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学佛感悟

2024-10-23

人生学佛感悟(共11篇)

人生学佛感悟 篇1

人生学佛感悟

导语:佛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佛说:皮囊好恶,原是无常。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佛学是一门哲学,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人生学佛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人生学佛感悟【1】

我本身对佛教并不陌生,因为在我家乡潮汕地区,拜神佛风气盛行,从小开始就会被父母拉着去各个寺庙供灯拜神。每天去寺庙烧香拜佛的人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去祈求平安,祈求富贵,祈求姻缘之类,佛教负责安慰他们脆弱和惶恐的心灵,给予人以希望和勇气,还有心灵的安定。后来,自己慢慢接触了一些佛教的教义,佛教的视频,对佛教这个熟悉但又陌生的宗教有了新的了解。

佛教的核心在于“自觉”和“解脱”;通过自我觉悟,达到自我解脱的道路。思想精髓在于“自觉”,核心概念在于“解脱”。佛认为,人世间的所有苦恼,悲伤,只能通过自我觉悟,自我修持,最后自我解脱。佛教自身分为大乘,小乘佛教。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所谓菩萨心肠,普度众生;小乘着重自己解脱,能够脱离轮回之苦。人的一生极为短暂,只有寻找出生命的真正意义,才是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世间的一切物质享乐邪淫,只会蒙蔽了自己探寻真正意义的双眼。如果不能自我解脱,都要经受轮回之苦,都要经历人生的苦难,烦恼;但是如果自我解脱,就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用烦恼,六根清净。

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尊卑大小,只有真正的平等民主,任何一个人,不管是个怎么样的人,好人也好,坏人也罢,都可以平等的学习佛法,都有平等的机会解脱自己。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有机会成为佛。‘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而且,佛教也不承认有主宰世间万物的决定的神。

我记得在东北有一间大悲寺,寺庙里的僧人都是靠出去乞食维持生计,从方丈到小和尚,个个潜心修炼,令人感动不已。大悲寺不设功德箱,不接客僧礼,恪守戒律,尽心尽力普度众生。反观国内的寺庙,大设功德箱,铸造更高更大的佛雕像供众生跪拜。更有甚者,搞起了什么商业化,理由是紧追市场经济大潮,我只能说,只是极大的玷污了佛法!佛并不鼓励铸造高大的佛像,设立功德箱等等行为,它更注重的是人们的内心是否真正诚心信佛,真正受持戒律,真正拥有慈悲之心,真正潜心学习佛法。但是现今,社会太浮躁,人人都想不劳而获,急功近利,以为求神拜佛就能求来荣华富贵。佛教里有一样东西很重要,是为“福报”。福报,有多大的福报不是你决定的,是你前前世世的所作所为累积的,每个人的福报都不同,福报不同决定你今生的命运,但是你可以生多做善事,慈悲为怀,来增加你下世的福报。一些人以为拜拜神佛,添添油灯,就可以心想事成,自己不去付出,简直是妄想。也是世间对佛教的一个误解。

佛教,作为一个古老的宗教,我觉得佛就是一门哲学;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哲学;我个人觉得,用马克思主义里的辩证唯物思想来解读佛教,是对佛教的一种不公平。要能够真正融入了解佛教,只能用佛教的思维方式,佛教对事物的观点,来了解学习佛教,这样才是对佛教,佛法真正的理解。

人生学佛感悟【2】

自己是那种迟钝但尚有点善根的人,看过一些宗教方面的书,对佛教的也了解一点。感觉那与吃饭关系不大,没深入地看,对与和尚只能分得清的就是与我们生活中的人不一样,比如小说中的唐僧,会阿弥詑佛,还会念紧箍咒,行路还着意地不去伤蝼蚁的性命,然后一门心事取他的经,且注意到他也同庙里的和尚一样光个头,念念经也化个缘,我感觉少林寺的僧人还算有能耐,会武功,比较牛!

虽然知道佛教的和尚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着,只是没深想,为什么念念经也能混到现在。不然,单从吃饭的角度上来讲,这样也能解决温饱,自己也该出家当个和尚;也许潜意识中认为和尚的生活单调,也许自己生活方式从小就由家长或社会定好了,从没去有想当和尚的这种好事。

什么事情都应该深入地想一下的。作为人,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就与我们就不同,对人生,对宇宙,他一下想了个究竟,成为一个觉悟了的人,看到万物存在的本质,一切存在的本源都让佛看透了。

现在接触佛法,知道众生都是佛,自己也是没有觉悟的佛。

其时,自己对佛书同看其它书一样,看过就算,无信亦无愿更没有行。对佛法也不取或淡漠,可有一句应无所住,一切生其心却留意,也许是因六祖大师慧能是由这句话开悟的,我想一个不识字的人,因开悟便得了智慧。生活中愚笨之人缺什么就想什么,我对这样就能生出智慧的情况就有一种向往,仅向往而已,尔后记住了这一句话。

应无所住,一切生其心。记住了这句话,让我潜意识中知道,心自己也能生智慧的。就像我码字,平时人家作家写文字的时候,天马行空,无中生有,而我写的就像这正码着的字,心有所想,日常积累的感受,完全是有迹可寻,字字能控制且能把握自己要写的,不用想象,自然流露的就是。

走多远的路,就说多远的话。就像我对智慧的认识一样。你这人只识字,能看懂我写的这样文字。可佛开悟得到的智慧,与此并不一样。无智亦无得。心经上这样讲的,就像我们认为的佛明明说法39年却讲自己并没说法一样。这种觉悟,由这种智慧生出的认识,自然不是我们所能明了的。

佛教是什么?这点是我现在要认识清楚的事。

我知道悉达多王子在菩提树下为一种使命坐下了,且坐的时间还很长。从书上知道,那种不吃不喝打坐很久的和尚有很多,平常人七天不吃不喝可能就永远不用吃喝了。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远不只七天,就这本身来讲,出现任何奇迹,佛明了任何事情,对我们从不修行的人来都应该是正常的。

悉达多王子是人,至少是个真诚的人。当我们还为吃饭发愁哪,悉达多作为一个必定能成为国王的王子。当你为权,你为利忙的时候,作为没觉悟之前的王子,全是他所拥有的。也就是说凡夫渴望的事,对悉达多而言不过正在领受而已。但悉达多放弃了,放弃了他作为王子所拥有的一切。

没觉悟之前的王子,看到人有生老病死,就想帮人也帮自己解决这种问题,这也许就是缘起。这多大的志向,说做就做,唐僧就是这样,不到西天取回真经,就不去做其它的事了。正是如此,悉达多了悟了一切,他解脱了,了却了心愿从容地从菩提树下站了起来。

释迦牟尼佛看到一个我们平常人看不到的世界,他了然了一切。

井底之蛙看到的与佛祖看到的究竟有多大的差别。这就是境界的事,作为没有证得的,谁也别去说,也别去猜。

佛找到了,获得了他所获得的,这是令众生脱离苦海的法门。这是众生需要的吗?这是基于悉达多才有的成就。人也许都太自以为是了。对没有明了的世界有多少人能直接领受,传法也太难了。但有人需要,这才是他必须要做的事,唯有如此,才是他存在的最大的价值。不然,我们真无法了解和尚这一个行当了。

于是佛祖大开方便之门,说法三十九年,遇到瞎子就说瞎话,遇到哑巴就打手语,管你什么器根,怎么能让你进入佛的境界就怎么说。条条大道通罗马,进了罗马城就成。知道目的地吗?我想佛最恼的是凡夫根本就不想去那个地方。

梨子是甜的。甜的自己也要吃后才领略到这份甜。佛的智慧与慈悲在于修路筑桥,不能代替凡夫行走。佛从山上下来,又把上山的路给修好,爱玩不玩,生老病死反正在你不觉悟之前一直就存在着。

我没有觉悟,我对佛法有了一点认识,我在医院照看我母亲那段时间,我看到医院走廊上呼嚎的病人,苦的意识很强烈,病不在我身上,我可以没有思想,只身感同受,那一刻,正如金刚经上说讲: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就是佛要让我们明了的。我们无法明了,佛又在我们无法达到的那一刻,继续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通。这时候,我明了佛证的智慧与我认为的智慧的不同,这时候,我明了佛固有的这种大的悲悯。

我可以通过知道的一点佛理,解决一点我遇事所产生的困惑,佛理在我当下的生活就像一剂药,吃一点就可化解我一点烦恼,不用先上山,上山也许是一种侈望,但如果你生气的时候,如果你对一些常识的问题思谋不透,他人的开导,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让你阴霾的天空,晴空万里。你能不说,他人是佛,是点化你的仙人。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你相信的就是一种很受用利器。

佛法的妙用不仅在于使用,不仅是解决眼前这点滴的迷障,是不是可以这么想,佛千辛万苦证悟到的,以至于他致力的是解决我们的终极的问题,就是让我们看到佛在山上看到的真实的风景。

从这一点上来讲,佛看重的不是他说的法,正如他说讲的,我们是过河,过了河,还用再背条船上岸?

这证悟佛所证悟的,这就是我们学佛的根本。

人生学佛感悟【3】

一、根源

细细想来,我对佛教有很深的机缘,在我最亲近的人中,有不少是虔诚学佛的。

岳母就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在家人反对下坚持修行数十年。我不知道她皈依了没有,但她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敬佩,她的很多作为我难以企及。比如经常徒步几十里去化缘修庙,不论风雨每天坚持早起烧香供佛,每逢重大日子总会在寺庙里洒扫帮忙。去年冬季岳母去世的时候,面色红润,神态安详,宛若熟睡,令人赞叹。

二哥是个皈依了十余年的居士,研读了大量大部头的佛教经典,学了许多学佛体会和感想;经常请佛书四处送人,广结佛缘;积极开展各类义诊,从旦至暮,无暇休息;处世积极认真,从不抱怨懈怠。在二哥的带动下,年逾七十的父母也学会念佛。

大哥也是个佛弟子,跟随在前店子千佛洞里的师傅学习三个多月,那位师傅据说是佛学院学生,精通佛教义理和经典咒语,大哥能把大悲咒倒背如流,曾经一年多时间坚持吃素,一生不沾烟酒、不玩麻将。

对我来说,最大的幸运是我所生活的县城里有个罗汉洞,住着一位德高望重、道行高深的宽福法师。我时常爱到罗汉洞闲转,能亲耳聆听法师的教诲,是我累生累世修来的福分。

二、机缘

虽然我身边有这么的信佛居士,也经常和法师亲近,由于我业障深重和愚昧执着,一直没有发心学佛,甚至在心里对佛菩萨有排斥心理,有过不少毁佛谤佛的言论,造了不少口业,现在想来后悔不已。

忘记了去年什么时候,我到罗汉洞闲转,顺手拿了地藏经回家。本想仔细读读,就像读小说杂志一样,可是我读不进去,一个是晦涩难懂,一个是读经时总要瞌睡,一个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打岔干扰,于是随手放在一边去了。今年正月,也许学佛的机缘成熟了,加了我很多年却一直没说多少话的听松,突然冒出来和我答话,介绍我加了李飞骏为好友。因为听松把李飞骏吹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和李说几句话,向他提起了我读地藏经读不进去的情况,李说这是我孽障太重的缘故,要消除孽障才行。问怎么消除孽障,回答说,读地藏经最有效。就这样,我发心到年里读地藏经200遍,慢慢和佛菩萨走得近了。

还忘了一件事,大概是前年吧,我空间了转载了一位国学大师讲课视频,大师讲课时神采飞扬,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随手拈来,倒背如流,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其中就听到背诵心经“空中无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段。停大师的口才真好,滔滔不绝,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于是发心背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看心经讲解视频。背会后,心头涌起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就像找人倾诉,于是就经常来罗汉洞,找宽福法师,说自己的粗浅的理解和想法。很感谢宽福耐心听我说,听我谈感受,不嫌弃,不耐烦,不躲避,给我很大的鼓舞。当时法师给我将了很多关于佛菩萨的境界,可是我一直是很实心木头,不开窍,没有听进去多少。但就是那一段时间,为我后来学佛种下了根源。

三、学佛

说实话,我学佛从来都是顺其自然,听之任之,从没想达到什么成就,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我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消除孽障,反正是累生累世做了很多坏事,造了很多孽,欠了很多帐,我学佛是来还账的,是来赎罪的,而不是成佛成菩萨的。在我的理解,造孽是欠账,是负数;功德是盈余,是正数。正数不敢想,负数争取消除干净。

随着学佛的深入,我逐渐理解到,消除孽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长年累月循序渐进的结果。因为在今生之前,不知经过了千万世千万劫,所造的罪孽可以说是汪洋无极,没有尽头的。要想完全消除干净,把欠的陈年旧账完全还完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千万生以来欠下的帐也许需要千万生去还。感恩佛菩萨的慈悲,为我们指明了正确道路,让我们认识了自己的过失,教给我们忏悔孽障、悔过向善的方法。不管以后还要走多远的路,毕竟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就是个良好的开始,说明我们开始由负数向正数在转变了。

再后来,我又逐渐体会到,消除孽障的过程,就是成菩萨成佛的过程。当把所有的孽障完全消除干净的时候,也就是成菩萨成佛的时候。其实孽障和佛菩萨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都说佛菩萨是个福德最圆满最究竟的人,也就是消除孽障最彻底最究竟的人。从最底层的地狱恶鬼、到人道阿修罗道天道,到阿罗汉菩萨佛,就是一个纯恶无善、半恶半善、无恶纯善的递进升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学佛道路上每走一步,罪孽每消除一点点,就是向佛靠近一点点。因此所有学佛的居士,出家在家的师傅,只要皈依了,向善了,就是在一点点地进步。因此不要怕前路遥遥无期,不要怕困难重重,只要我们努力,坚持,不灰心,不退转,总有一天会到达彼岸,成就圆满佛果的。

关于学佛的方法,开始我主要是诵读地藏王菩萨本愿经,间杂着在上下班的路上小声念佛;有时候在礼拜天跟着法师居士们念佛绕佛,再后来就是每早上拜一炷香的佛,最近我加入了圆满菩提的群,每天早上5点40分起来,跟着群里的佛友念20多分钟的佛声,感觉很不错,受益很大。当然学佛的法门很多,有八万四千法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相适应的一种法门,但从前贤大德的经验来看,念佛是第一位的,诵经拜佛是第二位的。学佛不需要高深的知识,不要聪颖的理解力,但需要恭敬心,虔诚心,这是学佛的前提。只有对佛菩萨恭敬,你才能一心不二,才能专心深信。恭敬,坚持,善为,是三位一体,不可或缺的。善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要求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布施忍辱发心等。

四、解悟

在我对佛菩萨境界的理解来看,所有的佛菩萨,所有的众生都是一体的,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人,不存在你我他,不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更不存在佛菩萨和众生万物。所有这些区别都是业力作用的结果,都是幻觉。随着修行的深入,境界的提高,就会慢慢消除你我分别,逐渐归入到清澄一体的境界中,在这个境界中你意识不到有个我字,也意识不到周围环境,所有的意识不是有意的,而是自然流露的,是从真心里面流出来。一旦你想干什么,有意干什么,加入了自己的意愿,你就从境界中被剥离出来,堕入凡尘了。

佛是最高最彻底最究竟的境界,是最原本的真我,是所有一切生灵、一切菩萨众生的本源。净空法师说,佛是性德,菩萨是相德,其实除了佛是性相外,菩萨、天、人、地狱其他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都应划归到相德的范畴中来,只不过菩萨的业力浅,离佛最近,地狱业力重,离佛最远。不管那一个阶层的,都是佛性德的外在表现,和佛是一体的,是佛不同侧面、不同层面的显相。比如说,一个男人对妻子来说是丈夫,对父母来说是儿子,对儿女来说是父亲,对单位来说是员工,对国家来说是公民。所有这些角色其实就是这个男人在不同状况下的体现,是相德,而这个人是性德。性德亘古不变,相德随境而变、随业力而变。这样来说,我们学佛就更有信心和动力了。

其实,就佛来说,有无量无数的佛。阿弥陀经里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有十万亿佛土就有十万亿尊佛。在我理解,这么多无量的佛其实就是一尊,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无二,和其他诸佛无二。佛本一尊,佛号各别,佛是性德,佛号是相德。不同佛号表现的是佛的不同相德,原本上没有区别的。因此我们拜佛,拜一尊佛等于拜万亿尊佛,诵一声佛号,等于诵万亿尊佛的佛号,要在学佛拜佛上没有区别才是。只所以各个寺庙里供奉不同的佛像,是因为我们凡夫区别心太重,用不同的佛来代表凡夫心中不同的欲求。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随机随缘而已。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篇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其中的儒家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最为深刻,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社会的文化根基影响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佛教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逐渐被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接受,最终把影响力扩展到整个中国社会,至今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佛法不但在我国的宗教方面占尽优势,在文化方面,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相对的,佛教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中国化的佛教,深具中国文化的精神与特色。最终,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独特文化体系。作为一个年轻人,才疏学浅,我无法阐述儒释道三教合一这个宏大的命题,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谈一谈对儒家思想的看法以及自己的学佛感悟。

我的学佛感悟

佛法贵圆融,圆者,自始至终,周而不破,故能无穷极,无障碍!融者,如火熔炼万物,熔金为水,化至刚为至柔;亦如大河容细流,天地容江海,泰山容众石,以成其之大、之广、之博、之深,乃至于浩渺无穷。流水处万物之下,故能静水流深,在岁月中长存,返照世间一切精妙的物象,现汹涌澎湃之像、连绵不绝之像、空灵超逸之像。故知,水能容世间一切物,现世间一切像,是以圆融,恒为佛法,亦为入世法、处世法!

佛经有言,历经千万劫方能成佛,与千万劫中之今生,当求圆满自在!圆满为自在之因,自在为圆满之果。自在何解?得大自在,得法自在,得道自在。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瞬间,即为最圆满,最奥妙的自在。禅宗修持“微妙法门,不立文字”的宗旨和大德高僧不断弘扬“自见本性”、“心外无佛”的大意,就是最得大、得法、得道的自在圆满!

如是我闻,为何言大?能大方能小!大者,博大精深之意,小者,非常人所谓之小,精微奥妙之意也!大如须弥山,小如菩提子,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得此境界者,可谓得大自在!自在故无畏,自在故无惧,自在故无碍。世间万物,皆为我所用,为我所有,与我同体!吾才之多少,将于风云并驱焉。以得大自在故,得大智慧,得大福德,得大因缘,得大清净,得大解脱,得大圆满!得大自在者,于佛门称罗汉,于道家称真人,于儒家称圣人,入世则为治世之尊,出世则为仙林隐逸!

如是我闻,得法自在,何者为法?戒定慧即为法!勤修戒定慧,灭除贪嗔痴;去迷还觉,去染还净,觉而不迷,正而无邪,清静无染。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修戒则能完善道德品行,修定则能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则能培育智慧。“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为依佛法修行的状态,尤为刻苦磨砺之法!佛法艰深,实难以见性成佛,听闻佛法,首先得要前程恭敬,常思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心怀欢喜,也心怀慈悲,发深入经藏之宏愿,起普度众生之慈悲心肠!无法即如黑夜暗行,虽然历经荆棘瓦砾之苦,而终究是无路可行,此谓之为魔,魔亦有道,非正道也。彼成魔者,非不用功,非不练习,只是不闻道。道如大路,平方正直。唯有依佛法行正道,方能修行有成!

如是我闻,得道自在,何者为道?天地浩渺,长存不变之内在规律即为道。中国画自古有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至广大,尽精微,得此境界者,可谓得道自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为修行得道的状态,以此开悟指引众生,见性成佛的妙处!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天近,法乎自然,物质有穷,精神无穷。《易》曰:“道成而上,艺成而下”,道成艺成,即为当今所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道法自然,自然就是天地已然而然的大存在,自然就是大美。美是什么?美就是造化,就是自在之物,就是亘古不变的,不假言说的客观。正确的审美又是什么?就是摒除伪善、谬说、荒诞、扭曲、矫情、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回归宇宙语本体的和谐、淳朴和本真!

学佛的终极目的,乃是破除狂妄偏置。狂妄偏置本非圆融无垢的所有,而是来自于自身的颠倒梦想,使人烦恼丛生,背离万法的实相。只有将这种障碍的根本错误除尽,方能证得无上菩提,把心放大到无量无边,和宇宙契合,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刹那,一微尘始终与那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宇宙同在。

心若为无明烦恼所困扰,内心妄念不断,大起贪嗔痴,心就是地狱,无明之火日夜煎熬!若是能够断除贪嗔痴,去除欲望。内心光明清净,远离颠倒梦想,则心就是净土。净土就在脚下,大地皆为菩提。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时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学佛能有几多时?参悟能有几多时?学佛最大的感悟就是,珍惜生命,活在当下,关爱自己!以求圆满自在!

世界多藏龙卧虎之辈,我们后学未进,当以圆融之道,潜心静修,大德高僧,证佛门无上之法,在家之人,证建功立业之法。圆融自在,一切无碍!

妙悟不在言多,最后,写上大乘无量寿经中我最喜爱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能证知。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参考文献:

[1]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2]《金刚经》,《心经》,《大乘无量寿经中》;

[3]范曾,《范曾谈艺录》;

[4]范曾,《大丈夫之词》;

[5]《佛家与儒家》;

[6]《论儒学与中国佛教》;

学佛心得学佛计划 篇3

学佛至今,一直是按照上净下空大德法师的教导“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部《佛说阿弥陀经》和念阿弥陀佛佛号就是我的早晚课。初接触佛法时,能遇到净空老法师的讲经视频是我的福气,也是老法师救了我的法身慧命,今日才能念佛修行,感恩恩师!说真的,才开始学佛的时候真是障碍重重,我知道,这是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业障深重的缘故,忏悔啊!

自从学佛以后,慢慢的我整个人都在改变,听老法师的教诲,才发现人生的不如意都是自己造成的,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原来我身上有那么的坏毛病,作为中国人,老祖宗留给我们那么多优良的传统美德,在我身上是一个都找不到啊!不学佛感觉还良好,感觉世上就我一个是好人,学佛后才发现,世上都是好人,就我一个是大恶人啊!真是惭愧万分,忏悔不已啊!从此,不再和父母顶撞,不再爱慕虚荣,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心烦意乱了,找到了做人的根本,也找到了正确的人生之路啊!学佛也把我的命运改变了,我并不求大富大贵,身体健康,这个改变就是将我一个罪恶的地狱众生,改变成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子。

听经、念佛是末法众生的必修课。才开始听老法师讲经说法的时候是断断续续的听,因为自己业障太深重了,一听经就昏沉,掉举,听不进去啊!很多都听不懂,听不明白,这是没有智慧的缘故。可能是佛力加持,我还是很完整的将老法师讲的《了凡四训》和《阿弥陀经要解》听完了。其他都是看“学佛网”上老法师讲经说法的文字记录,这也要感谢明华大德及一切护法菩萨们为网络学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佛道场。反正每天听经闻法不能少,如果不听经、念佛就不知道如何正确的修行,就得不到学佛的正确指导,更得不到学佛的真实利益!

学佛之人,必蒙佛菩萨的加持护念!末法时期,以我们烦恼炽盛,业障深重的凡夫来说,没有佛菩萨的加持护念,是不可能念佛修行的。从我个人而言,因要上班,学佛时间不是很自由,所以学佛后也想跑道场啊!可老法师也经常劝导我们,不要去跑道场,就在家老实念佛,在哪念佛,哪里就是道场,可心里还是不老实,就想去跑道场,可佛菩萨慈悲啊,当我想去跑道场的时候,偏偏没那个机会,心想算了!还是呆家里老实念佛吧!学佛至今也未到过任何的道场。我学佛的时间不长,但是听经闻法,让我明白了,学佛是为了成佛,念佛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是末法众生,生在五浊恶世,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烦恼众生,根性漏劣,是顿根中的顿根,下下根的凡夫啊!想要在这个世界靠自力成佛,那是不可能的。唯有依靠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的加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才能圆成佛道啊!只要我们有想念佛的心,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佛就会为我们安排好一切,所以念佛是最稳当的修行法门。我感觉我学佛一路走来,都是阿弥陀佛为我安排好的,每次听经闻法的内容好像就是针对我这个生死病人准备好的良药,能让我获得最直接的帮助,一点一点的让我深入经典,获得学佛的受用。近来听东林祖庭——大安法师讲的《净土资粮——信愿行》,更加使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大增。

“大安法师: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开示的也非常清楚,“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你能不能往生,全靠你具足信愿。如果你具足信愿,虽然是散乱心念佛,也能往生。”很多念佛行人都怕自己没有达到功夫成片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祖师大德早就为我们开示到,只要具足信愿,散乱心念佛亦必往生。今生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可是信愿我们都真的具足了吗?这个信愿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念佛几十年也未必就是深信切愿啊!如果信愿是那么容易就做得到的,祖师大德也不必那么苦口婆心为我们讲经说法一遍又一遍了。当今高僧大德上净下空老法师至今讲经说法53年,为的是什么?就是为帮助我们末法众生建立求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信愿才讲经说法的啊!老法师的一片苦心,我们怎能辜负?让我们要“看破,放下”,“老实、听话、真干”为的就是真信真愿啊!

现在回想一下,近来才深刻体会到老法师说的那句话了,听经、念佛是不可以缺少的,更不能中断啊!末法时期的我们是没有正知正见的,如果不依靠佛的经典和祖师大德的讲经说法,我们怎么可能出离生死苦海?出离六道轮回?圆成佛道呢?经是一定要听的,佛是一定要念的,行、解并行才能得到真实利益啊!也一定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很幸运,一接触到的就是老法师的讲经说法,一接触到的就是净土法门,我没有走弯路啊!

能念佛就是大善根,可能宿世我就是个念佛人吧!我也深感惭愧,既然宿世念佛,为何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今日却还在六道轮回,真是惭愧啊!这就是说宿世虽念佛,可能是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也就是没有深信切愿,才没能往生!可想而知,这个真信真愿有多难。真是佛说的,难信之法啊!今生再次遇到念佛法门,我不会再错过了,因为有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愿力的加持,一切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交给阿弥陀佛来解决,其实阿弥陀佛早就为我们往生做好了一切安排,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就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通行证”,我们这些苦难的众生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成佛!

愿我学佛以来一些粗浅的心得体会,能供养一切大众菩萨们,悉发菩提心,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倒驾慈航,普度众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佛语经典语录 篇4

2、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3、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4、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5、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6、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7、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8、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9、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10、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11、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12、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3、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14、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5、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6、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7、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8、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19、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20、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21、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22、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23、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24、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25、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7、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28、真心是菩萨净土。

29、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0、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31、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32、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33、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34、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35、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36、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37、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38、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39、1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41、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4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3、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44、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45、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46、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47、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48、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49、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50、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51、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52、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3、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54、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5、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56、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5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5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5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60、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61、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62、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63、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64、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65、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66、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67、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68、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69、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70、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71、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72、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73、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74、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75、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76、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77、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7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79、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8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81、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82、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83、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84、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85、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86、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87、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88、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8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90、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91、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92、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93、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94、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95、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96、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97、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98、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99、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人生学佛感悟 篇5

2. 时光如此珍贵,只是我们一去不回。

3. 陌生,是为了躲避一种熟悉。舍得,是为了更好的拥有。

4.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5. 看不清的东西,就让它继续模糊下去吧。有些事,有些爱,有些情,有些人,看得太透彻,反而会受伤害。

6. 友情和爱情一样,没有经营,最后也会形同陌路。

7. 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

8. 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9. 那么多事情,和青春绑在一起就是美好。离了青春,就是傻帽。

人生学佛感悟 篇6

不经意间,我在人生道路已跋涉八十多载,回顾过往,感怀良多。

人生就是一条路,一条不平坦的路。累不累?确实累,苦不苦?真不苦,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幸福,这就是中国人的人生路——上养老,下抚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条路上。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精神就是信念,是追求,是梦想,是中国人的志气。“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不在财富有多少,官有多大,只要有爱心,懂得感恩,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句话:心中有阳光,放到哪里都灿烂。

学佛的几点认识专题 篇7

肯定是错的,尤其是在家居士来说,现在这个社会生活本来就艰辛,菜比肉都贵,老人的汤,孩子的奶,哪点不用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是合法的合理的,我们求点钱来补贴家里,用这些钱来做功德有什么不行的。

学佛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现实。很多人一提到求财,马上就说:“哎呀,你的想法有问题啊,学佛人求的是解脱,不是求现世安乐。”如果学佛不求安乐,大家何必去涅磐。学佛不求安乐,何必学呢?五浊恶世已经够苦了,不求安乐在这里就好嘛!何必往生。现在这个世界安乐的基础就是温饱,有套自己的房子住,免得让老天当被子,那样老天也太辛苦了,给这么多人盖。多点钱我去扶贫也好,造佛像佛塔都行。前提是你有钱。

很多人都有家庭,你布施要量力,但是量力人家又说你这样福报小。随喜人家说你不真诚。不要忘记你还有家庭,家人还要吃饭,能多帮家里点是点。我们修佛,先要让身边的人高兴,而不是为了自己往生而连累身边的家人,如果连累家人的人都可以往生,那佛就不是佛了!

2、很多人看似修行很深,说话引经据典的。那人真有学问么?

有人说了,他施了药,服不服要看我们了。明确的告诉他不服。他的药就有问题。

气虚的人吃人参是救命,气盛的人吃人参是杀生。肚子有问题的人不可吃巴豆。

那个医生偏偏开的就是害人的方。

经典是好的,这个我也承认。不饮酒也是戒律吧,可是有时候人生病了,必须用到酒,那就不算犯戒。

说是方便法。在家居士如果都按寺院一样那都出家算了,你何必在家。不还是放不下。别说什么父母不让啊!我顺从他们啊。真要让你走,你还要思考思考呢!

说话要讲白话,跟现代鬼讲古代言,我想现代鬼他们也听不懂。干吗不用白话呢?

说就要说我们自己的经验,用我们自己的话说,看和经典是不是一样。绝对不是一来就是经典。

3、求佛还是求自己。

当然是求自己,禅宗是见性成佛。这个性是在你自己那里还是在用石头、铜、金、银等做的佛像里。

修净土的人说了,我们只念佛号就行了。就算你往生了,依然要去见性。学佛的人很多都学迷了,求佛求佛。

你现在求佛给你点粮食,给你的水。你看他能给你么?

人一定要靠自己,修道学佛也是。

人靠自己的手来吃饭,来工作。不是靠佛。

人家不学佛的人多了,不一样吃饭,生活。有的还比我们生活的要好的多。

为什么?人家努力了,自己用血汗拼了个天下来。

我们呢?天天靠求佛过日子么?

心中已然有个佛了,就让我们依据老师(经典)去生活。把老师教的东西用到生活里。而绝对不是把老师的话带到嘴边,成了口头禅。

佛教很多东西是适时而兴的,根器高时禅宗性,业力大时净土兴。

好比讲“空”龙树时代人们执着“有”所以讲空,后来人们执着“空”所以讲“有”

现在这个社会不是空,也不是有,更不能落中间。

那我们落在那里,就是2个字“随缘”

我们去努力工作,去努力行善,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和那些佛像无关。

求佛求相应,你和谁相应。是和石头等做的佛像相应,还是和自性佛相应。

做人要实际,要知道我们是人,是人就要吃喝拉撒,这个是基本的。在高修行的高僧也需要吃喝拉撒。

大家都知道的星云法师,你们可以去问问,他老人家是不是也去吃喝拉撒。

说话做事要看脚下,要稳稳当当的。

释迦佛他老人家还去舍卫大城乞食呢?何况我们。

我们向谁乞食,幼时求父母给食。长大靠自己的工作得食。

所以一切都要自己去做。

我们的老师(经典)告诉我们如何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那我们就遵循老师的教导去做,一切不违犯就好。

很多人眼高与顶,讲古言吾未可不及汝。

学就要学到家,不要把老师的意思弄歪。

行就要行的准,不要把老师的路走岔。

生活要靠自己去拼,去合法合理的拼。

学佛要学透,要明白这个佛在那里?

在石头等做的佛像里,我们现在学佛就是要做佛,我们现在就按佛的标准去做。

把佛学融入生活。不是让自己脱离生活。

在家学佛的人,一定困绕多多。第一个问题就是钱,没有钱在这个社会上不会那么洒脱。

而我们又不可能出家。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是第一位的。

我们要学佛,必须是我们要活着。我们活着的基本条件就是吃喝拉撒

衣,你现在修道在城市里不穿衣服试试。

食,你现在修道一点的东西都不吃试试。

住,好解决,天桥下,车站里,怎么不是一天啊。那是你没有70的老父老母,小小的孩子。

行,可以靠走路解决问题。

学佛的人无论你吃什么做什么,以上都是基础。

有父母的有孩子的体会会更深。

学佛就是要成佛,往生是最简单的路。但是又最难。

尤其是在家的人,我们要照顾家人有工作要做,有人的地方就有交际。

我们行善,做事情合理合法,符合戒律。比如饮酒,我从做生意那天起和任何人都不喝了,过年了亲戚都来了,要和我喝,我说跟他们说:我学佛了现在不喝酒,多多包涵。

我想多数人都会体谅你。遇到个别难缠的,我就不喝你能如何呢?可是有多少这么纠缠的人呢?

往生的条件:

1、1日-7日一心不乱,称诵佛名。

2、没有现世阻碍。(你欠人好几百万,你看你能往生吗?)你杀了人,业依然重,如何直接往生?

在家人保证往生的基础应该是:

1、让身边的家人幸福

2、让认识你的人快乐

3、心中的佛时时存在

4、念佛要用心不一定用嘴

5、面对现实

6、行善积德

7、合法合理

能做到这些就不容易了。

禅语人生人生感悟 篇8

2. 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3.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4. 善恶之间,总在一念。一念错,全盘皆输。

5.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6.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7. 逆来顺受,顺来忍受。

8. 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9.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10. 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11.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12. 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

13.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4.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15. 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16. 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17.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18. 错误必生烦恼,罪恶终归毁灭。

19. 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人生学佛感悟 篇9

1、《人人需要智慧》

托尔斯泰认为:

“智慧就是懂得生活的任务

以及怎样去完成”。

一个人能够正确评价环境,

能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能够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

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

能够以积极心态去解决困难,

能够知晓别人并与之和睦相处……

这就是人生智慧。

每日提醒:人人都可以成为智者。

人生顿悟:智慧可以照亮人生之路。

2、《正确认识自己》

《生活之路》忠告我们:

“在了解上帝之前,

人必须先要了解自己”。

当我们心平气和地准备学习智慧,

努力去争取做一个智慧人士的时候,

首要的任务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我是谁?”“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

“我为什么会痛苦?”

“我的立身资本是什么?”

“我的弱点和缺点在哪里?”……

每日提醒:缺什么,补什么。

人生顿悟:学习

3、《守住自己》

有时你羡慕某人位居高位,

显赫风光无比,

真后悔当时怎么不留机关好好努力;

有时你羡慕某人经商不久,

就积累财富无数,

真后悔怎么没有下海经商;

有时你羡慕某人工作舒适,

悠闲自得,轻松自在,

真后悔自己还置身于繁杂的环境之中……

你越是这样思想,越会活得没有人样。

每日提醒:不要盲目与人攀比。

人生顿悟:你就是你。

4、《经营自己的长处》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杰出的才能,

只不过有时自己和别人没有发现而已,

知道自己在某个方面很优越,

不仅使你充满自信,

而且会让你拥有一块立身之地,

不要丢掉自己的兴趣和长项,

否则你会处处不如意,

以自己的短处去谋生,

你会被贬的一文不值,

切记:宝贝放错了地方也是废物。

每日提醒:外面 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

人生顿悟:互补短长,扬长避短。

5、《别沉浸于对过眼烟云东西的追逐》

有得必有失,得失总平衡。

追求虚无的浮名,

一生就会注满痛苦的铅云。

猛回头,短暂一生匆匆已过,

而生活中最应珍惜和享受的,

却一点儿也没得到,

许多人为此失落,为此追悔。

人只有在生命的尽头,

才会懊悔:为了追求无聊的东西,

而丢失了自己的许多东西。

每日提醒:得到了,也失去了。

人生顿悟:顺其自然。

6、《无欲则刚》

没有刻意追求的欲望,

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眼色,

就会一身轻松,无拘无束,

不为违心献媚而烦心。

不要做欲望的奴隶,

否则一生终无宁日。

卑鄙小人最善于窥视别人的心思,

利用别人的欲望和所求,

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每日提醒:善去不良欲望。

人生顿悟:不图虚荣。

7、《过好每一天》

许多智慧人士劝告:

“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丧失现在的心情,

何必为莫名的忧虑而惶惶不可终日,

过去的已经一去不复返

再去怎么悔恨也无济于事。

未来的还是渴望而不可及,

再去怎么忧虑也是空悲伤。

过去的经验要总结,

未来的风险要预防。

每日提醒:“今天心,今天事,现在人”最为重要。

人生顿悟:不想无用的事。

9、《说话多用“您‘字,少用”我“字》

许多人总是关心自己的事务,

很少有闲心去顾及不相干的事。

与人交谈有艺术,

“您”字多用生笑意,

“我”字多用失欢乐。

以对方话题交谈,

越谈会越投机;

以己方话题交谈,

越谈会越觉乏味。

“我”字当头,烦恼不尽。

每日提醒:说话总围绕“我”字,是浅薄的表现。

人生顿悟:提高交流技巧。

9、《谨慎是永恒的守则》

葛拉西安的《智慧书》告诉我们:

“闲者脱离忧虑和窘困,

并且显示出对自我的控制。”

不要在胸膛上开窗户,

而要让双手长眼睛。

放纵自己的言语,

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放纵自己的行为,

会招来不必要的灾难。

喋喋不休和轻举妄动是愚蠢的表示。

每日提醒:谦虚谨慎,巧避灾难。

人生顿悟:多听少说勤思考。

10、《无法逃避现实》

天堂无论多么幸福,

你也不会直接去天堂,

地狱无论多么悲惨,

你也不会直接陷地狱;

现实永远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

人们总是挣扎在苦乐的海洋。

对于尘世的冷漠,

只会增加自身的痛苦,

睁眼好好看一看,

没有烦心的人绝不存在。

每日提醒:逃避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

感悟真情感悟人生的作文 篇10

乡间小路上的泥土也散发着芬芳的气息,被土地环抱的小池塘--芦苇却也长的很高,那站在芦苇上的百灵鸟正在和着美妙曲调。雨水渐渐的平凡落下,披着蓑衣,坐在天地间,把垂钓的习惯慢慢养成。看着弥漫着雾气的池塘,想要炙热的见到满满的荷花盛开。

星光明明的会撒而下,连着天地、世界一方的安静与祥和。路灯好像在偷懒,也许是因为这月光太过明媚了。微风缓缓的吹拂而来,迎着面庞,让人有些陶醉。柳枝摇曳的摆幅着枝条,投下斑驳的夜影。花香四溢、满夜都是静静的花开声、抽芽声。

夕阳却也更加的鲜艳红亮,竟把天空染得分外刺眼。没有山峦的阻挡,就这样一目而视--在这天空下:黄橙橙的麦子与天空交相辉映,如此的美丽,不胜言语的表达。大朵大朵的霞云铺满天空,风声过后,蔓延而去,流向远方。好像是有人在撑着一支浆,慢慢的划向世界的另一方。

悠扬的音符,听着让人有些心跳不已。树叶的哗哗声,也把夜晚染的热闹非凡。回忆走过冬天、秋天,慢慢结束春天、迎来夏季。那些琐屑的记忆,那些留痕的时光,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情,正在陪着我一起成长,一起走向未来。

梨花的艳丽也把这个季节染的如此娇艳,一排排的梨树,一枝桠的梨花,吸引着一群群的蜜蜂不停的劳碌着。梦想在延续、生命也在延续,支撑这个季节轮回的不就是那事物对生的渴望吗?这些繁华的颜色、这些美丽的风景,不都是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换来的吗?

我们在阳光的沐浴中成长,我们在时间的催促下一步步的迈着步伐:不论是否踏实,是否凌乱,是否轻松、亦或沉重,我们都是在随着四季的变迁而成长。我们和四季一样,也在不停的把自己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我们不仅仅是独自成长的生命,因为还有四季的轮回,还有时间的变迁。

人生感悟美文:人生智慧 篇11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他有一天听说在某个寺庙里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所以想要登门拜访这位老禅师,就这样,他上了山。老禅师的徒弟出来接待了他,这时他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他的态度非常的傲慢。后来老禅师恭敬的接待了他,并且呢,为他沏茶。可是在倒水的时候,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是不停的倒,他不解的问:“明明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倒呢?”老禅师说:“是啊,既然已经满了,干嘛还倒呢?”

老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来求教呢?

这个故事清晰的表明了人的内心,认为我已经很了不起了,自信满满的状态下,任何人的话都是听不进来的。相反,如果心一直保持在“我是不足的”状态下时,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有一次,我因着事情,4天当中没有吃过任何的东西,只是喝水。老百姓经常说的一句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4天没吃饭的我已经达到见啥都想吃的地步了。一个非常饥饿的人,肚子空空的,什么食物都能接受。相反,一个已经很饱的人,再好吃的东西摆在面前,也是不想吃。同样,一颗“我是不足的”这样的心如果拥有的话,生活也会变的积极起来,随之而来的收获也是可见的。

在你的人生当中,无论你做过多么伟大的事情,无论你见过多大的市面,再怎么见多识广,都要时刻的把自己的心归零,不要被自己的经验害了自己,不要因着我有一点小小的成就,而自以为是,当人生大起大落时记得要放低心态,骄傲自满只能让自己遇到挫折。

上一篇:我的作文构思优秀作文下一篇:《心灵鸡汤》读后感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