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运用(共12篇)
学具运用 篇1
人们常说“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意即小孩子是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小学数学学习存在知识的抽象性与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是在教学中重视操作学具。学生通过操作学具, 眼、耳、口、手、脑多种器官协同活动, 在充分感知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形成表象, 进而逐步将直觉思维、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 让学生运用学具操作是思维的基础, 思维则促进操作能力的发展, 加强实际操作和直观教学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向之一。笔者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学具操作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操作活动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操作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要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要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一般来说, 推导抽象的法则、公式, 理解应用题, 辨析易混易错内容等, 都可有计划地安排学具操作。如在进行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时, 通过指导学生操作, 让学生凭借感知形象来分析数量关系, 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学第一次出现的概念时, 如开始学习乘法、除法、分数等, 学习抽象的公式、法则时进行学具操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句话,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 操作的目的是要能化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尤其要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 帮助学生感受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长、正方形表面积时, 让学生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学具, 让学生感受哪些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 从而形成表面积的概念。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 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达到感受知识, 理解知识的目的。
二、操作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学习实际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形式, 但小学生的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 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知识。因此, 开展学具操作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 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让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的操作, 边动手边动脑, 才能化难学为易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低年级学生可以利用操作学具形成感知, 明白算理;中高年级学生则通过学具操作活动学会操作技巧, 学会自制学具。例如一年级《图形的拼组》教学, 教师在设计学具操作时用4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一个大正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拼一个长方形;而高年级如长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教学, 则要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学会推导出计算公式, 在操作中就要学会学习的技巧。总之, 就是要根据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 利用数学知识的原形, 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 让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建立表象, 有利于帮助学生弄清数学知识的道理和结构, 从而实现化难为易的教学目的。
三、要让学生明确操作要求, 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 引导学生开展操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些老师反映, 虽然教师做了精心准备, 可是课上学生操作半天, 也没有真正理解教材内容, 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教师没有把操作的目的要求、操作的方法等讲清楚, 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
进行学具操作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要想提高学生探究的实效性, 教师们一定要清楚, 在教学中的学生的每一次操作都是有它的目的, 就是通过操作达到什么目标。教师首先要了然于胸, 然后在操作前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 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需要教师讲清是个人独立操作, 还是小组合作操作研究。这样才能克服操作的盲目性, 提高探究实效性。
四、学具操作要与思考相结合,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具操作, 是为了化抽象为直观, 便于学生思考、研究, 所以操作是手段, 思考才是核心。所以, 使用学具时, 要让学生边操作, 边思考, 也可以操作完之后观察思考。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提升。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 学生在四年级已学习过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引导学生操作时, 把圆切拼成长方形, 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 让学生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学具摆成不同的长方体, 引导学生边摆边思考: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推导出长方体体积公式。总之, 学具操作和思维活动相结合, 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过程由形象具体的形式逐步发展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 提高思维的质量。
学具运用 篇2
摘要:
运用学具进行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运用学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拓展延伸学具使用范围,让学生在学具的使用中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三、课堂上要求学生集体协作,团结互助。
四、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正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课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应运用学具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活动,具有真实、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和技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具的使用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主体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并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加强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的体现了寓教于乐,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新课程改革精神。因此将美术学具的准备工作做好,才能保证美术课教学的顺利开展。美术的创造性、灵活性、多元性需要有多种工具和材料的配合完成。但美术教材方面的内容又决定了美术工具的选择,另外,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也常有偏好某种工具的现象。因此导致学具的功能展示受到一定制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导向作用,教师示范用的教具,有意无意提到的绘画工具,都会影响到孩对学具的选择。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开发出美术学具的使用功能,引导学生用足、用好美术学具。
常见的美术学具罗列起来大体可分为笔、颜料、刻刀、剪刀、布、纸、胶等,它的功能是通过画和塑将思想情感以美的形式展示给人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选用和发展学生所使用工具的物态功能反映学生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能反映学生独特的个性、气质、行为习惯,甚至他的潜意识。因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孩子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
下面谈谈我运用学具进行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运用学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而小学生又普遍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因材施教,让他在兴趣中掌握更多,同时,通过教师用美术教具示范或分析范画所用材料来引导学生欣赏而巧妙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
二、拓展延伸学具使用范围,让学生在学具的使用中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每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教师会把这一学期的教材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准备一个美术材料袋,里面准备了常用的美术学具,绘画工具的准备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或者油画棒、水彩颜料等。面对忘记带美术学具的学生,教师不要让他们产生无奈、失望的情绪,而是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发现其他学具也能表现出许多的艺术效果,教会学生灵活善用。学具中还有许多随手可得的学习用具,如铅笔盒中的修正液和小刀等,也可以成为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工具和材料。如:用修正液可以在彩纸上画出白线条,会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即简便又美观。还可以利用小刀在有色之上进行刮画,另外还有沙子、瓜子壳、果皮、蔬菜、树叶、花瓣等等均可进行艺术表现。同时延伸、拓展了学具情感功能的要求。
三、课堂上要求学生集体协作,团结互助。
有些课业类型材料较难准备材料,学生在准备材料时往往出现准备不足,材料多少参差不齐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会注意事先布置学生准备学具材料,同时自己也四处准备,力求材料充足,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到教学时,将全班学生收集准备的材料收集起来,再以组为单位,将材料发放到每组学生手中,每组集体制作。结果发现学生制作的作品均美观精致,比单人制作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学生从中学会了集体协作,发挥了团队精神,锻炼了集体的凝聚力。
四、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在运用学具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美术学具,或者到大自然中寻找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进行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美术学具的使用过程中,学具摆放要顺手、醒目,他能随手捡起工具继续工作,不要在他想开始作画时因为找不到工具而产生气馁。完成创作之后,学具盒可能会变得乱糟糟和脏兮兮的,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清理,保持合理的次序,画笔要清理干净,颜料拧紧盖子并摆放整齐,以免变干,要经常做到这些不容易,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心不在焉,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鼓励学生爱护清理自己的学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教师在教学美术时,必须将美术学具的准备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努力创造新的美术教具、学具,认真组织教学,及时总结经验。这样就能将美术教学工作做好。
附录:
1、参考小学美术参考书
2、参考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浅谈美术学具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 者:崔明霞 邮 编:262400
学具运用 篇3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 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三、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1.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2.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3.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四、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学具运用 篇4
一、利用实物当学具, 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 而操作学具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 获得感性知识, 形成知识的表象, 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 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 我先让学生各自拿出铅笔当学具, 把八支铅笔分成两份。学生兴致勃勃, 答案各不相同:有1和7;有2和6;有3和5;有4和4。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 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 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概念具体化, 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 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动手操作学具, 加深学生对数学算理的理解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 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如果在研究数学问题时, 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 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 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三、直观演示学具, 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是突出数学本质, 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 变换思想, 对应、集合的思想, 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 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具, 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四、分组操作学具,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 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 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 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L和1000m L的关系时, 我让学生分组演示把l00m L水倒进1L的量筒中, 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 有的看刻度, 有的记录,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经常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 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 (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国的新课标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 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 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 让学生分组做实验 (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 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 验证的成立。实验中, 我不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 而是严格地指导每一个学生, 都能正确地进行直观操作, 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 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 继续进行实验, 直到成功为止。这样, 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充分利用学具, 有助于形成“问题解决”意识
数学教学强调“数学问题解决”, 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 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如:教学“乘法分配律”, 我让学生根据学具卡, 自己提出问题。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抽出教学新知所需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自己解决问题, 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这样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掌握了数学知识, 同时“数学问题解决”意识得到了强化和培养。
七、合理使用学具,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 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 又包括数学情感 (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 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 我们必须把数学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和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平等看待。所以, 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 而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 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 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 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 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 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 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 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并在摆弄过程中, 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 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 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 这样, 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 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 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 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八、有效使用学具, 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 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 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 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 改变环境, 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精神状态, 一种综合素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 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 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 就要有效通过学具,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 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 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 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 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 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 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 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 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 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 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 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既发现了新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大班学具操作活动 篇5
学具现场观摩活动活动内容;奇妙的游戏棒活动目标;
1、学习较细致,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由浅入深得观察出记忆中事物的联系和规律。
2、能按事物的外型特征进行记忆,并能大胆表述结果。
3、培养幼儿大胆想象,思维,发展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范图若干张
2、学具:游戏棒每人一盒,雪花片若干,每组幼儿拼板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儿歌引入:游戏棒,真奇妙,红黄蓝绿真好看,会变房子会变船,我们大家都爱玩。
二、教师出示范图一、二,要求幼儿仔细观察,提问:“图上有些什么?这些图形分别在纸的什么方向?这两幅图有什么区别?”(上下位置变换,左右位置变换)幼儿观察后回答。
三、出示图三,观察后提问:
1、图上有什么图形?(幼儿按顺序说出,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
2、幼儿观察后,教师遮住图面,请幼儿凭记忆拼插出物体。
出顺序:排在第二的,第四的等。(幼儿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四、出示图四,记忆拼画,观察提问:图上有什么物体?(按左、中、右顺序说出)
1、幼儿记忆三分钟,遮住图面,提要求:幼儿进行拼插画,画中有图上中间的物体,其
他可自由发挥。
2、幼儿拼插画,鼓励幼儿在记忆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想象。
五、小结:幼儿讲述拼插画内容
浅议小学数学教具学具的有效运用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具学具;有效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运用于课堂,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听觉感受,也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在广泛使用电化教学带来的乐趣时,往往忽略了传统的教具与学具的运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有利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中使用教具、学具的作用
(一)学具教具的运用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操作实践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参加各类活动,通过看图、看演示、自己动手,利用学具操作,满足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对提高小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同步发展十分有利。学生一旦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东西,就能集中注意力去想它,从各方面去了解、解决它,以形成比较鲜明的深刻的印象,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例如:我设计制作的计算转盘,将低段的加减乘计算用一个转盘进行练习,增加了计算的趣味性,学生也可以在玩耍中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具教具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情境,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有些生活中的问题,数量关系复杂,条件隐藏题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如果教师一味地硬灌,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难能真正理解,更谈不上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上《角的大小比较》这个内容,我引导学生和我一起用剪两根纸条加小图钉做成角,做成大小不同的角,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大小。结果都不需要老师讲,学生自己便小结出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要把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合,再去比较另一条边。这样,看似费舌的知识在学生操作中迎刃而解,学生就真正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具教具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教具、学具的直观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哪怕说得不完全,也予以鼓励和支持,并给予合适的评价,使得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营造出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气氛。学习《量角》时,学生在量角的度数时往往会出现把锐角的度数量成了对应的钝角的度数,而把钝角量成了对应的锐角的度数这个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怎样来杜绝错误的发生,结果有学生对常规的量角器进行了改造:把左边0刻度线和外圈刻读数分别涂成红颜色;把右边0刻度线和内圈刻读数分别涂成蓝色颜色。在教学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如何使用量角器:先把量角器的圆心点对准角的顶点。把角的一边与零刻度线重合。如果重合的蓝色零刻度线,就看蓝线所指的蓝色刻度数;如果重合的是红色零刻度线,就看红线所指的红色刻度数。这样,通过量几个角的度数的演示,学生很快地领悟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关键是学生在量角时不会再出现刚好选反零刻度线的问题。这个改造,突出、强化了量角的度数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并突破了这个难点,让学生实际操作思考,使学生对这种简捷的解法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创造欲望就在实际操作中得以实现。
(四)学具教具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生的形体认识少,空间观念淡薄。在教学几何知识时,多媒体教学虽能演示几何形体的特征,但仅停留在看的层面上,学生缺少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难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先直观感知,再通过不同形式和方位观察、分析、比较,有利于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在头脑里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逐步形成。尤其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具和学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教具和学具,学生对这些几何形体的空间观念也就无从谈起。
(五)学具教具的运用有利于学习主体地位的培养。
探究意识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处于信息时代的小学生知识视野比较宽,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具进行探索发现,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知识。同时学具的使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主动地吸收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向灌输教学局面。
二、有效使用教具、学具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教具的有效使用策略
1、教学之前教师就应该对教具十分熟悉,能够科学的使用和展示。科学的使用教具是进行教学的前提,科学性是提高说服力的关键。准确的展示是数学认真严谨学科特点的体现,抽象知识的具象化是否规范准确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切记科学使用教具,准确而直观的表达。
2、使用教具要注意把握时机。要保证教具的有效使用就要在合理的时间准确使用,而不是容易让人产生厌烦的一直使用。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时间都必须要教具的展示,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留给小学生发挥自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理解并掌握。
3、传统教具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根据传授的知识和不同教具的特点,灵活的决定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教具和教学方式,使其各自发挥优势。两者的结合使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减少学生的疲劳感,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创造轻松愉快地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具的有效使用策略
1、学具的选择和操作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特点,一般对外界有着相当的好奇心,喜欢各种各样的小活动或者小游戏,学具的使用适应了小学生这样的特点,促进了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
2、把握合理的学具使用时间。小学教学过程中,学具操作是吸引和集中小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方式,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具操作的时间必须安排合理。过早的安排学具操作,会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扰乱学习计划,学习效率降低;过晚的安排操作又会使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难以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合理安排学具操作的时间。
三、使用教具、学具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如何使用学具教具目标都应该是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舍本逐末。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考虑好讲解某个知识是否必要使用学具和教具,有一些知识推过推导就可以得出结论并能够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情况就没有必要采用学具教具,采用可能会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使用学具的过程应该是使知识从具象到抽象的;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动手亲自操作,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以加深对抽象逻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教具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的讲解应配合教具教学的特点等。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数学课堂上合理运用学具的作用 篇7
一、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部在北师大召开的“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数学课程相互关系”研讨会上强调指出:“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 既包括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 又包括数学情感 (兴趣、自信心和数学观等) 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 而后者我们过去对它却不够重视。我们必须把数学情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和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平等看待。”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 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 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 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 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 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 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如课堂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己活动, 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 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 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 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 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 集中儿童的注意力, 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 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 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 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 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 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 用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 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 如42÷3, 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 (4个10) 平均分3份, 每份是1捆 (l个10) , 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 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 再平均分3份, 每份是4根 (4个1) , 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如果继续平均分怎么分, 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 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 数形结合, 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 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教学论中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 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 (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 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 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如教学圆锥体积, 让学生分组做实验 (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 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 证明V=Sh的成立。实验中, 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 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 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 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 要引导学生查找失败的原因, 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 继续进行实验, 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 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 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 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 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L和1000ml的关系时, 可分组让学生把l00ml水倒进1L的量筒中, 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 有的看刻度, 有的记录,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 需要一定的知识, 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 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 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 改变环境, 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精神状态, 一种综合素质。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 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 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教师就要通过学具,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 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 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 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 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 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 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 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 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 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 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 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既发现了新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具运用 篇8
一、运用学具, 激发兴趣
学具是指学生学习时的用具、学具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科学使用学具进行教学, 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 又能使原本感觉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 易于掌握。
比如,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 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 (其中有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学具, 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 等等。 学具可以开发学生智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 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 从感知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脑科学研究指出: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 左半球分管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反之, 人的左右半身的活动可促进人的左右半脑的开发。 左右半脑各司其职而又协同发挥作用。 据研究, 人的脑功能存在很大的潜力, 一般人只用了脑功能的10%左右。 使用学具, 让学生动手操作, 一是可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二是通过左右手同时活动, 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二、使用学具, 渗透方法
使用学具, 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是突出数学本质, 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 变换思想, 对应、集合的思想, 估测意识, 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 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具, 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教学“同样多”时, 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 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 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 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 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 等等。
三、学具操作, 启发思维
“教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的过程中, 要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重心, 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由于思维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 而小学生的感觉往往比较笼统, 加上缺乏一定的生活实践, 因此在思考问题时, 常常会出现思维障碍, 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的现象。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具, 突破学生感官的局限性, 扩大学生的认识空间, 为其创设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情境, 让学生充分感知, 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清晰、深刻的表象, 促进学生内化, 启动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 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 教师首先通过演示, 引导学生理解“相对、相距、相遇、同时”等词的含义, 为学生建立概念, 同时也为掌握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创造良好的知识条件和思维条件。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拿出学具, 放在桌子, 根据题目的内容, 独立思考、演示及试着列式。 通过直观演示, 学生头脑中形成了鲜明的动态表象, 从而启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数量关系, 学会了解答方法。
四、巧用学具,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书本知识, 需要及时巩固, 这样才能防止遗忘, 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 知识的巩固是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是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知识的先决条件。 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学具, 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 避免单调重复引起大脑神经细胞的抑制状态所产生的疲劳现象, 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说运用学具进行巩固练习, 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
例如, 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后, 在练习时先让学生拿出8朵花, 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 看每份是多少, 这样既巩固了平均分的方法, 又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的认识, 收到了预期效果。 接着让学生拿出12朵花, 要求任意分成若干等份, 看每份是多少, 并列出算式。 这样使学生在单纯模仿的基础上, 发展成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模仿, 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练习的形式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 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但仍能保持注意力集中, 这与学具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学具, 就要掌握学具使用的技巧和学具使用的时机, 熟悉注意事项,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瑞华.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科技创新导报, 2015, 15.
学具运用 篇9
关键词:数学课堂,效率,运用学具
一、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 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 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 获得感性认识, 形成知识的表象, 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 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二、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 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 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 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 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1. 学具的使用, 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 他们知识视野较宽, 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 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 动手操作, 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 (物化) 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 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 促使认识内化, 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 学具的使用。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 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 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 进一步归纳、验证, 形成数学结论, 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 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 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 共同制定解题计划, 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 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 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四、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是突出数学本质, 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 变换思想, 对应、集合的思想, 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 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具, 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 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 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 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 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 (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 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 这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七、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具运用 篇10
一、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开发, 这一系列都是通过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所催生的。可以说没有兴趣, 缺乏学生的学习主观意愿, 学生只能是在敷衍, 学习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 只是在机械而被动地接收知识, 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更是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教学中制作与运用教学具, 迎合学生好动的天性,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高涨的学习热情与饱满的精神状态主动参与其中。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 如果教师只是机械讲解, 教学枯燥无味,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教学效率低下。因此, 我变讲为做与看, 为学生提供自主操作与运用的空间, 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展开了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学习行为。我让学生利用提前准备好的长短不等的小棒来拼接各种三角形, 让学生积极动手、主动思考, 这样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就可以充分地认识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是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要以用绳子将相连的两个小棒摆起来, 或是用钉子固定, 再让学生动手来制作长方形, 然后让学生动手拉一拉这些三角形和长方形。这样学生快乐动手、认真操作, 便可以认识到三角形的特点是固定不变。在这样的教学中没有了教师的繁琐的讲解, 没有了学生的被动参与与机械接受, 我们所看到的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身影, 听到的是学生爽朗的笑声, 整个教学洋溢着快乐而轻松的气息,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热情高涨, 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利于学激发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而且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能够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这是对传统教学的重大突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的转变, 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展开自主探究, 在探究中主动构建知识。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正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的, 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教学中充分制作和运用教学具, 让学生借助教学具来展开主动探究, 在探究中确立学习主体地位, 主动地构建知识。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 我采用让学生利用学具充分动手为主线, 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就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有6个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这些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纸盒的六个面依次剪下来, 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拼一拼等方法去发现对应面相等, 最后再引导学生来计算表面积, 从而归纳与总结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这样整个学习活动都是在学生积极动手与动脑中展开, 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这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生本课堂教学。
三、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能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探究水平, 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可以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这样学生所学到的就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 同时更是一种技能、一种能力、一种方法。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 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在探究中提高学生探究水平。如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 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剪切各类三角形,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各小组学生利用量角器测量, 将三个内角剪下拼接成一个角再测量等方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是偶然吗?据此我让学生思考, 将一个大三角形剪切成两个小三角形, 剪切前后各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接成一个大三角形, 拼接前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让学生不要急于回答, 而是亲自动手来剪一剪, 再用之前的方法来测量。原本有部分学生认为剪切后小三角形内角是90度, 拼接成的大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 但是通过亲自动手, 学生发现这些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此时再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探究, 这样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探究, 学生就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借助学具来达到规律性本质性认知, 而且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促进了学生探究水平的提高。
四、教学具的制作与运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 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教学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不管是学具的制作还是运用都可以将学生的手脑结合起来, 让学生主动动手、积极动脑, 在动脑中提高操作水平, 在动手中培养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我让学生提前准备四根小棍, 围在一个长方形, 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拉一拉。这样在学生的操作中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学生便可以认识到在由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拉动的过程中, 周长并没有变, 但平行四边形的高越来越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学具运用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具 制作 自主选择 语言交流
一、参与制作,将学具的制作与使用结合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这应该体现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学生不仅是学具的运用者,同时也要成为学具的制作者。一般说来教学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级教育部门配备的,这样的教学具与教材同步,具有一般性,是基于小学生的普遍性而设计的;二是自己制作的,这样的教学具基于学生的实际特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情,符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科学运用上级教育部门所配备的各种教学具,同时更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带领学生一起来制作更多贴近学生实际学情的教学具,以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的数学探究。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为此我们要让学生参与到学具的制作中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制作贴近学情、富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学具,将学具的制作与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学习平行边形时我们可以发动学生来自己制作学具。这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与更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制作出了许多富有个性色彩、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具。如在纸张上绘制然后剪切下来,用四条木棍用铁钉钉成平行四边形,用镂空的木条、螺丝等制作成可以滑动的平行四边形。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学生就可以将手中的学具积极地运用起来。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也会发现不同学具的优势与不足,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展开主动而有效的探究,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学具进行改造,以使得学具的制作与运用更加贴近学生,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自主选择,将教与学结合起来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不争的教育事实。在学具的运用中同样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性。而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发放统一的学具,学生对于学具的运用只是在教师的可控范围内,学生并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与自主发挥的空间,这样的学习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并不能使学生运用学具来展开富有个性化的探究,学具的运用只能流于形式,而并不能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为此,在学具的运用中,我们要将教与学密切地结合起来,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地学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情来自主地选择教学具,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具的运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情,符合 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样才能在运用中才能得心应手,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更有深度,更具有创造性。
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关于分子和分母的含义时,我们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若干铅笔、木条、纸张等学具,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爱与认知来自主选择学具。有的学生选择纸张,通过在纸上画出圆形、长方形等,再分成若干份;有的学生选择木条,将木条上平均分成若干份,用笔做上标记;有的学生选择笔,将笔均分成几份;分成的份数是分母,选取的份数是分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中展开个性化探究,这样的教学更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程参与,真正实现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学堂。
三、积极交流,将学具的操作与表述结合起来
学生虽小,但在直观的学具操作中会生成许多的见解与看法,只有引导学生来展开积极的表述,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在思维中的闪光点,寻找探究的新契机,而学生也只有通过表述,才能实现不同思想的交流与不同思维的碰撞,这样在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中才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学生充分运用手中的学具,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等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而这只是基于对手中有限的三角形的属性的表面认知,处于肤浅层次。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个三角形剪切成两个小三角形,将两个小三角形拼接成一个大三角形,探究剪切前后与拼接前后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大多学生认为剪切前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和90度,拼接前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和360度。我并没有急于对学生的回答做评判,而是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中展开思考。然后,让学生就自己的操作来展开交流。这样,通过学生积极的交流将在操作中的感受表达出来,经过教师的步步诱导、学生的层层思考,就可以直达事物的本质,实现真正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刘春山.浅议小学数学教具学具的有效运用.小作家选刊,2014,(10).
[2]耿素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运用有效性的思考和研究.科教文汇,2013,(08).
学具运用 篇12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生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 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 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学具的运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注意通过合理运用学具,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亲自参与习惯,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在促进学生数学概念形成时使用学具
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许多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给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带来了学习困难。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学具,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可让学生从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 往往让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得以正确建立, 很好地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自身思维之间的矛盾。
例如, “平均分”是小学低年级数学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其含义, 我在为学生准备的学具袋中, 放了不同数量的花生豆 (花生豆的数量是能被一位数整除的) , 发给各小组, 提出问题:先数一数袋中共有多少粒花生豆, 再试一试怎样分, 你们小组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花生豆的数量就会同样多;如果一会儿在班上交流时, 讲得好的, 教师就批准你们小组的成员吃袋中的花生豆。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起来了, 各小组都积极尝试起来, 不一会儿就一个个跃跃欲试, 准备交流了。交流时, 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共有16粒花生豆, 每人分到4粒就会同样多。”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共有24粒花生豆, 每人分到6粒就会同样多。”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共有36粒, 每人分到9粒就会同样多。”此时, 水到渠成, 教师点拨:“像这样把花生豆分给同学, 分到的数量同样多, 这种分法就叫平均分。”通过操作学具, 学生牢牢理解了“平均分”的本质———每一份的数量“同样多”。
二、在学生理解数学算理时使用学具
算理是计算的原理, 是计算方法的依据。学生要能准确、迅速地计算, 必须既掌握算法又懂得算理。在教学中, 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 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然而, 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中我尽可能通过学具操作, 把抽象的算理化为具体可感的实物, 帮学生理解算理。
例如, 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 我就让学生拿出小棒来帮忙, 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又如, 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时, 我先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棒摆图形, 最多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还剩几根。然后根据自己所摆的图形, 列出算式。学生兴趣很高。然后, 我又让一名学生上讲台前摆图形。他用4根小棒摆了一把伞。在他没有摆完时, 我让其他学生猜想可能会剩下几根小棒。学生猜想出可能剩下1根、2根或3根。我又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很快说出剩下的不可能是4根或5根, 因为那样就可以继续摆一把小伞了, 结果会是小棒正好用完或剩1根。学生很轻松地得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 并明白了道理。
三、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时使用学具
数学思想方法, 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极限思想、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想, 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使用学具, 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例如,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 单凭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情境图, 学生还是不易深刻理解的。为达到更直观的印象, 课前我下载打印了圆的8等份图、12等份图、16等份图、24等份图、32等份图的大图, 发给全班五组学生, 让他们把手中的圆等份图剪下后再按照课本上的方法进行拼接, 并请每组推荐一位剪拼得最好的, 把自己的剪拼图粘贴在黑板上,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使学生发现:圆等份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接着,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就顺理成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 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成, 首次接触到了极限思想, 首次学习到了“化曲为直”这种独特的转化思想。
四、在解决疑难问题时使用学具
学生在做练习题时, 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无论教师怎样讲解, 有一部分学生就是茫然不解。此时如果借助学具, 则可化难为易, 使之豁然开朗。例如, 在长方体体积学习时, 学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球形, 它的体积变了没有?学生的回答, 有否定的, 也有否定的, 一时间争论不休。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问题, 我就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我让他们在每组的量杯中倒入水, 先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 放入杯中, 在杯上做上记号, 然后再做成球形、饼型、麻花形等形状, 放入杯中, 观察水面变化情况。学生恍然大悟, 同一个物体, 形状变了, 但是它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变的。如果不借助学具操作, 有的学生一时还真难认同这个道理。
五、在辨析易混易错内容时使用学具
数学上常常有一些令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知识。尽管教师对这些问题讲得声嘶力竭, 强调再三, 有些学生还是依然出错或混淆。这时, 我们可考虑借助学具解决问题。
比如, 初学面积单位时, 学生容易和长度单位混淆。怎么区别呢?我就试着通过学具操作来解决这个难题。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段细铁丝, 量一量它的长度。然后再把这段铁丝折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量一量它的长和宽, 并计算出它的面积。通过“量”“折”的操作和计算, 使学生懂得“长度一条线, 面积一大片”的道理, 从而明白长度和面积的含义不一样, 单位自然也就不一样。事实证明, 这个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学具运用】推荐阅读:
有效的运用学具06-05
数学活动中的学具运用06-08
学具使用05-08
学具05-17
教具学具应用10-25
小学数学学具操作10-30
学具应用数学教学09-12
学具活动方案设计10-22
教学中要合理使用教具学具08-14
迁移运用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