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灵性散文(共11篇)
文字的灵性散文 篇1
文字的灵性散文
文字,是有灵性的。关于这一点,英雄所见略同。从百度搜索该关键词,采集约五十五万条检索信息,可略作佐证。我们的文字信步笔端,不是靠生拉硬扯,机械式地复制,而是靠人类情感,或持续或间歇地酝酿。正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有些文字,捂久了,就有了温度。有了温度,就有了生命体征。有了生命体征,就有了塑造无限可能性的可能。正如一位母亲孕育十个月的孩子,其间何其艰辛,暂且不说,但从未来小生命降生所赐予的无限希望,就令人十分感恩和欣慰。
文字,往往起伏于内心最初的波澜。凡是具备生命体征的生命,都不例外。而最终抵达彼岸的,只有细心的写作者才能捕捉到,并记录下来一连串的字符。至于抵达的行程如何计量,却离不开所谓的机缘,而机缘的.度量,考验的往往是时间。
一旦我们的文字孕育成熟,通常不在乎机体是否完整,更不在乎形式是否绮丽繁华,而唯独倾向于阐释无比丰富的情感世界:或苦涩与甜蜜,或欣喜与悲鸣,或仇恨与爱恋,或死亡与生命。
我们要表达的内容那么多,又渴望表达得那么深刻,单薄而纯净的文字,能否承受得住形形色色人物的考量质疑,历史征程的起伏变迁,则必须借助于合适的文学媒介,以得到有效的转录。现实世界的这种基本诉求,衍生出形式各异的文学体裁,如小说、散文、诗歌、报告等,不一而足。
历览一部作品,小到一首诗歌,大到一部长篇巨著,无不处处折射出作者的人类情感与哲学思考。文字作为载体,自然功不可没。更不可没的,是作者将心内的心外的,动态的静态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等等,统统浓缩成的汩汩而出的灵性文字。
正因为文字被赋予了灵魂,在作者自我审查以及阅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有了灵性的传递,情感的共鸣。
以语用的方式吻醒文字的灵性 篇2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课阅读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其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立足语言文字的训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和享受,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借助多次角色转换在研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其深深入境、自然悟情。
[教学目标]
1.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读中理解文本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文中句式练习说话,培养言语能力。
3.通过对课文的深入感悟,懂得只要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阅读理解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引导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欣赏大海,引起学生共鸣
1.小朋友们,看过大海吗?看过大海的小朋友说一说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想不想现在就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海?(出示大海图片)
2.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小朋友们肯定很高兴。昨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青蛙看海》中的小青蛙看到大海跟我们一样开心。(出示青蛙、松鼠在山顶上看海的图片)看,青蛙笑得多甜啊!它为什么会这样高兴呢?
3.一只小小的青蛙,竟然能登上这么高的山顶,多么不容易啊!老师想做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采访青蛙。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谁愿意接受我的采访?预设:青蛙先生你好,(和学生握手,提醒学生讲礼貌)请问,当您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着这美丽的大海时,您的心情怎么样?此时此刻,您最想感谢谁呢?您为什么要感谢松鼠呢?谢谢您的配合!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成为教学实践的积极参与者,文本解构、建构的主人,教学才更加高效。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教者首先将大海的美丽画面呈现在他们面前,激发学习兴趣,再将青蛙、文本、学生以感性的方式融为一体,平等对话,感知文本。学生、文本、教师都成为课堂中的一员,缺一不可,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看客,因此课堂也显得自然、真实、和谐。】
二、前后对比,体会松鼠帮助
1.小朋友们,看到大海的青蛙最想感谢小松鼠,那么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登上山顶的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的4—11自然段。
2.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松鼠两次说的话,其他同学思考松鼠只是叫青蛙跳一个石阶,并没有告诉青蛙怎样看海呀,怎么能叫帮助呢?
3.(出示第二自然段)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这段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青蛙很失望,很害怕呢?我们一起来吸口凉气,青蛙为什么会吸口凉气呢?你能用“没有……也没有……怎么……”句式,说一段话吗?看到这么高的山,青蛙害怕了,谁来读一读?(出示:天啊,这么高的山!)你的朗读让我想起一首诗——《咏华山》,谁会背呢?
4.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把松鼠鼓励青蛙的过程演出来吗?同桌两个人,一个演青蛙,一个演松鼠,注意动作、神态、表情,看谁演得最像,我们就请他们上台演给大家看。
5.小朋友们演得多投入啊,我看到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和小松鼠了。现在我开始招聘演员了,想做青蛙的举手!松鼠选谁呢?好,表演就要开始了。(戴好头饰,配乐表演)
6.松鼠让青蛙有了信心,有了希望,青蛙应该不应该感谢松鼠呢?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学着青蛙和松鼠一起来登山吗?让我们站在石阶上,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一下,难吗?两下,难吗?三下、四下、五下……好,一起坐下来歇一会儿。感觉怎么样?跳一个台阶容易,跳到那么高的山顶可不是件容易事,累了怎么办,渴了怎么办?这一路上它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它们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7.不知不觉,它们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出示大海图片)小朋友们,青蛙看到什么了?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个时候青蛙会对身旁的松鼠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松鼠的高明在于让青蛙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的高明在于抓住文本语言的矛盾点,言语训练的立足点进行课堂教学,并借助情景体验感受青蛙攀爬上山顶的不易。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文本内容进行自由表达,有利于学生探究文本,深入文本,是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言语生命的再一次生长。】
三、点拨思维,感悟苍鹰指点
1.听说一只青蛙竟然登到山顶,看到了大海,这个消息引来了大批记者,宝应电视台的记者来了,江苏电视台的记者来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来了!小青蛙们,你们愿意接受采访吗?
采访1:青蛙先生您好!祝贺你登上山顶。看到了大海,请问,此时此刻,您除了要感谢松鼠,还要感谢谁呢?
采访2:(如果是石阶、大海)您为什么要感谢石阶、大海呢?
2.那么,苍鹰给了青蛙什么样的帮助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苍鹰的话。
3.是苍鹰给它指明了方向,如果没有苍鹰,青蛙也许还不知道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大海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帮助你,我们应该学会感谢它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苍鹰的话吧!
【设计意图:游戏化教学是将学习的知识点分解到各种活动中去,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并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兴致当然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远远高于生涩、枯燥的繁琐分析。模拟记者采访,让“青蛙”表达感谢,既是一次言语实践,还是一次人文精神的熏陶,学生的表达也许尚显稚嫩、直白,但是感恩的种子已经埋下,来年春天定能发芽开花,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得到高度统一。】
四、深化主题,认识自我作用
1.昨天晚上,从山顶回来的青蛙接到了一个电话,想知道是谁打电话给青蛙了吗?好,现在哪只青蛙来接电话?(播放音频:喂,小青蛙你好!我是大风车节目的鞠萍姐姐,全国的小观众都很关心你,它们托我问你,当你看到美丽的大海时,除了感谢松鼠和苍鹰,还要感谢谁呢?)
2.慢慢出示青蛙图。青蛙为什么还要感谢自己呢?小朋友们还记得青蛙在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练习说话:如果青蛙______,它就看不到大海了。)
3.小朋友们,我们知道青蛙看到大海,它要感谢——松鼠,是松鼠给了他希望,还带着他一步一步登上了山顶;它要感谢——苍鹰,是苍鹰给它指明了方向;它也要感谢——自己,只有自己的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4.老师这里有几句话,好好读一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书签上,送给松鼠、苍鹰、青蛙,还有我们身边的其他人,好吗?(出示:1.有志者事竟成。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4.我成功,我快乐。5.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给别人一生的感谢。)
5.准备好了吗?你的书签上写了什么?你想把它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它?那就快去吧!
6.一张张书签,一片片心意,老师被你们感动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吧!
【设计意图:自我生命的价值教育一直是我们中国当代教育所忽略的重要方面,清醒而又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肯定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所独有的存在意义。小青蛙感谢自己,实际上就是学生发现自身潜力的拐点,懂得坚持的力量。读名言、做书签,只是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文本的营养,积累语言的一种方式,为以后的言语运用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小学)
心灵的文字散文 篇3
看我微信的朋友都能感受我转发或写的文字基本以灵性、灵魂、心灵有关,原因是在这个物质世界人们一直处在起落、不安、压力的状态,太需要精神层面的文字来面对生活、治疗身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身心的一切疾病都来自心灵的创伤、压力和恐惧,我自己也一样,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灵魂层面的功课需要面对和破除,所以这也是我喜欢分享心灵文字的原因。
每次在我遇到需要面对的问题时,我也会反过来再看我的文字,发现文字本身又起到了很好的`指引。心灵的文字是需要经过一次次感悟写出来的,然而如果以为自己写出的文字就达到了某种境界或状态,又成为一种小我的自我感觉良好或是障碍。因为一个人在写文字时是用心灵来写,那个状态是暂时放下周围的环境、压力、不受外界干扰,而一旦外在的事物产生变化,比如面对生存的压力、环境的变化、意外事件,大脑就会产生干扰。以大脑的思维是小我的意识,心灵的状态是大我的意识来阐述也许会容易理解些:大脑在外境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一系列的逻辑思维,它会分析对与错、害怕与恐惧、压力、不安等等,让一个人失去方向和迷茫,这个时候它左右了心灵,那个自信、真我、无所畏惧的心灵就会被障碍住,自卑、悲观、失望、怨天尤人和抱怨的状态会呈现出现,所以在生活中,如果看到这样一个状态的人就会很理解,他被小我左右了心灵、左右了大我!
文字的情感散文 篇4
文字是跳跃在纸上的音符,再优美的歌,也需要文字来作词,通过文字来抒发歌曲的情感。
文字是生活中舞动的芭蕾,既优雅灵动,又耐人寻味。
文字是到达心灵的直通车,如果想要心与魂完全契合,请搭上文字的快车,按文字谱写的轨迹前行。
文字是独白者的武器,它能赶走青春期的狂莽、更年期的烦躁、抑郁者的忧伤。如果你不想说,就请用文字来表达,文字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能让你找到宣泄的突破口,让你的心归于平静。
文字是输送情感的中转站,无论亲情、友情、爱情,亦或是工作、商务交流,都可以用文字去诠释,让我们真实的心意充分展露。
文字是旅行者最好的陪伴,相机拍下的是美景和人文风情,而文字能记录同一境遇里,不同人的感知和心里路程。
文字是求知者的甘露,在知识的海洋,智者通过文字储存能量,知者通过文字传播见识和科学。而广大的读者就是文字最大的受益者,是文字让我们虽足不出户,却能走遍天下;是文字让我们从井底之蛙,到展翅翱翔;是文字让我们眼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山川水月,还有风景背后隐含的深意。
文字是写作者的魂,笔者用文字做成子弹击中读者的心,震撼读者的感知。同时文字也是笔者永远的喜与悲,喜的是写于心,形之文,心意同步。悲的是意在心,止于笔,词不达意。虽是如此,笔者和文字也会永远相互依托。
文字是人与人交往的纽带,因为喜欢相同的文字而相识相遇相知。好的文字纯粹,净化心灵,让我们相信世界总有那么多美好,激励我们勇于探索的步伐,一直向前。
沿着文字的小巷散文 篇5
想象中,竖行的文字,总是一条小巷,在岁月里平平平仄仄地延伸着,延伸向岁月的那边,延伸向五千年岁月的码头。想象中,在书中穿行,我们,都是一个个文质彬彬的书生,骑着蹇驴,嗒嗒的蹄声,在青石板上叩过,在板桥上留下蹄痕。
对于这些文字而言,我们是游子,更是归客。
有雨,在书中烟一把雾一把地飘,细细薄薄,散发着翰墨的清香,散发着古典的气息,也散发着杏花春雨江南的韵味。
这儿有断桥,有柳,有青年男子的敦厚,有多情女子的柔媚和聪明多情;这儿有黄梅调,在婉转的箫音中响起,在咿咿呀呀笛声中飞扬;有董永,陪着七仙女走向他们的寒窑,走过传说和爱情的小路;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一对美丽的蝶儿,扑闪着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入一个个多情男子和女子的心中,生长出一地春草,一地露珠,一地星星似的花儿。这儿的每一个文字,都有着生命,都有着感情,都那样柔肠百转珠泪盈然,让今天的我们面对着她们,仿佛能听见细细的氤氲的呼吸,能感受到每一个文字都仿佛有一颗别别跳动的心,从未止息。
这儿有笑声,在荷叶丛中传来,这儿的女孩总会“芙蓉向脸两边开”,可是那脸儿比芙蓉还润,还白,还水灵。这儿的女子,自然雅致,绝不做作,如风之清,云之白,水之亮,玉之透明。她们或浣衣归去,竹林深处,笑声隐约;或是站在船上,三两同伴,相依相伴;或者月下独立,思念远人,“梨花一枝春带雨”,珠泪将落未落,让人断魂。
她们总是那么美,美得刻骨,美得醉人,美得让人恋恋不舍,寤寐思服。
走在小巷里,走在汉字的小巷里,总能听到她们在吟唱,在弹琴;或者独立那儿,捻着衣带,远远地,站成一道绝世的风景。
她们弹琴时,心里,总有珍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为了心仪的人回头一瞥,她们会“时时误拂弦”,然后顽皮一笑;她们那么韵致,以至于好像不沾染人间烟火,冰清玉洁,在明月夜,在二十四桥,让一缕箫音响起,袅袅一缕,散入岁月的角角落落;她们会坐在楼头,脉脉含情,等待着远行的人,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可她们仍不灰心,日日在望江楼上,等待那人归来。
走在竖行的文字里,稍不注意,就会听见“吱呀”一声门响,就会伸出一张白嫩的脸儿,与桃花一样,笑对着春风,让你愣怔半响,一直到那人关上门,一直到“笑渐不闻声渐悄”时,你才怅然若失,转身慢慢离去。
这儿的女孩,如水,柔美温婉。
这儿的男人,如竹,青葱俊爽。
他们一身长衫,骑着马,或者蹇驴,坎坎地踏过江南的青石板,那是三月的下午,“跫音不响”,“三月的柳絮不飞”,可是,阁楼的木窗一响,一张月亮一样丰盈的脸儿,还有青鲜鲜的笑声,总会牵绊住他们的马蹄,牵引住他们的目光,让他们留恋不舍,让他们一步三回头。
于是,他们会找个借口,走累了,找口水喝。喝过之后,走了,他们仍舍不下心中的梦,写一首诗“去年曾经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害得女孩相思欲绝,望眼欲穿。终于在又一个三月下午,等来了那个人,等来了他的马蹄,还有他的微笑。
和心爱的女孩相识,他们会兴奋不已,难以自己。
和心中的女孩相别,他们会悲伤,会潸然泪下。长亭外,古道边,他们会和心爱的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难舍难分,泪眼相望。离别之后,景色依旧,可花色惨淡,月光淡然,“今夜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景物虽好,可总会增加他们的无限忧伤。他们想入非非,会让鲤鱼捎信,会让鸿雁传书,把自己的愁思,自己的爱情,回环曲折,一唱三叹地写出,让接到信的人流泪,也让后世读到这些话的人泪下沾襟。
一个个方块字,如一块块砖,砌成了一条岁月的小巷,也砌成一条文化的.小巷,一条历史的小巷。在这条小巷中,行走着平凡夫妻,多情男女,“人歌人哭水声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让我们隔着墙头听去,或者望去,一颗心飘飘悠悠,飘向远方,飘向那个充满着美,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岁月。
这儿,是人性的后花园,更是英雄逐鹿的赛场。
这儿有“大漠风尘日色昏”的浩浩无边,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雄奇,有“长河落日圆”的无边,有“回乐峰前沙似雪”的广阔无垠,有“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骇目惊心,有“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无奈,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悲壮。这儿有鼙鼓声声,有号角连天,有戈矛映日,有铁甲如水,有将军的呼喊,有健儿的啸叫。
走在这样的文字中,我们的血,总会沸腾,总会呼啸,总会掀起十二级风暴。
当我们听着《阳关三叠》的乐音,听着“大江东去“的怒吼,听着诗人草堂长叹,塞上低吟;听到牧童的笛声,采莲女的歌唱。我们就会迷醉,迷醉在这样的文字中,迷醉在这样的文字所负载的感情中,也迷醉在这样的文字所塑造的意境中。
当我们在沈从文湘西的山歌中,朱自清清华园的荷香中,周作人笔下淡淡的茶香中,徘徊往复,捻须伫立时,我们总会倾倒,倾倒在这样的语言中。
这是怎样的文字啊,她滋润着我们,如三月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淅淅沥沥润泽着我们的心,我们的精神。
这是怎样的音节啊,“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每一个都含着韵律,带着平仄,秀而有骨,光而圆润,落在地上,滴溜溜打着转,折射着一缕缕七彩,不沾染一丝灰尘。
这是怎样的精灵啊,她辉映着我们,如十五的月亮,圆圆满满清清白白,没有一星渣滓一点污秽,高挂在我们思想的高空,皓皓千里,流霜无限。
沿着历史的竖行文字,沿着文化的巷道,我们一步步走来,我们高雅如月,柔韧如竹,纯洁如梅,洁白如雪,多情如春天的细雨,热情如秋日的红叶。这些,都是因为有这样的文字,有屈原的文字,有李白杜甫的文字,有苏轼的文字文天祥的文字,在润泽着我们。
我的文字情缘散文 篇6
几近天命,还不时幻想着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飞向九天揽月,俯下五洋捉鳖;幻想着云际深处有一冰清玉洁的空中楼阁,存放思想、安放心灵;也曾想入东海龙宫,与虾兵蟹将为伍,在深海畅游,看奇异海景,以此慰藉我的心灵;还曾想穿梭于偏僻的乡间小道,寻陶老南山之下的幻境,像某友所说的那样去远隐,享受悠然质朴的世外桃园生活……
只是,无论将吾凡生肉体安顿何处,总有忘不了离不开串起灵魂的文字。
文字,可以使人怡情、睿智,让人怀有一颗仁慈之心,在字里行间寻找生活的快乐,放飞心情。任何一个喜欢文字的人,都知道文字的神圣,更明白文学的.博大精深。钻进文字的深处,常常会使人忘记世俗的纷争、生活的负累,能体味生活的多彩,领悟人生的真谛。文字还能让人死而后生,使其思想代代传承,流芳百世。
清新、绮丽、灵动的文字,是一件霓裳的外衣,它包裹着肉体和灵魂,流露出的那种安静祥和的美好情愫,能唤起人性中最初的美丽情怀,带给我们许多的畅想,是心灵深处天籁之音的流淌。我喜欢文字,喜欢徜徉在由文字组成各种体裁的文章里,品味文字的内涵,感悟文字的魅力,让我在这优美的彩虹里漫步、跳跃、飞舞。
当心情愉悦的时候,文字会随着心绪雀跃而出,每个字符也会洋溢着快乐;当心绪低落的时候,文字就会携带忧伤缓缓流出黯然的心扉……
我不是一个靠文字吃饭的人,但我为文字付出了许多时光,对文字的痴迷,好似鸟儿爱蓝天,爱金钱。尽管文字没有给我带来王冠和财富,然而在生活中,它却给了我莫大的精神享受。
自从学会上网,特别自开通空间两年来,我在闲暇之余,常会在键盘上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用文字敲打出来,放进空间,没想到这些粗糙的文字,逐渐得到好友们的认可,浏览量、转载量与日俱增。每每读过日志后面的好友点评和留言,总是乐不可支,有赞许也有建议,我知道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他们的真情实感,于我是一种支持更是一种鼓舞,这些都是文字的魅力所在,我很感谢他们。
此外,我还将日志中的一些“精品”发到网上,与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一年来,我在网上发表的文章近七十篇,其中有十来篇被盖上“推荐”的红戳。
文字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至此,已把我紧紧地与之连接在一起,在让我获得快乐的同时,也收获着一份份友情,这是我每天最开心的事了。高兴之余也更增加我对写文字的信心,从浅显的诗歌、散文到短篇纪实小说,虽不精,但都有所涉猎。
香樟在书房中浮沉,檀烟在香炉里袅袅。待到夜阑人静,若能继续呷一口缕缕清茗,端坐在电脑前激扬文字,在这样的氛围中演绎一场殊途的文字爱恋,也不枉此生来世走一遭,这就够了,无需再红袖添香,更不求挥斥方遒!
文字的慰藉优美散文 篇7
整个的世界像一个被蛀空了的牙齿,麻木木的,什么感觉也没有。只是风吹来的时候,有一阵阵的酸痛。
张爱玲的这段话或许可以成为有关困顿的最佳注解。上帝的公平或许在于无论穷困还是富贵,每个人都需要坎坷来装饰人生的道路。而晏几道恰是最好的例子。
父亲晏殊官至宰相,政治上平步青云,晏几道是生来就含着金汤匙的人。而一身的才情,更是使他傲于常人,着意生活在自己营造的美好幻境里。他的青春是属于不谙世事的浅吟低唱。两挚友,四歌姬,日日唱着新词,沉溺在生活的甜蜜里。然而坎坷终于找上了门。两位好友相继家道中落,当年的轻歌曼舞已无处可寻,他依旧一个人凭吊着那暖金色的青春。“记得小O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而父亲的离世,使他温暖安心的梦境一夕成空,翩翩公子没入市井,他只能在“几回魂梦与君同”的墨点里一遍遍的.回忆与沉溺,借回忆触摸曾经留下的一点余温,却往往落得“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梦不长久,他一遍遍赋着新词,一个人唱,唱给回不来的岁月。是啊,岁月回不来,小山选择沉溺在文字里,东坡选择用文字寄意放达与张狂,贺方回带着祖先的荣耀,在落魄的现实里,用文字舔舐伤口。毕竟年光不再,只有文字能让他们一再回味。
文字是藏在时空里不断被封锁又重新打开的咒语。豪放如陆游,也躲不过。三十年前,生活同样赠给他一份厚礼,少年英才,家道显赫。只是风雨飘摇的时代让他从小习惯了流离,直到遇上表妹蕙仙沉静安然的目光,才让他懂得了生活无以言明的华美。才子佳人的婚礼如约而至,他们肆意享受的甜蜜却不期遇到转角。陆母王氏是权威的女性,见考期将近,儿子无心学业,便上山求佛,测得陆游与蕙仙生辰不和。那个叫宿命的东西这样快地送来幸福,又这样快得将幸福瓦解。陆游不敢违背母命,修了蕙仙之后偷偷将她安置别处,依然相会。这一切又传入陆母耳中时,她二话不说又安排了另一门婚事。陆游埋首书海,科举及第,却因位居秦桧之子之前而被取消资格。重重的打击,让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成了徘徊在“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港口里飘零无根的旅人。三十年后,他重回沈园,又遇见了那一双熟悉的目光。“咽泪装欢,瞒瞒瞒”。斯人已非昨,他只有回到熟悉的文字里,靠回忆寻找慰藉,那么多年的漂流,那么多不该发生的发生,让他只能埋头,写词,吟唱,一个人凭吊过往的美好。文字那样深刻的刻在沈园的墙上,也刻在了不再年轻的心上。
生活是过于残酷的游戏。于是易安在满地黄花里迎风而歌人比花瘦,幼安夜不能寐,持笔疾书“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志豪情。李后主不断的回想着“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省平的文字的散文 篇8
省平信说,他的散文书稿已经整理好,正在联系出版事宜,他要我写一篇评论的文字。评论不敢,我水平有限,理论根基浅薄,不能随便造次,让人笑话。我承认,我写不了正经八百的评论文字,平常见朋友们颇为老练大胆地写,我就只有羡慕的份儿;再说,我也不大喜欢这类文字,冠冕堂皇,浮而不入,蜻蜓点水,隔靴搔痒,无非是肉麻地胡乱吹捧而已。作为相识多年的朋友,我还是非常愿意回忆彼此间的文字交往,说说印象中的省平,用以纪念我们的友谊。我不知道,这样随心所欲的文字,能不能令他满意?
我和省平认识数年了,最初的缘由,我已经想不起来。但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在前后。那时,他来看我,我还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初次相见,交谈甚欢,之后,他还据此写了一篇文章,记述了这次见面的情况,我收在了自己的散文集《情谊如酒》里。那天,从中午见面开始,一直聊到夜幕四合,我留他在对门的张家泡馍馆,吃了一碗葫芦头。这是我的习惯,从不愿委屈自己,平时生活就这么简单,一碗面了事,经济实惠,不喜欢在吃喝上过分消费。虽然招呼简单,省平却也不介意,并一再说:我们是以文会友,不是酒肉朋友。这才让我心里稍觉踏实。距离第一次相见,已经六七年了,我至今记忆犹新。
在西安的年轻朋友中,除了飞翔外,就数和省平的来往最多了。当然,并不一定就非见面,电话、QQ也可,我俩经常网上聊天,话题自然离不开文学与写作。省平是西府宝鸡扶风人,年龄比我要小好几岁,所以,从心理情感上,我把他当文字上的朋友外,还看作我年轻的小兄弟。我的老家虽然在咸阳最北边的旬邑,但我是在宝鸡上的大学,我的同班同宿舍的兄弟老四,我现在的几位同事,老家都是在扶风。大学毕业前夕,系上老师还组织我们去法门寺、周原等历史故地进行过实地考察,对于那块地方,我并不陌生,也很有感情。因此上,我非常乐意和省平往,每见他时,总有一种亲近感充盈在心里。有一次,有事要去平凹先生的书房大堂,我知道省平喜欢平凹的文章,也非常崇拜他,但一直没有机会和先生正式见面,更没有机会去他的大堂。于是,我就拉上省平一块同去,领略了传说中的大堂风景,平凹先生很是热情,我还为他俩拍了两张合影。这已是去年的旧事了,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令人难忘的美好记忆。
人总是要变化的,这种变化,也并非就一定不好。随着年龄、阅历、识见的递增,人对生活的态度,也就会随之有所变化,这或许就是人的成长过程。最近几年,我感觉自己是越来越懒了,越来越淡了,以前最热衷的外出游玩、朋友聚会,如今不再有参与热情,就是所写的文字,也很少有兴趣积极地往外投发,或许,这与我近年的自身境遇有关,也与我浸淫孙犁日久有关。记得去年夏天,我和省平网上聊天,他对我的这种“消极”心态,颇为不满,我也对他做了很多解释,但彼此间话语并不能投机认同,也无法相互说服对方,我第一次感到了不为朋友所理解的痛苦。幸好,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后来的友谊。
我自己也知道,我有一个毛病:自己推崇的`作家、喜欢的文章,就愿意推介给身边亲近的人。这几年,省平过来,我曾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平凹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兵娃》,还有其他人的书,都一同送他,也希望他能够喜欢。后来,我痴迷孙犁,和他聊天,每次都要绕到孙犁的话题上,也劝他能够多读一读孙犁。所幸的是,两周前,省平告诉我说:以前读孙犁少,看我如此痴迷孙犁,感到不可思议,自己最近认真读了几本孙犁的散文集后,才感觉这个老头果然可爱,思想澹泊,文笔老辣,真是一位大师级的前辈。
和我一样,省平也是来自农村,他为人质朴实在,热情诚恳,非是急功近利、沽名钓誉之徒;读书刻苦,写作勤奋,他的文字,也如其人一样,有着真诚的品性。省平的文章,我大都读过,他每有新作出炉,都会首先发我,可以说,我是他的第一读者。省平这册散文集取名《梦回乡关》,所收文字,也多是与农村、农民有关。我们都是出身农家,祖上世代以农为业,与乡土有着深厚的感情,生于斯、长于斯,血浓于水。虽然现在城里工作、生活,但从内心深处,从情感上说,我们的根还是在那里。研究乡邦文献,推介乡邦文化,为家乡做些力能所及的事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可喜的是,省平的这本书里,扉页上赫然印着一行字: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故乡和亲人。
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的关注,省平是用心、用情、用力最多的,这不只体现在笔下,他更是付诸实践中。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旬邑重残作家连忠照出版长篇小说的新闻,前,我在县城中学读书时,曾与其有过一面之缘,现在看到他的消息,多年不见,上网了解其近况,竟发现省平与他也有文字交往,颇感奇怪。原来,他们也是网上文友,省平感动于连忠照的生活态度和文学成就,不但主动为其撰写书讯,设法刊发在《陕西日报《陕西市政》《中华风采人物》等报刊上,进行广泛宣传推介,还积极牵线搭桥,介绍他与《华商报》等媒体的编辑记者朋友认识。知道这些情况,我郑重地对省平说:“谢谢您!”交往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这么客气地和省平说话,我觉得,透过文字表面,我重新发现了另外一个形象更为饱满、更为丰富、更为立体和真实的省平。
正基于此,省平的文学写作,始终坚持了独立自觉的民间立场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这是一个为文字者,所最令人值得尊敬的所在。他的文字都很朴实,从不花花绿绿,也不矫揉造作,写人记事,言之有物,笔下有情,感觉是双脚踩在坚实的大地上,接足了地气,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所以,他的文字读着,让人有厚重感,有亲切感,有温暖感,虽然,缺乏那么一些空灵、轻盈和唯美的气息,但我喜欢。
咀嚼来自文字的甜蜜散文 篇9
童年,有那么一个夜晚,记不清是冬是夏,也记不清自己到底多大,只记得还是小小人儿一个,静静地坐在本村一位老人面前,看老人读一本厚厚的大书。现在回想,也记不清自己当时正读几年级,但书名约略识得:《三国演义》。正是懵懂无知的年龄,全然不知书里有些怎样的文字,只看到老人的脸隔了煤油灯豆大的光看向那书的每行。书一页一页轻轻地翻过,老人的脸仿佛有种陶醉的幸福。微弱的光将老人的身影映在小房破旧的顶壁上,浓黑而庞大,以我今天的经验来看,多少有点使人怖惧,但当时竟觉出老人静默的阅读在这夜的黑色里生长了一种莫名的神秘——这书里有些什么奇妙的东西,能让老人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能让一个顽皮的孩子安静地守在他的身旁?
不管怎样,那个夜晚的画面永远的铭刻在了我的脑中,再也拂之不去,也不愿拂之而去。我的生命因了这个夜晚的记忆而不可避免的与书结缘,学期开始,新发的书里仿佛就飘出一些无法抗拒的味道,怕就是人们说的“墨香”,但我更相信那是来自文字的魅惑。以至多年以后,仍能时时闻到来自书的香馨。及至渐长,能用所学的字词涂抹一点句段了,就更一发不可收拾,无论读着别人还是写着自己,总能感受到来自文字的魅力。一篇一篇读过,一本一本读过,一年一年好像很多时候都在阅读中走过。兴致来时,将自己的“作品”发了出去,有时竟有了一些回音,获得一点轻响,心底里着实咀嚼到了来自文字的甜蜜。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读着,一点一点的写着,后来又被命运撮使成了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更多的有了与文字结交的机会。职为使然,试着用自己的文字尝试指导学生,慢慢地竟有了一些不同于别人的教学收获:语文教师教授作文,仿佛拳师教授拳法,总得自己出来打上几手,演上几番,做一点令徒弟们佩服的事来。而不是一味言传口教,挥舞红笔指指点点,而实际不能写得一篇两篇过得去的东西。我的学生也因了我的影响而有人逐渐爱上了文字,进而慢慢就有人将自己写的一些东西拿来让我“看看”,看看就看看,看着看着往往也就有了惊人的发现:有些学生笔下生出的竟是如此瑰丽,如此深刻,这不正是我接触文字多年来想要的美好吗?这越发激起我的兴致,有时间就想多看看我的弟子们是怎样的激扬文字,书写江山。有些考场作文,短短三四十分钟时间,竟能构画出十分美丽的文字,更是令人赞叹。拿到班里读读,让一些老师看看,得到的也是由衷的赞叹,有些学生的一些文章反过来又给了我写作和教学上更大的启示和帮助。就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用文字相互影响,相互激励,有时竟比单用课本或其他来源的名家作品来得更有效果。
慢慢的,有了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存下来的念头,是一种为教学而设的有意收集,也像某个学生写的那样——《有些时光注定该记念》,将学生和我生命中的一些过往记录成文,怀念在心(书名“记念”而非一般常写的“纪念”,正有此意)。好在电子时代,博客、、微博等存读也都方便,一篇一篇地帮学生改好,督促他们将电子稿交于我手,整理之后,贴于我的电子世界。一点一点积累,三五年下来,竟也有了几十篇的数目,尽管各人水平不能完全等一,笔下所涉范围也不尽阔大高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那毕竟只是学生习作,我们不能完全以成年人的.角度看待这些尚算稚嫩的作品。但学生们认真地写了,一笔一划,一词一句皆是他们真正的情感或思考,这恰是作文在训练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对社会人生等作以体验和思考的另一重要功能。况且这些习作,经过了学生们的认真创造和老师的精心修改,基本上都能拿到众人面前“炫耀”,或整篇,或某段,或数句,总有一些使人心动的言辞。再教学时,新学生面前就更多了些“前辈”奋斗的痕迹,无论是证据还是成果,总能给新一届学生一些开拓眼界的启示——呵,作文还能这样写?再写作时,某些有心的学生也或多或少地将前面同学的经验学来用用,学了总会有些进步。有些好的句段,有些学生甚至一字不改地塞到自己作文里去,这种做法当然不可取,但至少可以看到前行人文辞的美好,令后学的他们舍不得更改(化用)或者无力更改(化用),只能望文兴叹,自愧不如,先就这样用着再说。当然,一学期下来,总有三五个同学作文水平大有提升,三两年的坚持锤炼,也能写成一个高手,留下几篇让更后的后来者慢慢惊羡;大多学生,作文总比之前有了提高。单以考试作文来说,大抵也能比同类班级高出三五分的分数来,这样的训练,天长日久,或许会在人嘶马鸣的高考场上,助着学生一臂之力。
好多年了,我就这样把这些好的作品博客里存着,课堂上用着,享受着与生俱进的快乐,也没再往前想上一步。前一段日子,同一办公室索彩红老师用了我推荐的几篇学生作品,看到我整理的数量尚算可以,提议我将这些作品整理出书,我心为之一动——或许真可如此?其实这个想法之前我曾经也是有过,不过想着毕竟只是学生习作,数量质量皆不能当得起一本书的份量,也就暂时放了下来,及至今日,各地新课改模式教学进行得如火如荼,其中一项就是编制合适的校本教材,也就想着,与其仿照他人从网上抠取他人只言片语集合成册,冒充成果,不若将学生真实的习作拿来供大家一用,或者还有一些效能。索老师的一句偶然之语,提醒我也督促我试着行动,将这几年存下来的作品再做了一定筛选和校对,奉献于大家面前,既供参考,也受批评。权且以砖引玉,并与大家共勉。
恋上文字的感觉散文 篇10
文字并不是冰冷的,她是一个个鲜活的精灵,飞翔在书写者心灵的天空,为我们展示着那份神秘,那种优雅,那段体验,一缕缕情感的光芒透过文字,进入我们的视野,抵达我们的心灵,于是,未曾谋面的交流让我们欣喜,快乐,感动,或者喟叹,伤感,忧虑。这就是文字给予我们的力量。
喜欢那些空灵如水晶般的文字,那种清爽淡雅纯粹直抵灵魂,那是山涧的珠溅玉落的溪水激起的浪花,是早晨草尖上晶莹剔透的露水,让我们日渐浮躁的心变的恬淡宁静。
喜欢那些温馨若兰花样的文字,那种优雅娴静温婉充盈心房,那是春日原野上一丝微风送来的清香,是寒冬里烛光散射的一片片温暖,让我们备受煎熬的身变的轻松舒畅。
喜欢那些伤感的文字,喜欢那些热烈的.文字,喜欢那些豪放奔涌的文字,喜欢那些含蓄隽永的文字。从其中,我们可以领略肝肠寸断的痛苦,也能体会爱恨交加的炽烈,还能感悟舍我其谁的霸气,更有欲说还休的眷恋。
文字像火,燃烧起来让我们热血沸腾,文字像水,流动起来让我们心绪柔软,文字是酒,我们陶醉在那种浸透血脉的酣畅中,文字是茶,我们迷失在着沁人心脾的淡雅里。
文字像泥土一样亲切,她孕育生命生长果实养育我们生根发芽拔节成熟,我们享受着生命的快乐,释放着生命的激情。文字像天空一样辽阔高远,她包容白云一样漂泊的我们,我们享受着太阳的光热,星月的瑰丽深邃。
爱上文字,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徜徉在文字营造的氛围里,我们的心更加自由,我们的情更加质朴真实,当然,我们的生活,因为文字的存在,因为我们对于文字的迷恋,丰富绚烂如秋日的色彩,深刻沉静如一方深蓝的夜空。
恋上文字,一个人的夜晚也不会孤独,漫漫长夜里枕着文字入梦,进入心灵的家园,那是何等诗意的美梦。聒噪的夏日,你会沉静如水,花开花谢的季节你不会伤感,因为那是生命的一个轮回。寒冷的冬天,你会温暖如春,叶落果熟的时候你也坦然,因为你一样收获着人生的富足。
文字是有力量的,文字是有色彩的,文字是有情感的,文字是有温度的,这一切是因为文字是有生命的,她是一个个鲜活的精灵。神交于这样的精灵,你的生命也会变得灵动璀璨深情有力,你也就是一个最幸福的人了。
文字的他散文欣赏 篇11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感叹时间的伟大,让所有放不下的,放下的,都变成了记忆。
曾经年少,觉得有段刻骨的恋情是必不可少的,然后,不顾一切的去付出,去拒绝。
也许是生病很久了,就会想想读书时最简单的爱恋。那时多好,一辆单车,一本书,一堂自习课,读书馆。那时的校园是梦幻的,喜欢校园里入秋的枫叶,大片片的,肆意亲吻着每个人。
初入秋,校园里不乏穿着秋裙的.女生。各色各式,女神气息十足。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拿着水杯每天早起去食堂买早餐,绕过操场看一眼那个每天早晨晨跑,却一直很柔弱的同级男生。然后习惯的买鸡蛋油条,低着头,一步步走起习惯的那个自习室。
自己喜欢文学,一直对学院的文协会情有独钟,每个月自己总是习惯去投几篇文章。每个月初,心情总是大好的,因为校刊这天会发。早上就坐在自习室想想文协会这个月会采用自己的哪篇文章,那时的心情总是淡淡的幸福,小小的期待。
只是很多同学不懂我古文诗歌的文章,总是调侃一番。有时候自己读起来也觉得太过矫情。
一次无意间的聚餐,同学介绍文协会的会长给我认识。坐在角落的我,一下子惊呆了。是他吗?一直在想我每个月投过去的文章都是谁在筛选,每一次发刊的都是我最钟情的,这个人是谁?只是想想,也并未去追寻。
他走过说,想认识你很久!
年少的心总是多了很多懵懂,心里一下就住进去一个人。
于是每日变多了一件事,去想一个人。
那时候觉得每天都是诗意般的生活,然后开始写东西,关于一个人。
每天早晨,会走很远,只是为了从他自习的教室前走过,只是为了偷瞟一下,然后偷偷的笑一上午。
日子总是这样,一天天过去,自己也开始慢慢加入学院的社团活动,也慢慢有机会接触到他。
只是觉得这种爱恋像苹果般青涩,也如玻璃般脆弱,容不得别人触碰。
写过一篇关于幸福的文章,幸福宛如少女梦中的糖果,酸甜中总觉透着些苦涩,痴迷于这种味道。
不久收到了一份五颜六色的糖果,舍不得吃,一直偷偷的想,这是幸福吗?
总觉这是两个人慢慢走到一起的开始,然后就如童话般发生校园甜蜜的恋情。
只是初冬了,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只猫,天冷了,自己也想冬眠了。
慢慢的刻意关闭关于他的一切,自己终究是生活在文字里的,现实的恋情还是不太适合自己的。
过了很久,看看曾经关于他的一切,竟然笑了出来。懵懂的年纪以为文字可以爱上一个人,以为发呆的想一个人就是恋情。
只是时过境迁,早已不是读书的模样。
只是再也没有那种发自心底深处的情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