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精选12篇)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1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
《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一、尊重学生,凸显主体
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因素来设计教学过程。本课时是学生在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在教学中我选取儿童身边的、感兴趣的、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事例、场景,以此来诱发儿童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因,促使他们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先让学生从猜“手”到画“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依据“手”来自己大胆尝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编制5的乘法口诀,从而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由扶到放,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先带着学生让他们大胆地编一编口诀,初步感知编口诀的方法;再由学生自己尝试独立编一编口诀去感悟编口诀的方法,最后小组合作类推出后面的三句口诀。
三、构建平台,畅通交流
我们的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地为师生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个性张扬、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在学生小组合作编制口诀进行展示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目的在于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相互评价、相互欣赏等,充分地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从而形成活跃、和谐、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2
女儿上小学二年级, 一天我刚回到家, 女儿就跑向我, “爸爸, 今天课堂上老师讲了个题目, 我没弄明白, 6×5+10= () ×5。”
“那你一开始是怎么做这个题目的呢?”
“我用6+10=16, 写成16×5, 可是老师说我的错了。”
这个问题孩子问得太好了, 这不正是四年级将要教孩子乘法分配律的一个变式吗?我左思右想, 如何让孩子弄明白, 又为今后学习乘法分配律做好知识铺垫呢?
正好茶几上摆了几个苹果和几个梨, 我顺势指着茶几, “茶几上有几个苹果和几个梨啊?”
“茶几上有6个苹果和2个梨。”
“6个苹果和2个梨一共是多少个苹果?”
“是8个, 不对, 苹果和梨不能相加。”孩子支吾道。
“如果把2个梨换成2个苹果, 可以说6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8个苹果了吧?”
“这样就可以了, 原来2个梨和6个苹果是不好相加的呢。”
“那6×5+10= () ×5, 我们可不可以换成数苹果数梨的方法呢?”
“能, 可以说6个苹果加梨=几个苹果。”
“那在这里你把谁看成苹果了?”
“把5看成苹果, 10看成梨。”
“6个苹果加梨=几个苹果, 算不出来, 那为了好数, 可以把梨换成苹果, 也就是把10换成5, 怎么换好?”
“我知道了, 10是2个5, 6个5加2个5等于8个5, 括号里填8。”
“爸爸, 您再出几个?”
“9×8+9×2=?”
“等于10个9。”
“4×5+5×3=?”
想了一下, “等于10个……不对, ……”
“像你刚才想的, 把哪个数看成苹果来数啊?”我小声提示道。
“5, 那应该是4个5加3个5等于7个5等于7×5。”
“那9×9+9=?”
出乎我的意料, 对于这个孩子会说出“9个9加1个9等于10个9”。
看到这, 想起我现在所要教的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 我决定尝试下。
“那99×99+99呢, 这可是我们四年级很多孩子都弄不明白的, 你能做出来吗?”
“99个99加1个99等于100个99。”
“太好了,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19×9+19=10×19, 29×9+29=10×29……”
我的思考:女儿在班级属于反应不是特别快, 但是给点提示能自己慢慢领悟的那种类型, 也就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孩子吧, 在这个辅导过程我有意识地尝试渗透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孩子的回答尤其是孩子后面自己的举例, 表明她对乘法算式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理解, 并能尝试灵活运用了。在这个过程中, 提示孩子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再联系相加, 问题不大, 但是稍出现变化, 比如“4×5+5×3=?”的时候, 孩子往往不能很快到位说出“4个5加3个5等于7个5”, 有可能说出“4个5加5个3”的情况, 以致得不到结果;而对于二年级的孩子, 难以很快琢磨出“不同因数相加的和乘相同因数”的道理, 这需要给孩子在生活中找到具体情境和现实原型, 我利用数茶几苹果数量的情境, 给孩子理解提供了思维的现实材料。现在到了四年级, 乘法分配律成了一个学习难点, 是否与孩子在二年级的时候乘法意义的理解不深或者是运用不多, 再或者是孩子经过一年多时间, 已经忘记有关呢?
我的教学困惑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 这五条定律是“数学大厦的基石”,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明显难于前四条, 而且在学了乘法分配律后, 部分同学还会产生学习干扰。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难以把握, 难以取舍, 但又深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于是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训练, 以求学生掌握, 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学反馈有时让人崩溃, 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再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小数和分数运算的时候, 有的学生是一知半解, 有的混淆不清, 有的束手无策, 有的为了简便, 会拼出些令人费解的答案。学生难学, 教师难教, 乘法分配律教学可说得上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那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到底存在哪些教学困难呢?
1. 学生对于交换律、结合律很容易从字面理解, 乘法分配律孩子们对分配二字难以感受, 用相对规范的数学语言概括甚至用字母表达存在一定难度, 甚至孩子认为“a×c+b×c= (a+b) ×c”这就是把a和b结合, 是结合律啊。
2. 乘法分配律是两种运算组成的混合运算, 标准的展开式是三个数变成四个数, 这种基本式还有章可循, 但一经变式, 学生就混淆不清了。
3.学生对于a×c+b×c= (a+b) ×c的类型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对于 (a+b) ×c=a×c+b×c的理解难于前面一种情况, 甚至容易出现25× (200+4) =25×200+4, 还有部分孩子对于99×99+99如何运用一筹莫展, 对于一些变式如99×12= (100-1) ×12、39×101=39× (100+1) 难以区分加一个还是减一个。
我的教学思考
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成为一个难点, 有很多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选择, 我们能否走出让孩子单纯的模仿、反复的训练的一种常态教学手段, 系统把握教材内容, 年级教学前后衔接, 促进学生知识正迁移, 让孩子在理解算式意义的基础上去学习运用乘法分配律。我想从以下方面做好学习的前期准备。
1.让学生充分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为学习乘法分配律做好准备。
2. 加强乘法竖式与横式的联系, 为学习乘法分配律做好铺垫。
在北师大版数学第六册《乘法》这单元的教学中, 教材第36页, 如下图 (图略) 。
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 北师大版第6册教材安排了让学生看图说说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列竖式 (笔算) 与列横式 (口算) , 它们的过程一样, 只是书写方式不一样。在这里通过数形结合, 孩子能弄明白把12分成 (10+2) , 2个14加10个14等于12个14。如果在这个时段的教学与练习中, 我们始终坚持先让学生说横式 (口算) 的过程, 再列竖式, 相信到了四年级解决类似“25× (200+4) ”的问题, 学生能顺利实现知识正迁移, 就不会出现“25× (200+4) =25×200+4”的问题。
3. 呈现多种情境, 理解适时, 运用不滥用。
学生在学习完乘法分配律后, 会出现一种感觉, 就是什么题目都可以尝试运用乘法分配律。我想我们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时候, 提供的情境都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迅速解决的, 如果我们同时提供一个不同情境, 让孩子明白适时运用, 能用则用, 不能用还是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这样的教学从学的角度看, 会更完整。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在编制、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观察、推理、分析的能力。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经历5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 9+9+9+9= 7+7+7+7+7= 8+8+8=
6+6+6+6+6= 6+7+8= 7+8+9=
师:老师完胜呢!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那是因为老师有一个秘密武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没错,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3.出示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师:老师去商场购物,看到这些福娃很不错,老师想买一些。如果我买2盒,会有几个福娃?能用算式表示吗?
师:5?也就是表示2个5。(出示点子图)那么5?就等于10。
师:买3盒呢?会有几个福娃?4盒?5盒?10盒呢?算式怎样表示?
二、探究建模
1.观察后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和谁有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补充课题)
2.编制口诀
师:既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口诀,那什么是口诀呢?看来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对!口诀就是让我们便于记忆,能很快帮助我们算出乘法得数的口令。熟记口诀,我们就不用每次算乘法时还用加法或看点子图来计算了。有谁知道关于5的乘法口诀的吗?
师:真厉害!你刚才第一句说的什么?
你知道“一五得五”说的是这里的哪个算式吗?(板书:一五得五)
这里的“一”和“五”指的是?“得五”的意思是?
师:在编制口诀时,通常我们会把两个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口诀前面。那5?=10和2?=10,编制口诀的话,前两个字是?3?和5?呢?(师板书:二五、三五)
师:如果让你们来编制剩下的口诀,你觉得自己能编制出来吗?
哦!信心满满,那我们赶紧来试试吧。翻开课本52页,请补充完整例1。
3.记口诀
师:大家自读5的乘法口诀,你们发现了一些规律了吗?
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口诀的特点基本都说到了,可以看出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得很认真,但老师还得强调一点:当积是整十时,直呼出几十,积是十几或几十几的,要按数的读法读出来。
师:现在同桌之间比一比,谁能先记住5的乘法口诀。同位互记口诀,展示评价。
4.师生对口诀
师:都背得挺熟练的,那接下来我们进行对口诀,现在我们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来比赛,我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来说积,看哪一组反应最快,声音最响亮。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这么辛苦地记这些口诀,那口诀有什么用啊?
师:好,那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会不会用5的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1.P53第5题。
2.P53第2题。
3.P52第2题。
四、回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背5的乘法口诀给爸爸妈妈听。
2.和家长对口诀。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 一五得五 5?=5
2?=10 二五一十 5?=10
3?=15 三五十五 5?=15
4?=20 四五二十 5?=20
5?=25 五五二十五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4
1.知识目标:掌握2~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文结合的应用题,学生学会看图,弄懂题意。
2.能力目标:能够找到有关的条件进行列式计算,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看图,弄懂题意,找到有关的条件。能够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4×83×85×44×95×59×53×92×9
(一)算式说说各算是表示什么?
(二)直接说结果。
(三)用了哪句口诀。
二、训练
(一)看图,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二)学校按下表发给各班体育用品
跳绳 球拍 毽子 沙包
3根 2副 5个 4个
1.6个班需要多少副球拍?
2.4个班需要几根跳绳? 说题意,知道是求几个几。
3.学校有48个毽子,发给9个班够不够?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三)口算卡
1.直接说。
4×75×63×98×42×53×36×45×79×43×14×56×3
对口诀,师生对,生生对
2.完成口算卡。
(四)出示学生课外活动图:(说说你通过看图都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三、作业
完成帮数上相应的练习。
课后反思: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5
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述的发展
2.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3.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教 学 目 标 基 本 目 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弹性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得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编织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教具准备 情境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创设,激趣导入
(一)观察情境图,引出课题 1.说出数的方法
2.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堆、两堆、三堆 3..摆一摆,同桌合作填出表格
4..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表格里数字 的规律
(二)列出乘法算式 1.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 2.黑板演示 3.介绍乘法口诀的由来
(三)教师介绍如何编制乘法口诀 板书:一五得五
师:小松鼠和妈妈在森林里采松果,准备过冬,它们采了很多松果,今天我们就和小松鼠、松鼠妈妈一起来探索乘法口诀的奥秘吧!师:秋天到了,它们收集了这么多松果,你想帮它们数一数吗?那么你想怎么数?你的想法和小松鼠不谋而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师:1堆有几个松果?2堆呢?3堆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下面请同学们将表格填写完整。同桌合作,一人摆一人填。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了这个表格,那么仔细观察,同学们数的那么快你有什么小窍门和大家分享一下呢?(每一个数比前面多5,那10堆松果呢?)师:通过摆一摆,用加法,我们帮助小松鼠数出了松果的个数,那么同学们看一看,这一堆松果有几个?为了看着更方便,老师把它们移到黑板上,这样的我们用一个5表示,谁能用乘法算式表示一下,(贴出第二堆松果)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列式呢?(贴出第三堆松果)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列式呢?用加法,我们帮助小松鼠解决了问题。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特别聪明,他们发明了又快又简单的方法,来看看小松鼠为我们带来的小知识吧!(出示ppt上的介绍)师:一五得五就是1×5=5的口
1.说出各部分代表的意思 2.读一读
3.总结积大于十时候的书写形式 4.独立编制乘法口诀
(四)游戏:对口令
(五)总结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小结
三、巩固提升
1.看图列式 诀,一起来读一读。
师:1表示哪个数,5呢?第二句呢?二五一十,当积大于十的时候,得字省略,写成一十(齐读)
第三句谁来试一试。我们已经帮助小松鼠用乘法算出了三堆的算式,那么这两排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5的乘法口诀。师:你想帮助松鼠求出几堆松果呢?学习前有个小提示1、2、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师:下面找同学到前面演示你最喜欢的那句,这就是五的乘法口诀,男同学读算式,女同学读口诀。师: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有五,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两只呢?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记住乘法口诀? 我们来看一看淘气和笑笑发现的记忆规律,笑笑的方法是由上一句口诀推出下一句口诀,淘气关注了乘积末尾的特点,口诀最后一个数不是五就是十。师:今天我们和小松鼠一起数松果,也学会了五的乘法口诀,感受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会用五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希望同学们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师:小松鼠和他的妈妈准备了一些果汁,请你帮它们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个杯子呢? 请你帮小松鼠解决下一个问题 2.填一填
学生观察情境图 独立列式 3.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4.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
四、收获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
师:淘气的小松鼠跳到了尺子上,请你根据它跳的规律看看它跳了多远。师:填好后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五七三十五,请同学们和同桌合作圈一圈说一说。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6
表内乘法
(一)第5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算一算的学习活动中,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
2、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有条理的思考。【教学重点】
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3×3= 4×1= 2×2= 2×4= 2×3= 3×1= 1×2= 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2)问:每次加5,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5,第一个格是1个5,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5相加呢?(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5,并板书:1个5, 2个5, 3个5, 4个5, 5个5。2.探究发现
(1)学习口诀:“一五得五”(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五星红旗的图片(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也就是1个5,可以列一个乘法算式表示:5×1=5,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一句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教师板书:5×1=5 一五得五)
(2)学习口诀:“二五一十”(以教师指导为主)教师再出示二个五星,问:现在有几个角,是几个几? 问:2个5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师板书:5×2 = 10二五一十)
学习口诀:“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学生自主探索)第三、四、五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题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生独立编写并填书,教师再依次出示三个五星,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从准备题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数,编出相应的口诀。教师板书三个算式和三句乘法口诀。
(3)问:看一看这五个算式和五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 5的乘法口诀共有5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5,一个数乘5,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
三、巩固练习
1.对口练。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出对应的口诀。2.5×2+5= 5×3+5= 5×4+5= 5×3= 5×4= 5×5= 问:这道题的上下两个题目之间有什么关系?(1.上下两个题目的结果相同。2.下面一题书写起来比上面的题目简单。2个5再加上1个5是3个5;3个5再加上1个5是4个5,4个5再加上1个5是5个5。)
四、身边的数学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试着讲解。师再做补充。生:指名说一说。
师:可以,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交流不同方法。
五、归纳质疑
师:×××同学道接就列出了3×5=15的乘法算式,真棒,谁来读读
这个乘法算式? 生:2人读后,全班齐读。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教学反思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7
有幸参加南岗区第29届百花奖并执教《7的乘法口诀》一课,对于青年教师的我来说,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历练了自己的教学技能。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编制7的乘法口诀并非难事,学生基本上知道了如何归纳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较短的教学时间,较大的思维空间,充裕的展示机会,多向的交流互动,轻松的学习氛围,高涨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拼摆的七巧板。去发现七巧板中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造成认知冲突,用我们以前学的知识计算得数太过麻烦,还会影响准确率,这就造成了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
2、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
为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我放手让学生结合统计表和乘法算式去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秘密,去积极尝试自编口诀,有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学生基本知道如何去归纳总结7的乘法口诀,只不过是速度快慢的问题,方法优劣的问题。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句口诀师怎么编的。为后续的记忆口诀做铺垫。
3、让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介绍每一句口诀是怎么得来和怎样记忆口诀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学生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是根据乘法的意义一个一个相加得来的,还有的同学是运用上一句口诀的得数再加上1个7而得出下一句口诀的得数,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用2个7加3个7得出5个7的得数,也有的说可以用7个7减去1个7得到6个7的得数。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怎样提高编制的速度。为了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他们也会应用别的同学的经验,使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快。4、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的素材,并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8
在教学例题时前,我设计了两个热身。
挑战一:补充口诀和算式。这个版块主要让学生补充乘法口诀和算式中缺少的部分,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挑战二:看积想口诀。这部分设计是想求乘法算式的商。进而提出乘法口诀还有其他的本领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用这样的语言激发起孩子们学习乘法口诀新本领的学习愿望。当孩子们充满着好奇的愿望想学习这种新本领时,让同学们看一段他们亲身经历的秋游活动,直接过渡到例题的教学。
例题我是这样设计的:教材上的例题是12个小孩做秋千,每2人一组,分成几组?整个例题用孩子们喜欢的视频呈现,将静态的图片变成了动态的动画,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问题出现后问孩子们,你会列式吗?这个问题难不倒孩子们,他们刚学过除法的意义,能正确的列出算式。这时我问孩子们:你为什么会列出这道除法算式呢?目的在于复习放学过的除法的意义。122=?先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探究,用12个圆片代替12个同学,每两个圆片一组,让孩子们动手探索,能分成几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很快会发现,都分成了6组。教师让孩子们看看是怎么分的,两只一组同样也是分成了6组。这时我提出:当我们没有圆片时,不能动手分一分了。还可以想出哪些办法也得出102的商呢?请孩子们集中大家的智慧,小组讨论讨论,看能想出多少种方法。孩子们讨论时,我也进行了适当的指导帮助,帮助孩子们组织自己的语言,鼓励孩子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孩子们提出不同的想法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孩子们需要老师赞美!
通过多种方法的介绍,我进行小节,实际上这么多的方法都是可以想我们学过的乘法算式2()=10,进而想到必须用乘法口诀来计算,也就引入了我们今天的教学内容:用乘法口诀求商。这时在看黑板上102=5的这道除法算式想的过程,和孩子们进行回顾。最终我们是用了一句乘法口诀算出了它的商。这时在出现试一试的两道除法算式,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当孩子们顺利计算出这两道除法算式商的时候,要强调你用了哪一句口诀?多问几个孩子,加强孩子们的印象。
例题和试一试仅仅让孩子们初步接触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种方法,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这时就需要保持孩子们的注意力。低年级的孩子不能仅仅用做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这样的练习方式。孩子们的注意力一直都被这种情景所吸引,所以上课时效果很好。由一道乘法算式一道除法算式用同一句口诀,说算式和乘法口诀。这部分的练习都贯穿着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个重要的内容。整个练习孩子们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不足之处: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使学生能够正确、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如: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题等)。教学难点:
探究和记忆6的乘法口诀。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算式说口诀。
2×2= 4×2= 3×1= 4×4= 3×3= 5×3= 5×2= 4×1= 1×2= 1×1= 4×3= 2×3= 2.根据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三五十五 二三得六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新的乘法口诀,比一比谁编的最好。
2、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0页情景图。
师:瞧,老师这里有一些豆荚,请大家仔细观察,一共有几个豆荚?每个豆荚中有几颗豆子?一共有多少颗豆子?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书60页表格。
(先指导学生看懂表格,再填写)
2、交流反馈,说说为什么1下面填6,2下面填12......3、小组活动,探究口诀。
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写乘法口诀吗? 学生自主探究,编出口诀。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④让学生说一说每句口诀的含义。
⑤多种形式读口诀(全班齐读、男女生读、拍手读)。⑥读记口诀,哪句口诀最容易记?哪句口诀最难记住?你有什么
好方法来记住它?
⑦想一想,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 ⑧熟记口诀(点名背、师生对令)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60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指出:下次我们计算这些题目时就可以用口诀直接进行计算。
2、算一算:出示教材60页做一做第2题。
师:一共有多少个杯子?你能用几天所学习的知识算出来吗?
四、课堂小结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10
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同时能够自己发现口诀的规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的记忆口诀,能够用所学口诀解决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在玩儿对口令游戏时,不能够很快对出口诀的下句,在做课后练一练时,仍有把口诀用错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口诀掌握不牢,另一方面,学生对口诀不理解;说到不理解口诀,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比如,教师再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时就应该讲透,让学生明白当乘数每增加1时积就会增加5,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锲机,这才是一堂好课,在本堂课中,我就没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比如:学生在做练习时又一道乘法算式时4×5=?学生给出的是4×5=24,而我当时只是问学生有四五二十四这句口诀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的一瞬就走马观花的过去了,如果当时我要问学生,请你想一想3个5是多少?他就可能知道了4×5=20了,一次多么好的机会呀,就这样被我错过,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研究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锲机,让自己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优秀向导!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11
第一,钻研教材要研究透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关系,前面已经讲了1~6的口诀,按照教材呈现的方式教学后发现虽然学生已经熟记了口诀,但在计算的时候还是不够熟练或者出错,可见学生对于口诀是为了方便计算的作用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但是我们老师要一步步引导学生由生到熟逐步发现口诀的妙处,以此为动力和兴趣来自主探究和学习口诀。
第二,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今天做课的一位老师很巧妙的整合了身边的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口诀的作用,将摆七巧板、填统计表、列式、编口诀设计在一起以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学习经验自己经历口诀的形成的完整过程,再利用口诀解决问题。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浑然一体,可见教材研究之透彻,不得不让我敬佩。
第三,对教材的灵活运用要联系学情。如在老师第一次问书上表格中的2个图案用几块七巧板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就已经列出2乘7、7乘2,表示2个7相加等于14了,就说明他们能一次完成根据乘法含义列式的过程,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不用把填表和列式当做2个教学环节来设计反复的说,显得有些重复了。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 篇12
一、算一算。
9×8=
7×9=
5×7=
8×8=
21-3=
48+9=
53-12=
4×8=
9×9=
4×7=
9×5=
6×8=
6×9-7=
7×7-9=
3×9+3=
二、填一填。
1.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三七( )
( )七四十二
三( )二十七
六九( )
( )九十八
四( )三十二
2.一只有6条腿,9只有( )条腿。
3.( )里最大能填几?
( )×4<29
3×( )<25
7×( )<30
( )×8<55
60>( )×9
( )×6<48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8+8+8+8+2=3×8+10 ( )
2.9×5=54 ( )
3.7+7=7×7 ( )
4.计算4×9和9×4时,所用的乘法口诀不一样。 ( )
四、在○里面填上“>”“<”或“=”。
3×8○64
18+6○6+6+6+6
7×7○50-2
7×8○7×3+35
五、思考题。
买一本《英汉词典》的.钱可以买9本《儿童故事》,买一本《儿童故事》的钱可以买2本笔记本,买一本《英汉字典》的钱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浙教数学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设计理念】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2-04
二年级数学上册《2的乘法口诀》教案05-20
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06-16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6的乘法口诀》05-20
2015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