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状

2024-05-31

运用现状(共12篇)

运用现状 篇1

保险公司是金融市场的四大支柱之一, 它所积累的可用于中长期投资的巨额保险资金使之成为了资本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并且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 保险资金的运用也逐步成为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保险资金的运用能够使承保业务和融资业务相互渗透、互动发展, 不仅促使保险业务成为聚积资金的手段、实现组织经济补偿的目的, 还能缓解保险费率与利润之间的矛盾, 推动保险公司积极地开发寿险业务。因此, 保险资金的运用在整个金融业中至关重要。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保险资金投资规模大幅增大

十几年来, 我国保险资金规模高速增长, 虽然近些年增速有所放缓, 但保费收入的绝对数仍是大幅增加的态势。据统计, 我国2012年保险市场全年保费收入1.55万亿元, 同比增长8%。其中, 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保费收入5331亿元;寿险业务呈现回升态势, 保费收入8908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862.8亿元;人身意外险保费收入386.2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7.35万亿元。截止2012年底,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6.85万亿元, 占行业总资产的93.2%, 可见保险资金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下图是我国历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保险年鉴整理。

(二) 保险资金投资方式不断拓宽

2010年8月31日开始实施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 银行存款; (二) 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 投资不动产; (四)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2012年6月11日至12日, 保险投资改革创新闭门讨论会在大连召开, 保监会提出了旨在拓宽保险资金运营渠道并降低其投资门槛的保险新政13条, 其中几乎涵盖了保险业所有可预期的投资工具, 包括投资债券、委托投资、投资股权和不动产、资产配置、基础设施债权投资、境外投资、金融衍生品交易、融资融券、创新产品以及托管等。此后, 保监会于7月、10月和今年相继出台了政策。新政的推出展现出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方式愈来愈多元化。

(三)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 债权投资比重过大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一直以来以债券投资为主。以下是平安集团2012年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图示。

在平安集团公布的2012年年报中, 保险资金投资总额达到1074188亿元, 由下图可以看出, 债权类投资总额达874236亿元, 占比高达81.4%, 很显然, 债券投资在保险资金运用上占很大比重, 是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工具。

数据来源:平安集团2012年年报。

但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是很合理, 债权性投资占比过大, 虽会放宽了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但我国保险公司投资结构仍过于单一, 这种资金运用结构难以使保险资金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无法使资产与负债最优配置。

(四) 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偏低并且不稳定

近些年来, 虽然我国在保险投资领域内不断开放, 但受国家政策、金融危机以及国家整个宏观形势的影响, 保险资金并没有有效投资, 仍保持着较低的收益率且跌宕起伏。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统计。

由上图可看出, 2001年以来,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为4.55%, 仅比去年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1%左右, 比资本年收益率最低限高1.55%。很明显, 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的缺口较大。不仅如此, 受政策、资产管理能力以及投资技术和专业等因素的制约,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在这十几年间波动很大, 相当不稳定。在2007年和2008年, 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达到近十几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这不仅影响了很多产品的收益水平和竞争力, 阻碍了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 甚至还导致了整个保险行业进入了一个困顿时期。

(五) 保险资金运用风险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工具越来越多, 并且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014年第1期中旬刊 (总第540期) 时代Times规模逐年的递增, 保险资金投资运用风险也在不断地扩大。新政13条中几乎包括了保险业内所有可以预期的投资工具:债券投资、委托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境外投资、金融衍生品交易、融资融券以及创新产品等等, 这给保险公司资金运营带了诸如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众多风险因素。不仅如此, 随着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扩大, 保费收入逐年的递增,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规模也在逐年的扩大, 但投资机构相对来说数量很少, 投资水平有限, 这使得保险资金在日常管理和投资上增大了再投资风险。

(六) 缺乏专业投资技术型人才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晚, 发展程度不深, 进而忽视了对专业投资人才的培养, 使得金融市场上缺乏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技术型投资管理综合人才, 这无形中使得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风险加大。

二、对今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监管, 完善政策法规

保险监管的目标主要有三方面:保护投保人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维护保险行业的安全与稳定。

一方面, 要加强对保险资金投资的监管。新保险法的实施以及将陆续颁布的新政13条等政策法规都展现了我国监管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性。新政13条使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扩宽, 投资风险加大, 加上陆续发展起来的保险集团, 他们拥有非常雄厚的资金实力, 也正因为如此, 他们可能引发的风险损失就愈大, 所以监管部门更应该加强对保险资金投资监管, 建立合理监管机制, 在探索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由于金融危机, 国内外经济形势一直不乐观, 我国保险公司收益率自08年以来一直很低迷, 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也因此集体下滑。作为应对风险、关系着保险公司生死存亡的准备金, 为了防止保险公司出现经营危机, 我国监管部门更应该加强对偿付能力的监管。2012年7月5日, 我国保监会颁布了《关于保险公司加强偿付能力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分别从四个方面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做出了要求:建立偿付能力管理机制、制定资本规划、及时制定偿付能力达标方案以及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偿付能力的监管不仅保证保险公司免于破产的危险, 还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促进保险市场稳定发展。

(二) 完善金融市场, 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作为保险资金投资运营的场所, 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关系着保险资金运用是否安全。

首先, 要规范股票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国股市一直比较低迷。原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任时在中国入市退市机制上、上市公司分红上以及保护投资者等市场监管方面发布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第七任主席肖钢面对着IPO改革、市场信息、“三公”建设以及金融创新等难题, 临危受命。虽原证监会主席已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但是仍然无法稳定股市过度投机。因此, 股市是必须要进行规范和完善, 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资金运用的风险。

其次, 大力推进债券市场发展。从上文可知, 我国大部分保险资金用于债券投资, 债券市场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而现如今我国债券市场, 国债居多, 中国各个企业认为股权融资是一种“摇钱树”, 宁愿多发些股权而不愿去发行债券, 这导致债券融资在我国受到了冷遇, 我国的债券市场也因此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所以, 大力推进债券市场的发展, 鼓励中小企业债券融资, 既可以缓解股市中IPO阻塞难题, 也发展了我国的债券市场, 达到“双赢”的效果。

最后, 改善其他金融工具市场。新《保险法》以及新政13条等相金融FinanceNO.1, 2014 (Cumulativety NO.540) 关政策的提出, 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愈来愈宽。保险资金能投资多种金融工具。因此, 健全各个金融工具市场才能有效降低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保证投资收益。

(三) 改善投资结构, 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随着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限制的拓宽, 资金的投资配比结构就显得愈发重要。如果资金不能得到良好的投资配比, 资金的运用效率就低, 投资收益也低。而保险公司的规模正逐步扩大, 较低的资金收益率将直接影响着保险业的发展。因此, 合理的资金投资结构不仅能给保险公司带来较高的收益率, 同时也促进保险行业的发展, 推动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逐步走向成功。

(四) 加大保险产品创新

保险产品的创新与保险资金运用中的风险息息相关。一款好的保险创新产品不仅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给被保险人带来保障, 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同时也减少了保险资金投资风险, 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保险公司也多了一层保护圈。

(五) 加大人才培养

要改善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就要培养出众多的专业技术型综合人才, 降低资金投资风险, 提高资金收益水平。

首先, 提高保险资金从业人员的门槛。这就需要建立严格的考试、选拔机制来提升保险资金从业人员的投资水平。

其次, 加强培训员工的投资技能。保险公司定期举办培训班和交流活动, 提升员工知识技能水平、相互借鉴投资工作经验, 加强实践技能。

最后, 要多加培养专业技术型综合人才。要想获得较高资金投资收益水平, 这不仅需要人才精通保险、投资类知识, 还需了解法律、计算机技术等各行各业的知识, 这样才能及时挑选并掌握国内外一些有价值的资讯, 合理安排保险资金投资策略。因此, 培养专业技术型综合人才迫在眉睫。

(六)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控体系

一方面, 要提高保险资金管理水平。保险公司应建立资产负债的管理系统, 通过系统与各个部门进行对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及保险资金运用纪律, 减少不必要的或是人为的损失发生;并且, 随时对保险资金进行跟踪, 对保险公司的偿付力及保险资金的运用给予监督, 全面地评估风险。

另一方面, 提高保险资金在投资运用中的风险控制。保险资金运用专业人员应该实施投资组合策略, 对资金进行合理地配置, 实现多元化投资并且随市场行情变动及时评估风险, 调整投资策略, 保证资金安全性下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徐高林.保险资金投资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陈兴龙.保险资金运用学程[M].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1.

[3]章伟程.保险资金投资运作及风险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2.15.

[4]严继莹.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风险及其防范[J].上海商业, 2012.

[5]严继莹.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保险投资方式发展的启示[J].中国保险, 2012.1.

运用现状 篇2

一、新媒体运用的基本情况

(一)什么是新媒体

要了解新媒体这个概念,先了解什么是媒体。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成为媒体。在对媒体的划分中,按其产生的先后有这样的五种媒体,分别是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我们通常将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划归到新媒体的范畴。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等。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宣传、引导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它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所以被称为新媒体。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和手机是大学生最常接触的新媒体。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当然对于新媒体的具体概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现在还属于众说纷纭的阶段,各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新媒体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娱乐的内容,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其信息具有海量性与共享性,包含多媒体与超文本,融合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虽然大家对新媒体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大家都认识到了新媒体发展的广阔前景和丰富的应用,以及巨大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的特点

综合不同的观点,我们发现新媒体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内容定制化:受限于技术发展的水平,传统的媒体的受众往往是面向全体大众。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在受众发面突破了许多限制,可以说,新媒体做到了受众的细分化,甚至将受众具体到个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受众用户分

组化,新媒体运营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群实施不同的策略,针对性地发布不同的咨询。同样在用户层面也是一样的,个人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制定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使用者最终接收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定制化满足了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突破了传统媒体用户只能被动接受阅读或者接收无差别的不感兴趣的内容有了巨大不同。

2.选择多样化: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从丰富的新媒体中,每个用户都可以接受信息,每个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的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播放音乐,同时发微博,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受关注。

3.形式丰富化:新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新媒体的内容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线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众的面前。随着技术的发展还会不断丰富内容形式。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储存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可以进行非常简便的信息检索,可以非常方便地查找历史内容。

4.发布及时化:与广播、电视相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信息发布的及时化。由于内容定制,甚至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推送。由于信息瞬息万变,发布及时化可以让用户及时跟踪自己关注的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此外,由于移动网络和各种手持终端的使用,使得这种及时化的信息传播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发展新媒体的原因

我们关注新媒体,发现新媒体的受众发展速度速度极其惊人。借用网上的一些数据,我们知道关于受众发展速度的一些对比资料,收音机额用了38年才将受众普及到5000万人,同样的受众规模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在如今的校园里什么新媒体都不使用、不关注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

新一代的大学生和新媒体打交道是每天必做的事情。新媒体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饭、走路、逛街...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摆弄着手机,聊QQ、发微博、看新闻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更好的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同时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已经基本普及,基本处于人人都有的状态。新媒体的信息量大这一特点更迎合了大学生的口味,通过手机、电脑打发像等车这样琐碎的时间,看看短信,上网浏览下网页,与好友聊下QQ,分享一下身边的新鲜事情这些已经基本与当代大学生形影不离。

新媒体的日常使用频次高。新媒体因为它的携带便捷,信息量大,而且具有实时性已经成为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逐渐替代着传统媒体。人们可以再新媒体上浏览想了解的信息,与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视频聊天,拓展了大学生们的人际关系,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方面的需求。而以往媒体的局限性使得大家越来越依赖新媒体。最近几年出现的微博,所打造的口号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上微博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它的零发布门槛引来很多人的追捧。

绝大数的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以及休闲娱乐。现代大学生几乎每天都要用新媒体来聊天,使用搜索引擎,上社交网站。新媒体日益代替传统媒体,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信息传播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

(四)发展新媒体的实例

日前教育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大学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刚出席会议并作大会主题发言。冯刚在发言中强调: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理论研究,为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要重点研究如何借助新的科技手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理论研究的层次;要进一步加强实践研究,主动掌握新技术的话语权和主动权。17所院校的代表结合各自学校的实践探索,交流了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思考,并就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了研讨。这是一则关于新媒体在高校中运用的新闻,它展示了新媒体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李林英认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明与普及,社会的虚拟化倾向日趋明显,虚拟的生存空间,是新媒体带来的客观存在。李林英和她的同行们承担了一项有关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课中的应用的课题,该课题选取全国部分高校的近2700名大学生,进行了走访和调查。调查显示,网络终端设备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大学生是接触和使用新

媒体最早、最直接的群体。网络搜索成为大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最佳途径,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将网络与自身的学业需求结合起来。登录网络社交工具成为大学生网络

对网络依赖过度,情绪、人格受到影响等等。对此,她建议,应该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从学生、教师中招募优秀的青年骨干,在新媒体上对广大学子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行为规范的引导。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信息的泛滥,易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学生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新媒体上,分散注意力,做事不动脑,只想着百度谷歌,而且现在社会上出现很多“宅男”“宅女”每天窝在屋子里上网导致现实交流减少,能力变弱。在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新媒体已经逐渐展示了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给大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一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一些如下总结。

(一)积极影响

1.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新媒体广泛的信息来源。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在受空间的限制。这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相对于传统时代的大学生,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眼界、思维都要开阔和开放一些。在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的生活充实程度、丰富程度和方便程度大大提高,与父母亲友的沟通频度和技巧有不同程度提高。新媒体在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巨大便捷。新媒体如QQ、微博、人人的使用加强了大学生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大学生们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方面的需求。与旧媒体相比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互的心情,给予一些告诫和安慰,更好的保持关系,不至于因为距离而中断联系。

2.辅助了大学生的学习。不少学生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来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电脑和网络来查资料以及完成作业。认为新媒体技术对学习方式、方法有着良好的影响,特别是对知识的积累有着明显的趋势。访谈中得知,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专业及专业以外的各种知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提高了大学生的素养。大学生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个人是非辨别能力明显增强、个人政治信仰、品德修养、对目标的坚定程度有所增强,但对社会、

对他人的信任度降低,个人精神空虚度明显增加。新媒体的虚拟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思想的平台,并且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宣泄不良情绪提供了场所。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网络传播速度快,言语思维表达较开放,言论自由,这些都比较符合青年大学生心理特点,大学生们利用这些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同时也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对激发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一定好处。如微博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分享身边的新鲜事物并加以简短的描述,可以让大家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是很好的自我展示平台,而且微博上还有一些好的电影书籍推荐,精彩的文章。

(二)消极影响

1.现实社交能力渐弱。在新媒体影响下,从而使得面对面交流、户外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时间明显减少。减少了大学生现实生活和交往的时间,从而疏远了现实群体,不利于大学生现实生活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大学生在网络上成为交往高手的同时,现实生活的交往能力却极其有限。过度使用新媒体使得人们在网络上比较活跃,而缺少现实的交流,导致现实交流减少,能力变弱。

2.独立思考问题减少。新媒体技术对学习方式、方法有着良好的影响,特别是对知识的积累有着明显的趋势,不过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休息,有过半的学生认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他们的休息时间减少了。休息时间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到学习的精神状态。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撰写学术论文时对新媒体的依赖又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降低弱化。新媒体的应用容易使人沉迷其中,而忽视正事或重要的事,也使人们变懒惰,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大,遇到事情

所措。其次,在信息的接收上,大学生多被奇、异、新的信息所吸引,缺乏独立的理性思考和判断,显得左右摇摆、飘忽不定,从而感到心理疲惫、迷茫。

总体说来,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大多数是积极方面的,能把它当成是一个可以有效获得信息和进行方便交流的工具。要想使新媒体的积极性最大化必须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而且是正确而有效的管理。

三、典型案例分析

QQ、微博、人人已经成为一个同学们通过网络世界接触外界不可或缺的渠道。基于此,有效加强对学校新媒体的管理研究已经成为当前一个急切的任务。接下来我们将在报告中,对微博、人人以及微信做一些介绍,以及简单的案例分析。

(一)微博。

在微博这一块,我们主要介绍的是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虽然也有大量的用户,如果利用得当,在校园内的宣传中可以收获很大的效益。

微博的舆情监控通过设置关心的话题关键字,可以查看不同的用户群体对该话题的讨论,对于了解用户的观点态度非常有帮助。通过微博的数据服务,对粉丝的属性进行分析,可以查询微博粉丝基础属性并进行数据统计,包括:年龄、性别和地域分布。对粉丝行为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粉丝对您的关注、评论、转发等行为的数据,可以了解自身微博的运营状况,作为制定后续运营的参考依据。依靠页面流量统计工具,可以随时查看微博页面的流量变化趋势,了解用户的关注情况,如果利用微博外部推广我们的官方微博,也可以在流量统计中监测到推广效果。此外短链点击统计功能,可以监测官方账号创建的短链点击情况,并作为衡量微博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

根据用户的喜好有针对性地投放内容。注意用户的反馈建议和投诉。把微博作为客户服务的阵地,带来实用性的信息,回答客户疑问,可以通过微博化解用户的误会。微博可以实现活动话题的直播。在微博上直播线下活动的进行情况,实时和网友互动,例如活动图文直播、活动后图片显示等;如果搜索到网友自己发的现场活动照片,可以评论并转发。

(二)人人网。

公共主页除了具备个人主页的所有功能外,还具备了个性化展示、数据分析平台等特殊功能。

人人网的公共主页是基于真实好友关系,可以创造更具信赖的传播环境。人人网一直坚持发展实名制用户,以白领和在校学生为主。在以真实好友关系为基础的强关系网络中,好友之间的信息分享更被信赖。人人网创新的社交产品,让互动形式更加多样。公共主页拥有完善的数据分析平台,实时优化好友管理。

公共主页有基础模块:新鲜事、留言、资料、状态、相册、日志、分享、站内信、收礼盒、音乐、好友、相关公共主页,还有主页专有模块:视频、投票、讨论区、评分、公共相册、人人喜欢。有个性化展示工具:包括欢迎大图、主页背景图片、Flash动画背景等;也有多媒体增效工具:;视频播放插件、地图、LBS、自定义等

由于人人公共主页的开放注册,使得各种各样的公共主页出现。

(三)微信。

微信是一种可以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即时通讯聊天软件。微信的公众账号有两种,一种是服务号,一种是订阅号。公众平台服务号,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在1个月(30天)内仅可以发送1条群发消息,该消息会显示在对方的聊天列表中。消息发送给用户时,用户将收到即时的消息提醒。此外可申请自定义菜单。公众平台订阅号,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每天(24小时内)可以发送1条群发消息。发给订阅用户)的消息,将会显示在对方的订阅号文件夹中。在发送消息给订阅用户(粉丝)时,订阅用户不会收到即时消息提醒。在订阅用户(粉丝)的通讯录中,订阅号将被放入订阅号文件夹中。

微信拥有超过3亿的注册用户。微信公共平台可以实现群发推送、自动回复以及1对1交流。群发推送:公号主动向用户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自动回复:用户根据指定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1对1交流:公号针对用户的特殊疑问,为用户提供1对1的对话解答服务。对于微信公众账号在注册时需要依据其所属类别或政府或媒体或企业或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信息登记。

在微信的公众平台可以对实时消息、用户管理、素材管理和个人设置进行设置。在实时消息中可以保存最近5天的消息,以及星标消息。对保存的消息可以进行简单的搜索查询。在用户管理内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组包括黑名单以及星标组。可以通过添加分组设置你所需要的分组,将你的目标受众进行细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对用户进行批量分组操作。在群发消息的时候新建群发消息群发对象

群发性别以及群发地区都可以进行设置,可以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群发的内容包括文字、语言、图片、视频以及图文消息。部分内容需要在素材管理中上传素材。素材包括突图片、语言、视频以及图文消息。图文消息包括单图文消息以及多图文消息。在设置中可以对账号的头像进行设置,头像设置应该与组织的形象识别相同,账号的名称在申请时设置,之后不可以修改,建议与组织名称相同。可以设置一个微信号,建议尽可能短,所用字母可以用缩写,方便记忆和联想。在功能介绍方面,是对公众账号的以一些介绍。可以绑定腾讯微博,将群发的消息同步到腾讯微博。可以生成不同尺寸的二维码,方便用户的推广宣传。

公众平台的以上管理都是在电脑上进行操作的。可以设置公众账号手机助手方便在手机上进行一些操作。微信的公众账号与私人账号是不同的、独立的。绑定私人微信号后,通过该私人微信号向公众号助手(微信号mphelper,你需要添加它为好友)发送的消息将被视为此公众号向所有用户群发的消息,系统会自动进行群发,这同样会消耗群发限额。绑定后,可以用手机向公众号手机助手发送jcbd来解除绑定。微信公众平台还提供了API文档,可以说微信的管理是需要技术支持。

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维护远比微博一类的要难的许多。没有新意枯燥任意时间推送信息,肯定会造成用户的退订。所以,每天的消息推送一定要精中选精,优中推优,发给你的粉丝他们最想看到的内容,而且最好把时间固定下来,让他们形成收看习惯,目前一般的官微会从下午开始推送消息,到晚上八点多结束,你可以尽量选择一个时间固定下来。

总结下来,我们会发现,微信具有潜在的用户数量多、营销成本低、营销定位精准、方式多元化、人性化、信息达到率高。具有独特的语音优势、定位功能、高端用户、稳定的人际关系和方便的信息推送

通过微信的查找公众号,搜索扬州大学,搜索的结果又32个。具体名单省略。通过查看历史消息,我们统计发现以下的账号有历史消息记录: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社团联合会、扬州大学学生集邮协会、扬州大学生资讯、扬州大学商学院学生会、扬州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扬州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扬州大学牛津团、扬州大学贴吧、乐蜂网扬州大学服务平台、扬州大学团委、扬

州大学青春三下乡、扬州大学青春三下乡、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大学动物微学院、扬州大学环境学院学生会、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扬州大学大学生新闻社共19个。

有认证的只有1个,为扬州大学(微信号:iyzuer)属腾讯微博认证。在对有消息记录的账号关注时扬州大学大学生新闻社等10多个账号有关注提醒。其中乐蜂网扬州大学服务平台、扬州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扬州大学就业创业协会的提示消息包含了自动回复的指令。

下面我们注重关注几个比较活跃的账号扬州大学团委(微信号:yangzhoudaxuetuanwei)、扬州大学大学生新闻社(微信号:yzdxdxsxws)、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微信号:yzdxxxxy)、扬州大学就业创业协会(微信号:yzuscda)、乐蜂网扬州大学服务平台(微信号:lefeng-yangda)这五个进行一些分析比较。

扬州大学团委:使用的是学校的校徽。每天都有消息推送,采用的是图文消息。在暑期这一阶段内容包含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宣报内容。在一般阶段,内容较多的是涉及学生,以及社会热点问题。

扬州大学大学生新闻社:标志使用的是新闻社的社徽。新闻社的内容采用了不定期的推送。从内容看,平台刚启用不久,有新闻社的介绍、学生关注的内容以及一些为新生准备的文字图片材料。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图标使用的是学校形象识别系统下的学院标志。信息工程学院是4月下旬启用的平台,内容推送也是不定期的。内容的形式都是纯文字。主要是关于学院的一些信息。

扬州大学就业创业协会:图标使用的是创协的会徽。大约是5月初的时候启用的平台。内容是以图文格式,涉及创业方面的新闻以及关于社团的一些重要通知和新闻内容。也属于不定期更新。体验了一下创协的“服务台”在其“菜单”中包含了01.协会简介02.联系我们03.兼职中心04.创业服务05.其他服务自动回复代码。通过一些测试性的回复,我们发现,部分信息还没完善。

乐蜂网扬州大学服务平台:标志可能是自身的徽标。在添加关注之后的提醒中,有1.讲笑话2.唱歌3.咨询乐蜂网4.买东西5.要签名照。在对这些进行测试时,我们发现,提醒是重复出现,要么是没有反映。其信息在某一阶段内是连

续了,目前处于中断,内容涉及一些购物优惠信息。

四、新媒体运营的建议和规范

我们总结了一些新媒体运营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和建议。

因而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提出一系列的关于发展新媒体的一些需要遵守的内容,或者说是规范。这些规范适用于学生组织发展自己的新媒体内容。在下面的报告中,我们主要以新媒体团队作为从事新媒体运营的行为者。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新媒体信息环境;加强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扩充其内涵和外延;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有效信息,使同学们深入了解校园内外和国内外新闻。在这份报告中,我们粗略地总结了八个方面的内容。针对不同方面的内容,我们提出一些具体的原则。

1.确定组织的宗旨。任何一个组织都要有自己的组织文化,需要有自己的理念识别系统。它的宗旨必须要明确化、具体化、条文化和简明化。

以扬州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为例,这是一个刚成立没有多久的学生组织,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宗旨。其宗旨描述如下:

研究新媒体,发展新媒体。立足本土特色,把握全球视野 以宏观、全聚德角度,促进跨学科之间的融合、跨领域之间的整合与互动;致力于推动新媒体理论体系创建于关键理论创新,提升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参与全球新媒体理论研究探究。

传承新媒体,培育新媒体。面向未来,引领行业,培育新媒体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致力于进一步深化新媒体科研和实践应用成果,构建恶化完善新媒体理论知识体系,为新媒体行业培育知识体系完备、理论水平一流、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人才。

发挥应用价值,服务社会、国家。切实面向行业实践与产业运营;服务于国家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规划;以满足公众需要和社会利益为根基,以促进形成社会新文化为最高目标;致力于提升新媒体科研面向应用转化能力和水平,挖掘新媒体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价值。

任何一个致力于在新媒体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的组织,都必须在成立自己的新媒体运营团队的时候明确告诉他们,组织的宗旨是什么。在明确组织的宗旨的时候,我们希望条款简洁化,都可以像段首的10字短句一样简明,易于记忆。

2.明确运营的目标。新媒体运营工作一定要围绕组织的的宗旨,服务大局。在组织整体的宗旨下,要明确运营的目标,任何一个组织发展自己自己的新媒体项目不能仅仅随大流,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新媒体的运营目标是为了辅助实现组织的宗旨。媒体的主要更能就是宣传,新媒体在宣传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与用户的交互互动。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3.划分针对的受众。目的一定是有指向性的,满目目的地开展新媒体项目的结果只是浪费了组织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不但没有给组织带来任何正面的积极的效果,反而会给组织的形象甚至组织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明确了新媒体发展的目标之后,我们还要划分新媒体的受众。虽然新媒体借助网络媒介,在受众上没有任何限制,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关注者。但是,我们不是为了所有人而服务,哪怕我们有这样的一颗心,我们是有针对性的对象的。这个受众范围的界定与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有关。高校新媒体的对象必然是高校的学生为主,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高校的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关心高校发展的人士。就像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一样,对象也有主要与次要之分。了解具体社交媒体用户的使用习惯。微博、人人网以及微信的行为习惯,喜欢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4.创新具体的形式。通过新媒体技术来进行宏大叙事,传播关于社会发展趋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抽象、枯燥的思想

理论用形象、有趣的形式来阐述,让更多的用户喜欢,避免排斥现象。在新媒体的内容上要做到创新,主动创新,才能把握新媒体发展的主动性。改变我们在新媒体内容上的文风,注意引入互联网语言,但是要符合国家的语言规范,避免三俗。在新媒体的运营中,我们要注意对传统媒体宣传经验的总结,遵循有益的工作经验。注意总结新媒体运营中的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要注重工作创新,做到理念创新与手段创新。新媒体是一种比较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如果不能时刻保持创新,那么就必然会被新媒体所淘汰。积极探索解决我们在新媒体运营中的问题的新方法。

5.建立专业的团队。我们要建立专业负责的新媒体团队,团队的成员要有较高的思想素养,对自己所从事的新媒体工作负责。新媒体团队成员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新媒体团队的成员必须热爱自己所将从事的新媒体工作。必须了解一种或多种新媒体媒介的使用,熟悉它的各项功能。

要完成这样一些工作,必须有专业的尽职的团队去完成,单单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做不好的。对团队成员的内容创作能力、市场洞察力、社会化沟通技巧和危机处理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以说,我们所期待的成员是全能型的。

运营团队对整个运营负责,他们不仅仅是要关心

运营团队是组织的公关人员是组织的发言人喉舌,也是传媒,是一个综合体。6.掌控内容的质量。新媒体的质量是新媒体运营的生命。要严格掌控所发布的内容,首先要真实,其次才是及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网络新媒体的内容中,有大约1/3内容不实或完全就是谣言。日前有针对大V的“七条底线”。“七条底线”指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真实性底线。之所以大V们应带头遵守,取决于大V与平常人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作用。网络的开放,不同身份,不同地区,不同来历的人都可以在其中发表言论,对平常人发表的一些言论,一是其能影响的范围相对较小,二是这些人的影响力远不如网络大V。对于名人,网络大V,他们的粉丝千千万,关注他们的人万万千,一个言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被大量的公众熟知;另一方面,青少年等对于名人的崇拜,甚至达到盲从的地步,往往名人说什么,他们就认为是什么,如若大V们不守底线,传播不实信息,势必给这类人造成不良影响。网络的便捷给人类带来方便和实惠的同时,也存在着

一些不稳定因素。不实信息、谎言的传播,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恐慌。像2012世界末日、抢盐事件等,由此带来的慌乱已在较大区域内曼延。一些人不守道德底线、公民权益等底线,在网络上肆意发表言论,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局面。“七条底线”,大V们要带头坚守,在他们的带动下,每一个网民都应切实坚守、行动起来。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每一个与新媒体相关的人员都应该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遵守这“七条底线”,对待分享转发要谨慎,在按下分享转发按钮之前要仔细鉴别,谨防助推谣言的传播,给组织以及国家、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在新媒体的日常内容运营管理上一般遵循着内容的二元性。即一部分内容是组织自身的内容宣传,另一部分的是作为媒体内容量的维持。前一部分的内容是我们发展新媒体的原因和目的,在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上,团队成员要

新媒体的运营中包含了极高的社交属性,新媒体的宣传内容与传统的新闻不同,照搬传统的新闻稿发在新媒体内,那不仅起不到很好的传播效果,还会对组织形象带来不好的影响。

对内容进行分类。

在新媒体的内容方面,新媒体的团队一般依靠组织的活动,用活动奖励吸引关注。吸引的关注用户如果得不到好的日常维护,这部分的用户很快就会流失,因为用户的取消关注是自由的,所以必须依靠日常话题互动内容留住关注。

无聊的无营养重复的转发只会增加关注者的厌烦度。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段子,也许你选用了一段你认为不错的,但是难免受众中有人已经看过。此外各种各样的发布者,在重复利用着这些看似经典的内容,就算再唯美,也只是再考验粉丝的承受能力、忍耐能力以及审美。

避免刷屏。有些时候刷屏是为了增加存在感,可以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任何时候任何人的刷屏给受众带来的都是不好的印象。刷屏可能导致的后果是隐藏消息甚至是取消关注。

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理,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稳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推动文化走出去、提高文化软实力。

7.打造组织的形象。建立组织的形象识别系统。在新媒体运营中引导大学生

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由于新媒体用户面更加广泛,更加易于被外界所接触。所以我们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兼具外宣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传播好组织形象。新媒体运营要有自己的品牌个性,培养自己的品牌形象使之人化,有自己说话的语言风格。

8.完善组织的制度。高校新媒体运营是晚于新媒体产生的,其发展历史较短。很多运营很多是从传统媒体转变过来,甚至更多的是新组建起来的。成立筹备阶段都期望可以从其他团队那边获得一些经验,但是在这方面没有成熟的组织架构。在团队运营中发展和完善组织制度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过早的制定一些制度是限制了新媒体自身特色的发展。以专业团队为核心,以运营目标为方向开展业务,给予团队最大的自由。在制度建设上鼓励模式创新,以提高运营工作效率。

增加关注。主动出击,主动打招呼,让用户知道我们的存在;

不当,都会对组织形象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突发情况发生后应在发现的

主页的运营。

我们正朝着这样的一个方向努力,去构建一个规范有序的新媒体运营环境,符合国家社会文化舆论的大环境,服务广大用户群众。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加入到规范化的行列中,我们相信未来的新媒体会发展得更加健康更加迅速。

运用现状 篇3

一、金融IC卡的特点

第一,跟銀行磁条卡相比,金融IC卡更具安全性。由于以前银行磁条卡技术简单,磁条信息易被复制,使用磁条信息盗录装置复制银行卡磁道信息,通过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窃取持卡人敏感信息,通过针孔摄像机在ATM终端上偷录持卡人密码等事件,以及伪造磁条卡、盗用持卡信息的案件频繁发生,给持卡人和发卡机构造成巨额损失。

第二,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相比银行磁条卡,金融IC卡具有存储空间大、运算能力强等优势。同时,金融IC卡具备多运用加载平台,可丰富银行卡产品系列,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要手段。

第三,顺应了政府管理和服务民生的迫切需求。社会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支付卡,由于发卡主体多样,技术标准不一,不能联网统一清算,账户资金管理混乱,“一事一卡,一人多卡”的情况非常普遍,造成持卡人携带和使用的不便。同时,卡内的沉淀资金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也存在诸多潜在风险。使用金融IC卡后,可以把金融IC卡作为主导,逐步减少和代替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卡,最终实现一卡通用(在全国范围内通用支付),一卡多用(多个行业共用一张卡)。

二、金融IC卡推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金融IC卡推广认知度不高

目前,由于欠缺直观、有效的宣传方式,大部分市民都不知道金融IC卡的支付功能和使用方法,对金融IC卡的安全、快捷、便利的特点不了解。很多年纪稍大的市民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存折等磁条卡和一些传统的支付工具上;有些客户手中拿着带有“闪付”字样的金融IC卡确不知道其作用;有些知道金融IC卡电子现金功能的用户由于担心电子现金不记名、不挂失和不用输密码就能消费,而错误认为用卡不安全,导致电子现金小额快速支付运用推广阻力加大。

(二)涉及多领域、多行业和多机构成本和利益

金融IC卡的推广离不开芯片制造商、发卡银行、收单银行、清算组织、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和行业,同时涉及商业银行之间终端设备等资源共享的问题,必然会涉及多行业领域的成本和利益。比如金融IC卡在公共交通上的运用,就可能涉及芯片制造商、发卡银行、收单银行、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等多家机构,各家机构都可能站在自身角度上追逐利益最大化。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

一是发卡成本较高。金融IC卡发卡成本在20元左右,磁条卡每张1.5元左右,二者相比成本相差约13倍以上。如果免费为持卡人更换金融IC卡无形会增加发卡银行的营运成本。二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前期机具改造投入成本较高,但实际经济效益短期内不明显。三是多数金融机构的核算方式以省级为中心,地市以下金融机构办理IC卡业务受到上级行诸多限制,不能灵活自主。机具设备需要上级行配备,IC卡卡片需要上级行发放,业务程序需要上级行安装、调试、开通,诸多环节造成金融IC卡业务普及起来非常困难。四是个别金融机构具体负责部门对更换金融IC卡不积极、不作为,基层央行对此也没有好的手段去强制其行为。

(四)商家原因导致金融IC卡推广缓慢

目前,金融IC卡的使用离不开刷卡机,很多边远乡镇、山区的公共区域很难普及ATM机、POS机等金融支付的媒介。老百姓存取钱还是通过存折在银行网点上办理。这样也是金融IC卡推广难的一个原因。

三、破解金融IC卡推广应用困境的积极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

金融IC卡运用推广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发放宣传册、电视、网络等媒介向广大市民宣传金融IC卡应用知识,宣传介绍金融IC卡的标准性、安全性、便利性、多用性等特点,重点对“安全性”和“多用性”对公众进行宣传,提高社会公众金融IC卡的认知度。

(二)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促进金融IC卡运用

一是金融IC卡的推广运用是一项惠民工程,应以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为主导。同时,政府财政及相关部门拨出专项资金,对公共服务领域的电子现金运用项目给予扶植。如为停车场配置具有“闪付”功能的非接触式受理终端。二是相关部门应充分调查研究制定金融IC卡电子现金利益格局,提出实现各方利益平衡的可行性方法,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受理金融IC卡的技能

中国银联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定期举办培训班,讲解金融IC卡应用操作和风险防范等知识。结合“三下乡”活动,对乡镇、山区的老百姓做一些金融IC卡知识普及活动。

(四)建设非接商圈,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

政府应把非接商圈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形成整体联动效应。人民银行统筹规划本地非接商圈建设的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各项推进工作,拟定分阶段、分步骤的工作计划表并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家商业银行、银联商务和各商家从不同的方面在相同时间点上共同努力争取有效资源,使金融IC卡的发行、电子钱包的开通、POS机和ATM机等非接受理环境改造及管理、电子现金圈存和闪付消费营销等构成几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有机合力,消除因互相制约而给金融IC卡闪付业务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提升闪付交易量、培养消费者自觉闪付消费习惯的目的。

(五)创新金融IC卡设计,方便公众出行和使用

金融IC卡的核心是芯片,可以将卡片做成围绕芯片的任意形状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如汽车形状、手表形状、胸卡形状、戒指形状等大众不同喜好的形状。不同的形状满足老百姓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为其携带和使用增加了便利。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以联合电信、移动等通讯运营商制作一些具有金融IC卡功能的手机卡,使用手机卡进行电子支付,这将是金融IC卡电子支付的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力宏《金融IC卡电子现金推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电子产业经济》2014年第5期).

中职英语课堂导入策略运用的现状 篇4

关键词:导入策略,职校英语课堂教学,启示和建议

“导入”作为英语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是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一堂课如果导入策略运用得当, 就能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和反映职校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策略运用的具体情况, 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为此, 笔者对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年级5个班级 ( 3个会计专业班、1个日语专业班、1个计算机专业班) 的5名英语教师和238名学生进行了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 笔者发现并整理了教师运用导入策略的现状, 并给出了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1. 中职英语课堂导入策略运用的现状

( 1) 大多数职校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入策略的次数少, 甚至省略这一环节。由于职校学生英语水平较差, 并缺乏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大部分教师认为导入只是浪费时间, 与其对牛弹琴, 还不如把时间放在下面的讲授中去, 因此教师运用导入策略的次数较少。在有些情况下, 甚至省略这一环节, 直接进入新课的教授或者练习的讲解。

( 2)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 导入策略的运用只是形式主义, 导入时间要么过长要么过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经常以“keep quiet! ”或者“please payattention! ”等类似的语句来让学生马上集中注意力, 为上课做好准备。然后, 老师让学生打开书本一如既往地进行词汇或者课文的学习, 这样的导入所占的时间过短, 一般在1 ~ 3分钟内。毋庸置疑, 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是枯燥无味且毫无效果的; 另外, 一些教师的确是运用了导入策略, 但由于职校生较低的英语水平和不尽如人意的课堂表现使得教师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运用设计好的导入策略, 这样造成了导入时间过长, 一般需要8 ~ 10分钟, 影响后面的教学环节。

( 3)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导入策略单一固定, 且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使大多数学生不能专注并积极参加导入活动。笔者发现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是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而导入策略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 使得大多数学生不能积极参加。这种导入策略的使用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内容也并非是按照学生的现状和接受能力来设计的。这种无意义的导入使得学生要么趣味索然, 要么吵吵嚷嚷。因此, 一个合适的导入策略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 达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启示和建议

第一,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导入时间的长短。众所周知, 导入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导入的时间过长, 必将浪费和影响后面的教学, 这样学生易疲劳且很难集中注意力; 如果导入的时间过短, 学生不能充分为新课做好准备。导入时间以3 ~ 5分钟为宜,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的导入策略。

第二, 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导入策略取代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导入策略。审美心理学能给予教师一些启示, 让课堂导入遵循新颖、趣味性和直观性等原则。在导入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策略, 总结归纳教学中一些有效的策略, 并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做一些大胆的教学尝试。教师不应该只采用一或两种固定的导入策略, 而应该多灵活运用一些合适的导入策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不断提高导入环节的教学质量。

第三, 教师在运用导入策略时, 应该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所教内容, 运用多样化的导入策略。更重要的是,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 设计不同的导入策略。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 而且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接受力。这样, 课堂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3. 结语

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 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巧妙地运用教学导入策略, 其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学生由“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 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中职英语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是很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注意反省和更新科学观和教学观。

参考文献

[1]陈谦.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生疑”能力[J].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管理) , 2007 (11) .

运用现状 篇5

摘要:纳米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材料, 从整体上分析了纳米材料的结构特征、主要性能, 制备工艺和当今对纳米材料研究趋势。纳米材料有许多特殊的性能, 可以运用到航天、医疗、生物技术等领域。在未来的研究里, 纳米材料将会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纳米材料; 应用; 发展趋势;

从概念来说, 纳米材料是由无数个晶体组成的, 它的大小尺寸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一种固体材料。主要包括晶态、非晶态的金属、陶瓷等材料组成。因为它的大小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 它有着特殊的性质。这些特殊性质所表现出来的有导电、导热、光学、磁性等。目前国内、国际的科学家都在研究纳米材料, 试图打造一种全新的新技术材料, 将来为人类创造更大的价值。纳米科学技术也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 在当代的科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纳米技术的范围包括纳米加工技术、纳米测量技术, 纳米材料技术等。其中纳米材料技术主要应用于材料的生产, 主要包括航天材料、生物技术材料, 超声波材料等等。从1861年开始, 因为胶体化学的建立, 人们开始了对直径为1~100纳米粒子的研究工作。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为了战争的胜利进行了“沉烟实验”, 由于当时科技水平落后研究失败。

1 纳米材料的性能

研究表明, 大多纳米金属的室温硬度比相应粗晶高2~6倍;纳米材料的强度是普通材料的10倍, 比如, 8nm的纳米晶体的强度比普通晶体高15倍, 硬度提高了4~7个数量级;韧性更大, 比如美国argonnel实验室制成的纳米Cs F2陶瓷晶体在室温下可弯曲100%。室温下的纳米Ti O2陶瓷晶体表现出很高的韧性, 压缩至原长度的15仍不破碎。纳米材料的热学性能是普通材料的5倍一般纳米材料的热容是传统金属的2倍;直径为10nm的Fe、Au和Al熔点分别由其粗晶熔点的1500℃、1263℃和700℃降到35℃、30℃和20℃。2nm的金的颗粒熔点仅为330℃, 比通常金的熔点低700℃以上, 而纳米银粉的熔点仅为100℃;此外, 纳米材料的热膨胀可调, 可用于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材料的连接纳米材料的磁学性能;当所有的晶粒尺寸减小到纳米级时, 晶粒之间的铁磁相互作用开始对材料的宏观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就使得纳米材料具有高磁化率和高矫顽力, 低饱和磁矩和低磁耗纳米磁性金属的磁化率是普通金属的20倍, 而饱和磁矩是普通金属的13倍。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能;各种纳米微粒几乎都呈黑色, 它们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将显着降低, 一般低于1%。粒度越细, 光的吸收越强烈, 利用这一特性, 纳米金属有可能用于制作红外线检测元件、隐身飞机上的雷达波吸收材料等, 还可以运用到生物技术领域, 比如激光检测仪、电子显微镜等。

2 纳米材料的应用现状

研究表明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 不仅可以除去异味和消毒。还使得衣服不易出现折叠的痕迹。很多衣服都是纤维材料制成的, 通常衣服上都会出现静电现象, 在衣服中加入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利用纳米材料, 冰箱可以消毒。利用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可以在商场买到了。另外利用纳米粉末, 可以快速使废水彻底变清水, 完全达到饮用标准。这个技术可以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 可以运用到化学工业中。比如污水处理厂、化肥厂等, 一方面使得水资源可以再次利用, 另一方面节约资源。纳米技术还可以应用到食品加工领域, 有益健康。纳米技术运用到建筑的装修领域, 可以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可提高11倍。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材料, 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 根本不用擦洗。这样就可以节约成本, 提高装修公司的经济效益。使用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 可以高效快速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纳米材料可以提高汽车、轮船, 飞机性能指标。纳米陶瓷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重要材料,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发动机性能、还可以延长工作寿命和增强可靠性。纳米卫星发射升空可以随时随地监测宇航员安全驾驶。在生物医疗领域里, 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大型药物输送器, 可以携带一定剂量的药物, 在体外电磁信号的引导下可以准确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 不仅有效地起到治疗作用, 还可以减轻疼痛感并减轻药物的不良的反映。

纳米材料的.运用市场是十分广的, 纳米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可低估的。根据国际上的一些权威机构预测, 由纳米技术创造的经济效益将会达到15000亿美元, 纳米技术在未来几十年的应用范围将会超过互联网。纳米材料、玻璃、带来的技术进步, 纳米涂料的运用和发展, 将会给传统建筑公司、装饰公司造成巨大的技术冲击。很多传统行业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国内科学家指出, 传统的建筑、化学、生物医药、工业制造, 通讯设备等领域, 将会迎来新的一次“技术革命”现在国际上用纳米技术注册的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 同时这些企业建立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工厂和标准化的生产车间。纳米玻璃、纳米涂料, 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将会进一步打开一些陌生领域的大门。纳米材料纳米技术的出现, 拥有着无限可能, 纳米机器人、纳米计算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人们也可以享受到科技的乐趣。未来我们身边都是纳米材料制造的产品, 不仅环保、而且价格低廉。人们在商场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这是科学技术在生活领域的运用。未来可能我们坐的汽车、飞机等都是纳米材料制造的。纳米材料属于材料学的一个分支, 应该加大研发力度, 让更多的学者投入到研究纳米材料的队伍。另外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支持, 不断派遣这方面的专家出国考察、深造。为国家、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同时, 增加就业岗位,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改变世界, 纳米技术将会颠覆很多传统行业。

3 纳米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重要科学意义在于它开辟了人们认识自然的新层次, 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由于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度 (1~100urn) 与物质中的许多特征长度, 如电子的德布洛意波长、超导相干长度、隧穿势垒厚度、铁磁性临界尺寸相当, 从而导致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物理、化学特性既不同于微观的原子、分子, 也不同于宏观物体, 从而把人们探索自然、创造知识的能力延伸到介于宏观和微观物体之间的中间领域。在纳米领域发现新现象, 认识新规律, 提出新概念, 建立新理论, 为构筑纳米材料科学体系新框架奠定基础, 也将极大丰富纳米物理和纳米化学等新领域的研究内涵。世纪之交高韧性纳米陶瓷、超强纳米金属等仍然是纳米材料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纳米结构设计, 异质、异相和不同性质的纳米基元 (零维纳米微粒、一维纳米管、纳米棒和纳米丝) 的组合。纳米尺度基元的表面修饰改性等形成了当今纳米材料研究新热点, 人们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度按自己的的意愿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利用新物性、新原理、新方法设计纳米结构原理性器件以及纳米复合传统材料改性正孕育着新的突破。

4 结束语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自从这个科学概念被提出来后, 一直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未来的时间里, 它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吃穿住行, 还是医疗、交通、娱乐。纳米技术会带来新的技术革命, 不断为人类创造福祉。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在信息化、智能化的今天, 由纳米材料制造的产品已经面世。纳米材料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是能够改变人类生活的新技术。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的越加重视, 纳米技术有望成为推动人类向前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如璋.功能材料学概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

运用现状 篇6

【关键词】幼儿园 “移动云”技术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79-02

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并不断增加投入。广西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处于经济欠发达或者中等发达地区,在这些幼儿园运用教育信息化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广西幼教改革和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信息化背景下,“移动云”家园协同教育平台走进幼教领域,以全新的、快捷的方式架设起家庭和幼儿园心连心的桥梁,使封闭式的幼儿教育变为开放式的教育,带来教育方式的重大变革。

一、“移动云”家园协同教育平台简介

“移动云”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家园协同教育平台。“移动云”系统能通过图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忠实地记录幼儿在园成长的点点滴滴,并第一时间推送到家长的手机、iPad 等移动终端上。家长不论身在何处,只需打开移动电子设备,就随时可以接收到关于孩子的信息,随时随地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实现简单便捷的家园双向互动沟通,让家长跨越空间的距离,轻松地融入和参与到孩子在幼儿园成长的整个教育历程。“移动云”学前协同教育平台具有多种功性,可以通过视频、影像等直观模式,有效促进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高效沟通。对幼儿,能文图声像并茂地记载其在园完整的成长档案;对家长,能打通家园信息孤岛,营造永不落幕的家长开放日,无论家长何时何地都能参与孩子的教育;对教师,是教师简单易操作的家园共育平台;对园长,是园长对园所保教情况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对教育行政部门,是一个能进行大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的平台。一个平台,多种功能,形成合力,为实现促进家园共育提供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家园沟通更具协同性、时效性、创新性和融合性,对协同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渗透和支持家校工作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网站,以公布公开学校信息为主。二是“家校通”,主要向家长报告孩子到校、离校和布置作业、通知等消息交流为主。三是教育工作者利用一些非专业性平台建立起家校双向沟通、展示等平台。如利用QQ、飞信等架起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班主任与学生的“连心桥”;利用网上论坛、空间、博客解决常见问题和困惑;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等等。但是,幼儿教育信息化的呼声虽然越来越高,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事实是:相对于其他行业,我国的幼儿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滞后。

二、广西幼儿园“移动云”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为深入了解广西幼儿园运用教育信息化技术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现状,本文以广西幼儿园60多所(包括10所子课题园)各级各类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以及查看有关资料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访谈对象主要是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调查问卷涉及幼儿园的基本信息、网络建设、设备配备、人员配备、信息技术运用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共20个问题。根据问卷调查以及笔者多次到幼儿园的走访交流,基本情况是:

(一)政府层面。虽然国家很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但因学前教育属非义务教育阶段,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幼儿园发展的作用上还没有很好的认识。与中小学相比,广西绝大多数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仅占全区幼儿园总数10%左右)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民办幼儿园方面则是几乎没有顾及。

(二)幼儿园层面。广西大多数幼儿园实施的还是全封闭或半封闭式的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城乡差距较大,绝大多数的县城和乡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仍停留在传统沟通方式上,形式还比较单一。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家长与教师合作比较浅层,幼儿园处于支配地位,家长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二是幼儿园一味强调自己的教育理念,家长地位得不到体现。三是家园共育不够深入,合作内容不够具体,合作形式单一,主要形式为家园联系本、家园联系栏、登门和电话家访等,基本上没有其他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径。四是家庭的宝贵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既没有发挥家长作用,也没有形成教育孩子的双向互动,影响了家园共育的效果。此外,在城市,一些公办幼儿园教师也开始利用一些非专业性平台建立起家园双向沟通和展示的平台,如利用QQ、飞信、网上论坛和博客等解决常见问题和困惑;能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建立幼儿成长电子档案袋的幼儿园很少。

(三)教师层面。幼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管理和教学水平总体低下。有些幼儿园领导和教师甚至还存在教育信息化技术使用方面的抵触情绪和心理,特别是年长的教师更不愿意接受信息技术方面的产品。教师信息素养总体较低,绝大多数的幼儿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四)家长层面。幼儿园年轻的家长们都很渴望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交流沟通,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生活的点滴,也非常需要及时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学育儿指导。但在广西,绝大多数的家长还只能依靠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来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目前,少数城市的幼儿园家长也利用手机、QQ和飞信等方式与教师进行联系。

三、对策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手段的普及,如何使广西幼儿教育由封闭式逐步走向开放式,为家园共育提供新的理念和途径手段,使家园沟通更具时效性、更加立体化和高度融合,让幼儿园家园共育与世界同步,还需要一个过程,它除取决于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师的努力外,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保障,幼儿园的领导要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须协同努力。

(一)政府加大政策和经费扶持力度,统筹协调改善基础条件。广西属于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尤其是农村经济更加跟不上,国家在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对此,广西政府也应因地制宜,在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提下,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并加大政策和经费扶持力度,认真贯彻执行2012年6月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来,积极引进先进资源,让更多幼儿园受益。

(二)幼儿园领导提高重视水平,将先进的教育信息化理念运用到日常管理中。首先对幼儿园领导进行培训,使他们认同培训理念,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善于将先进的教育技术运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如幼儿园领导应重视“移动云”学前协同教育平台建设和管理,此平台可帮助幼儿园树立园所品牌优势、完善软硬件设施、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师资力量等;引入到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和教学管理中,为幼儿园信息化提供软、硬件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园所知名度。

(三)完善幼儿园相关制度,建立激励机制。要使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园需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如结合本园教学实践需要,建立绩效培训考核制度,不仅要重视培训,更强调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将教师应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与教师的聘任、考核和职务晋升等切身利益挂钩,形成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技术的激励机制。

(四)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由于广西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所处的环境经济落后,教育教学资源缺乏,信息基础建设相对也落后,幼儿园信息素养教育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水平较低。因此,亟须解决的是进行先进的教育信息化理论培训,幼儿教师更应不断学习,提高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同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教师提供分享优势资源的平台,使先进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五)创造条件,实现全国优势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先进的“移动云”家园协同教育平台受到全国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欢迎。目前,全国各地许多幼儿园都在使用这个平台。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总课题组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创造机会组织园长和教师们参与跨园、跨地域体验等研讨交流活动,构建互助平台,共享各姐妹园成功的办园经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六)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搭建与家长交流互动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如何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打通促进家园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形成观念认同的连心桥呢?通过先进的“移动云”家园协同教育平台,家长们可以及时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动态信息,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随时随地了解到孩子在园学习生活情况,更加全方位地参与到自己孩子的协同教育中,提高育儿知识,实现家园共育。也使幼儿园及时掌握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及教育管理上的不足,促进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学习。由此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总之,“移动云”这一新兴的信息化技术,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前教育更亟须这一技术的介入,它不仅解决家园共育现存难题,更能使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有助于提升整个教育信息化的环境,进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宏俭.职校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3(12)

[2]章泽昂,邬家炜,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研究[J].技术应用,2010(6)

[3]王宇凡.加强信息化建设 努力构建幼儿园信息化环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6)

[4]杨如金.乡镇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3(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B类立项重点课题(2013B046)

运用现状 篇7

我国的会计改革从1993年开始至今已有十余年, 在某些问题的准则处理上曾引起会计理论界众多争议, 而公允价值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将公允价值称为计量属性, 缘自1993年3月31日FASB的—个概念公告草案:“Using Cash Flow Information And Present Value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s (ED.Revised) ”。在1998年我国颁布了以《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为代表的多项具体会计准则, 在这些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开始颁布和实施, 财政部还颁布实施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相关会计制度。而这些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我国监管部门中止了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究其原因, 无外乎是公允价值超越了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在当时环境条件下的质量要求, 维持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有效遏制了当时上市公司热衷于利用盈余管理创造虚假利润的势头, 对确保我国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而最近一次会计改革则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 其中除了对原有16个准则进行重大修改外, 新增具体准则22个, 并包括了相应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 此次改革公允价值的运用成为显著的标志。随着股份制企业筹资渠道的多元化, 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大量增加、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使得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主要信息使用者的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引起广泛的关注。公允价值因其能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 已经被认可作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因此, 在当今扩大资本市场、发展市场经济的环境条件下, 客观上需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2公允价值在我国现阶段的运用

2.1从会计准则角度看公允价值的运用

虽说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17个具体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 运用范围较为广泛, 但准则中同时又规定了这种运用的条件。这主要表现在公允价值运用的从属地位和严格的限制条件两方面。 (1) 公允价值的从属地位。我国新会计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导地位。这也说明, 我国是在坚持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前提下, 引入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的。公允价值的从属地位在具体准则中也得到了体现。 (2) 条件要求极为严格。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运用, 设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例如,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明确规定:企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 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而企业一旦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就应当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并且规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不难看出,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 公允价值不是在任何企业、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 如果不能满足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 则是严格限制运用的。

2.2从现实经济状况看公允价值的运用

1998年我国在“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曾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 出现了许多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在此阶段出现的众多会计信息失真案例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呼吁声此起彼伏。即使在最早提出公允价值的美国, 在当时也不断出现由于公允价值的滥用而引发的一系列令人震惊的重大财务丑闻, 而在欧洲、香港等会计和法律制度被人们认为相当完善的国家和地区都不难找到类似的案例。结合国内外众多案例的教训, 我国在2001年摒弃了公允价值。

事隔十年, 我国又重新把公允价值纳入会计核算的计量属性范畴, 那么利润操纵会不会卷土重来呢?在新准则的应用指南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同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决策体系。这也就是说明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谨慎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公司管理当局的责任。公司管理层应在综合考虑包括活跃公平交易市场在内的各项影响因素, 并对对企业能否持续可靠地取得公允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经过董事会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决议, 并就公允价值选取原则等相关信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从公司内部责任划分的角度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了适度限制。

同时审计准则在会计准则修订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过程中应履行充分的鉴证程序, 对公司公允价值选用的合理性, 包括公司的决策程序、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披露的充分性给予关注, 并做出独立的专业判断。公允价值显失公允, 公司又拒绝调整的, 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鉴证结论的影响。这又从外部审计监督的角度对管理层适当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限制。

而今与1998年相比, 我国的经济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 资本市场逐步成熟,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明显改善, 市场监管更加健全, 资产评估机构工作的有效开展,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的提高, 这些都为公允价值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环境。从最近两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运用, 通过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有所减少, 大部分企业能够遵从会计准则的要求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3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前景分析

现阶段我国之所以要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 是因为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确立, 但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健全, 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存在, 活跃市场仍受到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市场监管还有待继续加强。就目前而言, 虽然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该计量属性,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或负债缺乏完善的活跃市场, 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

虽说公允价值在我国现阶段的运用还受到较大的限制, 但我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促使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和改革。而现代资本市场是建立在信息披露的基础之上的,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最主要的体现。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因其“可验证”一直在各国会计准则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正因为这一点, 却难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面向未来决策的需要。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来看只有既具可靠性, 又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才能真正起到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作用, 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而公允价值计量强调的是资产、负债的客观计量和真实反映, 这也是决策有用观的需要, 而且是未来会计计量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J].意义与特征.会计研究, 2006, (5) .

运用现状 篇8

1.1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行环境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资本流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金融风险不断加大,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改革开放初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市场主体,国家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实现与经营者的两权分离,企业管理者需通过会计信息来反映受托经营情况,国家则用过去的信息判断经营管理层过去一段时间内经营管理情况。历史成本计量按照过去或发生时交易价格计量,有非常高的真实可靠性,所以我国一直以来选择真实可靠的历史成本计量是符合国情需要的。但目前经济发展情况下,市场主体变为各种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这些人更注重未来价值,希望获得的信息是有效的,只要信息能反映市场变动而带来的增值或未来收益就符合需要。面对这些需要,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及国际趋同的需要,历史成本计量显然不能满足各方面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这一新的计量模式,既符合现在的国情,也符合国际趋同的需要。

公允价值在引入时,可以说就有了较强的时事背景支持。那么公允价值计量在当前的环境下是不是非常适应,不存在任何问题了呢?下面就目前公允价值实施现状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1.2 上市公司执行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

前面论述,公允价值计量是符合国情的,但目前情况是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采用了这样的计量模式呢?由于《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采用范围规定比较严格,经过调查,结合2007年上市公司一季报,大部分上市公司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采取谨慎态度,只有极少数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许多公司并没有像投资者预期的那样对投资性房地产采取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至2009年4月27日,在已披露年报的1 303家上市公司中,仅9家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对股东权益进行了追溯调整,涉及金额最大的是中国银行,高达33.18亿元,调整金额最小的则是“武汉塑料”,仅140.11万元。而“陆家嘴”“华业地产”等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公司却仍然采用成本法计量,还有境内外采用不同方式计量的情况(如“北辰实业”)。

2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运用的现实分析

2.1 公允价值计量对市场有较高的要求

公允价值计量是基于市场的计量,充分活跃的市场,信息畅通,才有可能保证公允价值中所谓的“公平交易”。我国家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在近年虽然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但“活跃市场”远未形成,市场不活跃,信息获得不对称,很多小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方面远比不过大机构,因此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公平交易”前提自然无法满足,公允价值自然没有办法体现。同时,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本质是混合的计量模式,要求体现公平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要根据当时的市场变化在每一个会计期间都要对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具备专业的评估人员或有相关知识的高素质会计人员,还要对账务作经常性的调整处理,这将加大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因此,我国虽然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但众多上市公司仍选择可靠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也就不足为奇。

2.2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准则要有完整体系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同时规定:在计量时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公允价值能可靠取得,才能引入其进行计量,否则,仍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在新的会计具体准则38项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有17项,对公允价值计量确定较详细的是企业会计准则8号一—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而对公允价值计量如何披露的规定只在金融工具列报标准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他涉及披露的条款很少。从我国目前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可以看出,它们分散在各个准则中,没有一个完整的说明。公允价值的运用依赖市场,要求具备职业判断的能力。以我国的现状来考虑,要做精确的公允价值计量很难,风险大,因此,在没有十分详细的会计准则规范和指导下,大部分的公司为了规避风险,仍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另外,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和准则22号中对资产可回收金额和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计量基础,随市场条件的不断改善,公允价值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也许是历史成本,也许是可变现净值等。所以,我国新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从本质看是混合计量模式。因此,在严格的准则规定下,以及公允价值本质中的多变性,目前上市公司放心采用这样的计量模式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造成了我国虽然有相关规定,公允价值计量也有着优越性,但是执行起来并不理想的现象。

2.3 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的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对于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取得该资产时以当时的公允价值入账,若当期股票或债券的价格大幅上升或大幅下跌时,按规定,将持有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对有大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企业来说,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的利润影响十分巨大;除此之外,从投资性房产的角度看,由于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当房地产未来价格上升时,若按照市场价格为公允价值计量,则其价值将大大高于账面净值、原值,这也会导致这类房地产企业利润的大幅度变化。在利润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企业从谨慎可靠、避税等角度考虑,也不会完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3 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对策

3.1 继续培育和完善市场

公平的市场,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条件,继续培育和完善市场仍要持续有效地进行,这就要求要建立规范和引导市场的法规,淘汰机制落后的企业,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他国的优秀经验可以为我们;对内各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和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只有在内部和外部都有一套完整、有机的规范,才能引导市场向良性发展。

3.2 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规定需要改进

根据我国国情,应尽快建立单独的关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准则。我国已成立了单独的会计准则委员会,机构的独立意味着有更专门的人员和有更大的执行空间来完善准则;与国际趋同加快,意味我们有经验可以借鉴;会计理论的研究在我国也从未放松过;第一线会计人员经验更为丰富。而这些都为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奠定了基础。

首先,单独的公允价值计童准则应该有计量的框架,包括相关定义,如:何谓“公平交易”?是交易双方无关联还是双方企业持续经营破产清算或缩减规模?“熟悉情况”和“自愿交易”的规定是否不应只在《投资性房产》中作详细规定,而应该在对公允价值定义描述时,就作统一详细规定?这些对公允价值限制的关键词,都应该作明确详细统一的解释,并适用于大部分的现象,减少例外的发生,降低一定的人为判断风险。此外,公允价值的计量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计量模式,不同的情况体现不同的价值,对各种计价体现要有对应的解释和规定。其次,要有明确的计童方法。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相似的地方之一,就是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层次。第一层:有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可以成为公允价值;第二层:活跃市场直接找不到某一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可以找同类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替代;第三层:既不存在活跃市场,又没有同类的,则用估值技术。活跃市场我国尚未达到,同类代替不太适用房地产这类资产的公允值确定,因此很多时候都要用估价技术,准则应针对这些技术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操作出台相应的规范,统一某些情况下应选择哪一种方法的标准,否则将影响后面的披露口径。再次,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披露方法,增加披露范围。最后,要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和时间。时代不断进步,现象不断更新,准则不能一成不变,要随情况变化调整,不管是根据实践调整还是根据理论深入而改进,都要有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公允价值准则还未十分成熟时,要谨慎对之,想好后续发展之路。

3.3 相关部门要尽快建立配套制度

除了市场机制要完善以外,会计监督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法律规范和监督流程,审计部门要求在整个公允价值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其披露等一系列环节作出对应的规定,并严格执行。因为公允价值重相关性,可靠性就会降低,对会计利润和资产价值的人为操作会有增加的余地,特别是公允价值变动是不产出现金流的,那么有可能使企业表面利润增加,而实际没有现金流入,高估企业值。因此,对公允价值的审计不但要有法可依,执法人员的水平、素质也要求提高,否则将造成大量的虚假信息涌入市场,破坏公平。另外,税务部门要出台配套的税收政策(如增值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所得税等),要消除企业在税收方面的疑问,更好更放心地执行准则。

《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除了市场环境和准则本身不好把握之外,公允价值估价技术比较新,之前的财会人员没有学过专门的评估技术,所以觉得公允价计量难以操作,因此资产评估机构日益重要。资产评估机构可以为公允价值第三个层次提供不可缺少的参考依据和方法,但目前评估机构和会计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乏互相支持,所以如何尽快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产评估机构,建立一套会计与资产评估在公允价值方面的配合规定是要积极着手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有优势也有不适应的地方,但只要由内到外,由企业到政府,监督部门、评估界积极参与进来,公允价值的计量一定可以发挥其有效性、公平性、广泛性、时效性等优势,规避其虚拟性、主观性缺点,为我国的经济信息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摘要:文章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目前的运用环境及运用情况作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认为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力度不够是因为受我国本身的经济环境限制,《新会计准则》的不足,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部门的制度不配套造成的,由此提出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会计准则》,活跃市场,资产评估

参考文献

[1]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基本理论分析与我国的初步实证证据[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黄宝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7(12).

[3]苏莉,等.公允价值选择权对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影响[J].财务与会计,2007(11).

[4]裘宗舜,等.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国际进展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7(11).

[5]张卓奇,党爱民.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中的运用[J].财务与会计,2008(1).

运用现状 篇9

关键词:博客,营销,策略

1 博客在国内企业营销中的应用现状

博客就是网络日志 (Weblog) , 其内容通常是公开的, 在博客上既可以发表自己的网络日记, 也可以阅读别人的网络日记, 是一种个人思想、观点、知识等在互联网上的共享, 而博客营销则是营销者利用博客的集聚性、互动性、知识性、自主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及其赖以运行的网络载体, 把企业及其理念、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向潜在的细分市场的客户作具有多向沟通性的宣传推广与交流, 以达到方便地满足客户需要和实现企业目标的策划与实施的过程, 由此可见, 博客营销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 (包括思想、体验等表现形式) 的网络信息传递形式。

1.1 普及度提高为企业博客营销奠定良好基础

1.1.1 博客用户规模不断增大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调查, 截至2009年6月, 拥有个人博客的用户超过1.81亿, 比去年增长了12%;更新博客比较频繁的用户所占比例为62.7%, 博客读者也十分活跃, 每周浏览博客的人数占总读者的72.4%。

1.1.2 博客浏览时间增长

随着博客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对博客的关注程度进一步增大, 浏览时间也越来越长。根据艾瑞市场咨询公司的调, 2009年6月博客类网站与其他网站的浏览时长比较如下图所示。

浏览时长比较 (万小时)

可见, 博客类网站在各类网站中处于领先地位, 优势比较明显, 企业有了利用博客进行营销的良好基础。

1.2 企业博客数量不断增加

企博网是目前全球第一企业博客网站, 建立于2005年10月21日, 该网站的影响力位居同类网站之首, 因此, 本文根据企博网进行了一些调查, 通过其反映出我国企业博客数量的一些变化。截至2009年7月19日, 在该网站注册的企业博客94650家, 产品219378个, 求购信息36592条, 涵盖61个行业。据笔者统计, 其中“金融保险服务”类企业博客由建立初的11个增加至1741个, “广告服务”类企业博客由建立初的5个增加至9102个, “知识产权服务” 类企业博客由建立初的8个增加至4127个, “电脑/数码/软件”类企业博客由建立初的62个增加至9293, “农/林/牧/渔业及产品”类企业博客由建立初的7个增加至7292个。其他各个行业均有大比例的增长。可见, 我国企业博客发展势头良好, 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博客的数量、行业均有扩展, 更多的企业看到了企业博客对企业营销的优势及价值, 纷纷建立企业博客。

2企业博客营销策略分析

2.1设定与产品相关的博客主题

企业在建立企业博客时, 需要注意设立与产品相关的博客主题, 要注意读者的心态、爱好、潮流、目前所流行的事情、审美、情感等因素。例如“谭木匠”2008年4月在博拉网推出的“家和万事兴”博文征文活动, 正是利用了“情感”这一因素。

主题的制定应该简单明确, 这样才能够使人们参与的时候充分体会企业的宣传意图, 达到宣传效果, 树立对企业品牌的正面联想。

2.2善用名人博客

企业博客可以合理使用名人博客来引起网民注意, 名人的相关事务都比较容易吸引普通民众的眼球, 引起关注效果。名人可以是本企业的管理者或者相关行业的专家 (专家博客) , 也可以是比较著名的明星 (明星博客) , 专家博客目前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甚至有超过明星博客的趋势。因此, 合理利用好名人博客可以有效吸引潜在的用户, 强化老用户对品牌的信赖, 进而使其也自觉地为企业的产品进行正面宣传, 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

2.3优化产品体验活动

企业在进行博客产品营销时必须充分考虑用户需要, 充分唤起每位用户被重视被尊重的感情体验, 用户如果能通过企业博客了解产品优缺点, 熟悉产品服务, 并且分享自身使用心得与产品的实际价值, 通过博文进行双向透明的传播, 这样的博客营销才能获得成功。

企业博客营销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成为了网络营销的一个新型工具, 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起到了关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每个企业采用博客营销时必须善于创新, 配合过硬的产品质量、真诚的态度与贴心的服务, 才能真正发挥企业博客营销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胡桂兰.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新工具——博客营销[J].江苏商论, 2008 (12) .

运用现状 篇10

游戏是按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活动, 其基本特征是大众化、普及性和娱乐性。在中学学校足球课的教学过程中, 合理有效的通过运用游戏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启发调动学生对足球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应把体育游戏与专项技术教学当成是进行全面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把体育游戏和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正确的加以运用,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 体育游戏是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访谈法等。

三、分析与结果

1.足球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态度

(1) 教师在足球教学中对运用体育游戏的重视程度

经过调查, 在回答体育游戏作为一种足球教学手段是否重要时, 有78.8%的老师认为重要, 有18.8%老师认为一般, 有4.4%的老师认为不重要。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足球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来提高教学质量还是比较重视的, 还有一部分教师不太重视在足球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随着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 教师应该重视体育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足球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受学生欢迎的程度

经调查, 有82.2%的学生回答喜欢, 有15.7%的学生回答无所谓, 只有2.1%的学生选择不喜欢。由此可以得出在足球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教师以组织体育游戏的方式进行足球教学。运用体育游戏的方式进行足球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踢足球, 他们一到球场就抢着上场练习, 但因学生当中大多数未接受过正规的训练, 动作不规范, 他们喜欢随意练, 往往练了一会儿就不想动了。而足球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战术, 从整个教学大纲来看, 基本功内容就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单纯的基本功练习往往会显的比较枯燥, 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 然而基本功练习又是足球运动所必不可少的。针对这一问题, 抓住学生喜欢活动, 易兴奋的特点,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需要, 穿插一些生动活泼的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 利用游戏来提高和保持学生对足球练习的兴趣, 克服了练习的枯燥和单调。学生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

2.体育游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调查

有62.2%的教师会经常利用体育游戏作为基本技术教学的辅助手段, 有28.9%教师偶尔运用, 只有4%的教师从不运用。大部分教师都能运用体育游戏作为基本技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时, 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结合授课内容和任务来选择游戏。而不是单纯为了游戏而做游戏。例如, 对于足球的初学者, 首先要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 熟悉球性可以采用“颠球比多”等游戏练习法, 又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步伐移动的速度, 可采用“带球绕杆”“运球接力”等游戏练习法, 这样不仅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又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比单纯的练习更好。

3.足球教学中游戏种类的调查

我们把在足球课中普遍开展的游戏项目如, 颠球比多、吊圈射门、抢圈、运球接力等一一列出请同学们选择。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在组织的各种游戏项目上颠球比多占78.9%, 吊圈射门占82.1%, 抢圈占78.3%, 运球接力占13.5%, 其他方式占10.2%。从以上结果显示在颠球比多、吊圈射门、抢圈这三个方面在足球教学中是经常使用的体育游戏。选择其他方式的占10.2%。这说明教师在足球教学中组织游戏的种类上不太善于推陈出新, 由此造成了游戏教材形式上的单调, 内容上的千篇一律, 使足球教学中运用体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4.足球教学中运用游戏时易出现的问题

从调查的内容可以看出, 在足球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时容易出现埋怨情绪, 教师和学生回答的比例分别占46.6%和51.4%。埋怨情绪有很大的破坏性, 有时能引发不团结, 埋怨情绪容易发生在以分队记分的体育游戏中。起因往往是少数人的不力或失误, 严重时导致不欢而散,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 应及时停止游戏, 一是将个别人调整去担任裁判或是其他辅助工作, 二是改变动作或规则进行兴奋转移。在回答秩序混乱方面教师和学生分别占40%和55.1%。在游戏中动作会出现很大的随意性, 游戏本身对动作方法的设计并不十分严格。但是在游戏中, 学生为了获胜而出现很大的随意性, 就应引起重视。出现这种情况, 应停止活动, 强调规则, 提出惩罚办法。在以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过程中, 并不要求像室内上课一样的严格秩序, 只要能使大多数学生正常活动就行。但是出现动作随意, 活动路线上取巧, 器材使用混乱, 交替过程不按规定等现象, 活动就会出现秩序混乱。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对教材不熟悉, 未能对出现的混乱预先预防。当出现混乱时, 教师应及时找出原因, 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整, 切不可责怪学生。结束游戏后, 一定要公正的评定结果, 对优胜者提出表扬和不足, 对失败者要鼓励, 争取下次取得胜利。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 体育教师应抓住学生对游戏感兴趣的特点, 利用游戏来提高和保持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 从而提高足球教学质量。第二, 教师在运用游戏作为基本技术教学的辅助手段时, 应结合授课内容和教学任务合理的选择游戏。利用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第三, 足球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游戏是吊圈射门、抢圈、颠球比多, 其它方式很少, 教师应多了解和更新各种游戏方法和手段, 推陈出新, 从而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游戏练习中, 提高学生足球技术水平。第四, 结束游戏后, 一定要公正的评定结果, 对优胜者提出表扬和不足, 对失败者要鼓励, 争取下次取得胜利。

摘要:在中学学校足球课的教学过程中, 合理有效地通过运用游戏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启发调动学生对足球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 体育游戏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足球教学,体育游戏,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日兵.体育游戏[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1.

[2]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6.

运用现状 篇11

何谓探问?探问,是最常见的一种理答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向回答问题的学生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由此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在逐层推进中,使学生们的理解更准确、全面、深刻,感受更强烈。高质量的探问是开山的斧子,深耕的犁杖。

◆现状分析

笔者发现对话平台下的探问在推进情感体验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探而不放,牵着走——情感体验中途夭折

[案例]:《竞争与合作》(浙教版)教学片断

在交流完如何画一只手后……

师:(追问)是吗?那如果让你们画自己的一双手呢?(这里探问是希望学生能说出合作画。)

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生:我可以请我的同桌帮忙,我们俩合作,我请他帮我画,待会儿我再帮她画。

生(激动地插嘴):老师,我可以把双手蘸上颜料,然后按在白纸上。

生(一脸兴奋):我也有个好办法,可以先画一只手,然后再画另一只手……

师(没作肯定):哦……请坐。(两个孩子失望地坐下了。)

师:(老师又把眼睛落在了“和同桌合作”的孩子身上)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办法呢?

生:因为我觉得很多事情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只能靠同学帮忙。

师:说得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同桌合作来画你们的一双手。

(其他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画双手,而那两个孩子却在纸上乱画着……)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到,这位老师是按照预设循规蹈矩地在走方案,所以她的关注点除了那个说合作的孩子,对另两个有奇思妙想、积极参与的孩子全然不顾,使这两个孩子深受打击。叶澜教授认为: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的生成过程,它不可能按着预设的轨道不偏不倚地行进,总会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新鲜事、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预定的轨迹行进。如果这位老师在尊重孩子真实情感和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巧妙追问,帮助矫正,而不是顿然打断,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也就不会受到打击,学习热情、激情也就不会刚被唤醒、点燃就被扑灭了。

2.探而忘收,过了头——情感体验目标偏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临其境的教学探问固然会打动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道德情感的火花,产生文、情、理的共鸣。但如果课堂探问偏离了教育目标,则谈不上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

[案例]《中秋节》(浙教版)教学片断

当师生们交流了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后,大家正分享月饼。突然——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吃月饼吗?

生:(齐答)我们会吃。

师:你们真的会吃吗?(学生们一脸茫然。)

师:现在你们正打算吃月饼,外婆到家里来了,你们想想应该怎么吃?

(老师把月饼拿给了其中一个小朋友,孩子拿起月饼就开始大口咬,老师连忙拉住。)

师:外婆来了,你们就不跟外婆说说话?

学生们又是一脸茫然。终于——

生:我会说“外婆,你来了,请坐,这个月饼我和你分吧!”

师:真有礼貌,请坐。

笔者听得一身冷汗,还好有个聪明的学生解了围,要不然这位老师不知要再追问、启发多少个问题才能使尊敬老人、有礼貌的情感渗透进去。但细想,别说天真的孩子一直明白不了老师的意图,连听课的老师也是云里雾里,不明白老师探问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此处所谓的追问,是老师没有把握目标,多此一举地对礼仪教育的生硬揿压。这过了头的探问不仅使本课情感目标严重偏离,而且还打断和干扰了孩子沉浸于传统节日氛围中的整体情感体验。

3.探而不实,走过场——情感体验跌落深渊

对于品德老师来说,课堂教学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心灵投入的创作。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总会有许多预想不到的生成,而这些细节往往需要老师们敏锐捕捉,及时追问并引发孩子们真情流露。但——

一位年轻老师执教《动物、植物和我们》,老师的语态亲切,课堂设计颇具童心。课堂上,学生丰富的情感真实流露。一盆生机盎然的君子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老师问学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看到了美丽的花瓣,有的说看到了碧绿的叶片。这时有一个小女孩说:“我听到了花儿说话的声音。”此时,老师似乎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好好把握的生成点,于是追问:“你真的能听到花儿说话的声音?”小女孩闪着亮亮的眼睛肯定地说:“是的。”老师随即请小女孩上台听听花儿在说什么话。这本来是多好的建议啊!这无疑是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用心体验的平台。小女孩可开心了,她兴奋地跑上去,其他孩子也期待着。可是老师却接着问:“谁还看见了什么?”毫无疑问,大家的注意力马上转移到了老师的这个问题上,而那个小女孩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呆了一会儿只好无趣地回到位置上……

小女孩很失望,笔者也感到遗憾。如此精彩的一个探问点,老师如果能适时地把握,耐心地等小女孩侧耳倾听花儿的声音,然后追问:“你听到了什么?”请小女孩把自己用心听到的内容告诉大家,老师和孩子们一定都会沉浸在花儿带来的美好意境里,孩子们的那份美好的情感也一定能得到升华。然而事与愿违,因为老师一门心思地走过场,不能踏踏实实地探问,不仅使孩子们的情感得不到升华。反而使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还没升至沸点却已跌到冰点。

◆出路审视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如果我们的每一次探问都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历经心灵碰撞,使学生真正获得真情体验,这样才能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浸润。笔者对此进行过专题实践研究,发现我们可以抓住课堂的兴趣点、拓展点、困惑点、生成点进行探问,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们的真情,点燃学生们的真情,以真情感染学生们的真情,以真情升华学生们的真情。

1.在兴趣点探问,唤醒真情

从一定意义上讲,品德课堂就是一块情感共鸣的教育艺术园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唤醒学生的情感,才会使品德课堂充满活力。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呢?笔者发现在课堂兴趣点运用探问,能在推进学生情感体验方面起事半功倍之效。

笔者执教《动物、植物和我们》,在达成“动物、植物和我们和谐共处”这一情感目标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张小朋友在认真观察自己养的金鱼的图片,引发探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张照片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当学生们说:“这个小朋友在看她的金鱼。”笔者继续探问:“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聚精会神地观察小金鱼呢?”问题抛出后,孩子们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了。于是,大家积极讨论,有小朋友想了一会儿说:“这小金鱼是这个小朋友自己养的,她是在观察自己的小金鱼。”“我觉得她是在跟自己的小金鱼说话呢!我也是经常跟我的小白兔说话的。”另一位小朋友马上接着说。笔者连忙问:“小白兔能听得懂你的话吗?”这一问把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实实在在的情感唤醒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当然能听懂,我的蚕宝宝每次听到我跟它说话,都会停下来。”“我的小狗狗还会汪汪地跟我说话呢!”……

卢梭说过:“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是最愚蠢的事情。”尊重学生,不就是关注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吗?在此案例中,在无拘无束的心理气氛中,笔者站在尊重学生的立场,以看似平常,却能引起学生对话兴趣的探问“小白兔能听得懂你的话吗?”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放飞了孩子的思维,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和倾诉的欲望。的确,如能通过探问,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自我感悟,那么就能使孩子的认知与自身的人生经验得到充分相融,我们的课堂才会激情之流四溢,思维之花闪耀。

2.在拓展点探问,点燃真情

积极运用探问这一理答方式容易渲染一种思考、对话与民主的课堂文化,而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感到心情舒畅、情感投入。如若老师能抓准思维、情感拓展点进行适时地探问,就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们的情感火花。

笔者在执教《有朋友真好》时,请了两个学生来做蒙眼插花游戏。两位学生独自进行游戏,游戏中学生不是碰到障碍物,就是走岔路,结果两人都没有成功。这时笔者问:“你们在游戏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说:“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往哪里走,真着急!”“我觉得很无助!”这可是点燃学生情感的最佳拓展点。于是,笔者马上追问:“在只能蒙住眼的情况下玩游戏,此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急切地说:“那我希望有人帮我。”“有朋友在旁边扶着我,帮我指点,一定能成功的。”接下来是在朋友的帮助下,两对同学获得了成功。笔者又一次问:“此时你又有什么感受呢?”一个学生搂着他的朋友开心地说:“我的朋友真好!很多事情靠一个人是办不到的,还是需要朋友的帮助的。”……

本案例中笔者敏锐捕捉情感拓展点,然后进行适时追问,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生感悟到遇到困难时有朋友的鼓励和帮助,困难也就能迎刃而解,从而自然地点燃了学生心中“有朋友真好”的真情,情感目标也就在“润物无声”中达成了。

3.在困惑点探问,感染真情

情感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品德课堂只有40分钟的有限时间,在开放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和道德体验的困惑、误区往往能充分显露,教师应抓住这个特定的情境,因势而导,顺势而教,把探问放在关键处,收在实质处,以立体情感感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才是有效教学的追求。孔子不是说过:“不悱启,不愤不发”吗?

[案例]:《宝岛台湾》(浙教版)教学片断

师:两岸人民的亲情难道能被一湾浅浅的海峡分隔吗?

生1:我认为能。台湾海峡割断了人们的自由往来,亲情当然就割断了。

学生的回答把笔者打蒙了。但以孩子的思维水平,他说出这样的话也没错呀。于是,笔者展示了一则新闻:《22小时台湾同胞骨髓飞北京》

师:同学们,你们说,这种亲情能割断吗?

众生:不能!

师:你认为呢?

生1:有时候不能。

师:今年四川大地震,台湾同胞派出了地震专家来支援我们,你们说,这亲情能割断吗?同学们又有什么想法呢?

生2:虽然我们隔着一道海峡,但我们的亲情是割不断的。

生3:虽然台湾没有回归,可我们的心是从来没有分开过的。

师:××,你现在有想法了吗?

生1:我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出心声,两岸人民热切渴望统一……

情感的调动不能通过空泛的说理达到,而需要以真情感染真情。在本案例中面对学生的困惑,笔者没有马上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借助材料,运用探问,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用自己的情感打开孩子们的心扉,架起与孩子们心灵沟通的桥梁,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火花,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4.在生成点探问,升华真情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发生偏离时,我们不妨用“探问”作舵手,把正情感航船的方向,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层层深入,步步升华。

在教学《我的爸爸妈妈》时,其中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学生们扮演孕妇,体验妈妈的辛苦。课堂上,孩子们拿出小靠枕绑在腰上,模仿起自己的妈妈来。这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孩子的靠枕掉了下来。童言无忌,一个孩子大声说:“她流产了。”同学都笑了。一堂课可以精心安排,可是学生的心灵感动是无法设计的。当时笔者虽然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怔住了,但马上想到父母亲情是孩子最能触摸的情感,游戏活动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唤起孩子的体验。流产可是每位准妈妈最担心的事啊! 于是,笔者没有强制孩子们停住笑声,而是问:“孩子们,如果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也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们的妈妈会怎样?”孩子们听了这个问题一愣,然后有孩子说:“那样的话,妈妈会很伤心的。”那些还在笑的孩子立时收了笑容。“是啊,孩子没了,妈妈会多么伤心,现在你能健康地坐在教室里是多么不容易!”“那我们的妈妈们要怎样做才能把我们保护好?”笔者继续探问。孩子们想了想,一本正经地说:“妈妈走路会很小心。”“妈妈每天会吃很多好吃的,把我养得壮壮的,不让我掉下来。”……此时可以感觉到孩子们的情感升华了。笔者适时收尾:“是的,妈妈们不仅在身体上要承担责任,而且为我们付出了不少心血和精力,这正是妈妈的伟大。”

“孩子们,如果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也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们的妈妈会怎样?”“那我们的妈妈们要怎样做才能把我们保护好?”笔者以一个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用一句句亲切的询问打开了孩子们的情感闸门,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着真情“对话”。在真情对话中孩子们从嬉笑到感悟,到感动,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感受父母把他们抚养大是非常不容易的。感情升华自然而不矫情。笔者以为这种体验、认知是真实而非虚假的。

课堂探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若我们的老师能用敏锐的洞察力,运用有效的探问,以真情唤醒真情,以真情点燃真情,以真情感染真情,以真情升华真情,那么我们的品德课堂一定会风生水起!   一定会流光溢彩!

(作者单位: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文新小学浙江杭州 310012)

运用现状 篇12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提振起探索的积极性,推动学与教的进程。教育学认为,导入,是实施者根据具体境况运用语言以及行为动作推动学习对象进入实境的教学方法。课堂导入是构建课堂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以为,一堂优质课堂教学,首先就要先声夺人、引入入胜,让学生充分深入其中,入情入境。小学生情感丰富、变化较快,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制约和渲染。教师必须抓住课堂导入这一有效手段,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多措并举,开展有效导入活动,敲在学生的“心灵”,激发起思维“火花”,如同“磁石”一般吸引住他们。课堂导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工程、基础工程,对整个课堂教学起到奠基性的作用。做好课堂导入活动显得特别重要、迫在眉睫。

二、导入活动存在的不足

一是导入方式较为单一。教育实践学认为,要吸引住学习对象的有效注意力、延长他们的有效注意时间,需要通过多样化、灵活化的导入方式,以刺激视觉、感觉、听觉、知觉等感官。但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堂导入活动时,为图“省事”、“节约时间”,经常以单一课堂导入方式开展和实施,不能够引入并实施其他导入方式,导致课堂导入简单、枯燥,吸引不住小学生,抓不住小学生的“心”,影响导入活动成效。

二是导入缺少双边交流。教育运动学认为,导入活动作为课堂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理应遵循和渗透双边互动特性。而笔者课堂观摩发现,有少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导入成为教师“自说自话”的单向活动,学生处于从属位置被动“接听”,忽视了课堂导入互动特性,压制了小学生内生动力和主体潜能,教师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不能深入融入其中,导致导入活动大打折扣。

三是导入氛围不够浓厚。从情感教育学的角度探析,可以发现,外在氛围的营造对小学生内在学习情感的影响直观重要,它是小学生能否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深度思考的外在基础保障。但极少数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导入不注重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生动、趣味等内在特性,在导入进程中,缺少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画板等教学课件的应用,致使课堂氛围不浓厚、气氛不活跃,调动不起来小学生积极性。

四是导入贴合教材不紧。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精当的导入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推动认知的紧密程度。导入是为新知讲解服务。但不少小学数学教师注重形式主义,设计和实施的课堂导入内容与教材要义以及教学要点之间联系不紧密,“形似而神不似”,扣不住教学要义、抓不住教学要点,降低了课堂导入的功效。

三、有效导入活动实施的策略

一是设疑导入法。一“疑”激起千层“情”。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疑难困惑等充满强烈的好奇和探索欲望。让小学生带着疑惑、带着疑问,参与课堂新知的学习、探究等学教活动,能够加深探知深度、提高探知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导入活动时,应利用小学生对疑难困惑的好奇和探索情感,向学生提出具有认知矛盾、学习疑惑的问题,让小学生在好奇心、求真心的驱使下,更加主动、更加能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节课导入环节教学中,教师抓住小学生好奇心理和认知矛盾,让小学生动手操作事先准备好的“6厘米、12厘米以及5厘米”三根木棒,小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不能拼接成三角形,此时产生“为什么不能拼接成三角形?”的疑问,这样小学生就带着疑问深度进入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新课教学活动。

二是情境导入法。小学生对身边事、身边人充满浓厚兴趣和爱好,关注度比较高。教师在小学数学导入活动中,应利用数学学科现实特性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直观特点,实施创设真实、客观教学情景的导入活动形式,以此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让小学生在切身感受和体味中,推动小学生更加自觉学习探知。如“千克、克的初步认知”教学中,教师采用创设现实情境的导入方法,将现实生活中购买水果的事例纳入课堂导入之中,并利用电子画板展示顾客在水果店购买水果的画面,同时,构建购买水果的情境体验活动,组织小学生利用电子秤进行称量和感受水果重要的体验活动,以此让小学生初步感受重量,为引入新课做好充足准备。

三是实践导入法。动手学习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取数学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导入进程中,可以设计出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活动问题,组织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进行动手探究认知实践活动,以此感受数学知识,在锻炼数学探究能力的同时,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如“认识图形”一节课教学中,教师采用实践导入法开展新课导入活动,组织小学生感受教师出示的图形,让他们感知这些图形的“面”在“体”上,要求小学生观察操作,探知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然后组织小学生进行组内汇报交流,教师让学生说找到了什么图形以及感觉,从而在感知实践中进入新课探究。

总之,数学课堂导入新课的方式方法很多,除以上所述的方法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导入形式。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因生制宜、结合实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兴趣点,为有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导入,是实施者根据具体境况运用语言以及行为动作推动学习对象进入实境的教学方法。课堂导入是构建课堂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作者在分析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活动现状基础上,对导入活动的策略运用做初步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活动,现状,策略,运用,探究

参考文献

[1]王俊敏.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年

上一篇:高校学费管理下一篇:塑料包装的绿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