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犹寒散文诗

2024-10-04

远山犹寒散文诗(通用7篇)

远山犹寒散文诗 篇1

远山尽头-记事散文

记得去年七月,我最后一次爬家乡的老鸹山。

那是我外出到遥远城市,打工回来后的事情。那天不知什么原因,单纯的很想去,爬远方那座在我童年里的山,于是我便没有迟疑的独自向着山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沿着曾经和弟弟一起走过的,已经逐渐难以辨别的路,穿过山脚的树林朝着山顶攀登。

说起这座山,在我的小时候,它却是我向往里“高大”“遥远”的山峰。直到后来慢慢长大,在爸爸的陪伴下第一次爬过这座山,后来也和弟弟嬉戏着到山上玩过几次,再后来便是我离开家乡到远方的城市上学。想来我已走过嵖岈山仰望过嵩山这些更高的山,却无法放下这家乡平原上的小山。

老鸹山,这个奇特的名字的由来,在记忆中早已变得模糊,好像是在很早的时候,我曾曾祖父成长的年代,被饿死的`人的尸体都抛弃在那座山上,引来了很多乌鸦的原因,不过这只是存在于父亲曾给弟弟和我讲起他的故事里。当时几岁的我和弟弟总会爬上屋子后的柴垛,张望着晨雾与初阳下老鸹山的远与高。孩提的梦想由此而生,什么时候去看看这座山?是不是真的有很多的乌鸦。

那天,仿佛是多年后的时光重现,终于我再次来到她的脚下。这段并不遥远的距离,却使自己的童年有着这么多的期盼与向往。这种感觉好像长大后上中学时,倚在教学楼栏杆向远方遥望的自己,在心里默默念叨,什么时候能够越过重重的山峦,到山那边的城市看看。我从山脚下沿着小路,穿梭在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慢慢走着,看着风景,看着回忆。漫地的小花和青草相间分布,偶尔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突然在不远的前方,一些散乱堆放着带牙石块映入眼帘。猛然我意识到我是走过这里的,曾和弟弟一起,也许山路改变了一次又一次,但不变的是存在我记忆中,那些走过路过的深刻留念。当年弟弟和我,带着些胆怯,穿过这片幽深的树林,树林的尽头是一片开盛的芝麻地,漫漫白色花的海洋,在山脚下独成一处风景。因此弟弟和我堆了这堆石块做路标,为了下次来玩。我拉着弟弟的手,从花丛中跑过,在大石头上爬过,跑进半山腰的送子菩萨庙,欢快地站在山顶大喊。“哥哥看到没,我们的家好小”弟弟指着家的地方给我说。是呢,好小好小。

我渴望着远方,同时又胆怯着远方,不过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远方。即便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做火车,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我终究踏着大学的启程,穿过重重的山,来到了未知的城市。我走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导游,没有邂逅,也没有太多牵绊,在这条分离又重合的路上成长。我跨过了那堆散乱的石块,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一片荒芜。“已经不复存在了吗?”“那些时间呢?”我在心里反复询问自己。当我站在山顶,去向下张望,曾经那个弟弟指着小屋的家,已经不在了。那些曾经存在于视野里山下的青砖瓦房,也已经成了高楼别院。

在这通往远山尽头的旅行中,我终于明白,过去了的就再也不会回来。人生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回走,那些未知的足印下留有怎样的色彩,你想追觅怎样的生活,正待你坚定的前往。

拥抱生命中的远山现代散文 篇2

当绿色生态重新回归人类的视野,人们才仿佛如一只只迷途的羔羊,暮然醒悟。山与林,注定是朝夕共处、互相爱恋的,谁没有了谁,都不是完美的谁。

天地赋予了生灵万物,而树是林的细胞,细胞自然成了山的林,林成了山的灵魂。没有林的山,就没有了灵气。山的风景是突兀的。

刀耕火种的年代,是无奈、无度、无知、无畏的原始时代。而当现代的人回归到某一特定的原点,则是无情、无义、无序的时代。

不是吗?那郁郁葱葱的山,给了我们丰富的柴火资源,好像取之不尽般。自从智慧的人类开启了生火熟食的进化之门,它就承载起人们多少的时光重担呵。

从此人们的一日三餐竟不能离开它了。

千百年来,远山就是世世代代先祖的靠山,远山就是我们的生命所依,如水般的命脉。

因它,世世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因它,我们也从树上衍化,落地生根。

我们盘山,我们占山,我们靠山吃山。

当我们吃尽了山,山就会击得人生生的痛。曾几何时,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家园淹没。祖先的丰功伟绩也在顷刻间被一片泽国中湮没,如烟云消散。

没有了林的守护,山就变得满目疮痍,苍凉遍野,早失却了灵气。

如游离的魂。

曾几何时,远山在童年的记忆里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

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阳光雨雾中,远山都是无与媲美的,有留传上百年乃至千年的一丛丛的参天古柏、古松、古桉、古杉树,这些传说中成精的生灵,俨然成了淳朴敦厚的山里人心中的神树,被虔诚地供奉着,逢年过年,烟火缭绕。

曾几何时,远山的树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它们有滋有味地吸收着天地之养分,装点起自然的风貌。山变的活泼起来,那潺潺泉水,是它跳动的脉搏,那呼呼的山风,是它那欢乐的歌唱,百鸟更愿意以它为荣,筑巢安家。

在它枝叶繁茂的庇护下,一只野兔或果狸,倏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无数个夜晚和白天,森林里都会响起自然的交响曲。

——美妙的交响曲,天籁之声。

曾几何时,我们徘徊,我们彷徨,我们无措。

过去是伤。我们在向山林肆意索取。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日三餐之炊不像现在那么方便,手指轻轻一扭煤气开关,一股蓝色的火苗就跳跃起来,三五分钟就可以开饭。那时候,乡下都是烧柴。弄一餐饭得费上半天的工夫,还弄得全身上下都是柴灰,想想那时做饭真的是一件不轻的活。而我从小就与大人一起去山上砍柴。

先是砍生产队分给我们几家的.一座山。

都说十年树木。一棵树长大得花好几年的时间。我们一刀下去,只需三五分钟,碗口粗的树就凄惨地倒下,枝桠脆脆地打在一片草丛上。唯留一截树墩子还紧紧地扎在大地上,树墩子上流着乳白色的树汁,像是它的眼泪。

树在无声中失去了生命,这些山的守护者,山的精灵,可能打心里憎恨我们这些砍伐者。

可我们的砍伐行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在肆意地不断扩大、延伸。

人们理所当然地说,没有这些树,我们的膳食何以为继?就像树一样,没有了山,何以为家?

当漫山遍野由绿色转为光秃秃的“馒头”一片时,大人们无暇以顾。

只顾眼前利益的结果,变本加厉,反而热衷于思考到更远的山地去砍伐。那已经是属于邻县的林地。可是,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各家各户猪吃的、人吃的所有一切熟食都必须用山上这些炙手可热的“山灵”来解决。

于是,大人们通常就会蹲在天井一隅的磨刀石旁,在月辉下磨刀霍霍,斧头和镰刀不久就泛着寒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不老名言又在今夜“倾情上演”,我们这些小孩往往就被大人吆喝着早早上床睡觉。

月上柳梢,人约三更。

大人们不约而同地在屋后集合,小孩子夹杂在人群中,盗伐行动悄然开始了。

我们必须在黎明前赶到目的地。否则就会被人发现。而我们这些盗伐者一旦被捉,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轻者罚款,重者会被扭送到公社去批斗。

四周一片漆黑,山风阵阵。小孩看着大人摸黑砍伐大树,刀光在黑夜中飞舞。树的伙伴静立着看自己的同类倒下。

大人砍完一棵大树后,又砍伐一棵小树,然后利索地削去枝叶,将小树放在小孩的肩膀上扛着。大伙急匆匆地往家的方向走,连呼吸这黝黑山林里的新鲜空气的时间都没有。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时,已能看见山下炊烟袅袅。这时,累得气喘吁吁的我,才发觉汗水已湿透了身。

回到家,将肩膀上的树往天井一扔,舀一勺清凉的井水,咕噜咕噜喝个痛快后,就等着大人摸摸我们的小头夸奖我们。

不久,连邻县那片茂密的山林也被我们盗伐光了。

再无树可砍。

再后来,国家实行了封山育林的政策,飞机在不断播种,护林员日夜在山林里巡逻。

盗伐行为渐行渐远。漫山遍野的养眼的绿色在集体的呵护下重新披上了山头。山林重新焕发生机。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抛弃了刀耕火种般的炊火行为,由烧柴改为烧煤炭。只是逢年过节,需要大量烹制年糕甜品时,才偶尔使用些柴火。木柴慢慢失宠。

再后来,液化石油气因使用方便快捷逐渐被乡亲们所认识,大家纷纷使用起了煤气灶。烧柴的时代已过去。

曾经的无奈,曾经的集体砍伐,随着时代的进步,最终消失。

每每想到这些记忆中飘远而又懵然转回的往事,心绪难平。想到深处,连呼吸都是痛。曾经的参天蔽日的山林,在我们千回百转的砍伐中毁灭,那时的我们居然无动于衷,不思反省,老祖宗薪火相传留下的一片山林,在我们手中断送,而且殃及周边。

幸运的是,饱受蹂躏的山林又开始充满了灵气。

我问父亲,家里现在应该收割完山上的红薯了吧?

父亲回答说,已经很久没有在山上种东西了。

我问,为什么呀?

山上有了野猪,被刨了。

我懂了,多年的护林,使野生动物也繁盛起来了。而关于野猪的故事,以前只是老一辈口中的故事,现在,我更乐意接受现实。我们懂得,这片生养着千千万万山里人的远山,终于返璞归真,还原了它那青山绿水的原貌。

在它叶落归根般的情怀中,它曾经容我们伤害、许我们离弃,虽然它曾经在默默地抱怨过,无声地流过泪。

然而,现在它已经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它张开高大的双臂,许我们再回头,重新拥抱。

入梦如归。

儿子,我们村安装了自来水。水源地就在那片远山脚下。不久前,父亲电告。

我心欣喜。原来,热心的华侨以及乡贤出资,在那里做了个水塔,又接上了水管,山里的泉水就大大方方、源源不断地地流入了千家万户。

这是山的深情回馈。茂密的林木,是我们用心呵护的结果。

地下自然积蓄了泉水。涌泉相报也。

远离了远山来到大城市的我,深谙空气和水对生活、生存的重要性。也经常在周末的“家庭日”里举家出动,不惜驱车到百里外的山林爬山看景。

看着似曾熟悉的山,我更加怀念家乡那山,那景。

那陪伴我、拥抱我幼小生命的远山,那被我们透支的远山,梦里依稀。

远山,融入了我血脉深情的山。

远山的呼唤 篇3

在我放假以前,妈妈就去了甘孜州,他是四川三大自治州之一。我本以为那里的学校是十分美好的,可是,妈妈的照片使我大吃一惊。

听妈妈说:“这个是和平小学,原来他们只能在帐篷里上课,而现在的教室,是一些好心人捐赠的。而和平小学只有六十名学生,两名教师,而且教藏文的老师还没有工资!教室里没有电灯,只能靠太阳光照亮教室。没有黑板,只有一块小小的白板。只有一只油性笔来写字,同学们的文具袋呢?没有,只能靠一个小小的塑料袋来带文具,没有一个固定的教材,只能想到哪里,讲到哪里。作业只能靠一个小小的本子来做,活动的`地方只有教室门前的一小块地方,又没有草,有没有一个栏架,他们只能玩那些不需要任何道具的追逐游戏。吃的,必须从家里带到教室去。”

而我们呢?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着那一本本设计好的教科书,拥有几千个朋友,几十个老师,生病了,有生活老师照顾;成绩差了,有老师帮你补课。一个长两三米,宽一两米的大黑板,写下一排排大字。一下课,我们就可以去操场打羽毛球,打篮球,踢毽子,跳皮筋。每个人都有着齐全的文具,做作业的本子就分了许多类。吃的是营养师科学配比的营养餐。跟他们比起来,我们的生活多么无忧无虑呀!

让他们过上一样幸福快乐的生活吧!在夏天,少吃一个冰淇淋,冬天少喝一杯热奶茶,把这些积攒下来的零用钱捐给他们,把自己不能穿的衣服捐给他们。为了实现他们自远山来的呼唤,为了让他们的生活也一样充满欢声笑

远山的呼唤作文 篇4

晚间,郑总这人还真大方,为我们开了三千多一夜的星级房,感谢刘欣带来一款爷。菅他呢,几天没洗澡了敢紧敢紧!

洗浴后,郑总又请我们去大厅喝咖啡,并问服务生有k歌不,听说有,刘欣倒底年轻些,同何勇基呼同声;好啊!我虽喜欢唱歌,但这几日翻山越岭累得很,真想回房休息,又怕扫大家兴趣,随和吧。怪不得郑总要k歌,他那浑厚的男中音演唱着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主题曲,真唱得好!刘欣、何勇俩歌霸,我累正好做个听者,郑总邀请我共唱《东方之珠》不唱还好,唱完便要我独唱,他们叁拍着巴掌,我壮态虽疲倦,但还是打起精神唱了首《陪你一起看草原》二小时后,各自回房休息,刘欣刚来不累,她睡不着想与我聊天,懒得理她,闭上眼便到梦里了。

晨起,我们一行去了最远的一站,板壁岩。在路过风景垭途中的某一绝岭之上,公路左侧突现云海茫茫,一望无涯。在一片惊呼声中,郑总停下车来,并用相机不停按着快门,刘欣、何勇更是怕失去这精彩瞬间,摄像机在她们手里那真叫一痛快!你还别说,这里的秋声里真带有原始的野性,也充满神秘的色彩,那些旷古的幽情就连满山坡的青苔也无法盖住。

到达板壁岩时,我们正好遇到二个旅游团,导游举着小旗在前面边引路边讲解,板壁岩是一片石林。据说就是在这里发现过野人的毛发、足迹和粪便,因此多处都有标示,请按指定线路行走,不得随便穿行其它石林。导游讲曾经发生过游客在这里随便穿行而迷路的事件。由于石林高耸,手机在这里没有任何信号。林边空地上,有山民卖当地土产药材,于是认识了神农架独有的药材“四个一”,我们跟随导游团队穿行在石林曲径中,郑总稍胖似有点喘息,我便要刘欣她俩不要跟团了,找一树阴处座下休息。息间,又来一团队,路过我们身边时看到那团队里掉队的一对壮年夫妇,可能是那女的上不了山了,男人在后面用手推着女人动脚。触景生情,人就是感情的动物,一景一物就会把人带到那些曾经里面去。

呵呵,我这次难得轻轻松松地享受一下出游的幽静,不仅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心灵的释放。我想,度假归来后心态是否会平和些,对待问题也不会像先前那么焦躁不安了吧。尤其是到那些生活环境还很原始的地方,看过走过,会顿悟好多,深感自己活得太累了,真羡慕人家的日出日落而息,简简单单的幸福!

想想自己,每天必须要24小时开机,要不定期收发工作邮件。这样的休假其实不是休假,充其量也只是“待命假期”,说白了精神还是要围绕着工作转。多年前,我就曾经有过这样多次的经历,好几次探亲假,到家刚卸下行李,屁股还没坐热,就接到了通知出差某地的.电话。放下筷碗,骂了句粗话后,还得背起行李就去机场。也许很多人会说,为何你休假了还开机,还接受出差的任务?没办法,24小时开机是职业要求,另外职场也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这就是军人!必须得以服从为天职!

回到正题,我们一行下山后的的节目被郑总安排太多,令人应接不暇。我感觉自己老了,没有了前几年去4千米高“色达”时的那股冲劲了。现在3千多米高便深感不适!真是岁月不饶人啦!

远山 篇5

远山往往美丽,是由于距离,由于大家害怕也不愿摆脱的距离。而一旦距离减缩为零,它的美丽便也荡然无存。

距离是美。

对于愚人,群山是一切。远山是富贵荣华,是功名利禄,是心里赏析的,钦佩的美好事物。当它闪烁着灼人的眼睛目地金光,晃动着婀娜多姿的身姿时,愚者们便蜂拥而上。欲火熊熊烧灼,愚者们费力思绪,乃至不顾一切地冲向远山,攀登远山。当她们总算得偿所愿地吸引了她,她们又真实获得了什么?立在高高地山巅,仰望头上浮云掠过,仅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有着后的厌烦,才发觉一路踩踏了真情与友谊,道义与客观,才发觉获得的是多么的有缺憾,才刚开始猜疑自身一路吸引使用价值在哪。针对愚者,远山仅仅未及前的冲动与摧残,立于其之后的心寒与悔憾。

针对智者,远山也是一切。只不过聪明人能够将繁华看穿,将名与利小看,只空守她存在的真正现实意义。她如同一位蒙着面具的小仙女,有一双涵尽人世间一切柔情似水眸子。真实的贤哲并不伸出手取下她神密的纱而亵渎她圣洁的美,仅仅远远凝视着她,感受她每一丝模糊不清的笑意,为她的一颦一蹙,一举一动而惊叹不已。这才算是明智的选择,防止了对他人的损害。针对智者,远山便是一种寄予,一种想念,一种淡泊的潇洒和豁达大度的清远。

群山的完美,就在愚人的占有中损坏出去,却也在聪明人的眺望中获得永世。远山之美,如同严陈常说可望而不可及。可想而不能依,可疏而不能密,可寄而不能系。

《远山远处》的影评 篇6

前者是纪录片,后者是励志人物传记。

单从观感上说,temple更容易让人泪腺崩溃。

演员的演绎使temple形象生动,有煽情效果。

看完The house boy,已经不记得这一家三口的名字,

片子内容不复杂,记录三口之家为七八岁自闭症孩子

远赴蒙古寻找萨满对孩子进行治疗的过程。

纪录片貌似是这样看似了无生趣,

沉浸于其中才能发现它的美好与意义。

母爱的伟大自不必说,母亲的形象原本就是包容耐心无私的奉献者。

男孩的父亲是个好父亲,

他的耐心与包容不是每个父亲都可以做到的。

男孩毫无理由歇斯底里的哭闹可以持续几个小时,

片中只是出现几次片段,

男孩不会大便,父母想让他学会大便,坚持不给他穿纸尿裤,

想以借此让他学会大便,一直没有成功,必须经常的给他换洗衣服。

camara面前,这对父母用几句话就把这些年的艰辛与折磨讲完了,

没有人能体会到,每天面对这种状况时是什么心情,

身心疲惫到什么程度,而这些足以让看的人体会到绝望。

如果是婴儿,一年多的时光基本上就可以摆脱这些,

但是这对父母面对这些已经七八年。

男孩不与父母说话,不与小朋友进行互动游戏,

但是父亲偶然发现他特别的喜欢马,父亲一直尝试着教会男孩骑马,

在家里或是在寻找萨满的蒙古,都尽可能带着他骑马。

父亲说,因为孩子生病,强迫他必须关注孩子,

满足孩子的需求,没有其他选择,

这个父亲说,就是因为这样,才让他成为了一个更好的父亲。

没有无奈,反而是经过磨难之后的淡然。

抑或,无奈与悲伤无以言表,自不必说。

片尾,经过萨满治疗之后的男孩,有了一定的进步与改变,

男孩学会了大便,学会骑马。

男孩蹲下大便时,父母开心的击掌,父亲带着笑容晃动着跳舞。

原来做父母的开心的理由那么微小。

:片中也有对temple真人的采访。

阅读笔记—《远山的回音》 篇7

作者简介:《远山的回音》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第三部小说,2013年5月21日在美国首发,出版5个月,销量就突破300万册。荣获美国亚马逊书店2013年上半年最佳图书、美国独立书店排行第一、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畅销榜首、书店店员首选推荐上半年度最佳小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夏季最佳图书、ABC《早安美国》读书俱乐部夏季最佳图书。《群山回唱》讲述了一对兄妹因贫穷和战争铸成的六十年悲欢离合。围绕父母、兄妹、甚至表亲和继母,他们如何去爱,如何被伤害,如何相互背叛,如何为彼此牺牲。

这部小说形式类似短篇小说集,整部小说一共九章,分别由九个不同人物作为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小说不仅延续了胡塞尼一贯的悲伤和温情风格,而且小说技巧更加丰富圆熟,被誉为胡塞尼迄今最具野心的一部小说。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著有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2007)、《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2013)。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个人心得:初读《远山的回音》这本书,就被其独特的“一章一主角”的叙事方式吸引到了,这样的写法不仅增强的故事的真实性,还让读者的视线在各个角色之间跳跃、转换,让其能够以更加丰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来理解这本书。故事围绕着阿卜杜拉和帕丽两兄妹展开,以两兄妹分开以后各自的生活为线索贯穿全文,其中穿插着各种他们的亲人的故事,使得整本书浑然一体。

再就是他们生活中的细节是令我十分感慨的,贫穷,战争造成了亲人的生离死别。那个年代不乏为了保住全家人性命而将自己的女儿或儿子卖掉的事情,我们固然无法指责他们什么,因为如果不选择这样做的话,只能造成更多家人的死亡,这也是迫于无奈。然而那些富人却是夜夜笙歌,动則大摆筵席,正是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同样,我们也无法指责其什么,因为人家是世袭下来的大家族。

·一个叫罗诗的女孩的命运,牵扯出一对堂兄弟完全不同的人格,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堂兄伊德里斯那里看到很多人的缩影,心地善良但又不是真正的无私,答应回美国后尽快帮罗诗联系医生治疗那个因为被叔叔砍在头部的一刀而溢出的脑积液,但是回国后只顾忙着自己的事情而不再想去管那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女孩,就连联系院长免费治疗都是在护士阿姆拉一再的催促下去做的,无论成功与否,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心释然罢了,他完全可以拿那个重新装修客厅的前去资助罗诗,可是他却去追求自己生活的舒适,我们不能否认他心底的善良,可是他给那个可怜的小女孩那么大的希望,然后又是无尽的失望,真的是很残忍。直到很多年以后,小姑娘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而且头上看不到丝毫疤痕时,在她的新书签售会上,他才明白,这么多年,一直是她的堂弟(他一直认为他的堂弟铁木尔对妻子不忠,而且是个爱炫耀的人)在资助这个女孩走出阿富汗治疗,读书,直至成为作家。铁木尔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聪明活泼,和护士阿姆拉一同改变了那个全家都被叔叔杀害的女孩罗诗的命运。

本书描写了因贫穷和战争铸成的六十年悲欢离合。,子兄妹、表亲继母,他们如何去爱,如何被伤害,如何互相背叛与彼此牺牲的故事,使人不禁浮想联翩。佳句摘录:

1.绝没有免费的东西存在。甚至爱。你得为一切付钱。如果你是个穷人,就只能拿痛苦当钱花。----赤裸裸的现实,不是吗?世间的一切因果都是有条件而来。2.一定要有所得,有所失,才谈得上勇气。

3.今天 我看到了我在寻觅的容颜 我看到了闭月 羞花 无法度量的优雅

4.如果雪崩把你埋住,你倒在好多好多雪的下面,就会分不清,上在哪边,下在哪边。你想把自己挖出去,却选了错误的方向,于是把你自己挖进了死亡。

5.后来我懂了,这个世界看不见你的内在,它一点也不关心你的希望、梦想,以及忧伤。他们都被皮肤和骨骼遮蔽着。这是如此简单,如此荒谬,又如此残忍。我的病人们知道这些。他们看到了,关于他们是怎样的人,将要,或者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骨架的对称程度,两眼之间的距离,下巴的长短,鼻尖投射角的大小,以及是否拥有一个理想鼻额骨。美貌是个巨大而不当的礼物,来得既任意,又愚蠢。

6.世界上没有一件玩具,能填补父亲不在时的空白。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个悲剧。

7.他们以为自己活着,全凭他们想要的东西,可实际上呢,支配他们的是他们害怕的东西,是他们不想要的东西。

8.这个世界看不见你的内在,它一点也不关心你的希望、梦想,以及忧伤。他们都被皮肤和骨骼遮蔽着。这是如此简单,如此荒谬,又如此残忍。美貌是个巨大而不当的礼物,来得既任意,又愚蠢。

9.有时候,这种感觉(某种东西或某个人的缺失)朦朦胧胧,像一个信号,穿越了晦暗的小径和浩瀚的荒野,化作收音机里一声细弱的呼叫,遥远而飘忽不定。还有些时候,这种缺失的感觉却那样清晰,那样亲密,仿佛触手可及,让她的心猛然沉落下去

10.她的人生,她全部的人生,始终存在着一种巨大的缺失。冥冥之中,她总有这样的感觉。“哥哥。“她说。她没意识到自己叫出了声,也没意识到自己在哭。一首波斯语的歌,歌中的一段,忽然飘落到她的舌尖: 我知道伤心的小仙女,晚风吧她吹走了。

来源:卡勒德·胡塞尼——《远山的回音》

上一篇:情意绵绵下一篇:个人校本教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