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

2024-07-20

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通用10篇)

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 篇1

对于三公消费, “从表面上似乎不如贪污受贿、贪赃枉法那么危害深重, 但是, ‘三公消费’却更普遍, 无论是对干部, 还是对社会、对人民所造成的影响都很坏, 败坏党风政风民风, 必须下大力气治理”, 从温总理的讲话, 不难看出, 三公消费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廉洁高效政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指出, 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除了“三公”经费以外, 还把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也作为加强财政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特别是加强会议费支出管理、旅差费用的支出管理等, 大力推进“三公”经费向社会公开的工作。

一般性财政支出包括:会议、接待、购车、出国 (境) 、文件、通信等行政经费开支;党政机关新建楼堂馆所以及装修的支出;出国 (境) 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就目前的统计研究指出, 差旅费、会议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居高不下, 行政审批效率低, 因此要着重加强这两方面的管理支出。

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 (境) 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支出。三公消费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一现象的持续存在无论是对干部, 还是对社会、对人民都会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 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 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意识的增强, 人们越来越关注公共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效果, 要求政府提高对公共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因此三公经费的公开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推行三公经费公开

2011年5月初,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 强调加大力度、重点公开“三公” (出国 (境) 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支出工作。公开三公经费, 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 更是强化民主建设的雷霆手段, 势必产生深远的积极意义。

2.1 三公经费公开的意义

三公经费的实质, 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使用财政收入为其正当公务行为提供便利和条件的消费行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 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意识的增强, 人们越来越关注公共财政支出的使用结果, 要求政府提高对公共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因此三公经费的公开和透明通过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进而实现社会的监督权, 最大限度地将经费压缩在合理的范围内, 而且是权力部门接受社会监督的一个新起点, 是遏制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有益尝试, 必将进一步唤醒中国公民意识。除此之外, 三公经费的公开有利于限制不合理的“三公”消费, 降低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 规范政府部门正确有效地行使权力。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加快推进预算公开的决心, 也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公共权力监督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体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趋势是日趋于透明, 便于推行财务公开,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2 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公车配备、使用失控, 超编超标配车现象严重, 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大于编制数;公车私用极为严重, 中央乃至地方新闻媒体曾多次曝光公车接送孩子上学, 以及婚丧嫁娶公车成龙的现象。

(2) 公务接待虚实不分, 公款吃喝费用显著增加, 目的盲目, 借公务接待之名, 行以权谋私之实, 增加了支出费用。

(3) 公费旅游屡禁不止, 有些行政人员假借学习、培训、会议、考察等名义, 而无实际内容、无明确任务的出国 (境) 考察。

(4) 项目预算的编制不够细化, 以致于有些预算执行单位可以随意在项目经费中列支接待、差旅、交通、会议、考察等费用, 使得三公经费的预算流于形式。

3 财政支出中会议费旅差费的管理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运转的形势下, 财政的供求矛盾日益加重, 行政支出费用不正常增长的原因, 即政府规模过大, 财政预算编制不合理, 事业单位改革滞后, 以及对成本意识的淡薄等, 下面就会议费和旅差费两个方面来探讨支出管理。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的不断增长, 会议费平均每年增长20%~24%, 加剧了财政行政经费的支出量, 使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因此要加强会议方面的支出管理的措施。一是定点制, 即固定开会的地点、场所, 标明会场费;二是审批制, 即编制会议经费支出预算, 列清会议级别、规模、人员、天数、开支项目等;三是档级制, 根据各单位的行政管理性质 (金额、差额、自收自支预算管理) , 核定一个档次基数;四是标准制, 即财政部门主动与政府部门根据历年会议费支出情况, 并参照会议级别、规模、人员等统一规定每个会议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五是监控制, 即由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组成一个联合检查组, 对会议费开支情况进行检查、审计, 予以通报, 对节支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 对超支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经济处罚, 超支严重的应追究行政责任。

(2) 目前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借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公费旅游 (包括国际旅游) 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支出中, 公费旅游开支中已占有相当比重, 而且很难控制, 因此对此费用的支出要加强管理。严格实施费用考核, 即对每一项费用的支付要核实无误, 各地逐级采取核实措施控制差旅费的支出;控编人员, 严格控制人员的分配, 对不同的工作分派合适的人员, 减少不必要人员带来的支出负担;制定合适的差旅政策与计划, 保证旅行成本在预算额之内;利用互联网实现差旅管理信息化, 使支出及时反馈, 便于统计, 增加行政人员的自觉性。

4 结论

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 篇2

去年5月,国务院决定公开中央各部委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要求各地比照中央公开“三公”支出。财政部为此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地方“三公”经费公开工作,要求已具备公开条件的当年主动公开,尚不具备条件的要努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从第二年起开始公开。国家层面的这一系列措施、要求,更加表明公开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各类财政信息已势在必行。

今年两会过后,“三公”经费公布在即,“三公”经费的公开依然是社会瞩目的焦点。近日,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

“‘三公’经费的支出是必要的”

《中国经济周刊》:去年,中央各部委和一些省(市)已陆续公开“三公”经费,“三公”经费一度成为社会舆论热点,各方意见不一。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魏宏:首先,我要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政府“三公”经费的支出是必要的。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作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机关更不例外。换句话说,任何国家的政府执行公务都需要公务费用支出,包括公务接待、公务人员因公出国及公务用车。这“三公”经费支出是政府行政经费的组成部分,属于政府行政成本,是必要开支,这种支出从性质上说没什么不对。而且,我们也应看到,“三公”经费支出在不同政府间的活动中是有不同程度作用的。比如我们谁也不能否认公务出国考察对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友好往来、项目引进,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所带来的收获和作用。

目前“三公”经费支出之所以成为社会舆论焦点,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类费用在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中,既不同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直接造福老百姓的开支,也不同于政府维持一般运转的办公经费等费用,它并不直接体现为公共服务产品,也不体现为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而开支,因此,容易引起社会层面的不理解甚至有意见,同时,由于目前“三公”经费概念不清晰,支出规模没标准,统计范围不规范,“三公”经费信息大多没有面向社会公开才给人以想象空间,形成目前舆论一边倒的态势。

“倒逼政府养成廉洁行政理念”

《中国经济周刊》:“三公”经费支出是必要的,那么目前“三公”经费公开该如何把握呢?

魏宏:我要强调的是,“三公”经费支出必须公开。“三公”经费属公共财政支出,公共财政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这是原则。公共财政强调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宗旨,强调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当然它就应以公开透明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为取向,这实质是民主财政和公共财政的价值取向。

我们应知道,“公开”被认为是现代政府重要的基本特质,现代政府本质上要求政府把包括财政运行在内的一切行为置于公众的视野之内。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对财政信息公开十分重视,有很多好的制度和做法。从我国来讲,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行政惯性,数十年来各级政府只有征税、拨款、花钱的行政实践,缺乏公开自己如何花钱、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事办得怎么样的行政理念,也没有包括“三公”支出在内的财政公开的制度设计。同时,由于大家习惯于计划体制下供给安排的思维惯性,不少地方在现实的财政运作中,对“三公”经费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安排,“三公”经费开支过量过分的状况比较严重。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监管和控制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资金是民主财政、公共财政的重要议题,公开“三公”经费实现公众知情权进而实现社会的监督权,也能推动政府将“三公”经费压缩在合理范围内,倒逼政府养成廉洁行政理念,培育政府的民主理财意识,使财政资金能切实坚持公共性这一本质要求。

“财政信息公开也是民主建设的实现形式”

《中国经济周刊》:社会关心公共财政的支出是正常的,目前社会层面对“三公”经费公开的一些议论、意见,问题在什么地方呢?

魏宏:我个人认为,就目前来讲,社会公众对政府“三公”经费公开的关注、评论和疑惑,甚至不信任,更多是由于对政府财政经费包括“三公”经费公开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当然,也有大家对已经公开的信息不信任、沟通不到位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财政信息公开的完整性、透明度,坦诚公布“三公”经费情况显得尤为必要。我认为,面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情况不仅体现的是政府对公众的一种坦诚和态度,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沟通互动,它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公开是一小步,却是公民知情的一大步,也是走向财政民生、财政民主的一大步。

《中国经济周刊》:您刚刚提到的“财政民主”对当下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魏宏:我一直坚持一个基本看法,那就是我们不能将“三公”经费公开仅仅作为财政性资金管理的一项技术层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作为公众参与民主预算政治的重大实践来把握。财政预算公开,“三公”支出公开,它具有特殊的民主价值。

目前,党和政府在倡导推进民主建设,大家也在致力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我认为应该指出的是,为了民主建设的目标,我们必须探索各种可行的实现民主的技术手段,这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推进民主建设并不是都在选举方面。政府财政公开、预算公开,是实现人民对政府预算和财政资金的参与和监督,它是社会参与民主建设的一种实现形式;而财政信息公开、预算公开、包括“三公”经费公开,也是实行预算民主、财政民主的一种具体方式。人民关心政府花钱,并不是害怕政府花钱,而是关心花钱的方向和效果,也就是为什么事花钱,花了多少钱,花钱的事办得怎么样;而对于政府来讲,就是要把钱花好,把事办好,让人民满意。

“用制度来治理‘三公’

经费开支”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当前政府部门该如何向社会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

魏宏:如何做好政府“三公”经费公开,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工作十分重要:

一是坚持“公开”的民主取向。“三公”经费是部门履行工作职能的基本保障,是政府运转的必要支出。“三公”支出也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支出结果上总体是良好的效果。作为政府部门来讲,我们“花钱办事”,花了多少钱,用到哪里去了,花出的效果如何,应当给社会公众一个明白交代。政府部门要通过公开明明白白的账务和清晰明了的说明,反映实实在在的工作,争取社会的理解和认同。我们要努力把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算信息公开,作为推进民主建设的重大举措,作为实现公众对政府事务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大实践。

二是重视“公开”的情况说明。作为公众对民主财政的参与、对政府预算的监督,“三公”经费公开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政府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决不能仅仅作为财政资金收支的技术数据的公开,而应从满足社会对财政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角度去公开。因此,一开始要有对“三公”经费支出的情况介绍和说明,要有对一些支出事项和支出绩效的报告。由于政府部门在职能、职责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各部门在“三公”经费的支出总量、支出结构等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形成这些差别结果的原因往往在公开信息的背后。因此,如果我们不注重情况的客观介绍,势必会引起社会公众对部门做简单类比,从而会对整个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完整性提出质疑,甚至可能对“三公”支出产生抵制。因此,政府部门务必实事求是地向社会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情况,客观地对“三公”支出内容、支出结构、增长变化、重点方向、使用绩效等作出具体的说明。这种说明和介绍,既确保部门按统一的要求真实准确地填报数据,又确保社会对“三公”支出情况的了解和认同。

三是狠抓“三公”的源头治理。解决“三公”经费的公开,让社会公众理解和认同,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解决好节约“三公”经费问题。政府部门要重视从源头上研究、解决“三公”的支出,严格控制行政成本性支出,切实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改善民生上。要从制度上封闭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和人数、次数,从制度上硬化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从制度上去约束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另外,应看到现有的“三公”开支管理机制存在根本的制度性缺陷,这个缺陷就是“三公”开支预算缺乏有效的监督,而这正是现有的预算制度的缺陷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三公”经费的决定权和使用权分离。循着这个思路,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对“三公”开支的工作监督机制,在部门机关内部应有不同方面的代表进入,参加对本部门“三公”经费开支的决定。

学校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自查报告 篇3

我校成立了以xx校长为组长,xx、xx、xx、xx副校长为副组长,xx、xx、xx为组员的“三公”经费管控小组,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和《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对学校“三公”经费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三公”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我校xx年会议费决算数为0.26万元,公务接待费决算数为1.85万元,出国(境)费用为0,公务车购置为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决算数为16.19万元,总计三公经费支出18.3万元,仅占当年全校公务总支出的1.18%。

根据自查结果,我校三公经费XX年无超标或浪费情况。

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强化对“三公”经费的支出管理,具体有如下工作措施:

一是提高各部门工作效能。增强行政成本意识,努力提高执行力,超前计划,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加强对会议经费的管理。控制会议时间、会议规模,尽量利用单位会议室,简化会议形式。凡出市的会务费均报主管单位批复方能出行。

三是加强对考察及差旅费的管理,严格按区委区政府财务规定标准执行。控制出市参加会议、考察的人数,不安排没有实际意义的公务考察活动。

四是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管理。严格规范和控制公务用车修理、用油等行为,出车前申请部门(人)填写申请单,修理前校车管理人填写修理审批单,并到公务车协议采购定点机构进行修理;非工作时间公务车辆一律停放到校内。

五是控制公务接待费用。严格按照“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中的审批程序进行接待,严格控制接待标准。

申论热点:三公经费的公开 篇4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以来,媒体从业者廖红波为申请“三公经费"信息公开,起诉多个镇政府,但至今仅有3个镇政府较为完整地提供了相关信息。廖红波称,有官员拒绝公开三公经费,称他在给政府找麻烦,“如果老百姓都来问东问西,政府啥事儿都干不成了”。【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诚然,不公开“三公经费”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归结起来应有四个大类原因:

一是基层群众不懂得行使监督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宠坏”了相关政府不愿意接受 “三公经费公开”的监督,并理直气壮的声称是“给政府找麻烦”;

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关于三公经费的预、决算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客观上为“三公经费”的不公开制造了大环境;

三是乡镇等基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由于财务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包括“三公经费”的资金使用管理和记录不科学、不规范,超支太多,不敢公开;

四是问责力度不到位。正是因为三公经费不公开少有问责,公开了是自找麻烦,当事官员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致使三公经费的公开一拖再拖。

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 篇5

一、背景信息:

审计署公布了其“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是继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中科院后第6个公布“三公”经费的中央部门,也是公布内容最详尽的一次,告知了公众“三公”经费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如购车4辆,花费115万元,公务用车206辆,平均每车运行维护花费5万余元。(《京华时报》7月12日第006版)

据报道,审计署“三公”支出晒出详单在部委中率先公布公车数量、出国人数等具体详情和实际支出数据。虽然美中不足的预算计划比较笼统,但也算是“最详尽的一次”,应该说也为日后各级政府及部门晒“三公”作出了表率,笔者在此为之鼓励。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财政预决算的审计监督部门,不能只满足于晒自家“三公”详单,做表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三公”经费使用和公开方面还要严监督。

二、存在问题

(一)公用经费定额管理尚需完善

目前,行政单位的预算由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两部分组成,财政部门对基本经费中的公用经费预算实行定额标准管理。公用经费按定额标准进行分档,部分单位实际预算安排人均公用经费最高与最低相差数额较大,且同一定额标准的单位人均公用经费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预算标准与实际执行脱节。公用经费除财政按定员定额安排外,还通过各单位的自筹资金和项目经费安排,按定额标准安排的公用经费占公用经费预算总额比重不到一半。本人认为虽然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数法仍被普遍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用经费预算定额标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部门之间行

政经费苦乐不匀的问题,离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尚有距离。

(二)公用经费支出挤占项目经费

一是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预算编制标准较低,部分公用经费无标准,实际支出存在普遍超标准现象。目前,业务招待费按照单位公务费一定比例编制预算,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随着部门间跨地域的行政业务交流活动的增多,招待费用支出明显增加。目前,会议费、物业管理费等项目无预算编制标准,对此类费用主要是按单项核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造成部门间的差距及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加大了对资金监管的难度。

二是预算约束力不强。一些部门单位对行政经费支出控制不严,预算资金混用、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项目经费使用权掌握在部门和单位手中,因此不少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项目经费与公用经费支出使用界限不清,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项目经费。此外,财政性资金的绩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下拨的专项资金被闲置、移用、出借的问题,部分出借经费用于弥补公用经费、设备购置,财政性资金在下属单位长期挂账等情况,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对下属二、三级预算单位的监管不力。如有的部门下属子单位较多,业务涉及面广,收费项目多,监督机制相对滞后,部分经济业务“下沉”至下属的二、三级单位进行核算,产生违规情况;财务管理薄弱,部分收支未按规定入账、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账实不一致,固定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长期未清理等问题;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在违规征收等问题。

(三)公车管理及交通费用控制不严

相关职能部门未按制度规定及时对预算单位的人、车增减情况进行核实,车辆购置、编制核定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大部分单位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数大于编制数,交通费用超

过预算定额比例较高,个别单位交通费超过预算执行数额较大。

部分单位车辆资产产权不明晰、入账不及时,借用下属及相关单位车辆情况较多,车辆过户手续未办理。对一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报销的费用放到公务用车维修、保养项目中,公务用车的成本高出社会车辆的几倍,交通费用逐年上升。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预算编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有一个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预算管理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逐步解决。近年来,财政部门每年都出台预算编制政策,规定了预算编制原则和要求,但实际预算编报不够细化、完整。目前,公用经费支出中包括差旅费、通讯费补贴等福利性支出,在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不能增加的情况下,造成部分单位挤占项目经费,以自筹等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二)预算执行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对预算执行还没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考核制度,使得对行政成本控制情况的评价缺乏基础。特别对于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开支现有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有的制度出台较早,与现实情况脱节,难以实施;有些虽有制度规定,但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只能依靠各单位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来控制,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随意性较大。部分支出难以区分公用经费与项目经费,接待费、会议费在使用中存在交叉调剂现象,未能真实地反映部门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部分资金收支未纳入预算和资产管理不规范,少数单位将部分收支在账外或往来账中列收列支,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部分专项资金沉淀在“暂存款”账户。

(三)车辆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虽然有关部门制订了党政机关小汽车数量配置及编制管理规定,但部分单位未能及时对各单位实际车辆增减情况进行核实,车辆购置、编制核定控制不严,造成大部分单位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大于编制数,超编的车辆资金一般通过财政安排、上级拨款、单位自筹解决。车辆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购置不严是交通费用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近几年的燃料费、修理费用价格等使用成本不断上涨也是造成车辆费用逐年上升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

(一)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有关职能部门应以政府收支改革为契机,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按照各自职能合理分工,不断规范预算编制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引入数理统计方法, 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按照公平、合理、透明的原则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

(二)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应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使用包括法律法规、定额标准、工作目标和程序、预算等方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强化决算管理;建立预算执行追踪问效制度,进一步推进和扩大绩效考评试点工作,逐步引入结果导向的新绩效预算,有效控制行政经费支出,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法制教育,严肃财经法纪。各部门领导应强化法律意识,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通过多层次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范预算执行。

(四)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加快推行使用政府公务卡、建立健全消费性支出控制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从机制上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预算单位公用经费管理相关配套措施,对会议、接待、考察费用实行考核制度。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交换、共享制度,加大监督力度,节约监督成本。

(五)强化公务车辆管理。进一步完善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合理确定预算单位公务车

辆配置标准,逐步建立公务车辆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公务用车编制、购置审批、经费以及采购、使用的动态管理,清理占用其他单位车辆,适时推行公务用车改革,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文章第一部分

开头方法:开篇点题,陈述现象、阐明危害和解决好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和妥善地解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进而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套话要因情况而定)

文章第二部分

第二段主要叙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材料给出的现象从中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下面就近期热点问题为例加以说明,不外乎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进行展开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策体制不完善。(结合材料)

其次,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结合材料)

再次,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结合材料)

最后,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结合材料)

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特殊性和群众必需性,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以药养医,药厂和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医疗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医疗服务市场化,利益驱动;医风医德有待提高;群众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欠发达,投入不够,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缺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城乡二元化的历史原因;农民与城镇居民待遇不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到农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三难为题在农村体现尤为突出;农民工流动频繁,职业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文化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农业受气候影响极大,收益难以实现保障,入不敷出;

贫富差距:区域性差异、行业性差异、城乡间差异、个体间差异;宏观政策、市场机制、法律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导致;不公平现象

安全生产: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安全监督工作不彻底、执法检查工作走形式;重效益轻安全;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设备落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钱权交易;权利寻租

房价调控:土地审批、调控政策失衡;政府操盘;地方政府以扩大建设为政绩,为开发商充当保护伞,开发商无规划搞开发;信贷体系松懈;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房价上涨使一部分人以购房为投资导致房价上涨的恶性循环;炒房团

生态保护:水、大气污染;草皮、林区沙化;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淡水资源锐减;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均资源不足;

节约型社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能源需求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

和谐社会:城乡不和谐;地域不和谐;阶层不和谐;城乡二元化;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公平现象;社会保障制度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资源与经济增速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造成对生态破坏,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弱势群体:自身条件所致;社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欠合理;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到位;监督监管不落实

循环经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必然要求;节能降耗(可参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据材料进行分析)

文章第三部分

第三段可参考以下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注意要以对应第二段提出的分析为主,以外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把„„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推进。。建设,并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落实。

2、要做好。文章,增加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机制的平稳运行。

3、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行为予以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

4、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于。。行为予以一票否决。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5、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的作用和意义,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6.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新闻媒体要对。。行为大胆揭露,公开曝光,使。。无藏身之地,要把。。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医疗体制改革:医、药行业分开,降低药价;院务公开,采取监督、举报措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专业素质提高与思想道德建设并重;加大政府投入,以农村为重点;建立一个覆盖全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卫生常识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三农问题:摆脱户籍制度束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收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包括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在外谋生和生活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便利的条件,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适时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之中,贫富差距: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限高保低;税收杠杆调节;公平分配;公平竞争;消除贪污腐败现象;消除不公平现象;完善监管制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安全生产: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普及安全常识和技术知识;规范生产单位生产行为;规范相关行业(安全评价、咨询、检验检测等)行为;执法监督;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专项治理整顿;舆论监督;安全保障制度;安全纳入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房价调控:严格审批土地征用,控制土地一次性出让规模;提高信贷利率;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抑制高价位住房开发;对房产开发、保有和交易环节提高税率;杜绝形象工程;提高房产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房产市场整顿监管,清理建设相关乱收费项目;控制建筑成本;规范销售行为;信息引导;价格检测调控

生态保护:人口管理;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监督管理;退耕还林;畜牧业采取游牧方式;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节约型社会: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约意识;抓住薄弱环节,依靠技术进步,推进系统优化,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

业准入标准;对不合格、超标行业加强清理整顿;加强监督管理;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企业、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能耗标准纳入其中。

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调整社会结构;利用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和谐;实现阶层间和谐;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口和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兼顾环保;环保与个人利益冲突;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弱势群体: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机构;监督监管;法律保障;社区扶持作用;经济杠杆调整分配比例;缩小分配差距;建立稳定、发展、和谐的发展机制;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宣传力度;相关知识普及;科技投入;全民动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文章第四部分

该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结合材料,表表决心)

总结:避免《南周》化,着力《人报》化,总结一下给自己的几点警示:

1、写申论不是写杂文,角度是政府发言人,不是先锋新闻媒介、也不是独立撰稿人;

2、写申论不是写新闻,文字悠着点,走正步,这里不需要标新立异,不需要吸引读者注意;

3、写申论不是写论文,少论证为什么,多说怎么做,不是每个行为都需要说明理由;

4、写申论不是写有偿稿件,有偿稿件是字多钱多,申论字多分未必高。

5、写申论也是写文章,玩得转其他文体,写什么都能上手的人,也一定有信心能玩转申论!

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 篇6

1“三公经费”管理的现状

“三公经费”, 作为政府行政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财政收入为其正当公务行为提供便利和条件的消费行为, 对于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没有强大的财力保障, 就没有充足的“三公经费”支出, 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就要受到影响。但是如果没有完备的规章制度, 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制约, “三公经费”支出就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既造成铺张浪费以及其他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 同时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出台以来, 各地及时出台实施细则狠刹浪费之风, “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 但是仍有部分地方顶风而上、公款浪费依然严重, 如超编制超标准配置公务用车、公车私用, 公务接待项目多、档次高, 公费出国考察与公费旅游真假难辨等现象屡屡出现, 上述乱象的发生说明公款浪费的顽疾根深蒂固, 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因此, 遏制“三公经费”支出的任务任重道远。

2“三公经费”支出乱象产生的原因

(1) 我国政府部门的预算管理不够规范, 预算项目粗放, 公款消费支出管理缺乏细化标准, 业务经办缺乏具体规范依据, 预算执行弹性空间大。

(2) “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及监督制度缺失, 缺乏对公开范围、标准的明晰界定, 造成各单位按照各自的理解公布数据, 以致公布出来的数据畸高畸低, 统计口径也不一样;缺少对公开情况的监督, 对于单位不如实公开甚至不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缺少相应的制裁措施。

(3) 社会环境培养了政府官员的特权思想, 受到封建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 一些政府官员特权思想、官本位思想、攀比思想严重, 造成了大量的公款浪费;公职人员对于“三公经费”的认识存在误区, 不少公职人员认为贪污是犯罪、公款浪费最多是“浪费”, 贪污违法、入罪, 而公款浪费是违纪、下不违例。

(4) 监督制度软弱, 缺乏长效监管机制。一些监督制度流于形式, 长时间不修改, 即使修改后, 也缺乏可操作性, 对于公款消费缺乏法律层面的长效监管机制。

3 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 细化“三公经费”预算项目, 公开“三公经费”预算, 严格预算管理。强化对部门财政性资金的全口径预算管理, 将部门的所有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到财政和同级人大的监控范围, 加大对财政拨款之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力度, 国家层面要尽快出台政府非税收入法, 修改预算法, 将非税收入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实践证明, 财政拨款只是“三公经费”支出的一个来源, 更为庞大的支出渠道来源于政府非税收入甚至是部门单位的“小金库”, 因此,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彻底实现政府非税收入“收支脱钩”, 截断“三公经费”支出的暗流是控制是“三公经费”支出的一个利器。

(2) 保留国家外事活动等少数必要的礼仪性场合的公务接待费, 取消其余公务接待费, 严格控制各类会议费。要紧密结合会议活动总体方案, 进一步细化活动工作方案细节和关键环节, 对会议活动编制精细化的预算并进行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根据不同地区差别实行差旅费补贴制度, 让当事人消费自掏腰包。

(3) 实行交通补贴制度, 减少公务用车数量。实行公务用车标识制度, 接受社会监督。借鉴国外成功的公务用车改革经验, 通过法律或者法规规定何种级别可以配备专车以及何种行业可以保留公务用车, 并严格限制公务用车的数量, 对所有公车每日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包括始发地点、到达地点, 行车线路、行程公里数等等都记录在案, 每台车辆维修项目和维修费用也都要详细记录。对不能享受专车待遇的公职人员发放交通补贴,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于保留的公务用车通过喷涂或者悬挂特殊标识, 接受社会监督, 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

(4) 实行严格的公费出国 (境) 评价和审批制度。细化因公出国预算编制, 强化财政和人大部门对出国项目的审批功能, 在组织公费出国 (境) 前, 由申请出国单位向批准部门就出国的目的、内容、费用、能够实现的效益提出申请, 由批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价论证, 经过评价论证后, 认为可行后, 由批准部门进行审批。回国后, 由批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本次出国花费的支出、实现的效益进行再评价再论证, 如发现出国考察内容、出国花费的支出、实现的效益与申请时有较大出入, 将对组织者实施行政问责, 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公费出国考察活动。加强对利用权力向企业、单位转移出国费用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 防止官员利用权力搞隐性腐败。

三公经费正常公开只是一个开始 篇7

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进入第二年,这一次各部门不再扭捏,两天之内几乎所有部门都公开了2011年的三公经费执行情况及2012年的预算。而在内容上,也较2011年有了较大进步。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2011年吵了大半年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问题,在2012年似乎已不受关注。整个上半年,无论是媒体,还是在网络上活跃的网友,都较少提及三公经费公开问题。

但7月19日和20日连续两天,几乎所有的中央部门都在各自的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1年三公经费决算及2012年预算情况。一时间,让媒体和网友们有些措不及防。

三公经费公开的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必须给予肯定。这一点,从媒体采访在专家观点及众多网友的评论中,已经有了体现。当然,最值得称赞的是中央高层对三公经费公开一事的高度重视。20日之前集中公开绝非偶然,这或许是一个底线。可以确定的是,今后三公经费的正常公开已不成问题。

但,社会各界对三公经费的关注不能到此为止。因为,这只是一个开始。其实,与三公经费公开的同时,一些部门还公开了行政经费。毫无疑问,更多的费用将要公开,中央部门的财政信息将会变得越来越透明。而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之后,将会是地方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即从纵深角度全面铺开。

三公经费公开只是一个试点项目。而仅此项目本身,仍有很多内容需要完善和提升,很多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

首先,中央各部门之间进行横向对比,主动找出差距并积极改进。这项工作其实相对简单,以每人次出国平均费用为例,多在2万至4万元之间。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次均出国费用为5.63万元,国家行政学院次均出国费用为5万元。这两个部门就应该仔细找找原因,是机票太贵还是住宿太贵,哪些可以节省。

其次,媒体应进行及时、准确的直观报道。对于此次三公经费公开,媒体报道还算及时,但错误相对较多,而且并不直观。

笔者发现,仅中央部门2011年三公经费总决算数,就出现了93.6亿、60.5亿差距极大的两个数据。另外,很多媒体都是以文字形式罗列了一些部门的三公经费情况,没有任何重点而言。

再次,应成立完全由民间专业人员组成的监督组织。三公经费公开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关心此事且具备监督能力。只有代表民众利益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组织,去进行专业的研究分析,才能有效行使民众的监督作用。其实,从前两次三公经费公开后的社会各界的反应来看,绝大多数民众是看热闹,并未提出实质性的问题。而专家们受利益驱动,大多数老生常谈,说一些无足轻重的话。问题提出的越少,三公经费越有可能会流于形式,最后变得无人关注。

第四,应建立问责机制。质疑、问题提出来后,不答复、不解决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且现实的问题。没有问责机制,三公经费的公开意义将大打折扣。其实,香港廉政公署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今年3月份,香港原特首曾荫权迫于压力,出席立法会特别答问大会,为自己的负面新闻动摇公众对香港信心向市民及公务员道歉。而他的负面新闻,在内地来说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足道哉!

另外,必须要对三公经费相对较低的中央部门给予一些奖励。没有奖励,哪个部门会在节约开支上下功夫呢?实际结果是,各中央部门的决算和预算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在一个高位上运行。

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 篇8

费”信息公开报告

一、基本情况

预算信息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推动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权力运行,建设廉洁政府,根据《预算法》及上级财政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现将 伊宁市政法委2017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主要职能:市委政法委是市委领导全市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是协助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常设议事机构,市委政法委员会与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

市委政法委、综治办在全市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构建平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是市委维护社会稳定的“参谋部”,又是指导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平安建设、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的“指挥部”。

目前,市委政法委、综治办承担的主要工作有:政法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安建设工作、维护稳定安全防范督查工作、情报信息工作、涉法涉诉和执法监督工作、国家安全及人民防线工作、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禁毒工作、反邪教工作、集中整治工作、铁路护路、电力设施保

护工作等项工作。

(二)内设机构

根据职责,纳入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有综治办、禁毒办、流管办、“610”办。

(三)人员编制

编制人数 27 人,其中:行政人员编制 21 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4 人,工勤编制2 人。实有在职人数30人,其中:行政在职20人,事业在职9人,工勤在职人数1人。退休人员12人。

二、2017年部门预算公开内容

(一)收支总体情况

根据伊犁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17年部门预算指标的通知》(伊市财字【2017】199号),安排收入为757.37 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拨款757.37 万元。2016年预算收入621.88万元,较本年增加135.49万元。主要因为财政加大对维稳力量的投入。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17年支出预算总额为757.3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757.37万元(包括:基本支出预算638.11万元,项目支出预算119.26万元),(二)预算支出757.37

万元,其中:

基本支出预算638.11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559.52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0.59万元。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33万元,人员支出451.28万元,较本年增加138.83万元,主要因为财政加大对维稳力量的投入。项目支出119.26万元,与本年持平。

项目支出预算119.26万元,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119.26万元。

(三)2017年收支预算总表公开 详见附件01、02、03一1、03一2表

(四)2017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公开

1、基本支出预算

明细到“项”,详见附件04一1表、04一2表、04一3表、09一1表、09一2表、09一3表、011一1表、011一2表、011一3表、2、项目支出预算

明细到“项”,详见附件05表、010表、12表。

三、2017年“三公经费”支出预算

2017年 “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总额为41.35万元,比上年减少1%(详见附件08表)。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

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项目支出安排万元,与上年持平,主要用于****等外事活动,参与****组织的外事活动,2016年因公出国(境)团组 0组、人数 0人。

(二)公务接待费用预算

公务接待费用预算安排1.35 万元.(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安排40万元,主要用于2017年车辆的日常公务、维稳等公务用车的燃料费、修理费、保险费、过桥过路费等支出,2017年一般公务用车保有量为 9 辆。

附件:

表01:收支预算总表 表02:收入预算总表

表03一1:支出预算总表(资金来源)表03一2;支出预算总表(经济科目)表04一1:基本支出明细表(工资福利支出)表04一2:基本支出明细表(商品和服务支出)表04一3:基本支出明细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表05:项目支出表(按经济科目分类)表06:征收计划表

表07:采购预算表

表08 “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09一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

表09一

2、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

表09一3: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10、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项目支出

表11一

1、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

表11一

2、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

表11一

3、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12、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项目支出

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 篇9

宽甸满族自治县总工会决算

(2017年)

目录

第一部分 县总工会主要职责

第二部分 县总工会2017年部门决算表

一、收支决算总表

二、支出决算表

三、公共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四、“三公”经费决算表

第三部分 县总工会2017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县总工会主要职责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总工会工作方针政策

(二)是宽甸县政府的组成部门

(三)负责主管全县工会领域中组织服务管理工作。

(四)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第二部分 县总工会决算公开表

第三部分 县总工会2017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关于总工会2017年收支决算的总体说明 按照综合决算的原则,总工会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决算管理。收入包括: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群众团体事务的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其他群众团体事务支出、行政单位离退休、死亡抚恤。县总工会2017年收入决算152万元,支出决算79万元,年末结转73万元。

二、关于县总工会2017年“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按照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厉行节约、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等有关要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压减公务接待费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2017年“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未核批,所以此项报表无数据。

三、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支出。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随需要安排追加。

五、政府采购安排情况说明 本无政府采购。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县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2.基本支出:指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3.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4.“三公”经费: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应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5.一般公共服务(类)群众团体事务(款)一般行政管

理事务(项):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未单独设置项级科目的其他项目支出。

6.一般公共服务(类)群众团体事务(款)其他群众团体事务支出(项):反映其他用于群众团体事务方面的支出。

7.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反映实行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开支的离退休经费。

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 篇10

关键词:“三公经费”;公开现状;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54-03

近年来,公众对“三公经费”的关注度持续增加。所谓“三公经费”,是指由财政部拨款支付的出国(境)费、公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本身是行政成本组成的一部分,但由于过去从中央到地方,并未形成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机制,以致我国每年各级政府的经费支出一直存在数额较大,缺乏制度,难以监督的混乱局面,备受公众诟病。为此,温家宝同志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进一步削减三公开支,继续深化行政经费管理改革。继2011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布“三公经费”后,2012年7月19日开始,中央部门第二次向社会公开了上一年度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与此同时也公开了2012年各部门的经费预算。连续两年公开“三公经费”,体现了中央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化的推进已经下定决心,增加了经费开支的透明度,同时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增加了社会监督。

一、我国“三公经费”公开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初乃至到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公务支出费用都属于“国家机密”而被封锁。直到2007年,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首次“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和“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列为可公开的政府信息,一向讳莫如深的“三公经费”这才走出“国家机密”的“保险柜”。自2009年开始,中国的公共财政建设迈入了公开公共预算的新阶段,逐步淘汰以往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编制预算的方式。2010年,中央政府开始公开中央预算和部门预算。2011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自此,中央部门都被要求每年按时公开上一年度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011年4月14日,科技部率先向社会公布了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总数,也是唯一一个在国务院要求的公开时间底线完成相应公开工作的部门。此后截至2011年7月底,国务院要求公开的98家中央单位,仍有6个部门尚未公开。到8月底,除外交部、国务院侨办、国务院港澳办3个部门因“涉嫌国家机密”,或“不属财政拨款,没必要公布”,其余中央部门均向社会公开了“三公经费”。在地方层面,“三公经费”的公开遭到了巨大的阻力,直到2011年底,公布“三公经费”的地方政府只有北京、上海、陕西三个省级政府。总体来说,公开的时间故意拖拉,公开的形式杂乱无章,公开的内容令人费解是首次公布“三公经费”的主要不足之处。

2012年7月19日起,中央部门开始公布2011年决算和2012年预算,包括“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这是中央部门第二次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并首次分部门公开行政经费[1]。与2011年相比,2012年中央各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情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公布时间较为集中。仅2012年7月19日当天,就有92家部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了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等情况。第二,公布格式趋于统一。相比于去年公布格式的杂乱无章,此次各部门预算公开的格式渐趋规范。第三,公布的内容较为翔实细化。绝大多数部门列出了出国的团数、人次,公车购置的数量、价格,以及公务接待大致包含的内容等信息。

二、当前公开“三公经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连续两年公开“三公经费”,将这项一直以来被视为“国家秘密”的政府开支对外公开化,在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步履维艰的背景下,这个看似小事的新气象,实际上对中国政治改革发展方向所具有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是中国政务公开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实质意义的举措,未来甚至有可能激发新一轮的中国社会变革。”[2]但回顾总结这两年推行的“三公经费”公开,在公开的内容、形式、过程与结果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须完善。

(一)“三公经费”概念模糊,标准不明

广义上来说,“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然而,究竟哪些费用可以列为“三公”经费,“三公”经费该如何统计,并没有清晰准确的概念。2012年6月,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报告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他表示:“‘三公经费概念不清晰、口径和标准不够规范,不利于发挥约束和控制作用,容易造成社会公众误读。”[3]

由于公众对于“三公经费”的理解与财务上的定义有出入,以公务接待为例,公众易理解为公款吃喝,但公务接待并非仅是公务宴请,还有常规的会议办公等。公众的质疑说明对“三公经费”的定义认识不同,也说明要加强对经费支出管理制度的解释。目前政府在公开三公经费时没有进行必要的解释,造成信息不对称,弱化了公众的监督效果。

除了对“三公经费”概念认识不一外,“三公经费”的标准不明确也是“三公经费”公开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比如,人均每次出国费用,数据显示,南水北调办人均每次出国费用为5.63万元,而审计署人均每次出国费用仅为1.72万元[4]。再如,车均运行费,有的十几万元,有的不到三万元。由于公众缺乏一个过硬的标准和依据,只是凭借想象、感觉及经验去评价某个单位、某项三公支出是否合理,却无法做出一个横向的比较。这不仅无法让公众进行更好的监督,而且有悖于政府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的初衷。

(二)公开的内容笼统抽象,缺乏必要的解释说明

去年各部门首次公布“三公消费”时,除了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公布的内容较为详细,其他很多部门的“三公经费”发布往往只是一个数字,比如,“三公经费”整体支出是多少,公车花了多少、因公出国花了多少、公款接待花了多少,并没有更多的文字解释和说明,不仅公众看不明白,许多专家也表示看不懂。这不仅让很多人觉得公开“三公经费”有大而化之、应付了事之嫌,仅仅几个数字很难完全说明经费的使用合不合理,有没有使用到位等问题。较之去年,今年各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内容较为充实,表达也更加人性化,有数字的具体说明、有基本的概念解释,帮助公众更清楚地了解“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但总而言,“三公经费”项目表及其说明的内容是笼统的,公众无法知晓和监督每笔经费的支出。例如,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去年“三公经费”支出927.2万元,支因公出国(境)费支出470.54万元,公众质疑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特有的基本国策,出国前是否进行了绩效考核,明确投入与产出,公众对这些钱具体花在哪里,是怎么花的,依然一头雾水。“晒三公”的账目如果晦涩难懂,那么,公开就如同“空开”:公开只是手段,为社会监督打开一扇透明窗才是公开的真正目的。如何规范“三公支出”的公开通俗易懂,让公众看得清楚明白,这才是对公民知情权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

(三)缺乏一定的回应互动平台

连续两年公开“三公经费”,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同时社会的批评与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公众常见的质疑包括,一些部门的“三公经费”或某项“三公经费”严重偏离合理的范围;无法对已经公布三公经费的部门中做一个横向的比较,并不知道究竟是谁花的多,谁花的少;两个地位、规模大小类似的部门,“三公经费”却相差悬殊,不合常理。以中国地震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开2011年度部门决算为例,中国地震局2011年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5 770.37万元,全年支出5 607.43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3 562.93万元,占63.54%[5]。由于公务车的花销比实际勘探地震的花销多得将近两倍,引起了网络上的讨论。面对社会的质疑和担忧,由于缺乏一定的回应互动平台,相关部门并未及时做出具体合理的解释,缺乏改变这种不合理现状的主观能动力,这严重背离了“三公经费”公开的根本目的。“三公经费”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分支,理应受到社会广泛监督,这种监督不仅是法律赋予纳税人的合法权利,并且能够修正政府的工作偏差。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表示,“如果没有回应,经费的公布就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回应,才是民主的一种有效形式。因为公民参与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对话、要讨论、要博弈,如果不回应,对以后压缩“三公”经费,确实很难真正把遏制“三公”经费落到实处。”[6]

(四)地方政府消极延期公布“三公经费”

关于“三公经费”问题,中央政府在积极推进,群众对此热烈期盼,但地方政府却消极迟缓。“三公经费”公开能否取得“自上而下、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是公众所期待的。据统计,绝大多数中央部门中已公开了“三公”经费。然而在地方,除了北京、上海和陕西三个省级单位和广州、成都等少数几个城市公布“三公”经费内容外,其他省市各级政府尚无动静,总体而言,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没有能够按照国务院要求完成“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事实上,与中央部委相比,地方政府的工作更加具体化,此外,公车费用和公务招待费占用地方政府“三公经费”的比重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公开意愿。究其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认为主要有三点:“首先,地方政府尤其是主要领导不重视这项工作,没有意识到这是改善和提升政府形象,改善和密切政府和市民关系的重要措施;二是因为没有经验,上级部门给予的指导不够具体,不知道如何公开,可能采取了等一等、看一看的消极态度,不愿成为第一个,免得被人们挑刺找毛病;第三,因为‘三公消费规模过大,缺乏直面社会、直面市民和直面上级政府的诚意和勇气。”[7]

三、完善我国“三公经费”公开的对策建议

“三公经费”的落实推广,既是建设透明政府的需要,也是公众知情权和监督公共权力的重要保障,更将切实有效地促进行政经费的压缩精简,对建设高效性、廉洁性政府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将“三公经费”公布于众,对于治理腐败现象及滥用公权力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我国政府在公开“三公经费”过程中,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对预算的硬约束不够,缺乏问责机制;二是政府自身公开性不足,改革动力缺失;三是缺乏将问题纠偏情况向社会反馈的机制,止于公开,流于形式。据此分析,当前完善我国政府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政府转变观念,树立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纳税人”意识

长久以来,我国“三公”消费及治理方面的问题与政府的观念有关。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观念强调国家利益至上,财政体制的设计和运行是以发展政府为中心的。这种体制和观念具有封闭性和人治性,缺乏监督性和公开性。此外,严重的身份等级观念使得多数官员认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应该享有某种福利待遇,从未把自己的身份和待遇与纳税人的钱联系在一起。因此,解决“三公经费”问题要从转变政府观念出发。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赋予政府的权力实质上是‘服务权而不是‘统治权。”[8]政府是公众的代理人,公众对政务信息享有知情权,公开包括财政信息在内的政府信息是法定义务。同时,树立“纳税人”意识,明确认识到税收是国家财政之基,国家和政府的运转是靠纳税人的钱来维系的。纳税人出了钱,有权利监督这些钱是如何消费的。“纳税人”意识,就是要求官员们摒弃“官本位”思想和特权观念,勇于放弃“既得利益”,突破制度改革中最大障碍。

(二)制定统一明确的“三公经费”的公开标准,进一步细致化、通俗化

将“三公经费”的相关问题细致化通俗化的公开,不仅能使公众的监督知情权得到保障,更能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制定统一明确的公开标准就是要求各部门公开的内容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将“三公经费”各项支出数额、用途、原因等都公开,对公开的科目要细化到单位的在职人数,通过人均经费支出进行横向比较。同时通过制度规范“三公经费”的公开模式、说明语言等,做到“通俗易懂”,使公众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政府的做法。香港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大范围宣传预算案,除了政府网、电台、电视直播(配以手语解说)外,还开通了微博账号,而且在公开账本时配有卡通动漫,指引公众浏览账单和每笔收支的来龙去脉。

(三)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完善的预算透明制度

预算管理是财政支出的“总闸门”。要想使“三公经费”支出每一笔都用在刀刃上,关键是要把住预算这个源头,不该花的钱坚决不纳入预算,把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从源头上减少或者说杜绝“三公经费”的不合理消费,将政府的所有消费均置于“阳光照射”之下,并加强预算审核和执行管理。此外,要加强预算硬约束作用,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预算。国务院出台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依照国家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机关运行经费的预算和决算情况。这就将“三公经费”公开上升到法规制度层面,规定也更加具体细化。我国各级政府的预算管理将更加科学规范,“三公经费”的使用也会更加透明合理。

(四)健全问责法规体系,加强对“三公经费”的审计和问责

“三公经费”的公开决不能止于公开,必须要与审计、问责联系在一起,强化责任追究。我国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及保障。因此,应该尽快修订完善预算法,设立“三公经费”科目,规定政府公开“三公经费”的义务,对于非因法定事由拒不公开或者不正确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追究相关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此外,要加强外部的监督,切实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由于我国的各级审计机关隶属于各级政府,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从制度改变我国审计机关所处的尴尬地位是使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措施。根据我国的政治制度特色,将审计机关隶属于人大,保障其监督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并对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

(五)进一步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公开“三公经费”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它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机关事务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9]。该条例一共有六章三十五条,有十多条都是关于“三公”的,可见中央对于“三公”问题的重视,按照条例,我国各级政府都应遵循“保障公务、厉行节约、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正确使用“三公经费”,并适时向社会公开其使用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努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的公共财政,一个看得见的政府,将“阳光政府”的形象将呈现在人民面前。

参考文献:

[1]岳源.公开“三公”经费还要改变现状[N].长江日报,2012-07-21.

[2]任萍.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意义深远[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07-25.

[3]白龙,崔鹏.“三公经费”概念模糊不利约束[N].人民日报,2012-06-28.

[4]中央部门陆续公开三公经费[EB/OL].搜狐网,http://roll.sohu.com/20120720/n348602328.shtml.

[5]中国地震局去年三公支出5 607万 逾六成为公车消费[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7-19/4043320.shtml.

[6]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专家竹立家教授谈公开“三公”费用[EB/OL].人民网,http://live.people.com.cn/bbs/note.php?id=57110711175232_ctdzb_062.

[7]“三公”经费公开?地方政府能否积极响应迅速行动.[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1380/15966134.html.

[8][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上一篇:双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下一篇:初中有关环境污染的作文:刺耳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