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共8篇)
镇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篇1
XX镇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以来,镇为一个为民服务中心,三个村服务站,7个村民小组建成代办点。,遵循“便民、规范、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和“依法办事、廉洁勤政、公开透明、维护民利”的办事原则,实行“一门式”服务,集中办公、公开办事、规范操作、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建立“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服务机制,把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点打造成集审批、咨询、服务、代办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一体的为民服务体系。
一、中心建设情况
根据“群众事务代办制”实施方案,配齐了领导机构及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进驻人员及事项办理程序进行监督和管理,切实把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帮助群众办理宅基、户口、升学、打工、婚丧嫁娶、信访案件等各种事务,使群众办事“只找一个人,只进一道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民服务中心建设。镇政府投入资金1万余元,改扩建为民服务中心120平方米,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一)因事设岗,整合资源,集中办公,打造服务平台 镇政府专门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及企业服务统一纳入到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内容涵盖镇8个服务窗口、38项内容,并抽调“素质高、业务熟、能力强、服务优”的工作人员到便民服务窗口工作,改过去办事拖拉为限时办结,改过去分散办理为集中、联合办理,改过去“群众求着政府办”为“政府服务群众办”,做到“告知一口清、一纸明”,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跨一道门、少走一道程序、少找一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想要办的事办好、办完。同时,制定了考勤、办理登记、效绩考核、岗位责任、首问负责、过错责任追究、职位代理等制度,要求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受理到办结提供全程服务、规范服务,对受理的每一件事情、办理的每一个证件,接受的每一个咨询等都详细登记备查。设定公示栏和办事流程图,使群众对各个项目的办事流程一目了然。
(二)阳光操作,为民解忧渠道畅
便民服务中心突出了“人要精神,物要整洁,服务周到,办事公正”的服务理念,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流程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六公开”,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阳光操作,明白交费,群众的许多顾虑打消了。对群众到便民服务中心反映的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需要某个部门调查处理或给予答复的,分流到相关部门,限期调查处理和答复到位;需提交党委、政府集体研究的,由党委、政府集体作出决定,及时答复当事人。
(三)因岗定人,分类管理
我镇围绕“亲民为民富民”服务主题,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达到“争先创优”的目的,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把自己的姓名、职务、职责、服务内容、进行公示,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服务中心”按各部门的服务内容划分为“解释件、即办件、承诺件、代办件、联办件”五类,对各类服务件进行分类管理,注重以人为本,规定服务时限,能一次性办理的必须一次性办完,不能一次性办理的,在做好解释工作的基础上,明确办理时限,尽量不让群众走回头路。为开展好优质服务,我镇组织“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篇章,组织观看《公共礼仪示范》,强化了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提升了服务水平。
(四)规范服务,因人定责,公开承诺
我镇按照“热情周到、高效服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的服务守则,普遍推行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职位代理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坚持以办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公正、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落实“办理加代理”服务模式,凡是属于能办理的事项,只要材料齐全、条件具备,服务中心及时予以办理;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办理的事项,服务中心也予以受理,并代为办理,限时办结。同时,在村委会设立便民服务站,小组设立代办点,不断向下延伸服务触觉,尽最大可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做到主动服务、微笑服务、限时服务。切实做到慎重表态、说话算数、办事认真、服务周到。
(五)强化组织领导和管理
为了切实加强对便民服务中心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了由镇长担任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由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心常务副主任由党政办主任兼任,专门负责便民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等工作。同时也制定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和加强了对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和督促等工作,从而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取得的成效
自为民服务中心成立,实行“群众事务代办制”以来,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 319件,包括信访件 28件,办结率为98%。这种“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做法,既方便了群众,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又提高了政府和站所的工作效能,得到了全镇人民群众的好评。
(一)干部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开展为民服务工作,公开向群众承诺办事时限,使职工、干部牢固树立了宗旨观念、政策观念、服务观念、严格坚持上下班制度、非代办日值班制度等。镇、村两级代办员坚持把为民办事放在第一位,主动想群众所想,变群众跑路为我替群众跑路,变拖拉办为及时办,变随意办为规范办,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二)群众得到了实惠。各职能部门严格对照相关政策,清理取消了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了收费标准,其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公开办事程序、承诺办事时限,使群众少跑路、不跑冤枉路。特别是群众过去到镇政府和各站所办事有时不是找不到单位,就是到单位找不到人,往往要来回跑几次才能将事情办了。开展为便民服务后,真正方便了群众,现在他们办事时只要向为民服务中心打个电话,询问一下需要哪些资料,再把资料交到乡为民服务中心就行了,甚至办事群众不到场就能把事情办好,真正让群众得了实惠。
(三)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自开展为民服务中心代办事项以来,解决了过去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力推动了镇、村两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经济环境得到了优化。通过为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开展,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转变,从而使我镇的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我镇为民服务中心和“群众事务代办制”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服务体系,但在实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需加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宣传不到位。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造成宣传力度还不够,没有达到家喻户晓。
二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存在畏难发愁情绪,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些工作哪怕不办,也别若出麻烦,致使工作上开拓力度不够,工作热情不高被动应付。
三廉洁自律意识不强。存在老好人主义思想,对廉洁自律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严格按廉政准则办事。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
(一)构建长效机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1.建立跟踪评价机制。定期分析“为民服务体系”活动运行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抓两头,促中间。2.建立问题持续改进机制。强化督导检查,逐级落实整改责任,采取集中检查、专项抽查、现场指导等方式,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开展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考核,纳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和评选先进范围,增强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活动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4.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主动欢迎社会、媒体和资本市场有关机构人员对窗口单位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及时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让社会公众更好地参与。
镇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篇2
今年是广东省科技厅在全省开展技术创新专业镇工作的第15个年头。通过15年来的建设与发展,目前专业镇已经成为广东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成为广东打造经济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中山专业镇发展在全省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全市拥有省级专业镇16个,专业镇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72%,贡献税收达65%。为了打造新一批有技术、有张力、有效率、有活力、有统筹、有智慧的新型专业镇,目前,中山已在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中郑重提出:将创新专业镇发展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将建设新型专业镇作为落实主题主线的主战场,努力争当经济新常态下全省创新专业镇发展的开路先锋。在今年1月22日召开的中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新型专业镇发展的若干意见》,由此确定了省内首个系统化的新型专业镇创新驱动工程,即:科技创新工程、模式创新工程、组织创新工程、集群创新工程、要素资源集约创新工程、产城融合创新工程、生态环境创新工程和人才创新工程。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工程是系列创新工程的重中之重,是推进新型专业镇发展的突破口。而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打造有技术的专业镇,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建设中山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专业镇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
加快建设中山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指针对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创新支持系统,由创新服务机构、平台和人才等构成,集成知识、技术、资本、政策等创新要素。“十一五”以来,中山市以产业科技创新为主线,加大力度在专业镇及产业集群内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中山市已有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360多家,基本形成了以“1+4”(市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区域创新平台为面,高新区、专业镇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线,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点,创新科研团队、国家级创新平台、院士工作站为高层次人才载体,以科技中介服务为产业孵化和融资平台的“点线面”结合的以服务行业升级、服务企业创新、服务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相中山我市专业镇科技创新对创新服务体系的现实要求,以及周边城市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而言,中山市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大涌牛仔服装公共服务平台为例,与珠三角另外两个牛仔服装专业镇(增城新塘镇和顺德均安镇)相比,大涌就明显落后于这两个镇。增城新塘镇积极推进省级牛仔服装创新服务中心、省级新塘牛仔服装检验检测中心和交易信息中心三大平台建设。顺德均安镇则成立了牛仔服装研究院,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科研团队加盟,启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供产品检测、技术研发、业务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具体来说,中山市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各专业镇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例,比较有影响的平台主要集中在小榄、古镇、南头、大涌、沙溪等少数专业镇,很多专业镇迄今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二是大部分创新服务平台规模小、知名度低、影响力弱,高端设备和专业人才缺乏,创新服务能力差,多数以信息咨询、产品检测、产业信息宣传为主,不能有效解决专业镇中小企业面临的复杂技术问题,无法满足专业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三是创新服务平台市场化程度较低,自我生存能力不强,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和自我生存能力较高的平台少。众所周知,中山市很多平台搭建初期就与市、镇两级政府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投资主体或运作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市、镇两级政府每年拨划的专项资金,后续运行经费不足,导致这些平台市场化程度极低,对政府扶持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自我生存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四是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容狭窄、单一,只关注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忽视资金、人才、政策等服务体系的建设。很明显,缺乏资金、人才、政策等支持的创新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能力差也是必然的。中山市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与周边城市专业镇的这些差距,正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加快中山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山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加快建设中山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首先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纵观国内外成功的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除了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支持外,还有众多的因素在支撑着,如政府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支持和投融资服务支持,等等。因此,建设中山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也要求我们从资金、人才、技术和政府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切忌片面地将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理解为只是搭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而是要将其理解为系统工程。具体来说,中山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应包含专业镇创新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资金支持服务体系、政策支持服务体系和人才支持服务体系等四个体系的构建。
一是要建设专业镇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专业镇创新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是专业镇科技创新的主要手段。专业镇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如公共实验室、公共数据库、行业信息网络平台和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如行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业设计服务平台、质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支援中心和创新驿站)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专业镇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目的是要为专业镇科技创新提供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专业咨询、技术交易转让等全程技术创新服务。
二是要建设专业镇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服务体系。专业镇创新的资金支持服务体系是专业镇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在国外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都特别重视资金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如:意大利为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央政府专门设立了应用研究基金和技术创新基金;在资金的引入上,美国硅谷有比较完善的风险资金来源机制、运作机制和退出机制,保证了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中小企业的迅速成长。印度班加罗尔更是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该地区高度密集的各类金融机构,满足了软件园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为该地区的资金流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客观地说,中山市专业镇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资金参与均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各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建设专业镇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服务体系已势在必行。资金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是要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等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资金投入体系,搭建不同功能定位、专业化、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金融资源向专业镇企业聚集。
三是要建设专业镇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服务体系。专业镇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服务体系是专业镇创新的基本保障。创新政策是政府推动专业镇企业创新活动的工具手段,本质上是政府干预专业镇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市、镇两级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以解决专业镇科技创新过程本身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要建设专业镇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服务体系,首先必须把握专业镇创新政策体系的内容。在许多发达国家,创新政策已日臻完善,形成了包括直接资助、间接资助、需求激励、促进技术创新合作等内容在内的政策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创新政策体系的内容,专业镇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应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求市、镇两级政府出台支持专业镇创新的直接资助政策,如科技项目配套资助政策、研发经费补贴政策和知识产权发展资助政策。二是要求市、镇两级政府出台支持专业镇创新的间接资助政策,如支持专业镇创新的贷款担保政策,支持专业镇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上市扶持政策,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向专业镇企业投融资、帮助专业镇企业创新成长的激励政策。三是要求市、镇两级政府出台支持专业镇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如创新导向的政府采购政策,倒逼专业镇企业创新的标准设定政策,引导消费专业镇创新产品的倾向性措施等。四是要求市、镇两级政府出台促进专业镇技术创新合作的政策,如促进专业镇协同创新的政策,促进专业镇与港澳台以及国外企业、高等学校进行自主创新合作,主动配置和集成全球创新资源为专业镇所用的政策,等等。
四是要建设专业镇科技创新的人才支持服务体系。人才资源是专业镇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支持服务体系是专业镇创新的动力源泉。在国内外专业镇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都特别重视人才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如美国硅谷的成功,就得益于高度密集的技术人才、大学和研究机构。浙江省为扶持专业镇科技创新,特意在42个块状经济示范区建立了首席专家制度,共派驻303位院士、教授和专家,围绕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端咨询、技术攻关、科技服务、政策宣传等服务。从对中山市专业镇企业的调研中也发现:有30%的企业都认为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取得研发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有80%的企业认为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是阻碍企业创新的主要内部因素。目前,中山专业镇已经进入了一个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专业镇创新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但就中山现状来看,无论从人才数量还是人才的质量来看,都不能满足专业镇科技创新的要求。因此,加快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定要建设一套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人才支持服务体系。人才支持服务体系贯穿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全过程,主要体现在专业镇创新人才政策和人才发展环境两个方面。如以工资、住房、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学等为突破口,建设具有专业镇创新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如通过搭建专业镇企业与人才对接平台、专业镇招才引智平台、专业镇人才培训平台和建立专业镇创新人才荣誉制度等措施,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快建设中山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对策
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创新主体提高认识,更新观念;需要用正确的理念统筹整合创新资源;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扶持和组织领导;还需要加强专业镇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众所周知,创新是中山专业镇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和必然选择,关系到中山专业镇发展的长远、兴衰。如果创新是中山专业镇未来发展的筋骨,那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则是中山专业镇未来发展的血脉。因为没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中山专业镇也就很难有大量的创新,而缺乏创新的专业镇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建设中山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各级政府和企业对创新服务体系在中山专业镇创新中关键作用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加快中山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更新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全面把握专业镇创新服务体系的内容,摒弃专业镇创新服务体系就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简单化观念,而是要从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多方面统筹考虑。二是要充分考虑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摒弃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中急功近利的短期化行为,我们既要建设对专业镇创新有直接服务作用的各种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也要重视建设为专业镇创新提供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各种平台(如公共实验室、公共数据库、行业信息网络平台等),从而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基础条件保障体系。
(二)树立“全域中山”理念,统筹整合创新资源
近年来,随着专业镇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规模的壮大和产业链的延伸,中山市“一镇一品”早已开始向“一镇多品”、“多镇一品”演变。比如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灯饰产业集群已不再是古镇镇的特色产业,其周边的横栏镇、小榄镇、板芙镇乃至江门市的外海镇等灯饰产业也逐渐兴起,规模日益扩张;大涌家具、沙溪服装等也早已形成了跨镇区发展之势。正是目前这种原来的“一镇一品”已经变成了“多镇一品”或“一镇多品”的现状,更要求我们树立“全域中山”理念,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市一级层面统筹考虑公共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规划布局。“全域中山”理念是我们在中山区域发展和资源配置上所追求的最佳目标,它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把中山1800平方公里的区域一概作为现代化城市来统一规划和建设。在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中树立“全域中山”理念,关键就是要站在全市统一的高度,对创新资源(如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网络科技环境、自然科技资源等)在全市进行统筹配置;就是要破除行政壁垒,努力推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争取在更大的时空坐标上建设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换言之,专业镇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必须以产业和行业、而不应该以行政区划来建设,而且地理位置接近、产业类型相似更有利于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复建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创新资源,实现服务功能的最大化。
(三)加大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加快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是关键。浙江省东阳市为了切实加强对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产业管理,促进木雕·红木家具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就曾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规范提升木雕·红木家具产业的若干意见(试行)》、《东阳市木雕·红木家具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发展规范提升木雕·红木家具产业的实施办法》等三个政策文件,这三个政策文件明确了政府在抓好木雕·红木家具产业技术创新、加快人才培养和创建公共平台等方面的作用。正是这三个政策文件,促进了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除国家和广东省相关政策和法规外,中山市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还不健全,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关于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方案。专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扶持,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直接扶持专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二是有关支持专业镇创新、从而间接扶持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为此,中山市应在国家、省市政策叠加的基础上,着力从提升专业镇创新动力、能力、活力和效率以及拉动市场需求等方面出台更加有力、更加高效的支持政策,对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个性化支持。
在政策扶持的同时,还必须加大政府对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一是要把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对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如设立专业镇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二是要对专业镇创新服务机构在用地、办公用房(特别是实验室用房)租金等方面给予财政扶持;三是要设立市财政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补偿银行为专业镇中小企业创新发放贷款所发生的风险。
(四)加强专业镇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人才资源是专业镇创新的第一资源。同为以红木家具产业为支柱产业的浙江省东阳市,虽然起步比大涌晚很多,但企业数、产值、从业人员和税收远远超过大涌。除了有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该市有知名设计师和工艺美术大师。2012年,东阳市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9人,国家级木雕艺术大师15人,省工艺美术大师24人,而大涌镇则全部为0人。因此,加快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定要加强专业镇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一是要完善创新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目前,中山市出台的人才政策体系,虽然涵盖了综合规划、宏观指导、人才引进、人才资助、人才奖励、人才服务和保障等各方面,实现了人才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但很多人认为政策“好看不好用”,实际运作起来并不容易,仍有待完善。如:目前中山市可以享受购房补助和政府津贴的第一至第六层次高层次人才,主要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荣誉的人才,范围太窄,不符合中山市专业镇人才实际情况。建议结合专业镇人才实际情况,放宽标准,使优惠政策能惠及更多的专业镇人才,发挥更大的效能。
二是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建议设立伯乐奖,充分调动人事、商会、企业引进人才的积极性。浙江省永康市为了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就专门设立了引进工业设计人才的伯乐奖,具体办法是:引进在本市工作1年以上的人才,引进初级资格设计人员,奖励引进单位每人每年2万元;引进国内外中级设计师,奖励引进单位每人每年5万元;引进国内外知名高级设计师,奖励引进单位每人每年10万元。这种办法,应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值得在我市借鉴和推广。
三是要加强专业镇创新人才培养。要加快建立多层次的适合专业镇实际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鼓励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面向专业镇的人才培养,加强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向专业镇输送毕业生或到专业镇设立教学点和培训点,针对特色产业开展订单式的培训计划。邀请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专业培训机构到专业镇开办培训课程,对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同时鼓励企业选派技术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接受继续教育、参加研究工作,或兼职教学。
(五)切实加强对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
镇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篇3
关键词:舒兰市;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22-1
1舒兰市农机化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1.1农机化生产发展现状
全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为74.1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37500台,配套农机具135000台(套),有大中型拖拉机2540台,水稻插秧机590台,水稻收割机420台,玉米收获机70台。年完成机械耕地面积185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0%以上。
1.2农机化体系建设情况
舒兰市设立农业机械化管理总站、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机监理站和农机校,17个乡(镇)街均设了农机技术推广站、是隶属市农业局管理的事业单位。全市现有在职职工145人。高级工程师22人,工程师56人,助理工程师54人。全系统基层农机站办公条件十分简陋,无电脑、无交通车辆。资金投入一是国家财政拨款,主要负担人员工资,拨付少量的办公经费;二是争取农机化项目资金;直接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和比例很少。
1.3农机化体系主要工作职责
一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制定农机化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工作指标;落实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各项服务工作;负责对全市农机市场、销售和修理网点的质量监督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二是负责组织实施农业机械科研项目的论证、申报和负责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引导农业机械产品结构调整与更新,提高农业机械普及和应用水平,为养机户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三是指导农机化管理系统信息、网络建设及农业机械统计和信息发布。
2工作成效与经验
2.1农机化综合水平明显提高
由于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通过农机购置补贴,调动全市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提升了舒兰市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
2.2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兴起
全市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180个,经营、作业耕地规模在2000亩以上的100个,经营作业耕地规模在2000公顷以下,1000亩以上的50户。这些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新生力量和新型的农民代表,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2.3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近几年来,为抓好全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和推广工作,市农机推广部门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围绕着水稻机械化育苗插秧和机械收获等主要环节,深入到田间地头,做好水稻插秧机和水稻收割机的检修、调试和技术跟踪服务工作,解决农民在机械化育苗、插秧和机械收获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2.4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
农机推广部门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围绕粮食生产中心工作,利用冬春有利时机,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到全市各乡(镇)街,开展农机适用技术培训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水稻机育机插机收”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培训。同时对全市17个水稻产区所需的农机技术和机具使用进行现场作业演示、培训和跟踪服务活动,使农机科技知识和技术服务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全市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人才。
2.5加强农机信息宣传工作
近年来,农机部门围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及时发现、总结、完善、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力宣传农机化惠农政策,宣传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作用,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机化工作,营造了领导和社会关注、了解农机支持农机的良好氛围。
3存在的問题
乡(镇)街农机站工作条件差,办公场所简陋,无设备,无场地,信息网络匮乏,有些农机技术信息无法传递,无法进行网络办公,制约农机化的发展;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整体素质低,专业知识老化,非专业人员比例大,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科技人员下乡指导工作无交通工具,农机教学设备陈旧老化,已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急需更新;农机推广部门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无试验基地,无科研推广资金,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低,跟不上农机发展步伐;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难度大,无培训场所、无经费;农机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发展步伐缓慢,地方财政对农机化无力投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科技推广、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技术培训及服务体系的大力发展。
4对策建议
镇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 篇4
**镇倾力建设党委政务便民利民服务中心
打造“阳光”政务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镇党委认真贯彻黎学组发(2010)1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便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便民服务职能,切实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不断拓宽基层政务服务渠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便民服务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蒋世勇同志为组长、镇长李立平、党委副书记杨昌英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杨昌英通知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也相应成立了便民利民工作领导机构。
二、明确岗位,调整人员
根据整合后机构性质和工作需要,重新明确机构的工作岗位和人员,分别在各中心(所)中设立工作岗位,细化工作职责。落实了各窗口的业务承办负责人,明确了各村工作站的负责人,同时结合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量及其干部职工的综合能力、工作水平、专业特长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因人设岗、因岗配人。并要求他们边工作边学习,掌握熟练的业务技能,做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充分调动了我镇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抓实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由于我镇办公场所紧张,暂时落实了镇政府大楼一楼作为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悬挂了“**县**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标识牌,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已全面展开。为切实开展好便民利民服务工作,方便群众办事,党委、政府本着“执政为民”的宗旨,采取因地制宜、多方筹资17.95万元新建便民利民服务大厅,目前大厅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
四、建章立制,统一管理
加强镇便民服务中心制度建设,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办事公开公正、服务热情周到。对内,通过建立工作协调、监督检查、联合调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制度管人,规范干部服务行为。制定了《首办(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项目申请登记制》、《办事限时制》、《廉政建设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考勤与请销假制度》等。使机构改革重整正做到工作不松,思想不散,纪律严明,扎实推进。同时也为打造廉洁高效政府、服务型政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热情服务,反映良好
根据我镇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办公”与“个别值班”相结合。“集中办公”即:每逢赶场天,即使逢周末双休日各中心站(所)的工作人员抽调人员到集中到政府便民服务中心上班,并实行中午不休息的连续工作制。“个别值班”即:除正常上班外,每周另外轮流安排一名值周领导和两名党政综合服务中心人员及两名其他站(所)人员以维持便民服务站的日常接待、接件、咨询等工作。由于措施得力,工作方法有效,便利利民
服务中心开展以来,共办理门诊统筹9424人次,补偿金额达295998.4元;发放家电下乡补贴款100200.23元;发放汽车下乡补贴款151988.2元;对全镇流入流出育龄妇女进行了妇检28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170余次,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老百姓十分满意,反映良好。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大厅正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自筹,由于我镇财政困难,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希望上级有关领导部门给予一定资金上的支持。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整合有效资源,完善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巩固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形成镇、村二级联动的为民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无休日、一站式的优质、高效服务。
(二)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要按“简捷、协调、高效”的原则,以“服务经济,方便办事”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广泛听取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的意见和建议,创新服务手段,如开展预约服务和电话服务,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便民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强化制度建立,形成长效机制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篇5
经过历时五天的调查,分别到万州区高峰镇、百安街道的综合文化服务站、农家(社区)书屋、万州体育场施工现场和区博物馆实地察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我对重庆市万州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将走访和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全区上下一张“网”。这张网,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网。如今,万州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机构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区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并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区图书馆、区博物馆为国家三级馆。全区所有镇乡(街道)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均达到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制定的建设标准;已发展村社文化中心户510户,逐步实现“点多面广”的目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万州支中心和13个镇乡服务站、354个村级服务点相继建成。三峡移民纪念馆主体工程基本建成,现已征集各类展品
1.4万余件,其中实物展品4201件,照片及视频资料1万余张;展陈形式设计第10稿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完善中。三峡文化艺术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全区已建成大型城市广场7个、镇乡广场10个,人均广场面积达到0.46平方米以上,其中“心连心”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全面覆盖。万州52个镇乡(街道)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均配备了电脑、书架、阅览座席、图书等基本设备,并配备了3—5名专职人员。全区已全面建成448个村级“农家书屋”,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均常年免费提供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万州支中心每年接待读者2万多人次,镇乡、街道、村及社区基层服务点接待读者8万余人次。
(二)居民天天享“大餐”。对万州区的居民来说,只要你愿意,天天都有丰富而且免费的文化“大餐”供你享用。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区博物馆于2009年1月15日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免费开放,并主动与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联系,将博物馆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和科普教育基地,接待观众41万余人次。2008年以来,区图书馆接待读者118万余人次,借阅图书157.5万余册,免费开放后,每周开放时间达到64小时。区文化馆各活动室每周对公众服务的时间在56小时以上,并派出专业人员对各类群众文艺爱好者进行专业培训,近年来,举办群众文化活动200多场(次),培训群文骨干万余人次。
各种文化惠民活动层出不穷。万州积极组织动员城市文化资源服务农村,常年开展电影、图书、故事、戏剧、展览“五下乡”活动。2008年以来,放映农村惠民电影35088场,惠及农民群众、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750万余人次。实现了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农村中小学观影率达到100%;健全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合作机制,每年组织农村镇乡图书、文博巡展4次;2008年以来,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深入镇乡送戏下乡239场。
(三)城乡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成绩显著。近几年来,全区城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利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和“唱读讲传”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我区的文艺创作多次获奖,成绩斐然:大型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三峡人家》分别获得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第五届重庆文学艺术奖、重庆市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广播剧《背着婆婆去打工》、《城里人、乡下人》、歌曲《爱在万州》获得重庆市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杂技《鼓韵》获法
国“舞台之火”国际杂技大赛特别大奖;万州竹琴《赞三峡》、评书《江姐闯关》获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群众文化队伍蓬勃发展,广场文化保持了“天天有、周周演、月月赛”的良好氛围。全区现有群众业余文化队伍330余支,行业协会会员1268名。其中,响水农民艺术团被中宣部、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人们的精气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近几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从我调查中了解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
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仍显滞后。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面积狭小,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还有部分镇乡综合文化服务站和村农家书屋阵地建设未改善,新建的镇乡综合文化服务站设备设施还缺乏。
2、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仍显不足。虽然我区近几年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多种原因,仍不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新建的综合文化服务站,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如高峰镇新建的综合文化服务站,上级投资25万元,现到位15万元,设备设施也未到位,文化服务站的功能也不能发挥。农家书屋补充书籍的资金难以保证。
3、专业人才缺乏、队伍结构不合理。尽管近几年来增加了区属文化单位招录人员编制,但区属文化团体和单位专业人才还是比较缺乏,年龄结构比较老化。基层文化服务站和村活动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年龄结构偏大,有的村活动室没有专人管理,文化活动难以开展,文化阵地利用率不高。
三、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为把我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推动万州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现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决定》要求,对图书馆、工人文化宫等设施要抓紧规划;对已规划的三峡科技馆、三峡会展中心、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要加快实施;对三峡移民纪念馆、万州体育场、万州游泳馆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建设。
2、要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作用。各镇乡(街道)和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状况的监管。坚决防止和杜绝公共文化设施闲置现象,提高现有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镇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篇6
近年来,在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老年人工作不断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现将我区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底,##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8.8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42%,比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13.26%高出5.16%。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5.8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21%,比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8.87%高出3.43%。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该国家或地区便被认定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区的这两项标准则分别比国际通行标准高出了8.42%和5.21%。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进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探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先后建成4所中心敬老院、1所福利院和街道老年公寓、14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95个“星光老年之家”,集中供养857名农村五保老人,“三无”老人122名,寄养老人71人(市管和市开发区管的寄养老人老人除外);同时开展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有1791名城市独居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享受此项服务。机构养老和养老服务 工作的开展,为实现我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病有所医”的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和赞誉。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机构建设,优化集中供养。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集中供养“硬环境”。全区现有的中心敬老院和福利院等,共有养老床位1290张。今年正在继续加大机构建设力度,重点放在加大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扶持力度,将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0张;对区福利院和中心敬老院,通过健全功能、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升级为护理型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总数将达200张以上。同时##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也正投入建设中,已完成一期土建工程。二是实行规范化管理,改善集中供养“软环境”。统一编制《##区敬老院内部管理制度汇编》,规范敬老院章程、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等,实现民主管理;落实敬老院安全管理各项措施,保障院内老人的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等;加强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五保供养质量。三是加强老人审核,扩大集中供养受益面,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目前我区农村和“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率分别是98%和96.7%。农村“五保”老人进敬老院供养,不宜入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实行户院挂钩形式供养;城区户口需要供养且符合条件的“三无”老人由市福利院供养,其他有条件的老人可进市福利中心、社会办敬老院及社会办的市管、市开发区管的福利机构供养。2.探索居家养老,提供多方服务。一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在已建成1家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13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基础上,今年正在重点对居家养老服务站改造提升,建成集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管理,又具有同时提供20位以上老年人午餐、午休、康健、活动、上门照护服务功能的城乡居家养老照料中心10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配臵棋牌室、多功能厅(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康复室、日托、食堂等必需的功能设施,因地制宜设臵服务项目,提供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各类服务。二是扩大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覆盖面。在原有7个平原乡镇开展的基础上,将安福、康乐等6个乡镇(不包括山区村)85周岁以上的老人列入我区第二批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乡镇,力争全区享受服务的城乡困难独居老人达到2000户以上。为他们提供保洁、精神慰藉、联络沟通等服务。三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信息库建设,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要求,请政府购买服务的协管员对所有享受服务的对象定期进行逐户走访、核查,确保真正有需要的老人得到帮助。
3.实施困难救助,保障基本生活。一是在低保、边缘等救助方面,对困难老人给予适当倾斜。全区农村低保对象6618人,老年人占40%,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同时,可以叠加享受低保;农村边缘困难群众6074人,老年人占31%,救灾救济、临时救助中老年人比例也达到近一半,困难老人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二是通过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等安居工程,有效缓解农村困难老人住房难问 3 题。到2011年底,已解决了964个农村困难户住房困难问题,今年将再解决安居工程300户。三是探索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力争全区城乡低保、低保边缘困难老人以及85周岁以上家庭中失能、失智老人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补贴,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摸底调查之中。
4.丰富生活内容,提升生活质量。发挥社区、村的服务功能,积极为老年人搭建活动平台,解决老年人精神贫瘠问题。一是全区建有农村“星光老年之家”195家,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学习、康健等活动场所。新增的60家农村“星光老年之家”也正在建设之中。二是在农村建有老年大学分校及老年电大教学点70个,在校学员人数2100余人。三是组建老年体协、老年文艺团队、体育团队等800个,参加人数近2万人,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四是制发老年优待证116627人次,办证率达99%以上,让老年人在商业、交通、水电、通讯、邮政等行业中享受到优质、优惠、优先的服务和照顾。五是积极开展老年维权,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我区人口结构变化发展,出现了大量的“421”家庭,即一对夫妇赡养4位老人,家庭养老负担日渐加剧。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病有所医”,成为当前摆在政府、社会和家庭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我区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和“空巢独居”的特点,这给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带 来了巨大压力,对我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等造成了一系列影响,也给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作机构薄弱,机制不够健全。养老服务涉及面广、部门较多,目前养老服务工作各自为政,部门分割,难以形成合力,主要还局限在民政部门。虽然区有老龄委,在乡镇(街道)有老龄工作委员会,村和社区普遍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初步形成了基层老年人工作网络,但是由于在区、乡镇(街道)缺少强有力的养老服务领导力量,加上专职人员少,以及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造成工作指导力度不够,基础工作未能理顺,各级组织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2.基础设施不足,经费保障困难。一是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不足,目前仅靠福彩金支撑,没有地方财政支持,约束了覆盖面的扩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居家养老站点建设及运行经费的不足,已影响到更好地运作和巩固。二是未建有区级老年活动中心,而周边县市基本均建有县市级老年活动中心。三是养老机构建设规模偏小。目前全区现有养老机构勉强能够维持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按省里规定3%的老年人进入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推算,我区现有福利机构总体规模、功能品位、服务保障等已远远未能达到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全区范围尚且空白,主要是因投入大,回报迟缓,目前尚未出现不图回报而热衷于养老事业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而且由于 政府财政困难,相关鼓励、扶持、优惠政策滞后等问题,民间资本不能有效引导到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上。四是老龄工作经费不足,老龄工作经费和专项活动经费虽已列入财政预算,每年仅有5万元,与老年人口人均2元(即18万)的最基本标准差距较大。农村星光老年之家的建设资金也仅靠省里补助的每家1万元,地方配套困难,很难建起具有基本功能的老年活动场所,更谈不上维持具有一定质量的正常运行。
3.场所规划缺陷,养老用房短缺。在当前工作中,在小区建设规划时没有前瞻性,对用于养老服务场所往往考虑不多,导致用于为老服务的场所、基础设施不足是很普遍的。首先我区所属的城市社区大多在老城区,特别许多建设年代较早的老社区,公益用房十分紧张,不能满足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托老所等需求。由于社区经费困难问题,个别社区还存在着将原本可用于公益用房的场所进行出租的现象。二是许多新建的小区,因开发商利益驱动,可用于为老服务公益用房预留的设施严重不足,只有物管用房,如果有房屋多余,也不肯用于为老服务用房,往往商业寻租或出售。如柳湖花园等小区。三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没有给养老机构建设预留场地,不能应对未来社会化养老的压力。
4、保障水平不高,解决存在困难。自从实行新农保、新农合以来,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新农保和新农合障水平不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问题依然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贫困山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一些大病支出问题 较为突出。目前,由于区级财政困难,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满足老年人口的养老、医疗等需求,子女晚辈培养负担也仍牵涉和影响着许多困难老人的生活,2011年我区贫困山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左右,只能解决家庭基本温饱问题,低收入成为农民养老和医疗问题的头号问题。另外,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98%以上的老人选择的是居家养老,所以家庭养老仍然是老年人的首选模式,因此做好居家养老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四、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设计规划。按省、市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在市、区一级建立社会养老服务领导小组,并按“有机构、有职责、有编制、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的要求设臵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加强对养老服务的领导和管理。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养老服务工作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关部门在审批房地产开发、旧城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时,能合理安排,给养老服务留足一定的空间,省里规定是新建小区每百户要规划15至20平方米用于养老服务。
2.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工作开展。经费是困扰我区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加大市、区财政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加强敬老院、福利中心、“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公寓建设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将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经费和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增加投入;三是增强困难老人基本生活保障,提高救助标准;四是拓展老年人活动平台,新建区、乡镇(街道)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生活,并扩大服务面,提高服务质量。
3.加快体系建设,创新养老模式。一是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民政、残联、劳动、卫生及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区域养老机构、社区服务、医疗卫生、老年活动等服务设施,增加服务功能,建立乡镇、村(社区)运作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形成覆盖全区、满足不同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二是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支持现有社会福利机构和乡镇、街道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尚未建有敬老院的乡镇、街道原则上都要建设1所以上以护理为主的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推进敬老院提档改造,向社会开放,转变运作方式,鼓励实行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模式和非营性性养老服务机构连锁运营模式,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同时,积极为有需求的其他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三是引导开展“社会化养老”事业。出台和贯彻用地、税费优惠减免、资金补助等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四是探索建立“老人互助食堂”,老人只要花少量的钱或者不花钱,就可以解决老人的用餐困难问题。4.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监督管理。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监督管理,建立等级评定动态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加大对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积极探索有效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积极倡导和发展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慈善助老、志愿者结对服务、邻里互助等,探索义工服务新途径,形成敬老、爱老和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镇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篇7
1 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 现有服务机构。磐石市农机管理体制较顺, 推广、培训及监理体系较为健全。磐石市农机机构现设市农业局农机科、市农机推广站、市农机监理站和市农机校, 隶属市农业局;各乡 (镇) 设农机站, 隶属市农业局和当地政府双重管理, 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农机机构现有总编制136个, 实有人员168人, 其中高级职称5人, 中级职称22人, 助理级职称109人, 管理人员20人, 工人12人。
(2) 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正在形成。磐石市现有农机户约1.35万户, 农机户不断壮大, 农机固定资产在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32户, 经工商注册的农机合作社13个, 农机修理网点145个, 农机经营网点70个。2009年, 农机总投入近1.7亿元, 农机总收入近1.2亿元。
(3) 组织农机跨区作业, 提升服务功能。从2008年起, 开始组织联合收割机赴黑龙江、辽宁及南方各省市跨区机收小麦、水稻和玉米, 通过“内调外引”, 机收面积一年上一个台阶, 累计跨区作业面积2万hm2。
(4) 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主要来源渠道一是国家财政拨款, 主要负担人员工资;二是争取农机化项目资金。直接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和比例很少, 基层一线农机化公共服务从业人员建立了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5) 发展情况。一是组织、鼓励本地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成立农机作业服务队, 按农时季节, 在本村、本乡和邻近乡村开展耕、种、收、脱及运等农机作业, 做到“三统一”, 即统一联系作业、统一收费标准和统一调配机具。二是农忙季节组织农机技术人员, 到各乡镇开展耕、播、收及脱等作业技术指导服务, 重点示范推广水稻机械育插秧、机械收获、保护性耕作及机械深松整地等新技术, 并建立大面积连片全程农机化示范区。
2 工作成效与经验
(1) 开展田间机械化作业服务。机械深松整地、机械化播种、机械收割和机械脱粒技术是行之有效的粮食增产技术, 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磐石市积极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基层, 围绕粮食生产的主要环节耕、耙、播及收工作, 做好农机具的检修和技术跟踪服务工作。大力扶持和积极鼓励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机耕、播、收跨区作业服务队进行跨区作业, 提高农机具有效利用率, 扩大作业面积, 增加机手收入。
(2) 立足实情, 围绕结构调整, 开展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依据自然条件优势和磐石市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要求, 以玉米和水稻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为重点, 加快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步伐。围绕农业产业化结构调到哪里, 农机就调到哪里, 服务跟着调整走的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发展、重点突破, 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机化区域发展新格局。
(3) 加强农机信息和宣传工作。多年来, 磐石市围绕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新机具, 及时发现、总结、完善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大力宣传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作用。利用宣传板、电视、广播、录音、发放资料和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
(4) 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结合农时季节, 围绕粮食生产中心工作, 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村镇, 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所需的农机技术和配套机具进行现场作业演示、培训和跟踪服务, 使农机科技知识和技术服务深入到田间地头, 为全市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和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 让农民切实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实惠。
经过多年发展, 磐石市各类农业机械数量明显增加, 各种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组织逐步兴起, 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体制不顺, 职责不清。县级的农机部门归市农业局统一管理, 乡镇农机站归属县、乡双重管理, 实行“以块为主, 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技术人员的工作精力放在包村搞行政工作上, 农机专干不专, 人员缺少的现象较为突出, 基层农机管理功能不强, 农机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技术服务跟不上农机发展的需求。
(2) 乡镇农机站工作条件差。工作场所简陋, 工作条件差, 无设备、无场地, 不能正常开展农机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3)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农机队伍知识老化, 非专业人员比例大, 磐石市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中非专业人员占20%, 加之知识老化等问题, 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使用和科学技术普及等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
(4) 服务网络还不健全。乡级农机站工作条件简陋, 县农机站“中枢”纽带作用难以发挥, 农机技术指导服务不到位。虽说现在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农机, 但因为乡镇农机站服务跟不上, 从而引导农民购置和使用农机新机具的力度不够, 如拖拉机除春耕播种、翻地及运输外, 基本闲置在家, 农机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低。
(5) 农机服务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到2009年底, 磐石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仅有13个, 农机作业服务零散无序, 分散经营造成农机市场无序竞争, 农机作业质量低, 农时季节难保证, 运行不能规范, 管理比较混乱, 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 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在农机化服务体系中, 县、乡两级农机服务网络严重缺乏服务手段, 村一级处在“断腿”状态。特别是在农机具作业过程中更显得无所作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 导致乡镇农机管理涣散;二是农机市场监管不力, 农机经营、维修无序发展, 处于半自流状态。
(6) 农机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发展步伐缓慢。磐石市属丘陵半山地区, 地方财政对农机化无力投入,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科技推广、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技术培训及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力开展。由于农机购置补贴总量有限, 补贴比例偏低, 加之农民的购买力不强, 多数农民还是难以筹措资金, 政府补贴资金还不能满足农民的购机愿望, 以致放慢了购机步伐。一些机具价格较高, 即使享受国家购机补贴政策, 农民还是没有购买能力, 不能很好地提高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同时, 示范区建设资金紧缺, 不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 发展思路
4.1 有利因素
(1) 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农机工作, 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
(2) 农民迫切需要发展农机, 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推进,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 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安全、高效及低耗的现代农业机械。特别是农机化在节约水土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业劳动力、抵御自然灾害及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 都具有人力所不能及的特殊功能, 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
(3) 农村经济实力增强, 农民可支出收入增加, 社会投入农机的力量加大。
(4) 农业结构调整带来农机需求多样化。
4.2 不利因素
(1) 农机本身比较效益低, 农机投入回收期长, 影响各方面投资农机的积极性。
(2) 土地相对不集中, 农机作业效率低, 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农机具一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机耕道路建设滞后于农机发展。
(4) 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尤其是乡镇农机队伍不稳定, 农机人员知识老化。
4.3 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
(1) 理顺管理体制, 稳定农机队伍。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机制和精简优化人员的原则, 切实加强农机机构和经营机制的建设。从有利于农机事业出发, 各部门要全面履行农机监理执法、农机技术推广、农机培训教育和农机经营服务4大职能, 积极认真做好农机化工作。把关系理顺, 把工作做好。县、乡农机部门财产应依法得到保护,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随意侵占、平调农机服务部门的资产。
(2) 培育新的服务组织, 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兴办包括股份合作制在内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机械协会, 培育产业群体。利用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 购买科技含量高、配套系列化的作业机械, 重点扶持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 组建农机协会, 在农机部门组织引导下, 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扩大跨区域作业的规模与范围, 提高组织化程度。一要建立专业化的跨区作业服务队。以县为单位, 把有限的农业机械组织起来, 利用农作物成熟的时间差, 开展有序的跨区作业, 这样既解决了农机忙闲余缺调剂, 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取得社会、经济效益双赢。二要建立形式多样化的专业化农机服务公司。根据磐石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建立个体、股份合作及集体等形式的专业化农机服务公司, 开展租赁、上门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 全方位地进军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业, 突破单一为粮食生产服务的模式, 向农副产品深加工、储藏及保鲜等领域拓展。三要建立群众团体的农机手协会。在充分尊重农机户自主权、完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 由农机管理部门牵头, 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分散个体私有农机业主广泛组织起来, 加入协会实行机组合理配套, 提高组织化、系列化程度。内部协调分工, 合理编组配套作业服务, 对外承接业务统一收费标准开展服务。既解决部分地方有机无活干, 部分地方有活无机干的实际问题, 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提高农机利用率, 兼顾少数农机户利益, 实现共同经营、共同致富等, 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小型农机具盲目发展。
(3) 搞好体系建设规划, 提高队伍素质。农机服务组织是农机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经济载体, 是涉及农、林、牧、副、渔、工、商及建等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有明确的目标。进一步理清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做到突出重点, 分类指导, 稳步推进。一要着力提高市 (县) 一级建设水平, 使其成为规模适度、功能健全、设施配套和能够承担新技术、新机具推广, 农机成人教育, 农机技术鉴定, 农机管理和农机行政执法等系列化服务的龙头。二要加强乡镇一级建设, 重点是搞好“五有” (有一支队伍、有工作场所、有服务设施、有服务实体和有试验示范基地) 站建设, 向社会化服务、实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方向发展, 建成农机化服务基地, 发挥中坚骨干作用。三要积极完善巩固提高村组一级建设, 使其成为一方服务的主体。四要大力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机专业户和股份制组织, 使农机化服务向产前、产后拓展延伸。五要有计划地开展对农机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 定期分批进行轮训, 进行知识更新和充电。要建立和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按照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充实农机队伍, 优化结构, 不断提高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农机科研人员工作责任感。
(4) 优化政策环境, 增加农机投入。增加农机化投入要走以国家扶持投入为导向, 集体和个人投入为主体, 社会、工商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路子。一是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从政策上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二要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投入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方针, 提供优惠条件, 实行政策倾斜, 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民, 以达到兴机富民计划的有效实施。三要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机人员的生活福利待遇, 真正解决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四要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 各级农机服务组织要坚持“以服务为主, 综合经营”的方针, 积极鼓励广大农机管理服务人员开展各种农机有偿服务和兴办各种经济实体, 壮大自身实力, 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
(5) 发展农机销售、维修等服务市场, 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规范维修行业, 提高维修服务水平。
5 建议
镇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篇8
关键词:马铃薯;高寒:山区;体系:步骤:方法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08-1
马铃薯富含高品质淀粉和人体极易吸收的蛋白质,它是集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为一体的多用途农产品。因其适应性广,食用价值高,增产潜力大,被全世界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进行大规模发展,也是汉中市仅次于水稻、油菜、玉米、小麦之后的第五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60万亩左右。近年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生产上急需大量脱毒种薯,但目前主要靠外地调进,质量差,成本高,为了保证汉中生产用种和促进我市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自2008年以来,我们与省市科研单位合作,在略阳高海拔高寒山区进行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探索与示范,组装完成了一套适宜陕南高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技术体系,为我地脱毒马铃薯种薯规模化繁育与推广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撑。
1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基地建设概况
略阳县是以中高山为主的山区县,土地多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的地带,个别地方海拔1700m左右。这一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冷凉,能满足马铃薯生长的环境条件,适宜脱毒马铃薯的生产,更适宜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2008年我们在县内选定4个海拔在1400-1800m之间的示范基地,春播繁殖脱毒马铃薯原种56亩。2009年繁殖原原种5万粒约10亩,繁殖原种300亩,到2010年四个高寒山区原种繁育基地累计生产脱毒马铃薯栽培种450000kg。
2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立
从2008年开始探讨建立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体系:一是与汉中市农科所脱毒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进行茎尖剥离培养试管苗和微型种薯生产;二是用微型种薯在17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繁育原种,为就近繁育提供种源;三是在1400m以上的高寒地区进行生产种繁殖。初步建立了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体系,为脱毒马铃薯种薯在陕南山区的繁殖总结了经验
3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步骤及方法
3.1茎尖剥离培养及微型种薯生产
选定适宜汉中种植的品种早大白、8002,经过消毒处理,催芽后,在40倍解剖镜下进行剥离、培养,获得试管苗后通过病毒检测,把不带任何病毒的健壮脱毒苗经过快繁,到无菌网棚移栽,最后生产出合格的原原种(微型种)。
3.2原种生产
3月上旬在海拔1700m以上地区网箱种植微型种薯,亩密度5000-5500穴,按1m播幅开施肥沟,在施肥沟内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kg和40%的薯类专用肥25kg。沿施肥溝两侧播种两行微型种,小行距30cm,株距25cm,起鱼脊垄,垄高20cm以上,并覆盖地膜。5月中旬开始药剂预防晚疫病和蚜虫,连防三次,间隔7d。
3.3栽培种生产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海拔1400m以上地区地膜种植原种,亩密度5500 6000穴,按1m播幅开施肥沟,在施肥沟内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kg和40%的薯类专用肥25kg。沿施肥沟两侧播种两行切好的薯块,薯块必须保证有1至2个以上健康的芽眼,小行距30cm,株距22-25cm,起20cm高的鱼背垄,并覆盖地膜。初花期(5月中旬至下旬)开始药剂预防晚疫病和蚜虫,连防三至四次,间隔7-10d。
4脱毒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应注意的关键技术环节
4.1严格控制海拔高度,降低病毒的积累和增殖。
海拔高度是脱毒马铃薯繁殖的关键环节,汉中良种繁殖海拔高度必须在1400m以上的高寒山区,土层深厚肥沃、土壤以疏松砂壤土为主,气候春季温湿、夏季凉爽,有利于马铃薯苗期生长和花期薯块膨大,不利于病毒积累和增殖,才能保证繁殖种薯的质量。
4.2适时提早播种时间,加快生长发育进程。
通过地膜覆盖,尽最大可能的提早播种时间,使高寒山区马铃薯的播期由3月15至20日提早到2月底和3月初,同时也加快了马铃薯生长发育进度,使块茎生长期提早了10d以上,充分利用了高寒山区初夏的凉爽天气,躲过夏季高温及风雨天气。既能降低病毒的积累和增殖率,提高种性,又能使块茎膨大期避免晚疫病、病毒病等的发生为害。
4.3加强病虫综合防治,推迟和减轻病害发生。
【镇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推荐阅读:
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工作总结09-27
三级评价体系08-10
三级质控体系09-02
课程体系三级管理05-09
三级体系结构09-13
医院三级质量管理体系05-28
三级协调服务网络11-21
三级网络建设10-03
住宅物业服务三级标准10-09
乡贯彻落实全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情况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