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修作业

2024-10-05

网络研修作业(通用12篇)

网络研修作业 篇1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推荐度:网络研修心得体会 推荐度:幼师国培网络研修总结 推荐度:网络研修学习培训总结 推荐度:网络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网络研修作业

培训学习已经进入到中场,但学习的热情却越来越高涨。每一天都有新的体验,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天都有新的提升。越来越喜欢音乐,虽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已经近十年。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才发现自己与音乐教学的真谛相差甚远。因此,今天的学习比昨天、比前天、比任何时候更加认真、更加细心、更加静心。我在思索着李老师的课,也在反思着自己走过的教学之路,更在憧憬着自己以后的音乐之旅。

面对这两位音乐大师,我将李老师的这堂精品课细细品味如下:

一、三分钟之内,让学生进入到音乐课中去

李老师的开头是《欢迎进行曲》,他让学生随着音乐拍手,很自然地通过拍手这一简单的动作转到音乐的拍速当中去,“《欢迎进行曲》之所以快,是因为人们的情绪。”这时候李老师很巧妙的把音乐的要素引到了教学当中去------

记得教研员王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一节音乐课过了三分钟还听不到音乐,学生还进入不到音乐中去,这就是一趟失败的课。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趟音乐课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导入。没有好的开头,后面再精彩的环节设计也无济于事。课堂的开始抓不住学生,学生就已经散了。这样的情况下,想再把它们带回音乐中就太难了。

二、用踏步来感受进行曲

在关于进行曲概念的学习时,李老师引导学生用踏步来体会感受进行曲的要领,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来抓住音乐的关键。当然,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学生会越踏越快。因此,李老师这般让学生边听边踏边听老师提示速度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速度感以及对音乐规律的掌握,此外还让学生明白了音乐与情绪的关系。(拍手听音乐过程中,看到很多学生随音乐律动点头)

三、贴近学生生活提问

感悟李老师的提问,“下一个问题:你还知道有哪些进行曲吗?”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题,学生随即爆发出思想的火花。正如郑老师所言,作为农村学校的音乐老师,似乎想上好音乐课更有难度。因为农村的有孩子知识面窄、表现欲不强等不足之处。但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够扬长避短,相信总能寻找到属于我们农村音乐教师的一片天空,给我们农村的孩子带来崭新的春天。???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平时自己的音乐课,每当欣赏课的时候,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的回答经常会另我们无语:“没有感受”;“不好听”;“很难听”等。听了李老师的课,我找到了答案:自己或许太泛泛而提了,缺乏针对性,更缺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问的问题联系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学生自然会拿来说。顺着这样的思路,音乐课就比较有声有色,不再干瘪无力。农村的孩子有他独特的生活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比城里的孩子还多了乡间生活的乐趣,乡间音乐的熏陶。因此,要寻找突破口,切中学生的要害,找到学生与音乐的契合点,那么,农村的孩子与音乐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

四、恰当运用肢体语言

下一个讨论环节,《拉德斯基进行曲》听赏,“听的时候注意:他有什么变化?”李老师用自己的指挥动作,直观而又力地向学生展示了音乐结构,李老师总结:“进行曲也是有结构的。”第二遍聆听,李老师边指挥边讲解边用多媒体画面辅助。第二遍聆听时对学生来说,音乐的结构已经非常清楚。学生无一例外地在认真聆听,他们或跟着李老师认可性地点头,或跟着音乐律动,或思索或疑惑------

李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肢体语言一定会感染学生,将学生自然地放在音乐当中去。当然,这需要老师课前下工夫。正如郑老师给李老师下的定义:内容娴熟,自然流淌。

正如李老师所言:“当学生听音乐的时候,老师在干什么?”在我们的课上,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可以说这样的问题还真不少:老师们大概有无所事事的,有管理学生纪律的,甚至还有边放音乐边解说的------无论哪种,均属于脱离音乐。这样的后果严重,老师的眼神一走,肢体语言一走,学生必然跟着走。老师的音乐感觉细胞都在这里,学生才会在这儿。老师全神贯注的在音乐这里,学生还会跑吗?学生会拥抱音乐,老师呢要拥抱音乐还要拥抱学生。

五、合理运用图形提示

李老师的课给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图形提示的运用,在讲到《拉德斯基进行曲》曲式结构时,李老师采用了边播放音乐边指挥边播放图形提示的三管齐下方法。效果很好,学生听的认真、清楚、明白而毫不费力。在平时的课上,其实也经常要用到这样的图形提示。可有时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我们上课的时候,一定不要简简单单地把曲式结构给学生,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提示。这就要求老师要熟悉作品,备课要备好备细备充分。老师在上课时的教学环节(比如音乐结构主题)一定要板书或者PPT对应起来,避免图示与讲授的音乐主题脱节。用李老师的一句话来概括最恰当:“真是要听一百遍就没这事了(视频中的例子:某位老师出示的图示与自己讲授的完全是两回事,合不上)。”

总结:在进行图谱教学的时候,作为一种手段,真得运用恰当才行。

六、进入角色——再现阅兵式场景

李老师课精彩不断,最让学生过瘾的环节我想应该是再现阅兵式场景了。学生跟着李老师做得很过瘾,也对音乐体会的很细致到位。这让我深刻学习了:要想上好音乐课,要揣摩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必然能与音乐相联系。李老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学生都进行过军训,而且都喜欢看端着枪、踢着正步的军人,没有不激动的、没有不喜欢的),用这个最精华的东西抓住学生,然后得到升华。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进行曲在部队、军队中的作用。

其实这节课中的音乐知识都进入的很自然,比如当讲到五十年大庆、六十年大庆喊口号时,“同志们好!”“首0长0好!”带附点的,“为人民服务·”带切分。这样的自然进入,比起我们空洞的说教更加自然、顺畅。

另外,李老师的肢体语言教学再次奏效。李老师以身示范,双手端枪,踢起了正步。接着带领四位同学,带领全班同学。这时候,加上背景音乐,没有人走神,更没有人体会不到音乐的力量。同时还引导学生感受拍速、踏准节奏,即通俗易懂的“别快”“踩准点”。把音乐要素简单化、生活化。潜移默化地把音乐知识的作用交代给学生,渗透在教学活动当中去,遇到问题马上就很自然地纠正,丝毫感觉不到生硬而且很有时效性。

在李老师的教学中,关注这个体验,实践这个步伐,感受这个拍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提升了学生对音乐听的这个能力。

总结:音乐欣赏课的三个教学阶段:审美的直觉阶段,审美的体验阶段,审美的升华阶段。李老师的升华:“为什么要把我们国家的阅兵式搞得那么好?”回答:“国威,没有军威就没有国威。”“检阅队非常美,怎么美?”回答:“齐。”联系到自己的班风,班威,班级等,只要齐就是美。

七、朴实、淡定的课堂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音乐课要寓教于乐,课要恰到好处地撒出去,还要再收拢,然后提升。将教学环节一步一步踏上去,自然、有序、朴实、拾级而上,而且由浅入深、自然地生成。如小河淌水般把知识、情感与能力培养细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让教学活动和教学成果之间不牵强,让它自然的流淌出来,那是学生自己的,不是老师强加给他的。

老师自身必须自身具有潜在的素质、能力,然后引领着学生,学生跟着老师,我们就在前行着,我们就在提升着,我们就在分享着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共同走进美好的音乐殿堂。

网络研修作业 篇2

阳光作业就是统筹兼顾,引领师与生、家与校建构阳光作业的生态系统,包括“阳光教研、阳光设计、阳光心态、阳光完成、阳光批改、阳光反馈、阳光家庭”等,尽力避免脱节和短板。下面我主要介绍阳光作业管理的基本构想和具体落实。

一、阳光作业的目标是有效

本义:阳光作业指作业本身是否“阳光”,即是否具有科学性。科学性指作业是否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尊重学生差异——体现分层,遵守法律法规——守住底线。

引申义:阳光作业指作业作用于师生及家长后的主观心态是否“阳光”,是否“耕耘并收获着,辛苦并快乐着”,是否具有有效性。作业有效才能使学生有幸福感,教师有成就感,社会有认同感;高效才能还师生更多的自主时空;长效才能可持续发展。

一个目的:阳光作业是为了学生的快乐成长。

两个愿景:阳光作业是客观上科学,主观上积极。

三维图景:阳光作业是回顾过去——温馨幸福的学习;把握现在——过程快乐的学习;展望未来——前景灿烂的学习。

二、阳光作业的产生源于需求

第一是解决真正问题的需要。要提高作业有效性,就必须从问题入手。作业涉及面广量大,每天、每个学科、每名学生都做,每个教师每天都批改作业,然而作业的质量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把对作业效度的轻视称为“致命伤”,人们戏称作业中负担重、难易不当、随意性强、潦草抄袭等问题是“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研究作业问题乃真问题。校本研修应立足真问题、真研究、真见效。

第二是实现快乐学习的需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人的幸福,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知识不仅给人以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十几年的学生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这一求学过程的幸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终极目标的真正幸福。因此,我们的作业也应是阳光的,是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和幸福的,而非负担和压力。

第三是教师有效研修的需要。奥斯伯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探明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作业就是探察学情的“雷达”。高质量的作业必然是深刻领会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深度把握教材的结果,是教师的教作用于学生的学的集中检验和反馈,是教学反思、教学改进的第一素材。因此,建立健全基于作业设计的校本研修非常重要,这是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高效载体和长效载体。

“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进步”,以上三个需要是我校开展基于阳光作业的校本研修的原动力。

三、阳光作业通过校本研修落实

1. 提升教学境界,培养阳光心态

我们认为幸福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一种心理感受,魏书生的成功管理方法是引导师生树立“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幸福观,为此要:摆正教的心态——教海探航乐作舟,由“职业、专业、事业”拾级而上;端正学的心态——学海无涯乐作舟,由“帮助作业、指导作业、自主作业”拾级而上。

2. 形成核心理念,明确作业要求

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达成最基本的质量要求,还学生更长的自主时间、更广的探究空间,实现个性发展,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校作业设计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作业要求是“数量适度、质量经典、结构分层、批改及时、反馈到位、系统配套”。

数量适度:遵守上海市教委提出的初中生一个半小时、小学中高年级一小时的作业量规定,把握时间控制、篇幅控制、类型控制、题数控制、学科平衡。

质量经典:按照双项细目表设计出反映课改理念、体现双基、举一反三的母题。题不在多,检验知识,培养能力,启迪智慧则灵,凸显“重点、难点、易错点”。

结构分层:经典基础型必做与提高、拓展、探究型选做,X+1分层模式的章节配套家庭作业,体现遵循规律、尊重差异、体现分层。

批改及时:批改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倡导面批、面改、面谈。

反馈到位:目标是“做后全对,考后全会”。该放的准时放—一大部队;该留的仍然留——少数人;守住时间的底线。作业的反馈更突显鼓舞与唤醒,并以“放任、批评、表扬、鼓励”不断提升唤醒水平。

系统配套:知识、能力、方法形成训练体系。课前、课中、课后配套;章节归纳,检测配套;专题、专项练习配套。

3. 明确推进程序,实施项目驱动

学校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校本研修。其过程为教研组确立项目名称、内容、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提出项目申请,学校审批,专家组验收,下拨项目经费,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循序渐进,连环改进。项目的要求是完整、配套、署名并且横向交流、纵向完善,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与及时反馈讲评紧密结合,与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紧密结合,与发展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紧密结合。留下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同时,最终也必将减轻教师的负担。

4. 分层连环推进,形成研修模式

疏堵结合。疏——我校根据教师差异。引导教师分层设计校本练习:初级是剪刀加糨糊,中级是复制加粘贴,高级是整套加配套。三个级别都基于学情,“因需出题,量体裁题”。堵——我校守住教辅不进校门的底线,禁止教师推荐教辅资料,禁止教师全部照搬教辅资料。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教师等都做大量具体的工作。

教导主任:校本研修推进。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教导主任重点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师的校本研修两个维度做了大量组织推进工作。

教研组长:作业设计反馈。教研组、备课组是实施校本研修的基本单位。在作业设计环节,我们发挥好教师在作业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在作业设计中夯实校本研修主渠道,贯通教学五环节,既体现教师作为作业设计者个体劳动的特点,又要体现同伴互助的集体智慧。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作业设计的主导,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主导者教师引导作业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建构。

以作业为载体,通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编写习题,批改反馈,改进教学,进而形成常规、长效、常态的校本研修模式。

四、阳光作业的发展

作业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发挥教师的执行力,使教师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在完善作业方式的同时,自觉地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作业质量的“文化自觉”需要经历“是这样——认同,想这样——趋同,这样做——共同”三个阶段。而“是这样”需要校长的理念引领,校长的引领关键是教育思想的引领;“想这样”需要校长的激励、鼓舞与唤醒,这考量校长的管理艺术和水平:“这样做”需要校长具备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的生成智慧,需要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需要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

贵在有恒。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坚持做好最简单的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不平凡。

网络研修作业 篇3

摘要:在技师研修中,通过对企业作业指导书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掌握作业指导书编写的各个知识点,并由学生编写自行设计的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的安装作业指导书与调试作业指导书;再按照自己所编写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安装与调试。同样作业指导书也能引入到专业实训课中,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一步一步去做,在实训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关键词:作业指导书;编写;应用

【正文】

一、背景

维修电工技师研修是我校电气系六年一贯制技师班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技师研修,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综合训练。

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常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技术、工艺相距甚远,平时也缺乏从专业相应岗位群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性技能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连贯的训练,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因此,在维修电工技师研修项目——产品开发、设计和组装调试的综合训练中引入企业中关键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及应用。

二、企业编写作业指导书的目的

企业员工的流动如同营盘里的士兵,新接替员工无法在短期内胜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时间进行培训。即便经过入职培训和在岗培训,做事的方式和步骤相同,但标准依然会有差异。

通过施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将操作内容固定化、标准化。新员工只要根据作业指导书中的要求步骤一步步操作,能够很快熟悉岗位,胜任岗位工作。

三、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1.作业指导书是新员工用来上岗培训的教材,并起到时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使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简单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3.使操作过程控制规范化,保证操作过程的质量。

4.能有效降低耗材成本,确保产品的质量。

四、企业案例贯穿技师研修教学

通过走访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王店小家电企业、被誉为“世界工厂”的Autonics(奥托尼克斯)电子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最大的塑料防爆电器企业创正防爆电器有限公司等,对企业生产中关键的作业指导书案例进行缜密分析、总结和整理,确保企业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完整、简洁直观、容易理解,并把它引入到技师研修课程教学,让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企业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讲解,展示实际案例的功能和效果,让学生有最直观的感受,对学习不再感觉抽象,使学生更清楚、更透彻、更深刻地理解作业指导书编写的各个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对作业指导书编写产生深厚的兴趣。

五、作业指导书编写与应用

1.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1)以小组为单位编写自行设计的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和调试作业指导书的初稿。

(2)教师对所有编写的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和调试作业指导书初稿进行分组点评。

(3)学生根据老师点评意见,小组人员讨论后,修订作业指导书。

(4)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样机的安装与调试:由各组长安排,按照所编写的安装作业指导书进行安装(企业称之为样机安装);安装完成后,按照所编写的调试作业指导书进行调试。

(5)根据样机安装、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次修改安装作业指导书和调试作业指导书。

通过实际案例演练,让学生增强真实感,加深对作业指导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内容,使学生明白学习案例中的知识点只是开始,如何灵活的把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中去才是最终目的。通过自己动手编写,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把他人的经验与技巧转为自己的经验与技巧,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点。同时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锻练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作业指导书的运用

严格按照已修订的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和调试作业指导书,进行安装、调试剩余产品。

作业指导书的制作过程花费时间和精力很多,不过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学生精心编写,使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装配与调试过程中,各工序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在导线的截取过程中严格按照装配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导线规格及尺寸要求,有效降低导线的耗材;在试过程中严格执行调试作业指导书的调试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六、交流

1.企业交流

在与企业的走访和沟通中发现,当企业成批量生产产品时,会编写出图文并茂、能够让操作者一看就明白怎样操作的作业指导书,并张贴在每个工位上。作业者按照指导书进行作业,确保能正确、快速、安全地完成作业,生产出的产品标准化、规范化。

当企业生产产品很少时,一般不会编制图文并茂的作业指导书,只有编制工艺文件,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经验的熟练工了,同时生产出的产品也没有标准化、规范化。

2.引入作业指导书意义

技工学校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他们模仿力强,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就能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分解出所需的相关专项能力与综合能力,我们可以在专业技能课中根据不同任务情境尝试采用各种图文并茂的作业指导书,供学生学习和操作使用。例如:电子技能课中可配置《电子元件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分立元件安装标准作业指导书》《电烙铁操作作业指导书》等;仪表使用中可配置《万用表使用作业指导书》《示波器操作作业指导书》等;维修电工实训课程中可配置《拖动接线作业指导书》《模拟机床排故作业指导》等。事实上,作业指导书是操作过程的动作分解,只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一步一步去做,就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任务。通过这种强制性训练,学生能够逐渐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也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夏胜权 陈伟中 饶思红.基于作业指导书的教学项目设计与实施[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年第7期

[2]杨丰玉 陈英 杨柳 苏曦.企业案例贯穿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 年18期

校本研修作业 - 副本 篇4

主题 :“生本视角”课堂标准的建构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必要性分析: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理念,其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与综合发展。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生本教育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转变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有效学习,进而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有效教学,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总目标及子目标

1、总目标: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研修工作。

2、子目标:以学校研修计划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生本视角课堂标准的建构”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动安排:

总共活动 16次,每学期单周周二,活动时间1小时。活动要求:

1.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两次主题教研活动,上一堂课改研讨课,组织一次教法与学法研讨活动。

2.数学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着作,每学期撰写两篇教学案例、反思、心得、经验总结、教研论文。地点:数学组 主持人:李瑞

参研人员:数学组全体教师

准备:各年级教师就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细致分析。形式:集体备课、说课、课堂观摩 具体过程设计:

1.活动组织。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科教研组研修为平台,隔周开展一次常规的学科教学研修活动。

2.活动模式

⑴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的抓手,是实施校本研修,落实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的实录、已有的课堂教学录相带或教师曾经在教育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使教师以此为起点,能进行主动的、有目的、有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

⑵专家引领:为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为校本教研提供有力的支持,专家进行更高层次地指导,进行有效地引领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专家来校做主题报告和专题辅导,教师参加“名师之路”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师在理念上进一步得到提升。⑶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的方法,使教师对校本研修中形成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些课题都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际,通过专题式的校本研修,使课题能深入地开展,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活动过程

⑴2016年9月——10月,明确研究内容,了解已有研究现状。明确研修主题,分研究小组,了解已有研究现状,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计划。(修改、完善已有研究成果)

⑵2016年11月——2017年1月,实施研究方案,实施学生实证调研的研究计划,组织研究课研讨,外出听课、观摩。

⑶2017年3月——4月,研究成果撰写与汇报交流(小组完成),上1次研究课,撰写研究论文,小组汇报,外出听课观摩学习。

⑷2017年5月——6月,研究论文的修改与研究成果汇报交流(全组数学教师)

作业:研讨课一节,研究成果及心得各一份。效果反馈:

1.教研组长是既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教研活动的策划者,所以教研组长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校本研修活动使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采取“师徒结对”的方法,加速对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上好教学汇报课。

国培校本研修作业 篇5

研修活动:

1、教学设计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意见和改进内容。

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整体教学设计合理、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各环节衔接较紧,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合理、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学习。

反思与改进:教学中语言要精准、教学过程要紧密衔接,突出重难点。研修活动:

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出现的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有哪些反思和改进建议?

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完成很好,没有出现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易于接受。

建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梯度不同的练习题,练习题可适当增加。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反思与改进:有效的数学练习题组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真正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因此练习题组的设计要注意目的性,要体现阶梯性,应反映多样性,要富有启发性。

研修活动:

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哪些非预见的生成性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课件老师带领同学过马路要渗透安全教育,整合学科。有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可能谈到关于安全的其他方面知识。教师要给与肯定,并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回答出预期问题,把握好讨论的范围,有益于学生讨论时不偏离主题。

反思与改进: 与学生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回答出预期问题,做到以适当的方式,在引导他们参与讨论的同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思考信息。

4、在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设计需要做哪些调整和修改?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和修改?

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 主题图的正确运用需要指导,要把向学生传达的信息补充完整。

数的组成部分提问要详细,层次递进,语言要精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部分要详细的修改。

练习题梯度不深,应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和题型变换练习,练习量较少,不同梯度增加了一部分练习题。与学生讨论的小结部分要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的有关问题。

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其在愉快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小学教师远程研修作业 篇6

远程研修为一线教师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解惑释疑。有幸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这段的研修学习中,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我再次深深感受到,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真正有意义的、高效的教学,应当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

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题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 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认真的观看视频学习,到目前为止在线学习时间近一个月,并且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2、认真独立完成必修作业5篇,选修12作业篇,评判作业21次,发表感言8篇,评论58次。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我勤勤恳恳的研修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同时自己的付出也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与鼓励,使我对此次研修有了新的认识,她成为了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之旅。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英语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三、行为示范、以身作则

通过研修培训,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以身作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以身作则就是以自己的行为为别人作出榜样,更加深刻明白要当一名好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又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育无小事,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四、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我坚信: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

网络研修作业 篇7

从20 0 1年开始,我校正式成为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使用京版教材。进入课改以来,我们针对不同的教材版本,引领广大教师坚持走“学习、工作、科研”三结合之路,研究摸索教材间的结合点和创新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教研模式逐渐显现出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教学中随机生成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研究;日常事务性工作研究较多,使教研功能趋于退化;教师希望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不能得到进一步满足;教师日益繁重的工作量使教研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我校面临两个校址集中教研的问题,教师的教研工作面临更多困难和疑惑。这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教学要发展,就需要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教研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时代的内涵。于是,挖掘立足于校情的校本教研的创新点,成为我们新时期的工作目标。我们建立了校长和行政干部牵头,吸收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内的各部门人员实施网络教研的工作网络。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校本教研,是对传统教研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在网络教研的领域里,教学研究可以不受时间、空间束缚及时进行,这样无疑有利于教研质量的有效提高。区研修网的蓬勃发展为我们的设想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研修网的建设同时对我们的网络校本研究具有积极和现实的借鉴意义。我校虽然和全区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教材不同,但是很多教师在参与各学科的区级网上研讨过程中,学会了上传文件、下载资源、发表评论、网上研讨。依托区研修网开展研究业已成为不少教师工作中的“常态”。因此根据区情和校情,最终我们决定依托西城区教育研修网,创立“附小在线”协作组。

在研修学院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7年1 1月份,我校正式创办了具有西师附小特色的网络研究协作组——“附小在线”:“附小”是学校的简称,“在线”表明协作组要永远保持研究状态,保持网络畅通和有效。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校一线教师和部分区教研员近百人成功加入“附小在线”协作组。“附小在线”的创立标志着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丰富“附小在线”栏目,发挥研修作用

“附小在线”建立后,如何建立好相关栏目进行拓展和丰富,引导广大教师有效地使用它,让它为附小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个人的专业化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我们接下来研究的重点。

内容一:读书与交流

校本教研的有效推进必须依靠深入持久的读书学习作为支撑。只有学得实、学得细、学以致用,教师的自主研究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创办“附小在线”以前,教师的个体学习和群体间交流多采用“面对面”的方式结合纸介质交流,学习形式单一,学习效果难免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分组召开“好书推荐”交流汇报会,将个人的读书感悟与他人分享,在此基础上填写“自主学习读书卡”,全校收集后编成“西师附小自主学习读书总目录”进行推广。我们利用“附小在线”,设置了“读书与交流”上传文件夹,鼓励教师将学习心得上传:有的教师读过《让作业批改充满人文关怀》后写到“作业不应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文需要”;读过《新课程理念下的小语新课改》后,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应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和学生的阅读反应组织进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文本做深刻、丰富的理解和把握”。这些读书内容和心得,供教师们上网浏览,反复阅读,扩大了教师的视野,充实了团队学习内容,同时提升了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读书与交流”的推进过程中,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逐步得到有机融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学,促进团队学习氛围的形成。由于教师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加强,学习书目的选择充分体现出自主、实用、针对性较强的特点。“附小在线”这一载体为教师进行读书交流和相互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内容二:个人发展规划+个人工作室

“附小在线”是学校在校本教研工作上的尝试与探索,是学校行为。教师个体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一方面制约着教师个体的进步,一方面也与学校工作的推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引导教师借助“附小在线”,制订个人发展规划,逐步充实“个人工作室”,并作为网络校本教研的一项任务来抓。其一,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将主讲课教案及课件等资源,上传至个人工作室和小组资源相应的文件夹中,便于整理和管理,加快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其二,要求凡参加区评优课的教师,赛课结束一周内即上传教案、教学反思和研究过程。其三,围绕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除定出自主研究计划以外,邀请在网页制作方面有特长的教师做专题辅导,将其过程制成网页和教学视频上传到资源中。

以前,教师的个人计划通常体现在工作手册上,相互间学习、借鉴的机会很少,而且通常制订的是学校计划和月计划。我校开展的个人发展规划制订并修改的活动,鼓励教师在完成普通Word电子文档的同时,将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和网页制作结合,使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训练和其职业规划、个人愿景有机结合。

从实践效果看,这样的举措对有的教师来说确实具有一定难度,但我们没有因此放松要求,因为引导教师对个人职业规划进行设计,本身就是在引领教师认真分析个人情况,思考未来的工作目标,制订相应的实施措施。利用网络平台,从他人的规划中找到个人计划制订的优势和不足,把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作为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个人愿景的过程,促进教师群体不断向前,这恐怕是新时期校本教研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

内容三:专题讨论

在“附小在线”建立伊始,我们即提出设计“专题讨论区”,展开教学专项研讨,提高网络校本教研实效。

我校开展网络校本教研,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两校址连通研讨的问题。“附小在线”逐渐显示出这方面的优势。我们先后选择了一些与工作进程和研究内容紧密结合的话题,逐渐把教师注意力引到网络讨论上来。比如,创立协作组伊始,开展了附小在线网上集中研讨,对使用“附小在线”献计献策,共同研究学校网络教研工作。教师对这样的网上讨论还不甚熟悉,响应者甚寡。发挥教师主动性的关键在于采取行动,而且是循序渐进式的行动。于是,我们一边研讨,一边使用,在使用中逐步完善,引导教师先“用”起来、“动”起来,在行动中进步。同时,学校党支部也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号召党员带头参与网上讨论,围绕“你心目中的学习型组织究竟是什么”,开展为期两周的专题讨论,为全体教师树立了榜样。经过初步统计,对上述专题讨论内容进行浏览的教师已经占到一线教师的9 5%以上。“附小在线”协作组的使用和建设已渐入正轨。

存在问题分析及发展方向

从“附小在线”创立以来的使用情况看,网络研究工作的推进对我校教师的自主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时代的网络研修不失为一种高效的交流、学习和互动的方式。依托研修网建立的“附小在线”交流平台,一方面减轻了学校负担,一方面在逐步丰富和完善中“为我所用”,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在协作组推进的同时,我们也逐步认识到,网络研修只是学校整体工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首先,如何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网络研修的高效能,是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其次,加快学校门户网站的建立,加强对外沟通和交流,研究“附小在线”、门户网站和网络研究之间的关系,同时共同发挥教科研结合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校际之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下一阶段,我们将推动网络研究工作向资源管理、个人日志、学校管理网络化三个方面逐步发展。

网络研修作业 篇8

1 “校际网络研修共同体”研修功能的架构

1.1 教师个人博客的功能

1)为教师个人资源的积淀提供了空间。教师通过坚持书写博客日志,将自己日常的教育随笔、教学心得、教学反思、教案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课堂实录、研究成果、教学课件等上传发表,在一个操作便捷、相对稳定的空间里积淀属于教师个人的丰富资源,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2)为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搭建了平台。教师博客提供了个人反思的载体,它记录下了个人思想活动、教育活动、学习活动的变化。书写博客日志的过程能激发教师不断地对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控制和调节;教师通过翻阅自己的日志内容,会产生更多的体会,更好地修正自己的观点主张、调整教学方法策略等,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研究的态度。

3)为教师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实践机会。教师的写作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坚持写日志和对别人日志发表评论,参与交流,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之间通过相互阅读博客日志,在增进理解的同时,也能互相借鉴写作方式、写作风格等,从而提高教师写作水平。

1.2 网络研讨功能

网上论坛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一个贴近一线、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的学术研讨平台。在论坛上,教师可以阅读同事的文章,汲取他人的思想,获取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也可以提出问题寻求帮助,实现同伴互助;还可以参与教研活动及学术讨论,获取专家的引领。论坛拥有得天独厚的网络交流平台,创造了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成为越来越多教师耕耘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成长的乐园。

“网上论坛”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的研修中心,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及要讨论的问题随时发布到论坛上;教师可以跟帖,发表个人见解。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间不受时间、人员、空间限制,有助于教师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

2 校际网络研修模式的探索

网络研修是基于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进行教育教学培训、指导、研究、沟通、交流,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的教学研修形式。作为一种网络交流方式,教学研修的精髓在于民主、平等、自由、宽松。这是最能吸引广大教师参与的一种方式,能够由此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他们就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自由探讨,充分发表见解和想法,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得到认识上的提高,思想上的升华,通过学习逐步探索网络研修新模式。

2.1 “主题学习——讨论跟进”模式

针对某个教学主题,在研修人员的策划组织下,定时进行在线研修。比起传统的交流方式,网络论坛交流的灵活性、即时性、广泛性显而易见。而通过这种交流所引发的教师思想的碰撞、认识的提高,效果也非常明显。

2.2 “现场观摩——QQ评跟进”模式

通过即时评价方式,放大教师教学过程的每个活动细节,定格活动过程的得失成效,捕捉活动过程中思维撞击的火花,以细节剖析的方式再现整堂课的设计流程、实施情况。它以个人之语剖析着整堂课的展示成效,表达一家之语。交流是平等的,没有权威,有的只是思维的碰撞、新策略的衍生,它展现了最真实的信息资源,同时快速地捕捉住了瞬息的教学灵感、听课智慧。

2.3 “课后评议——论贴跟进”模式

听课评课是网络研修常见的一种方式。对执教者而言,每一次上课和阅读网上的评课意见,都是全方位反思自身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过程,我们邀请执教者及时将教学预案发布与广大教师交流。要求听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撰写评课文稿,最后汇总并上网交流。这样的评课方式,参与的教师多了,反馈的速度快了,但由于听课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常常出现评课者对某一教学细节甚至对整节课的评价完全相悖的情况。而这些不同的意见的碰撞,对授课者特别是青年教师是大有裨益,能激励教师不断反思和重建,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促使课堂教学回归朴实、扎实,引导和指导教师追求真实有效教学。

2.4 “资源征集——交流共享”模式

资源的积累和丰富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研修网站充实内容的重要方式。各研修工作室的负责人利用网络,根据教学进度,在研修网上不断征集主题资源,所有教师均可上传好文章、课件、音视频等,这大大地丰富了教师、研修人员的资源获取渠道,实现了有针对性的资源共享。这同时也是一种案例式研修:把典型的教学活动成为案例发布,供教学者自我反思,供同行下载观看,然后聚焦问题并展开讨论,激发大家共同探讨解决这些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

3 校际网络研修实效分析

通过几年的关注、研究和近期的探索、实践,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城乡校际网络研修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便捷、高效的优越性,丰富了校际研修的方式。

3.1 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当前,农村小学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青年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缺乏骨干教师的有效引领;另一方面,农村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学科教研组人数少,缺乏研讨氛围,缺乏深度与实效,而“城乡校际网络研修共同体”的形成,使各校的校本研修活动走出了本校,使优质学校的资源得到共享,促进了各校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保障和推进了农村学校的教学发展。

3.2 创新校本研修的方式

1)变“听听评评”为“全程参与”。在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听课的教师没有预定的关注重点,也不需带着问题,不用解决什么问题。而在网络研修共同体中,改变了只是“听听评评”这一现状,整个研修组的成员都依托学校博客平台,一起全程参与到研究探讨之中。

2)变“课后评议”为“现场评议”。听课教师带着笔记本电脑走进教室听课,无需再去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只需对照事先下载好的本课教学方案,记下与原设计有改变的地方(即变化点或生成点)。重点是记录特别有感受的地方,如成功或失败,精彩或难堪,并利用QQ群聊窗口,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即时评价,将随感随想、瞬间思维爆发的灵感与大家共享。研修组长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整理发至研修博客圈内,提供执教老师与研修组成员再回顾反思。

3)变“漫游式反思”为“主题式反思”。课堂展示后的评议活动就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反思,在传统研修活动中,很多老师在评课时想到什么说什么,看到什么谈什么。评课过程中往往“大”“概”“全”, 缺乏主题,缺少深度,效率低下。而在该活动模式中,每次展示结束,研修组长将教案、现场Q评记录、教师的主题反思等发布于研修博客圈内,由研修组成员结合自己本次研究主题进行专题讨论跟帖,对每个问题都要提出个人的修正建议,能对执教者改进教学有切实的帮助。

4)变“集中研修”为“自主研修”。通过将网络研修共同体平台,将学习讲座、研修讨论、听课评议等活动移植到网络博客平台上来,让学校教师利用这种快捷、便利和自由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参与讨论、开展研究和反思,让教师拥有了一个“自主研修”的空间。

国培校本研修在岗实践作业 篇9

网上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不断成长的过程,从课改许多实验区的有关教改资料看,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座从各个角度剖析了教师在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学习过程中会自觉的联系自己的实际,哪一点我应该改正,哪一点我应该继续发扬。做到心中有数,今后的教学中少走不少弯路。经验的积累不在牺牲学生,这也许就是最大的收获。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一有空就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虽然能够学习的时间必须得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这样也更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班级资源管理,积极配合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参与班级建设。我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英语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中国教师研修网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石,网络研修学习会助我们乘风破浪,飞向成功的彼岸。我坚信: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修作业 篇10

2016-11-23-----2016-12-25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题目:

学习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之后,您认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结合您任教的学科,谈谈教师在哪些具体教学行为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两个问题都需回答)。

作业要求:

1.内容要求原创,拒绝抄袭。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3.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研修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

1、学习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之后,您认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首先,是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这里所说的“备课”,意思是文案工作。从教以来,我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永无休止的抄袭现成的教案。为什么要抄?难道完全是照本宣科?非也。主要是因为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选择教法后,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写详细教案。即使写了,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教案去上课。教师上课,不是主持综艺节目,变数太多。所以,我向来的应对之策是教案靠抄为主,真正上课的思路都留在脑里。近几年,电脑普及,我希望今后能允许教师电子备课,减轻教师的伏案负担。实际上,制作一个课件,丝毫不比抄袭一篇教案轻松。在此次学习中,我还了解了许多flash和PPT制作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如果能够熟练运用,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肯定是如虎添翼。

其次,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导入新课,展示课本没有的案例和材料,总结概括等,通过多媒体,节省教师板书和说的大量精力,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是活跃课堂气氛。图片、动画、视频等,变抽象为具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眼神、动作等组织教学,而效果往往不理想。多媒体教学,能够在不经意间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标。

2、结合您任教的学科,谈谈教师在哪些具体教学行为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政治学科的理论性较强,在学生的眼里,大道理多,枯燥无味。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极大地弥补上述的先天缺陷。如在教学九年级《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时,我从网络中搜集到一段视频,叫《领导是怎样炼成的》,不仅让学生对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更直观的认识,也了解了西方许多标榜民主的国家的领导人在上升道路中的“拼爹”。

时事政治学习,是每年面临中考的学生的必修课,材料多而杂,可谓千头万绪。在没有多媒体时,我通常都是自己找资料,打印后再复印,然后分发给学生。费时费力不说,往往还会南辕北辙,吃力不讨好。有了信息技术,上课生动有趣了,而且能够在网上与其他老师交流,及时掌握最新信息,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网络研修助我成长的实践研究 篇11

关键词:QQ;教育博客;学习;应用

一、QQ的学习与应用

QQ的存在让我对网络有了认识,让我走进了网络世界,看到网络的发展,从“Out”到“Fashion”,我认识到应用是一个自我发展、进步的一个阶段,它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架起友谊的桥梁。

二、教育博客的学习与应用

2009年底,我通过吉林省社区这个平台建立了自己的博客,起初我只是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反思、对教学的见解等内容,看他人博客也是种进步。

2010年,同事获得博客大赛奖项激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认真学习设计我的博客、日志、图片、影音……是我进行网络学习研修的起点。

2011年的博客大赛我如期参加,因为学校电脑紧缺,我只能在本子上记录我的反思、随想、教育论文等内容,回家吃完晚饭就忙着往电脑里打日志,为了比赛爱人给我买了笔记本电脑,告诉我:“你弄吧!白天在学校弄点,晚上就不会很累了。”听到这番话我十分感动,拿着笔记本电脑我高兴地说:“我一定努力,让你看到笔记本电脑没白买,我会让它发挥它的作用的。”比赛结束后,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2011年的博客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让我感到很开心的不是我的成绩,而是我写的日志等内容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好评,证明我所述说的内容有一定的内在价值,哪怕是一点点,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我的成长。平日里我与我的爱人不断探讨教学,别看他没有建立自己的博客,但在生活中一直是我交流的对象,他总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

关于这几年对博客的了解,去年我确立了省级课题《依托网络研修,促进自我成长的实践研究》,使我更高层次认识了网络研修,它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网络研修能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城乡学校和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从而弥補传统教研模式的

不足。

基于热情,我又相继参加第三、第四届博客大赛,在我近几年的博客建立中,爱人也受到了我的熏陶,去年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开始学习建博、写博,有了点滴成绩。成绩不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重在参与,而最难的是“贵在坚持”。能写博的人很多,但能坚持长久写博的人往往并不是十分多。通过网络研修我总结出这样三十个字“功于网络学习、善于博客交流、勤于动笔记录、乐于反思自我、贵在坚持写博”。

网络研修学习使我了解了更丰富的网络知识,认识了网络学习的好处,可以促进我的个人成长,但愿我在网络的大潮里漂得更高、更远。

网络研修作业 篇12

关键词:“网络研修平台”,踉跄前行,技术的美感,思行之林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研修, 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 同时借助网络优势, 搭建教师教研平台, 不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而且可以推进教师在教育模式、体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从而实现教师教育质量与效应的有效提升。因此, 开展网络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修形式多样化

1.发挥校园网站研、训一体功能

校园网站具有多种功能, 包括发布校本培训资源功能、在线交流功能、远程视频功能、教学资源库功能以及提供主页空间功能。东营小学承担了省级课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校本培训绩效》, 课题组在校园网站上链接了一些教育网站, 供教师在网上学习时有更多选择。学校网站中开设远程培训资源库, 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 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材料, 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上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通过校园网站持续举办网上培训班, 并整理网络教学讲义, 学校每周将新颖的教程放到网上, 培训的教师只要输入密码, 即可登录, 下载后就可用于自学。学校还设置了课题QQ群培训中心, 定期由课题管理员在网上发布培训内容和专家讲座。即使假期中, 教师也可足不出户, 通过校园网站接受专家培训。

2.鼓励参与论坛讨论, 建立教育博客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培训, 促进教师参与论坛讨论, 并在网站上添加了博客功能, 鼓励教师建立个人的教育博客。教师在网上积极交流授课经验、听课评价和教育教学随想, 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模式。网络教师同伴互助形成规模, 教师逐步养成了阅读和反思的习惯。

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每月在论坛中发布交流主题, 教师通过发帖、转帖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 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为教师构建了互助交流的平台, 增强了教师之间交流研讨的意识。例如, 组织教师参加了全国优秀班主任韩玲老师“以尊重为价值导向, 推进班主任工作”报告会后, 学校每位领导在论坛发帖, 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教师也积极回复, 将自己在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发表于论坛之中。再如, 每次集体评课时, 受时间的限制, 发言的教师总是少数, 某些发言又顾虑重重, 赞扬多批评少。自从开展网上评课活动, 本校教师都可以用实名进入、各抒己见、直抒胸臆, 介绍经验、提供资讯、争鸣见解, 没有时间的限制, 也不必只说“情面话”。依赖网络, 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针对同一问题反复磋商, 深度挖掘。在多元互动中, 授课者和评价者都会获益匪浅。论坛成为教师学习、交流、研究的真正平台。

学校中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都建立了个人教育博客。教育博客彰显教师个性、体现教师教学上的所思所感。无论是教学论坛, 还是教师博客, 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对教育的认识, 就在这样的追寻中有了深刻的变化, 在碰撞与融合中发展, 在参与与讨论中提高, 从而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意识。

3.电子备课与电子档案

为提高教师备课效率与质量, 学校自建教学资源库, 教师均采用电子备课, 通过网络资源撷取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拓展思路, 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动态管理, 利用电子教案特有的修改和编辑功能, 使教学设计日臻完善。在共同研讨的气氛中, 教学能力得到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目前, 学校建有8个学科、包括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的电子教案及课件资源库。

教师都在局域网上构建了自己的教育资源库, 包括教学软件库、素材库、教学信息库。除此之外, 学校还把近年来的教师培训资料、优秀教案、优秀论文、教学录像及优秀多媒体课件集中到学校网站培训资源库, 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提供了充分的培训资源。

为激发教师学习、发展意识, 引导教师关注自身的成长经验, 东营小学为教师建立了电子成长档案。目前, 教师成长档案中有大量的教学反思、优秀的教案、课件、论文等, 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切合学校校情、不断生成、取之不竭的资源库。分享这些资源, 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为工作带来启示和借鉴。此外这种公开的展示还具有激励作用。学校的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竞争的环境, 形成了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

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校本研修, 教师接触到了最新的教育理论和资讯, 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 提高了研究学习的实效性。

●课题实验保证研修成效

东营小学承担了课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校本培训绩效》, 通过实验, 对全校教师有关信息化发展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实际操作等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对教师在实验前后使用网络的情况进行了数据比较 (如下页表1) 。通过对照表可以看到, 大多数教师养成了使用网络学习或教学的习惯, 并能积极参与论坛、博客、课题QQ群的交流讨论, 根据教学需求制作CAI课件。

通过实验研究,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校本培训不仅获取的知识量明显增加, 并且能利用网络中的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优化课堂教学, 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无形中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表2) 。

从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抽样调查的情况看, 实验后教师所教学科的成绩普遍高于实验前的成绩。可以肯定的是教师的自身理论和教学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这一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校本培训的内容是有价值的, 是可行的。

事实清楚地证实, 网络环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激发教师学习的兴趣, 转变教师的观念, 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探索性工作, 同时课题的研究还发现利用网络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表3) 。

例如, 2006年, 王志慧老师的录像课《别董大》在河北省目标教学评优课中获一等奖;2007年, 谢少莉老师的《一亿有多大》在全国小学数学经验交流会荣获一等奖;2009年, 雷杰老师所作课外阅读指导课《剪纸》获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上一篇:左和右幼儿园教案优秀下一篇:广州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