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听课记录(共14篇)
教研活动听课记录 篇1
师徒听课活动的听课记录
前两天进行了师徒听课活动,我听了郑老师一节课,感觉受益匪浅,现在就将我的听课小结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讲课内容摘要
1复习旧知
回忆快乐家园讲过的内容,强调“数,可以表示多少”
2连线(出示小黑板)
让同学们自己发现数与物体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加强数可以表示物体多少的思想。同学们由例题自己找规律并且完成小黑板上的题
3数的另一个作用。
游戏引入
(1)找10名小朋友组成一个小小足球队,每个小朋友分给一个号码牌(从一到十)
(2)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小校运动员身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3)你认识他们中的几号运动员?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4)小球员们站的有些乱,谁来做小裁判帮他们排排队。
(5)小队员们将自己的号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贴到黑板上。
总结,数还可以表示顺序,小朋友们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数是表示顺序的呢?小朋友们讨论举例。
4,回归课本,翻到课本第五页,练习课本上的题。
5小朋友们静息,静息的时候小脑袋不要停止思考,想一想今天我们都学了什么?
二、听课总结
1郑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很注重学生的自主交流探索,给孩子留有很大的自由思考的空间,注重培养孩子自己的`发现能力,并且很注重孩子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强调表达的准确性,有一个小的细节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很重要,在带领孩子们读题目的时候强调要求小朋友们用手指头点着题目,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这点我觉得非常好,真正做到了教孩子一年想孩子十年,从小就培养孩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
2要注重对孩子进行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郑老师非常注重这一点,经常用到“真棒!”“很好,我请你来… …”“多棒啊!!!!”“。。。多棒啊!!!”“。。。又得到一颗星!”… …语言和蔼可亲,很有亲和力,能融入到孩子中去。
3可讲的生动有趣,比如,再讲书可以表示顺序的时候,让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游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4适当的引入新知,比如,在讲数可以表示顺序的时候,插入了排序环节,还有比较大小的环节,这都是我们后面会学到的,现在适时的引入,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教研活动听课记录 篇2
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闪光点, 并能及时把别人的闪光点转化为自己闪光点的人, 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人, 这是古代诸多哲人一致同意的观点。的确, 教师将别人的闪光点转化为自己闪光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听课。通过听课, 教师可以互相学习, 取他人之长, 补自己之短, 拓宽知识面, 提升专业水平与能力;也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听课非简单地用耳朵听, 而是一门学问, 一种艺术, 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走进他人的课堂, 学习他人的智慧, 因此, 听课更是一次充满着学术气息的享受。
二、听课的误区
尽管听课如此重要, 但遗憾的是, 目前, 在很多学校, 很多教师对听课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使听课流于形式。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听课目的不明确
部分学校为了进一步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统一要求教师听课, 并且明文规定了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的听课节数。许多教师因为平日里教学、管理工作繁忙, 再加上自身存在的惰性, 视听课为任务, 对听课却缺乏端正的动机, 应付了事, 敷衍塞责。听课时虽然人来到了听课教室, 却人在教室心在外。有的备课, 批改作业, 把开课教室当成了自己的第二办公室;有的无所事事, 注意力涣散, 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也没有任何实际的收获。
2. 只听不记
部分教师听课时只是用耳朵听, 却很少做记录。或是在学校要求检查听课记录的情况下, 在快要下课时匆匆记下黑板上的部分板书。听课是教师汲取他人闪光之处的重要手段, 而听课记录恰恰能够呈现学习的内容。它是教师通过听课活动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也是课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讨论和反思的重要依据。因此, 听课时, 教师不仅应该做记录, 还应该记得科学, 得当。
3. 只听不察
部分教师在听课时过分注重用耳朵听, 却忽视了用眼睛观察, 这样的听课只能发挥一部分的作用。因为听只能注意到教师授课的内容, 授课的方法, 语言的表达, 等等, 却注意不到学生的反应, 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 对知识点的掌握, 完成练习的情况, 课堂的整体氛围, 等等。因此, 只听不察, 就无法把握课堂的全貌。
4. 只听不评
部分教师在听完了课, 做好了听课记录之后, 就感觉任务已经完成了。其实, 要想使听课真正发挥其作用, 听课之后的反思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反思与评价, 听课人才能
5. 听课范围狭窄
部分教师听课只听同学科课程, 对其他学科很少问津;或是只听同类班级的课, 对其他班级不感兴趣;或是只听新课, 不听练习课或复习课。其实各科知识都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 为了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教师应广泛听课, 不让自己的听课范围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 不断拓宽听课领域, 才会取得学术与教学的双丰收。
三、如何开展有效听课
针对上述听课误区, 我们应该如何做, 才能让听课真正发挥作用呢?科学听课, 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听
听当然是听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是, 听课时到底应该注意什么?笔者认为, 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听课时教师一定要认真把握的:
1) 授课人如何处理教材
听授课人如何理解教材内容, 如何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如何选择练习, 如何开发课外学习材料, 等等。
2) 授课人的语言表达
听授课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新课导入, 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提问, 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过渡, 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讲解, 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分析, 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启发, 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评价学生, 等等。
3) 授课人如何驾驭课堂
听授课人如何组织复习, 如何导入新课, 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拓展和延伸, 等等。
在完成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聆听之后, 听课人一定要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听课过程。听课人应及时总结授课人存在的闪光及不足之处, 并结合教学实践, 吸收优点, 改进不足, 并注意多与其他教师交流, 丰富自己的思想体验。其实, 任何一位教师的课, 总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 听课人应明确听课过程中自己的身份不是被动的旁观者, 而是积极的学习者和参与者, 不断反思, 不断学习, 不断改进, 不断提高, 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听课。
2.察
观察和听一样, 在听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听课的教师明白自己在课堂上应该观察什么。
1) 上课之前, 观察教材内容, 教师的课堂准备情况, 学生的年龄, 人数, 课前状态, 以及课前预习情况。
2) 上课时, 主要观察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交互, 教师的讲解, 活动的开展, 对学生的管理;学生的状态、反应;教材的处理, 等等。
3.记
听课记录是教师通过听课活动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也是课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讨论和反思的重要依据, 因此, 在听课过程中不仅需要记, 更需要记得对, 记得巧。部分教师认为听课只需要记录完整的上课步骤即可, 其实, 科学、有效的听课记录, 应该包含更多内容。
1) 授课人的闪光点
每位教师, 即便是初次走上讲台, 尚未毕业的实习教师, 授课过程也许并不十全十美, 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可供我们学习、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正如孔子云:“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听课人听课时应端正态度, 本着向他人学习的目的, 努力发现授课教师存在的闪光之处。例如,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 一次巧妙的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 甚至是一句启发学生思维的语言。记下闪光之处, 有助于听课人进一步深入思考, 对比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授课人存在的问题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授课教师学识再渊博, 经验再丰富, 准备再充分, 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疏漏之处。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千差万别, 更加大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出现矛盾的可能。听课人听课时培养批判的态度, 找到授课教师表现不够理想的地方并记录下来, 对比自己的教学, 加以改进, 争取自己不出现此类的问题。
3) 听课人智慧的火花
在听课过程中, 听课人有时会因授课人某种活动的设计、某个问题的处理而突然产生教学的灵感。出现灵感时应抓紧把它记录下来, 以免之后因时间长久而遗忘。也许听课人只需要记录短短几个字, 但往往就是这几个字, 会使听课人终身受益。
总之, 听课是教师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拓宽知识面, 提升专业水平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听课, 教师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听课并非简单地用耳朵听, 而是一门学问, 一种艺术, 一次享受, 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应端正听课的态度, 掌握听课的技巧, 听、察、记三结合, 才能真正发挥听课的作用, 达到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摘要:听课是教师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拓宽知识面, 提升专业水平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听课, 教师能不断反思教学,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听课并非简单地用耳朵听, 而是一门学问, 一种艺术, 一次享受, 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然而, 目前, 在很多学校, 很多教师对听课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很多误区, 使听课流于形式。本文分析了这些误区表现的形式, 并针对这些误区, 探讨了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听课活动。
关键词:有效听课,重要性,误区,开展活动
参考文献
[1]叶澜, 杨晓微.教育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教研活动听课记录 篇3
听课记录:
新课导入:
从比赛规则、游戏规则、交通规则、课堂秩序,引出为保证商品服务市场的主体交易活动顺利进行,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带着以下问题进入新课学习:什么是市场交易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市场交易原则?怎样坚持市场交易原则?
新课探究:
新课教学分三部分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一)什么是市场交易原则?(含义、内容)
1.市场交易原则的含义(多媒体演示)
理解:
①在什么领域中必须遵守?(一切交易活动)
②谁必须遵守?(消费者和经营者)
2.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重、难点)
第一步:学生表演课堂情景剧共四幕
第二步:分四组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多媒体演示)
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
第三步: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探究成果进行展示
第四步:其他同学补充,并结合一些社会热点现象进行讨论,“党的十七大报告”、“同仁堂”、“重庆火锅”等(多媒体演示)
第五步:老师点评,归纳,小结
(二)为什么要坚持市场交易原则?(重点)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回答:(多媒体演示)
必然性:①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重要性:①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②对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怎样坚持市场交易原则?(多媒体演示)
经营者:培养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意识,加强自律。
消费者:培养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意识,做到自觉遵守。
本课小结:
我们这节课主要涉及的是各种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行为,它们并不是经济生活中的主流,而是市场经济不够发达、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的表现。随着法制的健全和“3·15消费者权益日”等行动的开展,那些消极现象和不法行为,必将逐渐减少。总之,只有所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严格遵守市场交易原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有着完整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要使学生得到发展,最需要什么?实际上,最需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带着兴趣来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随着教师的教学进程积极地思维,而这节课一大优点就是做到了这点。黄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本课一开始用多媒体演示比赛规则、游戏规则、交通规则、课堂秩序,给学生直接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给学生以知识熏陶、智力开发和个性塑造,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教生学,师讲生听。这种单向传输式的“一言堂”教学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仅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调动和发挥,而且会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对此,黄老师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在本课的重难点——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的教学中,黄老师设计了五个步骤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一步根据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原则,为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采用了表演课堂情景剧的手段,生生互动、活跃气氛,增强视听效果,调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第二步通过分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分析比较各市场交易原则的异同,抓住特点,把握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精神。第三步给予学生成果展示的平台和表达机会,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对的方面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第四步通过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社会热点讨论,自由表达、质疑、解疑、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明辨是非能力,从具体到抽象,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第五步老师适时地点评、归纳,有助于学生准确和系统地把握知识。
对于本课的第二个重点,由于经过上一个环节学生大量的讨论、分析与对比,其实学生心目中早已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受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答案比较零散。黄老师作为主导者采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手法,展示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且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必然性、重要性)回答,以此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学会把知识由繁到简的浓缩,形成知识结构,从中也强化了学生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意识,突出了重点。
对于市场主体如何贯彻市场交易原则这个内容,教材没有加以明确分析,黄老师做了增加。她利用图片资料、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遵守市场交易的原则就在我们身边,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并且结合时政热点,关注生活,注重德育渗透,赋予学生时代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目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抱有一种期待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采用一种适合他们、并使他们对所学课程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且整节课教学层层深入,能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状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有许多学校都在强调“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黄老师上的这节课做到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可以说这就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教研活动听课记录 篇4
二、游戏体验:
1、(教师准备两把椅子,请上2位学生,学生说不公平)怎么办?(又增加4名学生)增加一个游戏:闯关晋级,后上来的四名学生猜拳决定一个人胜出玩抢椅子游戏。
2、3人抢两把椅子 2人抢一把椅子
3、掌声送给谁?请参加游戏的7位同学起立,接受掌声。(6人起立)谁没起立?还差一人。猜拳几人?抢椅子几人?一共几人?(4+3=7人)
三、深入体验:
听课记录 篇5
一、随音乐拍手进场。
二、引入主题。
①森林里举行一场比赛,看看谁的尾巴最有用。
②出示图片,问:谁来参加比赛?(观察图片)
③谁的尾巴没有了?没有尾巴怎么办?
三、讲述故事。
①边讲述边提问。
②提问:故事内容。
③帮助幼儿巩固故事内容。
四、出示盒子,让小朋友猜猜。① 出示字卡,② “壁虎”、“小鱼”、“老牛”、“燕子”
②学习字词。△以动作加深印象。△教师做动作,幼儿猜。
△检查幼儿掌握情况。
五、小结:教育幼儿懂的爱护动物。优点:①教师教态较好。
②利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气氛较好。
缺点:①没有更好地掌握本次语言教学活动的重点。(学习礼貌 对话,知道小壁虎尾巴的作用以及与其他动物尾巴的区别)
建议:①故事第一遍,教师要完整地讲述。
②加强故事中的礼物对话,教育幼儿平时向别人借东西 时要有礼貌。③让幼儿知道不是所有动物的尾巴断了都可以长出来。风儿来了、律动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①让幼儿说出这是什么地方。
②让幼儿听“风”声。
③依次出示教具“风”、“树”、“草”、“小宝宝”
三、引出课题“风儿”。①教师逐句教幼儿儿歌。
②教师逐句带领幼儿朗读儿歌。
③幼儿集体朗读儿歌。
④请个别幼儿朗读。
五、出示字词:树、花、草、风、头发、弯腰、点头。
①教师带领幼儿朗读。
②教师任意抽取一张字卡,幼儿回答。
③个别回答。
六、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儿歌?把这首儿歌送给爸 爸、妈妈
优点:①教师教态活泼、自然。
②利用“风”的声音较好。
缺点:
①教学活动内容有些多,对于大班的幼儿很难全部掌握。②注重侧重点,不能全部兼顾。
③教师个别发音发音不准。
④教学活动环节不够紧凑。
建议:①分清侧重点,加强学习。
②在朗读儿歌时,设置情境教学,如有些背景音乐。
③ 语言课重在法杖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以幼儿为 主体,引导幼儿说,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小白兔找太阳
一、问好,音乐律动(合拢放开)
二、出示头饰,“小白兔” ①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
②引入课题“小白兔找太阳”。
三、教师讲故事,边讲述边出示教具。
①提问。
②学习字宝宝“兔”“子”。
四、游戏:丢手绢。
五、第二遍故事(教师讲故事)
提问:为什么它们把“灯笼”“萝卜”“气球”当成太阳。
六、提问总结: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会发光,照在 身上暖洋洋。优点:①具丰富,准备充分。②教师语音语速较好。缺点:①教具利用不够。
②引入课题衔接不够紧凑。
③头饰太大。
建议:①在引入课题时,应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太阳 是怎样?
②第一遍故事要完整讲述。
④ 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角色对话,掌握太阳的特点
《猴子学样》 导入:
今天给孩子们带来一位神秘客人,闭上眼睛,数三声,1,2,3,当孩子们睁开眼睛时,老师已经戴上草帽,贴上白色胡须,扮演起了老爷爷的角色。
二、进入主题:1观看绘本阅读的图片,强调幼儿仔细观看。
请幼儿回答你看到的现象,其中猴子表情奇特,请幼儿前来表演。2继续播放下一幅图片,再次强调幼儿仔细观看,之后老师会进行提问。
请幼儿讨论并举手回答故事可能的发展情节。
幼儿回答完后,教师加以引导图中人物如何。
3图片播放结束,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整个故事,讲故事过程中加上肢体动作。
4故事讲完后,教师提出问题,请幼儿回答。
如:谁抢走了老爷爷的草帽?
老爷爷生气时的动作?
老爷爷是如何要回草帽的 1老师以老爷爷身份出场,切合主题,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在观看图片之前,强调幼儿仔细观看,提高幼儿的 注意度。
3、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生动形象,富 有表现力,大胆夸张。
《寻找空气》
一、导入:
1先向来听课的老师们打招呼“老师好”
二、进入:
1、教师拿出一个空瓶子,问:“孩子们瓶子当中有什么呀?”
2、教师在孩子脸前捏捏瓶子,感受气体的流动。
3、把一张废纸放进瓶子里,把瓶子竖直放进事先准备好的水盒中,问“瓶子中的纸湿了没有?”
幼儿大都回答“纸已经湿了”。
4、教师拿出瓶子发现纸并没有湿,幼儿对此感到很惊讶
教师问: “如果瓶子不再竖直又会怎么样呢?”
5、教师转动瓶子,让瓶子不再竖直,发现水盒中有气泡冒出,教师讲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6、幼儿在得知空气存在时,继续讨论空气的性质,教师分发方便袋,请幼儿收集空气,了解空气无色、无味、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性质。
三、结束:外面的空气很新鲜,我们出去寻找空气、开始请幼儿与听课的老师们打招呼,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教师提问问题不明确,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英语听课记录 篇6
1.An activity named “Are you smarter than a pupil of Grade Three?”
(本堂课对英语课堂现状的一种颠覆,课堂中,让学生看老师“出丑”,考倒老师,让老师说:I am not smarter than a pupil of Grade Three.确实吸引了听课老师的注意力,但是是不是值得推广,还是值得思考的。)
Step 2 pre-task preparation
A.Select one of the listed items and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B.Organize a contest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Step 3 While-teaching procedures
A.Elicit the mascot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B.Help students to get familiar with Fuwa.C.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desire of cherish the animals.(接下来,通过看一段福娃的录像,让学生学习五个单词 panda swallow, fish, Tibetan antelope 来教学I like animals.T: Do you like…..?
S: I like
(让学生集体问,全体教师回答,以此方式来进行操练,同样在其他的公开课上及其少见的。虽然利用听课教师的这一资源,但是学生之间的操练非常少。)
Step 3 Assignment
Make a chant and chant it together.(然后将这些串成一个说唱,在说唱的结束再加上了中文。也是少见的chant.整堂课让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互动一起了。充分利用做到了教学资料的整合。)
<听课后记>
听完x老师与众不同的英语课,感想颇多,该教师良好的素质,是有目共睹的,他对英语课堂的大胆颠覆的勇气是值得大家钦佩的。虽然这不是一节完美的课,但是x老师在教学中所折射出的教学理念是先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听完课,他让在场的老师真正感受到了“教无定法”。该教师打破常规,选择了人与动物和谐关系的话题。在进行课题引入是的时候,让学生看一段录像,创设了无声胜有声的情境。接下来不失时机的让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进行交流。利用最好的环境(在场的英语老师)来进行教学。让英语老师们把自己很靓丽的部分展示出来。这样自然的引入就非常的合时宜。该教师能准确把握三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该教师选择了奥运,选择了福娃。
虽然该教师教学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目标,但是正如一位资深的英语教研员所所的,语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该教师达成的是教育的大目标,这就是是塑造人,培养人,熏陶人。而这些,x老师都做到了。
教研活动听课记录 篇7
关键词:推门听课,推出规范,听出实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 我校教研工作也逐步深入。为了增强广大教师的课堂效益和教改意识, 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进一步落实《指导教师制度》, 加强对课堂常规的检查与指导, 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我校教研室按计划进行了“推门听课”活动。听课面积覆盖了各年级和各学科, 听课人数达到了102人, 共收到《和政中学推门听课指导反馈表》273份。
本学期“推门听课”活动由学校包组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指导教师和教研员共同参与。主要针对我校薄弱学科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及根据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以“一听二看三评四反馈五自查”的模式随机开展听课活动, 目的在于及时对部分教师给予教学支持, 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反馈表、课后及时的交流和检查中, 我们发现我校教师普遍具有以下闪光点:大多数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流畅, 讲课有激情;备课认真, 环节齐全;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 教学内容充实。与此同时, 大多数教师在上课时基本上运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 有效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度。更有一些教师采用多媒体展示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不仅使课堂内容形象、生动、直观, 还增大了训练量, 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效果良好。
通过这次“推门听课”, 我们也发现:少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虽有自学环节, 但流于形式, 缺乏指导。在质疑问难环节上, 少数教师更是缺乏画龙点睛的点拨。此外, 一些年轻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还存在衔接不够顺畅、过渡略显生硬、教学用语不准确等现象。
一、“推门听课”的重要意义
(一) “推门听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
校本研究中“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要素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必须具备开放的心态, 那种关起门来成一统的闭锁现象必将导致创造能力的衰退和创造思维的枯竭。尽管我校实施“推门听课”活动已有五年之余, 但个别习惯了关门上课的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推门”, 会略显仓促与不快, 但是只要教师理解了“以听促教, 重在提高”的活动宗旨, 就会欣然接受“推门听课”, 并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 推门听课有利于教师成长
“推门听课”的“随时随地”和“不可预期”的特点, 决定了一个有价值追求的, 不甘落后的教师, 要想展示出自己良好的工作状态, 就必须时时处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而不是在大型活动或者重要场合临时做秀。尤其是“推门听课”后的评课、反馈, 无疑给听、授课教师搭建了一个自我反思、相互促进的平台, 达到了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 推门听课有利于学校管理
由于推门听课事先不打招呼, 讲课人的教案与授课均没有事先的特殊准备, 也没有为做秀而进行的刻意策划。因此, 教师展现的教育教学行为必然是常态化的、未经雕饰的、最真实的东西。这样有利于学校真实地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便于学校管理。
二、“推门听课”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一) 对教材和复习材料要进行整合, 养成积累整理知识的习惯
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 广大教师应立足于文本资源, 充分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研究高考, 明确教什么、怎么教、考什么, 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正确性和延伸性, 力求将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科技相结合。
(二) 要练好教学基本功, 加强板书设计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使用专业术语来描述、分析问题, 同时注重细节的点拨, 对预设的问题要精心设计, 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板书, 提纲携领, 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强化记忆。
(三) 要关注学生学习动态, 注意学习方法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活跃课堂气氛、充实学习活动的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争取让全体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同时, 教师还应精选练习材料, 做到精讲多练。
(四) 要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个别提问与集体提问相结合,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同时,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读文本, 勤于思考, 相互合作讨论、归纳,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音乐听课记录 篇8
一、律动放松心情。
出示课件录像: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师生一起随录像做动作。
二、设置情境导入。
师带上早准备好的“小咕咚”头饰。“小朋友们,你认识我吗?”
“对了,我是小咕咚,是红果果和绿泡泡的好朋友,还是咕咚农场的主人,我的农场里有好多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耍吗?看小象来了,伸出你的长鼻子和小象一起跳舞吧!”
播放音像课件:《两只小象》 师生一起边唱边跳。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我的大母鸡了吗?帮我找找吧!我想起来了,大母鸡可能是去下蛋了。母鸡下蛋是怎样叫的?
生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
三、感受歌曲《母鸡叫咯咯》。
1、听录音范唱。
带着问题:找出哪一句歌词是母鸡下蛋后的叫声。生答:叫咯咯。
2、理解歌词。
师:母鸡下蛋后是怎样告诉人们“我下蛋了”!“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
3、指名表演“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同时指导学生理解“两翼”的意思。
4、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用动作表现“向人报喜添快乐”。
5、师拍节奏,生随节奏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1、师弹琴,生唱。
2、分辨和表示声音的强弱。
(1)出示实物铃鼓,师敲击,生分辨强还是弱。
(2)师:你可以用身体的那个部位也来拍击表示声音的强、弱? 生:拍手跺脚;拍手拍腿;拍手拍肩。
3、板书:mfmp 师讲解这两个符号表示中强、中弱。
4、重点学唱“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这一句。
五、学习表演。
1、师:小朋友们,大母鸡把鸡蛋下在什么地方? 生用动作表现母鸡下蛋。嘴里发出“扑”的声音。
2、师:母鸡下蛋以后心情怎样?用动作表现母鸡的高兴心情吧。
3、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动作。
4、指名到黑板前表演。
教师指一名学生,再让学生自己自由挑选小伙伴一起表演。
六、打击乐伴奏。
1、师:小朋友们,老师在你们的桌洞里藏了一件小礼物,拿出来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怎样演奏呢? 师演示响板,生学习。放在左手心里,右手拍击。
2、师:想一想,那两个字最能体现母鸡高兴的心情?(叫咯咯。)演唱时在哪里加响板伴奏比较合适呢?
生:在母鸡叫的地方加响板伴奏比较合适。
3、给学生一分钟时间自由练习。
4、指名板前表演。
七、拓展创编。
师:大母鸡高兴地心情感染了咕咚农场的其他小朋友,他们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
课件展示小青蛙、小猫、小鸭图片。
1、选择小猫编歌词。
师:小猫怎样叫?(叫喵喵)小猫捉住老鼠怎样表现高兴的心情?(绒毛抖抖,尾巴摇摇。)
师生一边创编,一边用课件展示。
2、小鸭怎样叫?(叫嘎嘎)小鸭捉住小鱼后怎样表现高兴的心情?(翅膀扇扇,屁股摇摇。)
八、律动结束。
师:红果果、绿泡泡还有好朋友托托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课件播放音像手指操。师生一起随音乐学做手指操。师生一起唱再见歌。课后评议
身为一个音乐老师,如何上好音乐课,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学科,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音乐艺术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听了《母鸡叫咯咯》这节音乐课后,我感受颇深。
一、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师上好音乐课的前提。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教师巧妙的利用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智慧树》的开头和结尾,中间则用其中的人物串联,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融入了故事情节之间,衔接自如,课堂教学流利顺畅,保持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三、语言符合孩子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易于被孩子接受。孙老师自始至终都有优美的肢体语言和具有童趣的儿童语言教学,和孩子们融为一个整体。例如:老师带上头饰扮演小咕咚,我是小咕咚,是红果果和绿泡泡的好朋友,还是咕咚农场的主人,我的农场里有好多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耍吗?看小象来了,伸出你的长鼻子和小象一起跳舞吧!”“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我的大母鸡了吗?帮我找找吧!我想起来了,大母鸡可能是去下蛋了。”这些语言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视听结合,声像一体,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利用舞蹈和肢体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了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教学情境,圆满为难成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篇9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题质疑,生齐读课题《朱德的扁担》提出问题。二.授新课
1.讲解“朱德”“扁担”的读音与字体、偏旁。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纠正轻声的读音。3.先点名读第一自然段,再齐读第一自然段。
4.提问:从第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朱德是什么人)
5.齐读第二自然段,解决问题:朱德的扁担是用来干什么的?(挑粮食)6.欣赏朱德同志条粮食的图片,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7.齐读描写朱德形象的句子,你从“满满”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8.阅读课文,想一想:
(1)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2)从这个“藏”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后来,战士们为什么又不藏了? 9.引导学生逐个解决问题,齐读课文,边读边解决。
(由朱德同志与战士一起挑粮,同甘共苦,同时教育班干部要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
10.总结课文,学生在课前对课题的提出质疑,现在解决:
(1)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朱德记”?(2)朱德为什么要挑粮?(3)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带领队伍和毛泽东同志会师?
三、总结课文
生齐读课文,师总结朱德同志身上的优良品质。
四、布置作业
回家把朱德的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板书:
战士藏扁担尊敬热爱 朱德找扁担以身作则 同甘共苦
听课反思:
教研活动听课记录 篇10
1、是否关注了教学理念的体现
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的角色变了, 教与学的方式变了, 我们听评课时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 要关注“课”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 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 关注它的实效性、科学性和个人风格。即要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情感倾向透露出来的或隐含着的价值取向。我们要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指向体育知识、技术、能力, 还要指向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教师尽心去教技术转为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技术, 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从而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这是听评课着先要把握的。
2、是否关注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在听评课时, 听课者要关注教师能否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 完成知识, 技能等基础性目标, 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总而言之,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学目标达成可以说是衡量课堂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 在听评课时, 听课教师自己必须先钻研教材, 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框架以及本次课所授内容在教材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选择教学的方法等。
3、是否关注了教学方法的运用
看教学方法的运用, 是否灵活合理, 课的结构安排是否恰到好处, 此外教学过程中的讲解与示范、保护与帮助、防止与纠正错误动作、运动量和运动密度的控制, 都应是分析评价体育课的内容。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课堂上勤学、乐学、善学、会学,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自身条件需要, 是否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是否适时引导学生, 给学生自主的时间, 足够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别表达, 自己练习提高;是否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交往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
4、是否关注了学生的课堂表现
在以往的听评课活动中, 参与听评课的人多把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 却没有说听课人怎样、学到了什么, 也没有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许多听课者总是在说上课人怎样, 注意看教师的导语设计, 看教师的讲授、提问, 看教师的教学流程, 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组织能力;而学生的表现则常常被忽视。“听课”光听不行, 还应该是“看课”, 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即看学生的课堂精神状态;看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不要看表面上看热热闹闹。还有, 就是听课活动每次要有不同侧重的主题, 听课要带着问题听。听课不应该比上课者轻松。要能品出课的味道, 才能评出课的水平。听课者可以多角度去看课的优劣。深入研究了文本, 要抓住要点来评;听完了, 评完了, 还要能提出“一个新的教学设计”。还要下水试试。只有下水试试才能知道水有多深, 才能培养、提高自己的“水性”, 使评课更有说服力。
5、是否关注了课堂教学过程
关注课堂教学过程, 首先要关注教学环节是否安排的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 便于教师掌控课堂, 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使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能够适应课堂情景、接受新内容, 完成体育教学, 让课堂充满积极、向上、活力无限。其次要关注教学过程是否安排的科学合理。教学过程即一堂课的基本流程。
6、是否关注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
首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当今, 学生已经不满足这点东西。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要不断创新, 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 创造性的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其次, 要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有道是:课堂因错误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7、是否关注了场地器材的有效使用
听课点评记录 篇11
育英小学
王琼
听了张老师的课后,让我感受颇深,同时我也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通过听课,让我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1.备课要充足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学的理解,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白的数学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而本节课张老师备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措施,使学生身临其境,认知理解就容易了一些。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张老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里 特征进行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处处体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
3.教学过程精彩
从张老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练,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张老师讲的是《秒的认识》,板书中的精华是不变的,而中间的字随着课堂的进行逐渐变换,层层深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时间单位“秒”。
4.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上张老师能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整堂课轻松自然,她那富有亲和力的声音,那亲切而温柔的姿态,就连每个听课老师都觉得心情舒畅。张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偶尔回答错误时的安慰和鼓励,学生答对时的慷慨奖励,整个课堂在轻松愉快的学期氛围中。
听课记录普查分析 篇12
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教科室戴直楷
各位老师:
近两周,教科室对全校老师们的听课记录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要说检查,说不上,我们都是同样的人,在座的各位比我们的学历要高,能力要强,收集各位老师的听课记录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向各位讨教学习;二来教科室的职责,例行公事,对照上级要求核对听课情况,若有不对,敬请海涵。
一、本次抽查了解的基本情况
首先对2013年到我校的新老师的听课情况进行了了解,收到的听课记录(包括陆续交来的)达95%,可能还有极少数教师没有上交,请老师自己一定要引起重视;而后对全校教师的听课情况进行了了解,收到的听课记录(包括陆续交来的)达90%,也有少部分教师没交,我们也只能提醒老师们要引起重视。从交来的听课记录来看,具体情况如下:
1、优点:
(1)部分老师的听课记录记述较为详细具体,书写较为工整、规范。
(2)平均都在10节课的听课记录以上,有的已达到20节课之多。
(3)个别老师能自觉主动的向同行听课学习,上进心、自觉性较强。
(4)大部分教师的听课记录上反映的内容较为属实,如听课班级、时间、执教教师、星期几、第几节、课题、导入、新授课、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课堂教具的使用、课间评价、小结、作业布置、教师总结评价(优点、不足、自己的感受)、随同听课教师等,这样的听课或许才有所收获。
2、不足:
(1)绝大部分教师的听课节数都没有达到教委81号文件规定量,在此也只能特别提醒老师们,至少不得低于学校常规考核规定的听课节数。
(2)闭门造车,胡编乱造的现象不少,其实我们都清楚,实际在课堂听的课与找教案自编的听课记录,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仅从书写上就能区别得开。
(3)部分教师的记录,杂乱潦草、简单随意,这样的听课是不一定有收获的。
(4)除了教研活动时间,老师们积极听课的以外,平时除个别老师主动自觉听课以外,很少有老师自觉主动听课。
二、在此再次对老师们提醒相关部门的听课要求
教委2013年81号文件规定: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三年内教龄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尤其要提醒近年来的新教师,因涉及到转正定级的问题,请每学年务必听满60节课,记录详实、完整规范,并完善相关档案材料。当然教师的听课也是一项教学常规,学校教学常规也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请老师们严格按学校教学常规履行职责,上次教委熊科长也提到听课常规及其要求,请各位老师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于如何听课,在此做一个简单的提示:
关于如何听课,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的听课知识与技巧,包括评价用语,请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学习,在这里我谨对听课的主要环节及内容做个提示:
1、组织教学:涉及导入新课,课堂秩序,教学过程等。
2、教学目的:涉及有无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结合学生特点,符合大纲和教材要求,过程上是否寓德于教。
3、教学内容:涉及教师驾驭教材能力,讲解准确度,课堂的容量、详略,以及重点、难点处理。
4、教学态度:涉及教师上课的精神状态,衣着,举止等。
5、教学语言:涉及教师语言的运用,是否用普通话,音量等。
6、板书:涉及教师的设计、字迹、知识框架等。
7、教学方法:涉及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处理,引导学生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方法等。
8、教学效果:涉及课堂师生的配合,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等。
9、作业布置:涉及教室布置的作业是否适量,是否与教材紧密相关等。
10、教师的感悟:教师这堂课的收获及建议等。
教研活动听课记录 篇13
一、利用幼儿记录布置环境, 创设观察氛围, 激发观察兴趣
兴趣是推动观察的动力, 有了动力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事物, 继而养成习惯。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其效果往往要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环境育人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大特点。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列为重要的教育原则。孩子成长需要和谐的环境,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的环境。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具有显性和隐性。我们通常可以看到的是显性环境, 如整个墙面的设计、区域环境的装饰和整个教室空间环境的利用。不论是环境布置的材料还是环境布置的设计, 教师都应让幼儿参与其中。
基于环境在幼儿园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环境布置中应充分利用幼儿记录, 让墙饰成为展示幼儿记录的场所, 将记录与环境布置融为一体, 通过环境来诱发幼儿积极的观察行为, 使环境真正与幼儿互动起来。环境布置的材料以幼儿记录为主, 无形中, 教室里都是幼儿自己的记录。幼儿很自豪自己的作品被展示, 他们对观察结果的期望也使他们不断与记录对话, 在这种对话过程中, 幼儿观察和再观察的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利用幼儿记录布置环境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对幼儿起着强化、暗示的作用。它既可以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参照记录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 还可以激发幼儿在下次的活动中更加乐于观察和记录。
这里的观察氛围, 包括安全的心理氛围和开放的活动环境。安全的心理氛围是指教师和幼儿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教师应该创设一种可以让幼儿发表不同意见, 可以自由观察、自由记录的心理氛围, 错了也不要紧。教师的建议仅仅是建议, 幼儿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教师只有为幼儿创造了自由、和谐的心理氛围, 利用记录进行观察才能成为幼儿真正乐意追求的生活。创设与观察活动相适宜的开放的教育环境, 促使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动手、自己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二、变换不同方式进行记录, 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
观察兴趣的激发是容易的, 但观察兴趣的维持和上升为幼儿自觉行为及养成良好习惯是不容易的。变换不同方式进行记录, 是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的有效途径。所以, 在初次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后, 教师要与孩子们一起回顾记录, 以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兴趣变化、兴趣取向和观察力进展情况, 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进入中班后, 大部分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记录进行观察的能力。教师可以逐渐将重点放在“如何利用记录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上。教师可针对幼儿的不同能力、不同的观察内容, 活动进展的不同情况, 有计划、有目的地灵活变换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及时延续幼儿观察的行为, 使观察行为能按目标而持续, 进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将个人记录、小组记录与集体记录有机整合
个人记录是以个人的探索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个人共同实验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许多个人记录或几个小组记录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记录, 是由个人记录到集体记录的过程, 是经过许多个个体实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三种记录的用途和作用各不相同,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选用, 还可以将这三种有机整合,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使幼儿能够初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灵活运用猜想记录、观察记录和结果记录
猜想记录是幼儿就某个未知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或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充分的预测和猜想, 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为后面的验证提供具体形象的对比依据。观察记录是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将看到、听到以及感受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结果记录即观察、实验最终结果的记录。
未知的事物总是很容易吸引幼儿。所以, 在引导幼儿观察某一事物前, 既可以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做记录, 还可以让幼儿先对所观察事物进行猜想记录, 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记录。让幼儿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猜想并记录下来, 总是很有益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同时, 作为需要在观察中解决的问题, 也给幼儿的观察指定好了观察的目标。因此, 教师可同时运用几种不同的记录, 也可以只用一种, 具体使用情况, 应根据幼儿的观察能力及观察内容来确定。
三、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记录形式, 发展幼儿观察力
在科学活动中, 往往会涉及到幼儿对所观察、探索事物的一些认识, 幼儿也急于表现这种认识。当幼儿将自己的认识用各种不同的象征性语言, 如绘画、泥工、制作、构造等表达出来时, 就形成了幼儿记录。幼儿记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充分利用多种记录形式, 是发展幼儿观察力的关键。因为形式多样的记录既可以表达幼儿自己的观察、发现, 还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 从中再次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发展幼儿观察力。我们经常使用的幼儿记录有空白式、表格式、清单式、记录本形式、照片、泥工、纸工等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记录形式都适合于观察活动。对于幼儿来讲, 图像表现是一种比文字简单且清楚的沟通工具, 幼儿喜欢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因此, 教师在指导幼儿利用记录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最好不要对幼儿的记录形式提出统一的要求, 而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 幼儿的记录也应放置在便于取放的地方, 供幼儿随时翻阅, 以便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更好的发展幼儿观察力。
例如:在小班“自然角”的观察记录中, 我们可以请幼儿自由进行空白式记录, 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再拿着记录观察自然角里的植物。孩子们都发现了自己的记录没有顺序, 看起来很乱。于是大家一起想办法, 重新设计记录纸, 每一格作一次记录用, 这样就能清清楚楚地看了。在中班记录天气情况时, 有的幼儿想到自己的妈妈是做财会的, 整天画表。于是就想出了制表来记录天气情况, 记录的非常清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能力强的孩子就会独立地进行观察、记录, 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采取放弃的态度。作为教师, 应该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及时地进行指导, 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记录形式, 引导幼儿坚持记录, 发展幼儿观察力。
听课记录草原 篇14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哪两大部分内容?指名回答。
(上课伊始教师用亲切地谈话方式,引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自然导入新课,为新课的教学铺垫了基石。)
二、新授
(一)讲读第一段
1、谁能将写草原风光美的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用笔画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动手勾画课文句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指名读。
3、学生交流不是直接描写风光美的句子(1)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理解“高歌”、“低吟”。(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来品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称之为“妙笔之花”。)(4)这是两句什么句子?能不能将这两句的位置进行对调?为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朗读描写风光美的句子,指导朗读。
(板书:整体——开阔——豪放——高歌;细部——柔美——陶醉——低吟)(5)指导朗读第一段。(6)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此环节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点,力求让学生通过自主、自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读、默读、激读、创设情境读等方式,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的读书过程也是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的过程。)
(二)讲读第二段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让学生独立思考概括课文内容,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生交流每段的内容,以小标题概括。(板书:迎客、相见、款待、联欢)(学生在概括小标题时遇到了困难,教师的引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的处理能更迅速得当一些,相信学生会概括得更好。)
3、学习“迎客”这段。(1)你勾画了哪些句子,你能又读、又说,再加上自己的评论吗?同桌互相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几十里外弛马带路。(合作探究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学生不仅有所发现,而且合作精神、协作能力都有所提高。)(2)作者他们刚进入草原时看到了哪些景色?(3)河后面用的感叹号,你是怎么理解的?(4)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吗?
(5)师小结“说读式”读书法,让学生举一仿三,自己学习后面的“相见”、“款待”、“联欢”部分。(指导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再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在“相见”后板书:握手再握笑了又笑;“款待”后板书:煮茶抓肉频频敬酒;“联欢”后板书:套马摔跤不忍别离)(6)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师:这篇文章,我们在刚才的讨论中看到了,作者先写的是什么?(指板书,生答写景),然后怎么样?(抒情)(学生的体验来自生活,在理解这句时如果能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来感悟文本,这样学生可能会更快感受到文本的感染力。)(7)通过写事情,还在写什么?(抒情)
(根据回答板书:写景——抒情——写事——抒情)(8)这两个抒情的“情”共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板书:热爱依恋)(9)师小结。
(结合板书小结,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加深刻。)
三、课内外结合:
1、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见所闻,课下收集今天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草原资料或者图片,准备在班上交流展评。
2、设计广告词: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设计出介绍蒙古草原的广告词。可借鉴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看谁最有创意。(语文讲究课内外相结合,教师这两个作业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而且作业设计有创新,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再探求新知)
综合评议: 本节课的亮点:
1、教师很重视学生读中积累。在教学第一段时,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学习描写风景美的句子,而是通过读、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学习,通过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来理解,夯实基础。课后设计广告词的作业尤为体现老师很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积累。
2、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课堂上真正实现了“以读为本”,摒弃了教师的分析讲解和问答。通过让学生自读、勾画、自悟文本内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把文本语言内化,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使得对文本的感悟深刻。
3、教师很重视读的层次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而且读的方式多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议:
【教研活动听课记录】推荐阅读:
专家听课教研活动总结12-26
小学语文教研听课活动总结12-31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07-03
八年级数学教研组听课评课活动总结12-04
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本09-13
1校本教研活动记录05-27
高等数学教研活动记录06-12
政治组教研活动记录07-06
教研活动计划方案记录08-27
初三英语教研活动记录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