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的创新运用(精选10篇)
素材的创新运用 篇1
在写作中, 如果说素材的选择是“调兵”, 那么素材的运用则是“实战”。如果说积累材料要“多”, 选择材料要“广”, 那么, 运用材料则要“活而新”。在作文教学中以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素材, 审美素材;以敏锐的感受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提取素材, 创新使用素材, 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其下句就强调了创新的重要。下面试从两方面来谈写作素材创新运用的意义。
一.写作素材创新运用, 有助于作文核心素材的创新积累
什么是素材?素材指以观察、体验和感受等方式, 从生活中直接摄取的, 尚未加工和提炼的原始性的材料, 自身具有朴素性、原始性和客观性, 但是, 在素材的挖掘方面有明显的主观性。在素材挖掘的过程中, 创作主体的内心有着复杂的活动规律。因此, 要在写作教学中, 研究素材的内涵, 引导学生以主体的身份, 依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去疏理、评判、整合这些素材, 用心去体验与感悟这些素材, 将其内化为自己理解、相信、接受的资料, 从而为写好一篇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创新积累这种素材, 这就是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创新。而写作素材创新运用的教学过程, 有助于作文核心素材的创新积累。
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笔者十分注重语段训练。通过语段训练, 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作文半成品。而素材的创新运用, 正是在这些语段训练中完成的。通过平时进行的素材创新运用语段训练, 就可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作文核心素材库。
比如“文采训练”中创新使用素材:
(1) 文采训练之一:歌词生辉
2008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a) 不要轻易说不, 是一种傲气面对万重浪的豪迈;不要轻易说不, 是一份去开天辟地地为我理想去闯的潇洒;不要轻易说不, 是一声男儿当自强, 强步挺胸做栋梁的呼喊。
b) 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第一名属于每个人》。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我要做到《问心无愧》;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壮志在我胸》;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我是《硬汉子》!只有不要轻易说不, 成功才属于我们。
(2) 文采训练之二:诗文增色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 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而看风景时, 看到的却往往是自己。
人生多苦辛。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 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 便是古来的隐者。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 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极难做到。威猛如魏武, 当月明星稀之夜, 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 月下访友, 看庭中积水空明, 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 竟也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寞。日落黄昏, 雨打梨花, 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或“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或“一树梅花一放翁”, 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 人总要面对自己。
……
素材创新运用的具体要求:学生在训练中, 每使用一个人物素材, 都要求带出与人物素材相关的诗文名句、名言、歌词等, 可以直接引用, 也可以化用、活用。
作文中恰当地引用诗文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和良好的文学素养, 同时也为文章平添一抹亮色, 提升文章档次。化用诗文除了以上的作用外, 还可使文章具有一种朦胧美与含蓄美, 更能引发人的遐思联想。
在素材创新使用过程中, 要求学生运用歌词或诗文来增加文采, 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特色, 新意也就有了。而同一个例子, 从不同角度去运用的训练, 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培养。除此之外, 我还使用“反复对比”法, “点例排比”法等方法去训练学生写作, 这些训练可以使学生储备大量的作文半成品, 对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创新素材库有很大帮助。
二.写作素材创新运用能提升学生作文创新表达能力
在写作套路上要善于借鉴, 大胆尝试, 不吝败笔;在写作素材上要勤观察, 勤搜集, 勤积累, 丰富写作素材资源库, 用时要避免重复, 尽量翻出新意来;在语言上, 要注意更新自己的语言外壳, 要广泛吸纳和不断充实自己的语汇, 尝试着用多种方法表达一个意思, 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所以, 我们只有以一种批判的精神来审视自己, 才不会心满意足, 孤芳自赏;相反, 我们就会超越自身, 脱胎换骨, 从而提升作文品质。
程咬金有三板斧, 罗成有回马枪。中学生作文往往是急就章, 特别是考场上, 时间紧, 任务重, 如果有属于自己的绝招, 能又快又好, 自可胜出一筹。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 笔者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
(1) 新旧搭配法。有人戏说中学生写作:无爱迪生无作文。这主要是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缺论据, 只会炒旧饭, 除了爱迪生就是居里夫人, 写来写去就是那几个人物。这几年, 更有苏轼通杀全国各地高考题的说法, 令人感叹。
作文中, 要求全部弃用老素材而采用新鲜事例, 对学生来说, 难度很大。其实, 老例子并非不可用, 只要有创意, 一样有很好的效果。比如,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的描写,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在作文训练时, 笔者借用句式“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来组织素材, 以做到新旧搭配。具体做法是前两个“不必说”用老素材, 后面“单说”用新素材;前面略写, 后面详写。举个例子, 证明观点“身残志坚”就可以这样写:
不必说张海迪坐在轮椅上学习外语, 也不必说海伦凯勒失明失聪的情况下从事文学创作, 单说千手观音邰丽华就足以让人感叹。一个正常人跳好舞都不容易, 更何况是一个听不到音乐的聋哑人。试想, 她如何去踩上节拍?如何去跟上节奏?然而邰丽华做到了, 她用身体去感受音乐的振动节拍, 她用心灵去感悟音乐的节奏, 她用汗水去校正动作的不规范。她就是身残志坚的最好证明。
这样, “不必说”而又说了, 虽用了老素材, 却并没有给人老旧的感觉, 相反, 令人耳目一新。当然, 这种句式还可以随时变化, 比如“且不说……, 且不说……, 单说……”等。
(2) 正反对举法。
先看例子:
国家要兴旺发达, 也要靠自己的力量。二战后, 德国民生凋敝, 举步维艰, 但是这个勇敢的民族, 推行各种有力措施, 靠自己的力量, 成了一只腾飞的巨龙!但是, 回溯历史, 我们会发现, 古希腊城邦倒在一片残垣断壁中, 究其原因, 它在发展中依靠外来奴隶的力量, 而自身却不思进取, 最终被马其顿王国消灭。一个国家, 承载着无数人的生命与希望, 只有足够坚强, 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一席之地, 因此更加要靠自己的力量。否则, 无论一个国家多么强大, 到最后也会变得弱小, 受制于人。
正反对比, 多作为议论文的一种篇章结构。其实, 在语段展开中, 正反对比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两个简洁的正反事例鲜明对比, 可使论说更有说服力。上面的例子中, 作者先以德国为例子, 正面论述德国在二战后依靠自身迅速崛起, 从而证明了观点。接着又以古希腊为例, 从反面论述古希腊不依靠自己, 最终落得被人消灭的结局。不同的做法, 不同的结果, 一正一反, 对比鲜明, 说服力不言而喻。
此外, 还有排例法, 妙用修辞法, 妙用成语法等等。在平时的作文或语段训练中, 坚持用这些方法指导学生写作, 学生作文时对素材的创新表达能力自然就形成了。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作文不易, 创新更难。著名作家冰心有句诗叫“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创新是时代的召唤, 它的天地宽广无比, 愿我们的写作在这宽广无比的创新天地里, 自由的发挥, 自由的驰骋, 自由的翱翔, 自由的创造。只要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坚持指导学生创新, 让学生不断地去尝试新写法, 就一定能在作文教学中收获丰硕的成果。
走出名人素材运用的误区 篇2
名人素材常常见,至今已不觉新鲜。如何将名人素材写出新意,做到有启发性、有观点性、有情感性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着眼鲜活:让材料呈现出时代的气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学生作文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声音。我们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新近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选材只有与时俱进,文章才能具有时代感。比如优秀习作《我有翅膀,只等点亮》:
生活像寓言,寓言即生活。程虹教授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系教授。她在上山下乡时,白天参加繁重的生产劳动,晚上仍坚持看书、学习。恢复高考后,她凭实力跨进了大学之门。之后,当人们将眼光盯在眼前的功利和时髦上时,她又选择“甘于寂寞、心无旁骛、持之以恒,主动蹲下身子,打好扎实的学问功底”。当美国自然文学之风刮到东方之岸时,程虹教授已潜心研究十年,著作等身了。
机会是为准备者而准备的。正因为程虹教授注重打造一副有实力的“翅膀”,当机会来临时,她才能将自己的人生点亮。对于没有实力的人来说,哪怕机会如绵绵春雨,也是犹如浇在一截腐朽的木头桩上。
作者引用程虹教授打造一副有实力的“翅膀”的事例,材料鲜活、生动,给人以新奇、清新之感,体现出作者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新颖的选材,使此文不同凡响,备受好评。
二、推陈出新:让材料呈现出全新的视角
对于经典的名人素材,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出发,加以点化、引申,发掘出新的蕴意,这样也能制造出出奇制胜、耳目一新的感觉。古人云:“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偏不下手者。”别人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可以偏移一下视角;别人从正面看,我们可以从反面看,从侧面看,等等。比如优秀习作《且以作品论英雄》: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的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债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子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对于莎士比亚的素材,人们总是着眼于肯定的角度,但本文作者却换一个角度,从其拼命追求钱财的角度来谈,证明“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子人品如何”的观点,让旧的材料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创新手法:让材料呈现出灵动的姿态
1.从对话的角度,融入自我,用活素材。
即运用素材时,融入作者的情感,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的存在,那就难以有真挚的感情。我们可以虚拟场景,采用对话形式,突破时空限制,与人物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话,自如地表情达意。比如优秀习作《落在地上的太阳》:
梵·高,我爱你,爱你的《星空》,爱你的《向日葵》,更爱你一笔一画用心涂抹的童真。你曾经孩子气地说,你要用纯净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委罗内塞的浅蓝到最深的蓝色,画出你心中的那片向日葵。念出这段话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你上扬的嘴角,飞扬的神采,还有眼神中折射出的童真的光芒。你坚持着自己,即使在冷酷的世界的压迫下,依旧不改本真,不改人性中的那抹童真无邪。向日葵在法语中的意思是“落在地上的太阳”。我想,我们内心的纯真便是落在地上的太阳。我想,我们能不能像你那样,坚持着自己,做一个落在地上的太阳,用自己的纯净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作者采用对话的表达方式,把人物置于我们的对面,拉近和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加亲切感,文章激发着彼此的心灵感应,荡漾着浓浓的情感,读来情真意切。
2.从想象的角度,丰富细节,用全素材。
在立足材料的基础上,活用材料的关键性细节,适当演绎发挥,进行延伸扩展,可以让素材出现新意。比如优秀习作《给生命定调》:
我听过一种调,叫难得糊涂。乐声中我看见繁华金陵城里的一抹清幽,那桃花坞里的桃花庵,桃花仙人的桃花园,看见他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看见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看着他不愿鞠躬车马前,又得浮生半日闲。他给自己定的调子明快又模糊,慵懒却激情。他高中解元,却爱流连田间。他哪管人们的称赞还是闲言,这位唐解元,从容饮酒,潇洒高歌,“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作者运用唐伯虎的素材时,对他醉酒的场面进行充分想象和扩充,这里的添枝加叶,让文章血肉丰满,形象鲜明,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
3.从象征的角度,巧设意象,鲜活素材。
为了证明观点或阐释论题,在摆事实、讲道理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借助一些生动形象的东西,比如描写某个鲜活的事物,介绍某个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以此来加强议论的形象性、感染力。比如优秀习作《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
寂寞空屋,给浮华不定的心灵以脚踏实地的依靠。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他的世界,从此不再有欢笑嬉闹。他走进地坛,走进百代帝王家遗落下的那一间寂寞空屋。他看见叶上阳光、花间蜂蝶,他听见这世界繁华落尽,生命一如往昔的答案。“死亡是一个必然来临的节日”,史铁生如是说。他于此一间寂寞空屋中褪去了年少气盛,褪去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拥抱敞开的生命之门,成为智者。
写作素材的创新运用 篇3
现在学生的写作流于模式化、套路化, 这种情况在素材的处理上表现为惯用“公共信息”, 比如“感动中国”系列人物在作文中的频繁出现, 再比如2008年和2009年学生喜欢反复写大雪灾、大地震、三鹿奶粉等事件。公共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但是通常情况下, 我们仅仅只是关注了公共信息本身, 仅仅是了解到社会上发生了哪些影响巨大的事件和社会对这些事件有怎样的反响, 所以我们写出来的大多是一些“公共语言”, 即大家习惯说的语言, 这必然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千人一面, 这样的作文自然很难让读者眼前一亮, 更难使读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因为这些文章中的素材就像是投射在镜子里的静物, 冷冰冰的, 让人感觉不到热度, 所以, 我们必须学会对素材进行“热处理”。
对素材进行“热处理”, 就是要静下心来, 认真地去观照生活, 用心去真切地体验生活, 学会在生活中思考, 然后写自己真正有感触的东西。例如对汶川地震, 我们不仅要关注地震中那些经典的镜头, 那些让我们流泪的东西, 更应该在看电视、看报纸的过程中去思考让我们流泪的原因, 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亲身体验流泪的过程, 只有内心真正有了触动, 写出的文字才有灵性, 文章才会有生气, 才能做到与读者在精神上进行真正的交流, 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才气。因此, 教会学生创新地运用素材, 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思考, 形成自己的思想, 从而在文章中说自己的、具有个人色彩的语言, 而不是人人都能说的“公共语言”。
“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感受着亲情, 亲情也是写作的永恒主题之一, 而且,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 我们对亲情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让学生以“亲情”为话题作文时, 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又写这个啊?从小学就开始写了!”然后就开始“父爱如山, 母爱如海”了, 亲情在学生笔下的最具体的体现就是爸爸或妈妈深夜里冒着大雨或顶着大雪背着生病的“我”去医院, “我”对亲情的认识就是不经意中看到父母头上的白发, 发现父母老了。父母关心子女, 在生活中有很多细节、很多场景可以写, 但我们已经习惯性地把这些情景当作理所当然而心安理得的事情接受了, 很少能静下心来、回过头去观照和思考这些“平平常常的事情”, 所以最亲近的人反而在我们的头脑中印象是如此的模糊。由此可见, 教会学生写作, 首先应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思考, 在思考的基础上真正地体验生活。我们的生活空间的确是有限的, 但我们的思想可以变得更深刻一些, 好文章就是以体验生活为基础, 内心真实的一种流露。普通的素材, 一经融入真情, 就会富有生命力, 即使表述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 它也会有张力, 能体现生活的质感。
一次作文课上, 我让同学们以“公共汽车上让座”为话题作文, 提醒大家好好地回想让座时的情景, 然后再动笔作文。“公共汽车上让座”是一个非常老套的素材, 但那次写作, 出乎我们师生的意料, 很成功。有的同学具体记叙了一次让座的经历, 有的同学记叙了几次让座的经历;有的人观察别人让座, 大家发现, 每个人让座的情形和心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到老人上车了, 立马条件反射似的站起来;有的人看到老人上车了, 他先转头看看后面, 发现有座位时不让, 没座位了就站起身来;有的人身子欠了欠, 看到已经有人站起来了就马上又坐稳了……经过这次写作, 大家体验到了像“让座”这样“烂俗”的素材也能加工成反映多彩生活的精彩文章, 大家认识到, 只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 对自己看到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 养成思考的习惯, 就会对平常的生活有不平常的感触, 就能写出不平常的文章来。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4
鲁迅先生曾经在指导青年学生写作时,强调要做到两个“多”,就是一要多看,二要多练。道理并不深奥。鲁迅先生强调的“看”指要做好平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对书籍的阅读,它可以丰富一个人的视野。因为素材的积累在生活中,在书籍中。而且,语文与生活关系密切,它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对生活又有着特别的作用。多姿多彩的生活,构成了斑斓的世界,素材积累必须依托这个丰富的自然宝库。此外,原始的生活还远不能构成素材的全部,教师还必须指导学生阅读。语言的素材的积累必须抓住书籍的阅读,它更能在语言和典型事理中给学生以积累。所以,大量阅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和课外书籍的阅读是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两者相辅相成,曲径通幽,各具特点,作用相同,不宜有所偏废。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它说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古人尚且懂得这个道理,今人更应注重。同样的道理,要写好作文,必须注重素材的积累,它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有一句话叫“厚积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中小学学生作文,苦恼的是无素材,每每动笔之时,搜肠刮肚,无物可写;即便是拿起了笔,也都是些言之无物的假话、空话、套话,生搬硬套,索然无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平时积累不多,用时只能是那些应急的材料。想想,写作时临阵磨枪,虽然费尽了大脑,但功效甚微,很多东西东拼西凑,徒劳无益。平时勤于积累,才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但是,庞杂的内容,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很多材料无法甄别。如何发现确定其中合适的作文素材,对中学生而言,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长时间的学习鉴别。教师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人物素材、故事素材、情节素材、思想素材,有了积累这就如同盖房子准备好了砖瓦、水泥、沙子、钢筋等原材料,这只是写作的第一步,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这些原料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学生作文就是将素材进行加工,利用具体的写作技巧,进行剪裁和运用,布局谋篇,形成篇章。积累素材是作文的前提条件,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就不会有蕴涵丰富的内容;没有素材的提炼,也就不会有华章的出现。提炼素材并加以运用是作文的基本功。对于素材提炼的技法,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指导。
一、直接引用名言诗词
在语文教材中,或课外阅读中,学生积累了大量名言名句,它是作文的很好素材,正确运用,可以为作文增添亮色。直接引用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直接引用,就是对所阅读的材料中的语言素材进行直接引用,可以成为文章的观点,也可以作为论证的材料。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有利于操作。运用得体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积累要准确。运用必须合理,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与观点一致,与所论证的中心一致。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文章中间直接引用名人名言作为素材,能起到论证文章论点、升华主题的作用。引用贴切,简练而醒目,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精选叠加同类素材
同质叠加就是面对一个写作话题,我们积累了许多素材,这些素材从单个上还不能有效论证中心,这时我们就可以筛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素材,按照时空关系或材料内涵的相似性进行组合,通过相同的素材特质,来起到论据的作用,增加文章的气势。
三、理例结合
文章如果只是一味地说理,就容易令人生厌,因此要有活生生的素材。我们可以通过借用各种和文章主题相关的素材,让文章显得有血有肉,丰满多姿,具有说服力,读起来也真实可感。
四、多料合用
在素材应用中,“多料合用”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的表述,组合在同一段落中,共同说明同一论点。其好处是材料丰富,有说服力。同类的材料组合,内容充实,容易形成内容上的排比,说起理来滔滔不绝,有一种气势,能收到好的修辞效果。在组合时,我们也要注意运用技巧,比如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思路清晰;也可以由近到远,逐步展开;也可以由主到次,突出重点。语言排列顺序要合理,效果会更好。
在平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看书读报,随时记录的好习惯,这样,社会生活、世间百态,无不呈现在文章里。这些素材具有时代气息,是作文的好材料。只要每一个学生用心,生活处处皆素材。只要掌握技巧方法,一定会练就生花妙笔。
文学类文章写作素材的创新运用 篇5
高考作文评价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 目的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或是见解新颖, 或是材料新鲜, 或是构思精巧, 或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或是有个性特征。这些方面都是可能蕴涵“创新”因素的地方, 在高考作文中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思路解析的地方, 我们就必须给予重视和鼓励。文学类文章一直在高考中常见并且颇受欢迎。这也是判卷教师对论述类文章审美疲劳后的必然需求。
二.准备信手拈来的文学类文章素材
1、收集、储备、分档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是常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是不存在的。我努力让学生多思考课内教材, 多进行课外阅读, 并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思考力, 强化训练, 使学生学会收集材料、储备表象。
学生的素材来源可以有这几个方面:课本, 课外阅读, 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是现当代社会热点人物事迹, 都可收集整理成为绝佳的叙述类作文素材, 如学生可将汶川地震中的个别人和事叙述成小说, 这也正是中学生关注现实, 关心国计民生的最好表现。
进一步指导学生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 分类整理时, 应该训练学生对素材的分析, 不仅仅是考虑材料可以用来写何种主题的小说或戏剧, 还要训练学生思索对素材的运用。尤其是微型小说的篇幅精短首先制约了它的选材。例如选材可以有这么几类: (1) 真实性和虚假性混杂的题材; (2) 具有完全真实性的题材; (3) 真实性程度更高达到了典型性的题材; (4) 典型性程度达到更完美形态的精粹的典型题材。学生如果事先已经对素材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 那么即使在考场都能信手拈来写出锦绣文章。
2、阶梯式全程训练
文学类文章写作素材创新运用应分步骤、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在收集材料后转向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引导学生熟练驾驭素材, 进行段、篇、自由创作的全程训练。
学生明白了作文应该是写的是自己的情感, 对写作文不用抱有一种做作业解题的心态, 而是把写作文当成是宣泄情感、抒发心声的机会,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感写出来。学生将自己感受最深的、最有价值的内容要充分展开。先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出现那个画面, 无论是往事再现还是想象虚构, 都要投入进去感受它;一遍又一遍, 仿佛将那往事重新经历了一次, 或者将虚构的事实真实地经历了一次;直到把许多细节看清了, 再用文字描写出脑中的画面。我们注重平时的训练, 按照素材运用创新的方法, 逐步训练好词、好句乃至好段, 好的开头、结尾。学生持之以恒, 日积月累, 最终必能熟练驾驭素材, 达到意由我心的自由创作。
请看《聊斋》对爱笑的婴宁的描写:“执杏花一朵, 俯首自簪;举头见生, 遂不复簪, 含笑拈花而入, 笑处嫣然。”我班淑贤同学从中得灵感, 描写一位女老师:一个夏日的上午, 我背着书包刚要进教学楼, 从深绿色的楼门暗影中, 一位身着白色衬衫, 一袭碎花长裙的美女正好走出来, 走到了阳光里, 长长的睫毛因光线的变化微微地眯了起来, 白晰的皮肤在阳光下发着微微的亮光, 她灿烂地向另一位老师笑了笑, 算是打了招呼, 就飘然远去了。
由这样的片断训练逐渐转入整篇训练乃至自由创作, 让学生做到既熟习素材, 又创新性地从多角度来运用素材, 一举两得。
3、创新运用的训练重点
创新运用的训练重点即创新思维训练,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异思维能力, 及思维转换能力。
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指导学生把握主题, 进行合理的想象、联想, 对场景、人物肖像心理动作等作生动惟妙惟肖的描述;亦可将所收集的素材发散、整合。例如, 通过形象思维, 可将诗歌进行扩写。
特异思维的训练是着重加强学生的非常规思维, 超前怪异思维。我国古代的神话小说、志怪小说、寓言故事如《搜神记》《西游记》《聊斋志异》, 甚至外国魔幻现实主义代表《百年孤独》等都是学习的典范。
对学生的思维转换训练则引导学生模仿素材时空转换的技巧, 悲喜情感转换等。如苏轼《赤壁赋》中的感情脉络由喜转悲, 然后其情感因豁达又转向喜悦, 或者说是淡定。
三.巧思如何对文学旧材翻新意
素材创新运用的教学核心是教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我让学生运用合理的联想想象以及推理假设将已知素材概括, 续写, 或改写。当然无论哪种创新方法, 都应特别注意细节描写。这是放诸文学类文章而皆准的方法。如果运用了合乎情理的想象, 就能在材料运用中翻出新意, 乃至深入发掘出素材的含义。
1、改变调整语言风格或概括或仿写或扩写成篇
教师要让学生熟知掌握收集的素材, 根据作文主题的需要对已知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等进行浓缩或扩写, 连缀成篇。训练学生时, 教师可适当提出以下三点要求:一是想象力丰富的新奇故事, 二是立意高远更上层楼的主题, 三是具有个人语言风格, 尤其若能遣用纯熟的古白话, 文采飞扬地浓缩或扩写更是令人叫绝。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 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当年的情景或化用诗词意境。譬如将诗歌阅读材料李白的故事转化为写作素材, 对李白对某一个“瞬间”的刻画、描摹定能调动起阅读的兴趣。如“翌日, 向长安的通衢大道上, 李白挥鞭扬马, 绝尘而去”。
2、在已知素材基础上对故事情节、人物命运进行合情理的续写
《西游记》中孙悟空性格倔强, 有时与师傅唱对台戏, 对悟空的续写就不能改变他的性格;《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虚荣但坚强为人讲信义。这些素材经过沉淀又可以走进我们的作文, 被赋予新的更深的意义。例如有同学续写孙悟空生活在现代社会, 因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而下岗的故事。
3、根据立意需要, 将素材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等另辟蹊径进行改写
教师要训练学生从素材中寻找“空隙”, 扩展为富于想象性的空间, 不仅需要有对原作的深入理解, 而且需要“大胆假设”、合理虚构的精神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 给出了一种新的“诠解”。我们还可以通过超时空链接, 根据主题需要从宏观挖掘独到的叙事结构, 进行别具一格的详略处理, 从微观上把握富有艺术的叙事风格。即使取材相同, 亦能于细微处写出极具个人特色的文章。例如为体现后天学习重要性的主题可以写《当仲永巧遇吕蒙》;而将仲永的父亲当主角来写可以表现虚荣心的主题, 目光短浅或家庭教育重要性的主题等。
这样的“故事新编”, 妙在“似是而非”, 难在“似非而是”, 并且首先应在题意的“前提”下创造。文章对于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 对于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 也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
4、模仿改造经典构思或经典语言
学生的记叙文, 结尾若能来一点“欧亨利式”的收束, 会显示出巧妙的匠心。而经典语言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例如鲁迅作品中的“按一按, 硬硬的, 还在”, “吃了么?好了么?”这些语句, 许多人都熟知并运用, 我们也经常听到惊讶声:“哎呀, 真是‘运气’了你!”若能将这些鲜活精彩的语言引入叙述类文章, 那必定如画龙点睛了。例如2005年山东高考佳作《别人的风景你的梦》有这样的句子:“记着, 只有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 别人才会装饰你的梦;你若想要别人来装饰你的梦, 那么你要学会去装饰别人的风景。因为, 这世界, 本就是和谐的一体, 双赢的存在。”化用了卞之琳的《断桥》诗, 使人顿觉意蕴盎然, 情采四溢。
四.创新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素材的创新运用 篇6
其实, 品德课的教学素材无处不在, 社会、学校、家庭、班级, 甚至是在课堂上, 只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 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会, 都能从中寻找到一些非常好的素材。一名品德教师, 就要有这样的素材积累意识和合理使用素材的能力, 方可使自己的课堂对话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一、火眼金睛, 妙捕课堂生成
课堂, 是一个时常会迸发出智慧火花的场所。作为教师, 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抓住课堂中随时生成的细节, 将其作为一个好素材生发、扩大, 从而形成课堂中师生对话的一个“亮点”。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漫话邮政》
课中, 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或家人享受过的邮政服务。
生1:我妈妈在网上购买了衣服, 快递没过几天就到了, 而且一件不少。
师:邮政的快递叫EMS, 它不仅速度快, 而且非常可靠, 物品不容易丢失哦!
生2:我舅舅在日本工作, 妈妈经常给他寄包裹, 最近又给他寄去了一些过冬的衣服。
师:通过邮政传递给舅舅的是一份温暖啊!
生3:我妈妈为了让我多增加点课外阅读, 到邮局给我订了《儿童文学》。
师:邮政, 把知识也传递给我们了。
生4:去年我的文章发表了, 杂志社寄来一张稿费单, 我只要到指定的邮局去领就可以了。
师:祝贺你哦!那收到稿费单的心情怎么样?
生4:高兴得不得了, 翻来覆去看了又看。
师:看来这张稿费单还传递了快乐, 稿费领了吗?
生4:没有。
师 (惊讶地) :咦, 怎么不去领呢?
生4:舍不得, 领了这张单子就被收去了, 我妈妈特地要我收集起来留作纪念。
师:哦, 原来是这样!通过邮政传递过来的稿费单, 替你记录着成长的足迹, 珍藏着这份发表的喜悦啊!
案例中, 教师适时地捕捉到了生4这一典型素材, 恰当地追问她收到稿费单的心情, 并询问“有没有去领稿费”, 当学生回答“没有”的时候, 教师顺水推舟, 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去领”。此时, 学生真诚地袒露了内心的想法, 教师适时地追问, 将这一偶然的素材资源做实、做强。这一环节, 教师不仅将课堂对话升华, 更赋予了邮政人文性的内涵, 达到了学生知识习得与情感和谐共生的境界。
二、改换形式, 善扣学校特色
品德课的教材很多都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更是熟悉且密不可分。因而有些品德课上, 我们可以将学校的一些特色作为素材, 恰当地改变形式引入课堂, 会使学生感到既亲切又新奇。
如, 我校于2004年成立了浙北第一家“少年邮局”。几年来, 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特色。笔者在执教《漫话邮政》一课时就大胆地将“当湖少年邮局”局长请进了课堂。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漫话邮政》
师:为了使更多的人享受到邮政服务, 连我们的学校也办起了邮局呢!瞧,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当湖少年邮局。 (出示邮局图片) 这家当湖少年邮局, 可是咱们浙北第一家哦, 想进一步了解它吗?今天啊, 老师特地为你们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 (请出少年邮局局长, 并作介绍)
师:那我们欢迎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少年邮局吧!
局长 (边介绍边点击ppt, 介绍完毕后) :我们当湖少年邮局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现在的业务真是越来越繁忙了, 听辅导老师说我们下学期就要招收新成员了。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啊?
生 (齐声回答) :想!
局长:那我可要出几道题目来考考同学们, 看看你们有没有掌握一些邮政方面的知识。敢接受挑战吗?
(局长出题, 分别是关于学校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认识邮戳和明信片的写法。每出一题, 学生应答踊跃。答对者赠送一张学校的明信片。)
局长:看来难不倒咱们班的同学啊, 如果愿意参加, 还得有一颗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心哦!我们少年邮局热忱地欢迎大家加入!
这一环节, 小局长的出场以及以“少年邮局”招聘新成员名义所进行的“闯三关”活动, 使得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同时, 在活动中, 我们十分巧妙地将邮政的一些基本知识融入其中, 如邮政编码、邮戳、明信片的格式等, 以一种趣味性的方式, 既宣扬了学校特色, 又普及了邮政知识, 更促成了融洽的课堂对话。同样的素材, 以更贴近学生天性的方式呈现, 精彩就在改变的一瞬间。
三、立足生活, 轻触本土气息
品德学科的教参较之教材虽扩充了许多内容, 但教师在实际运用的时候, 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这些素材是多么的微薄, 有的甚至根本用不上。尤其是像一些具有本土气息的内容, 迫切需要教师从生活中去挖掘一些典型的素材, 将之用于课堂, 使学生可亲、可触、可感。
如我市品德名师展示课上, 某名师就在课堂上精妙地以一首本地民谣《月份歌》作为主线, 让学生念念、看看、说说, 从而使课堂趣味浓浓。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
师:我们平湖的民风、民俗, 也特别有意思。瞧, 老师就收集了一首平湖民谣《月份歌》。 (文字出示:正月正, 挨家场老 (上) 调龙灯/二月二, 瓜菜落苏 (茄子) 全落地/三月三, 荠菜开花结牡丹/四月四, 河蟆变癞死 (蛤蟆) /五月五, 买条黄鱼过端午/六月六, 买把蒲扇噼哩啪/七月七, 买个西瓜切一切/八月八, 买个月饼掰一掰)
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一生用普通话读, 听起来有些别扭。于是, 老师建议学生用平湖方言来读一读, 学生饶有兴致。
师:是不是挺有趣?那你们课外搜集到的平湖民风、民俗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教师在交流的过程, 一直结合这首民谣, 以“吃”作为切入口, 从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吃“五黄”, 到平湖的特产——糟蛋;再从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引到平湖人中秋节爱吃“眉毛饺”的小故事……学生情绪始终兴奋。
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民谣, 巧妙地带出了本地的许多民风、民俗。一个好素材, 能使课堂的各个环节相互勾连, 让学生的思绪时常被牵引着, 课堂对话轻松、自如、风趣。民谣的背后是浓郁的乡土文化, 民风的背后是美好的生活憧憬, 民俗的背后是厚重的民族情怀。
四、嗅觉敏锐, 巧抓时事热点
我们身处的社会瞬息万变, 每一刻都有新闻在上演。作为品德课教师, 要随时随地关注这些时事热点, 以特有的敏锐择取与品德课题相关的素材, 运用到相应的课堂中。真实的新闻事件、时事热点必然能吸引学生眼球, 激起参与的热情, 点燃学生表达的欲望。
2010年4月14日, 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大地震。两年前, 汶川的伤痕尚未结痂, 玉树的强震又如尖锐的长矛, 刺痛我们的心。我校一教师在执教《让我们同行》一课时, 就抓住了这一素材, 展开了课堂对话。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让我们同行》
师 (p p t出示多幅图片, 配乐) :玉树地震再次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碎了许多人的心。家园没有了, 亲人远去了, 生命危在旦夕!然而, 患难之中见真情, 大灾无情人有情, 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人们正在排着长队献血。
生2:解放军叔叔们正在废墟中救人。
生3:我看到医生和护士正在抢救病人、照料伤员。
生4:我看到人们都慷慨解囊, 不管是老人小孩, 还是青年人, 不管是企业老板, 还是乞丐, 都在献出自己的爱心。
生5:许多志愿者都在帮忙搬运救灾物资。
生6:我看到孩子们点亮蜡烛, 围成一个“心”形, 在为灾区祈祷。
……
师: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 我们感受到了灾难的可怕和无情, 却更多地收获了一起携手同行的温暖。此时此刻, 你想说什么?
生1:我想说, 在废墟中苦苦寻求生命奇迹的解放军叔叔, 为了挽救生命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为了帮助受困人员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志愿者们, 你们辛苦了!
师:是的, 抗震救灾, 全中国人民行动起来了!
生2:我想说, 灾难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只要我们同心协力, 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师:拉起手来, 这个坎儿我们一起过!
生3:我想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只要我们互帮互助, 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师 (音乐声中深情地) :孩子们, 你们发自肺腑的话语令我感动。因为有爱, 我们不再害怕灾难;因为有爱, 我们一直被温暖包围。我们坚信, 玉树不会倒, 青海定常青, 让我们一路同行!
这一荡气回肠的对话, 无不让人动容。教师选取的地震素材一一展现时, 学生的情感被画面所震撼, 内心被音乐所激荡, 彼此被话语所感动。此时此刻, 师生由爱相生的话语, 课堂因心相生的情感, 不正是我们品德课期望达到的境界吗?
五、注重积累, 深掘个性资源
目前, 学校中大部分的品德教师是兼职。就如笔者, 便是任教一个班语文兼品德学科。鉴于这样的情况, 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善于积累素材, 并挖掘班内学生中的典型事例, 充分发挥个性资源, 用于品德课教学。
如笔者在批阅学生周记时, 发现一位同学详细描述了他去参加围棋升段赛的心情与经历, 其中有这样一段:国庆节, 我去湖州参加围棋升段赛。去的路上, 我摩拳擦掌, 信心十足。比赛刚开始, 我有些轻敌, 走得很快, 没考虑周全, 被对手杀了个片甲不留。后来, 我认真了些, 连赢了两盘。第一天的战绩是两胜两负。第二天, 我奋起直追, 但最终还是因为小分不够, 没有升段成功。我很伤心, 要知道去年的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 同样的升段赛, 我也输了。我不明白, 我每天都很努力地练习下棋, 可为什么就是升不了段呢?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老是失败。马上就要去嘉兴参加升段赛了, 可是我一点儿也不想去, 干脆放弃算了, 我真怕自己再次失败啊!
那时恰逢笔者备战嘉兴市品德优质课比赛——《失败怕什么》, 正苦于没有来自学生中的实例, 而周记的作者就是遭遇了围棋升段赛的失利, 再没有比这更活生生的素材了!于是, 笔者便将这段文字素材运用在了课堂上。
【案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失败怕什么》
学生在交流了名人、身边的人面对失败时的态度, 正确认识了失败之后, 教师话锋一转, 引出了这个事例。 (学生听录音)
师:你理解他的心情吗?他的心情怎样?
生1:很伤心, 很难过。
师:为什么?
生1:他没有升段成功。
师:是的, 一次次的失败, 让他太伤心了。
生2:我觉得他失去了信心, 害怕再失败。
师:他觉得自己很失败, 谁来给他鼓鼓劲?
生3:你不要伤心, 勇敢地面对失败, 就能成功。
生4:你不能放弃, 一定要去尝试, 才可能会成功。
师:对啊, 放弃的结果一定是失败, 不放弃, 才有成功的可能。
生5: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平时加强练习。
师:你不光鼓励了他, 还给他出主意了, 真棒!谁也来帮他出出主意?
生6:你平时可以多找些对手来练习, 请老师辅导辅导。
生7:比赛的时候一定要沉着冷静, 不能轻敌。
师:上次就输在轻敌上。
生8:比赛时要仔细思考每一步, 考虑全面一些, 别走得太快了。
师:谢谢大家, 出了那么多的好点子帮助他, 相信在你们的劝说下, 他一定也能明白“失败怕什么”, 也一定能勇敢地面对失败, 总结教训, 走向成功。
案例中, 教师充分利用周记素材, 让学生体会同伴的心情, 并给他鼓劲, 出谋划策, 帮助他寻找失败原因, 直面失败, 走出失败。学生的回答发自内心, 课堂对话自然无痕。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劝说同伴的同时, 其实也就是在劝说自己面对失败时应有的心态, 达到了认知升华。
谈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7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
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地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让学生多读书, 多摘录, 多背诵, 我也不例外, 我让学生准备作文素材本, 鼓励他们多读书, 将书中好的段落抄写下来, 每天一篇, 常常诵读。但一段时间后, 我发现很多问题:一是学生素材的积累漫无目的, 并非自己真正喜欢, 所抄写的内容并无太多利用的价值;二是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 多数将素材积累作为一种抄写作业, 应付了事, 极少能够细细品读, 精心摘录。由此看来, 积累不能作为一种口头的说教, 而应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他们学会欣赏和品味优美的文字, 借鉴到自己的文章中, 灵活运用, 这样才能将积累落到实处。所以我这样要求学生:
(一) 素材的选择应有主题, 有标准, 内容丰富。
素材有了主题, 无疑为学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选择的范围, 而最初主题不妨由老师确定, 带个好头。如在一周中, 我分别让学生以“理想”、“自信”、“友谊”、“思乡”和“四季”为主题自由读书, 寻找他们认为最优秀的作品, 看谁的素材最精彩, 内容上可以各有千秋, 形式题材也不做过多限制, 可以积累跟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寓言故事、名家名段、优美散文等, 主张尽量从文学类的书籍上寻找, 广泛阅读, 字迹工整地抄写。有了这样的要求之后, 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浓厚, 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 回家之后主动翻阅各种书籍, 总想找一段与众不同的。家长反馈说, 孩子们现在再也不用家长代劳, 阅读时间比以前多了许多。
一学期之后, 经过粗略统计, 学生共摘录不同主题的文章150多篇 , 确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 更重要的是通过积累素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整理素材库。
在确定主题搜集素材一段时间后, 我建议学生将自己辛苦积累的素材进行有序的整理, 便于日后查阅和借鉴, 教他们按主题、内容和体裁分类, 装订在一起, 贴好标签, 如“优秀作文开头集锦”、“优秀作文结尾集锦”、“精彩自然景物描写”、“名言警句集锦”、“名人事例”、“古诗句集锦”等。这样整理不但有利于学生随时查阅借鉴, 而且能帮助他们快速记忆。有了这样扎实的积累, 即使考试题目变化多端, 也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调出有用的词句, 做到学以致用。
二、学会观察, 积累生活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 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 “多角度的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积累文学作品中的素材固然重要, 但光靠阅读、背诵大量的文字未必能在考场的角逐中站住脚, 毕竟文学来源于生活, 如果不曾细致地观察过大自然, 不曾走向街头或参加过社会实践感受生活的滋味, 不曾与亲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又如何做到写真话、诉真情、准确表达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悟呢?因此, 语文教师除了要多阅读之外, 还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素材, 如此教师就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 可这样尝试。
(一) 及时捕捉灵感,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有时, 课堂上灵感的火花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在一次语文课上,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雪花, 几个学生悄悄地望向窗外, 见到此景, 我顺势引导他们仔细观察雪花飘舞的姿态和周围景物的变化, 将自己观察到的写到本上。学生非常兴奋, 都兴致勃勃地观察着, 我想他们心目中的雪一定是千姿百态的。像这样的时机其实很多, 如初春的时候, 让学生观察校园的变化, 放学后可以写写路上见到的景物或趣事, 也可以写写身边的同学等, 得知学生非常喜欢周杰伦的歌。一次课前, 我播放了《菊花台》和《青花瓷》两首歌, 学生十分诧异, 随即我展示出这两首歌的歌词。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歌词也可以这样漂亮, 课后我建议学生在听歌过程中留心歌词, 把精彩的句子写下来、整理出来, 也是特别的收获。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原本是美好的, 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应是一位使者, 带领他们尽情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 布置特殊任务。
许多老师都深有体会, 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 动辄“痛哭流涕”, 却无一点感人的情节, 我认为原因再简单不过, 因为学生并没有从内心体会父母的辛苦, 家庭的温暖或是感恩的真谛只能靠虚假的编造、东拼西凑的敷衍, 自然打动不了读者。我们不妨布置一些特殊任务, 让学生亲自体验, 写出真实的感受, 如母亲节快到, 我建议学生送给母亲一份惊喜, 方式自选, 观察母亲的神态举止, 并写出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 作业收上来之后, 我从他们稚嫩的笔端读出真诚, 读出内疚, 也读出感动。一个小小的举动能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拾起漠视已久的亲情, 这样真实的素材在文学作品中是永远收获不到的。除此之外, 特殊任务还有很多, 如“周末看大海”、“今天我做饭”、“我跟父亲聊聊天”等,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积累的不仅仅是素材, 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 对人生的思考。
三、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 文本素材也好, 生活素材也罢, 能够在考试中巧妙运用是关键, 素材的积累不应只是本上的一堆文字, 而应让学生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文学的美妙, 我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 通过抽签的形式, 请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积累的素材, 并简单介绍自己的素材, 如选择的理由, 对素材的精彩之处进行简单的赏析和评价, 通过简单的介绍既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自信, 又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他学生亦可以给予适当的点评, 谈谈自己的看法。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交流平台, 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从而更激励学生阅读不同的书籍, 寻找更优秀的素材。
每一周的阅读课, 学生四人一小组, 互相交换自己的素材本、轮流阅读、资源共享、相互借鉴, 同时各小组成员推选出最吸引读者素材的20篇, 贴在班级的“文学天地”板报栏中, 供大家欣赏交流, 这样的评比目的不在于评选优劣, 而在于让学生将素材视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互相借鉴, 巧妙运用。
“涓滴之流终可以磨损大石”, 我认为 , 坚持不懈地积累、灵活运用素材, 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引导他们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 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终在考场上文思如泉涌, 写出优秀的文章。
参考文献
素材的创新运用 篇8
一、紧握时代脉搏。
就是指选取当下社会中的热点材料入文。结合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 不难发现, 许多命题都与当下热点息息相关。譬如, 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考题“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金牌”;2010年高考作文考题中的“浅阅读”, 它与“快餐文化”的流行相关;“绿色生活”, 它与“环保”这一热点大命题相关等等。紧握时代的脉搏积累素材, 就是要精心选取热点时事, 以及包含“新文化元素”的历史经典人物故事等等。热点素材与历史哲理相融合, 就好比为作文上了双保险。这些作文素材的广泛积累, 必将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所以, 学生一定要关注社会热点, 让自己的文章与时代的脉搏同时跳动, 面对社会大舞台, 大变革, 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 面对市场经济, 面对腐败现象, 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 紧握时代脉搏借助作文写出来。
二、化腐朽为神奇。
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材料或运用别人写过的材料进行创作, 不照搬抄袭, 而能从中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提笔写作, 许多学生苦于没有素材, 眼睛只木然地注视文题, 把自己写过的或读过的好文章都忘了, 一味的求新求奇。当然, 材料能够与众不同固然很好, 但巧妙利用旧材料、俗材料也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比如, 用自己或自己周围发生的某些事情为素材, 适当加工, 同样是好例子, 但要避免蜻蜓点水, 泛泛而谈。而是让作文接地气, 也就是写生活, 要让作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感而发, 抒真情, 能够让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为此, 我们的素材运用就要有现场性, 能够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的文章才会有根基, 才会充满个性色彩, 才会以情动人, 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再是选材应求新, 一是材料鲜活新颖, 二是从平常的材料中翻出新意。这样的事例用好了, 可以体现出作者运用知识、灵活变通的能力。有些内涵丰厚的材料, “横看成岭侧成峰”, 即使不是新的, 但能从新的角度点化、引申, 用来表现新的主题, 也能出奇制胜, 让人耳目一新。
三、一枝独秀香满园。
就是选取最为典型的一个事例来证明主旨。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广泛积累素材的同时, 还要做到积累素材要典型。有许多学生认为, 为了证明主旨, 选择的材料越多越好, 特别是那些看起来比较新鲜生动的材料, 不去考虑是否有助于表现主题, 统统塞进文章, 结果导致了庞杂堆砌的毛病。其实选材贵在特色而不在多少, 即使手头有大量丰富的材料, 也要选用其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例, 以一当十, 以少胜多。比如, 一位学生在写《那一刻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引用的就是经典人物艾佰蒂娜的材料, 紧紧围绕“人性的光辉—责任, 忠诚”来写。有效的活用妙用所积累的经典素材, 此法就是要求学生会去粗取精, 惊心选取精当的材料。材料典型, 才有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震撼力。选材需要慧眼识金, 好中选优, 好中选新, 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学生若能以百里挑一, 精益求精的态度选材, 就一定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
四、近水楼台先得月。
就是利用教材中所学过的历代名人名家的精彩故事作为写作素材, 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或故事情节, 也可以是作家的生平经历或逸闻趣事, 只要能对文章主题有用就可以运用到文章中。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涵盖古今中外, 贯通上下五千年, 可以说是琳琅满目, 可以从中筛选出表现各种各样主旨的材料。在平时的写作中, 很多学生苦于无材料可用, 这种认识其实是一种误区。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之所以在写作时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是因为很多学生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 不善于一材多用, 不善于多角度挖掘。事物大都是丰富多彩的, 一则好的材料往往是立体型的, 具有多原的属性,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当然, 一材可以多用, 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 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同时, 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 而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 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 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 那么一则材料就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 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 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 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五、抚今追昔展华彩。
历史是一面镜子, 是生动的教科书, 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抚今追昔”就是用典型的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的方法。他以史作证, 谈古论今, 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 能显示出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因而比一般的道理更令人信服。近年高考作文, 有很多学生写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借助历史展现自己的视野:岳飞与风波亭, 屈原与汨罗江, 谭嗣同的“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苏武牧羊守汉节,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项羽的“不肯过江东”, 昭君的出塞, 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 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
例谈初中作文素材的运用技巧 篇9
在初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是拥有许多“厨材”的“厨妇”,但拥有众多的写作素材,却不知道如何合理运用。因而,作文时不仅要让学生拥有鲜活素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点化素材的“金手指”。接下来,笔者将结合理论和实例来阐述一下初中作文素材的运用技巧,即围绕主旨,合理量裁;根据需要,巧妙剪辑;依据主旨,合理取舍;选定场景,添枝加叶。
【关键词】
初中作文 素材 运用技巧
人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也有“厨妇”拥有诸多上好的“原料”却不能做出美味佳肴。这就是不会搭配素材的“厨妇”。在作文时,许多学生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即不会搭配素材,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此问题。
一、围绕主旨,合理量裁
1.理论概述
围绕主旨,合理量裁就是根据文章主旨或内容需要,从不同角度切入,在叙述角度与侧重上把握好分寸。就如一位高明的裁缝,同一块布料,可以根据不同身材、不同需要,缝制出不同款式的服装。面对不同的作文题目,不同的学生往往都能借用同一则经典素材写出不同主旨、不同风格特色的佳作。
2.实例分析
我们先欣赏重庆一考生作文《微笑的味道》片段:还记得那个感动整个中国的邰丽华吗?对这样平凡的女孩来说,她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但是她不退缩,从容面对,将痛变为前进的动力,她用精湛的舞姿刻画了笑容,用灿烂的微笑去追求梦想。我们再看山东烟台一考生写《成长,因坚持而精彩》,又如此运用这则素材:还记得千手观音吗?邰丽华,一个聋哑人,这样的境况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苦难,但是她却让我们重新定义了苦难。她以非凡的毅力,坚持练习:手臂练肿了,脚底出血泡,但她始终不放弃。最后,她用手指勾勒艺术的美妙,用舞姿诠释生命的真谛,用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中国。
3.精彩点评
同样是“邰丽华感动中国的事迹”,乍然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但是两位不同地域的考生从不同角度切入,演绎出两篇不同主旨的优秀作文,而且素材与主题接结自然,文章的主题也因素材运用的得当而熠熠生辉。所以,“材不在多,会用则灵”。同一个素材,切入角度不同,叙述侧重有异,运用技巧各有奥妙,但都能演绎出精彩的文章。
二、根据需要,巧妙剪辑
1.理论概述
如果说“合理量裁”是“一材多用”,那么“巧妙剪辑”则是“多材列锦”,巧妙剪辑,就是把本质上相近、相似的几则内容,有效的整合在一起,然后根据主旨和内容的需要,合理剪裁,巧妙组合,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意蕴绵长。当然,具体组合时,我们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使句子的衔接性和精练性,并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进行组合,只有这样的作文才是有层次有逻辑的。
2.实例分析
我们欣赏一篇学生的佳作:《江南,是你心灵栖息的地方》。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这里寻找到生命的归宿。传奇女子三毛,浪迹天涯几十年,一来到江南便哭了,像见到亲切的老祖母,她终于找到生命中可以停歇心灵的地方;江南巨贾沈万三,历经商场的风风雨雨,最后仍定居在周庄的水边,不再争名逐利。还有不留名的文人隐士,或许他们曾想金榜题名,仕途得意。最终,他们打点行囊,到了江南,终老于斯。
3.精彩点评
三个例子,虽然短小,但小作者以“串珠”的形式将材料组合起来,共同诠释了江南是心灵栖息的地方这一主题。本文的事例典型,有点有面,“点”即是浪迹天涯的三毛,历经商场的风雨几十载的沈万三;“面”即是群体形象,是中国古代曾“仕途得意”的文人隐士。这些优秀的人才都曾把江南作为生命的归宿,这样的写作就更显出江南的韵味。
三、依据主旨,合理取舍
1.理论概述
不少素材,是作者的原创,内容、情节、叙述等难免庞杂并深深地打上作者的“烙印”。如果直接拿来引用,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在作文时,我们要教给学生根据自己的眼光,适当取舍:“挤干”素材中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水分”,或舍去细节而概述总体,或舍去总体而取一细节。但是,不管怎样舍弃,都要为文章的主旨服务。
2实例分析
有一学生的作文《思念是一道风景》中有这样的精彩片段:
思念使诗仙望月思乡,思念使女词人比黄花还瘦,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今宵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便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遥望故园……
3.精彩点评
这是最常见、最实用的方式,此生将一些富有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材料巧妙串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文中所引用的诗人的诗句不仅展示了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使学生的作文中更有古色古香的韵味。更巧妙的是此考生能将学生的诗文巧妙化用,为我所用。
四、选定场景,添枝加叶
1.理论概述
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素材加工的写作技能,行文中照搬素材几乎不可行,也极少有这样的素材,通常都要根据写作内容或是表达的需要,将材料进行加工,合理取舍,添枝加叶。在作文时,像描写某一真实事件、真实人物,故事就显得比较单薄,让人读起来毫无共鸣。为了让文章或故事更丰满就需要学生们发挥想象,合理将一些情节、故事展开并进行具体的细节描写,并注入自己的感情倾向,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内容丰富、深刻,人物形象丰满。
2.实例分析
加工前的片段:
记得又一次,在朋友家吃了一次糖醋鱼,感觉特别好吃,就随口说了一句:这个糖醋鱼真好吃,如果我们天也能吃到就好了”。谁知这话被妈妈听到了,她高兴的对我说:“你如果喜欢吃,每天回家都给你做。”从那以后,每当我回到家中,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糖醋鱼,妈妈虽然累的满头大汗,却也高兴,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加工后的片段:
有一次,风雨交加,妈妈又患了感冒,我想今天我的糖醋鱼肯定泡汤了。
晚上回到家中,刚到家门口,门缝中就飘来了那熟悉的、诱人的香味。我真的不想进去,我怕我的眼泪不争气!我真的不想进去,因为我的内疚与自私!我真的不想进去,因为母亲那带着浓浓的爱的糖醋鱼……
3.精彩点评
两个片段一对比,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加工后的片段更好。这是因为小作者在细节描写上下了功夫,不但有符合实际生活的场景,而且有到位的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如此,母爱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让读者也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1】王汉文.窄题深写,小题大做——务“实”类材料作文写作初探【J】.语文月刊,2015(03)
【2】张科学.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的方法【J】.课外语文,2014(14)
运用纹饰素材丰富学生创意的心灵 篇10
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无数无与伦比的经典美术作品,传达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夏商与战国时代的青铜文化就是杰出的中国古文化代表,古代青铜器丰富精巧的造型和绚丽多姿的纹饰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青铜艺术。
在对中国青铜器的研究中,对青铜纹饰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对古代青铜纹饰线条的研究和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技巧,对传统中那些看不见的或被忽视的东西,产生独到的领悟和理解,还能把其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运用到艺术设计创作中去。
在感悟古代艺术中的青铜文化的教学中,如何让现代学生感悟青铜艺术的纹饰之美,并从古代纹饰中获得借鉴与启发?如何使现代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我结合青铜纹饰线条造型对现代设计思维的价值进行思考,对课程进行研究,形成明确的教学任务,制定学生学习流程。
初中美术设计单元中的“包装设计”是学生喜爱的课程,因为学生有自己的审美观,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设计有各不相同的意见,比如不少学生对每天使用的书包表达了自己的审美需求。我结合学生的需求以及青铜器的纹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介绍了青铜器纹饰的由来以及种类。青铜纹饰有的来自于现实生活,有的来自于自然界,更多的是当时人们的宗教观念、鬼神崇拜,即精神世界的集中反映,它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造型、器皿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统一。在夏代,青铜器上就已出现简单的几何形纹饰。这是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纹饰。到商代早期,几何形纹饰更得到了飞跃发展。比如,云雷纹就是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上,它的构图源于对水的漩涡形流转的模拟。我们一般将圆转的回旋线条构成的纹饰称作云纹或卷云纹,将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构成的纹饰称云雷纹。之后,我又介绍了青铜器纹饰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影响,并以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来论述现代装饰艺术对青铜纹饰的继承与创新,比如用古代青铜器回纹样式设计的灯具以及2008年的奥运祥云火炬的设计,都是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元素的设计。接着,我让学生根据学习到的青铜纹饰造型,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书包样式设计。
从以上实践中,我认识到,从身边事物出发,引领学生探寻艺术本源,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将学习回归学生生活,进一步明确艺术的源泉是生活。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美术教育应真正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关注学生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即在教育活动中借助于学生的视野去关注他们生活的、精神的、科学的世界,将学习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
美术教学运用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探究青铜器纹饰美的实践与研究中涉及的多种纹样是浓缩了商周青铜时代特点的艺术样式,代表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值得后人去学习、接受、内化,并创造出新的元素。除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环境中的纹饰外,我还要求学生在课后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纹饰,真正将源于生活的纹饰还原给生活。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高超的构图技巧,传达给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素材的创新运用】推荐阅读:
关于创新的素材议论文素材积累05-20
传承与创新的作文素材09-15
高考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10-12
中学生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06-19
议论文素材:敢于创新的事例07-16
关于高中作文话题创新发展的素材07-21
写作素材之创新08-01
创新作文素材杂志12-09
论说文写作素材创新07-10
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