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2024-07-20

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精选9篇)

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篇1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管理制度

青岛庆明加油站 2017年10月06日

目录 目的...........................................1 2 适用范围.......................................1 3 引用文件.......................................1 4 责任分工.......................................3 5 管理内容.......................................3 5.1术语和定义....................................3 5.2排查频次......................................4 5.3组织实施......................................4 5.3.1 排查类型....................................4 5.3.2 排查要求....................................5 5.3.3 治理建议....................................6 5.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求...........................6 6重大隐患判定标准................................7 7事故隐患治理程序和要求..........................7 7.1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7 7.2一般隐患治理..................................8 7.3重大隐患治理..................................8 7.4隐患治理及验收................................9 8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10 9文件管理.......................................10 10隐患排查的效果................................10 11目标责任考核..................................11 12 持续改进.....................................12 12.1评审........................................12 12.2更新........................................12 12.3沟通........................................12 目的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进行排查确认、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缺陷等进行辨识,以确定隐患、危险有害因素或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或控制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

目的是规范隐患排查治理行为,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适用范围

适用于加油站各级安全隐患(检)排查、整改治理、建档监控、资金保障专项使用及隐患举报奖励的管理。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14〕13号)

(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168号)

(3)《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303号)(4)《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5)《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6)《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

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篇2

孙华山在讲话中指出, 各地区、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以及总局的决策部署安排, 创新工作机制, 狠抓措施落实, 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有力促进了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他强调, 要准确把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切实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面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提上了新高度, 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布置了新任务,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为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找准了切入点, 创新安全监管方式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他要求, 要以新《安全生产法》实施为契机, 强化新形势下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坚持依法治理, 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创新发展。要着力在做好分类分级、科学建立标准、优化系统平台、加强过程考核等四个环节上下功夫, 扎实做好强化组织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运行, 坚持典型引路、扩大建设成果,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安全监管创新, 加强培训宣传、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李兆前对会议的贯彻落实进行了部署, 对明年工贸行业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 要求强化依法治安,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持续抓好粉尘防爆、涉氨制冷等专项整治, 创新安全监管方式, 加强队伍建设, 转变工作作风, 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会上, 湖北省、鄂州市、马鞍山市、洛阳市、珠海市安监局以及武钢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粮集团等单位做了经验介绍, 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鄂州市交通局、武钢程潮铁矿、富晶电子、枫树线业等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篇3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浏阳市澄潭江煤矿有限公司

2018年4月28日

为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消除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于我矿安全实际,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煤矿安全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及和谐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我矿安全管理基础,巩固和发展当前安全生产成果,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支撑,以持续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不断提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积极预防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为顺利完成全年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任务

“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支撑,以安全隐患自查整改为核心”,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我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不断细化和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建立起先进适用的重预防、全过程、动态化的安全隐

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把握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工作的主动权,遏制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为落实澄潭江煤矿关于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的总体安排和要求,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重点日常工作来抓,我矿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组 长:黄争先 副组长:张根元、沈永强

成 员:张运桂 刘子红 张运荣 陶贤树

三、推行《隐患排查治理管控体系》的主要做法

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在隐患排查管理方面建立“四个体系”: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安全监督检查体系、安全责任追究体系、安全管理制约体系。四个体系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建立了督促隐患排查治理的机构,形成了隐患排查治理的约束机制,确立了责任追究的依据。

(一)、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1.从各分管矿长,到各科室、区队、班组,每一级都有明确的安全管理责任,由下至上逐级负责。

2.从矿长、管理人员到每一位作业人员,每一个岗位都有排查治理隐患的责任,并对本岗、本职的安全工作负责。

3.强化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要做到管生产必须管隐患排查治理。生产现场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首先是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职责,安全管理部门的首要责任是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执行情况。

4.带班领导和班组长要对作业地点安全状况进行确认,由班组长负责本班的隐患排查治理,交班时要交代清楚本班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班组长要对单人岗和流动作业人员进行巡查,排查“三违”等不安全因素。

5.当班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和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按治理权限,能够当班治理的必须治理解决,不能够及时治理的要上报区队、科室,由区队、科室负责整改解决。

6.区队每天要对所辖范围内的设备、设施、人员的安全状况和行为进行排查治理,区队无法及时整改解决的事故隐患,要及时上报到矿安监科。

7.安监科接到上报事故隐患,由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负责联合各科室,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拿出整改方案、提出整改限期,协助解决治理事故隐患,并派出安全员负责跟踪、监督。

8.所有的隐患治理完成后,由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人员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1、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1.)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每月10、20、30日组织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登记、整改、验收、管理台帐,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

(2.)凡是已经下发又不能迅速消除的隐患,要逐项登记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同时分管领导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安全评估。制定计划和措施,报矿长批准落实经费,组织实施直到隐患排查、验收合格;

(3.)各科室、区队应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按职责权限及时予以处理,对不能解决的重大隐患,要说明隐患情况,危害范围,上报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研究处理;

(4.)对于存在隐患的区队、班组,负责跟班的安全员在规定的隐患整改期限内要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5.)各区队、班组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离作业人员,疏散危及的其他人员,并设置警戒标志。

(6.)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要负责监督检查各科室、区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成情况。

2、安全监督检查上报体系

(1.)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全面负责我矿的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工作,包括隐患排查情况,隐患治理情况的验收,档案的建立,资料的整理、汇总、上报等情况。(2.)每一级漏查、漏报了隐患或者对存在的隐患不积极整改治理的,都由上一级监督检查,促进整改,并进行处罚。

(三)、安全责任追究体系

1、按照我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要求,以人查事,以事查人,逐级追究责任。

2、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哪一级漏查漏报了隐患,或者查出了隐患不积极治理的,就要由上级对下级进行责任追究;由于隐患治理不到位而造成事故的,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从下向上一级一级的追查。

3、既通过对人员的追查来查找责任,查清哪一级人员对所负责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又通过事反过来一级一级查找责任人。

4、对责任人要有经济责任追究。

(四)、安全管理制约体系

1、安全管理制约机制

(1.)各级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排查出的隐患都有义务和责任上报,不上报的就要追究责任;下一级上报的隐患,上一级必须给出治理措施,否则就是失职。

(2.)下级对上级给出的隐患治理措施发现不切合实际 的,有责任提出异议,及时上报;上级有责任督促下一级及时治理隐患,对有意延误的,有权给予处罚。

(3.)对于某一项具体隐患,有多个层面的责任人在按照各自的体系承担责任,哪个层面缺失,就会被其他层面发现,形成了多层面的制约机制。

2、隐患治理“四项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载明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也是具体治理的操作方案。包括隐患治理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隐患治理前的准备工作;治理对象涉及到的规格、规定、质量要求;隐患治理工作的实施工序;隐患治理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要求等。

(2.)安全保证措施:对技术措施提出安全保证要求,同时明确了隐患治理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和监督者,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等,是在安全技术措施基础上采取的保证措施。

(3.)强制执行措施:隐患治理过程中必须贯彻执行的措施,包括一些与本隐患治理过程看是无直接联系,其实有很大关联性的措施。进一步强化了隐患治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体现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严肃性。

(4.)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措施:每一项治理都会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操作人员的素质都会提出新要求,针对具体的隐患治理技术措施,对治理人员要进行专门的技能

培训。

3、隐患的排查治理体现“一个一”:就是将安全隐患彻底治理、消除。

三、排查治理范围、内容、方式

(一)、排查治理范围:全矿井各生产单位(井上下生产系统、井上下运输系统、井上下供电系统、井上下排水系统、顶板管理、“一通三防”、矿井“六大系统”等)。

(二)、排查治理内容:在继续落实以往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排查治理方式:

1、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深化煤矿五大灾害事故专项整治结合起来。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2、坚持与日常安全检查相结合起来,加大打击“三违”工作力度,消除隐患滋生根源。

3、坚持与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夯实安全基础。

4、坚持与加强应急救援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责任人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研究布置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精心布置落实,抓好此项工作。

(二)、实出重点、落实责任: 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后患,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科室、区队、班组,要明确监管责任人,做到挂牌督办,确保隐患治理工作的落实。

(三)、建立台帐,完善机制: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把排查的安全隐患逐一建档,做到安全隐患有登记,落实整改有措施,检查督导有记录,隐患治理有验收,做到安全隐患治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形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四)、标本兼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各科室、区队、班组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规范安全管理,提高发现问题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到实处。

(五)、狠抓现场监管:队长、班组长要巡回检查;矿领导跟

班带班作业,科室负责人现场巡回检查,督促整改人员对井下查出的问题开出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或现场进行整改,由科室、班(组)相关负责人组织人员整改完成后,由督促整改人员现场确认隐患整改完毕,方可验收签字。

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的通知》(安委办 [2012]1号精神,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 理工作, 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根据 xx 集团 2012年安全 生产工作部署和 《 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xx 安委 [2012]8号,现就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如 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 知》(国发 [2010]23号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 [2011]40号精神,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 探索创新安全监管机制, 强化和落实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总体目标

在 2年时间内,建立健全以公司隐患排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 以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中隐患自查自报 系统为核心, 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抓手, 以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为支撑, 以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为保障的安全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实现安全工作从被动管理向主动预防转变, 从管理人员排查隐患向全员排查隐患转变, 从治标隐患排查向治本隐

患排查转变, 最终形成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明确细化的责 任机制、科学严谨的查报标准及重过程、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机制等内 容,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2012年上半年 公司及各单位要初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 并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 治理各项工作制度, 制定电力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明确隐患排查 治理责任制;2013年完成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2013年末形成 制度完善、责任明确、全员参与、运行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

三、具体措施

(一 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责任到位

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为电力生产、工程建设和后勤服务三个 业务版块。公司和各电力生产单位应结合政府、股东方隐患排查管理要求, 制定、完善电力生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确单位、部门、班组的各 自隐患排查责任, 明确外委项目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承包商的 隐患排查责任,定期组织排查各类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隐 患排查、登记、评估、监控、整治、验收、销号等全过程、闭环管理 体系。

工程建设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 “业主单位全面负责、监 理单位监督整改、施工单位主体负责”的隐患排查治理理念。公司各 单位及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事故隐患 管理的责任主体是施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与分级由施工单位负责, 并落实排查整改责任,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整改。

后勤服务单位(xx 实业、新华物业要主动开展食堂、交通、消 防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并接受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的督促指导, 具体 操作可参照公司有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执行。

工程建设按照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分级及报送规定》(xx 安 [2010]441号,各单位要认真开展隐患排查、登记、评估、监控、整治、验收、销号等各项工作。后勤服务要按照各自主体责任单位有 关隐患排查制度治理制度执行。

各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监督管理工 作。各单位要遵循“管生产(项目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一步明 确各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责任, 各单位的项目管理部门或业 务主管部门是安全隐患排查的责任部门, 业主项目负责人是所管项目 的安全管理直接责任人, 负责所管理合同项目的施工安全、用电安全、消防与交通等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加强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监督与 协调, 督促本项目的监理、承包商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落实整改措施, 并及时整改,确保所管理合同项目的安全生产。

(二 严格按照隐患排查标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 16号 令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的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 患排查分级及报送规定》(xx 安 [2010]441号,公司工程建设一般 事故隐患为Ⅰ级、Ⅱ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为Ⅲ级事故隐患,凡 判别为一般事故隐患(Ⅰ级、Ⅱ级的事故隐患,根据现场情况立即 整改和立即制定整改措施或停工整改, 由各单位责任部门负责监督管

理,指令相关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或直接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并 实行闭合管理。凡判别为重大事故隐患(Ⅲ级的事故隐患 , 必须停 工整改。由各单位责任部门负责管理及督促整改, 各单位安全监督管 理部门实施监督, 并形成闭合管理;各单位认为部分Ⅲ级事故隐患需 报公司协调解决的, 可上报公司安全监察部;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管 理, 协调公司责任部门与各单位、相关参建单位等共同制定整改措施, 指令各单位监督整改并实行闭合管理。

电力生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也应参考工程建设隐患分级管理规 定,明确隐患分级标准,实行分级和闭环管理。

(三 依托公司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公司已于 2011年启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安全管 理子系统,计划于 2013年上半年完成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2013年底完成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公司已在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和 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模块布置隐患排查治理子系统。隐患 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将包括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 分析评价系统等内容,并形成既有侧重又统一衔接的综合监管平台, 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过程记录和管理。利用隐患排查信息系 统,公司将对自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隐患、接受监督指导等工作 进行管理。对各单位自查自报隐患、日常安全检查和安全措施执行到 位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统计分析, 对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管。各单 位要明确专人负责隐患排查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 保证系统正常有效 运行。

(四 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单位要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和责 任追究制度, 建立自主排查隐患激励机制和举报隐患奖励制度, 建立 隐患排查治理公示制度, 接受广大员工监督。公司将把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安全生产考核, 并逐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定期通 报制度(公司为年度通报、季度检查,二级单位为季度通报、月度检 查。

四、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严格实施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紧 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细 则,周密安排,科学实施,调动各参建单位积极性,全面推进安全隐 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突出重点,加大整治

各单位要加强高边坡、高排架等高风险部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要加强安全培训, 不断提高全员风险辨识和排查隐患的能力, 在开展 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预控过程中, 同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的各类隐患要严格按照 “ 五定 ”(定方案、定资金、定责任人、定时限、定预案 原则组织制定并实施治理方案,推广应用先进适用 技术装备,保证资金投入, 限期整改落实,切实把好隐患整改过程中 的事故防范、应急处置、检查验收和逐项销号关。

(三统筹兼顾,建立机制

各单位要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为契机,将深化安全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与日常安全监管、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评级建设、“安全和谐型” 班组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协同推进。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排查、登记、上报、监控、整改、评 价、销号、统计、检查和考核的全过程管理,并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积极纳入年度工作规划中,推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 设。(四强化监督,严格追责 强化监督,严格追责 公司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采取巡检、抽 检、互检等方式,加大督查力

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篇5

(讨论稿)

(一)隐患定义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定义中对事故隐患分为两类,一类是“违反”型隐患,所有违法、违标、违规等行为和状态均视为事故隐患,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各种“违反”的概念规定为事故隐患,为我国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加强对遵守各种规定的“执行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类是由于某些因素而引起的三种现实表现: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这就对事故隐患的起因给予了重视,对于“违反”之外的原因列为其他因素,也就从理论上对事故隐患的原因分析和管理有了相应依据。三种表现中的物是指生产过程或生产区域内的物质条件(如材料、工具、机器设备、成品、半成品),行为是指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指示或其他具体行为,管理是指各种生产活动的开展所必须的各种组织、协调等行动。这里也是第一次将管理方面的缺陷列入事故隐患的范围,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更加重视对管理的要求和控制。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可以简称为“事故隐患”,有时也简称“安全隐患”。为方便起见,本书叙述过程中通常采用“隐患”一词。

(二)隐患分级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篇6

海洋石油941平台在安全自检自查中检查吊车滚筒

相关统计显示, 2009—2013年期间,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海油服) 员工增加了51%, 营业收入增加了52%, 而事故下降了14%。中海油服管理人员表示, 这一成绩的取得实际上得益于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化和深入化。

中海油服, 这一中国近海市场最具规模的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 其服务贯穿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中海油服的业务包含物探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及船舶服务四类。据了解, 中海油服拥有中国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 共运营和管理40座钻井平台、2座生活平台、4套模块钻机, 另外还拥有和运营中国最大、功能最齐备的近海工作船队, 包括69艘各类工作船和3艘油轮、4艘化学品船、7艘地震船、2支海底电缆队、7艘勘察船及众多先进的测井、泥浆、定向井、固井和修井等油田技术服务设备, 服务区域涵盖中国海域, 并延伸至东南亚、澳大利亚、中东、美洲、北非和北欧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中海油服继续深化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共发现各类隐患1万7 680项, 较2012年同期多发现2 885项, 整改率为98.87%, 其中各类隐患治理完成1万7 480项, 未整改隐患200项, 未整改部分全部制定了临时管控措施并予以实施, 共投入隐患治理费用535万1 720元。6月12日, 就中海油服隐患排查治理的理念和方法, 本刊记者采访了中海油服副总裁訾士龙。

中海油服副总裁訾士龙 (左) 在海洋石油602驾驶台检查工作

自始至终高度重视

“隐患在中海油总公司被称之为不符合。”訾士龙解释道, “在我们的质量安全体系里, 不符合规章要求的, 我们就称之为不符合, 其实也就是隐患。之所以把隐患和不符合区别开, 是因为有些约定俗成、应知应会的东西我们没有写进体系里, 在制度体系中查不到它所违反的相对应的条款, 这时我们给定义为隐患。而不符合是指能从公司制度上查得到所违反的条款的。”

中海油服从成立之初, 就将不符合管理纳入到公司管理制度之中, 使不符合管理制度化、持续化和常态化。在中海油服管理人员看来, 隐患 (不符合) 管理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 隐患 (不符合) 是伴随着安全生产而产生的事故萌芽, 消除隐患, 就是消除事故, 事故得到消除, 企业才能健康高速地发展。

訾士龙向记者介绍了中海油服隐患排查治理的历史。2007年, 中海油服全面开展整治“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活动, 全面系统地排查各种安全生产隐患。2008年中海油服制定了“落实规章、彻底排查、全面治理、防范事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 并发布实施隐患治理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开始对隐患 (不符合) 进行分类管理, 即按照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存在的隐患、物的不安全状态、违反公司制度及事业部体系文件、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性或对员工可能造成的身体伤害、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或疏漏这6类进行统计分析, 进一步明确了隐患的类型, 为下一步隐患治理工作重点提供了依据。2011年, 中海油服进一步深化对隐患 (不符合) 管理, 出台了新的《隐患 (不符合) 管理规定》, 在原6大类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推出《隐患 (不符合) 分类分析细则 (试行) 》, 细则中包含6大类、171小项, 更好地抓住了隐患治理的主要矛盾并加以重点治理。

今年, 中海油服正在修订《隐患 (不符合) 管理规定》, 此次修订在原管理的基础上新增了分级管理, 挂牌督办, 滚动跟踪及系统录入。“虽然隐患发生在一线, 但有些隐患不是一线能够治理的, 必须由上级管理层来治理, 由此就产生了分级管理, 及时为一线消除事故隐患。对一些比较难治理的隐患采取挂牌督办的措施, 对一些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进行滚动跟踪, 重点监控不能及时整改项的临时管控措施, 直至隐患关闭。”訾士龙介绍到。

3个工具实现隐患排查制度化和常态化

无论是在2007年开展“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活动, 还是在2013年推行“全面提高工作标准”、2014年推行“深化提高工作标准”, 都是在以开展专项活动的方式, 使安全生产处于高压状态, 刺激企业始终遵守相关法律体系。而在日常生产中, 中海油服主要依靠一个体系和3个工具来实现隐患排查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一个体系即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个工具即JSA (工作安全分析) 、SSR (安全建议书) 和STOP卡 (安全训练观察程序卡) 。

訾士龙说到, “在中海油服, 我们认为所有的事故都是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当我们说有隐患或风险的时候, 实际上是管理的隐患和风险, 管理不好隐患和风险才会出事故, 所以整个隐患排查其实是一项在源头上管理风险的工作。隐患排查之后跟随相应的风险分析、报告, 以及整改、监督、挂牌督办等等。”在体系、工具和安全专项活动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下, 隐患排查已经成为一个运作良好的系统工程。

JSA (工作安全分析) 有效针对现场安全工作的风险管理, 通过在开展某项工作之前对此项工作面临的风险进行讨论分析, 头脑风暴, 在标准的模板库中列出相应的风险点和对应的正确步骤, 相互提醒和培训, 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前, 避免事故或险情的发生。SSR (安全建议书) 则使中海油服的隐患排查实现了全员参与, 每个员工都可以提出安全建议, 一旦采纳都有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STOP卡 (安全训练观察程序卡) 是国际上很流行的方法, 它注重鼓励正确行为, 消除负面行为, 有效发现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海洋石油941平台在安全自检自查中检查洗眼器

海洋石油941平台在安全自检自查中检查电缆线

訾士龙向记者介绍, “中海油服有其独特性, 不仅有QHSE体系满足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 而且有SMS体系满足ISM规则的要素要求。体系的用途在于协助整个组织把安全管理好, 而在现场是有它的自动纠错功能的, JSA、SSR和STOP卡从2005年开始在现场始终坚持执行, 这3个工具融入到现场, 确保了体系得到良好贯彻。3个工具要深入人心也并非易事, 但通过采取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 这3个工具已经慢慢变成了现场作业工人的习惯。油田上的日常安全管理是很困难的, 仅靠安全管理人员督促全体员工是不可能的, 只有员工之间互相帮助才可以, 这3个工具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运用分析结果深入挖掘隐患

中海油服对隐患 (不符合) 的管理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 要求隐患 (不符合) 的整改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事业部、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发生的重大隐患 (不符合) 须立即纠正, 必要时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析, 完成调查报告, 制定预防措施, 报相关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公司级重大隐患由公司主管领导负责资源协调, 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对监控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一般隐患由事业部负责处理。公司、分公司组织的安全检查中对发现的隐患 (不符合) 及时与接受检查单位进行沟通, 并提出整改要求, 同时将发现的隐患 (不符合) 以问题清单的形式提交给被检查单位进行整改;分公司负责验证。事业部范围内发现的隐患 (不符合) 须按照本单位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 (不符合) , 发生单位须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有效实施, 同时逐级备案。

中海油服隐患排查治上的“深入化”, 也基于其对隐患统计数据的分析。由于海上作业复杂的作业环境和气候条件, 机械设备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比陆地要高发。近几年, 中海油服排查出的隐患中占比例最高的即是机械设备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两类, 其中在2013年分别占所有隐患的26%和22%。根据隐患分析结果, 装备管理部门针对设备管理的完整性逐年在抓该项隐患的治理, 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中海油服因此对装备改造、预防性保养等方面投入巨大。訾士龙说到, “例如有的设备说明书上要求每500 h做一次预防性保养, 但那是对于标准工况环境而言的, 鉴于实际使用的是海洋工况环境, 实际保养周期可能不到500 h, 我们增加了维修保养的频次。”并且, 根据隐患分析结果, 中海油服强调在设备初期设计建造阶段就充分考虑本质安全, 考虑安全距离、安全隔离、防护强度、防护面积以及安全防护是否已设计、设计是否合理。

2013年中海油服隐患分析中, 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所有隐患项的8%。从2008年开始, 中海油服每年有两三千名新员工的增加, 新员工的安全培训至关重要。中海油服基于新员工的工作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不仅是操作技能, 还包括应知应会、安全知识、语言沟通能力、现场行为的培训, 通过系统的培训来实现安全绩效, 将一些隐患在上岗前就消除。对于不同的人员实行分层级培训, 管理人员要取得安全管理资格, 作业人员要取得其上岗资格证等等。

“隐患治理的效果在短时间内是体现不出来的, 随着公司的持续发展、不断积累, 效果才能体现出来。2014年我们的安全业绩比往年都好, 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工作开始见成效。随着在基础工作上持续努力, 不断扎实, 未来的安全成效会更加显著。”訾士龙讲到。在中海油服安全管理人员看来, 隐患排查的重点并不是整改率的多少, 而是各单位对隐患不能及时整改项如何管控。整改率99.99%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0.01%的未整改项目如何管理。中海油服把未对不能及时整改项制定临时管控措施作为公司隐患管理的“红线”。

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篇7

为着力解决当前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全面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重要指示,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推进本质安全,确保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二、工作目标

以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抓手,促进企业提升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完善风险预控、安全投入等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提升安全生产整体管控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 1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特别是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加快推动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性好转。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市局组成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监站,具体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指导各县(市、区)建设局和施工单位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负责体系建设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对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

四、构建建筑施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一)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1、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

各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风险分级管控负总体牵头与统一管理责任;各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风险分级管控负具体实施与综合管理责任;各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风险分级管控负监理责任;各勘察、设计、检验、检测、监测等单位对工程项目风险分级管控负职责内的实施与管理责任。

各施工单位及其工程项目部应分别建立以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制定相应制度,按照制度运行考核。

2、风险等级划分与评估

各工程项目应重点做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下简称危大工程)的风险管控。

(1)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风险危险程度,将工程项目风险点、危险源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A级)、较大风险(B级)、一般风险(C级)和低风险(D级)四个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征。

危大工程风险等级,根据住建部、省厅与我市关于危大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按照一般规模(B级)和超过一定规模(A级)两级进行划分,依次用“橙、红”两种颜色进行表征。

(2)风险评估

各施工单位要依据《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见附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并制作四色图。

3、风险分级管理

各项目参建单位应根据项目风险等级,按照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及时制定、动态调整项目风险管控方案。要结合企业、项目实际,分级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各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风险管控责任,督促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监理责任,提高现场风险管控标准。对未采取有效措施的,应责令停工整改,拒不停工整改的,应及时向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各施工单位应建立项目风险管控与预警预报体系,明确预警预报标准,及时掌握风险发展状态,发现异常或超过预警值,应立即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并做好风险事故应急准备工作。要根据四色图对安全风险制作告知牌和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应急处置措施清单。要严格依法依规编制、审批、论证、实施危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切实开展全过程监督检查。要坚决杜绝违反标准规范和合同约定冒险赶工期、抢进度施工。要采用科学方法严控危大工程作业区作业人数。同时对员工进行风险管控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

各监理单位应建立项目风险管控措施核查验收制度,重点核查危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设施设备和人员到岗履职、监控监测、预警应急等安全管理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监理单位应及时下达停工整改指令,拒不停工整改的,应及时向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各县(市、区)建设局应加强对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监督管理。对重大风险(A级)实行挂牌督办和审查验收制度;根据项目风险等级情况,差别化制定监督执法检查计划;对风险等级高的项目,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强检查频次;对未提供危大工程风险管控清单的项目,工程安全监督机构不予受理报监申请。未按规定对危大工程专项风险开展动态评估的,应责令立行整改。对风险分级管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存在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应严格进行处罚。

(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1、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

各建设单位对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工作负督促管理责任;各施工单位对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监理单位对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工作负监理责任;各勘察、设计、检验、检测、监测等单位对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工作负职责内的责任。

2、隐患排查

各施工单位应建立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企业与项目部各部门、各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清单,细化隐患排查的具体内容,明确“项目专职安全员日排查、项目经理周排查、企业主要(分管)负责人月排查”的排查机制;制定重大隐患与一般隐患的判定依据,明确重大隐患与一般隐患的治理程序与措施;明确对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的培训要求。

(1)隐患日排查。由项目专职安全员负责开展,主要排查以下重点内容:①项目前期排查出的隐患治理情况;②项目管理、危大工程、高处作业、设施设备、临时建筑、人员违章、文明施工、职业健康等日排查保证项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情况;③其他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工程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排查的内容。

(2)隐患周排查。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开展,主要排查以下重点内容:①项目前期排查出的隐患治理情况;②项 5 目本周的隐患日排查开展情况;③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日排查保证项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情况;④其他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工程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排查的内容。

(3)隐患月排查。由施工单位主要(分管)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主要排查以下重点内容:①项目前期排查出的隐患治理情况;②项目经理是否带班的情况;③项目本月的周排查、日排查开展情况;④日排查保证项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⑤其他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工程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排查的内容。

各施工单位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本文件和各县(市、区)建设局及质(安)监站的相关要求,制定事故隐患日、周、月排查清单,细化隐患排查的具体内容,在排查时照单逐项检查,并在清单上做好记录。对风险等级高的项目,要加强隐患排查频次和强度。每次排查后,项目经理、项目专职安全员、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均应在隐患日、周、月排查清单上签字,企业主要(分管)负责人应在隐患月排查清单上签字,并在项目部留档备查。

3、隐患分级

原则上,重大隐患是指隐患一旦失控极易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隐患;或整改难度较大,应全面或者局部停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要建 6 立隐患台账,并按照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将隐患分为重大隐患与一般隐患。

4、隐患治理

对于排查出的一般隐患,各施工单位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自行立即进行治理消除;对于排查出的重大隐患,项目专职安全员、项目经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逐级向上进行报告,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得到报告,同时及时组织制定重大隐患专项治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整改责任人、措施、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定”落实的要求实施闭环整治。

各施工单位要根据隐患台账,按照职责分工,对隐患治理全过程实施监控,并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相关从业人员通报。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线上管理

各施工单位须注册登录省安监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真实填报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如实将所排查的隐患以及治理措施、销号情况在系统中登记,按照“两个15天”要求纳入动态管理。隐患清单和整改落实情况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共同签字后在企业及工程项目内部公布并向属地质(安)监站报告。

6、监督管理

各建设单位应对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负首要责任,督促施工单位建立、执行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督促 7 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监理责任。对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应责令有关单位停工整改,拒不停工整改的,应及时向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各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是否严格建立、执行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进行监督检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实施监理;在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责令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拒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各县(市、区)建设局要加强对项目参建单位落实隐患“日周月”排查治理责任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责令有关单位立即治理消除;对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特别是要加大对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等关键岗位人员违法违规行为的严管重罚。相关处罚结果要有效运用于信用体系管理。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8年6月底前完成)

各县(市、区)建设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两个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形式,向企业宣讲“两个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各施工单位要立即行动,积极主动学习同行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按照文件要求,排查风险点、落实管控措施、排查消 8 除隐患、防范事故发生。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开展风险意识和风险防控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树立标杆(2018年8月底前完成)

标杆企业必须具备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基础,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高,在同类型企业中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各县(市、区)建设局根据遴选条件(见附件),于8月31日前,向市局分别推荐2~3家标杆企业。各县(市、区)建设局在推荐过程中,要严格标准、选优选准,确保推荐的标杆企业真正能起到引领、指导的标杆作用。

根据各县(市、区)建设局报送的标杆企业情况,市局初步确定标杆企业名单,然后组织相关专家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论证、择优筛选后,最终遴选确定标杆企业。

(三)督促推进(2018年12月底前完成)

各施工单位要按照标准,参照同类型标杆企业的经验做法,积极做好“两个体系”建设实施工作。在“两个体系”建设方面有困难的企业,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相关专家和安全专业服务机构帮助实施。各县(市、区)建设局要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监管执法的重点内容,持续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要完善台账,掌握企业工作进度,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发现一起,监督整改到位一起,确保按时限和标准全部完成。

(四)典型引路(长期)

结合《关于赣州市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及考评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市建字[2017]39号),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作为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的评选条件之一,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在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全面推广实施。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各县(市、区)建设局和各施工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抓好建筑施工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及时展开和高效运行。主要领导要亲自筹划、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把关,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全程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每个岗位,带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二)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各施工单位要认真研究分析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采取统一部署,分层推进的方法,确保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有效。

(三)严控标准,确保质量。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按部就班扎实推进,确保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完成。做到风险排查要全、风险辨识要准、风险分级要精、风险建档要齐、风险标识要明、风险管控要严。

(四)舆论引导,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意义、10 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推广一批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先进典型,曝光一批重大隐患突出、事故多发的企业,为推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五)加强督导,务求实效。市局将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列入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执法工作内容,并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联系人:梁沁,邮箱:670215193@qq.com,联系电话:8286787。

附件1:赣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双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申报表

附件2:建筑施工企业“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推荐评选条件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篇8

1、为扎实做好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中所指的隐患分一般除患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指在短期内能够处理,需要费用相对较少,整改相对简单,对安全生产威胁相对较小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在短期内无法整改结束,需要大量资金,整改相对复杂,需要停产整改,对安全生产威胁较大隐患

2、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带头认真执行本制度,除特殊情况外,应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做总体的安排部署。

3、参与检查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检查不漏环节,不留死角。

4、查出隐患必须填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表,上报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要落实整改责任、资金、时限、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还有落实整改应急预案。

5、排查出重大隐患,要按规定要求上报市安全监管部门。

6、事故隐患排查范围及内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否认真贯彻落实;(2)省、市最新文件精神和专项行动是否认真贯彻落实;(3)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是否建立;

(4)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健全,是否落实到位;(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内容是否具体,符合要求;

(6)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到位;

(7)对重大危险源是否进行专项检查;(8)应急管理是否到位,是否进行应急演练;(9)作业场所是否存在环境、物品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是否落实隐患治理防范措施;

(10)处理安全隐患时,是否先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隐患的监控;

(11)其他需要检查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事项。

7、隐患排查频次:

无特殊情况,每月应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如遇重大节假日,或上级有要求,还应进行专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

8、隐患排查人员: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

隐患整改制度

1、检查人员排查出事故隐患后,要立即上报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要落实整改责任、资金、时限、措施、对较大事故隐患还有落实整改应急预案。

2、发现一般隐患时,必须按照维修安全技术措施规定进行操作。

3、发现重大隐患进行整改时,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看护,严格按照措施要求,确保操作人员工作安全。

4、隐患整改应遵守相关规定,根据隐患整改难易程度,合理安排资金和人员,尽量做到小隐患的过夜。

5、企业法人和主要负责人应对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对隐患整改时出现的违章现象实施处罚。

6、隐患整改实行跟踪问责,谁签字整改谁负责,整改不及时,措施落实不到位,要对相关责任人员实施处罚。

隐患整改验收制度

1、隐患整改完毕后,要由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验收。

2、一般隐患整改结束后,由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验收。重大隐患整改结束后,有主要负责人组织人员验收,必要时要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

3、重大隐患整改结束,验收合格后并上报上级安全监管部门。

4、隐患检查验收人员在进行检查验收时,必须尽责、尽职,做到对照标准、从来验收,严禁马虎了事,检查验收要有记录。

5、对检查验收情况不真实,弄虚作假的班级或个人,必须进行处罚,责令重新按照要求进行落实整改。

6、验收隐患时要填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表,验收合格后,由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员签字确认。

重大隐患报告制度

1、对重大隐患,企业要成立重大隐患治理小组,由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履行以下职责:

(1)掌握重大事故隐患情况,分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管理。

(2)制定应急计划,并将重大隐患具体情况及应急计划报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

(3)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组织救援设备、设施和人员疏散演习。

(4)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5)保证救援器材、设备、用品完好有效。

(6)做到隐患整改“五落实”(落实整改责任、资金、时限、措施、应急预案)

2、查出重大安全隐患后,应按下列程序及时、准确报告:

(1)查出重大隐患后,隐患现场班组长或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组织撤出受威胁地点的工作人员,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

(2)主要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市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汇报:隐患存在地点、隐患类别、原因以及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并附现场示意图。

3、重大隐患整改结束后,要及时将隐患整改结果形成书面形式上报市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记录登记档案制度

1、对于企业存在的各种隐患,不管是上级部门检查,还是企业自查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并登记。

2、企业隐患整改必须有记录,记录台账要清晰记录隐患的各类信息。

3、隐患整改结束后,要及时登记记录,记录中要有整改结束时间,使用资金,验收时间以及整改效果等内容。

4、隐患整改记录台账填写,隐患排查治理各类记录均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填写和管理。

5、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各种台账,要按年度定制成册,集中管理。

6、每季度要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分析报告上报市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

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专项使用制度

1、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其它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动用专项资金。

2、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管理

按照《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办法》的相关规定,从中成本中提取,专款用于安全生产设施投入及隐患治理。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制度

1、企业每季度末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召开隐患排查治理分析会议,会议由法人、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车间主任。

2、隐患统计分析应进行分门别类,逐项进行分类,隐患有多少,主要出现和发生的地点在那些范围,发现的主要原因。

3、根据隐患治理的效果,总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隐患治理中应采取那些方法进行改进。

4、统计分析要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时不断修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5、每年年末要进行年度统计分析,除上述人员参与外,要有部分职工代表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6、季度和年度分析要形成书面报告,并上报市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

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1、企业对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不及时或不整改,职工及其它人员有向企业法人、主要负责人及市安全监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

2、举报人员对进行举报的情况应真实,可靠,不得无故捏造事实或扩大事实真相。

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篇9

1 建立客户侧隐患排查组织机构和治理体系

为确保客户侧用电隐患排查整治取得成效, 供电企业应建立客户侧隐患排查组织机构和治理体系。

(1) 明确“政府部门主导, 供电企业推动, 用电客户治理”的治理思路, 要与客户达成隐患排查治理的共识。

(2) 供电企业应将客户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用电服务范畴, 要根据“三集五大”体系下各专业分工要求, 建立由营销部牵头, 安监部、运维部、调控中心共同参与的客户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机构。其中营销部负责组织工作人员、协调工作关系、实施排查与治理;安监部负责工作中的监督、管控、指导与协助;运维部负责技术指导与管控;调控中心负责供电侧停送电管控、配合工作。

(3) 要建立巡视、沟通、定案、整改、验收的闭环治理步骤。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①各有关部室抽调专人组成工作小组, 让客户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运行;②工作小组人员业务上受营销部管理;③引发的停电事故对部室负责人与小组人员均同等考核;④组织月度分析会, 协调关系、解决问题、总结工作、制定计划。

2 客户侧隐患排查的重点措施

隐患排查治理可分为客户自行排查治理、供电企业协助排查、政府强制排查治理3种情况。

2.1 客户自行排查治理

(1) 宣传发动。向客户发放宣传材料、影片、视频等, 通过案例增加客户安全用电重视程度, 引导客户树立隐患排查意识。

(2) 当面沟通。与客户面对面沟通, 讲解电气隐患危害性, 帮助客户制定巡视标准、方案、管理措施等, 明确客户责任, 引起客户重视。

(3)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客户电气运维人员培训、讲解、学习电气安全运维知识, 练习电气设备操作技能, 编制巡视记录, 提升客户隐患排查能力, 将隐患排查纳入日常工作。

(4) 督促督导。将客户设备与供电企业设备同管理、同巡视、同运维, 每月定期协助客户巡视设备排查隐患, 对排查治理不到位的给予指导。

2.2 供电企业协助开展排查治理

供电企业按照排查、诊断、服务、告知、整改“五到位”的原则协助客户开展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 准备。巡视排查人员准备好安全防护类、工具类与记录类物品。

(2) 沟通。与客户事先沟通, 确定好时间, 与客户沟通亲和友善, 以服务的姿态开展排查治理工作, 在与客户约定好后要细致守约。

(3) 排查。建立“三单一库”排查措施, 即:隐患排查标准清单、隐患排查工作单、安全隐患告知单、客户隐患数据库。

为规范客户隐患排查标准, 对需排查的设备进行梳理, 制定线路、杆塔、变压器、配电室、开关、开闭所、环网柜等多个方面的排查标准。对需排查的人员、管理方面内容进行梳理, 制定隐患排查工作单, 规定人员、管理方面的排查标准。对照以隐患排查标准清单、隐患排查工作单即可直观地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隐患, 做到排查到位。

(4) 记录、汇总。将排查出的各类隐患整理汇总后, 记录在客户巡视记录表上, 对应每条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做到诊断到位。

(5) 告知。将存在的隐患填入安全隐患整改告知单, 以书面形式告知客户存在隐患、造成后果、整改方法、整改时间, 做到告知到位。

(6) 登记。建立客户隐患数据库, 将隐患逐条登记在客户隐患档案中;实行销号管理, 治理一条消除一条, 未消除的始终记录在案;实行动态管控, 已治理消除的在档案中删除, 新排查的进行补充定期更新, 动态管控。

2.3 政府强制排查治理

在告知客户存在的隐患后, 客户如不愿治理整改的将进入到政府强制排查治理阶段。

(1) 整改沟通。对不愿治理隐患的客户, 进一步进行的沟通, 苦口婆心劝导, 力争形成隐患治理的共同愿景。

此步骤可分为5个方面:①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②举例说明危害;③换位思考, 想客户之所想;④协助解决, 打消顾虑;⑤与客户形成共同愿景。在与客户形成共同愿景的过程中可以分3个层面进行, 第一个层面, 供电企业工作小组成员目标相同, 自身同愿;第二个层面, 与客户方执行层形成同愿;第三个层面, 与客户方执行层共同劝导管理层形成同愿。

(2) 采取措施。①紧盯不放, 对存在的隐患通过书面、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定期通知客户, 引起客户的重视;②协助协调, 协助客户制定整改方案, 给予技术指导, 协助客户选择质优价廉的施工单位与电气设备;③借助时机, 借助客户办理停运、启运、更名、改类、退费等业务的时机, 与客户协商消除隐患;④舆论导向, 在社会高度关注安全的时期进一步向客户说明国家政策, 讲解国家法律、法规, 督促客户整改;⑤利用停电, 在隐患演变成缺陷继而引发事故后, 充分利用此机会对客户进行培训教育, 将所有隐患彻底整改。

(3) 上报政府。①每年邀请政府安监局、经信局等政府相关单位参与客户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将隐患排查治理升级为政府行为, 为今后治理打好基础;②对拒不整改的, 以书面形式报政府部门, 说明隐患危害。

在与政府沟通方面采取3条措施:①建立机制, 常态运行, 由供电企业安监部负责与政府部门沟通相关事项;②舆论导向借助时机, 在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安全生产的时期及时向政府部门提出客户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事项, 争取政府部门支持;③汇报督促, 落实整改, 与政府部门沟通需做到“三汇报、三清楚”。

(4) 限期整改。在政府部门介入后, 由政府执法部门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

(5) 停电。在限定的期限内仍未整改的, 可以按照相关要求采取停电措施, 要注意以下4个事项:①严格执行停电流程;②通知必须到位;③严格执行停电时间;④向客户说明情况, 采取的停电措施得到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同意, 避免激化矛盾, 引起客户投诉。

(6) 验收。采取停电措施后, 要继续督促、协助客户做好隐患治理工作, 只有在隐患治理完毕并由政府部门与供电企业共同验收合格后才可以送电, 不合格的一律不可送电, 务必做到整改到位。

3 客户侧隐患治理注意事项

(1) 摆正服务态度, 客户隐患排查治理是站在客户角度为客户着想的具体体现, 不得用强制性的命令方式, 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让客户配合开展。

(2) 需要客户对设备进行改造的, 要严格落实“三不指定”原则, 不可在客户隐患治理中为客户指定设计、施工、供货单位。

(3) 对于需要对客户进行停电的, 要严格执行停电流程。

(4) 严把验收关, 无论在哪个环节, 哪种情况下的隐患治理一定要进行验收, 只有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将隐患在档案上消除。

4 结束语

上一篇: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原文及赏析下一篇: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