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爱国主义

2024-06-20

我看爱国主义(通用15篇)

我看爱国主义 篇1

我看爱国主义

5110209227 王玮成

既然文章的内容是《我看爱国主义》,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只能是以我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你看、他看、它看都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以上文字来自于百度百科)爱国主义被给了一个定义——对祖国的积极和支持态度。但是我觉得这个定义还需要更加确切一些,比如“正确的积极和支持态度”。

宣扬传统美德是爱国主义吗?是的。保护国家尊严是爱国主义吗?是的。赞美当今现状繁荣昌盛是爱国主义吗?这个就得斟酌了,得看你盲目不盲目。举一个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者——韩寒为例子。总所周知,韩寒的文章文风是比较犀利的,矛头非常的尖锐、直指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很多人就会说韩寒这人阴暗,这人思想不正,他的杂志因此受到封杀、他的文章在境内无法发表,在国外却传得火热。

爱国主义不能是一种拥护主义,因为爱之深恨之切,因为爱国,所以我们得向公众提出质疑,提出了质疑才能有改进,有改进的国家才会更加吸引人们去热爱。反观每天都高呼自己爱国的人们不知道是每天都在反复高唱:“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还是每天都在盲目地跟着叫好,来体现自己忠一的爱国精神?再次回到韩寒这个例子,我不能说他是最好的爱国的例子,但是我能说他这种批判的精神是爱国的体现,因为他正确、积极。一个公民能做的毕竟有限,甚至会受到误解,我觉得这种具有冒险精神的爱国情怀值得鼓励!曾经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先生不也是一个极具嘲讽批判精神的人吗?你能说他不爱国,很阴暗吗?正是我们意识到这个社会需要改进,所以我们认可并且支持了这种精神。

变质的爱国主义会使国家变得好战,比如一战前的德国与现在的美国。“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也是一个变质爱国主义的例子。变质的爱国主义会使国家变得浮夸,片面的追求表面功绩,追求改变的人们却无法一展自己的手脚和才华。再举一个例子,那就是近期人大选举的例子。在部分高校都出现了选举作废、择日重选的情况,理由就是有些学生的投票无效。学生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略有变质的爱国主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被选人是谁我们都不清楚的事实。表面上被选举的人是无辜的、骚动的学生是造反的;事实上这些学生也是无辜的,这些被选举的人有部分是通过手段显得比较爱国的。要我来评判的话,我只能说我投的人一定当不上人大代表,但是我不会发动、参加骚乱。这都无妨现在国家的发展,因为在那些对我来说陌生的领导班子体制下,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鲜的丰功伟绩被赞颂着。幼稚的骚乱是变质爱国主义的体现,因为这个既简单粗暴;又起不到实际作用。

爱国,就是让国家兴盛、热爱这个国度。那我觉得维护一个国家稳定的发展或者提出个人看法促使社会进步不也是一种爱国主义吗?

我看爱国主义 篇2

现在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教材, 自己产生问题, 自己质疑, 老师在课堂中变“主动”为“被动”, 确实成效是明显的, 但是现实教学中也存在的一些不好的倾向:有的语文课忽略涵泳, 把语文课当做思想品德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但是学生又成了参考资料的传声筒, 忽略学生的感悟;小组合作仅仅是为了形式的需要, 而没有真正的给予学生思考文本的时间;学生少了感悟的时间, 也像一些理科一样开始大量的机械的训练;过多的杂糅现代教育手段;过多的无益的设置情境。

而现在有些教育主管者, 往往把课堂上没有出现热闹的场面就把这个语文老师归结为保守者, 这不能不说有失偏颇。

某些专家认为语文教学要和其他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高度融合、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介。他们认为保守的语文老师要完全割裂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割裂其他新媒介的运用, 而笔者从所谓的保守的语文教师举的课堂实例中, 感受到他们是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反对忽视语文本身具有的一些特质, 过分的阐释课文的思想教化功能。而这一点也是我们教师普遍认同的, 语文教学中, 牵涉到其他学科的知识, 老师也不会故意忽略而不讲, 但是也不应该作为重点去挖掘, 因为语文老师不是什么都懂的万能的全科老师, 语文课堂注重语言感悟体味是重点应该不是错误。

在一个语文教师的眼里, 语文课应该首先是一个“学科”, 这个学科有自己独立的专业内容和任务。语文教学中和其他学科的交融当然也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倾向最好不要以“宣传”的姿态出现, 它最好通过课文内容的熏陶、语文活动的影响来体现。真正具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教师, 也不会每节课都张扬人文精神的大旗, 直白的把道理都喊出来。

新课标也规定:要教育学生爱中华民族的语言, 爱这些语言文字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 爱写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伟大的作家, 爱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要充分开掘汉语言文字及作品所深含的文化意蕴,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汉语言、文学的亲近感、认同感与热爱的情感, 追求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这也是应该的。但是语文教师首先必备的是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体系。首先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研究课程内容。而作为人文精神的内容是自然而然的渗透到学生中去。

有些专家们据此认为保守的语文教师没有做到“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一线教师认为是可以通过对语文的工具性东西的把握进而达到“人文性”的潜滋暗长。钱理群在《语文教育门外谈》里说的好:“这些年, 针对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机械灌输知识条文的弊端, 我们比较强的教学中的‘感悟’、‘理解’与‘兴趣’, 但确实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必要的知识的讲授, 基本能力的训练, 语言材料的积累与习惯的养成。这里, 还有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语文教育改革最终效果应该体现在哪里?衡量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我想, 是要表现为每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 以及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的实实在在的提升, 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实实在在的成长。”一线语文教师他们应该是确确实实这样认为也这样做的, 他们不是特别明显把目标设置成人文性的东西, 而是要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功能。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经过专家的思辨, 其实现在早已经达成了共识, 最多有点倾向性大小的差异罢了。从当前语文教学过程来看, 重知识的讲授和现成结论的记忆, 忽视引导全体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知识的教学模式, 反而成为现在许多教育者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学习是一个生命体验与感悟的历程。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与学习更为深刻。语文学习 (包括文学) 的模糊性决定了不少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虽然学生很难表达, 但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却是真实存在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正是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高度尊重。

因此,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与感悟, 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现实的教学中, 其实可能还真的缺少通过扎扎实实的语言引导进而感悟精神层面的东西的过程, 反而是有一些打着人文大旗在教学中不知所云, 而学生也一无所获。不少语文教师也认为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一些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但可惜的是这些教学方法只限于出现在示范课、公开课中, 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专家们还认为保守的语文教师反对自主合作探究。一线语文教师并不是反对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形势, 他们反对的是一种仅仅注重形式而走过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 反对是死搬硬套的、刻板的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呈现方式, 其实他们反对的现象在现实的教学中确实是比比皆是。当然一线更反对那种满堂灌的教师的主宰的模式, 而他们恰恰注重提倡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的思考交流的模式, 真正希望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教材, 自己产生问题, 自己质疑;老师在课堂中变“主动”为“被动”, 守株待兔, 待“疑”而起;教师不是自己“解惑”, 而是“指点迷津”, 而是和学生一起, 寻求“解惑”的思路、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 这是“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寻觅解惑的路径, 这是“指导”学习。这就是老师课堂教学几乎全部的功能。这种观点是真正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而由此想到笔者所在的地方正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 学生全部排成对面坐的形式, 美其名曰是好方便合作交流。应该说这种方式是改变了长久以来面对教师面对黑板的传统方式, 甚至是改变了国际上通行的座位模式, 更方便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 但是我们都明白学校的这种改变的用意所在, 就是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 这难道是新课改的实质所在?我想这到底属于不属于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其实静下心来想想这仅仅是具有形式, 而没有从真正的意义上去进行改变, 最后这种形式是不是只是过眼烟云也难说。其实, 语文老师都知道, 语文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掌握具体内容的过程, 更应该是一种熏陶和方法的寻求的过程。如果仅仅是对某篇课文的具体把握, 那会造成一种可怕的现象:由老师的满堂灌变成学生的课前的满堂背。

新课改强调合作精神, 突出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什么现在的课改进行的过程中在一线教师和高屋建瓴的教改专家之间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当然专家可以说是全体教师的整体观念是需要改变了, 但是当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一线教师心理上排斥的现象之后, 专家也应该思考, 是不是教改中也出现了需要调整的问题, 其实一线教师现在普遍的比较认同课改的一些核心的理念及其价值, 教师排斥的是现在出现的一些仅仅流于外在形式让教师感觉没有什么实在意义而又无所适从的现象。

我看语文教学中的保守主义思潮 篇3

现在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教材,自己产生问题,自己质疑,老师在课堂中变“主动”为“被动”,确实成效是明显的,但是现实教学中也存在的一些不好的倾向:有的语文课忽略涵泳,把语文课当做思想品德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学生又成了参考資料的传声筒,忽略学生的感悟;小组合作仅仅是为了形式的需要,而没有真正的给予学生思考文本的时间;学生少了感悟的时间,也像一些理科一样开始大量的机械的训练;过多的杂糅现代教育手段;过多的无益的设置情境。

而现在有些教育主管者,往往把课堂上没有出现热闹的场面就把这个语文老师归结为保守者,这不能不说有失偏颇。

某些专家认为语文教学要和其他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高度融合、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介。他们认为保守的语文老师要完全割裂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割裂其他新媒介的运用,而笔者从所谓的保守的语文教师举的课堂实例中,感受到他们是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反对忽视语文本身具有的一些特质,过分的阐释课文的思想教化功能。而这一点也是我们教师普遍认同的,语文教学中,牵涉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老师也不会故意忽略而不讲,但是也不应该作为重点去挖掘,因为语文老师不是什么都懂的万能的全科老师,语文课堂注重语言感悟体味是重点应该不是错误。

在一个语文教师的眼里,语文课应该首先是一个“学科”,这个学科有自己独立的专业内容和任务。语文教学中和其他学科的交融当然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倾向最好不要以“宣传”的姿态出现,它最好通过课文内容的熏陶、语文活动的影响来体现。真正具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教师,也不会每节课都张扬人文精神的大旗,直白的把道理都喊出来。

新课标也规定:要教育学生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爱这些语言文字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爱写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伟大的作家,爱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要充分开掘汉语言文字及作品所深含的文化意蕴,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汉语言、文学的亲近感、认同感与热爱的情感,追求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这也是应该的。但是语文教师首先必备的是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体系。首先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研究课程内容。而作为人文精神的内容是自然而然的渗透到学生中去。

有些专家们据此认为保守的语文教师没有做到“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一线教师认为是可以通过对语文的工具性东西的把握进而达到“人文性”的潜滋暗长。钱理群在《语文教育门外谈》里说的好:“这些年,针对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机械灌输知识条文的弊端,我们比较强的教学中的‘感悟、‘理解与‘兴趣,但确实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必要的知识的讲授,基本能力的训练,语言材料的积累与习惯的养成。这里,还有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语文教育改革最终效果应该体现在哪里?衡量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我想,是要表现为每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的实实在在的提升,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实实在在的成长。”一线语文教师他们应该是确确实实这样认为也这样做的,他们不是特别明显把目标设置成人文性的东西,而是要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功能。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经过专家的思辨,其实现在早已经达成了共识,最多有点倾向性大小的差异罢了。从当前语文教学过程来看,重知识的讲授和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引导全体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知识的教学模式,反而成为现在许多教育者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学习是一个生命体验与感悟的历程。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与学习更为深刻。语文学习(包括文学)的模糊性决定了不少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虽然学生很难表达,但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却是真实存在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是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高度尊重。

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与感悟,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现实的教学中,其实可能还真的缺少通过扎扎实实的语言引导进而感悟精神层面的东西的过程,反而是有一些打着人文大旗在教学中不知所云,而学生也一无所获。不少语文教师也认为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一些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但可惜的是这些教学方法只限于出现在示范课、公开课中,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专家们还认为保守的语文教师反对自主合作探究。一线语文教师并不是反对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形势,他们反对的是一种仅仅注重形式而走过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反对是死搬硬套的、刻板的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呈现方式,其实他们反对的现象在现实的教学中确实是比比皆是。当然一线更反对那种满堂灌的教师的主宰的模式,而他们恰恰注重提倡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的思考交流的模式,真正希望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教材,自己产生问题,自己质疑;老师在课堂中变“主动”为“被动”,守株待兔,待“疑”而起;教师不是自己“解惑”,而是“指点迷津”,而是和学生一起,寻求“解惑”的思路、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是“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寻觅解惑的路径,这是“指导”学习。这就是老师课堂教学几乎全部的功能。这种观点是真正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而由此想到笔者所在的地方正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全部排成对面坐的形式,美其名曰是好方便合作交流。应该说这种方式是改变了长久以来面对教师面对黑板的传统方式,甚至是改变了国际上通行的座位模式,更方便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但是我们都明白学校的这种改变的用意所在,就是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这难道是新课改的实质所在?我想这到底属于不属于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其实静下心来想想这仅仅是具有形式,而没有从真正的意义上去进行改变,最后这种形式是不是只是过眼烟云也难说。其实,语文老师都知道,语文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掌握具体内容的过程,更应该是一种熏陶和方法的寻求的过程。如果仅仅是对某篇课文的具体把握,那会造成一种可怕的现象:由老师的满堂灌变成学生的课前的满堂背。

新课改强调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什么现在的课改进行的过程中在一线教师和高屋建瓴的教改专家之间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当然专家可以说是全体教师的整体观念是需要改变了,但是当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一线教师心理上排斥的现象之后,专家也应该思考,是不是教改中也出现了需要调整的问题,其实一线教师现在普遍的比较认同课改的一些核心的理念及其价值,教师排斥的是现在出现的一些仅仅流于外在形式让教师感觉没有什么实在意义而又无所适从的现象。

另外一线教师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不仅仅是教改的压力,更大的压力来自于现实的应试教育。当然专家也可以说,真正的课改理念深入每个人,每位教师深入实践,学生素质也就提高了,学生应试水平也会相应提高的。但是作为一线教师希望的是上层的专家更多的去想想怎么改革应试教育,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一线教师面对教改进退失踞的局面。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九年级语文教材的使用设计更优化的方法研究》论文)。

我看大学教育 篇4

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整个国民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身处其中的教育环境,还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有传统教育的影响,社会、家庭精英情结的影响,大众化教育过渡期的影响,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理性看待的。

很多大学的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需求,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经济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随之而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大学里,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脱节。这表现为:在课时安排上,理论课的课时较多,而需要动手操作的课时较少;在实验室建设上,实验用的仪器和设备落后或不够齐全,不能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并且实验室不能按学生需求开放。

除了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和风气也是很重要的。学风下降是近年来大学教育中出现的又一问题,学生学习不踏实、浮躁,虚假。

中国人的教育观念总体来说还算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比较严重,不能否认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文化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大学教育的重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就现在来说,教育的重点已经和经济紧密结合,而且政治因素显得更加锐利,传统文化将作为借鉴性的内在因素继续发挥作用,但已不是重点。我们大学的教育应该着重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性人才,应该更加开放思想,开拓创新,重点放在如何与经济结构相协调,与政治体制相配合,与传统文化相兼容的多元化教育体制。而不是就哪一因素拿出来唱独角戏。假使这样,既违背了教育的思想也违背了教育的目的。

我看苏轼 篇5

九百多年前的宋代,有这样一位词人:他历经磨难,却能笑对人生。虽然他自己所处的世界可能充满了浊气与俗气,但他并未对生活丧失信心。他教人们用一颗开朗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去挑战自己的人生。他便是宋代文化中的旷世奇才------苏轼。

一路的艰辛,一路的坎坷,一路的无奈,对人生未来的忧伤渺茫,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消沉。

他没有柳三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云”的苍凉悲伤,也没有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边苦愁。。。但他并不是没有感情的枯木,他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他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多情,他也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幽雅。。。即使当一切希望都随命运变得渺茫时,他仍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绝唱。

喜欢苏轼,喜欢他的词,更喜欢他的《望湖楼醉书》。

这首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地描写了雨后湖面上的美好风光。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跳跃的节奏,浓墨重彩,渲染了雷雨骤起又停,来去迅速的情景。诗的对比鲜明,气势纵横,读了让人觉得如临其境,如见其境,如闻其声,真是写得好极了。而且诗里倾注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的感情。读了之后,反复回味,我不禁也陶醉了。

我看西方大学 篇6

我看西方大学

出国留学一直是很热门的话题,也是很多人的梦想,大家都想去感受那近乎神秘的别样的氛围和情感,那么西方大学到底在哪些方面吸引着大家呢?虽然我没有到过哪个西方大学,但通过电影、电视、网络、课堂等媒介也了解了一些,在这里仅用我所了解的有限知识谈谈我眼中的西方大学吧!

大学发源于西方,追根溯源可以一直到黑暗的中世纪。大学一词原意是指“一群先生或一群学生所组合的学术性行会”。它是与宗教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办大学的初始宗旨主要是培养牧师和僧侣,其主要创办者也是教会。因此,早期大学教育的核心是神学,同时也讲授语法,修辞,辩论,算术,法律,天文,几何,医学,艺术等科目。

最早的大学机构是学生行会和教师行会。那些不愿意在教会学校学习的学生,有一定家庭背景的就结成行会,由家长出资,聘请教师来教授课程,因此学生可以辞退他们觉得不好的老师。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世俗大学是博洛尼亚大学,后来又逐渐建立了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维也纳大学等至今依然驰名于世的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学没有一所是按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创办的,都是实际需要的产物。因此大学完全实行自治,或是学生自己管理或是教师自己管理,不受任何他人管辖,可以说大学在产生之初就争取到了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权利。后来西方大学又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走向成熟并随之传到东方,成为今天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大概正是这些产生之初就与生俱来的特点才铸造了今天西方大学的主体性格和不同于东方中国大学的特色精神。下面对此作一下简要的介绍吧。

首先,是对教师的管理。西方大学教授分为聘任教授和终身教授,前者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而还有一类是助理教授,大概相当于中国的讲师,和校方要签3年的合同,3年期满要考评,不合格只好走人。如果自己要求可以续签3年,那么在6年后不合格就没有再留下的理由。另外有一些退休后重新应聘的教师,他们不拿工资,因为他们已经有退休金,他们只拿讲课费。特殊的是,有一些老师自愿上课,因为不到15个学生学校可以不开这门课,那么如果老师自己愿意上,就完全是义务劳动,凭的全是对学科的热爱和对知识传授的忠诚。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很难看到的。

外国文化通论课程考试论文

内大学生少,甚至可以说比我们要做的还多,只是他们的作业更多的集中在动手实践上。因此,他们的平时作业任务都比较繁重。理科类课程一般有大大小小的习题作业、实验、项目(projects)等,文科类课程通常要求写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并做口头演讲等。这些繁重的课业都又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旨在让学生在消化吸收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实际操作,从而又进一步巩固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一般这些作业题目老师给的范围很广,学生发挥主动性自由选择的空间也相对很大。同时,在课后作业之外他们还要做义工,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实践等。比如在北美的学生只有大一的前两个学期连续上课(他们一年分3个学期),然后就是一个学期上课,一个学期工作。有专门的老师到各地为学生联系就职的岗位,然后由学生去应聘,还要有工资,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而那种如果应聘不到职位义务去劳动的还不能算完成了任务。

讲完课堂的一些东西那么我们不得不说的就是西方大学的社团文化了。社团文化是展示大学课余生活的一扇窗口西方大学社团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基础之上,由于西方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学生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于是西方大学社团也经常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做出一定的成就。比如西方大学的天文爱好者发现小行星的为数甚多,而这在国内也是很罕见的。而且西方大学社团的自主性极高,不受制于一些所谓“社团联合会”的不是社团的社团,社团的事务完全由社团成员自己治理。这一点典型的例子就是耶鲁大学著名的“骷髅会”,其内幕只有少数才成员知道。

宿舍作为我们的第二个家当然也有必要提一提西方大学的宿舍文化。我们所知道的是他们的宿舍很家庭化,很注重保护同学的个人隐私等,但更重要的其实是与国内大学娱乐宿舍文化对比鲜明的学习宿舍文化。西方大学宿舍一般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很多学校的宿舍区内专门设置教室以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电脑走入大学的宿舍以来更体现了这一特色和这一特色影响下学生取得的骄人成绩。例如,比尔·盖茨在宿舍内潜心编程,Google从宿舍中走向市场。

除此以外西方大学还有一些其他独特之处。比如在每一个学年结束,都有一部分学生会被大学辞退,因为他们不适合这个专业或者这个学校。而辞退并不是-3

外国文化通论课程考试论文

有一定的差距,但她们也都只是在按照各自的传统和民族特色在发展罢了!不同的根基,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理念支撑,也就有了不同的特色,但不管怎么说中西方大学都会在探索中走向各自的辉煌!

我看“高效课堂” 篇7

现在的“高效课堂”似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所谓“高效课堂”缺少严谨的科学定义, 或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概念来跟风炒作, 甚至简单地把常规的教学措施装入了“高效课堂”这个箩筐。这种缺乏科学态度的课改后果可想而知。关于“高效”的说法似乎很多, 但对“低效”的成因则关注不够。其实, 我们非常有必要来追问课堂低效的成因, 找到问题的症结, 这样我们才会走进真正的高效课堂。

造成课堂低效的原因很多, 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去问题化”的教学使学生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

今天的课堂很多教师喜欢急匆匆地直奔结果, 缺少应有的耐心和铺垫, 使课堂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反馈, 结果是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 削弱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解除了学生的思考任务, 学生不是在主动学习, 而是以配合教师为主, 处于“被思考”的状态, 导致课堂几乎都是在“没问题”的赞歌中结束。在这样的“去问题化”的教学环境中, 很多教师自然而然生活在“学生已经知道了”的假象中, 学生也以为自己“知道了、明白了”, 从而懒于思考, 如同温水中的青蛙一般。师生表面上相安无事, 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 但双方依然感觉良好, 课堂的裂痕就这样不知不觉形成了。

问题的根源是, 虽然教师经历过儿童时代, 这不代表着他们就一定理解儿童, 最可怕的就是教师自以为了解儿童, 以为自己的教学是在为学生服务, 实际上不自觉中陷入了“自我”中心论, 身陷“学生知道了”的假象泥潭中而不能自拔, 以至于出现问题时更多地去抱怨学生“基础不好”, 而不是反思自己教学并没有到位。教师根本就没有去思考问题的真相, 这可能是我们目前课堂的常态。

2.视角不同, 师生对课堂功能的认识上存在冲突

长期低效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师生对课堂的认识与理解不同, 从而造成了课堂冲突。从教师角度来看, 课堂是教师完成知识传授的地方, 即课堂是“一元化”的, 是以“教学”为中心的。而学生则不然, 他们虽然也知道课堂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 但他们心目中的课堂是“多元化”的, 即课堂还有交朋友、玩耍、情感的交流和倾诉等功能。更重要的是, 他在这里要找到存在的意义———发展自己的天性, 这才有了“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也就是说, 他们不仅学知识, 还有成长, 还有得到尊重和赏识。师生对课堂的认识有交汇的地方, 更有冲突的地方, 如果教师不能正视这种差异, 一意孤行, 课堂的冲突在所难免。长此以往, 课堂会失去生命活力而处于低效状态。

3.过多滥用多媒体, 导致教师主动放弃了主导地位

今天, 由于多媒体的普遍使用, 部分教师的课堂片面追求所谓的感观刺激、大容量等, 课堂被搞得花里胡哨, 教师则异化为解说员或配音员。课堂本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的场所, 现在很多课堂多媒体成了主角, 使教与学的双方都失去应有的地位, 导致课堂缺乏生命气息和活力, 沦落为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或转移而已, 而这些没有生命的知识恰恰难以打动学生心灵, 长期下去会导致学生厌学、离场、失去激情。纵观今天的课堂, 由于教师学习和生活的单调导致课堂的单调和无趣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课堂, 别说学生, 就是作为一个听课者有时也实在难以听下去。再者, 目前还没有足够充分的证据表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像这样放弃了主体地位又失去了情感交流的课堂, 其低效在所难免。

从目前来看, 高效课堂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赋予知识以生命, 倡导情感高效

新课程实施以来, 我们一直在倡导转化教学观念, 但是观念的转化一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落脚点。笔者认为, 教师要努力去理解课堂的价值, 把情感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投入到课堂中去, 应追求赋予知识以生命的课堂文化, 把落脚点放在对情感高效的追求上。

所谓情感高效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传递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与和谐友善的信息, 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振, 从而在学生的心底生成一种学习的动力。情感高效的课堂上, 师生之间不仅有眼神、肢体语言的交流, 还有彼此间的信任和感动, 弥漫着温暖而又慈祥的生命气息, 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尊重和呵护, 同样学生也会理解、宽容、善待教师, 爱上教师, 形成一种优质的、独特的、情感高效传递的课堂文化。

教师要把课堂看成是培养习惯和交流情感的地方, 如果课堂只传递知识而不传递情感、师生间没有情感的交流与互动的课堂是最失败的课堂, 其教学效率低下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2.注重预设与生成, 实现设计高效

宏观上讲, 教师的预设一般就是指教学设计, 这是课堂高效的基本保证。预设就是要判断和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可能达到的认知发展水平, 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以便让学生暴露出问题。预设一定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是高效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在这里下工夫, 这是教师教学智慧和经验的完美表现, 花多少时间都不为过, 这比教案写得规范、完整更有意义。

预设还要围绕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状态展开, 尽量扩大师生在情感地带的交汇处, 以期实现知识和情感的“不期而遇”, 使学生在愉悦、心理安全的状态下暴露出“潜意识”, 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其实, 高效课堂就是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 为“意外”创设条件, 以实现交流与反馈, 体现课堂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高度统一。

3.善于追问与反馈, 追求思维高效

我一直认为只有追向与反馈的课堂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 否则学生思维依然处于“潜伏”状态, 我们只有在追问中才能知道学生在想什么, 才能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障碍和一些“天真”的想法, 使我们的教学能更有针对性、及时性, 从而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 因“问题”而施教, 这是思维的高效。

我看露天电视 篇8

八十年代初,和我家同住一个村小组且在政府机关工作的表哥结婚,通过他当乡长的父亲找关系,购买了一台“井冈山”牌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这是我们村里第一台电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方园几里地的乡亲们都赶来看,表哥只好将电视机移到了室外。稍微去晚了点的乡亲,就因站得位置太后,距离远了,很难看清。

学校离家很远,我住校。周末是我最高兴的日子。一方面,回家能看到父母亲及亲人们,另一方面,能到表哥家看电视。每逢这时,我们一家人早早地吃完晚饭,在父母的带领下,我们姊妹几个扛着小板凳一路打闹过去,兴高采烈。开机前一个小时,那块空地上就整整齐齐地摆放好了高低不一的凳子、椅子,远远望去,近百人围着那部小电视机,真是热闹非凡,场面颇为壮观。冬天,室外温度低,但人们看露天电视的热情不减。老人和妇女提着个火笼取暖,常常会听人叫:衣服烧了!马上就会有人随声扑打被炭火燃着的衣服和鞋子。片刻喧闹之后,大伙电视照看不误,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高中毕业后,我参军来到部队。好像与电视有缘份似的,中队有一部14英寸的彩色电视机。由于营房小, 容不下中队百多号官兵,电视机只能移到室外看。那时,电视机成了我们中队惟一的文娱器材。每周三、六晚上是中队规定看电视的时间。这两天的到来,中队如同过节一般,中队要求炊事班早早做好饭菜。逢上周六,司务长还会让加个菜、汤,美美地饱餐之后,便等着看电视了。我们从《新闻联播》一直看到中央一台(只能收看到一台)演完全部节目,荧屏上出现了“雪花”为止。不管是电视剧、录像片、专题片,还是儿童动画片、广告,都看得津津有味、点滴不漏,中途绝无人退场。

我看雷锋精神 篇9

今天和老师去随园参加了一个主题为“榜样的力量-雷锋”的学术沙龙活动,感触颇深,写此文表达一下个人的观点。

雷锋每到3月份就会忙碌起来,因为3月5日是学雷锋日,全国各地的学校甚至是一些企业都会掀起一阵学雷锋的热潮。而学雷锋的问题也引起了网上的热议,有人支持,有人质疑,很多人怀疑雷锋事迹的真假,认为雷锋精神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手段。我真的很同情雷锋,他不过是做了自己想做的认为对的事,他做这些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后来几十亿人的榜样,也没有想到会有一个专门纪念自己的节日,他不过是想做个平凡的好人,想成为一颗小小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螺丝钉,而这个简单的梦想却被粉碎了。他在去世后被拉到了聚光灯下接受着全国人民的膜拜,成为了一代人难以泯灭的记忆,而渐渐地人们不再盲目崇拜,质疑贬低声一阵高过一阵,我想说雷锋真的是无辜的,他莫名其妙地被树立成了至高无上的道德标杆,又莫名其妙地被人随意地说三道四。对那些质疑雷锋事件真假的人,我真的想说“你们也太闲了吧”,现在再去怀疑那些有什么意义吗?雷锋不过是美德的一个代名词而已,况且就算雷锋事迹真的是假的,他对社会难道有所危害了吗?他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太多的正能量,又何必还去纠结于那些小细节。而且现在大家早就已经理性地对待雷锋精神,不再神化雷锋了,也不再需要某些人自作聪明地想要让大家认清雷锋。

而各地学雷锋的表现方式似乎也太过于肤浅了些,刻意地在这一天办一些所谓的学雷锋活动,平时却从来不提,这样的一日雷锋有什么意思?一年做一次雷锋?最近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不少临时工,这样看来“临时雷锋”出现似乎也不足为奇了。学雷锋的真正目的是让那些美好的品德能驻扎到人们的心中,让人们能够自然而然地去做好事,把做好事当成一种习惯,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学雷锋日也就显得可有可无了。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在,社会需要这样一个道德标杆来鼓舞正能量,而五十年来中国都没出现一个能超越雷锋的道德标杆,这难道不也是很可悲的吗?我们又怎么能再去非议雷锋呢?

我看《一代人》 篇10

——读《一代人》有感

历史111顾逸飞

黑暗中,我看到一双眼睛,那是一双何等炽热的双眼,那眸子里迸射出耀眼的光芒,驱散着四周的黑暗,他似乎在寻找着,寻找着,寻找那潘多拉的魔盒中最后一件东西——希望。

黑暗中的那双眼睛是属于顾城那一代人的,那一代人走过了不一样的人生,他们盼望着祖国的富强,却等来了文革,但他们用奋斗让历史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是幸福还是悲哀?那个时代,黑暗与恐怖笼罩着整个天空,但那一代人却没有屈服,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执着而充满激情,他们高举着理想,用他们的笔向世界宣读着希望的美好。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用他的笔写下了慷慨的誓言,他把那黑暗当成墨水,用笔点出光明。他用他的笔宣誓他的精神,用一首首诗向社会呐喊,唤醒颓废的世人,唤醒那沉睡的古老文明的质朴与真实,那一代的人,他们在抗争,在战斗,不同的是,没有人会说顾城是一个战士。顾城是那个时代的人,但却与那一代人有着细微的差别,他不像孔子那样济世救俗,身体力行,他更像陶渊明,归隐而去,远离世俗的喧嚣。有人说他自私,说他悲观消极,但确确实实的是,顾城的思想是进步的,无不体现着抗争与拼搏,没有人能否定他的成就,否定他为那个时代做出的贡献。后人或许很难想象有过这样一个人,他是思想上的先驱者,但他却不是行为上的驱动者。顾城,更倾向于打造那个属于他内心的童话世界,可以看出,他像屈原一样,“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蒙蒙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他,在他那纯洁美丽的童话世界里安逸自得,这里是他的世外桃源,这里或许才是属于他的真正的世界。

我看过度医疗 篇11

过度医疗其实是一非常复杂的问题,它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它的评判也十分困难,但它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不少人都曾经碰到过。最常见就是大处方大检查,看一个普通的感冒给你开最好最贵的抗生素,头磕破给你来个CT磁共振,本来可以顺产的孕妇建议你进行剖腹产,门诊可以解决的问题却把你收入院,在已经失去治疗价值的晚期癌症病人身上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好的药物……医院也许因此而“发展”了,而病人却得不到最好最合理的治疗。表面上看医疗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但实质上却偏离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方向,医患之间也从一种互相信任的托付关系演变成一种互相猜疑、互相防范的敌对关系。于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看病都喜欢找熟人,一来可以得到比较悉心的照顾,二来防止成为“冤大头”,为不必要的医药费埋单。医患之间因药费、疗效、服务等问题而发生的纠纷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要对簿公堂。

当然,过度医疗除了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原因外,也有可能是由患者本身不合理要求造成的。有的患者为求尽快见效,减轻痛苦,主动要求医生用好药,做大检查,从而导致过度医疗,但最终的控制权还是掌握在医生手里。

现在几乎每家医院都会给科室下指标,科室又落实到个人,如果完不成指标,医生就会连工资也拿不到。国家和政府天天都在讲降低医疗费用,可实际情况呢?不从根本上解决医生的待遇问题,让医生没有后顾之忧,这一切都是空话。有人说医疗界开大处方、吃回扣的只是极少数败类,这完全是外行讲的话。哪个医生敢拍着自己的胸膛说自己没有开过大处方,没有吃过回扣?医院要效益,科室要收入,这些任务谁完成,最终还是医生!

我看小学数学 篇12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不高。语文有生动活泼的内容, 美术有鲜艳动人的视觉冲击……而数学与之相比较, 则显得单调无味,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找不到兴趣点, 而老师也没有做出相应改变, 只是从课本出发, 单一讲述数学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单调、乏味, 没有生动的地方。

二是教学方式单一呆板。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可数学课却是千篇一律, 没有生气, 传统、生硬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原本就抽象和枯燥的课程, 显得越发苍白无力。很多时候, 数学课就是一个老师的演讲舞台, 学生面无表情地呆坐在下面, 而讲台上的老师则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尽管下了功夫, 却不能收获预期的效果, 反而挫伤了学生听课的兴趣。

三是题海战术,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管减负已

经是老生常谈, 但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却并没有真正减轻, 许多老师只是一味追求学生成绩, 而忽略了学生兴趣爱好所在, 更忽略了学习能力的培养, 只是通过大量的数学题单一增加学生习题量, 单一地认为这样的题海战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 殊不知这样反而会物极必反, 做的多错的多, 不知道错误原因, 不分析错误根源, 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兴趣。

面对这些问题, 我个人以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会有好奇心, 有探索心, 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尤其如此。他们因为年龄等原因, 更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没有兴趣, 对他们来说就是石头、木头。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应该从两点入手, 一方面增加与数学相关的课外活动, 让数学趣味化、生活化、生动化, 使得小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得到数学, 变抽象为具体, 让他

们用一发数方现学生面, 的则活思要中维求的去老数解师学决, 开问发题去, 学探生从究;创而造运另我性学语思教等维学引, 入中教把来, 学生中活可来中以, 的把用问一启题些发引故式入事、的到教数成看学趣。其次方法, , 激则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金小观象味, 教念, 过导分为重改夸变, 大这以教一往师观教的念师主应一导逐手作渐抓用, 转的变现一卫鑫学为主提以学高学习学, 习生积为让极主他性导们。, 变同积被时极动改引为变导主, 教学生有学自助方数法形氛, 式活、跃根, 据讲所课同讲所学内用积容工极灵具踊, 跃活设做参计到讲加。课课堂教的气师学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

用, 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上要多给学生发表看法的机会, 让学生没有拘束感, 没有心理压力, 提出问题之后, 让学生各抒己见。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 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循环小数, 什么是无限小数, 什么是有限小数之后, 教师提问:所有的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是正面的一问一答, 有的学生可能这样问:所有的无限小数一定是循环小数吗?不循环小数一定是有限小数吗?有限小数一定不循环吗?面对这一串的问题, 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充分讨论, 在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加以点拨,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课堂充满讨论的声音。

第三, 则是要树立新观点, 改变过去以量衡量的方式, 要重质。对于数学题, 教师应该多加引导, 运用多种方法解答, 拓宽解题思路, 不能单一局限在题海战术中, 不能出现高分低能等现象。而是要丰富讲课形式, 增加解题趣味性, 全面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第一时间解决他们对于数学存在的困惑。把复杂的题简单化, 把简单的问题多样化。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对退步的学生则要积极鼓励, 不是单一责备。

我看国庆 篇13

昨天是国庆节,祖**亲整整六十岁了!

盛大的焰火晚会让我一饱眼福了。

绚烂的烟花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壮观地组织成一幅幅醉人的画卷。烟花齐放,散发出夺目的光辉,照亮了整个漆黑的夜空,如同白昼一样。震耳欲聋般的声响,激动振奋了每一个人的心灵。烟火一发接着一发,给人不留喘息的机会。美丽的图案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当然,我也身在其中。瞧,那一只只和平鸽展开洁白的双翅,向着广阔的天空飞去,它这是要把和平的信念与希望传达给人们哪!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随即也在天空频频绽放,微笑的力量感染了每一个人。翘起的嘴角,露出了它的快乐,它的激动,它的喜悦。当我看到这亲切的笑脸时,我也被感动了,竟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一个小女孩用她那稚嫩的手,在画板上作了一幅有着和平鸽的图,那神情是多么专注。她将画与一只红心形状的气球系在一起,让它们缓缓地升起在空中。嘻!它传递出美好的梦想、未来的希望、无限的追求、真切的向往。镜头上的一幕铭刻于我心,令我记忆深刻。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熟悉的歌声骤然响起,稚气十足的童声合唱让我耳目一新。我因这优美动听的旋律感到愉快,于是,也跟随欢乐的节奏,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一首歌匆匆地便结束了,可唯有我还沉浸在停止的音乐的意境之中:湖光塔影、几叶扁舟、胸前飘扬着鲜艳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都在我的脑海中一一呈现,叫我感到心旷神怡啊!

我还惊羡于那众人共舞的热闹。究竟这里面有多少人呢?数也数不过来。成千上万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身着独具民族特色的色彩鲜艳的盛装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他们、她们,一个转身、一次回眸,都赋予了浓浓郁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浓浓烈烈的民族文化,使人感受到了伟大的中国孕育的五十六族儿女的各有千秋,真是名不虚传哪!我心中感慨道。再有,众人齐声的一吼、一喊,释放出气壮山河的豪情,前所未有的气概,震撼人心的力量。太精彩了!

我看校本教研 篇14

一、以学校的发展,确立教研工作的思路。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没有地缘优势,没有生源优势,要想取得在教学质量上有突破,就必须建设好教师队伍,而建设教师队伍的重点就是校本教研工作,因此我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以“与名家同行”为指导思想,以“‘追踪反思式’校本教研模式的行动研究”为实践方式,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本年度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同时,我校又是“养成教育特色学校”,那么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时刻都要关注到学生的养成教育。

二、以我校教师发展的需要,开展教研工作

1、教师教育素养提升的教研工作。

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办学最宝贵的财富,校本教研工作中必须关注到教师队伍的发展。一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的校本活动;二是教师个人师德修养方面的校本活动。

我校教师虽然平均年龄稍偏大,但是年龄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教师学历水平也比较高,大专以上占百分之八十几,但是当前的社会发展速度与信息更新迫使我们要积极的去面对,这就需要知识与信息的更新,因此,学校的校本教研应该注重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

2、教师普遍性教学问题的教研工作。

校本教研离不开课堂教学,我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且是普片性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关注的,需要我们组织教师共同研究的问题。例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远的不说,就拿九中来看,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学生的生源也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她第一届小班(杜郎口中学模式班)就是在成绩方面远远超过了同样老师教的前一届学生,这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反对模式,但是我们不可以反对进步。

三、以我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开展教研工作

1、以我校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

2、以我校学生智能发展的需要开展学科学生教研活动。

3、以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赵何水

我看语文教育 篇15

纵观近代教育, 取得了不少成就, 高考制度也让无数学子圆了大学梦。应试教育的模式在一段时期内, 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应试教育只注重读写而轻视人文思想的弊端也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学子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高分低能”几成高校学子的代名词。一个个走进象牙塔的天之骄子踏入社会便无所适从, 是谁知过?

不可否认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想实现人人都接受高等教育, 终身教育的确有些难度, 因而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国也必须只能走应试教育的模式。虽然分数并不能代表能力但取得好分数也不失为一种能力, 只是这种能力只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我们完全可以“高分高能”。只需让枯燥的应试教育更加人性化, 人情化, 人文化。

作为老师, 常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仅教学生读书识字, 更要注重他们人格的培养, 人文知识的滋润。因而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文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首先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要有一种大语文观,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即绝不放松基础知识, 技能的训练, 一手抓扎实的基本功, 打好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嘛。一手抓人文、人格、人性的培养。在现实中, 老师往往受学校、家长、升学等多方面的压力, 因而只注重应试教育, 学生的基本功是相当不错的, 可学生的人文教育却少的可怜, 就像一棵树远看枝繁叶茂的可走近一看早已空心, 这样迟早会倒塌的, 必须要用文学教育的甘泉去供给养分。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沼, 具有更丰富的人文性与文学性呢?首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身要又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底蕴。每位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深有体会: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甚至一片海才可以。要想向学生传达出丰富的人文性与文学性, 自己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 而且要不断的学习、充电、再创造, 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和立场, 才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 选择。试想如果老师本身一点文学涵养都没有又怎能给学生提供文学教育呢?也就是要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 用自己的学识、气度去影响学生, 传达丰富的人文关怀。

其次, 其实也应该是最重要的吧。作为老师要有一个平等的心态和表现。就是必须低下身子站在和学生一样的高度。很多学生包括教师的学生时代一提起老师, 我们的脑海里都会浮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老者, 手拿戒尺, 摇头晃脑自己口中子曰诗云的念念有词……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在学生的印象中老师总是高高在上, 不食人间烟火的。记得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老师是可以不吃不喝的, 因而在看到老师吃饭后伤心了好大一会呢。其实, 不管是大学生, 中学生, 还是小学生, 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 他们都有着令人惊奇的想象与看法, 有时我们会觉得孩子的想法不可理喻, 可要知道, 有些时候孩子的世界才是最单纯、真实的。不要因为自己站在讲台之上, 就高学生一等。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放下身份走进学生, 你会发现那是一个你很熟悉的世界, 我们都曾是学生!当然也不能唯学生是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平等的, 观点看法是没有尊贵高低之分的, 但老师毕竟已走过那个学生岁月, 和学生相比应多一份睿智与成熟。在从善如流尊重学生的同时更应给学生已适时的指导, 引导他们正确、客观的走进文学, 关注人文, 培养他们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文学理念。比如我们讲苏轼, 应让学生知道, 我们的苏大学士作为一代文坛领袖, 不仅有“大江东去”的豪情, 也有“不思量, 自难忘”的柔情, 更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情……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个人是立体的, 在分析人物形象、欣赏文学作品、树立文学理念的时候要全面、客观。

那么该怎样上好文学教育课, 怎样体现语文教育重文学的新理念。我想, 首先我们要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俗语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其感兴趣才会走进、投入文学的世界, 自觉接受文学教育的陶冶。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 我们的语文老师好像很喜欢文学, 因而她时常会给我们介绍文学作品, 因为当时学习任务比较重, 她就利用一些课余时间给我们解析一些优美的古典诗词, 还鼓励我们背诵并在语文课堂上举办背诵比赛, 同学们都很积极, 而我们的语文成绩并没因此而落下反而有所提高, 因而我们很喜欢, 而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其次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文学教育、文学欣赏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涵养。其实学生都是有虚荣心的, 如果你教他一句话在别人想表达而表达不出来的时候脱口而出, 他会异常兴奋的, 就会很乐意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将一些文学性的语句赋予生活的平实与浅显, 把生活中的一些感受用诗词表达出来, 学生会很乐意接受的。记得中学时候, 有一年春天, 柳絮漫天飞舞, 搞得我老打喷嚏, 开始我好讨厌, 可没过两天, 我突然间想起了“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一下子就理解了那无边无尽的闲愁, 当时自己乐了好几天。后来看到自然界的一些景象我就会找一些诗词把它描绘出来。因而, 老师需要把一些很意象, 很书面的东西用学生熟悉的、具体的表达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 体会到文学的妙不可言, 因而就会自觉的走进文学, 欣赏文学。而老师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再创作, 效果会更好!

最后还想说的是, 老师不仅要在学习、交流上和学生打成一片, 在语文教育上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彩的舞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可以去打动学生。我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不穿职业装, 完全可以休闲一点,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上也觉得老师和我们是一国的。最好在万千人群中认出你是老师不是因为你的着装而是你的学识、谈吐与气质!我想这也不失为一个潜在的文学教育吧。

教师是园丁, 是春蚕。但也是千千万万人中的一员, 更多的时候, 老师也应该走下讲台, 来到学生中间, 让学生知道老师和他们是一样的, 更会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 教学相长。自己在倾听他们心声的同时也可以回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 想必会别有风味的。

上一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称赞下一篇:镇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