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共9篇)
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 篇1
慢性鼻-鼻窦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 影响着世界12%~15%的人口,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病程长、易复发, 研究表明, 该病明显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FESS) 目前已成为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标准治疗方式[2]。本研究对慢性鼻窦炎拟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实施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 获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慢性鼻窦炎拟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83例, 男45例, 女38例, 年龄18~76岁, 平均年龄 (42.34±7.32) 岁, 病程平均为 (12.5±5.7) 年;对照组82例, 男43例, 女39例, 年龄17~74岁, 平均年龄 (42.43±6.15) 岁, 病程平均为 (12.5±5.7) 年。
1.2 方法
1.2.1 记录存盘
将患者信息记录并编辑成一本研究小册子, 内容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及联系电话等。还包括手术治疗、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定期检查及随访观察等情况。
1.2.2 管理方法
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在新入院时发放与管理内容有关的小册子, 进行慢性鼻窦炎疾病知识宣传和教育。小册子内容包括慢性鼻窦炎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同时还包括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及复查随访等。
1.2.3干预方面
(1) 健康教育:每月组织关于慢性鼻窦炎相关知识的咨询或健康知识讲座, 发放我院编辑的慢性鼻窦炎的研究小册子。讲座中积极与患者互动交流, 认真讲解相关治疗及预后知识。尤其对术后患者要注意鼻腔卫生清洁。 (2) 行为干预: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通过制定个性化科学的生活计划, 提高自己对不良行为的控制力。 (3) 心理干预:观察患者对慢性鼻窦炎的认知和治疗态度, 及时纠正患者在疾病认识上的错误, 使其明白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愈高、复发少, 及时安慰和疏通患者的心理状态,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心态以对抗疾病。 (4) 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或电话随访, 向患者讲解复查的重要性, 及时提醒患者复查时间。
1.3 评价指标
参考刘春华研究的疗效判断标[3],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窦腔黏膜上皮化, 无脓性分泌物;好转:临床症状改善, 窦腔内部区域黏膜未上皮化, 有迁延性炎症及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术腔有较多炎性组织及脓性分泌物, 窦口闭塞, 鼻息肉复发。有效率=治愈例数/每组总例数。观察和记录复发率及并发症在两组患者发生情况;收集并计算两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软件分析观察数据, 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率
两组患者在慢性鼻窦炎治疗有效率方面试验组89.16%远大于对照组54.88%,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1。
2.2 满意度
两组患者在慢性鼻窦炎患者满意率方面试验组93.76%远大于对照组57.32%,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2。
2.3 复发率
试验组患者术后复发5例, 占组内总例数的6.02%, 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18例, 占组内总例数的21.95%;试验组复发率6.02%显著低于对照组21.95%,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2.4 并发症
试验组并发症3例眶周瘀斑, 对照组并发5例眶周瘀斑, 术后残腔粘连6例。试验组并发症 (眶周瘀血及术后残腔粘连) 发生率为3.61%远小于对照组13.41%,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保留中鼻甲窦腔内黏膜, 这是防止慢性鼻窦炎术后复发的关键。内窥镜使手术视野充分暴露, 病灶得以彻底清除, 术后治愈率高[4]。在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下, 使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三级医院专科医师担任技术指导, 对小区医院进行培训和答疑, 提高小区医务人员慢性鼻窦炎防治能力。同时医院根据患者身心状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原则[5]。同时社康中心的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使其掌握疾病治疗及康复的相关知识, 并将其不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鼻窦炎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试验组89.16%远大于对照组54.88%,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在满意率方面试验组93.76%远大于对照组57.32%,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在复发率方面试验组6.02%显著低于对照组21.95%,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在并发症 (眶周瘀血及术后残腔粘连) 发生率试验组为3.61%远小于对照组13.41%,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的优势: (1) 治愈率高, 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 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少, 提高患者对手术和术后生活满意度; (3) 培养良好医患关系, 减少医疗矛盾和纠纷。
综上所述, 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实行医院-小区一体管理这一创新管理,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及满意度, 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也可以强加医患关系, 减少医患纠纷, 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8-29.
[2]刘春华.内窥镜鼻窦手术与传统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 (6) :856-857.
[3]王丛, 张玉萍, 黄忠柏, 等.中鼻甲成形术对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J].华西医学, 2005, 2:351.
[4]刘蓓, 梁建平, 陆秋天, 等.修正性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14 (9) :539-541.
[5]马诚, 成鹏.实用康复治疗技术[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180.
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 篇2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一体化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价值。方法 由供应室与临床科室9名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在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一体化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品管圈实施前后临床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与供应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供应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品管圈实施后临床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将品管圈应用到基层医院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一体化管理中,可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供应室;临床科室;品管圈;一体化管理
品管圈是由日本提出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应用于各个领域。已有研究证实品管圈可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基于此,将品管圈应用于基层医院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一体化管理中是否有助于供应室工作质量的提高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成为临床研究者所关注的话题。我科于2012年4月在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一体化管理中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品管圈小组成员由供应室和临床科室人员组成,共9名,其中7名为供应室工作人员,年龄28~50岁,平均年龄(35.7±2.1)岁;其余2名为临床科室人员。1.2方法
1.2.1制定方法:品管圈小组采取头脑风暴法,分析供应室与临床科室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引发该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待主题确定后上报分管院长与护理部,经批准后拟定出具有可行性、科学性的对策。由2名临床科室人员组成质量保证小组,其工作是全面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由7名供应室人员组成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对供应室清洗、灭菌、无菌物品的管理与监督,并与临床各科室做好沟通。制定活动计划、设定活动目标、制定进度表、合理分配圈员的工作,由护理部管理活动计划表。
1.2.2对策:增强综合素质:①身体素质教育:供应室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潮湿高热,存在职业危害。因此,尽可能实施机械化操作,降低供应室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需机械清洗的器械不能由手工清洗代替。强调职业防护,加强身体锻炼。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基本记录的书写能力,确保能够准确、及时地记录工作。③业务素质教育:做好新入科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与重点作为管理查房中的主要对象,确
[1]保供应室的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增强灭菌器操作人员的无菌观念,做好岗前培训。提高责任心: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支配的,因此,向供应室工作人员强调优良的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对其做好思想素质教育,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强化法制观念:组织全供应室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规,增强其法律意识。工作中确保记录的完善,这样才能有据可依。沟通:做好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工作,在晨会上将临床各科室反馈的意见传导给供应室每位工作人员,并分析其原因。发放工作质量调查表评测供应室的工作情况。开展会议,讨论并分析双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强管理力度:完善规章制度,使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加强监督力度,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每周开展一次质量讲评;将发生的不良事件做好记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与预防方法;制定奖惩机制,定期考核;实施人性化管理,创建好的工作氛围,根据人员具体情况排班,以提高工作质量。1.3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不良事件调查表》对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总合,调查内容包括:清洗不干净、下收下送出错、包装检查不仔细、无菌物品质量不合格、供应不及时等;临床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工作服务质量评价表》了解临床各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包括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9.0软件,所有数据输入SPSS系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釆用χ²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表示为中位数,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品管圈实施前后供应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向临床科室共提供1000件医疗物品,品管圈实施前共有298件医疗物品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8%;品管圈实施后共有111件医疗物品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品管圈实施前后供应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件(%)] [2]时间 件 包装检查不仔细
清洗不干净
下收下送出错
无菌物品质量不合格
供应不及时
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施前 实施后 χ² 1000 1000
31
22
21
18
19
29.8 11.1 107.42 0.0000 P 2.2品管圈实施前后临床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品管圈实施前共收回200份调查表,其中有82份评价为满意,62份评价为较满意,56份评价为不满意,满意度为72.0%;品管圈实施后共收回198份调查表,其中有94份评价为满意,88份评价为较满意,16份评价为不满意,满意度为9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品管圈实施前后临床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份(%)] 时间 实施前 实施后 u 份数 200 198
满意 82 94
较满意 62 88 3.06 0.0011
不满意 56 16
满意度 72.0 91.9 P 3结论
根据供应室与临床科室双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代供应室的发展趋势,提出品管圈活动,将其应用于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一体化管理中,使得管理更具人性化、科学性、目的性与可行性。品管圈活动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将多种品质管理工具应用到管理中,符合PDCA管理程序。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组建品管圈小组,对现存的问题进行讨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将改进工作落实到小组每位负责人身上,对工作进展程度进行监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个标准。有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还不行,还需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这样才能将改进工作真正落实。由于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支配的,因此,在品管圈活动中,还应注重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人们思想意识进步了,才能真正付出行动。由此可见,品管圈活动中所提出的每项对策之间是有关联的,改进措施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品管圈活动使得圈员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其思考能力、管理潜能与创造能力,有助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本次研究中,品管圈实施后,供应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9.8%;且实施后临床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为91.9%,高于实施前的72.0%,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4][3]意义(p<0.05),这与郭洪等研究报道一致。虽然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但仍然有不足之处,如:品管圈活动在我院处于初级阶段,工作人员对品管圈相关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不明确活动实施的意义所在,且品管圈小组成员的选定非常重要,如果挑选不当,会造成看问题不够全面;相关部门对激励机制的建立缺乏支持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解决。
综上所述,将品管圈应用于基础医院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一体化管理中,有助于供应室工作质量的提高,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但还有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参考文献
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 篇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就医问题也很重视,包括对医院的环境、服务态度、收费标准都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医院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够有好的对策,优化医院的环境,提高服务态度,降低收费标准。在这种形势下,许多的医院实行了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以求降低成本,提高医院的可利用资金,使医院的综合素质有更大的改观,能够在同行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一、医院财务管理一体化的问题
1、在队伍建设方面,医院财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比较低,主要是由于他们掌握的知识比较陈旧,对于基础理论不牢固,工作水平和效率低下,管理思想和创新理念不够,许多的医院还存在财务人员不足的现象,使现有的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延长他们的工作时间,造成财务人员流失,缺乏后备的财务人员,使医院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医院的财务管理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营起到很大的作用,必须培养更多的财务管理人才,才能有效地利用医院的财务管理职能。
2、在资金管理方面,对于国家医院经济管理改革,医院的财务状况还没有适应相应的要求,很多的医院都设立有财务科和经济管理科,对会计进行核算,但是由于核算的方法落后,内容也不完整,从而造成资金分散,削弱了医院对财务工作的集中管理。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使经费流失和浪费严重。
3、在固定资产核算上,根据现行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资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实际上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没有相应的累计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使医院资产出现许多的漏洞,造成财务信息不准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应该也把修葺医院的门诊楼和医院的病房楼等固定装修纳入其范围。
二、医院一体化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1、医院的领导应该重视,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医院财务平台的实施,对于顺利建设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医院的相关领导应该积极承担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相应工作,指挥相关的部门有制度、有程序的进行管理,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关系,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全体工作人员都具备医院财务管理一体化的意识,因为医院的财务一体化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同时与科研处、信息中心、教学处、药剂科、临床科、人力资源等等很多的部门是分不开的,医院财务一体化的工作需要他们的支持、参与和配合 ,而且医院财务一体化和各个部门的利益也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医院领导应重视,还应积极呼吁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的配合。
2、规范医院资金的管理,对于医院所有的支出和收入,都要有记录相关的项目和核算单元,为后期的财务报表和成本核算提供重要的依据。要根据临床、后勤科室、职能处室、医技分别制定相应的核算单元,并把各个核算单元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成本分析和效益分析等各种报表。另外,还要重视对科室终端使用板块的开发,把相应的财务工作在网上报销审批,完成多种新业务的流程,节省时间和人力,使医院的员工随时都可以查到自己的工资、预算的动态和经费的情况,必要时实现经费审批,将财务管理的职能适度的分配一些部门,方便科室的工作和管理。
3、重新建立医院的财务流程,要建立财务一体化,必须要使医院的财务流程能够相适应这种管理方式,所以必须要重新建立医院的财务流程。要根据财务核算和管理的要求对相关的业务进行分类,对医院的会计制度进行重新分类和定义,确定相关部门受到影响的程度,利用计算机对相关的明细账、相关凭证、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在网上审批报销,根据业务的信息和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实行相关部门辅助核算,细化各类的帐表,不断完善会计的动态平台,及时掌握医院的经济事项。
4、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财政部和卫生部出台的政策,医院的财务部门要及时作出相关的调整,以适应新政策。2010年财政部、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了《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所以财务一体化管理必须要符合新会计制度和新财务制度的标准和规范。为了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的需要,医院还需要与医院管理相符的高质量的产品,所以医院要适时引进高质量的IT厂商,借鉴他们ERP优秀的管理方法,建立一个符合医院特色的财务管理模式。
5、医院领导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既要考虑医院当前的利益,也要考虑医院的长远发展。医院的财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既要全面又要精细,建立一个既符合现行医院情况又满足于未来发展需要的管理方式。财务一体化的管理不应满足于医疗管理的现状,还要与时俱进,对于科研和教学也要列入管理的范围内,从而使医院的财务一体化能为应用的整体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三、结论
通过对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措施的分析,我们发现只要医院在实现财务一体化管理的同时,考虑到所出现的问题并有相关的解决措施,财务一体化还是一套很好的管理方式。结合本文提到的措施,可以借鉴相关的管理方式,优化自身的管理,使医院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张鹏,河北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张浩然,天津华北军用物资采购局综合计划处)
参阅资料:
①肖立萱,陈建:《推进医院财务一体化管理的建议》,载《财务与会计》2011年第6期
②许国莉:《可持续发展促进医院构建一体化经济管理体系》,载《才智》2012年第7期
③刘红霞:《浅谈医院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与运用》,载《中国外资》2011年第9期
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 篇4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国家发改委近期同意将苏州列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苏州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共同富裕、“四化”同步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城乡金融制度改革等8个示范区;到2020年, 城镇化率超过85%, 基本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至2013年底, 苏州市全市92%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了工业园, 91%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 52.2%的农户实现集中居住, 累计140多万农民实现了居住地转移和身份转变。苏州通过“三集中、三置换”让110万农民变成了新市民。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 农村居民将宅基地和自建房置换成社区产权房、将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和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置换成城镇保障和社区合作社的股权之后, 农民都过上了住高楼、领工资、拿分红的新市民生活。但是由于农村居民他们都已经习惯了独门独户的居住生活, 突然要转变生活习惯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尤其对于年纪稍长的农民来说, 他们所受的教育水平均普遍较低, 失去土地后, 对于纯农民来说就处于失业状态, 拿着政府给予的失业补助金和拆迁安置补贴费, 生活基本稳定;而一些即便有工作的农民, 收入也很低廉。所以要他们来支付相关物业费用和维修基金他们是肯定不乐意接受的。另外, 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的影响, 很多居民还很迷信, 他们经常会在小区经常搞一些迷信活动, 以上种种都给小区的物业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
2“城乡一体化”居民拆迁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
2.1 物业管理难度大
农民通过土地置换刚住进拆迁安置小区时, 一些传统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就更别提根除了, 这就给物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1.1 绿化被肆意破坏。
居民化后农民什么都得花钱, 连蔬菜还得花钱购买, 这时候农民就会在小区的空地上“见缝插针”地种菜, 更有甚者直接将小区的部分绿化带铲除, 然后种蔬菜。
2.1.2 小区环境脏、乱、差。
农民在农村养成了随地乱扔垃圾的习惯, 家庭的日常生活垃圾农民会随意地丢弃在农地, 所以农民进了社区以后也会习惯性地将一些大量的生活垃圾直接丢弃在小区绿化带或地面, 更荒谬的是, 部分农民还会直接将一些垃圾直接从楼上往下扔。
2.1.3 环境破坏现象严重。
为图出行方便, 部分居民为了避免绕路, 就会直接踩踏小区绿化甚至人为破坏小区四周的封闭护栏, 久而久之, 小区草坪变成了道路, 护栏的豁口不仅越来越多还越来越大。这不仅造成了本小区的安全隐患, 还给相邻小区的安全造成的很大的问题。
2.1.4 住宅挪用问题严重。
正规的小区居住和商用都是明确规定的, 住宅物业的用途就仅供居民居住, 商业用房就仅用于经营, 管理起来十分方便。但是在拆迁置换小区内, 住宅挪作商用, 尤其是车库挪作商用现象十分严重, 车库挪作商用的安全隐患较大, 事故频发。但是农民为了能多挣一点房租就铤而走险。
2.2 物业费收取困难
安置小区内居民无论是文化水品、还是综合素质或是经济收入, 都处于偏低水平, 他们不太能理解社区建设、物业管理跟他们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 反而他们会觉得住房子为什么还要交费, 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一些农村居民更是没有物业管理的概念, 所以这些业主就会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即便是一些年轻的业主有物业管理的概念, 但是让他们自己掏出钱来交物业管理费, 他们还是会有诸多的不愿意, 即便是愿意缴纳物业费的, 他们能承受的标准还是相对较低的, 所以现在大部分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收费标准是按户收取, 根据面积不同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但也仅仅是一个月几块钱或十几块钱。拆迁安置小区业主不交物业费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观念没有改变过来。
2.3 物业公司参与管理率低
拆迁安置小区里的居民由于受到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难度很大, 同时由于物业费收缴率低也直接导致物业管理资金紧张。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要想正常开展, 需要的资金还是相当大的, 但是由于存在严重的收支不平衡, 拆迁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就会进入恶性循环。物业公司不但很难收取物业费, 还要承担由于业主对环境 (如草坪践踏、围墙护栏被撬等) 的破坏需要修理和维护的巨额费用, 所以说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是一个低利润高风险的行业。
3 改善“城乡一体化”居民拆迁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业主的物业管理知识
3.1.1 加强小区业主有关物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
物业与业主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只有加强与住户的沟通交流, 才能搞好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只有让业主真正的了解物业这个行业, 才能让物业管理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所以物业应该向业主宣传物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定期组织召开物业管理工作座谈会, 宣传物业管理政策, 汇报物业管理工作, 听取业主意见, 多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要让业主明白他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
3.1.2 加强物业与业委会的友好关系。
物业与业委会是相辅相成的, 业委会代表了全体业主的想法和意见, 是连接物业与业主的桥梁。业委会是帮助广大业主自觉维护小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对于拆迁安置小区来说业委会作用就更溢于言表了。物业公司可根据拆迁安置小区的实际情况, 尽量劝服各村委书记或村里有威信的村民为业委会委员候选人, 成立安置小区业主委员会并担任要职。这样业主委员会, 既能代表全体业主更好地维护全体业主的利益, 又能教育、引导广大业主配合小区的物业管理, 从而共同维护小区的建设。
3.2 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业主最看重的就是物业的服务质量。只有服务质量好了, 业主才能心甘情愿的交费。首先应该加强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接触业主最多, 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业主才能更好地享受服务;其次要提高物业人员的办事效率。针对业主提出的问题, 应该尽快处理, 并且在短时间内给予答复。对于业主报修的问题, 要及时回访, 询问业主的意见并做出适量的调整。
3.3 为部分居民解决就业问题
物业管理公司可以考虑面向小区内没有工作的居民提供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岗位, 经培训考核合格后, 让他们参与小区的物业管理, 如保洁、安保、客服管家等工种, 由于他们的加入, 他们更能体会到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全体业主积极配合物业管理的必要性, 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劝解、影响甚至改变小区住户的不良生活习惯, 从而让广大的农民逐步适应现代化的社区生活。这样不仅能解决部分农民的失业问题,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物业管理与社区维护的成本。
3.4 多渠道筹集资金
拆迁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部分拆迁安置农民有的由于生活困难一时难以全额负担物业管理费, 有的由于观念一时难以改变不愿意缴纳物业管理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按照政府、企业、住户共同合理负担的原则, 来有效地整合物业管理的资源, 不断完善物业管理工作。一是摆事实、讲道理, 阐述“无物业管理, 小区一年新、二年旧、三年破”的利害关系, 劝服当地政府、村委从城镇长远建设利益出发, 从土地收益中拨付一部分用于支付物业管理费用, 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将这部分费用支付给物业管理公司。二是由于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低, 开发公司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住户仅仅承担保洁、保安费用, 这样就可以降低物业费的收缴标准,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业费的收缴率, 其余的收费项目如绿化费、管理费、维修费均由开发商承担。三是增强物业公司的造血功能, 对于小区内的商业街、店面房、停车场等可以交与物业管理公司来经营, 物业公司可以从开展的多项经营服务的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来弥补物业管理费用的不足。
4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必经之路, 它是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但是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拆迁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我们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才能让农民真正的居民化, 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蒋英.常州市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之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07)
[2]羌伯华.加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的思考[N].南通日报, 2010-8-25.
[3]李明才.旧小区物业管理政府支持是关键[J].中国物业管理, 2009 (10) .
[4]高业芹, 高业芬.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 2010 (08) .
无缝管理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 篇5
大医院有医疗设备先进、医师临床经验丰富与诊治技术高超的优势, 应该治疗疑难重症或社区无条件诊治的病人, 同时又肩负着培养社区医生的责任, 教会他们能看慢性病的技能。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有接近居民、服务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 在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方面应该做好“守门人”。因此慢性病的管理扎根社区, 管理好病人已成为社区医师的重要职责。社区医师对无法解决的诊治难题及危重病人, 应及时向大医院转诊, 在经过大医院专家的诊治后, 尤其是制定有效的诊疗方案再回到社区, 继续得到社区医生处治与管理。这种“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是防治糖尿病较为有效、经济、方便的模式, 特点是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无缝衔接, 有利于提高基层的慢病防治效能,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2007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与上海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在国内创建了糖尿病一体化的无缝化管理模式。曹杨社区派出医生、护士骨干到市六医院的糖尿病诊治中心接受糖尿病防治技能专门训练3个月, 回到社区为1000余例糖尿病病人建立了档案, 进行了规范管理, 仅一年, 病人的血糖标率从8.9%提升到31.7%;慢性并发症检查率从9.9%上升到42.6%;糖尿病知晓率从60%提升到90%, 社区医师生的水平提高了, 再加上有三级医院的专家做“靠山”, 百姓也就相信社区医生了。
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 篇6
本刊记者:贾院长, 您好!很高兴能够在联合国糖尿病日即将到来之际采访到您。您认为我国糖尿病的现状和防治管理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 存在哪些问题?
贾院长: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 糖尿病已经上升到一个全球性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发展迅速, 对人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巨大。根据2007年我们做的全国调查, 当时我国约有3980万的糖尿病患者, 预计到2025年, 糖尿病患者将高达5930万, 如何管理好这支庞大的糖尿病大军, 给我们的政府和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大部分读者都知道,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 它的危害性是对患者引发诸多的并发症, 可导致患者失明、肾衰、中风、心梗、截肢等, 产生严重的后果。目前约60%的糖尿病患者有慢性并发症,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同时亦导致医疗费用的迅猛上升, 预计在未来十年中, 我们国家在心脏病、中风、糖尿病患者的耗资将达到5500亿美元, 这一数字是惊人的。如何遏止这种状况, 其有效措施就是加强对人群中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健康教育管理, 这样可以有效推迟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 延长患者的寿命。而就目前的糖尿病管理教育模式, 还存在一些不足:
许多百姓为了挂个专家号看糖尿病、高血压这些“老毛病”, 总要挤破头去三级医院。其实, 只要社区医生技能掌握得好, 大部分患者还是很愿意去社区看这些慢性病。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毕竟要比三级医院方便得多, 不用舟车劳顿, 而且后期的随访也更方便。而大医院的门诊量常常达到饱和, 还是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这些还不算什么, 最大的弊端是很多初治患者一旦血糖下降后, 便消失在大医院继续监督的“视线范围”内。鞭长莫及是我们最大的无奈。而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在地域上辐射更多居民。能在扮演好科普“传声筒”的同时, 又能管理好患者实施详细的治疗方案。社区医师要更好地为病人治病, 除了关键要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外, 还要积极与大医院配合, 共同实施慢性病的“一体化”管理。
本刊记者:您是基于何种考虑, 大医院、大专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会选择在慢性病的防治上, 尝试建立一个全新的“一体化”“无缝化”管理模式呢?
贾院长:2000年在对上海市曹杨社区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时, 我们以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血糖8.0mmol/L为标准, 对该社区拥有10万常住居民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高危人群糖尿病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糖尿病患者的实际血糖控制率只有8%, 而所有患者中, 只有7%的人接受过慢性并发症的筛查。
我当时非常着急, 冲着这些病人说, “你们要知道, 糖尿病患者晚期会并发出现失明、烂脚、中风、心梗, 只要早发现早控制, 是有机会逆转的呀!”也是通过这次经历, 让我萌发了对糖尿病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的想法。
目前, 我们在普陀区曹杨、真如镇、桃浦3个社区共有从45岁以上高危人群中筛查出的超过3000名的糖尿病患者, 正“中规中矩”地依照1月一次、3月一次的不同项目, 接受着长期的血糖监测。其中部分指标反复不能达标者, 已约有280人坐上了定期往返于“4个点”之间的双向转诊车, 由社区医生陪同至上海市六医院的糖尿病专科门诊, 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然后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进一步跟踪观察。
我们从制定基层卫生机构糖尿病防治指南、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管理软件、开设医务人员培训基地及社区健康讲堂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以开通双向转诊车和建立“糖尿病健康小屋”为平台,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 进入“监测体系”的3000多名建卡患者中, 有约23%的人已由原来“上窜下跳”的血糖, 自从被社区医师“盯牢”后, 血糖已达标了, 有三分之一的人已完成了早期并发症筛查, 3个社区居民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也提高至90%。
本刊记者:在您提出的《医院-社区全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甲医院职能转变”对咱们的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切实的好处?
贾院长:我们的病人在得病后往往更愿意到三甲医院就诊, 而对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近而远之”, 其实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医疗卫生体系的最基层网络, 我们的愿望是让百姓“在家门口就把健康管理好”。
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全国范围来看, 社区糖尿病防治的效果似乎不太理想, 主要表现为:一是血糖控制达标率低, 仅为10%, 与三级医院的50%相比, 差距很大。二是慢性并发症筛查率极低, 因此当患者因症状明显而来大医院就诊时, 往往已进入了晚期。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与社区医务人员缺乏糖尿病的专业理论知识;未能规范掌握糖尿病筛查、诊断及治疗的方法;缺少糖尿病综合管理的团队;对居民尚未开展糖尿病知识教育有关。为此我们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创建了医院—社区全程糖尿病管理模式, 为社区医师提供到我院进修的平台;为他们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班;希望社区医师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守门人”。同时为转诊病人免费提供转诊车;对病人就诊优惠挂号;并对每个转诊病人提供个体化的糖尿病午餐;对有并发症的病人实行多病的联合治疗;把方便让给病人, 让病人得到切实的好处。
本刊记者:在您的率领下,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率先在国内创建了“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的模式,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能否谈谈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贾院长:如今, 防治糖尿病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 如果现在我们不积极采取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那么后果是不容乐观的。通过这些年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证明, 在糖尿病的防治中, 医院和社区都需要立足于自己的功能和定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提高服务质量, 承担起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守门人”, 医院要做好社区的对接, 以病人为中心, 紧紧相扣, 无缝连接, 并希望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在更多的社区推广, 把患者的血糖管住, 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效能。
专家简介
医院耗材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应用 篇7
关键词: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统
0 前言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医用耗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和新医改的要求。为此,开展医院耗材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项目,可以打造贯通供应链全程的耗材信息系统,改进供应链流程,进行耗材集成供应并进行院内物流集中配送工作。同时,该项目有助于医院提高耗材供应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加强安全监管,提升管理水平,也为全面推广医院医用卫生材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 项目背景
1.1 政策环境
公立医院改革已成为医改进一步深入推进的关键任务。2012年五部门《关于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通知》要求医疗机构提升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医院耗材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首先,要显著降低医用耗材采购成本,提高供应效率。长期以来医院耗材的采购工作缺乏统一规范,一些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耗材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比重越来越高。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医疗机构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2013年1月,中央六部委又联合印发《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县以上公立医院采购高值耗材时必须全部参加网上集中采购,旨在解决高值耗材采购中的不规范问题,降低采购价格。规范医用耗材的采购逐渐受到国家关注,需要医院积极优化供应链管理,改进流程制度,通过信息化、自动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其次,要切实保证医用耗材质量安全。医用耗材的使用贯穿整个医疗活动,耗材的质量与医疗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医疗器械监管政策,涉及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与使用等各个环节。2010年9月,国务院法制办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确立了产品召回制,对三类器械分类定义重新规定,并对医疗器械广告的内容进行限制。2010年10月,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药品医疗器械进口和使用管理的通知》,强调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必须从具有相关资格的企业购入,不得使用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2011年6月,《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可见国家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对医院环节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
第三,要大幅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2012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要求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6月,卫生部印发《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优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等工作流程,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应用信息系统。耗材管理系统是信息化建设中的必要一环,对于改善院内工作流程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依托于医改新政的推动,升级物资管理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1.2 国内公立医院耗材管理现状
医用耗材指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或“消”字号的一次性卫生材料、人体植人物、消毒后可重复使用且易损耗的医疗器械等,一般可分为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两大类。医用耗材是医院开展医疗工作的物资基础,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
随着数字化医院建设不断推进,许多公立医院在药品的采购、领用、出入库、结算等环节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在医用耗材的管理方面还存在流程不规范,管理系统功能简单问题,耗材、药品、财务等系统相互独立,信息不联通。有些医院临床科室耗材的申领、院内流转需要医护人员亲自进行,占用了开展医疗工作的精力和时间,形成较高的人力成本。而随着耗材数量和种类增多,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隐患;采购过程中议价能力偏低,耗材价格居高不下。此外,由于医用耗材存在品种繁多、规格复杂等特征,给医院管理带来了许多难题。
首先,耗材品种命名不统一,采购难度大。医疗器械的命名至今没有通用的标准,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命名原则,因此存在“一械多名”的情况。医院在采购之前往往需要与供应商、临床科室反复核对,以保证所采购的产品正确无误。
其次,供应商数量多,缺乏质量保障。据国家药监局统计,2011年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 603家,持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168 596家。由于其中代理少数几个品种的小型供应商占据多数,医院不得不在很多家供应商处开户,而数量庞大的供应商给审查企业资质、管理产品目录等工作带来很大工作量。同时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相差较大,采购时很难做到质优价廉,甚至无法采购到所需产品,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替代品种。
第三,信息流不通畅,医院成为“信息孤岛”。大部分具备现代物流实力的耗材供应商在产品出库到配送过程都采用了扫描条码等技术进行货品跟踪,但是由于医院内部耗材供应链没有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产品信息流到了医院内部后便发生断裂。管理部门只能控制发放到科室的预算,但是在各个科室领用耗材后无法实时跟踪使用量,进行更进一步的成本核算时存在核算无依据、采购控制只能管到月预算等困难。有的医院尝试使用了条码、RFID等手段对耗材的领用进行跟踪,但是信息流局限在医院内部,没有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整体贯通,没有根本改变医院“信息孤岛”的状况。
第四,部分高值耗材存在“先用后管”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高值医用耗材进入临床使用。由于高值耗材的专业性非常强,往往需要根据患者术中的实际情况才可确定所需产品的规格型号,导致一些耗材在已经实际使用之后再到物资管理部门补全领用手续。这种“先用后管”的做法给医院采供管理、成本控制增加了难度,也存在安全风险。
总之,传统的耗材管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的问题,不适应快速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不利于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不符合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亟需进行变革提升。
2 目标与内容
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降本增效,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对医院耗材全过程、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理,我院与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耗材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项目。该项目建立了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信息流贯通供应链全程。通过选择具备一定供应实力的经营企业进行集成供应,降低采购成本。优化了院内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效率。对全院耗材的使用进行集中管控,保证质量安全。
2.1 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统由“医院物资管理系统(HRP)”和“供应协同平台”两套系统组成,分别面向医院内部各部门和外部供应商使用,见图1。它覆盖了院内物资供应的全过程,真正打造了高速的信息通路,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统一管理。
耗材信息化管理操作流程,见图2。医院物资管理系统主要用户为临床科室、库房、物资管理部门,具备计划管理、物资管理和成本追溯功能。供应协同平台是连接供应商和医院的信息桥梁。供应商在平台获取订单,上传发货信息,发票信息,维护企业基础信息和品种信息。通过使用两个系统保证了医院的信息安全,使供应商仅能获得订单信息,而不能接触到医院内部信息。
系统中建立了完善的耗材数据库。各个供应商在供应协同平台按照相应规范录入医用耗材的基本信息,包括产品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产地、效期、包装信息、中标价格等,这些信息通过供应协同平台汇总到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同时,通过设立平台管理员负责审核,做到平台数据不重复,从而形成了规范化的耗材信息数据库。医院物资管理部门根据招标情况编制中标产品目录,并给予各个科室不同的领用权限以及领用数量限制。
系统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证照、经营范围、中标品种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一旦供应商证照过期,系统将自动提示,保证采购时所选供应商具备相应经营资质。医院也可以根据供应商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评价,并决定是否继续向其采购商品。
2.2 耗材集成供应
我院通过招标进行耗材供应商的遴选,从标前、标中到标后均采取透明操作,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优先选择品种齐全、供应能力强、经营规范、价格合理的大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减少小型供应商数量。使物资的供应能够相对集中,避免多而散乱的配送商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
供应商与耗材供应协同平台对接,实现信息集成管理。医院只需提交一次采购订单,系统便根据各供应商的中标品种自动将订单分解给各集成供应商。供应商需备足中标品种库存,满足医院耗材补货需要,减轻医院耗材库存压力。
2.3 院内供应链优化
院内供应链涵盖了从耗材领用申请、库存管理、订单发布到供应商配送、结算的全过程。我们对院内供应链进行了流程和制度的优化,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固化,使供应链全程智能化运行。
院内所有科室的耗材请领均在系统上完成,系统将进行自动判断,如该产品有库存,则将请领信息传递到库房以安排发货。如果没有库存,就将信息传递到资产管理部以安排采购。对于使用量大、周期固定的耗材,系统可根据设定的采购周期,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科室耗材的使用、历史采购情况,自动触发补货申请单,由采购人员确认,再生成正式采购订单。自动补货和临床主动请领相结合,能够保证及时采购,避免延误,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工作量。
医院一、二级库房的出/入库信息、物资库存信息、移库信息等在系统中进行实时记录。在实物配送到后,库房扫描条码确认收货数据,实现基本入库管理;在实物发放到科室后,对每笔出库进行系统登记确认,实现基本出库管理;根据出/入库记录和库存物品信息,可进行库存盘点。
物资请领和采购一般流程,见图3。供应商接受订单后,可以在系统上预约送货时间,并在预定的时间内将物资直接配送至相应科室或库房。另外,耗材在医院内部的流转工作也交由供应商负责,节省了医护人员用于院内物流的时间。供应商送货后发票信息直接上传到系统,便于医院验收和结算,大大增加了配送效率和准确性。
2.4 耗材集中管控
利用信息系统,可以集中管控全院耗材的预算使用和流向跟踪。随着耗材的消耗,系统会核算动态成本,便于实时监控各个科室的预算使用情况。通过设定成本计算方法,系统可生成年月成本报表、人员成本报表、科室成本报表、库房成本报表等各类报表,多角度清晰展现耗材成本。完善的成本数据实现了耗材用量精确分析,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提高了费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耗材的流向得到了精确跟踪,这对高值耗材尤为重要。因为高值耗材多采用寄售模式,手术结束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结算,以往容易发生信息登记遗漏的情况,现在使用条码技术实现追溯管理。科室手术包请领单与相应手术申请单号关联,使一个手术包能够准确对应一台手术、一位主刀医生以及一位患者,避免发生差错。供应商获取手术包订单信息后,按照手术要求配置手术包内品种,包含了术中可能用到的各类耗材,并附上产品条码。手术过程中对实际使用的产品进行扫码确认,手术后对已使用产品进行结算,未使用产品退回供应商处,完成逆向物流。该过程保证了手术中使用的每一件高值耗材来源可靠、用途明确、用量可控。一旦发生器械召回事件,可以准确追溯到患者、主刀医生。手术包请领流程,见图4。
3 效果与意义
3.1 加大了品种选择性
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统汇集了各个供应商的品种信息,形成了医用物资“大型超市”。临床使用时可以直接挑选所需品种,医院物资管理部门可以直接看到供应商库存,不再需要盲目地逐家询问,也不需要进行“品种替换”,保证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3.2 降低了耗材管理成本
一方面通过耗材集成供应、公开招标降低了采购价格,直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借助信息系统进行物资成本管理,使医院能够对每一天、每一个科室、每一件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进行跟踪分析,精细化管理医用物资成本,控制预算进度,避免了物资浪费。
3.3 提高了耗材供应效率
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同为医院构建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物流配送。从耗材请领、采购到配送各个环节不再需要手工填写单据、录入信息,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常规耗材的采购工作形成周期性的智能化作业,保证耗材及时供应,避免人为疏忽导致的断货。供应商直送科室,条码扫描验收,提高了配送效率。
3.4 保证了质量安全、可追溯
完备的产品信息数据库具备便捷的查询功能,医生可以了解产品各项属性,避免用错型号、规格,解决了“一械多名”的困扰。对产品效期、供应商资质的监控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供应链全程采用条码管理,能够对每一件产品的最终流向进行跟踪,实现可追溯。
本项目开创了医院耗材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耗材信息流从上游供应商到最终患者的全程贯通。提高了医院在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水平,紧跟新医改政策要求,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该项目也为未来政府主导的耗材集中采购提供了系统建设、数据维护等方面的经验,为医院耗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殷亮.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节约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12,(10):75.
[2]姜玲莉,龚纯贵.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现状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4):365-366.
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 篇8
1 开发背景与意义
医院医务管理平台的建设, 一定要从全局出发, 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完整的医务管理平台应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客户端工作站、Internet接入方案和网上教育及学分授发的控制设备。
医务管理平台要管理医院医务工作中涉及到的人员、事务和过程, 这也是计算机管理的切入点。由这些点组成了三条线, 即时间线、人员线、事务线。如果以人员作为主线, 可以追踪人员在不同时期所参与的各种事务;如果以事务为主线, 可以追踪各个事务的过程和所涉及的人员;如果以时间为主线, 可以追踪人员和事务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医院医务管理平台的各种统计数据都是对某条线的取值, 面向医务科各项日常工作[2]。
从提高办公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角度来看, 医务管理平台首先要对医院医务科的日常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医务管理平台至少要涵盖人事、医疗、护理、科研、教学等职能科室, 至少要管理以下37项具体事务, 即课题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论文管理、著作管理、进修管理、培训管理、个人出席学术会议管理、新技术新疗法应用管理、学术职务管理、奖惩管理、技术考核管理、个人履历管理、个人证件管理、带教管理、青年医生临床轮转管理、青年医生医德医风管理、青年医生阶段总结管理、本院学术讲座管理、承办主办学术活动管理、外来进修人员管理、继续教育管理、学历教育管理、学分IC卡管理、师资力量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课程管理、学籍管理、教学津贴管理、教学经费管理、科研教学仪器设备管理、论文推荐管理、注册医师管理、注册护士管理、支边医师管理、支农医师管理、基层锻炼管理等。这37项事务中, 有些事务本身还可再分解为多个事务。以课题管理为例, 可以细分为基本信息、参研人员、获奖情况、预算、经费和过程等。试想如此繁杂的事务管理,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是很难办到的, 也容易造成混乱。
2 系统分析
2.1 可行性分析
经过系统地调查, 为了保证系统成功开发, 对本系统主要进行了以下4个方面的分析。 (1) 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主要是对项目的支出进行评价。本系统对系统开发者来说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支出, 只是对系统的管理者付出管理报酬即可, 而且开发周期不需要太长, 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所以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 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分析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 硬、软件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等。在软件方面, 本系统采用的是J2EE进行开发, 网页设计通过Dreamweaver设计, 数据库通过Oracle 10.0实现。通过分析, 在软、硬件方面现有工具完全可以实现系统的开发, 因此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3) 时机可行性:时机可行性是分析系统开发时机是否成熟。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都已经转向基于Web的开发, 并且Internet已经广泛使用, 因此系统的设计具有时机可行性。 (4) 管理可行性:主要是分析管理人员是否支持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是否科学、规章制度是否齐全、原始数据是否正确等。系统的开发主要就是为了方便医务科业务管理, 补充现在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 因此具备了管理上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 本系统开发目标已明确, 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具备可行性, 并且投入少、见效快, 因此系统开发完全可行。
2.2 需求分析
为了明确系统设计的目标, 了解用户的需求, 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 从而进一步明确设计所实现的子系统功能管理。医务管理平台的建立, 能够使医务科统一掌握医院医务人员的全部信息, 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终端, 打破了以往不同管理人员分散管理的模式。该系统包含的信息同时具有私密性的特点, 不是全面开放的, 不同医务管理人员按照系统赋予的用户认证权限查看和使用相关信息, 从而达到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性的要求。通过专业技术档案管理能够及时了解医院医务人员队伍的构成情况, 有利于医务科制定培训计划和师资培养计划并及时进行调整, 合理使用全院教学资源[3]。医院医务一体化管理平台系统具体模块见图1。
2.2.1 用户认证管理
医务管理采用密钥智能卡 (Intelligen card, IC) 管理模式或输入用户名、密码和IC卡号来通过用户认证管理。可以进行用户增加、删除、更改和查询。在IC管理目录下可以进行IC卡的挂失和补办。
2.2.2 培训管理
培训管理包含课程管理和考核管理, 分别发布开课通知及查看所有通知、等级考核成绩、考核评审。
2.2.3 绩效考核管理
绩效考核是医院落实目标管理的需要, 也是对平台积存数据的深层次挖掘。为充分利用数据, 定量考核科室人员的绩效, 择取了课题、成果、论文、著作、专利、进修、培训、带教、学术会议、新技术应用、学分等11项事务纳入个人和科室的绩效考核, 最终可以对技术人员和科室科研教学绩效进行定量评定。评定结果以总分、平均分和指标完成度3种方式体现。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目标
经过详细的需求分析与项目调研, 确定医院医务一体化平台管理系统的实现目标, 包括实现需求分析阶段提出的大部分功能;界面清晰明朗, 使用方便;有权限控制, 管理者用户与被管理者用户的功能和权限不同;管理者用户可以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其中的信息。系统部分功能结构见图2。
3.2 构建开发环境
开发医院医务一体化平台管理系统用到的软件环境如下: (1) JDK:JDK 6.0是目前功能最全、最稳定的版本, 新添加了许多以前版本所不具备的新特性, 如整合脚本语言、自动打包解包、安全性等功能。 (2) Web应用服务器:Tomcat 7.0服务器是目前最新、功能强大、方便易用的版本, 适应于中小型系统的开发服务器。Tomcat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 降低了开发成本。 (3) 数据库:ORACLE 10.0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 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 (Business infelligeue, BI) 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 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 (4) 视图层:Struts 2.1版本框架与Struts 1.X框架有非常大的不同, 该版本框架式基于Web Work框架实现, 有许多新特性, 新增了Convention插件和REST插件、实现“约定优于配置”方式管理Action和Result Mapper等。 (5) 控制层、业务层:Spring3.0版本采用优秀的J2EE开源框架, 提供了控制反转及面向方面的编程插件式架构降低了应用组件之间的依赖性。
3.3 系统部分代码
3.3.1 用户登录
3.3.2 删除用户
3.3.3 修改用户
3.4 系统目录结构
从系统目录结构中可以清楚地了解项目文件的存放位置, 见图3。
3.5 系统浏览
按照如下操作步骤操作可看到系统的最终效果:启动Tomcat服务器, 打开浏览器, 在地址栏输入URL地址后便可进入系统的登陆页面, 输入用户名、密码、ID号即可进入主页。单击左侧导航树上的不同节点, 可以进行各种信息的管理, 进行查询、编辑和删除等操作。
4 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必须采用支持并发事务的网络数据库。人员基本信息单独建表, 人员的每一个分项信息都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分项信息要与人员基本信息建立固定联系, 还要与各个具体事务建立固定联系。例如一个员工可能参加过很多课题, 人员与课题组成主从关系。而一个课题又有很多参研人员, 课题与参研人员也是主从关系。我们用类似的方法将所有事务与人员进行了关联, 充分利用了关系型数据库固有的特点。为支持人员的分类别管理, 建立大量的视图。基于数据库需要数据大容量性、保存持久性、共享性、可靠性, 我们采用Oracle 10.0数据库。
4.2 部分数据库表设计
数据库中表包括以下两种呈现形式。 (1) 学习培训情况表 (在数据库中的表名为REP_DB_LEARNING_TRAINING) , 见表1。
(2) 发表学术论文、著作、译文等情况表 (在数据库中的表名为REP_DB_PAPERS_BOOKS_TRANSLATION) , 见表2。
4.3部分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 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见表3、表4。
5 页面设计
网站颜色主要采用蓝色;给人以活力的感觉;在主要的色调基础上添加绿色, 蓝绿互相衬托, 有环保意识, 象征着健康, 符合医务平台的网站。主题服务醒目, 用户一登录网站就知道其功能, 方便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见图4、图5。
6 系统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检测每个功能是否能正常使用。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 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本系统既采用黑盒测试, 也进行白盒测试。具体测试内容包括: (1) 以医务科人员的身份进入医院医务一体化管理平台首页, 对基本内容进行浏览, 并对其进行评论。 (2) 登陆后台管理, 做创建新用户的类别、添加用户等操作。 (3) 登陆后台管理, 对培训管理进行相关管理操作。 (4) 登陆后台管理, 对管理员进行管理操作。通过这些功能模块测试, 医院医务一体化管理平台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达到了预先的设计目标。
7小结
经过两个多月的设计与开发, 医院医务一体化管理平台研制完成, 其功能基本符合用户需求, 能够完成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浏览和删除等功能。目前医务管理平台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 在今后工作当中, 将根据医院的规模、业务流程、关注点, 进一步深化、完善此系统。改善不足增加可行性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剑飞, 张红武, 杨宏志, 等.临床医师“三基”培训与考核[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 16 (8) :783-784.
[2]陈赞丽.武汉市第一医院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1-50.
医院-小区一体化管理 篇9
1 医院一体化管理概述
(1) 当前医院一体化经济管理的含义
医院一体化的经济管理指的是牵涉到信息量、资金流、物流以及业务流等一系列方面的系统, 一体化的经济管理体系需要系统内各个部门紧密联系, 从而共同构成体系演变[1]。这一经济管理的体系主要建立在系统论思想上, 使用先进管理理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 整体管理各项数据。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 医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同其它行业比较而言, 医院与其它行业有很大不同, 这就导致医院一体化的经济管理体系与其它行业有着很大区别, 这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资金调配方面医院更加复杂;二是一体化的经济管理体系方面, 医院情况更加多变;三是在监督审核的力度方面, 医院的监督不够稳定;四是在医院的内部事务方面, 同员工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需要加强员工间的经济监督, 使得个人发展可以同整个医院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医院一体化经济管理的内容
医院一体化的经济管理体系主要设计的范畴较广, 包括财务管理、成本核算、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物资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 所以参与到一体化经济管理体系的部门也比较多。同时医院财务部门主要只能在于设计资金的支出以及使用环节的管理, 从而执行财务会计职能。医院经济管理部门则设计合力的成本核算, 例如奖金具体分配等等, 主要执行的是管理会计职能。因为医院的经济管理受到传统经济管理理念以及思维的影响, 两个部门往往是各自独立的, 这就导致财务管理以及经济管理存在。医院一体化的经济管理体系有着一定动态性以及集成性特征, 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部门之间联系, 减少核算当中不必要的那些环节, 从而提高经济管理的透明度, 避免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 通过对医院的经济管理加以一体化建设, 使决策者对各个环节有个全面了解, 因此可以从全局高度出发来对医院的经济管理做好科学规划, 确保医院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2]。
2 医院一体化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竞争日趋激烈, 因此医院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从而接受挑战并实现持续发展。医院在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会计方面的问题、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监督审核方面的问题以及体制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会计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指的是医院需要有效地对会计管理当中的票据、凭证以及账目等领域的数据加以探究, 进而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以及完整性。具体来说需要对这些数据加以准确计算, 这就要求医院会计要创新会计技术, 从而确保其可以融入到医院的一体化经济管理体系当中。
其次是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 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 对人们生活工作带来深刻影响。医院也难以避免, 其一体化的经济管理体系构建是大势所趋, 需要在网上培训、网上采购医疗用品同时使用信息化做好档案管理的工作。调查显示通过使用互联网能够显著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再次是监督审核方面的问题。医院内部的一些会计事项都需要进行严格审核以及监督, 具体而说就是需要医院自身加强监督检查, 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要构建较为完整的审核监督部门, 从而有效实施经济审核的标准, 对医院进行动态的监控。除此之外还应当有效监控医院会计事项的所有流程, 同时研究各个相关事项, 定期地检查会计的记账以及账目表等等。
最后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因为我国传统经济体制方面的影响, 导致医疗卫生行业受到两方面保护, 一方面是行业的保护, 另一方面是地方的保护。这些保护导致了医疗卫生行业在市场化发展方面不够充分以及不够成熟。这都要求医院及时转变体制以及管理模式, 不断构建完善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体化经济管理体系。
3 医院推行一体化经济管理的措施
(1) 构建财经管理中心
当前我国很多医院均对财务经济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实践应用方面的探讨, 并且成立相应财经管理的部门, 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医院整体经济管理的工作加以组织实施, 从而完成年度预算以及决算工作, 并对各项活动加以综合的核算以及细化管理, 并同时对院长或者会计师负责。构建医院的财经管理中心需要根据医院各项经济业务的范畴而设立预结算、核算以及综合分配部门等, 其中的预算办公室主要负责全院的资金预算划拨以及事业费用的决算报领管理;结算部门则主要负责医疗各项收费集合以及银行往来的财务业务:核算单位则主要负责医院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以及补贴方面的分配以及计算。医院的财经中心管理还应当根据经济管理的职能而继续划分为计划管理以及经济财务管理等部门, 计划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医院内部审计以及监控管理等, 而财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医院资金核算、成本以及物资核算;经济管理部门则负责医疗收费管理以及物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 建设经济管理一体化网络
医院经济管理正常运行关系到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 根据参与模式来构建全员参与的一体化经济管理网络, 能够将医院经营管理的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当中, 从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最终促进一体化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一体化医院经济管理网络体系需要包括决策层、执行层以及管理层, 决策层的职能是通过管理委员会的形式来执行, 应当包含院长以及总会计师等成员。管理委员主要之策是针对全院发展规划来分析职责, 并承担预算以及决算职能。医院管理层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管理中心的规划来履行, 主要负责对管理委员会决议的具体落实。执行层的主要职责是在各类科室的内部设立相应的核算岗位, 从而负责对物价加以及时宣传, 并且监督具体执行情况, 同时主动收集各个基层科室的意见, 从而全面反馈经营状况发挥出承上启下的作用。
(3) 完善财经管理制度
一体化经济管理体系当中的医院的财务会计需要承担监督以及核算的职能, 针对格雷经济信息而履行收集、处理以及存储的职能, 同时对各类活动的合法性加以综合监督, 例如会计法规以及固定报告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医院的会计管理主要职能是要转变管理理念, 增添分析、控制以及决策等方面的职能, 有着丰富的报表形式以及方法。这两方面都是医院构建一体化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 所以需要大力促进两者融合, 从而体现多功能的并行优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医院可以建立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履行成本以及会计核算的责任制, 对当期产生收入以及成本要当期核算, 同时处理医院经济数据的环节当中, 不应当满足于财务会计核算标准, 还需要满足成本核算的要求, 从而改变目前医院管理当中两类数据的偏差问题, 发挥一体化的数据管理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当完善责任会计制度, 构建同财务会计业务关联的编码体系。
综上所述, 加强医院一体化经济管理体系方面的研究, 需要掌握医院内部会计事项的那些重点细节, 从而对每个员工加以的监督, 同时关注医院内部整体建设, 提高对员工会计素质, 从而建立完善一体化经济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代选生, 陆峻梅.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记账凭证自动生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8 (12) :2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