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

2024-06-08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共11篇)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 篇1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 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 记忆效果会显著增强。”查包洛赛兹和西拉延科的实验表明:没有装配活动任务组回忆出图形, 漏画了许多重要零件, 而有装配任务组回忆出的图形, 画得比较正确。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进行巩固练习, 开展评价活动。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 适时地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 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例如,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就地取材:教师先让学生分粉笔:有6支粉笔, 每3支放在一个粉笔盒里, 需要几个粉笔盒? 这个知识是学生早已掌握的, 很容易得出答案是2。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7支粉笔, 还是要求每3支放在一个粉笔盒里, 需要几个盒子? 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分, 分到最后还剩下1支粉笔。这时有的学生拿着剩下的1支粉笔, 不知往哪里放好, 放在分好的粉笔盒里吧, 可每盒只能放3支, 再单放1个粉笔盒吧, 又不够3支, 怎么办? 从而产生了问题。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这1支粉笔叫什么数? ”话音刚落, 有的学生便喊道:“余数。”教师立即接着说:“对!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了新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了问题的提出, 认识了余数, 并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定要学好数学。

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通常都要经过“感知→表象→概念→符号”的发展阶段, 概念的形成要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尤其学习起始概念, 更要靠亲身感受。在概念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比较、分析、归纳, 让学生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 感知有关形成概念的具体实在的材料, 结合活动情境、生活情境进行具体到一般特征的分类, 有利于促进概念的形成。例如:在教学“正负数的认识”时, 先让学生制作活动温度计、活动海洋图 (潜艇活动) 等学具。上课时让学生操作, 理解零度、海平面作为基点的含义, 理解零度以下温度是零度以上温度的相反方向、相反意义;海平面以上是海平面以下的相反方向、相反意义。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明确的正负数概念。这样操作与生活实际体验相结合, 逐步舍弃非本质属性, 使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极其深刻。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动力。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实验,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进行创新学习。可见, 利用学具进行“操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学生通过教师操作的“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我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这时就出现了不同的折法, 并问:“还有别的折法吗? ”学生自己动手折起来。过了一会儿, 一个学生问:“老师, 刚才这几种折法的折痕都经过了中心点, 我想问一下, 经过这一点任意折是不是都能把它平均分? ”话音刚落,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根本不可能。这时, 我因势利导, 让同学们按他的方法试一试, 结果恰好和那个同学的说法一样。这种让学生运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的“操作教学法”, 既能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方法, 富有创意地思考, 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进行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书本知识, 需要及时巩固, 这样才能防止遗忘, 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知识的巩固是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是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知识的先决条件。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学具, 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 避免单调地重复引起大脑神经细胞的抑制状态所产生的疲劳现象, 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运用学具进行巩固练习, 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例如, 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后, 在练习时先让学生拿出8朵花, 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 看每份是多少, 这样既巩固了平均分的方法, 又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的认识,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接着让学生拿出12朵花, 要求任意分成若干等份, 看每份是多少, 并列出算式。这样使学生在单纯模仿的基础上, 发展成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模仿, 为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练习的形式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 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较长一段时间, 但仍能保持注意力集中, 这与学具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五、开展评价活动

学具的合理使用是为教学服务的, 更是为了启迪和促进学生发展。为了提高学具操作的有效性, 学生操作过后, 教师应及时组织评价活动, 让学生对照操作规则, 反思操作目标的达成度, 实现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 避免单纯的为操作而操作。

对操作方法加以评价,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操作方法进行比较, 寻找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明确合理的操作方法, 积累操作活动的有益经验。对操作过程展开评价, 学生在学具操作过程中, 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教师应及时追问“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让学生进行反思性回顾。学生通过对操作过程的再思考, 可以对操作步骤、方法和顺序重新审视, 理解操作背后思维的逻辑性及操作规则的合理性。对操作结果展开评价, 由于个体学习状态和能力的差异, 学生操作的结果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操作熟练很快完成, 有的学生动作较慢未能完成。有的操作结果能够说明问题, 有的则比较勉强。通过对操作结果的评价, 引导学生关注如何提高操作过程的效率, 获得理想的操作结果。

总之, 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 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而使学生获得情感、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 篇2

摘要:

运用学具进行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运用学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拓展延伸学具使用范围,让学生在学具的使用中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三、课堂上要求学生集体协作,团结互助。

四、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正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课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应运用学具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活动,具有真实、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和技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具的使用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主体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并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加强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的体现了寓教于乐,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新课程改革精神。因此将美术学具的准备工作做好,才能保证美术课教学的顺利开展。美术的创造性、灵活性、多元性需要有多种工具和材料的配合完成。但美术教材方面的内容又决定了美术工具的选择,另外,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也常有偏好某种工具的现象。因此导致学具的功能展示受到一定制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导向作用,教师示范用的教具,有意无意提到的绘画工具,都会影响到孩对学具的选择。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开发出美术学具的使用功能,引导学生用足、用好美术学具。

常见的美术学具罗列起来大体可分为笔、颜料、刻刀、剪刀、布、纸、胶等,它的功能是通过画和塑将思想情感以美的形式展示给人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选用和发展学生所使用工具的物态功能反映学生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能反映学生独特的个性、气质、行为习惯,甚至他的潜意识。因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孩子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

下面谈谈我运用学具进行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运用学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而小学生又普遍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因材施教,让他在兴趣中掌握更多,同时,通过教师用美术教具示范或分析范画所用材料来引导学生欣赏而巧妙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

二、拓展延伸学具使用范围,让学生在学具的使用中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每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教师会把这一学期的教材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准备一个美术材料袋,里面准备了常用的美术学具,绘画工具的准备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或者油画棒、水彩颜料等。面对忘记带美术学具的学生,教师不要让他们产生无奈、失望的情绪,而是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发现其他学具也能表现出许多的艺术效果,教会学生灵活善用。学具中还有许多随手可得的学习用具,如铅笔盒中的修正液和小刀等,也可以成为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工具和材料。如:用修正液可以在彩纸上画出白线条,会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即简便又美观。还可以利用小刀在有色之上进行刮画,另外还有沙子、瓜子壳、果皮、蔬菜、树叶、花瓣等等均可进行艺术表现。同时延伸、拓展了学具情感功能的要求。

三、课堂上要求学生集体协作,团结互助。

有些课业类型材料较难准备材料,学生在准备材料时往往出现准备不足,材料多少参差不齐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会注意事先布置学生准备学具材料,同时自己也四处准备,力求材料充足,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到教学时,将全班学生收集准备的材料收集起来,再以组为单位,将材料发放到每组学生手中,每组集体制作。结果发现学生制作的作品均美观精致,比单人制作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学生从中学会了集体协作,发挥了团队精神,锻炼了集体的凝聚力。

四、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在运用学具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美术学具,或者到大自然中寻找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进行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美术学具的使用过程中,学具摆放要顺手、醒目,他能随手捡起工具继续工作,不要在他想开始作画时因为找不到工具而产生气馁。完成创作之后,学具盒可能会变得乱糟糟和脏兮兮的,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清理,保持合理的次序,画笔要清理干净,颜料拧紧盖子并摆放整齐,以免变干,要经常做到这些不容易,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心不在焉,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鼓励学生爱护清理自己的学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教师在教学美术时,必须将美术学具的准备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努力创造新的美术教具、学具,认真组织教学,及时总结经验。这样就能将美术教学工作做好。

附录:

1、参考小学美术参考书

2、参考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浅谈美术学具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 者:崔明霞 邮 编:262400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 篇3

一、创设情境,灵活使用教学具

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学习比较大小时,通过“看谁摆得对”、“我说你摆”等方式,我先让学生用手种的实物卡片或数字符号等摆出“6<7”、“7>6”,学生能在“<”、“>”的左右两边先摆出相应数目的卡片,中间摆上“<”或“>”符号,再通过“我说你猜”,让一个学生说出两个数字,另一个学生举起“<”或“>”符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

再比如学习加减法时,我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用喜欢的学具摆出相对应数量,然后再把两堆东西合起来(加),从一堆中拿走一部分(减)体验加减法的含义。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探索的好习惯。

教师教具的使用,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所以,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创设情境,让教师手中的教具和学生手中的学具一起动起来。我曾经这样引入一副信息窗:“小朋友,一年级和二年级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谁想去参加啦啦队?大家参加啦啦队的时候,不光要为他们加油,还要仔细观察看看谁知道的多,提的问题好。”接着,我利用投影仪把信息窗展示给大家,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画面,随后找到了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了数学问题。再比如,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用一个布袋把要认识的东西装进去,藏在桌子下,上课时用神秘的语气说:“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神奇的魔术袋,能变出很多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随后我拿出装饰精美的口袋,接连掏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让学生认识,为了进一步区分它们的特征,我拿起一个长方体边看边摸,边故意作出神秘的样子说,这个长方体藏着很多秘密,看谁先找出来,学生学老师的样子,很快找到了物体的特征。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为学生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自然,而且来源于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更能让他们牢固的掌握,形成表象。

二、注重学具教学的时机,归纳总结操作方法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实现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学生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答后又强调说:“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在“认识厘米”时,课内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的兴趣盎然。

可见,合理使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四、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

在教学中,操作的主体不同教具学具的选用应有所不同。教师演示的教具应大一些,便于全体学生都能看清,颜色鲜艳一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用的学具可简单一些,以免无关属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中要尽量采用活动教具,因为活动教具容易引起注意,容易被知觉,它更有利于使知觉的主体与背景分离,使主体更加鲜明。同时,活动教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便于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

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4

一、让学生自己做学具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也要让学生成为学具的制作者。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利用好学校所配备的与教材同步的学具外, 还要发动学生,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具的制作中来。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 变废为宝, 制作出更多切合学生学情、富有个性化特点的学具来。实践证明, 让学生参与到学具的制作中来, 更能为学生全面展现个性与特长提供宽广的平台, 更能激起制作与使用的激情, 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整体提高

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 有的学生制作了一个可以改变长与宽的长方形, 即将相交的两条边固定, 另外两条边可以活动, 这样便可以改变长方形的长与宽, 进而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其材料都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木条、铁丝、小棒等。材料虽然常见, 但是学生的创意非常好, 是学生智慧的结晶。这样更利于学生在课上展开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 而且学生制作学具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展现个性的时机, 而且也是一次极好的手脑并用的时机, 更加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让学生自己选学具

所谓选学具就是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发挥与选择的空间, 而不是给予学生固定的一个学具, 让学生据此来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具, 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从而展开创造性的探究活动。

如在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预习, 并根据小组学习的结果来制订方案, 自主地选择学具。这样并没有给予学生固定的学具来展开探究, 而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宽广的空间, 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从而使得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有的小组将圆柱侧面在白纸上滚动一圈, 有的将圆柱剪开, 最后都归结为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能够将这个长方形与圆柱联系起来。这样便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圆柱的侧面积就是底面圆的周长乘以高。

三、让学生自己用学具

让学生自主地用学具这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使用学具进行探究的过程中, 我们要少一些指令性操作, 多一些主动性操作, 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扶与放之间找准平衡, 成为指导者与启发者, 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的过程中能够展开主动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 根据自己的思考方式来展开探究。因此, 在学生运用学具的过程中我们要少一些限制与束缚, 不要扼杀学生的天性, 抹杀学生的个性, 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限定在条条框框内, 而要让学生有更多自由的空间, 让学生可以充分显现自己的个性与特长, 能够更好地运用学具。当然在学生自主运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与指导, 为学生运用学具展开自主探究保驾护航。当发现学生的思路背离教学轨道时, 我们可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转移到探索的问题上来, 并为迷茫中的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展现主动探究。

四、师生共同做学后反思

现代教学倡导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 不断总结成功, 吸取教训, 改善教学方法, 更好地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优化教学效果。那么在学生运用学具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 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学后反思, 只有将教师的反思与学生的反思结合起来, 才能使今后的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利用课末的几分钟在师生间展开口头交流, 也可以让学生写成数学日记, 记录整个学具的运用过程, 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 哪些地方存在不足;通过学具的运用掌握了哪些知识, 哪些并没有掌握;学具的选择是否合理, 思考是否深入等等。通过反思与充分的交流, 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具运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能够将学具的选择与运用真正与自身实际、与具体的内容结合起来;让教师能够把握好学具的种类与运用的时机, 更好地为教与学服务, 利用学具这个平台, 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自主探究,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 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构建, 由学会转为会学。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 篇5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 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三、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1.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2.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3.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四、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 篇6

一、在动手操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操作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 而是在学生手、眼、耳等多种感官的相互协调与大脑智力思维的密切沟通中逐步完成的, 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 在教师的指导下, 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 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 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学具的制作与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 这是由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一方面, 数学概念、数量关系与空间几何形式等数学知识非常抽象、深奥难懂, 教学中借助于学具的制作与操作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动态活动, 化难为易,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 小学生天生好奇喜动, 他们的注意力易分散, 思维能力比较薄弱, 通常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的操作过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使他们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时还可以协调学生手、眼、耳、脑的活动, 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开发智力, 培养思维能力.

二、学具改变了教师为中心的局面

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其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 教师无法强制或替代因此, 在制作与操作活动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也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而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制作, 让他们在动态的活动中自我去发现、理解和掌握,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们, 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 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的思维活动和谐的结合起来, 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具的操作, 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 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 共同制订解题计划, 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 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 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进位加法时, 我就让学生自己操作小棒, 个位上加起来满十了怎么办?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满十了要把10根变成一捆, 用橡皮筋扎起来放到整捆的里面, 即满十进一.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既知晓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又能把知识记得牢当然, 操作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放任不管, 由着学生的兴致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 而是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 让学生围绕着要求进行操作和制作, 并注意发现学生操作中遇到哪些困难, 适时加以点拨, 以调动学生操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有助于数学概念的形成

在低年级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 需准备的学具是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和实物.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实物或卡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实物或模型;钉子板和七巧板等.

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 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 (图片) 分成两份, 通过分图片, 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 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 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 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 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 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概念具体化, 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 并形成数学概念.

四、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例如:可根据不同的口算内容制作不同的练习板.用它进行口算练习, 不仅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如表内乘法口算练习板.制作时, 先将两个圆形剪下来, 然后切掉大圆中带有阴影的长方形, 把小圆放在下面, 用大头针或铁丝在“·”处钉住, 使两个圆都可转动.这样就可进行口算练习了.

五、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学具的使用, 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 他们知识视野较宽, 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 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必须把数学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和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平等看待.所以,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 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 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 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 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 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 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如课堂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己活动, 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并在摆弄过程中, 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 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 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 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 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 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 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堂上合理运用学具的作用 篇7

一、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部在北师大召开的“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数学课程相互关系”研讨会上强调指出:“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 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 又包括数学情感 (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 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 而后者我们过去对它却不够重视。我们必须把数学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和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平等看待。”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 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 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 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 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 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 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如课堂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己活动, 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 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 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 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 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 集中儿童的注意力, 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 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 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 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 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 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 用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 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 如42÷3, 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 (4个10) 平均分3份, 每份是1捆 (l个10) , 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 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 再平均分3份, 每份是4根 (4个1) , 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如果继续平均分怎么分, 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 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 数形结合, 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 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教学论中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 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 (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 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 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如教学圆锥体积, 让学生分组做实验 (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 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 证明V=Sh的成立。实验中, 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 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 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 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 要引导学生查找失败的原因, 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 继续进行实验, 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 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 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 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 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L和1000ml的关系时, 可分组让学生把l00ml水倒进1L的量筒中, 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 有的看刻度, 有的记录,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 需要一定的知识, 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 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 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 改变环境, 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精神状态, 一种综合素质。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 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 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教师就要通过学具,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 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 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 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 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 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 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 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 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 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 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 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既发现了新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 篇8

1 使用学具, 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 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 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 获得感性知识, 形成知识的表象, 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 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 可先让学生把8梨 (图片) 分成两份, 通过分图片, 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 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 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 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 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 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概念具体化, 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 并形成数学概念。

2 使用学具,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 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 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 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 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 用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 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 如:42÷3, 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 (4个10) 平均分3份, 每份是1捆 (l个10) , 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 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 再平均分3份, 每份是4根 (4个1) , 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 怎么分, 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 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 数形结合, 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 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3 使用学具, 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是突出数学本质, 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 变换思想, 对应、集合的思想, 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 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具, 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 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 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 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 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 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 等等。

4 使用学具,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 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 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 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L和1000ml的关系时, 可分组让学生把l00ml水倒进1L的量筒中, 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 有的看刻度, 有的记录,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5 使用学具, 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分米后, 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学习了面积单位后, 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

6 使用学具, 有助于形成“问题解决”意识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 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 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再学具, 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如:教学“乘法分配律”, 可让学生根据学具卡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的问题 (其中包括推导乘法分配律用到的问题) ,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抽出教学新知所需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自己解决问题, 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这样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掌握了数学知识, 同时“数学问题解决”意识得到了强化和培养。

7 使用学具, 可以开发学生智力

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 左半脑分管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右半脑支配左半身的活动。反之人的左、右半身的活动可促进人的右、左半脑的协调开发。左右半脑各司其职而又协同发挥作用。据研究, 人的大脑功能存在着很大的潜力, 一般人只用了脑功能的10%左右, 使用学具, 让学生动手操作, 一是可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二是通过左右手同时活动, 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8 使用学具,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999年5月, 教育部在北师大召开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数学课程相互关系”研讨会, 会上强调指出:“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 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 又包括数学情感 (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 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 而后者我们过去对它却不够重视。我们必须把数学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和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平等看待。”所以,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 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 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 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 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 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 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 篇9

关键词:数学课堂,效率,运用学具

一、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 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 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 获得感性认识, 形成知识的表象, 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 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二、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 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 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 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 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1. 学具的使用, 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 他们知识视野较宽, 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 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 动手操作, 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 (物化) 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 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 促使认识内化, 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 学具的使用。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 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 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 进一步归纳、验证, 形成数学结论, 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 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 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 共同制定解题计划, 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 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 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四、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是突出数学本质, 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 变换思想, 对应、集合的思想, 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 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具, 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 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 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 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 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 (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 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 这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七、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 篇10

关键词:学具;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84-01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枯燥性的基础性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如果仅仅采用口头讲解、习题练习等方式将数学知识、数学题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则不仅会使数学教学越发的枯燥,还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兴趣慢慢消减,使他们对数学望而却步,使数学教学效率大大降低。鉴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小学数学的特点,加强直观教学的实施,通过学具的合理运用开展相关操作活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以及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均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合理运用学具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谈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一、合理运用学具,让小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以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且都是课本上已经概括出的数学概念、性质和公式,

往往没有机会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对数学知识的形成不了解,使得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都不是很好。若能够对某些学具加以合理的运用,则可以让学生在借助学具进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发现,使他们良好的认知结构得以形成,使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例如,为了使学生对圆柱侧面面积公式加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相关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制圆柱,并在动手操作中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促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将圆柱侧面面积公式推导出来,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知其然且知所以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这样的数学教学活动才富有意义,才能真正使学生有所收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运用学具,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认识、理解和掌握

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学习到不少数学概念,若对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就会对其

数学概念的合理运用造成消极影响。而通过对学具的合理运用,可以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通过直观形象的事物来将某些感性知识获得,促使他们对相关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使他们在亲自参与中从事物的表象中将某些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来,使他们对某些数学概念加以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平均分”这个数学概念,运用学具——6个梨平均分给两个学生,并分成四种分梨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一人得0个,另一人得6个。第二种方案是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5个。第三种方案是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4个。第四种方案是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3个。然后鼓励学生一边讨论,一边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的动手操作研究出最佳的分梨方案。通过进行动手操作,学生明白第四种方案就是平均分梨的最佳方案。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使平均分这个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加以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形成数学概念。这样将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使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的数学概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三、合理运用学具,更好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实践提示,抓住合适的实际,向小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和数学教学效率。例如,通过借助某些学具,指导学生进行剪、拼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并在此过程中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在此过程中将转化的数学思想渗透给了学生,其产生的效果将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合理运用学具,发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诸如摆一摆、量一量、分一分等动手操作,使学生的思维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寻找出33-8的答案,其中每捆共10根小棒。通过进行动手操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彻底激发出来,都愿意动手动脑,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寻到算式的答案。通过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得出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先拿走3根,拿一捆拆开后再拿走5根,剩5根和两捆合成25根。第二种方案是把三捆小棒全部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总数中拿走8根,剩25根。第三种方案是从三捆中拿出1捆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13根里取走8根,剩5根和20根合为25根。虽然这三种方案所得出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但是还是需要问一问学生这三种方案哪个最简便,并请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仅得以发展,而且创新思维也得以激发,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得以提高,这样的数学教学活动才是高效的,不仅使学生在其中有所收获,而且使数学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具的合理使用,向40分钟要质量,在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所得、有所获得同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长进.论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J].教育艺术,2010(07)54.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 篇11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生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 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 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学具的运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注意通过合理运用学具,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亲自参与习惯,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在促进学生数学概念形成时使用学具

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许多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给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带来了学习困难。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学具,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可让学生从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 往往让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得以正确建立, 很好地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自身思维之间的矛盾。

例如, “平均分”是小学低年级数学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其含义, 我在为学生准备的学具袋中, 放了不同数量的花生豆 (花生豆的数量是能被一位数整除的) , 发给各小组, 提出问题:先数一数袋中共有多少粒花生豆, 再试一试怎样分, 你们小组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花生豆的数量就会同样多;如果一会儿在班上交流时, 讲得好的, 教师就批准你们小组的成员吃袋中的花生豆。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起来了, 各小组都积极尝试起来, 不一会儿就一个个跃跃欲试, 准备交流了。交流时, 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共有16粒花生豆, 每人分到4粒就会同样多。”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共有24粒花生豆, 每人分到6粒就会同样多。”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共有36粒, 每人分到9粒就会同样多。”此时, 水到渠成, 教师点拨:“像这样把花生豆分给同学, 分到的数量同样多, 这种分法就叫平均分。”通过操作学具, 学生牢牢理解了“平均分”的本质———每一份的数量“同样多”。

二、在学生理解数学算理时使用学具

算理是计算的原理, 是计算方法的依据。学生要能准确、迅速地计算, 必须既掌握算法又懂得算理。在教学中, 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 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然而, 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中我尽可能通过学具操作, 把抽象的算理化为具体可感的实物, 帮学生理解算理。

例如, 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 我就让学生拿出小棒来帮忙, 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又如, 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时, 我先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棒摆图形, 最多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还剩几根。然后根据自己所摆的图形, 列出算式。学生兴趣很高。然后, 我又让一名学生上讲台前摆图形。他用4根小棒摆了一把伞。在他没有摆完时, 我让其他学生猜想可能会剩下几根小棒。学生猜想出可能剩下1根、2根或3根。我又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很快说出剩下的不可能是4根或5根, 因为那样就可以继续摆一把小伞了, 结果会是小棒正好用完或剩1根。学生很轻松地得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 并明白了道理。

三、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时使用学具

数学思想方法, 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极限思想、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想, 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使用学具, 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例如,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 单凭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情境图, 学生还是不易深刻理解的。为达到更直观的印象, 课前我下载打印了圆的8等份图、12等份图、16等份图、24等份图、32等份图的大图, 发给全班五组学生, 让他们把手中的圆等份图剪下后再按照课本上的方法进行拼接, 并请每组推荐一位剪拼得最好的, 把自己的剪拼图粘贴在黑板上,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使学生发现:圆等份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接着,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就顺理成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 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成, 首次接触到了极限思想, 首次学习到了“化曲为直”这种独特的转化思想。

四、在解决疑难问题时使用学具

学生在做练习题时, 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无论教师怎样讲解, 有一部分学生就是茫然不解。此时如果借助学具, 则可化难为易, 使之豁然开朗。例如, 在长方体体积学习时, 学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球形, 它的体积变了没有?学生的回答, 有否定的, 也有否定的, 一时间争论不休。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问题, 我就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我让他们在每组的量杯中倒入水, 先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 放入杯中, 在杯上做上记号, 然后再做成球形、饼型、麻花形等形状, 放入杯中, 观察水面变化情况。学生恍然大悟, 同一个物体, 形状变了, 但是它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变的。如果不借助学具操作, 有的学生一时还真难认同这个道理。

五、在辨析易混易错内容时使用学具

数学上常常有一些令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知识。尽管教师对这些问题讲得声嘶力竭, 强调再三, 有些学生还是依然出错或混淆。这时, 我们可考虑借助学具解决问题。

比如, 初学面积单位时, 学生容易和长度单位混淆。怎么区别呢?我就试着通过学具操作来解决这个难题。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段细铁丝, 量一量它的长度。然后再把这段铁丝折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量一量它的长和宽, 并计算出它的面积。通过“量”“折”的操作和计算, 使学生懂得“长度一条线, 面积一大片”的道理, 从而明白长度和面积的含义不一样, 单位自然也就不一样。事实证明, 这个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下一篇:湖南省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