入学生会大家庭,加强各部合作 学生会是学院同学自我管理的机构,自从建院以来学生会队伍一直都在不断壮大,也逐渐走向正规和正统化。作为一个好的团队,我认为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把整个学生会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才能做出更加骄人的成绩。因此,我带领学术部积极加强与各部的联系,与其他部门合作开展活动。本学期我部协助生活一起主办了院大型辩论赛并取得了成功。在日常工作中我部与其他各部之间也不断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参与到学院的各项活动中去。

三、心得总结

严以律已,不断进取 作为学术部部长,首要的责任就是带好头,做一名好学生。认真听从老师的教导。认真工作,团结同学,做好表率。在开展学生会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的同时,我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也深知如果一个部长没有相当好的学习成绩,是不能让干事们信服的。

本着这样的思想,我抓紧一切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学习,上一学年我拿到了一等奖学金,但这对我来说还远远不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要向那些工作出色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出色的学长学姐们看齐!作为大三学生,我还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大一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的我,接受了很多入党培训等一系列的教育,对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一学期很荣幸的即将被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工作,不断学习,端正思想,紧跟党的步伐,一定按期转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正式党员。

学术部工作思路 篇7

2015年4月10至11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15学术年会在海口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三十余位学术委员、二十余位高校教师以及业界特邀专家参加了会议。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转型升级突破创新——明日公关之形态”。海南大学副校长傅国华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治库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郭惠民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学术工作委员会在整个协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术委员参与协会活动的积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强调,高校老师培养未来的人才,不断涌现新生代的公关教师,需要加强与业界的交流,进行良性互动,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创新突破的时代,希望通过这样思想的交流激发智慧的光亮,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学术期刊主编工作的三个转变 篇8

工作角色:从看管者向创业者转变

“看管”意指一种置身事外的监督与管理,学术期刊主编大多扮演着这样一种“看管者”角色。这种情形客观上是体制造成的,那就是期刊出版单位的非法人性质,干好干坏一个样。无压力就无动力,这也是这次报刊改革的重点。但主编主观上的原因也不容忽视:一是多为兼职,精力所限,很难对刊物做全面细致的筹划,业务工作尚不熟悉,何谈刊物改革创新?二是多为任命,把“办刊”当“做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极大地阻碍了刊物做大做强。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学术发展繁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而不是研究之余的“副业”、升迁之用的“家业”。即将到来的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学术期刊主编应该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变“看管者”为“创业者”。首先,要有创业的热情。热情来自于对期刊事业的钟爱,来自于促进学术交流与繁荣的理想,它是办刊人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其次,要有创业的精力。最好由兼职转为全职,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期刊工作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摸索到正确的办刊之路。另外,还要有创业的紧迫感。面对改革挑战,要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开展调研,抓机遇,上台阶,把刊物做大做强。

工作重点:从审稿向组织策划转变

因为兼职,精力所限,或者虽是全职,但害怕出问题,丢了乌纱帽,大多数学术期刊主编常规的工作是做一个“审稿把关人”。由于“隔行如隔山”,主编对刊物的内容只能是微调,难以有大的变动,这就必然导致刊物内容的组织就像一个“拼盘”,缺乏主导性倾向,难以形成整体特色和冲击力。多年来学术期刊“千刊一面”的诟病就是源自于此。改变这种状况,主编的工作重点应该从审稿把关向组织策划转变。相对于一般编辑的栏目策划、选题策划,主编的策划则表现得更为宏观、整体、长远。主编策划的宏观性是指要对自己的刊物准确定位,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组织、引导、激励属下的编辑们做好各自栏目、选题等微观层面的组稿和策划;主编策划的整体性是指不仅要对自己的刊物内容、装帧、设计等统一考量,还要协调好刊物内容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打造品牌;主编策划的长远性是指要对自己的刊物的发展阶段合理安排,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兼顾,保障刊物可持续发展。

工作方式:从科研型向经营型转变

学术期刊的主编多为学者,在办刊上往往表现出浓厚的“科研”作风:不求人——多等米下锅,少主动约稿;不出问题——重审稿把关,轻策划创新;不谈钱——关注学术评价,耻谈经济效益……这种“三不”作风,适用于“科研”而不宜于办刊,极大地束缚了刊物的成长,同时也使得一些主编们逐渐变得思想僵化,害怕改革。表面上看这是办刊理念的不同,实际上是办刊能力的问题——长期的科研型工作方式导致他们期刊经营能力的丧失。学术期刊以公益性为主,但很多主编只看到公益性而看不到商品性,更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实“经营”学术期刊,并非是一边倒的市场化,社会效益也是“经营”的重要方面,只不过要通过市场手段,将资源效用最大化,扩大公益影响,最终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因此,从“科研型”转向“经营型”将是这次学术期刊改革对主编们提出的必然要求。学术期刊主编要适时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勇于创新,把握市场,服务读者,找到适合自身刊物发展的最佳途径。

过去我们总喜欢强调编辑职业化、提高编辑素质,其实更应该谈的是主编的职业化、提高主编的素质。鸟无头不飞,作为期刊主办单位应审时度势选贤任能,给刊物一个好的领头人;作为主编自身,则应该适时调整状态,在工作角色、重点、方式上都要有所转变,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信心迎接挑战。

学术部本学期工作总结 篇9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回首间,自己已站在学期之末。回忆这学期的工作,不知觉得略感失落,时间过的太快了,但是在院领导及学生会指导老师、学生会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学习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坚持以为同学服务为工作准则,为加强同学与学校、同学与学生会的联系和了解而努力!

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可以说是比较忙的,虽然没有独立举办特别大的活动,但是做了许多的学生工作,那些看似简单的学生工作做起来却并不简单,不仅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也需要协调很多的事情,做起来也不是很简单的。

在这一年里,我们部门所有人都学到了很多,从青涩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我们都付出了很多。我们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任职部长的短短一年时间里,我们也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还在学生会工作的人来继续做下去了,为把我们的工作做的更好而努力奋斗!

对于一年的工作我做了如下的简单陈述:

1.学术报告会(10月18号)

2.四六级的报名收费确认工作(9月20号)

上半年四六级的证书下发(10月20号)

3.诗歌长大选拔赛(9月20号)

4.负责普通话比赛的报名工作(11月8号)

5.“雏凤新声”大学生讲坛报名事宜(9月27号)

6.举行经济学院学术报告会(10月18号)

7.负责书香长大“读书笔记展”,“摄影展”,“读书报告会”等活动的通知,报名(十月下旬到11月上旬)

8.根据学校教务处的要求负责宣讲长江大学信息收集与处理平台的相关事宜(9月27号)

9.协助有关部门举行活动,如辩论赛,运动会等

10.中文演讲比赛报名事宜(10月30日)

11.协助其他部门进行院元旦晚会的准备工作

12.以及一些其他的事情

现在我对这一学期的工作做出如下的总结:

第一,我们要加强对自己干部身份的认识。在很多会议上,老师都会强调,我们学生会的干部,首先是学生,这就是强调我们有些学生干部的重心有了偏离,我们不能用更加专业的手法去解决问题,不能做出更高水平的工作,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学习,加强自己的工作胜任能力,不光在形式上带领同学们活动,更要让学生会的理念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认同我们“与优秀的人在一起”的口号。所以学生会内部建设的关键,是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我们干部自己要在平常的学习中多积累,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二,学生会内部各个部门合作的问题。我们部今年非常好的配合了文艺部举办的迎新晚会,在平时工作中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是学生会的工作有条不稳的进行中。第三,部长与干事的沟通和学生会内部文化建设。部长应该注意到自己的影响力,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你干事的团结性和战斗力。

学生会学术部工作总结 篇10

时间的流水不紧不慢地走过春夏,流经秋冬,来到年前。途中,起承转折,时而轻快流淌,时而澎湃激昂,与四季合奏,与心中的韵律同响。

这是我第三个学期在学生会的日子,这是我在学术部担任部长的第一个学期。回首部门这学期的工作,心中难免还有些激动,部门的工作事项相对往年的同一时期较多,但总的来说是充实的,也让我感觉到我们学术部的重要性及被重视的程度。

这学期学术部的工作有:新愿活动、新生数分期中考试、挑战杯、院报、四场讲座、接待外国大学生。外加校运会的协助工作。工作很是紧凑,但也很好地锻炼了我们部门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作为部长,在领导和组织人员、分配工作等方面也有了不少的锻炼。无论是在我和副部骏毅的搭档合作、还是在干事间的工作分配上,都有较好的部署和有序的安排。新愿活动、院报、前两场讲座、接待外国大学生的工作,主要由我在负责和跟进。新生数分考试、挑战杯、后两场讲座的工作,主要由骏毅负责跟进。我和骏毅两人的配合,既有主要负责的部分,一项工作中也有不同的分工合作,新愿活动中我和骏毅及权益部的部长副部一起分头邀请老师,数分考试中我联系班导、骏毅联系老师,挑战杯中我负责报销部分、骏毅带着干事负责作品部分,等等。也有两个人一起互补的其他细节工作。除去工作,在对干事的关心和交流方面,我们俩也尽自己所长尽心让部门更好。干事工作的分配也根据个人的特点及意愿部署。分工合作及跟进落实方面是我们部门一直都部署得比较好的,也很感谢我的副部和干事们对我的支持及工作的认真。各项工作的总体情况良好,当然,也有个别地方也有值得总结经验教训和改进的地方。

新愿活动,从策划到准备、组织、举办,总体情况良好。其中邀请老师的工作比较曲折,为此我自己也是跑了几趟,但所幸最终还是如愿请到了合适的老师。干事在制作调查问卷、申请场地、购买礼品、主持人准备工作等也都很认真。现场的总体情况,除了参与人数没有预计多,其他的相对较好,现场问答环节尤其活跃。不足之处,参与人数没预计多,除了新生自身的积极性不足之外,可能也是前期的宣传工作由于上一年的经验以为参与人数应该差不多故没有铺广开来,以致部分新生把我们自己学院为他们举办的活动等价于其他可有可无的活动,当然,我们也应该在活动的对参与者的吸引性上做更多的思量。此外,对于大学梦想卡的回收情况不是很理想,这点无奈之余,也推动我们以后往其他更能带动人的方式进行。另外,此次活动主要是部长带着干事们做的,在让干事策划发挥创意的环节,他们个别人有点想法,只是略显不切实际,在这方面希望这个假期从策划开始能让他们有更多的锻炼。另外在沟通组织主持能力等方面也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更上一层楼。

新生数学期中考试,准备工作主要是我和骏毅在忙,也要感谢钊钊和骏毅一起找老师。联系班导、老师并进行沟通,邀请老师,组织监考、改卷。这次的工作比往常多了改卷环节,并且数金班和数计班也一同参加考试,故改卷的工作量比较多。谢谢帮助监考的同伴们,也十分感谢一起辛苦改卷的班导和亲友们!

校运会,带着干事一起为运动员递水加油、参加集体项目,虽然最后颁奖环节我有事没去成,但骏毅带着干事也有不少的欢乐吧。

院报的制作,这一期把义工和权益的部分一同整合进来,并且增加了体育版块,从原来的六版增设到八版。干事们每人负责一版,在各自的制作过程中也比较认真,他们第一次接触indesign、第一次着手报刊的制作,在软件的应用和操作方面一开始难免有生疏的地方。该软件的学习和应用主要以自学和实际应用为主。修改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改了再改的情况出现,但他们都还是很认真,也没有什么怨言,这点我很是满意。尽管有的地方会让我放心不下需要督促,但他们的懂事和认真让我感到欣慰。我也实现了自己对自己的承诺,没有让我的干事因为做院报熬夜或通宵。尽管后来的印刷环节仍有个别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总体情况还好。值得称道的是我的干事都很认真地做,并且体育版块的文稿内容大部分都是我的干事宗辉自己撰写的。义工版块内容也要感谢义工宣传副部凡宇的编辑和撰写。权益板块的感谢权益部细心实用的内容,尽管个别图片的风格有点过于可爱,但内容真的很好、很贴切。我们部门的干事各自的板块也挺好的。让我高兴的是其中有他们其中四个人各自板块的标题栏都做得很好很有特色,一开始还设想统一风格选定一个的,但他们设计得都很好,也不舍得割舍,于是都保留了。为有他们这一班懂事认真的干事,我真的很高兴。对于最终的修改工作集中让一两个人处理会让接手该工作的人工作量比其他人多,通过我自己当一年干事及这次的经历和经验总结,在下一次的工作时会把更多的细节工作都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各自负责的板块上去,减少积少成多作用于少数人上让自己或是个别的干事工作量比较多。两外,对于院报的发展,还可以继续创新和改革,我们认真努力的成果也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挑战杯的工作,我做的主要是报销方面的工作,一开始对着一大堆的收据发票还是有点头大的,但这是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一张张每个该注意点仔细看也总算完工了。更大方面的工作由骏毅带着干事楚春做。那也该是很需要细心耐心的工作,在去年我当干事的时候没有接触这方面的工作,那时是骏毅有在做。因为骏毅会比较熟悉,所以主要他在负责,我也就传达一下一些信息必要时也提醒一下进程。很谢谢骏毅帮我分担工作,对于我们类似这样的互补,我也觉得很高兴。

四场讲座,清华大学教授徐迎庆讲授的《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保卫部的《怎样防范信息诈骗》、数理金融与保险精算实验室揭牌仪式、旧金山大学金融预科班宣讲讲座。前两场由我跟进派干事帮助老师组织人员和负责签到,后两场因为碰上我们师范班有课由骏毅带着没课的干事负责跟进,其中两个男干事在这方面的出勤和工作较多,他们很给力。

接待外国大学生,是考完试后的小工作。召集了6个志愿者,加上我自己7人。很高兴能代表学院对外来友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友好。

以上便是学术部及我个人在这学期的工作概况。

学术部工作思路 篇11

一、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模式在网络时代下的变革

1. 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流程的变革

传统的学术期刊编辑工作需要多人进行, 而在互联网时代, 计算机取代了人力, 从前需要大量人力可以完成的工作, 现在仅需一台电脑就可以轻松完成。而这给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流程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比如传统的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涉及多个流程的诸多工作人员, 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但是经济收益却比较少。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下, 计算机的使用节省了人力, 而无纸化的办公环境也给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从选题、组稿到审稿等工作流程, 逐渐变成了系统化的工作环节, 实现了多个工种的一体化, 从而简化了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复杂性, 减少了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时间, 提高了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效率。

2. 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模式的特点

(1) 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多样性。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中, 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变得更加多样化。具体的表现主要为学术期刊载体形式及期刊信息的多样化。电子期刊是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的主要形式, 而电子期刊能够进行检索, 而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使用起来更加快捷方便。同时, 各种网络电子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的运营, 也体现出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各种不同信息载体选择的多样化需求。

(2) 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快速传播和检索。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的环境下, 当前的电子学术期刊不同与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 它不仅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还能够使人们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搜集各种信息。目前, 利用网络信息检索技术, 不但能使人们根据期刊的名称、作者姓名、关键词和图书分类等找到自己需要的期刊文章, 还能提高读者查找时的信息准确性, 从而便于读者的使用。

(3) 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共享性。因为互联网技术自身具备的优势,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信息共享的效益。电子信息能够借助网络技术进行存储, 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查阅国外的学术期刊资料。同时, 网络学术期刊能够改变插图的纸质信息占据大量物理空间的现象, 从而节省了空间资源。

(4) 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交互性。在网络信息时代, 网络期刊能够利用网络技术, 实现短时间内读者、作者和编辑等学术期刊编辑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读者可以及时进行意见反馈, 作者也可以对此提出修改意见, 实现多方面的交流, 从而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范围。

二、网络时代下对学术期刊编辑的提出的要求

在网络时代下, 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也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紧跟时代的步伐, 既要结合目前的社会特点, 也不能忽视传统纸质阅读人群的需求, 要在传统的学术期刊编辑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因此, 时代的发展对于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网络时代下学术期刊编辑要有先进的编辑理念

编辑工作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核心环节, 编辑理念是指导编辑工作的重要思想理念。网络时代下, 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 而这对编辑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术期刊中编辑的内容能够通过网络轻易获得, 自然会使人们对此失去阅读兴趣, 从而降低学术期刊的阅读量。所以,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要以先进的编辑理念为指导思想, 在日常工作中还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要具备创新意识, 使自身的思想理念符合社会的变化趋势,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2. 网络时代下学术期刊编辑应增强主题策划意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编辑人员的工作量。因为不需要再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繁琐的资料查阅和检索工作, 节省了工作时间, 进而提高了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尽管如此, 但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仍然不轻松。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环境下, 还需要编辑人员在网络制作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比如, 网络信息的便捷性, 虽然便于人们进行检索, 但具体的检索方法, 论文的关键词、检索目录又成为编辑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只有改变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 主动投入到新角色中, 树立主体策划意识, 用全新的视角挖掘和定义信息, 才能使选题更加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预见性, 从而有助于人们对学术期刊进行检索和使用。

3. 网络时代下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更高的版权意识和责任感

网络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 不仅有利于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 还让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意识到一个问题, 在网络时代, 学术论文内容抄袭、剽窃变得更加容易, 抄袭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甚至出现了一稿多投的普遍现象。而且, 作者对于出版物规范缺乏充分的了解, 学术论文的稿件质量也参差不齐。针对当前的现状, 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首先要具备版权意识, 其次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感, 在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 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 对文章进行规范化的编辑, 以便提高学术期刊的论文质量, 促进学术期刊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4.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要提升对“大数据”时代的适应能力

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使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在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下, 受到了大数据的严重冲击。目前大量的数据资料, 以及仅仅依靠学术论文数据库等就可以采取高质量的编辑审稿工作, 而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 不仅要依靠大量的人力, 还要耗费较多的财力和物力, 才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编辑审稿工作。所以, 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在具备专业素养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数据管理工作, 增强自身的数据管理能力。另外, 学术期刊编辑部门还要建立系统且专业化的管理体系, 强化对审稿、编辑和校稿的一体化管理, 从而提高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效率, 提升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 最终推动我国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 影响了我国社会各领域内行业的发展。在学术期刊编辑方面, 互联网技术因为自身所具备的优势, 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模式, 还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国学术期刊的影响范围, 实现了学术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增强了学术期刊带给国际市场竞争的影响力。因此, 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还要借助网络信息发展迅速的有利条件, 构建信息化的编辑工作流程, 以先进的编辑理念为指导,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 提高自身的编辑素养和业务能力, 进一步推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网络化发展。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 给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 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因此, 对于学术期刊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发展状况来看, 网络学术期刊编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所以, 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下, 还要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 以便使学术期刊在大在时代背景中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改革

参考文献

[1]尹长俊.论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变革与要求[J].采写编, 2015, 03:77-78.

[2]王建华.期刊编辑工作在网络时代的变革和要求[J].新媒体研究, 2016, 03:101-102.

[3]秦飞.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 04:103-106.

[4]张晓庆.论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变革与要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4, 08:180.

上一篇:电信客服个人工作总结500字下一篇:学生与网络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