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方案

2024-10-24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方案(精选5篇)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方案 篇1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总 则

1.0.1 根据《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河道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为保证堤坝安全,规范堤坝白蚁防治工作,达到有效防治目的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存在白蚁危害区新建和运行期的水库土坝、土质堤防。其它土方工程,可参照执行。1.0.3 白蚁防治原则: 1 保证工程的安全; 2 不污染环境;

防治并重,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4 加强防治技术科研工作。

1.0.4 堤坝白蚁防治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 查

2.1.1 堤坝检查的范围,为堤坝及其周边区域,详见附表。2.1.2 堤坝蚁源区检查的范围,详见附表。2.2 检查时间

2.2.1 加强日常检查,把检查白蚁作为堤坝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2.2.2 大中型水库土坝和重点土质堤防在每年春季和秋季的白蚁外出活动高峰期每一个月检查必须不少于一次。2.3 检查内容 2.3.1 直接观察,发现堤坝漏水、湿坡、管涌、跌窝等现象必须判断是否因白蚁隐患引起的。

2.3.2 观察白蚁外出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初步判断危害堤坝的蚁种。

2.3.3 观察白蚁算出活动时留下的泥被、泥线在堤坝及平台堤脚的分布密度、分群孔出现的数量和真菌指示物等,综合分析工程遭受白蚁危害的程度。2.4 检查方法

2.4.1 直接查找,在堤坝坡上及其蚁源区内查找泥被线、分群孔和真菌指示物,经常寻找堤坝上白蚁喜食物里有否白蚁在活动或活动时留下的痕迹。2.4.2 引诱法

设引诱坑。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内外坡挖长约50cm、宽40cm、深30cm的坑,把饵料置放在坑内。

设引诱堆。把饵料直接放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内外坡的表面,用土块或石块压好。设引诱桩。用白蚁喜食的带皮木桩,一端削尖,直接插入堤坝内。2.4.3 应用仪器探测堤坝白蚁新技术。2.5 现场标记与记录

2.5.1 在有白蚁活动痕迹的位置作好明显的标记。

2.5.2 把检查的时间、气候条件、地表特征等情况登记在现场检查记录表中。预 防 3.1 建设期白蚁的预防

3.1.1 新建堤坝工程时,必须将白蚁防治列入工程建设的内容,施工时必须对基础及周边的白蚁进行检查和处理。

3.1.2 堤坝工程扩建或除险加固时,必须对原堤坝工程内的白蚁隐患进行检查和处理。

3.1.3 改变堤坝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生石灰在大坝两端与山坡接头处,从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倒滤层以上建筑2米深的防蚁墙。土灰比为9:1。

应用煤渣或粗砂在大坝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倒滤层以或堤防内外坡建筑20cm厚的防蚁层。3.2 运行期白蚁的预防

3.2.1 每年堤坝拆蚁分群季节在堤坝上及其蚁源区寻找分群孔,把长翅繁殖蚁消灭在分群之前;把堤坝坡上刚脱翅的繁殖蚁消 灭在挖洞营巢之前。

3.2.2 在堤坝白蚁分群季节里,除特殊情况外,堤坝禁止开灯。3.2.3 保护和利用白蚁的天敌。

3.2.4 整治堤坝环境。禁止在堤坝上堆放木材和柴草,经常消

除堤坝上和周边白蚁喜食的食物。

灭 治 4.1.1 诱饵剂类型

采用经有关权威部门鉴定的低毒、环保型诱饵剂。4.1.2 投药时间

宜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4.1.3 投药方法

泥被、泥线投药。在有白蚁活动的泥被、泥线边缘置放诱饵条,盖上,用泥土封密。

分群孔投药。挑开分群孔的孔突,放进诱饵剂封密。3 蚁道投药。如蚁道较大,则直接把诱饵剂放进去封密。若蚁道较小可把诱饵剂放在蚁道口盖上封密。

引诱法投药。用设堆法引诱到白蚁后,把诱饵剂直接放进堆里。

4.1.4 白蚁灭杀后,对可能对工程造成危害的成年蚁巢、蚁道必须进行彻底处理。4.2 挖巢法 4.2.1 蚁道确定

采用沿分群孔追挖,挖除有白蚁活动的小树头跟踪白蚁去向,从白蚁活动的痕迹和引诱法等追踪找蚁路。当出现叉路或多条蚁道时,蚁道口径大、拱高、工蚁和兵蚁活动频繁,兵蚁比例多,酸腥昧浓,蚁道口封闭速度快,一般是通往主巢的蚁道。4.2.2 巢位确定

应用黑翅土白蚁分群孔分布图象判断巢位。

应用真菌指示物判断巢位。找到鸡丛菌,巢区就在其下方;找到三踏菌,主蚁巢就在其范围内;找到炭棒菌,死亡的蚁巢就在其下方。

应用锥探找蚁巢。在坝上进行锥探,根据锥探过程的吊锥感判断蚁巢。4.2.3 取巢要求

在挖取蚁巢时,必须连续追挖,直至抓到蚁后,消灭残存白蚁。对于蚁道、蚁巢必须及时处理。

4.2.4 在汛期和可能危害到堤坝安全时不宜采用挖巢法。4.3 熏烟法 4.3.1 烟剂类型: 1 药物烟剂。2 无药烟剂。4.3.2 烟剂配制

烟剂的配置可采用如下配制: 1 药物烟剂的配制

按苦树皮20%,硝酸铵33%,氯酸铵5%,木屑10%,黄土31.5%,高锰酸钾0.5%的比例,将苦树皮、硝酸铵、氯酸铵、木屑、黄土晒干粉碎过筛充分拌匀。2 无药烟剂的配制

按泥土20%,木屑40%,氯酸钾40%的比例,将泥土和木屑晒干过筛。充分拌匀。4.3.3 熏烟方法。

将烟剂装入熏烟器,安好引火线,把输烟管放进主蚁道密封紧密,点然引火线,使烟雾充满菌圃腔主巢。4.3.4 烟熏后的巢腔、蚁道,必须进行处理。4.4 灌浆法 4.4.1 蚁道灌浆

从找到的口径2厘米以上的蚁道灌进药物泥浆。如果蚁道较多时,先灌下扎且较大和上方的蚁道,后灌平行和下方的蚁道。4.4.2 钻孔灌浆。

布孔。在堤坝上巢区范围内按梅花状布孔,孔距可采用1.0米-1.5米。

钻孔。采用机械钻和人工钢锥造孔。3 灌浆。采用低压、充填式灌浆。

根据国家和有关部委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灌浆。验 收 5.1 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5.1.1 工程建设期验收的条件。

新建工程和扩建、除险加固工程在清基前必须由熟悉白蚁防治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查观察,提出蚁患,有处理措施并进行处理。2 清基结束后,经检查末发现蚁患,并提供专题报告。5.1.2 工程运行期验收条件。

连续三年以上有效的灭治,经检查观察白蚁活动得到有效控制。

堤坝工程管理状况良好,大中型水库和重要堤防工程管理单位配备经培训或自学、具有白蚁防治专业知识的专职或兼职的防治人员一人以上。

提供的验收资料完备。5.2 验收办法

5.2.1 由堤坝管理单位向上级主管机关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白蚁防治有关资料。

5.2.2 上级主管机关根据堤坝工程管理单位提出的申请,成立由有关领导和白蚁防治技术人员组成的3人以上的验收小组并组织验收。5.2.3 验收小组成员听取汇报、审议资料、查看现场。5.2.4 验收纪要由小组讨论通过,由上级主管机关下文确认。5.3 资料归档

5.3.1 堤坝工程管理单位应对历年的检查观察记录、防治工作总结、验收资料等正式归档。妥善保存。

名词简述 1 泥被、泥线

泥被、泥线是堤坝白蚁在外出活动时,工蚁从堤坝内搬出均匀小土粒加上它的唾液制成薄层泥皮,厚度1mm左右,覆盖在取食物上或土面上。泥被成片,泥线成条。2 分群孔

分群孔是堤坝白蚁巢内发育成熟的长翅繁殖蚁,在分群季节里,从巢内爬出地面,进行移殖分飞专用的孔道。其形状因蚁种而别。黑翅土白蚁筑成凸出地面呈现圆锥形的新小土堆,一个群体的分群孔,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或几十个,甚至达百个以上。黄翅大白蚁的分群孔呈现半月形凹下于地面。3 待飞室

待飞室又称候飞室,分群孔内有宽阔为扁形一拱底平的小空腔,是分群孔与主道之间的通道,可容纳一部分发育成熟的长翅繁殖蚁,是它分飞前暂时停留的场所。4 苗圃

苗圃为质轻、多孔海棉状的疏松组织。由于蚁种的不同,其型状也有差异,黑翅土白蚁蚁巢里苗圃数量多,为半球形,苗圃孔为

圆形。黄翅大白蚁蚁巢数量比黑翅土白蚁少,其形状成不规则的块状,苗圃孔为长形。苗圃是堤坝白蚁蚁巢的主体,既是白蚁的“粮食”,又是白蚁居住的高层多孔建筑物,是蚁巢内温度、湿度的调节器。5 鸡丛菌

鸡丛菌为白蚁伞属,生活在土栖白蚁苗圃里,与白蚁共生,它在高温、高湿气候主要条件下菌丝穿过土层长出地面的子实体,称为鸡丛菌。生长于少腔巢的活蚁巢上。生长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鸡丛菌为伞形,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大,可达十几cm,菌盖中央突出,表面为灰褐色。菌柄肥大坚实,圆形或稍扁,白色实心。6 三踏菌

三踏菌是白蚁伞属的另一种伞菌、生长在成熟蚁巢的真菌里,它的形态与鸡丛菌相似,但菌盖直径一般在10cm以下,菌柄纤细。生长方式为一次长出。生长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7 鸡丛花

鸡丛花是白蚁伞属的一种小型伞菌。菌盖灰白色,直径1-2cm,中部尖。菌柄白色,细长,生长期每年7-8月间。群生,每群数朵至上百朵,生长于蚁道上。8 鹿角菌

鹿角菌,又名炭棒菌,地炭棍等,为鹿角属的一种鹿角状真菌子实体。呈丛状分布。生长期为每年5月至10月间。它是死亡巢的指示物。地表鹿角菌分布面积越大,地下巢区的范围也越广,蚁巢的位置越深。9 危害堤坝的主要蚁种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已知危害堤坝的主要蚁种为白蚁科大白蚁亚科土白蚁属中的黑翅土白蚁和大白蚁属中的黄翅大白蚁。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方案 篇2

进贤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 面积1971km2, 辖21个乡镇, 人口84万。地处护抚河、信河下游, 鄱阳湖南岸, 境内丘岗边片、河湖纵横, 大小水库星罗棋布, 地貌特征被形象地称为“三山三水三分田, 一分道路和庄园”。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秋冬冷而干燥, 夏季热而潮湿, 春夏之交多雷雨, 伏秋之间长久晴。进贤县域内白蚁危害较广, 为做好进贤堤坝白蚁防治工作, 特提出技术方案如下:

1 全县水利工程白蚁情况调查

1.1 调查范围

目前, 全县共有圩堤103条, 总长237km, 保护农田面积29000hm2, 人口36.7万人, 其中:外湖圩堤40条, 长124km;内湖圩堤63条, 长113km。6666.67hm2以上圩堤2条, 即军山湖联圩 (长5.74km) 、抚东大堤 (长52km) 。666.67hm2以上圩堤6条, 即六0堤、七0堤、康乐堤、马咀堤、陈家湖堤、罗溪堤。水库212座, 其中中型水库2座, 即秧塘水库、钟陵水库。小 (一) 型水库20座、小 (二) 型水库190座、总库容12166万m2, 有效库容9576万m2, 灌溉农田面积11146.67hm2。6666.67hm2以上灌溉渠道1条, 即赣抚平原东干渠, 灌溉面积7760hm2。

1.2 调查方法

1.2.1 资料查验法。针对历史上开展过白蚁危害普查的水库大坝和堤防, 主要以搜集整理原调查资料为主。

1.2.2 针对性调查法。

对部分白蚁危害特别严重的水库和已列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进行针对性的调查, 收集相应资料。

1.2.3 现场查验法。其余堤坝统一采用现场查验法进行普查, 具体查勘方法有“问”、“查”、“挖”。

(1) 一问:询问当时参加设计、施工的人员和附近群众。询问内容包括:筑坝用料、坝基及处理情况、建库或扩建及除险加固施工情况、库容水位升降幅度、施工管理中曾发现的蚁情、渗漏位置及其变化等情况。

(2) 二查:查看坝面、坝头山坡的植物生长情况, 堤坝周围100m范围内的环境是否遭受白蚁侵入及危害, 是否有白蚁筑巢现象;查看周边树、灌木、草、枯树及腐败植物情况等;查看坝顶照明设施及堆积物, 两端接头岩土性质及断层走向、白蚁活动迹象;查看坝轴线曲直情况、背水坡坝脚是田或地或山丘;查看坝坡块石下、浪渣中枯茎落叶上有无白蚁迹象, 泥被土质的色质、粗细、厚薄、鲜老等。

(3) 三挖:在坝体疑似有白蚁危害的地方, 采取挖坑引诱普查法或在大坝曾发现过有蚁情、白蚁危害历史及遗留隐患的位置挖坑追溯白蚁巢穴的下限位置。

(4) 1.2.4普查结果汇总分析。记录整理所有数据资料, 分类归档管理。

2 白蚁危害风险评估及分级管理

根据归档数据结合白蚁危害大小、预计经济损失、防止难易程度评估、分级危害性并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

3 防治措施

3.1 预防措施

对新建、改建、除险加固的堤坝应首先做好白蚁的灭治工作, 实现原堤坝无蚁害, 再进行白蚁预防处理。堤坝白蚁预防应根据大坝产生白蚁的原因, 并结合堤坝新建、改建和除险加固工程设计采取相应的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3]。

3.1.1 化学预防。可以采取毒土预防, 防蚁毒土沟、毒土层、毒土心墙等方式进行预防。

3.1.2 物理预防。可以采取改变堤坝坝表层土壤的p H值、铺设防蚁材料以及营造不利白蚁生存的生态环境等物理方式进行预防。

3.2 治理措施

治理堤坝白蚁应了解和掌握其危害、产生原因和各种防治措施及方法, 并持之以恒、综合防治。

3.2.1 日常措施。

主要由工程管理单位人员对工程管理范围进行常规检查, 重点查看蚁窝、蚁迹现象, 发现蚁害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与此同时, 清理干净堤坝上的杂草及树木, 保持堤坝清爽。

3.2.2 专项措施。

专项治理措施主要针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进行治理。采用的主要治理方法为:埋设桉树皮引诱并结合投放白蚁药, 挖巢、喷施灭蚁粉剂, 投放白蚁诱饵剂, 灌浆毒土治理等。

3.2.3 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措施主要是结合防汛检查中发现的白蚁险情对堤坝进行应急处理。一般是在白蚁出没的地方, 挖掘引诱沟坑或土堆, 深0.3~0.4m, 不能有积水, 坑内放置白蚁喜食的松树枝、甘蔗渣等物, 再用麻包袋或松土覆盖, 并以米泔水淋湿或直接用木箱装松木包好淋湿, 经过10~20后, 待白蚁诱集较多时, 喷洒克蚁星粉剂, 消灭整个蚁巢。在完成灭杀后, 对蚁洞或蚁穴等空洞采用灌浆处理以加固堤坝。

4 保障机制

4.1 做好白蚁防治宣传及培训

注重加强白蚁防治宣传工作力度, 引起社会及各级领导对白蚁防治工作的重视。宣传形式可以多样化, 比如, 微信公众号、电视媒体、报纸、专题活动, 让更多的人认识白蚁的危害性, 让大家都参与其中。定期对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日常工程检查和防汛检查人员开展白蚁防治技术针对性培训, 从而提高白蚁防治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提高工作质量。各级白蚁防治机构做好相应的专业人员白蚁防治知识培训、考核工作。

4.2 建立白蚁疫情档案登记和预警系统

建立堤坝白蚁疫情档案, 及时将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记录归档。建立白蚁疫情预警报告系统, 各堤坝管理部门或群众发现白蚁疫情时, 应及时将情况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 将危害降至最低水平。

4.3 保障白蚁防治经费投入

在有白蚁危害的地方, 一般总是“年年挖巢、年年不绝”, 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蚁情预测、监控和诊断设备, 未能及时预见蚁情发展速度。缺乏资金支持抢救无效, 不能从根本上治理蚁害。白蚁治理工作不能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否则无法从根本上控制蚁害的发展。而且白蚁防治工作主要还是结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同时进行, 大多为省级以上项目安排的白蚁防治资金, 自筹资金进行治理的非常少。由于资金不足, 治理不彻底, 部分水库又存在不同程度的白蚁危害复发的风险。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堤坝白蚁防治的资金投入, 将堤坝白蚁防治工作纳入常规的公益性事业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吴高伟, 李洪任, 易建州.江西省堤坝白蚁防治现状分析[J].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5 (9)

[2] 林树青.中国白蚁防治专业培训教程[J].北京:中国物价出版, 2004

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篇3

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确保《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传染源犬的管理

(一)犬的管理和驱虫1.登记管理:建立犬驱虫登记卡,对流行区的所有家(牧)犬应进行登记,并以村为单位对无主犬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犬的性别、年龄、毛色、每次驱虫的日期等。2.犬驱虫:采用吡喹酮(规格:0.2g/片)对所有犬进行药物驱虫。每犬每次1―2片(体重大于15kg的犬每次2片)。3.投药频率与方法:每月定期驱虫1次。将药物包被在犬能够吞食的饵料中,给犬喂食。确认犬吞服后在犬驱虫登记卡上进行记录。4.驱虫后的犬粪处理:犬驱虫后5天内,收集犬粪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防止棘球绦虫卵污染环境。5.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犬的数量,有条件的地区捕杀无主犬。

(二)犬感染情况的调查1.抽样方法:每年4―5月份,在每个流行乡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每个村根据犬驱虫登记卡,抽取20户养犬户,每户取1份犬粪样,共20份,不足20份者在临近村补足。2.检测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以下简称粪抗原),计算粪抗原阳性率。3.统计指标:粪抗原阳性率=阳性数/检查粪样数×100%。

三、家畜的管理

(一)牲畜屠宰管理1.屠宰场的管理对病变脏器实施无害化处理(高温高压、焚烧或深埋),严禁出售;严禁在屠宰场内养犬,并防止犬进入屠宰常2.家庭和个体屠宰的管理在目前尚不具备定点屠宰条件的地区,要教育和引导群众不用未经处理的病变脏器喂犬,可将病变脏器煮沸40分钟后喂犬,也可对病变脏器焚烧或深埋。

(二)家畜感染情况的调查1.调查方法:在以羊为主要畜种的流行县,每县每年在屠宰场检查羊数不少于500只;在以牦牛为主要畜种的流行县,每县每年在屠宰场检查牦牛数不少于300头。分别记录羊或牦牛的齿龄和所在乡名。2.检查方法:检查每叶肝、肺的表面,触摸脏器实质内有无囊状物或硬结,对发现的囊状物或硬结进行剖检和鉴别,记录棘球蚴囊的数量,计算感染率。3.统计指标:羊(或牦牛)感染率=棘球绦虫感染羊(或牦牛)数/检查数×100%。

四、健康教育

(一)宣传对象和主要内容1.对各级干部和宗教人士重点宣传包虫病的危害、防治知识和应采取的防控措施。2.对中小学生重点宣传包虫病基本防治知识,养成饭前洗手、不玩狗的良好卫生习惯。3.对屠宰人员重点宣传不用病变脏器喂狗和对病变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基本防治知识。4.对农牧民重点宣传定期给犬喂药驱虫、不用生的病变脏器喂犬、主动接受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治疗等基本防治知识。

(二)方式和方法1.宣教语言通俗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通俗易懂,使群众易于接受和记忆。在少数民族地区注意使用民族语言和文字进行宣传。2.宣教媒介多样化。通过电视、广播、包虫病科普录像、小型展览、宣传画、宣传册、病畜包虫病感染脏器标本等,传播包虫病防治知识。3.宣传方式多样化。通过教师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宣讲员在社区举办讲座,动员宗教人士在宗教活动中传播防治知识发布单位:卫生部办公厅文号:卫办疾控发[2007]67号发布日期:2007年04月05日生效日期:2007年04月05日,组织流动宣传车以及与包虫病病人座谈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结合开展人群包虫病检查、治疗工作和犬的驱虫管理等防治活动,使包虫病防治知识深入每个家庭和个人。

五、病人的发现、治疗和儿童感染情况监测

(一)病人的发现1.查病范围和覆盖率:在开展病人线索调查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在5年内完成辖区内所有流行乡的调查,行政村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以行政村为单位人口覆盖率应达到60%以上。2.检查方法: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2006)采用B超影像学检查,对疑似者采用血清学方法辅助诊断,计算患病率。3.统计指标:患病率=(临床诊断病例数+确诊病例数)/检查人数×100%。

(二)疫情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采用网络直报或传染病报告卡对发现的所有确诊、临床诊断和疑似包虫病病例进行报告。

(三)病人治疗1.药物治疗:详见附件《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2.手术治疗:对符合手术指征并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另行制定。

(四)儿童感染情况监测1.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每个流行乡每两年调查1所小学全部12岁以下的学生。2.检测方法:采集指尖、耳垂或静脉血样,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棘球蚴抗体。检测方法和试剂应相对固定。3.统计指标:人群血清学阳性率=阳性人数/检查人数×100%。附件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试行)

一、包虫病的诊断

(一)诊断标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有在流行区居注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或与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从事来自流行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2.B超扫描、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包虫病的特征性影像;或发现占位性病变并查出包虫病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或病原学检查发现棘球蚴囊壁、子囊、原头节或头钩等。3.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肝、肺等器官的占位性疾玻

(二)分型1.囊型包虫病的B超影像学分型(1)囊型病灶(CL型):囊壁不清晰,含回声均匀内容物,一般呈圆型或椭圆型。(2)单囊型(Ⅰ型):棘球蚴囊内充满水样囊液,呈现圆形或卵圆形的液性暗区。由于棘球蚴囊壁与肝组织的密度差别较大,故呈现界限分明的囊壁。本病的特异性影像为其内、外囊壁间有潜在的间隙界面,可出现“双壁征”。B超检测棘球蚴囊后壁呈明显增强效应,用探头震动囊肿时,在暗区内可见浮动的小光点,称为“囊沙”影像特征。(3)多子囊型(Ⅱ型):在母囊暗区内可呈现多个较小的球形暗影及光环,形成“囊中囊”特征性影像。B超检测显示花瓣形分隔的“车轮征”或者“蜂房征”。(4)内囊破裂型(Ⅲ型):内囊破裂后,囊液进入内、外囊壁间,出现“套囊征”;若部分囊壁由外囊壁脱落,则显示“天幕征”,继之囊壁塌瘪,收缩内陷,卷曲皱折,漂游于囊液中,出现“飘带征”。(5)实变型(Ⅳ型):棘球蚴囊逐渐退化衰亡,囊液吸收,囊壁折叠收缩,继之坏死溶解呈干酪样变,B超检查显示密度强弱相间的“脑回征”。(6)钙化型(Ⅴ型):包虫病病程长,其外囊肥厚粗糙并有钙盐沉着,甚至完全钙化。B超显示棘球蚴囊密度增高而不均匀,囊壁呈絮状肥厚,并伴宽大声影及侧壁声影。2.肝泡型包虫病分型分型内容病变程度原发病灶P0肝脏无可见病灶P1周围病灶,无血管和胆道累及P2中央病灶,局限在半肝内,有血管和胆道累及有无黄疸P3中央病灶侵及左右肝脏,并有肝门部血管和胆道累及P4任何肝脏病灶伴有肝血管和胆道扩张邻近器官累及情况N0无邻近器官、组织累及N1有邻近器官、组织累及转移病灶M0无远处转移M1单个病灶远处转移

(三)鉴别诊断1.肝囊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鉴别病种影像学检查包虫病免疫学检查血常规检查临床表现肝囊型包虫病双层壁、多子囊、内囊塌陷、囊壁钙化阳性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局部占位、压迫症状或破裂症状,可有过敏反应肝囊肿显示囊壁较薄,无“双层壁”囊的特征阴性-可有局部占位、压迫症状细菌性肝脓肿无棘球蚴囊特征性影像阴性白细胞数明显升高;高热、寒战、肝区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右侧肾盂积水和胆囊积液无棘球蚴囊特征影像阴性-可有局部占位、压迫症状2.肝泡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鉴别病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包虫病免疫学发布单位:卫生部办公厅文号:卫办疾控发[2007]67号发布日期:2007年04月05日生效日期:2007年04月05日检查血液检查肝泡型包虫病肝区不适,病程较长,晚期可出现梗阻性黄疸、门静脉高压症病灶周边为“贫血供区”,形态不规则,病灶的实变区和液化区并存,室腔壁高回声或“地图征”阳性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肝癌多有肝炎病史,病变发展速度快,病程相对短病灶周边多为“富血供区”阴性甲胎蛋白升高,肿瘤相关标记物阳性肝囊肿可有局部占位、压迫症状显示囊壁较薄,无“双层壁”囊的特征阴性-

二、药物治疗

(一)治疗对象适用于无禁忌症的肝囊型包虫病Ⅰ-Ⅲ型、多器官包虫并肝外包虫病患者和不宜采取外科手术根治的泡型包虫病人。

(二)服药方法1.阿苯达唑片剂(规格:200mg/片),每人每天15mg/kg体重,根据体重测算药量,早晚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6-12个月或以上。2.阿苯达唑乳剂(规格:12.5mg/ml),每人每天0.8ml/kg体重,14岁以下儿童每天1.0ml/kg体重,早晚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6-12个月。

(三)禁忌症及注意事项1.妊娠期间和哺乳期的妇女、2岁以下儿童、有蛋白尿、化脓性皮炎及各种急性疾病患者禁用。2.有肝、肾、心或造血系统疾并胃溃疡病史者和HIV感染者,应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检查后确定治疗方案。3.有结核病的包虫病患者,应参照结核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愈后再进行包虫病治疗。4.服药期间应避免妊娠。

(四)疗效判定以B超影像为主,对腹部各脏器及腹腔包虫病进行疗效判定。1.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且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1)囊型包虫病:包囊消失;囊壁完全钙化;囊内容物实变。(2)泡型包虫病:病灶消失;病灶完全钙化。2.有效(1)囊型包虫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且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囊直径缩小2cm以上;内囊分离征象;囊内容物中回声增强,光点增强增多。(2)泡型包虫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或B超检查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病灶缩小;病灶未增大,回声增强。3.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缓解,且B超检查显示病灶无任何变化或进行性增大。

(五)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1.分级(1)轻度:服药初期有轻度头痛、头晕、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皮肤搔痒、肝区针刺样疼痛。(2)中度:除上述反应程度加重外,出现呕吐、进食量明显减少。(3)重度:除前述症状外,出现明显脱发、贫血、浮肿、黄疸等;实验室检查出现胆红素明显升高,白蛋白降低,白细胞明显减少,有时出现蛋白尿和肌酐升高。2.处理(1)轻度反应者一般不需处理,可继续服药观察。(2)中度反应者应暂停服药,并建议到县级以上医院确认,做血、尿常规、肝和肾功能检查后,确定治疗方案。(3)重度反应者应立即停药,必要时送县级以上医院处理。

三、督导服药和复查

(一)督导服药药物治疗开始后半个月必须进行一次调查,登记用药后的反应情况,对有不良反应者按照轻、中、重分级进行相应处理。

(二)复查对继续治疗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复查,评价疗效,并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四、停药条件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应停止服药。

(一)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

(二)用药后出现重度不良反应者。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方案 篇4

为切实加强瓦斯防治的组织领导,特成立XXX煤矿瓦斯防治领导小组。

1、瓦斯防治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煤矿

2014年5月1日

目 录

瓦斯治理治理技术方案 „„„„„„„„„„„„„„ 1 防治瓦斯计划及安全措施 „„„„„„„„„„„„„ 8

一、瓦斯防治计划 „„„„„„„„„„„„„„ 9

二、瓦斯治理安全措施 „„„„„„„„„„„ 10

(一)矿井通风管理措施 „„„„„„„„„ 10

(二)预防瓦斯的措施 „„„„„„„„„„ 12

(三)采煤工作面瓦斯管理安全措施 „„„„ 13

(四)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安全措施 „„„„ 15

(五)排放瓦斯措施 „„„„„„„„„„„ 17 瓦斯防治管理制度 „„„„„„„„„„„„„„„„ 19

一、通风管理制度 „„„„„„„„„„„„ 20

二、巷道贯通通风管理制度 „„„„„„„„ 22

三、盲巷通风管理制度 „„„„„„„„„„ 24

四、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 „„„„„„„„„ 25

五、测风制度 „„„„„„„„„„„„„„ 26

六、矿井风量管理制度 „„„„„„„„„„ 27

七、瓦斯检查制度 „„„„„„„„„„„„ 28

八、瓦斯报表审批制度 „„„„„„„„„„ 31

瓦斯治理技术方案

XXX煤矿

瓦斯治理治理技术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煤矿瓦斯治理文件精神,扎实有效推进“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顺利开展瓦斯治理,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瓦斯重特大事故,全面提升全矿瓦斯治理水平,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煤矿安全规程》为标准,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提高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

二、成立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三、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查找瓦斯治理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落实防范措施,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确保全矿的安全生产。

四、瓦斯治理基本要求

1、机构建设

(1)成立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瓦斯治理工作,每月召开1次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瓦斯治理重大问题。

(2)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的日常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实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督促落实瓦斯治理相关政策措施。

(3)设置“一通三防”、安全监控等技术管理机构,推广瓦斯治理成熟经验与先进技术。

(4)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至各基层管理。(5)建立健全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6)建立健全瓦斯治理安监、瓦检人员培训等专业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全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7)树立煤矿企业安全诚信榜样,促进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做到依法生产、安全生产。

2、保障机制

按规定建立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税前列支,全部用于瓦斯整治工作。

3、基础建设

(1)按照规定开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建立通风系统及瓦斯治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管理。(2)矿井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采区实现分区通风,按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杜绝无风、微风作业和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作业。

(3)建立矿井正规采煤制度,实现矿井全部采用正规采煤。(4)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按规定实现“三专两闭锁、自动切换功能”,保持连续均衡供风。

(5)按要求及时报送瓦斯治理相关材料。

4、突出重点

(1)开展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各项活动,建立瓦斯治理工作体系,有效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

(2)总结瓦斯治理成熟技术和经验并推广,依靠科技推进瓦斯治理体系建设。

5、加强管理

(1)把瓦斯治理工作纳入重点管理内容,制定管理计划、内容,完善瓦斯治理工作管理。

(2)加大管理力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检查,督促隐患整改,加大力度,强力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工作。

(3)对检查出的重大瓦斯隐患,建立专项档案,落实分级监控责任,跟踪整改进度和质量。

(4)对瓦斯隐患进行整改验收,对整治不力、措施不当的加大处罚力度。

6、明确目标

(1)提高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与能力,提升瓦斯治理技术 水平,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化、制度化、科学化。

(2)保产增产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瓦斯事故总量,有效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

7、基本要求(1)采掘部署合理

①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和工作面设计要依据瓦斯地质资料详细分析和预测矿井瓦斯灾害情况,充分考虑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实现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产。

②合理组织生产。按照《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

③坚持正规开采。加强生产准备,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与衔接。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2)通风可靠

①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按《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采掘部署合理。

②矿井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通风系统中没有不符合 《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和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现象。

③矿井、采区通风能力满足生产要求。④设置专用回风速符合《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贯穿整个采区,没有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的现象。

⑤矿井内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

⑥局部通风机实现自动切换、最低风速等符合《规程》规定。⑦按规定设置和管理风门、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设备保持完好,并及时淘汰落后的设备。(3)监控有效

①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布置、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②监控设备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安装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等符合规定。

③监测设备的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复电点和信号传输符合规定。

④下井人员按《规程》规定佩戴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器。⑤安全监控设备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一次,采用载体催化原理的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等,每隔10天必须调校一次。

(4)管理到位

①建立健全以矿井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设立瓦斯防治专业队伍,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③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如通风、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安全仪器仪表、设备管理、隐患排查整改等管理制度。

④煤矿每年编制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防灭火安全措施计划,并贯彻执行。

⑤矿井各种图纸报表准确,数据齐全,上报及时。⑥强化安全培训工作,提高瓦斯治理水平,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五、工作要求

1、瓦斯治理领导小组要认真组织相关人员认真落实方案内容,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

2、矿各科室基层管理单位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抓好全矿瓦斯治理工作,为全年安全生产努力。

防治瓦斯计划及安全措施

XXX煤矿 XXX煤矿防治瓦斯计划及安全措施

一、瓦斯防治计划

1、宣传发动阶段,时间从6月1日至7月10日,矿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向员工传达瓦斯防治的意义和要求,深入贯彻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利用星期五安全活动日组织职工学习《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的有关文件,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隐患排查和整改阶段,时间从7月11日至11月1日。矿认真组织自查,检查要有针对性、重点性,对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责任到人,限期整改。

3、验收评比阶段,时间11月2日至12月31日。矿瓦斯防治领导小组对矿瓦斯专项整治活动进行验收评比,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除通报表扬外,给予单位2000元的奖励,个人200—500元奖励,对于工作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单位4000元的罚款,对违章个人将根据其性质给予300—600元罚款,直至开除矿籍。

4、矿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办公会,进行分析、落实、实施防治瓦斯的具体工作,确保人、财、物按瓦斯治理方案进一步到位。

5、每月检查、督促瓦斯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计划顺利进行,并经常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掌握技术知识。

6、每月按XXX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对“一通三防”治理工作进行考核评分,确保通风质量达标。

7、每周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限期排除,未排除隐患前禁止作业。

8、瓦斯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井下现场,负责检查,认真执行瓦斯治理方案中的具体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二、瓦斯治理安全措施

(一)矿井通风管理措施

1、矿井每年在安排生产计划前必须进行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工作,保证矿井不超通风能力生产。

2、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改变矿井采区以上通风系统必须制定通风设计和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3、生产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其中1套作为备用,备用主要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启动。主要通风机必须设专职司机看管,每小时填写1次运行记录。主要通风机房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和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4、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况时,必须有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通风机必须在合理工况范围内运行。

5、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时,必须制定停风安全措施。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受停风影响的地点,必须立 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并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由矿长或矿技术负责人决定全矿井是否停止生产、工作人员是否全部撤出。

6、各单位要从供电系统、机电设备、日常管理方面加强管理,严禁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的无计划停电停风。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一旦出现无计划停风停电,必须按事故追查。

7、主要通风机及其附属装置必须具备反风功能,并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8、必须严格执行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采掘工作面及其它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

9、加强井巷维修,保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畅通和行人安全。

10、没有形成负压通风系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回采,严禁在独头巷道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回采,采煤工作面必须确保至少两个安全出口,严禁采煤工作面利用采空区通风。

11、必须构筑可靠的控制风流的风门、风墙、风窗。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巷之间的联络巷,必须砌筑永久性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必须安设2道正向永久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采区进回风巷之间的联络巷应砌筑永久性风墙,确需行人、通车的联络巷应设置永久风门,永久风门不得少于两道,并必须互相连锁。永久密闭和临时密闭的质量要符合通风质量标准的要求。

12、采煤工作面投产时,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对采煤 工作面的通风、防尘、监测监控等系统进行验收,不符合规定不准生产。

13、掘进巷道在施工前必须在作业规程中编制局部通风设计,掘进工作面拉门时,必须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工作面的局部通风装备进行验收。

14、采、掘工作面应实现独立通风。如实现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且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技术人批准后实施。

(二)预防瓦斯的措施

1、认真宣传安全生产方针,使全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宣传瓦斯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入井人员要严格按照“三大规程”作业,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3、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地点均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配风,合理分配风量。

4、测风人员要按时测定好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做好测风报表,杜绝井下供风量不足和发生瓦斯积聚或超限。

5、严格通风设施设计并加强施工管理,如有盲巷必须在24小时内予以封闭。

6、巷道贯通,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7、加强局部通风机管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局部 通风管理的有关规定。

8、采掘工作面放炮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 放炮制度,严禁违章放炮。

9、瓦斯员要杜绝空班漏检,若发生瓦斯超限,立即按规定予以处理,要特别注意检查并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和巷道冒高点的瓦斯。

10、彻底消除电器设备失爆隐患,杜绝引爆火源。

11、严格管理安全监控设备,保证监控系统正常运转。做到对井下和各采掘工作面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等实施二十四小时连续自动监测。

12、采、掘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瓦斯浓度达到 1.0%时能够立即发出报警,瓦斯浓度达到 1.5%时能够自动切断采、掘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13安全监测工做好瓦斯等传感器的日常标校、维护工作。

14、进一步完善矿井隔爆设施。

15、健全井下通讯设施,确保抢险救灾信息传递工作正常。

16、所有入井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

17、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三)采煤工作面瓦斯管理安全措施

1、采煤工作面要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井下交接班制度。

2、瓦斯检查员必须每班认真检查上隅角气体情况,并做好检查 记录。如出现瓦斯局部积聚、超限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立即责令采面停止一切工作,处理完积聚瓦斯后方可恢复作业。

3、工作面风量必须严格按计划配风,测风人员对采面风量按照规定每旬测定一次外,其它时候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测风,保证风量稳定、可靠。

4、工作面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每次进行放炮作业都必须做好瓦斯检查,并认真填写“一炮三检”记录。

5、在采面上、下出口,特别是在上隅角附近20米范围内进行打眼、放炮、上隅角放顶回收、支护等作业时,瓦斯检查员必须先严格检查瓦斯,只有在瓦斯不超限时方可进行打眼、放炮等工作,坚决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6、强化电气设备管理,杜绝电气失爆。机电队安排电工负责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7、工作面上隅角及时回柱放顶,严禁滞后。

8、瓦检员有绝对的停产、撤人的权利,瓦斯超限可立即停产处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9、上隅角出现瓦斯浓度达到 2%,体积0.5m3以上的积聚现象必须按《规程》规定,在附近20米以内停止工作,撤除人员,溜子也必须立即停止运转,瓦斯浓度降到 1%以下方时可开工。

10、采面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 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024%时,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停止工作面作业,撤除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每次出现以上第九、十条情况时,瓦检员必须做好瓦斯处理结果记录,交接班时必须认真仔细交接采面瓦斯情况,并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12、上隅角浮煤必须班班清扫干净,采空区浮煤必须攉干净,严禁浮煤压入在老塘内。

13、上隅角每班由瓦斯检查员负责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悬挂在上隅角离顶300mm、离邦200mm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定),连续检测气体情况,发现瓦斯超限,按上述一至十条执行。

14、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严格按规定加强管理,传感器必须每10天调校一次,每10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一次瓦斯超限断电实验,保证瓦斯断电系统功能完好,传感器的挂设位置必须符合规定。

15、严格落实“一通三防”责任制,对破坏“一通三防”设施者进行严惩。

16、安监人员必须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安全措施

1、强化局部通风管理,严格按计划配风,局部通风机严格按规定及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安装使用,杜绝局部通风机循环风和掘进工作面迎头风量不足。

2、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必须专人挂牌管理,以确保正常运转,严禁无计划停风,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或断开风筒,严禁损坏局部通风设施。

3、严格按安全质量标准要求接撤风筒,做到接头严密不漏风,无破口,吊挂平直,逢环必挂等。

4、工作面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当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或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必须自动切断供风巷道的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5、临时停工时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巷道口设置栅栏,并悬挂警示牌板,严禁人员入内。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当巷道内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后,局部通风机及启动装置附近1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当瓦斯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定排放瓦斯措施进行处理。

6、爆破作业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放炮员和班组长的便推携式瓦斯报警仪必须随身携带,当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放炮。

7、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严格按规定加强管理,传感器必须每10天调校一次,每10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一次瓦斯超限断电实验,保证瓦斯断电系统功能完好,传感器的挂设位置必须符合规定。

8、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米,保证迎头风量。

9、电气设备严禁失爆,发现电气问题,电工要及时处理。

10、掘进作业严格落实执行巷道贯通、瓦斯排放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五)排放瓦斯措施

1、主要通风机有计划停止运转前,在井口设置全断面栅栏。需要排放瓦斯时,必须制定排放瓦斯措施,报企业主要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审批。

2、井下中央变(配)电所,在恢复送电前应由瓦斯检查员全面检查送电区域,只有瓦斯浓度在0.5%以下时,方可送电。

3、局扇因故停止运转,不论停风时间长短,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停风区内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必须由班组长或安全检查工配合进行。

4、当停风区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5%时,可由瓦斯检查员直接进行排放,但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

5、停风区内瓦斯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时,瓦斯检查员必须请示主管领导,由总工程师制定排放瓦斯安全措施,指定专人,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6、停风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瓦斯检查员必须向矿调度室汇报,由总工程师制定排放瓦斯安全措施,报集团负责人批准,并由矿山救护队组织进行排放。

7、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出现体积大于0.5m3,浓度达到2%的局部瓦斯积聚时,由瓦斯检查员立即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瓦斯积聚要汇报矿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提出排放瓦斯措施,指定专人进行排放。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8、排放瓦斯时,应坚持低浓度排放原则,采用控制风量等方法使排放出的风流同全风压风流混合后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5%,在排放瓦斯之前,凡是排放瓦斯流经区域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设置警戒。

9、排放瓦斯坚持低浓度排放原则,必须执行由外向里逐段排放,或采用其它手段控制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严禁一风吹。

10、排放密闭区内的瓦斯,瓦斯浓度超过3%时,由矿提出专门的安全措施,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由矿分管领导现场指挥,矿山救护队协助排放。

11、排放瓦斯工作要由外向里依次进行,1个采区内严禁2个瓦斯超限地点同时排放瓦斯。排除串联通风区域的瓦斯时,必须严格遵守排放次序,首先从进风方向第1台局部通风机处开始排放,只有第1台局部通风机送风的巷道内排放瓦斯结束后,且串联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时,下1台局部通风机方可送电进行瓦斯排放。

瓦斯防治管理制度

XXX煤矿

瓦斯防治管理制度

一、通风管理制度

1、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主要通风机械必须装置两套同等能力的通风机(包括电动机),其中一套备用,并保证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

2、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

3、主要通风机必须有反风设施,必须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

4、反风设施施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反风演习时间持续不少于2小时,当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也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5、装有主要通风机的主要通风口,应安设防爆门,每6个月至少检查维修一次。

6、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扇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

7、禁止利用主要通风机房作其它用途,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按装水柱计、风量、电流表、功率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安装矿井负压、风量、瓦斯传感器,使负压、风量、瓦斯变化情况反应在模拟盘上,以及以地面电缆(线)安装通到调度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

8、主要通风机日常管理与操作,由专职司机负责,司机每小时应将通风机运转情况填入专项记录,发现有异常变化时,必须立即报告调度室。

9、主要通风机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需要停风时,必须制定停风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主要通风机在停风期间必须打开井口防爆门和有关风门,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10、至少每月检查一次主要通风机,改变通风机,转数或叶片角度时,必须制定措施,给出数据,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由机电队配合执行。

11、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一翼、一个水平的通风系统时,必须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12、所有通风设施的构筑,必须符合矿井通风质量标准的有关要求。

13、进、回风井和主要通风巷道之间每个联络巷道中,必须砌筑永久挡风墙,需使用的联络巷道,必须安装两道正向和两道反向的风门,防止在反风时风流短路。

14、新井投产前,必须进行一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三年必须进行一次,矿井转入或改变一翼通风后,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矿井要不断改善通风系统,确保巷道畅通无阻,采取合理的降低通风阻力的措施,使用情况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所需。

15、由设计、生产、通风等部门严格把关,消除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扩散通风和老塘通风。

16、合理调配风量,保证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17、通风部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负责具体调整工作,严防有害气体及温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为井下生产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18、所有的回采工作面,都应考虑设计尾巷原则,对于不能设计尾巷的工作面也应考虑后部掘送专用巷道进行负压瓦斯牵制。

19、矿井通风系统标明风流方向,风量和通风设施的安装地点,必须按季绘制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多煤层同时开采的矿井,必须绘制多层系统图,矿井应绘制矿井通风系统图和矿井通风网络图。

二、巷道贯通通风管理制度

1、一般巷道贯通必须编制经总工程师批准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与采空区、老窑的贯通措施以及有可能和老窑区、小窑破坏区贯通的措施,(必须先探明情况),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矿总工程师现场指挥,救护队协助进行贯通,通风队负责贯通时的通风系统调整及瓦检工作。

2、一般巷道贯通的规定

炮掘面相距20米,机掘面相距50米,贯通执行下列规定:(1)地测部门必须向矿总工程师报告,并书面通知通风队,通风部门事先必须做好贯通时的系统调整及瓦斯检查工作。

(2)地测部门下达通知书后,调度每班必须向通风队通报掘进 进度,通风部门每班掌握瓦斯、风量变化情况,并汇报当日值班负责人。

(3)对掘工作面必须停止一个面作业,且该面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设置警戒,保持正常通风。

(4)与盲巷贯通时,应先对该巷进行瓦斯排放,排放完毕,恢复正常通风,并设置警戒。

(5)每次放炮前,掘进工作面班组长必须派专人和瓦检员共同到对方工作面,检查该工作面回风流及附近20米内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先停止掘进工作面作业,然后处理瓦斯,只有在两个面、回风流及其附近20米内的瓦斯浓度都在1%以下时,方可进行掘进工作和装药放炮。每次放炮前,必须在两个工作面安全地点设置专人警戒。爆破工作应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制度。每次放炮后,瓦检员和掘进工作面班组长必须巡视放炮地点及附近,检查通风、瓦斯情况,如果有异常,应立即处理,双方工作面检查完毕,认为无异常情况,才允许进行该面的下一次放炮工作。

(6)需要做风门或调节时,在贯通前必须完成设施工程,在主要进、回风巷之间严禁临时代永久工程。

(7)贯通的巷道属于主要通风巷道,并直接影响矿井通风系统时,总工程师必须负责贯通的指挥工作,通风队长负责贯通时的现场指挥工作。其它贯通,通风队必须派队干现场指挥,确保施工安全。

(8)贯通后应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形成正常的全负压通风系统后,方可停止局扇运行,同时要检查回风流,作业地点以及相关地点 的瓦斯浓度、检查通风设施,以及风流状况。如果有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9)参与贯通的部门应明确岗位分工,特别是贯通后通风系统受影响的区域,必须设置专人检查瓦斯、停电撤人、设置警戒,同时要进行风量测定。

3、未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严禁任何巷道与采空区、老窑及情况不明的巷道贯通,一旦打透,按事故追查处理。

三、盲巷通风管理制度

1、凡是井下6 m以上不通风的独头巷道称为盲巷,在安排生产时,应避免出现盲巷

2、在生产施工过程中造成盲巷时,生产部门必须书面通知通风队,说明造成盲巷的原因和时间,通风队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安排进行管理。

3、对暂时停止施工的停风巷道采取临时密闭或设置栅栏,对永久报废巷道采用永久密闭进行盲巷管理。

4、密闭要设置距盲巷口6m范围内,并按质量标准化进行施工,密闭前设置栅栏(距盲巷口不超过2m),说明牌、瓦斯检查牌、警标,按标准悬挂并齐全完好。

5、通风队必须建立盲巷管理台账,对井下出现的盲巷进行定期检查,注明造成盲巷的原因、时间、长度、管理方式等。

6、盲巷密闭前的瓦斯检查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写在检查牌上。

7、任何人不得随意打开密闭进入盲巷,当因工作需要进入盲巷时,作业单位必须提前编制安全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

8、盲巷密闭、栅栏5m范围内严禁堆放杂物、材料等

9、通风队每周对盲巷进行一次检查,发现管理设施损坏,要及时维修,防止人员误入盲巷。

四、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

1、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2、掘进工作面所用的局部通风机功率应根据所需风量进行匹配。所用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配备安装同等能力的备用局部通风机,并能自动切换。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三专(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专用变压器)供电。

3、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4、正常工作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失电停止运转后,当电源恢复时,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均不得自行启动,必须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5、掘进工作面与瓦斯电、风电、主备风机切换设施必须做到“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6、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故障等原因停风时,必须将人员全部撤至全风压进风流处,并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由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 通风机及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由指定人员开启局部通风机。

五、测风制度

1、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配备足够的测风工坚持正常的测风工作。每10天对矿井主要大巷进行测风,采区的进风、回风风量,采掘面以及其它用风地点的风量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进行全面的测风。因井下风量调整或主要通风机工况变化等原因,使井下风量发生较大的变化时,由通风部门领导安排测风工及时进行全面测风。

2、采煤工作面测定进、回风巷道的风量;掘进工作面测定局部通风机的全压供风量、出口风量、入口风量及全压总回风量。

3、安装局部通风机前测定局部通风机前的全压供风量;更换局部通风机后及时测定局部通风机的全压供风量、出口风量、入口风量及全压总回风量。

4、主要通风机的外部漏风量至少每半年测定一次。

5、瓦斯涌出异常的采、掘面以及通风巷道的风量,矿通风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测风次数。

6、所有测风结果要及时填写到测风地点的记录牌板上和台帐上,数据要求真实可靠,严禁弄虚作假。测风员在测风过程中如发现通风系统有问题,要立即查明原因并向通风调度汇报,待通风系统稳定后重新测定风量。

7、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必须建立正规的测风站,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的测风点建立临时的测风站,测风站必须 挂测风牌。对正规测风站的断面每季度进行一次校正,对临时测风站的断面每月进行一次校正。测风时将巷道风量、风速、断面、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时间、测风工填写到测风牌和测风记录本上,数字齐全清楚。

8、风量测定结果每旬报矿技术负责人等,每月以报表形式报公司通风部门。当矿井风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向领导汇报。

六、矿井风量管理制度

l、根据每月的生产计划和矿井通风状况,编制合理的矿井配风计划。

2、矿井配风计划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核签字后,方可执行。

3、通风报表必须按要求进行填写,数据真实、准确,上报。

4、井下主要进、回风巷必须建立测风站,并符合规程的要求。

5、测风站要设记录牌板,牌版的内容有:测风站断面、平均风速、风量、大气压力、空气温度、瓦斯、二氧化碳、测定日期以及测定人员等项目。

6、井下所有的通风巷道或地点的风量每旬至少全面测风一次。每次测风结果必须填写在现场的测风牌板和测风记录上,及时填写旬报,上报给有关领导。

7、主要大巷要实行每十天至少测风一次。采煤工作面和采掘工作面根据实际要求随时测定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风量,并记在测风牌板和测风记录手册上。

8、巷道中风速必须经过验算,不得有无风、微风或超速巷道。

9、作业地点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低于4m3/min。

10、采煤工作面回撤期间每天测风一次,工作面进回、风都要测定,风量要满足风速和稀释瓦斯的要求,并将测定结果填在测风牌板和测风记录上。

11、巷道贯通前、系统调整后、扇风机倒机或改变叶片角度后都必须进行测风,测风结果必须填写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2、发现风量与配风计划差别较大要及时分析原因、检查系统,并及时调整设施状态。

13、矿井外部漏风率不大于5%,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5%。

14、测风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人员担任,持证上岗。

15、使用合格的测风仪器、仪表。

七、瓦斯检查制度

1、我矿由总工程师负责建立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由通风队长负责贯彻落实,瓦斯检查人员必须认真遵照执行。

2、瓦斯浓度的检查次数规定为: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的采掘工作面、排放瓦斯专用尾巷,每班至少检查三次,低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每班至少检查二次。对本班没有进行工作的工作面,每班至少到工作面检查一次(“每班”指八小时工作制)。密闭及可能涌出或积聚瓦斯的机电峒室、巷道、煤仓、已采区、无人工作区域等地点的瓦斯检查及检查次数由总工程师在本矿“矿井瓦斯巡回检查制度”中明确规定。采煤工作面至少应检查工作面风流、工作面回风流、上隅角、割煤机附近尾巷等处的瓦斯;掘进工作面至少应 检查工作面风流、工作面回风流、局部通风机附近等处的瓦斯。

3、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的采煤工作面、煤巷、半煤岩巷道掘进工作面及瓦斯涌出量大、变化异常的其它采掘工作面,必须专职瓦斯检查员随时检查瓦斯。

4、通风队长要根据矿井通风系统划分瓦斯检查区域、确定检查人员,规定巡回路线、检查时间和内容。

5、瓦检员必须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检查瓦斯,且带有不少于1.5m长的胶管。

6、瓦检员必须严格按巡回检查计划图表规定的路线、地点、时间和内容认真检查所负责地区的瓦斯情况,将每次检查结果填写在巡回检查图表和牌板上。

7、每次检查瓦斯的结果都必须通知现场工作人员,瓦斯超过规程的规定时,瓦斯检查员必须立即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并向矿调度汇报。现场人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瓦斯检查员的命令,不得拖延,更不允许超限违章作业。

8、瓦检员每次检查瓦斯时,都应对管辖范围内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校对和记录。

9、瓦斯检查员必须了解所辖区域的通风系统,掌握风量变化、风机开停、风门开关、通风设施、防尘设施、监测装置完好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调度请示汇报。

10、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瓦检员每班汇报三次,做到图表、牌板、调度台帐“三对口”。

11、瓦检员必须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交接班时必须交清本班情况及下班须注意的问题,并在对方的图表上签字交接。如当班发现瓦斯超限、无计划停风或未处理完瓦斯超限时,必须在现场交接班。

12、通风队长、班长上岗要认真检查瓦检员的工作质量,分析审查图表和牌板、帮助处理问题。通风队值班领导、通风班长、每班班后必须审查巡回检查图表,通风班长在图表上签字后交通风调度,值班调度员必须核对台帐、图表。

13、通风队值班人员,必须班班审阅瓦斯台帐,掌握井下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重大的通风、瓦斯等问题,应立即向矿调度汇报,并制订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进行处理。当班发生的瓦斯超限必须当班报公司调度,同时汇报处理瓦斯超限所采取的措施及处理结果。

14、矿长、总工程师必须每日审阅通风瓦斯日报。通风队必须每日审查通风瓦斯日报,每旬至少一次审查瓦斯巡回检查图表,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5、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每季对瓦检员的定员情况核定一次,人员不够的由矿长负责配备。瓦斯检查人员应由从事井下采掘工作不少于一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公司安全培训中心的专门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

16、瓦斯检查员必须按瓦斯检查制度检查瓦斯,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不得空班漏检,凡出现脱岗、虚报、假报瓦斯情况的,坚决给予开除、留用察看或开除的行政处分。

八、瓦斯报表审批制度

1、瓦斯员在井下检查瓦斯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对照”原则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

2、通风队和调度室值班员必须审阅瓦斯班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矿总工、矿长,并做好处理措施。

3、瓦斯报表要按技术要求报总工程师、矿长,经各级主管人员签字生效后存档。

浅析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方案 篇5

1在提防出险工作中, 堤坝工程涉及到诸多的环节, 比如渗透破坏环节、滑坡环节、开裂环节等, 这些环节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处理,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渗透破坏情况。这些渗透破坏情况的出现, 大多数是集中渗漏情况、管涌情况、流土情况等。我们可以将这些提防渗透破坏险情分为三大类。比如堤身产生的险情, 这种险情根源于堤身组成物质的非密实性, 也就是具备不合格的填筑密实度及其非均匀性。很多的堤段堤身的本质都是粉细砂、砂壤土或者孔洞、裂缝等, 其主要表现在散浸、漏洞、脱坡等的环节。堤基如果不能实现与堤身的良好接触, 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险情。

这种情况的出现于筑堤过程中的清基环节, 比如堤身及其堤基的接触带的物质比较复杂。还有就是涉及到堤身自身产生的险情情况, 这是由于堤基的较强透水性的砂层、砂壤土层等导致的。这些状况的存在, 都会导致水利工程堤坝防渗过程中的问题出现, 或者由堤身密实性缺乏导致的, 或者是由施工细节的缺乏导致的。

2为了满足现阶段水利工程防渗环节的应用, 做好堤坝各个部分的防渗处理是必要的。从而保证其堤身的加厚性, 保证其堤身的有效填筑及其加固。在提防截渗墙的应用过程中, 进行薄墙及其廉价材料的应用是必要的, 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可以进行开槽法、深沉法等的应用, 保证挤压法造墙环节的良好开展。在以上工作方式中, 深沉法的造价水平是比较低。在墙深低于20m时, 可以进行高喷法造墙方法的应用。但是其在一些较为狭窄的施工场地、地下障碍物应用中, 具备非常高的适应性, 整体性价比是比较高的。提防工程的稳固性因素是多样性的, 在进行地层险工段的防渗处理过程中, 也可以进行盖重排水减压反滤保护方法的应用, 提升其整体应用效益。

二、健全堤坝工程防渗加固体系

1在堤坝工程防渗应用过程中, 保证防渗加固方案的更新是必要的, 这需要遵循相关的堤坝防渗处理原则及其方法。比如可以进行灌浆及其防渗墙工作模式的应用, 进行堤坝渗透情况的控制, 更好的进行浸润线的控制, 更好的进行堤坝防渗性的控制, 更有利于提升其防滑性。这里可以进行防滑桩及其压重模式的应用, 保证堤坝的整体稳定性系数的提升。在实践应用中, 滑坡现象的处理是比较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滑坡起因上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 保证坝体的浸润线的降低, 保证土体强度指标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土工合成材料体系不断健全, 一系列的土工膜材料等的应用, 大大的提升了土体的稳定性, 从而进一步的推动了这类材料的应用。在坝基渗漏处理过程中, 需要遵循相关的处理原则进行工作, 进行渗漏量的控制, 保证其堤坝工作压力的减少。

2这里可以进行劈裂式帷幕灌浆法的工作, 进行堤身的加固, 避免堤身的渗漏情况。这就需要针对堤坝的曲直情况, 进行钻具的应用, 保证相关布控方式的协调, 这就需要沿着堤坝轴线进行堤顶的钻孔, 进行其孔距的控制, 这就需要针对其堤身的情况, 进行孔深的分析, 进行堤身填土及其堤身钻入环节的协调。

通过对高压填充式灌浆法的应用, 更有利于堤基基础灌浆的开展, 有利于其自身漏洞缺憾的填充。在进行基础灌浆模式应用中, 可以进行工程钻机的应用, 保证灌注堤顶及其堤段的钻孔, 进行孔距的限制, 进行钻入时的灌注压力的控制, 保证其堤身的干燥性, 保证相关管涌问题的解决, 保证蚁穴、溶洞等问题的解决, 保证对相关型号的钻机的应用, 保证其泥浆的有效灌入, 保证其包围圈的形成, 保证填充工作的良好开展。

3通过对灌浆加固方法的应用, 更有利于防渗体的形成, 更有利于现阶段浆砌石重力坝的形成, 更有利于其坝体的加固补强应用, 更有利于其防渗性能的提升, 更有利于提升坝体的承载能力及其完整性。在大坝的下游地段可以进行固结灌浆的追踪应用, 针对某些地段的缺憾, 可以进行埋注浆管方式的应用, 保证漏水管道的堵塞, 保证坝体空洞的解决, 实现对坝体的加固, 保证坝面的整体稳定性, 提升其整体抗冲刷能力。

4在高压喷射防渗墙的应用过程中, 其需要进行高压射流的应用, 从而保证对其坝基覆盖层的冲击, 再进行水泥浆的灌入, 保证浆液及其地层土颗粒的混合, 从而保证防渗墙的形成。在自凝灰浆防渗墙的应用过程中, 进行塑性混凝土墙工作方案的更新是必要的, 其需要实现水泥、膨润土、少量混凝剂的结合, 保证其自凝灰浆的制成。在凝固之前, 可以进行造孔内部的固壁泥浆的应用, 保证墙体的良好防渗补强效果。

在日常工作应用中, 帷幕灌浆是常见的工作方式, 其需要对浆液进行胶凝性、流动性配比, 从而保证其能够充分压入岩层裂缝中, 并经过一系列反应胶结, 从整体提升岩体的强度。保证岩石基础的抗渗性和整体性能。这里可以进行封闭灌浆法的应用, 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是的我国目前所使用的灌浆技术效益得以保障。从原理分析, GIN法不同于传统的灌浆方式, 在实际的应用中GIN法会依照孔段灌浆的实际消耗状态确定消耗值, 这种灌注指数相当于灌浆压力及其灌入砂浆体积的乘积。在大裂隙中会使用较小的压力注入大量的浆液, 在裂隙中需要使用高压注入小量的浆液。所以, 若在灌浆时各个灌浆过程都需要对GIN进行控制, 使之控制为常数, GIN法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工程中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有许多水利堤坝需要进行防渗处理, 堤坝防渗加固尤为重要。

结语

通过对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方案的更新, 更有利于解决现阶段水利工程堤坝问题, 提升其堤坝防渗工作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徐东.灌浆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 2013 (12) .

[2]杨坤.浅析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J].民营科技, 2014 (01) .

上一篇:小区营销下一篇:关于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