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运用

2024-05-30

实验运用(精选12篇)

实验运用 篇1

随着社会进入高科技时代, 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 社会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新是个体灵活思维活动的产物。因此,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我们要进行灵活思维教学。同时, 不同的个体, 不同的个性特征, 也在客观上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以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为此, 在教学上, 我们要转换思考角度, 探索实验方法, 改变仪器用途, 不断培养学生巧制实验仪器,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

一、探索实验方法, 培养发散思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是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 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勇于创新精神。初中物理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应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这样在实验中, 学生能正确地掌握物理实验的探究方法。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 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 这样就要求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 使学生的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 我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之后放手让学生查阅资料, 给出实验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 同时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 观察这一实验, 我们应注意什么?怎样记录实验现象? (2) 由于鼓面的振幅不易观察, 通过什么方法, 我们能比较出其振幅的大小? (3) 还能设计哪些不同实验进一步来探究这个问题?学生经过探索研究, 最后设计出了几种新的探究方案, 而且学到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转换法”。因此, 用物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的层面上, 更要让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发展。

二、转换思考角度, 培养处理问题能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变换思想, 转换思考角度, 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回答。也就是说在实验时, 尽可能去想他人所未想, 去求他人所未求, 冲破现存观念的束缚。当然,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多方面的, 因而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教师不要急于纠正, 应巧妙地通过演示实验, 启发学生观察、分析, 最终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他人所未想的, 哪些是错误的。这样就会很好地克服思维定势, 让学生去进行有效思考, 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测量物体密度时, 如何利用天平、量筒等仪器来测量易溶于水的糖密度?如果还用一般的方法来处理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糖的体积难以测出, 这时就得打破常规, 转换思考角度, 另辟新径。设想糖溶于水, 是否也溶于其它液体呢?实际处理时, 我们可以找一种与糖互不相溶的液体来完成。也可引导学生思考:糖虽溶于水, 是否一直溶解不止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引导学生做实验, 先制成糖的饱和溶液, 再用它来代替上述的液体来完成。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好。

三、改变仪器用途, 培养求异思维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探究实验仪器功能, 不断激发求异思维。因此,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 挖掘教材, 尽量多地设计演示实验, 改变仪器用途, 积极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 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物理复习时, 大家都知道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 我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改变仪器用途, 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用天平来“称”物体的面积和体积呢?此时, 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进行指导:虽然不能直接测量, 但我们可用间接的办法来处理。这样学生忽然开朗, 找一张厚度相同的硬纸片, 用复写纸将待测物体的边界印在纸片上, 然后沿边界将纸片剪下, 再用同样的纸片剪一个边长为25cm的正方形。用天平称出两者的质量分别为m待和m正, 就可得出待测物体的面积S待=m待S正/m正。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测出许多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像这样的小实验还很多, 这些有趣的实验会深深地吸引着那些渴望的眼睛。

四、巧制实验仪器, 激发创新思维

新的物理课改教学, 需要各位教师不断努力地去探索教学, 并不断地更新自我,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主干展开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适当引导自制实验仪器, 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自制实验仪器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包括实验的组织形式, 对于简单易做的实验, 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 自己动手实验, 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 同时也可以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二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 特别是小制作和设计实验, 应给予指导, 如有必要应作出示范, 这些小制作要定期评比, 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重力知识后, 引导学生自制不倒翁;在教学声音的特性时, 引导学生自制哨子实验;教学生活中的透镜时, 引导学生自制模型照相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我们要不断挖掘教材, 敢于求异, 不拘一格地解决物理实际问题, 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运用发散思维方法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拓宽学生的思维范围, 从而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 这样就能使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实验运用 篇2

1.通过观察标本、实物,直接解答事物的特点

对要求解答事物特点的习题,既要答出某事物的特征,又要注意解答的顺序。因此,解答这类习题的捷径是让学生直接观察实物和标本。在上《昆虫》一课中,昆虫有哪些特征?我们让同学们自己捉来蚂蚁,仔细观察蚂蚁的.各个器官。同学们对蚂蚁的各个器官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再联系昆虫标本及课本内容加以讲解。昆虫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环节组成,成虫有三对分节的足,胸部都长着两对翅膀,也有一些种类的昆虫演化为只有一对翅;最后可以看到昆虫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不时地左右摇摆着,用来探路、寻食、辨别方向。

2.通过模拟实验解答事物规律

对一些宏观和微观事物的认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因此,学生对这类习题的解答会感到困难,但如果运用模拟实验,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关习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昼夜是怎样形成的?”用投影仪做光源,强光照射到地球仪上做模拟实验,“地球”上就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启迪同学们的思维和想象,这时回答“自转成因”就“毫不费心”了。

3.观察实验现象,解答事物本质

小学生实验的目的在于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例如“凸透镜是怎样成像的?”让学生观察实验,把一个凸透镜放在蜡烛和纸屏中间,并让凸透镜、纸屏和蜡烛的火焰保持同一高度。左右移动凸透镜,可以看到纸屏上会出现两种倒像,一种是放大了的倒像,一种是缩小了的倒像。在什么情况下是缩小了的倒像,在什么情况下是放大了的倒像?让他们分析讨论,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又如在《防火与灭火》一课中,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要燃烧必须具备可燃性。用玻璃钟罩罩住燃烧的酒精棉球,瞬间熄灭是因为燃烧需要空气。但用仅剩火星而无明火的火柴去点酒精棉球,结果它不燃烧,是因为燃烧还必须要一定的温度,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归纳出燃烧所需的条件了。

4.组织学生参加实验活动,解答有关综合习题

实验运用 篇3

信息技术能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的非线性方式组织信息,为物理教学信息的呈现提供极好的展示平台,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跌宕悬念,营造了良好的教与学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在愉悦的情景下,以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工具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和灵活的思维获得学习的成功,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在凸透镜实验中,虽然学生能在实验中得出结论,但学生都有对未知求索的欲望,都想知道为什么会成放大或缩小的像、实像或虚像,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在通过一节来总结,用计算机模拟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情况,通过学生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加深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虚拟实验对本学科来说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以运用,因为它毕竟是制作的课件,而课件容易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假”的想法,只是有时用实验无法或很难看清楚的物理现象,利用课件的方式,通过放慢其变化过程,利用屏幕重现其物理现象,从而使学生看清楚其间的变化,起到补充和强化物理实验的效果。所以两者之间各有优缺点:

1.虚拟实验课堂容量大,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不能真正体现物理现象的真实性,即课件的结论不能使人信服;而物理实验,现象直观、结论真实,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很有说服力,但课堂演示实验花时较多。

2.虚拟实验课件制作花费时间较长。从这一点来看,不可能每节课都使用,大多数只是在开设公开课、优质课时才使用。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可能每个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或落后地区都具备这种设备。相对来说,实验教学在我们农村学校还是唱主角。

3.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种死板的、教条式的教学,它应根据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来组织教学,随时调整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做到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要达到这些,用虚拟实验较难满足,原因是课件是教师在上课前就已经制作好的,课件中所设置的问题也仅仅是教师的“一面之词”,而实际情况往往与教师的“假设”相差甚多,特别是虚拟实验是不会出任何“差错”的实验,这样一般不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更不必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得到培养。但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完全可以弥补课件的缺陷,学生在实验中或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往往能激活课堂气氛,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新”、 “奇”之中,学生从中也能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4.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动手能力强,反映教师的基本素质;而虚拟实验反映教师掌握先进教育设备的本领。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方面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是必须的;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重要的物理定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物理规律,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概念和规律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如果用课件模拟物理实验,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仅仅学习了知识的表象,缺乏真正的感知活动。没有真实感,缺乏可信性。例如,在熔化和凝固的实验中,由于学校条件和实验难度的限制,有的时候不会让学生动手实验,而是通过课件演示,这样得出的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和温度变化规律,由于没有让学生参与而缺乏可信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通过各种手段重视物理现象,其目的是找到物理变化的内在规律,这就需要把物理变化中某一瞬间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加以观察,认清它的特点,使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既有整体变化的过程,又有整体变化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具体状态,以利于较确切地把握整个物理过程,而这可通过课件来实现,所以物理实验教学和虚拟实验的使用是相辅相成的。

实验运用 篇4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 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 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以往有学生反映, 学习化学难, 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常见的错误, 多是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引起的。而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 效果就很理想。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 用一块棉手帕, 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 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 用镊子夹住两角, 在火焰上点燃, 当火焰熄灭后, 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 引得学生注意力集中, 大大激发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 学生进入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

二、投影演示实验, 培养观察能力

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知事物的变化, 自觉地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 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并透过现象, 抓住事物的本质。借助投影演示实验, 能放大实验现象, 增强实验的可见度。例如, 教学“分子运动”时, 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机承物玻璃面上, 在培养皿中加入约2/3体积的水, 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 放入培养皿中。品红是一种红色染料, 最初在水中缓缓溶解, 渐渐地明显分成两支, 片刻后, 扩散完成。此时, 分子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光投影到银幕上, 学生都真实清楚地观察到, 并透过观察到的现象, 认识分子处在不停地运动状态中。这就避免了以往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 又把微观物质运动状态通过投影产生清晰的表象, 展现在学生眼前, 直接激起学习热情, 从而加深对分子概念、性质、结构的理解。

三、 组织分组实验, 培养动手能力

分组实验, 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 加深和扩大他们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 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 对每一章、每一节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 要求具体, 计划周密, 要使学生学会、掌握操作技术。如使用试管的操作方法,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拿试管、夹持试管、洗刷试管等;在进行碱和酸的反应实验中, 要求学生会振荡试管;用试管加热物质时, 注意试管的倾斜方向等等。 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 培养动手能力。

四、利用选做实验, 培养思维能力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 选做的实验内容有九个。根据教学进度, 有目的地选做实验, 应用实验课题,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 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 选做鉴别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铵等四种盐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让他们动脑思考, 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主动、认真地联想以前学得的知识, 专心研究和组织实验程序, 找出“鉴别”、“区别”或“分别”认识的几种不同的物质解题答案。然后他们根据四种铵盐各自的特性, 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 将其一一区分开来, 并说明实验的根据, 解释所出现的特殊现象。在物质的鉴别过程中, 学生开动脑筋, 想办法, 通过实验、分析、鉴别, 推断出所鉴别的某种物质。这种实验过程, 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可见利用选做实验, 不仅达到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五、布置实验作业, 培养理解能力

化学实验作业, 是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一种多边活动。它包括书面练习、学做实验、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完成实验作业, 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识, 是又一次灵活运用知识的再实践。又如, 在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 碱中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 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 学生用已学过有关酸碱的性质来理解实验现象, 因而对中和反应的实质获得本质上的理解。总之, 布置实验作业, 不仅能使学得的理论知识系统化, 更有助于理解能力的培养。

六、做家庭小实验, 培养创造能力

油品分析实验课程设计运用论文 篇5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的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理论教学当中。对于实验课程,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种优势,最大限度地辅助实验教学的实施。

1.1简化过程,便于理解

多媒体手段可充分利用视、听、说向学习者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这样更有利于学习者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特别是利用二维、三维动画及虚拟技术可以在多媒体中模拟出仪器设备的内部结构及虚拟出某些现象科学的规律原理等,可以帮助学习者显著提高认识、理解这些规律原理本质。

1.2节约课时,便于自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轮流学习和实验。多媒体的运用将解决学生围观可视性差的矛盾,将仪器内部结构以三维动画的形式清晰地展示给所有学员,同时授课,学时可缩短几倍。另外,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了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随时自行查阅所学内容,避免了课上统一进度的弊端。

1.3节约试样,减少污染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实现电脑模拟操作环节,可一改传统的重复失败所造成的试样大量消耗和废液大量产生。一方面大大节约了实验用油,另一方面降低了废液处理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浪费。鉴于此,将每一个实验项目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从试验所用仪器设备、操作过程到数据计算等各方面加以分析、诠释,使各个环节简单、直观、明了地展现出来,形成了一套可视性强、可读性好、适用面广,推广性强的学习软件。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变得简单容易,益于普及。

2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中,实验项目复杂多样,既有化学反应的实验,也有物理指标的检测,但课程设计思路可以统一为两大模块:一是学习模块;二是测验模块。各功能模块由不同的组件组成,课件具有结构合理、交互性强、界面友好等特点。

3课程设计方案

3.1项目的总体设计

首先进行项目分析,课件的目标分析,使用对象分析和开发成本估算。然后确定总体设计方案。课件要有较强的交互性,制作此课件的目的是普及方法,就应该适应各层次培训人员的需要。再次是详细确定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和功能。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做好课件内容设计。按照国家标准方法精编提纲,正确表达实验方法的知识内涵,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使结构内容设计达到巧妙新颖、信息适量、媒体和谐的要求。

3.2课件的程式设计

课件程式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脚本的编写,脚本是是教学目标的详细注解,是程序设计的蓝本。脚本包括多媒体教材内容的文字描述、解说词、整体框架设计、版面布局、各部分的具体表现方法等多方面内容。

3.3素材的准备和梳理

素材是一种课件制作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决定着软件设计的生动性、观赏性和准确性。我们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和脚本设计进行素材的准备,收集所需的文本、图片、视频、配音、声音、动画素材等,然后进行梳理,将它们分别冠以一定意义的名称分类存入素材目录备用。

3.4课件的制作完成在课件的实现部分,最主要的就是制作动画和编制程序。动画的制作又包括界面的设计和内容动画的设计。设计界面,首先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制作出生动活泼,富于艺术效果,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的界面,但一定要注意要突出教学内容,不能喧宾夺主。

3.5课件的测试和试用

运用演示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篇6

一、利用演示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演示实验的基本方式是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展示反应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之一, 是为学生认识化学世界提供生动的直观感知。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结果的讲解或分析,使学生获得形象的、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利用演示实验,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欲望,并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如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是什么?我特意设计几个简单的演示实验:“耀眼之星”——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无中生有”——无色硝酸银溶液中加稀盐酸出现大量的白色沉淀;“清水变葡萄酒”—— 在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滴,无色的溶液变红了;“清水变水奶”—— 向无色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生动有趣、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现象,让学生感到好奇而又产生疑惑,为学生创设一个对化学学科产生遐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强烈求知欲,这对化学的启蒙教学无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改进演示实验,延伸探究过程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课本中所出现的实验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是不容置疑的。但随着对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实验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演示实验中实验装置、环保、操作难易性、添加药品难易等方面所暴露出的不足,使学生进入一种察觉到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的心理状态,因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改进方法的兴趣,延伸了对演示实验的探究过程。在学生讨论改进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引导性的指导,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挖掘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能够自行解决问题,教师只在学生完全不明的情况下进行点拨。如在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演示实验中,如果按课本的演示实验进行时,因磷燃烧的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能溶于水,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对人体有害的。如何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根据磷燃烧后产生的五氧化二磷的性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际的操作,使该实验现象明显且产生的白烟不会逸出。

又如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演示实验中,学生发现蜡烛在刚熄灭时会有一股白烟,燃着的火柴只要接触到白烟就能把火柴点燃,那么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教师通常会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得出白烟是石蜡。如果将该演示实验进行改进,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白烟是什么,将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我将实验设计为:点燃蜡烛后,用短玻璃导管斜插入火焰的内焰,很快他们发现导管另一端有白烟冒出,并可以点燃。然后再改用长玻璃导管斜插入火焰的内焰,结果他们又发现白烟少了并且很难点着,而且还发现在长玻璃导管的内壁上有白色的固体附着,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学生很容易得出白烟是石蜡蒸汽冷凝的结论。

三、挖掘演示实验,增强探究体验

九年级化学实验主要是验证式实验,即是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物质的性质。这样的实验只能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化学知识,缺乏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的目标。忽略了学生主体思维的激发,这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果将演示实验进一步深入挖掘,变为探究式实验教学,只要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让学生自主地完成实验操作,并对实验事实加以分析和做出结论,便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能活化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教学中,学生只能了解到催化剂会对化学反应速率造成影响,但他们并不能了解除了催化剂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会造成影响,我将问题提出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利用网络资源对疑问理论研究,然后将学生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和交流,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有些学生做到了如下的实验设计和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對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每次均取5mL 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

四、拓展演示实验,挖掘探究深度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由于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可接受性,许多实验还“留有余地”。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原有演示实验的探究功能,可以通过拓展原有演示实验(改变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控制条件、实验仪器、实验情景等),创设实验创新的探究情景,引导学生揭示原有实验理论、实验方法的适用条件,探究适用于新实验情景的新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探究新方法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激发。如在“碱的化学性质” 的演示实验中,学生对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印象很深,但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这方面的知识就模糊不清。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我向同学们提出探究任务:如何设计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先给同学们提供信息材料、并引导同学们思考设计实验应从节约药品,操作是否简便、安全和是否造成污染等方面考虑,并把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画成草图。同学们受到了启发,很快把实验设计方案交上来。我选择几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2、3、4所示)进行演示实验操作:

三个实验都是利用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而压强减少, U型管中的液面出现左高右低的现象或气球膨胀或塑料瓶变瘪的现象。这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通过拓展演示实验,使得化学反应的现象明显,使学生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这内容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又如掌握了气体的制取和性质的知识后,学生对香脆署片、果蔬菜脆片等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胀鼓鼓的,里面填充的是什么气体感动很有兴趣。他们查找资料得知: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形及其营养价值,工厂使用的包装气体是空气或空气的成分之一。学生想通过实验,确定填充气体的成分。要进行实验探究,首先要设计实验过程。如何将包装袋内的气体导出?又如何收集导出的气体?这是本实验的难点。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收集气体,最后学生决定先用针筒将包装袋内的气体抽出,用排水法收集于集气瓶中。然后他们将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下的实验:(1)用针筒将包装袋内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则证明包装袋内的气体是CO2;(2)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再将包装袋内的气体用针筒抽出,用排水法收集于集气瓶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燃烧情况,若木条正常燃烧则为空气,若木条熄灭则为氮气。

浅谈课堂实验手段的运用 篇7

课堂实验手段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当的实验手段, 不仅活跃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的兴趣, 而且能加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领会掌握, 那么课堂实验手段如何运用, 这里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实验设疑

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是引导创新、探寻精神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活化思维的催化剂, 是培养学生自行探寻知识这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 通过一些设疑,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加速教学内容的完成和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例如:化学第一课———“绪言”, 教师可以先演示两个不同层次的“趣味实验”———“喷雾成字”和“清水变成牛奶”, 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将水喷到白纸上能显示出红色大字‘化学世界’?为什么向清水喷气体就变成‘牛奶’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崭新的学习领域, 同时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知道“为什么”的求知欲, 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听课的兴趣、学习化学的愿望, 开启了学生学习化学之门。

二、借用实验引导

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讲究启发、启发思维, 是在实验的基础上, 经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分析概括, 由感性到理性, 由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过程。通过启发, 教会方法, 引导学生, 使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碳粉、氧化铜、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的鉴别。这一命题下达后,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 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内容,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 确定正确的设计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案在教师引导下确定后, 可通过命题变换开拓学生的思路。 (1) 怎样证实一包黑色粉末是由碳粉、氧化铜、铁粉混合而成的 (多种成分混合要考虑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的可能性, 难度加大) ; (2) 怎样证实一包黑色粉末是由碳粉、氧化铜、铁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 (由已知到部分未知, 考虑更强深化) ; (3) 怎样证实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什么物质 (未知物检测需考虑因素更复杂) 。

又如:有一包粉末, 可能由氧化铜、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借用化学实验引导得出命题。 (1) 如何证实这包粉末中只含氯化钠; (2) 如何证实这包粉末中含有碳酸钠; (3) 如何证实这包粉末含中硫酸钠; (4) 如何证实这包粉末中含有氯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 (5) 如何证实这包粉末中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

利用设计实验, 通过教师的步步引导, 使一题变多题, 让有限的命题发挥更大的效益, 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也为实验设计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实验解疑

运用实验直观手段, 往往可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使学生将探索问题答案的认识活动进行到底。

例如:分子能运动吗?分子之间有间隔吗?分子这一微观世界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如何引导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世界, 避免学生发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分化, 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验来解疑。

(1) 在两个小烧杯A和B中分别加入浓氨水和滴有酚酞的水, 然后用一个大烧杯同时把两个烧杯罩在里面, 过一会儿, 则观察到装有水的烧杯中水的颜色变成红色。

(2) 把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在一起, 观察到体积小于200毫升了。

让学生通过直观现象观察、分析:从实验中可知, 水加入酚酞试剂, 再加入浓氨水能呈红色。烧杯B中只有水和酚酞试剂, 不呈红色的B烧杯的液体和浓氨水罩在一起后, 也慢慢变成红色。可见把浓氨水和烧杯B中液体罩在一起, 它的效果和往A中滴加浓氨水是一样的。由此可见, 浓氨水和烧杯B中液体罩在一起, 浓氨水中看不见的微小的氨微粒, 可以通过空气进入烧杯B中。这就说明了分子是运动的。

酒精和水是不同的物质, 构成酒精和水的分子也不相同, 100毫升的水和100毫升的酒精相混和, 体积小于200毫升, 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这样通过直观的现象观察, 学生可以形象地解答问题。学生既领会的深, 又学的快, 学得活, 学得津津有味。

四、应用实验对比

有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认识过程中的难点。对比法是把要学习的内容和过去学习的内容加以比较, 得出共性和特性。它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加深旧知识的加快再现, 而且可以使知识技能融会贯通, 进一步得到拓展延伸, 抓住事物的本质, 认识事物的特殊性。

例如:氧气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一氧化碳还原某些金属的氧化物等实验, 它们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方法, 以及注意事项大致相同, 不同的是尾气收集处理。它们都是: (1) 先将还原性气体 (氧气或一氧化碳) 通往盛有金属氧化物的容器中, 排净容器内的空气; (2) 继续通入还原性气体的同时, 加热, 使容器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把金属还原出来; (3) 金属全部被还原出来后, 先停止加热, 并继续通入还原性气体, 直到金属在还原气体中冷却为止。

又如,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从反应原理、药品状态、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操作方法, 以及注意事项等加以比较。

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篇8

运用化学实验,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用”探索法”组织教材和教学

通常情况下, 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 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 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有如下弊端:

(一)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挫伤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

(二) 验证性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

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智慧、手脚束缚得死死的, 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三) 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反正书上的结论是正确的, 做不做一回事。””如果实验事实与书上有矛盾, 照书上写的填不会错。”这些想法反映了学生们的惰性和无可奈何。

与验证性实验相反, 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一) 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 仔细敏捷地观察, 忠诚老实地记录。谁不认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

(二) 有利于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 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 要求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 通过宏观现象, 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探索法”的教学过程, 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让学生去掌握前人的科学结论, 而是要引导学生”像以前的科学家”那样, 通过实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例如, 我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 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

(一)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二) 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三)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四) 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

(五) 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让五名学生到前面来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 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 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 (或大理石) 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从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二、灵活变通各种实验, 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 它模拟人类认识事物的实践过程, 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 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最成功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 我把教材规定的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和变通。

(一) 演示实验本来是由教师在

课堂上做并指导学生观察的实验, 在初学时, 这种演示实验必须由教师亲手去做, 它对于以后的学生实验有着示范的作用。到了一定阶段, 在学生们做了几个分组实验之后,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演示实验。初三学生的好奇心强, 富有参与精神, 很乐于自己动手做实验, 而且每次实验的成功都给他们带来无比的欣喜。一些学生在前面做实验, 下面的同学也仿佛自己在做实验, 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 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动手做实验的学生由于是在全体同学面前做实验, 注意力特别集中, 收效特别好。这不仅创造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也锻炼了他们大胆、心细、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

(二) 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明显, 可见度校尽管操作较简单, 但如果由教师在前面做, 学生们在下面观察, 效果就会很不好。而把它改成边讲边实验, 效果就很显著, 由不受学生欢迎到很受学生欢迎。

(三) 将分组实验改为单人实验。

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篇9

运用化学实验,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用“探索法”组织教材和教学

通常情况下, 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 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 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有如下弊端:

1、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挫伤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

2、验证性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

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智慧、手脚束缚得死死的, 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反正书上的结论是正确的, 做不做一回事。”“如果实验事实与书上有矛盾, 照书上写的填不会错。”这些想法反映了学生们的惰性和无可奈何。

与验证性实验相反, 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 仔细敏捷地观察, 忠诚老实地记录。谁不认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

2、有利于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 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 要求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 通过宏观现象, 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探索法”的教学过程, 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让学生去掌握前人的科学结论, 而是要引导学生"像以前的科学家"那样, 通过实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例如, 我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 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 (一)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二) 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三)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四) 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 (五) 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让五名学生到前面来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 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 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 (或大理石) 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从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二、灵活变通各种实验, 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 它模拟人类认识事物的实践过程, 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 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最成功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 我把教材规定的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和变通。

1、演示实验本来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做并指导学生观察的实

验, 在初学时, 这种演示实验必须由教师亲手去做, 它对于以后的学生实验有着示范的作用。到了一定阶段, 在学生们做了几个分组实验之后,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演示实验。初三学生的好奇心强, 富有参与精神, 很乐于自己动手做实验, 而且每次实验的成功都给他们带来无比的欣喜。一些学生在前面做实验, 下面的同学也仿佛自己在做实验, 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 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动手做实验的学生由于是在全体同学面前做实验, 注意力特别集中, 收效特别好。这不仅创造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也锻炼了他们大胆、心细、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

2、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明显, 可见度校尽管操作较简单, 但如果由教师在前面做, 学生们在下面观察, 效果就会很不好。而把它改成边讲边实验, 效果就很显著, 由不受学生欢迎到很受学生欢迎。

3、将分组实验改为单人实验。

运用数学实验优化数学教学 篇10

一、运用数学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因此,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 每次实验时, 学生都会认真地动手去做, 去尝试,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实验, 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 并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例如, “将一三角形的硬纸片剪拼成一个矩形, 使这个矩形的面积与原三角形硬纸片的面积相等”的教学中, 学生运用硬纸片剪剪、拼拼, 充分地进行动手、合作, 发现有多种剪拼的方法,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 在“数学实验”教学活动中, 学生能以一种主动参与的学习心态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采用“数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的有效手段, 能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二、运用实验教学, 突破重难点, 体现学生的“做”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许多定义、规律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得到, 有些定理、性质可以用实验证明。很多问题和概念都可以由“做”数学实验来帮助加深理解。数学实验中的“做”, 主要是要求学生多动手, 在失败和成功中获得真知。有些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 可以运用数学实验, 让他们感受和体验, 帮助其理解、掌握。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运用数学实验, 优化数学教学, 突破重难点,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例如, “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 教师让学生用不同长度的小棒自摆“三角形”, 再汇报能摆成三角形的小棒的长度, 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小棒长度, 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就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肯定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肯定小于第三边。”运用实验教学, 通过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数学知识。

三、运用实验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 是从现实中概括出来的,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探索问题的情景,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实物模型或通过演示实验, 帮助他们对概念形成形象的认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时, 他们能真正领略到作为学习主人的充实感, 体验到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快乐。例如,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中, 可创设问题情景, 增加感性体验。教师出示问题: (1) 要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 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怎样剪? (2) 用一块长80cm、宽60cm的簿钢片, 在四个角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然后做成一个无盖盒子, 使它的底面积为1500cm2, 试求出要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问题 (1) 由学生完成;问题 (2) 师生共同完成。教师利用多媒体有序揭示意图, 学生小组讨论, 列出方程。通过观察实际问题引出的方程来定义整式方程, 在整式方程基础上对照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 从而给“一元二次方程”命名。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讨论、探讨, 将概念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不仅使他们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 而且还学习了科学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

四、运用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 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自己探究的时空, 尽可能放手让他们“动”起来, 并慢慢“活”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年龄越小, 这种欲望就愈强。例如, “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 通过画图, 观察得到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由此会发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成立吗?比赛一下,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在尝试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交流各自独立探究中的成败体验, 相互提问, 对疑惑处共同探讨, 力求借助小组智慧合作解决。解完题后, 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小结、反思;概括解题规律、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同时, 对题目进行拓展, 如削弱、强化已知条件, 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 改变问题结论, 等等, 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 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散。

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 “数学有两个侧面, 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 从这个方面看, 数学像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 创造过程中的数学, 看起来却像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它的两个侧面, 既要重视数学内容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 又要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的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因此, 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实验形象直观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 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和探索精神,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运用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篇11

一、实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任何一个学生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最强劲的动力和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我看来实验就是打开学生通向物理科学殿堂大门的一把钥匙。无论是通过老师科学合理而又引人入胜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实验,一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深深的爱上实验,爱上物理,也就能够使学生轻松地学习物理,解决物理难学的困窘局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有选择性的将生活中的相关物理现象搬到课堂上来,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验呈现给学生们看,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在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进入角色,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一探到底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汽化和液化”这节新课时,我权衡再三,决定在引入部分用酒精的汽化和液化来当头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顺理成章的进入课题。做法是将少量的酒精放入一保鲜袋,然后扎紧袋口,把袋子倒置过来,用开水浇淋,请学生观察酒精的状态变化;然后为了加快实验的速度和增强实验的效果,紧接着将袋子浸入预先准备的冰水中,捞出后,再请学生观察酒精的状态变化。这个实验很直观,很形象,而且很神速,学生在一开始就被带入接二连三的悬疑中,接下来的教学,学生不继续跟着学才怪呢。在教“密度知识的应用”时,设计了“煮不死的鱼”,在教“大气压强”时设计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替代品:用两个较大的吸盘,互相挤压,将中间的空气排出,叫学生上台在两边拉,猜猜需要几个人的力量能将它们拉开等等。

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实验,被安排在合适的时候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他们为解开心中的谜底而探究的求知欲望,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深深的感悟到:物理好神奇呀,物理好实用啊,原来在我们身边到处有物理现象及物理知识的应用,原来通过努力我也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互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改以前,教师基本上是一言堂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便是教师一生的真实写照,即使书上安排了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实验,也很少有教师会照着做,更别说去设计实验了;教学状况是:老师讲我听着;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几乎为零。课改以后,随着教学用具的大量引进、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知道了实验对于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会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实验,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充实和活跃,而且也成功的改变了自己的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明白教师自己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的学习过程,经历着一个个课题的提出、搜集生活案例进行猜想、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按照修改后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利用所得数据分析归纳出结论、对实验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交流和评估等。比如:教“摩擦力”这节课时,学生通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熟知探究的整套过程,我就先让学生自己通过将手在不同粗糙程度的表面上拖动,切身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和摩擦力有大小之分,从而引入课题并提出新的问题: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进行猜想,并举例说明猜想的理由;接着按照猜测因素将学生分成两大组,让学生挑选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的步骤和记录的表格,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集思广益,纷纷献计献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敲定实验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接着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两组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交流探究心得。

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实验的教学方式同样叩开了物理学的大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在以前,教师想都不会去想的,即使有这想法也没胆量和勇气去实施的,但在现在的物理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年轻的教师会去尝试,我已经尝试过很多次了。大胆放手,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我发现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等。这种教学模式很受学生的喜欢,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享受到了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知道了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体会到了在学习中有时一个人的力量不够用,也需要合作与团结,深深地感受到了实验的超级魅力。

三、实验教学,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使结果一目了然

在物理教学中,有时不是那么顺利的,有些知识点很相近,但又有所区别,怎样使自己的讲解既言简意赅又能使学生彻底明白呢?我觉得还是得依赖实验去叩开物理学的大门。如:在讲解重力方向的时候,学生很难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我就用实验和学生共同寻找它们的区别,将复杂问题通过实验简单化:将装有适量水的水槽放在水平放置的一铁架台上,在铁架台的上方挂一重锤线,下端浸在水中,然后缓慢改变铁架台与桌面的倾角,观察重力方向是否改变并与铁架台底座台面、水面有何关系,对比后就十分明朗了;在讲到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时,很多学生都误以为压力就是重力,此时我就用实验来解决困难:将同一个质量较大的钩码固定放在一弹性较好的钢锯条的中间,然后从水平位置开始将钢锯条的一端慢慢抬起,观察钢锯条弯曲程度的变化,体会压力和重力的差别,最后用力的示意图进一步加强区分,使学生明白只有在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压力的方向才与重力的方向才一致。

四、实验教学,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我读书时,我总觉得老师是不苟言笑的,是神圣的,是高不可攀的,尤其是大学时期,学生和老师间的距离更远,感情更淡。现在我也成了一名教师,我不想和我的学生距离太远,我努力想找到一条途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我是想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本门学科的学习中来,如果做到了,那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几经努力,几经摸索,我终于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教学,既可以拉近我和学生间的距离,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大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中,我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物理,不再让学生孤单寂寞,也不再让自己唱独角戏,我想方设法要学生学,学生在我的循循善诱下也努力正在为自己学,我和我的学生已达成了共识,我们正在为最后共同的目标而奋力拼搏。

实验,真多;实验教学,真妙;实验教学效果,真好。实验的好处其实远不止我所例举的,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我还会慢慢体会和总结的。总之我最大的感触是:实验,确实是打开物理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请好好珍惜和利用这把钥匙吧,你和你的学生会受益匪浅的!

实验运用 篇12

本文着重阐述电子白板和实验的三个配合环节, 即“师生共同呈现的实验情境引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和“研究、动手相结合的思维强化”, 笔者联系实际教学, 谈谈自己如何通过电子白板的导向和调控, 提高课堂中物理实验的能效性, 供大家指正和参考.

一、用电子白板点缀、贯穿实验情境

在引入新课的时候, 白板上展示出装光学实验器材的“宝箱”, 结合交互式的实物展示手段, 拿出宝箱中的激光光源, 吸附在黑板上展示出两条平行光线. 后续的实验展示的设计是让两条平行光线会聚, 故起初在白板的设计时, 给学生的第二件展示物品是一样“神秘的东西”. 宝箱出拿出隐藏的凸透镜, 让两条平行光线会聚, 连续两次连贯的交互式实验展示, 给学生抛出了一个形象的问题: “神秘的东西是什么?”, 学生很容易联系到前面一节所学习的光的折射知识, 初步产生是另一种传播介质的联想.

后续跟进的由学生参与的引入设计同样离不开电子白板的穿针引线. 白板上投射出刚刚学生寻求答案的“秘籍”, 但是字体很小, 学生争先恐后的上前来观看, 同样看不清楚. 让学生打开教师为学生自己准备的宝箱, 拿出自己的秘籍. 利用桌面上的各种器材宝物, 找到看清纸面上字迹的方法, 比一比谁最先看清秘籍上的内容, 课堂气氛顿时又开始活跃起来.

作为本节课学生的第一次试验操作, 其过程就已经让他们感受到物理课堂的神奇和魅力: 学生都成功地找到合适的透镜, 通过自己的观察, 认识手中的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靠近待观察的文字, 清晰地看到了纸面上呈现的内容. 为接下来顺畅的第二轮教学环节作出了铺垫.

之前实验情境的引入环节中, 若只是单纯的借实验器材的操作展示, 或者直接呈示教师即时用粉笔书写的文字和绘制的图形, 就无法达到生动形象的展示效果. 借助电子白板的贯穿作用, 在一开始的引入环节,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初步认识到透镜的作用, 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实验效能性都得到了提高.

二、用电子白板充当学生探究实验的“GPS”

学生“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这项实验探究活动, 目的是能找出三种辨别的方法, 分别从透镜的结构特征、透镜的成像特点和透镜对平行光线的作用情况着眼. 而在实际情况中, 大多数学生面对眼前的各种器材工具茫然不知, 甚至会漫无目的的进行无效操作和无效探究.

在此问题的基础上, 笔者设计学生实验探究环节时, 侧重借助白板的形象指引, 让学生主观意识上更为丰富的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 并尝试对自己所用各种方法的优劣做初步评估.

具体的设计中, 在电子白板中加入数字化的文本、图形和实际生活中的工具照片, 配合教师人工的“ Word讲稿”, 及时的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辨别透镜类型的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进而达到学生能合理、自如地进行试验操作, 提高实验效能性. 当然, 至于“哪种方法好”, 答案实际上是不确定的, 除了“摸”的方法不符合光学仪器的操作规范外, 对其他方法优劣的评价是随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的.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 学生表现出了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创意, 故合理的白板设计, 能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提供新颖的思路和方法, 充当了学生的“GPS”.

在师生共同评价实验操作的效率这一环节, 可以把电子白板的丰富展示性这个高效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使用电子白板容易对材料展示过程进行控制, 通过学生探究过程在白板上的片段重现, 使得在师生共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体语言得以充分发挥, 也避免了课堂上由于教师往返于讲台与学生实验课桌之间从而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问题.

教师又重新站在了讲台上, 在电子白板上自由地板书, 教师不再是“鼠标的点击者”, 学生也不用再当“录音机”[1]. 最重要的是, 通过高效的探究实验, 学生能够充分互动交流, 师生共同演绎精彩课堂.

在分辨透镜的过程结束后, 通过白板即时切换的实际生活片段, 教师还可以很顺畅自然地引导学生讨论: “在哪些情况下用哪种方法比价好?”, 这样可以和实际的生活应用相联系, 借助讨论, 使学生逐渐具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并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再次提升实验效能性.

三、以电子白板为平台, 实现“研究”和“动手”相结合

关于“会聚和发散的奥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主研究, 能进一步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并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展示出会聚和发散的现象.

实际教学中, 首先给学生带来的是结合实物和白板跳跃式的光路展示, 呈现出具体的光的折射现象, 即一束光线射入三棱镜中, 由于折射, 出射光线向底面偏折.通过白板灵活地引人光通过三棱镜折射的信息资源, 并对光的传播路径进行合理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 使得光路的呈现更丰富, 也解决了过去多媒体投影系统环境下, 使用课件和幻灯讲稿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通过动画库和实物结合的动态展示, 学生的思维向组合透镜的方向集中, 产生了组合三棱镜强烈的想法[2].

在引导学生组合三棱镜之前, 笔者发现纯粹的实物演示组合使得呈现形式单调, 呈示材料类型仅止于黑板上的手绘图形、手写文字和实物演示, 通过电子白板的有效组合, 使用一体化的交互式演绎, 既可如以往一样自由板书, 又可展示、编辑数字化的光路, 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保持其注意力[3].学生借助白板、黑板和操作台三个个展示平台, 把两个三棱镜按两种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当平行光通过它们后, 出射光出现会聚和发散两种不同的情况.学生借助白板的编辑、修改系统, 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进行分割, 一起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现其实两种透镜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些形状相似的棱镜组成的, 只是他们组合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 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 而通过凹透镜后将会发散开来.在这部分的学生实验中, 白板充当了学生“研究”和“动手”的媒介, 有效避免了思维和实际操作的失联.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各项实验, 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渠道, 物理知识传承的倾向, 有很大一部分是体现在实验中的, 我们要做到的是让学生在充分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 逐步学习和丰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并能尝试用所悟所学解决未知的问题.而电子白板的加入使得教师更方便、更合理地将科学方法的学习寓于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了物理实验的能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 合理的运用电子白板, 改变原来单一的操作、展现形式, 同时实现人机和人际交互, 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的交互平台, 学生积极性提高, 主动自发的愿意加入到学习过程中.当然, 我们会深入思考, 不断尝试, 将更多的科学方法融入到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来.

摘要:目前, 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发展, 课堂观察作为课堂研究的一种优化方式而逐渐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我有幸在课堂观察活动组中开设了公开课, 受益匪浅, 本次课堂观察的主题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效能性”.在本节物理课中, 我侧重运用电子白板贯穿整个实验流程, 主要是借助电子白板的生动展示让教师的演示实验更加形象丰富, 并让白板充当学生探究实验的“GPS”, 导航学生的实验操作, 增强实验效能性, 进而体现出合理的白板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电子白板,透镜,实验效能性

参考文献

[1]丁兴富.交互白板及其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3) .

[2]丁兴富, 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J].

上一篇:调节原理下一篇:数据存储与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