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做雷锋的接班人(精选4篇)
让我们做雷锋的接班人 篇1
让我们做雷锋的接班人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我们做雷锋的接班人》。
有一个人,他已经去世五十多年了,可我们却一直都叫他“叔叔”——他就是雷锋!一个在中国如雷贯耳的名字。老百姓评价他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自己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正是因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他去世后,伟大的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精神。
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呼唤雷锋精神,我们依然需要雷锋精神,因为雷锋精神就是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期的体现,它就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要做雷锋的接班人。
文学家臧克家有诗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正是诗中所说的后者,虽然他早已离开了我们,可是他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他那刻苦钻研,坚持学习的优秀品质;他那敬业爱岗,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讲到这里,也许有的同学可能要问:“我们现在还小,是个小学生,我们又能做什么呢?”但我说下面的情景你一定看见过甚至做过:搭车时为需要的人让座;同学生病时陪她去医院;下雨时把手中的伞伸向淋雨的同学头上;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将地上的垃圾捡起丢进垃圾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做这些事的人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
今天,我要向在座的各位发出倡议:做雷锋的接班人!让我们是将捡到的任何东西主动交还给失主的同学;是在班级劳动中把脏活苦活抢着干的同学;也是看到地上有垃圾自觉捡起来的同学;更是认认真真刻苦学习、主动帮助有困难之人的同学…… 雷锋已经离我们而去五十多年了,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挥笔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时起,在中国大地上一座精神的丰碑拔地而起,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五十多年过去了,那精神、那旗帜,依然在照耀,依然在翻转。
同学们,我们是中国的新一代,雷锋精神需要人传承,精神的旗帜需要人高举,今天,就让我们做雷锋的接班人吧!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雷锋精神在中国代代传承!
谢谢大家!
让我们记住雷锋精神的本色 篇2
2月24日,“雷锋班”24任班长中的22位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共话雷锋精神。这场接力传扬雷锋精神的对话,让人感受到,在雷锋离去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雷锋精神依然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五十年时光荏苒,也无法抹去“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相反,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信息时代,关于雷锋的记忆正在不断汇聚,多元传播渠道的聚合,还原出一个更加多维、真实的雷锋——一个既乐于助人,又爱美爱潮的雷锋,他就像邻家哥哥一样,帅气、时尚、平易、热情。
雷锋离去这五十年来,中国从一个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GDP总量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今天的中国人享受到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更加多元的文化消费、更加个性化的精神追求,也涌现出一大批文化、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偶像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雷锋精神过时了。
应当看到,单纯的财富增加并没有让所有人觉得心情舒畅,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并没有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温暖。人情冷漠、道德失范在一些地方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看好你的钱包”、“跌倒的老人扶不扶”的告诫,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而与此同时,人们又愈发渴望被关爱、被温暖„„时代变迁,更加凸显出雷锋精神的可贵。
那种对于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对于工作的无比认真、对于他人的无比热情,乃是雷锋精神的本色,也是雷锋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这些宝贵的品质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性格当中,又被雷锋一次次擦亮;这些宝贵的品质深藏在国人向善的内心,在今天同样不可或缺。放眼寰球,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中国人在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同时,也越来越需要成熟的国民心态、专业的职业素养,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来滋润焦渴的心灵。
我们从越来越多的人们身上,看到了新时期“雷锋”的影子。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人第一时间自发前往灾区当志愿者;面对女童坠楼千钧一发的时刻,“最美妈妈”吴菊萍不顾被砸伤的危险冲上前去;看到老人溺水昏迷不醒,“最美女孩”余书华不顾一切进行口对口急救„„人们一次又一次用“最美”来表达对助人为乐者的赞许,这何尝不是雷锋精神的延续?
让我们在雷锋精神的滋养中成长 篇3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3月5日,学习雷锋活动日。天公作美,我们见到了这个春天难得一见的阳光,整个大地融融的,老师也感觉到一份久违的好心情。从中午开始到下午5点多钟一直和同学们一起忙乎着,打扫了教室,清除了教室里淤积了不知多久的泡泡糖渣;清扫了一段大街;冲洗了教学楼六楼的整个走廊。老师知道,早上的升旗仪式讲话和梁老师讲的雷锋故事,还有你们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善良,激起了你们的激情和踊跃,也勾起阙老师那一份遥远而纯真的记忆,相信大家今天都很快乐。
想当年,老师像你们这么小的时候,雷锋是孩子们心中的神话,学习雷锋不是一次活动,而是每时每刻都深入到每个人内心深入地一种精神食粮。大家最喜欢唱的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最喜欢做得是“好人好事”。修学校操场,有的背着背笼,有的端着撮箕,不分白天晚上地干,那时没有电灯就用煤油马灯照亮,劳动场上,总是一片欢歌笑语,从没有人叫苦喊累;教室里卫生,每天都有人悄悄打扫,不需要老师安排;为生产队拣拾猪粪牛粪做肥料,总是争先恐后,谁都不怕脏;扶老爷爷老奶奶,帮助有困难的小同学,更是最平常的事。早上上学之前,要到地里割猪菜;放学后,要自己做饭等父母回来吃。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总是那么美美的,总是这样为着集体的利益而努力,总是这样为着帮助他人而默默地奉献。现今,大家只管随手乱扔垃圾,街上除了清洁工,教室里除了值日生是很少有人主动去清扫的;有人需要帮助也常常视而不见。今天,当老师一点点用小刀,用铁铲铲掉教室地板上那一块块口香糖残渣凝成的黑团时,心痛啊!我甚至不忍数到底铲了多少团。不管是以前的同学丢的还是现在的你们丢的,都是极不好的习惯。老师常常很担忧,我们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习惯了除了学习之外什么都可以不做的生活,习惯了众星捧月的环境,将来拿什么融入社会,拿什么孝敬父母,拿什么面对亲人朋友?无论什么社会,也无论什么时候,如雷锋一样善良、真诚、尽职、奉献的品质都是不可丢失的。
忙了一个下午,是有些累了,本想早点休息,不过想到今天发生的一幕幕,直到现在仍有一股兴奋和喜悦漾在心头,难得看到每个同学都这么投入地劳动,难得从小娇惯的你们能像今天一样不怕累不怕脏,老师为你们高兴啊!
走在街上,飘扬的队旗,鲜艳的红领巾,整齐的队伍,还有你们积极的行动慢慢地消融了我的担忧。孩子们,好样的!看,龙佳菲和向杉杉一直用她们的一双白嫩的手,在地上拾起垃圾袋,捡起果皮和赃物,一点都没有怕脏的意思;张黎明拿来了家里崭新的铁铲,大铲大铲地把垃圾提到远远的垃圾车去倒掉;向文艺、彭延帅两个小同学一直在默默地打扫,扫了一堆又一堆;彭诗若、彭智婷打扫得是那样地细致,经她们打扫的地面没有留下一粒垃圾;王林燕、吴昊云几个同学在一个饭馆前正干得热火朝天,有的用扫把清扫地面,有的用铁铲把堆得大大一堆煤渣往垃圾车里运,有的用水桶打来水冲洗水沟……饭铺老板不住笑呵呵地支持他们说:“你们可以来接水。”“这扫把给你们了。”是啊,看着孩子们的干劲和真诚,街上行人也不住地向我们投来惊喜目光和满意的微笑,这目光和笑容里藏着对你们的感激和赞扬,也藏着他们对自己幼年学雷锋的美好回忆。
最令老师感动的要数向帮华、向万欣、向丰琦、向杉杉、向垒、彭颖、彭正楠、曾紫萱几个同学了。放学了,忙了一个下午的他们还积极主动要求留下来和老师一起打扫教室,拖洗我们这一层楼的长长的走廊、楼道和教师办公室。同学一走,他们就忙开了,拖地的拖地,抹墙的抹墙,洗拖把的洗拖把,大家干得井井有条。整整一个小时过去了,直到走道上厚厚的泥尘被他们拖洗的干干净净,教室、老师办公室都被打扫地整整齐齐才肯回家。尤其是向万欣同学,直到打扫完毕,老师才听说她是带着感冒的身体在坚持做好事,老师叫她先回去,她只笑着说:“我没有用手着冷水,感冒了动一下才好”看,多好的同学啊。还有向杉杉,从扫大街开始就再老师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学后也一直忙个不停,其他的几位同学也一样默默地细致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平时里,那一股敷衍了事的浮躁早已离他们而去。想到明天同学们上学来,能有一个洁净的环境,心里舒畅极了。相信,今天我们已经以微不足道的奉献,换来了满心的喜悦,难道不值吗?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抚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叔叔说得多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老师希望你们能把这一次小小的活动,活动中的这一份份小小的感动收藏在内心深处,希望雷锋叔叔的好品质成为你生命之路的那一束永恒的光亮。
让雷锋精神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篇4
——读《学习雷锋好榜样》有感
(陈 端)
雷锋精神激荡中华儿女,公民践行绘彩神州大地。今天,无论是芦山震后,人们伸出的援手,还是成千上万网友参与的“微公益”如火如荼;无论是坚守在岗位国家边境的边防战士,还是公交车上屡屡闪现让座的身影。雷锋,这个跨越半个世纪的名字,始终未曾被人遗忘;雷锋精神,这个展现道德正能量的代名词,一直不断被人复制。
一
时代造就雷锋。
德国哲学家黒格尔曾提出,存在即合理。我们不难看出,现如今人性的冷漠和社会的阴暗,追根溯源,是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种冲突之下导致的。
从小悦悦事件,到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危机、日益恶化的环境危机;从地沟油映照下道德血液的黑暗,到“倒地扶还是不扶”的道德困惑,都在警示我们思想道德滑坡严重的现实风险。而雷锋精神以其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鲜明价值取向,向人们展现了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动人心的永恒魅力。
从接力还薪彰显诚信的孙氏兄弟,到把雷锋精神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郭明义;从30年坚守岗位确保零事故的调车长杨华,到坚守爱
心之路的义工丛飞,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行进中,雷锋精神已成为组成中华精神的重要内容。
。雷锋精神,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道德丰碑,以其丰富的内涵,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无私奉献,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始终不断开拓创新。
二
时代学习雷锋。
当年,毛泽东同志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从那时起,雷锋这个名字就深深刻在亿万人民心中。这个仅仅走过22年的生命,却穿越数十年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影响塑造无数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成为承载一代代人理想信念的精神丰碑。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50年前,雷锋以对党的无尚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人民的无限深情,为年轻共和国提供精神动力,树立了历久弥新的道德标杆。
实际上,人们学习热情从未消减,雷锋的召唤总是在我们内心深处回荡。从繁华城市走入大山深处,用知识和智慧点亮孩子们心灵的徐本禹;撑起困境中的家庭,艰难中自强,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烤羊肉串的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他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正是他们可敬的坚持和可贵的行动,焕发出照亮心灵的光亮,在我们的时代奏响雷锋精神的乐章。
学习雷锋仍时尚,雷锋精神不过时。当“雷锋”这个普通的名字成为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当“学雷锋”这个群众性活动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亿万民众焕发的道德热情,定能绘就我们时代恢弘的精神画卷。
三
时代践行雷锋。
如今,“雷锋车队”、“雷锋医疗队”、“雷锋先锋岗”、“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活雷锋”„„已遍布全国,雷锋,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符号,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追求,一种生命表达。
事实上,雷锋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并不缺乏雷锋式的人物。向小悦悦伸出援助之手的拾荒婆陈贤妹,14年认真践行“用电有困难,请找左光满”的百姓电工左光满,跳进冰窟救人的徐伟,15年如一日资助老人的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从茫茫草原到浩浩椰林,从冰封雪地到黄浦江畔,都能找到雷锋的身影。
践行雷锋精神,不是靠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强势宣传和造势,而是依赖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依赖于个人内心的自觉意识;践行雷锋精神,不是空喊口号,亦不是在学雷锋日扎堆做好事,而是需要我们将互爱互助贯穿于生活点滴之间,更需要将平凡善举汇集成温
暖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践行雷锋精神,不是为了不断放大宣传的正面效果,而是为了推崇道德风尚的提高和延伸,从而唤醒和感染周围更多的人群。
四
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唤、文明进步的坚实阶梯。
这是一个需要雷锋精神洗礼的时代,洗去“世态炎凉、世风日化”下的冷漠和灰心,重塑道德标杆;这是一个需要雷锋精神引领的时代,引领我们升华爱国情怀,追求高尚人生价值,自觉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社会建设上来;这是一个需要雷锋精神照亮的时代,照亮我们冲破道德的黑暗,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愿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的学习雷锋,日复一日的践行雷锋精神,从一个微小的善举开始,合力汇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抑制假丑恶泛起,走向道德的弘扬和践行!
【让我们做雷锋的接班人】推荐阅读:
三月里,让雷锋精神与我们同行11-17
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朗诵词12-14
“学雷锋”活动征文:我们身边的“小雷锋”09-05
魏老师我们校园的活雷锋06-15
我们怀念雷锋初中作文08-24
雷锋精神指引我们前行09-28
“雷锋”在我们身边作文11-27
雷锋叔叔的精神永远在我们身边小学作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