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运用学具(精选7篇)
有效的运用学具 篇1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而小学生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用学具来引导学生学数学, 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是由数学的学科特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学具形象直观, 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转化为直观而形的动态活动, 可使学生在直观的学具操作中获取第一手的感性材料,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主动, 更加有趣, 更加有效。
一、制作学具,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唯有建立在学生浓厚兴趣基础之上的学习, 学生才能学得主动, 学得积极, 这样的学习才是成功的。而通过让学生来制作与操作学具, 更加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天性, 更能激起学生制作与运用的激情, 让学生爱上操作, 爱上学具, 爱上数学学科。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 画一画、剪一剪、切一切、做一做, 来亲自制作各种平面图形、立体模型等。而对于如何制作, 教师不要做过多的限制, 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与空间,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制作富有个性色彩的学具。这更加符合学生的天性与特点, 自然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制作热情, 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学具, 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初级阶段, 是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学具的做与用, 可以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形象, 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中认真思考与观察, 进而从中获取直观而丰富的感性信息, 为上升为理性认知打下基础。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 如果只是采用教师单纯的讲解与演示, 学生的认识只能处于表面层次, 而并不能深刻地理解。而让利用身边的学具来展开自主探究, 学生亲自动手, 来剪一剪, 折一折, 画一画, 比一比, 学生就可以从大量的操作中来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 在教师的启发下经过自身的思考与思维就可以上升为对这一知识点的规律性认知。这样, 学生对于知识点不再是机械的记忆与运用, 而是深入本质的理解, 可以更加灵活地加以运用, 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多个不同长度的小棍, 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 任选三根小棍, 看能否组成三角形。这样, 学生可以在从大量的操作中深刻地理解与抽象得出只有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 学生的理解就更为深刻, 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
三、手脑并用,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就必须要将学生的手与脑结合起来, 利用数学学科操作性强与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手脑并用, 在动手中思考, 在动脑中操作。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展现个性, 释放潜能, 让学生能够的思维更活跃、更有深度, 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时, 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制作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柱体与圆锥体, 然后让学生来思考各种圆柱圆锥形的冰激凌售价一样, 哪个更划算。这样, 学生自然就会出现不同的意见, 此时引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计算出圆锥体的体积, 引出探究的主题。在引导学生做各种猜想的基础上,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将圆锥体与圆柱体结合起来, 进而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手中的学具来展开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圆柱的体积, 通过将圆锥放入水杯, 将圆锥装满水倒入圆柱等计算出圆锥的体积。通过比较与分析进而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 引导学生快乐学习、主动探究, 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与探究空间, 更加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团结协作, 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所倡导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 是以小组为单位所展开的共同探究, 能够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 更加利于开展有深度的探究, 解决以往个体学习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更能突出学生在整个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 积极的探究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 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学会合作, 学会协作, 这同样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与技能。不管是学具的制作还是操作过程, 往往并不是学生一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 而是要通过学生之间的积极合作, 小组成员共同努力, 方能取得成功。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圆柱与圆锥模型, 课上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互动探究, 大家一起来制作模型, 操作学具, 一起来展开互动探究, 分工明确, 团结合作, 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学生群体的共同力量来顺利地完成探究。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要充分运用教学具, 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 这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更具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教学具,高效课堂,快乐学习,数学思维,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志国.浅谈小学数学学具的使用.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2) .
[2]孙瑞华.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科技创新导刊, 2015 (15) .
有效的运用学具 篇2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1.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
有效的运用学具 篇3
一、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具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中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3-7怎么算?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3根小木棒(每捆10根的2捆,加上3根分散的),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想一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已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7根不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
(1)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20根,与散开的3根合起来是23根,从23根中直接拿走7根,剩下16根。
(2)从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7根,剩3根,与剩下的1捆加3根合起来是16根。
(3)将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3根合起来为13根,从13根中拿走7根剩6根,与一捆合起来是16根。
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已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教师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比较好的算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不能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已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提示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
(4)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
(5)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让学生从学具操作袋取出1个圆柱、3个不同的圆锥,并分别将圆锥标上1、2、3,(圆锥1与圆柱等底、等高,圆锥2与圆柱等底不等高,圆锥3与圆柱等高不等底)教师出示以下实验要求:①比一比,把每个圆锥的底面、高分别与圆柱比一比,并在实验表中填入“=”或“≠”。②猜猜看,如果分别用圆锥1、圆锥2、圆锥3盛水注入圆柱筒内,几次可以注满。③量一量,分别用3个圆锥作为量具向圆柱筒内注水。(圆锥筒内水既要盛满,又要全部注入圆柱筒内),看看几次注满(次数填入实验表中)。
设计这样的学具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发现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可能形式,并进一步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尤其是“猜一猜”,别具匠心,为学生操作学具增加了动力,这样便形成了“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培养。
2.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已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注意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桥梁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如教学“9+2=11”。盒子里有9个球,盒子外有2个球,求共有多少个球?教师引导学生摆开小球:从2个球中拿出1个球放到盒子里,凑成10个。通过实践,学生一看就知道共有11个,但这还是直观感知阶段,教师要再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式表象并使其外化。教师提出:通过摆弄小球,知道9加2等于11,那么在算式上如何计算?让学生概括出“凑十法”口算方法。
三、根据不同学具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
在利用学具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时,教师应根据学具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利用学具拼成一个三角形模型,一个四边形模型,然后轻轻拉动这两个模型,通过感知体验,学生便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样学生能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对实物进行感知体验,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要求学生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借助形象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而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认识后,教师又安排学生利用这些图形的学具进行拼图游戏。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认真地拼,最后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如房子、机器人、小动物等。这样就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价值,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有效的运用学具 篇4
一、让学生参与制作, 将制作与使用结合起来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能只是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之中, 还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学具是学生展开主体活动、主动探究的辅助学习工具, 学生并不是只拥有使用权, 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具的制作中来。就目前教学情况来说, 学具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上级教育部门配备的;二是自己制作的。一般说来上级教育部门配备的学具与教材同步, 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但具有一般性, 它是考虑到了小学生的普遍性。但各地区间、各校间、各班间、甚至是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并不是整齐划一的, 而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 不同的基础与水平, 有着鲜明的个性。素质教育明确提出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 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因此我们要重视自制学具的运用, 这样顺应学生的兴趣, 符合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间的差异, 才能激起全体学生学习的激情,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故而我们要发动学生, 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来制作学具, 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 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材料。
二、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将教与学结合起来
素质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 促进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统一的学具忽视学生间的差异性, 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思维模式中, 这不利于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具, 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具, 这使得教学更加切合学生的需要, 更能引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思维的活力, 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会学习。
如在学习“圆锥体的体积”这一内容时, 在课前, 我准备多媒体课件, 并为学生小组配备了两组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 一组是空心的, 另一组是实心的, 大的容器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在课上, 我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现将长方形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体以及将此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后的三角形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体。让学生对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一个直观的认知, 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猜测二者体积间存在的关系, 并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来进行验证。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来制定多种方案, 对于学具的使用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常用方法有:1.将圆柱装满水, 倒入圆锥体中正好倒了三回, 或是用圆锥装水往圆柱里倒, 同样也是倒了三回圆柱体中水满。2.将圆柱与圆锥分别装满水, 倒入上下一样粗的容器时, 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标上刻度, 量出高度, 发现圆柱里的水正好是圆锥里水的三倍。3.将圆柱与圆锥放入装有能没过它们的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中, 依次量出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高度, 通过上升高度的对比得出二者的关系。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 教学氛围异常活跃, 学生研究了许多探索二者关系的方法,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想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学具的充分利用, 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潜能得以释放, 创新的火花得以激发。
三、给学生思考时间, 将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
学具是一种辅助工具, 是为了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出来,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与观察中来获取大量形象可感的感性材料, 从而为深化认知, 掌握本质规律, 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操作只是一种手段, 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 拓宽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深入本质加强理解。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教师让学生使用学具时, 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只是盲目地进行操作, 而并没有将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 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学生都在积极地运用学具, 但教学效果却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要引导学生将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 在操作与思考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 学生结合前面所学过的有关面积的知识, 能够选择合适的单位面积来直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 如果是比较大的长方形, 如学校操场的面积, 再采用单位面积来测量, 那就太麻烦了, 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呢?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并充分利用学具来展开探究与合作。学生猜测可能会和长与宽有关, 然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操作。先用单位面积量出手中长方形的面积, 然后改变长方形的长量出面积, 改变长方形的宽量出面积, 再同时改变长与宽量出面积, 并把相关的数据列成表格。这样学生通过思考便可以总结出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有关, 并指导学生用规范化的数学语言来进行表述。这样的学具运用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进行操作, 而是真正将学生的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 实现了手与脑的结合, 这样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地选择数学学具 篇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在数学教学理念日益更新的课改实践中,如何在数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具、学具,创设既合理又富有活力的学习情境。
一、学具的选择要有生活性
教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物体,通过观察操作,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
如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同学们有的用口香糖,有的用润喉片(整板的),有的用糖葫芦……,通过观察发现“每排有几个乘几排,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算法就是乘法”,甚至有几个同学还不小心有一串糖葫芦掉了一个或嘴馋吃了一颗口香糖,也知道求前面相同加数个数用乘法再加上不同的那一排的个数。
学生们从身边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通过具体操作,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寻找出运算技巧及运算规律。
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对这类应用题的理解很难想象,我通过调查发现班上80%的孩子都有或玩过四驱赛车,我就让他们把四驱赛车拿来当学具,同桌演示同时相向行驶的运动背景,和以往不同的是教师不再反复讲解,强调再强调,学生们对相遇问题的题目结构运动要素,数量关系都有了较深的了认识,找出了解题思路和方法。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学具,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真实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学具的选择要有趣味性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近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在低年级《物体的认识》教学中,同学们用乒乓球、魔方、长方体、正方体盒子、麻将牌,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不断认识了这些物体,而且还发现曲面的物体容易滚动,还能了解到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激励学生创新学习。
教学《10的认识》,我把“0―9”十个数学设计成拟人的“数学小朋友”,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抽象的数学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笑的小精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教具、学具、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通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具的选择要有提倡开放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如教了《元、角、分的认识》,教师把同学分成几组,每组都布置一个简易商店,标上“一只书包31元,一只文具盒8元7角,一块像皮5角,一只铅笑1角,一个削笔器28元3角”并且每人手中都有一份换好的零钱,各组同学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商品?有买3样的,有买4样的,有买两样的,竟然还有同这通过讨价买了5样商品。
量身高时学生们准备的学具也是各种各样,皮尺、卷尺……还有只准备一根绳子。
多种形式发现问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采取不同策略为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体现,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四、学具的选择要有创造性
在教《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我没有让他们拿已有的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或物体,而是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什么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整堂课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具进行适当的开放性,创造性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最有效的学科之一。知识构建的主体是学生,创新的主体还是学生,教师要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6
借助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通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1.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具、学具,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教材就会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从而易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2.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
动手操作学具既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小学生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课堂上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低年级《物体的认识》教学中,同学们用乒乓球、魔方、长方体、正方体盒子、麻将牌当做学具,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不断认识了这些物体,而且还发现曲面的物体容易滚动,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激励学生创新学习。
教学《10的认识》,我把“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的“数学小朋友”,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让抽象的数学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笑的小精灵。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化枯燥的计算教学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利用学具掌握算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中,孩子们始终是饶有兴趣地操作活动,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借助生活性学具,打破思维的局限
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
学具具有很深的生活渊源,数学学具的制作材料、制作依据、制作形式都来源于生活实际。人的思维是从最初的形象感知过渡为抽象归纳,所以,学生对来自生活中的学具能够很容易的接受,打破思维的局限,学到知识。
如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同学们有的用口香糖,有的用润喉片(整板的),有的用糖葫芦……,通过观察发现“每排有几个乘几排,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算法就是乘法”,甚至有几个同学还不小心有一串糖葫芦掉了一个或嘴馋吃了一颗口香糖,也知道求前面相同加数个数用乘法再加上不同的那一排的个数。
学生们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事物中,通过具体操作,分析、比较、概括得出结论,寻找出了运算技巧及运算规律,学到了知识,解决了问题。
正确利用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创新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置让学生参与学具操作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给他们操作学具的机会。通过动手摆一摆、量一量,体会操作、探索、发现答案的乐趣,在思维的发散过程中萌发创新的灵感。
当前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工具。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如计数器、钉子板、立体模型等。例如:在应用学具钉子板时,学生能够用钉子板围成几个基本图形并研究它们的周长特点及面积特点。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利用钉子板还可以围成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既然学生的思维发展到这一步,我就借此让学生发挥想像力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小鸟、小房子等。进一步研究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变化。带领学生创造性的使用钉子板,有效的开发了学具的应用资源,拓展、深化了知识内涵,最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做数学”的能力。
利用学具操作,将知识化难为易
学具的使用能够将知识化难为易,易于学生接受。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对于“将一个长方体竖着切两刀,长方体的表面积会增加几个面?”这样比较复杂、抽象的知识,利用学具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亲自动手,将可拆分的磁性长方体竖着分开,很容易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面;再继续将其中一个小长方体竖着分开,长方体的表面积最终会增加几个面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通过学具的操作,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了;同时,学生也能寻求到此类抽象知识的解决规律。学具使用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学具的操作中,将认知信息融会贯通,不断内化深入,使学具的有效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合作意识
随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和谐相处。我们面前的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造就了他们缺乏团结协作意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学过程当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个个独立思考,人人积极发言,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先出示一个装有很多△、□、○的口袋,告诉学生老师的口袋里装了很多△、□和○,你想知道他们各有多少吗?学生都认为只要数一数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个了。那么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好呢?接着引导学生由组长负责,小组分工合作。学生有的取图形,有的报名称,有的做记录,不一会儿,每组都很快统计出△、□和○的个数。在例题教学过后,接着进行几道生活题的统计,如小组合作统计小组里学习用品的情况、统计家里家用电器的情况等。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获得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还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借助数学学具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可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不可避免,学具也具有它的缺陷,应用不当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具使用的效度、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最优效果。
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7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具 合理运用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只是单纯依靠教材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仅使课堂死气沉沉,还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动手能力差等现象,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合理运用学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巧妙设置学具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缓解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建立高效课堂,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1.合理运用学具,激发学习兴趣
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小学基础阶段。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使其很难在一节课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学具,刺激其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大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然后让学生打开学具盒,用学具里的图形拼出长方体、正方体,熟悉模型构造,利用之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自己推导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通过运用学具,在学生亲自操作、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激发了其学习兴趣,使其熟练掌握课堂知识,并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其正确、轻松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并延伸到多种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
2.适时运用学具,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在学习一些较难的数学知识时不容易掌握,而且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学习一些图形不能进行很好的想象,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运用学具,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把抽象难懂的知识通过学具直观地表达出来,再通过教师讲解将数学知识了解透彻并熟练掌握。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图形的构造,明白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哪几条边是相等的,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应充分利用学具中的小棒,通过让学生摆放图形、拆拼图形进行学习,让学生一步一步掌握知识。学生通过运用学具在操作计算时,通过亲自动手得出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还使其掌握了学习方法,为其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3.有效运用学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运用学具,提供动手操作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等腰梯形》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形,然后分小组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等腰梯形的图形,看有几种摆法。几分钟后,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小组成果,有的小组用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摆出,有的小组用三个等边三角形拼出,有的小组用两个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拼出,还有的小组发现等腰梯形的左右两条对边相等。通过有效运用学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师通过有计划地指导使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获得知识,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巧妙运用学具,促进学生多种思维发展
学生思维的培养是从动作开始的,只有通过实践,对遇到的问题不断思考,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学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嘴促进其不断想象,实现抽象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的发展。比如:在初步认识扇形时,教师可以设置导语,对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扇形是什么样子吗?”“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物品是扇形呢?”这时,学生开始思考,然后教师让学生利用学具中的钉子板和皮筋、小棒等摆出扇形,向学生进行展示。然后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纸板剪出扇形。通过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安排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掌握了扇形的相关知识,形成了空间观念,促进了多种思维的发展。
5.结语
数学教学离不开学具的使用,合理运用学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而且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实践、钻研,以及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学具才会真正发挥其作用,学生才会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瑞华.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126+128.
【有效的运用学具】推荐阅读:
情感教育的有效运用07-18
物理公式有效运用07-25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06-08
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06-09
学具运用09-05
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08-18
设计程序在室内设计中的有效运用论文08-28
如何有效运用参与式教学07-11
浅谈绘本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