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郭强简介

2024-06-27

中央党校郭强简介(共4篇)

中央党校郭强简介 篇1

郭强先生和代洁小姐结婚典礼

一个麻灿,一个相当,两个人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句我愿意,都是发自内心的一个承诺。那么现在开始,他们就自愿结为合法的夫妻了,掌声祝福二位。

辉,与山河同在。你们去共同开启幸福生活的源泉。交杯酒:(抒情音乐推上)俗话说的好,两人结伴世间走,锅碰勺子经常有,幸福长久不长久,堂前请喝交杯酒。这喝交杯酒是有讲究的,一般分三步:先碰杯,再勾手,最后喝下交杯酒。来两位端起酒杯听我口令:先碰杯!祝你们同心同德,情深似海。再勾手!祝你们琴瑟相伴,鸾凤和鸣。最后喝下交杯酒!祝你们笑迎比翼鸟,花开并头梅。喝了交杯酒,幸福日子到永久;喝了交杯酒,今生今世长相守;喝了交杯酒,来生还要一起走。大家掌声有没有?

切蛋糕: 现在,由请新郎和新娘来到新婚蛋糕前,共同切起这象征百年好合,步步高升的蛋糕【背景音乐响起《甜蜜蜜》】

好,朋友们 让我们再次祝福这对新人,愿他们的人生之路永远洒满爱的阳光!

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朋友们,走到一起来,组成一个爱。走到一起来,连成一片海。走上爱情大舞台,走进结婚新时代。在您的关注和祝福中,一对新人的结婚大典圆满礼成!丰盛的婚礼盛宴现在开席,佳肴丰盛,美酒飘香,请君入席,甩开腮帮,吃好喝好!谢谢大家。

新人敬酒 好亲爱的朋友们,新人已经换好敬酒服来到了舞台中央,请各位斟满杯中的酒,感谢大家的光临,让我们共同干杯。为幸福的恋人起舞,为快乐的爱侣歌唱,为火热的爱情举杯。这第一杯酒是新人敬大家的,不管您能不能喝,再次把酒杯斟满,让我们敬新人一杯,感谢新人的热情款待!谢谢大家!

中央党校郭强简介 篇2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张国焘为组织主任。1924年5月,中央正式决定分设宣传、组织、工农等部,毛泽东为中央组织部部长。“文革”期间,组织部先是被实行军管,后与宣传部合并成立中央组织宣传组。1977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重新恢复中央组织部建制。

其主要职能是:

1. 组织建设。

主要负责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党费管理、党的工作制度、党内生活制度等方面进行指导、组织、管理,提出意见建议等。

2. 干部工作。

主要负责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包括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规划、研究、指导等,对中央管理单位的领导班子换届、调整、任免等提出建议。

3. 人才工作。

主要负责全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宏观管理、政策法规研究制定,指导协调专项人才工作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开展联系高级专家工作。

4. 干部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指导分级分类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及干部教育培训国际合作交流等。

5. 干部监督。

主要负责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及有关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6. 老干部工作。

主要负责离退休干部工作政策的制定和宏观指导,包括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作用等。

党校简介 篇3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是在省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省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全省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学校创建于1938年10月,是全国建立较早的省级党校之一。前身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党校、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党校、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高级党校、中共中央第四中级党校。历任校长有郭洪涛、朱瑞、罗荣桓、彭康、夏征农、任质斌、王众音、曹普南、白如冰、武开章、梁丰、李昌安、梁步庭、姜春云、赵志浩、吴官正、张高丽、李建国。

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现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兼任校长,安世银任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王士富、衣芳、李永清、王延超、葛泉滋任副校长,鲁大奎任巡视员,丁长顺、孙占元、魏恩政任校委委员。

全校现有在职教职工404人,180名教研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7人。内设28个处级机构,其中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管理学、文史、政法8个教研部及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校刊编辑部、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等教研机构。班次设置主要有:市厅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人大政协领导干部进修班、县(市、区)委领导干部进修班、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师资培训班,以及各类专题研讨班。此外,还有学位研究生班、党员领导干部等研究生班次、各种形式的干部继续教育和培训班次。2003年,山东省委党校被批准为硕士学

中央领导非常关心党校工作,1999年1月,胡锦涛同志到山东省委党校视察工作,作了重要指示;2003年5月,曾庆红同党委办党校,不断加大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力度,省委领导同志经常到党校视察工作、讲课、作报告,指导党校工作。位授权单位,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等6个专业授权点,在校研究生164人;2005年,山东省党的建设泰山学者岗位设在省委党校。志又到该校视察,听取了工作汇报,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长期以来,省委十分重视党校工作,主要领导兼任党校校长,实行

近年来,山东省委党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中央党校的有力指导下,立足自身实际,借鉴外省党校经验,结合贯彻落实《党一流党校”的工作总思路、总目标、总要求,实现了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新跨越。校工作条例》和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实施了“围绕目标、突出特色、把握重点、建设

围绕培养目标,即一切工作都围绕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这一目标来开展。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目标就是责任,党校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突出党校特色,即始终坚持党校姓党这一原则不动摇。这是党校区别于其它院校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党校必须始终同党中央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动摇,创造性地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教

把握工作重点,即把握教学的中心地位、科研的基础作用、信息化装备和新校建设三个工作重点。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科研是党校教育的基础,是教学的先导,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活校之源,也是党校社会地位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信息化装备和先进的行政后勤服务是办好党校,适应新形程碑。势要求的重要保障;新校建设是适应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干部要求的重大举措,事关党校事业的长远发展,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里

建设一流党校,即在教学、科研、管理、信息装备、后勤服务、教职工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和坚持一流的标准和措施到位,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努力创建一流党校。要求,不断加强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找准定位、瞄准目标、精心策划、全力实施,做到认识到位、发展思路清晰、任务目标明确使省委党校充满了活力,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动力。近年来,山东省委党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党校工作条例》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对党校工作的新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做出了应有贡献。

力,积极扩大办学规模,不断加大培训力度,2006年至2008年,共举办各类班次176期,培训学员13476人;另外,派出50多位骨干教师深入基层宣讲800多场次,受众达30多万人。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大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干部的力度,为“大规

(一)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党校姓党,与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好干部培训。坚持深挖潜灌输式教学向研究式教学模式转变,从素质培训向素质与能力相结合培训转变。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不断充实完善“四个单元、十大板块”的教学内容新体系;教学形式不断创新,坚持“精、深、实、新”的教学原则,实施分类教学,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等各种教学形式得到全面应用;开门办学力度加大,实施了设立一批教学基地、设计一批教学案例、聘任一批兼职教授的“三个一批”建设工程,现场教学、异地教学、体验式教学得到全面开展;学科建设不理制度和教材体系。

(二)科研工作:坚持“四个服务”的方针,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把握正确的科研方向,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融入社断推进,确立了学科建设总框架,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专业;教学基本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管会、融入实践;注重人才培养,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强于攻关的科研队伍和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建设了全方位开放的科研体系,在党建理论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注重发挥挂靠的三个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五个省级学会、研究会科研阵地作用;加强科研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调研基地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的机制;实施精品战略,按照出精品、出力作、进决策的要求,注重完成高质量的研究课题、举办大型学术研讨活动,同时做好科研成果的推介转和省领导批示、转发和批办;立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社科规划项目65项,省软科学项目20项;获省部级以科学核心期刊。

(三)学员管理工作:以“党校要成为坚持党性原则的一块净土”为目标,把加强学员党性锻炼、提高学员党性修养作为首化工作。2006年至2008年,学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283篇,出版专著69部,编写教材37部,有57项研究成果被中央上奖励40个。1998年以来,连续四次获全国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组织奖。校刊《理论学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要任务;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学员党支部的作用,长班注重文化熏陶,短班强化纪律要求;坚持“六严”标准,即严格教育、严格纪律、严格管理、严格组织生活、严格考试考核、严格监督;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提出了“五个不允许”围,增强管理效果。和“六不准”的纪律要求,制定了学员管理“八项制度”;兼顾学员合理的个性需求,实行人性化服务,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氛

(四)信息化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图书馆近60万馆藏文献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提供7×24小时网上信息服务;整合数字资源加快特色数据库建设,已建成馆藏书目、校科研成果、省情以及领导学案例等多个专题数据库。校园计算机网络在千兆核心、百兆到桌面的基础上,通过推行精细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显著提升网络效率和技术保障能力;加书馆被中央党校确定为全国党校数字化建设示范馆,信息网络中心远程教学资源建设受到中央党校表彰。

(五)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动岗位自学、培训提高、人才引进三大工程建设,通过挂职锻炼、学习进修、大自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成多种类教学科研特色资源库;互动式多媒体课件教学广泛普及,远程教学网延伸到县级党校。图教学观摩、以老带新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业优化、素质优良,能够满足大规模培训干部需要、满足党校事业发展需要的教职工队伍。近两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25人,硕士学位26人,现专业基层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

中央民族大学简介考博士 篇4

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现任

校党委书记鄂义太教授、校长陈理教授。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建校初至1966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4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3次接见师生代表。1993年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2001年6月,学校50周年校庆之际,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同年,胡锦涛、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审批了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学的请示》。2002年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学校197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大学,1999年、2004年先后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学校现有23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55个本科专业、2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

学创新基地。

学校建校之初,一批学界名流,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翁独健、吴泽霖、冯家昇、杨成志、林耀华、傅乐焕、于道泉、闻宥、马学良、王锺翰等到校任教,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奠基人。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为2025人,其中专任教师105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61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4%。他们当中有戴庆厦、王尧、耿世民、张公瑾、牟钟鉴、胡振华、施正

一、刘秉江、马跃、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薛达元等知名专家学者,还有不断涌现的诸多中青年新秀,已渐成学界翘楚。另外,学校还常年聘有60多名外籍专家任教。学校目前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全国地方志领导小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上海合作组织中方教育咨询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学科规划和评审机构成员18人,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带头人近百人。学校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76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港澳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977人,其中本科生11271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717人,少数民族预科生476人;本科生(含预科生)来自55个少数民族的学生保持在60%以上。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学校,有来自44个国家的843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8万多名各民族毕业生。其中有知名专家学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干部近百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近千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万余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

学校现占地面积为37.8万平方米,另规划新校区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8.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9.8亿元。拥有各类图书和电子图书300万余册,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图书文献资料藏量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出版社是全国民族学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和《民族教育研究》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全国核心期刊。民族博物馆藏有3万余件珍贵的民族文物,已经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教

学实践基地。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两大主题,实施特色兴校、质量立校和人才强校三大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质量第一、内涵为主、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朝着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目标迈进。

上一篇:关于生活中的安全知识下一篇:初一英语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