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生产线班组管理(精选11篇)
一体化生产线班组管理 篇1
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小单位, 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细胞, 更是企业一切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因此, 班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安全生产指标的实现。近年来, 随着企业改制, 企业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用“四卡”管理来规范企业班组安全管理, 不断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 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什么是“四卡”管理
推进企业班组安全生产“四卡”管理, 即“风险辨识卡、安全操作卡、安全观察卡和应急处置卡”。该“四卡”管理, 是规范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种长效机制, 其4者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依赖、更相互作用的管理关系, 有效构成了当今企业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环节。
风险辨识卡
风险辨识卡是指用感知判断或归类方式对现实的和潜在的风险性质等级进行鉴别, 并用卡的形式告知岗位安全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对存在于人们周围的风险是多样的, 既有当前的也有潜在于未来的, 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等等。
安全操作卡
安全操作卡是指岗位操作者必须遵守的安全生产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的一种操作活动规则。它是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机器设备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结合具体情况及日常操作经验制定出的安全操作守则, 是企业建立安全制度的基本条件, 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处理伤亡事故的一个依据。
安全观察卡
安全观察卡是通过对作业单位整体或职工个体的不安全因素的日常观察, 并对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做出提醒、停止、整改的修改措施, 从而得出安全观察的记录资料, 作为风险评价、制度调整、流程再造的依据。更好规范班组岗位安全观察和处置的一种隐患排查治理程序和方法。
应急处置卡
应急处置卡是指遇有可能出现相关异常紧急状况时, 可以采取安全、正确、可行、有效的逃生或减缓、控制、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异常症状的紧急避险处置的行动规范。规定岗位操作者在遇到险情的第一时间内负有直接决策和指挥的责任权利。
“四卡”管理原则
企业班组“四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二是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三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四是行政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其具体原则有4点:
告知风险强意识
将企业主要危险岗位进行风险辨识告知, 让操作者能真正了解、熟知本岗位有哪些危险因素, 如操作不当会造成何种后果, 将会给社会、家庭或他人带来何种影响及灾难, 有效强化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 从思想上高度警惕, 从行为上更加规范。
规范行为严操作
每一个企业均按生产工艺流程拟定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统一规范岗位操作者的所有作业行为, 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凡不符合操作规定要求的动作不做。
明确责任常观察
岗位操作者要全面负有本岗位安全生产的责任, 切实加强日常安全观察, 及时排查事故隐患, 重点做到在第一时间内负责隐患排查、报告、处置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避免事故发生。
正确有效断处置
赋予企业班组长在生产现场遇险的第一时间内应认真履行决策和指挥的责任权利, 要求各班组岗位如遇有紧急情况, 应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处置, 切勿耽误处置时机, 造成事态扩大或事故的发生。
“四卡”管理内容
在企业的每一个生产岗位上, 应将安全生产“风险、操作、观察、处置”等管理环节, 以“卡”式上墙提示或“表”式填报承办的形式, 规范班组岗位安全生产管理。其“四卡”管理内容:
风险告知
用“风险辨识卡”对岗位操作进行风险辨识告知和可能后果警示, 提醒操作者注意避险行动, 如表1所示。
规范流程
用“安全操作卡”来规范岗位安全工艺流程操作, 明确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避免不规范性操作, 如表2所示。
日常观察
用“安全观察卡”规范班组员工对4大不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日常观察, 明确排查“人员、时间、部位 (地点) 、性质、措施、处置、治理、备案”等安全管理处理程序和要求, 把事故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之前, 如表3所示。
应急处置
用“应急处置卡”规范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出现“温度异常、压力异常、突然停水、突然停电、搅拌故障、反应失控、泄漏或冲料、初始火情及其他症状描述”等方面的应急处置方法, 避免事故发生或事态扩大化, 如表4所示。
“四卡”管理方法
企业各岗位操作人员上岗后, 应严格按照《风险辨识卡》告知和《安全操作卡》规定, 对本岗位潜在的4大不安全影响因素实施日常观察, 一经查出隐患, 要及时填写《安全观察卡》, 并在第一时间内上报整改。其整改应按照隐患等级分别治理、备案, 一般隐患在车间班组范围内完成整改, 重大隐患由公司安管部门组织专家确认, 制订方案, 落实整改, 复查验收等程序完成。如在生产过程中遇有生产异常的紧急情况下, 应按照《应急处置卡》规定要求完成紧急处置行动。以上“四卡”管理体现了班组岗位的主要安全管理环节, 因此, 要做到“风险归并明责任, 按章操作规行为, 日常观察注避验, 应急处置定果断”。
“四卡”管理事项
1.按计划组织实施“四卡”管理工作。每年, 企业安管部门要针对班组安全管理的特点, 拟定班组岗位“四卡”管理计划, 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并定期召开“四卡”管理分析会, 深入研究推进“四卡”管理工作。
2.熟知岗位风险, 严格岗位操作。每个岗位操作者要在熟知本岗位风险基础上, 密切注意原有风险的变化, 并随时发现新的风险, 并严格安全操作规程, 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不得随意更改操作规程, 不得随便减化操作程序, 不得随即离岗违反纪律等。
3.注视隐患排查治理, 更要加强应急处置。企业事故的发生都与生产现场有关, 其事故隐患绝大部分暴露在班组岗位第一线。因此, 班组岗位员工应负有第一时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处置责任, 更要加强紧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提升, 避免事故发生或事态扩大, 是班组岗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要务。
一体化生产线班组管理 篇2
班前会制度
一、当班全体成员要准时在会议室参加班前会。
二、班前会由区队值班干部主持,本班次员工必须全部参加。
三、值班干部在班前会上传达上级的指示,布置本队具体工作,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四、班组长要从安全检查角度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要求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
五、班组长要从技术管理角度,安排布置本队技术要求,强调技术安全措施。
六、对不参加班前会的人员,不准点名记工,不准入井工作。
七、值班干部要认真准备班前会的会议内容,做好班前会记录。
交接班制度
一、交接双方必须在现场或指定地点进行认真地交接班。
二、交接双方必须按规定时间并在工作岗位进行交接,做到接班人不到位,交班人不离开工作岗位。
三、交接班时,交班人必须把本班的情况向接人交等清楚,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双方签字后,交接人方可进岗或离岗。
四、在交接时,如果设备在运行中存在有安全故障尚未进行处理或没处理完毕,接班后继续处理。如果交班人提前离岗,或没按交接班制度进行交接,接班人有权拒绝接班,并及时向领导进行汇报处理。
五、交班人员如发现接班人有醉洒或精神不正常时,有权拒绝交班,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处理。
六、接班人按交接班程序要求接班后,发生的问题由当班人负责。
七、交接班工作要认真向矿调度室汇报,对重大隐患问题要及时填写隐患档案,及处理隐患的负责人。
班组长随班工作制度
一、班组长做到每班第一个下井、最后一个升井。
二、进入工作地点以后,监督上岗人员履行岗位规范内容。接班后班组长必须查看交接班记录本,了解上班存在的问题并安排处理。
三、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落实整改措施。
四、本班工作时间内要巡视全部岗位,检查各岗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强化安全生产动态管理。
五、本班结束后,填写班末安全状况,并提出处理意见,由班组长签字确认,整改后方可交接班。
六、本班末处理完的交给下一班继续处理。当班存在的重大隐患必须立即停下来进行整改,若整改不了,必须立即撤出现场作业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班组长下井时《隐患排查表》随身携带。
二、到达工作地点一个小时内,对所管辖区域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
三、对查出的隐患及时落实人员进行处理,并在下班前一个小时内进行复查。
四、升井后将当班排查表交给区队,由值班干部审查并签字。
五、第二天班前会对前一天排查出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提高隐患排查质量。
班组和各岗位安全评估制度
一、班组隐患评估活动,就是以行政班组为单位开展。
二、班组和各岗位安全评估由班组长或安全员牵头进行,一般每旬开展一次。
三、开展安全评估活动时,可组织全班人员参加。发动职工对本班组范围内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进行查找、评估、整改,使事故隐患能早期发现,及时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
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
班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跟班队长、值班干部和调度室报告。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及事故现场情况等。(2)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3)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事故分析处理制度
一、事故分析处理要坚持 “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
二、因忽视安全经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险情况不采取有效措施、不积极处理以致造成事故的,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事故责任者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对下列人员必须严肃处理:
(1)对工作不负责,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2)对已列入整改项目不按期实施,又不采取应急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3)因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经劝阻不听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4)因忽视劳动条件,削减保护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5)因设备长期失修、带病运转,又不采取紧急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6)发生事故后,不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不认真吸取教训,不采取整改措施,事故重复发生的主要责任者。
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
一、每月对班组进行考核,检查全部工种或岗位,检查班组的各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及现场管理和隐患整改措施,进行全面考核评分。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由区队发出整改通知,责令有关班组限期进行整改。
二、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对检查考评得分较低的班组进行罚款(具体数额另行规定)。
三、设立安全工作奖励金,对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重奖、重罚(具体数额另行规定)。
四、每季度召开一次班组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对前一季度班组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和布署下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
班组学习培训制度
一、班组级教育由班组长负责.主要内容是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要求,典型事故案例,安全防护装置(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内容。
二、换(复)岗人员教育:对因工作需要更变换或请三个月以上长假复工职工的教育,主要内容是:新岗位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方法、安全操作技术知识、设备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以往该岗位发生事故案例及应吸取的教训等。
三、日常教育不拘形式、时间和场所,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现象应及时进行教育。
四、对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员工,凡本队员工都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五、对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员工有权抵制并要求其改正,并可向区队或上级部门反映情况。
安全举报制度
一、举报范围: 公司范围内一切违章违纪行为。
二、举报内容:(1)安全生产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即公司所有人员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本队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本队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
(3)负责安全生产的各级管理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失职或违法违规行为。
(4)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已发生的事故不报或推迟上报。
三、本班所有人员针对以上内容均有权向任何领导及管理人员举报。
四、举报情况要真实,不得虚报、假报。举报事项一经查实,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举报人员适当奖励。
五、任何接受举报信息的班组长或其他管理人员应将信息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属紧急情况的应先指挥处理整改,解除紧急状态后,再通报信息。任何人接受举报时,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或推托。
员工安全权益维护制度
一、督促企业按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
二、督促企业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进行好职业技能培训、轮训。
三、督促指导企业及时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同时为井下员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四、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落实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等员工福利。
五、对安排加班的,要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加班费。
六、主动提供其它相关服务。
安全绩效考核制度
一、安全绩效的考核分为二个层次,包括队考核班组,班组考核班组成员,考核结果汇总整理后,由考核单位提出奖惩意见报区队审批。
二、考核的内容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目标、工作标准、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等的执行情况。
三、安全绩效实行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四、考核等级评定、等级标准分为四级,分别为优、良、中差。
五、绩效奖惩
一体化生产线班组管理 篇3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健全制度;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X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141-02
安全是电力工业永恒的主题,电力企业离开安全就无法生产,更谈不上经济效益。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是各项生产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载体,更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基础和关键。所以,班组的安全管理是保证企业长盛不衰、安全生产长周期的重要一环。因此,班组安全管理建设,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不懈地抓好反习惯性违章工作,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反习惯性违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电力生产的任何时期、任何小的环节上都必须坚持。有句谚语道:“常在河边走,岂能不湿鞋”。这说明违章一次并不可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违章都会酿成事故。但是,反过来说,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违章操作引起的,都含有某种违章的因素。违章的次数多了,那么事故发生的几率就要大大增加。在某种意义上,违章就是事故。所以,保安全必须从防止违章着手,将违章行为当事故,把对事故分析实施“四不放过”的做法,延伸为对违章行为的分析实施“四不放过”的新做法。对违章、违规、违纪行为,要体现“从快、从重、从狠”处理的原则。班组做为电力生产的基本单位,要坚决抵制反习惯性违章,从日常小的维护工作着眼,将防止违章工作做到每个人、渗透到每项具体工作中,把习惯陛违章消灭在班组之内。
1.1 反习惯性违章,风气最关键。好的风气不容易形成,但是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品牌”效应,就会抵制住个人的主观不良情绪或违章倾向。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班之长,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时刻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大家,树立起良好的大众形象,让大家心服口服,觉得跟你干心理面踏实,增强全班组的凝聚力、向心力。不但自己工作不违章,还要让别人不违章,最终使班组形成一种反习惯性违章的良好氛围。
1.2 有效活泼地开展安全活动。班组长要结合本班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生活动,通过身边的违章事故,经常对班员进行教育,提高班员对违章危害性的认识,积极引导大家认真吸取湿“鞋”人的深刻教训,消除违章的思想根源。做到讲情理,不讲情面,“一碗水端平”。对班员一视同仁,奖罚分明,使被处理人心服口服。牢固树立你安全,我安全,他安全,人人安全的大众化观念。
1.3 挖掘班组年轻人的工作潜能。做为一名班组长,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广泛开拓年轻人朝气蓬勃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多为安全生产说一句话,多为安全生产出一些点子。针对设备、管理上的一些不足,要积极探索,大胆革新,充分发挥调动年轻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1.4 上、下级要统一思想。上级要积极支持班组的反违章工作,要尊重班组的处理意见,当受到处罚人员认为“不公平”,找到班组上级时,上级领导要耐心先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和批评,然后与当事班组交换意见,如班组处理确有不妥之处,要采取可行的方法提醒班长今后注意,并加以改正。要充分调动班组反违章的积极性,大力支持班组的反违章工作,对班组好的反违章做法应予以肯定,成绩显著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2.班组建设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人的素质
人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安全工作诸多因素中的决定因素,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了,安全工作才有可靠的保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已成为企业前进的主要动力。事实表明,文化程度高的职工接受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就快,分析、处理问题的敏锐性就强,反之就慢,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基层班组必须加强班组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1 班组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知识、管理水平
班组长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经验,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眼前的那一摊子事情,更不能认为自己的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靠着“吃老本”就可以不用学习或者放松了学习,要积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2.2 加强事故分析和事故处理这两个基本技能的培训
事故分析和事故处理是考核继电保护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两个基本项目,它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指标。班组任何形式的培训,都不能脱离这两个主要环节。在平时维护任务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一些事故预演的练习。现在继电保护装置普遍采用了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装置,这对继电保护专业人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结合实际的事故分析和演练,才能在电网事故处理中快速、准确的定位故障点,做出正确的故障分析判断,及时有效的为迅速恢复供电,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故障来练习,将保护功能和实际运行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关键是分析真正故障时保护的动作行為和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明确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和可能出现的障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样,事故处理也不能忽视,平时的反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要认真开展,重在落实。要讲清问题,摆明道理,使职工从心里感到学到了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2.3 开展职工职业道德教育
我所前段时间开展了电力职工职业道德教育,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对电力职工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同时对一些省内电力系统优秀模范事迹也做了全面的宣传教育。班组应结合这些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适时开展政治学习活动,鼓励先进、批评落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职工认识到自己的光荣职责,树立贡献企业、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3.双管齐下,加强安全监督机制
为了搞好安全生产,企业仅仅靠教育、培训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制,从管理上规范职工行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安全生产责任状等。在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中,要明确规定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不发生轻伤和障碍。要开展切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的“安全年活动”,“安全大检查”活动。改变“以罚代管”的不良作风。在实际作业中要求做到:作业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作业者100%执行规程,100%执行安全措施,每项作业都必须在周密的安全措施、有效的技术措施及有力的组织措施下进行。班组安全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安全监督作用。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分析与对策 篇4
1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对班组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
管理人员参与班组安全活动的次数不多, 没有及时听到班组成员对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
1.2 班组安全活动内容单一
班组安全活动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和趣味性, 活动时总是读通报、学文件、念规程等, 没有新意, 班组成员感到枯燥无味, 产生厌烦情绪;班组安全活动“一言堂”, 班长一个人说, 班组其他成员被动听, 调动不起班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效果差。
1.3 业务培训形式单一
培训管理人员不了解班组成员学习需求, 培训和考核方式无创新, 达不到“缺啥补啥”目的, 班组成员对培训存在应付心理。
2 解决班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对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督导
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班组具体指导工作, 帮助班组解决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管理人员要改变过去只看总结、听汇报、查资料的做法, 深入到班组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和业务技能方面的欠缺、安全生产中有没有麻痹松懈的思想和侥幸心理、是否存在不安全思想因素和苗头等, 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管理人员要当好班组的服务员, 多为班组工作出谋划策和培训指导, 从而确保班组的安全生产。
2.2 努力提升班组成员的安全素质
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管理, 必须加强班组成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安全教育, 把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融化为班组成员的自觉行动。要搞好安全生产, 必须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反习惯性违章活动, 要让班组成员明白, 为什么天天喊安全, 处处抓安全的同时, 还会出现各种违章行为呢?主要原因就是个人的安全意识淡漠、思想麻痹。安全意识的提高需要时间, 包括制度上的制约和技能上的培训。班组可以多搞一些安全知识竞赛、心得交流、专题论坛、反事故演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提升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业务技能。
2.3 班组成员轮流登讲台
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让班组成员轮流做主持人, 就会使班组安全活动有新感觉、新内容, 就能集中每个班组成员的注意力, 活动效果就会不一样;让班组成员轮流做主持人, 就会促使每个班组成员思考如何主持好自己负责主持的安全活动, 活动要讲哪些内容, 如何主持得生动具体而且有针对性, 考虑到了这些问题, 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通过让每个班组成员轮流登讲台、做主持, 不仅可以很好地理顺每一个人的安全思路, 而且还会及时发现每个人安全工作中的欠缺之处, 更有利于班组了解每个成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所思、所想、所求。班组成员在“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中, 既得到了参与班组管理的快乐, 还提升了安全活动的效果。
2.4 以“实战”演练突出培训效果
(1) 策划, 就是做什么、怎么做。灌输或自学的培训方式, 基本上是以考代训, 学员积极性不高, 效果自然不好。采用互动式演习, 了解学员的不足之处, 着重进行强化训练, 力求做到有的放矢。
(2) 实施, 就是执行策划的内容。演习内容要保密, 要搞突袭, 制造压力和紧张气氛。如针对调控人员的电网设备故障处理实训, 先设定两位学员为模拟主、副值调控员, 其他人员模拟与其相关的岗位, 接听、记录故障报修的电话, 分析判断故障性质, 下令停送电操作等流程步骤, 直至模拟工作任务完成。
(3) 检查, 分析策划执行中的问题。对参加模拟演习的人员, 参评及其他人员不得进行提示, 并将演习的每一步进行详细记录, 如汇报的故障信息可能是不全的, 检验演习调度是否能主动询问、联络调度业务时是否应用调度术语、相关记录是否正确规范等, 通过模拟演习评议总结, 发现演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
(4) 改进, 落实评议结果、完善整改措施、提高业务技能。通过对演练结果评议, 对照《电网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中的典型案例, 进行修编完善, 提高《电网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以便更好地指导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班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篇5
B
C
D
分析操作环节进行试验论证发现潜在危险找出解决办法
正确答案: B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班组早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B
C
D
提醒安全注意事项传达上级安全生产工作指示分析当天生产任务的特点充分讨论风险预防策略
正确答案: D
3.班前会的“三交”工作不包括: √
A
B
C
D
交待工作任务交代精神状态交代工作安全交代安全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 B
4.下列关于班前会与班后会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班前会是班后会的继续发展班后会是班前会的基础班前会是班后会的前提两者毫无关系
正确答案: C
班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四到原则不包括:×A
B
C
D
发现问题后立刻解决班组长用心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班组长能迅速判断出现场存在的问题班组长到员工家里家访
正确答案: D
6.下列对规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不可变通,有违必究应具有一定的变更空间应保持一定的持续性规则要求应明确
正确答案: B
7.班组进行情感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B
C
D
让员工变得坚强让员工变得敏感让员工感到温暖让员工产生家的归属感
正确答案: D
8.企业对老员工进行情感管理,最有效的策略是: √
A
B
C
D
专人负责辅导充分尊重其价值表示挽留屡屡提薪
正确答案: B
下列做法,不利于加强情感安全管理的是:√A
B
C
D
了解员工的诉求点对员工进行家访与员工家属保持距离张贴员工的全家福
正确答案: C
10.在班组现场安全管理的“四不”原则中,需要依靠教育管理的是: × A
B
C
D
不敢不能不愿不该
正确答案: D
判断题
11.班后会与班前会所采用的方式和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不同的。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2.班组的现场安全管理,与5S活动的开展关系不大。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3.对班组成员的个人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是班组长的义务。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班组长应把员工视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真心关爱和照顾员工。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5.为避免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班组长不应到工作现场走动。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一体化生产线班组管理 篇6
摘要:建库与制图的数据一体化早已实现了电子绘图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应用加快了电子制图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相关工程的生产。这种建库与制图一体化生产的模式为电子制图的管理测量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电子数据库的信息需要及时的做出更新,数据库的信息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建库与制图数据一定要因地制宜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建库与制图数据结合发展为管理测量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建库数据;制图数据;数据更新;管理测量
前言:建库数据和制图数据主要应用于地理测绘,地理信息的录入量是十分庞大的,其涉及范围极广。通过建库与制图数据可以更快捷的完成这一任务。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腾飞,社会蓬勃发展的整体局面,地理信息不断更新。经济建设特别快的地方都可以达到一天一个新模样。这给地理信息的测绘带来了新的难题,需要及时进行测绘的地区数量庞大,需要进行修改的地理信息增多,测绘人员工作量加大等问题推动了建库和制图数据的一体化生产。
1建库数据和制图数据的特点
中国的基础地理信息是由建库和制图数据两部分共同组成的。这两种模式在人们的实际应用中大多时候都是被割裂开来的,人们普遍采用先建库后制图的模式。
1.1建库数据的特点
建库数据主要是根据实际的地理要素建立的,建库数据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基本的建库数据的建立是在实际地形地基础上制定最适合的建库数据。建库数据是在实际地形点、线、面的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这种数据的采集需要保持其完整性、全面性、连续性等特点[1]。数据库的建立注重于空间的信息和自身属性的特点。以前人们制作绘制地理信息图时一般是先实地采集信息,建立信息库。
1.2制图数据的特点
制图数据的输入是建立在建库数据的基础之上的。制图数据是建库数据进一步加工的产物,是地理信息的最终端表现。其信息是通过比例尺、特殊符号、颜色划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样的地理信息为了方便人们的阅读,增加人们对实际地形的判断能力使制图数据形成分散化不连贯的表现形式。图形符号是制图数据的最重要组成部分[2]。制图数据是测绘工作者对建库数据的精加工,其对实际生活中的地理信息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GPS定位系统就是制图数据融入人们生活的最重要表现。
2建库和制图数据一体化生产的实际应用
2.1建库数据和制图数据的联系
建库数据和制图数据分开使用的传统测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测会工作了,测绘的实际操作推动了建库数据和制图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体化应用。
建库数据和制图数据之间存着联系,这两种数据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测绘工作者不能将两者视为互不相关的独立个体。二者相互结合可以加快测绘工作的进度[3]。利用建库与数据一体化的模式可以及时对数据图库进行更新,适时的做出变动如图1。a中的小黑点代表水井位置,当现实中的地理信心发生变化时水井被向东北方向移动,就可以运用建库与数据一体化将小黑点的位置移动到b图中的位置。将建库和制图数据一体化可以最快速的进行信息的更新。
图1:建库数据随制图数据联动
2.2山东省对建库和制图数据一体化的综合应用
山东省的测绘制图行业十分发达,山东省的建库和制图数据一体化的综合应用也走在全国的最前端。
2015年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安排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展开测绘援疆调研工作,先后到达岳普湖县、麦盖提县等地实地考察测绘。通过该项目的山东省建库制图数据应用一体化技术有了新一步的研究与实践,该次测绘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基础测绘工作的现状和需求,确定该活动主要的测绘范围、面积、进一步了解了该地的地形布局、制定了相宜比例尺下的成图方法。山东省具有大量的高水平测绘技术人员,储备了一些尖端的测绘技术设备。该省的测绘活动规划合理,行动组织能力强。帮助受援助地区建立基础控制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山东省的测绘具有极高高精度和现势性。山东省整体测绘能力走在了该领域的前端,具有独立完成城镇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重点项目测绘、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测绘的能力。有利于保障山东省进一步落实全省地理信息的更新活动和推动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大型测绘工作的进行山东省的测绘水平有了整体的稳步的提升,真正做到了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根据运动的趋势解决问题。
3建库与制图数据一体化生产对管理测量技术推动
建库和制图数据的一体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绘图工作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二者相结合的综合工作模式有利于推动测量技术的管理。
建库和制图数据一体化形成了一种新模式,使二者可以运用一个工同的版面進行操作,改版面就是MapStore基础测绘版。该系统可已将众多复杂的问题放在同一个系统中进行处理,真正的做到了将建库与制图数据相结合。二者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便于制图者的实际操作,操作流程大致如图2。
该种制图模式可以有效的管理数据信息,将多种复杂的信息进行综合考量。可以使平面的数据模型改变成立体的三维看数据模型,可以根据基本的模板对问题进行处理,可以多方面的考虑具体的环境问题。这种模式方便了测绘资料的共享,简化了数据信息的应用[4]。该模式推动了测绘的管理测量技术的发展,管理测量技术由以前的平面化检测变成了立体直观检测,各种基本的数据信息在成图中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管理测量的工作效率。将测绘与制图同步大大提高了制图的工作效率。
图2:图库数据一体化更新生产流程
通过新方式构建的三维的立体图形其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合理性准确性,对管理测量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
结论:建库数据和制图数据一体化应用解决了以前的测绘工作者割裂开来看问题的弊端。制图数据本身就是建立在建库数据的基础上的,其是对建库数据的进一步加工制作出便于人们携带和查看的成图。二者会为表里、相互印证,一体化的应用方便了制图者对测绘制作的图纸进行管理。测绘管理的这种新方式一定程度上体高了制图者的工作效率,方便制图者发现测绘失误,提高了制图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吴燕平,田超,谢露蓉等.建库与制图数据一体化生产与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科学,2011,06(21):224-226.
[2]吴燕平,张新利,赵敏等.制图与建库数据一体化更新技术研究[J].测绘标准化,2012,01(34):24-27.
[3]王东华,商瑶玲,刘建军等.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快速制图技术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12,02(15):6-9.
一体化生产线班组管理 篇7
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作业标准最终由班组来落实;班组是生产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最清楚生产环节中的关键及潜力所在,是企业革新、挖掘潜力的主阵地和试验田。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需要到班组中实践、检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最容易在班组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班组各项工作的水平反映了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因此,要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是关键。要加强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须提高班组管理者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认知。
1 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认知
笔者认为,理解企业精细化管理要弄清3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精细化管理;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什么;三是如何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对于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企业中人和事的管理,是如何将人与事有效结合的问题。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当然也是对人和事的管理,而且是对人和事的精确、细致、细化的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人和事的主与从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由此可见,企业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首先培养具有精细化意识的人,当人的工作意识、工作思想、工作语言、工作行为、工作技能都达到规范化、专业化程度,按照精细化的制度要求、流程完成工作,那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有了人的准备。只有人具有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接受并积极执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2 人文的内涵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其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在管理中的体现即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是指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3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制度化和人性化是伴随企业管理活动全过程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本身并不矛盾。人性化管理是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依据和保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企业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流程,但这些制度和流程是由人来执行的,必须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不考虑人的因素的制度是不科学、合理的,相反,一些人性化的措施、理念可以将其制度化。归根到底,制度和流程是属于企业的硬件层面,没有良好的执行能力和文化支撑,再好的制度也是徒劳。
人性化管理要通过制度化管理体现出来,制度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化。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人性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制度化管理也才能成功。管理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而现代管理所强调的管理制度,就是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潜力。
4 人性化管理对班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4.1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企业制定更合情合理的班组精细化管理制度
人性化管理并不代表要弱化制度,而是从制度的设立和建立着手,策划一个优秀的人性化制度架构,进而形成和实施制度。班组推行人性化管理,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是一项调动职工主人翁积极性,发挥群众智慧,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工作,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提高职工素质。因此,通过精心安排,积极引导,使职工敢于并且善于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为班组和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班组对这些合理化建议经过综合研究后,能进一步完善精细化制度。
4.2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员工积极主动执行班组精细化管理制度
班组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制度,但一味地强调制度,靠行政命令硬性灌输,从表面上看班组秩序井然有序,员工听从,其实职工心里会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归属感,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出现出勤不出力的现象,削弱了班组的战斗力、凝聚力。因此,班组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人性化管理,让职工感到在岗位工作心情舒畅、愉悦、看到希望,乐于奉献和付出,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4.3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弥补班组精细化管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足
管理制度是班组实施组织与管理的主要手段。没有制度作保证,班组很难维持正常运转。无论班组采取何种管理形式,管理制度绝对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一蹴而就的。当班组制定的制度可行时,员工能正确执行。当制定的制度不切合实际时,制度就成为摆设,执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主观偏差,无法发挥制度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人性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才能弥补班组管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足。
5 以人性化理念贯穿班组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全过程
电力生产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关键要选准切入点,寻找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只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制度化管理,人性化沟通”的原则,把人性化理念贯穿到班组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全过程,就能使精细化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了解人。班组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具体的人,都有独特的思想和个人情感,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各有长处和短处,因此要切实做好人员的调配和协调。班组长应当对班组成员的思想状况、业务技能、性情爱好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使每位成员在班组中都各得其所,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形成整体合力,优质、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同时,班组成员又是一个个抽象的人,其才能的施展,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班组长作充分细致的调查工作,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多与职工进行情感交流,理解人、尊重人、启发人、发展人,变职工的机械行为为自觉行动。
二是引导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班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把教育和引导员工“树立精细意识,自发主动践行”作为切入点,把精细化的理念、目标、方法、成效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时时提醒、激励员工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在引导上要做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把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及给企业带来的成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员工进行讲解,让员工对班组精细化管理内涵有充分理解。在指导上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最基本、最容易被员工接受、最方便实施和考评的地方做起,并注重培养典型,分析和总结成功案例,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成功事例教育员工,使他们从体验中增强认同感。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更好地付诸行动,班组精细化管理才能顺利推进。
三是激励人。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激励并重,反对空洞的政治理论说教。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在充分调动企业劳动者积极性的前提下,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物质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在班组管理中体现出来。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反对空洞的政治说教。要建立一套机制,把班组员工的利益与精细化班组管理的效果紧密联系起来,用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刺激员工主动投身到班组精细化管理中来,用精神激励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要根据每位员工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沟通、引导、激励方式,进一步强化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效果。将物质激励与思想引导相结合,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注意发现优点,不吝啬表扬,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 结语
电力企业班组直接从事一线生产,安全工作压力大,生产任务重,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执行管理制度时,要以人为本,确立职工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鼓励全员参与,积极围绕调动职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执行意识。把人本思想渗透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使广大职工在一种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使企业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得以创新,进而体现管理中的人本内涵,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电力生产企业保障安全高效生产的一项基础工程,而班组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者。文章从电力生产企业的实际出发;通过论述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人性化管理在班组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而从人文视角探讨提高精细化管理执行力的主要途径,为提升电力生产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一体化生产线班组管理 篇8
目前, 在煤矿企业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新形势下, 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就是加强班组的安全管理。以班组的安全管理来保证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据相关煤矿事故统计数据显示, 煤矿生产事故中, 主要是因为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没能得到及时的消除而导致的。在煤矿生产中, 事故隐患则多数滋生于班组之中。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 班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煤矿企业, 必须重视班组安全管理, 加强班组安全教育。使班组成员之间做到:个人重视、班组无事、安全无隐患。因此加强新形势下的班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班组管理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意义
班组是煤矿企业管理中最基础的管理组织, 是煤矿企业一切安全工作的立足点, 也是煤矿企业组织生产的最基本单位。所以班组管理的好坏, 也直接关系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效益。全面加强煤矿企业的班组建设, 加强班组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是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班组建设不但直接关系到煤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也直接关系着煤矿安全生产的成效。因此提高班组建设水平, 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班组管理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班组是煤炭企业的最小生产单位, 也是煤矿企业管理中的基础和关键点。班组长是员工联系企业领导的纽带, 也承上启下的桥梁, 是带领班组成员进行安全生产的关键基层领导人物。班组管理不仅影响着煤矿企业生产决策的实施, 也影响着煤炭企业目标利润的最终实现。搞好班组生产现场管理, 有利于改善煤炭生产现场环境, 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安全生产。良好的班组管理不仅能提高职工素质及企业管理水平, 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煤矿企业的班组建设, 既有一般企业班组建设的共同性, 更有煤矿行业的特殊性。班组作为最基础的一级管理组织, 是煤矿企业完成任务、承接施工项目、保证质量安全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
四、提高班组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煤矿基层工作多年, 从现有管理模式来看, 只有加强班组长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培养, 积极探索创新, 切实提高班组长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 完善班组长的评价机制, 才能充分发挥班组长“兵头将尾”作用, 才能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一) 建立科学规范的班组长选拔和培训考核机制
在班组管理中, 班组长素质的高低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一个好的班组长, 应该是安全生产的行家, 同时也是一个班组的核心人物。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 是煤矿生产现场最重要的管理者和生产参与者。企业要完善班组长的选拔机制, 选出优秀、负责的班组长, 这是煤矿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选拔煤矿企业优秀班组长的标准有两条:第一, 是品德及责任感;第二, 是管理及业务带头能力。随着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 班组长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 还需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所以, 企业要加强对班组长的管理知识培训, 还要对班组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安全生产技术业务培训。同时, 企业还必须要完善考核机制、晋升机制, 使班组长能在班组管理中积极发挥作用。
(二) 加强班组安全教育, 提高成员安全意识
在实践中, 一般以班组长为主的安全教育的理论灌输为主。往往是意义讲的多, 理论谈的多, 工人听的麻木, 缺少和受教育职工的互动, 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从提高员工安全教育的角度出发, 要积极开展互动式、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和学习。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学习日等时间, 采用集中学习、个别指导的方式, 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单位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应每月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教育活动, 从最基本的安全工作做起, 既宣传了安全知识, 又督察了安全工作。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职工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形成领导和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合力。只有进一步加强班组的现场管理, 强化成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规范作业行为, 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使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 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真正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才能真正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真正实现“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三) 加强班组内部管理, 对班组成员进行正确引导
在班组管理中, 要做到分配上公开、公平、公正, 任务安排上要合理、合情, 通过优化劳动组合、量化工艺流程, 充分利用工时, 最终实现良性循环。班组管理中还要做到奖罚分明, 并进一步加强现场环境管理, 努力为班组成员创造一个既舒适, 又安全的工作环境。在班组管理中要还要充分调动成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引导他们转变安全生产观念, 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结论:班组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要靠每个班组的安全、稳定、均衡的运行作保证。要充分发挥好班组的安全管理作用, 做到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 并不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在煤矿安全生产上相互监督、相互提醒、自保互保, 才能夯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提高经济效益, 保证煤矿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避免事故的发生。
摘要:班组是煤炭企业管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也是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本文通过分析班组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及作用, 探索出适合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班组管理模式。
关键词:班组管理,安全生产,煤矿企业
参考文献
一体化生产线班组管理 篇9
系统以EAM企业资产管理平台产品MAXIMO为基础, 搭建了一套大集中模式的B/S架构的应用系统。MAXIMO产品是基于J2EE标准的多层架构, 采用WebSphere ND 6为中间件平台, 系统使用JAVA语言开发完成, 系统前端界面和对外数据接口使用了XML作为数据标准, 内嵌了工作流驱动机制, 可以对工作流进行可视化的设计、配置、修改和管理。利用MEA接口提供对外的业务和数据交互, 外部系统访问该系统都需要经过严格权限验证, 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管理方面实现了集团化的分级权限控制, 可定义的系统日志功能, 实施的监控管理。搭建了一套高效、稳定、可靠的主机系统, 根据运维定义好的的备份策略, 实时的进行系统备份, 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
系统配合生产管理系统和现场作业工作任务单系统, 量化了云南电网公司的作业指导书标准体系中的步骤和工艺、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异常和处理措施、工器具和物料等信息, 并在量化过程中,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步骤和工艺等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信息化系统做为云南电网公司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宣贯的重要手段, 为检修人员提供现场标准的作业指导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方式。量化后的作业指导书体系, 与设备信息、项目计划信息、缺陷信息、工作票信息进行关联, 提高了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提高了检修准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工作任务单的流程实现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一体化生产线班组管理 篇10
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基于生产过程控制的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基于作业流程的标准成本管理及配套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 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实现对生产的有效反馈、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对结果的有效考核, 保证采油厂各方面工作稳定协调开展, 实现油气产量、成本控制效果最佳化目标。
二、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目标
采油厂作为油藏经营管理生产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管理者, 需要整合内部管理资源, 运用和发挥生产、经营各自的优势, 竭力构造一种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
建立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目标就是从生产实际出发, 实现生产向经营渗透, 经营向生产延伸, 生产管理者也是经营管理者, 达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管理目标。通过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实施, 建立生产经营联动的相关机制, 做到“五个一同”, 即经营和生产要一同编制预算、生产和经营要一同分析预算运行中产生的偏差、生产和经营要一同制定和落实纠偏的措施和办法、生产和经营要一同落实预算外事项资金预算、经营和生产要一同考核兑现。
三、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构成
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以生产管理、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三个子系统为基础, 坚持制度、执行与评估三个运行环节, 在科学决策、过程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支撑下实现采油厂生产与经营相融合的管理目标。
1. 生产管理子系统
生产管理子系统包括整章建制, 梳理、修订完善现行的管理标准和制度, 推行生产操作程序的标准化, 为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成本控制子系统
成本控制子系统主要是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管理, 主要体现在对采油厂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作业法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及业务流程管理。
3. 绩效考核子系统
绩效考核子系统指的是建立生产、经营岗位绩效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加大经营管理的考核力度, 努力促进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实现过程。
四、建立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
生产经营一体化就是要求采油厂在油藏经营管理模式下, 既追求产量增长、又控制成本支出, 从追求短期完成生产任务转变为追求长期的持续发展, 更加重视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更加突出管理创新, 提升采油厂核心竞争力。 (具体程序见图-1)
1. 依据现场实际, 建立标准生产流程
采油厂的生产过程管理首先从基本操作抓起, 进而规范生产流程, 形成标准作业程序, 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流程化。《标准作业程序》的形成分三个阶段:一是修订完善《操作规程》, 二是实践检验《操作规程》, 三是形成《标准作业程序》。员工依据《标准作业程序》和岗位分工, 各司其职, 规范操作, 及时纠正偏差, 减少失误,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结合标准生产流程, 完善成本控制系统
(1) 完善三分两全标准成本法
建立标准生产流程后, 一是可以通过标准生产流程查找作业成本动因, 准确定位节点, 分析影响因素, 制定保障措施;二是可以明确岗位责任, 依据标准生产流程, 可以十分清晰发现岗位工作流程的重点、管理难点, 设立考核到岗位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技术指标, 保障各节点的成本最优化, 形成岗位保班组、班组保分队、分队保采油厂自下而上的成本控制局面;三是有利于建立标准生产流程的消耗标准, 完善基于作业流程的三分两全标准成本管理法。
(2) 结合生产消耗标准, 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结合逐步完善的标准成本, 提高各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利用预算确定和实现采油厂年度经营目标的过程, 建立优先保障以油田稳产和增储上产为目标的预算管理办法, 通过“年零基、季滚动、月分析、周监控”的预算控制手段, 形成覆盖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全员参与、全程跟踪与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3. 建立配套绩效考核体系, 完善岗位绩效考评制度
(1) 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采油厂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的脱节, 财务预算对业务预算约束乏力;二是预算考核不细, 没有将指标下沉到班组和岗位, 成本控制的责任仍停留在厂长、科室长、分队队长层面;三是根据油藏经营管理要求, 采油厂成本核算以区块成本核算管理为重心, 未在FMIS建立班组核算单元, 班组全口径成本数据取得的难度较大, 无法真正落实班组成本管理责任;四是未全面建立基于标准生产流程的消耗标准, 岗位人员生产消耗无法进行比较, 若进行成本责任考核有失公允。
(2) 岗位绩效考核方法
为解决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根据油田经营管理需要, 按作业区块设队;二是实施班组全口径成本核算;三是逐步完善标准成本体系, 建立岗位消耗对比标准。通过以上措施, 实现建立基于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绩效考核体系, 结合标准生产流程完善岗位绩效考评制度。
绩效考评制度包括编制定员、岗位职责、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反馈制度等内容, 通过完善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 准确、公正地考核各基层单位 (部门) 履行职责和任务完成情况, 确保厂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将生产经营一体化落到实处。
绩效考核体系中考核层级:对及其所辖井站 (班组) 全体岗位员工;考核对象包括管理人员岗位、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岗位三类人员, 依据工作责任不同, 采取不同考核方式。
(1)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以岗位职责为基础, 以效益类、营运类和控制类指标为重点进行考核。
(2) 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以岗位职责为基础, 以业绩为重点进行考核。
(3) 操作人员绩效考评:以完成本工种、岗位工作中的业绩为考核重点, 兼顾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表现。
五、完善企业文化, 夯实成本管理长效机制基础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文化做支撑, 采油厂应通过建立成本管理“标杆队”、“标杆班组”、“标杆岗位”, 引导员工找差距、定措施, 不断超越标杆指标, 激发基层创新管理的活力;挖掘成本精细管理的典型, 利用板报、橱窗、内部网站等工具, 广泛宣传其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 引导基层职工人人关心生产成本, 积极参与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工作中去;积极开展“降本增效”、“修旧利废”、“五小发明”、“设备零缺陷”等群众性的成本控制活动, 营造良好、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六、坚持管理和技术创新, 持续改进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
坚持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使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永葆活力, 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油田开发技术、生产管理技术融合, 将油藏研究、开发运行、现场管理等工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为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撑。
同时, 应加快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 不断提升油田精细化管理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公司从2011年10月开始实施远程监测系统, 第一批次主要针对电泵井, 监测套压、回压等7项参数;2012年开始实施全参数监测包括自喷井、机抽井, 监测油压、套压等参数;目前已覆盖9口机抽井、33口自喷井, 实现108口电泵远传监测全覆盖。通过远传预警管理, 电泵故障处理时间由2011年7.7小时下降至4.2小时, 降低46%;月均故障停机井次由54井次下降至38井次, 降低16井次/月;月均躺井率由10.1%下降至5.2%, 下降4.9%;对降低电泵停机、躺井、减少产量及稀油损失意义重大。
油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 篇11
关键词:油田采油,生产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特点,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尤其是生产管理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 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进行指导, 促进企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凭借着众多的优势与特点、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的采用。比如:在生产管理中运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管理的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油田的采油生产与管理工作来讲、这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油田产油量、提升管理的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精细化的管理、安全生产、油田石油开采量的上升、管理效率的提高等等。因此, 我们需要对于油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具体应用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与系统的论述。
1 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的特点
1.1 科学性
科学性是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的一个特点。所谓的科学性强调的是对于油田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培养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使油田的员工用最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精神状态进行相关的工作, 有利于油田经济效益的提升。
1.2 系统性
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的另一个特点是系统性。进行系统性的应用指的是在油田的生产经营管理中, 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度的遵守与执行, 运用完整、具体的方法进行相关工作的完成, 促进油田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合作, 促进油田生产管理质量的提升。
1.3 持续性
持续性是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因此, 需要油田对于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各项规定进行严格的执行, 保障其长久性、促进油田各项工作的持续发展[1]。
2 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的方法
2.1 建立基本化的管理应用措施
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的一个方法是建立基本化的管理应用措施。具体来讲, 就是对于油田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业务流程的科学化控制、对于油田的成本进行有效的降低、对于油田的日常管理体现出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为此,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进行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第一, 对于油田开采石油的时间、质量以及生产中个各个步骤进行严格的把关与高标准的要求, 使其可以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的工作。第二, 对于专业的石油开采人员定期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与安全生产的教育工作, 并且对于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专业化的考试, 对于没有及格的人员要求其进行书面的说明以及后续的补考工作。而对于经过补考还没有通过考试的人员, 需要对其进行暂时停职的处理, 要求其进行认真的学习, 提升专业化的理论水平与实践化的应用技能。第三, 对于油田的日常生产经营情况需要制定出严格的标准管理规定, 并且要求油田的员工进行严格的执行与遵守, 使这些规定不至于成为空摆设、没有发挥出其应用的效果。第四, 进行流程化的管理、使油田的日常生产与管理工作可以科学、有序的进行, 对于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科学化的控制与监督工作, 避免油田出现生产事故以及管理上的疏漏, 保障油田进行安全化的生产, 促进油田经济效益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提高[2]。
2.2 建立配套的管理措施
建立配套的管理措施是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的另一个具体方法。其可以从下面的工作中进行很好的体现。首先, 要对于业绩考核评价的标准进行不断的质量提升与完善工作, 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公平, 有利于油田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其次, 需要制定出详细严格的奖惩制度、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为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工作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再次, 对油田的基层员工进行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必要奖励与工作的指导, 体现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促进油田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障油田完成各项的生产任务与管理任务, 提升其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最后, 定期对于国家的重要发展方针与理论思想进行学习与思考, 积极进行油田发展的深化转型, 使油田的科技水平与总体的实力提到提升,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3 结语
对于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研究与探讨, 有利于油田员工专业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 有利于油田各项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油田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红枫, 雷宁飞, 温福赛.解析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J].科技与企业, 2012,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