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精选12篇)
三公经费 篇1
“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出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一直以来, “三公”经费支出居高不下、愈演愈烈, 每年高达数千亿元, 广为人民群众所诟病, 也成为每年“两会”期间人民代表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大量事实证明:“三公”腐败往往是官员贪腐堕落的开始。党中央和国务院为此作出了一些努力, 如, 2010年中央90多个部委、直属机构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相继公开“三公”经费;2011年“两会”期间, 前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三公”经费原则上保持零增长。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则公开承诺要约法三章, 确保任期内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从总体来看, 遏制“三公”经费支出一路走来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已公开的“三公”经费标准不一、账目不细, 给公众的感觉是抱着琵琶半遮面, 零增长也受到质疑。因此, 遏制“三公”经费支出、打造廉洁高效型政府任重而道远。
一、“三公”消费的表现及危害
“三公”消费的表现林林总总, 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也编了一些顺口溜进行讽刺。公务接待方面是这样形容的, “小吃小喝天天有, 大吃大喝三六九”, “富的富吃、穷的穷吃、没有钱的蹭着吃”, “一支烟二两油, 一顿饭一头牛, 腚下坐着一小楼”, “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 喝得老婆背靠背”。公车私用方面则是, “公车私用经常有, 车轮腐败何时休”, “工作使用三分之一, 领导私用三分之一, 司机私用三分之一”。公费旅游方面是, “公款旅游月月有, 出国考察常常有”。
“三公”消费的危害是巨大的, 概括起来, 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 我们党目前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公生明, 廉生威。“三公”消费现象的蔓延, 使得党和政府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 也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危及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正如一个基层领导干部所说, 假如回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群众是否还会冒着杀头的危险, 将我们的干部藏起来?答案不言而喻。二是严重腐蚀了公职人员从政的职业道德。贪如火, 不饿则燎原;欲如水, 不遏则滔天。思想上的防线是最重要的防线。当公职人员耳闻目睹“三公”畸形消费的种种现象后, 无形中就有可能被潜移默化, 从而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衷, 逐步转变为贪图个人享受的庸官、贪官。三是严重耗费了国家的财力和物力。我们国家2011年、2012年的公共财政收入分别是5万多亿、11万多亿, 绝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是一种吃饭型财政, 数千亿的“三公”经费支出占的比重很大, “三公”经费蛀虫式的支出, 无疑会挤占捉襟见肘的教育、卫生、文化、医疗等民生保障支出, 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生保障。四是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三公”消费的根源是官本位和特权思想在作祟, 这种现象蔓延直接导致老百姓产生仇官仇富情绪, 使得整个社会怨气上升和社会矛盾增加, 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燃点”降低, 平添了一些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二、遏制“三公”经费支出的目标和要求
“三公”支出花的是纳税人的钱, 必须在遏制消费上明确目标和从严要求, 概括的讲, 就是要做到“一负六管住”。
所谓“一负”, 是指严格控制年度“三公”经费支出, 实现“负增长”。在“三公”经费支出数目庞大、饱受社会诟病的现实下, 温总理在2011年提出零增长不能算作成绩, “负增长”才是大势所趋、民心所望。而且, 事实证明:“三公”经费实现“负增长”并不难。比如说, 据报载, 2012年中央“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比2011年决算就减少约15%。浙江省温州市在2012年6月出台了“史上最细”的公务接待标准, 半年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了四分之一。
所谓“六管住”, 是指管住脑、管住人、管住嘴、管住腿、管住车、管住会。管住脑, 就是要从官员的头脑中彻底根除官本位意识和特权思想, 摒弃“有权不用, 过期作废”、“讲排场、摆阔气”的错误思想, 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 做到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管住人, 就是要管住能进行职务消费奢侈享乐的领导干部, 尤其是是“一把手”, 让这些人置身社会和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 不能也不敢奢侈享乐。管住嘴, 就是狠刹公款吃喝玩乐风, 严格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对利用公款吃喝玩乐的单位和个人从严查处, 决不手软。管住腿, 就是要从严控制出国考察, 除上级党政部门统一组织外, 自行外出的一律实行费用自理, 对违规组织公款旅游、公款出国的, 一律进行查处。管住车, 就是要严格控制公务车的配置和公车私用, 严格控制和降低公车配置标准, 对公车私用及时进行曝光和查处。管住会, 就是要精简会议, 提倡少开会、开短会, 严禁以开会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 违者同样进行严厉查处。
三、遏制“三公”经费支出的对策与措施
按照“一负六管住”目标和要求, 遏制“三公”经费支出要突出抓好以下几大对策措施:
(一) 要增强法律的强制力
政府机关履行公务必然会消耗一定行政成本, 这无可厚非, 但权力运行过程缺乏法律约束, 便很容易成为脱缰之马。在官本位意识及特权观念根深蒂固的大境况之下, 遏制“三公”经费支出要走的路还很长, 而排除阻力、实现“三公”经费支出用有所值, 首当其冲的是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 构建法治政府, 促使政府机关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避免对“三公”消费形成应景式监督, 按下葫芦浮起瓢。首先, 要将数额巨大的“三公”消费行为入刑。“三公”消费屡禁不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违反规定付出的成本较低。一些党员干部认为, 只要不偷不拿, 吃吃喝喝没什么, 更有甚者, 不吃不白吃, 吃了也白吃;有的领导干部甚至认为, 花公家的, 用公家的,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 要设定一个标准, 追究违规使用且数额巨大的“三公”经费支出的法律责任, 用提高违法成本的办法, 促使广大官员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三公”高消费。其次, 要完善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 使遏制“三公”消费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 要增强公开的约束力
公开是最好的反腐剂。从目前“三公”经费公开的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 要加强这方面的顶层设计, 形成以公开促遏制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目前中央各部门“三公”经费公开范围、方式、广度和深度都不够, 而且, 地方各级政府“三公”经费还没有全方位公开。要制定县级以上政府“三公”经费公开的日程表, 明确统一的、具体的、规范化的要求, 实现“三公”经费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加强对已公开的“三公”经费的审查。要全方位审查三公”经费支出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 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 从中发现“三公”经费公开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制定治理和改进的对策措施。三是加大对“三公”经费公开方面的监督问责力度。对不依法定要求、规定期限、规定范围、规定方式、规定途径公布“三公”经费的地方和部门, 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还要对相应地方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
(三) 要增强人大的管制力
人大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构, 政府花什么钱、花多少钱、怎么花钱, 决定权应该在人大。人大有权力也有责任顺应民意、积极作为, 依法对“三公”消费进行监督和管制。一是从源头抓起, 管好政府的“钱袋子”。对政府的“三公”消费预算, 人大要把好会前预审、初审、人大会期间代表审查、财经委审查、主席团会议审查结果、大会最终表决等六道“关口”, 使“三公”消费每一分钱的用度都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二是加强对“三公”预算执行的监督。把住审批关口, 只是事前监督, 抓好预算执行的监督, 则是事中监督。人大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三公”消费的动态情况, 一发现问题, 立即予以纠正, 从而落实对“三公”经费执行情况的监督职责。三是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树立这样的理念, 即经过人代会审查批准的“三公”预算, 具有法律效力, 是一条“高压线”, 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必须无条件执行, 不能随意变更和追加预算。四是加强对“三公”消费决算的监督。这是人大实施事后加大的重要途径。人大要责成财政、审计等部门对“三公”消费予以甄别, 对于乱用滥花的单位负责人和当事人, 坚决予以惩处。同时人大还可以对“三公”消费的监督与对官员的任免权相结合, 强化问责, 使“三公”消费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者付出惨重代价。
(四) 要增强社会的合力
人民监督政府的根本制度设计, 是通过人大实施监督, 但人大会不能经常开, 开了也不能事事过问。因此, 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 形成遏制“三公”消费的强大合力。纪检监察部门要广辟渠道, 动员社会公众, 对公款高消费行为进行即时举报, 要通过网络等渠道进行曝光。广大媒体要发挥好监督和跟进作用, 对天价烟酒、过度消费的行为穷追猛打, 使之无处藏身, 要让公职人员认识到,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只有远离“三公”之弊, 才会心安理得、心宽体健。
参考文献
[1]胡永梅.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探析[J].财会通迅, 2009 (10)
[2]帅恒.“三公”经费公开应规范化、科学化[J].公民导刊, 2011 (6) :55.
[3]张志红.“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审计与理财, 2011 (10) :30-32.
三公经费 篇2
为大力压缩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简称“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规范 “三公”经费管理,根据《预算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规定,经县政府研究,现将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施“三公”经费预算单列,推进“三公”支出公开
1、“三公”经费预算单列。“三公”经费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年初编制部门预算时,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厉行节约的原则,在确定的定额标准和限额内,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统一编入部门支出预算,并按照统一预算编制表式的要求单独分项列示,能明细到具体项目用途和承担部门的必须按实编制。不得在预算之外挪用其他预算资金、不得摊派、转嫁相关费用。
2、“三公”经费总额控制。“三公”经费全年支出总额严格控制其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并根据上级要求压缩10%-30%,同时,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分别确定控制总额,人均“三公”经费逐步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工作 1
需要各单位相应编制明细支出计划,建立台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超过总额的单位财会部门不予报支,县财政部门不予拨付资金,部门决算不予列报。
3、“三公”经费支出公开。在部门预算和总额控制的前提下,实施“三公”经费支出,支出应控制在序时进度之内,支出内容必须合法,审批程序必须规范,支付方式必须合规。“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和决算结合部门预、决算同时公开,并附有详细说明,今年根据省市要求,所有乡镇和县直单位要全部开展“三公”支出公开。平时“三公”经费支出按月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在单位公开栏内公开,并将公开内容一式两份,报县公开办一份,留存一份)。公开明细到具体项目、部门、车辆和个人,对单笔支出5000元以上的单独公开。
二、落实“三公”经费节约措施,规范“三公”支出行为
1、公务用车按照编制购置。车辆统一实行编制管理、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单车核算,不得专人专车,不得接受企业捐赠,不得借用外单位车辆。
2、公务接待实行双向控制。公务接待坚持节约简朴的原则,严禁奢侈浪费。实行全年总额控制和单桌金额控制相结合,公务接待(包括招商引资接待)应控制在全年接待费规定总额内,不得突破,超过总额的超额部分由县纪委、县监察局等额收缴县财政作为扶贫帮困资金,超标严重的单位全县公开通报,同时县财政不得追加安排各项运行经费。各
单位要制定单桌招待限额,正常公务接待严禁使用高档烟酒,提倡对口接待,控制陪客人数,严格申报审批程序,提高国库直接支付率,提倡公务灶接待。
3、因公出国严格审批手续。公务出国和公款参观学习应在全年预算和计划之内安排。出国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党员主要领导必须经县主要领导审批,其他人员必须经县分管领导审批。不得安排无实质内容的参观学习,不得借学习考察名义用公款外出旅游。
三、开展“三公”经费绩效评价,启动“三公”支出问责
1、实施“三公”支出绩效评价。开展绩效评价是检验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有效手段。各部门、各单位每年都要对“三公”经费的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自评,对照计划目标,逐项考核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在本单位予以公示,同时报送县纪委、财政等部门。县财政部门每年要组织力量选择一定的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客观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结果与预期计划的差异,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规情况,同时将评价结果运用到财政预算安排上,对资金使用效果有差距的,在下年预算中减少安排,差距较大的取消整个项目安排。
2、建立“三公”支出问责机制。县审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对“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每年专项审计不少于20个单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县监察机关也要开展专题监察活动,认真查处“三公”经费违规违纪情况。对超支单位负责人实行问责制度,约束领导开支的随意性。通过健全问责制度,将违反财政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源的公职人员,依法依纪追究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努力建立责任政府。
3、强化“三公”支出长效管理。各部门、各单位强化对“三公”支出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和职责,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分管领导要月月督查,具体责任人员要天天把关、明细核算。每月要对支出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对比,找出存在问题的关键,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并将预算执行情况在下月5日前报县公开办并在公开栏内进行公开。强化“三公”支出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压缩支出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内部控制流程,明确风险点控制措施,规范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确保“管得严、控得住”。
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
“三公经费”仍有削减空间 篇3
中共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再强调节俭。2013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针对一篇新华社文章做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3月26日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应细化预算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而且,“公开的形式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
财政部数据显示,相较去年,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减少了1.26亿元,其中公务接待费减少0.64亿元,占去一半多。
“数据明显反映了中央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但在整体上,仍有较大改革空间。”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四年减少约15亿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由于近年来屡有政府部门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现象见诸报端和网络,且该项费用此前长期未予公开,而广受诟病。
2010年6月,按照国务院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后,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部门决算。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的2010年决算数,以及2011年预算数。随后,共有75个部委先后在各自官网公开了相应数据。
其后三年,公开此项的部委数目逐年增加,2011年升至92家,2012年为95家。
據《中国新闻周刊》按照财政部公开数据统计,四年来,“三公经费”由2010年的94.7亿元预算执行量,降至2013年的79.69亿元的预算安排,共减少15.01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由61.69亿元降至43.99亿元,减幅为17.70亿元,居三项之首。
据财政部数据,四次公开的“三公经费”中,前三次的执行数据分别为94.70亿元、93.64亿元、80.95亿元。在这些数据中,公车相关费用一直占比逾半。2010年,该项费用占总费用的65.14%,2011年该比例略降为62.78%。在2012年预算中,公车费用比例下降至54.46%,但在2013年预算中比例又有所上升,至55.20%。
四年来,“三公经费”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降幅最大。
纵观四年来财政部公开“三公经费”特点,结合中国现实情况,竹立家认为中央对于公款吃喝的压缩效果最明显,公费出国则次之。“数字上确实逐年减少,值得肯定,但是相应的监督亟须增强。”
公车改革原地踏步
2013年刚刚公布的数据中,公款吃喝费用降幅最大,使得“三公经费”预算成为中央精神的风向标。
从2010年“三公经费”公开开始,社会上呼声最高的是公车改革。根据公开数据,2010年,公车支出占去六成以上。其中,在公车上花钱比例较高的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在该局2010年4628.48万元的“三公经费”总数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实际支出4487.55万元,超过总数的90%。
反观2012年度情况,三公经费预算执行超出预算1.11亿元。其中,公车费用超支了0.84亿,占超支部分的75%的比重。2013年的预算,则同比减少0.33亿元。这个数字与公务接待费用减幅相比,只是它的一半。
这样的数据令竹立家失望,“从‘三公经费预决算数据分析,这几年的公车改革几乎没有进展,一直原地踏步。”
3月24日,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以“三公浪费的治理”为主题的沙龙,来自全国多地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上有专家估算,近年来,全国“三公消费”总额突破了9000亿元,相当于2012年全年财政收入的10%。
数据乍现,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质疑,也有人认同。竹立家是抛出这个数据的专家之一。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专家对于“三公费用”的测算有固定模型,并非“捕风捉影”。
在这个测算的模型中,关于公车部分的计算以中国现有125万个事业单位为基础,按照每单位两辆公车计,全国共有公车约250万辆,每辆车的司机、用油等费用每年约需10万元。仅此一项费用,就要花掉2500亿元。“这是很保守的数据,测算对象还没有包含行政机构和国企。”竹立家说。
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则认为,9000亿“三公消费”的数据缺乏出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有待确认。
在竹立家看来,一些政府部门购置公车存在较大随意性。尤其是地方“一把手”权力支配范围内的“三公经费”,缺乏标准和相应监督,一方面导致公车消费只增不减,另一方面导致其改革长期停滞。“换言之,是既得利益者阻碍了该领域的改革。”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长期以来,政府部门的心理和体制惯性也成为改革的绊脚石。
预算约束亟待强化
此次财政部公开“三公经费”的方式,也有可圈可点之处。竹立家认为,中央各部门部门预算与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同步公开,更有利于公众了解“三公经费”预算情况,从而更有利于监督。
但他也指出,无论是财政部公开的数据,还是各部门各自公布的数据,大多缺乏相应的细化数字。这被戏称为“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被诟病为“一笔糊涂账”。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财政部官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认为,“预算不够细化,约束力欠缺”。
从2012年中央各部门“三公经费”情况看,中国地震局、中科院等七部委首次公开部门人数。此前,该数据因未被强制要求公开而一直无法为人所知,导致所有的数据均显笼统模糊,无法测算人均费用支配量。
而在另一方面,“三公费用”公开之后,没有哪个部门曾就公众质疑的问题予以答复,这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公开”显得没有意义。
在公开“三公经费”的部门当中,中国气象局公开的信息最为翔实。除了基本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决算表、分项说明外,还给出了支出决算与支出分级决算饼状图,以及车辆平均购置/运行支出等未强制要求列明的数据。对于2012年“三公”预算高于2011年决算的原因,也在报告中作出说明。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家工商总局的当年决算报告中,用了11页篇幅历数当年管理工作的成果,而涉及“三公经费”公开的部分只有3页,其中表格占一整页,实际数据仅一行。
正因为数据模糊且不够细化,使得预算缺乏约束。“现在政府的奢靡之风过于严重,实际发生的‘三公经费比数据显示的可能要大得多。”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此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他直接将问题归咎于软弱无力的预算约束。正因为缺乏约束,许多“三公消费”不以财政拨款经费的名目支出,而选择其他方式。
除了进一步细化预算,还要真正做到如李克强所强调的“让老百姓看得懂”。竹立家认为,最有效的路径莫过于“老生常谈”的民主与公开。“民主”,即涉及各级人大如何发挥作用问题,“人大对预算的审议应严格、科学和有效”。而“公开”,则涉及预算公开的层次、范围和平台。
如何加强三公经费审计 篇4
(一)“三公经费”公开形式大于内容
近些年,基层单位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方法进行内部财务公开,但是公开的内容和标准都不完善,只是对费用列支科目数字的简单罗列比较,致使员工不知晓经费花销是否合规。而且对“三公经费”公开的时间、方式、范围等都缺乏明确规定。
(二)“三公经费”隐身于其他科目
有的单位为了使“三公经费”开支数额不大,将这些费用用其他票据或其他科目隐藏起来。如用外出考察的票据登记旅游的内容;在差旅费列支车辆油费;在会议费中列支招待费等。还有的单位虽然在数字上控制公开的“三公经费”,但是却将一部分“三公经费”隐藏到专项资金中。
(三)“三公经费”内控不够细化,具体执行中操作随意性较大
现阶段,基层单位在制定“三公经费”规定时,虽然提出了要求,但是过于宏观,不够细致,使具体操作时不够明确。如,公费考察,尤其是出国考察如何界定地域范围等等。如配置公车的标准;公款接待的范围、标准和人员等规定;公费考察的地域范围等;”三公经费“开支存在违纪和浪费问题的标准,问责部门、程序和规定缺少明确规定。
(四)“三公经费”依然存在混淆视听、掩人耳目现象
现阶段,没有“三公经费”的会计科目,只有通过深入调查,才能找出隐蔽的“三公经费”。有些单位在房租收入、二级单位上缴管理费、国有资产变卖收益等列支福利费、招待费等。有些单位将“三公经费”发票换成购买办公桌椅和设备的费用、单位修缮的费用、材料购置的费用等发票,或者混在培训费和会议费之中。
二、“三公经费”审计改进方法
(一)推进“三公经费”审计规范化
为了更好地推进“三公经费”的规范性审计,政府支出公开的内容分类就要更加细致,特别是单位各部门的经费支出。通过对“三公经费”中比较重大事项的审计,如车辆、会议、出国、招待等的时间、内容、标准等,支出公开接受人大监督,这样能更好地减少虚报和漏报现象,实现更直观和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透明度。
(二)整治“三公经费”隐身问题
审计“三公经费”时,应对行政基本支出和工程等项目支出都进行审计,确保真实的数据、完整的内容、统一的格式和口径。关注是否存在出国、公车配置与使用、公款吃喝等或者到下属单位报销情况。关注是否存在“小金库”,而且来源也有很多种类,形式也很多样。如在审计中有的单位存在“三公经费”的行为,却没有“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很可能就是转移到下属单位了,这种情况就应该引起重视。
(三)细化审计“三公经费”
完善“三公经费”的科目细化问题,我们应将规模、任务、市场物价水平等因素和现有制度相结合,制定各方面标准体系和规章制度。如:明确规定接待范围和接待标准等;将来客单位、人数、陪同人数、就餐地点和标准等逐一登记;以及对违反制度的情形,明确具体的问责部门、程序和规定。对被审单位车辆运行实行单车审查,审查该车耗油、维修、保养、保险等情况。对在该单位登记备案的车辆,根据车况计算定车定额的耗油量,综合计算出该单位用车里程数、车辆耗油情况。
(四)熟知“三公经费”的经费来源和支出构成
“三公经费”是预算单位经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单位既有财政拨款,又有很多其它收入。如有些单位收取的房租、国有资产变卖收益、一些故意隐瞒的收入等。“三公经费”分散在各预算单位的明细支出中。应了解“三公经费”支出总数,分析经费来源和支出构成,有无追加预算,审查相关变动的审批程序,对比上一年度与发生年度是否坚持零增长原则,从而确定“三公经费”变化趋势。
总之,我们只有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才能规范预算单位“三公经费”。要逐步推进“三公经费”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机构设置管理、控制因公出国数量和规模,规范公车使用管理。审计部门应该深入调查,结合多种审计方法,及时进行监督。从而提高各预算单位的节约意识,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摘要:近年来通过对预算单位“三公经费”的审计,发现“三公经费”存在公开形式大于内容、隐身于其他科目、内控不够细化、混淆视听、掩人耳目等问题,这些都已引起社会重视,这些现象对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三公经费”包含在政府支出中,是审计的重点内容,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对预算单位“三公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效力,提高三公经费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本文将对预算单位“三公经费”审计难点及改进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预算单位,三公经费,审计,难点,审计方法
参考文献
[1]任建明.“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审计与理财,2011,(10).
三公经费自查报告 篇5
一、20xx年1—3月“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xx年1—3月因公出国费为零;20xx年1—3月公务接待费xx万元,与20xx年同期64.6万元相比减少74%;20xx年1—3月公务用车运行费用8.58万元,与20xx年同期15.7万元相比减少30%;20xx年1—3月公务用车购置费为零。
二、严格“三公”经费管理
我镇对“三公经费”尤其是公务接待费及公务用车运行费采取了严格的管理,在公务接待方面:
1、做到能不接待用餐尽量不安排;
2、严禁午间安排酒水;
3、招待杜绝用烟;
4、严控招待标准,压缩陪餐人数;
5、招待用酒一律用低档酒。
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方面:
1、杜绝公车私用;
2、严格车辆出行登记;
3、3人以上特殊需要方可用车出行;
4、严格车辆维修保养定点管理;
浅谈单位“三公经费”的治理 篇6
【关键词】三公经费;信息公开;问责制度;公款吃喝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性资金支出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据报道:全国“三公经费”每年高达9000亿元,相当于年财政支出的30%。庞大的“三公经费”支出给国家财政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其衍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一、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费出国(境)旅游屡禁不止。一是一些部门、单位把公务出国(境)作为一种职工福利待遇或激励职工的奖励措施,职工轮流排队,假借学习培训、开会考察之名出国(境)旅游,更有甚者,为了应付审计检查或群众监督,伪造国外邀请函、会议通知等。二是大部分列入出访计划(二十天左右)的公费出国(境)培训、开会等,工作时间只有两三天。(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问题突出。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包含司机的工资、福利及车辆运行维护费用。目前,大多数部门单位虽采用定编定标模式购置车辆,但违规超编、超标准配置车辆现象突出。公车私用的现象更为严重,公车使用存在三个“三分之一”现象,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存在伪造维修票据,虚列维修费的行为。(3)公务接待费用超标,公款吃喝现象严重。一是接待费用金额大、开支项目多。二是存在接待公私不分的现象。公款招待被领导当成一种荣耀、特权,认为“公款吃喝是个筐”。三是不合理不合规支出用餐票报销。一些不能报销的违规支出或没有发票的业务支出,找餐票报销。
二、对单位“三公经费”治理的建议
(1)规范统计口径,细化公开内容。首先各部门、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国务院“细化公开内容”、“公开得更详细”的要求,制定“三公经费”公开标准。同时财政审计部门应该进一步规范统计口径,设置通用“三公经费”公开表格,采用相同填报口径,细化财政预决算报表公开标准,统一涵盖本级和所属二级预算单位。经费使用要公开到“类、款、项”,有必要可要求明细到“目”。三公经费的公开除了应当明确每一笔支出的数额,还应当解释每一笔支出的用途,以便于公众判断其是否合理、合规。规范“三公经费”的公开内容,公布“三公经费”总数及人均数据;将出国费、接待费精确到“人次”,公车经费精确到具体“车辆”,公务接待费精确到“平均每餐”;统一“三公经费”公开方式,不仅在各自的门户网站上公布,还应在政府网站和机关媒体党报上统一发布。(2)强化预算意识,加大执行力度。一是要科学测算。实事求是地申报预算。各部门单位要科学地判断项目的执行条件,不能由于执行条件的变化造成项目资金严重超支或大量结余。二是要精编预算。编制预算时要拿出非常细化能落实到具体事项的资金安排方案,对“三公经费”要从严控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杜绝浪费现象发生。三是严肃执行。要坚持“先预算,后支出”的原则,加强资金的计划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坚持预算的“刚性”原则,只有列入预算的“三公经费”支出,财务才予以报销。(3)健全约束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举措。各部门单位应根据财经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预决算管理、支出审核审批、资产管理、会计信息管理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并将“三公”预算的执行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用制度约束各类财务行为,使“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化、规范化。(4)转变政府观念,实施监督问责。一是要转变政府观念。让政府官员明白,财政资金取之于民、应用之于民,养成廉洁行政的理念。二是要加大民主监督力度。一方面人大预工委要引入第三方评估。即使把每一笔三公经费支出公开,普通群众也很难判断其是否合理。因此要引入第三方对各部门“三公经费”进行客观公正的审计和评估,判断实际支出与财政预算安排的经费在项目、金额上是否统一,并出具通俗易懂的报告。另一方面各部门应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解答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三公经费”的质疑。三是要落实问责制度。只公开不问责,无异于“干好干坏一个样”。对那些违反财政纪律,造成单位财务混乱、公告信息失真的,挥霍浪费的公职人员,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行问责,严肃查处,视其情节轻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新成.“三公经费”公开怎么服众[J].北京观察.2011(8)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的思考 篇7
一、“三公”经费公开的推进历程回顾
2011年全国“两会”上, 有200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三公消费”问题。同年3月和5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并在当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 在报告内容中纳入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 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接受社会监督, 由此拉开了我国“三公”经费公开序幕。随后, 各地开始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试点工作。2012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要求中央部门在2011年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总额和分项数额的基础上, 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 各省 (区、市) 政府要制订“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 争取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 实现省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同时要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及其部门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2013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3]73号) , 要求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总额和分项数额增长的中央部门, 要细化说明增长的原因;细化中央部门2014年预算编制, 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为购置费和运行费;各省 (区、市) 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 并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 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至此,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正式纳入国家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范畴。
二、市县“三公”经费公开的意义
与中省政府部门相比, 市县级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 特别是与普通老百姓更为贴近,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 迈出了“阳光财政”的步伐, 不仅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大进步, 也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体现, 具有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实现群众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公”经费作为政府财政资金的组成部分,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理应让公众知晓来龙去脉, 受到社会各界的监督。而公众通过关注“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决算信息, 能够了解政府办了哪些事, 花了多少钱, 有利于社会各界表达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是市县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与互动的体现, 也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体现。
(二) 有利于形成市县政府部门压缩“三公”经费的倒逼机制
“三公”经费公开只是手段, 目的是要通过公开促使市县政府部门清理超标、违规支出, 压缩“三公”经费。事实上, 市县“三公”经费的公开及细化, 公众可以通过对相近年份数据的简单对比, 了解某些部门“三公”支出的大致情况, 如果有违规违纪情况, 立即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迫使市县政府部门在“三公”支出中更加审慎, 从而形成“三公”经费压缩的倒逼机制。
(三) 有利于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务转变
现代国家治理理论认为, 服务型政府就是把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作为存在宗旨, 倡导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有效政府, 强调为社会提供公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也可以说服务型政府就是“公仆”性质的政府。市县“三公”经费公开能够有效促进市县政府部门公务消费的制度建设, 促使政府工作人员形成公仆意识, 防止发生公务消费挥霍浪费的不正之风, 从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
(四) 是深化政务信息公开的具体体现
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内在必然要求, 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市县“三公”经费公开进一步兑现了政府推进重点领域政务信息公开的承诺, 彰显了政府推进信息公开的决心和信心。
三、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存在问题
近年来, 各级各部门在推进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市县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一) 对“三公”经费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尽管“三公”经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各级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个别部门和人员对“三公”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公开不过是公布几组简单的数据、写一些文字说明而已, 甚至有人认为是“三公”经费公开只是走过场、搞形式, 这些认识无疑将严重影响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的开展。
(二)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缺乏规范性
一是公开格式不规范。目前, “三公”经费公开的内容和格式没有统一的要求。市县部门“三公”公开内容差异很大, 一些部门公布的内容能够做到详略得当, 通俗易懂, 但也有一些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数据笼统, 内容粗略, 有的部门甚至仅公布本单位“三公”经费的相关表格, 没有文字说明。此外, 在公开的格式上也各自为阵, 没有统一性可言。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市县“三公”经费信息的质量和权威性。
二是公开口径不规范。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政府收支分为“类、款、项、目”四个级次, 并没有专门的“三公”经费科目, 而目前对市县“三公”经费信息具体应该公开到哪个级次也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程度存在不规范问题。此外, 虽然多数部门和单位“三公”经费是公共财政拨款产生的, 但也存在个别单位“三公”经费来源为非财政拨款, 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口径不一致问题。
三是公开途径不规范。由于市县部门“三公”经费公开主体存在多样性, 即每个部门为本部门及下属单位“三公”经费公开的责任主体。因此, 在公开过程中, 多数单位选择在本部门门户网站公开“三公”经费, 但也有部分部门没有门户网站, 只能选择其它途径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 客观上导致了市县“三公”经费公开途径不规范。
四是公开时效性不够。根据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 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市县“三公”信息公开, 特别是县级部门“三公”信息公开时效性问题还严重存在。
(三) 公开过程中相关部门协调不够
市县“三公”经费信息公开, 不仅涉及到信息公开部门本身, 还涉及到财政、信息等相关部门, 亦可能涉及到监察、审计等部门对“三公”经费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进行监督检查的情况。实际上要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工作, 必定需要上述部门密切协调配合, 不然势必会影响“三公”信息公开的时效性、规范性。但实际情况是, 各部门单位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安排, 很难协调一致, 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 公开后的舆论回应机制亟待建立
如前所述, “三公”经费公开只是手段, 公开后收集整理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 最终促进政府更加科学合理分配使用公共财政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是目的。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后, 公众或多或少会有疑问甚至质疑, 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作出舆论回应和相应解释说明。目前,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后的舆论回应机制尚未建立, 亟待研究制定。
四、规范市县“三公”经费公开的建议措施
(一) 建立健全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制度
规范市县“三公”经费公开, 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关长效机制, 核心是规章制度建设。只有用制度来规范市县“三公”经费公开,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目前而言,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制度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要严格落实时效要求。中省对“三公”经费公开有时限要求, 即政府“三公”经费信息应该在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后15个工作日内公开, 部门“三公”经费信息应当在同级财政部门批复后15个工作日内公开。规范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必须要严格落实“15个工作日”的时效要求。二是要统一公开的格式。市县“三公”经费公开信息应当有较为规范的格式, 这样既能彰显正式与庄重, 也有利于提高公开信息的质量。在“三公”信息格式的设计上, 要有利于增强公开信息的准确性, 完整性、可理解性;简言之, 就是要通俗易懂, 便于操作。三是要统一公开的口径和公开的程度。在公开口径方面, 公共财政拨款产生的“三公”经费必须公开, 接受公众监督, 非公共财政拨款产生的“三公”经费应当做出相应的说明。在公开程度方面, 由于市县“三公”经费公开起步较晚, 可以先公开到“款”级, 以后可以逐步规范到“项”级。四是要统一公开的路径。市县“三公”经费应当有统一的公开平台,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各部门单位集中统一公开“三公”经费信息,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公众浏览阅读“三公”信息, 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五是要建立应答机制。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应当建立相应的应答机制, 当公众提出疑问、质询或者意见建议时, 由谁应答, 怎么应答, 都应该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和约束。
(二) 提高市县“三公”经费公开信息质量
一是要确保市县“三公”经费公开信息的合法性。相关部门单位公开的“三公”经费信息, 必须是通过法定程序经人大审议、财政批复后的数据金额。二是确保市县“三公”经费公开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汇总的政府“三公”经费信息应该包括所有政府相关部门发生的“三公”支出, 部门“三公”经费信息应该是包含本部门全部“三公”支出。三是要增强市县“三公”经费信息的可理解性。“三公”经费信息是专业财务信息,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 理解相对较难, 这就要求市县政府部门在公开“三公”经费信息时, 数据金额要尽量细化, 文字说明要详略得当, 通俗易懂。也有学者认为“为了保证‘三公’支出信息的可信性, 应该引入三方审计”。
(三) 建立市县“三公”经费公开考核问责机制
一是进一步明确“三公”经费公开主体。按照中央规定, 财政部门为本级政府“三公”经费公开的责任主体, 部门“三公”经费公开的责任主体是本部门。二是应该将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绩效考核具有明显导向作用, 能够引导政府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集中推进一定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市县政府绩效考核应当增加“三公”经费公开工作这项指标, 赋予其一定的权重, 促进其更好地开展。三是要建立市县“三公”经费公开问责机制。一方面要加强人大、纪检、财政、信息、审计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分工协作, 落实工作责任。另一方面也要落实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当发生“三公”信息不公开、公开不规范、公开内容失真等情况时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四) 提高认识,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分工协作机制, 密切配合, 齐心协力推进此项工作。政务公开管理部门要开设平台, 推进、协调、指导“三公”经费公开工作;财政部门要负责本级政府“三公”经费的核算、审核、公开, 指导各部门按照统一口径、规范“三公”经费的核算, 审核批复部门“三公”经费报告;审计部门要对被审计单位“三公”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计监督;监察部门要对“三公”经费信息进行监督, 对信息失真的相关人员进行问责。
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初探 篇8
一、三公经费公开所面临的问题
1. 三公经费公开的经费来源范围有局限。
目前“三公”经费公开制只要求公开财政经费支出情况, 非财政经费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没有公开, 大大降低了“三公”经费公开和控制的意义。事业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渠道多元, 财政拨款仅是其中一部分, 其余事业性收入、经营性收入、预算外收入等非财政拨款中, 往往隐含着更大的“三公”经费支出空间。从财务支出和管理的角度来看, 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与非财政经费是一个会计主体发生的支出, “三公”经费公开也应将非财政拨款开支一并纳入统计范围, 不给“三公”经费在支出渠道上提供人为操控和调节的空间, 成为一种数字游戏, 在财政经费与非财政经费中随意地调节。
2. 三公经费公开的内容及解释没有具体的规定。
一些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内容过于简单模糊, 难以让社会公众了解和解读。同属事业单位中行业特点工作性质的不同决定各自“三公”经费支出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异, 这就需要细化“三公”经费的内容, 应明确每一笔花销的数额, 解释每一笔花销的用途;应区分单位管理类“三公”支出和业务类“三公”支出的不同分类列支;不但要看支出数额, 还要看支出绩效, 以利于公众判断支出的合理性。应出台“三公”经费公开具体的规定, 细化“三公”经费公开的格式、范围、内容、程度, 如对于出国费披露单位年度出国具体团组数、人员数, 有具体项目预算占多少, 有批文有邀请函的正规出国活动占多少, 其他单位自主安排的占多少, 便于社会公众解读该事业单位一年出国费用的正当合理性。对于公务用车费披露单位车辆定编数量、车辆保有数量及型号, 便于公众了解车辆单位的车辆是否超编超配置, 提供车辆年度行驶里程、总里程和车辆综合使用年限, 便于公众考核车辆费用支出标准, 并对维修费、燃油费、车辆保险费及其它费用进行分项考核, 分析车辆更新的合理性, 不合理的原因究竟在哪一块费用上。
3. 三公经费预决算数据统计口缺乏统一的标准。
现行部门预决算基本支出部分编制口径基本一致, 预算决算数据具有可比性, 但项目支出预算部分无具体支出科目明细, 项目预算明细反映在项目文本中且预算科目与决算报表支出科目不一致, 给项目支出预决算统计对比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及会计核算体系既具有行政单位预算制的特点, 也具有企业成本核算制的特点, “三公”经费是根据部门决算中相关经济科目数据统计出来的, 部门决算又是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填报的。“三公”经费的概念不明确, 口径和标准不规范, 数据统计方法不统一造成统计结果的差异化。应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对应关系, 实现“三公”经费、部门决算和财务数据三者之间的对接, 规定“三公”经费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 (境) 费、公务接待费与具体的预决算支出科目、具体的会计核算科目的对应关系, 确保“三公”经费有据可依, 有据可查。
4. 三公经费预决算数据缺乏审计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的年度报表需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 上市公司报表要公告接受股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但对国有事业单位的预决处报表没有审计要求, 一般经系统内逐级汇总后上报, 无报表审计的要求。年度报表数据真实性无法得到可靠验证, “三公”经费统计口径是否合适, 数据真实与否难以认定。随着国家财政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近两年部分地区财政经费监管部门对管辖内国有单位开展了一些预决处报表审计工作, 但由于管辖单位多, 人手有限, 一般只能做到抽查, 难以进行全方位普查。建立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对事业单位年度预决处报表和“三公”经费支出报表进行例行审计, 对提高“三公”经费和预决算报表数据质量很有帮助。
二、改进措施
1. 三公经费总量控制的预算管理办法需要改进。
从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情况看, 除公务接待费部分这一项非刚性支出可以采取总量控制, 逐级分解的方式加以控制外, 公车费用和出国费用不考虑实际需求, 采取定额指标, 不得突破上年指标的方式不可取。众所周知, 我国财政预决算是由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构成, 基本支出一般安排人头费、运行费等常规性支出, 财政经费及非财政经费均可以安排支出, 但项目支出是依据项目管理部门批准后的项目任务书和预算实施, 全额由国家财政资金安排, 其中用于出国的费用、车辆购置运行的费用支出具有一定的刚性, 如受制于“三公”经费总量控制目标的限制, 往往造成项目难以完成或者难以按期完成, 一些正常的业务活动不得不压缩或被后延, 影响到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项目执行结果与批复项目预算不符, 项目经费结余也给项目验收造成影响。科学的控制方法应是对于基本支出中的“三公”经费规模依据基本支出预算总额人员编制数核定“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 对于项目支出中的“三公”经费严格按照项目批复预算执行。
2.“三公”费用支出预算的监督考核机制应该跟上。
制度是否有效, 关健在于落实。多年来, 社会公众对控制“三公”经费的呼声不断, 但效果甚微,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完整的监督考核机制。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三公”经费支出监督考核标准, 各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是否超预算、是否缺乏监督与奖惩手段, 导致“三公”经费支出和公开方面弄虚作假的现象屡有发生。2012年国家公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 对行政机关“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及定期公开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管理、控制和公开统一的规范应参照国家机关的管理规定及时跟上不能缺失。建立问责制, 明确责任人, 对不依据法定要求和规定范围、规定途径、规定范围公布“三公”经费, 在“三公”经费公开中弄虚作假的行为, 严肃追究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此外, 发挥好社会监督的作用, 对于“三公”经费公开的公众信息反馈体系和公众信息评价体系的建设也应作为“三公”经费监督考核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三公经费公开应致力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的整体改革。
我国事业单位“三公”经费问题的体制性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财政预算制度, 二是职务消费制度。预算与决算两张皮, 预算执行上的严肃性不够, 财务报销制度的制度性缺陷, 以及根深蒂固的职务消费观念等都是导致“三公”问题突出和严重的体制性根源。要从“三公”经费问题的体制性原因中去寻找制度治理之策, 尽快实现我国财政预算的全公开, 且都公开到“项”级科目, 那“三公”经费的单独公开就不必要了, “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只能作为防范腐败风险的过渡性举措。我国的预算制度一直带有软约束的特征, 只要领导愿意批准, 没有预算也可以照样支出。要从制度上真正实现预算的严肃性, 没有预算就不能支出, 对违反预算的行为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制定合理的公务报销制度, 我国的公务报销制度存有一些不合理规定和标准, 衍生出一些中国特色的怪现象, 例如下级单位附属单位为上级单位负担报销费用转移隐藏“三公”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 就很难搞清楚一个单位的“三公”经费到底有多少。推行职务消费制度改革, 我国公车配备数量如此之大, 经费支出如此之巨,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一直实行的是落后的职务消费制度, 要改革在公车使用上实行的实物配给制, 进一步推进规范市场化、货币化公务用车改革之路。
三、总结
从事业单位角度来讲, “三公”经费公开只是一种手段, 目的是为了强化其执行经费预算的严肃性, 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 完善财政资金支出的控制措施, 减少不必要的公务支出。“三公”经费公开, 将经费支出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提高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成为事业单位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总之, “三公”经费公开, 必将推动事业单位预算体制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
摘要:“三公”经费公开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和管理的特点, 对现行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对如何构建更加规范的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及其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初探, 以期提高管理效益。
从三公经费出发研究“行政监督” 篇9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迅速, 三公经费与各项行政管理问题走近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所有非常有必要对此类问题做研究, 得出成果, 帮助整个行政监督的改善。
实际依据:“三公支出”, “双规”, “贪污”, “腐败”这些敏感词汇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显得非常容易挑动人民群众紧张的情绪。在探讨这些现象背后“行政监督问题”之前我想先阐述一下为什么大家现在对这些问题越发在意:
1.我国目前正在经济起飞的阶段, 人民币对外升值, 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越来越有信心, 国内外资金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而政府作为引入外资并进行统筹规划的一个只能部门在目前的经济格局来看扮演者一个继往开来的角色。
2.财富的天性是向资本和权利靠拢的,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并出现了很多社会上极端的仇富示例加重了人民原本就敏感的神经。
理论依据:为了确保行政权力不被滥用, 防止权力腐败, 使国家行政机关廉洁高效地运转, 更好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民, 服务于公共利益, 必须对行政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
►►二、行政监督的特点
1.广泛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管理主要采取行政管理的模式, 无论是国家机关内部审查监督的设立, 还是各机关的管理层员工配置等都离不开行政监督的管理模式。尽管法官法检察官法已经公布实施, 但是对检察官法官的应用以及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内部管理还是基本沿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 并且许多事业单位的管理也是如此, 所以行政管理必然伴随着行政监督。
2.主导性
按照目前我国的情况来说由于中共党员在公职人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为便于监督, 行政监督与党纪监督必然具有关联性, 其中最能说明问题是纪检监察, 实际是一套具有强大约束能力加上双规措施的巨大制裁能力, 强化了行政监督的力度 使行政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上居于主导地位。
3.主动性
行政监督是对公职人员行政权行使的全面监督, 从在于行政行为的始终, 不但对行政行为存的错误进行事后监督, 同时也对行政的起始行为进行监督, 如:纪检监察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招标, 政府购买招投标等, 都是对行政行为始点的监督。
►►三、目前行政监督的问题
金额单位:万元
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情况
2010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11627.85万元, 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因公出国 (境) 费1310.84万元, 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是参加U.N.统计委员会、U.N.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统计委员会、国际统计学会、会等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开展的国际会议。
二是参加U.N.国民经济核算咨询专家小组、U.N.农业统计专家小组、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技术专家小组等会议。
三是协调与世界银行、WTO等15个国际组织
四是开展与加拿大统计局的城乡住户一体化进程合作。
五是是参加U.N.统计司统计分类标准培训、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执行方法培训。
(二) 车辆购进及运行费用总计7190.54万元, 各类车辆总数2462辆 (包括因各种原因停驶的车辆) 。
车辆有执行现场调查、统计执法的业务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 主要是业务用车。
公务接待费总额为3126.47万元, 主要用于:一是用于统计调查方案设计阶段有关统计标准、统计方法。
►►四、从三公经费中反映出的行政监督问题
1.监督力度不够
从“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中可以看出, 对于该项费用理应来说是应该有大幅的降低的, 因为对于车辆这种固定资产来说第一年购入后能延续利用很多年, 但从2011年的预算数看出来并没有太大的降幅, 说明我国行政单位也在继续添购新车, 不得不说明问题的重要性。一些政府部门在面对着庞大的经济利益的时候忘记了自身的权利范围, 甘愿去尝试触碰高压电线。而行政监督部门同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类问题, 在为了自己也能分的一杯羹的同时也时常回避或者装没看见。
2.监督滞后
“公务接待费”是我国出现问题最多的一个项目, 而这种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监督滞后:发现问题往往在事故已经实际发生之后。比如说很多官员捐款出国, 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监督部门在执行监督职能以及提出惩罚措施的时候往往是在行政部门已经做出了巨大损害国家民族的事情之后, 这种的监督滞后性是时候解决问题的类型。但是在保护国家利益的要求上, 监督部门应该采用避免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导向, 这样才能保证公正 公平与实效性。
3.多头领导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各个监督部门的职能没有进行有效地划分出来, 导致多头领导的现象浪费工作效率。
►►五、行政监督的解决方案
1.加强监督部门的独立性
作为事实监督审批行政的部门一定要保证第三方的公正公平行才能避免出于利益诱惑而导致的政府官员的错误。在中国, 作为监督主体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地位比较独立, 但是为了较好地发挥其功能, 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必要具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监督的自我认识。所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都由同级人大选举或者决定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
2.促进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激励全社会公民和机构一起对行政机构进行审批监督的一种十分重要形式。并且我国宪法也明文指明了公民对任何国家权力机构有发言权力, 因此目前我国应该把这一条宪法运用起来, 合理组织全体公民进行监督。
3.提高并改进行政监督部门公务员的素质和监督手段
作为行政监督主体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以胜任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公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
[2]《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探讨》中国市场, 2011/40
三公经费 篇10
一、“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
(一) 公务用车的配置和使用失去控制
虽然各级政府和部门都有比较明确的关于公务用车配置的制度, 但是公务用车的配置仍然失去控制。
1、超编超标配车现象严重。
有些单位或部门以工作实际需要为借口, 超编配置车辆。虽然有关部门制订了汽车数量配置及编制管理规定, 但公车配置基本是按领导人头数配备, 政策门坎低, 导致车辆编制核定控制不严, 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大于编制数。一些单位和部门互相攀比, 在有些领导干部意识里, 豪华车就是自己地位的象征, 就是单位地位的象征, 购车标准基本上都从“上限”, 这些错误的认识是促使车辆超标的原因之一, 从而导致公务用车购置成本剧增。
2、公车使用成本太高。
一些单位公车制度规定的不严格, 有些车辆一年仅维修费用就高达十万元以上, 有效监管的缺位和庞大的司机队伍, 都是导致公车在采购、维护和运行成本比社会车辆高四至五倍。
3、公车私用极为严重。
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 公车私用的现象更为严重, 公车基本上公用占三分之一, 领导及家属私用占三分之一, 司机使用占三分之一。中央乃至地方新闻媒体曾多次曝光学校门口因公车接送孩子上学造成大塞车以及婚丧嫁娶公车成龙的现象。由此也暴露出该模式下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缺陷。
(二) 公务接待费失去控制
公务接待费是个大箩筐, 费用金额大、开支名目多、包含内容猫腻多, 这也是公务接待费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首先, 公款消费项目多。上级来人检查考核, 要吃吃喝喝搞好接待, 酒足饭饱后还要去KTV、去洗澡、去按摩, 这些费用很多都以餐费名义报销, 等检查人走的时候还要送烟送茶送礼品, 如果附近有旅游景点还要去游山赏水, 这些通过公务接待之名, 垒高了公务接待费用数字。其次, 公款消费档次高。一些领导把接待标准的高低与对客人的尊敬程度及地位联系起来, 把“接待就是生产力”作为地方的座右铭, 导致接待规格一年高于一年, 接待档次高居不下。再次, 公款消费规模大。有些单位接待陪客的人比较多, 不但主要领导要到、而且分管领导和对口科室人员也要作陪, 致使接待规模越来越大。最后, 公款消费名目多, 有些单位以各种名义找理由来吃喝, 比如请示汇报要吃喝、学习考察要吃喝、召开会议要吃喝等等吃喝名目繁多。
(三) 公费出国失去控制
一些部门把公务出国旅游作为一种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的措施, 假借各种出国考察学习名义组织出国旅游。随着出国审批制度的不断完善, 明目张胆的利用公费出国旅游已不多见, 一些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借学习考察研究的名义假借学习培训、开会考察之名出国旅游的事情还是屡禁不止, 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和部门伪造邀请函、国际会议通知、国际学术交流通知等假文件作为公费出国旅游的依据, 在群众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公务人员通过组织安排正常的公费出国, 通过变更原来安排的路线和行程, 变相的进行公费旅游。而且变相的公费出国旅游还给了一些官员创造了转移财产, 借机潜逃国外的机会。
二、“三公”经费居高不下的成因分析
(一) 思想认识不足
社会环境培养了政府官员特权思想。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国家, 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 一部分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 认为公家的钱只要没落入自己腰包, 吃了喝了用了无关紧要, 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问题重视不够, 这是“三公”消费过高的基础性顽症。
(二) 行政体制改革失效, 支出基数水涨船高
国家在“三公经费”的管理上虽然出台了一些制度, 但是仍然不健全。我国在三十年时间里进行了一次次机构精简, 每每精简机构但总是越精简越臃肿, 相应的编制人员也越来越多, 各单位都在健全体制的幌子下, 争机构、争编制、争人员。造成了膨大的支出基数, 使行政成本居高。这也是“三公”经费治理的体制性障碍。
(三) 高层决心不大
“三公”消费的受益者往往又是“三公”消费的管理者、政策的制订者。因此, 制订出的政策不关痛痒, 有的过于笼统, 很少触动其根本利益。有的甚至演变为变相提高地方领导收入的手段, 这也是三公消费治理难有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
(四) 预算约束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既有预算内资金又有预算外资金, 很难掌握具体数目, 使得超支有机可乘, 难以控制。其次, 经费标准缺失, 在现行的财政体制在公车使用、招待费用等方面, 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则, 缺少对“三公”消费明确的预算约束机制将会一路“绿灯”。再次, 财政支出缺乏足够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三公经费”往往被单位以“财务保密”为由不进行公开, 导致公务消费多半不明不白, 如同一笔糊涂账。最后, 财务监督作用弱化, 财务报销制度和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三公经费”支出的过程和支出的结果不能监督。
(五) 监督不到位
目前上级的监督、平级的监督和下级的监督是“三公经费”的内部监督主要有三个方面。“三公”消费陷入“上级监督太远, 同级监督太虚, 内部监督太弱”的尴尬局面。对于上级的监督, 往往由于上级工作较忙、距离较远、监督难以发挥作用, 而平级的内部监督, 大家彼此顾及面子, 同级不便查、同事不好查, 监督起来形同虚设;至于下级的监督, 因受到上级的领导, 往往不敢监督。因为缺乏统一标准, “三公”经费支出只要没流入私人腰包, 谁都不会管。其次, “三公”消费因缺乏进行行政问责, 即使以账查账, 查出了一点问题, 很少触动领导个人利益, 也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最后, 外部监督无法入手。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体制的原因, 一般的社会中介机构无权也无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进行监督, 除非有上级单位或者法定监督机构的委托, 这也是导致“三公”经费有增无减的重要原因。
三、有效治理“三公”经费消费的建议
(一) 精简机构数量, 控制在编人数
政府部门应按照“整合职能、整合权责、整合机构、整合机制”原则进行改革, 精简机构、清理超编制人员以及吃空饷现象, 在群众监督之下, 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缩减财政支出, 使压缩三公经费消费成为可能。
(二) 健全约束机制,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公开“三公经费”支出, 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举措。对于三公经费的消费应在政府的网站或媒体公布, 让公众有知情权、能监督打造透明政府, 从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其次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预决算管理、支出审核审批、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 增强预算的约束作用, 将支出细化到具体的项、目上, 并将“三公”预算的执行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使“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化、规范化。
(三) 将“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
政府绩效是指政府所作的成绩和所获得的效益, 在西方国家又被称为“公共生产力”、“政府业绩”等, 其包括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绩效表现两部分。政府绩效考核是对官员积极改革与创新, 努力向上的最大动力, 是“新一轮政府创新的驱动器”。将“三公经费”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 能够增强降低“三公经费”动力, 切实从源头上对挥霍浪费的行为进行控制, 同时建立既注重行政结果又注重行政成本的现代行政绩效考核体系, 还能够建立健全政府行政成本核算机制。
(四) 强化社会监督、实行行政问责
“三公”问题其根源就是缺乏公平、公正的行政问责执行机制。“三公”经费管理要到位, 必须建立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和行政的、公众的民主参与监督机制。部门预算公开要网络化、财务科目设计要专业化、民意信息要集中化, 加强行政的、财政的、审计的监管力度, 实行严格的“首长问责制”, 对违规超支使用三公经费的腐败问题予以坚决的查处, 对违规的领导干部一律实行严格的不得提拔重用, 还给予一定的处罚。通过预算公开化、信息网络化、监督社会化、执行法制化, 相信“三公”消费状况一定会有一个根本的好转。
参考文献
[1]刘新成.“三公经费”公开怎么服众[J].北京观察.2011 (8)
公开三公经费不是恩赐而是义务 篇11
挤牙膏式的公开过程,显示了公开过程的艰辛,突破部门利益壁垒极其不易,更体现出到目前为止,对于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公开财政体制缺乏透明而公开的监督,更缺乏有效的约束。
目前公开的三公经费帐目较粗陋,只有2010年的决算与2011年的预算,极为简略,人们获知的有效信息不多,最多包括哪个部门在三公经费整体压缩0.4%的基础上比去年有所上升,哪个部门公布较早,哪个部门出国经费最多等等,公车消费屡禁不止等等,占据这两年三公总决算额的60%以上。
要从上述信息中得出科学而准确的结论几乎不可能,一些“清水衙门”的经费与实权部门的经费不具备可比性,只有把部门具有控制权的下属公司的成本收益结合起来看,只有列出具体的消费次数、购买车辆的台数,才能看出端倪。
对于不公开或者拖延不公开的部门缺乏有效的惩戒手段,是一些部门虚与委蛇的主要原因。
去年以来,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公开三公经费被提上议事日程。今年7月25至26日,全国财政厅(局)长坐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扩大了公开的范围,指出落实好部门预决算公开的主体责任,鼓励部门进一步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的内容问题在于,如果这些部门不报,或者瞒报,有什么处置措施?没有。
财政部某些滞后于形势的规定为不愿公布者提供了最好的挡箭牌。吴君亮先生诸人致力于推进公开财政体制建设,今年两会期间,上书国务院,建议移开目前的公共财政体制中的绊脚石——财政部于2010年3月1日颁布了财预[2010]31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目前的《指导意见》对于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在某些方面十分不利。
首先,对于建设公共财政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于纳税人的知情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指导意见》的第三条(二)款规定,“对中请人申请公开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的预算信息,可以不予提供。”这一规定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基本知情权。个人有权申请预算信息不是因为他有“特殊需要”,而是因为他具有每一个公民都具有的“一般需要”,他是纳税人,公共预算与每一个公民的生产、生活都密切相关,他有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公民权利,怎能以没有“特殊需要”为由否定其知情权呢?
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就以保密为名拒绝向纳税人公开财政信息。1997年国家保密局会同财政部等一些部门,出台了《经济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该规定指出:财政年度预、决算草案及其收支款项的年度执行情况,历年财政明细统计资料等属于国家秘密,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不得向社会公开。在2009年广州市财政局公开全部预算后,当时的上海市财政局答复要求公开的要求时表示,上海市2(109年度本级部门预算属“国家机密”,不能公开。
2110年4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一针见血,指出“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财政的管理者明白,如果预算彻底公开,他们谋求单位和个人利益的空间也会缩小,所以就以保密为借口来推延公共预算改革所以,预算公开改革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决心问题,是敢不敢公开的问题”。
没有预算公开,就没有纳税人参与共建的公民社会,就没有税收法治原则,更不可能有对于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管,其实质是把公众排除在治理之外,恢复官管民的传统非善治社会。
在《指导意见》中,财政部有推诿责任之嫌。
根据《指导意见》的第二条(一)款,明确预算公开主体为“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总预算、决算的公开,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预算、决算的公开。”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既然已有本级政府所属各部门的预算,财政部门为何不可以将这些部门预算统一、集中地对公众公开?由财政部门公开本级政府部门预算既符合政府效率的原则,公众了解和监督也方便。
最后,公开的下限使信息过于粗陋、在《指导意见》的第二条(二)款中,“三要细化,一般预算收支预算袁和一般预算收支决算表的收支项目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收入分类和支出功能分类基本编列到款级科目”,这一规定的下限,使公众根本无法通过公开信息了解到实际内容。财政部门能够了解到的信息,对于公众而言,就是天大的秘密,为什么对公众如此不信任。
即便存在种种不如人意之外,我们依然要为三公经费的公开鼓掌,为科技部在4月的率先公开、为审计署的精确数据、为商务部的及时解释鼓掌,并且把眼光投向迟迟未能公开的部门——他们敢于抗命,不畏人言,是权力过大,还是过于害怕,不敢拿出手?关闭留学大门能够拯救美国经济吗?
去年,在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中,他提到,大批中国和印度的留学生在美国掌握世界先进科技,学成回国创办实业与美国企业和科研单位展开竞争他一再强调他要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生下去
当时听到这里,我不禁哑言失笑:认为这是政治语言,说说就算了关闭留学大门是无助于解决美国的金融危机和长久寅吃卯粮的过度消费。
但是,在今年本科签证一片光明之际,却有部分非常优秀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留学签证遭遇美国使领馆祭出的敏感专业大旗。对一些所谓的敏感专业实行保护,美国拒绝中国学生去读研究生或博士生看得出,过去三十年对中国开放的留学政策已经让美国政府悔不当初,现在开始适度限制外国留学生从事敏感专业的研究工作、这恐怕是美国在21世纪迷茫的又一例证。
谁是过去三十年人才竞争的胜利者’其实,过去三十年,美国吸引了一百多万中国优秀大学毕业生他们虽然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卓著,但是,美国绝对是在这场留学生争夺战中的胜利者之一他们无偿地获取了二十多岁、聪明、刻苦、任劳任怨的高级劳动者如果说,这些留学生为中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贡献巨大,那是因为:一、中国起点较低,进步比较容易;二、中国为留学归国人才创作了适度的发展条件,使得他们感到有归属感和成就感这些才是美国应该反省的,为留学生创造宽松的移民政策,增加基础加工业的投入。可惜,奥巴马政府没有时间去考虑长远的未来,杀鸡取卵应付眼前连任危机,竟然祭出控制人才输入的下策。
无可厚非,美国有权关闭自己的留学大门但是,这不仅不能解决过度依赖中国进口产品和印度服务的事实,反而会堵住获取优秀人才之路每年,数以十万计的中国和印度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美国大学学习,充当便宜助教和研究助理这对于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十分有利而且经济美国的科技进步与这些勤劳聪明的年轻奉献者密不可分。关闭大门无疑是自杀行为。
关闭敏感专业的说法更是说不通。没有大量留学生去发展敏感专业,美国本土的学生是
不是有足够的人才去发展敏感专业?这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首先,这种敏感专业定义模糊,会使得很多优秀学生,由于担心拒签,放弃留学的念头第二,没有了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研究生,科研一下子很难进行下去,美国大学受不了
第三,美国许多著名的高科技企业,没有了优秀的人才输入,事业也难开展所以,随着时间的推迟,美国使用敏感专业拒绝留学生的做法行不通这种关起留学大门的做法,实在不是一个上策唯有创造共赢的局面才会有利于美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发展。
资源税改是大势所趋
近期,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简称《条例》)在业内流传根据《条例》,原油和天然气的资源税将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定率”,税率为5%—10%,而煤炭的资源税定额,将从原先的“每吨0.3元到5元”提高至“每吨0.3元到8元”与此同时,7月16日,国税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郭晓林确认,扩大资源税改革试点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
随着国务院持续对控通胀传达信心,推动资源税改革也成为稳定增加国家税收的重要举措资源税试点范围的扩大,对于解决目前资源税价格倒挂,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环境的改善有着正面作用。不过,笔者认为,资源税改革的压力同样巨大,首先,中石油等央企巨头上下游产业链的垄断势力,使得目前资源税改革陷入利益集周的围堵中其次,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收矛盾,使得地方政府有一定的决定权,并希望最终获得相应利益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中国财政收入一直以远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递增的同时,财税体制改革却始终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与此同时,财税增收项目则继续扩张,造成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向国有和政策部门转移,经济结构转型徘徊不前从这点而言,资源税改革与税制改革的推进应该与经济转型相辅相成。
实际上,在6月初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提出今年要重点在资源性产品价格、税收制度、垄断行业、金融体制、涉外经济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可以看到,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被排在了这几项工作的首位。
事实上,从近些年经济转型的需要出发,深化资源价格和要素市场的改革近几年一直都在提,但时机上总是摇摆不定考虑到电、油、水等资源品价格一直以来受到严格管制,且相关行业盘踞着巨型央企,今年要想在市场机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恐怕很难按照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去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89亿吨,如果从量计征,按照当前多数地区执行的每吨28元的标准来计算,石油资源税总额大约为53亿元,如果从价计征,假设按照国内原油价格每吨5000元来计算,以5%的税率,全国石油资源税每年将可达到472.5亿元,这无疑会遭到来自央企巨头的反对。因此,今年改革还是以改变价格为主。
一直以来,国内资源产品价格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估,也为大量的两高一资行业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与此同时,诸如“计划电、市场煤”的错配,也催生了发电产能闲置、电力短缺的局面。但是,在通胀预期还没有缓解时,推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增加通胀压力从政府政策的选择时机而言,在通胀走势趋于平缓的时候,有可能进行调价。这意味着,只要经济增长保持平稳,资源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张将使得目前的通胀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中国将进入通胀相对较高的运行周期。
最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的税制改革问题。到目前,只有个人所得税做出了一些调整,整体税制改革却没有进展,而资源税改革将进一步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以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资源税完成307.63亿元,同比增长44.9%。与此同时,1—5月,油气资源税收入合计为21.09亿元,同比增长596.04%。由于资源税改革的核心是从计量改为计价征收,再辅以全国铺开,对政府而言,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同时,增值税扩大范围、消费税扩大范围、房产税扩大试点,都将为政府带来新的财源,一种积极的想法是,这些税收收入可使地方政府逐渐摆脱对卖地收八的依赖,并通过税收手段抑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从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从目前财政支出结构来看,大量收入都被用于基建投资,不仅造成这些投资产能过剩,还侵占了其他需要投入的民生保障项目的支出。因此,只有进一步推动财政支出结构转型,使得政府从投资逐利上进一步退出,最终回归公共服务项目的保障上毕竟,中国税收不可能无限制地高速增长,在货币政策因通胀问题难以放松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收入被税收拿去了一块,而税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被用于低效率的投资上这样造成大量中小企业即使有竞争力,也无法进行升级,而居民消费也无法扩大。
总而言之,随着资源约束的进一步增强,推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如果在推进税制改革后,在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如果继续保持原有的财政支出结构,那么期待通过价格调整倒逼结构调整的期望,就有可能落空,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能进入到一个更加艰难的发展时期。
保障房大跃进下的房屋质量
“截至6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500万套以上,超过年度计划50%,比5月底增加了160万套,建设进度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水平,开局良好”对于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如是评价。
齐骥透露的数字,显示了中国近期在保障房建设领域取得的可观成绩,但同时也引起外界的一些疑问:短短一个月内,保障房建设开工率从不足三成到过半,是否存在“开工率注水”?对此,齐骥解释说,建设进度的提升,主要与供地、资金等多方面的配合紧密相关,也与气候条件以及房屋建筑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有关,而非数字造假。
鉴于近年来各地政府对保障房项目建设的重视有目共睹,投入也大幅增加,我倾向于相信目前中国的保障房建设局面并非是建立在浮夸数字上的虚假繁荣。但是,即便在这真实数字下面,也有可能隐含着巨大问题。比如,在保障房工程大跃进的现状下,房屋建设的质量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如何避免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
这种担心绝非杞人忧天。在媒体上,关于保障房质量出现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比如《扬子晚报》就曾报道,南京市某保障房小区房屋建筑质量低劣,一房主在门外喊孩子上学,敲了一下门就桶了个大窟窿,脆如纸糊;又比如,金顶阳光小区是北京市重点打造的保障性住房,但在最近的雨季中,却有居民的屋子漏雨,逢雨天必成“水帘洞”,而小区内路面也已经有多处塌陷,建筑主体也出现裂缝等问题;今年5月份,河北省住建厅对全省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进行了执法监督检查,结果显示,建设手续不齐全的项目占检查工程的10%,而在广西也爆出廉租住宅
楼工程使用“瘦身钢筋”的丑闻。
在经济适用房时期,由于保障房售价被政府限定,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往往在建设成本方面打主意,这导致住房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以致经济房几乎成了“低质量“的代名词如今的保障房变成政府主导的工程,与开发商相比,政府主导建设的项目有政策、资金、土地方面的优势,在房屋质量方面也该彻底扭转经济房带来的坏名声才是从现在看,保障房暴露出的问题虽多,其实还都是癣疥之疾的小事,一旦因房屋质量而造成重大事故,那将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件。
事实上,在保障房建设质量方面,各地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比如“保障房质量终身责任制”等,但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大跃进的态势下,这些制度能否起到实际作用还有待观察今年全国要开工建设7亿平方水保障房,但所有专业质量监督人员只有33000多人,人力明显不足,而保障房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各地又有片面追求数量、进度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各项质量监管制度还能否切买落实,颇令人担心
除了房子不漏雨、不裂缝这些“硬质量”之外,保障房是否宜居等“软质量”也不应被,忽略保障房是政府向市民提供的一种福利,但不能因为居住者享受了政府的补贴就在“宜居”上打折扣,更不能敷衍了事在很多城下,用于保障厉的土地绝对数目确实不小,但却都被规划在偏远地带,既无不经济也不适用,入住这些地方,低收入者们虽然有了一个避风避雨的小窝,但却加大了他们的生活成本,还减少了他们就近就业的机会,生活越来越边缘化,时间久了,保障房小区变成贫民窟,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味千拉面,面中的达芬奇。
“一碗汤的钙质含量更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类的数十倍。“常去味千拉面的消费者们对这样一份广告词一定不会陌生然而,近期有媒体爆出,味千拉面着力宣传的纯猪骨熬制的汤底竟然是用浓缩液勾兑而成的,营养价值只有其广告宣称的3%。味千拉面目前承认,汤底的确是由浓缩液来兑制而成的。
一般来说,一公斤浓缩液可以“还原”100碗汤,其成本仅几毛钱,而面的价格往往高达几十元,除开各种各样的必须成本,味千拉面的利润率是可想而知的。单就盈利比例而言,是非常吓人的。即便不敢说与卖白粉有得一比,但至少应该是一个获利超百倍的“有搞头产业”,无怪乎,味千拉面从1996年在香港开设第一家餐厅,1997年在深圳开设内地第一家味千拉面餐厅,到2001年年初,一共用13年时间完成了500家店面的布局。
去过味千拉面的人都应该知道,除了就餐环境和装面的食具花样要多一些之外,味千拉面,与各种小吃店里的拉面、刀削面、脍面及担担面、龙须面兄弟们,无论分量还是味道和质感,差异肯定没有他们的身价差异大,穷弟兄们大多还在几元左右一碗混日子的时候,它就以独领风骚数倍甚至十倍以上的身价傲然于江湖,价格相差这么大,广大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骛,显见是有其独门绝技的。而它极富想象力和煽动性的“牛奶的4倍、普通肉类的数十倍”钙质的汤,想必应该是它最核心的吸引力之一,这就有点像独领风骚的达芬奇家具在家俱界的竞争力是“原装进口”一样,而一旦这个核心价值受到质疑甚至失格被抓了现形,则整个形象就受到巨大损伤,如处置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在现代商业社会里,为产品寻找一个响亮的说词,给消费者一个购买产品的理由,越来越受到商家们的重视而一件产品的说词,说“卖点”也好,说“忽悠点”也好,说核心竞争力也好这种东西设计得好,产品以高出同类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价钱卖出去而细究其生产工艺流程及投入的成本,却并不是差异那么大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位烟草企业老总曾说:在中国,10元到100元价格区间里的香煳,生产成本相差并不是太大,但为什么售价差异那么大呢?就是因为给消费者制造的想象差异大了,消费者大多是在消费自己的想象。
三公经费 篇12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目前,“三公”经费控制的方式主要有核算控制、预决算控制、监督控制等几种方式。
1、核算控制
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因公出国(境)费用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出租车费用等;公务用车购置反映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在“商品和服务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反映;公务用车购置按资金性质在“基本建设支出”或者“其他资本性支出”中反映。在《基层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要求设置明细账,既要反映“三公”经费的资金来源,又要反映资金的去向。如在反映“三公”经费的资金来源时,应在“事业支出”总账下设置“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一级科目核算,同时在以上一级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反映资金的去向, 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下设置下列明细账:商品和服务支出———因公出国(境) 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或者基本建设支出 / 其他资本性支出———公务用车购置等。
2、预决算公开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章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该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中,财政预算、决算报告为要求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之一。从2011年起,中央各部门要求公开上一年度的“三公”经费决算数和本年度的经费预算数,2015年是“三公”经费公开的第5年,中央政府各部门都花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确保及时公开信息,无论在信息重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在逐年提升。2015年4月,财政部公布中央本级2015年“三公经费”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据显示,这是我国从2011年起向社会公布中央本级“三公经费”以来,“三公经费”连续第五年下降。在连续5年下降的中央本级单位“三公经费”中,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降幅最高,达到44%,这得益于公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3、监督控制
“三公”经费监督控制的渠道主要有内部监督、群众监督、专业机构监督、媒体监督等。除了单位内部控制程序对“三公”经费进行监督控制外,外部的监督即群众监督、专业机构监督、媒体监督等也是重要的监督控制手段。近几年,部门基层预算单位认识到外部监督如中介机构监督的重要性,对每年的财务运行状况的合规性合理性均请中介机构进行监督评价。同时,财政主管部门实时地对财政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媒体对预决算公开的舆论报道等也有力地推动了对“三公”经费的监控力度。
二、“三公”经费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核算控制力较弱
目前,关于“三公”经费支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主管部门或是基础预算单位,都制定了关于“三公”经费的管理办法,并要求严格实施执行。但是,在会计核算中,对“三公”经费支出的控制力较弱,例如,部分基础预算单位“公务接待”看是否有单位领导签字,领导签字审批了,“公务接待”就能报销,会计核算人员只能按部就班履行报销流程,无权干涉“公务接待”是否超支,是否违规。同时,基层预算单位在制定本级财务管理办法及“三公”经费控制规定时,虽然提出了要求,但是有关“三公”经费开支规则,界限界定较为笼统,过于宏观,精细化程度不足,使“三公”经费具体操作时,缺乏明确具体规定,会造成隐匿“三公”经费支出的现象。例如,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和公务接待费之间会计核算概念不清,将公务接待费以会议、差旅、培训的名义列入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支出中,会计科目混淆使用,导致单位“三公”经费反映不准确。
2、预算决算控制随意性
部分基层预算单位,对“三公”经费的预算存在着随意性,未对“三公”经费支出进行合理的预算,年初预算以上一年的“三公”经费支出额下浮一定比例为控制线存在较大弊端,在预算执行中未严格按照年初预算额执行,年终决算时,以上一年的“三公”经费支出额下浮一定比例为控制线,若超出该控制线,则对“三公”经费核算项目进行调账处理,决算数未能真正反映单位实际发生的“三公”经费情况。
3、监督控制流于形式
目前,对财政信息质量的监督体系中,权力机关的监督力不强,公众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尚处于起步阶段, 对财政信息质量的监督主要依赖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是,由于《审计法》中的相关规定,弱化了审计部门对审计结果公开的强制性、权威性;审计部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也弱化了审计部门审计的独立性。部分基层预算单位,“三公”经费的内部监督主要是通过单位财务核算后,定期向单位领导汇报“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有些单位甚至不汇报“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待年终决算后才能获取“三公”经费情况,更谈不上对“三公”经费进行控制了。外部监督往往为事后监督,无法参与到“三公”经费支出的全过程中来,另外,部分基层预算单位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但事务所大多数业务是针对企业类单位的, 对公益性的基层预算单位财务程序不够熟悉,从而也导致外部机构监督流于形式。
三、加强“三公”经费控制的若干建议
1、细化制度措施,提高执行力度
基层预算单位应在现有已颁布的有关接待费、公务车辆运行维护、因公出国(境)等相关制度规定的基础上,细化有关制度措施,根据职能、规模、任务,以及市场物价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精细的、动态的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的定额标准体系,使单位能在控制“三公”经费时有据可依,有标准可执行。例如,结合基层实际,建立单位的公务接待制度,明确规定接待范围、接待标准等;明确违反接待规定的问程序;建立接待台账,登记接待的单位、人数、陪同人数、就餐地点和标准等;再如,建立公务车辆台账,对车辆运行实行单车核算,在台账上清晰反映该车耗油、维修、保养、保险等情况。
2、细化会计核算,严格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必须既要遵守基层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等规章制度,又要反映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因此,在现有会计核算科目的基础上,应适当对“三公”经费的支出额进一步细化,例如,对“公务接待费”的支出进行辅助核算,反映接待人数、标准等,以便能随时提供相应数据接受来自于各方面的监督。再如,在会计核算时,应严格区别接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不得将接待费挤占其他科目进行核算。同时,严格核算流程,例如,如单位有接待任务,财务部门应严格按照单位相关制度,审查接待是否有申请,接待人数、标准等是否违规,是否按照公务用卡使用相关管理办法进行消费等,只有严格了审批流程、业务流程、报销流程,才能有效控制“三公”消费。
3、强化预算控制,合理控制规模
建立科学的“三公”经费预算方法,例如,对“三公”经费支出采取“零基预算”方式,可以以历年支出额作为参考数,但是不能以此来作为控制“三公”经费预算的标准,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明确支出标准,采取“零基预算”方式,加强资金源头控制,合理控制“三公”支出规模。根据2014年编制决算的要求,“三公”经费核算要求全口径,即无论是单位公用支出还是项目支出,是财政拨款支出还是其他支出,发生的“三公”经费均需要在决算报表中加以体现,这从而杜绝了以前“三公”经费只反映在单位公用支出和财政拨款中列支的现象,避免单位扩大“三公”经费支出规模。
4、加强外部监督,提高公开数据公信力
“三公”经费的监督,不能全部依靠财务部门,而主要应当是监察审计部门。必须建立控制和监督的长效机制, 加强监管力度,积极推进“三公”经费内部定期公开制度; 加强对“三公”经费的审批、监督和检查,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全面公开,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在“三公”经费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等环节,监督部门均应参与。例如,在预算编制环节,监督部门应充分发挥事前监督作用,对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审计监督; 在预算执行环节,应建立“三公”经费的监测标准,检查“三公”经费有无铺张浪费现象,加强对重大“三公”经费开支的专门监督,及时纠正财政支出政策的执行偏差;在绩效评价环节,应建立“三公”经费的绩效标准,强化对预算执行效果的追踪问责,提高“三公”经费的支出绩效。
摘要:在新修订的《预算法》中,“三公”经费的管理屡被提及。按照国家规定,不仅要对“三公”经费的预决算进行严格管理,也要对其财务管理进行强化。本文通过探讨“三公”经费的控制方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进一步增加“三公”经费的透明度,加强政府“三公”消费的监督。
【三公经费】推荐阅读:
三公经费存在问题08-30
三公经费减少情况说明05-12
三公经费和事业支出公开07-20
局三公经费管理制度10-09
‘三公”经费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对策06-11
不当三公经费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11-09
市XX局三公经费自查报告11-21
“三公经费”披露体系与审计监控体系研究06-12
三公消费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