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
乘法的认识练习课
(一)【基础练习】 师:课件出示练习题。
(二)【提高练习】
师:同学们表现这么么好,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放松一下。
1、教师拍手,请大家口答列式。或跺脚(1)每次拍3下拍4次。(2)每次拍5下拍2次。
2、师: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大家来当邮递员,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信送回小动物的家里,看看你能不能当一个好的邮递员。为什么3+3+5送不出去?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大家想不想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呢?
课间,有些同学分组跳绳,这里就有数学问题。
1、课本49页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为采集数据)
看图说图意,重点说出“每组有4个小朋友跳绳,有3组,就是求3个4相加是多少?用加法或者乘法来算都是正确的。”想:每组有()个小朋友跳绳,有()组,就是求()个()相加
2、一辆小车有4个轮,3辆这样的小车一共有几个轮?用乘法怎样算?
3、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乘法算的例子?(学生同桌合作举例并在全班展示)
4、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信息,请同学们看看这些乘法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A、一盒药的外包装(6粒×2板|每盒),你从这道算式中知道了什么?
B、一盒月饼,按3×2放置,猜一猜里面的月饼是怎样放的?
5、大屏幕上的应用题。
总结师: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乘法的相关知识,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最后我们就来一次综合比赛。以列为单位,每人做一道小题,看哪一列在规定时间内题做得最多,对得也最多。哪列就是冠军。准备好了吗?老师发题,宣布开始,师巡视。强调规则。时间到。将题交给老师。比赛后,我们请听课的各位老师当裁判,每位一张,咱们一起对答案。
(宣布冠军,师 :同学间的合作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学会合作。下课。)
二年二班乘法的初步认识综合比赛
1、看图写算式(1)★★★★★★★
★★★★★★★
()个()
算式是()×()读作()乘()
(2)◆◆◆◆
◆◆◆◆ ◆◆◆◆
()个()算式是()×()读作()乘()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7+7+7=()×()(2)3+3+3+3+3=()×()(3)8+8+8+8+8+8+8=()×()(4)0+0+0+0=()×()(5)9+9+9+9+9+9=()×()
3、写出乘法算式。
(1)4个2相加_________(2)5个4相加 _________(3)2和7相乘_________(4)3个9相加_________
4、读一读,并列出算式。
(1)3个8相加,和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和8相加,和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个因数都是6,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自己喜欢的图形表示下面乘法算式的含义.(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2
1.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2.三角板上共有( )个角,只有一个( )角,其余的两个角都比它( )。
3.长方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4.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 )条线,就画成一个角。每个角都有( )个顶点,( )条边。
5.一个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上有( )个直角,一个长方体共有( )个直角。
二、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是角的在( )里画“√”,不是的在( )里画“×”0分)
( ) ( ) ( ) ( ) ( )
三、下面图形中哪些是直角?在直角下面的括号里画“√”。(10分)
( ) ( ) ( ) ( ) ( )
四、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住薄#?0分)
1.边越长,角越大;边越短,角越小。 ( )
2.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 )
3.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了角。 ( )
4.直角可以借助三角尺上的角来判断。 ( )
5.角的大小与开口的大小有关。 ( )
五、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16分)
六、仔细找一找,有多少个直角?(9分)
七、画一画,把下图分成4个相等的三角形。(5分)
八、画一画。(16分)
1.画一个角,并且标明各部分名称。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借助三角板上的角,画出比直角大的角。
4.观察下图,在方格图中画出相同大小的角。
九、分一分,把相应的序号填在适当的( )里。(10分)
(1)( )是直角;
(2)( )是比直角大的角;
(3)( )是比直角小的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3
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小学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六、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
七、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
八、教学准备 小棒
九、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生2:我摆了2颗星星。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
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3、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样的数。
4、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
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打算摆出多少个?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1:算式很长。
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
5、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请你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6、(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生1:(6+6+6+6+6=)两个3加起来是6,这样就加5个6就可以了。(教师与学生交流评价:比原来的算式简便了)
生2:(9+9+9+3=)这3个3加起来是9,这3个3 加起来也是9,这3个也是9,还剩下一个3。(学生评价)生3:(15+15=)5个3加起来是15,另外那5个3加起来也是15,所以我写15加15。
7、师: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你们想的很好。
生4:这个加法有10个3加在一起,我就写“10个3相加”。
8、师:你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你很聪明。
生5:我想用省略号。我语文课上学了省略号,我先在前面写上几个3,中间写上省略号,最后再写几个3。
9、师:你说我写出来好吗?(生:3+3+3+……+3+3=)你能利用语文课上的知识,用一个符号代替那么多3,想的很好。
生6:我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有遥控器,一按按钮就能写出这个算式来。
师:你的想法很大胆,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敢于想像,善于思考,老师相信以后你一定会有许多的发明创造。
生7:可以用乘法,写5乘6。因为两个3是6,有5个6。
师:你说的有道理,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你知道的可真多。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10、师: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对,因为有10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们就在10和3的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指“×”)。3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3,10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也可以先写3,再写10。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中间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读作“乘”。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生:像叉号)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
11、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比原来简单了。
生2:比原来简单多了。要是100个3相加,就写100乘3就可以了。师: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12、读乘法算式 指明学生读算式
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吗?(生:能。)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下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并请你把它们改成乘法。(学生练习)
13、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来写 再写乘法算式,并说说意思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看来小朋友们对乘法的知识掌握得还真不错,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挑战练习(课件练习)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摆小棒的游戏,接受了老师的挑战,还认识了乘法,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我们再到公园的别处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师: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自主练习,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到公园去游玩,大家有什么收获啊?
2、练习题可以依据各班具体情况酌情进行加、减训练。
十、教学反思:
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想到我当时的一个临时决定,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3、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上课之前应该了解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就是备学生,课前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另外就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准确,完整。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013-03-26 → 手机
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 李燕玲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通过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同学们,十一放假,假期你们都去哪里玩了?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有一些小朋友利用假期去了游乐场,他们玩得可开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好,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游乐场景图。
2.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在玩摩天轮,有的小朋友在玩过山车,有的小朋友在玩小火车。我们先来看玩过山车的小朋友:过山车上每两个小朋友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过山车上的小朋友两个两个圈起来。)我们一起来两个两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2?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2+2+2+2+2+2=12(边板书边问:几个2相加?6个2相加是几位小朋友?)
3.我们再来看玩摩天轮的小朋友:摩天轮上每四个小朋友坐一个吊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摩天轮上的小朋友4个4个圈起来。)我们一起4个4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4?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4+4+4+4=20(边板书边问:几个4相加?5个4相加是几位小朋友?)
4.我们接着看玩小火车的下朋友:小火车上每三个人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小火车上的小朋友3个3个圈起来。)我们一起3个3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3?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3+3+3+3=12(边板书边问:
几个3相加?4个3相加是几个人?)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观察写出的所有算式,启发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
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了游乐场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写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第一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第二个算式,第三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教师概括: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小结:像这样算式中,每个加数都一样,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2.让学生找一找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3.引导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达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
第一个算式,相同加数是谁?有几个2相加?(板书:6个2相加)第二个算式有几个相同加数?(一起数一数)相同加数是谁?那这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5个4相加)第三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3相加)问:相同加数是几?(我们一起数一数)几个3相加? 4.由困惑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6个2相加的算式:同学们,这是6个2相加,如果有100个2,加法算式怎么写?(学生可能说出把100个2加起来)想象一下,100个2相加,写起来会怎样?
那我们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呢?你能用更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吗?(这里说的算式是:2+2+2+2+2+2=12)动脑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方法,指名板演。(对于合理的方法给予鼓励)如学生能写出乘法算式6×2或2×6,教师给予鼓励表扬:你真了不起,和数学家们想的一样,数学家们就是这样表示的。
如学生说不出,教师直接告诉学生:6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6×2=12(板书)5.揭示课题,顺学而导(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
这是一种新的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6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6×2=12来表示,那这里的6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它们和原来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呢?(看着加法算式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对,2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6表示有6个2,也就是2的个数,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算式就表示6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6个2相加”来说)
谁能向老师这样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多指几名同学说一说)6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2×6=12 这里的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谁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小结:这两个算式中的2都表示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这两个算式中的6都表示相同加数2的个数,有6个2,这两个算式都表示6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6个2相加”来说)
这两个算式中间的符号叫什么?谁知道?(板书:乘号)乘号像什么呢? 小结:乘法和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有这样的加法得来的,所以,数学家们把加号一斜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
乘号怎么读呢?读的时候就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6×2=12)怎么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6乘2等于12)
第二个算式(2×6=12)怎么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2乘6等于12)同学们注意:乘号只读一个字“乘”,一起把这两个算式读一遍。同学们看,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 小结:对,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非常简便。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6.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你能把黑板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的因数表示什么意思?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再次强调: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板书:简便)
三、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同学们,操场上可热闹了,有的同学在玩跷跷板,有的同学在玩荡秋千,我们一起去看看有没有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的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小朋友荡秋千的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科书练习九的第1题(小朋友玩翘翘板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在组织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鼓励肯定。让学生体会到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3.课件出示练习九的第四题(熊猫图):先让学生观察图,说出是几个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然后,让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4.课件出示判断题: 4+4+4=4×3()6+6+6+6=6×4()3+3+3= 3 ×3()7 +7+5=7×3()
(学生判断时,让学生说想法,说到3+3+3= 3 ×3时,让学生说一说两个3表示的意思,并说说为什么只能写一个算式?最后一题7 +7+5=7×3 让学生说错的理由,从而明确只有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
5.能力提高:能照样子用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另一个算式吗? 3×2 5×2
四、反思回顾,总结收获: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
哪些知识?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相同加数 简便
2+2+2+2+2+2=12 6个2相加 6×2=12 读作:6乘2等于12 2×6=12 读作:2乘6等于12(乘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4
共14分)1.(4分)比个子.在横线上填上“>”、“<”或“=” 24÷4+8________9×2+10 2.(4分)妈妈买回3捆铅笔,每捆8枝,送给妹妹12枝,还剩________枝。
3.(6分)完成下列乘法口诀。
二________得六 ________五得五 ________十六 ________四十二 三________十八 ________五二十 五________三十 ________六十二 三________得九 二、单选题(共2题;
共4分)4.(2分)(2018三上·九台期中)86﹣8×4的结果是()A.38 B.54 C.312 5.(2分)一件上衣55元,一条裤子35元,买10套这样的衣服,一共要花()元。
A.90 B.900 C.585 三、解答题(共5题;
共25分)6.(5分)商店里有水彩笔6盒,文具盒是水彩笔的3倍,文具盒有多少个? 7.(5分)水果店要运90箱桔子,运了7次,每次运9箱,还有多少箱没有运? 8.(5分)有一筐苹果连筐重42千克,卖掉一半苹果后,连筐重22千克,这筐苹果原来有多重? 9.(5分)一小桶牛奶5元钱,一大桶牛奶是一小桶的4倍,买一大一小两桶牛奶共须要多少钱? 10.(5分)(2018二上·云南期中)画图表示下面各算式的含义。
2×3 4×5+1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3题;
共14分)1-1、2-1、3-1、二、单选题(共2题;
共4分)4-1、5-1、三、解答题(共5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48—50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小棒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1.教学书上第48页的例题。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
讲述:同学们,周末你们会外出活动吗?今天就有一群小朋友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6个人 每辆车坐2个人 要坐()人。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3)教学除法算式
a.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
坐2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 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 6÷2=3)b.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c.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什么? 教学第48页的“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12、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教学第49页的例题。(1)让学生观察和阅读例题 提问: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些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板书到括号里。讲述: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谁能写出除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6÷3=2)结合这道题,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教学第49页的“试一试”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说说这道除法式表示的实际意义。3.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做第50页的“想想做做”第1、2、4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括号内填什么数,这个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填写出来的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四、全课总结
提问: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用什么方法学会了除法?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八
教学内容:教材第51—52页第1—8题。教学三维目标:
1、进一步认识除法,弄清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练掌握除法中两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正确写出除法算式;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 活动一:填一填
谈话:通过昨天的学习,小朋友又认识了哪个新朋友?(除法)出示:
(1)除数是5,被除数是15,商是3。(2)被除数和除数都是4,商是1。(3)商和除数都是3,被除数是9。提问: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吗?
活动二:分一分,填一填。
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分成了()份。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1)分一分,写算式。
(2)比一比:你发现了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小结:把10根小棒每5 根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 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活动三: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出示:完成第51页第2、4题;第52页第6题。(1)引导看图,想一想分的过程,再填空。(2)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活动四:根据文字叙述写除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第52页第5题。
活动四:拓展练习1.完成第52页的第7题。
出示例图,学生结合图意,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2.完成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3.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53、54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二()得八 二()十二 三()十二 2×()=8()×3=12 2×()=10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次,正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1)出示插图。
提问: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说明:8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想一想:把8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平均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板书:8÷2=)提问:算式中的8表示什么?2呢?
(3)小组讨论:8÷2等于几呢?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最简便? 小结:在计算8÷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得八,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5)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12÷3、10÷5 请学生们读一读。(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4)学生们填写课本。
3、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让学生们一组一组的完成。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3)小结: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跟相应的乘法算式来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进行比赛,要求一组一组完成。(2)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3)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出示数字图,请看要求。(2)学生默算。(3)学生开火车比赛。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分数所表达的意义,分数的实质是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义是分数教学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游戏导入,让同学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用幻灯出示问题:
(1)把8个苹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个。
(2)把4个苹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个。
(3)把2个苹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个。
2.前三个问题学生们会对答入流,那么这是会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主题,分数,出示第四个问题。
(4)把1个苹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个。
反馈:(1)、(2)(3)题直接口答结果,并说说问题特点。教师板书
要点:平均分。3.请同学讨论一下你能否用整数来表示第(4)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
4.既然不能用整数表示,那么我们就要用一个新的表示形式来表示这样的数,教师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的?(平均分)。2.出示习题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平均分,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和理解。3.学生弄清了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分数 4.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写一写
让学生自己松手来折出分数,并且正确掌握分数形成的过程。5.自然迁移,认识1/4,通过学生对1/2的掌握从而深化到1/4,6.辨析正确区分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图形特点。
7.创造其他分数。组织学生利用事先准备的纸片,创造出一个新的分数。(1)展示作品。(2)交流成果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和实际操作知道,要先看是否是平均分成几份,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1.P93做一做:
(1)填一填。(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7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对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
2、会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34-p38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具准备:
1、每小组自备形状各异的实物、积木等。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
“小朋友们喜欢小叮当吗?小叮当有许多小宝贝,你们都认识吗?”
(教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辨认)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一分:可是这些小宝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朋友们帮帮忙,每个小组都有一篮子小宝贝,它们都混在一起了,有铁做的、塑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绿的等等。和小组小朋友讨论,你们认为哪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几堆?一堆堆整理放好。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3、指名汇报讨论情况:“其它组小朋友要注意听他们是怎么分的,待会给他们提点建议。”
“你们同意他们的分发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4、再分一次:这组小朋友把小宝贝分得很清楚,他们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朋友一样,按形状来分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组可邀请别组小朋友参观,介绍一下你们怎么分的。
5、再指名几个小组汇报。
6、出示课题: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原来乱七八糟的物体都分好拉。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
教师板题:认识物体
7、起名字:才小朋友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分成了4堆,可是他们都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小叮当的小宝贝也想有个名字。谁能根据他们的形状,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呢?
(教师用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
8、认一认:大家起的名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们在小脑袋里记下这些图形和名字。每个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拿在手上,仔细看清它们的样子。
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是长方体的请举起来,你认为是圆柱的举起来,拿到球的小朋友举高点!
9、操作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好啦!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这些物体的形状,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摸一摸它们的面、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指名汇报,如果有必要可伺机让学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兄弟长得太像了,老师都把他们两搞混了,哪个小朋友能干!有什么好办法能认出他们呀?”教师拿出模型让学生区分两者)
再拿出一个圆柱和球,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和小组小朋友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10、教师举物体,全班一起说是什么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东西放回篮子里)
11、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瞎子摸鱼”,教师找个学生示范,请一个小朋友蒙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学生摸摸后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小组内玩这个游戏)
“小朋友们太聪明拉,一下子就猜对拉,现在我们换个玩法,这回是老师说物体形状的名字,请你摸出一个这个形状的物体来!”(小组内再一次玩“瞎子摸鱼”的游戏)
12、联系生活:游戏好玩吗?下课以后小朋友们再继续玩好吗?
(教师出示室内图)现在请大家看,这里有幅图,画的是哪里呀?(家里)
那有什么东西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形状?(指名回答)
那么你们在家里、教室、学校、大街上还看到过什么东西是这些形状的啊?(先指名说,在和小组小朋友说)
四、课中休息:
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小叮当整理了百宝袋!小叮当高兴得唱起了《小叮当歌》,我们一起唱好吗?(教师放歌,学生跟着边唱边跳)
五、巩固练习:
1、搭一搭:小朋友,你们当过设计师吗?那我们现在就来当当小小设计师,用桌子上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2、指名汇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摆了什么?”
3、思考题:说说下图由几个正方体搭起来的?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
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主备人:马玲
使用人: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触摸、拼摆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教师还要准备几个其他形状的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等。
教学过程:
一、介绍“找物品”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拿出来,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实物的形状。
同桌学生互相介绍完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每种形状的实物各选一个,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或地上。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同学各管一种形状的实物,把这些实物分一分类。管正方体的要把正方体的实物归为一类。分好类后,各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本组那类实物的形状,再选两个代表在班里说一说实物的形状。对于非本单元所学形状的实物,可以归为一类,交给教师,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体不是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以后我们在中学会学到。
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分好类的物体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动中使用。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做“摸实物”、“搭积木”、“随意拼”三种游戏。
二、介绍“摸实物”的方法
1.准备实物
教师从“找物品”的活动收集起来的实物中,选一些形状稍大的便于确定形状的实物(包括棱柱形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放在地上。
2.摸实物
把做“摸实物”活动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请一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如圆柱)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图形,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如果摸错了,可以让他们继续摸,直到摸对为止。然后再给蒙上眼睛的同学各拿一个立体图形,让他们摸一摸,说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这样做两次后,让进行判断的同学来出题摸实物。
三、介绍“拼积木”的方法
1.教师示范
教师用积木边拼边说:“我用4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还可以用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
2.学生拼积木
师:请同学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
学生拼的时候,教师注意巡视。集体订正时,从用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用几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拼法中各选一种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拼成后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什么形状的积木。
四、介绍“随意拼”的方法
1.带着拼
教师边拼边说:这里老师用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两个圆柱拼了一辆汽车,同学们,你们也能拼一辆汽车吗?
让学生自己拼,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拼的汽车的形状、大小和教师拼的不一样,只要能看出是汽车就行。
2.随意拼
师:同学们除了拼汽车,还会拼其他东西吗?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拼摆一些东西,拼摆用的实物可以是积木,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长方体的饮料盒作车身,用易拉罐作车轮,用圆柱形的积木作炮筒。学生拼好后,教师选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给全班同学,让拼的同学告诉大家拼的是什么东西,各用了什么形状的物品。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8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连加算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准备: 小棒,常规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活动引入
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数一数,四个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的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5.2.初步感知相同加数。教师出示算式: 2+4+5= 4+4+4= 6+6+6+6= 6+5+8= 5+8+1= 2+2+2+2+2= 提出要求:观察黑板上这些加法算式,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引导:加数一样的分一类,加数不一样的分一类。教师拿走加数不一样的算式,将加数一样的排成一列。说一说,数一数,几个4相加?几个6相加?几个2相加?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今天老师跟大家进游乐园来找一找。
一、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乘法。(1)(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师: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 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
问: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 3+3+3+3+3=15(人)课件出示小火车图
师:每个车厢有多少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那就是几个3?你们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6+6+6+6=24(人)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师: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你能写出加法算式吗? 2+2+2+2+2+2+2=14(2)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的共同的特点?
师:数一数它们分别是几个几相加?它们都是好几个数连续相加写起来方便吗?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板出课题)
提问:2+2+2+2+2+2+2=14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 指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说明:乘号与读法,并板书。其他依次提示指出。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联系和区别,间接经历一次知识,“再创造”过程,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例2
1、(出示第46页游乐场图)
师:观察,你还能找到那些物体的数量也是相同加数的,能用乘法列示的。1.出示例2气球图。
(1)仔细看图,一组气球有几个?有几个5?你能连起来说一句话吗?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气球?相同加数是几?列出乘法算式„„
(2)分别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P48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几个相同相同加数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2+2+2+2+2+2+2=14 5+5+5=15 7×2=14 读作:7乘2等于14 3 × 5 =15 或2×7=14 读作:2乘7等于14 5 × 3 =15 乘号 乘数 乘数 积
第二课时: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5的乘法口诀 难点: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教学准备:课件,每个学生5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乘法。生活中哪些情况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用乘法计算的确很简便。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乘法口诀。它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想学吗?今天我们来摆小棒学数学。
二、探索新知
1、数数
请小朋友们拿出5根小棒。请问,用5根小棒你可以摆一个什么样的图形?(飞机)你们摆的真漂亮。摆一个这样的图形们用了几根小棒。如果我们要摆两个呢?摆一摆,数一数。三个呢?四个?五个?跟学生一起数一数。根据摆好的图案5个5个数数。师板书:
(一个五是五,二个五是十 „„)
2、下面我们来根据我们的小棒来编口诀。
刚才我们数小棒的过程你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 1个5,怎样列式? 2个5?„„
再次数数。
你们知道吗?其实刚才你们在数数时已经编出了5的口诀了。
瞧,一个五是五,二个五是十 „„
那么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写成口诀。将部分字擦去。和学生齐补写口诀。
齐读口据。
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它?
3、游戏:拍手数数说口诀。
三、综合练习
1、对口令。
和学生说明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
2、把口诀填完整。
3、小白兔拔萝卜。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最喜欢什么?你最喜欢的口诀是哪句?
板书: 5的乘法口诀
1×5=5 5×1=5 一五得五 2×5=10 5×2=10 二五一十 3×5=15 5×3=15 三得十五
4×5=20 5×4=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第三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2、3、4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乘法计算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看图列式,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自主探索乘法口诀,突破重点。教学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教学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教学准备: 常规教具。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开火车对口令:5的乘法口诀 一五()三五()五五()二五()四五()请学生对口令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1(学习2的乘法口诀)(出示乒乓球拍图)
这是一副乒乓球拍,每副有几个?一副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列式?你能编出口诀吗?
两副球拍有几个?用乘法怎样列式?你能编出口诀吗?
每副有2个,一副表示1个2.1×2=2或2×1=2 口诀:一二得二。两副有2个2,2×2=4 口诀:二二得四
2、学习三的乘法口诀
(出示气球图)这里每束气球有几个?有几束?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
1束3个,应该用1个3表示,1×3=3,3×1=3口诀:一三得三。2束3个,应该用2个3表示,2×3=6,3×2=6 口诀:二三得六。3束3个,应该用3个3表示,3×3=9,口诀:三三得九。
3、完成P54页做一做
4、让学生自主学习例4.(出示豆沙汤圆图)说说豆沙汤圆是怎样排列的?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四的乘法口诀。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提醒:积是十几时把“得”字去掉。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从刚才的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由此可以知道一一得几? 观察1—4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意图:通过合作交流,对照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对口诀进行解释,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采取提问,对口令等形式进行记忆,熟记掌握口诀。
二、巩固练习P55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学习了1、2、3、4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 1×1=1 一一得一
1×2=2 一二得二 2×1=2 2×2=4 二二得四
1×3=3 一三得三 3×1=3 2×3=6 二三得六 3×2=6 3×3=9 三三得九 1×4=4 一四得四 4×1=4
2×4=8 二四得八 4×2=8 3×4=12 三四十二 4×3=6 4×4=16 四四十六
第四课时 1~5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书本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整理1-5的乘法口诀,并应用;
2、进一步巩固1-5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难点:
重点:1-5的乘法口诀 难点:灵活运用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学具: 小棒
教具:教学课件、本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1-5的乘法口诀
1、这节课我们来书本子。猜一猜老师手中估计又几本本子? 你打算几个几个数?
我们一般比较常用的是那种方法? 你能2个2个的数数吗?谁来数一数?
1个2是2,谁能列算式?我们可以用那个口诀来计算? 2个2是4,谁能说出这句口诀?„„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再补充3、4、1的乘法口诀。注意把算式和口诀相联系)有意将1-5的乘法口诀排出阶梯状
2、找规律。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口诀。横,竖 观察黑板上的口诀。你发现什么规律?
(要
二、展开练习
1、练习十一的第1题。(超级跳跳跳)
小朋友们对口诀真熟练,瞧,小动物们都赶着来看你们了。让我们看看谁来了 ?他们分别一次跳几格?你能说出乘法算式和它相应的口诀吗?想一想再出示答案。
件演示小动物跳格,再说口诀。
2、第5题:小动物过河。
让我们和可爱的小动物们一起到森林里走一走。瞧,有一些小动物正需要帮忙呢,小朋友们,你能帮助他们过河嘛?
由学生独立练习,再校对。
3、第6题:小朋友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小动物的表扬,瞧,他们送来了最美丽的智慧花。
独立完成,小组校对。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9
二年级 上册
4的乘法口诀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55例4及相关练习【课标描述】
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学期结束时达到每分钟8~10题)
【学习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物品,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2.记住4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教师引领梳理口诀,进一步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概括并记住4的乘法口诀 学习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学习评价方案】
1.通过观察实物及点子图的总个数,会列乘法算式,并类推出4的乘法口诀。以此来完成学习目标1.2.会利用口诀熟练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完成学习目标2 3.通过回顾和反思,进一步理解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从而感受中国数学文化的魅力。以此来完成学习目标3 【学习准备】教师:课件,点子图,小棒 学生:小棒 【学习过程】
一、回忆旧知,巩固知识
对口诀。回忆2、3、5的乘法口诀。师生问答的形式。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4的乘法口诀
(1)利用主题图和旧知,类推4的乘法口诀。完成学习目标1课件出示主题图,教师引领思路如下:
“第一行有几个汤圆?”“几个几”“乘法算式是什么?”“怎么编口诀?”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板书:一四得四
“前两行有几个汤圆?几个几?乘法算式是什么?怎么编口诀?”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板书:二四得八。
让学生观察点子图,看看三个四和四个四是多少,完成乘法算式。并同位合作编制口诀。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完成完整板书。
(2)整理4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
学生完成数学书上口诀的填空,并说一说每个口诀表示什么。
2、梳理2、3、4、5的口诀,引出1的口诀及表示的意义。完成学习目标1、2、3.师“同学们都学过了哪些口诀?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背一下吗?”(学生发言,可以从2到5,也可以从5到2)
“还缺哪个数字的乘法口诀?”“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完善口诀表。并带领学生背诵几遍。
三、巩固提升,完成学习目标
2(1)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对口诀。注意让孩子说准确即可,不要求回答的速度。(2)完成课本做一做第2题。用到四的口诀。二四得八。孩子若出现加法则适当引导用乘法解决。
(3)用小棒摆一摆有关4的乘法口诀。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提问“你学到了什么?”与学生一起思考回顾本节知识要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0
8、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2、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
3、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2、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
3、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图片话题,导入新课。
1、提问: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有: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同学们会背关于它们的古诗吗?
2、展示鹳雀楼的图片,简介鹳雀楼。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断句,并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有不懂的字词可以提问,老师在幻灯片中标出。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并与大家交流讨论结果。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再次自由读古诗,读后思考: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
2、质疑、解疑,理解重要字词的含义。
3、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了什么道理。
四、仔细品读,尝试背诵。
1、启发学生思考:诗人的观察点在哪里?鹳雀楼、夕阳、山峰、黄河分别应在什么方位?
2、看图想象诗人看到的景象。
3、讨论: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说说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小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望庐山瀑布》。
2、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3、使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剖析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文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各种瀑布的景象。
2、交流: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3、听古诗范读。简介诗人背景。
二、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自由读古诗。比比谁能读得字字准确、清楚响亮,读出节奏。出示生字词。
2、指导书写生字。
三、解释诗意,体会意境。
1、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小组讨论整个诗句的意思,全班交流。
2、根据诗句意思,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同学说一说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看黄山图片,简介黄山。
2、出示题目,板书题目:黄山奇石。
3、释题,通过组词理解“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整体感知。
1、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交流生字词识记方法。
3、检测生字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开火车认读生字。(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1)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
(2)出示地图,简介黄山风景区地理位置。(3)补充黄山“四绝”资料。
2、指导学生朗读。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2、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新词,开火车读每个词。
2、指导学生齐读。
3、导入新课。
二、图文对照,朗读感悟“奇”。
1、指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1)了解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2)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的。(3)找出对应的三段文字。
(4)问: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这些有趣的奇石的呢?
2、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了解这几种黄山奇石“奇”在哪儿?(样子奇特,作者想象力丰富)
4、指导学生朗读。
5、指导学生背诵。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
三、启发想象,自由练说。
1、老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写法,发挥想象,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内容,向同学介绍。(出示有关图片)
3、指导全班交流。
4、指导学生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教师小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五、板书设计:
10、日月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感情。教学重点: 体会日月潭的美丽,增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讲解各地的秀丽风光,引起学生兴趣。
2、提出宝岛台湾的著名景点:日月潭。
3、板书课题:日月潭。讲解“潭”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音,圈出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集体检查生字认读。(开火车领读—齐读—扩词领读—读新词)
4、把生字新词带回到课文中,再次读课文。
三、精读感悟,探究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2、再次读你喜欢的段落,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且读出你对这处美景的喜爱。
3、欣赏课文朗读,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
4、朗读展示:配乐朗读课文。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做游戏巩固本课生字。
2、出示生字,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生字,展示学生书写成果。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感情。教学重点: 体会日月潭的美丽,增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出示上节课所学生字词,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板书题目,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二、精读段落,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提问: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句子,说明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3、小组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思考: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
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全班齐读课文。
三、升华拓展,课堂小结。
1、假如你是日月潭的游客,看了风光秀丽的日月潭,你会说些什么?
2、了解台湾还有哪些名胜古迹。
四、板书设计:
11、葡萄沟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分、好、干、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分、好、干、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在说什么?
2、欣赏歌曲。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
3、板书课题:葡萄沟。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
3、再读课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探究课文,感悟思考。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再读课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学习第1、2自然段,抓住重点词汇和句子赏析,感受葡萄沟的风情。
4、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四、拓展练习,巩固生字。
1、学写生字,老师示范,指导学生发现规律。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进行重点指导。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葡萄沟旅游一番,让他们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地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重点词语和文中的句子。
3、运用扮演导游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在感悟和口语交际中训练语言、发展思维。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体会葡萄枝叶的茂密,葡萄的多和美,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从而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指名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二、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2、自由读,画出描写葡萄干特点的句子,了解葡萄干的特殊制法。
3、游戏活动: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你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呢?
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练习拓展,课堂小结。
1、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了解到的葡萄沟的特点。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识字。
2、学会正确运用字词,在句子中理解词语意思。
3、会写留言条,根据不同情况写留言条。
4、积累词语、句子。
5、阅读《我爱家乡》,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掌握在句子中理解词义的方法,学会写留言条,丰富词语和句子积累。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从哪些地方学习识字?
2、课件出示一张火车票,询问学生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3、指导学生学习火车票上的生字,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4、展示其他学习识字的途径,如食品包装袋等。
二、字词句运用
1、这些事物像什么?
(1)显示词语和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这些事物像什么?
(2)小组交流讨论,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3)再选择一样其他的事物,说说它像什么。
2、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老师朗读句子,指导生字,教读拼音。
(2)学生朗读句子,小组讨论,根据整个句子的意思来理解词语,交流看法。
(3)老师给出词语的解释,传授方法。(4)朗读句子,体会语气。
三、写话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
2、展示留言条范例,说明留言条的规范要求。
3、练习写留言条,自主选择一种情况写留言条,提醒注意格式规范。
4、展示几个学生写的留言条,全班交流,做出评价,强调重点。
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我的发现
1、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2、总结这些词语的特点,再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朗读句子,发现这些句子的共同特点,展示提到的景点的图片,感受祖国的秀丽风光。
2、思考这些句子的意思,讲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小组讨论句意,选一个代表发言。
3、请说说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说明理由。
三、我爱阅读
1、话题引入,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章,思考文章主要在说什么。
3、描述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的家乡各是什么样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推荐阅读:
乘法初步认识(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11-1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共4课时)06-20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07-1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时间教案设计05-31
2023教育部审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0-2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08-27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测试题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