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应用数学教学

2024-09-12

学具应用数学教学(共12篇)

学具应用数学教学 篇1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努力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既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

一、利用学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上课前,让学生制作了不同长度的小棒;上课时,分小组让学生用这些小棒搭三角形,并分为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记录每次3根小棒的长度,同时思考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操作结束,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师生探讨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然后鼓励学生质疑,论证不能搭成三角形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其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利用学具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利用摆、拼、剪、测量、画图等手段,与教学内容协调一致.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之处恰到好处地使用学具,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利用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利用学具,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所以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合理的学具操作,优化课堂,借助学具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具有别样的精彩.

学具应用数学教学 篇2

摘 要 教具直观形象,有利于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中通过直观感知,加深理解,促进探究与交流合作,发展想象力,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初中数学“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为例,论述了教具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具和学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3-0084-03

前言

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对于数学来说尤为重要。而创设教学情境,教具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一方面,数学知识高度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需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发达。在教学中通过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尽快把形象思维转化和提升为抽象思维,促进理解和探究。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很少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只是凭着口头讲解给学生灌输知识,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自然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课程改革以后,这种教学状况虽然得到一定的改善,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开始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不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促进教学更好地开展,提高教学效率。而有些情境的创设,不是为了教学,而是?榱丝翁蒙?动有趣,表面上看似热闹,实际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成为一种无效情境。

2)脱离了教学目标。因为情境创设的目的不明确,很容易使创设的情境脱离教学目标,而情境一旦脱离教学目标,就失去了情境创设的意义,不仅不能发挥服务于教学的意义,甚至会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因素,浪费教师、学生的课堂有限时间。

3)重点不突出。情境创设一般在课堂导入以及解决重点和难点的环节时应用,而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中都处心积虑地创设,认为只有课堂上处处有情境,时时有情境,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淡化了数学的本质内容,而且不能有效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反而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4)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情境创设的形式很多,如谈话法、故事法、游戏法、唱歌法等,其中教具是创设情境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具的种类日趋多样化,既有传统教具,也有现代多媒体技术。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大部分教师热衷于多媒体技术,而忽视和冷淡了传统的教具与学具。虽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及动静结合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存在不利于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不足。如果过分依赖于多媒体,往往热闹过后留下没能让学生动手操作而进行探究的遗憾,使情境教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具和学具在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应用

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在编排上都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相配合,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并且要求采用直观式教学,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具和学具材料,促进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等,以较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等。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为例,介绍教具和学具在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能力:认识“三线八角”模型的特征,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的意义;能在简单的图形中对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进行辨认,并能够在给定的条件下对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进行判定和计算。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培养,促进学生发现及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三是解决问题:让学生熟练地识别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提高学生识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教学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

3)教学难点:从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4)教法与学法:本节课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具,并运用相关学具辅助教学,采取“情境创设―观察发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教具和学具准备:以多媒体交互平台及多媒体课件为教具,以三角尺、直尺、剪刀、纸板及双面胶等为学具。

教学过程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方式,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与讲授新课是密不可分的,导入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有利于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如利用多媒体展示两条直线相交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有哪两种类型的角,等学生回答是对顶角和邻补角后,再提出问题:这是两条直线相交,如果是三条直线相交,会有几种情况出现?请大家在纸上画一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二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

2)利用直尺和纸片等学具创设动手的操作情境。学生利用三角尺和直尺,开始在一张方形白纸上尝试作图,教师巡视指导。同时,要求学生互相讨论并比较作品,然后通过实物展台进行作品展示。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展示中,教师要注意寻找一些平时发言不太积极或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到展台来展示作品,并对成功的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和交流还有哪些方法也能形成新的图形?为什么能够形成新的图形?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要求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能够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是教师关注学困生,注重分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全面发展。

3)利用多媒体创设快乐情境,促进学生思考。创设快乐情境,有利于愉悦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在心情舒畅中放飞思维、积极思考。同时发挥多媒体技术动静一体的功能,通过闪烁,突出重点部分,创设快乐情境。如图1所示,两条直线AB、CD和第三条直线EF相交;或者说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其中,直线AB与直线EF相交构成四个角,直线CD与直线EF相交构成四个角。这样就构成八个角,就是经常所说的“三线八角”问题,请学生观察分析。

①观察∠1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并且分别位于直线AB、CD的相同一侧,这样的一对角叫作同位角(大屏幕投影,闪烁两个角作提示)。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请找出来。

学生回答:有,∠2与∠6,∠4与∠8,∠3与∠7。

②观察∠3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EF的异侧,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AB、CD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作内错角(大屏幕投影,闪烁两个角作提示)。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请找出来。

学生回答:有,∠2与∠8。

③观察∠2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AB、CD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作同旁内角(大屏幕投影,闪烁两个角作提示)。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找出来。

学生回答:有,∠3与∠8。

师:在寻找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中任选一对时,请你看看这对角的四条边与“前提”中的“三线”有什么关系?

生:两个角在同一直线上的边所在直线就是前提中的第三线。

师:前提中的第三线叫作截线,大家比比,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好又快?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多媒体创设快乐情境,以利于学生观察。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适当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体现学习的主体性。

4)创设动手动脑的合作情境来制作风筝。要求每个小组准备纸板一张,由第一小组负责;细竹片三根,由第二小组负责;彩笔一只,由第三小组负责;双面胶三段,由第四小组负责。各小组按照屏幕上显示的风筝图像制作完成,再按顺序标注8个角,然后分别指出其中所有的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先是在组内交流,然后组间交流。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并适时指导,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动。然后让各小组代表分别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指出一组位置关系中的两个角。最后由教师点评,指出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其他学生解释原因。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促进学生动手实践、人人参与;二是通过生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三是分组展示,集体讨论,促进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5)创设游戏情境,巩固知识。在学生合作自制风筝之后,可要求学生把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放在同一平面内,观察其构成的一对角是什么角。还可以让学生用两只手的手指进行对接,看是否能构成同位角和同旁内角。

这个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的游戏情境,既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思考,实现富有个性的学习,巩固基础知识,又能促进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语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利用学具辅助教学

由于小学生处在心理还不成熟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但是又是充满好奇心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教学,这就离不开对学具的运用。运用教学学具进行辅助教学,是有着其独到的优点的:一是借助教学学具,能够更好地挖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所讲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初步判断对知识做出总结,教师借助学具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具体应用,对学生起到启发作用。二是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教学中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教师运用学具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既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增加自己的动手机会和能力,帮助他们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逐渐应用于实践之中。这对于学生积累足够的经验有很好的帮助。例如:在讲到《周长的认识》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三角形模板、正方形模板以及跟模板周长长度一样的一根红色绳。告诉学生:“老师可以把红绳绕到这个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边上,大家能够想到什么问题呢?”这样引导学生知道这个长度是一样的,就是形状不一样。三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具的应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组进行学习和竞赛,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能激励学生挑战自我和提升自我。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展示出来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学生在互助学习中所进行的探索和交流、思索与钻研,都是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的。

创设性设置任务

对于教具运用的时机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在课前为学生有序发放学具。由于小学生在不同阶段中的学习任务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对学具和学具袋的发放要安排好时机,要在课前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给学生发放学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相应的阶段得到相应的学具,又能避免浪费。例如:学生在学习角度问题时,就可以利用学具里的三角板进行教学,提前向学生发放教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第二,利用课间时间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由于课堂讲授的内容,有些学生不能一次性理解和消化,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利用学具进行反复练习和操作,以加深课堂内容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为学生设置任务,利用学具向学生传授知识。

例如:在讲解大于和小于问题时,可以将数字摆放在两边,让学生在思考过后作出选择。又如:课堂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难点,可以利用教学学具在课下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第三,课后延伸和巩固运用。由于学习内容的固定性,对学具的发放也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但是学生的好奇心不仅于此,课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依然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后时间鼓励学生对学具进行探索,以扩宽学生知识面;也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制一些小学具,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增加了学习兴趣。

有效设计的作用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学具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氛围。学具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在教学应用中也是需要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对学具的应用主要应该注意这几个问题:保证学具数量充足,考虑到意外情况的发生,保证足够学生使用;对学生的座位安排应该合理有序,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除却讨论时间之外,其他时间都应该保持安静,以助于学生思考;教师应该巡回走动,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二是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引导学生进入状态的标志性语句。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成果的,因此,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指示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开始进行教学前,要对学生进行有关学具的介绍,并且提高对学具应用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和使用,以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开发。三是督促学生对学具的使用要符合规范。由于学生比较好动和充满好奇心,难免会对学具充满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使用方法的展示,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监督,对错误之处要进行提醒或者帮助改正,不能忽视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学具,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及时对教学方式和教具进行更新,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对教具的使用应该富于多样性和可塑性,要能够为教学服务,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实现教学效果。

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

一、利用学具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喜欢刨根问底, 这一点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同样如此。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具有理性思维的学科, 好奇心理的存在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 也是促进逻辑思维不断完善的重要推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教学方法, 将学具的应用科学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实践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使小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感受, 提高学习兴趣。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1~5 的认识”为例, 教师在讲解1~5 的数字时, 不要过于急切地直接进入数字讲解的主题, 而是应当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考虑在内, 引导小学生运用手中与特定数字表达的数量相一致的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例如学生针对数字“2”可以摆出教师批改作业时的“差号”和“对号”, 用3 根小棒可以摆出三角形, 4 根小棒可以摆出四边形等, 在此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提出特定的一个数字提问学生该数字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 在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 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分析和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操作和学生主动验证理论知识, 无形中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不仅认识了数字本身, 更认识到单个数字的组合意义, 即每一个数字都可以用其他的数字之和或者数字之差表达出来, 为更好地展开加减运算打下基础。

二、利用学具帮助学生在思维认知上透彻理解新知识

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纯粹理性化的公式计算, 其中也包含思维上的感性认识,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不能够局限于表面, 而是应当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前提条件下, 透过表面现象探究本质内涵, 并找出特定的规律性内容。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 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 如果直接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 而在此时运用学具就可以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巧妙结合, 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主要有以下两种学具操作形式: (1) 验证性操作形式, 学生通过运用学具来验证教学中提出的假设性问题是否成立的操作就是验证性操作形式, 在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提出假设, 这种假设是对未知知识的一种猜测, 而这种猜测正是开展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探究心理的表现, 每一项理论知识的诞生都是在猜测中逐渐萌芽并最终成型的, 从小学时期开展重视利用学具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心理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具的应用无疑为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供了良好的触发点; (2) 发散性操作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操作形式重点突出的就是操作方式的多样化, 运用各种多样的操作方式来得出一致的结果, 并从众多操作方式中找寻出最佳的操作方式是现代教学开展的重要思路, 这样的操作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 使学生能够在拥有自己想法的基础上直接在实践中进行操作, 推动思维在不断地操作应用中得以完善。

三、鼓励学生自制学具, 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小学生与外部世界的事物接触较少, 整体来说, 其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其内容更是具有较高的抽象性,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如果不借助外物的辅助和引导, 小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数学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的, 对于知识的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形成一种固定思维, 导致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逐渐僵化。在运用学具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能够对理解理论知识产生积极作用的学具, 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操作实践, 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活力, 进一步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中“图形的变换”为例, 教师在讲解“轴对称”和“旋转”时单纯依靠教材, 学生不能有效地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能充分表现出“轴对称”和“旋转”图形特征的学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 就会在脑海中主动根据理论知识的描述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型, 进而落实到学具制作中。在学具制作完成之后, 学生再用学具的演示来验证自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加以巩固,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总而言之, 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 认识到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时有效地结合学具完成教学, 将学具的价值充分发挥, 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获得更加深刻的、形象的认识, 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激发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自制玩学具在幼儿教育的应用论文 篇5

在现代生活的环境下,幼儿本身是非常好动的,而对于他们的知识教育也成为了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因为这群孩子很难听地进去,几乎很难安静地在同一位置呆够5分钟,导致幼儿教育的实效性相当低。而且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如果长期引导幼儿在原位置静坐,并且听教师进行讲课,很容易使得幼儿对整个课堂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对于幼儿的教育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不能过于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尤其幼儿的自我控制意识十分弱的时候,教师应当针对他们的兴趣和生活方式去创作出一些合理的学习活动。毫无疑问,自制玩学具就属于其中的一种,而它对幼儿的诱惑力也相当大,能够使得幼儿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活动过程中,并且不会感到丝毫的枯燥乏味。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给予幼儿实时的引导,毕竟他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很难掌握过多的操作技巧,容易使得后期的玩学具制作出现较多的问题。在自制玩学具的过程中,幼儿也可以与其他的幼儿进行沟通和联系,甚至一起完成玩学具的制作,提高彼此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虽然整个过程是一个游戏的过程,但是事实上,它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本身存在于实际的活动当中,不需要教师进行重复的讲解,整体的实效性相当高。

3.2加大自制玩学具的创新力度,使得幼儿不会对玩学具制作失去兴趣

新时期的自制玩学具活动,除了要有必须的操作性以外,还需要有较强的思考性和探索性,不可以让幼儿过于简单地将其制作出来,否则会让幼儿感到十分乏味,不会对这一活动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之所以要有探索兴趣,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可以切实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对玩学具的制作和创新,幼儿可以充分激发自己的思考能够,主动对整个过程进行探讨,进而提高幼儿教育的实际效益。为此,教师不妨在自制玩学具的活动当中,积极引入一些创新型的玩学具类型,可以进行随意的组装,并且最终的结果也不会过于局限,而是多种多样的,进而使得幼儿的积极性能够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教师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幼儿的操作加以合理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了解每个不同的操作会使得后期的制作成果有着很大的差距,进而努力改善自己的每一步操作,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4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新时期的幼儿教育而言,自制玩学具属于十分有趣的教育内容,它能够以活动的形式充分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引入一些创新型的玩学具自制游戏活动,努力去完善相关的制作流程,使得幼儿能够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实际的教育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小丽.浅谈幼儿品德教育在自制玩具过程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01):228.

[2]张燕萍.浅谈自制玩教具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学周刊,(28):200.

[3]孙忠梅.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探究[J].学周刊,2014(05):234.

[4]刘智成,边霞.幼儿教师教学责任的内涵、冲突及其实现―――兼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规避[J].教师教育研究,2014(01):28-33.

学具应用数学教学 篇6

关键词:教具学具;数学探究;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70-1教具、学具,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理解,提升学生抽象思考能力的主要方法。新课程下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应用教具、学具。实践证明,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当中的教具、学具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实现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和做题效率的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教学要求多多注重教学工具的运用,把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内容表现得有趣,从而增强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搭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逻辑思考结构。这样一来,数学教学会变得灵活高效。

一、融入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够迸发出主动的热情,对于新知识才有积极的动力。而学生只有自己亲身参与探究才能真正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设计情景让学生有探究数学的机会。教学模具的运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在初中课堂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具、学具教学,可以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思考压力大的时候,教师利用教具、学具代替思考,让学生进行大脑的休息,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优势。比如说,在“统计初步”的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几个组,每个组准备一个暗箱,里面放入黑色球20个、红色球10个、黄色球1个。在数学课堂中就可以让学生随意拿出3个球,在表格内记录球的颜色个数,让其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从而体会概率的概念,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模具的运用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初中数学的课堂应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过度到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具,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游戏、竞赛,并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其中并体验数学的魅力,从而在收获快乐的基础上收获知识。再者,教学模具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得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

二、亲自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利用教具、学具来教授新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毕竟是需要学生有强大的思维能力的学科,总体来说,数学比较难。如果课上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述,那么学生便不容易真正掌握知识。所以,在某些较难的数学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学具简化知识。

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学模具,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直观的知识供学生接收并学习。比如说圆锥的形成,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拿出直角三角形,然后绕着任意直角边旋转180度即可得到圆锥体。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通过课堂实践,以娱乐的形式展现出来还能提升学生对该科目的兴趣,提升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授数学时,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模具,创设与数学有关的教学情境,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会数学。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概念的引入都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课堂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模具的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拓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一名学生应该必备的,但是相关的课本知识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所以,若想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多为学生设计情景,让学生在创新的情景中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借助模具的运用。当然多媒体这一教学模具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教授课本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如今科学十分发达,只有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教学,高效教学。比如“蚂蚁怎样走最近的问题”:在一个圆柱体的底边A处有一只蚂蚁,在以A点为切面的对角B部位有食物,如果蚂蚁想吃B点部位的食物,它怎样走的路线是最短的(只能在圆柱体表面爬行)。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运用flash动画演示,使得问题生动形象。多媒体展示后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学具——一个纸张围成的圆柱体,通过展开之后利用“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定理画出路线。数学是一门需要强大思维能力的学科,总体来说,教具、学具的应用可以降低难度。如果课上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述,那么学生便不容易真正掌握知识。

学具应用数学教学 篇7

一、加强数学学具教学,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与教学具的操作和实践密不可分, 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一个学习新知的历程, 还能运用教学具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小学数学中几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来对图形进行认识。对此,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具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在操作训练中多观察, 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各个感受器官的协调与活动, 促使学生形成具体事物在头脑中的全面反映, 通过建立表象促进想象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 在教学 “体积概念”这一章节时, 教师可以选择橡皮泥作为教学具,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指导学生用橡皮泥塞满底部有洞的空盒, 将一长方体的柱体插入橡皮泥中将其从洞中挤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观察, 启发学生认识到物体占有相对的空间。基于此, 再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观察身边的教学具 ( 文具盒) , 提问: “哪个物体所占的空间最大?”最后给出数学知识概念, 物体占空间大小即物体的体积。这样, 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数学动手操作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初步空间思维能力, 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灵活运用教学具,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手段是一种以语言教学为辅, 学具教学为主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形式的动画来直观形象地呈现课堂教学知识要点。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一个新奇的玩意儿, 几张充满动画的图片, 都足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进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还能激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的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在潜能, 转变传统的学习, 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从课堂效果来看, 灵活地运用教学具, 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中自由学习, 更能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更多的学习技能。如: 在授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章节时, 教师可以灵活利用A4 纸进行教学, 先让学生将纸对折叠一次, 明白折叠后的纸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在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后, 再让学生自己设想并实际操作还有哪几种折法可以得到原来的一半, 即二分之一。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从而探究解决新知识的方法。这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进行创意地思考, 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注重学具教学时机, 发挥教学具启迪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具最为重要的是操作过程, 它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 并简化难点, 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过程, 有利于学习与掌握。基于此, 学生对操作方法加以归纳与总结提炼,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会各种计算方法, 掌握数学学习中的运算法则, 达到质的飞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合理运用各种学具自主动手操作,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 通过教学的操作,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与研究知识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时机, 强化学生动手实践, 还应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学具的启迪作用, 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通过直观的教学具与实际操作, 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概念,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其探究创新能力, 提高其学习能力, 促进其全面发展,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 教学具的应用不仅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因此, 教学具操作已经被众多教师广泛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并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认可。据此, 本文旨在用科学的态度研究与探讨教学具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教学具,小学数学教学,价值分析,思考

参考文献

[1]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3.

学具应用数学教学 篇8

一、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鲜明的环境

学生的自主学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主体精神、探索意识,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中学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是相对的自主,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学具是供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动手实验的器材、操作或活动使用的用具材料等,因此学具的使用更强调学生是操作的主体,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有利的学习条件或环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获得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在《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探究气孔与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探究蚯蚓对洗洁精稀释液刺激产生的反应》等教学中,当学生看到丰富的、鲜活的生活材料,如萝卜、土豆、菠菜、小番茄、花菜、苹果、绿豆芽、韭菜、吊兰、百合、辣椒、蚯蚓等直观感性材料呈现在他们面前,可以供他们观察、触摸和使用时,学生的眼角洋溢着主动学习的渴望。在《探究几种常见食物热量的差异》《探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教学中,当多种多样的实验器具,如纸杯“炊具”、打火机、注射器、气球、酒精灯、锡箔纸、试管等实验物品呈现在他们面前,供他们观察、操作和探究时,学生流露出要马上去解决问题按捺不住的激动。在《模拟探究胸廓容积变化与肺容积变化的因果关系》《探究神经元的结构》等教学中,当学生利用熟悉的生活材料和玩具,如橡皮泥、毛线、自粘性贴纸、软磁贴、毛根玩具、图表卡片、手机、电线、塑料杯、V形塑料管等,制作学具模型进行探究时,学生会情不自禁、毫不掩饰地发挥着自己最大的主动性,释放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和智慧,乐此不疲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学习问题!

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结构

制作模型是学具开发的一种类型。《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模型制作”可以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模型学具具有简易、科学、新颖、直观、实用等特点,能够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的事物和过程,可使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清晰呈现,使零散的知识逐渐系统化和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准确含义,进而准确利用。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其中“呼吸运动”的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而解决此概念的重难点主要是帮助学生弄清楚胸廓容积和肺容积变化的因果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学具———简易透明呼吸运动模型(如图1),该学具的制作材料为:一个体积约300毫升的塑料杯、一个医用塑料三通管、一只一次性橡胶手套、两个小气球、橡皮筋、少许橡皮泥或黏性土、剪子等。该学具制作的优点:(1)材料易取、实用安全。该模型制作材料在淘宝上或超市里都能买到,价廉物美,性能稳定。(2)简单美观、科学新颖。尤其是该模型用到了医用塑料三通管,用其来模拟气管和支气管,制作简单,既降低了学生制作学具的难度,又提高了学具的科学性。(3)效果直观、生动有趣。该学具模型可以形象地模拟膈肌的变化、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化难为易,使教学变抽象为直观,利于突破重难点,适于探究式教学和评价。该学具帮助学生建立如图2所示知识结构体系。

三、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具的开发为探究实验教学的创新开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动力源泉。在创新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时,学具不仅是实验器具的创新,常常伴随着实验内容的创新、实验方法的创新和实验手段的创新等,整个探究过程蕴含丰富的创新思路,潜移默化地启迪着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定性的验证性实验。为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本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即以突出定量实验的探究设计思维为主线。设计如下:(1)取等量、适量的白萝卜、土豆、菠菜、花菜、橘子、豆芽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作为实验材料,4人一组,每两组同用一种实验材料,并设置对照实验A和B,一份用新鲜的实验材料,一份用煮熟的同种实验材料。(2)将黑色塑料袋改为用同样330毫升规格的白色饮料瓶并加盖密封(放入绿叶的塑料瓶用黑色布包裹)。(3)实验时,用两个50毫升规格的注射器分别从装有同种实验材料(新鲜的和煮熟的)的两个饮料瓶中抽出40毫升气体,然后分别注入到两个装有10毫升澄清石灰水的小瓶中检验。在本节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分析,对每种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精确性进行判断。当学生发现设计方案、实验步骤等存在不当时,就会主动地设计出改进、替代的实验方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目标量转化为可测的量,引导学生自主地去选择需要的学具材料,从而形成最佳的定量实验方案。

四、丰富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对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需要真实的数据,一方面,只有在新颖、简单的情境中才能排除其他干扰因素,评价出学生的真实探究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需要选择适合的评价载体,这种载体应该与教材内容无关。因此可以以“探究工作单”、实验材料等学具为抓手,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现场评价和延时评价。这种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实验操作来完成探究和评价的方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笔试评价,使学生的探究能力“看得见”,丰富和完善了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评价模式的创新。

如《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物质条件》(工作单见附件)的具体评价实施过程为:(1)明确任务要求,学生要限时完成实验操作,并把探究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写在探究工作单上。(2)学生要经历科学探究的全部过程,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3)学生要完成探究工作单中的书写部分。(4)教师收交和整理学生“探究工作单”,然后对学生的探究工作单进行延时评价。

总之,新课程理念期待教育者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生物学学具的现实内涵,以发展的眼光全面审读它的价值取向。重视学具的科学开发和使用,可以使中学生物学教学更具有科学性、教育性、直观性、趣味性、实用性,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

附:《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物质条件》工作单

【背景资料】

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利用面粉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发酵。

【实验提示】

实验证明,室温下,10毫升活化酵母菌溶液和2毫升营养液充分混合均匀,静置5~10分钟可以观察到气泡。气泡的有无是判断酵母菌是否发酵的依据。

【提供的实验器材】

具有活性的酵母菌溶液、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清水、量筒、滴管、试管、标签纸。

【任务要求】

请根据背景资料和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一个可探究问题,完成工作单并进行实验。

(1)提出问题:____

做出假设:____

(2)写出实验设计方案或实验步骤(可文字表述、画图或设计表格)。

(3)完成实验并收集和展示数据(设计观察用的表格,记录实验现象)。

小学数学学具操作的思考 篇9

一、根据教学内容, 恰当安排学具操作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心灵而手巧, 手巧则心灵, “手指尖”、“手巧”就是指操作技能。在双手动作时, 由手到脑, 存在着高速信息双向传输途径, 使手脑同时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 让学生运用学具操作是思维的基础, 思维则促进操作能力的发展, 而操作是为了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综合, 是为了在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因此, 指导学生运用学具操作要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着眼, 不能为操作而操作。

二、根据教学的实际, 合理安排学具操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中, 只有把握恰当的时机,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兴趣, 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来说, 要把握住三个时机。

1、进行图式对照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

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 通过复习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 提出:能不能把梯形也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那样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或一个平行四边形, 或一个三角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此时学生欲求解而不能, 处于“自我需求”的状态, 教师把握住这个时机, 引导学生用旋转、平移的方法, 采取图式对照, 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在学生感到精神疲倦时进行学具操作。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后, 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片, 把它折出面积相等, 形状相同的4份。人家兴趣来了, 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学生其他折法, 而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吗?造成了悬念, 激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思考、尝试, 又得出了3种折法。这样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课中学生的精神疲倦。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 设计学具操作步骤

小学数学是按照儿童“感知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认知规律进行编写的, 在指导学生学具操作时, 我们必须从遵循这一规律入手, 精心设计学具操作程序, 使动手操作, 动脑思考, 动口表述相互结合, 从而培养学生动作、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学具操作程序大致可分四个步骤:

1、明确要求, 作好操作准备。

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 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 展现操作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以分步定向指导, 逐步完成操作的策略, 以求实效。

2、动手操作, 充分感知表象。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时, 让学生按照使用量角器的要求, 分别量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算一算,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再接着让每个学生用纸片做一个正方形, 并沿着对角线折过去, 得出一个三角形, 然后将这两个三角形重叠, 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让学生小组讨论, 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否都一样?是否都是180°?最后, 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 拼成一个角, 正好拼成一个平角, 再想一想说明了什么?这样, 把操作与思维, 思维与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充分感知表象。

3、动口表述, 加深对知识及操作的理解。

如上述, 在学生每一次动手操作后, 必须让他们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认识过程, 请同学们评议, 教师适当点拨纠正, 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 既能把外部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4、动脑思考, 形成认知结构。

借助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篇10

一、寓教于乐, 学具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指引者。小学生个性活泼好动, 只有在兴趣的带领下, 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全面提升。使用学具, 让数学课堂有条不紊;寓教于乐, 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也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

例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 我事先给每个学生分发四根小棒, 此时, 有的学生感到奇怪老师为什么要发四根小棒呢?我适时提出问题:“用你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以此开始讲解此节课的内容。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欲望, 又不浪费教学时间, 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时, 可以借助小棒, 长短不一的小棒, 学生自己拼接, 发现规律。例如:“认识图形”, 可以让学生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积木中发现这些图形的规律, 相同点、不同点等。通过玩耍的形式, 让学生快乐学习, 培养理性思维。

这样, 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了学具的功能, 把“乐”和“学”二者有机地融汇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 以动手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学数学的兴趣。通过学具的运用, 让孩子们有目的、有意义、有趣味的操作, 将外化动作转化为内化的“动作”, 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 将一些抽象关系的理解变成一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玩得有趣, 学得有序, 有很多不易被孩子们理解的数学关系就在玩中轻松的解决了。

二、动手实践, 学具发散学生思维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有俗话说:眼过百遍, 不如手过一遍。小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过程中, 才能真正领会问题的认识过程, 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探索出新的问题, 获得直接体验。

例如:在二年级刚学习小学数学除法中, 通过借助学具——小棒, 让学生自己学习如何了解和应用除法解决问题。8除以4结果是多少?有的学生画4个圈, 每个圈轮流放1根, 再循坏, 有的学生先分成2份, 再分成2份。通过动手实践分析, 深入理解知识, 提高课堂效率, 也能发散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在探究中提升。

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 用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 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 如:42÷3, 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 (4个10) 平均分3份, 每份是1捆 (l个10) , 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 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 再平均分3份, 每份是4根 (4个1) , 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 怎么分, 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 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 数形结合。

借助学具, 动手实践, 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 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通过学具的作用,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探讨,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轻松地解决学习余数、平均数等问题。

三、问题探究,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是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在自由的思维空间中成长, 不受思维束缚。学具的引用, 让学生摆脱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拿着手中的学具分析书本知识的由来, 从而自主探究和挖掘, 找出思维创新的源泉, 最终快速而高效的学习, 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与思维联系起来, 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在动手中、探索中“再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五年级数学 (北师大版) 的《组合图形》一课中, 我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学具, 即: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长四边形等各种图形, 在进行新课时让小组合作摆拼图形, 看看哪组摆拼的图形最多, 顷刻之间,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只见同学们纷纷动起手来, 不一会儿每个小组都摆出了两、三个不同的组合图形。

例如:在“认识正方形”的学习中, 如何让学生了解正方形的特殊性, 就可以借助正方形纸片, 通过引导学生“玩折纸”的游戏, 让学生在各相邻边相等、对折2次后重合、一边与其他三边长都相等这些方法中找到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特殊性。这样, 经过大量的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活动后,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 又在活动情境中结束。学生个个动手, 人人参与, 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 有效的学具应用, 正如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找到了可以借用的船只, 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学具的辅助作用, 提升学生兴趣, 感悟学习过程, 体验认识过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探讨。借助学具, 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也能够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学习数学, 从而不断发散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健全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摘要:学具, 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学具提供动作的基本条件, 借助学具的作用, 让学生在形象化、实物化、模型化的教学氛围中感知知识的奥秘, 触碰数学的新奇, 领略不一样的风采。

关键词:学具,有效性,小学数学

参考文献

[1]上虞市丰惠镇三溪小学郑维荣.《用是为了更好的学——小学数学课堂学具使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2010/9/5.

[2]铅山县小学数学王俐工作室袁达洲.《浅谈小学数学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2013-10-4.

简易地理学具的开发与应用 篇11

一、肢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一天下午,我正带领学生学习“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枯燥而抽象的知识让学生昏昏欲睡。在讲到“地球的自转方向”这部分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举起右手,竖起大拇指。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接着,我说道:“其实,我们的右手就是一个最直观、最简单的学具,大拇指表示北极,其余4个手指指示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从赤道上空看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如下图所示)。”这时,学生突然眼前一亮,轻而易举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肢体模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实体学具的开发与应用

1.三角板指向标。

一些学生对“怎样在地图上正确辨认方向”感到困惑,对此笔者引导学生在透明三角板上用记号笔画了一个指向标(如右图所示),然后将透明三角板放在地图上,这样就能准确辨认方向。

2.等高线模型。

在教学“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与学生共同用红色的电线制作“等高线圈”,然后把这些“等高线圈”从大到小用细线串起来,制成了一个直观的等高线模型。当挑起模型时,一个立体的形状就出现了(如右图所示);当放下模型时,就变成了等高线地形图。这时,学生就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程度来判断具体的地形部位和坡度的陡缓了。

3.太阳直射点移动和昼夜长短变化模型。

太阳直射点移动和昼夜长短变化模型(如右图所示)是在透明塑料板上填涂颜色而制成的,塑料板通过“地心”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可以绕“地心”旋转的模型。箭头代表太阳光线,白色代表白天,黑色代表黑夜,旋转塑料板可以带动箭头移动,而箭头指示的位置就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这样就能形象演示太阳直射点移动和昼夜长短变化。

4.板块运动碰撞和张裂运动模型。

加强学具操作优化课堂教学 篇12

一、加强学具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根据儿童喜爱自己动手摆弄、尝试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地适当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数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既可以集中注意力,又能乐意去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也能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更好地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教学几减零时,我首先在黑板顶端贴上有3个苹果的苹果树卡片,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摘苹果,这位小朋友摘不到,跳呀跳呀还是摘不着,惹得哄堂大笑。这时,我要他回座位,然后问:“刚才这位小朋友摘到了几个苹果?”同学们异口同声:“一个也没有摘到。”我又问:“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呢?”同学们说:“用0表示。”我再问:“现在苹果树上还剩几个苹果?算式怎么列呢?”同学们回答:“树上还剩3个苹果,3-0=3。”这样,学生们从直观演示中明白了几减零仍得几的道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具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理解概念的能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通过思维才能实现,而思维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能逐步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理解每个数的组成,这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是极其抽象的。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我让学生运用实物动手操作,以达到教学目的。

(2)通过学具操作,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学具操作是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的手段,在计算教学中,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形成数量变化表象,有利于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

例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中的36-8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36根小棒(3捆和6根),从中去掉8根,用以前学过的减法,6根减8根不够减,怎么办?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并自己想办法。通过操作,有的学生想到:打开1捆小棒,和6根合起来,从16根里去掉8根,把剩下的8根和没有打开的2捆合并起来,是28根。还有的学生想到:打开1捆小棒是10根,减去8根还剩2根,与刚才没打开的2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28根。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灵活掌握口算的技巧,从实践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既让学生掌握了退位减的口算方法,又发展了计算能力。

(3)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能力。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尚不丰富,对看得清的、摸得着的事物接受起来较快,但在抽象的文字叙述的应用题解答中,困难就比较大了。于是,我充分利用形象化的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在观察数量关系的变化中正确地理解题意。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时,我首先让学生在课桌上摆小棒,第一行摆了2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学生动手操作以后我提问:“要知道第二行摆了几根小棒就是求几的3倍?也就是求几个2根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就清楚了。在这个基础上分析题意、画出线段图,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

三、加强学具操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方法去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用梯形学具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两个梯形重叠旋转后,使红色梯形的上底和白色梯形的下底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操作他们很快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进而得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对公式有了深刻的理解。

上一篇: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下一篇: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