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共11篇)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案
教学内容:
第89页例3、例4,90页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二第5、6、7、8题。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负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会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教师: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名叫《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谁先试一试?
向上看 向前走200米 电梯上升15层 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
二、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负数,你能举几个负数的例子吗?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三、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的情境:小明向东走200米,小军向西走200米。
教师问:你准备怎样来表示这两个不同意思的量?
学生1: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向西走200米就记作-200米。
学生2:向西走200米记作+200米,向东走200米就记作-200米。
教师对这两种记法都应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试一试
(1)如果汽车向正北方向行驶50m记作+50m,那么汽车向正南方向行驶100m该怎样记?
(2)如果体重减少2kg记作-2kg,那么+5kg表示什么?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小结: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用正数、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练习:课堂活动第2题:说出表中正数、负数表示的意义。
项目、父母工资、电话费、父母奖金 水、电、气费 伙食费
收支情况(元) 4500 -130 1000 -280 -1750
2.教学例4。
教师:其实,正、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某农用物资商场把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做了一个表:(出示例4)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2
我校一直着力于打造简约、高效、自主的数学课堂, 鼓励数学老师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想的形成.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 我尝试“放手”, 将课堂还给学生, 真正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一课, 通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百分数时, 跳出了教材、课堂这个狭小的空间, 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如商标中、新闻联播中介绍的百分数) , 关注在课堂学习中新生成的百分数, 使“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
这节课中, 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生成中研究探索数学知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我尝试用心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生成“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样一系列问题, 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从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到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通过让学生调查寻找的丰富教材, 组织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讨论, 提升了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描述及评析】
一、我的课堂我做主, 学习内容我来定
在上这节课之前, 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准备: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可以摘抄, 也可以拍照或将实物带来.
于是, 课堂伊始, 我就提问:“你在生活中找到百分数了吗? ”
生:“我在餐巾纸的包装袋上找到了百分数, 100%纯木浆. ”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了百分数, 100%纯牛奶. ”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百分数, 85%山羊绒. ”
……
师:“百分数好找吗? 为什么那么好找? ”
生:“因为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见到百分数. ”
师:“这就说明大家都非常喜欢使用百分数.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话题值得我们研究吗? 除了这个问题, 你还能想到哪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
小组讨论中列举出本节课学生期望研究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的用处、优势,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案例评析:课堂伊始, 我就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关于百分数, 你想知道什么? 想研究哪些问题? 学生在小组中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 畅所欲言, 学习积极性相当浓厚. 在全班汇报的过程中, 我根据学生的汇报, 着重引导出几个重要的问题:如百分数的意义、用途、好处、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等板书在黑板上, 极大力度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样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感觉在老师和大家讨论我提出的问题. 一节灵动的课, 如果光有老师不停地讲学, 那绝对是不完美的, 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剥夺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的权利. 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生成的资源, 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课堂以最真实的本色,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我的问题我分析, 学习方法由我选
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 我征求孩子们的意见, 自己制定学习方法, 逐一解决.
师:“我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列举这几个颇为关键的、继续解决的问题, 那么你们是想我来逐一告诉你们, 还是想自己研究呢? ”
生:“当然想自己研究! ”
师:“好, 那我们就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百分数的意义, 自己看书, 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结合刚才我们找到的百分数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出来. ”
生:“85%山羊绒中的百分数表示山羊绒占整件毛衣的85%. ”
生:“100%纯木浆, 如果把整袋餐巾纸看作100份, 那么里面的木浆就占100份, 说明全是木浆, 没有其他物质. ”
生:“蛋白质28%, 牛奶盒上的这个百分数指的是蛋白质占整盒牛奶的28%. ”……
出示豆奶的营养成分:蛋白质34.5%, 糖20.5%, 脂肪10.67%, 矿物质28.5%, 维生素5.83%, 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很自然地利用表中的百分数去比较各种营养物质的多少.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豆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现? ”
通过我的追问, 自然就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研究———百分数的好处和用途.
结合刚才学生的比较结果, 我进行了小结:正是因为都把一个整体看成100份, 所以百分数非常便于比较, 人们在统计、调查、分析、比较的时候往往选择使用百分数来呈现研究结果.
师:“我这里有三袋纯度不同的牛奶:100%, 75%, 90%, 如果是你, 会选择哪种牛奶? ”
生:“我会选择纯度是100%的, 这样比较营养, 毫无添加. ”
生:“我要选纯度是90%的, 添加一点食用香料味道会更佳, 我就比较喜欢麦香味的. ”
案例评析: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我通过让学生在课前找百分数、课中交流、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文化特点.同时, 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 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 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于百分数意义的真正内化. 接下来的练习中, 通过一个开放式的提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仔细观察, 同时应用刚掌握的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这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得出了各种物质间的大小关系. 我恰到好处地引导:“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现? ”立刻过渡到学生对于百分数优点的研究上.最后的三袋纯度不同的牛奶, 正是考验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学生在牛奶纯度问题上的表达, 引来了全班学生的一阵笑声, 但恰恰是这有趣的谈话, 足以证明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是透彻的.
三、我的疑问我解决, 学习效果你来测
此时还剩最后一个问题: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我开展了小组竞赛, 比一比哪组找到的最多, 借此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各种不同点:读写方式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百分数的分母看成100, 分数分母不唯一;分数可以表示分率或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 又叫作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便于比较, 分数则要通分;分数单位不同……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 我们找到了百分数和分数间的区别与联系, 下面就请你们读一读这两句话, 判断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都能改写成百分数吗? ”
生:“一根绳子93/100米, 用去了它的37/100. 第一个分数不能改写成百分数形式, 因为93/100有单位, 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第二个分数可以写成37%, 把一根绳子看成100份, 用去了37份. ”
生:“23/100千克相当于46/100千克的50/100. 前两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 不能改写成百分数形式, 而最后一个分数可以, 改写成50%, 表示百分率, 是数量之间的关系. ”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百分数:1%, 18%, 50%, 89%, 100%, 125%, 7.5%, 0.03%, 300%. 选择你喜欢的读一读,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
生:“我最喜欢100%, 因为100%就表示全部, 非常圆满. ”
生:“我喜欢50%, 这个数和0.5, 1/2一样, 也能表示一半. ”
生:“我喜欢300%, 这个数是100%的3倍, 比1还要大, 说明超额完成任务. ”
生:“125%也比100%多, 比1要大. ”
生:“我喜欢0.03%, 因为这个百分数中还有小数, 很有意思.”
师追问:“那你们觉得0.03%这个数大还是小? ”
生:“很小, 因为如果把总数看成100份的话, 才占0.03份, 太少了. ”
案例评析:数学练习的价值, 不仅在于巩固知识, 反馈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形成技能, 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拥有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能够自主探索和创新, 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 通过最后的几道练习, 能够很好测试出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特别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百分数这个设计, 在测量对百分数意义理解的同时, 也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激发他们自主联系实际, 思考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为后续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案例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 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 更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 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把催生数学思想看成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把学生的自我发展当作教学的至尊追求.
“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 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这节概念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对于百分数,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并不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放手”一点, 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空间和余地,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 从学会到会学,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控, 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享受自主的权利和快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其实教师只需要在关键时给予点拨、评价, 在课堂中, 教师扮演的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如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可使学生学会多种思考方法;通过解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那些需要经过周密思考, 反复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摘要:“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 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这节概念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对于百分数,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并不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放手”一点,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生成“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样一系列问题, 为学生的探索发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放手”, 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空间和余地,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 从学会到会学,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控, 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享受自主的权利和快乐.
关键词:放手,自主探究,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史宁中.教育与数学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3
(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6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正负数
(一),课本第74页例题及“试一试”,课本第75页“练一练”。
一、说教材:
本专题是在四年级初步认识正负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负可以互相抵消。教材创设了比赛计分看胜负的情境,而比赛胜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材正是借助这一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在胜负的比较中,学生可以利用生活经验得出1和-1抵消,由此得出结果。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正负数,知道了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会读写正负数,为本课的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的抵消,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知识基础。
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表现欲望相对减弱。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同伴交流学习。
2.教学目标
(1)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2)会求正负数之间的间隔。3.教学重点:
体会负数的意义,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4.教学难点
求正负数之间的间隔。5.教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张前置性作业单、课件。
二、说教法: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将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我采用了三段六环的新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设置前置性作业单,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疑难问题再在课堂当中交流解决。
四、说教学过程: 前置性作业设置:
前置性作业我总共设计了三个大题,第一题有5个小题,前3个小题是让学生回忆四年级学过的正负数的知识,后2个小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体会理解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第二大题是关于气温和温差的问题,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知道负数、0、正数的大小,再计算温差,也就是求正负数的间隔,为突出重点和攻破难点做好铺垫。
第一个环节:先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一上课我以学生熟悉的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入手,告诉学生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这个游戏,不过这一次有新的游戏规则,课件出示游戏规则胜一局记作正1分,平一局记作0分,并且让学生演示在什么情况下是平了一局。然后向学生提问,负一局我们该如何计分,学生会说出记作负一分,同时教师利用正负表示相反的意义,引出+1和—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从而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74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
1.看清课本右上角的记分规则。(提醒有的粗心的学生)
2.注重看云朵里面的话,算一算两个班的比赛得分,重点理解正负数的计算方法。3.5分钟后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中及前置性作业中你不理解的问题。我把“看清、注重,重点理解正负数的计算方法。”这几个词语用红色标注,把学生引导到重点内容上来。学生自学过程中,我边巡视边适时提醒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4.合作交流:在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学中及前置性作业中不理解的问题完后,我给学生留有一次质疑的机会,学生把交流以后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例如:有学生提出不会计算温差,我先让能过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方法,这也体现了“兵教兵”的教学方法。
第二个环节:展示交流,适时点拨。5.展示点拨
这个环节我先给学生4分钟时间思考课本74页试一试2道小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找2名学困生上台展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有出错的地方,再指名其他学生更正,讲解正负数抵消的知识,然后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怎样计算正负数之间的间隔?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算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第三个环节:学情检测。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有效手段,这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个练习和第二个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并且会计算正负数的间隔。
第四个环节,总结收获,反思提升。
我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想借助这个问题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总结上有提升。
总之,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正负数教学反思
亮点:1.能够利用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借助剪刀、石头、布的小游戏的得分情况知道正负数可以抵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2.学生在解决“检查味精的质量是否合格”这一题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不同的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大有好处。
不足:1.在剪刀、石头、布的小游戏的制定规则,花的时间较多;
2.课堂上没有规范的板书;
3.在教学时,我担心课堂上学生出错太多,会造成被动。
实际上,学习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既然是认知的过程,就不该怕有错误。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因为有千差万别的学生,就有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学生说错话,做错题,这是很正常的,这种错误,实际上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就应该宽容学生的错误,并挖掘利用这种错误资源。其实,学生的差错是极有价值的,正好引起我们的思考。有些知识只靠讲是不行的,有些错误只靠事前的提醒也是不大容易防止的。错误是正确的基础,没有错误就没有经验和教训;没有错误就没有成功和喜悦;没有错误也就没有了“吃一堑,长一智”。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4
小学课程资源网温馨提示:52jiaoan.7ta.cn你现在正在浏览的是: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1―31课程目录的教案教学设计:您认为本站可以请收藏,介绍给你的同时让我们一起为打造免费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而努力!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1―31课程目录的教案教学设计目录: 需要请点击相应的课文,即可进入进入教案页面■■■■■■■→→→→→→→ 积累与运用五 21匆匆 22收藏阳光 23沙漠玫瑰 积累与运用六 24、大海中的灯塔 25看戏 26回忆鲁迅先生 27试飞 积累与运用七 28提灯女神 29古文两篇 30巨人的花园 31景德镇的瓷器 积累与运用八 小学课程资源网温馨提示:www.52jiaoan.7ta.cn里面有各种教案设计和课件还有一些教学管理的计划总结等材料 欢迎您来看看52JIAOAN.7TA.CN认为本站可以请收藏,介绍给你的同时让我们一起为打造免费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而努力!HTTP://52JIAOAN.7TA.CN★ 《革命烈士诗》
★ 革命烈士事迹
★ 革命烈士名言名句
★ 革命烈士寄语怎么写
★ 革命烈士 永垂不朽作文
★ 关于革命烈士的诗歌
★ 31《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之一
★ 革命烈士事迹读后感·0篇600字
★ 清明节对革命烈士的寄语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5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感受绿色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以大问题统领,“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 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感悟绿色的美妙,从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感受绿色的韵味,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作者对绿色的迷恋和喜爱之情,紧接着为什么作者如此迷恋绿色呢,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感受绿色的韵味。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作者如此迷恋绿色,就水到渠成了。
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大、小环境的特点等设计,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行。
五、课堂教学不足之处
1、语文教学中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本次教学教学预设还没有完全达到,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教师的互动,灵活运用教学平台,缺少课堂生成。
3、学生还没有切实参与到评价当中,教师的评价也是以知识评价与操作技能评价为主,对情感与价值的评价还体现不够,评价内容只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而对过程和方法评价少。
4、语文教学味不浓,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不够,学生的朗读缺少个人体验。对文中的重点佳句指导不够。
六、新的教学设计
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媒体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象这样的写景文章最后能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感受绿色的韵味。初读课文,紧抓绿色的美妙。突出绿和人的和谐统一,提供相关的学习提示。利用网络论坛,提出自己所感兴趣及所要了解的问题,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在学习汇报中后完成相关的习题。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篇6
共8分)1.(1分)小明用一张长32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最多能剪()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形纸片. A.50 B.40 C.160 2.(1分)把一根长1.884米的铁条,弯成一个铁环(接头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A.0.7米 B.0.6米 C.0.5米 D.0.8米 3.(1分)1克药放入99克水中,药占药水的()A.B.C.1% 4.(1分)5千克油,用去,还剩下多少千克?正确的算式是()A.5× B.5×(1﹣)C.5﹣ 5.(1分)40÷2 40× ,比较大小,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6.(1分)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6分钟,那么锯成9段需要()分钟. A.16 B.18 C.24 D.27 7.(1分)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的方向走了4米到B点,再从B点向着南偏西15°的方向走3米到C点,那么∠ABC等于()A.75° B.45° C.15° D.135° 8.(1分)一个比的前项是8,如果前项增加到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A.增加16 B.乘2 C.增加8 二、判断题(共5分)(共5题;
共5分)9.(1分)把0.54吨:54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1.(判断对错)10.(1分)两根绳子都是1米,第一根截去,第二根截去 米,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11.(1分)4÷(20+)=4÷20+4÷ = +5=5。
12.(1分)五(2)班男生30人,女生2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13.(1分)如果两个圆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三、填空题。(共24分)(共10题;
共24分)14.(1分)计算 =_______ 15.(2分)5克=_______千克,写成小数是_______. 16.(2分)口算 _______ 17.(4分)=_______ 18.(4分)在A.22.2%,B.0.231,C.和D.0.2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 19.(2分)两个自然数的倒数的和为,这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20.(2分)7吨的和(_______)吨的相等。
21.(2分)写出下面比的最简整数比.4厘米∶40千米=_______∶_______ 22.(2分)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3:2,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_______度. 23.(3分)如下图,淘气从家向(_______走_______米)到少年宫,再向(_______走_______米)到学校。
四、计算题。(共32分)(共6题;
共39分)24.(8分)粮店出售一批大豆,第一天卖了,第二天卖了230千克,两天共卖出大豆480千克,这批大豆有多少千克? 25.(12分)计算。
(1)56×(2)×47(3)(23%+23%+23%+23%)×25(4)2018× 26.(6分)化简下列各比 ①0.625:
②1:0.25 ③ :
. 27.(6分)直接写出结果。
× ÷ = 7×-3÷ = 2.5×0.7×4= × ÷ × = 1-× = 100×(1-)= 1÷-÷1= ÷ ÷ = 28.(4分)图形与计算。
(1)在方格图中,照样子画出右边的图形。
(2)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求出右边这个图形的周长。
29.(3分)安安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请你依据下面的描述画出路线图,并标出学校的位置。
从安安家出发,先向东偏北25°方向走300米,再向北偏东50°方向走200米,最后向南走300米,到达了学校。(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五、解决问题。
(共5题;
共24分)30.(4分)看图列式计算 31.(5分)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个数与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那么完成个数与剩下的个数同样多,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32.(5分)在期末考试中,哥哥的数学成绩比语文高7分,弟弟的数学成绩是语文的 .又知道弟弟的数学成绩比哥哥的数学成绩的 高 分,总成绩比哥哥低 分,那么弟弟的语文成绩是多少分? 33.(5分)胜利街小学,高年级学生是中年级学生人数的,中年级学生人数是低年级人数的80%,已知中年级有140人,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34.(5分)已知圆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六、挑战题。(5分)(共2题;
共5分)35.(2分)=_______ 36.(3分)列算式或列方程解题.(1)2减去 的 的差,再加上,和是多少?(2)2减去 的差的,再加上,和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8分)(共8题;
共8分)1-1、2-1、3-1、4-1、5-1、6-1、7-1、8-1、二、判断题(共5分)(共5题;
共5分)9-1、10-1、11-1、12-1、13-1、三、填空题。(共24分)(共10题;
共24分)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四、计算题。(共32分)(共6题;
共39分)24-1、25-1、25-2、25-3、25-4、26-1、27-1、28-1、28-2、29-1、五、解决问题。
(共5题;
共24分)30-1、31-1、32-1、33-1、34-1、六、挑战题。(5分)(共2题;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7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的后项不能为()。2.把21∶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54),比值是()。
3.甲乙两数的比是3∶5,则甲是乙的(),甲÷乙=0.6,则甲乙两数的比是()。
()),空白部分面积与总面积的比是(4.图中涂色部分面积与空白部分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5.1∶4=4÷()=
8()==()% 12()6.如果两个圆的半径比是1∶2,则这两个圆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7.把9克糖放入20克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是(),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8.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最大的内角度数是()度,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9.已知甲乙两数比是5∶3,且甲比乙多14,那么甲数是(),乙数是()。10.如果从甲袋米中拿出它的1放进乙袋中,则两袋大米的重量相等,则原来甲袋米与乙袋米重量的最简4D 比是()。
11.如图:已知AB∶BC=1∶4,则三角形DAB与三角形DBC的面积比是()。
A B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6分)1.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的比是4∶1。()2.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就是圆周率。()3.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则女生占全班人数的C
2。()34.11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233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分米,长和宽的比是3∶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9平方分米。()6.小明身高1米,爸爸身高的170厘米,爸爸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7∶10。()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最简比的前项和后项,()
A. 一定是质数 B.一定是奇数 C.一定是合数 D.公因数只有1 2.把150本故事书按3∶2分给甲乙两班,甲班应分得故事书()本。
A. 90 B.60 C.30 D.40 3.把1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是()。2A. 1∶2 B.1 ∶4 C.1 ∶8 D.2∶1
4.已知x∶2的比值是最小的质数,则x的值应该是()。
A. 2 B.3 C.4 D.8 5.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比是()。
A. 1 ∶1 B.2 ∶1 C.1 ∶2 D.1∶3
四、计算。(共20分)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分)
16∶20
25∶10
1∶0.45
0.15∶3 72∶56
48∶915
2.化简下面各比。(8分)120∶75 0.96∶1.2
11∶
420
46∶
1525
五、按要求解答。(共10分)
1.写出A、B两个圆的直径比,并化简。
A 2.写出A、B两个圆的周长比,并化简。
B 3.先求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写出A、B两个圆的面积比,并化简。
六、解决问题。((2)题7分,其余每题5分,共32分)
21.一个长方形池塘的周长是240m,长与宽的比是5∶3。这个池塘占地多少m? 2.今年爷爷和孙子的年龄比是7∶1,爷爷比孙子大60岁。①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12cm 10cm ②爷爷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
3.一班有42人,二班有48人,把270本故事书按各班人数分,两个班各分到多少本?
4.淘气一家3口与笑笑一家4口到餐馆用餐,餐费一共是350元,如果实行AA制,两家按人数分摊餐费,各应付多少元?
5.大学生创业,大学生陈明出资40000元,赵东出资50000元,两人合伙开了一家儿童书店,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共赢利45000元。如果按出资多少分配,两人各应分得多少元?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难点:如何通过数格子定点的方法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电脑出示图,谈话:这里有一条热带鱼,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这条热带鱼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右)
它向右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小结。
(1)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热带鱼向右平移了几格。
(2)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二、新知探究
1.电脑出示问题,提问:小亭子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2.谈话:你能把小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平移的方法,看它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可以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3.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
4.小组交流。
5.反馈汇报。
怎样才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过去。
(教师视学生汇报隋况,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并用电脑演示)
6.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7.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次用电脑演示,及时小结。
如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小船平移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图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自己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
反馈交流: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2)电灯平移图,同上教学。
(3)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达现在的位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设计运用,引入生活。
(1)出示小汽车图:如果现在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达到客户指定的地点,那么你能用哪些不同的平移方法做到呢?试一试吧!
(2)为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设计从家到学校的多种平移路线,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要求:先自己任选一题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小组长负责记录不同的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3.画平移后的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学会看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如果请你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可以吗?请注意,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3)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4)转换练习。
教师出示一把直角三角尺,并投影出示格子纸。
把三角尺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
把三角尺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
个别学生上台按要求操作演示。(也可同桌练习,一人提要求,一人操作)
4.体验平移的价值。(“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是平行线)
你怎么肯定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有无办法验证?
(2)学生默读课本第65页第3题,按书上要求操作。
(3)提问:观察你画出的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吗?
小结: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平移,再沿三角尺的同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先后画出的两条直线是相互平行的。
(4)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画平行线,鼓励学生可以画出距离不同的一组平行线。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5)谈话:你能用这种方法检验刚才观察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吗?
四、全课小结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9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和瀑布的优点,鼓励学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质。
3、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泉水和瀑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小河、泉水和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的愉快心情,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课件配乐小河录像)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条弯弯的小河,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玉带缠绕山间。瞧,哗哗流淌的小河多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它快乐的穿过丛林,越过山岗。这一路走来,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小河进行一次愉快的长途旅游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快活的小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文)
2、课文我们读完了,这些词你认识了吗?(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理解
1、这条快活的小河,唱着歌儿流呀流,他都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来读一读课文吧
2、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朗读课文。
3、学生汇报。
4、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理解“抱怨”。“抱怨”是什么意思?(心中不满,责怪别人;埋怨)小河为什么要抱怨?谁来把小河抱怨的口气学一学。(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面对小河的责备和抱怨,大山宽容地笑了,他是怎样说的呢?(出示大山说的话,点击“多少、从来”变红) “多少”是几个?(无数个)泉水从山峰上跳下来,一路上摔了无数个跟头,可他们从来不叫苦,“从来”是什么意思?(从过去到现在)从这我们能看出什么?(泉水很坚强)
6、是啊!泉水从山上流淌下来,可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路上磕磕碰碰,一会儿遇到山石,一会儿撞到树根,溅起无数水花。泉水就是这样流淌着,奔向前方。
7、我们再来读这段话,要读出大山的慈爱和对泉水的赞美。(练习读,指名读。)
8、学习3——6自然段
小河听了大山的话,他不哭了,小河又快活了起来。他对泉水说,(出示3、4自然段)
9、小河和泉水结伴而行,一起流进大河,推着船儿驶向前方。河水结识了泉水这个好朋友,小河是快活的。于是小河称赞泉水:你真勇敢!可泉水并没有听了小河的赞扬而洋洋得意,他是怎么说的呢?(重点理解第六自然段)
10、(出示:“瀑布比我更勇敢——还高声地笑哪!”)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瀑布遇到的困难之大,而他却能高兴地面对,这种大无畏的乐观精神。说出瀑布的优点)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理解重点词语)谁来读一读,试着读出瀑布的勇敢。(指名朗读)
老师觉得同学们还是没有读出瀑布的勇敢,那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这勇敢的瀑布呢?(课件播放瀑布的录像):这瀑布从高达数百米的岩壁上飞流直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飘飞!太美了,难怪李白曾在诗中写到:飞流直下……(师引,生齐背)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瀑布从高达数百米的岩壁上倾泻下来,却毫不畏惧,多么勇敢,多么了不起啊!让我们再来读泉水的话,感受瀑布的勇敢。(出示泉水的话,自由读,指名读)
11、学习7、8自然段
小河虚心地听取了泉水的意见和勇敢的瀑布成为朋友,他是多么的快活啊!他甚至高兴的叫了起来!(出示并齐读小河说的话)
12、就这样三个好朋友,手拉着手……(出示最后一段并齐读)
大家看文章的结尾是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同学们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想一想,在这里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他们可能还会遇到更多更多的困难;小河也许还会结识更多的朋友;小河也许还会用他的勇气和坚强去帮助别人……他们会互相鼓励,共同流入大海。)
(四)总结
1、(对照板书)这条快活的小河,在流向大海的途中,认识了慈祥的大山,他是快活的;结识了坚强的泉水,他是快活的;能和勇敢的瀑布成为好朋友,他更是快活的。他能虚心的接受别人提出的建议,他是快活的。因此我们说——这是一条快活的小河。三个小伙伴团结合作,手挽着手,快活地奔向大海。(板书:合作快乐)
2、下面就让我们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共同体验合作的快乐。
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板书设计:
14、快活的小河
泉水坚强合作快乐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0
韩平
课题: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P24页中的例
1、例2,完成练习六中的部分练习题。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下列各数改写成分数。(1)6 =(2)1.75 =(3)=(4)(4)0.4 =
二、新授:
1、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3871511× = 1
×=1
5×= 1
×12= 1 831575122、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生:它们的积都得1。
师:再观察观察,说说为什么都得1?
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3、揭示课题,出示概念。
师:像这种乘积是1的两个数还有很多对。两个数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生:倒数)师:准确的说,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4、试着找一下,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5、引导学生归纳求倒数的方法:
求一个数(零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6、特殊数:0和1(引导学生辩论0有没有倒数,1有没有倒数,是多少?)0 没有倒数。理由:第一、因为0作分母没有意义。第二、0 ×(任何数)≠1 1有没有倒数?有异议。有人认为:1的倒数是1。反对方:把1的倒数当成是1,不具有概念中的“两个数”的特征。
7、及时进行基本练习
8、专项训练,透彻理解概念。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六3题:下面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2、练习六4题: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3、拓展练习。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这两类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好基础。连减是在学了连加的含义,掌握了连加是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仿照连加的学习过程应该能探究出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连减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连加。
师:上个星期天,明明和爸爸一起去乡下的奶奶家游玩,瞧,他在帮奶奶干什么?
生:喂小鸡,让我们仔细观察图
出示5只小鸡吃食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原来有5只小鸡,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拉1只小鸡)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数学信息完整的说一次?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
预设 生:一共有几只小鸡?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吧。
尝试列式解答。师: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该怎样列算式。生:5+2+1=8。师:你是怎么计算的?先算(),再算()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二、探究新知,动态生成1.出示情景图,师:一会儿,小鸡吃饱了,看看又发生了什么?
师: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跑了2只小鸡。
师:我们再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生:又跑走了2只小鸡。
师:你能把这幅图的意思完整的说一次吗?同桌之间说一说吧。
学生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请2个同学说说。
生: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走了2只小鸡,又跑走了2只小鸡
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现在还剩几只小鸡?
2.列式解答,理解连减的含义。
师:要求还剩几只小鸡,你会列式吗?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出式子,不用计算出结果。
预设 生:8-2-2=。如果此处有学生说2个算式,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师:结合情境图,说说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意思。预设 生:8是原来的8只小鸡,前面的2是先跑了2只,后面的2是又跑了2只。
师:你能仿照“连加”算式给这个算式取个名字吗?
预设 生:“连减”。
师:你们取得这个名字和我们的数学家取得名字一样,你们真是一个个小小的数学家啊!的确像这样连续相减的减法算式就是“连减”。(板书:连减)老师教学生读一遍。刚才老师是怎么读的?
生读一次
师:读的时候和连加一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出每一部分。
3.借助学具,交流算法。
师:怎样来计算连减算式呢?先在同桌内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抽2名学生说,我们可以请小棒帮帮忙。预设 生:我摆8根小棒,先拿走2根,剩下6根,再拿走2根,最后剩下4根,就是8-2-2=4。
抽一组学生上台展示。
师:老师要把大家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看谁看的最仔细。教师写完过程后让学生分男女组说计算过程。
三、练习巩固
(一)刺猬搬南瓜
师:跑走了几只小鸡,小明想出去找找,结果他发现有两只刺猬在偷奶奶的南瓜,请同桌之间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桌两人相互描述图意。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学生独立思考,在习题本上练习,再全班交流。
生:两只刺猬在运南瓜,原来有9个南瓜,穿蓝衣服的刺猬搬走了2个南瓜,穿红衣服的刺猬搬走了3个南瓜,还剩几个南瓜?
列式计算:9-2-3=
师:9、2、3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算(),再算()。说的真好,掌声送给他。你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呢?
生:还可以9-3-2=
师:你是怎么想的?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9-3-2=
师:两个算式都是从一共的9个南瓜里分别减去两部分,一部分是2,一部分是3,只不过减去的顺序不同,第一个算式是拿总共的9个南瓜先减2,再减3,而第二个算式是从总共的9个南瓜里先减3再减2,他们得到的结果都相同。这也是我们连减的一图二式。
师:孩子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从一共的数里连续减去两个部分就用连减来计算,请问连减是怎么计算的?同桌交流,再抽学生回答(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算出得数,再减去第三个数.)
师:今天孩子们学了这么多知识,下面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三、活动环节
活动一:我画圆形,你写算式。
活动二:我写算式,你画圆形。
活动三:我会算
师:请大家选一个你喜欢的习题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
8-1-2=
6-2-4=
师巡视
全班交流,抽生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活动四:编故事
师:请你选一个算式编一个数学故事,同桌之间先交流。
活动五:拓展训练
师:如果你有10元钱,去超市买了2种东西,可以怎样购买?还剩多少元?同桌之间讨论,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师: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觉得谁表现的好?好在什么地方?连加和连减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先算前两个数,再用算得的结果与第三个数计算。
师指出: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要慢慢学着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脑中,不写出来,直接写最后一步的得数。,)五、布置作业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22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求比值练习08-17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5-2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有几枝铅笔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06-13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三位数的加法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