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作文素材

2024-06-17

幸福作文素材(共12篇)

幸福作文素材 篇1

河南陈相婷

【话题引入】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否意味着财富、健康或者事业的成功?不同的群体对幸福的认知有多大的差异?面对诸多疑问,各大媒体和研究机构纷纷献计献策,通过抽样调查和筛选,列出“幸福指数”排行榜。如国外有“快乐指数”“国民福祉指标体系”等,国内也出现了如“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幸福重庆模式”“幸福青岛指标”等评价体系。尽管目前没有公认的幸福评价体系,但他们都试图通过对中国人幸福指数的研究,激发中国人对“幸福”进行思考和审视。

可是,幸福在哪里?

【麻辣锐评】

亲,你对生活满意吗

魏英杰

10月13日,财经网官方微博发了一封道歉信,原来该网站转引国际在线报道,称经合组织发布最幸福国家排行榜,中国名列第8,美国位居19。而实际上,中国生活幸福感的排名是倒数第一,美国居第12名。

财经网的道歉指向报道的事实错误,而许多网友更感兴趣的是排名本身。据悉,这次经合组织发布的是一份涉及40个国家的生活质量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中国生活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乐观度排名第八。对此,微博上许多人展开了讨论。例如,潘石屹看了财经网的道歉后发言:好不容易幸福一次,看到“郑重致歉”马上不幸福了。还有网友调侃:“正在找排行老八的感觉呢,突然直线垫底……你赔我幸福!”

虽说这份报告出自经合组织,具有一定权威性,但这只是一份民意测验,并不等于现实,只能作为参考。这一排行榜的衡量标准包括收入、就业、住房等11项指标,但这40个国家各有各的不同,对所谓幸福感的感受可能也有不小区别。更准确地讲,这个排行是忽略了各国社会文化背景基础的一种比较,从中或可看出不同国家在某方面的差别,但很难一把尺子量出人们的切身感受。

因此,把这个排行榜译作生活质量报告,应该更符合原意。生活质量比较容易量化,而幸福感更多是一种自我感觉。有的人很有钱,但可能觉得并不幸福;有的人生活条件不好,却可能过得很开心。从这个角度看,上述榜单更多体现的是各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差距。而如果这么说的话,中国排名垫底,一点也不稀奇。

中国目前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来讲,和发达国家确实存在很大差距。不管你信不信,(中考作文 )中国的老百姓收入并不比发达国家多,部分物价却比发达国家高;中国的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很可能还挣不到一套房子,而且同样价格的一套房子,其房屋质量、内部装修和周围环境,大概也比不上发达国家;中国的许多老百姓曾经吃过而且可能还正在吃着地沟油、毒奶粉、问题猪肉,而发达国家的老百姓基本不必为此担忧(编者:也有疯牛肉、毒奶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管你信不信,都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所以,我们应当庆幸这次参与排行的仅有40个国家,否则同样可能是垫底,名次肯定还要往下掉。

当然,这里更想说的是,判断老百姓生活得好不好,满意不满意,并不是一份排行榜所能够解决的。民意测验只是一种抽样调查,样本选取错了,结果肯定也是错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科学、直观的衡量标准,那就是选票。选票才是真正体现民意(至少是最接近民意)的一种衡量机制。如果人手一张选票,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幸福指数,都可以从中得到准确答案。

这就像在“淘宝”上买东西一样,卖家再怎么承诺都没用,买家评价才是真实体现卖家诚信程度的主要标准。记得韩寒曾对这种评价体系进行过形象描述:“如果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我一定上一个提案:纳税的时候采用支付宝,等政府做出政绩或者兑现承诺了,我们就确认支付,不然全额退款。那时,政府官员就会追着我们喊:亲,给个好评亲!亲,选我吧,包为人民服务,亲!亲,政绩在这里,请查收,亲!”道理正是如此。如果老百姓手中握有评价政府的权利,根本不需要从各种排行榜来寻找虚幻的满足感。

人们越是注重这些形形色色的排行榜,越说明个人权利的空虚;政府机构和官员越是看重这些排行榜,越表明了其内心的虚弱,这才需要类似榜单来增强自己的权威。就此而论,人们没有必要在意这类榜单,但肯定希望有那么一天,政府官员追着自己问:亲,你对生活满意吗?

(月14日魏英杰博客)

【反思】

幸福是什么?我们迷失了,各种幸福指数把我们引向了痛苦,我们过于关注各项指标、各种数据,却忽略了幸福本身的含义,所以,不知何去何从甚至在不经意间迷失了幸福。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如此狼狈,认真思考不难发现以下几点:第一,我们过分地盲从跟风,用别人的指数衡量自己的幸福,丢掉了幸福;第二,沉浸在追求物质的泥淖中忽略了幸福;第三,我们不停地寻找幸福,常常视而不见身边的拥有。

【警世箴言】

幸福作文素材 篇2

每个人行走在人生路上, 总会见到无数风光, 自然的, 社会的, 历史的, 人生的, 心灵的, 思想的, 文化的, 不计其数, 耳闻目见便心有所感, 积存心怀, 储存记忆。一个人心智的活泛以及灵动, 就在于对“人和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而在学校语文学习中, 学生与社会生活存在隔膜, 传统的作文教学与生活绝缘, 太多“应试文体”的圈禁, 让学生放弃了自己生动活泼的真实感受, 甚至于有意无意间斩杀了自己的诗意感怀和生命畅想, 这无疑是一大弊病。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立足现实, 盘活生活体验。盘活生活体验即寻找与学生的心理相通的东西, 与学生的心理对接, 只有体验过的素材, 内化为自己的血肉, 才能成为学生运用自如的作文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这是一条基本的写作理论。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理所当然成为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的出发点是联系生活, 反映生活。根本目的是通过写作去思考生活问题, 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生命的历程短, 经验少, 一些认识和看法多来自生活经验的转达, 例如读书时了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听闻中了解的一些重大社会新闻。除此之外, 他们了解社会的渠道是短暂的经历, 存于记忆中的生活点滴, 以及对生活的虚拟和假设包括构想, 所以学生作文缺少对生活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打开生活的视听, 引领学生形成批判意识和超越精神, 追寻生活的意义, 学会用作文表达干预生活, 参与讨论, 表情达意。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写作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和熟悉的领域, 一个自然现象, 一件细微小事, 一个浅浅的微笑, 一丝淡淡的心绪, 都可能拨动过你的心弦, 诱发过你的思考, 不仅丰富了你的知识, 也教你认识了生活, 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要教会学生观照自我, 找寻独有的体验。对于一个现象, 我总是要求学生从自身生命特征出发, 从多方面出发, 从多方面去认识, 得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作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比如有的学生在外地或农村生活过, 这份经历相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土城市的学生来说, 就是一份独特的生活体验。有的学生父母双双下岗, 有的经历过父母离异, 有的体验过转学的无奈, 更有登山的快乐、受助于人的感激、帮助别人的欣慰……也许由于缺少思考、缺少有意的加工, 它们还比较粗疏肤浅, 但这些东西是学生写作中最宝贵的个性化财富。以此为基础适当扩展深化, 充分思考, 用较短的时间, 就可以构建起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关注他人, 挖掘特有的动情点。文贵真, 情贵切, 生活中总有令自己感动的东西, 抓住三五个人物, 广泛收集材料, 深入阅读领悟, 形成对人物深入透彻的理解, 就可以应对许多考题。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个性化素材的积累需要语言、思想、材料一起抓。其实中学生写作最缺的不是材料, 而是思想, 是对生活的认识。不要仅把人物看作实例, 只记三两件“事”;要全面了解人物一生的经历及思想, 将一个人物作为一个生命现象完整地了解认识。了解他的出身、求学、奋斗进取的经过, 了解他的成功和失败, 了解他的欢欣与困惑, 特别是他对生命及社会规律的认识。不光要知道他们一生做了什么, 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做, 支撑他们的信念是什么。对于同一人物, 可以对其不同的行为作出合情合理的诠释。比如美国总统华盛顿的事迹, 我们可以用他主动卸任这一事件来应对不同的话题。

例一:读书, 可以让你获得沉稳;读水, 可以让你获得灵动;读人, 可以让你获得境界的提升, 灵魂的升华。

面对争权夺势, 眷恋权势的现实, 还是让我们读一读华盛顿吧。作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他有威望也有能力连任总统职务, 然而面对权势的诱惑, 他却毅然选择了卸任, 他自我剖析说:“我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 经验匮乏, 从而促使我怀疑自己是否胜任, 也许在他人看来更是如此。”多么坦荡的胸怀, 多么高尚的境界。他不留恋令人羡慕的总统职位, 而是选择了主动让贤。争权夺势的人们, 看看华盛顿的这一举动吧。他不仅能够让你有坦然的心境, 更能让你赢得人们的尊重。

例二:华盛顿拥有自知之明, 连任两届总统后, 他毅然选择了主动卸任。他不羡慕总统的宝座, 而是清醒地认识了自己的能力, 知道自己无论才智和经验都比不上亚当斯。这一卸任, 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崇拜, 而且为美国政坛民主树立了良好的先例。然而当美法关系紧张时, 他却响应祖国的召唤, 毅然束装出发,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 自己的威信胜过千军万马。正是凭着这一睿智的举动, 他成功地化解了国家危机。

华盛顿的引退与出山, 正是一个人正确地估量自己能力的具体表现。正是有了这样的自知之明, 华盛顿才将自己的才智发挥到了极致。

高考的作文题目是要让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说, 定然不会生僻, 一定是人生要面对的问题, 那就一定是选取的材料中人物也面对过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材料积累, 学会从不同角度选取使用, 我们的个性化素材库就具有了广泛的适用性。再加上多年常规学习积累的各种材料, 点面接合, 写作素材就不成问题了。

幸福作文素材 篇3

有许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无意中遗失了:一棵树的向阳,一碗粥的香甜,一段情的纯美,一种精神的高贵……曾经的那些小幸福呀,填满了我们的内心,悦纳着我们的灵魂,牵扯着我们的思绪。

请以“重拾那份小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名师题解】

读透文题。“重拾”,表明原先拥有,但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现在,要重新拥有,肯定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再次拾起。“那份”,是生命旅程中独有的那一份,也对自己有着特殊意义的那一份。“小幸福”,是指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或凡物俗语。可以是拥有亲人所熬煮的一碗粥,可以是友人所赠送的一件小礼物,可以是阅读某一本书籍时的那种好氛围,也可以是憬悟生命的那种瞬时的愉悦等。凡是从“小”入手着墨,才能真正体验出“幸福”的感觉。

画透图锦。能称之为“小幸福”的图锦,不仅有原先拥有的画图在前,更有重拾后的心情、风景等突出描绘,可以对比凸显,也可以相映生辉;可以有动静结合的妙处,更可以有虚实相生的相得益彰。比如熬粥时的动作、表情以及专心的神态,这体现出来的不仅有清香四溢的弥散,还有品尝舌尖的甘美,更有能让我们体会到小幸福的特有感受。把这些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物的种种表现结合在一起描写,立体的呈现,才能将美好的图锦重现。

悟透旨意。幸福,是个永恒的主题:苦涩过后的甜寻,也是幸福的滋味;千帆过后的追寻,也是幸福的轮廓;沥尽困难的声音,也是憬悟幸福的慢板。重拾小幸福,才会倍加珍惜,才能记住幸福的模样。青春生活,因了这份执着、这份坚持,才会真正拥有“小幸福”,融合成真正的幸福,涵泳咀嚼出生命的本质。

【推荐素材】

素材一:

谷歌地图里那些“最后的身影”

最近,好多人在谷歌街景里找到已逝亲人的照片。其中,一个帖子感动了许多台湾网友。台湾社交网站Dcard上的匿名网友讲述了他爷爷过世后,爷爷所有的照片都因为一些原因丢失了,这让他十分失落。以前,爷爷对他十分疼爱。上了大学后,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说好和爷爷的旅行也没能实现。爷爷照片丢失后,很害怕以后再也记不起爷爷的样子。后来,他就搜了搜家旁边的街景图,地图街景拍下了该网友爷爷散步的样子,照片令很多网友不禁落泪,甚至思念亲人的他们,也在谷歌街景上找到自己的亲人。

素材点拨:失去后,才知道珍贵。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视为平常的“小幸福”,当我们重新捡拾起,才会愈加珍视。写作时,我们可以运用到珍惜身边已有的幸福,才会真正了解“小幸福”的内涵:往事只能回味,失去后才愈加显得珍惜,这就教诲我们学会惜福。这样,在升华主题时,更能彰显出这则热点素材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素材二:

北京老爷爷自带超大月亮玩浪漫

中秋夜,北京这个自带月亮的爷爷火了!据@王二狗_pashu:在后海吃饭时身边升起一个超大月亮!男主角居然是个爷爷。爷爷曾经承诺让奶奶每年都看到最美的月亮。没想到这两天北京天气不好,爷爷居然偷偷准备了一个巨大的气球月亮……真挚感人的爱情是你老了,我还陪着你……这重新拾起爱人愿望的生活“小浪漫”画面,让所有自认为“神圣爱情”的小年轻折服。

素材点拨:真正的爱情,是不离不弃。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不是“晒幸福”之流的时髦美图,也不是网曝某些明星的绯闻与丑闻。实实在在的平常日子,才叫真的“小幸福”。这类的真情素材其实很多,比如重拾身边的日常小幸福,是天天挂在嘴边的“爱”和物质满足的“爱”所不能相比的。

素材三:

你的手/再不会孤独/牵上你/一种甜蜜的满足/你的笑/ 总是让我忍不住/偷偷的想你 /让自己认输/你的眼/像孩子的旋木/看着你/一种贴心的满足/你的心/也好像在加速/还有你 手心里上升的温度/我确定你能感到一阵小幸福/流星划过我为你祝福/你情愿用肩膀给我一生的幸福/只让我笑不让我哭/我确定你能感到一阵小幸福/我用双手把你紧抱住/我确定你就是我的小幸福/爱你到世界都停步

——徐菲琳《小幸福》

素材点拨:这朴质无华的歌词,真正道出幸福真谛的恰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手心里上升的温度,是握在手里的小幸福;流星划过时,你为我祝福这样的小感动。这样的素材,可以和金钱的馈赠、豪车的接送形成对比鲜明的呈现,凸显所要表达的主题。

【佳作示例】

每个人的心靈都是需要翻晒的吧。就像植物一样,只有阳光才能使它繁茂地生长。于是,坚定的重拾那份小幸福……

冷战。

呆呆地坐在那里,努力平复自己过于激动的心。桌上那本被扔来扔去的日记本,寂寞地斜躺在那里。我盯着那本日记本,试图忘却身后灼人的目光,但是……

那充斥着怒火的双眸,依旧赤裸裸地朝我袭来:“长大了!了不起了!有秘密了!是不是哪天我连你在哪儿都不知道啊!……”似乎她一眼就要将我望穿、望透。携着某种热量的目光在我身边泛滥了起来,包围住我。

我终于选择了逃避。头也不回地跑到屋外的院子,只为了寻找一种所谓的解脱。她为什么要翻我的日记本呢……我仰头望天,寻找答案。

今天的阳光格外的泼辣。泛白的阳光直射入院子,将大地炙烤得失去了一切的生机。那种燥热的感觉使整个世界变得十分压抑,仿佛一点火就会爆炸。忽然觉得,母亲的关注像极了阳光。

一样的灼人,一样的泛滥。

无法逃避阳光,只能由它一点点烘干内心的愤恨与不满。在那种透进皮肤的热度里,我竟忘记了所谓的烦恼与不安,开始有些淡然了。

可是为什么,心中依旧压抑着一些东西,无法排散,也无法化解。在阳光下,一点点地加重。

还是选择回去了。也许是因为内心受不了过重的压抑,也许是因为午饭的香味早已在院子中散开。走进去,桌子上的日记本已挪了地方,上面整齐地摆着两双碗筷和饭菜……

心中的压抑像被那双筷子搅散了。那一瞬间,感动由心蔓延到每个角落。就像内心有一面墙被凿开,阳光从洞口洒进来。勇敢地直面她的目光。又忽地发觉,她的目光像极了阳光。

一样的沧桑,一样的无私。那双眸是带些怨怒的,却掩不住过分关心而形成的忧虑和过分在意形成的温柔。它紧紧地笼罩着我,温暖着我,那是曾经拥有的幸福时光啊……也许,是我误解了她。

她只是想更好的关心我罢了……其实,母亲不像阳光的。阳光照亮世间万物,而她点亮我的心灵,更像火炬吧。

那面墙被母爱彻底瓦解。我仰起头,看她,却发现,她也像我一样,眼中不定的眼神也在揣摩我的心思。我一愣,紧接着有些感动,母亲看着我,也露出了笑容。

重拾这份小幸福。那个独属于我心灵的小幸福,叫做母爱吧。

它藏在母亲的双眸中,藏在母亲的灵魂里。于是,母亲便化作一缕小幸福,让我珍藏一辈子。

【教师点评】

本文小作者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母亲紧张青春期的女儿,翻看了孩子的日记本,引起了冲突和误会。文章的前半部分写“母亲的关注像极了阳光。一样的灼人,一样的泛滥”,后半部分写“母亲不像阳光的。阳光照亮世间万物,而她点亮我的心灵,更像火炬吧”。在鲜明的比照下,对母亲的理解,是推倒“代沟”隔阂这面墙的巨大力量。文章写得真实而质朴,非常令人感动。

幸福话题作文素材 篇4

(回报社会是幸福的)

美国19世纪“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在1892年便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四分之一,每年盈利达两千多万美元。19,他的公司年收入高达4000万美元。这年他出版了专著《财富的福音》,系统地提出兴办慈善事业的思想。并且他还身体力行,成为推动西方慈善事业理念的代言人。自1891年给纽约捐献一所音乐厅开始,卡耐基不断地向各地捐赠集会堂、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仅图书馆建设事业,卡耐基就投资1200万美元,总共设立了3500座图书馆,受惠者遍布社会各阶层。1895年他捐款成立卡耐基匹兹堡学会,19设立卡耐基华盛顿学会,19在海牙建立和平大厦,19在美国设立英雄基金,19为年迈的教授设立退休基金,19设立国际和平基金……一直到生命结束之前,他都在为社会贡献他的财富,合计捐献总额高达333299460美元。

作文素材幸福 篇5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成熟,学会了如何去表达,如何去伪装,如何去爱一个人。成长的速度缓慢而又迅速,第一个遇见你的人和第二个遇见你的人对你的看法会不一样,但可悲的是第一个人永远不会习惯你早已改变的事情。而第二个人陪伴你的时间永远不会比第一个人长。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无奈。也许有人会说,那什么是相见恨晚,的确,我们任然无法去解释,不管是志趣相投也好,臭味相投也罢,在茫茫人海里,只要不是孤独的一颗心,就有了前进的支持与动力。

可是,短短的人生中,有很多勉强不了,渴望不到的,那些高山流水遇知音,那些忘年之交,那些梁山伯与祝音台,那些可歌可泣的爱情,我们唯一能接受的,唯一能争取的往往只有那些触手可及的东西,往往只有那在计划之中的,往往只有那早已经被安排好了的一切。得到该得到的人,错过该错过的人,靠近该靠近的人,远离该远离的人。

成长伴随着伤痛,成长伴随着人的一生。

错过就是错过,拥有就是拥有,那些存在于过去,当下的人和事,都是我们成长的纪念品,无论是酸甜,苦辣,心酸,感动,都是值得的。努力挽回过的美丽,努力重现过的回忆,回不来的,就此放手。

中考作文素材:幸福是什么 篇6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早早就回到家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幸福。大家觉得幸福的的定义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通过《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幸福的方法,了解幸福的真谛,迈向幸福的人生!

通过一封家书,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是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看完这封家书,一段优美的旋律在耳边响起,谁都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年仅十岁的盲人之手,这个盲人叫刘浩,他进入盲人学校继续学钢琴,经过3年的努力,他在很多比赛中都拿到了奖,他说:“要相信自己,幸福就在身边,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看了他生活的一些片段,我非常佩服他,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努力地读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听完刘浩小同学优美的旋律后,我们就迎来了成龙老师,成龙老师就说:“付出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因为我们的努力和我们的收获是成正比的。

送走了成龙老师后,我们又请出了乒乓球的猛将——邓亚萍,她说:“要对自己有自信,因为每个人一定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努力来完成自己的梦想。

这个节目请来了不少嘉宾,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重庆市边远山区教书的王忠华老师,有一年的“六一“儿童节,他想给他班里的同学跳一支现代舞,后来他选择了MichaelJosephJackson(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他还叫他的.学生跳这种舞。可是一眨眼就到了毕业的时候,他们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很不舍的王老师,因为王老师为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了。如果我们现在的老师像王老师那样,为学生付出一切,那该多好啊!

作文素材库 篇7

【运用点睛】这则故事新编, 颇有意味, 内涵深刻。看到徒弟的内裤上有个洞, 便不声不响地为徒弟补起来, 第一天如此, 第二天如此, 第三天依然如此。唐僧的爱心可嘉。但是, 他的这一举动, 却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孙悟空是猴子, 衣服上要有“搁”尾巴的地方, 正如孙悟空所言:“您把这洞缝上, 打算把我的尾巴搁哪儿?”这无疑是好心却做了蠢事。联系生活实际, 这样的蠢事并不少见。具体立意可有:谨防好心办坏事;沟通其实很重要;一厢情愿往往事与愿违;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等等。

一部署名为罗伯特·加尔布雷特的侦探小说《杜鹃鸟的呼唤》面世后颇受好评。出版商表示, 侦查员出身的作者退伍后从事安保行业, 本书是其处女作。不过作者的新手身份因写法娴熟而被质疑。后经媒体多方调查证实, 罗伯特·加尔布雷特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新笔名。被“揭穿”身份后, 罗琳说希望这个秘密保持得更久一点, 因为她隐瞒身份后看到关于小说的真实评论时, 感受到的欢乐更加纯粹。

【运用点睛】故事性材料的审题难度比观点性材料的难度要大, 陷阱更多。从材料看, 其中主要有作者罗琳、出版商、媒体等, 立意就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切入。从作者角度, 可以这样来立意:做人, 尤其是一个名人, 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与更为诚实而宽阔的胸怀 (气度) ;事业 (文学创作) 上的创新比名声更重要, 等等。从出版商角度可以这样立意:尊重著作者的权利;不提倡借机炒作, 甚至弄虚作假的作法, 等等。从媒体角度参考立意有:追求事实真相的职业精神, 值得赞扬;笔名也属于个人隐私, 不应随便曝光, 等等。

我们平时, 都有等车的经历。有时, 等了好久, 终于有客车来了。车里满满都是人, 人们争先恐后地涌进车门, 挤进拥挤不堪的车里。客车摇摇晃晃地走了。几分钟后, 又一趟车过来, 车里人很少, 那些没挤上或没坐上上一趟车的人, 从从容容上了车, 而且都有座位。十几分钟后, 这趟车超过了前头那趟车。

【运用点睛】这则材料写作角度比较多, 你可以赞成来车就上, 你也可以选择等待。但是从结果上分析, 来车就上并不一定是好结果。但是你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 你的选择是难的, 你并不知道下一趟车什么时候到, 也不知道下一趟车会不会是不超员的, 也不知道下一趟车会超过前一趟车。因此, 你必须客观地辩证地来立意。可以这样来写:生活工作中, 抢先, 不一定能领先;滞后, 也未必真的落后;后来者居上, 需要运气与机会, 也需要智慧与判断, 等等。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 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 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 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 她家把“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传家宝。

【运用点睛】材料表述了三个学生的三种观点:小张认为家里的青花罐是传家宝, 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认为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是传家宝, 有贡献有赞扬;小程认为传递忠厚的品质、诗书礼仪的祖训是传家宝, 有思想有传承。这里, 青花罐意味着物质财富, 勋章意味着荣誉, 祖训意味着精神, 由此可见, 传家宝就是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珍贵物品、宝贵的品质和优良的思想作风等。作文时, 可以写成议论文, 就一点或几点进行论述, 同时还要注重把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关系, 立意可以有:珍惜传家宝;留给子孙的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正确面对祖辈的荣誉。也可以写成记叙文, 围绕“传家宝”进行写作, 思想积极, 内容健康即可。

品格如同树木, 名声如同树荫, 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荫, 但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格罗斯

没有伟大的品格, 就没有伟大的人, 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罗曼·罗兰

【运用点睛】像这样的名言材料, 要先对材料进行分析。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在于充分注意到了“品格”的重要性, 因此, 只要考生能够围绕“品格”立意, 都是可以的。立意的方向有:品格胜于名声———品格是内在的, 是一个人之所以称其为人的根本所在, 品格的高下, 决定着一个人生存意义与价值的大小;名声则是外在的, 那些不符合实际品格的虚名, 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有时, 反而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培养高尚的品格需要我们潜心学习, 更需要我们切实践行;养高格, 建奇功———人格与成功是紧密关联的, 大凡建立伟大功业者, 大多是具有高尚人格、远大胸怀的人, 唯将爱国、责任、道义融入到自己人格精神里的人, 方能建立旷世伟业。

某大学一门卫大爷因要求晚归的同学进行登记并劝导早回, 不但遭拒而且还遭到该学生辱骂。对此, 该大学的学院书记撰写道歉书张贴在学院内, 并代表学生向门卫大叔道歉。该大学官方微博将道歉书发至网上后, 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运用点睛】这是一则新闻材料, “学院书记因晚归的学生被要求登记而辱骂门卫大爷而写道歉书引发的讨论”, 要求学生选好角度对这些做法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立意:从门卫大爷角度:坚守职责, 诚心劝导;从大学生角度:可从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成长等价值观的角度来立意;从学院书记行为角度:教育学生的方式转变、勇于承担教育的责任 (原因是为自己的学生感到羞愧, 也为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而内疚) 、对人及其付出劳动的尊重;更宽泛的角度:探究这一大学生这样做的根源、传统文化某些方面的缺失以及现实意义。如有从学院炒作这一角度立意也基本合题。

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中, 撒贝宁在“足迹专家”这个项目的原有规则基础上增加难度, 评委董卿当场直言“于心不忍”, 周华健则大呼“实在太难!”, 而李昌钰早已一脸不相信说:“要是这样都能猜出来, 我拜她为师!”第二轮挑战, 难度再升级。挑战者董艳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观察, 正确答案却早已被挑战者排除, 小撒果断提出终止挑战进程, 而此时的李昌钰在评委席已经坐不住了。当导演再次确认比赛规则时, 李昌钰终于忍不住冲上台打断录制, 为“足迹专家”社区女警抱不平, 并要求再给她一次挑战机会。10月25日晚, 《挑战不可能》总决赛播出。“足迹专家”董艳珍进行升级挑战, 仅凭足迹识别同卵四胞胎, 并一一对应, 最终, 震撼的挑战让她从众多挑战者中脱颖而出, 获得“年度挑战王”的桂冠。

【运用点睛】根据材料, 提炼后可以这样立意:敢于挑战、拼搏;要有不怕输的气魄;用本领为自己搭建舞台;做成了别人不敢想的事, 才有高度;面对挫折, 不怕失败;人情与规则 (坚守规则与变通规则、灵活变通) , 等等。

“扫把姐”真名叫张秀芳, 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工作之余, 乐观的“扫把姐”钟情于自己手中的扫把, 希望能扫出自己的新生活。每次干完活之后, “扫把姐”就会来一段“扫把舞”。久而久之, “扫把姐”手中的扫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 有了灵性。不曾想, “扫把姐”的炫舞英姿竟被人偷录下来放到了网上。超高的点击率让“扫把姐”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扫把舞”也开始蹿红网络和电视。

【运用点睛】这是一则可以多角度立意的材料, 可以联系材料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社会影响等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来立意。从“扫把姐”以一个普通人 (草根) 的身份爆红网络的事件出发, 可立意为:普通 (平凡) 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彩 (活出自己的精彩) ;草根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草根的“幸福”带给我们的启示。从“扫把姐”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积极心态出发, 可立意为:做人要乐观;或以快乐的心态 (乐在其中) 面对平凡人生;热爱生活, 平凡的人生更精彩 (对生活充满热情) ;专注本职工作 (敬业、爱业、乐业) , 让生活有滋有味;兴趣使生活充满乐趣;心怀梦想 (希望) 的人可以开创新生活;用审美的心态对待生活。从“扫把姐”的“扫把舞”为什么越跳越好的角度出发, 可立意为:平凡的事情做好到最好, 最终也会臻于非凡之境;把工作当成艺术, 即可化平凡为神奇。从“网络”在此事中的角色与作用出发, 可立意为:理性对待网络蹿红现象;网络成为草根圆梦的舞台。

长丰公司多次催要明星公司所欠的30万元, 但每次都被对方以各种借口拖延, 赖着不还。长丰公司万般无奈, 只好贴出海报, 说谁能要回欠款, 公司只要20万, 剩下的都给讨债人。许多人跃跃欲试, 想挣这10万元, 但全都无功而返。有人向大师讨教, 大师说:“如果能要回来21万元, 挣1万元也不错。”对方恍然大悟, 拔脚就跑。很快, 要回来21万元, 20万元交给公司, 自己留下来1万元。这个得到1万元的人, 逢人就宣传大师有智慧……

【运用点睛】这是一个故事型材料, 故事有一定思辨性, 要整体阅读, 从中提炼思想, 然后立意作文, 立意的角度有:诚信是社会的基石;小智慧与大智慧;治标与治本;呼唤健全的法律;建立健全法制任重而道远;思路决定出路, 等等。

刘小姐是某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员, 在11月份, 23天工作日迟到17天最后干脆辞职, 并发微博:“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赖床。反正信用卡还完了, 拜拜了您嘞!”同时配发了一张“员工离职申请表”。申请离职原因一栏, 公司备选了20项, 她一项都没勾选, 而是在空白处潇洒地写下:“冬天太冷, 起不来!”在“其他”一栏还备注, “先冬眠”。部门负责人准予离职并回复称:“懂你!”

【运用点睛】像这样比较网络化、叛逆化的材料, 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 观点体现正能量, 可以立意的方向有:过于任性要不得;有个性, 勇气可嘉, 做法值得商榷;坚持自我, 与人无害;学会沟通, 理解万岁;受约束方成大器;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有付出才有回报, 等等。

每逢新生入学, 一位教师都会给学生讲一遍“手握青苹果”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独自到沙漠去冒险, 他丢失了全部行李, 迷失了道路, 他一时慌了, 翻遍了所有口袋, 终于在一个裤子口袋里发现了一个苹果。他闻了闻这个青苹果, 觉得这是一个水库, 是一个粮仓, 且无比清香。他握着这个青苹果, 朝一个方向走去。每每精疲力竭时, 他就手握青苹果看一看闻一闻, 又向前走, 直到第三天黄昏时分, 他惊喜地看到了绿树红花, 原来他已经走出了沙漠。

【运用点睛】这个青苹果激励着年轻人走出沙漠, 它象征着希望, 或者信念。因此, 可以立意为:遇到困难时要看到希望, 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这样才能克服困难。也可从“每逢新生入学”这个角度立意:站在新的起点, 就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不管前面的道路多么艰难, 只要坚定信念地向前走去, 就会实现理想。

《新京报》2016年2月3日报道, 北京731路公交车上, 一名外国乘客因其提出违规停车的要求遭到拒绝而对该车的司机与售票员破口大骂为“中国猪”。司机和售票员笑脸相迎, 他们严格遵守公交公司的《员工守则》, 做到了“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

【运用点睛】对于时新材料, 首先要吃透材料, 其次是选取角度。司机和售票员的忍让态度, 你持何态度?对外国乘客的无理取闹, 你有什么感想?由此去构思写作, 可以反对忍让:谈人格及民族尊严;纵恶消弭了正气, 助长了邪恶;《员工守则》漠视了员工的名誉权、生命健康权等基本权利。可以赞成忍让:表现了一个大国公民的气度和修养;他们的行为既无损国格, 也无损人格;以暴治暴不利于构筑和谐的社会环境, 等等。

河南省新密市工人张海超, 多年前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 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工作几年后, 他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 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 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 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寻求真相, 这位28岁的年轻人只好跑到郑州大学一附属医院, 不顾医生劝阻铁心“开胸验肺”, 以此悲壮之举揭穿了谎言。

【运用点睛】张海超自知面对的是一家大企业, “我这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也深信在那个企业里还有与他有相同遭遇的工友。从“一个人在战斗”的公民形象出发, 谈正直、写勇气都是不错的。同时我们可以追问, 为什么类似个案时有发生?为什么自救者时常走投无路, 不得不采取极端方式?为什么原本由全社会担负的自救成本, 却要由一位孤苦无靠的农民承担?在人类还没有完全放弃“以暴易暴”的思维前, 人们在张海超身上也看到了一种“让人含泪的暴力”, 一种并不施害于他人, 而是加诸自身的暴力。如果正义能得到有效伸张, 如果相关维权制度健全、维权途径通畅, 张海超绝不至于要如此与“误诊”对赌。根据上面的分析从正面立意, 都是可以的。

材料一:“毒舌”来了, 不仅来得快, 而且多。从《金星脱口秀》到《奇葩说》, 曾经人人厌弃的“毒舌”, 如今成了网红, 成了诸多综艺节目的卖点。

材料二:我们生活在虚伪中太久, 人们普遍患上了人际关系真相匮乏症。励志书、温情的电视剧、人与人之间过多的客套……这些很有必要, 但多到让人窒息, 就需要毒舌来刺破沉闷的空气, 打开一扇窗子。

———《南方周末》

【运用点睛】关注人际交往, 引导学生自我认识社会是教育的大责任。材料是关于自我修养及价值取向的, 立意方向有:守规矩, 传递正能量, 从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深入挖掘“毒舌”的内涵, 分析“毒舌”的价值取向, 从纵向展开, 深入分析;亮慧眼, 远离“溢美之词”, 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可以从“如何看待溢美之词”来做辩证分析;搏出位, 追求名利, 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们可以逆向解读材料, 提炼出关键词“底线”“道德”“名利”“喧哗”等。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 他的妻子得了癌症, 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 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 但他要价极高, 每剂要价2000美元。为了买到这剂药, 海因茨变卖家产, 并且到处借钱, 但最终只凑得1000美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 他的妻子快要死了, 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 或者允许他赊账。药剂师拒绝了他, 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种药, 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 于是在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 结果警察发现, 把他抓进警察局。

作文素材卡片 篇8

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贝多芬也经常处在贵族及拥有各种头衔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从不献媚于任何人。

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他们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公爵为了取悦这几位来宾,便非常客气地请求贝多芬为客人们演奏一曲。但遭到贝多芬的断然拒绝。当公爵由请求转为要求的时候,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声不响,猛地推开客厅的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

回到住处,贝多芬给公爵写了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材料解读】正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过无数的公爵。然而,历史最公正,时光最无情,当这些显赫一时的公爵一个个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时,贝多芬却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人民首肯的永远是那些让他们心悦诚服的高贵灵魂。

谁是大学里的主人翁

刚到剑桥时,我就被同事告知,学生可以不来上课。“理论上而言,一个学生可以不上一堂课而顺利毕业——只要他参加并通过各类考试。”学生可以不来上课,但你必须给学生“开小灶”。所谓“开小灶”,是指剑桥、牛津等大学一直保留的一种叫“个别辅导”的传统教育制度,即所有登记你的课的学生,一个学期必须得到三次个别辅导。这种“个别辅导”的好处在于教育是量体裁衣的: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老师可以及时发现该学生的长处和短处进行因人制宜的教育。

改卷子判分,老师也不能一手遮天。至少在我们系,本科教育的考试判分是双向匿名的:学生不知道哪个老师给他判分,老师也不知道试卷是哪个学生的。更“过分”的是,每份考卷或论文都要有两个老师来改,如果判分相差太大,还要由第三人介入。

在剑桥,师生关系中的第一原则是学生的权利,第二原则才是老师的权威,这点是清晰可见的。

【材料解读】说到底,关于公平、自由、平等,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老师们放下架子,平视眼前的学生并敬畏他们的天真。

总统写下请假条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威斯康星州参加一个关于医疗改革的群众集会。台下的观众黑压压的,记者的长枪短炮一样都不少。一个叫约翰的男子带着他十岁的女儿参加集会,并有幸向总统提问。当他提到女儿由此而缺课时,奥巴马关心地问,是否需要他给老师写个条子说明原因。约翰没有拒绝,他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今天会有这样的好事,得到奥巴马的亲笔便条。奥巴马认真地问清女孩姓名,从兜里掏出一支笔,很快就写完了给老师说明原因的条子。全场听众都会心地笑了。奥巴马有两个女儿在上学,他当然知道学校的规则,并且显然认真对待这些规则。奥巴马并没有因为这个十岁的女孩是来参加他主持的群众集会就忽视了学校的规则。

在美国,请假条并不都是由学生监护人出具的,像学生上课时间去看医生或参加活动,医生办公室和活动主办方都会主动出具请假条。老师自然原谅这样的缺课理由与解释。

【材料解读】奥巴马在世人面前表现了平易近人和遵守规则的一面;对于那个小女孩更有教育意义,这让她明白学校的规则即使是总统也不应该例外。

成功是难以复制的

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商学院教材中,举的最多的案例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而对大学生偶像关注度排名调查中,人们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

另一项调查更有趣:盖茨果真那么伟大吗?商学院教授给出的答案是:盖茨的案例最特殊,最不具备模仿和可操作性,他只是特殊的网络科技初始阶段造就出来的一个高科技英雄,他成为“案例王”更多地是出于满足青年从众心理的需求。而从商学院毕业或中途退学的部分创业者给出的回答与教授们也惊人地相似:盖茨仅仅是个偶像,一个无法复制的偶像,学习和模仿他,成功概率几乎为零。

上述调研印证了那句老话“没有几种成功是可以复制的”,盖茨尤其如此。盖茨的成功极具偶然性,而关于他的退学被后人津津乐道更是一个认识误区。实际情况是:微软团队的主力高管和高级工程师几乎是清一色的高材生。

【材料解读】其实,盖茨最值得人们学习的是两点:第一,把握时机的能力;第二,不断进取的精神。而许多创业者恰恰没有重视这两点。

祝你幸福的作文素材 篇9

被急促的闹铃惊醒

日程显示今天是你的生日,巍巍,祝你生日快乐.

你离开我已经有7年了.

今天开心理健康教育课了,我感觉自己好象和老师说的某些例子相符合.

害怕.

11岁的时候,我对你说,我想死.

12岁的时候,你离开了家乡,去了深圳.

每次站在窗前,就会无意识的想起你.

14岁,我真的有了离开的绝念.

你不在.

没有电话,没有书信.

你我从此没有牵连,连照片都没有一张.想你的.时候,都不知道你长什么样了.

绝望的,无望了.

可我还是将自己留下了.

不甘心.

怎么可以就这样?

你还记得吗?那个春天,满山的映山红,喜欢花的我,留了多少记忆在那个山坡?

野蔷薇花开的四月,你还记得在三伯母家我那跨门槛被小黑咬到时的眼泪吗?记得当时,我手里的蔷薇,散落了一地.

你走的前一个冬天,在那只有我和你的火坑旁,你还记得我做错的事吗?

男儿有泪不轻弹,你却因为我哭了.

但是,你可知我坐如针毡,不知所措?

最终,我还是走了,寒风中,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那幅画,最终还是化为了灰烬.

再也拼凑不回来了.

你走的那天,我站在田垄上,目送你离开.泪水模糊的世界,知道,从那时起,我又只能一个人走了.

进初中了.

没有朋友,没有快乐.

只有孤单与寂寞.

还有回忆,有关于你的所有.

一点一滴,在心里翻腾.

依然喜欢花.就像看见了你带来的阳光.

默默的温暖我的心.

父母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只是我不知道是否真的离幸福不远.

只是默默的想,想要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没有争吵,没有不和,没有不平等.每天都能看到发自内心的笑脸,只要能让人觉得快乐就行.

可是,我偏偏想错了.

我们家,每天都有争吵,每天都有人在为那些鸡毛蒜皮计较.十几年了,一直那样,安宁,对于我来说,真的太奢侈.只有在晚上,才会在那个只听得见风声鸟声的村子里感觉到安静.所以,我无眠.

经常的,蒙着被子哭,一直哭......

想到离开,如果可以,我早就逃了.走了,走得远远的.

自闭.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要干什么.

现在,我已经大二了.

依然记得你.记得过去所发生的.

你遗留的,早以是我的改变.

苗圃里,萌蘖的杜鹃花和金叶女贞,我已离家好远......

这就是幸福素材优秀作文 篇10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见一个画面:一个人在沙漠中迷了路,正在他饥渴难耐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一片小小的绿洲,这对他来说就是幸福。

还有一次,我在马路上看见了一个流浪的人,他穿的衣服很破,每天睡在路边,向别人要钱。如果他有一个家,那对他来说就是幸福。

我的妈妈每天都唠唠叨叨的,每天早上叫我起床,叫我吃饭,在我上学前,还要唠叨一大堆。有一次,妈妈要回姥姥家过几天,当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终于没有了妈妈的唠叨,能过个清闲的日子了。晚上,我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我起来一看,竟然七点多了,我赶快起床洗漱,拿着书包就往外跑。我刚进班级就打了上课铃,心想:还好没有迟到。放学了,我回到家就很饿很饿,可妈妈没在家,我只好自己做了面条。那时,我才知道妈妈的唠叨对我来说也是幸福。

体验:作文素材之源 篇11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引导、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对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进行写作训练。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提倡学生写“随记”“随感”“随想”。“随记”就是让学生把一天中能引起自己关心的、好奇的、感兴趣的所见、所闻记下来;“随感”就是让孩子把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理解、看法、判断记下来;“随想”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从而把在自己心中形成的奇思妙想、美好向往、心中理想记下来。下面谈一谈具体的做法:

一、体验在家庭

家庭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幸福家庭的孩子,他们大多热情、纯真、善良、乐于助人、有同情心,所以,在生活作文指导的过程中,选取学生典型的家庭生活背景,确定具体的场景和观察的顺序,引领他们回到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去观察和思考,进入“为情而作”的境界中去,使他们感知家庭生活的真、善、美,用爱心去感知家庭生活。

为此我们要及时家访和定期召开家长会,内容不是告孩子的状,而是把家庭环境建设作为每项活动的必备内容,再要求学生进行有关亲人的爱、家庭劳动的乐趣、生活情趣以及自己的小天地等方面的练笔。我经常性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务劳动性的任务,如扫地、洗衣服、整理房间、购物、烧饭……劳动难度由易到难,并且让他们多写一些类似内容的片段。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人,如《妈妈的发型》《爸爸的手》《外公的礼物》……也可写发生在家里的事,如《一个人在家》《爷爷网购也疯狂》《晚饭后》……

有位学生在写《洗澡》日记中这样写道:“……浴缸里冒起了泡泡,我用手一挥,这些泡泡就飘浮在空中。有的飞到墙上就贴在那里摇头摆脑,不肯离开了;有的缓缓地降落到地面,只一瞬间,就破裂了……”当我们读着这一段作文,深感学生的语言是多么的富有想象力和真实情感!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二、体验在活动

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应尽可能地创造和利用多种条件,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观察、想象、体会。如跳绳比赛,猜谜语,做游戏,讲故事,读书汇报会……让他们参与其中,说快乐,谈感受,悟体会。这些学生熟悉而又感到亲切的校园生活情境,给他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都是他们写作的好素材。

同时与重大纪念日结合起来,可写的内容也很多。如《我和小树一起成长》是写“植树节”的;送给妈妈的礼物》是写“三·八妇女节”的;《快乐的节日》是写“六·一节的”;《我的老师》是写“教师节”的……使学生感觉到对每一项活动内容都值得讴歌。

三、体验在自然

四季更替,大自然也在不停地变化。教学中,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走进自然世界,留意大自然,体会大自然,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看、去说、去发现、去体会。“看、想、说、写”是我对学生有意无意观察提出的要求。

春天,我带领孩子走遍校园,走出校门游玩大港河、银山公园,让学生在春风轻抚中感受春光的明媚;夏天,我带学生打起雨伞走出教室,和他们一起观察地面上打起的点点水花,去欣赏荷花池中的景象。秋天,我带学生参观丰收的田野:那露出金黄牙齿的玉米、笑红了脸的高粱、笑弯了腰的谷穗,那喜笑颜开的收获着、来往穿梭似忙碌的拖拉机、小货车……冬雪后,我带上学生走出校园去看一看大雪覆盖的村子、田野……去玩一玩打雪仗,真正体验一下《第一场雪》中的感受。

每次观察后我都安排二三十分钟口头交流时间,一时打开话匣子,学生由原来闭口不语到后来的滔滔不绝,各抒己见。期间,教师评点,学生评议,学生为能当场发言而自豪,场面好热闹。趁热打铁,接下来我让学生把刚才看到的、想到的、交流的写下来,不拘形式和字数。一篇篇优美的作文片断描写呈现在眼前,我再指导学生交流、修改、评议,大自然的万千变化跃然纸上,学生情趣盎然。

四、体验在社会

社会是个大熔炉。学生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后,就应该让他们走向社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使作文教学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如生活调查,参观访问,收集简报……

我注意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如我组织学生逛大统华超市,了解各类商品的信息;让他们走上街头,向路人宣传文明交通知识;让他们做“环保小卫士”,参加社区劳动……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情感有了积蓄,从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

当然,我们也应适当地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如引导学生针对大港河水污染,港口粉尘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写信给环保部门,还以“绿色出行,山色更美”为主题,清明节时,向游玩圌山的游客发放环保宣传倡议书。

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他们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发现,在感受中悟情,才会在动情时妙笔生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注重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篇12

关键词:高中作文,素材缺乏,原因,素材积累方法

1. 前言

高中作文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加大, 作文要求升高, 从侧面反映出作文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在实际教学中, 作文教学成效甚微。为什么作文越来越难写呢?症结到底在哪儿?许多教师把作文的弊病归于“假话、空话、大话”, 在作文教学中极力倡导“求真”。但是“真”又从何来?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作文素材匮乏, 就如同无源之水, 即使拓展再大的空间, 提供再多的自由, 其结果依然是无从下笔, 而只能照搬照垒, 堆砌成文。

2. 作文素材缺乏的原因

2.1 生活空间狭小, 缺乏有效引导。

视野狭窄、生活单调导致学生对生活缺少情趣, 缺少感悟和发现, 表现在作文上则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缺少激情。俗语说:写作源于生活。充实的生活是写作成功的首要条件。然而, 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空间被禁锢在学校至家庭的两点一线, 封闭在狭小的课堂之内, 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绝, 在这种生活环境中, 学生如何能写出逼真、生动、有情趣的作文呢?教师缺少有效的引导, 也会错失原本可以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时机, 造成作文进步缓慢。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 问题不仅仅是缺少发现, 更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发现, 去发现什么。

2.2 知识储备少, 表达能力弱。

阅读量小, 知识面窄, 使学生的作文词汇单一, 表述不清。许多作文情节简单, 缺少细致的描写, 该说明的说不清, 该描述的不知道怎样说, 该想象的又胡乱拼凑, 缺少科学根据。事实上, 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 都有一个空间, 隐藏着巨大的潜力, 只是缺少正确的挖掘和引导, 却往往把孩子们引入狭窄的死胡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学校和家长对孩子们的分数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却没有人告诉我们的学生该怎样去发现, 怎样去感悟, 该体验生活的哪些方面。因此, 大多数学生并非不够努力而是不知从何下手, 不知该怎样表述。

3. 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

3.1 善于观察, 开阔视野。

进入高中后,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成了“三点一式” (教室、宿舍、食堂) , 枯躁无味, 没什么可观察可欣赏的了。其实不然, 只要你用心留意, 高中生活仍是多姿多彩的。可留心身边的同学,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面容、鲜明的个性, 背后都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留心校园, 一草一木、亭台楼阁、励志铭刻、校园时志等, 这些都可以摄取为鲜活的素材。所以高一开始学生就有必要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把校园的趣事记录下来, 这样既可以提高练笔能力, 又可以培养写作兴趣。对于高中学生来说, 仅强调“善于观察”是不够的, 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指点其所要观察的事物、观察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对于那些尚未养成观察习惯的学生, 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 让他们从小处着眼, 逐步学会观察。

孩子的眼睛有时比成年人更加敏锐, 更加独特, 一旦打开了视野, 他们所包容的东西就会越来越真实, 贴近生活的原汁原味, 读起来自然就真切而生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小练笔”活动并适当给予点拨, 就能顺其自然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3.2 充分阅读, 简单摘录。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高中生活虽然紧张, 但学生仍然要抽出时间涉猎课外知识, 拓展知识面, 丰富自己的生活, 从而也可以给自己的大脑一个放松的机会。教师要指导充分阅读, 记读书笔记。在作文中, 不仅要有好的材料, 还要有好的表述方式。阅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 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丰富表达的方式。学生读书的特点往往是看的时候兴致高, 捕捉信息的能力却很弱, 当时记得快, 转眼也忘得快。因此, 培养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尤为重要。当然,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读书笔记的要求不能太高, 但要看什么书, 该记录哪些内容, 怎样归类, 这些都需要教师详细地布置。一般读书笔记的内容可归为这样几类: (1) 词汇积累。如美丽、美不胜收、景色迷人、风景如画……如果能摘抄相应的段落或背诵相应的文章则更好。 (2) 事物积累。如描写植物的放在一类, 描写人的放在一类。 (3) 名言警句。 (4) 诗歌摘抄。 (5) 常识积累。这一项主要通过读报或听新闻来做记录。 (6) 书籍记录。记录阅读过的书籍和简单的感想。那么在读报的过程中, 如何有效地进行素材积累呢?首先, 就积累的内容而言, 我们要多关注先进人物事迹、新闻热点、时事趣闻等。比如2007年、2008年所报道的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 2008年的中国奥运、“神七”升天, 以及汶川震灾、不合格奶粉事件等,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积累的素材, 写作文时适当联系引用, 不仅可以丰富行文, 还可以增强作文的新颖性、可读性。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摘录, 这主要是针对篇幅短小的材料或者文中优美的句段而言的。至于篇幅较长的材料, 尤其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我们要进行概括提炼, 比如关于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洪战辉的故事, 要是具体写起来篇幅很长, 但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可谁能想到一个才13岁的孩子, 就得承受这样的压力。似乎一夜间, 洪战辉长大了, 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抚养尚不会走路的妹妹, 伺候病情不稳定的父亲, 照顾年幼的弟弟, 年近13岁的他学会了忍耐, 学会了承担责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行笔记式的点评, 如就洪战辉的事迹, 我们可以点评为:“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 这是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责任心是促进个人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也使这个社会井然有序地运转着。”点评的内容多了, 我们可以分门别类, 这样我们写作文时就可以快捷有效地运用。

3.3 创设情境, 积累素材。

文学是自我情感的独特表现, 是作者感情的流露、倾吐和宣泄。《毛诗序》中这样写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可见, 当学生处于某种情境或氛围中, 往往更容易有所感悟、有所触动, 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潮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 教师要善于营造作文的情境。多数情况下, 作文素材不是随手可及的, 而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布局、步步为营创设出来的。教师要引领走出课堂, 打开自然空间。作文要从生活中汲取养

应用文写作语言的正确运用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摘要:一切文化都包含在语言之中并借助语言来表达, 语言全面地储存着文化的整体信息。应用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其语言有着深广的文化内涵。应用文语言的实用性特征及规范化的要求, 促进了社会有序而和谐的发展并折射出时代文化精神。本文试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应用文语言的正确运用。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语言运用

“文章之始, 多缘实用”, 应用文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文体, 而语言应是应用文的第一要素, 亦即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为直接服务于工作和生活的文章的内容必须用实用性的语言来表达, 而特定的文章体式是具有可变性的 (现代应用文与古代应用文的体式就不完全一样, 现代应用文的体式也在发展、变化之中) , 唯有实用性的语言能够体现应用文的本质特征。由此可见应用文语言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而要使应用文正常有效地发挥作用, 我们需在起决定作用的语言上下一番狠功夫。下面笔者就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运用来谈谈一些粗略认识。

一、应用文语言表述要准确

准确是写作时首要的和基本的要求, 应用文的写作尤其如此。而词语选用的精确与否, 直接影响到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具有准确性。古人曾说过“一字入公文, 九牛拔不出”, 的确, 有时候一词之差, 一个疏忽, 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准确是应用文的生命。所谓准确性, 就是指应用文的语言要恰如其分地表达应用文的内容, 使人一看就知道应用文的中心思想和基本精神。要注意应用文语言涵义的单意性, 绝对不能模棱两可。应用文写作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和交际的需要所产生的, 有明确具体的目的。应用文写作中所涉及的人与事, 一定要确有其人其事, 情节、细节、数字都不能虚构。应用文的语言表达要求清楚明白、准确无误, 做到不晦涩, 不含混;用词造句应妥贴稳当, 行文要舒展流畅, 表意要准确周密。如“与会者请于10月7日前来报到”, 这是语言产生歧义的表现。

二、应用文语言运用要规范

应用文语言规范是应用文拟写和处理工作规范化的基

分, 要让学生尝试着走出课堂, 在教师有目的、有步骤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 走进社会, 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素材。如我曾开展了一次有计划地采访本校教师的活动, 事先让学生找好采访的目标, 预约采访时间, 接着准备所要采访的问题, 然后带好录音机、笔和本子开始采访。学生对这样的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许多问题设置得直率、活泼。而通过这样的形式, 师生间有了真诚的沟通和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采访过后, 师生间的感情更融洽了, 学生们仿佛忽然间长大了许多, 很多学生发自内心地感慨道:老师们原来都很辛苦, 他们是真心为我们好的。于是, 大家自愿写了采访作文。在作文中, 我深深感受到的是那一份平实与坦诚、真诚和感动, 跟过去那种编排故事、捏造情感的“假话”作文有了很大的不同。有些学生把采访的感受写成诗歌, 语言朴实、贴切, 配上一曲舒缓的音乐, 达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3.4 融会其他学科, 寻找资源。

语文的学习不能是孤立的, 作文素材的积累也不应只局限于文学本身。作文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书面语言, 因此, 它必然同各个学科产生交叉和融会。在高中阶段, 各学科的知识都是相互交融、紧密相连的。比如, 制作一张新年贺卡, 在上面写

础。长期以来, 为适应处理各种事务和交际交流的需要, 形成了各种应用文文种。由于文种不同, 语言要求也不同。同种文种中, 一些同类型的语言, 用得多了, 用得久了, 便逐渐形成了相对规范化的应用文语言。例如开端用语:“根据、遵照、为了”等;表态用语:“请遵照执行、参照办理、拟、准予”等;期请用语, 表示发文者某种期望, 要求用“请求、盼、恳请、希望”等;结尾用语:“特此函告、特此通知、当否、请批示、特此报告”等。这些规范化用语言简意赅, 便于表达具体事务活动中的有关事宜, 易为人们理解领会, 使用位置也相对固定, 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 则能妙笔生辉, 增强语言效果。

然而, 很多人就以为应用文的内文结构甚至语句都要“规范化”。总结的一般结构是“标题———引言 (概要说明取得的成绩) ———正文 (成绩和经验, 问题和教训, 今后打算或措施) ———落款、时间”;语言表述上, 第一段会如此表述:在什么什么的指导下, 在谁谁的正确领导下, 在全体谁谁的共同努力下, 取得了如何优异的成绩。结尾会蜻蜓点水地提一下所谓的不足, 然后又在“不足”上提出今后的希望。这样写我们并不能说它有错, 而是说在这样的结构下靠那样的套话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 为什么不用详实的事例, 深入地分析问题、教训的症结所在呢?一个单位每年的总结都是如此, 又能有什么实效呢?

三、应用文语言运用合程式

所谓程式性, 就是指应用文语言要遵守规范。要想应用文语言符合规范, 就得用“语法、修辞、逻辑”三把尺子逐一衡量。应用文语言的程式性, 有一套固定的专门用语, 有相对稳定的句式, 有比较固定的结构形式。这种程式性是在应用文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有些是经过法规确立的, 比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13种行政公文作出的规定, 使每一种公文的表达都有固定的格式, 包括公文的构成要素、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书写位置、书写要求、用纸规格等, 这些要严格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国家机关公文格式》中的有关规定行文, 不得标新立异、自行其是。另外, 应用文有

一段祝福的话, 或是写一篇环保话题的作文, 亦或是科学幻想习作等就需要借助美术和科学两个学科的知识。而像音乐和数学的书写符号也常给语文教师以启发, 被借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展开作文教学。劳动课更不必说, 各种剪纸、小制作向来是学生的最爱, 而这种动手实践恰恰是作文的最好素材。

只要有素材, 就能书写文章。如果我们能从高中阶段就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 并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推广和实施, 相信学生恐惧作文的心理一定会有所改观, 作文水平也必将日益提升。当然, 学生还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阅读一些经典名著, 以增加人生的阅历, 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从前人的创作中汲取营养。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2]叶昂龙主编.小学作文“自主式”教学设计.宁波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登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下一篇:香港的迷人景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