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町小学青年教师达标课总结

2025-01-31

苇町小学青年教师达标课总结(共5篇)

苇町小学青年教师达标课总结 篇1

苇 町 中 心 小 学 青年教师达标课活动总结

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特别是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培训、提高工作,我校开展了一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一、领导、教师高度重视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学科组长为成员的听课领导小组,确保这次听课工作公平、公正进行。

2.各授课教师要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备详课,并将备课交教导处一份。并要求各听课教师要做好听课记录,并做好评课准备。

二、要求严格,练就过硬基本功

此次汇报课,各教师体现了三方面过硬素质,首先教学理念新,能以学生为本,能体现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理念,而且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其次,能运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教态自然大方,并能辅助于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知识面宽,无知识性错误,而且板书要工整、规范,设计合理;最后,教材处理上要熟悉教材,导课自然,思想性强,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另外在时间上要合理安排,讲述详略得当,争取在课堂上体现出一个完整的内容来。

三、效果显著,但青年教师任重道远

纵观此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我校从组织领导到教师授课都井然有序,取得了明显效果。各授课教师都能体现评分表上的三部分内容,认真备课,授课自然,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担当起中学教学任务,体现了过硬的业务素质。听课结束后,听课小组及时的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汇总,反馈及讲评,各青年教师互相沟通交流,给予其必要指导,并对此次授课功底稍差的同志制定了针对性的方案。可利用结对子、拜师徒,进行培训,成立帮扶小组,提供进修机会等有效形式,使这些青年教师不断增强个人素质,尽快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工作。

苇町小学青年教师达标课总结 篇2

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已有25个年头了,在今年的桂林观摩会上正式将活动名称中的关键词“阅读教学”改名为“语文教学”。

名字改了,课型也丰富了。本次活动将参赛的课型分为了阅读系列课和表达系列课。怎样区分这两种课型?陈先云理事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突破与变革》一文中这样描述:“判断阅读系列课或表达系列课的标准,主要看教学目标是侧重阅读能力训练,还是侧重表达能力训练。对于兼顾了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训练的课,主要从两者所占时间、分量和实际的教学效果上衡量属于什么系列的课。”传统课型中的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实践、侧重读写结合的阅读课都暂时归到表达系列课中。因表达序列课的加入,阅读课也就更像阅读课了,换句话说,阅读课更纯粹地做着阅读的事了。

二、修正偏差,“阅读课”变了

(一)“教什么”更纯正了

长期以来,小学阅读教学有两种倾向:一是仅关注文章所写的内容,过分强调文章的精神;二是重点关注文章是怎样写的,认为阅读教学的终极追求是提高写作能力,冠名为“基于写作的阅读教学”。近几年更加推崇后者,所以大量的阅读教学都有读写结合的环节,以凸显从关注表达形式到运用表达形式的过程。

可是,要提高认识的是,“尽管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但两者是对立的,甚至激活的大脑区域也诚然不同”(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写作是输出,阅读是吸收。上面所说的两种阅读教学倾向,都不太关心学生是怎样读书的,也没有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换句话说,都不太关注阅读策略的指导。

本次赛课,由于表达系列课的加入,教师开始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策略了。

黑龙江于东老师执教的《寓言两则———纪昌学射》,紧紧抓住寓言类文本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读懂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最终成为射箭能手这个故事的同时,丰富了学生读寓言类作 品的阅读 图式 ,把“教什么”放在了引导学生怎样读上。北京张聪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师采用了“组合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课内外文本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以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感受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同样把“教什么”放在了建构阅读策略上。

(二)“怎么教”更明确了

前面所说的两种阅读课的教学倾向,关注点始终在文本上。这次参赛的阅读课,不仅研究文本,还研究阅读主体,更加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机、起点、行为、态度、兴趣等;教学的主线,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顺应文路,而是兼顾文路的同时,更加凸显阅读能力形成的规律和路径。

如 ,《寓言两则———纪 昌学射》一课,课前充分了解四年级学生对寓言类文本阅读的已有能力,依据教材的安排知道学生已经学过了《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寓言。虽然寓言的学习不是零起点,但学过的寓言相对来说篇幅短小、寓意单一。开课时,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谈自己的收获,果然,学生是按照以前寓意单一的方式阅读这篇课文,进而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学习要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接着教师以“还会不会有其他的收获”为教学明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探究性阅读。其间,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训练推测、想象、联想、对比等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得出“请教名师、夯实基础、不骄不躁、智慧学习”等先前没能发现的寓意的过程中,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建构阅读策略。整个教学过程遵循的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自主阅读,摸清已有能力———确立目标,丰富阅读实践———总结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的教学路径实施教学。

(三)学到什么更“纯粹”了

基于阅读策略的阅读教学认为,阅读策略视野下的阅读教学不但不会忽视文本的内容,反而把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借助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在特殊内容领域的课程中所读到的内容”(瓦卡J,瓦卡R《内容区域阅读》)。基于这样的理论,粗略地看参赛的几堂阅读系列的课,有些观课的老师认为又回到了多年前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再仔细研究几堂课例,就会发现,学生重点学到的并非是课文内容。

如,广东王晓辉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学生随着学习的推进,对文本中母子之间的情意感受越来越深了,然而这种深入的理解不是靠以往阅读教学常用的放段音乐、加张图片、添个故事的做法,而是靠阅读方法的习得与运用。学生真正的收获是学到了“关联”的阅读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此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关键 处———三个“没想到”,采用关联上下文的方法深入理解;在读到“翻山越岭”“年复一年”两个词时,教师引导学生关联两个词在语义上的内在联系,一个从地域方面讲,一个从时间方面讲,然后引导学生关联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酷暑、寒冬时母亲劳作的情形;最后的练笔,教师引导学生关联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将自己对文中一个角色的体验写下来。“母亲:我躺在儿子的怀里,忍不住流泪……‘我’:我看着怀中闭眼流泪的母亲,感慨万千……护士:看着病房里这温暖的一幕……我:读着温暖的文字,看着感人的画面,我……”这样的写点,目的很明确,即为深入地读而写。

三、继承发展,“阅读课”更好

(一)开发阅读策略

我国传统阅读教学方式有许多优势,如,重鉴赏,重感悟,读写结合,强调文道结合等。我们可以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适合儿童的阅读方法,帮助儿童更快地建构自己的阅读策略,不仅学习阅读,而且能形成高级阅读能力———为了学习的阅读。

(二)丰富阅读文本

从参赛的几节课来看,老师们选用的阅读文本大都是小说、诗歌、散文。对这几类文本的阅读,一般是用于满足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的文学体验的阅读。其实,个人为了参与社会活动、学习发展,通过文本获取大量信息的阅读在生活中占有更大的比例。学习者要用不同于文学文本阅读的策略来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适当地进行说明类文本的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

(三)创建真实阅读课

苇町小学青年教师达标课总结 篇3

十四节课,十四场精彩;十四位老师,十四种风格。各有各的独特,各有各的专长,令人倾羡,令人折服。

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的章婧老师,她一上台,一说话,一笑,一语,瞬间便把学生们引入了“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中。那些天然的、活泼的、富有野趣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们深深陶醉,连台下听课的老师们也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有着浓浓的语文味,有着浓浓的文学色彩,也有着浓浓的儿童意韵,这应该就是小学语文特有的味道!

于冬梅老师引导学生借助诗中的标点,读出古诗的节奏,打着节拍,“平”声长,“仄”声短。于非群老师在“小小即兴演讲会”上,让学生面向不同的“听众”:“一年级小学生”“同班同学”“台下听课老师”。给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心理,引导学生学会用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将事情讲具体。即便是同一篇课内阅读文章,老师们的设计视角也是全然不同的,那些出其不意的细节,竟然可以演绎出无尽的精彩!

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

同样,刘广祥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牢牢地“栓”住了每一位听者的心灵,感受姥姥剪纸的神奇力量,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心神竟都随之而前往。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极其认真地板书着,一笔一画,是那么清晰,又是那么可观,学生们看着看着便都抬起手指跟着一起描摹,让我感到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我知道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而且老师们身上所蕴藏的深厚底蕴,这些灵动而富有情趣的课堂表现,哪里是仅仅预设就可以生成的呢?

三、 为有源头活水来

怀着对执教老师崇敬的心情,在课后,我走上前去,向他们问出心中所感。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徐州市公园巷小学的于冬梅老师。她说:“我的朗诵和书写都是市教研员和我们的校长‘逼’出来的,就是关在房间里一直练,直到练好为止,特别严,不是天生就好的!”她还给我讲了怎么练习发音,怎样共鸣。

幸运的是,坐在我旁边的便是一位资深的课堂教学研究者,他详细地给我分析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他说,看课,就看这节课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教师的技能和机智。从谈话中得知,这位老师特别欣赏的便是泰州姜堰市实验小学王芳老师教学的《螳螂捕蟬》、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刘广祥老师执教的《姥姥的剪纸》,以及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王娟老师的阅读推介课《与花婆婆相识》。通过他细致的指点,我无比深刻地领悟到,一节好课的生成,既要有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教师对文本深刻的解读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高效而情趣盎然的课堂。

时间匆匆,感受多多。同样是青年教师,看着台上的精彩,思量自身的不足,这本身便是无穷的动力。再结合课后专家们的精彩点评,收获便也是满满当当的了!专家们指出:

1. 语文课要有“浓厚的语文意识”。不能等同于“思品课”“科学课”,要实现语文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有“很强的文本意识”,关注文本的表达,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要有“很强的语用意识”,学语言,用语言,关注学生学习的阅读方法;要体现语文的“情”,要有深情而真诚的爱。在《观书有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针对古体诗的特点,引导学生读出语调,读出韵律,读出节奏。因此,我们要不断地领会新“课标”精神,练就言语的灵敏力,明确语文的意识,站稳儿童的立场,找到教学的定位,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语文课堂教学再语文一些。

2. 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鲜明的儿童立场”。要体现儿童的自主学习,要“教得简约、学得丰富”。现在的课堂上,老师的“教”已经很到位了,但是,学生的“学”却有待加强,老师的“牵”要再少一些!要努力让我们成为“巨大的推手”,成为“隐形的翅膀”,将学生推向自主学习的远方。

3. 让预设下的生成再精彩一些。语文教学应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中间地带”, 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就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 让语文教师的素养再丰厚一些。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要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能诱发、引导学生丰富其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最大潜能。因此,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我们要努力建立语文课应有的尊严,要让教与不教不一样,学与不学不一样。

小学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总结 篇4

本次教研虽然是青年教师汇报课,但对象是全体班主任。因为本次主题是习作教研,这也是为巩固上学期“国培送教下乡”语文组的活动成果。习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很多教师虽然教书多年,但对作文教学却很畏难。不知道该怎样讲。公开课时,你也很难听到作文课,就是因为它不好讲,讲不出效果,考验教师的水平。很多老师一到习作课就是照着书讲。一直想通过一定的培训和活动提高教师的习作教学水平。因此上学期听到语文组培训主题时就有这个想法。机会难得,想让所有的班主任都能借此东风,有所收获。通过上学期的培训,参培教师宁洪波、张鹤的作文教学也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基于此,确定了这次教研活动主题。所以今年4月份县里开展作文教学优质汇报课时我就组织本校所有班主任参加了听课活动。也是为5月份的这次教研做好铺垫。听课时,布置了相关要求,让老师们带着问题听,回校后要反复研究,大胆实践。在教研之前对教师进行了培训,低年级是说话、写话,中高年级是作文指导。

老师们精心备课,课堂上呈现出许多亮点。苏迪老师的看图写话教学设计有效,学习提示的设计起到了帮扶作用。刘政丽老师的看图写话在对学生说话的训练上引导有序、到位。对一段话的表述模式框架给的十分清楚,使得学生能够有样可学,掌握更清晰。张鹤老师在课堂中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跳绳比赛,让学生亲身感受,这样才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不会使学生遇到无话可说的困境。所以,重现画面和过程是一种写作的好途径。于珊珊老师注重了范文的合理使用,并指导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引导学生完成习作,方法有效。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中对学生说的指导训练不够充足,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说的环节中来。低年级要细致指导学生写好一段话。缺少对习作方法、写作技能的指导和训练。有的老师指导过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教师扶得过多,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扶放结合,恰当引导,学习起来才会事倍功半。对有些表达的句式提示可更清晰些,并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有所遵循,照着样子说效果会更好。活动的氛围创设很重要,如比赛有加油、心情紧张、神情唉声叹气等,这方面引导到位,学生才能够写得有血有肉,教师要注意为学生生动表达做好铺垫。

从8节课堂教学上反映出了教师对此类课的精心准备和深入思考。通过此次活动虽不能让所有班主任都能讲好作文课,但最起码让教师们不在畏惧作文教学,让他们面对作文教学时心中有底气,知道该怎样上,大体的模式是什么;作文的要求应该怎样出示更科学,怎样训练学生准确确定主题,合理选材等。应该说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还会适时给予相应的帮扶,督促教师继续不断完善巩固培训效果,提高教师习作教学能力。这样把教师培训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通过校本培训达到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目的。

苇町小学青年教师达标课总结 篇5

一、活动对象

辖区全体教师(55周岁以上的男教师、50周岁以上的女教师自愿参加)。

二、活动形式

参加达标课验收活动的教师首先要进行课标考试,课标考试合格后进入说课环节,说课合格的教师进入作课验收环节。

三、活动安排及要求

(一)学校达标课验收阶段(5月26日—9月15日)

1、组织方式

(1)各校要高度重视达标课验收活动,5月26日至8月20日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标,研究教材、教法。中心小学将于8月21-22日组织课标考试。

(2)各校于6月5日前对教师本学期新授课教案进行检查验收,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复习阶段的集体备课活动,按要求完成集备任务。此环节结果将纳入绩效考核、评先晋级积分。

(3)各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PPT制作、微课制作及白板应用能力培训。教师在说课、作课活动中必须体现“四个一”教学法的主导地位,必须体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效率。

(4)中心小学利用暑假校本培训时间(8月25-28日)组织课标考试合格的教师进行说课比赛,并组织说课合格的教师在9月3日-9月15日进行作课比赛,最终确定达标课教师参加教育局组织的达

标课验收活动。

(5)各校要对各环节不达标的教师进行有计划培训,列出问题台账及整改时限,并组织其参加中心小学组织的复验,直至验收合格。

2、其他事项

下列教师经课标考试合格后,可直接获得“教师达标课”证书。

(1)近三年来,在我市和焦作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一、二等奖获得者。

(2)近三年来,参加过送课下乡的教师。

(3)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成员。

(二)总结表彰阶段

活动结束后,教育局将对达标课验收合格的教师颁发“教师达标课”合格证书。各校要针对未取得市级“教师达标课”合格证书的教师,制定整改提高计划,并限期达标。凡未取得“教师达标课”合格证书的教师,一律不得参加评先、评优和晋级。

山王庄中心小学

上一篇:秋来早晨的美文下一篇:办公室管理简答题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