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防治管理

2024-07-21

白蚁防治管理(共12篇)

白蚁防治管理 篇1

0 引言

白蚁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也是工程管理和防洪保安的重要内容之一。南京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北两侧, 现有中、小型水库200余座, 其中有蚁害的水库近200座, 占水库总数的75%;长江流域堤防600余km, 其中有蚁害的堤防近200 km, 占长江流域堤防的29%。依托新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建立南京市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将全市的蚁害水库和堤防的历史、分布位置、危害、治理过程、复查验收等情况用数据库进行管理, 通过系统以报表和电子地图方式进行查询、更新及分析, 为及时发现水库大坝白蚁危害情况并进行治理, 有效遏制水库大坝白蚁危害进一步发展和蔓延, 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规划、治理措施等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 对于加强白蚁防治工作, 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

南京市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由来已久, 根据白蚁防治的实际需要, 按照江苏省《堤坝白蚁防治办法》和《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的规定和要求建立了一支水库、堤防、水利 (务) 站、区、市的管理队伍, 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 围绕白蚁危害的发现、治理、复查验收等环节, 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技术体系。在这样的体制机制条件下, 南京市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 为研究开发白蚁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将白蚁防治管理工作提升到信息化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总体需求

根据南京市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要求,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建立适用各级白蚁管理部门的白蚁检查、治理、复查等数据在线上报, 数据统计汇总, 报表编制, 专题电子地图, 以及信息服务和管理的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为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工作提供基础平台。

2.2 数据流程

根据水利白蚁防治管理工作业务流程特点, 数据采用区、市逐级上报与审核的体系实现, 并且根据南京市水利信息化现状设为背景和专题2个数据库, 背景数据库主要由现有空间数据库组成, 包括基础和水利工程2个数据库。既考虑数据来源不同, 又考虑了对数据处理的工作需求, 水利白蚁防治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2.3 用户分析

系统用户分为市级和区级2类用户, 说明如下:

1) 区级用户。能够以图表方式在线填报本级的白蚁防治管理数据, 生成报表和地图, 并且查询本区历年的数据。通过在Web GIS界面上选择行政分区查询本区的数据, 并能查询专题图和图形数据分析。

2) 市级用户。能够汇总和生成相应的报表, 并且能够对本市历年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通过在Web GIS界面上选择行政分区查询所有区或全市的白蚁防治数据, 并能查询专题图和图形数据分析。利用系统管理功能管理基础数据和用户权限。

3 系统组成和结构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系统分为计算机网络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应用交互层等5层, 以及信息安全和标准规范2个体系。5层结构具体说明如下:

1) 计算机网络层。计算机网络提供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 包括运行系统和应用软件, 以及数据库服务器的计算机及通信网络等设备。系统采用互联网作为各个用户使用的接入网络。

2)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是系统信息汇集的目的地, 是数据存储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内容包括基于白蚁防治所需要各类数据, 以及与实体数据库相对应的元数据库、数据字典。数据库管理软件包括支持空间数据的数据库、备份等管理系统。

3) 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配备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 方便在其上层更加快捷地搭建业务应用流程和构造信息门户。该层可有效隔离下层数据与上层应用之间的直接联系, 方便系统灵活扩展、建立与其他水利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建立业务系统关系。

4) 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依托应用支撑平台环境, 建立白蚁防治管理的业务流程, 定制化开发包括数据报送、报表编制、信息服务及系统管理等全过程的应用功能。

5) 应用交互层。应用交互层是白蚁防治管理人员与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与系统实现互动的窗口。

系统采用B/S集中运行方式, 计算机终端的性能满足浏览器配置使用要求即可。

2个体系具体如下:

1) 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策略, 是依托既有网络环境, 补充配置必要的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病毒防护设施, 建立应用级的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管理机制, 系统级的安全审计等综合措施, 建设满足系统应用安全需要、投资代价适度的安全体系。

2) 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应优先遵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 在现行标准确不能满足系统建设要求时, 可补充制修订适合特点的项目标准。

4 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系统功能设计根据目标和需求主要分为防治信息管理、信息统计查询、信息发布管理和系统维护, 详细功能如图3所示。

4.1 防治信息管理

防治信息管理主要用于基层管理单位和人员, 为白蚁检查发现、治理、复查验收和上报服务。

4.1.1 水库、堤坝基本信息管理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重点是水库大坝和堤防, 为保证工程安全, 便于白蚁防治管理, 需要从水利工程数据库抽取相关信息或对这些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 主要包括工程概况、管理部门, 特别是大坝和堤防的信息。基本信息管理界面如图4和5所示。

4.1.2 蚁患区、蚁源区信息管理

蚁患区指有白蚁危害的区域, 多指水利工程主体部分及周边区域;蚁源区指白蚁发生且可能转移危害到水利工程主体的区域, 多位于堤坝附近保护范围内。当发现白蚁后, 将调查获取的蚁患区和蚁源区的部位、范围和发现时间, 以表格和地图形式进行记录管理, 通过系统及时上报, 为今后治理检查提供依据。

蚁患区、蚁源区信息管理过程如下:

1) 蚁患/源区信息登记。可在如图6所示的界面中管理蚁患/源区的基本情况。

2) 蚁患/源区绘制。利用系统集成的开源电子地图绘制蚁患/源区专题图层, 并实现与蚁患区和蚁源区基本信息的关联, 界面如图7所示。

4.1.3 治理信息管理

按照白蚁危害状况制定白蚁治理方案, 将治理方案和过程录入系统并进行管理, 为将来了解治理过程, 分析治理效果服务。蚁患区治理信息界面如图8和9所示。

4.1.4 复查验收信息管理

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验收, 将复查验收情况进行录入和管理, 以便了解治理过程, 为制定下一步治理方案, 对白蚁防治管理进行考核服务。复查验收信息管理界面如图10和11所示。

4.2 防治信息管理查询统计

将白蚁防治情况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统计, 主要统计报表功能包含白蚁防治地图、蚁害区统计、水库普查汇总表、河道普查汇总表, 为基层上报, 上级考核, 制定计划服务。

4.2.1 白蚁防治地图

可以在地图界面上对蚁患/源区信息进行查询、修改等操作, 界面如图12所示。

4.2.2 蚁害区统计

按蚁害级别对水库和堤防的蚁害区总数、检查次数、治理次数等进行统计, 统计结果可直接打印, 也可导出成Excel格式文件。

4.2.3 水库、河道堤防普查汇总表

按照《南京市水库大坝、河道堤防白蚁危害及防治情况普查汇总表》的格式统计各水库和河道堤防的白蚁防治情况, 便于统计和上报。

4.3 信息发布管理开发

围绕白蚁防治管理工作中的组织管理、标准规范、规划计划、工作安排、经验总结、防治成果、检查和治理技术、相关新闻、通知等信息管理, 开发了信息发布和管理模块, 可以对上述具有多媒体特征的内容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发布, 为各级白蚁防治机构服务。实现的界面如图13所示。

4.4 系统维护

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各类基础数据功能, 包括:用户、行政区划、角色和字典等的管理。

5 结语

我国南方省区一半以上的堤坝工程存在白蚁危害, 其中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蚁害率高达90%以上, 浙江、江苏、安徽等的蚁害率也达到了40%~90%。防治白蚁, 减少对水利工程的危害, 是水利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建立白蚁危害、治理、复查验收档案, 实现信息化管理, 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市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推动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工作向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 进一步规范白蚁普查、预防、治理及督办检查工作, 实现白蚁防治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确保水利工程不因白蚁危害出险, 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保障能力,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白蚁是水利工程的大敌, 防治白蚁对水利工程的危害, 是水利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南京市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要求, 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建立白蚁检查、治理、复查验收数据在线上报, 数据统计汇总, 报表编制, 专题电子地图, 以及信息服务和管理的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为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工作提供基础平台, 提高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陶长生, 郑在洲, 朱德伦, 等.DB32/T 1361-2009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S].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

[2]严双顶, 叶松, 戴大刚.白蚁隐患探测仪的无损探测方法及应用效果.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 30 (10) :53-56.

白蚁防治管理 篇2

白蚁危害触目惊心,近年来,白蚁危害新建房屋建筑日趋严重,为了从根本上控制白蚁危害,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72号《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凡白蚁危害地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的房屋必须实施白蚁预防处理”。蚁害地区的省、市、县相继出台白蚁防治的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

(一)房屋建筑遭受白蚁危害的原因

1、飞入——有翅成虫从室外趋光飞入室内,选择适当部位繁殖营巢危害建筑物。

2、残留——原建房地基中有白蚁,施工时未清除彻底。

3、爬入——周围环境中的白蚁群体通过土层延伸进入建筑物内取食破坏。

4、移带——带有白蚁的木材用于新建房屋和制作家俱,或将有白蚁的物件带入室内。

(二)新建房屋预防白蚁措施

1、建房地基清理

2、墙外土壤处理

(1)墙外基础沟回填土前,对残留未经清理或现浇混凝土结构之后无法拆除的木模板以及含纤维类杂物的基础沟,应喷浇药液。药剂:50%氯丹乳剂用量:适量浓度:1:30

(2)墙外基础沟回填土后(填平未经夯实),在沿外墙面50cm宽度范围内喷浇药液。药剂:50%氯丹乳剂用量:40-50g/m浓度:1:50-100(药剂:水 下同)

根据土壤湿度、渗透性,每米均匀连续喷浇稀释剂3000g 左右,使药剂渗透深度达30cm左右。

3、室内地基地坪处理

(1)室内地基回填土前,对残留未经清理或现浇混凝土结构之后无法拆除的木模板以及含纤维类杂物的地基或基础沟,应喷浇药液。药剂:50%氯丹乳剂用量:适量浓度:1:30

(2)室内地坪回填平整后,在浇混凝土地坪或搁置防潮架空板之前,在离内墙面四周50cm垫层喷浇药液。

药剂:50%氯丹乳剂用量:25g/m浓度:1:100-200

根据地坪渗透性,每米均匀连续喷浇稀释剂 3000g左右。

厨房、卫生间等经常受潮的房间,用外来杂土回填的地基,地处旧城区或山边杂地凡室内未经开挖的部分地基,都可能有白蚁隐患,应全面施药。药剂:50%氯丹乳剂用量:25g/m浓度:1:100-200

根据地坪渗透性,每平方米均匀喷浇稀释剂 3000g左右。

4、木构件处理

木门框、木窗框在成批制作完成,涂刷沥青前用药液喷涂其贴墙着地部位。

药剂:氯丹原油用量:5-10g/个浓度:1:15-30(药剂:煤油)根据门窗框吸附性,每个涂刷稀释剂150g左右。其它木构件如木砖、木屋架等,凡是贴墙着地或构件间交接的部位均要施药处理。

5、其它部位处理

凡从地下通往室内的电缆、管道入口处周围的土壤,基础沉降缝、伸缩缝等,应采用墙外毒土的方法进行药液处理。

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0号

《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04年7月13日经建设部第4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 汪光焘

二○○四年七月二十日

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的决定

建设部决定对《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2号)作如下修改:

一、删去第七条、第八条、第十五条。

二、第十三条修改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商品房销(预)售时,应当向购房人出具该项目的《白蚁预防合同》或者其他实施房屋白蚁预防的证明文件,提供的《住宅质量保证书》中必须包括白蚁预防质量保证的内容。

建设单位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时,应当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按照本规定实施房屋白蚁预防的证明文件。”

三、第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原有房屋和超过白蚁预防包治期限的房屋发生蚁害的,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者房屋管理单位应当委托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灭治。”

四、第十六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的规定,从事白蚁防治业务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第十九条修改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建设单位未按照本规定进行白蚁预防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第二十条修改为:“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者房屋管理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的罚款。”此外,对部分条文的顺序作相应的调整。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发布。

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

(1999年10月15日建设部令第72号发布,2004年7月20日

根据《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房屋的白蚁防治管理,控制白蚁危害,保证城市房屋的住用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白蚁危害地区城市房屋的白蚁防治管理。

本规定所称的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等房屋的白蚁预防和对原有房屋的白蚁检查与灭治的管理。

凡白蚁危害地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的房屋必须实施白蚁预防处理。

白蚁危害地区的确定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辖市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三条 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工作应当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 国家鼓励开展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科学研究,推广应用新药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设立白蚁防治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和组织机构;

(二)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及场所;

(三)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四)有生物、药物检测和建筑工程等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

第七条 建设项目依法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当将白蚁预防费用列入工程概预算。

第八条 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与白蚁防治单位签订白蚁预防合同。白蚁预防合同中应当载明防治范围、防治费用、质量标准、验收方法、包治期限、定期回访、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白蚁预防包治期限不得低于15年,包治期限自工程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

第九条 白蚁防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白蚁防治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程序进行防治。

第十条 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剂。白蚁防治单位应当建立药剂进出领料制度。药剂必须专仓储存、专人管理。

第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商品房销(预)售时,应当向购房人出具该项目的《白蚁预防合同》或者其他实施房屋白蚁预防的证明文件,提供的《住宅质量保证书》中必须包括白蚁预防质量保证的内容。

建设单位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时,应当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按照本规定实施房屋白蚁预防的证明文件。

第十二条 原有房屋和超过白蚁预防包治期限的房屋发生蚁害的,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者房屋管理单位应当委托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灭治。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以及房屋管理单位应当配合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白蚁的检查和灭治工作。第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的规定,从事白蚁防治业务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 白蚁防治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九条规定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白蚁防治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使用不合格药物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

第十六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单位未按照本规定进行白蚁预防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者房屋管理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的罚款。

第十八条 白蚁防治单位违反本规定从事白蚁防治工作,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造成重大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狗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现代肉鸡疾病防治与管理 篇3

1.发病原因

从饲养管理层面来看,冬季气候寒冷时,养殖户通常使用煤炭为育雏舍加温,此时如烟道不畅,可出现呛风倒烟等现象,如不及时通风换气,势必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如不及时清理病鸡舍内的垫料、饲料、粪便等含氮有机物可导致氨气分解增多,氨气浓度升高,进而引发中毒,出现呼吸困难、喘气、口流唾液、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如不定期对食槽、注射器、饮水器、笼网、运输车等设备或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可导致鸡只感染或新进鸡发病;如病鸡或淘汰鸡舍未严格消毒或处理不当,某些患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败血霉形体病等)的病鸡可通过咳嗽、甩鼻等方式将病原体传入空气中,进而导致健康鸡只感染。从鸡舍选址和建设层面来看,如鸡舍靠近生活区,或建在交通要道附近,鸡舍过于密集,可为相关疾病传播创造便利,极易发生各种疾病。从疾病控制层面来看,受病毒株变异、病原毒力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免疫失效或疾病的病理变化、症状出现新特点,给疾病防治带来困难。此外,在浓度且作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抗菌药物可有效破坏细菌结构进而发挥杀菌左右,但不具备上述条件时细菌通常会处于假死或半致死状态,进而产生耐药性,大肠杆菌即是此类细菌的典型代表之一。

2.临床症状

肉鸡患有传染性鼻炎时其鼻液可由稀薄渐渐变浓,散发出臭味,干后位淡黄色结痂,此外还有啰音、打喷嚏、流泪、眼结膜发炎、眼皮肿胀、气管和喉头呈灰红色且有黏液。因沙门氏菌引发的鸡白痢严重危害雏鸡健康,其中3日龄之后死亡率明显增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时,病鸡通常有双翅开张、羽毛松乱、尖叫、腹部呈规律性收缩、呼吸困难、肝门出现白色浆糊样粪便等症状。肉鸡患有大肠杆菌病时多有哕音、呼吸困难、咳嗽、黏膜发绀等呼吸道症状,而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时则有咳嗽、打喷嚏、哕音、张口喘气、流鼻涕等主要症状,患有传染性喉气管炎时常有喘气、呼吸困难、咳嗽、咳出血样渗出物等症状,患有禽流感时通常表现为打喷嚏、咳嗽、哕音、眼睑浮肿等症状。此外,曲霉菌病以雏鸡为主要发病群体,可见伸颈张口、呼吸困难、下眼睑出现干酪样物甚至因此而失明等症状;患新城疫时可有气管哕音、呼吸困难、甩鼻液、打喷嚏、肉髯发绀、全身黏膜出血等症状。

3.防治措施

在饲养管理方面,应定期针对鸡舍、饮水等进行严格消毒,尤其是进雏之前要彻底消毒;饲养人员进出鸡舍必须换上鞋帽、按规定穿工作服,严禁其他人员参观和乱串。相邻鸡舍发病时每日应带鸡消毒1次,每周对环境消毒2次。每天对相关用具进行消毒,然后晾干后待用。杜绝犬、猫、老鼠等传染源,粪便等作无害化处理;合理选址,鸡舍布局合理,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保证良好的温湿度、光照及通风条件,提供优质饲料和充足卫生的饮水等。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可视情况需要做抗体检测,做到合理免疫。通常来说,在免疫接种前后3~5 d应停用磺胺类、抗菌或抗病毒药物,在饲喂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抗应激剂。

白蚁防治管理 篇4

一、根据我公司各矿井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结果, 提出防治水的重点工作

乌海能源公司所属矿井, 同处在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脊柱北端西缘的沙漠丘崚地带, 一部分矿井是在贺兰山北端煤田的乌达矿区, 另一部分矿井是在桌子山煤田的海勃湾矿区和棋盘井矿区, 黄河在该地区呈南北走向, 是穿越两块煤田之间的唯一地表水体, 该地区的煤系地层是以二迭系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 其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层的孔隙潜水含水层, 和煤系地层中以砂岩为主的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 以及奥陶系石灰岩类岩溶承压含水层。

西安煤科院根据我公司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 按照国家新颁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 对我公司的10对矿井提交了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属于水文极复杂类型的矿井1对, 水文复杂类型的矿井3对, 水文中等类型的矿井6对。

其中, 骆驼山矿是受奥灰水威胁的矿井, 属水文地质极复杂类型;划分为水文地质复杂类型的矿井有棋盘井矿、利民矿、平沟矿3对矿井属受奥灰水威胁的矿井;五虎山矿、黄白茨矿、苏海图矿、老石旦矿、公乌素矿、路天矿6对受老空水影响的矿井属水文地质中等类型矿井。

由此看来, 奥灰水和老空水是我们防治水害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 但也不能忽视雨季期间暴雨洪水的侵蚀渗流, 以及断层水、裂隙水、钻孔水等水害给矿井生产构成的威胁, 因此全面加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 认真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 利用钻探、物探、化探等综合勘探手段, 探明目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充水性因素, 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最终将水害事故做到可防、可控、可治。

二、突出重点抓好对奥灰水补勘、评价和老空水的探放工作

1、目前受奥灰水威胁的生产矿井评估情况

奥灰水补充勘探工作现已基本查明, 乌海能源公司所属的乌达矿区 (五虎山矿、黄白茨矿、苏海图矿) 奥灰含水层距17号煤层间距大于300m, 本区太原组下部地层厚:799~1128m, 奥灰水对矿井安全不构成威胁, 也就是说上石炭系太原组主采煤层 (17#煤层以上) 不受奥灰水的影响;老石旦矿、公乌素矿、路天矿16#煤层距奥灰含水层间距大于220m, 区域奥灰水位1060~1080m, 奥灰含水层突水系数小于0.06MPa/m, 奥灰水对矿井威胁较小, 正常情况下可以实现带压安全开采。

平沟矿奥灰水文补勘报告提出, 部分区域16#煤层受奥灰水威胁, 根据地面2个补勘孔、井下3个钻孔勘查情况, 查明了矿区奥灰水位, 并对下组煤带压开采的危险性进行了分区评价, 平沟矿一盘区下组煤奥灰突水系数为0.050~0.086MPa/m, 部分区域大于0.06MPa/m的临界值, 需要采取相应的带压开采措施, 方能实现安全开采。

棋盘井矿在矿井范围内开采9#煤层奥灰突水系数最大值为0.029MPa/m均小于0.06MPa/m, 在9#煤层底板完整情况下发生奥灰水突水的可能性较小, 可以实现安全开采。但是, 对于16#煤层底板的奥灰水突水系数变化趋势是自西向东逐渐变小;16#煤层底板奥灰水突水系数最大为0.074MPa/m, 最小为0.032MPa/m, 平均为0.054MPa/m, 16#煤层底板奥灰水突水系数大部分区域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在井口南部深部区域奥灰水突水系数较高达到0.06MPa/m底板水害威胁程度较高, 按照突水系数0.06MPa/m反推16#煤层底板隔水层可承受安全水头均小于奥灰水实际水压, 故井田16#煤层存在较大突水风险。因此16#煤层虽具有许多带压开采的有利条件, 但也有不利影响因素须采取底板导水构造探查、底板局部注浆加固等措施, 以增加底板隔水层有效保护厚度, 提高隔水层阻水能力从而实现16#煤层带压安全开采。

利民矿目前根据钻孔揭露奥灰岩资料:奥灰水位约+1070m, 9#煤层底板标高在+890~1210m, 16#煤层底板标高在+840~1160m, 近期开采不受奥灰水的威胁, 16#煤二采区中西部地段带压开采带压为0~2.2MPa, 特别是底板突水系数值在0~0.05MPa/m之间均小于突水系数临界值0.06MPa/m属于带压开采安全区, 但由于本井田断裂构造发育存在揭露强渗通道的情况, 导水断层缩短了隔水层间距, 有些断层 (DF3) 直接导通了煤层与奥灰含水层, 16#煤层开采仍然受到奥灰含水的威胁。因此, 本井田16#煤层带压开采主要工作应以构造及隔水层薄弱带探查为重点, 在制定充分、科学合理的措施后, 并切实执行后可以实现16#煤层安全带压开采。

骆驼山矿根据骆驼山矿水文补勘报告提供:井田内奥灰岩水初始水位在1077.67~1120.41m之间, 井田以向西倾斜的单斜地层为主, 9#煤层底板标高介于+455.56~1053.46m之间, 落差597.9m。9#煤层底板承受奥灰岩水水压介于0.27~6.55MPa之间, 16#煤层底板标高介于+390.51~997.44m之间, 落差606.93m。16#煤层底板承受奥灰岩水水压介于0.70~7.20MPa之间, 从浅部至深部9#、16#煤层底板受奥灰岩含水层水压均呈增大趋势。

9#煤层底板奥灰岩水突水系数介于0.066~0.013MPa/m之间, 在平面上由东向西呈增大趋势, 对照突水系数分区标准, 骆驼山井田范围9#煤层底板奥灰岩水突水系数均小于0.1MPa/m, 正常区域属于可安全带压开采区域。

16#煤层底板奥灰岩水突水系数介于0.027~0.0147MPa/m之间, 在平面上由东向西呈增大趋势, 对照突水系数分区标准, 16#煤层底板标高+740米以下区域奥灰岩水突水系数均大于0.1MPa/m, 底板发生奥灰岩水突水威胁程度较高。

2、严格奥灰水害的防范措施

一是利用物探、钻探、化探等方法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 并做出水害预测预报, 制定防治措施。采用具有我国特色的突水机理理论, 主要的评价方法有:斯列萨列夫理论、突水系数法、“三下”理论、强渗通道说等方法对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分区评价, 也可以采用比拟法, 分解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预测矿井最大涌水量。

二是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有突水危险的区域, 如断层、裂隙、导水陷落柱等构造薄弱地带, 可预先留设防水煤柱、注浆封堵强渗通道等措施, 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三是当煤层底板隔水厚度太薄时, 煤层下部的高压奥灰水就会发生突水造成淹井, 甚至对人员造成伤害, 所以要根据隔水层厚度, 奥灰水压等因素对底板进行注浆加固和改造含水层。

四是借助于专门工程 (如疏水巷道、抽水钻孔或疏水钻孔) 及相应的排水设备, 有计划、有步骤的疏放影响采矿安全的奥灰含水层, 直到奥灰水压能够满足安全开采的需要, 同时奥灰水也是优质的水资源, 可以将疏放奥灰水与排供结合起来, 一方面保证矿井安全开采, 另一方面将排放的奥灰水供给生产、生活用水。

五是对于底板隔水厚度较薄, 突水威胁严重, 可改用适当的采煤方法保障矿井安全。

六是正确评价矿井涌水量, 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健全矿井排水系统。对复杂矿井排水系统进行专项管理, 分步实施、分类指导, 确保矿井具备一定抗灾的棑水能力。

3、加强老空积水勘查, 抓好老空 (窑) 水的探放

老空 (窑) 水害:主要是指矿井周围缺乏准确测绘资料的乱采、乱掘的小窑积水, 或矿井本身采掘的废弃采空区积水, 或年代久远且采掘范围不明的老窖积水。这种水贮集在采空区或与采空区相连的煤岩或岩石巷道内, 采掘工程一旦意外接近便可突然溃出, 发生“透水”事故。

一是探放老空水前, 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探放水孔应当钻入老空水体, 并监视放水全过程, 核对放水量, 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二是当钻孔接近老空时, 可能发生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涌出, 应当设有瓦检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随时检查有害气体成分。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 应当立即停止钻进, 切断电源, 撤出人员, 及时处理。三是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及人员安全撤离的具体措施。四是尽快落实乌达矿区各矿井有指导意义的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探测与研究工作。

乌海能源公司所属煤矿受上覆采空区积水影响生产的矿井主要有:苏海图、黄白茨、五虎山、公乌素、路天、利民矿等六对矿井, 用瞬变电磁法对积水异常区进行了探测, 根据物探结果对积水异常区实施了探放工程, 特别尝试了利用井下千米钻机定向探放水在利民矿取得了明显效果。

防治水工作要始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 采取“防、堵、疏、排、截”的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进一步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 提升防治水工作水平, 防范水害事故, 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

三、强化防治水本质安全管理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领导、完善基础、全员重视、协同防范

水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专业队伍、完善的制度和扎实的防治水基础工作, 又要有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措施保障;同时还要求全员重视、协同防范。

2、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强化目标管理

首先, 应建立健全防治水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六项制度即: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水害应急救援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其次要建立从公司到各煤矿的防治水工作管理体系, 并结合采掘接续编制防治水中、长期治理规划和年度计划, 分析水情和水害特点, 提出管理目标和保障措施, 分步组织实施;同时要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效果, 并不断修改完善规划。每年年初要有年度计划, 落实资金和工程项目等, 并及时进行总结验收, 研究水害形成和防治水规律, 提升防治水整体工作水平。

3、加强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开展质量达标活动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井田周边小井的乱采乱挖,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充水因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有的资料无法满足防治水工作要求, 因此加强防治水技术基础管理, 制定《煤矿防治水管理实施细则》和标准, 开展防治水质量达标活动, 按照标准化的内容要求进行规范和统一, 完善防治水的五种图件和十五种台账等资料, 做到真实可靠, 为防治水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夯实防治水管理基础。

4、全面掌握、突出重点、提出对策、超前防治

根据西北院、西安院以及专家组对我公司防治水工作提出重点水害矿井评价结果, 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 确定全公司防治水工作的总体目标就是:立足本安、防治水患、不因水患淹掉井下一头一面和伤人事故, 实现无水患区的超前管控, 有水患区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并结合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特点, 提出防治水对策。

对存在有地面采坑和老空水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五虎山矿、黄白茨矿、苏海图矿、老石旦矿、公乌素矿、露天矿采取的对策是:

(1) 在采掘期间, 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对构造发育部位、顶板老空积水区进行超前探查, 避免断层裂隙等构造沟通上部老空水造成水害事故。

(2) 采用地面瞬变电磁圈定老空积水范围, 为老空区水探查提供依据。

(3) 编制中到大雨应急预案并演练, 保证在极端天气时、安全、有序的撤离井下人员, 并可快速抢险救灾。

对平沟矿、骆驼山矿、利民矿、棋盘井矿采取的对策是:

(1) 9#煤层掘进期间坚持“有疑必探”的原则, 9#煤层受断层构造影响的工作面坚持物探、钻探相结合方法探查, 部分富水地段进行预疏放, 并编制预放水设计。

(2) 对开采16#煤层顶板带9#煤层采空区水, 应根据老空水压及煤层底板等高线计算积水范围、积水量, 在疏放过程中关注水压、水量变化情况监测, 对比疏水量与预计量, 对老空水疏放程度进行分析, 确保疏放彻底根除隐患。

(3) 16#煤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钻”, 工作面准备前要进行防治水设计;工作面回采前要运用音频电穿法或直流电法探明构造发育情况和富水区域, 对异常区要钻探验证, 对隔水层薄弱区要进行注浆改造、加固, 对奥灰含水层水采用疏供结合等手段实现安全开采。

(4) 奥灰总体防治对策为导水构造探放治理及合理留设煤柱;强渗通道探查、加固底板和改造含水层;疏水降压、疏供结合的方法;建立矿井直排系统;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5、推广应用新技术, 做到水害超前治理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 编制矿井防治水规划与矿井生产接续计划紧密结合, 使防治水工作超前布置、安排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 克服盲目性, 增强预见性。

(2) 建立井上下水文动态监测系统, 做到定期观测, 及时掌握各含水层的水位和特征离子或元素的变化, 及时掌握水位动态和判别出水水源。

(3) 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 进一步开展防治水技术攻关, 解决防治水的重点、难点问题。

(4) 积极引进计算机信息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建立矿山水文数字检测系统。

目前, 我公司已在利民矿、棋盘井矿、平沟矿、骆驼山矿建立地下水位 (压) 遥测系统, 随时掌握矿井奥灰含水层水位 (压) 、涌水量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并定期分析16#煤层开采带压变化情况, 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基础资料。

(5) 在做好矿井防治水害确保矿山安全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排、供、生态环保”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变“害”为“宝”, 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加强培训, 完善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使其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增强全体员工对水害征兆的认识, 促进防治水工作的全员化进程。

结语:只要我们增强信心、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立足本安、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好《煤矿防治水规定》, 全面提升煤矿防治水技术和管理水平, 就一定能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立足本安管理, 结合本单位煤矿的水文地质情况, 提出存在的主要隐患和防治措施,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在防治水的管理中提出了对策。

白蚁防治管理 篇5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促进白蚁防治行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白蚁防治单位和其他相关组织。

第三条

白蚁防治行业标准化建设优胜单位考评坚持统一标准、客观公正、强化基础、激励先进的原则。

第四条

白蚁防治行业标准化优胜单位考评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建设、综合保障、业务管理、工程质量、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等。

第五条

白蚁防治行业标准化建设优胜单位考评实行百分制,总分在90分(含)以上为优胜单位。

第六条

凡在考评期内发生下列任何一项不良行为的,当期一票否决。

1、以行贿、提供回扣、参与市场无序恶性竞争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的;

2、发生只收费、不服务,有严重背信毁约行为的;

3、违规使用国家禁用和假冒伪劣药品的;

4、发生情节严重的质量安全责任事故,造成重大后果,影响行业声誉的;

5、违反政府相关部门有关规定的。

第七条

白蚁防治行业标准化建设优胜单位考评工作,实行自愿申请、单位自评、省级审核和全国抽审复查相结合的方法。

第八条

考评程序

1、单位自愿申请并自评:在各单位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对照本办法和考评指标进行自评打分。并向当地市级白蚁防治协会(学会、专业委员会)提交自评材料,附相关依据和凭证,由市级白蚁防治协会(学会、专业委员会)进行初审,2、省级审核:省级白蚁防治协会(学会、专业委员会)应成立省级考核工作小组,在各单位自评和市级初审的基础上,通过审查文件资料,深入调查访谈等方法,逐项进行考评打分,形成初步结论。省级审核工作小组由本省行业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等有关专家组成,成员不少于3人。

3、复查抽审:由白蚁防治行业标准化建设优胜单位考评委员会组织对各省的省级审核结果进行抽审复查,并形成考评意见。

白蚁防治行业标准化建设考评委员会成员由全国白蚁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物协白蚁防治专委会、专家库等相关人员组成。

4、审核公示:经全国白蚁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

物协白蚁防治专委会审核后的考核结果,在全国白蚁防治中心网站上公示7天。

5、公示期满后无异议的,由全国白蚁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物协白蚁防治专委会联合发文表彰。

6、白蚁防治行业标准化建设优胜单位实行动态管理,考评工作每年一次。

关于煤矿防治水技术的管理措施 篇6

关键词:煤矿 防治水技术管理 问题 措施

矿井水是指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淋入、滴入、流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水。矿井透水是指井巷、工作面与水源接近或沟通而突然导致的出水事故。当通过各种通道流入矿井的涌水量超过矿外的正常排水能力时,造成矿井水泛滥成灾,称为矿井水灾。据统计,我国27.5%的国有重点矿井受到各种水灾的危险。

1 矿井水灾的危害

矿井水灾对矿井生产危害较大,轻则影响矿井生产效率,重则造成淹井人亡的恶性事故,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造成顶板淋水,巷道积水,老空区积水使工作面及其附近巷道空气潮湿,工作环境恶化,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②使排水费用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开采成本提高。

③导致井下各种生产设备,设施腐蚀和锈蚀,使用寿命缩短。

④突然发生大量涌水时,轻则造成生产环境恶劣或局部停产,重则直接危害工人生命和造成国家财产损失。

⑤影响煤炭资源的回收和煤炭质量。

2 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煤矿企业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只重视对采矿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忽视水文地质技术的重要性,导致这些煤矿企业的水文地质技术跟不上采矿技术的发展。并且由于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不够完善,技术管理部门的职能遭到了弱化,煤层中的水源很可能因为技术上的疏忽而无法检测出来,进而没有及时的检测出水灾的发生。一些企业甚至不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探明,没有进行任何的准备工作,就进行开采工作,很容易造成煤矿安全事故。还有一些企业尽管进行了探测,却无视异常的探测结果,照常进行作业,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谋财害命的行为。

3 加强煤矿防治水技术管理的措施

煤矿防治水工作要想真正的消除水灾隐患、确保煤矿安全,必须做好技术指导监督和现场管理两大环节,采取以下五种措施治理煤矿水灾。

3.1 防

首先在设计矿井时就应该考虑到如何避免煤矿水灾的问题,矿井的场地最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井口和工业场地内的主要建筑物的标高不能低于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位;如果由于地势复杂,难以找到合适的井筒位置,为了使井口标高不低于历年最高洪水位,必须修筑坚实的高台。其次是在煤矿建成以后,正式作业前,应该制定完善的煤矿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防治水规程,落实责任到人制度,定期对工人进行防治水培训,从制度上预防煤矿水灾的出现。最后是在煤矿正式进入工作状态后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比如应该用钻土和石块堵塞、填平、夯实矿区地表的塌陷区,如果塌陷坑和裂缝塌陷区范围过大,也可采取在其外国挖掘环状排水沟截水,不使雨水汇集;建立矿井水文资料和水害档案,进行煤矿重大水害事故隐患登记,做到图纸完善、台帐齐全、记录清楚。做好水情水害预测预报,按照年度、月开展预测预报,要逐步做到预测预报准确、可靠,能够指导防治水工作;要充分利用当地气象资料,根据大气降雨规律和降雨强度,比较准确地预测防(排)洪渠等的瞬时流量,以确定防(排)洪的标准和断面。按照确定的防(排)洪标准在矿井主要建筑物周围及四条井筒的井口等处修筑排洪沟或拦洪坝,疏通水路等。

3.2 疏

对于矿区内存在的大面积积水,应该采取疏排的方式排走。如果是地势复杂的矿区,比如矿井四面是山,可以通过开凿隧洞的方式把水引到矿区以外。

3.3 排

煤矿防治水可以通过排水的方式,具体方式就是在泄洪总沟的出口处建立水闸,设置排洪站,利用水泵向外排水,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地势低洼,水流疏排不出去的矿区。

3.4 截

截水是利用水闸墙、水闸门和防水煤(岩)柱等物体,临时或永久地截住涌水,将采掘区与水源隔离,使某一地点突水不致危及其它地区,减轻水灾危害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具体措施就是在雨季来临前,在煤矿的合适的位置上把水位放到最低,使畜洪量保证在最大的状态,减少发生煤矿水灾时对矿井的威胁。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煤矿位置是关键,需要考虑很多的问题,比如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等,此外,还需要了解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等,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不能选择容易出现泥石流和滑坡的地方。

4 结束语

总之,矿井水灾不仅会严重阻碍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煤矿水灾问题,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付学敏.浅谈煤矿防治水综合措施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03-15.

[2]林忠谦.煤矿防治水工作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03-26.

[3]陈亮.矿井水灾的综合防治及防治水技术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2013-07-15.

作者简介:

王双银(1970-),男,山西长治人,助理工程师,防治水副总工,研究方向:煤矿防治水方面。

煤矿火灾防治组织与管理 篇7

一、劳动组织

(一) 加强组织领导力度

1) 成立矿井火灾防治领导组, 由矿领导和有关科、室、部负责人组成。矿总工程师全面负责组织实施火灾防治工作。

2) 制定年度火灾防治实施意见, 以矿正式文件下发。

3) 定期召开火灾防治工作会议, 研究制定防灭火实施措施, 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4) 矿通防部门负责防灭火日常管理, 包括火灾隐患点的定期排查、防治措施的指定、日常资料的管理。

(二) 健全管理制度

对矿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所应承担的通防管理职责制作出具体规定, 制定矿井通防岗位责任制, 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1) 矿长是火灾防治的第一责任人, 要把防灭火工作当作全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管理。定期组织召开通防工作会议, 听取工作汇报。2) 矿总工程师全面负责火灾防治技术管理, 及时组织火灾隐患排查, 研究制定防治措施。3) 各分管副矿长及副总工程师要对分管范围内的矿井火灾防治工作负责, 及时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4) 矿通防部门作为火灾防治工作的主要部门, 要切实做好矿井火灾防治措施的制定和日常通防管理, 及时组织隐患排查和治理。5) 矿其他职能科室负责所辖业务中有关火灾防治方面的工作, 对所辖区域内的通防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

二、生产管控

(一) 开拓开采方法

1. 简化巷道布置

尽量少掘生产辅助措施巷道和联络巷, 最大限度减少漏风。对已掘的措施巷或联络巷要严格管控, 监测到位, 不符合防灭火要求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整改。

2. 合理安排开采顺序

采区内的开采顺序应采用“台阶式循序开采”, 严禁采用“间隔跳采法”, 避免后期形成孤岛工作面, 从而增加漏风系数和火灾隐患。

(二) 采、掘作业防火管理

1) 掘进施工严格遵照规程措施, 严禁超掘乱透。2) 掘进期间严禁在区段间留设小煤柱和煤皮, 减少煤层暴露面积。3) 分层巷道一次性掘透, 严禁掘一段停一段。4) 工作面回采时要加快推进速度, 减少煤层暴露时间。5) 工作面浮煤要清理干净, 提高回采率, 减少人为丢煤量。6) 合理安排采掘进度, 严禁前采后掘和采后即掘。7) 各采、掘区队要维护好所辖作业区内的通风设施, 共同维持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8) 工作面回采结束后, 要加快回撤速度, 及时封闭。

(三) 通风系统管理

1. 通风管理

1) 优化矿井通风设计, 简化通风网络, 合理布置通风设施, 建立合理完善、便于防火的通风系统。2) 合理分配各用风地点的风量, 确保通风系统稳定。3) 严格通风设施管理, 严禁任何人随意损坏。4) 严格执行测风制度, 严禁盲目加大配风量。5) 工作面回采完后要及时封闭, 不用的巷道要及时封闭, 减少漏风。

2. 火灾监测预报管理

1) 建立矿井火灾监控系统, 合理布置监测点, 提高预测预报精度。2) 执行气样分析日报制度, 合理变更取样地点和次数, 重要监测点要定点、定人、定时取样, 确保气样采集质量。3) 做好防灭火监测旬报, 每10天要对全矿防灭火监测工作进行阶段性分析评价, 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指导下一阶段的防灭火工作。4) 每月月底要对全矿防灭监测工作和防灭火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一次总体评价, 火区和重要监测点要按要求绘制指标气体变化曲线图。

三、监督考核

作为对防灭火工作成果的一个检测手段, 考核是必不可少的, 实行奖优罚劣、量化考核,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披露, 总结经验, 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矿井应制定日常考核制度。

(一) 对井下通防设施日常管理考核

1) 由矿通防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对井下通防设施的全面检查。2) 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 并认真执行。

(二) 对回采工作面注浆质量的专项考核

1) 矿通防部门按照工作面注浆措施的要求, 对回采工作面注浆质量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到现场取证考核每旬不少于三次, 月底将考核情况形成文字材料并在月度总结会议上汇报。2) 绘制泥浆压注分布图, 以供在下分层掘进时作最终考核。3) 每月组织一次对已注浆工作面在下分层掘进时的假顶泥浆分布状况进行现场检查, 按泥浆缺失面积累计量对施工单位进行罚款。

(三) 对井上制浆站供浆质量的考核

1) 浆材供给量必须经矿通防部门、矿物资供应部门和供货方三方共同签字验收, 由矿物资供应部门保留存档。2) 矿通防部门每月底组织对制浆所需材料的用量进行统计考核, 若制浆量达不到本月计划, 或者材料供应量不够, 对相关单位按照矿有关制度进行处罚。3) 矿通防部门对制浆质量进行检查, 每周到注浆站现场取样检查不少于3次, 并将检查结果形成文字材料。

矿井火灾由于火源隐蔽, 火源位置往往难以准确确定, 所以给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但是只要坚持预防为主, 建立健全的防灭火系统, 就能将矿井火灾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有效的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秦波涛, 王德明.矿井防灭火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2]王德明.矿井通风与安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3]周心权, 万裕章.矿井火灾防治.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2.

防治管理结合进行科学营林 篇8

林木受雨雪冰冻灾害, 其受灾程度除与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 海拔, 地形地貌有关外, 在上述相同的成灾环境条件下, 森林经营水平, 林分质量, 林分健康状况、营林技术措施、造林树种选择等因子同灾害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天然林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 人工林较易受雨雪冰冻灾害, 特别是人工纯林受灾最为严重, 经济损失也大。过去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绝大多数为杉木纯林, 初植密度过大, 抚育间伐不及时, 树木为争夺阳光其高生长较快, 冠幅较小, 形成高、径、冠比例失调, 稍部木质化程度低, 当树冠积雪达到一定重量时, 林木之间由于互相挤压, 易形成大面积倒伏和折梢。毛竹纯林未实施钩稍, 枝叉过多滞雪量过大, 造成毛竹爆裂和翻桩。

调查发现阔叶树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 特别是落叶阔叶树, 针叶树和一些常绿阔叶树易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受灾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按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选择造林树种。选择树种时, 只重视树种的经济性能, 忽视了树种是否与造林地环境条件相适应, 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气象条件是否适合, 忽视了树种的抗气象灾害能力, 没有足够重视树种的形态特征、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在抗雨雪冰冻方面的特点, 偏面追求营造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 例如在海拔800米左右的阴坡或迎风面营造大面积的杉木纯林, 极易造成冰雪灾害。

从调查情况来看, 混交林抗雨雪冰冻灾害能力强, 而人工纯林易受雨雪冰冻灾害, 特别是针叶纯林, 很容易遭受雨雪冰冻灾害, 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竹阔混交林则抗灾能力很强。

2 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鼠的防治工作, 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依法治理, 促进健康”的方针, 坚持因地制宜, 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 防止环境污染, 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措施, 把森林, 病虫鼠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 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2.1 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

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鼠害, 以便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及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 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 为科学准确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认真做好森林病虫鼠的种类、数量、分布、林木被害程度的分析。

2.2 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

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 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 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 抓住最佳防治时机, 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 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 物理机械防治法。

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防治称为物理机械防治, 这种措施具有不污染环境, 不伤害天敌, 便于开展群众性工作等特点;但此种措施工效低、费工、局限大, 应根据规律及劳力情况具体掌握。

2.4 天敌防治法。

结合其他防治措施, 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措施对维持生态平衡, 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 林木的防灾减灾措施分析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 人类能够做的只是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 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措施, 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是科学营造林, 这是防灾减灾重要措施之一。

受灾林地清理包括受灾林木清理和造林与更新方案。要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 不搞一刀切, 注重林木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 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

调查发现, 片林受灾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 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 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需要, 也是防灾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过大, 虽可提前郁闭, 但树势弱, 木质化程度低, 冠、径、根系生长比例失调, 抗灾能力差。

积极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 对现有林分, 尤其是残次、低产低效天然林, 要引入现代林业生态学理念, 遵循森林生物群落演替规律, 减少人为干预, 发挥森林自身生态功能, 采取补植、封育、定向培育、天然或人工促进天然萌芽更新等森林经营技术措施, 引导和促进林地向异龄林, 复层林、混交林方向发展, 形成稳定的, 复杂的, 更高级的森林生物群落, 降低森林经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益, 实现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林业可持续森林经营方向的转变。

烟草苗床的管理及病害防治 篇9

1、苗期卫生

在打水、施肥等一切农事作业前用肥皂水洗手。不在苗棚内吸烟,清除苗床内一切杂草并及时拔除病苗深埋,不用脏水和生水浇苗,防治病菌感染。

2、调节床内温湿度

假植前3~5d应注意床面遮阳,每隔2m遮1~2m(麻片或床单等),如外界温度低于20℃时可不用遮阳。保证床内有较高的温度利于烟苗生长,尽量保证床内温度控制在25~28℃,最高不超过32℃。

3、苗期追肥

烟苗期不需大量的肥,为促根快发也需追施一定数量的肥料,如每10盘苗可追施100g硝酸钾或专用肥,也可以水中带有机肥,提高烟苗抗逆力。

4、注意移栽前炼苗

移栽前5~7d要控水控肥,揭膜炼苗烟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一般不补水或少补一点水,移栽前2~3d除大风降温天气外应昼夜揭膜炼苗,增强烟苗抗逆性。

另外,立即着手饼肥和有机肥按1∶(1~2)比例充分发酵。

5、苗期病虫害防治

1)炭疽病

缓苗后喷1∶1∶160波尔多液7~10d1次。如发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碎倒病、立枯病

发现苗床点片发病时,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

3)野火病

喷72%农用链霉素3000~5000倍液;90%新植霉素3000~5000倍液;波尔多粉500~600倍液,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效果最好。

地测防治水管理工作探讨 篇10

1 科学地锁定目标, 强化深层次的技术管理

东庞矿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乃至瓦斯地质特征, 经采勘对比均发生了质的变化;矿井水平的延伸、边部和下组煤的开采所带来的诸多水害隐患, 均是构成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因此, 锁定住上述目标及时升级地测防治水工作版本, 构筑新的防御体系, 是强化深层次技术管理的重要步骤。

1.1 在完善制度建设方面, 我们建立健

全了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规范了周分析制度和每月由总工程师参加的分析制度, 增加了定期杨矿组织的技术例会, 完善了地测相关规章制度。

1.2 注重了矿井生产过程中包括物探、

钻探乃至化探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勘探工作, 按公司规定补充了煤巷掘进和回采工作面煤层钻的钻探工作, 杜绝了采掘工作面误揭露无水陷落柱, 加强了对综合勘探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规律的研究工作。

1.3 强化了地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从科长到组长均承担了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应知、应会的传、帮、带的责任, 制定了全矿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地测防治水技术培训计划, 使全矿职工掌握了矿井防治水知识, 增强了职工防治水意识, 通过培训也使地测专业技术人员较好地掌握了基本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 满足了地测工作的需求, 指导了安全生产。

2 加强地测防治水基础工作

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既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工作, 也是矿井生产过程中的一项致关重要的基础工作, 因此, 我们继续加强了地测信息保障集成系统建设, 满足了各专业数据库的建立、图纸编辑和自动成图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各类勘探成果及时与实际揭露资料对比分析、进行修正, 为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提供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测信息保障系统。

2.1 地质基础工作

在矿井生产勘探方法和手段上, 坚持了井上、下综合探测, 必要时采用巷探的原则, 同时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也针对性地积极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来满足生产对地质勘探成果的需求。

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及先进技术的应用, 我矿总结出五条地质预测预报保障措施:⑴加强基础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 进行地质预测预报;⑵利用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进行地质预测预报;⑶应用层位对比法进行地质预测预报;⑷利用井下钻探资料进行地质预测预报;⑸应用作图分析法进行地质预测预报。五条地质预测预报保障措施的认真实施, 较好地对地质复杂区地质构造、煤层赋存形态进行了超前预测预报, 指导了安全生产。

2.2 矿井测量基础工作

在矿井测量工作方面,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 积极进行资料管理方面的探索;全站仪、防爆全站仪的引进, 大大提高了我矿测量工作效率和施测精度。同时, 在井下执行导线点挂牌制度, 方便了生产区队及其他相关人员使用。资料管理上, 编制电子成果台帐, 打印成册, 按采区分册, 美观整齐, 便于查找。

2.3 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

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建立在矿井地质和测量基础工作之上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它既汇集了地质和测量成果的优势, 同时又有它自身的特点, 因此我们在努力做强地质和测量基础工作的同时, 把矿井水文地质工作尤其是涉及矿井重大危险源的重大水害防治基础工作纳入主攻方向, 确定了严密的防治水技术路线, 建立了完整的防治水体系。

2.4 矿井储量基础工作

根据《储量》、《三量》规程和公司质量标准化达标要求, 规范了台帐、图纸的编制工作, 加强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质构造、煤层夹矸的超前预测预报工作, 为矿井正规生产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和资料。同时, 为了加大资源回收力度, 对回采工作面采高、机头、机尾三角煤回收严格考核, 严格要求区队在上巷利用机组直接将巷道底煤割出, 下巷全部超前卧底, 提高资源回收率。

3 转变思路, 做实、做强地测防治水工作

3.1 改变生产格局, 促进防治水工作的落实

在采掘战场布置方面, 为了适应目前全程勘探的防治水技术思路, 结合矿井生产特点, 对采掘设计进行优化、合理摆布生产地区, 满足了一队两头的生产格局, 在严格完成各项防治水工作的同时提高了单进水平。

3.2 全面转变工作思路, 由技术向生产延伸

为了切实把防治水工作落到实处, 我矿及时提出了技术向生产延伸的工作思路:即地测防治水工作不单纯是技术部门的直属工作, 也是生产部门密不可分的工作任务;防治水工作没有完成, 要直接问责生产单位;思路的改变, 使生产单位时刻把协助运输钻机、排水系统完善。

3.3 实行技术例会制度, 力促各项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落实

为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我矿定期组织技术部门进行实地工作调研, 定期组织技术专题会, 对技术工作尤其防治水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和安排, 每次调研和技术例会后, 及时下发工作纪要, 每项工作都确定负责人、完成时间, 并追踪考核。

3.4 逐步探索行之有效的地质技术路线

随着矿井生产水平的延伸, 矿井地质条件及瓦斯地质条件变得复杂, 严重影响了采掘生产及安全;通过现场经验积累及先进技术的应用, 我们及时总结出五条地质预测预报保障措施, 并广泛应用, 较好地对地质复杂区地质构造、煤层赋存形态进行了超前预测预报, 指导了安全生产。

3.5 多措并举, 提升职工防治水技能和意识

为了加强职工防治水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科、地测部门每年联合制定年度地测防治水培训计划, 矿领导、专业科长、技术骨干亲自担任教师授课, 提高职工现场防治水意识。

4 今后努力方向

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勘探单位的协作, 实现优势互补, 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水平。提高钻探队伍素质, 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的井下钻探队伍。进一步强化管理,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知识更新, 提高地测队伍综合业务水平, 完善地测防治水体制, 使地测防治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摘要:东庞矿地测防治水工作, 通过目标定位, 强化深层次的技术管理, 使得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不断完善和加强, 为矿井的生产、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防治水管理,安全生产,护航

参考文献

[1]庞庆刚.煤矿地测及防治水工作动态管理系统[J].矿山测量, 2011-12-15.

白蚁防治管理 篇11

1 树体保护

密切注意气温变化,若气温降至-20℃以下。则可能会对树体造成冻害,应积极引导果农采用树枝包裹的办法,如用废旧棉絮、布条、作物秸秆、草等物品将主干、主枝包裹,再用废旧农膜、编织袋绑缚扎紧。有条件的可加喷薄膜型植物蒸腾抑制剂,有效防止和减轻苹果幼树越冬抽条。立春后再次发生降雪或降温,要及时清除树上的积雪。防止昼夜气温尉变和冰雪消融使树干发生冻害或采用主干埋土防寒等措施。

2延迟修剪,伤口保护

应适当推迟修剪时间,避免产生新的伤口。有利于分清、区别冻伤芽和冻伤枝,修剪原则是轻剪长放,多留枝叶,最大限度的保证产量和树体长势。在低温过后修剪,要减少伤口,并要及时用剪口油或白乳胶进行伤口保护:对已修剪树的剪锯口,没有保护的,要用剪口油或白乳胶保护。

如果发生1~7年生幼树地上部抽干或腐烂病坏死,尽量不要着急挖树,可结合品种更新换代,采用地面蹲靠长枝嫁接1~3枝为宜,时间以3月中下旬。气温3~6℃时嫁接最适宜,嫁接后接穗上部套长塑料袋或纸袋加以保护,这样可确保嫁接口愈合快,枝条萌发早,树体生长旺。树体支撑能力强。

3检查伤口防治腐烂病

及时检查、刮治腐烂病疤,冻害死皮面积较小的。可刮去死皮。用843康复剂或强力轮纹净或树康愈合剂涂抹伤口。病疤较大时。可将皮层纵向划几刀。然后用843康复剂或强力轮纹净涂抹,低部位可以涂药后埋土,促进皮层再生。主干腐烂病严重树,也可进行桥接保护。防治腐烂病治疗剂也可用治腐灵或农抗120或菌毒清涂抹伤口。对腐烂病疤,可在春秋两季涂抹防治腐烂病的相关药剂,如3%甲基硫菌灵、果康宝、金力士、腐烂立克、施纳宁等。同时。萌芽后,要检查缩剪冻死枝条。危害轻者,全树主干枝条喷施1~3次防腐烂病的药剂,严防冻害后苹果腐烂病的暴发和流行。

4追肥壮树

在萌芽前对弱树可用3~5倍螯合型氨基酸加0.3%~0.5%尿素液涂干2~3次,结合灌水株施腐殖酸复合肥0.2~0.5千克。5月底至6月上中旬。挂果树株追二铵0.5~0.8千克。钾肥0.2~0.4千克。以是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加快伤口新皮愈合速度。保证花芽分化的正常进行,减少因冻害影响产量下降的幅度,促进树体健壮生长。

5防止花期晚霜冻害,提高树体坐果率

采取早春灌水、树干涂白。延迟树体开花;密切注意花期天气预报,在霜冻来临前。夜间集中熏烟。燃料可用锯末、糠、碎秸秆或杂草。堆放后上压薄土层。于午夜10~12时左右点燃,以暗火浓烟为宜。一般667平方米果园可点4~5个燃火点,使烟雾覆盖整个果园。以减缓地面散热降温,并增加空气中的热量,此法可使果园温度提高3~4℃。

在开花前和谢花后喷施天达2116、云苔素481等叶面肥。在盛花期,利用壁蜂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叶面喷施0.3%硼砂+1%蔗糖液,全面提高坐果率。做好疏花疏果工作,做到合理负载,提高果实品质。

6致抓好早期落叶病防治工作,谨防造成树势再次衰败

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 篇12

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张, 人工树种种植较为单一, 令生态系统尤为薄弱, 森林虫害发生率明显提高。天然林长时间被大量砍伐, 令数量与品质逐步降低, 森林原始结构、生态环境惨遭迫害, 森林虫害频繁发生。林业虫害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林业环境一旦湿度较大, 落叶腐蚀则会产生害虫。当前, 我国的林业分布并不均匀, 尤其对于西北地区较为寒冷之地而言, 森林覆盖率较少, 所以更应加强保护工作。通过研究可以看出, 西北地区病虫害发病率较高, 并且虫害种类较多, 有的甚至高达上百种, 类型较为丰富。所以, 我国十分注重林业管理问题, 利用新型技术, 增加投入资金, 并通过科学方式的管理及预防, 令我国在森林虫害防治方面获得显著提升, 森林虫害成灾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并获得了一些成绩[1]。

2 林业虫害高发的原因

2.1 人为原因

森林自身不具备抵抗新病虫害的预防能力, 令害虫大肆繁衍, 并且, 人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经常对森林进行滥砍乱伐, 对森林的生态系统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令森林的防御能力大打折扣。

2.2 自然原因

林业虫害高发区大部分处在森林覆盖率较低、长期遭受滥砍乱伐并重建的人工林中。因为人工林在建设时破坏了原本的生态环境, 由于物种较为单一, 令生态系统的免疫功能较低, 为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3 其它原因

林业虫害高发不仅存在人为原因及自然原因, 还会被其它原因所影响。比如, 林业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并且国家对森林虫害预防政策的规定也不够清楚, 欠缺相对的扶持政策[2]。

3 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3.1 林业基础预防技术

选择栽种树苗时, 也需对树苗进行筛选, 在栽种时, 需随时确保苗圃中的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杂草及枯落植物。对于林木的生长而言, 需严格依照林木生长情况及当地重要的虫害类别乃至产生状况, 准确对树木进行生长伐、透光伐、除伐等工作。并且在生长当中, 需尤为注重抚育伐的时间, 在操作当中, 需采取相关的防虫害方法。对于工作而言, 需先将已经受损的树木割除, 并将已经受损的树木表皮剥除进行焚烧, 剩余的木枕需运出林区。

3.2 化学药物的防治

在运用化学方式管理和防治虫害时, 需要通过农药等化学药品控制、预防、消灭有害生物, 为林区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在运用化学方式时, 需要通过人工涂抹的方式, 或通过专业工具共同进行。人工方式则是人对树苗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 通过包扎、涂抹等方式防治树木病虫害的发生。此种方式会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所以, 在执行当中, 通常仅对于较为贵重的树木才会采用这一方式。专业工具则是将化学制剂溶解在水中进行喷雾, 其优势在于不会浪费药量, 操作简便、污染较低、符合大范围操作。可是运用化学方式进行防治也存在一个问题, 相同药物持续使用时效果则不够明显, 因此, 需时常更换药物, 才可确保效果。

3.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方式, 其主要通过生物链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实现保护林木的效果。当前时期, 因为技术的发展, 生物防治方法早已不是单纯含义中的解决方法。除去最原始以虫治虫的方式外, 还可以通过有机生物体或活性物质, 经由物理或化学方式令害虫无法继续繁衍, 以此降低害虫的发病率。

3.4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通过物理学原理及方式起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对已经感染了病虫害的森林可以通过高温杀菌的方式消灭病菌及害虫, 透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规避害虫扩散及传播。经过物理方式防治可以确保真正消除害虫, 并且此类方式并未对森林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也不会对物种产生威胁, 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推广。

4 结语

总而言之, 森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能源, 能够有效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林业的管理力度, 加强管理病虫害的发生时间、范围及树种, 强化动态管理, 以便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降低其对森林的破坏率, 才能加快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成灾原因及治理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7)

上一篇:淡水养殖现状、发展下一篇: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