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2024-06-21

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共12篇)

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1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集体儿童的疾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2、搞好预防接种,托幼儿机构应密切与当地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按年龄、季节、适时、全程、足量、规范化地为幼儿实施预防接种,以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水平,各种预防接种率要求达95%以上。

3、加强传染病的防治。通过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发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

4、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立即送隔离室观察,或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去诊治。对患儿所在班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应进行医学检疫,并用药物进行预防。

5、加强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营养、锻炼、疾病预防、治护理等)来降低发病率。注意做好体弱儿童(经常反复发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早产儿、小样儿、哮喘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专案管理,加强个体重点保健。

6、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传授传染病的防治常识,增进儿童教养人员对卫生科学的了解,提高卫生育儿水平。还要加强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减少疾病。

河栏镇中心幼儿园幼儿园

2018年3月

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2

1.1原因分析

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 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产生相对位移, 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 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 砌体中便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往往与地面成45°左右夹角, 上宽下窄, 斜缝朝向凹陷处 (沉陷大的部位) 。

1.2预防措施

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主要措施有:

1.2.1合理设置沉降缝。在房屋体型复杂, 特别是高度相差大时, 应设沉降缝。沉降缝应从基础开始分开, 且有足够的宽度, 施工中应保持缝内清洁, 防止碎砖、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

1.2.2加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 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 使砌体可适应甚至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减少建筑物端部的门窗洞口, 增大端部洞口到墙端的墙体宽度, 加强圈梁布置, 都可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1.2.3加强地基验槽工作, 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 然后才可进行基础施工。

1.2.4不宜将建筑物设置在不同刚度的地基上, 如同一区段建筑, 一部分用天然地基, 一部分用桩基等。必须采用不同地基时, 要妥善处理, 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

2.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

2.1原因分析

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 上部开始冻结, 下部水由于毛细管作用不断上升在冻结层中形成冰晶, 体积膨胀, 使土体向上隆起。隆起的程度与冻结层厚度及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一般隆起可达几毫米至几十毫米, 其折算冻胀力可达2~10Mpa, 而且往往是不均匀的。建筑物的自重往往难以抗拒冻胀隆起的力, 因而建筑物的某一局部就被顶了起来, 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类似地引起房屋开裂。

这类冻胀裂缝在寒冷地区的一、二层小型建筑物中很常见。设计人员对冻胀危害性认识不足, 认为是小建筑, 基础浅一点就可以了;或者施工人员素质欠佳, 遇到冻土很坚硬, 难以开挖, 擅自抬高基础埋深, 从而造成冻胀裂缝。此外, 有些建筑物的附属结构, 如门斗、台阶、花坛等往往设计或施工不够精心, 埋深不够, 常造成冻胀裂缝。

2.2预防措施

2.2.1一定要将基础的埋置深度到冰冻线以下, 不要因为是中小建筑或附属结构而把基础置于冰冻线以上。有时, 设计人员对室内隔墙基础, 因有采暖而未置于冰冻线以下, 而在施工时或交付使用前就有冻胀的可能, 那么应及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2.2.2 当基础不能做到冰冻线以下时, 应采取换土 (换成非冻胀土) 等措施消除土的冻胀。

2.2.3用单独基础、基础梁承担墙体重量时, 基础梁下面应留有一定的孔隙, 以防止土的冻胀顶裂基础和砖墙。

3.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3.1原因分析

热胀冷缩是绝大多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能, 砌体也不例外。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 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不均匀的约束, 温度应力超过砌体强度, 而引起砌体开裂。

常见的是砌体长度过长, 砌体伸缩在上层大而在基础处小而引起开裂。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

此外, 由于混凝土屋盖, 混凝土圈梁与砌体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 在温度变化时会使墙体产生裂缝。

3.2预防措施

3.2.1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 (如是否采暖, 所处地点温度变化等) 设置伸缩缝。

3.2.2在施工中要保证伸缩缝的合理做法, 使之能起作用。

3.2.3屋面如为整浇混凝土、或虽为装配式屋面板, 但其上有整浇混凝土面层, 则要留好施工带, 待一段时间再浇筑带中间混凝土, 这样可避免混凝土收缩及两种材料因温度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协调变形, 从而避免裂缝。

3.2.4在屋面保温层施工的期间如遇高温季节, 很容易因温度变化急剧而导致屋面开裂。故屋面施工最好避开高温季节。

3.2.5遇有长的现浇屋面混凝土挑檐, 可分段施工, 预留伸缩缝, 以避免混凝土伸缩对墙体的不良影响。

4.建筑材料使用不当

4.1原因分析

在南方地区对开裂砌体的统计分析证明, 使用煤渣砖的砌体极易产生裂缝, 主要原因是煤渣砖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与普通黏土砖不同, 其线膨胀系数与黏土砖亦不同。

4.2预防措施

对煤渣砖砌体裂缝只有在设计中选择其他材料的办法, 结构构造上的防治措施, 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砌体出现裂缝是非常普遍的质量事故之一。砌体轻微细小裂缝影响外观和使用功能, 严重的裂缝可能影响砌体的承载力, 甚至引起倒塌。在很多情况下裂缝的发生与发展往往是重大事故的先兆, 对此必须认真分析, 妥善处理。砌体中发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基不均匀冻胀, 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 建筑材料使用不当及建筑构造处理不合理等。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管理与预防 篇3

一、传染病概述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构成的。传染病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就能迅速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2. 传染病发生有三个因素:病原体、环境和人体。即必须有生物性病原体,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和相继使一群人发生相同的病。

(二)传染病种类

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三)传染病报告方式

学校时有散发传染病发生,报告程序是:散发病例通知到医院就医 。确诊是传染病→隔离治疗→进行环境消毒→保护周围易感人群→加强晨、午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无新发病例而隔离期满→愈后持医院证明返校→如有新病例做到隔离→消毒同时向疾控中心报告。

二、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学校传染病极易发生 (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4)学校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 (5)学校传染病的年龄特点。

三、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一)经常性的预防和流行时的措施

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工作,增强对传染病的免疫力。防止“病从口入”,教室加强通风换气。打扫卫生以湿性扫除,防止呼吸道传染病。

(二)加强疫情报告、疫点的消毒

1. 加强疫情报告,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执行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2. 疫点的消毒

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除及时将病人隔离治疗外,还应及时地对病人居住的宿舍和学习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消毒持续时间应以一周左右,没有发现新病人为标准。

四、怎样预防传染病

下面以水痘为例,谈谈我校在预防水痘方面的做法。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集体儿童为易感人群,幼儿园、小学等容易发生局部流行。

主要预防措施: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利用板报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

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4

一、学校对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

二、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安全联络员任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组成的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三、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负责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四、学校不断加强学校校医,保健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加强学校卫生基础设施,按照课程方案规定,对学生进行有关专题性教育。

五、学生或教职工在家中发生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上班。

在校内出生传染性疾病要立即到隔离室休息,需转院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

六、学校发生传染性病时,学校领导小组应急时处理。

必要时,送定点医院诊治。

七、学校发生烈性传染病时,报请区教体局批准实行全校停课,具体做到:

1、封锁疫区;2、疫区消毒;3、疫情调查。

常见表面缺陷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篇5

常见表面缺陷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涂覆膜层分三个类别: 一.电镀膜层

二.转化膜层(氧化、钝化、磷化)三.有机膜层(喷油、喷粉)一.电镀膜层 一.电镀膜层

6).脆性:镀层能受基体变形的能力,主要决定于材料应力.7).麻点:电镀层表面形成的小凹坑.8).海绵状:镀层与基体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9).斑点:镀层表面出现后斑点或污点.1 10).树枝状结晶:电镀时在阳极上(特别是边缘和其它高电流密度区)形成的粗糙/松散的树枝状或不规则突起的沉积物.二.转化膜层

1).1).烧损:在阳极氧化过程中,氧化膜层受到严重电击穿,铝局部损坏,或局部过热表面呈松软的粉状现象.2).封孔灰:表面封孔产生一层松软浮灰层.二.转化膜层

3).起粉:膜层,疏松,附着不牢固.4).着色不均:颜色不均匀,发花.5).剥落:碎裂和附着力下降的现象.6).应力破裂:机械加工受热影响产生的内应变,膜层裂开.三.有机涂层缺陷

1).起泡:涂层局部粘附不良引起涂膜浮起.2).针孔:涂层表面上以看见类似针刺成的微小孔.3).开裂:涂层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开裂变化,通常由于涂层老化而引起的.4).剥落: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下涂层,或涂层完全脱离基材的现象

7).厚边:靠基体的边缘或折弯角处的涂料堆积现象.三.有机涂层缺陷

6).粉化:涂层表面由于一种或多种漆基的降解及颜料的分解而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的现象.5).流挂:喷涂时涂层流动产生的堆积

钣金常见表面缺陷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8).收缩:涂层干燥后仍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现象.9).露底(漏涂区):局部无涂层或涂料覆盖不严等现象(常见于内折弯角处,孔的连缘截面,基材切口边缘截面等部位)二.常见缺陷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 起泡 原因:

1.电镀工艺配方有缺陷 2.电镀溶液有污梁

3.电镀前除油不彻底(前处理不干净)4.工序不完整.起泡 预防:

1.选择证明良好的配方 2.严格管理维护镀液 3.加强控制前处理 4.完善工序.其中基材原因:选用不合适的材料,氢气量增加,氢脆造成.补救措施: 无法补救,必须重镀.二.基材花斑

原因: 电镀前基材料产生严重锈蚀而出现,电镀后形成花斑.预防: 对基材采取良好有效的工序间进行防腐蚀性措施.补救措施: 基材粗糙而易镀层中产生微小缺陷.镀后无法补救,镀前可用机械方法消除(拉丝,打磨)三.挂印 原因: 表面处理生产的必然的印迹现象.预防:

钣金常见表面缺陷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补救是必然进行的,在挂印位置在工件内表面和B面必曾时增加工艺孔.补救措施: 1.手工涂漆 2.镀彩锌采用金色漆修补 3.相同颜色漆作修补(其它金属)四.黑点

原因:有多种,各环节都有可能导致.1.基材中有不允许的杂质,有裂纹或小针孔.2.钝化膜质量不良.3.表面处理后因素:

1).环境恶劣.2).污染(汗液,胶水,气体腐蚀).4.搬运过程中划碰伤.四.黑点

预防: 1.选用合格的基体材料 2.机械加工过程中有保护措施.3.处理后避免污染,选择良好的环境.4.加强电镀工艺,使钝化良好.五.基材晶粒粗大

原因: 金属材料(铝板)在轧制过程中出现问题.预防: 加强材料来料质量控制.补救措施: 无法补救,由于材料轧制时的工艺参数控制不良而产生的此种现象,导致性能发生变化.六.裂纹

原因: 多是因为材料本身的性能较差所决定或者折弯前材料表面有微小裂纹.预防: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性能延伸良好材料.2.避免微小深划痕迹(拉丝).3.尽量避免拉丝、拉丝纹路与拆弯直线方向一致.钣金常见表面缺陷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补救措施: 无法补救,表面处理前进行补救,封严或扩大开口.七.露白

原因: 1.溶液截留而滞后腐蚀导致,如缝隙,微孔,裂纹,压铆缝隙,盲孔.2.因磨擦磨损导致.预防: 1.控制焊缝质量及夹缝大/小。2.控制压铆缝隙(控制镀后压铆)3.各包装,运输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七.露白

补救措施: 1.锌钝化膜已不存在,锌层表面没有了保护,直接与大气接触而导腐蚀.2.可以在没有出现白色粉状物之前进行涂漆覆盖.八.手印

原因: 操作不当,手直接触摸或手套用时间过长,脏,未更换.预防: 加强防护意思,配戴防护用品,脏即时更换.补救措施: 1.汗液含盐份对金属产生腐蚀作用.2.立即用干净布或无水乙醇擦除(99.9%)九.水印

原因: 表面处理后水未吹干净.预防: 表面外来水未及时处理干净而留下的痕迹.补救措施: 一般无需补救.清洁水对防护性无影响,不干净水有可能对膜层造成损害.钣金常见表面缺陷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十.局部无络层

原因: 镀铬工艺溶液分散能力较差.预防: 改善结构形状,采取辅助电极措施.补救措施: 无需补救

十一.点焊缝夹溶液

原因: 结构设计不当造成.预防: 1.改善结构计设计;2.在点焊时采取措施保证间隙或不截留溶液,或让溶液自由进出.十二.死边夹缝腐蚀

原因: 结构设计不当造成.预防: 1.改善结构设计

2.加工时给予留适当缝隙让溶液自由进出.3.表面处理加强清洗.十三.针孔

原因: 一般属手电镀工艺问题.预防: 加强工艺溶液管理,加强基材使用控制

十四.凹坑

原因: 表面处理前的基材表面缺陷.预防: 1.选择合格材料

2.定合适的工艺方法,加强工序间操作运输控制.避免损伤.钣金常见表面缺陷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十五.包装气泡印

原因: 包材不适当.预防: 1.选择不含腐蚀性成份的材料.2.选择透水率低的材料.3.控制贮存环境.十六.镀锌钢板切边腐蚀

原因: 材料特点的决定(无法避免).预防: 1.涂漆保护;2.磷化.十七.孔内无涂层

原因: 深孔内涂料很难进入,导致无保护产生腐蚀.预防: 进行手工补漆.十八.涂层附着力不良

原因: 1.喷涂或前处理不干净,操作有问题.2.涂料本身不良.预防: 1.选用合格之涂料

2.加强过程控制(包括返工过程)十九.基体腐蚀

原因: 1.膜厚不够 2.附着力不良

3.表面膜层耐蚀性不合格.4.涂料不合适..钣金常见表面缺陷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预防: 1.使用合格涂料 2.加强过程中控制

三.装配过程中控制要求和缺陷的补救 装配过程中控制要求 ① 装配区环境清洁;② 戴干净手套作业,接触金属;③ 检查零件表面外观质量;④ 表面有污染物及时用无水乙醇清除;⑤ 避免运输和装配过程中碰撞伤;6 使用清洁剂必须经过证明对零件无损伤腐蚀;装配过程中控制要求

7.不装配零件和表处完毕后零件及装配完之成品必须采取防尘措施:加防尘布防尘或其他不含腐蚀材料.8.紧固件有损伤及时更换;9.避免零件与橡胶、胶合板等类似的有挥发物产生的材料存放在一同一封闭的空间内.缺陷补救措施

一.镀锌彩色钝化膜修补

镀锌彩色钝化膜修补(必须非导电部位损伤面积100㎜2内,用金粉漆AM38#作修补动作,跟工件表面100~200㎜喷涂或直接用毛笔刷补).质量要求: 光滑均匀、不露痕迹、无明显凸起、无掉漆、颜色一致

缺陷补救措施 保护(干净纸或胶带)清洁(清洁碎布+无水乙醇)擦干(干燥清洁碎布)修补(喷雾型金粉漆距离100~200mm喷涂或毛笔刷涂)干燥(室温下约30分钟)二.有机涂层修补方法 : 要求: 损伤面不大于500㎜2内可作修补

钣金常见表面缺陷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质量要求: 光滑均匀、过渡平滑、不露痕迹、不明显凸起、无掉漆、颜色一致(说明本司要求:A面不允许).缺陷补救措施

打磨(细砂纸800#)清洁(清洁碎布+无水乙醇)擦干(干燥清洁碎布)修补(白;灰;蓝;黑毛笔刷漆涂抹)干燥(室温下约30分钟)有机涂层修补流程

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6

1、了解常见传染病及其危害、种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掌握传染病预防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技能。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传染病的种类、传播三环节。

【教学难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巧妙导入

1.多媒体展示“常见传染病的预防”,讲授: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那么我们该如何健康幸福地生活呢?

2.展示人类历史上出现的部分因传染病致死人数以及部分传染病的案例。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传染病”。通过同学们已经对一些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4.(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点题)这些能够传染的疾病就是传染病。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危害和种类”以及“怎样预防常见传染病”。

(二)创设情景:“病痛的痛苦”

1、让学生分组探究传染病的危害,学生代表总结,后教师最后总结。

一、对个人的危害

二、对家庭的危害

损害健康,危及生命

传染家人并损害其健康

影响学习、生活

耗费精力、金钱,加重家庭负担,影响生长发育

三、对社会的危害

危害整个人类的健康

消耗社会财富,影响社会发展

导致社会恐慌

教师讲授,学生从中理解传染病的危害。

2、种类

(出示幻灯片)介绍传染病的种类,并简单分类

(三)创设情景:“让病魔现形”

提问: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那它是怎样传播的呢?

1.明确目标:患病无疑是痛苦的,同学们想不想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呢?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弄清楚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让病魔现形”的方法。

2.引发探究欲望

你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怎么样从一个人身上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去吗?

3.展示幻灯片“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引领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判断关于流感、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四)创设情境:“打败传染病”

1.提出探究问题:传染病对人类这么恐怖,我们要怎样预防传染病呢?你们有预防传染病的经历吗?(建议从常见的传染病:手足口病、流感、红眼病、禽流感、狂犬病、手癣足癣等说明)

2.指导学生分析现象,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根据自己患感冒时的亲身经历等。

学生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得出初步结论。

同组(或同桌)相互合作,必要时求得老师的帮助。

实事求是地整理分析探究资料,得出初步结论(或看法)。

3.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包括可能是错误的观点),相互交流、争辩,激起思维共鸣。

4.师生互动交流成果,自主完善结论(幻灯片展示),进行知识整合。

5.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传染病预防措施

6.突破重点、难点:同学们,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我们是不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关注健康呀?

(五):评价、盘点收获

1、完成幻灯片上的习题。

对学生个人或小组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作中肯的表扬。

2.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

3.完成一份宣传作品。要求:

(1)内容:与传染病有关的基础知识、防治方法或心理指导。

(2)形式:文字、图画、诗歌均可。(3)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4)作品中要注明学校、班级、制作人。

奶牛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篇7

1 奶牛常见疾病的种类及病因

奶牛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奶牛胃部的疾病

比如说瘤胃, 网胃, 皱胃, 瓣胃等。 奶牛的消化道尤其是瘤, 网, 瓣, 皱四个胃出现了病变, 将严重降低奶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 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 其主要产生原因还是饲料等方面的安全性不过关, 主要体现在饲料中化学成分不平衡, 饲料营养成分太少等。

1.2 奶牛产科疾病

产科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 普遍存在于牛群中, 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 产犊及产奶量逐渐减少,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主要原因是饲养员的观察程度不够细致, 不能分析出奶牛的怀孕与否。

1.3 乳腺炎

这种疾病产生的病因就较为丰富, 主要是由链球菌, 葡萄球菌, 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引起。 另外, 因为管理不善, 环境卫生差, 乳房和挤奶设备消毒不严。 或者是因为挤奶操作不当, 挤奶机使用不合理造成乳池粘膜上皮损伤而引起细菌感染。 最不容忽视的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犊牛腹泻, 主要因为饲养不当, 主要表现在初乳饲喂过迟或饲喂量不足, 乳温太低或乳量不定, 饲喂变质或酸败的牛乳;管理不善, 主要表现在牛舍潮湿阴冷, 饲喂用具不洁;病原微生物感染, 主要体现在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的感染。

2 奶牛常见疾病的治疗措施

因为奶牛所感染的疾病有很多种类型的, 不同的病因都会引起不同的病。 根据病因寻找治疗措施才会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乳腺炎的防治措施

乳腺炎是很影响奶牛生长发育产奶的一种疾病, 乳房上淋巴结会 出现肿大 , 食欲减退 迅速 , 体温迅速 升高到40~42℃, 起卧艰难, 长久站立不愿卧下;乳腺炎的预防措施很简单, ( 1) 要从饲料管理抓起, 合理饲养, 提高饲养的水平, 增加抗病的能力。 要及时清理牛圈中的粪便等垃圾, 定时清理, 保证牛圈中的环境卫生, 还有要定期对牛圈及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清理, 减少细菌病毒的蔓延传播。 ( 2) 要加强挤奶卫生的管理, 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的质量都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保持牛身和乳房的清洁, 挤奶前后要对奶牛进行消毒和清洗, 挤奶机和管道再使用后要洗涤干净, 并严格消毒。

2.2 胃病的治疗与防治

胃病对于奶牛的身体也是影响十分巨大的。 主要表现在不愿走动或步态不稳, 呼吸急促, 心跳加速, 严重脱水并在发病的2h之内死亡。 这种病发病极快, 所以其预防和治疗措施很重要。 预防措施:增加有效的NDF摄入量, 对饲料的量要有具体的控制, 要在粗糙不好消化的饲料中增加一系列的缓冲剂。 如果奶牛出现这种病症, 一定要采取最快的治疗措施, 静脉注射5%的碳酸氢钠溶液1000~1500m L以缓冲p H, 因为碳酸氢钠是对身体无害的p H缓冲剂。 还要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用来进行补水, 保证水盐的平衡。 还要注射抗生素和安定剂等一系列的药物试剂进行控制。

2.3 产科疾病的治疗和防治

产科疾病的治疗和防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最常见的疾病产后瘫痪进行分析。 预防措施:产后3d内的应控制挤奶的频率和量, 加强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 加强VA和D3的量, 加强阳光照射和运动量。 治疗措施:产后经常会产生体质虚弱的现象, 所以出现这样的病症要加强免疫力, 注射一定的葡萄糖溶液和安钠咖液, 增加水盐平衡。

2.4 尿素中毒的预防和治疗

尿素的含量一般对饲料有很大的要求, 饲料中的尿素含量过多就会出现磨牙心悸脉搏加快等现象。治疗措施:尿素是一种有机物, 控制尿素的量要加入适量的食醋来中和尿素中的氨, 还要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等维持水盐平衡和增加身体抵抗力的溶液。

关键词:奶牛常见疾病,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程广龙, 等.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和减缓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7) :2772-2773.

春季常见鱼病的预防与治疗 篇8

1.中华鳋病、锚头鳋病 分别俗称鳃蛆、针虫,当水面经常有鱼极快速的游动或打转的现象,即可判断为此病。防治方法:第一天使用科洋鱼虫杀星、蛛虫煞星、高效敌百虫或克虫王B1、B2、B3等全池泼洒,第二天使用强氯精、毒克、克毒灵或菌速杀等全池泼洒,可一次性杀灭中华鳋、锚头鳋,且药效时间可长达30~50天。

2.指环虫病 水温10℃以上指环虫开始活动,15℃时便开始繁殖、孵化,当水中有鱼游出水面静止或缓游现象时,可判断有指环虫寄生。防治方法:第一天使用科洋指环杀星每667平方米(1亩)50~60毫升,第二天使用强氯精、毒克、克毒灵或菌速杀等全池泼洒,防止伤口细菌再次感染,3~5天可治愈。切记5天内不宜加水,以防冲淡药物浓度。

3.车轮虫病 当池塘边水质浑浊,有鱼闹水的现象,即有车轮虫寄生鱼体。防治方法:第一天使用车轮虫特杀每667平方米200毫升,第二天用强氯精、毒克、克毒灵或菌速杀全池泼洒。此后3~5天池边平静,不见浑浊,即已治愈。

4.水霉病 鱼体表或鱼卵长有成团的灰色絮状物。早春易发此病。防治方法:细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在拉网或运输后,用威力碘浸泡鱼体;治疗用杀毒灵或克毒灵等全池泼洒。

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9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转变到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本课的设计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教材分析

认真解读,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为五年级三室内课——运动损伤、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对于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可以知道一些预防知识和创伤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创伤给我们带来身心的伤害,为后续学习危险源奠定重要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水平三的学生,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在观察时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缺乏顺序性。在此之前对生

活中的伤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知道这些伤害如何归纳以及处理,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这一块知识的匮乏。

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知道运动损伤和意外的预防措施,学会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集体讨论,提高探究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运动损伤、意外的预防方法。

【难点】

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和骨折的处理方法。

六、教学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对本课的重难点有所突破我才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大家知道桑兰吗?桑兰是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但是1998年,她在纽约友好运动会跳马比赛热前热身时摔伤,造成高位截瘫。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损伤、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运动员事迹导入,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新课讲授

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共鸣我设置了以下几个活动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活动一:运动损伤的症状

教师提问,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我们会遇到哪些较轻的损伤呢?(学生自由回答生活中经历或者看到的一些轻度损伤的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的一些事例,将学生说的一些损伤情况分别归类于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和骨折等,并结合学生的介绍,依据教学内容,讲解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和骨折等轻度损伤的主要症状。

设计意图:这样的讲解方式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和学生的简单重复,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讲解几种轻度损伤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类型的轻度损伤,讨论如何进行及时的处理。之后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推选一人代表本组发言,介绍处理方法,组内其他同学现场模拟演示处理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演示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处理方法进行指导和纠正,讲解正确的处理方法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和模拟演示,既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言、动手,在活动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活动三:预防运动损伤与意外伤害

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出现一些意外伤害?(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介绍学生身边的事实案例,加以分析讨论,如体育课堂上的一些轻度伤害事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造成意外伤害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个人的行为因素,比如马虎、做危险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的各种伤害事故。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在活动中逐渐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习惯,整个的课堂活动也避免了课堂的单调性,符合该学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了因材施教。

(三)巩固提高

为了达到巩固以及学以致用的目的我设置了以下判断题:

1.擦伤时,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碘伏等消毒剂即可。(√)

2.扭伤后,扭伤部位应即刻热敷,按摩消肿。(×)

(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收获:学习了运动损伤以及处理方法,知道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课后作业:“我是家庭小医生”,课后回家与家人交流,购买“家庭救急包”,与父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

设计意图:知识的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因此我在课堂结尾会及时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收获,而在作业布置环节我会让学生完成“我是家庭小医生”,课后回家与家人交流,购买“家庭救急包”,与父完成课后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总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通过鼓励性的话语评价学生更加体现了新课改的评价观,全方位的评价学位,以及教师生,而作业的布置不局限于书本作业,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颖的作业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八、板书设计

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10

填充墙常见裂缝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摘 要】通过对填充墙裂缝现象的原因分析,提出控制墙裂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填充墙;裂缝;原因;措施

当前,随着国内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节约有限土地资源,适应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在高层建筑中,承重结构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钢结构等;填充墙则多数使用加气混凝土、陶粒砌块、粉煤灰砌块等轻体材料。填充墙体在施工中虽然采用各种措施,但是由于设计、施工工艺、环境和材料等多方面的因素,墙体在饰面刮白完成后仍然出现裂缝。有龟裂、水平裂缝、沿柱子的垂直裂缝,斜裂缝等。不同种材料之间的裂缝在现代的建筑中是一个普遍问题。现就工程实践经验及有关理论,对减少这类裂缝的技术措施做些探讨,其实在实际工程当中,有一些技术措施已经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裂缝的各种现象

不论是什么样的结构填充墙,也不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多数建筑都存在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裂缝,裂缝一旦形成就很难处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裂缝有一定的规律,针对这些裂缝总结出以下情况:

1.1 各种结构都存在抹灰开裂的现象,大部分裂缝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

1.2 抹灰表面龟裂,裂缝无规则,裂缝细但是占墙体面积大,局部地方甚至

还有空鼓现象。

1.3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与框架梁、柱交接处容易出现水平和垂直裂缝,也

就是在不同种材料之间形成的。

1.4 墙体使用新型板块材料,尤其是大块的板块材料,例如GRC墙板、钢丝

网架聚苯乙烯夹板(俗称舒乐板、得乐板),在板块拼缝之间出现竖向裂缝。

1.5 在门洞口出现形状为“八”形裂缝,裂缝成45度方向开裂。

2.购房者的反映情况

随着国家对工程质量的越来越重视和人们质量意识的提高,人们的法律观念和维权的意识也在加强,人们对工程质量问题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住宅建设商品化,大量的商品房楼盘出现后,就对工程建设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降低用户的投诉率,就必须认真对待并力求克服建筑通病的发生。同时,购房者绝大多数不是专业人员,对建筑结构不甚了解,对于出现裂缝会产生强烈的反应,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1 影响观感:裂缝从专业角度来讲不会对结构安全产生影响,但是给人视觉上很大的冲击,让人心理觉得不舒服,影响人的情绪。因为买房子是一般人投资最大的商品,乃至倾注一生的所有积蓄购买,一旦有瑕疵人们很难予以接受。

2.2 不安全感:尽管裂缝不一定会危及结构安全,但非专业人员不了解建筑结构,心理惴惴不安,造成心理压力。有时墙面抹灰层的脱落确实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和财产损失。所以,很难向用户做好解释工作。

2.3 影响使用:裂缝严重时将会造成渗漏、门窗挤压变形,影响使用功能。而且需花费一定的费用进行维修造成经济损失。外墙出现裂缝还会造成雨水的渗入,污染室内环境,长期渗漏将会降低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3.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分析

3.1 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而不同的材料的线膨胀。

系数是不同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当温度变形引起的应力足够大时,在不同种材料的交接处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3.2 沉降裂缝:这个沉降裂缝不是建筑物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是砌。

体本身的沉降出现的裂缝,如房屋的窗角处出现的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由于窗台墙和窗间墙的高度不同,所承受的荷载值不等而引起的。特别是在窗口较大或窗间墙受到较大的的集中荷载时,将在窗角处产生较大的集中力而使窗角处成45度开裂。另外:砌体砌筑时每日砌筑的高度过高,水平灰缝厚度太厚,也会引起灰缝变形使墙体沉降,导致墙面抹灰层裂缝。此外,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在梁底与墙顶部位置出现的裂缝多数属于沉降裂缝。

3.3 材料收缩裂缝:各种砌块等具有干缩变形的特性,而且自身收缩的速度。

较快。如果砌块出窑直接砌筑,极易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高标号的水泥混合砂浆也易产生干缩裂缝,砂浆强度越高,其收缩率越大。另外,砂浆含泥量过大,沙子粒径过细,也使砂浆的收缩值增大。此外,剪力墙、构造柱等构件本身的收缩变形也对墙体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

3.4 施工不规范产生的裂缝:

3.4.1 砌块上下错缝、对孔、内外搭砌质量差,导致墙体传递竖向荷载的能力下降,易出现垂直通缝。

3.4.2 砌筑砂浆不饱满,厚薄不均,降低了砂浆与砌块间的粘结力,导致砌块不能均匀传力而产生弯曲,剪切破坏,引起墙体开裂。

3.4.3 接槎不好,不牢固。砌体的交接处不能同时砌筑而留槎时,槎口接续不好;与主体构件的拉结筋没有按设计要求设置,导致墙体整体受力性能和稳定性能下降,在接槎处产生裂缝。

3.4.4 砌筑砂浆采用人工搅拌,配合比不当,拌和不均匀,且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不好,砂浆拌成后搁置时间太长而出现泌水现象。有时甚至用过夜砂浆,这些都会降低砂浆与砌块之间的粘结力而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3.4.5 墙体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但是洞口的位置不当或洞口过大,补砌时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封堵,易在临时施工洞口周围出现裂缝。

3.4.6 水电安装时,在已经砌好的墙体上打洞剔凿开槽,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性,安装结束后未采取补强措施,温度及干缩变形等将在此处产生集中应力而产生裂缝。

3.4.7 抹灰砂浆配比不合适,水泥用量过大,干缩严重从而造成龟裂。

3.4.8 基层处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从而导致抹灰砂浆失水过快而引发龟裂发生。

3.4.9 基层表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垂直度超标,造成抹灰层厚薄不均或抹灰过后,从而造成表面龟裂现象较常出现的原因之一。

3.4.10 中高级抹灰应分层施工,有时施工时为了赶进度或为了省工图方便,从而抹灰基层、中层、面层分层不当,压不密实,从而引发龟裂。

3.4.11 与施工环境有关,抹灰环境通风良好而且干燥,通常又疏于养护致使砂浆失水较快从而导致严重龟裂,这是龟裂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3.4.12 为了是抹灰尽快成活或使表面当时的美观便于交活,有时操作人员在表层抹光同时外罩一层素水泥浆,这层水泥浆风干后极易引发表面龟裂是坚决予以制止。

3.4.13 填充墙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如聚苯乙烯夹心板,这种板材几乎没有吸水性,当疏于养护时导致抹灰砂浆失水迅速而发生龟裂现象。

4.墙体裂缝的控制技术措施

由于一年当中四季的变化,室内外会有温差;炎热的夏季室外的温度高,而室内的温度低;在寒冷的冬季室内采暖与外界又有很大的温差,钢筋混凝土与填充墙的材料在温度的变化下线膨胀系数不一样,相差很大,必然在温度的作用下产生变形。

从设计的角度多采用在柱子与墙体之间设置拉结筋,埋入墙体内不少于1000m,锚入柱内不少于200mm;对于墙体长度超过5米时再增设构造柱,当墙高超过4米时要设置圈梁或钢筋带,窗台下有混凝土带,门两侧有100mm的抱框,窗两侧设有构造柱。在梁下与墙体顶部相距

50mm高度内放置两根10钢筋,填塞满C20混凝土,然后在抹灰,而不是以前采用实体砖斜砌的方法。这些措施提高了墙体的整体强度措施,也起到防止开裂的作用。由于温度裂缝较难避免和处理,所以,只能采取以上措施尽力减少因其产生的裂缝。

不同种材料之间出现的规则裂缝,在框架结构梁柱与填充墙之间经常产生,这种裂缝是沿着梁柱与填充墙的接触面出现,裂缝比较宽而深。这种情况下的裂缝在施工时在柱梁接触部位设置钢板网,砌体两侧都设置,宽度为200mm,每种材料搭接不少于100mm;钢板网网眼规10mm×10mm,厚度是1mm。选强度高,经过防腐处理的钢板网。对于在工厂生产出来的预制隔墙板在板材之间的拼缝之间也往往出现裂缝。首先根据房间的形式要预先排好板,板块要力求大小均匀,减少拼版的缝隙;板材运到现场时候要存放好,保持不变形;在板面抹灰之前一定要在表面涂刷界面剂。拼板与上下结构要用固定件固定好。对于这种拼缝普遍采用抗裂砂浆和耐碱网格布等方法,有得还要在竖向拼缝俩板之间加上一根钢筋,用细石混凝土添实。

在施工方面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加气混凝土的砌块质量,一定要使用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的砌块,水泥、钢筋一定要进行检验合格后使用,沙子颗粒不能过细。要保证砂浆的标号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砌体的组砌方法要正确。

针对出现龟裂裂缝的原因,施工单位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精心施工。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规程,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龟裂是最常见的建筑通病之一,影响美观,只要我们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去做,这样的裂缝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4.1 严格执行配合比并且用专用的砂浆机拌制砂浆。尤其控制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使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达到最好。严禁人工搅拌砂浆。

4.2 抹灰的基层要处理好,方法要得当。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要提前头天用水浇透,表面要出水,然后要阴干;粉煤灰和陶粒砌块就不要浇的太透,稍微淋湿就可以。标准就是在抹灰之前墙体潮湿均匀的感觉,即可抹灰。

4.3 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砌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尤其是要控制好砌体的垂直度,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杜绝出现抹灰厚度不均匀,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龟裂的发生。

4.4 要按施工工艺进行分层抹灰,控制抹灰的总厚度和分层厚度,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控制在20mm内,高级抹灰在25mm内,分层要合理,比如:中级抹灰底层是13mm,面层为5mm左右,磨完底层灰后,待六、七成干后才能进行面层施工。

4.5 抹灰的施工环境对于裂缝的出现也有很大关系,如果环境干燥并且通风良好,并且在成活后有不及时进行养护是最容易出现裂缝的。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最好是营造一个这样的潮湿的环境,比如在房间内地面上洒水,浇水养护墙面。对于不太愿意吃水的新型材料基层,象GRC板、钢丝网架聚乙烯夹心板,要在抹灰之前涂刷界面剂,成活后要及时养护,保持湿润状态,否则,就容易出现龟裂。

4.6 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等要在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严禁在已砌好的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安装完毕后的管道、沟槽四周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并安装钢板网片,以弥补墙体削弱部位的强度。

砌体质量是影响砌体工程的主要因素,砌体工程必须有良好的砌筑质量,以保证砌体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良好的受力性能。

4.7 对于加气混凝土和粉煤灰砌块而言出窑时收缩速度较快,在出窑后需存放28天以上,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建材我们应检查

出窑日期。

4.8 在砌筑时不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将墙体一次连续砌到梁底。在砌筑之前要对砌块浇水湿润,以免砌块过多的吸走砂浆的水分而影响粘结力,但是含水率控制在13℅左右范围内;如果过多,则会产生跑浆现象,墙体走样。

4.9 在组砌时,一定要保证砌块的错缝搭接长度不少于砌块长度的1/3,并且不少于

90mm。要注意砂浆的饱满度不少于80%。尤其不能忽视立缝的砂浆的饱满度,在柱子与砌块的之间经常会发现有干缝。

4.10 每日砌筑高度不要超过1.8米,砌体快要砌到梁底时或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至少间隔7天以上,再处理上边的部分。

4.11 临时施工洞口的恢复要将接槎部位处理好,并在接槎处加设钢板网,对于后埋的电表箱周边也要这样处理,管线集中的地方要浇注细石混凝土并加钢板网之后进行抹灰。

5.结语

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篇11

妇科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具体包括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只要没有症状,支原体阳性只是它在人体内正常寄居,这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从病原学来说,支原体的致病能力弱于很多其它病原体,所以当真的出现炎症而且检查出支原体阳性时,首先要考虑有无其它病原体。因为往往是其它病原体导致身体炎症后,身体局部抗病能力下降,才继发支原体感染的。此时,支原体只是“过客”。

1.阴道炎

阴道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包括淋病双球菌、霉菌、滴虫、念珠菌等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阴道炎症。阴道炎根据年龄和感染源的不同,分外阴炎、幼儿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萎缩性阴道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月经性阴道炎,蜜月性阴道炎,化脓性阴道炎,单纯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霉菌性阴道炎,软下疳性阴道炎。阴道炎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炎症,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罹患。治疗妇科炎症有多种办法,可用娇妍凝胶消毒剂进行治疗。各种类型的阴道炎均有白带增多、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外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灼热或疼痛感,急性期会伴有发热。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白带的性状不同,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1.1滴虫性阴道炎白带色灰黄,污浊,带泡沫,有臭味,有时为乳白色或黄白色稀薄液体,有时为黄绿色脓性泡沫白带。

1.2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呈水样或凝乳样、软膏样,或有白色片状物和屑粒状,豆腐渣样。

1.3淋病性阴道炎白带呈脓性。

1.4老年性阴道炎白带呈黄水样,感染严重时分泌物可转变为脓性并有臭味,偶有点滴出血症状。

孕妇阴道炎的症状最突出的就是:白带增多及外阴、阴道奇痒,孕妇阴道炎的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宁、痛苦异常,还可有尿频、尿痛、性交痛,急性期白带增多.其中孕妇最常见的阴道炎就是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阴道膜高度水肿,有白色片块状薄膜粘附,易剥离,其下为受损粘膜的糜烂基底或形成浅溃疡,严重者可遗留瘀斑是本病的典型症状。

2.外阴炎

外阴炎就是外阴的皮肤或粘膜所发生的炎症病变,如红、肿、痛、痒、糜烂等。外阴会因各种细菌感染而产生多种疾病,如外阴白斑、外阴瘙痒。所以,注重外阴的卫生是十分必要的。

女性外阴炎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常见的有单纯性外阴炎、霉菌性外阴炎、婴幼儿外阴炎、滴虫感染引起的外阴炎症。当外阴发生炎症时,无论什么原因引起,患者都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外阴红肿、灼热疼痛等症状。当阴道分泌物酸碱度发生改变,或有特殊病原体侵入时,即可引起炎症反应。还有一种是蜜月急性阴道炎,多是年轻人刚结婚房事过于频繁,由于摩擦引起的红肿疼痛,一般、治疗简单恢复快。

3.盆腔炎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盆腔所指的范围包括:子宫,两侧输卵管与卵巢以及支撑这些器官的附属组织。致病的原因通常是致病菌感染了内生殖器官。健康的妇女依靠自身的自然防御机制。在通常情况下很少发生此病。

3.1盆腔炎的病因有以下几点: (1)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颈口因有殘血浊液流出,未及时关闭,宫腔内有胎盘的剥离面,或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或产后过早有性生活,病原体乘虚侵入宫腔内,容易引起感染;自然流产、药物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有组织物残留于宫腔内,或人工流产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可以发生流产后感染。 (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等,由于术前有性生活或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症选择不当,生殖道原有慢性炎症,经手术干扰而引起急性发作并扩散;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同样可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3)经期卫生不良:若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和护垫,经期盆浴、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4)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患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可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5)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等。

3.2盆腔炎的预防:(1)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2)要注意观察白带的量、质、色、味。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或浅黄),量由多变少,味趋于正常(微酸味)说明病情有所好转。(3)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4)发热患者在退热时一般汗出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汗出后给予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5)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或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慢性盆腔炎患者也不要过于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以避免症状加重。 (6)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大便的性状。若见便中带脓或有里急后重感,要立即来医院就诊,以防盆腔脓肿溃破肠壁,造成急性腹膜炎。(7)有些患者因患有慢性盆腔炎,稍感不适,就自服抗生素,长期服用可以出现.阴道内菌群紊乱,而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样白带,此时,应即到医院就诊,排除霉菌性阴道炎。

4.尿道炎

尿道炎为一常见病,多见于女性,致病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多数病例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可有或无菌尿。尿沉渣中白细胞数>5个/高倍视野。 与尿道炎发生有关的诱因:①尿道口或尿道内梗阻(如尿道狭窄、结石、肿瘤、包茎及后尿道瓣膜等)使尿液引流不畅。②尿道及其周围腺体感染(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阴道炎、子宫颈炎等)。③由于器械检查、性生活或外伤等引起尿道损伤。

急性尿道炎时尿道外口红肿。男性患者可见阴茎及包皮炎症,且在尿道口可见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女性患者尿道分泌物少。患者常感尿频、尿急、尿痛,可见脓尿,部分患者可有血尿。尿三杯试验,第一杯可见血尿或脓尿。

慢性尿道炎时,病变主要位于后尿道、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尿道外口因慢性炎症可呈瘢痕收缩,因此,尿线变细,排尿不畅。但尿路刺激征多不显著,有时清晨可见少量浆性分泌物粘着于尿道口。

5.附件炎

肉鸡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篇12

关键词:肉鸡,常见疾病,预防,控制

在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 一些大型养殖企业通过对源头质量的控制、对企业管理的规范化运行, 提高了我国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封闭式饮水系统、自动温控设备、负压式通风系统等的使用以及对生产管理的有效改善, 从而有效加强了肉鸡的生长控制, 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仍然有许多多发病需要解决, 所以, 控制和预防肉鸡疾病的发生对养殖业尤为重要。

1 新城疫

在目前家禽养殖过程中, 新城疫作为接触性传染病而受到广泛重视, 其使得家禽出现败血症症状。肉鸡21日龄之后往往会暴发新城疫, 并且在5周龄左右为高发期, 病死率20%左右。在临床上, 这种病症多呈现非典型群发性疾病, 以对肉鸡的消化道、呼吸道的破坏为主, 并呈现出一定的神经性症状。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夏季较春秋季发生少。

1.1 症状

肉鸡精神沉郁, 鸡冠及肉髯呈暗红或暗紫色, 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 后期排蛋清样粪便, 个别肉鸡出现神经症状。

1.2 防控措施

当肉鸡35日龄以内发病时, 应该先进行隔离, 然后对健康鸡中用克隆30疫苗进行4.5倍稀释后接种。在大型养鸡场中, 应该对鸡群实行抗体检测制度, 并以血清学检测手段对抗体水平进行了解, 从而确定最佳免疫时间, 小型养鸡场应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免疫。如有患鸡, 则应立即隔离, 注射蛋黄液抗体, 并对健康鸡进行疫苗接种。

2 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对鸡的法氏囊进行破坏, 并进行快速的接触性传染。该病一般在夏季的7月份较易发生, 并且6周龄的小鸡最易发。肉鸡随着日龄的增长对该病的免疫力也较强, 当肉鸡小于3周龄时, 会发生很强的免疫抑制。该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或直接接触等进行传播。

2.1 症状

患鸡排白色奶油状粪便, 食欲减退, 饮水增加;羽毛逆立、无光泽, 嘴插入羽毛中, 严重者卧地不动;个别患鸡有啄肛现象, 胫爪脱水干瘪。

2.2 防控措施

给患鸡施以适当温度, 严格消毒, 对6~12日龄的鸡群用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 饮水中加5%葡萄糖、0.1%维生素C和食盐;对发病鸡群提高鸡舍温度2~3℃, 注射高免蛋黄抗体1 m L/羽。

3 雏鸡白痢

雏鸡白痢属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在雏鸡中发病, 以败血症症状为主, 可造成大量雏鸡死亡。成年鸡患病常不表现临床症状。在雏鸡2周龄之内有最高的发病率。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垂直传播。

3.1 症状

患病肉鸡进食少, 羽毛蓬松, 精神沉郁, 容易瞌睡, 经常挤在一起。排出的粪便很稀, 呈石灰渣样, 鸡的泄殖腔附近大片污染, 并且粪便会在泄殖腔孔部凝结, 堵塞肛门, 造成糊肛发生。

3.2 防控措施

一般, 对雏鸡投放药物加以预防, 主要用头孢类药物加入葡萄糖饮水中。雏鸡发病时, 可用头孢类、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等药物根据发病情况进行治疗。

4 肉鸡腹水症

该病在肉鸡中发病最为常见, 并且发病率非常高, 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给养鸡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起因主要是没有限制肉鸡饲料, 导致肉鸡进食过多, 肌肉生长过快, 代谢太快, 并且饲料中往往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成分, 从而发生腹水症。

4.1 症状

在肉鸡发病之初不容易被发现, 但是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生长慢、鸡冠色暗、羽毛蓬松等情况, 并且腹部大, 有波动感, 容易急性死亡。

4.2 防控措施

上一篇:西线工程的必要性分析论文下一篇:给妇科医生、护士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