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开

2024-10-09

三公开(精选8篇)

三公开 篇1

三公开心得体会

为了更好的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锻炼教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依据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在本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三公开课活动。这次活动改变了以往任课老师公开课的模式,采用了抽签的办法决定各位老师所上课的时间。这种方法促进了各任课老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践了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经过英语组以及各位老师的精心准备,以我们英语组的公开课拉开帷幕,听了各位的公开课,我受益匪浅,使我学到了很多:

1、教学目标方面,三节课都目标具体,明确。根据学科特点,都创设一定语境,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教学过程方面,思路清晰,衔接紧凑,过渡自然,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基本功方面,教态自然,课件制作精美,驾驭教材能力强。

在对话中应用句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简练的课堂用语展示了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合理,通过课件小游戏引入单词。在句型中练习单词,在对话中应用句型,环环相扣,最后设计小组活动,模拟情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课堂活动的形式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活动为内容服务。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和故事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和写的能力。

本活动集中突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中英语课堂实施,老师们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课外作业以项目为主导,评价方式以过程为主体”的任务语言教学模式。

总结本次校内、校际教研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1、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

2、课外作业以项目为主导

一些教师也将作用业中渗透了解决实际问题或同实际生活相关的活动项目作业,从而使课外作业与任务型课堂融为一体。

3、评价方式以过程为主体

新课程指出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任务型教学模式由于重视学生语言习得的过程,为教师科学地评价学生提供了舞台。例如有的老师通过“catch the sun” 和“climb the mountain”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研究活动充分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所带来的新特征,为将来完善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探究的过程,只有不断磨合,新理念才能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

“三公开”活动体会

泉头小学 孙立伟

“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校校公开课”活动是市教育局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举办的一次大型活动,在参加这次活动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公开课对于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首先,这次活动为我提供了重新研读教材的机会。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为了能把课讲好,就必须把教材弄懂吃透,这就为我提供了一个专研教材的极好机会。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以前没有关注到的地方,这次进入到了我的教学内容中。有些问题以前想的不是特别到位,由于这次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因而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同一篇文章,几年前的理解现在看来很肤浅,这次再次品读忽然间有了一种与以前不同的感受。如果不是参加这次活动,也许就不会有重新研读教材的热情,那也就失去了这个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机会。

其次,这次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再次研读《课标》的机会。以前教学时不太关注《课标》的要求,但这次因为上的是公开课,为了让自己的教学与《课标》有所结合,所以,就又重新看了一遍《课标》。这一看,让我对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以前的教学我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往往是以我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次在阅读《课标》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以前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流畅地朗读,要求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而这些内容在以前的教学中往往被我忽略了。这次准备公开课的时候,我对以后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教学内容落实下去。其实只有真正的培养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语文教学才能更好的进行下去。

再次,三公开活动促进了我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因为要准备课件,所以我学习了课件的制作方法,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如果不是这次活动,我还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机会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我感觉这次活动是在推动我们学习,是在帮助我们尽快的成长。想一想,当初参加这次活动的时候还有一些抵触情绪,现在真的有点汗颜。

总之,“三公”开活动对于每一位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抓住这个机会,借着这次活动的东风,让自己在教学方面有一个质的提升。

三公开的体会

泉头小学 孙立明

“三公开”是学校搞的教研活动,目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打造高效课堂的攻坚战,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让课堂40分钟高效,让学生有所收获,学生会学,学会知识。

通过“三公开”的活动,给我不少的感触,参加此次活动,自己学到了同行们的很多优点,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掉自己的课堂不成功的地方,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人的亮点,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听了同行们的课,真是受益匪浅,自己的某些教学理念过时了,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课堂教学学问很多,学习别人是一方面,自己还要悟,要勤学习,要勤琢磨,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不厌烦,买你的帐,成为你的忠实的小听众,在愉快的教学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听课,对课堂教学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谈学得好坏,否则都是一句空话,我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教学,觉得这句话真对,孩子如果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不感兴趣,没个学好,只是应付,不会钻研,不会对不懂的问题,探个究竟,作业也是马马虎虎,应付老师的检查,这样的学生是学不好的,成绩自然也不会太好.所以,如何打造愉快课堂,让学生乐学,愿意学,这是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只有博采众家,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了解学生心理,知道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实现此愿望,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是一条清澈潺潺的小溪,博大精深,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才鞥实现,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帮扶的作用!

辽师大版《快乐英语》第七册Lesson 13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basketball, baseball 等。并熟练掌握句型:He/She likes„

2.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3.通过本课的单词和句型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体育项目的英语表达法,增加课外知识。能熟练地表演Learn to say部分的内容并改编小对话。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特点及句型 He/She likes„ 难点是学生往往会把动词词尾的s遗忘,通过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句型的比较,使学生理解句型并学会运用。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关于球类运动的Video,几张球星照片,有关这些明星的信息。(2)实物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

2、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的知识,学生自己喜欢的球星照片,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课件导入,铺设新课)(设计意图:以Video 导入,铺设新课。通过观看几段球类运动的Video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新知识作了铺垫,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以轻松的形式开始。)Step 2 New concepts(合作学习、获取新知)

1.准备好实物球,接着出示一些球星照片,让学生做出匹配。Eg: basketball---Jordan, football---Beckham, ping-pong---Deng Yaping, volleyball---Lang Ping golf,汇习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实物与球星照片的匹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教师拿出实物球及单词卡片,教授新单词。basketball:可分为两部分basket+ball,baseball: base+ball 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单词。

(设计意图:通过单词的分解,降低学习难度。做动作说单词,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理解。)

3.学生走进模拟的体育用品商店,挑选自己喜欢的球。I like football.It’s cool„教师接着刚才同学的话向大家介绍并教授新句型:He/She likes basketball/ baseball.要强调likes后s的发音。

4.教师出示几行句子让学生朗读比较:I like football.She likes football.I like basketball.He likes basketball.(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用红笔在字母s下画线,引起学生的重视。)5.看图写句子。课件出示书上Try to use 部分的图片,练写句子,评出写得既快又好的学生。(设计意图:通过评比,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6.看图听录音,回答问题,学习本课对话。a)出示课文对话图片,学生听课文录音。b)再听一遍录音,回答问题。

Now, listen again and answer my questions.Q1: Is Billy’s uncle a basketball player? Q2: What’s he? Q3: Is Jordan famous in the world?(设计意图: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c)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分配角色,有情感地朗读课文。Step 3 Practice(兴趣活动、人人参与〕

Make a survey.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一些同学,询问一下他们的亲朋好友喜欢什么球类运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Step 4 Strengthen and extended(小结评优、课外延伸)

1.总结在本节课中每小组成员获得的sticker的数量,评出表现优秀的小组,并给予奖励。2.师生互动,同唱Pass the flame启发学生课外健身。Step 5 Homework(作业)

1、询问好朋友喜爱什么球类运动并做好记录,和老师、同学交流。

2、背诵课文并进行创新表演。

五、板书设计: Lesson 13 Basketball Baseball He/She likes„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泉头小学

孙立伟

第一周

一、教材内容

1、认真上好体育课。

2、队列和队形练习。

二、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态度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如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并随同集体完成队列训练。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法、情境设置法、提问法、游戏竞赛法。

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勤于动脑、积极发言。

四、教学程序

(一)课堂常规,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堂任务,提出课堂要求。

(二)认真上好体育课。

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以下内容:小朋友们从上小学起,要学习好几门功课,其中就有体育课。这是国家规定的安排在课程表上的课程,每星期要上三节体育课。

那么,什么是体育课呢?

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定会知道,或者大家到操场看看,就会知道---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或着进行走、跑、跳跃、投掷、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

那么,为什么要上体育课呢?

小朋友们都喜欢游戏、玩球,进行各种跑、跳、投等比赛活动,体育课就是为了满足大家这种活动心愿的。谁在体育课上能够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练习活动,有刻苦锻炼、不怕困难的精神表现,他的身体一定会更灵活,动作更协调;他的跑、跳、投等各种活动能力一定会提高的很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强,而且不容易得病。一句话: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健康的身体。

同学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有了健康的身体,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那么,怎样上好体育课呢?

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穿好轻便的服装、平底胶鞋;清理衣兜(不带尖、硬的东西);协助老师准备场地器材;提前到上课地点等候上课。

课上,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上课铃响,立刻站好队;专心听老师讲课和练习活动,不受操场其他活动的影响;练习时,积极努力,不怕困难,遵守秩序,注意安全,与同学团结合作,并能创造出新鲜的玩法。

课后,不要大量喝水(尤其冷水)合立刻吃东西。

能够按以上要求上体育课,就会成为身体健康的好学生。

(三)队列和队形练习。

教学方法:

1、老师组织学生到操场站队,调整队列位置。

2、进行队列操练。

教学要求:

1、站队快、静、齐。

2、精力集中,听讲认真。

3、认真随同集体完成队列训练。

(四)最后教师以概括的语言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迫切想上下节体育课的心理需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泉头小学

孙立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教学目标:

1、能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面积不变的长方形,通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操作、观察、比较中,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4、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硬纸片 剪刀 透明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宁江区的江滨公园?美不美?公园还要在这里铺草坪,这是其中的两块(电脑出示草坪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铺长方形草坪需要多少钱?(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可以解决)

2、铺平行四边形的草坪需要多少钱?师:需要先求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

1、猜想

那么大家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可能与边有关)只与它边的长度有关?大家看老师手中这个平行四边形,(演示)还可能与什么有关?(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究竟与它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2、实验

1)独立自主探究: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些学具,有数格子用的格子纸、印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和表格、剪刀、平行四边形,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生:我用数格子的方法。

师:数格子时,不足一格的按一格算,把得到的数据填在表格里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我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

师:用剪拼方法上的同学请读一下操作提示。(一生读)下面你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2)小组内交流:

师:通过数格子或者剪拼的方法,哪位同学有收获了?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组织好。一会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的方法。3)学生汇报:

第一个小组:(1)数格子(把表格带到前面说)(2)剪拼

师:你们成功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这一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生: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你们小组转化的清楚,介绍的明白真了不起)是这样吗?师课件演示解说强调平移

师:还有其他的剪拼方法吗?(你们组的方法与人不同,让同学们又学了一招啊!)生汇报后师演示(多么巧妙的剪拼,我发现你们的思维很灵活啊。)(我只能说两个字了:“佩服!”)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其他几个小组同学,通过动手操作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一起说(师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又该怎样写呢?s=ah

四、运用公式解决

师:现在我们来算一下铺这块平行四边形草坪要用多少钱?(生口算)

五、拓展练习

1、求下列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底15厘米,高11厘米

(不仅准确计算出了结果,速度还很快,真不错。)

2、开放题:这是一张全国地图,有一个省的地形很接近平行四边形,山西省。山西南北大约590千米,东西大约310千米,你能估计一下它的土地面积吗?(东西能否再平些)

三公开 篇2

一、“三公”经费公开的推进历程回顾

2011年全国“两会”上, 有200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三公消费”问题。同年3月和5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并在当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 在报告内容中纳入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 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接受社会监督, 由此拉开了我国“三公”经费公开序幕。随后, 各地开始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试点工作。2012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要求中央部门在2011年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总额和分项数额的基础上, 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 各省 (区、市) 政府要制订“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 争取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 实现省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同时要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及其部门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2013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3]73号) , 要求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总额和分项数额增长的中央部门, 要细化说明增长的原因;细化中央部门2014年预算编制, 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为购置费和运行费;各省 (区、市) 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 并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 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至此,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正式纳入国家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范畴。

二、市县“三公”经费公开的意义

与中省政府部门相比, 市县级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 特别是与普通老百姓更为贴近,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 迈出了“阳光财政”的步伐, 不仅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大进步, 也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体现, 具有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实现群众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公”经费作为政府财政资金的组成部分,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理应让公众知晓来龙去脉, 受到社会各界的监督。而公众通过关注“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决算信息, 能够了解政府办了哪些事, 花了多少钱, 有利于社会各界表达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是市县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与互动的体现, 也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体现。

(二) 有利于形成市县政府部门压缩“三公”经费的倒逼机制

“三公”经费公开只是手段, 目的是要通过公开促使市县政府部门清理超标、违规支出, 压缩“三公”经费。事实上, 市县“三公”经费的公开及细化, 公众可以通过对相近年份数据的简单对比, 了解某些部门“三公”支出的大致情况, 如果有违规违纪情况, 立即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迫使市县政府部门在“三公”支出中更加审慎, 从而形成“三公”经费压缩的倒逼机制。

(三) 有利于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务转变

现代国家治理理论认为, 服务型政府就是把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作为存在宗旨, 倡导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有效政府, 强调为社会提供公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也可以说服务型政府就是“公仆”性质的政府。市县“三公”经费公开能够有效促进市县政府部门公务消费的制度建设, 促使政府工作人员形成公仆意识, 防止发生公务消费挥霍浪费的不正之风, 从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

(四) 是深化政务信息公开的具体体现

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政府的内在必然要求, 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市县“三公”经费公开进一步兑现了政府推进重点领域政务信息公开的承诺, 彰显了政府推进信息公开的决心和信心。

三、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存在问题

近年来, 各级各部门在推进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市县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一) 对“三公”经费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尽管“三公”经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各级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个别部门和人员对“三公”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公开不过是公布几组简单的数据、写一些文字说明而已, 甚至有人认为是“三公”经费公开只是走过场、搞形式, 这些认识无疑将严重影响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的开展。

(二)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缺乏规范性

一是公开格式不规范。目前, “三公”经费公开的内容和格式没有统一的要求。市县部门“三公”公开内容差异很大, 一些部门公布的内容能够做到详略得当, 通俗易懂, 但也有一些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数据笼统, 内容粗略, 有的部门甚至仅公布本单位“三公”经费的相关表格, 没有文字说明。此外, 在公开的格式上也各自为阵, 没有统一性可言。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市县“三公”经费信息的质量和权威性。

二是公开口径不规范。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政府收支分为“类、款、项、目”四个级次, 并没有专门的“三公”经费科目, 而目前对市县“三公”经费信息具体应该公开到哪个级次也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程度存在不规范问题。此外, 虽然多数部门和单位“三公”经费是公共财政拨款产生的, 但也存在个别单位“三公”经费来源为非财政拨款, 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口径不一致问题。

三是公开途径不规范。由于市县部门“三公”经费公开主体存在多样性, 即每个部门为本部门及下属单位“三公”经费公开的责任主体。因此, 在公开过程中, 多数单位选择在本部门门户网站公开“三公”经费, 但也有部分部门没有门户网站, 只能选择其它途径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 客观上导致了市县“三公”经费公开途径不规范。

四是公开时效性不够。根据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 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市县“三公”信息公开, 特别是县级部门“三公”信息公开时效性问题还严重存在。

(三) 公开过程中相关部门协调不够

市县“三公”经费信息公开, 不仅涉及到信息公开部门本身, 还涉及到财政、信息等相关部门, 亦可能涉及到监察、审计等部门对“三公”经费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进行监督检查的情况。实际上要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工作, 必定需要上述部门密切协调配合, 不然势必会影响“三公”信息公开的时效性、规范性。但实际情况是, 各部门单位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安排, 很难协调一致, 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 公开后的舆论回应机制亟待建立

如前所述, “三公”经费公开只是手段, 公开后收集整理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 最终促进政府更加科学合理分配使用公共财政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是目的。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后, 公众或多或少会有疑问甚至质疑, 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作出舆论回应和相应解释说明。目前,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后的舆论回应机制尚未建立, 亟待研究制定。

四、规范市县“三公”经费公开的建议措施

(一) 建立健全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制度

规范市县“三公”经费公开, 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关长效机制, 核心是规章制度建设。只有用制度来规范市县“三公”经费公开,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目前而言, 市县“三公”经费公开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制度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要严格落实时效要求。中省对“三公”经费公开有时限要求, 即政府“三公”经费信息应该在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后15个工作日内公开, 部门“三公”经费信息应当在同级财政部门批复后15个工作日内公开。规范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必须要严格落实“15个工作日”的时效要求。二是要统一公开的格式。市县“三公”经费公开信息应当有较为规范的格式, 这样既能彰显正式与庄重, 也有利于提高公开信息的质量。在“三公”信息格式的设计上, 要有利于增强公开信息的准确性, 完整性、可理解性;简言之, 就是要通俗易懂, 便于操作。三是要统一公开的口径和公开的程度。在公开口径方面, 公共财政拨款产生的“三公”经费必须公开, 接受公众监督, 非公共财政拨款产生的“三公”经费应当做出相应的说明。在公开程度方面, 由于市县“三公”经费公开起步较晚, 可以先公开到“款”级, 以后可以逐步规范到“项”级。四是要统一公开的路径。市县“三公”经费应当有统一的公开平台,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各部门单位集中统一公开“三公”经费信息,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公众浏览阅读“三公”信息, 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五是要建立应答机制。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应当建立相应的应答机制, 当公众提出疑问、质询或者意见建议时, 由谁应答, 怎么应答, 都应该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和约束。

(二) 提高市县“三公”经费公开信息质量

一是要确保市县“三公”经费公开信息的合法性。相关部门单位公开的“三公”经费信息, 必须是通过法定程序经人大审议、财政批复后的数据金额。二是确保市县“三公”经费公开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汇总的政府“三公”经费信息应该包括所有政府相关部门发生的“三公”支出, 部门“三公”经费信息应该是包含本部门全部“三公”支出。三是要增强市县“三公”经费信息的可理解性。“三公”经费信息是专业财务信息,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 理解相对较难, 这就要求市县政府部门在公开“三公”经费信息时, 数据金额要尽量细化, 文字说明要详略得当, 通俗易懂。也有学者认为“为了保证‘三公’支出信息的可信性, 应该引入三方审计”。

(三) 建立市县“三公”经费公开考核问责机制

一是进一步明确“三公”经费公开主体。按照中央规定, 财政部门为本级政府“三公”经费公开的责任主体, 部门“三公”经费公开的责任主体是本部门。二是应该将市县“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绩效考核具有明显导向作用, 能够引导政府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集中推进一定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市县政府绩效考核应当增加“三公”经费公开工作这项指标, 赋予其一定的权重, 促进其更好地开展。三是要建立市县“三公”经费公开问责机制。一方面要加强人大、纪检、财政、信息、审计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分工协作, 落实工作责任。另一方面也要落实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当发生“三公”信息不公开、公开不规范、公开内容失真等情况时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四) 提高认识,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分工协作机制, 密切配合, 齐心协力推进此项工作。政务公开管理部门要开设平台, 推进、协调、指导“三公”经费公开工作;财政部门要负责本级政府“三公”经费的核算、审核、公开, 指导各部门按照统一口径、规范“三公”经费的核算, 审核批复部门“三公”经费报告;审计部门要对被审计单位“三公”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计监督;监察部门要对“三公”经费信息进行监督, 对信息失真的相关人员进行问责。

公开“三公”经费看点何在 篇3

公布速度为何慢一拍

这一消息一出,当时就引起了舆论的担忧:要让所有中央部门,尤其是那些油水衙门公布“三公”费用,真的那么容易吗?会不会遇到来自各部门的阻力呢?各部门又会不会用各种办法把决算表做得漂亮呢?

事实证明,公众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自4月14日科技部成了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部门后,一直到6月30日,都没有第二个部门公布数据。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这反映出绝大部分中央部委缺乏主动公开的意识和动力,害怕一旦公布后,公众认为经费偏高会使得自己处于被舆论口诛笔伐的不利位置,因此纷纷采取观望态度。

或许是受到了来自国务院的压力,进入7月后,许多中央部门开始集体公布“三公”数据。尤其到了7月11日以后,每天都有若干中央部门公布“三公”数据。截至7月28日,只有11个中央部门尚未公布数据。

审计署成“模范生”其他部门太模糊

在众多公布的数据中,审计署公布的数据得到了舆论的广泛好评。“因公出国”花费,总数617万元,69个组团368人次。“公车”经费,车辆购置支出115万元,新购轿车2辆(每辆25万元)、小型客车1辆(27万元)、越野车1辆(38万元);实有公车206辆,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5.41万元。“公务接待”经费,涉外接待支出140万元,接待国外来访24个团组139人次……

一直关注预算公开的北京忆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劲松认为,审计署公布的“三公”经费账单堪称一个样本。从出国费接待费精确到“人次”、公车经费精确到具体“车辆”,一定程度上执行了国务院“细化公开内容”、“公开得更详细”的要求,加上说明,纳税人可以看懂这个账单。

然而与审计署相比,其他部门公布的“三公”数字则十分模糊,很难让人看懂,公众更是难以判断这些消费是否合规合理,支出项目也没有解释说明。

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陈秋生认为,“三公”经费公开的关键,是所公布的科目要细化。我国预算科目设“类、款、项、目”四个级别,此前公布的预算报告多数公布到“类”和“款”,具体的各种行政开支从中看不出来,应当公开到“项”甚至“目”,并做出相应的解释说明,让公众一目了然。

公务接待:中科院一天“吃掉”住建部一年?

各部门数据采集标准和范围的杂乱也使得各部门“三公”数据缺乏横向对比性。

比如,去年中科院的公务接待费是9995.5万元,日均27万元,而住建部去年的公务接待费仅为26.07万元,因此有网友惊呼:中科院一天“吃掉”住建部一年!可事实上,中科院的公务接待费包括内宾的公务接待和外宾的公务接待。由于国际科技合作交往比较频繁,外宾公务接待费非常大,这些费用都需要中科院自己买单。然而住建部公务接待费用却可以有下属二级单位买单或房地产开发商请吃饭。用经济学家许小年的话说:“这个不难解释,一个总是被招待,有人埋单;另一个不得不招待别人。”

而今年住建部竟然在去年基础上再被砍去一半,只有13.95万元,在食品价格飞速上涨的今天,更是让人感觉匪夷所思。更有网友直言:如今一个镇政府一年招待费恐怕都不止20多万元,堂堂一个住建部才吃这么点钱,谁信啊!

另一个在公务接待费用上引起极大争议的是因郭美美事件而正陷入舆论漩涡之中的中国红十字总会,其去年公务接待费用只有15万元,今年预算更是降到了3万元,让人对数据的真实性十分怀疑。毕竟,今年4月还爆出过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一顿饭花掉近万元的新闻,区区一个区级红十字会都如此“奢侈”,红十字总会的吃喝费用又岂会这么少呢?

公费出国:计生委忙出国太雷人

在公费出国方面,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国家计生委的因公出国费用居然高达470.54万元,超过“三公”总额的一半。这让许多网友表示看不懂。计划生育是我国特有的国策,还要出国学习考察什么呢?“中科院出国费用高或许是为了考察国外高新科技,商务部出国多是为谈生意,计生委花那么多钱出国,难道是出国学习先进的避孕技术?或者是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计划生育政策,为全球人口危机减压?还是向发达国家介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优越性呢?”一位网友这样调侃道。

公车支出:口径模糊 难以判断

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这一栏,猫腻就更多了。此前北京公开了公车数量,但采取的是最小口径: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为62026辆。这个数字立刻引起公众的强烈质疑。此次中央部门公布的公车统计口径也没有明确,各部门各说各的,也没有明确解释。

比如海关总署去年公车费用高达4.57亿元,并表示“车辆大部分为执法执勤用车,不同于一般公务用车,是开展执法执勤工作的必要保障”。有关专家指出,海关总署不应该把执法专用车与为官员服务的一般公务用车混在一起统计,应该区别对待,因为公众真正关心的是官员用车。如果只是笼统计算,公众就无法对官员用车花费进行有效监督。

由于口径不一,于是有人提出通过算人均支出来进行横向比较。可惜的是,在已公布“三公”经费的中央部门中,仅有10多个部门提供了人均数据。目前来看,国务院扶贫办在编134人,去年“三公”总支出144.94万元,人均10816元,排名第一。不仅如此,扶贫办今年的“三公”预算还进一步提高到了148.29万元,这么高的人均“三公”消费额着实让“扶贫”二字黯然失色。

三公开汇报材料 篇4

近年来,我镇按照“两公开、一监督、民主管理政务”的原则,围绕 “规范、提高、拓展、扩面”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执行阿克陶县关于印发《阿克陶县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实施意见》的通知(陶党办发„2009‟27号)文件要求,全镇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以下简称三公开)面达100%,公开规范化达90%以上,清了集体“家底”,亮了干部“箱底”,明了群众“心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规范了干部的行为,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二是拓宽了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渠道,促进了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三是有效地解决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四是群众对政务、村务、特别是财务的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同时也有了监督的机会,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五是镇效能建设、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为推进全镇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创建了良好的环境。

一、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强化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改善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基层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拆除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隔心墙”,架起“连心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理念,把三公开工作作为了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紧抓好抓落实。一方面,加强了组织领导。镇上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任副组长,镇纪

委、党政办、民政办、财政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公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镇三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同时,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全镇三公开工作由镇纪检委牵头,各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责任制。我镇还列出了专项经费,做到了人力、财力、精力三到位,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加强了宣传发动。我们坚持把舆论导向作为深化镇三公开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镇党委委、镇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在全镇大会上多次讲到推行三公开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督促各村、各部室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今年来,全镇共张贴标语80条,发放宣传单700余份。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力宣传,三公开日益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二、坚持科学实用的价值取向,规范公开内容,拓宽公开渠道

我们按照公开透明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富民这根主线,在三公开上突出了科学实用的价值取向。在内容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办事事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和办事纪律“五公开”的基础上,坚持全面性、时效性、合法性、真实性、整体性五项原则,公开了富

民增收的相关举措,公开了创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公开了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突出了三个重点,逐步实现了由“我们公布什么,群众看什么”向“群众想看什么,我们就公布什么”的转变。一是突出了涉及工作大局的阶段性工作。包括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各个部门的重大决策及重大改革措施;镇、村的重大决策及重大改革措施、月度财政收支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土地规划和征用情况、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等等;二是突出了热点、难点问题。包括计划生育二胎指标、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种粮直接补贴、农村低保、新农保和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等;三是突出了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如党组织成员的分工、工作目标任务,党组织决策程序和办法,党员干部的奖惩情况,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新党员的发展、党费收缴、困难党员的救济、廉政建设制度情况以及重大党建主题活动等。在形式上突出了多样性。在公开的形式上,我们注重多样化,力求做到多渠道、宽领域。重点抓好了“三设立”:即设立了规范、实用、便捷的三公开橱窗,常年集中向外公开;政务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和“阳光作业”,基本上做到了固定内容长期公开,动态内容定期公开,专项内容适时公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及时公开。我镇全面实行三公开后,找到了提高镇执政能力的切入点,党委政府的形象大大改善,党群干群的关系不断密切。

三、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实施整体联动,狠抓监督检查

为使三公开工作充满活力,我们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探索研究,提高了公开效果,巩固了公开成果。一方面,“联动公开”。在内容上,镇、村三公开的内容互相呼应,上下一致,方便群众查询、监督。如,对计划生育、义务兵役、工程建设等内容,我们要求镇及相关部门和村同步、配套公开。在程序上,统一建立公开资料的申报、审批、批准和公开后的投诉反馈程序,并明确镇纪委书记负责镇三公开的监督指导及各村三公开工作的协调。在时间上,按内容不同长期、中期、短期、及时公开,及时调整更换公开内容,并将上月重要工作予以公开,各村财务原则上按季度公示,但对集体财务来往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要求按月公布一次;同时,我镇制定了领导接待日制度,班子成员轮流坐班,直接宣传政策,解答群众疑问,处理有关问题。另一方面,强化监管。为了使我镇三公开真正落到实处,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一是制订了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必须做到“一到位”,即组织领导、责任人员到位;“一规范”,即规范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栏设置;“两齐全”,即内容和手续必须齐全; “三上墙”,即做到办事程序上墙、办事依据上墙、收费依据上墙。二是严格了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三公开工作,对工作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的村和工作人员,镇纪检委将从严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我们专门成立了督查组,对各行政村的三公开情况进行了明查暗访。三是严格了监督制度。各部门、各

村对收集的意见逐条登记,及时给予答复和处理。同时上报镇纪检委备案,有效地防止了假公开、片面公开或滞后公开现象发生。

三公开执行情况汇报 篇5

一、“三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一思想,深刻理解“三公开”的重要意义。

我局召开专题会议,就“三公开”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充分认识开展“三公开”工作的重大意义。“三公开”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需要。全局上下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理念,把“三公开”工作作为强化行政能力、提高服务水平、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来抓。

(二)强化责任,全面落实“三公开”各项工作。

一是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的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党务政务公开日常工作。同时,在充分征求广大党员群众的基础上,制定了《xx县环境保护局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对党务政务公开内容进行了全面细化和充实。针对每一项公开事项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公开方式、公开时限和公开范围,具体工作由办公室负责,确保公开工作落实到位。三是逐步完善档案资料归档工作。对公开的相关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分类、归档保存,以备党员、群众进行监督和查询。

(三)规范操作,确保党务政务公开有序、及时到位。

一是认真执行公开内容的提出、审核、公开、反馈、再公开五环节,确保公开程序规范有序。二是根据公开内容确定不同的公开形式。公开的形式主要有公开栏、会议、文件材料以及网络、报纸等。对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党员发展等内部性事务,采取公开栏公开的方式;对日常工作安排、工作动态、重大环境案件处理情况等内容,采取召开会议和发放文件的形式公开。对行政审批、办事流程等内容,通过网络向全社会公开。三是准确把握公开时限,确保公开内容及时到位。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规范性文件、制度规定以及环保部门的组织机构、分工职责、议事规则、办事程序等具有稳定性内容的公开事项,实行长期公开。

二、存在问题

我局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目前已全面推开,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党员、群众对参与和监督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各类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研究解决。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宣传,突出重点,督促检查,把推行“三公开”制度作为党组织建设和提高执法水平、服务水平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体现为民务实理念,树立环保良好形象。

参加三公开听课心得体会 篇6

北留中心校李家小学 于晨燕

3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演礼中心小学举办的“三公开”教学暨能手考评活动,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学到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在演礼中心小学我听了秦老师的英语课,学到了很多,感受很深,收获也很多:

1、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

2、教学活动设计多样化,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句型操练方面采用情境对话练习,不仅设计得针对性很强,而且分层也合理得当。

在聆听了各位教研领导及老师们对这次听课活动的点评后,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平时我在这一方面做得欠佳。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秦老师调动学生的方式。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

二、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那天的听课中我发现秦老师具备以下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而且有着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三、在新知操练时以趣味性为基础。操练复习单词的这个阶段,切忌一味地领读、跟读和朗读。提倡对新知的操练要活动化,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操练活动中来,用不同层次的活动来巩固四会单词。在这一环节的活动设计时,秦老师不仅考虑到了活动的层次性和有效性,而且活动设计由易到难,由单词过渡到句子,由机械的操练过渡到语意之间的传递,使学生在螺旋式的操练活动中巩固学习内容。

三公开 篇7

一、“三公经费”的内涵与范畴

“三公经费”指的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费中涉及因公出国 (境) 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方面的费用支出。具体包括:工作人员因公出国 (境) 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 (含外宾接待) 支出等。

然而根据《新京报》2013年12月27日报道, 全国已有30所高校公布了上年“三公”经费, 总额达6884.73万元, 其中浙江大学最高, 达1107.8万元;广东体育学院为零。如此之差异的出现, 笔者认为, 由于高等学校自身固有的特点, 其“三公经费”的内容和范畴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同时也存在一定隐蔽性。因此高校“三公经费”数额之大小, 往往与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和财务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二、高等学校“三公经费”的特殊性和隐蔽性

(一) 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的特殊性

高等学校从其性质和社会职能上讲是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 基于这一属性, 高校按照上述范畴发生的“三公”支出往往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因公出国 (境) 费:对于一般行政事业单位来讲, 因公出国 (境) 主要工作任务为考察、交流、访问等, 防止过高的因公出国 (境) 费用的目的是控制公款出国旅游等不良社会现象。然而对高校而言, 教师学生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发生的参加各类国际会议、学术交流、师资培养培训、合作办学、公派学生交流等出国出境活动应当与上述现象有着本质区别。这些对外交流活动往往是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 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之一, 因此不能简单定性为“三公经费”的支出内容。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该费用一般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一定级别官员专车和工作人员用车发生的相关费用。对高校而言, 除了正常的公务用车费用外, 还存在着因多校区办学发生的校区交通车辆的购置与运行费用, 以及在教学计划内的教师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比赛、科研学术交流、生产实习及社团活动等日常发生的车辆运行费用, 这些费用往往也是和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相关的, 应当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支出, 并非是公务用车的范畴, 但高校在会计核算时往往不易将此部分支出从车辆运行费中分离, 因而导致了公务用车费用的虚增。

公务接待费:高校的综合发展需要在各个方面拓展生存空间, 教学、科研、学科、实验室、招生就业等等;此外各类评比、检查等活动也始终贯穿于高校的日常管理事务之中, 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高校在公务接待方面的支出。

(二) 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的隐蔽性

高校日常各项经济活动均围绕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展开,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避免的出现一些应当属于“三公经费”范畴内的支出被“包装”成教学科研的业务支出,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通过各类会议转移部分招待费用, 从会议费科目列支应当属于公务接待的支出。

2. 差旅费用中往往包含公务车辆运行的费用, 从差旅费科目中列支部分公务用车运行费用。

3. 通过各类培训班、科研项目变相转移部分应当属于“三公经费”范畴的支出。

4. 通过虚假的经济事项或票据隐匿部分属于公务接待的支出, 最常见的有购买电子产品作为礼品、购买消费储值卡换开为“办公用品”发票等等。

此外, 部分高校还通过下属科研院所、经济实体等关联单位转移支付“三公经费”支出, 这一类的行为往往更加隐秘, 难以被发现并归集到“三公经费”支出之中。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 现阶段高校“三公经费”的公开, 仅仅是对已经发生的相关支出的分类汇总统计, 只能片面的反映高校“三公经费”的真实情况, 缺乏从预算到核算、决算、公开、监督这一过程性的管理, “三公经费”公开的质量和可信度都不高。

三、推进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 有效监管和控制“三公经费”

(一) 做好预算编制精细化, 从源头控制“三公经费”。

预算编制是高校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 也是控制“三公经费”的第一道关口。目前, 大多数高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 往往采用“经验主义”, 通常在以前年度预算数和决算数的基础上简单加加减减, 带有很多主观性, 缺乏对各项预算支出进行科学的合理化测算。笔者认为, 高校首先应当将“三公经费”从基本支出预算中分离出来, 按照项目支出编制预算。这一点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是部门预算中将“三公经费”单独预算, 目前各高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是将校内预算与部门预算接轨, 也单独安排因公出国 (境) 、公务用车购置与运行、公务接待等三项支出, 杜绝“两张皮”的预算。其次高校应当根据学校发展的工作计划和切实需要, 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对三项支出精细化测算。例如:因公出国 (境) 费用, 可以根据因公出国 (境) 团数和人数详细测算出国 (境) 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签证费、其他杂费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 应当分别测算车辆购置及运行两部分费用, 其中运行费可根据公务用车数量测算车辆保险费, 根据行驶里程历史数据测算燃料费及安全奖励费, 根据车辆年限测算维修费等等;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结合当地物价水平, 根据预计的公务接待的次数人数, 合理进行测算。总之, 高校“三公经费”从预算的环节开始就应当做到有理有据, 有账可查。

(二) 做好内部控制精细化, 从制度上约束“三公经费”。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是降低“三公经费”支出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高校应当制定约束“三公”行为的相关制度, 明确相应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 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 建立预警制度, 完善监督机制。例如:对于因公出国 (境) 行为, 经过学校决策机构审批同意后, 由外事部门对外出事项与任务、外出人员、目的地、外出天数、经费预算等信息进行校内公示, 事后再对每次出国 (境) 发生的所有支出明细进行公开, 据此比较是否有超预算范围的支出发生;对于公务用车, 应当由相关职能部门扎口审批, 对用车事由、用车时间数量、行驶里程等信息做好备案登记, 防止未经审批用车、超审批范围用车甚至公车私用等行为;对于公务接待, 也应当由相关职能部门扎口管理, 避免未报批接待、超标准接待等违规行为。此外, 对于三项经费的支出, 财务部门可以建立预算执行预警制度, 当支出总额度达到预算额度一定比例时, 应当提醒学校管理部门和决策机构。

(三) 做好会计核算精细化, 准确归集“三公经费”。

笔者前述已经提到, 现阶段高校“三公经费”的公开仅仅是一个事后反馈, 是对已经发生的相关支出的汇总统计, 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弹性空间。高校财务部门应当在进一步明确“三公经费”内涵的基础上做好核算过程化管理。首先, 应当在财务系统中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明细设置因公出国 (境) 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等四个二级明细科目, 实现和预算的无缝对接。其次, 财务人员核算时应当仔细甄别, 避免将与教学科研等活动相关的支出归集到“三公”支出, 人为扩大“三公经费”。具体实务操作中应当重点关注以下经济事项:将各类学术会议、评奖比赛中的工作餐归集到公务接待费用;将教师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教学用车费用归集到公务用车运行费;将出差过程中发生的伙食补贴标准限额下的餐费归集到公务接待费;将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的教师学生出国交流的费用归集到公务出国境费用等等。最后, 财务部门在核算过程中应当仔细审核“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批权限和支出明细, 杜绝缺审批程序、超预算超标准的“三公”支出从财务报销付款;同时应当强调预算执行的刚性原则, 严禁在会计科目中相互调剂, 严禁在其他预算经费中列支“三公”支出, 变相隐匿“三公经费”。

(四) 做好信息管理精细化, 及时监督“三公经费”。

首先, 高校应当尽快推行公务卡结算, 实现支付信息的电子化, 有利于财政部门将公务支出信息统一纳入财政动态监控的范围。其次,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利用校内财务信息管理平台, 授权校内相关机构部门, 例如审计处、监察处等, 或者相关人员, 例如学校纪委委员, 工会代表、教代会代表等实时查询“三公经费”支出的权限, 做到真正的动态监控, 也能有效遏制“三公”支出。

四、结束语

高等学校“三公经费”的公开, 仅仅是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老百姓对高等学校“三公经费”关注度之高, 也反映了他们对教育体制去行政化改革的愿望。高校应当借此为契机, 勇于面对机遇和挑战, 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促进学校预算改革, 夯实财务核算工作,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开创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秦顺红.“三公经费”公开对高校加强财务管理的启示[J].会计之友, 2013 (11) .

[2]韩俊仕.“三公经费”公开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10) .

[3]孙凤海, 祝慧洁, 顾黎明.试论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6) .

公开是原则 不公开是例外 篇8

政府信息需要公开,承认民间社会的知情权,打破了全能政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信条。信息与民共享,是信息时代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跨出的关键一步。

从哈尔滨市民抢购矿泉水、广东西瓜注水事件,到最近的北京病猪肉短信谣言,近些年来,虚假信息传播导致的社会纷扰频频发生,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时遭受影响。这种状况到底是因为信息泛滥,还是由于信息饥渴造成的;人们轻信流言是过于脆弱敏感,还是信息不透明增加了社会压力?

由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系统以及个人通讯设备构筑起来的信息时代决定了封闭信息越来越不可能。这个快捷流畅的平台,没有真信息,就会被假信息占领。事实证明,在这个时代,社会的承受能力与信息的公开程度是成正比的。信息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起草组负责人、社科院法学所周汉华教授曾表示,出台这部条例最核心的动力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他认为,信息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让信息流动起来,而现在掌握着全社会80%信息的政府信息还处于封闭或静止状态,迫切需要出台法规让它们动起来。

政府信息难以流动,不是因为我们的硬件不足,而在于政府的组织形式、工作方式都存在全能政府时期的惯性,喜欢走“内部程序”处理公共事务。不少政府工作人员把工作领域看作自己的“私人领地”,把部门掌握的公共信息视为“私产”。这就造成电子政务徒有其表;虽然设置新闻发言人,但真有事儿时却不一定能找到人。

在《保密法》之外,有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个“公开法”,把政府信息“不公开是原则,公开是例外”扭转为“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这将在政府部门产生一场工作制度的革命。

人民群众对政府信息渴望已久,江西省上饶县曾有一位农民将各级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和规定汇编成小册子,供乡亲们查阅。当地政府部门知道后予以收缴,他们担心的是农民一旦知道了相关的规定后,就不再听任其随意收取各种本不应收的税费。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政府不但不能收缴这样的小册子,还有义务免费向群众提供这样的册子。把“内部程序”全部变成“公开程序”,行政措施一一放到阳光下面,人们就可以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法规去鉴别哪些是必要的审批,哪些是为了寻租故意设置的门槛。靠政府信息寻租、靠暗箱操作牟利的蛀虫自然会失去藏身之地。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设有专章规范特定政府信息是否公开的程序,政府机关必须按程序决定是否公开。此举将打破地方政府对公共信息的垄断冲动。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信息何时披露、怎么披露都可以的状况将成为往事;地方政府预算流向、城市地价、商品房成本都将不再是百姓不可与闻的秘密。

政府信息公开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法制建设的进一步进展。如果一位公民向政府部门索取他需要的政府信息,而政府部门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争议发生后,公民是否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尚在争议之中。

上海市2004年1月发布的《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中,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政府机关违反本规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2006年6月上海某记者因市政府某局拒绝采访、引用《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相关条款向法院起诉的案件,却未能开庭而无疾而终。

上一篇:华为光通信技术白皮书下一篇:地砖铺贴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