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文构思优秀作文(通用12篇)
我的作文构思优秀作文 篇1
审视和构思我的青春作文800字
时光荏苒,年华短暂。不经意间,青春年华已经悄然流逝于指尖,穿过青春的晦暗、苦涩、坚持、喜悦,远方的象牙塔也似乎不再那么遥远了。审视青春,才能有客观的认识;构思青春,才能从平凡中得到升华。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尝到了青春的喜悦。此刻,我不再认为听从父母的话是天经地义。此刻,我不再认为人生唯一的选择只有读书。我也不再待见成绩好的同学,更是不屑于成为所谓的好学生。虽然做不到白日放歌纵酒,可是却也乐得逍遥自在,沉溺于各种小说之中,刀光剑影,皇图霸业,不过都是黄粱一梦。
——是的,这就是我当初拙稚的想法。
当我发现,就算我是李白,也不能秀口一吐,倾吐半个盛唐的时候,当我发现,就算我是乔布斯,也做不出举世闻名的手机的时候,当我发现老师不断的叹息声与父母的白发日渐增多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纵然是一把宝剑,也需要经过数十载的历练,纵然是一匹汗血宝马,也需要驰骋沙场,长途奔袭,纵然是一跃万丈的大鹏,也需要经过艰难的培育,纵然我有较高的天赋,如若不汲取任何的.知识,我不过仍然是废铁一块。
自此,我开始失去了自傲的勇气,开始疯狂填补我在知识上的空虚。也许,这种轻狂张扬,根本是一种无知罢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转变是艰难的。从在老师的催促声中应付的背诵,到自觉的背诵;从每晚无休止的电视剧,到无休止的课文;从灯红酒绿到挑灯夜战……公式太多,单词太多,我想放弃了。
不能!
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精神偶像,千百年前的伟人、千古一相——诸葛亮。纵然他双鬓染白,几经不测,纵然是天道无常,时有异变,他仍然坚持了下来,仅凭一己之力,只手回天。在复兴蜀汉如此艰难的梦想面前,他都没有放弃,更何况是我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许我的进步很慢,但人生从来都是厚积薄发。成功的人那么多,凭什么其中一个不能是我?谁敢断言日后扶摇直上的那个人不是我?谁敢断言失败的那个人一定是我?谁敢断言一年后成功的人不是我?
审视了一番自己的青春,一路上,从苦涩中慢慢走来,我也学会了认真的构思我的未来,暗香浮动,静待花开。
他日若遂青云志!
我的作文构思优秀作文 篇2
1 抓本质
就是抓住写作的中心目的——表情达意!是记叙文, 就要表达出感情与感悟。是议论文, 就要表达出观点与态度。任何一个话题, 不管是与感情感悟、观点态度有无关系的, 都要朝着这个方面来靠。只有这样, 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是有深度的、有思想的。
有的话题, 本身就和观点情感有关, 如“诚信”“坚持”“爱”之类的话题, 学生审起来就容易, 就好写。但是, 有的话题, 和观点感情没有直接联系的, 就需要我们先把它和观点情感联系起来再来写。比如:“那些还活着的”“活在春天里”“风景”“有用与无用”等等。“那些还活着的”定是指精神, 可以加上一些人名, 如那些还活着的雷锋、司马迁等等;春天, 指的是阳光的、活力的、积极的环境, 所以, “活在春天里”便是活在阳光里, 或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再如, “有用与无用”, 表面上看和精神无关, 但是, 正是这种话题, 我们发挥的空间是广泛的, 可以写成, 正因为自信、乐观、坚持、思考等等, 才会让无用变成有用。
所以, 遇到陌生的话题, 应告诉学生, 你们应开心。因为, 越是陌生, 越是看上去不好操作的话题, 和生活、观点、情感态度联系起来的空间就越大, 能联系起来的观点情感就越多。
2 作发散
任何的事物, 都有一个因果的过程, 抓住了这个过程, 就抓住了这个事物的本质了!而要清楚这个过程, 说简单一点, 就是四问。审题的时候, 拿着话题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四问之后, 思维便会得到发散与开拓。
比如, “关爱”这个话题, 可以问自己这四个问题:
一问“关爱是什么”。是雪中送炭, 是对人的尊重, 是急人所急, 是父母的关心, 是同学的支持, 是老师的鼓励, 是陌生人的帮助, 是对自己的尊重, 是对祖国的热爱, 是对世界的感恩。
二问“为什么会有关爱”或“我们为什么会关爱别人”。
因为无私的奉献, 与人为乐的精神, 是习惯, 是同情, 是一颗向善的心, 是道德, 是友谊, 是亲情, 是责任。
三问“怎样关爱”。帮人帮急, 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 教会方法, 轻而不粗, 做好自己, 知道别人最需要的。
四问“关爱的作用”。让人感到温暖, 让人从自卑到自信, 从灰心到自强, 从悲观到乐观, 从消极到进取, 从平庸到伟大, 从平凡到精彩, 让集体充满爱, 让世界更和谐。
3 分类别
这里的分类别, 是指学生对自己头脑中的积累和生活的阅历分类别。任何作文, 要表达的不外三种东西:一是情感, 二是观点, 三是品行。鉴于此, 我们便可以把心中的积累与生活的阅历按这三个方面分一下类, 遇到一个新鲜事, 或是发现一个感悟, 便在脑中贴上标签, 我今天通过一件事儿收获到了一种情感或是感悟到一种观点。长久以往, 头脑中的积累便会井然有序。
4 作补充
审题的思路开了, 也知道应写什么了, 但是, 不意味着完全有材料可用。在有的学生眼中, 所忆起的一些生活经历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 还不足以支撑起整篇文章。面对这种情况, 怎么办?如何把少的材料写得丰富?写得充实?这个时候, 就需要我们做出补充。如何补充?
一是“恶化法”。如“惦起脚尖”这个话题, 很多学生立刻想到的就是一个惦起脚尖的动作, 或是父母在晚上惦着脚轻轻为自己盖被子之类的事儿。但是, 这样的生活片段, 是不足以成文的, 怎么办?就需要我们作出大量的补充, 让作文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比如, 可以补上这么一段:我先前对父母一直不理解, 父母也因为一直忙于挣钱而忽略了对我的关爱, 于是, 我失望、委屈、怨恨, 但正在这样的心境下, 突然体会到他们每晚深夜回来, 还要摸黑惦起脚尖到我房间给我盖被子的那颗爱心, 让我感动。这样一变化背景, 父母的形象就生动了。
二是“美化法”。和恶化正好相反, 美化, 是对于有的话题, 自己心中只有一些灰暗的生活片段, 又不足以成文时, 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比如, 有一篇作文叫《欣赏》, 写的是一个一直不被大家喜欢的同学, 她不爱卫生, 憨头憨脑, 神经粗大, 说话得罪人, 但是如果只写到这儿, 既不完整, 也不深刻, 如果这个时候, 能够加上一些美化, 写了缺点之后, 再能发现人物的一些个优点, 比如, 再写写此人虽不完美, 但也有乐观、善良的一面, 这样一来, 文章既完整了, 主题也可以得到升华。
三是“升华法”。这里的升华, 当然是指思想上的。如果写一篇文章, 生活的阅历比较深刻, 不妨写成评论型、反思型的文章。用四问的方式, 从多个角度想一想, 有哪些感悟?为什么会有这些感悟?有了感悟又如何?这些感悟对我有何影响?从多个角度去想、去写, 思想便会不知不觉地深刻起来。
以上讲了作文构思的四种方法:抓本质, 作发散, 分类别, 作补充。相信这四种方法, 定能让学生认清作文的特征, 找到联系话题与生活的路子, 写出丰满充盈, 跳动着思想光辉的好文章。
摘要:作文难教, 作文难写, 这是当前广大师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教会学生作文, 一定要教会学生写自己心中所感, 写出真实, 写出真情, 写出感悟!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积累、生活阅历和作文联系起来。学生在作文构思时采用以下四个步骤:抓本质、作发散、分类别、作补充, 就一定能写出丰满充盈跳动着思想光辉的文章。
我的作文构思优秀作文 篇3
【关键词】散文习作;构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日僧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中说:“凡作文之道,构思为先”。这也类似建筑,首先必须确定结构,方能垒石砌砖,渐现整体。为文,首先必须进行整体策划,确定主旨、思路,定出全形,方能使神与物游,熟稔驾驭文字,令字所到之处皆是情、意,不至于使文脉时断时续,主旨含糊不清,结构乱如倒草。这就是我们说的构思之意义。但是,在传统的习作练习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注重构思,甚至将其省略。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便开始快速的写下开头,以致思路不畅,语言不通,断断续续勉强成篇,或跟着语言走,无法确定主题在哪里落脚,后来,篇幅冗长只得停罢,却发现文章主题与所给作文主题出入很大。可以说,不以构思为先的作文之道是无法立脚的,学生犹如筑造了没有稳定结构的建筑,倒塌之日终会来临。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习作的时候,定以构思为先。我们在这里就围绕初中散文习作展开深讨。
一、时间为序,思接千载
时间总是在与我们并行行走,在行走中,万事万物因时间的辗转而发生变化。可以说,万事万物自身都存在这种物理时间上的顺序,从生到死,从荣到败,从小变大,从无到有……时间一直追随。我们也可乘着时间的风帆观古今于须臾,思接千载,上溯下延,采用时间延展的思路,循序渐进,阐述事物各个方面的行踪。以这样的方式来构思写作,字里行间透着一种难以被打乱的层次感,给人一种流畅、明晰的感觉。但是,在传统的习作课堂上,教师较偏重于对学生词句的修饰,而忽视文章结构的重要性。教师省略构思环节,将事物自身那种时间性质的生命张力隐去,只是让学生夸张甚至虚情假意的渲染写作对象。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文章多是层次感不足,东凑西凑,凑成几百字应付了事。当然,也有学生过犹不及,过分注重时间这种顺序,没有取舍,不曾详略,没有跳越和穿插,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让人面对稠密时间里的事物感到无法喘息,没有兴趣继续赏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用物理时间为序来追述事物的变化,改变字句一窝蜂的涌进文章结构的状态,使文章有层次感,让人一目了然。当然,凡事要有一个度,什么时候该取舍,什么时候该详略还需教师引导使学生注意。
如第五单元自然奥秘的综合学习版块“尝试破解自然奥秘”,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题材。自然是神秘的,它在时间的温床上变换着色彩和形态,从春到冬,从生到死,以自然为摇篮的植物、生物在经营着自己的生命。文学大家们也都对自然界啧啧称奇,并尝试破解自然奥秘,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位梦华的《旅鼠之谜》、叶进的《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等等。看他们的文章就会知道他们自有一套文章的构思方式。但可能不适用于学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尝试破解自然奥秘的文章构思方式最好是以时间顺序“原始以表末”。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夜来香或其他花卉在不同时间的绽放和闭合程度。
二、移步换景,视通万里
不同空间的事物也具有共时性,为了使文章内容丰富,呈现一种空间的层次感,教师可让学生移步换景,由此及彼,发挥联想,抚四海于一瞬。具体来说,就是以空间的顺序来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结构稳固、敦实,明确的指向中心主旨。而不同空间要发生联系,共同说明一个主旨,还需学生的联想“做媒”,找到空间之间的牵连点、交叉点。有些教师可能注意到空间顺序的把握可为文章营造一种空间层次的美感,并也引导学生将这种空间顺序的构思方式应用到习作实践中,但反响平平,学生多半是将各个空间分部罗列在文章中,而没有进行主题的穿针缝合,文章看起来就像几个空间场合拼凑一样,让人难以下读。所以,教师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由此空间到彼空间,将不同空间联系起来,使其共时性的存在于一篇文章里,指向同一主题。这才能使文章看起来紧凑。
例如“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这一命题作文。在这一章中涉及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文章很完美地诠释了空间联想的构思方式。作者的陋室—诸葛孔明的南阳草庐—杨子云的西蜀玄亭,德行高尚,居所简陋将三个空间联系起来,文章所展现的各个空间同归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时候可指明这一点,让学生确定一个主题,然后用眼睛遁入各个空间,抚四海于一瞬。
三、驾驭思绪,自由联想
时间以客观事物的状态的变化为存在依据,空间以事物存在的地理方向为表现形式,而感情、思想是抽象的,它们潜藏在人的意识和情绪当中。当然,感情、思想的迸发也是有一定诱因的,这些诱因或是人、或是物、或是景、或是事。就如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那样:“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四时是叹逝的诱因,万物是思纷的诱因。情思因客观性的东西被触动而展开触角,展示它独特、顺畅、优美的姿态。当然,诸多情感、思想的展开还需要作者运用发散思维摆脱时空的束缚,驾驭思绪,自由联想。
以综合学习版块“架设心灵之桥”为例,这一章涉及朱自清的《背影》,该文章是驾驭情绪,独抒感情的佳作,父亲蹒跚为我买橘这件事成为“我”思绪万千的诱因,笔墨辗转,牵涉浓浓的父子情。在学生的习作中,教师要以这篇文章的情感构思为依据,引导学生找出情感诱因,以诱因带动笔墨,驾驭思绪,自由联想,绵延自我。
构思是习作过程重要的部分,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文章的优劣。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的时候不能将其忽略。
作文快速构思法 篇4
作文教学案六:作文快速构思指导
【写作指导】
一、析“题”
“审清题目,明确要求”,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能力之一。如果是“命题作文”,一般要明确两点:一是“写作对象”,二是“写作题眼”,即文章的写作重心。如“共享生命”,“生命”是写作对象,“共享”是写作重心。如果是“材料作文”,先要明确本“材料”有几个感想点,俗称“感点”,然后找出“倾向性”感点,确定写作的对象。如果是“话题作文”,要剖析话题,挖掘话题内涵。如: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一个人物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到底什么不该记忆,什么该记忆?请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此话题所包含的内涵很丰富,可作如下联想和分析:①你爱别人,可以忘记;别人爱你,但不能忘。②你帮助过别人,可以忘记;别人帮助过你,但不能忘。③你对别人有恩,可以忘记;别人对你有恩,但不能忘。④别人对你不好,可以忘记;你对别人不好,但不能忘。⑤现在的成功与荣耀,可以忘记;过去的失败与教训,但不能忘。⑥生活中的烦恼,可以忘记;生活中的快乐,但不能忘。⑦生活中牵挂精力的琐碎小事,可以忘记;自己的理想、目标,但不能忘。
二、选“体”
高考作文一般“文体不限”,在选择文体时需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作文题的倾向来定,如:“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初,营建宫室。管理竹木材料的官员,认为各地运来的竹木长短不齐,不便管理,建议将其裁截整齐。赵匡胤便在他的条陈上批道:“你的手指和脚指,难道没有长短吗?为什么不截成一样长呢?还是长的让它长,短的让它短好了。”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此题就适合于写议论类的文章。二是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积累来定,如“忘与不忘”的这个话题,或写记叙、抒情类,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在对主人公的忘与不忘的刻画中针砭现实;或写议论类,告诉人们哪些该忘,哪些不该忘。
三、切“入”
高考作文是选拔性考试,既有规定性,也有技巧性。高考作文尤其要有亮点,与人不同,写出自己的个性,那么“切入”角度就很关键。“切入切入”,就是先切而后入,从切出来的众多角度中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作为自己文章的突破口。尤其是“大题”,一般要“小作”,就易“上手”,千万不要大进大出,泛泛而谈。上题中的“共享生命”,就可以采用设问法来选一个角度,什么叫“共享”?为什么要“共享”?怎样“共享”?如“交换”这个题目可以采取切割的方法来选一个角度:1.从交换的价值上,可对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议论。2.从交换的形式上,可记叙一次有意义的主动交换、被动交换、公开交换、秘密交换。3.从交换的性质看,有伟大的交换、卑劣的交换、奇妙的交换等。4.从交换的对象看,有高层次的思想、学术的交换,爱心的交换,生命的交换,也有普通平常的交换等。
四、选“材”—— 用“本” 索“源”
很多考生到了考场苦于没有材料,其实,我们所学过的课本就有丰富的资源。以“忘与不忘”为例,就可以想到:杜甫忘掉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无干处,不忘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海伦凯勒忘掉的是双目失明的痛苦,不忘的是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史铁生忘掉的是肢体残疾,终生与轮椅为伴的痛苦,不忘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考等。如果把我们所读过的课本和课外所读的书籍,花点时间理一理,归一归类,就会发现是一个“宝库”。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分类做成“索引”,临考前看一看,会受益无穷。此外大家做过的大量试卷,其中的大量的阅读材料,可按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分类,也做一个“索引”,归并到课文的“索引”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大千世界变化无穷,客观生活丰富多彩,只要留心就有材“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冷暖寒暄、人生百味等。其间储藏大量的事实论据。生活应该是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源”。
如“忘与不忘”就可以想到:非典时期生死存亡之际,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一批医务工作者,忘掉的是个人安危;不忘的是战胜“非典”,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掉的是个人的安逸与享乐;不忘的是打匪除恶,保一方平安。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奔赴救灾前线,忘记的是瘟疫的传染,忘记的是生活环境的艰难;不忘的是祖国的召唤和神圣的使命,不忘的是在废墟下呻吟的求救的呼唤声。公交车调度员陈双龙为维护城市乘车秩序,忘记的是个人的安危;不忘的是主持正义的责任感等。
五、谋“篇”
作文的结构布局,不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而且关乎文意表达是否畅达的问题。作文之前,考生一般要打一下“腹稿”,做到心中有“数”,“数”者,结构规律也。起、承、转、合,在落笔之前应该有所考虑;如从结构方式看,或总分式,或承进式,或并列式,或对照式。可以选择小标题的方式从不同侧面表现;可以用蒙太奇手法分镜头组合;可用日记的形式刻画人物心理;可用人物自述的方式叙述人的经历;可以某一中心地点为舞台,通过侧面描写去展现等。
【写作训练】
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同学们讨论热烈。有人说成熟的标志是“理智战胜感情”,有人说是“遇事有主见”,有人说是“遇事能思考”,有人说是“善于给予爱”,有人说是“善于否定自己”,有人说是“凡事不争第一”„„
请以“成熟的标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佳作欣赏】 天地同生的浪漫
高三(1)徐林林
浪漫,是凭着想象力和勇气,制造一些不同寻常,是李白想象奇特的诗文,是庄子无端崖的言语,是女娲信手造出的人类,是遂人氏的火,有巢氏的居„„
李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他有着异乎常人的想象,能够写出想象瑰丽的诗篇,而这些诗篇却一直被我们尊崇,可见他浪漫且浪漫得有理。没有浪漫便不会有“抽刀断水”的想法,没有浪漫便没有“对影成三人”的佳境,没有浪漫也不会有“举杯邀明月”的行为,没有浪漫自然不会有李白,不会有诗仙,也不会有令我们惊叹的诗篇。
李白的浪漫在诗作中尽现无余,那么庄子的浪漫不仅在文章中,就连行为上也是异乎常人的。梁王请他出仕,“愿以国事累”,可他却漫不经心地回答“吾将曳尾于涂中”。凡人都想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却选择了“曳尾涂中”,浪漫得无可奈何。不仅如此,在梦蝶之后,又萌发出“蝶梦我还是我梦蝶”的想法,离奇得让人惊叹。他的《庄子》也是如此,“无端崖之辞”,溢于字里行间,正是这种浪漫为他树起超脱世外的高格,不落于俗的形象,也使得千年之后的我们常常为他的浪漫所折服。他正如自己所说的大鹏鸟“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而南为”,不仅飞得高远,也飞跃了时空,在我们头顶上盘旋,让我们不得不仰视,这位千年圣人,不得不为他所折服。
如果老庄、诗仙离我们太远而不可触及,那么一些我们十分熟悉而又浪漫的大家则是可近可亲的。钱钟书是一例,天赋才气的他也如古时的才子一样有着傲气与浪漫,虽历经尘世洗染,仍有着微芒,《围城》的创作是体现之一。晚年的他仍会趁老伴熟睡时涂花她的脸,可见浪漫犹在。沈从文大师也是如此,虽不会游泳却又自诩一个猛子扎下去可以从河对岸出来,可见大家并非时时严谨。
如果没有浪漫,怎么会有遂人氏的“钻木取火”?怎么会有有巢氏的“教民以居”?浪漫并不代表着天地,天地却需要浪漫。
化
蝶
高三(13)陈建超
浪漫,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熟悉的是它的写法、意义,陌生的是对它内涵的认识和体会。
一般认为,浪漫是甜美爱情所独有的,但我认为最能打动人心灵,震撼灵魂的是悲情的浪漫。其代表当然是《梁祝》中双双化蝶的场景。生而为人无法永结同心,白头到老,死后化蝶方能在天比翼,双宿双栖。这样的浪漫最为可贵,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
生活是一碗清水,浪漫是粒粒白糖,让生命变得有味,让人生更加精彩。
无法忘却《孔雀东南飞》中,互相承诺共赴黄泉的悲壮。那份悲情的浪漫是凄美无比的生命绝唱,唱出了爱情的真义,道出了浪漫的内涵。海誓山盟,甜言蜜语是浪漫,只不过来得浅薄,在伟大的爱情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而以生命为基石的爱情自然牢不可破。
其实浪漫不只存在于爱情,对生活的豁达是一种浪漫,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是一种浪漫,对艰苦磨难的坚强也是一种浪漫。
踏足风尘,烦恼接连不断,人生总有磨难,豁达看世界是一种浪漫的生活态度。李 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正是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面对千军万马的那份镇定是浪漫,迎风呐喊心中的豪情是浪漫,那种不问红尘烦恼,归隐田园,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更是一种浪漫,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的高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就是浪漫的经典。浪漫的生活,可以是轰轰烈烈,敢爱敢恨,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存,也可是天高地远,平心静气,与那片云卷云舒的天空的交融。说到底,浪漫就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或宏大或狭小,或热情或平淡,或高昂,或低调,只要是你感觉舒适的,那就是一种浪漫。
回到《梁祝》中化蝶双飞的场景,最后两人为何要变为蝴蝶,而不是什么比翼鸟,连理枝之类的东西?其实,个中有作者的深义所在,所以生活的不顺,命运的不公,家庭的不和,思想的不同,种种串联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闭塞心灵的蛹,如何打破这种封锁,动力提供者是豁达,是坚强,是勇敢,是淡泊一切,一切串联在一起就是心灵选择的浪漫生活情趣。所以破蛹化蝶是一个解放心灵的过程。
浪漫,打开束缚;蛹破,蝶舞天涯!
磨难——生活的调味剂
高三(16)李学伟
磨难是盐,是生活的调味剂。没有磨难的生活是平淡乏味的。因而,我们需要磨难。青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经受着“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磨难;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受着大火的磨难;腊梅,“凌寒独自开”,经受着严寒的磨难„„这些花草尚能承受磨难,更何况我们人呢?
磨难能够考验我们,让我们拥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毅力。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是的,要能承担大任,就必须要经受磨难。
磨难能够激发人的斗志,使其朝着目标不懈地追求。越王勾践一战遭败,成为丧国之君,但他卧薪尝胆,不忘国耻,遭受种种磨难,终于使越国强大起来,击败吴国,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让越国再次成为强盛之国。
磨难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翻开史书,看着那些名留千古的伟人们,哪一位不是经历了磨难,方才取得成功?李白多遭贬谪,怀才不遇,才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绝唱,使他成为一代“诗仙”;薄松龄为自己题下勉励词: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到处搜集奇闻轶事,经历种种困难,惨淡经营了几十个春秋,终于著成伟作《聊斋志异》。
磨难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当你经受磨难时,你是否感觉到生命的痛苦?而当你克服困难摆脱困难时,你又是否感受到生命的快乐?我想,当你站在成功之巅上,回首过去之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在磨难中的挣扎,想到这,你就会体味到生命的滋味,从而更加珍重生命。
作文话题构思 篇5
提起作业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你呢?
请你以此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精彩构思
特殊的作业 结合个人经历,讲述一次令人难忘的作业。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给爸爸妈妈写封信。说真的,我还从没有给他们写过信呢。回到家中趁他们没有回家我写了一封信,里面讲述我对他们的爱,理解和感激,然后放到了他们的房间里。妈妈回家后看到了这封信,眼睛湿润了。
唉,作业!从生活中取材,讲述同学们对布置作业后的反应。
语文老师刚布置完作业,我的耳边便响了男低音的怒吼:“喂,课代表同志,你可该向老师提提意见了,每个星期都写作文,烦不烦哪!”还没缓过神来,耳边又传来了女高音的抱怨:“课代表,我可先给你打好招呼,这作文过两天才能交。”唉,这让人烦心的作业。不能按时交作业到时候老师又得批评我。
把天空还给孩子 从介绍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入手,结合时代背景谈论减负的话题。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应对以后激烈的竞争,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校中就打下扎实的基础,于是孩子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业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重。孩子稚嫩的肩头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责任,活泼好动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请把孩子的天空还给孩子。
作业
拓展对作业内涵的理解,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徐洋的美好心灵。放学了,徐洋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今天作文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做了一件好事》。天空中乌云汇集,噼里叭啦下起雨来了,徐洋突然想起邻居王二嫂今天在麦场上晒麦子后,去了亲戚家还未回来,徐洋跑到麦场扔下书包开始收麦子。麦子收完了,还算及时,王二嫂也赶回来了。徐洋回头去找他的书包,却发现作业本被雨水淋湿了。第二天徐洋把用新作文本写的作业交给老师,并说明原委。老师说徐洋交了一份很好的作业。
话题2 :成绩
成绩是衡量我们学习效果的一种尺度,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把成绩看得太重。 请你以此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精彩构思
我看“成绩” 结合自身经历,从否定某些人过于看重成绩入手,阐明应正确看待成绩的主题。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比成绩更为重要的东西。在学生们的眼里,成绩是荣誉的象征,是头脑聪明的表现,似乎只要考试成绩优秀就是好学生。其实学习成绩只是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表现,我们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高分,而忽视自身其他能力的培养。
没有“成绩”之后 逆向思维,设想如果有一天没有“成绩”会产生的结果,表现“成绩”也有其积极作用的主题。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成绩”的存在,我们肯定是高兴地乐开了花,课堂里洋溢着喜悦,但我们是不是也会有几许失落:不会再有收获的感觉,不会有胜利后的幸福,不会再有老师的教诲,不会再有爸妈的叮咛,不会再有同学之间暗暗的较劲。这样的日子会不会也很无聊?
分数 创作小说,阐释诚实比分数更重要的主题。
作文指导 构思 篇6
(一)构思之“不走寻常路”
作文,是构思。写作文,是把我们的构思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构思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我们作文的得分区间,却常常被我们忽略。阅卷老师3分钟左右就否定了我们辛辛苦苦创作的“得意之作”,大多是因为构思的单调。
构思,简言之就是想清楚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等。现在我们写作文大都缺少这个环节,拿起笔信手边写边想,效果往往不好。
常用构思方法有︰
一、巧设悬念式。悬念,是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并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神奇效果。
二、抑扬相生式。“扬”,是扬起、褒赞;“抑”,是针贬、抑制。抑扬,在于给读
者留下强烈的印象,避免文章平淡,使文势波澜起伏。如果目的在于扬.则采用“欲扬先抑”;目的在于抑,则采用“欲抑先扬”。运用此法于褒贬中求变化,造成跌宕多姿,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对比反衬式。将两种相对、相反的事物、情况、人物加以对照,相互比较,以便鲜明地展示特征、深刻地表现主题。具体操作可抓住事物的总体特征或个体特点,分清优劣,褒贬抑扬,在鲜明的对照中,显示作者文笔的灵活,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标题组合式。恰当运用小标题,能使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使用简洁的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减少过度文字的铺排,使重点突出;既可让文章疏密有致,卷面赏心悦目,又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人文素养,吸引读者注意。(运用小标题法构思,一可以让我们在具体写每一个小段落的时候,不容易跑题。二是构思的时候,看到小标题,就能够知道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写到,哪些地方是不是重复了,便于构思时充分地想好作文的方方面面。)
使用此法构思文章,应着意于小标题的琢磨雕饰,应做到一要“小”,其外延必须和本节内容一致;二要“短”,短了则凝练、含蓄;三要“巧”,或欲擒故纵,或悬念迭起,或幽默风趣,或层层递进;四要“新”,避免雷同,有独特的吸引人的力量;五要有文采,可以引用诗词、名人名言,可以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可以用特殊句式,可以适当使用数学符号、标点符号等等。
五、镜头组合法。指在写作过程中,借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将有关材料按一定的内容或顺序分解为一组组、一个个镜头,然后将它们有机地组接起来,用连续的画面来表现一定的主题。这种构思方法,可以用鲜明的画面代替繁琐的叙述和议论,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造成强烈的印象,文学色彩更为浓郁,取舍比较自由灵活。
六、拟人象征式。客观事物人格化是一种创新,巧借它物表心曲,比让人直接站出来诉说、收到更奇特的效果。
七、日记书信式。日记是生活的记录,或叙或议,信笔成篇。若将几则日记编排成
一篇作文,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这种模式既适用于回忆性文章,也可运用于虚拟想象作文。书信文体,表达方式灵活,可叙述,可议论,可抒情,可说明,而且便于倾吐深藏于心中的情感,在形式上也比一般的文章更新颖。考场上把写作的内容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出来,往往会给阅卷老师非同寻常的感觉。
八、双线组合法
两条线索,各有自己的流向,但要注意选好两条线索的结合点,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九、一矢二的法
选材要精,用语要精,力求一石二鸟,一箭又雕。下文中的“伤心儿女”即有二义:一为让人伤心的儿女——儿女的行为让人伤心;一为自己伤心的儿女——儿女为父母伤心。如此立意,一以当十。
十、误会巧合法
通过偶然事件的巧合,造成一种喜剧效果。由于信息隔绝,造成误解和错觉,推动情节的发展,就是误会法。运用误会或巧合,可造成波澜,使文章曲折动人。
(排名不分先后,根据内容合理选择,必要时可组合使用)
一、巧设悬念式。
二、抑扬相生式。
三、对比反衬式。
五、镜头组合法。
七、日记书信式。
九、一矢二的法。
四、标题组合式。
六、拟人象征式。
八、双线组合法。
考场作文如何快速构思 篇7
古人讲“意在笔先”, 这“意”就是审题立意。它是写作的第一步, 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因为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遗憾局面。所以,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动笔之前,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诸要素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设计出大致轮廓和具体细节。比如, 确定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选取什么材料和怎么组织、安排、剪裁材料, 从什么角度入手, 按什么顺序去写等, 从而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思路。那么, 如何进行巧妙的构思呢?
一、要写真实
所谓写真实, 就是记述或述说真人真事, 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文艺性习作只是偶尔为之, 但态度要严肃, 力求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质, 并同实用性习作严格区别开来。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 巧妙构思的意思并不是完全靠技巧取胜, 文章一旦依赖技巧, 只能说明写作者已经丧失了才情。没有感情的文章是枯燥的, 技巧越是精熟, 雕琢越是华丽, 越让人感觉不到真情实感, 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所以, 构思一开始就必须为自己定下感情的调子, 那就是从生活中的真实写起, 抒发真实情感。构思不排除对事件的嫁接和虚构, 这是文学的手法, 这和真实并不相违背。这里的真实是指生活逻辑的真实, 反映生活内容的真实, 还有情感的真实。学生要学会从自身体验中去寻找某种与之对应的情感, 然后把这种情感运用到作文中去。写快乐题材文章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幸福的生活, 写悲伤的文章不妨想想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失意和无奈。
二、确立主旨
确立主旨就是要确立一个中心思想, 并力争有独创性。主旨是文章的灵魂, 是一篇文章的情感升华, 也是一篇文章要表现的主要观点。一篇没有主旨的文章就好像没有思想和灵魂的行尸走肉, 也是一盘散沙。主旨可以是单一的, 也可以是多元的, 但必须在下笔前想清楚要写什么, 为什么写, 围绕什么来写, 写作者必须清楚地把握到这篇文章对读者来说有什么样的感受。
确立主旨要注意避免雷同。同样的一篇材料, 或者一个话题, 很多人都容易想起的主旨要尽可能避免。否则大家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一样的, 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 就很难取得高分了。不过, 学生也要切记主旨不可过于偏颇。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可以从事物的多个角度去立意, 要想人之所未想, 见人之所未见, 使文章主旨富有独创性。
三、筛选素材
学生在生活中会不断积累许多素材, 在阅读的过程中又能够发现和记住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 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但是一个好的写作者不会不假思索地拿来就用, 他一定会根据主旨把这些素材进行恰当的裁剪。对于材料要善于取舍, 没有用的一概删去, 毫不犹豫。唯有如此才能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否则只能成为素材的简单堆砌, 使文章缺乏逻辑性。
很多学生缺乏写作素材, 所以只好想起什么就写什么。这样的学生必须平时多看书, 善于观察, 最好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不仅能有效地记住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 还可以养成对事物敏锐的感知能力。此外, 使用哪些素材, 怎样使用, 素材间怎样过渡, 用何衔接, 这些问题都是在构思时就要想到的事情。
四、梳理思路
有了合适的材料, 也把材料做了精心安排, 接下来就要想从哪里写起, 到哪里落笔了。文章要有清晰的思路, 让人能看出文章的脉络层次来。古人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是有道理的, 如何破题, 如何切题, 如何展开, 又如何收束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写作者心中要明白各个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意它们的逻辑关系。有些看似松散的文章其实并不是逻辑上的松散, 反而会有非常严谨的内在顺序, 或者是情感的流转, 或者是时间的推移, 亦或者是事物的发展, 总之, 文章总会有内在的逻辑使各部分紧紧地串联在一起。
构思是严密的思维活动, 需要学生专心致志。倘若考试时有时间, 建议学生把写作的提纲写在纸上, 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要写什么, 用什么来写, 靠什么往前推移, 甚至能够写多少字都会一清二楚。巧妙精致的构思是成功的关键,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精心的构思看似浪费了时间, 其实是事半功倍。只有有了精致的构思才会有一气呵成、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潇洒。
摘要:考场作文时, 限于时间很多学生不懂得构思, 也没有养成快速构思的习惯。他们总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想起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即不能把握写作的方向和主题, 也不能把握自己所写文章的体裁。所以, 他们很容易写出“四不像”的堆砌文字来。这往往是造成考场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考场中快速构思, 意在帮助学生学会构思, 这包括立意真实、确立主旨、筛选素材、梳理思路等四个环节。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技巧,构思
参考文献
[1]文胡新.作文教学贵在求真[J].中国民族教育, 2009 (1) .
作文技巧——选材与构思 篇8
关键词: 真实 典型 新颖 准确 巧妙 严谨
一、关于选材
1、选材的口诀
熟悉最重要,真实才可靠;典型方有用,新颖为最好;不在大和小,关键在于巧;品味要求高,情真应记牢。
2、选材的要领
(1)求“真”。尽量写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如实的表现客观事物。如《背影》中的父子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无不真实感人。
(2)求“精”。要选择典型有意义的材料,以少胜多,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取3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感人至深。而作者写这篇文章之前,准备了20多个事例,如果全部写上去,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吗?
(3)求“新”。为避免“撞车”,要放弃“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如话题作文“战胜脆弱”,很多人会不约而同的写怎样和疾病作斗争。有位考生却另辟蹊径:写母亲下岗后在校门口摆地摊,自己觉得丢人,每次经过校门口,故意装作不认识。最后在亲情的感召下,感受到父母亲生活的艰辛,体会到了父母的爱,终于战胜脆弱,以母亲为自豪,变得坚强起来。这就避免了“撞车”。
(4)求“小”。有些学生为了创新选取重大的、热点的事情来写,但有时由于并非亲身经历,认识高度不够,反而影响了文章的感染力。要从小处着手,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通过一滴水去折射太阳。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变色龙》,写的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这样一件小事,却表现了深刻的社会主题,揭示了沙皇统治下警察制度的黑暗。
(5)求“品”。要想使文章提高品位,就得加强课外阅读,熟悉名言警句、诗词典故等,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及写作技巧,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星,梦的开始;月,情的寄托;雨,心的宁静;雪,纯洁无污。星、月、雨、雪,与我常相伴,星、月、雨、雪,我做人的原则。”这段文字,运用排比、反复,揭示文章主旨,语言凝练,效果很好。
(6)求“情”。可以是感情的触发点,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如《斑羚飞渡》中老斑羚为了拯救下一代用血肉之躯为后代们搭建生命之桥的情景,是多么感人啊!可以是事理的感情点,即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可以是生活的情趣点,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一定能收获美的情趣。如《山中访友》,构思新奇,作者满怀对生活的热爱,走进山林,与山中的“朋友们”互诉心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二、关于构思
1、析题。
(1)命题作文。一般要明确两点:一是“写作对象”,二是“写作题眼”。如《共享生命》,写作对象是“生命”,写作题眼是“共享”。
(2)话题作文。要剖析话题,挖掘内涵。如: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到底什么不该记忆,什么该记忆?请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分析如下:a、你爱别人,可以忘;别人爱你,不能忘。b、你帮助过别人,可以忘;别人帮助过你,不能忘。c、你对别人有恩,可以忘;别人对你有恩,不能忘。d、成功和荣誉,可以忘;失败和教训,不能忘。e、小事,可以忘;大事,不能忘。
(3)材料作文。要分析材料,选准感点。如:车轮对方向盘说:“你为什总是要控制着我,不给我自由?”方向盘说:“如果我不控制你,你会走上邪路的。”请从车轮和方向盘的对话中提炼中心,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感点:a、没约束的自由能找到吗?b、没约束的自由会导致怎样的结果?c、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2、切入。
(1)大题小做。如《谷多猫贵》,作者不直接写农民如何喜获丰收,而是写农村丰收后,老鼠成灾,猫儿自然成了农民的宝贝,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农村改革后的大好形势,可谓构思巧妙。
(2)欲扬先抑。如杨朔的《荔枝蜜》,先写自己不喜欢蜜蜂,待了解了蜜蜂的习性后,再赞扬蜜蜂,这样构思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更好的表达情感。
(3)设置悬念。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开头即写陈伊玲在初试、复试的表现判若两人,让读者急切的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这就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3、谋篇。
(1)列小标题。使用简洁的小标题,既有提綱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减少过渡文字,使重点突出。如《我这一年》,可列“喜、怒、哀、乐”为小标题,重点写自己的情感生活。
(2)对比反衬。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鲁迅的《故乡》,就有许多对比: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闰土和杨二嫂的对比,“我”和闰土的对比,水生和宏儿的对比等等,这些对比,表现了旧中国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运用排比。以排比的形式布局谋篇,可使文章内容紧凑,结构匀称。如朱自清的《春》,主体部分写到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4)首尾呼应。首尾呼应,可以更好的强调主题,加深读者印象, 使文章血脉贯通,结构严谨。如《穿越平凡的伟大》,开头:风从湖边走过,湖面荡起美丽的涟漪;风在田野飘过,染青了沉睡刚醒的禾苗;风在果园徜徉,把花粉撒在了希望的田野上。轻轻地、悄悄地,一种温柔的过往,竟使得这万物萌发出生机勃勃的幽香。风,便是这平凡的奉献者,它成就了一种可以穿越平凡的伟大。结尾:愿为一缕风,让爱和仁慈悄无声息的降临。这,该是一种穿越平凡的伟大吧!
参考资料:
《中学语文教材》
《中考作文精选》
写作文怎么构思 篇9
1、另类式构思。
如以“服务”为话题,学生可写由于父母对“我”的全方位服务,“我”完全变成“废物”式的“学习机器”,从而质疑子女教育问题。这无疑是一篇既有现实意义又较为新颖的文章。
2、逆向式构思。
逆向式构思就是从某个论点的对立角度确立新的观点,阐发新的见解,如班门弄斧——弄斧必到班门;杞人忧天——忧患意识不可无,防患于未然;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要不断进取。如我省辖市中考是以“喝彩”为话题,学生可写为“我”喝彩,“我”为别人喝彩,或生活中不可缺少喝彩等等,这些都是正向思维。有一考生立意为“拒绝喝彩”,理由是:我们不是为了捕得别人的喝彩而活着。作者叙述自己从小到大为得到别人的赞赏现而付出的种种努力,而使自己心身疲惫,进而提出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色彩,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
3、象征式构思。
有些话题,如“桥”、“路”、“网”等,都既有实在含义,又有象征意义。构思时从其象征意义出发,发掘话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象征式构思。如“桥”,不仅指实物桥,又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商桥”、“信息之桥”等;“路”可指信息人生之路、求学之路、竞争之路、改革之路;“网”指实物网,也指交际网、人生网、人情网、心网等。
4、比喻、拟人式构思。
比喻、拟人式构思,常常使作文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入题,既新颖又形象。如以“母爱”为话题的“母爱如一条河”“母爱如佛”;以“书”为话题的“书的滋味”“书的色彩”“生活是一本书”都不失为一个独特的.立意。拟人式构思的“过程与结果的对话”“规则的遭遇”等也都是较为独特的构思。
5、“巧合”式构思。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可以营造出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别有洞天”式作文。如教师授完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后,指导学生模仿这篇小说独特的构思方式,出人意料的结尾写篇作文。有位学生据此写了一篇习作《我和书》。文中讲一个穷孩子很想得到一本《战争与和平》。为此,他参加了俄文竞赛,他胜了……“发奖后,我抱紧书,兴奋地回到家,第一个告诉妈妈,妈妈终于露出了很久不见的笑容,然后她也给我一包礼物,当我打开一看,也是一本《战争与和平》,不由得怔信住了。
妈妈像明白我的心事似地对我说:“我怕你得不到这本书太失望……”很显然,这篇习作艺模仿了《麦琪的礼物》,却又反其意而用之,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6、“陌生化”式构思
构思作文400字 篇10
高大的胡杨昭示着挺拔的壮丽,弯弯的柔柳吐露着似水的柔情。枣树枝杈交错,用开裂的树皮向人们诉说岁月的沧桑;孤松默默生长,用累增的年轮忠实地记录着时光的流逝。万年青一年四季的青翠诠释了生命的活力,昙花一现引得人们秉烛观赏。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且每个人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
有人喜欢枝头挂满硕果的充实,有人喜欢夹杂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有人喜欢深山与世隔绝的宁静……由于志趣各异,感受到的美自然也不同。
审美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还体现在不同时期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儿时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痴痴地数着天上的星星,看它们调皮地眨着眼,编造着童年奇幻的梦。上学后,仰望星空,闪闪的星星,在夜幕下已经很少向我传达感情。长大后,离开了家乡,月亮和星星成了家乡的象征,常常牵动着我的.心,夜空便被赋予了思念和哀伤情调。高兴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不快时,“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其实,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世间的美,丰富多彩无处不在,给心灵插上审美的翅膀,也许,会猛然发现,自己一直在美的世界中翱翔。
联想,打开作文构思之门 篇11
一、运用联想,构思全篇。
联想就是由某人或某事而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由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概念。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写作中通过“睹物恩人”“由此及彼”等方式构思全文。富兰克林的《哨子》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作者开头写小时候我“付出了比它原價高几倍的钱买了一只哨子,让我懊恼得哭了”,联想到长大后走进社会,观察人们的作为,感到我遇到了很多人,他们都为一个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譬如名望、财产等,最后得出结论:人们所遭受的很大一部分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了错误的估价造成的,都是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显然,此“哨子”已非彼“哨子”了,作者由此及彼由浅人深的联想是展开全文构思的关键。
二、运用联想,深化主题。
由于联想受时空限制,作者可以灵活的组织材料,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深化升华。《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由物及人,借物抒情,由无私奉献的蜜蜂联想到不辞辛劳的农民,热情讴歌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文章的主题由赞美蜜蜂扩展到赞美劳动人民为了新生活而忘我劳动的无私奉献精神,深化了文章主题,增强了文章的美学价值。
三、运用联想,开拓意境。
通过联想,作者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本来相隔久远,相去千里的人或事有机组合在一起,以满足文章构思的需要。朱自清的《春》就是这样一则典范。
作者写春而不拘于春,在描绘“春花图”时,由桃、李、杏争芳吐艳,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 “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样的联想,既丰富了写景的层次,又开拓了美的意境。
四、运用联想,寄托情思。
写作中,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也可以借助联想。《驿路梨花》通过小茅屋的故事,热情的歌颂了以梨花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为人民为社会做好事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希望雷锋精神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像梨花那样绽放的愿望。这就是作者运用联想把小茅屋旁的梨花、哈尼姑娘与陆游的“驿路梨花处处开”有机联系在一起达到的效果。
完善构思,让小学生创新作文思路 篇12
一、立意要深,让文章耳目一新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并且在认知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慢慢形成自己的观点。对于作文中所出现的先定义命题能够拿出自己的见解,写出新颖的题材,用自己的扎实的文字点缀整篇文章,这些亮点足以获得教师的一致好评。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这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想象空间,有的学生的阅历浅,对于命题难免会茫然,从而会出现跑题或偏题作文。此时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理清命题人的用意,掐住要点,耐心揣摩。其中,学生作文中偏题或是跑题的现象有很多原因,有的学生粗心大意导致审题不清,这种原因屡见不鲜;也有的没有明白命题者的真正用意,而是随着主观臆想来行文构思,这种种原因都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仅仅抓住表层的含义,也要善于挖掘命题的深层含义。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根据行文脉络会发现作者在构思上下足了功夫,将人物之间的感情深深流露出来,描写的十分逼真,凸显那些奋不顾身的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让文章耳目一新。
二、设定情境,对材料进行模写
情境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情境不仅刺激学生的视觉认知,而且对情境可以开展模仿。教学情境中很多素材是进行作文构思的材料,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与选材也有很大的关系,提笔写作之前需要构思,构思的巧妙与精致关乎后面如何去选材。各式各样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不能死板硬套,要学会抓住主干,巧妙地将材料纳入作文中,不做作而又凸显特点与个性。能够吸引读者的文章往往都是构思巧妙,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作者所设定的情境中。例如:在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许多情境描写,作者善于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让读者联想实际。自然情境中主要描写天气状况、地理环境等,作者运用自然情境都比较善于描写感情,在环境恶劣的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种种举动流露出世间真情,让读者刻骨铭心。同时社会情境也是如此,作者刻画社会环境的恶劣折射出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薄;相反,凸显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很融洽等等。教师应教学生善于模仿优秀文章中作者的构思方法与语言描写,试着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如何在文章中设定情境的技巧。
三、现象列举,寻找不同写作角度
每篇作文的立意有很多,写作角度也是各式各样,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正确把握写作角度。想要培养学生寻找到不同写作角度的能力,需要教师训练学生在写作前学会现象列举。这不是表面上的列举,而是在理解命题的基础上的列举,现象列举也是对文章构思的一种形式。生活中素材很多,一些经典打动人的素材纳入文章中更容易博得阅卷教师的眼球。这些现象列举是需要学生抓住写作思路进行必要筛选而来的,并不是盲目列举生活中的想象。在列举前要适量进行筛选排序,采用最切入主题的现象给文章增添绚烂的一笔。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实际训练,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种种情况比如列举的现象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等。此时教师趁热打铁,给予学生更好的点拨与指导,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抓住写作的不同角度。这些现象的列举往往是从学生的角度,比如他们的心理、学习等,比较通俗化。学生要积极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列举一些能够折射社会现象或是凸显人物感情的想象,抓住人感性的一面,深化文章主旨。
四、推陈出新,唤起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在指导写作中都会为学生讲解一些作文模板或是一些写作素材,这往往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如果仅仅按照教师所列举的素材,这不但得不到高分,也不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不但阅卷教师容易产生阅卷疲劳,同时学生心理上也容易产生厌倦,作文失去了新意的色彩。每年开学,教师都会布置一篇作文,作文的命题也是老套没有一丝新意,这容易让学生把写作文这件事当成一种负担,不利于唤起学生写作兴趣。如果是新学期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教师可以换种表达方式让学生欢快地接受,改变对写作的想法,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写作。不仅仅要求学生选材要新颖,命题也要给学生一种新奇的感觉,学生处于知识储备比较单薄的状态,他们的好奇心十足,所以标新立异的文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写作构思方面能够尽善尽美,在选材方面能够严谨而具有特色,行文脉络能够清晰,写作思路层层推出,给读者焕然一新的感觉。当然,这些写作功底是需要学生慢慢积累才能练就的,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行文脉络的巧妙构思是作文的首要环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构思。这样,学生在审题时就能够学会细心揣摩。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努力配合,学生要抓住每次锻炼的机会,让自己能够准确把握行文的构思技巧。
摘要:写作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构思能力是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完善构思,旨在让小学生创新作文思路。
关键词:小学作文,构思,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冬琳.从构思心理过程谈小学作文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5(21).
[2]蔡美英.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作文[J].小学青年教师,2014(05).
【我的作文构思优秀作文】推荐阅读:
作文构思方法07-23
构思作文250字10-26
高考英语作文构思法09-15
话题作文的构思技巧09-15
作文构思的模仿写作10-09
初中作文构思专题训练07-17
上海高考作文立意构思11-09
中考作文训练之构思篇10-02
中考优秀作文如何构思技巧06-18
考场作文素材: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与构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