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体会(精选8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体会 篇1
中学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学生思想进步的引领者,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下面是文库为大家准备的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范文篇1
前段时间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感触颇深,通过学习,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师德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师德规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但其核心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每位教师只有突出这个核心,才能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因此,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用爱实践着师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其次,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再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要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从一定角度上看,为人师表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 :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现在,要像_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通过学习,我认为关键是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道德水平等等,通俗的讲就是有没有良心。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补充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不管能否接受,家长们业余都在逼着孩子们学弹琴、绘画、表演等,老师们也都在要求学生们什么都学,争取全科优秀,以为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更为可怕的是,招聘部门在录用人时,依然先青睐什么都懂一点的人。但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能成为学者而已,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总之,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来临,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面临了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就会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范文篇2
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自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
在学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新《规范》六条,它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学校。”。我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已经有十三年了,回想这十三年中的人和事,让我感动的太多太多了。曾记得多少个工作日,卢拥军老师怀揣着医院的住院通知,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给孩子们上课;多少个中午,潘虹老师都是在宿舍里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给他们洗头,哄他们睡觉;多少个寒风凛冽的深夜,银联雄老师那慈父般的身影总会出现宿舍里,悄悄地给孩子们盖好被子;多少老师嗓子嘶哑了,仍没耽误过一节课;多少老师刚在医院扯下吊瓶,则又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他们给予了学生那海一样深地母爱,山一样高地父爱,悉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常常为自己能有这些把教育视为生命的一段来看待的同事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也常常为自己能在这样的集体里工作而感到快乐和幸福。正因为有了我们所有人的辛勤付出,我们这所百年老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悻悻学子,焕发出了如春天般的勃勃生机,这里凝聚着我们所有一小人的爱,是我们全体老师用敬业和对教育的执着构筑了我们这个快乐的家园。事实证明,爱与责任,乃师德之本,我们只有认真贯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用爱心去培育孩子,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取得成效。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尤其是对我们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老师来说,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通过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落实,并时刻谨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让爱与责任时刻相随,为“师德”两字添光添彩!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范文篇3
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首先,我觉得爱事业是?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会热爱学生,才会献身于教育。一名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是不能担当起教师育人的重任的。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牢记这一条,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因为热爱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
其次,规范要求教师做到爱学生。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了规范第三条上,即?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不变相体罚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学习乐园。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我们更应该多关注他们,多关爱他们。其实,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天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潜能。所以,在新形势的教学环境下,我们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质量观、人才观,用全面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来热爱他们。因为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是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教师应当把这种爱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以上是我在学习时的一点体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牢记并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规范成为自己教书育人的行为准则,让规范中的每一条都落到实处。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范文篇4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这次培训,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并对教师这个神圣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对以下几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依法执教。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一定要依法执教,过去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我们一定要纠正,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孩子有孩子的学习方法,他们各自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区别,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孩子来学习,我们也不能因为自身的着急对孩子动粗,那样是不对的,今后我将继续依法执教,对孩子对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我相信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书育人。虽然表面上只有4个字,但却含有丰富的内涵。以前总认为,我只要按照大纲要求,将学习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一些做人的道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但现在我重新认识到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责任,当作一种义务,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同时最后的评价也要改进,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要充分运用综合的评价的手段,将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
三、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那就要处处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学生在学校的与老师交往的时间甚至比跟父母交流的时间都多,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品德、做人的各种道理的教育,只要这样才能不枉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我们应该自身做一个道德行为的楷模。
四、终身学习。以前总是强调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实际上现在已经不够了,随着知识的多元化,综合性的加强,现在的教师要具备更多的知识,现在要做自来水,甚至都不够,必须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今后我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五、关爱学生。作为教师,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爱孩子不只是在孩子生病时送他去医院,在他家里出事时关心他们,而应该在平时就要更多的从生活、学习、身体等等各个方面来关心他们,在孩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遇到困难、困惑时,我们都要做有心人,主动去关心他们,主动去疏导学生心理方面遇到的困惑,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也要再次认真学习心理学,做一个称职的心理医生。
总之,这次培训我的收获非常大,除了集中学习,我想再次利用自己的时间更加仔细和深入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应该站在高起点的位置,重新来认识教师这份职业,重新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自己,按照要求来不断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为推进素质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范文篇5
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_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杨彦庄(儿童心理教育专家)具有素质教育能力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对班主任的选择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进步。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范文篇6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受益很多。新规范一共分为6条: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要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第二,要加强学习。
对教师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的学习,做到厚积薄发,精益求精,时刻准备着用“一桶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同时也要注重加强政治学习,比如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第三,要奉献爱心。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要付出特殊的关爱,切忌言行过激、办事草率。对学生细微之处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要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都喜欢模仿。为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诲人不倦,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我要努力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切实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师风塑造人,用扎实的知识储备教育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会时时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看了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选集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精选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学习心得
4.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5.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体会 篇2
日前, 澧县教育局下发通知, 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并结合当前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 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实施办法, 确实把学习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抓出成效。
澧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把11月份定为新《师德规范》学习宣传月, 在全县教育系统掀起学习新《师德规范》的热潮。
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把学习新《师德规范》作为本单位当前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面准确地理解新《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扎实做好新《师德规范》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县教育局还特别强调, 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及教师例会大力宣讲新《师德规范》, 要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和民主生活会,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新《师德规范》内容, 每位教师要对照新《师德规范》, 深刻剖析自己, 撰写心得体会, 并在教师会上交流发言。各学校要将新《师德规范》学习制度化, 把学习新《师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 并把教师贯彻落实新《师德规范》的情况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评估, 督促和引导广大教师认真理解, 自觉遵守新《师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探 篇3
一、保障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三条是“关爱学生”,对于它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1.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不要让我们的“爱之深”,都表现成“责之切”,更不能在出现恶果的时候用“出于好心”来推卸责任。教师的爱当是不计回报的,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就会自热而然地“亲其师,信其道”,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2.关心。修订完成的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关心学生健康”写了进去,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把学生看成“幼苗”“花朵”,给予细心的呵护、殷切的厚望,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發展的人才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但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种状况是由于一些学校一味地强调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健康造成的。这次修订,把“关心学生健康”正式写入师德规范,对改变目前状况是非常有用的。
3.爱护。不仅要保护学生安全,更要维护学生权益。这一点是“关爱学生”的创新之处,也是新规范的亮点之一。笔者认为,“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当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挺身而出。这是教师关爱学生的最高体现,也是教师职业情感的集中迸发,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
二、争做人师,培养创新精神
提起教师,我们都会想起韩愈对教师的界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多数教师还是习惯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教书匠”,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思想显然已经不够全面了。修订将“教书育人”纳入师德规范,就是用条文形式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更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教书和育人是两个完全不同又密不可分的概念,二者在教育活动中,应该紧密结合。教书是育人的基本手段,育人才是教书的最终目的。所以,每个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做到教书和育人并举,知识和品德共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力争成为“人师”,真正做到既静心教书又潜心育人。
这条规范中另一个亮点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21世纪需要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学生学习刻苦,参加考试和学业竞赛成绩突出,但是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明显不足。面对这种状况,教师更应责无旁贷,自己要率先改变观念,锐意进取,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三、终身学习,适应时代要求
“终身学习”这条规范的提出,顺应了时代要求,也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对教师而言更是如此。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进入了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刺激着知识体系快速更新,加上网络媒体的普及应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加。教师如果不学习,用不了多久,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思想等都会变得落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维护其地位、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仅仅依靠原有的“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那些原有的、陈旧的“死水”,只会加深师生之间的代沟,成为教书和育人的障碍。所以,教师应该自加压力,积极学习,及时充电,学为人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维持知识上的先进性,使自己成为一条有源头的活水,满足教学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终身学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文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养;二是积极进行业务学习,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会出现职业倦怠,教学激情慢慢消失,进取心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老教师往往自恃经验和资历,不愿学习,消极怠工;年轻教师也总是把学习当做一项任务,当做一份苦差事,被动地寻求文化知识。这些情况都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学习热情,使得很多教师的成长处于停滞状态。所以,教师要像苏霍姆林斯基呼吁的那样“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体会 篇4
南流中学
李卫红
有一句话说得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育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考验;面对新技术革命和网络技术向人们提出的挑战;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成份、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就业方式等多样化的新特点;面对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这次暑假培训中,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受益匪浅,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二、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热爱祖国,保持民族气节,增强民族自信心。对外宾热情、友好,不卑不亢。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三、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四、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热爱祖国,保持民族气节,增强民族自信心。对外宾热情、友好,不卑不亢。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五、严谨治学。树立优异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我们教师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刻苦钻研业务。掌握并努力做到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教书育人。在本职工作中贯彻德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认真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严格按课程表上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活动,备好每一节课;相互听课,虚心学习;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按时上课下课。教态自然、大方、亲切、稳重。讲普通话。板书工整、清晰、有条理。无特殊情况不坐着讲课。上课时不擅自离开教学场所。上下课与学生互相致礼。
六、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它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强法制观念。教师之间彼此尊重,团结互助,不背后议论其他同志,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七、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常与家长联系,家长来访热情接待,争取家长密切配合教育学生。
八、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性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师而无德,不足为师。”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追求道德高尚、品德端正;坚持淡泊名利,以身立教。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合作,以真诚造就真诚,以真爱培育真爱,以真人塑造真人。全体教师要自觉树立法制意识,远离违规家教或带教,不体罚、变相体罚或用语言伤害学生,不以分数论优劣,不歧视后进生,做以德育德的良师益友。按规定收取学生费用,帐目清楚,并张榜公布,不贪污或挪用。
九、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责,注重身教。仪表端庄,穿着整洁,言谈举止文明,不赌博,不参加迷信活动,不做有损师德的事。在学校时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在教室里和学生集会场所吸烟。不随地吐痰。办公室和宿舍保持清洁卫生。爱护公物,节约水电。坚持每天做广播操。踊跃参加业余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勇于抵制不正之风,敢于向坏人坏事作斗争。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政治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篇5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其次,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再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要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从一定角度上看,为人师表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 :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通过学习,我认为关键是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道德水平等等,通俗的讲就是有没有良心。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补充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但现实教育中,我们却在违背这一规律,不管能否接受,家长们业余都在逼着孩子们学弹琴、绘画、表演等,老师们也都在要求学生们什么都学,争取全科优秀,以为什么都懂才算是素质,丝毫不理会孩子们的感受,结果孩子们更是厌学,完全违背了教师和家长们的初衷。更为可怕的是,招聘部门在录用人时,依然先青睐什么都懂一点的人。但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到头来充其量也不过能成为学者而已,而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总之,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来临,意味着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面临了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就会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篇二: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的体会 董克亚
今天,我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且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做新时期师德的楷模。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那么如何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如何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爱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从微笑面对学生做起。
教师职责是教书育人,如果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受到愉悦,智能得到发展,而微笑又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学生走向成功的大门,使之健康成长。在教育教学中,我学会微笑,学会把微笑奉献给每一位学生,让这温暖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当孩子遇到难题时,我给他们送去鼓励的微笑,当孩子们取得成功时,我给他们送去赞赏的微笑,面对微笑„„孩子们也学会了鼓励,学会了赞赏。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做一个让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优秀老师。
学习《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体会再次重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思想有一个大的飞跃,对师德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师德规范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但其核心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每位教师只有突出这个核心,才能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因此,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用爱实践着师德。
教师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的重任,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劳动。我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一直深爱着自己的工作,爱岗敬业。近些年来,不管是生小病,还是多种老毛病并发,我都能坚守岗位,踏实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各教批辅工作中,不敷衍塞责,力争上好每节课。同时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因此,我带班级班风好,学风正,教育教学质量良好。
说到教学质量,曾有老师经常问我有什么诀窍,其实哪有什么诀窍,只不过是一个字——爱。记得有人说过:“只有对孩子门倾注全部的爱心,才能呵护其心灵,拨动其心弦”。这里单只说今年带的二年级。说起这个班,捣蛋鬼多的是,特困生多的是,让人够头疼的。爱优生的老师们大多都能做得到,可差生就难了,爱双差生就更难了。我针对学生特点,除了不断研究对策,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心里,以心换心,让其克服自卑感。坚持正确引导,做到宽容决不放纵,严格决不过分,所以,不管课外活动还是学习活动中,同学们与我合作都很愉快。
“只有在孩子们的心里播种希望,拨撒阳光,才能让他们对生活充满激情”。在今后的工作在中,要继续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今年秋季国家教委重新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我对 教师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它涵盖了六条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思想、新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将倡导性要求与禁止性规定相结合,为教师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新《规范》对旧稿的内容进行浓缩和修改,如:第三条将原来的“对学生严格要求”改为“对学生严慈相济”,特别又新增了“ 保护学生安全”这项新内容,把学生安全提上新的日程。第五条规定对新时期教师的从业行为作了明确规定,符合师德规范的内在要求,“知荣明耻”的提出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素质的内在体现。
新的规范为我们教师找到了工作的目标,让我们一起为这个长远的目标加油吧!
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我感到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不平凡的2008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地震,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内涵,它不光要求教师“学正为师,身正为范”,在危险时刻要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不能歧视、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我们要用模范的言行去熏陶、感染学生,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为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做出榜样。
“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其中 我我最大的体会是,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深深的爱的情感。教师在工作中,要把这种爱的情感转化成职业自律,转化成专业能力,更要转化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态度,转化成不断汲取、不断学习的动力。新的《规范》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三个方面,对教师的“爱”作了科学而全面的解读。其核心指向和落脚点,与第四条“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紧紧相连,明确要求我们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两年前,我班上有一个孩子性格孤僻,不善交往,行为散漫,对学习毫无兴趣,正常的教育几乎对他不起作用。这个孩子几乎耗费了我60%的精力,自己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恼和压抑。我终于发现了他的兴趣和智慧,因势利导,鼓励他发展自己的美术兴趣与特长。后来,这个孩子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每个教师节,他都会回校来看我。其实,我更感谢他,是他让我感受到“因材施教”是如此美丽。奥运会上美国选手菲尔普斯八次夺金、七破世界纪录,让我时时反思,有没有天才苗苗被我错过了?我时时要求自己作这样的反思。这就是教师将爱的情感诠释到职业中,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期望所在。回顾多年的教育生涯,我留下最多的是感动。感动于学生纯真的目光,感动于学校的关怀,更感动于国家对我们的期盼。作为老教师,我对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点点滴滴都深有体会,更深感它的必要和中肯。我会始终不渝地学习它、贯彻它,也真心地期盼新一代的教师们能谨记《规范》中的每一条要求,理解《规范》的思想、宗旨,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自律。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真是一个“了不得”又“了不起”的职业!
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篇三: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自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
在学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新《规范》六条,它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学校。”。我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已经有十三年了,回想这十三年中的人和事,让我感动的太多太多了。曾记得多少个工作日,卢拥军老师怀揣着医院的住院通知,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给孩子们上课;多少个中午,潘虹老师都是在宿舍里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给他们洗头,哄他们睡觉;多少个寒风凛冽的深夜,银联雄老师那慈父般的身影总会出现宿舍里,悄悄地给孩子们盖好被子;多少老师嗓子嘶哑了,仍没耽误过一节课;多少老师刚在医院扯下吊瓶,则又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他们给予了学生那海一样深地母爱,山一样高地父爱,悉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常常为自己能有这些把教育视为生命的一段来看待的同事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也常常为自己能在这样的集体里工作而感到快乐和幸福。正因为有了我们所有人的辛勤付出,我们这所百年老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悻悻学子,焕发出了如春天般的勃勃生机,这里凝聚着我们所有一小人的爱,是我们全体老师用敬业和对教育的执着构筑了我们这个快乐的家园。事实证明,爱与责任,乃师德之本,我们只有认真贯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用爱心去培育孩子,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取得成效。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尤其是对我们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老师来说,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体会 篇6
什字中小杨小蓉
从古至今,教师享有了无尽的美誉,无穷的美誉彰显了教师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无数的教师博得到了人们的敬仰。而我从小到大的愿望一直没有改变,就是成为一名无尚光荣的、人民满意的教师。如今我的愿望实现了,自己已是一名普通教师。对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我知道我离“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个称号很远,自己还需要努力。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后,使我对师德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师德规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必须在平凡的工作中得以体现;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努力践行。
一、教师要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师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人民教师,被人们称为是学生心中的启明星,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手执金钥匙的人,是清除愚昧、播种希望的园丁,是双手拖举太阳的人。这些赞誉说明教师爱国守法尤为重要。教师践行爱国守法,就要一身正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当做自己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强大精神支柱;就要一片丹心,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为新世纪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开拓型人才;就要一往情深,倾注教育事业挚爱,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学生、爱教育事业;就要一以贯之,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为此,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践行爱国守法规范:
(一)要与时俱进
(二)要从我做起
一是要增强爱国守法的意识。既要发自内心的尊重、热爱祖国文化知识与历史,又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二是要培养爱国热情和守法自觉性。爱国不仅仅是感情信仰,守法也不仅仅是外部强制,更是一种自觉行为,一种实践规范,它要求把美好的情感、信仰精神和外在强制化为有利于国家、集体、他人的行为。
三是要维护国家尊严和严肃国家法律。要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努力使自己的言行在国家的法律允许规范内并有利于维护祖国的国格完美。总之,教师要做践行爱国守法规范的典范,给学生树立践行爱国守法规范的道德榜样。
(三)要尽心尽责
首先。要尽心,守得住岗位,要坚守岗位,有强烈的岗位意识,忠于职守,如果连一个岗位都守不住,就谈不上尽心。其次,要尽责,敢于负责任。教师工作是育人工作,育人工作就要精细化工作要做到位,做到家。再次,要尽力,乐于作奉献。教师工作既艰苦又繁重,付出的多,回报的少,如果成天斤斤计较,出工不出力,就谈不上什么无私奉献了。
(四)要一以贯之
其一,要坚持一贯性。教师把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为己任,无论任教和门学科,无论从事何种管理工作,爱国守法是教好课、做好管理的政治前提,是要一贯坚持的。其二,要坚持长期性。爱国守法是教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贯穿教育过程的一条红线,不能此一时彼一时,是要长期坚持的。其三,要坚持统一性。“爱国”和“守法”是统一的,同为道德的底线,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和最起码的道德水准。
二、教师要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爱岗敬业不是挂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写在纸头上的一句字条,而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行动。爱岗在践行过程中体验,敬业在践行过程中展现。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舞台上展现才华,有所作为。因此,教师应当在教育工作中努力践行爱岗敬业规范。
三、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师应关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因此,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学生。
2、全面理解学生。
3、充分信任学生。
4、充分尊重学生。
5、时刻保护学生。
同时,教师在关爱学生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在教育教学细节中对学生的宽容。
2、教师在教育教学细节中对学生的公正。
3、教师在教育教学细节中对学生的热情。
4、教师在教育教学细节中对学生的欣赏。
5、教师在教育教学细节中对学生的耐心。
四、教书育人。努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
五、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一)加强修养,不断塑造自我。
(二)性情乐观,个性品质健康。
(三)语言文明,提高表达能力。
(四)团结协作,形成教育合力。
(五)反省自我,提高反思能力。
六、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以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时刻注意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体会 篇7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尤显重要。
1 循规蹈矩,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
班主任负有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的职责。他们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知法、守法教育,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又要耐心细致,避免以罚代教。班主任抓班风建设要从小事抓起,从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抓起,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应从“干净”、“安静”和“安全”抓起。一个班级的清洁区、教室、宿舍,应是干净、整齐、有序的。笔者在讲话前后,都要将讲台台面、多媒体台面等收拾整齐、干净。教室应是安静的,要教育学生不能在教室吵闹、起哄等。校园、教室、宿舍应是安全的,为确保其安全,要做到:每天治保委员小检查,每周班主任中检查,每月学生科大检查。如果有安全隐患,就马上整改、上报。要利用多种教育形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言传身教,做学生成长的导师、行为的表率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班主任的举手投足、穿着打扮,甚至习惯爱好,都会影响到学生。如班主任要求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开小差、做小动作,自己却在上课时接手机打电话,如何能让学生符合要求?要求学生不要着奇装异服,注意仪表,自己却衣衫不整,如何树立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久而久之,班主任将在学生中失去威信,对以后工作的开展大为不利。不少学生存在较强的厌学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思想,与同学、教师的交往和沟通能力不强。面对这些学生,班主任更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模范、学习的楷模、行为的表率。
3 推心置腹,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知心朋友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问题 (如固执、嫉妒、怀疑、焦虑、自卑等) ,并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其次,班主任要热爱、关心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如有一位个性较强的女生,由于不适应学习环境改变,经常与周围同学发生摩擦,先后有4位同学要求换座位,同学不小心弄脏她的课桌没有及时擦干净,她便大发雷霆,认为是同学故意所为,骂声不止,甚至有意拿走同学课桌内的物品并丢弃,引起同学的极大反感。面对她反常的心理表现,笔者及时找她谈心,她一言不发却眼泪直流,仿佛受了很大委曲。第2天她给父母打电话说:“从我进这个班开始,总有被排挤的感觉,总觉得与这个班格格不入……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昨天的事……主要是对班级不满的一种发泄。”这反映出她对班级的不适应,直接导致其产生猜忌、怨恨情绪,进而发展到攻击性行为。笔者一方面帮助她端正对新环境、新同学的认识,调节情绪;另一方面,没有把这件事当作道德、纪律性质的问题处理,不仅没有让她向全班同学检讨,反而向全班同学传达她愿意帮助大家练街舞的愿望。后来在与同学的广泛交往中,该生消除了猜疑,改善了不良情绪。1个月后她打电话告诉父母:“我和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关系已很不错了。”和谐的同学关系,能够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
4 出谋划策,做好学生活动的参谋和顾问
有的班主任对班级每一项活动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结果不仅自己身心疲惫,活动效果也不理想。为避免出现以上情况,笔者指导学生活动时注意以下4点:(1)诱导“兴奋点”。每逢大型集体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热情,放手让班干部组织。通过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锻炼了班干部能力。(2)捕捉“热点”。围绕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在段考后,针对一部分学生考后出现松懈、焦虑、气馁等心态,召开“学习经验交流”“我的理想我的梦”主题班会。(3)点拨“关键点”。放手让班干部组织活动不等于不管,而是针对活动的关键点进行点拨,在班干部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以推动活动顺利进行。(4)升华“感受点”。通过让学生对每项活动进行分析、总结、评议,升华“感悟”。每次活动后,要求各负责班干部上交活动小结,经讨论、修改后张贴于教室公示栏。蒉
摘要:从循规蹈矩、言传身教、推心置腹、出谋划策4方面阐述如何将责任意识融入班级日常管理中。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体会 篇8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师德失范行为的表现不再显得血腥与残暴,而是变得温和与隐蔽;对师德失范行为的理解,已不能仅仅局限于是否违背老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而还要看能否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约束与调整。师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师德失范的根源。本文从品德的心理结构、个性倾向及中小学教师人格异常的表现入手,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职业道德失范行为 心理学透视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rality lost fan behavior no longer is bloody and cruel, but be gentle and subtle; morality lost fan behavior understanding, has not only limited to whether the breach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requirements, and depends on whether the constraints and adjust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Ethics lose reason of fan is, but teachers'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morality loses Fan's origin. The from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morality, personality tendency and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personality abnormal manifestations of, stand in the angle of psychology, discusse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omie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asons.
Keywords: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
目前,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在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上,而在“外在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通过‘内化形成教师的观念意识与行为品质”方面已达成共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不能局限于外在的道德規范体系的建构,更要重视教师道德观念与行为品质的养成。外在的行为规范体系是衡量教师职业行为的标准,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客观性指标,因而教师的行为是否是道德的只能依靠主观上的判断。
无可争议,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但并不能把它简单称之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从行为结果上看,那些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的的行为如打骂学生、残害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性侵害的行为虽然是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如果不能用道德去约束、调整,而必须用法律去制裁时,就不能看作是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只有那些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或伤害较小的行为才可称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如惩罚过度、体罚、变相体罚等。
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也并不都是道德的行为。那些刻板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被动地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不能称为道德的行为。高尚的师德素养要求教师的行为不应是简单符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更应该体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地践行师德规范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自己的行为自觉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那些未能达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即是“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如不关爱学生、不爱岗敬业、没有为人师表等。
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是教师在职业过程中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并能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与调整的行为。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
高尚的师德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没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不可能培养出品质优良的学生的,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状况一直倍受关注。为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我课题组对毕节市辖区内23所中学、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共计1440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与访谈,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依然普遍存在,只是显得不再血腥与残暴,而是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充斥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在依法执教上的行为失范
为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国家、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要求教师自觉遵守有关规定。然而在实践中,有的教师法律意识淡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被罚款等现象依然存在,严重违背了“依法执教”的要求。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是有的教师被动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缺乏应有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教育教学过程不是程序化的生产流程,它是教师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对规定的被动遵守与执行,这将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创造条件。
(二)爱岗敬业方面的行为失范
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尊敬自己的事业,并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但在实践中,教师虽然也备课,有教案,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并还有相关佐证资料,但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已。调查中,对“您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的原因”问题的回答,选择“工作的偶然性”的占23.82%;选择“谋生手段”的占12.92%;选择“无其它选择,无奈之举”的教师占了总人数的8.33%。可见,爱岗敬业已成为空谈。
(三)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方面的行为失范
尽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教师讽刺、挖苦、歧视学生甚至是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但已经不是教师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方面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教师在关心学生、教书育人方面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不同和学生性别的不同有所偏爱和歧视;不能公正和全面地评价学生,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甚至排座位;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其它方面;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因个别学生的错误批评处罚全体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等等。如在对“对于班级里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您会”的回答中,36.32%的教师无法做到“尊重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获得应有发展。
(四)在为人师表上的行为失范
在为人师表上,大多数老师能做到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但也有部分教师依然存在着装奇异、举止粗俗的现象;有些教师不关心集体,不团结、尊重同事,常常会因为工作中的不愉快造成同事间的矛盾冲突;不尊重家长,因学生错误而训斥、侮辱家长;有时以辅导学生为名收受家长、学生财物,有39.10%的教师认为“有偿家教”是教师的“合法权益”,应当予以保护。
(五)在终身学习方面的行为失范
终身学习即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老师们都普遍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但访谈时,当问到“你每天花多少时间看书学习”时,大多数老师都表示“没有”或“很少”。许多老师认为自己无论从学历层次、还是从知识水平来说,进行中小学学科教学已经足够,而且现在的学生学习不够努力,上课也不认真听,对老师的教学的科学与否从不怀疑,更不要说判断对错,因此没有必要为此浪费时间与精力。可见,教师在终身学习方面同样存在行为失范的现象。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心理学透视
由于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关注,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问题变得相对温和且隐蔽,但可以肯定的是教师职业道德整体水平存在下滑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下降,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如何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师德建设作出卓越的贡献,然而师德滑坡的趋势依然不减,不得不发人深省。
个体的行为,首先要受到其心理状态的调节,才会接受道德的约束,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有正常的行为表现,更不可能有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道者,路也”,“德者,得也”,“行道,有得于心,谓之德。”教师职业道德即是行教师职业之“道”,将之与自身的个性品质相结合,并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来体现其观念意识与行为品质,它不但具有外在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教师职业行為的约束性,同时,也体现了教师个体内在的自主性与自觉性。作为教师来说,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不健康的心理不可能成为师德内化的土壤。教师的消沉自卑、郁闷焦躁、怨天尤人、厌恶学生、喜怒无常、虚荣猜忌、冷漠无情等负面心理直接表现为师德的缺失。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3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师德素养的基础,如果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必然影响良好师德素养的形成。
(一)从品德的心理结构看师德失范行为问题
1.道德认知水平
认知过程是心理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认知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认知的正确与否,更影响心理的健康水平。在师德修养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自身行为意义的认识,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发展。如果把教师职业道德仅仅看作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外在要求,看作是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对教师行为的约束与控制,而不是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在职业过程中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教师自身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的自然表现,则将会形成对规范的被动接受与执行,难以达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行为的内在要求。在调查中,教师在对“教师职业”仅仅是“一种工作名称”(占总数的45.20%)是“一种谋生手段”(占总数的12.42%)、“有偿补课”是“教师的正当权利”(占总数的35.60%)等的不合理认知,将会影响教师在工作中无法全身心投入,将成为师德失范行为产生的隐患。
2.道德情感状态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积极的情感推动行为开展,而消极的情感则阻碍行为的进行。教师在工作中良好的、积极情感状态有助于推动教师积极思考、主动工作,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对同事的真诚、对家长的尊重以及对不良情绪的调控等等,将成为教师开展工作的不竭动力。相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情感将严重阻碍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工作的阻力,如焦虑、失望、挫折、愤怒等。调查中,79.13%的教师会“因生活中的烦恼而影响工作”,43.06%的教师与学生相处时体验不到快乐,而“在与学生交往中”55.90%的教师体验到的情绪是失望、焦虑与愤怒,且有34.35%的教师不会自我调节不良情绪,这些情况将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3.道德意志水平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实现道德动机的心理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通常表现为在行为过程中克服困难时的积极进取及坚忍自制等特征。教师职业之所以是繁重而艰辛的,是因为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对教育有着高于现实的要求,却没有对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群体予以足够的支持与关心,相反,常常会对教育过程中的某些违规违纪的特殊的个案大肆炫染和夸张,甚至迁怒整个教师群体,这使得教师在现实中要承受来自生活、工作及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强大压力,这将会导致教师面临种种困难,从而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中行为。因此,作为教师个体来说,必须能正视这些现实,积极面对压力,在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品质,才能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要求。
一个人是否具有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的一个评判标准即是看他是否具有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许多教师在工作时能自觉地表现出对师德规范的遵守,却在日常生活中“泯然众人”,反映了教师意志品质的不坚定、易于动摇的特点,致使自身的道德素养始终无法完善和发展。在访谈时,大多数教师表示“如果有机会将不会从事教师职业”。
4.道德行为表现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的各种行为,它体現了个体的整体道德风貌。内部的心理状态,常常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心理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是看外在的行为表现与内部的心理状态的一致性程度,看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只有通过其行为来体现。不合理的道德认知将导致不良的道德体验产生,影响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形成,不良的道德情感又将成为道德认知的巨大阻力,增大教师面对压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难度,从而使教师无法有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出现,导致师德失范行为的产生。作为教师来说,应根据社会要求,以外在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为标准来衡量自身的行为,并将这些规范和准则内化自身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在行动中自觉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地使自身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的要求,体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二)从个性倾向看师德行为失范问题
个性倾向是个体在行为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是由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构成的行为动力系统。教师在职业行为中,对教师职业的不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将不会从事教师职业”),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收入低,得不到认可”),职业动机不正确(“选择教师职业只是为了谋生”),没有职业荣誉感(“教师只是一种职业称谓”),价值观念错误(“没有成就感,无法实现人生价值”)等等,都不可能让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得到提高,师德行为失范无法避免。
(三)从人格异常上看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调查发现,毕节市中小学教师在强迫、偏执及精神病性症状的表现分别为33.47%、18.33%和17.57%,这些都属于人格异常问题。人格异常有人格缺陷和障碍性人格两种。人格异常是指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职业和社会功能,是在无认知和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异常的情绪反映、动机和行为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中小学教师的人格异常主要表现为强迫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和冲动型人格。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调查表明,有17.57%的教师存在精神病性症状,这说明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相当部分可能引发精神疾病的老师。这些人格异常的教师不但不可能有高尚的师德素养,更有可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在教育教学存在师德失范行为就不言而喻了。
心理健康水平是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不健康的心理只能为师德失范创造条件。师德修养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教师心理素质不断得以提高的过程。不管是师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师德情感的陶冶、师德意志的磨练、师德信念的确立,还是师德行为和师德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离开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师德建设中,我们不能抛开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来讨论教师自身道德素质的发展,也不可能脱离教师的心理发展来单纯讨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一个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不断选择自己的行为,不断磨练自身的意志,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品德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
[2]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M]开明出版社,2000版.
[3]张积家.试论现代中小学教师的品德——人格素质.[J].现代教育论丛,2001,(1).
[4]汪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体会】推荐阅读:
道德是教师的灵魂—— 学习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07-05
道德是教师的灵魂—— 学习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范文11-20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05-27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07-02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06-02
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1-15
中小学教师职业修养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