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

2024-05-17

学具(共12篇)

学具 篇1

大班学具操作活动:奇妙的游戏棒

学具现场观摩活动活动内容;奇妙的游戏棒活动目标;

1、学习较细致,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由浅入深得观察出记忆中事物的联系和规律。

2、能按事物的外型特征进行记忆,并能大胆表述结果。

3、培养幼儿大胆想象,思维,发展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范图若干张

2、学具:游戏棒每人一盒,雪花片若干,每组幼儿拼板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儿歌引入:游戏棒,真奇妙,红黄蓝绿真好看,会变房子会变船,我们大家都爱玩。

二、教师出示范图一、二,要求幼儿仔细观察,提问:“图上有些什么?这些图形分别在纸的什么方向?这两幅图有什么区别?”(上下位置变换,左右位置变换)幼儿观察后回答。

三、出示图三,观察后提问:

1、图上有什么图形?(幼儿按顺序说出,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

2、幼儿观察后,教师遮住图面,请幼儿凭记忆拼插出物体。

教师说

出顺序:排在第二的,第四的等。(幼儿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四、出示图四,记忆拼画,观察提问:图上有什么物体?(按左、中、右顺序说出)

1、幼儿记忆三分钟,遮住图面,提要求:幼儿进行拼插画,画中有图上中间的物体,其

他可自由发挥。

2、幼儿拼插画,鼓励幼儿在记忆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想象。

五、小结:幼儿讲述拼插画内容

六、活动延伸:可进行小组合作拼画。

学具 篇2

一、操作内容的调控

动手操作是一项较有难度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正确操作是借助自身的思维活动进行的, 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困难。因此, 在学具操作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对操作内容进行调控, 尽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教学内容的调控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教师先进行操作演示, 明确操作过程和动态变化, 让学生从教师的操作中发现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有什么技巧;二是让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操作, 教师审时度势地针对学生在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加以调控。

如, 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 可先以山羊公公把8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的故事来揭示课题。教师边讲故事边投影进行操作演示:先把8个萝卜一个一个地分给4只小兔, 第一次没分完, 再接着分第二次……由此揭示“平均分”这个概念。接着教学例1, 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分糖果, 并指名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在例2的教学中, 可指名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操作, 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典型错例及时进行集体纠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控, 分散了“平均分”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操作时间的调控

实践表明, 一堂课的最佳时间是开始上课后的5~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 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对外来的信息接受快、记忆深刻、思维活跃。为了确保新授知识能在最有效时间段被揭示出来, 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畅通无阻, 教师有必要根据不同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的特征, 对学生学具操作的时间进行科学调控, 使教学重点在最佳时间内突出, 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 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例2“数气球”。可先要求学生将气球5个5个捆成3组, 然后让学生用加法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5+5+5=15) , 接着根据算式说一说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什么, 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 在学生头脑中对新知初步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后, 教师逐一揭示表述什么是乘法, 乘法算式应怎样读写, 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这里3个5相加得15”;“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 还可以用乘法来进行计算 (板书:×) , 读作‘乘’”;“用乘法计算时, 把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 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板书:5×3) , 读作5乘3”;“5乘3, 表示有3个5相加”。紧接着, 让学生再次感知, 要求学生3个3个地摆方块, 摆4组;4个4个地摆圆片, 摆5组。每次摆好后, 让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给学生提供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 从而完整地揭示新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乘法的含义, 练习中要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来摆一摆……特别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样避免了课上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主次不分、操作时间过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 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深刻透彻, 记忆牢固。

三、操作材料的调控

学习上的操作或观察都是有意义、有计划的活动, 而不是一般随意的动手活动。所谓有结构性, 就是提供的材料 (学具) 彼此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它反映不同的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而不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在指导学生操作之前, 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 又要对操作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控。如, 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时, 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有小棒、小圆片、三角片, 还可以有直尺和内含实物图的韦恩图等;“认识20以内的数”, 提供给学生的小棒是20根, 不是19根或21根, 而且要求学生先把10根捆成一捆;探求“三角形内角和”时, 提供给学生的不只是一种三角形, 更不是几个特殊的三角形, 而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任意三角形。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求学生把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相加, 而不是把所有角的度数相加。只有为学生提供可操作材料, 才会使学生充分运用学具操作发展自己的思维。

四、操作过程的调控

为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 减少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 教师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控, 使学生思维有目标, 操作有方向, 从而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为此, 在学生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 (1) 操作什么东西; (2) 怎样进行操作; (3) 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如, 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用减法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用黄色圆片与蓝色圆片比多少。操作时, 可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7个黄色圆片, 要求每个圆片之间空开一点;待学生摆完后, 再提出第二个要求:第二行摆蓝色圆片, 从左往右摆12个, 上行的黄色圆片和下行的蓝色圆片要一一对齐 (便于比较) ……经过这样调控, 学生操作有序, 过程清晰, 目的明确, 避免出现五花八门胡乱摆放的无效现象。同时操作图形整齐美观, 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五、操作方法的调控

学具操作尤其要把握操作方法的调控, 方法越得当, 效果就越好。操作是学生手与眼的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 即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准确输入大脑, 促进抽象思维, 形成数学概念、规律和方法。同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语言的内化过程而内化。学生操作时, 必须把动手操作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叙述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 从而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如, 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解决问题操作活动中, 每一次每一组摆的个数和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这些摆法中的共同特点, 然后经过思考发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 (12+3=15) , 从而为后面学习解决问题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由于有了充分的直观做支柱, 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理解得就更清楚更深刻了。当然, 如果遇到有些学生的表象建立不牢固, 理解不清楚时, 还可以再回到操作和观察中去, 但仍需与思维和语言紧密结合。即从表象中归纳、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计算方法、公式法则、性质定量等, 从而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和飞跃。如, 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 归结可以得到“拆小数, 补大数, 先凑十, 再加几”的方法。抽象的算式形如9+2=9+1+1=10+1=11, 8+3=8+2+1=10+1=11……又如, 开始学习“乘法意义”时, 要从若干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里, 逐步改写成“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的和”过渡到一个新的概念知识点:因数×因数=积。通过操作方法的调控, 学生不仅能迅速地获取知识, 而且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的发展。

六、操作效果的调控

所谓操作效果, 即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 使其积聚的感性知识有效地抽象转化为理性知识。学生进行学具的操作, 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 但这不是目的, 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 从而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 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 操作后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进行认真总结, 准确归纳, 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实现具体操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如, 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时, 可先让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 把6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 分完后写出相应的式子;然后让学生把7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 当学生发现不能分完时, 教师便抓住契机揭示课题, 接着讲述横式、竖式的书写与读法;在此基础上, 再次让学生操作练习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 每份几根?还剩几根?要求学生先操作, 再写出竖式。通过以上操作, 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比较前面题里的余数和除数,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马上会根据前面的操作及书写的算式进行观察、比较、抽象, 最后概括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 达到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从而真正建立一个准确、清晰、完整和稳定的表象。

利用学具 发展思维 篇3

低年级儿童因为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尝试合理地利用学具,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就可以抓住其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儿童亲自去摆、去折、去拼、去做,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的东西,以便更好地吸收、内化。

一、有利于学生的“动手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建立,使学生获得概念更清晰

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学生从没有接触过乘法,学起来倍感吃力,教师可利用直观教具示范,要求学生一齐动手,用学具摆一摆,如:先摆3份黄花,每份2朵,共有几朵,利用已学的知识学生可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2+2+2;再让学生动手摆出几种其他物品,也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并使学生感到这样的加法算式计算起来比较麻烦,这时水到渠成,引出乘法概念,并结合所摆具体图形使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和的简便运算”。这样,利用学具操作就为学生解惑架设了由直观到抽象的桥梁。

二、有利于学生的“举一反三”,发展创造性思维

当学生初步领会了一种新知,有了新知的生长点,进一步学习时,教师可适当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操作,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推断出一定结论,用学具辅助学生自学,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了“二、三的乘法口诀”以后,“四、五的乘法口诀”就可让学生用小棒摆小正方形、五边形,直接推导出四、五的乘法口诀。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自己的思维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把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导致数学知识传授的单一性。让低年级儿童动手操作,知识的发生过程就会被充分具体地展示出来,但这时学生看到的只是直观表象,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思维活动,新知才能被真正地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教师就要很好地引导、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首先,要注意促进学生细致地观察学具操作的每一步骤和过程。这是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充分地观察感知,学生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研发材料,形象地理解知识,为进一步地抽象概括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还要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深入地研究分析操作过程和结果。教师还可适时提出一些利于思考的提纲挈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避免学生在探索新知时走不必要的弯路。伴随着观察、思考,还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或数学语言来表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语言是思维的窗户,只有能用语言表述,才能说明学生已完全理解掌握。

总之,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思维。

运用学具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篇4

幼儿园学具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系列智能学具,以手、眼、脑并用,教、学、玩合一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开发幼儿多元智能,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发展的特殊教学方法体系。运用学具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知识,练思维。其次,在教学中要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指导幼儿开展异彩纷呈的活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最大限度的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幼儿园学具教学法”是历经十三年的研究探索而形成的一种开发幼儿多元智能的教学方法体系。该体系包括理论基础、框架结构、序列化、范式化的方法设计,物化形态的“智能学具组合系列”,填补了我国幼儿教育中长期缺乏特殊教学法研究的空白,拓展了我国幼儿园教学方法研究的思路,是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系列智能学具,以手、眼、脑并用,教、学、玩合一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开发幼儿多元智能,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特殊教学方法体系。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呢?

一、学具教学可以手脑并用,寓教于乐

幼儿的智慧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操作动作,动作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组织者,特别是儿童双手操作的精细动作,能够有效地促进脑神经结构的完善和脑功能的发展,因此,引导幼儿动手操作丰富多彩的客体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学具教学法”借鉴了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将理论、方法和学具应用融为一体的研究思路,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出了序列化的“智能学具组合系列”。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手脑并用的操作游戏中,学中玩、玩中学,学知识、练思维,有效地克服了幼儿园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看,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弊端,真正地实现了手脑并用,寓教于动,学玩结合,寓教于乐。如:在过去的语言教学当中存在只教语言不教思维;重视言语表达而忽视听的理解;重视言语表达的表面形式;忽视言语表达应用的创造性本质。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弊端,则主要是由于以往用于语言教学的教具少,幼儿只能一遍一遍听老师讲解,不能动手去做、去操作客体材料的缘故。“学具教学法”中儿童智力学具的出现和应用,大大改善了语言教学教具不足的现状。幼儿可以人手一套,由被动地听和看,变成了每个幼儿都可以动手操作,并且这种操作游戏可以是比赛性质的,每个幼儿都可以在游戏中、在竞争中愉悦的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如通过学具画面使幼儿掌握各类词汇,像丰富形容词、训练重叠词、找反义词、选画面说句子、编故事等;也可以通过学具画面,进行词语的扩散能力训练,如词汇接龙、看字组词、说成语等;还可以通过表述学具画面,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如选画面编句子、选画面编儿歌、选画面编故事等等,幼儿都百玩不厌。

又如:在数学教学中更体现了学具教学法的功能,既教计算又教思维,把二者有机地融汇在同

一个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智力学具的运用,让幼儿有目的、有意义、有趣味的操作,将外化动作转化为内化的“动作”,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将一些抽象关系的理解变成一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玩得有趣,学得有序,有很多不易被幼儿理解的数学关系就在玩中轻松的解决了。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并且好动,好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知识能力的训练中,好的游戏情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好奇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如,我们在对小班孩子进行概括分类能力训练这一活动中,考虑到幼儿思维特点具有具体形象性、分类概括能力差的特点,如果用枯燥、单一的说教让幼儿去理解、操作进行分类的话,那么孩子既弄不懂分类的方法,同时对此次活动也会兴趣全无,无法激励幼儿积极探索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活动时,以游戏的情节贯穿始终,收效很大。导入部分,我们以听《运动员进行曲》导入,接着以“动物运动会”的情节展开活动。教师当裁判员宣布比赛项目(飞行比赛,游泳比赛……)及运动员(学具块),幼儿当场地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分类,进行过程中,教师以游戏口吻调动幼儿,激发孩子更大热情,最后用“给小动物做奖品”,做观察记忆力练习结束活动,整个过程充满了游戏的趣味。孩子们从玩中自然而又轻松的懂得了分类方法,顺利完成了操作要求,同时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分类概括能力。

三、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因为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等有所不同,因此,孩子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在学具教学活动中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增强自信,教学过程中应为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问题和操作要求,尽量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对于能力稍差的幼儿,问题的设计应尽量具体,富有启发性,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则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有较正确的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调动孩子三性的发挥。在操作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于操作跟不上的或不明白的孩子要及时降低要求或暂换要求,对个别操作有困难的幼儿进行重点指导,给予适时的帮助。有的孩子刚开始实验时,动手能力差,加之不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常常出现顾此失彼,慌忙无序的状况。因此,教师要在巡回检查环节中重点指导他们;而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则提出更高操作要求,或当小老师进行检查,或进行创新操作,减少活动中的等待,多动手多思维。虽然每个孩子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不同,但都应从不同角度给予鼓励、肯定。这样,每个孩子都会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都会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另外,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要及时评价,奖励,强化幼儿的进步,激发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的兴趣。如:对孩子一个鼓励肯定的眼神,一句口头称赞的言语,一阵热烈祝贺的掌声等,使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运用学具教学,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伴随着人的不断创造而发展起来的,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更是需要大批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学具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如在让幼儿进行观察记忆力训练时问:你是怎样记住的?为什么?谁还有不同的记忆方法等?翻转练习时问: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翻得更快些?而不是用直接告诉的方法,而是让幼儿在探索中去创造去发现。用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应以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兴趣;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幼儿明确问题;以外部的动手操作展开头脑内部的联想;以创造活动中的具体作品引导幼儿进行评鉴选择。如在小班《讲故事,练思维》课上,教师讲故事《聪明的文彦博》后提问,球掉到哪里去了?当球掉进洞里时,小朋友们常用什么方法取球?文彦博想出了什么方法?文彦博的方法好不好?别人怎么没想到?在组织幼儿展开充分讨论后,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有一个瓶子(瓶内装有小塑料玩具),一杯水,一根木棍。要求幼儿不能倾倒瓶子,想办法取出玩具。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尝试用多种方法,最后寻找用灌水的方法取出瓶内的玩具。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仍意犹未尽,老师只好满足孩子们说:“区角活动时,愿意做的小朋友再来做吧。”

1巧用自制学具 焕发课堂活力 篇5

焕发课堂活力

——浅谈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自制教具是中小学科学课教具配备的必要补充,如何让学生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本文就从巧用自制教具这一方面,谈谈自制教具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教具 探究

创新 形象

直观

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启蒙教育在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社会主义国民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实验教具已跟不上教材变化的需要,很多在教材中已不适用,急需补充新的教学仪器与实验器具,但是新的教具还不能及时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自制教具就成为教师填补这一空白的重要手段。

一、巧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科学始于“神圣的好奇心”。小学生有好新、好动、好胜、好学的特点,他们单纯、热情,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表现自己,喜欢发问,富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正是引起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创设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可以激发孩子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点燃创造的火花,激励他们主动探索、锲而不舍的求知欲望,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在上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传播》这节课之前,我布置了一个制作教具的任务:每个小组制作一个简单的可供研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教具。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从选材料到制作方案,讨论的非常热烈。上课的时候,我首先让每个小组把他们制作的教具拿出来展示并介绍,各小组都争着抢先介绍,大多数小组还真是说的头头是道。有的小组自制了竹哨,有的带来了简易小提琴,讲解了本组制作的依据,听了学生们的介绍,我十分开心,感觉这次的活动非常成功,因为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学生们通过事先预习,找出了本课的重点,并通过亲手制作,探究,思考,验证了自己的本课的结论。整堂课从学生的自制教具开始,让他们充分去探究,去表现,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巧用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生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创造。自制教具其实就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实践活动,从设想开始到动手设计、制作、试用、最后定型,都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论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创造地设计出新教具,经历这样这个过程,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极大的发展,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而且可以使其从中体验到创造的无穷乐趣。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温度计》一课时,零下温度高低比较时比较抽象,需要借助教具温度计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但是仪器室中没有温度计模型。于是上课前我鼓励学生说:“老师遇到难题了,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困难吗 ?” 然后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发动学生们发挥想象力,探讨解决方案。没想到真有小组学生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利用注射器、胶管、玻璃管、自制刻度板,借助红色液体,制造温度计模型。这是我没想到的,按照学生的方案,很快我们找到相关的材料,经过进一步的改进,例如刻度板涂成白色,果然红白对应,更醒目了。有了自制的温度计,很快突破了课堂难点。后来我们的这个教具参加了2007年山东省自制教具展览,获得山东省自制教具参展二等奖。

三、巧用自制教具,突破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在尽可能的范围之内,一切事物都应尽力地放在感官的跟前。”知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将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在“电流”一课中,电流在串、并联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学生们不能亲眼目睹,所以一般记忆都不很深刻,光靠教师的讲肯定没有很好的效果。能否制作一件教具,让学生能直观地、形象地看到电流在串、并联电路中是如何流动的呢?为此,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商讨解决方案,一个学生的点子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利用病人输液管制作一个电路演示仪器。于是我们找来了注射器、输液管、红色液体等,制作了“串、并联电路”演示仪。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点,用自制教具就显得一目了然、浅显易懂,教学的重、难点很简单的突破了,多亏了这个简单的自制教具!该教具2009年获得山东省自制教具参展二等奖。

四、巧用自制教具,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果。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具的演示及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更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实践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提高自行获取知识和探究的能力,这是其它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果实验的时间较长,效果再不明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只有缩短了实验的时间,才有可能在4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分离盐和水”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所用的时间就较长,为此我和学生们利用饮料罐、蜡烛、螺栓、螺母等材料,制成了“简易蒸发皿”,经试验能在蒸发同样多水的条件下缩短2/3的教学时间,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该教具2010年获得邹平县自制教具参展二等奖。

五、巧用自制教具,使实验现象更形象、直观。

直观形象的演示实验可谓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例如:在五年级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和第4课《光的反射》这两课教学时。因教材是用手电筒照射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小孔,在屏上形成明亮光斑和利用两面镜子照亮阴影里面的小球的实验方法,然后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出光的直射、反射现象,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操作且实验难度大。针对教材的这种实验方法,我事先让学生们课前找各种替代品改进实验,很多学生找来了激光笔,效果果然好了很多倍。借助烟雾更能形象、直观地显示光的直射、反射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不仅如此,该教具还能演示数学中的射线、线段,具有多功能性。

六、巧用自制教具,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自制教具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引起了教师观念上的重视和教学行为上的改变。自制教具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发明的教学工具,教师和学生既是开发者,又是使用者,学生是制作的主体,教师是制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制作、一起总结,由过去的绝对权威变成了现在的民主平等。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过去只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开始变成教师和学生集体探索,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教具制作中更加强调学生要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验证,注重学生在实践性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受,要求学 3 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过程,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把学生的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作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研究对象,自由结组,自己制定方案,自己汇报,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一次自制教具活动的开展,既有学生个人的独立活动,又需要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比如,自由组成活动小组,统一制定制作方案,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胆子大了,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增强了,合作能力提高了。在教具制作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问题,遇到各种困难,迫使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 篇6

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胡向锋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科学课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具有广泛的、稳定的兴趣,积极从事学科学,用科学的实践活动。而合理利用科学学具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以《研究温度计》(第七册第二课)为例,谈谈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

一、以趣育趣。

选取有趣味的材料作为教学中的结构性材料是上好课的关键。这一课中,我用了科学学具材料袋中所准备的小瓶子、卡纸、细管子,作为上课做实验——“研究温度计”的材料。由于平时的煤油温度计液柱细长,液泡又很小,做实验时不利于学生观察液泡中液体体积的变化。如果按书本上所介绍的利用烧瓶作为液泡来做实验,虽然效果会很好,但实验的装置与温度计的样子又相去甚远。而学具所提供的小瓶子既有利于学生做好实验,又有利于学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可谓一举双得。当我把小瓶子、卡纸、细管子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时,同学们都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这三个非常有趣的物体,于是,我问大家:“这三样物体分别可以当作温度计的什么?”学生马上举起了手,争着回答:“小瓶子可以当作液泡,卡纸可以当作刻度,细管子可以当作液柱。”„„学生完全被有趣的材料吸引住了,这样的材料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以动育趣。

根据儿童爱说好动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广泛动口、动手、动脑,采用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一课中,我用科学学具中的材料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模拟温度计,同学们积极的动起手来,还不时的轻声议论应该怎样把它做好。在动手既动脑的作用下,学生们兴趣盎然,完全被有趣的制作吸引住了。当我说:“看谁的温度计做得最好?老师把它放在投影仪下展示!”学生听了之后,兴趣就更高了。有的,把做好的温度计放在桌子上,作自我欣赏;有的,遇到不会做了,就大声喊老师帮帮忙,怕自己落后于别人;有的,管子插不进就同桌协作,一起用力把管子插进去。学生完全沉浸在动手操作的兴趣之中。

三、以情育趣。

指导学具操作, 促进思维发展 篇7

关键词:学具操作,思维发展,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本文就如何通过学具操作, 使学生既获得知识, 又促进思维及有关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提高运用学具意识, 促进思维发展

例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①第一行摆6朵小红花, 第二行与第一行摆同样多。 (怎么摆, 为什么这样摆?) ②第一行摆5朵小红花, 第二行先摆与第一行同样多的, 再多摆2朵。 (第二行与第一行比哪个多, 多几多?第二行一共有几朵?) ③第一行摆4朵小红花, 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3朵。 (怎么摆, 为什么要这样摆?) ④教师左手拿3支铅笔, 背着右手问学生, 右手的铅笔数比左手多2支, 右手有几支? (你是怎样知道右手有5支的, 并出示右手验证。) ⑤演示:上排6颗五角星, 下排 (盖住) 比第一批多4颗星, 下排有几颗? (你是怎么想的?口述:比6颗多4颗是10颗。列式:6+4=10 (颗) 。

通过例题可以看出, 运用学具操作不是直接向学生说明某一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而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性东西。这样, 不仅使学生迅速地获取了应该获得的知识, 而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为使学生在学具操作活动中既学知识又发展智能,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遵循一定程序和规则进行操作活动

学习时的操作和观察, 都是有意义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指导学生操作前, 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 规定操作程序和规则, 还要设计学生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必要时, 还可以组织几个学生进行预演性操作, 以便发现学生操作中可能碰到的困难, 或者发现操作中有什么技巧问题。比如, 在学习“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 学生的操作体现出了一个“先做什么, 接着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的渐进过程, 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从感觉到知觉, 再到建立牢固表象的认识过程 (学生不看教师右手, 也能想象到是10支铅笔) 。这样做, 可以引导学生按程序和规则, 有目的、有次序、有条理地去进行观察和思考。

2.加强观察、思维、表达的联系

我们知道, 操作是学生手与眼的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 即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 必须通过仔细的观察活动才能准确输入大脑, 促进抽象思维, 形成数学概念、规律和方法。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语言的内化过程而内化。因此, 在指导学生操作时, 必须把动手操作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叙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促进感知有效的内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 从而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比如, 前面列举的“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一例中设计的操作活动中, 每一次每一组摆的个数和方式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这些摆法中的共同特点, 然后经过思考, 才发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 (6+4=10) , 从而为后面接着学习应用题做好了必要的铺垫和准备。由于有了充分的直观经验做支柱, 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理解得就更清楚, 更深刻了。

3.重视操作活动的过程

小学生学习数学, 乐以直观, 停以表面, 若以深入思考探究, 要使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教师的继续指导和启发是至关重要的。在操作活动中, 教师除了面向全体认真组织, 如注意操作的秩序、纪律, 控制操作的时间等以外, 还要来回巡视指导, 具体了解哪些学生还不会按规则操作, 是否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特别要及时掌握操作过程的反馈信息, 以便为后面的总结积累材料。在操作结束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动态表象展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 形成概念、规律和方法。

二、指导运用学具方法, 促进思维发展

在课堂上设计、安排和组织操作活动, 可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结构性

所谓的结构性, 就是提供的材料 (学具) 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 反映不同的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而不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比如, 认识10以内的数时, 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有小棒、小圆片、三角片等, 还可以有直尺和内含实物图的韦恩图等;认识11~20以内的数, 提供给学生的小棒, 是20根, 不是19根或21根, 而且要求学生先把10根捆成一捆;探求三角形内角和, 提供给学生的不是一种三角形, 更不是几个特殊的三角形, 而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任意三角形。

2.体现可操作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过程, 是一种系统行为。操作前,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明白操作的目标, 即研究什么事物, 观察什么现象, 或者分析什么关系等, 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 提示操作的方法。

3.寻求针对性

学生操作是一种手脑并用并密切沟通, 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内化方式。因此,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伴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 使每一个人都要考虑怎样把操作的过程、看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交流。

4.具备条理性

归结是在众议情况下精选出共同的条理性认识, 即从表象中归纳、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计算方法, 公式法则、性质定量等, 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和飞跃。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结时, 一般可以安排这样的程序: (1) 选定一种最佳方案或是得到大家认为是真实的认识; (2) 用学生的语言加以描述; (3) 读书, 校正或验证自己的认识; (4) 结合实例或在标准情况下进行尝试运用。比如, 上面说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归结可以得到“拆小数, 补大数, 先凑十, 再加几”的方法。抽象的算式形如9+2=9+1+1=10+1=11, 8+3=8+2+1=10+1=11等。又如, 开始学乘法的意义, 要从若干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里, 逐步改写成“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过渡到一个新的概念化认识:被乘数×乘数=积。

学具激趣,实验明理 篇8

一、利用实验明白道理

正确地选取、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也是提升教学的非常重要手段。在平面镜教学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组织学生用教具制作潜望镜。同学们在做时,有的互相争论,有的相互配合。同学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同学们组装了一个个潜望镜,这时,我又让学生做潜望镜观察游戏。游戏中他们发现高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又反射到人的眼里。因而,人就能从低处看到高处的景物了。通过认真仔细观察,同学们得出了结论,利用潜望镜从低处观察高处物体,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通过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又培养了观察能力。

二、创造好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教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为改变科学课常用的那种已显陈旧,不合时宜的导入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课的开端,实际上是提出观点。教师引人入胜的导语,活泼巧妙的开篇艺术,能在上课最初几分钟内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欲望,加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之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我运用学具手段创设情境,以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力与情感逐渐进入新课中。

在教学放大透镜成像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抽象的教学内容,如果仅仅按照书中死板的教学,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理解。这时,我拿出一个照相机,安装上电池,对同学们说:“大家喜欢照相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那好,“现在老师给同学们照相。”大家都露出笑脸,“看,往这里看!”接着,我按了几下快门,在快门的闪光下,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积极性提高了。我抓住了时机,给同学们仔细介绍,镜头是一个放大透镜,并讲解放大镜成像的规律和视觉的形成。学生们明白了放大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利用给的教具制作土像机。制作过程中,我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制作,有的同学不一会儿,就制作好了。并指导他们实际操作,对着窗外,调节半透明纸和放透镜的距离,看见清晰透明的像大家异常高兴,露出成功的微笑。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提高了,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究一些自然事物的规律、追求新知、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活用电教媒体,激发情感,陶冶情操

由于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获得成功就高兴,学习失败就丧气。他们的情感体验比较单纯、狭小而且较浅薄,如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劳动意识等情感都体验得很小。面对这种状况,我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换位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多种多样的植物》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验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它们,我让学生听了一段花姐姐和小树弟弟如泣如诉的对话。当看到花姐姐和小树弟弟被不友好的小朋友踏伤和折断后的伤心样子时,同学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并且对不爱护花草树木的小朋友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愤恨;同时,我还让学生换位体验,如果你是花姐姐或小树弟弟,你的心情会怎样,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想法?通过换位体验,让学生心里产生共鸣,体验到花姐姐和小树弟弟生气和痛苦的情感,懂得了要爱护花草树木。

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加强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协作的能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把难以理解内容从抽象到形象的转化。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鲜明生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潜望镜和土相机模型教具做实验锻炼了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学生利用简单实验,从实验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探究自然事物的规律和勇于钻研、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这样机动灵活地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理化生教具学具制作活动实施方案 篇9

理化生教具学具制作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学生对理化生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科知识与技术、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联系,突出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展示素质教育实践的成果,展现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校园、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漫川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制定本次活动方案。

1.活动对象

本校在校初中,高中学生及全体理化生教师均可参加。

2.参赛作品要求

利用现有材料经过设计、加工、制作成的具有一定科学原理或科技含量的作品。

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体现出使用手工工具,如:锯、钳子、刨、改锥、烙铁等。

作品由作者本人选材、调试、加工制作完成的。

3.符合以下任何一项的不予参赛

作品使用了腐烂不洁的材料或硬币、钞票、粮食等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材料;

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不能体现出使用手工工具的;

涉及到生命财产安全的作品;不符合参赛年龄的学生作品。

4.参赛作品具体要求

凡参赛的作品都要贴上标签,写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年级,并写清

1作品详细制作过程(见作品登记表)。5.评审及奖励

评审主要从动手制作加工的工艺水平、选择使用手工工具的水平、选择材料和下料的水平、设计绘图水平、选题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设立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和适当的奖品。同时该项竞赛,将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6.上交作品时间

学具 篇10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别让“数学学具”过多占用课堂时间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别让“数学学具”过多占用课堂时间数学学具具有直观和便于实际操作的特点,是一种比课本更直接、可操作、可实验的学习材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需要通过操作实物的活动来发展思维。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学具,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从玩中学,从做中学。

现结前段时间听了一节9+几的数学达标课,下面就本课谈谈对学具使用的处理。

9+几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和1120各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凑十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通过摆小棒,学习用凑十法是本节课的必经过程。在此环节上,教师如果教学经验不足是必会栽跟头过多耗费课堂时间。以9+7为例,多数学生9根是一根一根的数,7根也是一根一根地拿,然后再一根一根地累计总数。这是耗时第一处。

第二处是收学小棒。多数低年级学生对在课堂上使用的学具会有意犹未尽之感,即使教师指令收起学具,仍难免有部分学生做不到。现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做法:

首先:拿小棒。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9根小棒一根一根拿很慢,大家动动自己的`小脑瓜,想想怎样拿会快些?这一提示,就会有学生想出从10根一捆的小棒中抽掉1根的办法,然后教师再给点让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这样学生在做练习时就不会因数小棒占用时间。

勤用数学学具益处多 篇11

一、勤用学具,能变“苦学”为“乐学”。

当你觉得学习数学枯燥(Kū zào)乏味(fá wèi)时,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有形有色的学具操作,你就会觉得有趣多了。如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你可先摆弄(bǎi nòng)学具(小花片)练习凑(còu)十法。如计算“9+2=”时,你可动手从小数里拿出一个放在大数里,和大数正好凑成十,这样反复多次地拿,从而得出9添(tiān)上1是10,2可以分成1和1,9+1=10,10再加上1等于11。这样得出一个凑十计数的算理,从而加深对“9加几”的理解。这样做,你是不是觉得学习数学很有趣?

二、勤用学具,能不断引发创(chuàng)新的火花。

创新能力来自于良好的思维(sī wéi)品质(pǐn zhì)。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能促(cù)进自己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如在学习“统计的认识”时,你可以把红、黄、蓝、紫(zǐ)四种颜色的花片理一理,让别人能一眼看出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花片分别有几个。你还可以一边操作一边想像,没准能摆出多种方法:把红花片排一排、黄花片排一排、蓝花片排一排、紫花片排一排,能横着摆,也能竖(shù)着摆,还能按它们数量多少的顺序排列。

三、勤用学具,能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guàn),体验合作的愉悦(yú yù)。

学具操作, 让数学课堂更生动 篇12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数学理论的表述往往是抽象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一节, 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感觉比较抽象, 他们对此认识很模糊, 犯的错误很多, 教师教起来也很累。怎么才能把这个抽象的小数点形象化, 让孩子理解得更加透彻呢?要是能有个“小数点”让孩子自己动手移一移, 或许会有所帮助。“小数点”从哪里来呢?我们可以用黄豆来充当。孩子们看到黄豆很开心也很疑惑, 这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呢?在课堂教学中, 让孩子把黄豆当成小数点去移动, 得到最后的答案, 从而总结出规律。相对于抽象的小数点, “黄豆”这一学具是孩子触手可及的, 整个移动过程就变得非常形象。课后的练习反馈下来, 课堂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黄豆”这一学具在本节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顺利过渡。

二、摆弄学具, 让知识难点简易化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具体操作过程有利于体现数量间的变化, 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 把知识难点简易化,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由于“倍”在生活中找不到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模型, 教学增加了难度。在具体教学的准备阶段, 我灵机一动, 找来了小花朵。上课时, 我让学生先摆一摆:第一行摆两朵蓝花 (摆的时候把两朵放在一起, 突出两朵为一份) , 第二行摆6朵红花 (也是两朵为一份, 摆三份) 。学生摆完后, 教师提问:“如果把第一行两朵蓝花看成一份, 红花有这样的几份?”根据学生回答再相应地圈一圈:把两朵蓝花圈在一起, 表示这是一份, 红花圈成三份 (红花有这样的三份) 。之后结合图形又强调:“把两朵蓝花看成一份, 红花有这样的三份, 也就是红花有3个2朵, 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引出“倍”这个概念。在这一操作过程中, 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 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 什么是几份, 直观感受“倍”的含义。接着又通过“摆小棒”这一环节, 让学生在摆、分、说等数学活动中, 将动手操作、概念理解、数理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点突出“个数”与“倍数”的联系, 很好地建立了“倍”的数学概念。

通过摆弄学具, 动手实践, 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 并把外部物质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关系式的表达, 学生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获得了数学活动的体验。

三、巧用学具, 让混淆知识清楚化

四、制作学具, 让枯燥知识生动化

数学知识本身是单调、枯燥的, 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喜欢形象有趣的事物。如果在学习时单靠教师讲授和书本硬啃, 学生就会觉得抽象、深奥, 对数学知识难以理解, 以致产生疲劳、厌倦心理, 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怎样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生动化, 让学生感兴趣呢?学具的制作与操作将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情境”, 能将枯燥的数学教学寓于情境之中, 很轻松地将学生带入数学领域, 吸引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如在教授一年级“认识钟面”这节课之前, 我安排了一课时让学生制作钟面, 主要是为了辅助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认识时间, 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提供学具支持, 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学习相关内容时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一年级的孩子对钟表的种类已了解比较多, 但对钟表的结构了解较少。通过这节课的学具制作, 孩子们对钟表的结构已有了很好的了解。在他们看来是“在一节手工课上了解了很多的数学知识”。而自己制作的学具钟面, 孩子们倍感珍惜, 学习“时间”的兴趣也大大提高。在后面几节课中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面, 以及根据拨出的钟面汇报出时间时, 由于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钟面, 每个人的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亲身经历整个动手过程, 使孩子的兴致大大提高, 真正做到了在实践活动中学有“所惑、所思、所悟、所得”,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时间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

五、提供学具, 让数学课堂生活化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亲历数学的过程, 用数学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 并且应用于现实。学具来源于生活, 可以给学生真实、直观、形象的感觉。如“人民币的认识”一直是低年级孩子的难点, 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生活技能。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 当学生学习了关于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后, 我准备了各种币值的人民币样张, 在教室里设置“银行”, 让孩子们分组到银行里换零钱, 或者将零钱换整。孩子们很开心, 因为可以“用钱”了, 这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到的。一节课下来, 充当银行职员和到银行兑换钱的孩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验。这使得学生既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 又掌握了各种不同人民币面值之间的互换。这一学具的使用, 将原本严谨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活化, 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另外布置学生课外“帮爸爸妈妈去购物”的实践性作业, 更是把数学课延伸到课外, 真正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体验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上一篇:到远方工作诗歌下一篇:大督查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