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防治管理(通用8篇)
一体化防治管理 篇1
关键词:糖尿病,一体化管理,防治,模式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呈上升趋势,20岁以上成年人标化糖尿病患病率达9.7%,而1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1],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们借助陇西县推行县、乡、 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契机,采取村级发现、乡级治疗和县级指导的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建档管理、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血糖监测、药物规范化治疗、定期随访及县乡双向转诊等一体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探索出一种既能提高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能降低医疗费用的糖尿病管理全新模式,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陇西县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 460例,采取单纯随机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管理组1 232例,其中男性625例,女性607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52.1± 14.6)岁,病程2~120个月,平均病程 (38.6± 4.3)个月;对照组1 228例,其中男性617例,女性611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7.2 ± 11.8)岁,病程2~108个月,平均病程(56.6± 2.4)个月。所有入选病例均无严重肝、肾疾病和传染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并发病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糖尿病健康档案,医务人员每季度上门随访1次,在乡镇卫生院随诊,电话随访。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未纳入一体化管理范围,基本上依靠患者的自觉就诊行为。管理组患者实施六位一体的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每周1次糖尿病知识大讲堂,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讲解,让患者了解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告知患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坚持治疗,完全可以预防控制。(2) 糖尿病饮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以低糖、低盐和低脂饮食为主,每天至0.5 kg牛奶、1个蛋,多吃蔬菜、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3) 注重锻炼。告知患者每天要坚持锻炼不少于30分钟,以步行、慢跑、游泳及太极拳为主,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水果糖,以便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急用。(4) 学会监测血糖,教会患者尿糖、血糖和血压的自我检测方法、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和足部护理方法。 (5) 定期就诊。每1~2周到当地乡镇卫生院就诊1次,接受糖尿病规范化治疗。(6) 采取县、乡和村三级管理方法。一是村级发现病人。村医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发现疑是糖尿病患者并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手册,引导患者到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接受规范化治疗,并每月上门随访1次。二是乡级规范治疗。乡镇卫生院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实施六位一体的规范管理。 三是县级指导。每月县级医院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对疗效欠佳、治疗不达标的患者进行会诊,指导治疗,并对乡镇卫生院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糖尿病管理。对患者做到“每月有专人随访(治疗方案),每季度有专家评估 (治疗效果),每半年有综合评估(危险因素和并发症)。
乡镇卫生院的双向转诊也要先对乡镇卫生院医生进行培训,统一制定转诊标准,并按标准执行转诊。实施一体化管理12个月后,检测并观察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PG)、 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I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1建库,全部资料录入计算机并进行逻辑审核,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对均数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率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新模式前后患者FPG、2 h PG和Hb A1C水平比较
实施新模式前,管理组患者FPG均值为(8.80±1.1) mmol/L, 2 h PG均值为(12.6 ± 3.3)mmol/L, Hb A1C均值为 (7.8±2.2)%,对照组患者FPG均值为(8.7± 1.2)mmol/L,2 h PG均值为(12.8± 2.2)mmol/L,Hb A1均值为(7.9± 1.7)%, 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施新模式后,管理组患者FPG均值为(5.2± 1.2) mmol/L, 2 h PG均值为(8.8 ± 1.9)mmol/L, Hb A1C均值为 (6.2±1.1)%;对照组患者FPG均值为(7.5± 1.3)mmol/L,2h PG均值为(11.1±1.5)mmol/L,Hb A1C均值为(7.8± 1.2)%, 经比较,两组患者FPG、2 h PG和Hb A1C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管理组患者实施管理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而对照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不足50%,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管理后,管理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饮食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管理后,管理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血糖自我检测情况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3两组患者每人每月医药费用情况
管理组患者每人平均每月就诊2次,每月平均药费 (187.5± 42.1)元; 对照组患者每人平均每月就诊2次,诊疗挂号费按甘肃省有关收费标准计算,每人每月平均药费 (246.3± 53.2)元,实施干预前后患者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是目前和将来我国慢性病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总体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就诊率和血糖控制达标率均很低,而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均较高。著名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和美国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结果表明,严格控制血糖、 血压和血脂能够减少患相关并发症的危险性,还能减少花费和卫生服务利用[3,4]。但实际上,相当比例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到有效的治疗,控制效果差,生活质量低[5]。然而,目前在我国血糖控制达标率在部分三级医院为50% ,二级医院为20%~3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常仅为10%左右[6]。导致糖尿病患者控制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卫生服务模式不能向糖尿病这样的终身性慢性疾病提供满意的保健服务[7]。
本次调查发现,通过糖尿病县乡一体化管理,资源整合,患者对健康教育、医疗资源的共享有了保障, 在实施一体化管理的1年中,患者不同程度地了解了糖尿病防治知识、糖尿病合理饮食结构及如何适量运动和规范服药等, 逐步改变了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2型糖尿病县、 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更明显(P<0.05)、 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饮食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5)。因此,通过患者的积极参与,在不同层级医务人员的协助干预下,效果明显,比较适合目前糖尿病患者管理的现状,同时也能弥补了目前医疗资源不足的状况。
2009年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了转变社区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提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控制卫生费用的增长,使晚诊治、预后差转变为早诊断、早防治,最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县、乡卫生一体化糖尿病管理的基本模式将乡镇卫生院、县综合医院和糖尿病患者纳入到整体中,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把乡镇与综合医院联系起来,构建了糖尿病管理平台,建立了规范的糖尿病诊治流程及达标管理的模式,从而提高了糖尿病诊治水平。对待糖尿病不仅要有规范的治疗,而且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随访跟踪管理[8]。另外,还需要与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良好的双向转诊机制,实施糖尿病一体化管理可以实现城乡医疗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广大患者就医需求。实施村级发现患者、乡级规范治疗和县级专家指导的管理模式,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就诊费用,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
本研究显示,通过实施1年的一体化管理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行为管理率和不良生活方式纠正率均较管理前显著提高,且管理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FPG、2 h PG和Hb A1C水平较管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下降幅度管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县乡一体化管理,能够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知识,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进行早期治疗,有效地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缓解了心理压力,树立了正确对待疾病、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基层工作中,由于面对患者的层次不同,对糖尿病的认知差异很大,要重视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影响,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集体讲课,举办健康沙龙,促进医患及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患者的自我承受能力, 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及从医性。实施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有助于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有利于血糖的控制,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治疗率和治疗费用;实施糖尿病一体化管理,可以及早发现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控制饮食、注重锻炼,尽早受益,提前预防糖尿病。
一体化防治管理 篇2
沿江道路建设与地灾防治一体化关系综合评价
基于模糊理论中模糊综合评判法,确立了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单因素评判矩阵进行沿江道路建设对库岸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从而确立沿江道路与地灾防治一体化关系.
作 者:刘杰 LIU Jie 作者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重庆,400020刊 名:山西建筑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年,卷(期):35(25)分类号:U411关键词:沿江道路 地质环境 数学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一体化防治管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1年2月本院共收治67例患者,经颅脑CT确诊均为脑卒中患者,其中女30例,男37例,年龄40~74岁,平均48.6岁;脑卒中首次住院42例,二次复发住院11例,多次复发住院14例;学历:大专以上5例,高中7例,初中12例,小学及以下43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住院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防治一体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脑卒中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护理工作的了解程度、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同时还对实验组脑卒中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时间以及护理方式。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将患者转到医院社康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实验组仍行防治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1.3 评估方法
以百分制为标准,每个方面出20道题目,每个题目5分,60分以下者为未了解,60~80分之间为理解,80分以上者为掌握。对实验组患者入院时调查结果显示未掌握的方面进行及时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对脑卒中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疾病的控制情况进行调查及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实验组行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为76.5%,理解率为14.7%,对照组分别为12.1%和39.4%,实验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之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脑卒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4%,基本满意率为17.6%,对照组分别为39.4%和48.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脑卒中患者经医院社康中心康复治疗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经随访5个月~1年,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复发12例,复发率为36.4%,实验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疾病(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原因[2]。因此,加强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但是,目前我国对慢性疾病的管理模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防治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是及其必要的。防治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对所护理的慢性疾病患者实施疾病相关知识指导、生活干预、心理干预和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等服务[3]。密切护患关系,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症状[4,5,6,7]。
有学者认为,脑卒中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失语、瘫痪等,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8]。因此,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是极其必要的。专家指出,对慢性疾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对护理方式及健康教育进行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9]。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2008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部分脑卒中患者实行防治一体化的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表明,防治一体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通过随访得知,采用防治一体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但是由于本次病例较少,对防治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的情况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康中心防治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为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提供科学的管理模式。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3例给予住院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34例给予防治一体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前对脑卒中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疾病的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行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为76.5%,理解率为14.7%,满意度为82.4%,基本满意度为17.6%;对照组分别为12.1%、39.4%、39.4%和48.5%,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康中心防治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是可行的,有助于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防治
参考文献
[1]孔静.浅析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及康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204-205.
[2]文霞.200例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82-2383.
[3]徐崇凯,季建隆,曹静.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的高血压病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6.
[4]陈胜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作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3(19):514-515.
[5]汪莉,李新萍,张千,等.小组模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城市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1,33(3):358-360.
[6]农晓露,韦云秋,陆柳.老年脑卒中患者久卧后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广西医学,2010,32(10):1294-1295.
[7]邓秋兰,农兰欣,黄银娟,等.个性化的系统健康教育在社区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9,31(3):371-372.
[8]潘桂英,苏少汝,李红.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区防治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5(17):347-348.
一体化防治管理 篇4
二、有害生物测报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自然条件特殊, 加重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劳动强度
平顺县地处太行山南端, 山大沟深, 树木茂密, 植被丰富, 垂直落差达1 500 m以上, 自然小气候和栽培条件繁杂多样, 差距悬殊, 导致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时间、空间和防治措施多样。近年来, 由于当地产业化开发和城乡生态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从外地引进的种子、景观树木、花卉种类和数量空前增加, 导致原来没有的外来有害生物数量和种类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更加重了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与平原地区相比, 各种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多、程度重, 而且经常是农、林业有害生物交混发生, 从而导致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情况复杂、头绪多、难度大, 成本明显增高。因监测预报工作不够及时准确, 所以防效差效果不理想, 挫伤了农民对有害生物防治的积极性。长期以来, 病虫害的“自防自治”格局和“任其蔓延”仍然是基层病虫害防治的主流格局, 而且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2. 农民产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 造成资金投入上的匮乏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向深层次调整, 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 充其量主要是维持口粮, 或者叫补充口粮和收入。至于增加农民收入, 大多数地区的农业收入不足称道, 个别地区达到了微乎其微, 甚至被忽略的程度。如, 平顺县西沟乡西沟村人均耕地仅有0.01 hm2, 他们宁愿将大量精力花在外出打工上, 家里的责任田主要通过捎带种植、转让、或委托亲戚朋友种植。这是当前农村经济结构主要的、不容忽视的现状。也正基于此, 使农业上的许多优惠政策和项目难以实施和开展。同样, 要实现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防”一体化, 势必造成农民投资信心不足、收费难、资金和物资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等问题;加之平顺县是国家贫困县, 财政仅为“吃饭财政”, 当地财政无力解决工作经费, 区域站和村级植保机构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这使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更加难以开展。
3. 农村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调, 造成人力投入上不足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年轻力壮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脱离农业生产一线, 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 留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为老人、妇女、病弱伤残, 大都文化程度低、年龄结构失调, 而且传统耕作制度还占有绝对比例。这就使接受、应用先进植保技术, 及时、科学、有效、安全地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客观上带来了困难。如, 在多年示范点的东漳村调查, 该村共有542人, 207个劳动力, 外出打工劳动力占到73.9%;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仅有54人, 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不足10人, 其余均为年龄在60岁左右的年老体弱者。
4. 基层体系不适应, 造成防治不力
在有害生物测报体系建设方面, 纵观农业部、省、市、县、区域五个层次, 最直接、最需要、最薄弱的环节是县级、区级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体系。县级测报机构的工作对象是直接面对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线农民和用户, 它所承担的测报任务是对当地生态环境中有害生物的准确监测和及时有效的预报, 是部、省、市监测预报信息经互通共享和综合分析后, 其有效价值的最终实现者。当前县级测报体系建设中存在着编制、人员、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足, 突出表现为没有专门的测报技术人员和编制, 起码的监测工具和设施微乎其微, 规范的测报工作管理制度就更是无从谈起。
事实上, 目前县、区域、村三级有害生物“测—报—防”体系“网破、线断、人散”和“有钱养兵, 无钱打仗”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改观。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不得不全靠人工对有害生物发生蔓延数据进行统计、收集和处理, 并根据经验, 结合气象资料和有害生物发生、蔓延的规律进行以短期为主的预测, 配套以综合的防控技术措施, 尽快预报给广大农民, 其准确性差、预测预报不及时的状况与当地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情况复杂、危害蔓延速度快、危害程度重的现状极不相称。如, 2010年平顺县572 hm2旱地优质番茄, 由于测报手段落后、测报周期过长和测报数据准确性差, 导致连续遭受条斑病毒、棉铃虫、蚜虫、疫病等有害生物的为害, 产量损失率达37.7%, 直接经济损失约1 940万元;2007年由于同样的原因, 导致木僚尺蠖在平顺县北耽车、阳高、石城、中五井四个乡镇大面积发生, 同时蔓延至河北省涉县和山西省的黎城县境内, 对农作物、干果林、森林、灌木、花卉都造成了严重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约1.1亿元左右。如果将测、报、防三位一体, 则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如, 2011年我们在北社、苗庄设立了两个测报点, 采用了杨树枝把、谷草把、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等,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了预测, 及时采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把预测情报发到了每个种植户手中, 同时通过电视专题和宣传资料介绍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田块棉铃虫的平均果实被害率为5.5%, 比相邻区防治不及时的地块效果提高1.45倍。
三、强化体系建设的基本措施
1. 加大队伍建设力度
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健全, 技术装备一流, 人员结构合理稳定, 运作协调高效的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的国家、省、市、县、区域五级联动, 集“测—报—防”为一体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体系, 是植保工作完成使命的前提, 是时代的召唤, 是发展绿色、生态、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要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制定“测—报—防”体系建设规划, 进一步完善县、区域级有害生物“测—报—防”一体化的队伍建设、规划建设。要对基层植保机构从编制、队伍、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 形成一个构成井然、网络健全、人员充实、设施完善的“测—报—防”一体化系统, 为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控提供坚实的支撑框架和持续的体制基础。同时, 还要完善村级病虫防治信息员聘用制度和扩大基层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 进一步加强基层“测—报—防”工作。
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借国家实施“植保工程”建设的东风, 尽快加强“测—报—防”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向县、区域级基层植保体系倾斜, 改善县、区域级植保机构办公设施和专业化工具装备水平, 加快推进有害生物“测—报—防”数字化、信息化、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建设进程。
(1) 加强预测设施数字化装备, 提高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信息的系统性、准确性顺应时代要求, 加速植保系统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步伐。从基础设施入手, 配备太阳能自动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气象观测仪等各类测报专用基础设备。组建局域网, 开通互联网络接入, 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办公, 实现国家、省、市、县、区域五级植保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 在有害生物的动态监测、预测上, 要优先完善、装备和应用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 实现有害生物自动化监测;使用遥感技术 (RS) 、地理信息技术 (GIS) 和全球定位技术 (GPS) , 来实现对有害生物的自动化动态监测和诊断, 并实现与气象信息随时沟通, 从而实现常发性、流行性和暴发性有害生物数据信息的填报、统计、查询、传输、发布和资源共享, 为有害生物的“测—报—防”一体化构筑高效、便捷的信息传递通道。
(2) 创新有害生物预报形式, 增强预报信息的时效性、直观性、丰富性和可操作性有害生物预报信息的发布, 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有害生物预报信息标准, 使预报行为步入规范化轨道。在预报形式上, 要在广播、板报、宣传资料、简报、电话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媒体。县级以上植保机构, 要配备可视化预报非线性编辑设备, 制作发布可视化预报信息, 还要针对当地流行性、常发性、暴发性的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蔓延的动态, 建立预报专业网站和手机信息等发布平台, 要求实现预报内容文字、声音、图象一体化, 有害生物发生预报与相应可操作性的规范防治技术措施一体化。通过充分体现预报信息的时效性、直观性、丰富性和可操作性, 更加有效地指导农民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 以此保证农民和用户不仅能够及时得到信息, 而且能够及时查找到相应的防治方法。
(3) 推进有害生物治理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的实施, 提高防治综合效益要继续加快基层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的建设力度, 数量要增加、人员素质要提高、技术装备要改善、作业能力和质量要提升。此外, 还要制定和普及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标准化技术规范、防治效果评价标准, 以规范对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行为, 确保基层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 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 努力提高有害生物防治的质量和水平, 提升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能力, 以达到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3. 加强技术人才的培训
人才培养是有害生物“测—报—防”一体化发挥最大效应的根本, 也是植保事业得以持续、高效发展的前提条件。面对21世纪的现代植保事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 要求我们加大有害生物“测—报—防”植保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力度, 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植保工作者与时俱进, 更新知识、增长技能, 提高素养和业务水平, 才能打造一支作风硬、能力强、技术精、素质高、拉得出、打得赢的植保队伍, 为全面、切实、有效地开展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 强化有害生物防治所需资金和物资投入
(1) 在资金上实行专款专用在经费拨付时提倡一杆插到底, 垂直管理, 政事分开、落实实时报账制度, 跟踪审计制度, 实行专款专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2) 农药器械实行专营配送制提升对农药器械的管理, 将现有市场管理机制, 提升为从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和专营配送制, 国家、省、市、县、区域五级均成立专门相应级别的农药、器械垂直经营管理机构, 与合法注册、正规生产的农药、器械企业形成固定的供销关系, 并实行逐级专营、配送制度。结合当地有害生物的发生实际, 由这些机构安排专人、专车配送物资到各基层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和定点销售单位, 同时兼顾对植保器械的维修、管理和统一调度。该项制度的实施, 不但可以做到对症下药, 保证质量、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和提升信息的权威性, 还可以确保信誉好、质量高、价格合理的正规农药、器械得到优先推广应用。同时, 可以淘汰质量低劣的农药、器械, 杜绝不合格、假冒、伪劣农药器械的上市和使用, 从而净化和规范农药经营管理市场, 减轻农药市场管理的难度和压力, 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5. 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程
一体化防治管理 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改善, 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及N、P含量逐年升高, 但农村几乎没有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集中处理设施, 2014年末, 仅有9.98%的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1];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化肥、农药、饲料、饵料、药物滥用和过量使用, 使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有机质和N、P等物质污染, 2014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 294.59万t (其中农业源排放1 102.4万t) 、氨氮238.53万t (其中农业源排放75.5万t) 、总氮456.14万t、总磷53.45万t[2]。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对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在对我国141个自然村的水环境调查后发现, 有65个自然村的水资源受到了污染, 占总调查村数的46.1%, 其中约有63%受污染村落的水源污染面积在20%以上[3]。
2 农村水污染源
农村水污染源主要有三类:工业企业废水、农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
2.1 工业企业废水污染源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 特别是城市对环境保护监管越来越严, 一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经济落后的农村, 一些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环境意识淡薄, 基层政府重经济轻环保, 监管不力, 违法排污的情况时有发生, 农村环境污染的范围与程度均有迅速蔓延和加重的趋势。随着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监管、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广泛开展, 农村工业企业废水污染加剧的状况可望得到遏制。
2.2 农业生产废水污染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片面追求高产和省力, 很多人选择过量投加和滥用化肥、饲料、农药、畜药, 不但影响了农产品品质, 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调整种植和养殖产业布局, 推广和普及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 发展生态农业, 将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3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源
2.3.1 村民日常生活污水
目前, 我国广大农村大部分村民以小村落聚居、一户或几户分散居住为主, 人口数量少, 污水量小, 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含量较高, 还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 可生化性强, 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少, 且为间歇式排放。农村大部分生活污水通常都是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至就近水体自然净化。
2.3.2 农家乐生活污水
城市周边快速发展的“农家乐”, 因缺乏科学规划, 分布零散、混乱, 规模大小不一, 配套设施不完善, 虽然其排水水质和村民生活污水相近, 但因农家乐的数量增加, 污水排放量也逐年大幅增加, 也因为小而多, 给监管带来不便, 其污染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3 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现状
3.1 农村污水收集模式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 人口密度低, 居住分散, 因此需根据村落的地形地势、住宅分布等实际情况, 采用不同的生活污水收集输送方法, 现有的收集方式可分为三类:镇村集中收集模式、住户分散收集模式、市镇统一收集模式[4]。靠近城镇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 宜优先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对于距离城镇污水管网较远, 或者入网投资较大的村庄, 按照村民居住分布的特点, 应尽可能在雨污分流的基础上, 分别采取单户收集处理、多户集中甚至连片收集的方式收集后处理。
3.2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我国村镇规划滞后导致的村镇建设无序发展、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过低、农民环保意识薄弱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特别是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 农村地区污水排放量不断上升, 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断增加, 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 因地制宜地研发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对改善农村环境、促进两型社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1 分散居住村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和丘陵地区, 集中居住规模小、地形复杂、不易集中收集污水;加之大部分农村经济水平较低, 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理费用, 宜采用简单分散的处理方式。
分散式污水处理是通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就近处理污水的一种模式, 在广大农村地区应用较广。目前采用的主要有沼气池、四格净化池、庭院式人工湿地、生物稳定塘、土地渗滤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
(1) 沼气池处理技术
沼气池处理技术通过厌氧发酵处理大部分有机物的同时产出清洁能源和农用沼肥, 建设成本低, 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 该技术受气温影响较大, 一般适合于常年气温较高的地区, 当冬季气温较低时, 处理效率也会降低, 需对其出水进一步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2) 稳定塘
稳定塘适用于污染物浓度比较低、有山沟、水沟或池塘的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 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维护简便, 但污染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受气温影响较大、污染物浓度过高时容易产生臭气和蚊虫, 也可能污染地下水。
(3) 土地渗滤
土地渗滤是一种人工强化的污水生态工程技术, 适用于土地面积丰富、具有良好渗透性土壤的农村地区, 该技术投资省、处理效果较好, 运行维护方便, 但污染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容易污染地下水。
(4) 庭院式人工湿地
庭院式人工湿地主要适用于处理散户灰水, 净化效果较好, 成本低, 同时还能美化庭院环境。但污染负荷低, 占地面积大, 处理效果受气温影响较大。
(5) 四格净化池
四格净化池适用于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分散型农户, 具有污染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对氮和磷的去除率较高, 同时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的优点。
3.2.2 农业生产废水及集中居住点生活污水处理
集中居住且人口较多的村庄、规模较大的学校、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等排污主体, 其产生的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种类大致相同, 但污水量和浓度相差很大, 可根据水质水量特点单独选择使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氧化沟、SBR、A2/O法、生态岛以及人工湿地等生物处理单元, 也可根据需要组合使用。基于农村集中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中小养殖场废水处理规模较小、相应的基建投资压力大、运行维护能力较为薄弱, 生物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及两者组合处理工艺目前应用较多。
(1)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 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池内设置填料, 微生物附着生长, 对污水进行曝气, 使池内污水处于湍动状态, 保证污染物、氧气和填料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该法净化效率高、处理速度快, 运行管理方便、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变动适应性较强、占地小、处理效果受环境温差影响较小, 不必进行污泥回流, 但能耗较高, 对氮磷去除效果欠佳, 且需注意控制噪声和大气污染。
(2)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 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作用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具有高效、低耗、投资省、适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5]。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对氮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占地面积较大, 出水水质受温度影响明显, 需适时对植物进行收割和管理, 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隐患。
4 农村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技术分析
顺应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 科研人员成功研制了很多具备结构紧凑、性能优良、节省能耗、施工方便等优点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这些装置对不同特点和处理要求的污水治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于农村污水中富含有机物、氨氮和磷且水量较小, 投资规模有限, 运营管理水平低的特点, 开发推广有除磷脱氮功能且便于维护管理的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将具有广阔前景。根据污水收集方式的不同, 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也不尽相同。
4.1 分散居住村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技术
作为分散居住村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技术的四格净化池在湖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格净化池主要由污水收集池、厌氧发酵池、沉淀池 (玻璃钢三格化粪池) 和植物土壤渗透系统组成。第一格主要供固体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 厌氧菌开始初步发酵分解;第二格供粪液继续发酵分解, 悬浮物继续沉淀, 病原体逐渐死亡;第三格分解、储存、沉淀已基本无害的粪液, 第四格主要通过砂石、土壤、过滤, 利用植物吸收, 出水可直接用于农田菜地的浇灌, 充分利用其中的肥分和水资源, 或经人工湿地、稳定塘系统进一步净化后排放。
四格净化池可根据排水情况批量生产、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管理简单。适于单户或污水集中收集的小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需适时清掏污泥, 收割植物。
截至2014年, 湖南长沙县遵循“分散收集、分散处理、就近排放”的原则, 共建成包括散户在内的四池净化池近3.9万个, 治理了126个村 (社区) 的生活污水, 取得良好的效果。
4.2 农业生产废水及集中居住点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
对于地势平缓, 居住集中的村庄, 方便铺设污水管网将污水收集后集中处理或村中农家乐、学校、小型养殖场等污水排放较集中, 并且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氮磷去除要求较高、但水量不大, 不宜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情况, 可根据污水水质和排水要求, 选择采用组合“厌氧/缺氧+好氧”或“厌氧+缺氧+好氧”为一体的一体化净化设备为主体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如图1所示, 通过三池连体建造成为一体。将污水进行简单预处理后注入填充浮球填料的一体化装置中, 微生物主要附着在浮球上形成生物膜, 保证每池中生物量满足处理要求, 另有部分微生物悬浮生长。一体化装置中厌氧池和缺氧池根据污水水质及处理要求选择使用, 厌氧池内装设水力搅拌系统, 定时搅拌, 厌氧微生物厌氧分解, 聚磷菌释放磷并增殖;缺氧池, 混合液回流, 有机物分解, 反硝化脱氮;好氧池, 氮硝化、有机物好氧分解、聚磷菌超量吸收磷, 生物除磷通过沉淀池排泥实现。
在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上方, 架设穿孔板, 由下而上铺设大中小三层不同粒径的的材料, 栽种风车草、水生美人蕉、水葱等湿地植物, 利用这些植物充分吸收水中的氮和磷, 同时阻隔生物池中异味的扩散, 沉淀池出水可直接用来浇地, 如周边有空地、池塘, 可利用其对沉淀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提高排水水质。
此方法可灵活运用于不同规模的集中式生活污水或养殖污水的就近处理, 减少地下管网的铺设, 降低项目成本, 提高出水水质, 实现出水再利用或就近排放, 经过对植物的优化设计还可将处理场地及周边打造成小型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 美化环境。
5 结束语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目前, 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 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 发展生态农业, 让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中来;因地制宜地选择、完善、使用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维护管理方便, 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技术将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其中, 适合分散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技术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摘要: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农村水污染日益严重, 农村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针对目前农村水环境污染源的现状和特点, 已开发了很多各具特点的处理技术, 通过对不同技术的分析, 因地制宜地选择、完善污染治理技术, 尤其是适合分散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技术, 可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
关键词:水污染源,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唐丽霞, 左停.中国农村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来自全国141个村的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 2008, (1) :31-38.
[2]谭学军, 张惠锋, 张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J].净水技术, 2011, 30 (2) :5-9, 13.
高血压个体化防治初探 篇6
1高血压个体化防治的策略
1.1生活干预是所有高血压患者的基石
(1)饮食干预,限盐低钠饮食。(2)高钾饮食。(3)DASH食谱(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健康均衡饮食,提倡食用水果、蔬菜和低奶制品,含各种全谷类、家禽、鱼和坚果,减少摄入脂肪、糖类以及含糖饮料的摄入。(4)减轻体重。(5)运动。坚持运动可以显著降低静息血压的水平。(6)控制乙醇摄入量。(7)减轻精神压力,维持心理平衡。
1.2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初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患者的总体血压水平、危险分层、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情况,排除心脏、肾、血管或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必要时做24 h动态血压监测。高危或极高危患者必须进行药物治疗,中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在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3~6个月同时,积极改变生活方式的治疗6个月以上,若改变生活方式血压仍不能获得有效控制者,应考虑药物治疗。药物选择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血压水平和缓急,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无靶器官损害、有无糖尿病、慢性肾病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并发症,掌握各种降压药的药理特点,副作用及禁忌证。
1.3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确立患者治疗时,应考虑不同患者对各种降压药存在的效果、不良反应、耐受性、个体差异及是否伴有某种降压药作用相对应的疾病。临床医师应该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降压目标,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如钙离子拮抗剂(CCB)与噻嗪类利尿剂联合治疗高血压,是65岁以上老人的首选,CCB能有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联合利尿剂能明显降低CCB药物下肢水肿的不良反应。CCB能加重快速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短效CCB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应慎用。
2临床医生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治疗
2.1合并不同阶段的冠心病,降压药物必须采取个体治疗原则例如ACEI被用于合并冠心病高风险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ACEI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病窦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所以ACEI应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首选。RAS阻滞剂可进行初始和持续治疗,ARB作为ACEI不耐受的替代药物,β受体阻滞剂更多用于合并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患者。
2.2合并脑卒中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证实:ACEI联合利尿剂、ARB联合利尿剂对脑卒中二级预防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冠心病往往是脑卒中患者隐匿并存疾病,因为动脉硬化是全身的疾病。ACEI不仅能减少卒中发生,还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脑卒中的急性期,美国卒中协会(ASA)建议将降压滞后,卒中48 h内,平均动脉压<130 mm Hg,收缩压<220 mm Hg可不用降压治疗,对于高血压脑病,接受溶栓治疗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梗死,可以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但降压幅度<20%,无论是卒中的急性期还是稳定期都不宜采用短效CCB降压治疗,会增加出血和梗死的风险。
2.3合并糖代谢紊乱200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将ACEI、ARB作为首选降压药,以对抗RAS系统过度激活,缓解胰岛素抵抗,延缓肾脏受损。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症,对于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应首选ACEI、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β受体联合利尿剂治疗方案,不宜在糖尿病高血压中使用。因为不论是利尿剂还是β受体,都会增加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
2.4合并微量蛋白尿在没有禁忌证时,应首选ACE1或ARB,以减少延缓蛋白尿和肾病的进展。肾脏受损的患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极高,应给予综合干预,而ACEI或ARB类药物因其具有确切的心血管保护和非血压依赖的肾保护机制应优先考虑。
2.5合并肾功能不全ACEI和ARB都是RAS系统的抑制剂,均可以抑制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更适合高肾素性、高交感性的患者,在大量的蛋白尿和高危高血压患者以及心力衰竭的高危患者,两药联用优于单独使用ACEI和ARB。
2.6 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首选CCB和噻嗪类利尿剂。联合两种以上的血压药才能达到目标血压,如合并糖脂代谢异常,可调脂降糖。在联合用药时,应考虑患者并存的上述各种情况,采取降压作用相加,副作用相抵的联合治疗方案,使患者除降压外获得更多的益处。
2.7对于高龄老人,具有利尿剂和类似钙离子拮抗剂舒张血管的双重作用的引达帕胺或联合培哚普利,在减少卒中的患者再发卒中,以及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地位。绝大多数高龄老人高血压患者需联合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吲达帕胺缓释片和培哚普利是安全有效耐受性好的降压组合。引达帕胺缓释片和培哚普利治疗使这些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降低。
3制定个体化降压目标
一体化防治管理 篇7
关键词:三位一体,防治,学龄儿童,肥胖
1 问题的提出
肥胖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它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大量动物及临床研究表明:有很多疾病是由于肥胖引起或与肥胖有关,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骨关节病、Ⅱ型糖尿病、胆囊疾病、动脉硬化、脂肪肝、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等。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是肥胖症患者,那么你就加入了亚健康人群的队伍,更可怕的是这些由肥胖引起的并发症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博士Jamie Mcmanus进一步指出:在一些地区,5个人当中有2个人因超重肥胖影响到健康,需要减肥;2个肥胖人当中,有1人死于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肥胖俨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而言,通过对比2000年、2005年、2010年的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我们发现,我国居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存在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略降、肥胖率上升的问题。这样的结果与2007年泛美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相一致,报告显示肥胖现象最近出现了两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一是逐渐向青少年发展;二是由第一世界向第三世界蔓延。可见,防治肥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本文着重从运动、教育、营养三位一体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论述。
2 对肥胖症的相关探讨
根据我国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1%和39.8%,比2005年分别增长3.0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9.9%和13.0%,比2005年分别增长1.9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增长幅度,呈现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1]。人们认为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 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首先, 对肥胖的界定不能单凭主观的感觉,而是要通过量化的标准。目前对肥胖的测量主要是通过营养指数(充实度、密度),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体重指数(BMI),需要注意的是对所测结果进行肥胖标准的评价时,要注意人种及生活水平的差异,例如发达国家BMI的正常范围为20~50,平均值为22,发展中国家BMI的正常值为18.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是20[2]。其次,要想有效地防治肥胖症,就必须弄清肥胖症的成因。肥胖可分为三类:(1)单纯性肥胖,约占肥胖人群的95%,简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这种肥胖也是可塑性比较大的一种肥胖。往往是人们饮食失衡,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 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2)继发性肥胖,占肥胖人群的2%~5%, 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肥胖,继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混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3)药物性肥胖,约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有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有导致身体肥胖的副作用。
学龄儿童的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大多数都是由于不合理的饮食和较小的运动量所引起,从此角度出发,本文主要针对学龄儿童的单纯性肥胖进行探讨。
3 运动、教育、营养防治学龄儿童肥胖的研究
3 . 1运动对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作用
3.1.1机理
肥胖症的预防和治疗的运动方式有很大的区别,预防肥胖症的运动在于消耗体内的能量,而治疗肥胖症的运动,不仅仅消耗体内的能量,更重要的是运动中以何种物质为能源提供能量。运动的减肥作用是通过运动调节代谢功能,增强脂肪消耗,促进脂肪分解。人体在运动时,大量肌肉参加活动,而肌肉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胡民信等认为运动对肥胖防治一方面通过中、低强度运动加强儿茶酚胺激素调节效应,从而促进脂肪分解;另一方面,增大血流量达到对脂肪酸动员的显著效果。
3.1.2方法
运动被公认为最为健康、有效的减肥方法。但是怎样的运动算是有效的运动。一般认为,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应该是合理的时间 (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每天中等强度持续练习30~60min),合理的强度(最适运动心率=心力储备×75%+安静心率)的运动,再如“有氧运动+低强度抗阻力练习”的练习方法也被人们所采纳。随着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可选用的运动方法也丰富起来。近年随着对人造氧舱的使用表明,低氧训练能够有效控制体重可以作为一种调整肥胖机体血糖代谢的新方法。另外,Sheldahl提出“水中运动”是一种最适宜的减肥项目。“水中运动”即在水池中进行一些身体练习, 如蹬固定自行车、步行、慢跑等。与陆地运动相比,它的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第一,减轻关节承受压力负荷,减少运动损伤;第二,在水中可促进人体产热过程并加强散热过程,整体上增加热量的消耗,另外还可减轻运动中的热感觉,从而使减肥者尽快地适应并提高运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3 . 2教育对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龄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龄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亡,作为学校、社会、家长,不仅仅要重视学龄儿童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要重视学龄儿童健康的培养。体育健康教育学生在校接受是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对青少年肥胖的易感年龄段(7~9岁)的学龄儿童实施以“获得健康知识,掌握运动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干预,促进学龄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学习等生活习惯,激发超重学生减肥的热情,最终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3 . 3营养对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作用
营养对学龄儿童来说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由于学龄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应特别注意这个时期的学生营养补充, 要均衡、全面地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以保证身体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紧张学习的需要。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良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儿童的体格和智力的发育与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峰”现象,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因营养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形成了身材瘦长、低体重的“豆芽菜”;而另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却因营养摄入过量而加入了小胖墩的大军。造成这一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营养知识的缺乏和饮食习惯的不合理。人体能量摄入和消耗间的动态平衡是人体保持健康状况的条件之一, 而科学的饮食、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促进儿童青少年体格的生长和智力的发育,提高学习效率,而不合理的饮食行为则将影响其健康成长。对于肥胖者来说,他们的主要问题是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间的失衡,能量呈正平衡状态,因此,健康减肥主要应减少身体的脂肪,并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增加瘦体质量,以此来保证肥胖者的健康。保持能量的摄入和消耗间的负平衡是减肥的最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4 结语
一体化防治管理 篇8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综合预防,个体化医学
近几年的研究显示,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 且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高。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等特点[1]。本研究旨在探究个体化综合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抽取其中符合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因素诊断标准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99例。患者均有高血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精神过度紧张、冠心病家族史等[2]。对照组中男53例, 女46例;年龄35~76岁, 平均 (50.2±12.7) 岁;高血压74例, 高脂血症54例, 肥胖39例, 糖尿病15例, 吸烟或过量饮酒11例, 其他13例。观察组中男52例, 女47例;年龄36~78岁, 平均 (52.1±13.3) 岁;高血压75例, 高脂血症55例, 肥胖39例, 糖尿病14例, 吸烟或过量饮酒9例, 其他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史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接受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和干预措施, 包括饮食合理、清淡, 指导其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嘱咐患者戒烟戒酒, 倡导自我心理调节, 注重合理运动, 肥胖者有计划地进行运动减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规范的个体化综合干预[3], 医生在规范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研究对象个体化的特点, 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展开系统、规律、持久的控制管理。在随访中针对个体化的发病特点进行相应的、规范的、科学的指导, 督促其限时戒烟、戒酒, 指导其结合自身特点科学饮食、科学运动、科学减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及随访2年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靶器官器质性损害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TC、TG、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BMI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靶器官器质性损害的发生率比较
随访2年后, 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靶器官器质性损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发病率、病死率均居首位的常见疾病, 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4]。近几年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逐渐增多, 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5]。相关研究表明, 高血脂、高血压、吸烟、过量饮酒、糖尿病、缺乏运动、精神过度紧张、冠心病家族史等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 另外与年龄因素的关系也很大, 其中高血脂是最重要的因素[1]。本研究对198例体检检查中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展开分组干预, 经2年的随访发现, 接受规范化、个体化综合干预的观察组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BMI均发生明显改善, 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这一结果证实了合理的防治干预措施对改善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具有重要作用。观察组患者随访2年后心脑血管事件、靶器官器质性损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一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6]。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1 mm Hg=0.133k Pa
综上所述, 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危害, 怎样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是降低疾病发生的关键。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属于高危因素;针对患者个体化的高危因素进行规范的个体化干预, 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干预效果明显, 值得关注并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建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法研究[J].中外医疗, 2009, 19 (26) :168-170.
[2] 李秀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 (1) :179-181.
[3] 刘福平.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当代医学, 2011, 17 (25) :47-48.
[4] 俞捷, 罗果, 龚磊, 等.遵义市心脑血管疾病现况调查[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1, 34 (4) :420-422.
[5] 梁新蓉, 马爱国, 卿凤玲.年柳州市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现况调查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 32 (5) :19-22.
【一体化防治管理】推荐阅读:
“五位一体”综合防治07-26
物流一体化管理07-16
户籍管理一体化06-04
财务一体化管理07-12
市县一体化管理08-01
城乡一体化管理09-13
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07-16
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08-07
电网调度管理一体化08-11
调度控制一体化管理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