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运用点睛

2024-06-22

作文素材运用点睛(精选7篇)

作文素材运用点睛 篇1

作为高考中分值最重的一题, 作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 而提升作文水平无非从文采、材料、创新、深刻等几个方面入手, 其中利用丰富的材料可以说是最快捷、最简单的方法, 但看似只要简单的积累就能做到的事情, 反而成了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 很多同学文章假、大、空, 更有甚者一些同学面对作文题目眼前一片漆黑, 找不到写的内容, 反反复复就那么几个材料, 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究其原因, 学生平时在学校三点一线, 课业繁重, 接触的信息、材料有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典型的材料支持, 学生很难写出佳作, 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关于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的一些心得, 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斧正。

一.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 积累适用的材料

1、有效利用课本的素材资源。

课本是学生手边最近的作文素材, 也是学生最好记忆利用的作文素材,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 引导学生去合理积累和运用, 例如《我与地坛》一课中史铁生和他的母亲的坚强和亲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的乐观;《林黛玉进贾府》作者曹雪芹的困境与成功。

2、合理挖掘试卷、练习中的素材资料。

试卷中的文言文、诗歌、现代文都有一些名人轶事和精美语段, 这材料也是学生手边较易积累的素材, 例如:《钢琴上的独舞者———刘伟》这篇文章就介绍了独臂钢琴家刘伟的故事,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立自强的作文素材。

3、积极开发本地、本土的历史文化素材资料。

各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名人, 学生从小就在这些名人事迹的耳濡目染下长大, 以此作为作文素材, 既容易记忆和运用, 有能体现鲜明的本土特色。例如:汉文化地区刘邦、项羽、韩信等楚汉时期的英雄故事。

二.以考试要求为指向标, 建立应试材料储备库

要想创作考场作文成功, 对出题人和阅卷人心理的揣度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当代中学生, 出题人和阅卷人更希望学生能写出反应当代中学生时代面貌, 积极不激进, 感动不感伤的文章, 以此为标准, 可以从五大关系和十大话题建立应试材料储备库。

1、五大关系

以自我为中心, 立足于高中生的角度和视野, 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五大关系入手, 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 人与自我可以从:理想、自强、自信等方面积累素材;人与他人可以从:亲情、友情、恩情、宽容、合作等方面积累素材;人与社会可以从:责任心、公德心等角度积累素材。

2、十大话题

即围绕:学会认识、传统美德、教育改革、直面现实、道德法制、、集体观念、人文关怀、感情或理性、读书做人、时尚热点十大话题积累素材, 以备考试的不时之需。

三.多角度解读材料信息, 做到一材多用

高中生课业繁重, 真正能掌握并熟练运用的素材不会太多, 那么就如“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 就只能拓宽生命的宽度”一样, 既然我们不能增加积累的数量, 就只能拓展材料的适用范围, 做到一材多用。

例如《湖北齐全哥》的素材

9月10日, 武汉科技大学迎新现场, 一名叫郑宇的新生在五名家人的陪同下, 带着14件行李前来报到, 除了换洗衣物和水果, 还有补品、药品和卫生纸。被网友封为“齐全哥”。

一则材料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运用, 多方面 (正面、侧面、积极、消极) 、多人物 (当事人、其他人) 、多层次 (浅层次、深层次、人生层次、社会层次等) 由此这则素材可以从溺爱、保护、能力与学历、独立、磨难、“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等多个方面作为写作材料。

四.深层次挖掘材料内涵, 做到旧材新用

有这样一则笑话:每到高考时, 屈原就会跳河, 勾践就要尝胆, 韩信就会受辱, 贝多芬就要耳聋。它真实的反映出, 现在考场作文事例千篇一律、缺少创新的现状, 但也有学生说自己睁眼闭眼就这么几个素材, 不用怎么办呢?旧的素材是可以用的, 但要深层的使用, 挖掘素材的内涵, 而不只是简单的罗列信息。

例如:辛弃疾的执著

棱角分明, 无所畏惧者执著着他们的追求, 无怨无悔。那个“投戎从笔”的辛弃疾, 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 仅剩一把软羊毫, 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 把栏杆拍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学就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去不断摸索和创新, 要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作文素材看似简单, 但要想有丰富的积累, 灵活的运用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希望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 能让我们学生都成为“有米”的巧妇。

谈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2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

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地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让学生多读书, 多摘录, 多背诵, 我也不例外, 我让学生准备作文素材本, 鼓励他们多读书, 将书中好的段落抄写下来, 每天一篇, 常常诵读。但一段时间后, 我发现很多问题:一是学生素材的积累漫无目的, 并非自己真正喜欢, 所抄写的内容并无太多利用的价值;二是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 多数将素材积累作为一种抄写作业, 应付了事, 极少能够细细品读, 精心摘录。由此看来, 积累不能作为一种口头的说教, 而应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他们学会欣赏和品味优美的文字, 借鉴到自己的文章中, 灵活运用, 这样才能将积累落到实处。所以我这样要求学生:

(一) 素材的选择应有主题, 有标准, 内容丰富。

素材有了主题, 无疑为学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选择的范围, 而最初主题不妨由老师确定, 带个好头。如在一周中, 我分别让学生以“理想”、“自信”、“友谊”、“思乡”和“四季”为主题自由读书, 寻找他们认为最优秀的作品, 看谁的素材最精彩, 内容上可以各有千秋, 形式题材也不做过多限制, 可以积累跟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寓言故事、名家名段、优美散文等, 主张尽量从文学类的书籍上寻找, 广泛阅读, 字迹工整地抄写。有了这样的要求之后, 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浓厚, 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 回家之后主动翻阅各种书籍, 总想找一段与众不同的。家长反馈说, 孩子们现在再也不用家长代劳, 阅读时间比以前多了许多。

一学期之后, 经过粗略统计, 学生共摘录不同主题的文章150多篇 , 确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 更重要的是通过积累素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整理素材库。

在确定主题搜集素材一段时间后, 我建议学生将自己辛苦积累的素材进行有序的整理, 便于日后查阅和借鉴, 教他们按主题、内容和体裁分类, 装订在一起, 贴好标签, 如“优秀作文开头集锦”、“优秀作文结尾集锦”、“精彩自然景物描写”、“名言警句集锦”、“名人事例”、“古诗句集锦”等。这样整理不但有利于学生随时查阅借鉴, 而且能帮助他们快速记忆。有了这样扎实的积累, 即使考试题目变化多端, 也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调出有用的词句, 做到学以致用。

二、学会观察, 积累生活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 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 “多角度的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积累文学作品中的素材固然重要, 但光靠阅读、背诵大量的文字未必能在考场的角逐中站住脚, 毕竟文学来源于生活, 如果不曾细致地观察过大自然, 不曾走向街头或参加过社会实践感受生活的滋味, 不曾与亲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又如何做到写真话、诉真情、准确表达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悟呢?因此, 语文教师除了要多阅读之外, 还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素材, 如此教师就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 可这样尝试。

(一) 及时捕捉灵感,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有时, 课堂上灵感的火花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在一次语文课上,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雪花, 几个学生悄悄地望向窗外, 见到此景, 我顺势引导他们仔细观察雪花飘舞的姿态和周围景物的变化, 将自己观察到的写到本上。学生非常兴奋, 都兴致勃勃地观察着, 我想他们心目中的雪一定是千姿百态的。像这样的时机其实很多, 如初春的时候, 让学生观察校园的变化, 放学后可以写写路上见到的景物或趣事, 也可以写写身边的同学等, 得知学生非常喜欢周杰伦的歌。一次课前, 我播放了《菊花台》和《青花瓷》两首歌, 学生十分诧异, 随即我展示出这两首歌的歌词。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歌词也可以这样漂亮, 课后我建议学生在听歌过程中留心歌词, 把精彩的句子写下来、整理出来, 也是特别的收获。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原本是美好的, 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应是一位使者, 带领他们尽情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 布置特殊任务。

许多老师都深有体会, 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 动辄“痛哭流涕”, 却无一点感人的情节, 我认为原因再简单不过, 因为学生并没有从内心体会父母的辛苦, 家庭的温暖或是感恩的真谛只能靠虚假的编造、东拼西凑的敷衍, 自然打动不了读者。我们不妨布置一些特殊任务, 让学生亲自体验, 写出真实的感受, 如母亲节快到, 我建议学生送给母亲一份惊喜, 方式自选, 观察母亲的神态举止, 并写出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 作业收上来之后, 我从他们稚嫩的笔端读出真诚, 读出内疚, 也读出感动。一个小小的举动能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拾起漠视已久的亲情, 这样真实的素材在文学作品中是永远收获不到的。除此之外, 特殊任务还有很多, 如“周末看大海”、“今天我做饭”、“我跟父亲聊聊天”等,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积累的不仅仅是素材, 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 对人生的思考。

三、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 文本素材也好, 生活素材也罢, 能够在考试中巧妙运用是关键, 素材的积累不应只是本上的一堆文字, 而应让学生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文学的美妙, 我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 通过抽签的形式, 请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积累的素材, 并简单介绍自己的素材, 如选择的理由, 对素材的精彩之处进行简单的赏析和评价, 通过简单的介绍既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自信, 又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他学生亦可以给予适当的点评, 谈谈自己的看法。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交流平台, 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从而更激励学生阅读不同的书籍, 寻找更优秀的素材。

每一周的阅读课, 学生四人一小组, 互相交换自己的素材本、轮流阅读、资源共享、相互借鉴, 同时各小组成员推选出最吸引读者素材的20篇, 贴在班级的“文学天地”板报栏中, 供大家欣赏交流, 这样的评比目的不在于评选优劣, 而在于让学生将素材视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互相借鉴, 巧妙运用。

“涓滴之流终可以磨损大石”, 我认为 , 坚持不懈地积累、灵活运用素材, 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引导他们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 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终在考场上文思如泉涌, 写出优秀的文章。

参考文献

作文素材运用点睛 篇3

关键词:语文阅读,多媒体,实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普遍使用,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应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尤其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适当应用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使枯燥的阅读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产生学习的灵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过近几年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的内容。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少,视野还不够开阔,对课文中提及的很多事物,如《长城》《莫高窟》《兵马俑》《金字塔》一类的人文历史缺少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从多角度地引起学生对人文历史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感官兴奋,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我在让学生阅读《长城和运河》时,首先介绍长城的雄伟,阐述长城的建筑特点以及它的历史,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丛山峻岭中蜿蜒曲折、延绵无际的长城视频。让学生从“高山”“悬崖”“高大”“雄伟”中领悟出这项工程的“宏伟”和我们祖先的“伟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多媒体重放让学生跟着画面视觉阅读,让小学生的感官尽可能都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于多媒体存储容量大,真实画面趣味性强,能够让小学生的兴奋状态维持长久。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据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利用色彩、声音和感觉思维把沉闷的历史人文内容变成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主动参与其中的课堂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多媒体配合下的阅读,会让学生变得充满激情、充满活力,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能让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抓住阅读课文的主题,在快乐中轻松学习,无形中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小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准确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提高阅读效率。多媒体技术具有趣味性强的特点,能够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使用多媒体,能使单调灌输式的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将无声静止的授课变为声、动结合的教学,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情境中。

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将庐山各个景点的秀美风光向学生做简单介绍,最后用多媒体定格“庐山瀑布”,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古诗中的情景:“同学们,在庐山众多的风光中,最秀美壮观的就是‘庐山瀑布’在万丈青山的衬托下,银链般的飞流凭空直下,扬起阵阵水雾,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庐山瀑布’以它的秀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征服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也征服了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写出了不朽的诗篇《望庐山瀑布》。下面我们就在庐山瀑布的美景中一起来阅读《望庐山瀑布》”。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发出来,这时的阅读就会起到超乎想象的效果。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易产生新奇感的特性,巧妙利用多媒体。用多媒体技术的形象直观性让学生掌握阅读内容,把兴趣变成动力,让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边看边体会诗词的意境,即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还会让他们记忆深刻。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切忌盲目使用,过分依赖,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用得过多学生也许会失去新奇感。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与教材相关材料的积累

多媒体内容的组织离不开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和积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很少,需要大量素材辅助阅读。虽然有教学参考书,但内容也不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事情与我们所教内容是有关联的,需要平时对材料的积累,为以后多媒体的制作积累素材。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才能使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内容充实,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认识世界。

在制作《虎门销烟》课件时,我把平时收集的中国近代史资料进行了细致的阅读,把和课本内容相关的一些资料、图片加入课件中,让学生知道在“虎门销烟”前后的世界环境和我国的状况。介绍硝烟后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结局,我是这样展开的:“同学们阅读了《虎门销烟》,我们感觉正义得到伸张,民族气节得到发扬,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虎门销烟》的后果是什么吗?后果是给我们带来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民族英雄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伊犁,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百年屈辱。”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上的应用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内容适当,还不能过于复杂繁琐,要让学生易懂易学,有助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也可以适当地把辅助内容列为学生阅读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开阔视野。

作文素材运用点睛 篇4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如果能借助古诗词巧妙地将新闻标题制作得集新闻性与文学性于一体, 一定会为报纸增添文采, 使文章熠熠生辉, 透出文雅之气, 从而更吸引读者的眼球。

借助古诗词制作新闻标题, 一般分为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是指直接引用古诗词当新闻标题;间接引用是指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更改古诗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 然后运用到新闻标题中, 使文章自然、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 发现在全国各地的报纸中, 有许多是借助古诗词来制作新闻标题的, 的的确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里, 笔者列举一些在新闻标题中恰当引用古诗词的例子, 以飨读者。

1958 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战场凯旋归来。《人民日报》的编辑制作了这样一个新闻标题:引题是“车辚辚马萧萧凯歌贯云霄”, 主题是“最可爱的人回来了”。

此新闻标题引用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兵车行》里的句子:“车辚辚, 马萧萧……”寥寥几个字, 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使情与景有机交融在一起, 把战士们威风凛凛凯旋归来的情景刻画了出来, 使读者如临其境, 产生无穷的联想, 从心底不由生出豪迈和喜悦之情。

另外, 报纸上直接引用古诗词制作新闻标题常见的还有“稻花香里说丰年”“春城无处不飞花”“一枝红杏出墙来”“问渠哪得清如许”等。这些标题使文章显得色彩明晰、生动有趣, 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在报纸中, 间接引用古诗词当新闻标题的例子更常见一些。《扬子晚报》在2006 年曾刊登过一则消息, 标题是“望断天涯何处是春光”。此标题前半句引自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蝶恋花》中的“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后半句引自唐代诗人牛峤《菩萨蛮》中的“何处是辽阳, 锦屏春昼长”。这则消息的背景是中国足球队出征韩日世界杯, 但大家都明白, 虽然中国队能在世界杯赛场上走几圈, 但是离捧回奖杯的梦想还有很远的距离。此新闻标题意味深长, 不仅反映了中国球迷心中的痛与无奈, 同时表达了国人对中国足球队的期望。

另外, 笔者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 标题是“业不惊人誓不休”。这是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有一篇报道, 标题是“易燃蜂窝煤千呼万唤出不来”, 此标题是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千呼万唤始出来”。

作为煤炭行业的一家企业报, 我们《中国平煤神马报》报道的新闻行业性、专业性比较强, 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大多与煤炭开采、化工生产有关, 这与都市类的报纸相比内容显得枯燥了些。但是, 在借助古诗词制作新闻标题方面, 《中国平煤神马报》的编辑们也做了很多有益尝试, 并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如《中国平煤神马报》2014 年9 月27 日的一个新闻标题为:

夕阳无限好晚晴胜春光

集团举办第三届职工文化艺术节暨离退休人员“迎国庆·庆重阳”文艺汇演

此标题前一句引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园》中的名句“夕阳无限好”。但是, 编辑把后半句“只是近黄昏”改为“晚晴胜春光”, 使新闻标题少了夕阳西下的伤感, 反倒多了生机盎然、明朗乐观的朝气。

又比如《中国平煤神马报》2014 年9 月20 日的一个新闻标题为:

奏响锦瑟华年的乐章

——集团基层青工奉献企业的故事

这个标题引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中的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把集团基层青工的青春年华与奉献企业联系在一起, 给人以美好灵动的感觉。又如《中国平神神马报》2007年3 月5 日曾刊登过一则集团青工助人为乐且不留名的事, 标题为《助人何必曾相识》, 此标题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里的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诗词制作新闻标题的例子在《中国平煤神马报》中还有很多。

如2014 年11 月22 日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我”飞, 2015 年12 月18 日的扁舟虽小, 亦可“资”海弄潮, 2015 年11 月25 日的一片“丹”心只为企, 等等, 都是采取引用古诗词制作新闻标题的手法。

引用古诗词制作新闻标题推陈出新, 具有艺术之美感, 往往能收到吸引人眼球的效果, 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就需要编辑下一番功夫了。

首先要“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编辑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要加强对古诗词的积累和运用。只有平时多用心, 多诵读一些古诗词名句, 加强知识储备, 到制作标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否则, 再巧的妇人也难为无米之炊。

其次, 要“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制作新闻标题时, 运用古诗词要准确、恰当, 要引用得巧妙灵活、浑然天成, 千万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否则就会让人产生矫揉造作的感觉。

作文素材运用点睛 篇5

合理运用CAI,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显示出来,加强学生感知材料的直观性、深刻性,为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氛围,达到多媒体课件画龙点睛的功效。但是,有些教师陷入了“没有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就无法体现崭新的教学理念”的误区,往往费尽心思制作“色彩艳丽,画面迷人”的多媒体课件来为课堂制造声势,结果反倒画蛇添足。为此,笔者认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中学语文教学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处理好“主教”与“助教”的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的主宰,所以不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主导地位,更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地位。近日,听一位教师上公开课,颇有感触。在教学古代散文《登泰山记》时,教师准备了录音机、VCD光盘、投影胶片等教具,将学生带入多媒体教室,从导入到介绍作者,教师拼命点鼠标,忙碌链接,正课“千呼万唤始出来”,教学时间已过半。整节课上,教师忙前忙后,没来得及讲解,学生看了“电影”,没读、没思、没写,将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学得面目全非。

殊不知,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师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过程。在教学中,要通过教师主导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服务,但不是教学的主宰。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有目的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达成教学目标要恰如其分,切忌游戏化,盲目搞教材搬家。

处理好“直观演示”与“思维培养”的关系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在于能传递大量的信息,节省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快课堂进程,增大课堂容量。同时,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的动态图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全面、更深刻,并用它们进行交互式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信息非常丰富,形象性大大加强,同时不容易产生疲劳感,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样做也极容易将知识一览无余地展现给学生,阻碍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因此,使用多媒体课件,一定要把握好演示时机。对难点、疑点一定要先启发提问,让学生思索后再演示,或边演示边提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索。如在教学《登泰山记》时,教师课前放映泰山风光图,让学生从直观上整体感受泰山的磅礴气势,既渲染了气氛,又调动了学生情绪。再引导学生朗读,读至重点部分“泰山观日出”时,播放“泰山日出”之景观,并提醒学生观察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色彩和状态等。接着让学生将观察到的景象口头描述。最后,将自己的描述内容与课文对照比较,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工之妙。这样,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感官,在课件的引导下,通过读、观、说、比、写,既掌握了重点知识,又培养了语文能力,教学效果很好。

处理好“演示”与“板书”的关系

有许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注意课堂演示,往往忽略了板书。多媒体演示虽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特别是增强形象性的功能,使学生一看就明白,但演示时间较短,学生不能及时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而教师的板书也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板书显示了知识要点,有时还再现思维过程,是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中间手段,对学生知识的构建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停留时间较长,便于小结和反馈。因此,板书的作用是演示不能替代的,切忌以演示代替板书。

处理好多媒体课件和其他教具之间的关系

作文素材运用的三种技巧 篇6

第一招, 合理移植, 为我所用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素材总是有限的, 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一个主题, 我们可以移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素材, 比如朋友给你讲的发生在他身上的小事, 以及你在一些作文书上读到的小事等。移植素材, 需要注意“合理”两字, 要避免照搬, 要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加工。加工时需要注意围绕题目和中心, 删除与题目无关的部分, 还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去掉别人情感的影响。

例如, 有一个老师, 他给他的学生们讲了一个他小时候家里穷的故事:他一次去邻居家, 邻居家小伙伴让他喝稀饭, 他感到稀饭很甜很好喝, 邻居告诉他, 稀饭里加糖了。他回家之后, 就闹着让母亲也做加糖的稀饭。由于他那时家里穷, 没有钱买糖, 但是母亲还是许诺如果他考了第一名就给他买糖。后来, 他果然考了第一名, 然而他父亲却病倒了, 看病需要花很多钱, 母亲没有给他买糖, 他就哭闹, 结果挨了一顿打。

有心的同学听了这个故事, 就对这个故事加工, 写成了一篇《苦稀饭》的作文, 文章由同学间的谈论引出故事, 家里连相对便宜的大米都没有舍得买, 却因为女儿的一句话买了价格高得多的红糖。作者终于喝到了加糖的稀饭, 然而她却喝到了一丝苦味。作者在加工素材时对原素材做了一下改动:对故事的背景做了改动, 原素材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普遍穷困;作文中背景发生在现在, 虽然不富裕, 但还能偶尔改善生活;对故事的人物做了改变, 原素材发生在老师身上, 作文中发生在自己身上;故事的主旨做了改变, 原素材旨在说明家里穷, 作文旨在赞美家的亲情。

当然, 作者在移植素材时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 丰富了故事的细节、人物的情感, 者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素材移植案例。

第二招, 镜头剪接, 合并组装

无论什么影视节目, 都是由一系列的镜头组成的, 而这些镜头, 则不一定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 但是, 通过幕后人员巧妙地合并组装, 就融合成了一段完整的影视节目, 为人们接受。这种“镜头剪接, 合并组装”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应用到写作中去。我们可以把几组镜头, 按一定的内在联系, 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共同诠释话题要旨。这几组镜头可以是人物, 可以是事物, 可以是故事, 也可以是景物或是议论、抒情片断等。

那么怎样合并组装呢?例如有同学写《我身边的时尚》, 在作文中, 作者写了两类追求时尚的学生:一类是盲目追求外表时尚, 着奇装异服, 实则颓废堕落的一类学生;另一类是勇于追求、勤奋好学、青春健康、穷而弥坚的真正的时尚人物。作者巧妙剪接了身边的八个镜头, 把这八个镜头合并组装在一起, 从不同侧面完整地表现了两类学生, 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时尚, 如何追求时尚的道理。

合并组装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 选取镜头要围绕文章主旨; (2) “合并同类项”, 根据文章内容需要, 把镜头按恰当的次序排列组装; (3) 根据文旨需要, 从多个侧面选取不同镜头, 合并组装在一起。

第三招, 角度转换, 大胆革新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句话形象说明了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反映在不同人的心目中, 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觉, 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就是这个意思。对待一些作文素材也一样, 换一个角度, 就会得出不同的看法, 所以, 我们在写作运用素材时, 没必要跟在人后亦步亦趋, 写出的文章也是人云亦云, 没有新意。我们不妨放宽眼界, 转换角度, 大胆发表自己不同于常人的新看法、新意见, 从而写出新颖别致, 富有启迪意义的文章来。

比如“井底之蛙”这则素材,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 无一不是批驳井底之蛙的目光短浅、狂妄自大, 但是, 井底之蛙真的只有这些“品质”吗?非也, 例如有同学写《愿为井底之蛙》, 作者一反传统思维, 机智地转换角度, 大胆革新, 在一片对井底之蛙的驳斥声中, 石破天惊地喊出“愿为井底之蛙”的不同声音。在具体写作时, 作者紧扣标题行文, 开篇点明文章中心观点, 而后从井底之蛙的“安详而平静”、“只拥有一片天空的专情”、“若为井底之蛙一定开阔眼界”等方面来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思, 从而无可辩驳地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作文素材运用点睛 篇7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作文素材,教学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 作文素材的概念界定。

“素材”, 指的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 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一篇作文的好坏, 除了是否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表述是否顺畅外, 素材的运用也是关键。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咬笔头, 老师皱眉头”的现象, 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帮助交流的重要方式……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 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的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离不开新鲜的材料, 即好的作文素材的运用。

(二) 作文素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 不辨文体, 生搬硬套。

有好多学生不是没有材料, 而是不知道如何用材料。写作时毫无兴趣, 毫无激情, 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 凑足字数。因此不管是议论文、记叙文还是散文, 只要想到某一个材料是沾上边的, 便不管三七二十一, 原原本本地往作文中搬, 千篇一律, 可真是以“不变”应“万变”。这样的材料哪会新鲜?这样的写作哪里还有创意可言?

2. 蜻蜓点水, 下笔浮躁。

多数学生的作文, 材料是满满当当, 但是彼此缺少联系。他们以为材料多就是好, 就是充实, 就有说服力。殊不知这些材料只是机械地堆积在一起, 缺乏分析和思考, 心理浮躁, 蜻蜓点水, 文章缺乏深度。即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材料新, 也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不知积累, 胡编乱造。

学生平时不看书、不阅读, 有的即便阅读了也只是关注情节是否生动, 走马观花, 缺乏理性的思考。这样留在大脑中只是零零碎碎混乱一片, 没有清晰而深刻的印象。因此, 写作时, 就感到头脑中没材料, 又不好放弃, 只好胡编乱造, 甚至出现背优秀作文的现象。

材料运用存在这些问题, 学生就难以写出一篇合格的文章, 更别谈写出至真至纯、使人眼前一亮的富有创意的作文了。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正确引导就成了关键。

二、教学对策

(一) “活”用素材, 一材多用。

学生写作中运用材料时如果照搬材料, 缺乏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的能力, 文章就会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造成一些议论文、散文中的某些材料故事从头叙到尾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训练, 通过压缩语段和概括内容要点相结合的专项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案例:一学生在论证“宽容是一种大度”这一观点时, 引用了以下一段材料:

据《宋碑类钞》记载, 吕蒙正初入朝堂, 面对官员的嘲笑, 吕蒙正佯装没听见, 说:“若知道其姓名, 怕以后不能忘却, 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真的成为了后来的宰相。

然后, 他在文章的最后加了“宽容的关键是要剔除心中的私欲和杂念, 淡泊明志;同时要推己及人, 以德报怨, 与人为善。”这样一段话。显然, 材料与观点之间没有构建起必然的联系, 给人的感觉是“鸡皮贴不到狗骨”上。

这个例子表明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的能力比较弱。针对这个问题, 我在课堂上就把该生所引的材料作为一个例子, 结合压缩语段和作文素材的运用, 指导学生练习, 努力从材料中提取符合观点的有效信息, 建议学生用“简述背景+人+事+落实到话题或观点”的方法针对“宽容是一种大度”这一观点来叙述材料。经过这样的点拨, 学生的表达就能紧扣作文的主题了, 如一学生写道:“宋代政治家吕蒙正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一朝廷官员嘲讽时, 不仅不反唇相讥, 而且装作没听见, 表现出当时社会一位权高者少有的大度, 这种大度, 正是宽容的最好诠释。”

接着, 我又拟定了不同的话题, 如“我心有主”、“得与失”等, 让学生用这段材料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表述, 以下是个别学生的一些表述:

话题“我心有主”:北宋宰相吕蒙正在受到别人话语的侮辱后, 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即使在同列愤愤不平, 多次让他去追问那人是谁时, 他仍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 毫不动摇。

话题“得与失”:得失寸心知, 吕蒙正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对来自朝廷其他官员的嘲讽, 毫不在意。他失去的可能是一时的面子, 得到的却是内心的宁静和千古的美名。

(二) “奇”用素材, 思维创新。

作文要写好, 创新很重要。对一个普通的素材, 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处理, 就能“平中见奇”, 使人耳目一新。这不仅仅需要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 更需要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为培养学生的这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 我在作文教学中, 经常会对学生进行逆向式思维训练。

案例:猪的叫声, 一般人都认为那声音尖锐刺耳, 太难听了。在某节作文课中, 我要求学生以“猪的叫声”为例, 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学生很兴奋, 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学生就说, “猪的叫声, 那么响亮, 可以听出它的不凡之气, 更有一种催人奋进之精神……又如“乌鸦”, 习惯上人们总是把“不祥预感”、“灾星”等方面去联想, 但若从逆向角度思考, 就可以发掘它身上“反哺”的美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种逆向思维可以使学生一扫陈言。用这种逆向思维的素材, 作文就可以让人耳目一新。

(三) 厚积素材, 方法多样。

1. 通过随笔, 让学生关注生活, 关注现实, 深入思考, 从中挖掘素材。

鼓励学生写随笔,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有真情实感。不限字数, 不限内容、形式自由。写作文是多数学生头疼的事, 因此, 随笔交上来, 教师认真批改是很必要的。因为“学生是有惰性的, 如果老师不追逼, 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很少的”, 还需经过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开始学生往往只是应付, 读他们的文章真的感觉是“痛苦”两字。但教师要坚持批改随笔, 争取人人都有面批的机会。发掘学生作文中的每一处亮点, 尤其是平时不愿写作的学生, 只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只要有了对生活的关注和独特的思考, 哪怕很小的优点, 都要记录下来, 甚至可以扩大他的优点, 及时表扬。一旦学生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肯定了, 看到希望了, 也就认真起来了。鼓励始终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课前的美文推荐, 督促学生积累素材。

在教学中, 我注重学生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课前的美文推荐, 学生都较为看重, 因此准备也就充分:事先去阅读, 去筛选。在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开阔了视野, 材料的积累自然就多了, 同时思想也丰富起来。我也积极收集信息, 把一些有思想有见地的或语言精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 师生共同品读和交流。尤其是一些名家如余秋雨、毕淑敏、周国平等的散文, 一些网络博客里的文章, 以及学生的偶像式人物韩寒、周杰伦等, 与学生交流、探讨。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大了, 就能自如地筛选信息, 积累自己所需要的素材。

3. 指导学生从课本中去收集素材。

教材也是一种很好的作文素材源, 教材中的素材使用得当也能用出新意。而学生往往容易犯“舍近求远”的毛病, 认为大家熟知的素材就不会有新意。事实上, 正因为普遍都这么想, 所以这样的素材反而成了空白点, 能够运用更会出新。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该指导学生按照立志、勤学、奉献、爱心、与情感等话题对课本中的素材进行收集、整理。通过这种方式的整理, 学生不仅对课文加深了理解, 而且对课文中的一些素材也能灵活运用于写作了。

三、成效与反思

(一) 成效。

通过思维的训练和素材的积累, 学生的思维开阔, 素材丰富, 感情丰富, 他们不再感觉写作是很困难的事了。学生能够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抒写事物, 表达出自己真切的内在感受。这是最自然、最真实的声音。学生运用素材也得心应手, 感悟真切, 写出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极具个性的文章来。下面是一篇关于“水的联想”的用料作文的片段:

汨罗江边

乡间农人告诉我, 这就是汨罗江。这本是一条普通的小江, 只因为一位人物———屈原而出了名。“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鹤立鸡群,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美好人格, 正是他———一位正直的人滋润了汨罗江。正是他这一投身, 成就了一个美名。汨罗江中的水是纯洁的, 因为其中有一个英灵, 一座丰碑。

(二) 反思体会。

学生始终是写作的主体, 教师只能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决不可以越俎代庖。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才算找到了依托。如果说素材是精兵强将, 那么学生就应该是那善于调兵遣将的指挥官。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善于向书本、向生活要素材, 为自己的文章增添充实的内容。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书读得多了熟了, 有先决条件了, 就会写出好文章来。因此,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书上下工夫, 让学生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发散思维, 开放心态, 让学生“转向对缤纷世界的深层关照,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观察、感悟、运思和写作”, 平中见奇, 用丰富而恰当的材料抒写自己的思想, 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参考文献

[1]李明高.写作:让学生远离套子.语文教学通讯, 2003, (9) .

[2]江平编著.语文新课程教学例话.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4, (第1版) .

[3]程一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1.

上一篇:新闻情感下一篇:桁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