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通用8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 篇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
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分析活动,使老师们受益匪浅。给老师找到促进教师研读教材的切入点:通过“说教材”来提高教师对教材、课标的理解与把握。我们要求每个学段的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本学科的整个学段的教材拿到手,对照新课标认真的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勾画出任教年级教材知识结构图,并写出教材分析。我校在教材分析方面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学习活动:
第一阶段:组织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分析任教的教材,不分年龄大小,每位教师都承担若干单元的分析任务,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地位及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等方面梳理了教材。老教师参与活动给予指导,这个阶段的学习有效的促进教师研读课标、理解教材,也使教师受益更多。
第二阶段:开展了“说教材”的活动,是在第一阶段的学习基础上回头看,如果说第一阶段仅仅是对教材浅层次的理解,那么第二阶段的研修就是深钻教材,不仅要求教师说教材,还要说怎样教,不管教哪个年级的,都要从到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系和价值系三个层次面来把握教材。写完教材分析后,以年级组为单位登台演讲,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这项活动并不是一遍就完成的,而是经过反复讨论,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真正理清教材的体系并熟能成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的学习积极被充分调动,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更使教师理清了教材的脉络,掌握了教法、理顺了思路。
全体教师在课堂上都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落实新的教育教学思想,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引领教师更好地熟悉和把握新教材,让老师对学科知识体系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位教师都认真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逻辑线索。教师们态度认真、制作精细、体现了严谨的工作作风;齐心协力、互学共促、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们知道,教材分析活动是一项艰苦的工程,需要全体教师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本学期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加强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 篇2
世上无完美, 教材也不例外。我在认真研读、精心实践教材的同时, 发现部分习题存有不足, 给教学带来困扰, 现提出2例, 求教各位同仁。
一、此题不严密
这是编排在新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单元中的一道习题 (新教材第73页) 。首先, 教学实践中, 大家对本题的答案存在争议。《教师用书》上给出的答案是“4, 8” (如下图) , 我认为, 本题答案也可以是“4, 9”。
另外, 教材编排本题的意图为:认识简单图形与初步建立图形表象。但事实上, 本题很难体现上述价值, 因为这题更侧重“观察与想象小正方体位置关系”, 明显具备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观察范围”的难度和导向, 放在这里难度既大, 又有偏离主题之感。
教材是方向、是权威, 她的价值在于引领。我想, 本着精益求精建设教材的态度, 编者要么可以更换此题, 要么减少小正方体的数量以降低难度, 至少也应对题目表述进行调整:变“各有几个小正方体”为“至少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二、此题有争议
这是编排在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里的一道习题 (新教材第20页) , 教材意在通过这个生活化的情境,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图——空间想象判断”的过程, 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教学中, 我发现, 学生对“书包的背面”一词理解有争议:立放时, 成人认为有背带的是背面;但背在背上, 哪面是背面?多数学生觉得带网状的是背面。一时间, 我也很难定论。
同时我发现, 在这道习题之前的例题和之后练习中, 情境里都有人物 (或动物) 作为观察者身份出现, 以体现观察者的视角, 减轻题目难度, 唯独本题没有人物 (或动物) 出现, 只有文字叙述, 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 难度还是大了些。
综上考虑, 我觉得教材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本题进行调整:1、改“背面”为“后面”, 统一方位用词;2、改“书包”为“机器人玩具”、“悬挂的校服”等, 避免争议;3、观察物旁应给出人物 (或小动物) , 以体现“上面”这一观察角度, 提升本题的练习价值。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 篇3
一、 数学史料的内容分类及其数量分布
教材中数学史料的内容主要分为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故事(如金冠之谜)、相关数学知识史料(如小数的历史)、数学思想方法(如“筛法”史料的介绍)、经典数学问题(如鸡兔同笼问题)、数学名题(如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文化等六大类。其中“其他文化”主要是指音乐、绘画、建筑、天文、计算机、商业等生活领域,侧重介绍数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比如,黄金分割比:教材中简单介绍了黄金比在建筑、绘画和优选法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统计发现,首先,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中安排的数学史料的数量在增加,而且在五、六年级已经开始涉及数学思想方法(6处)、经典数学问题(1处)、历史名题(1处)等。其次,教材中大部分数学史料属于相关数学知识史料(共28处),可见教材编写者比较注重以此形式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知。第三,教材中介绍了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故事(2处),如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塞尼(Eratosthenes)创造“筛法”,在自然数中寻找质数。在此版本的教材中并未选用数学家的生平和励志故事,比如数学家在创造数学成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挫折、失败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等。
二、 数学史料的设计模式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料的设计模式反应了如何将其负载的深层的文化价值进行体现,以充分发挥其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教育教学功能。
通过对此版本教材包含的数学史料的分析,总结出两种设计模式:附加式包含和隐性融入。附加式包含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为由数学知识引出数学史料,即教材在阐述数学知识时联想到有关的数学史料,继而在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对相关史料进行简单介绍或说明。例如四年级下册完成“认识方程”这章全部学习任务之后,在数学万花筒中介绍了方程的简短史料。附加式包含模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阅读材料式数学史,即教材中某章节授课任务后介绍的数学史料和所讲内容稍有联系或无联系。比如四年级上册在“认识更大的数”这章最后给出数字的发展,从用石子或结绳记数到印度—阿拉伯数码的广泛使用。此时,数学史作为知识的注解或扩充,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了解一些相关的数学史料,使他们的数学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隐性融入模式,具体表现形式是由数学史料引出学习内容,此时数学史料已非边缘化于学习内容。如五年级上册82、83页,在“点阵的规律”一节中,教材中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创造的形数理论巧妙地和学生们已有学习经验相结合,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正方形数、三角形数、长方形数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 数学史料的呈现方式
教材中数学史料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文字”(共19处,占55.9%)和“图文并茂”(共15处,占44.1%)。“文字”形式主要是指仅用简短的文字来阐述相关的史料,如“神奇的质数”“数的扩充”等。“图文并茂”形式是指史料中包含文字和图片。此种形式又细分为“文字为主”(11处,占73.3%)“图片为主”(2处,占13.3%)“连环画”(2处,占13.3%)。比如寻找质数的筛法的介绍中,左侧是文字的说明,右侧附以图片,促进学生对此方法的直观理解。此类呈现方式学生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了解相关的史料内容。另外,在“数字的演变过程”中,是以图片为主,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学生主要是通过图片来了解数字的演变过程。而“计算工具的演变”则是以一组图片来讲述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学生通过连环画来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每个阶段。这两种呈现形式主要考虑到了所选史料的题材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版面设计上,此版本教材主要是在正文下方、练习题最后直接呈现,并用了蓝色的标框框出,且添加了“数学阅读”“你知道吗”“数学万花筒”等这样明显的字眼,使数学史料凸显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只有极少数是在教材正文中阐述。
四、 数学史料所属国度
本研究将教材中所选用的数学史料所属国度分为:单个国家(即该史料中只涉及一个国家,如古埃及的分数表示法。)、多个国家(指数学史料中包含两个及以上国家,比如,计算工具的演变。)和不凸显国度(指数学史料中没有提及国度,比如数的扩充。)其中单个国家中又细分为中国、古希腊、古埃及、德国。
经过整理发现,除了5处不凸显国度外,其余均体现了一定的地域性,其中以我国古代的数学史料为编写重点。在34处数学史料中,我国占了16 处,而且“多个国家”项包含的8处史料中有7处涉及中国,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其他国家。编者的主要目的可能在于通过此形式来提高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数学多元文化则主要体现在数学概念的发展过程中,比如“圆周率的历史”从最原始的测量到用多边形逼近,从“布丰投针”到计算机的贡献,介绍了这个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传承和发展。但在此版本中反应多元文化的数学史料还较少。
五、 反思与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从篇幅容量的增加、内容选择种类的丰富性、以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设计模式的创新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较之以前的小学数学教材来说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史料较少、分布不均均衡、设计模式的合理选择等,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丰富数学史料的内容选择。本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学史料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符号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数学著作、数学家、数学工具演变等,但是从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来看,还有很多相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史料,如古埃及的倍乘法、试错法、中国古代的盈亏术等等,这些史料所凝结的智慧如果能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展现必将促进他们对现代算法、算理的理解。另外,教材中还可以增加数学家的励志故事来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热爱数学。例如,欧拉在双目失明后凭借超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仍创造了丰富的数学成果等。
2.适当增加教材中数学史料的数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进一步提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这是对“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理念的深化。而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载体,那么在教科书中体现数学文化教育的理念,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增加数学史料。如何把这些史学形态的智慧结晶采用一种恰当的形式或手段展现或传递给学生,这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数学史料设计模式的选择
当谈及数学史料与数学教材、数学课程时,相关研究总是会强调“要达到隐性融入”,这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附加式包含或显性融入是数学史料进入数学教学的必经阶段。在此阶段,要根据小学教材中所选数学史料的内容或性质不同,而加以区别对待。比如数学家的生平和励志故事;数学在计算机、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学知识、概念的简单注解等都比较适合采用直接融入,以使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注解、扩充以及背景有所了解(比如方程简史;分数,小数的历史。)即可。如果所选择的数学史料中涉及深层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圆周率的发展史料、形数理论等),这就需要一线教师、数学教育研究者、数学史研究者和教材编写者共同努力,将相应的思想、方法和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力求能够达到将数学史料间接融入教材或教学。因此,数学史料采取哪一种设计模式进入小学教材需根据材料的种类和性质来判断,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隐性融入。
参考文献
[1] 徐利治,王前.数学哲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J].数学教育学报,1994,3(1).
[2] 杨豫晖,魏佳,宋乃庆.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4).
[3] 陈碧芬,唐恒钧.北京师范大学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2).
[4] 罗新兵,魏金英,刘阳,等. 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分布的特征和模式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1(1).
[5] 张维忠.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 篇4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1.生活中的数 2.比较 3.加减法
(一)4.整理与复习
(一)5.大家来锻炼 6.分类 7.位置与顺序 8.认识物体 9.加减法
(二)10.整理与复习
(二)11.认识钟表 12.统计 13.迎新年 14.总复习一年级下册 1.生活中的数 2.观察与测量 3.加与减
(一)4.有趣的图形 5.整理与复习
(一)6.加与减
(二)7.购物 8.加与减
(三)9.统计
10.整理与复习
(二)11.总复习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三单元《分一分》
第四单元《认位置》
第五单元《认数
(一)》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第七单元《分与合》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第九单元《统计》
第十单元《认数
(二)》
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
第十二单元《加法》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减法》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第三单元《认数》
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
(一)》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
(二)》第七单元《统计》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认识除乘法》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除法》
第五单元《口诀求商
(一)》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0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位置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人民币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7 认识时间 8 找规律 9 统计 总复习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1.数一数与乘法 2.乘法口诀
(一)3.观察物体 4.节日广场 5.分一分与除法 6.整理与复习
(一)7.方向与位置 8.时、分、秒 9.月球旅行 10.乘法口诀
(二)11.整理与复习
(二)12.除法 13.统计与猜测 14.趣味运动会 15.总复习二年级下册 1.除法 2.混合运算 3.方向与路线 4.生活中的大数 5.测量
6.整理与复习
(一)7.加与减
(一)8.认识图形 9.加与减
(二)10.整理与复习
(二)11.统计 三年级上册 1.乘除法
第六单元《厘米和米》 第七单元《位置和方向》 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二)》
第九单元《时、分、秒》 第十单元《观察物体》
第十一单元《统计和可能性》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认数》
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
第四单元《加法》 第五单元《认识方向》
第六单元《减法》
第七单元《认识角》
第八单元《乘法》 第九单元《统计》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除法》 第二单元《认数》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第四单元《加和减》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七单元《乘法》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 我长高了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
(一)5 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
(二)看一看 摆一摆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二年级下册 1 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
(一)3 图形与变换 4 表内除法
(二)5 万以内数的认识 6 克与千克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有多重 8 统计 9 找规律 10 总复习三年级上册 1 测量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3 四边形 4 有余数的除法 时、分、秒
填一填,说一说 多位数乘一位数
2.观察物体 3.千克、克、吨 4.搭配中的学问 5.乘法
6.整理与复习
(一)7.周长 8.交通与数学 9.除法 10.年、月、日 11.时间与数学
(一)12.时间与数学
(二)13.整理与复习
(二)14.可能性 15.生活中的推理 16.总复习三年级下册
1.元、角、分与小数 2.对称、平移和旋转 3.乘法
4.整理与复习
(一)5.面积 6.认识分数 7.整理与复习
(二)8.统计与可能性 9.总复习四年级上册 1.认识更大的数 2.线与角 3.走进大自然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除法》 第二单元《年、月、日》
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 第四单元《乘法》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千米和吨》
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 第八单元《认识分数》 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十单元《统计》 第十一单元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除法》 第二单元《角》 第三单元《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 第五单元《找规律》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第七单元《运算律》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十单元《认数》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乘法》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第三单元《三角形》 分数的初步认识 8 可能性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1 位置与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统计 4 年、月、日
制作年历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面积 小数的初步认识 8 解决问题
设计校园 9 数学广角 10 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 2 角的度量 3 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 统计
你寄过贺卡吗? 7 数学广角
4.乘法
5.整理与复习
(一)6.图形的变换 7.除法 8.方向与位置 9.生活中的负数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六单元《找规律》 第七单元《运算律》 总复习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 2 位置与方向 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营养午餐 10.整理与复习
(二)11.统计 12.数据告诉我 四年级下册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认识图形 3.小数乘法 4.数图形中的学问 5.整理与复习
(一)6.观察物体 7.小数除法 8.激情奥运 9.游戏公平
10.整理与复习
(二)11.认识方程 12.图形中的规律 13.总复习五年级上册 1.倍数与因数 2.图形的面积
(一)3.整理与复习
(一)4.分数 5.数学与交通
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十二单元《统计》
第十三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找规律》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一)》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二)》
第十单元《统计》 第十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 三角形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小管家 总复习五年级上册 1 小数乘法 2 小数除法 3 观察物体 4 简易方程
量一量 找规律 5 多边形的面积 统计与可能性
铺一铺 7 数学广角 总复习
6.整理与复习
(二)7.分数加减法 8.图形的面积
(二)9.尝试与猜测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方程》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 2 因数与倍数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3 长方体和正方体 10.整理与复习
(三)11.可能性的大小 12.数学与生活 13.总复习五年级下册 1.分数乘法 2.长方体
(一)3.分数除法 4.整理与复习
(一)5.数学与生活 6.长方体
(二)7.分数混合运算 8.百分数
9.整理与复习
(二)10.数学与购物 11.统计 六年级上册 1.圆
2.百分数的应用 3.图形的变幻 4.整理与复习
(一)5.数学与体育 6.比的认识 7.统计
8.整理与复习
(二)第四单元《认识分数》 第五单元《找规律》
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十单元《圆》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方程》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分数除法》 第五单元《认识比》 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可能性》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比例》 第四单元《确定位置》
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粉刷围墙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 统计
打电话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六年级上册
1.位置
2.分数乘法 3.分数除法 4.圆
确定起跑线 5.百分数 6.统计
合理存款 7.数学广角 8.总复习六年级下册 1 负数 2 圆柱与圆锥 3 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统计 6 整理与复习9.生活中的数 10.观察物体 11.看图找关系 12.总复习六年级下册 1.数学与环境 2.数学与社区 3.数学与体育 4.数学与科技 5.总复习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应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 篇5
2014年11月19日盐湖区教育局组织全区优秀教师学习北师大小学数学第四版教材,我有幸参加这次培训。这次培训是在相主任的带领下举办的,通过培训我对新教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就将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方式,使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取得一致,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发展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情境 +问题串”的呈现方式,为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提供更多的指导。教材设计了“情境 +问题串(围绕着情境展开的一组问题)”的呈现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逐步深化或多角度思考。围绕着“情境和问题串”的展开,帮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和关键点展开思考,体现学生学习的基本思考过程,启发学生思维逐步深化或多角度思考。
问题串的展开也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问题”服务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往往可以通过设计若干个问题来体现,这对广大基层的一线教师准确理解和驾驭教材、创造性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能有效避免教师反映的教材提供的问题开放性过大、目的不清晰而造成的教学困难。
(二)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教材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体现。第一,设计专门的积累活动经验的课,在这些课中一般不学习具体的知识点,而是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和数学思考的经验。第二,在一节课学习的“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对于基本数学思想,教材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对于抽象,体现从数量到数、从物体到图形的抽象,以及从数到字母的抽象。对于推理,既体现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又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多种方式说明道理。对于模型思想,将体现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2.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教材采取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
3.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材通过呈现丰富的情境、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体现数学的价值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通过设计问题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重新梳理和设计练习题,提供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教材一直关注练习的设计,注重设计一些促进理解、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习题。
教材重新梳理和设计练习题目,力求提供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在数量上,1课时 2页的内容,其中包括 1页练一练;2课时 3页的内容,其中包括 1.5页的练一练。正文和练习的页码比例达到1︰1。在练习的层次上更加清晰合理,通过设计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等层次,避免了部分练习中题目“跳跃性”较大的现象。在练习的维度上注重形式多样,通过设计(事实性)知识和技能、数学理解、解决(常规)问题、联系拓展等维度,体现对于学习内容不同方面的要求。特别重视开发了一批数学理解的题目,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四)遵循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教材一直关注体现一定的弹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一方面,教材通过设计拓展习题、提供阅读材料等体现教材的弹性。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是一种理念,教材通过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呈现学生的多种想法和学生作品,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等形式,更好地体现教材的弹性。
教材力求从学生经验出发,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探索与交流贯穿始终,练习与巩固适时适度,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辅相成;最终达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重,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共发展。
基本框架的主要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标准的修订和教材的整体设计,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删或调整,根据全套教材关于统计内容的整体设计,将原六上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内容移至五年级下册。原五年级上册“数的世界”中对自然数和整数的认识,前移整合编入四年级上册“从结绳记数说起”。五六年级要对上述内容进行补充讲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 篇6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对于这册教材,在座的老师有的可能听过,有的可能教过,我欢迎大家随时提问,提出你的困惑,大家互动交流,这对我们走进课堂更有价值。学习本册教材要初步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图形的变换,理解乘法与面积的联系,体验统计平均数的必要性,以及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等等,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与统计意识,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数学活动的经验。本册还安排了一定篇幅的总复习内容,帮助学生对三年来所学的数学进行回顾、总结与反思,以期达到这一学段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下面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我要分三部分对本册教材进行辅导。
第一部分:本册教材内容的整体介绍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6个单元。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3个单元。包括)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主要内容是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主要内容是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主要内容是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图形与几何(共2个单元。包括)
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主要内容是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主要内容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教材安排在第5页练习之后。可以建议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别去不同商店调查三种相同商品的价格,作好记录,然后由小组发布信息,去那家商店买哪种商品便宜,这样的活动能增进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教材安排在第11页第一单元学完之后。目的是加强对小数的认识,可以给孩子们选择熟悉的身高、体重、时间等相关内容,作为进一步认识小数的素材,进而加强小数的读写,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许多地方都需要小数。
3.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并说一说自己的设计过程。教材安排在第23页,通过这一活动,除了让学生感受图案的美,还要比较各个图案的设计方法和特点,为自己的图案创作提供借鉴。
4.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教材安排在第23页,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图案创作全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1、选择基本图形
2、确定设计方案
3、绘制图案
5.设计旅游计划。教材安排在第37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旅游的路线、景点、费用等活动,提高他们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6.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教材安排在第52页,这个活动是结合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知识设计的。通过地砖选择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数学计算与现实应用的联系。
7.制作七巧板。教材安排在第65页,学完分数知识之后,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强化分数的知识。
8.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9.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这两个活动教材安排在第70页,一是学会统计测量的结果,统计交流测量的过程,以及交流怎样计算平均身高。二是加强对平均数的理解以及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比例,数学课程占总课程时数的13%——15%,每学期可安排数学课68-79课时,本册教科书安排六个单元,包括整理与复习共58课时,留有机动课时至少10节,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第二部分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正式编排关于小数的内容。但是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结合商品调查的实践活动,学生已经认识过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商品的标价,并且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对商品价格的这种表示方式已经非常熟悉。本单元小数的认识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对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表示商品价格的生活基础上学习的。扩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物品单价的过程,掌握表示物品单价的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4、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如下: 结合购物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
下面分课时介绍:
第一课“买文具”,也就是教材的第2、3页。结合购物的情境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初步建立小数概念。教材根据学生原有的对人民币的生活经验,设计了文具店情境图,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各种文具及其标价,在学生“买文具”时,会看到文具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它们的价格,从而自然地引入小数;然后通过同伴交流,促进每个学生去感受和理解每个文具标价牌上小数表示的意义。再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再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体会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第二课“货比三家”,也就是教材的第4、5页。要建立小数大小的初步认识。在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自己的购物经验,交流比较两个小数(价格)大小的多种方法:既可以把两个小数都改写为几元几角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整数为中介,通过它间接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切忌把老师认为更简单的方法强加给学生,更简单的方法可能更理性、更抽象,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不良后果;如果更简单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那应该鼓励。当学生对上述两个小数比较大小的过程有了体验后,鼓励学生根据主题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在进一步“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提出“去哪个文具店买橡皮便宜”的问题,它涉及到比较3个小数的大小,要找出其中最小的一个,更具有挑战性。这个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然后再引导他们体会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的策略,即先比较其中两个数的大小;再拿其中较小的数与第三个数比较,就能找出最小的小数。经历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体验进行有条理地数学思考的过程。
第三课“买书”与第四课“寄书”的问题情境,也就是教材的第6--9页。是为理解一位小数加减运算的意义及算法而创设的。前后这两节课的区别在于,前者学的是一位小数的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后者学的是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这两节课都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算法的基础上,独立去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关键环节是经历小数加减的竖式算法的抽象过程,理解其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把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的竖式计算就类似于学生已经熟悉的多位数加减的竖式计算。学生必须体会这一点,那么,小数加减法便可以融合到学生整数加减法已有的经验之中,学生对小数加减法不但不再感到陌生或有负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二)对称、平移、和旋转
“对称、平移和旋转”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图形与变换的主要知识内容包括:“对称、平移和旋转,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也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最简洁的形式。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理解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方法,探索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作用。物体或者是图形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成是旋转现象。物体或者是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不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平移现象。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与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如下: 前后联系 下面分课时介绍:
第一课“轴对称图形”,本课教材的内容呈现五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先观察、欣赏民间剪纸以及服饰、工艺品、建筑等美丽的图案从而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二是让学生在经历“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即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并知道这一折线就是对称轴。感知了什么是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三是在猜一猜、剪一剪的活动中,通过提供对称图形的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四是直观辨认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的分类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拓展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五是让学生在方格纸(钉子板)上画(围)出对称图形,用几种基本图形进行组合,摆出(构成)对称图形,从而初步形成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课“镜子中的数学”,向学生呈现生活中有趣的镜面对称现象,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教材安排的具体内容分三个部分:一是利用镜子,让学生对一些熟悉的形状对称文字与字母进行观察,体会到镜子外的一半与镜子内的一半是相同的。二是使学生通过熟悉的照镜动作,发现镜子内外方向相反,三是让学生利用镜面对称现象,判断一些图形的位置与方向。课上教师最好让学生准备一面镜子,让学生实际对着镜子做做动作,以直观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模拟照镜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镜面对称现象的特点。
第17页练习第1题“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并给出3个答案供选择,很有挑战性;其实这3种答案都有可能,取决于镜子放在适当的位置。经历这样的空间位置与图形的探索,空间观念是会大有长进的。
第三课“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现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教材首先结合生活中具体的实例,如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国旗沿着旗竿徐徐上升、直升飞机起飞时的机翼运动、小风车迎风旋转等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帮助学生积累着方面经验;进而通过区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两类运动,描述见过的平移或旋转运动等学习活动,以丰富关于平移和旋转的感性认识;接着要求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获得体验加深对平移与旋转运动特征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移,让学生观察在方格纸上简单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通过“移一移”“说一说”让学生发现或体会到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要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通过“填一填”“画一画”等操作与交流活动,去逐步感悟这样一个道理:要确定图形平移后的位置,不仅需要知道图形平移的方向(上、下、左、右)还要知道平移的距离(几格)。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是平移的两个基本要素,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它,但不能也不必要把它归纳成知识点强加给学生们。
第四课“欣赏与设计”,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体会平移、旋转与对称在创作图案中的应用,为学生展示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提供机会,获得创作图案的初步经验和体验。
(三)乘法
第三单元“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如下: 前后联系 下面分课时介绍:
第一课“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时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一规律,两个整十数的乘法就能口算得出结果。在发现规律之前,计算12×40,120×40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他们要把这些算式转化成熟悉的形式:12×40=12×5×8=?120×40=60×2×40=60×80=?从中应让学生体会到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式子的变形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课“住新房”,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没有进位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竖式乘法的基础和生长点,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多位数的笔算方法就可以通过算理的类推、算法的迁移自主学习。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笔算方法,重点使学生理解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时积的定位。本课住新房选择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后,首先让学生估算,最多是多少,最少是多少,结果是几位数,培养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直觉能力,回答“200本放得下吗?”再探索精确计算的各种算法,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但必须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第三课“电影院”,结合电影院有多少座位的问题情境,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首先需要理解问题情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其次提高了对估算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解释自己估算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与习惯。至于“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的计算,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尝试和交流的机会,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完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因为本课的算法与上一课类似,所不同的是需要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问题。
(四)面积
本单元是在学生观察、操作、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经历了不同方式测量物品长度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基础上来学习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模块: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思路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面积的认识中,突出对面积概念的认识和体验,重视用自选单位进行图形面积的测量。
2、重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自主探索过程,两个面积公式的探索都是在学生小组合作中,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的,鼓励学生自主尝试。
3、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学习,淡化计算,重视操作,让学生在铺地面的实际背景下,用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在边长1米的大正方形上摆。在这个摆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策略,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这样的设计首先淡化以计算为途径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面积知识水平上的建构,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学会交流、学会探索的方法。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前后联系
下面分课时介绍:
第一课:“什么是面积?也就是要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教材安排了三个主要活动。首先结合四对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直观说明面积的含义。教学时,要把这层活动进行延伸,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随后在比较各种图形有大有小,获得对面积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面积中的封闭一词,可以举例或画图说明。背诵和记忆概念不重要,能再具体情境中准确应用,这才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概念。接着让学生从附页中剪下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这两个图形不易比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操作性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解决这个问题的挑战性在于单纯依靠观察难以判断,要鼓励学生尝试寻找其比较他的手段和途径。教材中提供了三种办法:剪一剪,拼一拼;用相同的硬币摆一摆,再数一数;把两个图形画成同样大小的方格,再数一数进行比较。在学生进行交流不同方法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使学生明白用画成同样大小的方格对两个图形比较的方法很科学,对任意图形都适用。这样不仅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摆硬币或画格子的办法所蕴含的思想,还为后继学习面积的度量埋下了伏笔。第三个活动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一个数学事实,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第二课,量一量。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这个活动是在学生经历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经验之上,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要求学生用自选的格子进行测量,再交流各自测量结果的过程。在彼此交流不同的测量结果中,会产生这样的困惑:由于每名学生选择测量单位的格子大小不一,量出同一本书封面面积的数据五花八门,谁量的准,谁的误差大,难以判断。为解决这个困惑,需要统一面积单位。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认识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使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变得直观、具体,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有了对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的体验后,让他们再估一估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并用格子纸量一量,检验估测得准不准。这样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估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后续教材引导学生认识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活动,也要经历与认识1平方厘米大体相同的认知过程,特别要体会学习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获得它们所示的面积大小的具体体验。因为不同大小的面积单位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境或场合加以选择使用的。
第三课“摆一摆”是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探索活动从估测3个长方形的面积开始,培养估测意识;然后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这3个长方形上摆一摆,看需要摆几行几列,能够分别把这些长方形铺满,从而获得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相关数据;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观察、比较,发现长方形面积与乘法的联系,从而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实验、探索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合情推理、建立数学模型的抽象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理解数学会有很大帮助,甚至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了建立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经验,经过类比推理,学生能够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第四课“铺地面”,本课是把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进率)安排在解决实际问题背景下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及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创设了“铺地面”的问题情境,探索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的换算关系。先让学生估计1平方米里有多少个1平方分米,再通过直观操作或合情推理来检验原先的估计是否正确,从而确认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的换算关系。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就可能类似地推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 000平方厘米等结论。在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之后,再认识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例如,1平方米=10 000厘米2、1公顷=10 000平方米,这两个换算关系有相同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这三个换算关系也有相同的进率――利用这种形式上的联系,也许有助于保持对它们的记忆。
(五)认识分数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分数被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来认识,这种认识又与平均分的经验分不开。其实,学生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本单元学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操作,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一些分数的大小
3、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及课时安排是: 本单元的知识前后联系是: 下面分课时进行介绍:
第一课“分一分
(一)” 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这个讨论过程,一方面学生可以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其实是很多的。在这个基础上才引入“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1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在“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操作与描述活动的过程中,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第二课“分一分
(二)”,是对分数意义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个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单位1是一个整体,由许多事物组成的集合也是一个整体,分数更深层的意义是表示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从而运用分数可以描述现实世界的许多现象。教材创设的“试一试”的问题情境,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这一点;第60页第3道思考题还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所具有的相对性,它不能撇开“这堆铅笔”这个整体的背景,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第三课“比大小”,由于分数具有相对性,所以比较两个分数大小就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即这两个分数所表示的必须是同一(或相同)整体的两个部分。抽象的分数可以用图形直观表示,所以借助图形的直观可以比较分数的大小;这种直观的比较分数大小的策略,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这部分教材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仅比较两个分母都不大于10的分数的大小;但它所充分体现的形数结合的思想方法却是要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和体验的。
第四课“吃西瓜”,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学习同分母的简单分数的加减算法。对小学生而言,直观是通往抽象思维的必由之路。理解抽象的分数加减的算法过程,教材中都通过直观的图形来揭示其中的算法原理;在“练一练”中,还再次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数加减,进一步体会分数加减的意义。但是,学生进行分数加减运算最终必须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为此,学生做了“练一练”中的第2题后,要求他们“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自己去发现“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形式规律,即“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他们一旦领悟到这一点,在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时,才可能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抽象思维也才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六)统计与猜测
第六单元“统计与猜测”的重点是读统计图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做出判断与决策。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认识了统计表和统计图,知道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答问题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知道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性发生的结果。教学内容几课时安排 前后联系 下面分课时介绍:
第一课“奖牌给哪组”,结合读两组投篮比赛的统计图,在讨论该哪组获胜的过程中,体会计算平均数的意义与必要性,进一步获得怎样利用统计图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体验,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应用意识。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一组对象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数量之间差别的一般比较,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平均速度、平均年龄、平均成绩,但是平均数与平均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把15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5支,这5支是每个学生实际分得的数,不是平均数。如果说3个学生共有15支铅笔,平均每人有5支,这个5支就是平均数。但不是每个同学都有5支铅笔。新课程标准将平均数纳入统计中改变以往把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学习的做法,突出了平均数在统计领域的重要价值。本套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平均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材先结合两组投篮比赛的统计图,在讨论该哪组获胜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两队参加比赛的人数不同,进行比赛的不公平,进而想到用每队投中的平均数确定胜负是公平的。自然引入平均数。从平均数的意义出发,关注求平均数的方法的多样化。教材呈现两种方法:计算:总数除以总人数;移多补少求平均数,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它们彼此不分优劣,重要的是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会选择适当的方法。当学生求出两组的平均数后,这里教师应引导学生讨论,这个平均数是不是实际情景中某一个具体数量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认识平均数与原始数据的区别,这样富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材没有给出求平均数的公式,重点放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上;当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描述、建立平均数的算法模型,但无须要求死记硬背。在“试一试”与“练一练”中提供了平均数应用的现实问题。由于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所以第二学段还要进一步学习中位数与众数
课后的试一试是很有挑战性、现实性问题。教师视情形可给孩子一点空间进行思考和探索。统计学习不应把重点放在计算统计量上,而应放在对统计量的理解上,放在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作出必要的推断上。
第二课“猜一猜”,让学生体会在可能发生的事情中,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小的区别。第一个活动是说一说“如果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学生不做试验也能够通过比较不同颜色区域的面积大小,进行合情推理,做出正确判断。但“抛图钉”各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不做试验就难以推断。在做这个试验前,应该让学生先猜一猜图钉落地后有几种情况,哪一种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哪一种最小;然后再通过试验进行验证。“摸球”试验,同样要求学生能够列出所有可能发生的几种结果,猜想发生各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再通过试验来检验猜想。进一步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尝试寻找各种结果可能性大小的原因,与同伴进行交流,体验数学思考的力量。对于任何概率的简单试验,首先要弄清楚它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几种,这是进一步研究和描述发生各种结果可能性大小的必要前提,所以教材中设计的“讨论”和“试一试”都加强了对这一前提的关注和体验。“你知道吗”介绍降雨概率,有助于学生认识可能性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七)实践活动
“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某一领域的应用,具有综合的特点。像这样专题性的实践活动,不但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有助于生成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内在有机的联系,还能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例如,“森林旅游”呈现了旅游过程中购物的三个阶段:
1、旅游前的准备工作。
2、旅游过程中的购物。
3、旅游后购买纪念品。教材安排这些内容,目的是通过情境中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小数加减计算的技能,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购物的能力。“旅游中的数学”,从出发、租房、游览、吃饭到设计旅游计划,无处不用数学来解决问题,而且很自然地把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融合在解决旅游问题的过程中。“体育中的数学”,无论编排体操表演的队形,还是安排比赛的场次,同样需要数学,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获得对数学的良好的情感体验。
整理与复习
你学会了什么(反思性)
1.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回忆、讲述学过的知识内容。2.结合每一幅图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做一做,议一议,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学会了。
我的成长足迹(表现性)1.汇报最重要的心得或收获;
2.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用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互相欣赏,共同分享。总复习:
1、总复习的练习题提倡“先做后说”,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加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2、总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反思性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的错误争取自己来纠正。
3、总复习教学过程要继续关注和促进学生 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第三大部分:本册教科书特点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科书在体现全册教科书特色的同时还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本套教材的特色之一,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是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1、充分利用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如:第一单元在学生充分认识商品标价的基础上认识小数。
这样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新的知识,也是对已有生活经验的提高。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组织数学活动。
2、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如:第二单元对旋转和平移现象的理解。教材都选择了学生身边的常见的升国旗、转风车、螺旋桨等生活素材,教材第4页,选择生活中去哪家购物更便宜,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对这些事物的实际感受,理解数学知识和结论,而不只关注问题和结果。
3、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学数学。如:42页量一量,同桌合作亲自量一量数学书封面面积有多大。
教学时,除教材设计的活动外,教师还应拓展本班学生的现实生活素材,丰富课程资源,不仅提高教材的开放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和发展性,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身边的数学,不断发展的数学。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结合具体问题,学习数学运算,是本套教材的重要编写思路,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计算的重要作用,学习数学运算,有利于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背景,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计算方法。教材在设计有关计算的数学活动时,都呈现了学生熟悉的用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能够解决的简单问题。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算,然后再探索学习新的计算方法。如:三单元学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呈现了住新房、电影院生活情景,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各自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是要抓住这一边编排思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大胆探索计算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要关注学生笔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保证适量的计算技能训练。
2、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要实现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个目标,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本册教材结合有关内容,努力选择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数据和事情作为学习素材,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真实的素材,是学生真切的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解决问题的目标之一。本册教材除了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外,还特别安排了三个解决问题的知识模块。森林中的旅游。旅游中的数学、体育中的数学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研究、讨论问题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的素材,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优化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并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视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数学。
1、在亲身做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如:了解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教材中展示了学生玩风车的图示,这里在教学时,教师完全可以设计让学生亲自制作风车的活动,这样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绕中心点旋转有了亲身体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时间去做,关注学生做的感受。
2、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建构数学。
如:探索长方形、正方形计算公式,通过折纸认识简单分数以及通过图形的演示计算分数加减法等,教学中,要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并充分利用操作的结果开展学习探索和讨论。
四、重视探索活动和发展数学思维。
1、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讨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36页结合乘法学习,怎样租车最省钱,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条理性。52页结合面积的认识,设计了小明家铺地砖用那种最便宜,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推理能力。72页结合平均数设计了一个身高1.3米的学生去平均水深0.8米的小河游泳有危险吗,培养学生思维的合理性。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给学生考证、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册教材24页找规律、29页第6题的计算、30页选数填空等内容在这方面都有体现。
五、多种方式呈现多元内容。
1、结合所学内容介绍有关知识 扩展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如:3页介绍我国古代运用小数知识的实例,了解小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小数的意义和价值。13页在了解我国各民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对称。19页上海音乐厅平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幢大楼平移工程的奇迹。54页了解分数比欧洲提前了一千四五百年时间。这些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保护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2、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首先本册教材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事情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如:
其次把一些有意义的材料作为练习题 如:
六、创造性使用教材,做教材的实践者、开发者。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现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但是由于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学校的班与班之间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为了适应这些差异,设计适合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过程,教材首先在课时安排上留有较大的余地。本学期至少机动课时10节,教师可以根据日常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使用。另外,在使用教材时,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发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愿每位教师都能以课程实践者、开发者的角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此,也对教师的辛勤工作和创造性的劳动表示诚挚的谢意!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教材培训
(三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 篇7
一、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时,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发现并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百以内整数加减法的练习课中,我设计了“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兴趣和情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产生了很强的学习动机, 通过探索与合作交流, 不但较好地掌握了百以内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多种方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而且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了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时和的变化规律;减数不变, 被减数增加或减少时差的变化规律等。 这个案例说明,只有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变成他们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学生才能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学习数学的价值。 数学学习活动也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促进个体发展的过程。
二、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是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 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如,“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等,这些问题不仅为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造了机会,更是为了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从现实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六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经常问学生:“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有助于学生养成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必须防止和杜绝把具有挑战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异化为“ 对题型、套解法”的机械操练,这种操练也许能把人训练成应试高手,却不能造就出创新型人才。
三、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是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口算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放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去培养,要有“ 带着练”的思想,把口算练习和理解算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计算和估算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算法多样化不是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手段,是学生个体差异的使然,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算法和策略的过程,比较各种算法和策略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和策略,体现数学的灵活性。 而不是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解, 以为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合理途径。 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如,“ 小明想买这两本书( 价格分别是21.8元和14.5元) ,他只有40元钱,够吗? ”生活中存在许多这样的问题,只要估算就能解决。 培养估算意识,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 1) 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什么时候需要计算;( 2) 估算的过程实际上是选择适当的近似值去替代算式中的数, 使算式因此变成可以口算的过程;( 3) 估算对于计算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正确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4) 估算的精确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估算策略;( 5) 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不仅是因为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只要估算就可以解决,而且它是验算计算结果的重要手段。 在计算教学时,要把估算和计算很好地结合起来,实行先估后算策略,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四、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基于上述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用好北师大版新教材,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我时常选择教材中适合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思维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适当、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为避免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我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绪,用心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技能,如,交谈、倾听、阅读、书写、描述等技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与人交流的愿望,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养成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其次,正确处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一般在学生合作交流之前,我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使每个学生对所解决的数学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都能独立地尝试解决问题,都独立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时,再让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表达和倾听。 如,在教学让学生解决“ 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规定为3分钟。 一位学生选择了一篇840字的文章, 在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钟,怎么办? ”这一问题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决这一问题,并鼓励学生尽可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此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话速度快一点、删除几个字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也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与倾听的机会,使每位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从而达到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大量机械、重复地练习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思维。 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一改传统教学面目, 强调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在教学时,首先充分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鼓励学生的热情参与,注意倾听学生发言,不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对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延缓评价。 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习数学,注重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六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小学生,不能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而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与验证等数学活动,不但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知识,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 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的几点实践体会: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的建议 篇8
一、不应删除的内容
1.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和分组分解法,我认为是不应删除的,而且必须加强,其原因是:
(1)教材中仅讲了提取公因式和运用公式法,然而在进行分式约分时往往需要对分式的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仅用书中提供的两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会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这显然也是矛盾的,因式分解只要求用两种方法进行,然而仅用这两种方法是否能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2)运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仅用这两种方法也是不够的。如,北师大九年级上册P62 习题2.7第2题解下列方程。该题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可以的,但用因式分解法来解的话,学生会更易理解,但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书中又没涉及到,好的方法用不成、不能用,这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这节内容删除了虽然是给学生学业减轻了负担,但给学生思维却带来了很重的负担,现在学生只要遇到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从三角形相似来考虑,因此,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思维负担。实际上若不删除这节内容,学生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内容就会无师以自通,也有利于对“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提出一些建议
1.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运算中的第1节(整式)”应提到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的第3节(代数式的求值)后面;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运算中的第2节(整式的加减)”应提到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的第5节(去括号)后面。这样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更宜体现知识间的螺旋上升的原则,也就避免了还没有学习整式(单项式、多项式),代数式的概念就去学习合并同类项,还给学生学习减轻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负担。
2.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提前,以至“位置确定”和“一次函数图像的运用”中学生学习时不会产生障碍。
3.九年级下册第3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P127议一议中: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当两圆外切时,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简称圆心距)。这样会让人误解为“只有两圆外切时,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才叫圆心距”,而其他几种位置关系中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就不叫圆心距!因此,我认为圆心距的概念应先讲。
4.建议增加关于三角形相似的公理。虽然新教材对相似三角形这一块的要求有所降低,但相似三角形这一块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是相当广泛的,若没有公理作基石,相似三角形的有关证明也就失去了理论基础,显得没有说服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总结】推荐阅读:
定西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6-15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08-24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简析10-09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08-15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0-23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7-22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求比值练习08-17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与反思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