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太石小学副校长

2024-06-25

王斌--太石小学副校长(共3篇)

王斌--太石小学副校长 篇1

王斌同志现实表现材料

一、基本情况:

王斌,男,汉族,生于1984年11月,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康县豆坪李山人。

二、工作经历:

2000年7月至2003年6月在陇南师专学习,2004年11月参加工作,2004年11月至2006年7月在太石小学工作,担任教务干事;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在太石学区何湾小学工作,担任何湾教学点校长;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担任太石学区李家山完全小学校长,并担任5.12李家山小学灾后重建现场监理;2010年6月至2013年6担任太石学区政教主任;2013年7月至今担任太石学区副校长,主管学区教育教学工作。

三、思想表现:

在工作中本人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勤俭节约,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深刻领会“十八大”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与学校领导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副校长工作职能作用,搞好团结、关心下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爱校如家,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新的业绩,做出更大的、更突出的贡献。

四、工作方面:

本人在教育教学中,始终担任五、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面向全体学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确立“以学生为主题”,“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积极做好自己主抓的工作,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情况,在管理中下大功夫,会同各部门制定出了达62种的《康县太石学区管理制度汇编》,在常规教学中,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评讲作业,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自己担任的2013年六年级语文毕业升学考试中取得及格率97.2%,生均分76.93分,优生率41.6%。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五、近一年取得的成绩:

2012年本人指导的学生荣获“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语文报杯”大赛一等奖,本人被授予优秀指导全国一等奖;2012年本人参加康县第二届小学课堂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012年本人被评为太石学区优秀班主任;2013年小学毕业会考中,本人所教六年级语文考试成绩位于周家坝考点第一名。

六、存在的问题:

1、性格急躁,在工作中缺乏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总想一下子就想把工作干好,因此在工作中,一心想着结果,忽略过程的重要性,缺乏对教师的关心,尤其是生活上的关心。

2、对自己副校长的角色定位有待于进一步改变,思想认识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缺乏与职业相对的创新精神。

3、业务素质提高方面还有待于加强,学习方面存在不足。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深,对管理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和细致。

4、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于先进经验、先进思想的积累不够全面,在工作中以我为中心,缺乏与其他成员的合作精神。

康县太石小学

2013年7月10日

王斌--太石小学副校长 篇2

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一直跟随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组织全校体育教师多次参与了SPARK课程的培训,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了详细的SPARK课程实施策略。本文主要以刘君校长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SPARK课程培训期间,笔者对其进行的访谈为内容,旨在揭示身为校领导的刘君校长是如何认识SPARK课程的。

尹志华:尊敬的刘校长您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与您交谈,分享您的教育经验。请问您最早是如何接触到SPARK课程的?

刘君:志华,您好!我们学校了解SPARK课程的途径主要有三条:首先是通过参与上一个课题的结题会议。2010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标准下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ELA060226)”在江苏徐州召开了子课题学校结题会议,虽然当时我是因为日程冲突没有亲自前往徐州,但我校参与会议的体育老师回来之后,在汇报工作时简单地提到了SPARK课程,并提及到一些汪晓赞教授在结题会议上透露的SPARK课程信息。当时我对这个信息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详细的材料,就没有做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后,我通过阅读相关的专题文章对SPARK课程再次进行了了解。从那时开始,我对SPARK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尝试着去思考如何将SPARK课程应用到我校的体育教学中去。同时,通过课题组定期发布的各种信息进行了解。自我校参与由汪晓赞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以来,经常收到各种关于课题研究与学习的信息,其中就有关于SPARK课程的资料。我觉得课题组这种定期发布资料信息的方式特别好,有助于一线体育教师及时了解总课题的研究进展,并根据总课题的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尹志华: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逐渐参与到SPARK课程的培训中去?SPARK课程对您所在重庆珊瑚实验小学的体育课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刘君:在初步的了解SPA R K课程之后,对我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我当时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个课程是一个非常适合儿童学习的体育课程,应该会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际上,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实施了十多年,学生和教师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作为主管体育的副校长,我总是感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欠缺什么,后来经过进一步的思考后发现,其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为中小学提供了宏观指导思想,而真正如何在实施层面操作体育教学,则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讲,的确是为其提供了极大地自主发展余地,为不同中小学提供了很大的课程实施空间。但是,也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会花精力去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操作性体育课程,也并不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都能饱含激情地打造属于自己的空间。因此,体育新课程的理念如何在中小学得以落实,我们也一直在不断探索着。

在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找到体育教学内容并不难,但如何才能获得我们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就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然而,从我开始接触SPARK课程开始,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课程体系很符合我校“亲亲课程”的理念。后来,经过参与几次培训之后,我对SPARK课程越来越了解,其对孩子的关注度、对教学内容的巧妙处理、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等特点深深地吸引了我。SPARK课程中的很多理念正好跟我们所提倡的“关系亲和、过程亲证、生命亲在”的理念相似,与我们现在正在构建的“亲亲课堂”理念不谋而合,这点的确让我惊喜。换句话说,当我校把“亲亲课程”这样一个框架搭好之后,正在为苦苦寻找其中的具体课程内容而烦恼的时候,SPARK课程就这样出现了。我想,如果能够将SPARK课程引入到我校,相信绝对会对体育学科的“亲亲课程”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我们在找到S PA R K课程这个“载体”之后,其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SPARK课程或许并不能完完全全、原封不动的在我校使用,我们需要结合学生和学校的一些具体情况,然后在SPARK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经历自我建构的过程。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基于SPARK课程的、以“亲”为中心的、适合珊瑚实验小学学生的体育课程体系。

尹志华:实际上,在美国有很多类似于SPARK的体育课程,如Teaching for GameUnderstanding, Sports Education, PlayPractice,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Integration, Personal and SocialResponsibility, Cooperative Learning等等。这些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基于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而开发。换句话说,从中国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来看,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地方课程。而美国的中小学如果在使用这些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改造,其最终的课程则类似于中国的校本课程。SPARK课程虽然只是众多体育课程中的一种,但却是使用学校最多、开发最为完善的课程之一。然而,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们并不缺乏理念,而是缺少类似于SPARK课程一样的、基于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强的系统课程模式,而对于一线体育教师来说,这种课程模式恰恰是最重要的。从您的角度而言,您认为SPARK课程和我们平时的体育课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刘君:关于这个问题,我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想法。

首先,SPARK课程对一线体育教师的启发性非常大。自我分管学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以来,我也参加过全国的很多优质课程展示,也看到了很多优秀体育教师上的体育课。我承认,这些教师的课堂确实非常精彩。然而,总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我,即这些课程可能并非都是常态课,与中小学一线的体育课程有着很大的距离感。当然,我并非是体育教师,也并非体育科班出身,我主要是凭借我作为一名教师的直观感觉来判断的。后来,在与专业人士沟通之后,他们也比较认同我的观点。课程改革提倡给一线体育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的空间,但我以为这个空间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不同体育教师的能力不同,水平也层次不齐,所以空间利用的结果与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普通体育教师想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直接贯彻到课程教学中,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最适合在课程模式引导下进行可操作性强的、基于学校的自主调试工作。然而,在看到SPARK课程时却让我眼前一亮,因为这样课程模式才是体育教师所真正需要的。教师既可以按照课程模式直接上课,又可以进行自主性的创编。

其次,SPARK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仔细比较SPARK课程的教学内容发现,它和我们平时上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最大的不同点可能是呈现的方式。在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为教而教”的现象。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我看到的一些体育课中,上课之前的整队就要花掉5~10分钟,老师总是在强调个别同学为什么没站好,甚至还额外花一些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际上,我认为这些并没有多大必要,学生对此也基本上不感兴的。可能是因为长久以来我们的体育课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而整队就是上课的第一步,只有完成了整队这个环节,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教学任务。所以,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为教而教”。

反过来我们来看SPARK课程,它的建立规则部分其实类似于整队,然而体育教师用“脚尖对脚尖、背靠背、听哨声组队”等方式却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这个整队的目标,而学生又不感到厌烦,甚至是兴趣勃勃,同时又感受到了规则建立对学习的重要性。这就是典型的“为学生发展而教”。

第三,SPARK课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落到了实处。运动技能教学是所有体育课的基本载体,SPARK课程并不是纯粹追求单纯的技能教学,尤其在小学阶段,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基本的运动能力。当然,我认为我们学校的体育课程在运动技能教学方面做得还不错。然而,在新课程的学习目标中,除了运动技能之外,还包括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以前,我一直认为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习目标是虚无缥缈的,因为我们的体育课程总是喜欢将这些目标硬生生地套在体育课上。但SPARK课程首先是让学生动起来,要求学生达到中等到大强度(MV PA)的运动量。实际上,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学生只要动起来了,那么一切都好办了。这就像上其它文化课一样,只要能够让学生真正在思考了,那么接下来的一切都很好办了。

通过参与SPARK课程的现场培训,我发现在每一次培训的过程中,所有的老师都会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去,其原因除了教师积极参与之外,主要还在于SPA R K课程总是不停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参与过几次培训,每次都是满头大汗在跑上跑下。在参与过程中,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累了,但晚上回到房间休息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小腿肌肉很疼痛,而且腰腹部也很疼痛。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跑得那么起劲,或许是我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这种在我学生时代体育课上没有体会过的感觉。SPA R K课程是让学生主动运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是因为其课程的组织形式真正触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降落伞为例,教师除了给学生展示几种好玩的降落伞运动之外,还会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如何变换组织形式。其游戏丰富多彩的变化,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让学生永远都处于充满期待的学习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总之,学生脸上的笑容是自然展现出来,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就是想参与到其中去,并不是因为有其他人听课,做做样子配合一下。这就是与我们常规课堂教学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做到这样,学生又怎么会“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呢?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我相信其他人还有更多的想法,只是目前我还没有完全体会到,需要进行更多的接触。

尹志华:如果在中国的中小学实施SPARK课程,您认为我们目前的体育教师是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存在,那么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君:在谈到中国实施的SPARK课程之前,我觉得有必要说明某些体育教师的一个误区。在很多场合,一提到国外的新型课程模式、教学方法时,我们很多体育教师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总是以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同为理由,认为这些并不适合在中国开展,部分专家也可能存有这种观点。对我而言,我认为这个观点本身没错,但我们不能把所有事情一棍子打死。对于SPARK课程,我认为其课程体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适合在中国实施的。当然,对于少部分不合适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中所蕴含的理念进行适应性的改造。实际上,体育课程与其它文化课一样,课堂中所教授的基本知识是客观存在的,是全世界通用的,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并不大。而体育课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也是在全世界相同的,一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是通用的。

我觉得只有澄清了这一点,才能进一步说明体育教师是否存在操作差距的问题。首先,我认为存在差距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但是,我认为差距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操作层面的差距,一个是心理层面的差距。所谓操作层面的差距,即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我认为中国的体育教师并不存在这方面的差距。一是因为中国的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接受过大学的专业教育,对于基本的内容都能理解,基本的方法都会使用。二是因为SPA R K课程是一个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体系,只要看过SPARK教材的教师们都知道,教材上面已经将如何实施每一节课讲解得清清楚楚,对于普通体育教师而言,按照教材上面的步骤进行操作是可以保证的。所以,我认为中国体育教师在实施SPARK课程中,主要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差距。

说到心理差距,我认为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的视野问题。实际上,从我与很多体育教师的接触来看,他们并非不想开发出学生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而是因为思维和视野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们或许并不知道“体育课原来还可以这样教”。对于这一点,我觉得体育教师应该多参加类似于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培训,多接触一些新的东西,有助于自己视野的拓宽,多多体会一些“豁然开朗”的感觉,多产生一些“火花(SPARK)”。至少对于我而言,我参与SPARK课程的培训获得了很多“豁然开朗”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有助于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二是体育教师的激情与事业心的问题。以从美国来的SPARK课程培训师Joan为例,一位60多岁的培训师能够连续在好几天的高强度培训之中保持激情,我觉得实属不易。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课程内容与组织方法吸引我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Joan永远充满激情的状态吸引了我,我发自内心地愿意在这样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体育活动。因此,我觉得我们的体育教师应该尽量少一些对课程负担、工作报酬、领导不重视、体育学科边缘化等方面的抱怨,应该要多一份事业心和激情。因为在大环境无法立即改变的前提下,过多的抱怨只会将自己的激情磨灭掉,甚至会产生很多抵触情绪。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又涉及到了体育教师转型的问题,即体育教师要真正成为一名专业人员,不要把体育教师这份职业仅仅当作谋生的工具。教师要学会享受每一节课,真正将学生放在自己的心中,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尹志华:您对与SPA R K课程配套的课堂教学评价工具SOFIT是否有一定的了解?您认为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刘君:我接触过SOFIT这个评价工具,但不能说非常了解。从教学评价的角度而言,我认为目前我们的体育教学评价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一定的标准,总是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尤其是在观看公开课展示时,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不否认一些参与评课专家的观点,但我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这样说的依据在哪里”,我们可能缺少一些依据做支撑。

对于SOFIT,我觉得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另外一种思路,即基于证据的课堂状态的客观反映。这样可以让我们在评价一堂课的时候少一些个人主观意识,多一些客观实在的反馈。通过使用SOFIT对体育课进行观测,我们可以在学生活动水平、课堂环境和教师干预三个维度得到比较客观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可以为体育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体育教师又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课堂调整。通过与培训师以及研究团队的交流,我了解到包括SOFIT在内的所有关于SPARK课程的内容,都是经过科学研究得出来的,都有相应的实证数据和发表的科研文章做支撑。我非常赞赏这种严谨科学的态度,因为这种态度是对学生负责,是对教育负责。

尹志华:您所在的重庆珊瑚实验小学目前在参与SPARK课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是否可以跟我们分享?

刘君:实际上,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还处于初步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在学校行政层面大力支持SPARK课程的实施和研究。由于我校是小学,相对于中学生而言,小学生并没有那么大的学业压力。所以我们希望将SPARK课程做成学校的特色,作为学校体育学科实施“亲亲课堂”的一个突破口,将其引进来之后吸收一些好的东西,来完善丰富我们自己的课程,从而为整体的“亲亲课程”构建做好铺垫。所以,只要有培训的机会,我都会尽量从领导的层面进行工作协调,以便组织全校的体育教师一起参与。

小学副校长的压力分析及应对策略 篇3

一、压力來源

(一)来自自身定位的困惑

在一所学校,副校长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制定者,又是具体方案的执行者;既要求有领导人的决策决断能力,又要求具有较高的执行力;既要适应校长的工作风格和工作思路,又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出合理的变通和应对。相比中层干部和普通教师,要有更强的政策意识和行政能力;相比校长,要有更浓的服务意识和工作分解能力。

因此,副校长在自身定位上往往存在着压力:在管理上,要时时注意不能越界越权,该说什么和该做什么,往往有更多的顾虑;在教学上,要在繁琐复杂的行政事务的压力下,成为教师的表率,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相比较而言,学校其他人员的压力较为单一,而副校长在自身定位上的高要求高标准,决定了他们有着更复杂的压力。

(二)来自评价方式

怎样评价副校长的工作成果和工作价值?谁来评价副校长的工作?怎样合理公正地评价?标准是什么?至今,笔者没有看到关于这方面的较为权威的文章或实施内容。

目前这方面的评价是模糊的。评价副校长的主体以校长和教师为主。校长对副校长的评价,除了副校长本身所做工作的优劣外,还与两人平时的相处关系、性格契合、个性差异、处事风格等等多方面有关,这也就决定了对副校长工作的评价包含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说,副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主要执行者,与教师的交流方式更多的是工作布置和检查,说白了,副校长就是要大家干活的,在工作布置和检查过程中要直面教师,由此也更容易引起矛盾。从行政工作的角度上来说,很多行政工作教师看不到也不了解,教师能理解校长忙开会忙办学事务,却不一定看得到副校长做的日常琐碎的行政工作,也容易引起教师认为副校长工作清闲的误解。

(三)来自特殊的教学地位

大部分副校长都负责一个班或几个班的主科教学任务。在教学上,副校长往往存在比校长、比教师更大的教学压力——在课时量、关注学生时间上远少于普通教师的实情下,教学成绩即便不能遥遥领先,但又绝对不能落后。一位副校长,假如在教学成绩上不突出,学生学业成绩不够理想,那无论怎样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地工作,也会遭来教师们的轻视和家长的非议。教学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学能力是评价所有教师最重要的方面,副校长作为教师们的表率,必须拿得出过硬的成绩才能服众。副校长既要保障教学质量,同时又要保证行政工作,承受双重压力。

(四)无正常的宣泄渠道

每个人都会有压力,而缓解压力,其中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宣泄。情绪得到适当发泄,才能有效减轻压力。工作上的压力,如在工作环境中得到正常宣泄,更有利于缓和。现在很多学校都比较注意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设心理咨询室,供教师发泄负面情绪,或者是校长亲自接待,让教师得到校长的理解和认可。而副校长就没有这些宣泄渠道,他们不能像普通教师一样想说啥就说啥,也不可能像一些教师受了委屈有了情绪去找校长理论。副校长的职责要求他不能“有情绪”,无论有什么委屈有什么憋闷,也只能压抑,这也就加大了压力。

二、应对策略

以上分析的压力及来源,事实存在且无法避免。既然事实如此,工作和生活仍需继续,在其位谋其政,不能因为有压力而采取消极应对或“鸵鸟策略”;积极面对,冷静思考,多方求助,才能突破压力口,找到合理有效的策略,达到平衡身心的目的。

(一)立足专业,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副校长所要面临的最大压力还是来源于教育教学水平。无论分管哪一项工作,都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作为基础。能上好课,能评好课,教师们就服你;反之,你说得天花乱坠,但课上不好,评课评不到点子上,教师们的评价就低。教学效果出不来,压力就会有增无减。所以在自己所教科目中,必须不断努力,赶得上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上要站在前沿,即使不能成为专家,也必须在校内领先。把握住教学这条学校的命脉,才能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立足。同时,副校长还必须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特别是管理水平,把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相结合,成为合格的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减轻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工作的顺滑剂,是良性沟通的前提,有助于相互理解,舒缓压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立足群众,多听群众的意见,从具体情况出发,因人因事,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其次,准确定位,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副职”的身份,把自己摆在参谋和助手的位置上,处理好和校长的关系。做到互相尊重、团结一心,补位而不越位,补台而不拆台,默契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最后,宽厚待人,处事公正,廉洁自律,主动关心、帮助教师,不要把自己摆得高高在上,要始终平和地与人交往。

(三)自我调节与寻求专业人员帮助相结合

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可以通过自我改造,不断自我完善。所以,要增强心理素质,缓解工作压力,可以努力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冷静客观地分析主观和客观上的各种因素,积极克服和消除导致挫折、压力的关键因素,有利因素就会慢慢积累,最终超过不利因素。

自我调节的方法有适当调整工作与休息的时间,定好锻炼身体的时间,经常散散心,放松绷紧的神经。听音乐也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静静地听自己喜欢的轻音乐,会让人心情平复、舒畅。或者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工作上的压力向家人或好朋友倾诉,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脱。还应有意识地放慢生活节奏,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过于责备自己。这些,都有利于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人的精神压力。

当压力到了自己觉得无法承受的地步时,可以考虑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比如天河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棒棒家园”,就是一个很好的压力舒缓中心。目前,进修学校又创建了天河区教师心理调适中心,主要针对教师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咨询。来到这些心理咨询、调适机构,副校长们就不必担心自己的职责问题,可以全身心放松,寻求解决的渠道。

(四)上级领导部门适时协调干预

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正副校长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和集体领导的效能。但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个性、观点、行为方式、处事风格等诸多差异。有的差异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沟通和磨合后,求同存异,仍能比较顺利共事;有的差异即便经历多次磨合也不能缩小分歧,带来比较大的工作压力。如上级领导部门能适时协调干预,会有效地减少压力。

(五)开阔视野,充实内心

一个人的眼光越窄,心就会越窄,看问题就会越局限。所以,开阔自己的眼界,是开阔心胸、减轻压力的一个有效策略。开阔视野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读书是一种很好的疏导手段,充满睿智哲理的好书能有效抚平人的心灵压力,正所谓书是“心灵的鸡汤”。其次,在假期或有机会有条件时,外出旅行,参观考察,领略国内外人类的文化与文明,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就如杜甫诗中所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得多了,心胸自然就会开阔了,平时的压力也就得到有效的缓解。最后,多与不同职业的人交流。做教师这一行,从学校出来又回到学校中去,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入,与其他职界的同学、朋友交流,吸取他们的长处,对于自我压力的减轻,也大有裨益。

上一篇:年马年春节祝福语下一篇: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