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2024-09-17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共12篇)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篇1

一、微格教学的简介

微格教学 (Micro teaching) 又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 是一种利用现代视听设备专门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微格教学于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阿伦及其同行提出, 主要使用于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改善课堂教学效果[1]。这种训练手段是在摄像机步入应用阶段时产生和发展的, 现巳成为培训教师综合素质的完备教学手段。

微格教学需要一整套的设施, 主要包括主控室和微格教室两大部分。主控室用于监视和监听任一微格教室的图像和声音, 同时可以控制微格教室内活动的录制和回放, 设备主要有:录像机、视音频处理器、同步监视电视墙、系统控制主机等;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主要包括高清彩色摄像机、拾音器、投影机、计算机、讲台等, 其主要功能是开展微格教学并进行摄像和播放[2]。

二、微格教学在高职学校的应用

(一) 微格教学在高职学校教师培训方面的应用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扩张, 其存在的问题也不断突显,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师资队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他们已逐渐成为高职学校师资队伍的主体, 但大多都毕业于非师范院校;二是在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合并时从中专学校转型来的;三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或聘请的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3]。对于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新教师和从企事业单位聘请的兼职教师, 他们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技能的训练, 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教学不严谨, 在内容的难易详略、授课时间的安排、语言表述上随意性比较大, 讲课缺乏感情色彩和幽默感。还有部分新教师心理素质较差, 讲话语无伦次, 目光游离不定, 肢体动作僵化等[4]。

微格教学在师范院校训练毕业生教学技能和授课技巧、规范教学行为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已起到重要作用, 那在高职院校师资培训方面也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参加培训教师也可请其他教师指导评价, 对教学过程反复推敲与斟酌, 达到语言表述和肢体动作的精雕细琢。除此之外, 利用微格教学这个平台观摩优秀课和优秀教师教学录像也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

(二) 微格教学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完善优化, 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很多专业已经建成非常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供学生反复训练, 实训效果良好。但是仍有部分专业在实训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比如导游技能、合唱指挥等实践课程还在普通场地中进行, 这样的实践教学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由于微格教学系统能将整体性的操作技能训练进行分解、细化, 并能实现即时反馈、即时指导、自我评价、双向交流, 它改变了传统实践技能训练模式, 使得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变得更快、更容易。因此在高职部分专业实践教学中, 我们可以引入微格教学,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比如微格教学方法可以应用到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口译技能训练, 护理专业的护理技能和护理礼仪训练以及主持与播音专业语音和语言基本功训练等[5]。

(三) 微格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应用

目前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 很多高职院校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素质教育, 这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无论是实践教学活动还是学生活动, 微格教学系统在锻炼学生专项技能方面均能发挥显著作用。以学生作品展示为例, 这不仅要求学生做出成功的作品, 还需要学生对作品的设计思路、制作方法及步骤、功能用途等做出必要的说明。这一过程如果不先进行训练, 部分学生的表现可能会因欠缺的语言表达而大打折扣, 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自信心。相反如果能借助微格教学系统先对语言表述和动作表情等不断的回顾、修改和完善, 那最终的表现必定是非常精彩的, 这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锻炼是不言而喻的。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微格教学系统

目前微格教学在高职院校发展严重滞后, 其原因除了高职学校还没认识到微格教学在教师培训和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之外, 其最主要原因是建设微格教学系统所需设备多, 花费较高, 且需要微格教室、主控室等空间资源, 使许多高职院校在微格教学系统建设方面常常有心无力。现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利用校园网络将学校已有的多媒体教室资源整合开发为微格教学系统, 这将大大降低微格教学系统建设的财力和场地投入, 减轻学校的负担, 同时实现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6]。要实现多媒体教室资源与微格教学系统的整合开发, 主要是将微格教学功能接入多媒体教室。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困难, 多媒体教学与微格教学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多媒体教室装配的设备在微格教室里也是完全需要的。比如微格教室所需的投影机、拾音器、计算机、大屏幕等都是多媒体教室具备的。

总之,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培训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将其引用于高职院校, 必将在教师队伍培养、实践教学、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能, 使高职教育发展更上新台阶,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微格教学的概念、来源、一般应用和设备要求, 然后针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和高职教学的特点就微格教学在教师培训和学生培养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本文还就利用校园网络将已有的多媒体资源连接整合为一个高效益的微格教学系统的可行性做了分析。

关键词:微格教学,高职学校,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二龙.微格教学与新手教师培训[J].教育理论与心理学, 2012 (3) :245.

[2]刘凤艳.基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微格训练系统设计[J].煤炭科技, 2011, 30, (3) :, 229-231.

[3]娄枫.高职院校实行微格教学的必要性研究[J].科技风, 2010 (24) :13-15.

[4]黄岩.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的微格教学[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报, 2010, 12, (2) :87-89.

[5]朱泾.微格教学技术在高职口译微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10) :28-29.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篇2

摘 要: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实践能力不断受到重视的今天,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采用微格教学的学生培养模式,对全方位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微格教学的定义及特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及意义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微格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微格教学 高校教育 应用

在当今社会中,人才的实践技术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校学生尤其是音乐教育类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重知识理论轻实践应用的现象,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格教学这一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实践,以资能对教育人员有所启发,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微格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微格教学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教学培训方法,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博士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微格教学实质上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小规模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学并将整个过程进行录像,通过观察该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练习,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恰当做法,提升教学技巧和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录像及时查漏补缺,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由于微格教学的先进性和高效性,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推广,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学习借鉴,微格教学已经在我国高等院校普及开来。具体来说微格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实践两不误。微格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式、呆板式、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强制性灌输的教育模式,整个教学环节分为课前准备、师生互动、反馈交流等诸多环节,其中还有二十分钟的学生自我展现环节,在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又给予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自由愉快的课堂环境中,既学习了理论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实践能力。

2.及时反馈,高效全面。直接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改变学生行为的重要作用。微格教学运用摄像机、计算机等视听手段进行全程录像,只要课程结束,师生就可以通过回放找出上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的迅速改进提高自身的水平,这种直接、高效的信息反馈模式会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3.评价方式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评价方式,只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进行单方面的指导评价,而学生之间、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少之又少。微格教学一改这种单向性的评价方式,大胆创新,不仅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还可以通过视频共享接收到课堂以外的其他人士的评价。这种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客观全面,改进了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便于师生收到多方面的意见,有利于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微格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课程改革大潮席卷而来的今天,微格教学与高校音乐教育有机融合,创新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授课方式,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增强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1.有利于教学方法的调整

微格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反馈与评价环节,能使授课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录像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客观的分析课堂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进而针对教学内容、讲解顺序、与学生互动时间等作出相应的调整,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有利于教育观念的更新

微格教学的人才教育模式将传统的课堂内容分解成若干细化的教学技能,通过等教学环节将其细致准确的传达给学生,这种师生互动的全新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灌输式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高校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和综合能力素养,他们学习到的新教学模式也会对今后我国教育观念的更新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教”与“学”的内涵

在微格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没有完全的固定在哪一方,“教”与“学”的角色定位时刻处于变换之中,学生在理论方面可能是会成为教师的聆听者,但在实践环节就可能变身为教师的施教者。这种不断转换的角色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教师不断互动,形成一个活跃高涨的学习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从理论分析到技能实践,再由技能实践到理论分析,这样“教”与“学”的不断转换,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教育理论进行深入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

三、微格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是一种难以捕捉的抽象性学科,它难以描摹又极易流逝,增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采用微格教学的学生培养模式,借助于视听媒体将教学过程全部录像再进行分阶段的学习研究,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此外,高等院校轻松自由的课程教育模式也与微格教学的教学内涵不谋而合。在教学过程中弱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理论实践中迅速掌握知识要点等教学理念都可以通过微格教学得以贯彻落实。由此可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微格教学的教育方法还是十分有益的,因此,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了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应用微格教学具体方法。

1.确定训练技能

由于微格教学把传统的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成了若干个技能版块,所以在训练之前,必须要先使学生确定训练的是哪些技能。紧接着,相关的音乐教师要向学生仔细阐述这些技术要领的作用、技能要点、注意事项等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该技能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在微格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锻炼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本技能的运用能力,所以技能分类是微格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没有对专业技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后期教师的教学指导就会没有针对性,也就无法真正的使学生学有所得,掌握其应有的基本学科技能。受到地区、环境、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条件有所不同,各高校的基本教学技能也会有所差别。但是在总体上,高校的音乐教育技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基础音乐理论技能、音乐教学技能、音乐专业技能等等。

2.做好理论指导

任何实践的正确运用都必须有理论的支撑和引导。微格教学是一项从众多优秀的教育学理念和知识中发掘出来的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法论的总结,所以微格教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尤为重要,教师必须要引领学生掌握相关音乐教育理念。

理论学习内容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微格教学核心问题、教学培养目标、经典教材解读、实践能力目标等。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学习,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微格教学的核心内涵,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学习信息的可感受性。由于微格教学的理论较为复杂,不易于理解,因此理论培训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基本技术能力,各高校可以根据院校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在校学生接受培训指导。

3.训练技能示范

由于高校学生在训练前对培训内容有适当生疏,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相关教师可以在正式训练前对即将开始的训练内容进行示范引导,提高高校音乐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在示范过程中,可采取的方式有两个,一是借助于录像播放帮助学生准确记忆,二是选择角色扮演向学生直观的演绎基本技能,加深印象。在内容选择上,没有太大的限制与要求,既可以是所要提及的全部课程,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示范的可以是些值得学习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是引以为戒的反面素材。但是通常情况下要以正面优秀的示范为主,以便于观者认真学习探析。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录像示范的时候,可以播放过程中加入解释说明,做指导性的讲解。

4.进行微格实践

这是整个实践应用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确定基本技能、前期准备工作以及理论学习都是为了这一环节做好铺垫,保证实践过程顺利进行。在进行实践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微格教学的实践过程一般需要组成一个微型课堂进行教学操作,实训时的讲解者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每个小组大概十分钟左右的讲解时间,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完成三个任务,分别是任务实践、角色扮演和全程录像。

5.反馈与评价

迅速及时的反馈信息和准确客观的评价是微格教学所特有的环节步骤,也是其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方面。根据所拍摄的视频,重新播放,进行自我分析与小组讨论,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在这一环节中,受训者需要和教师一同观看回放录像,评价时除了自身发表观点表明看法,还需要小组集体评议,接受老师以及同学的评价。同学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其找出不足与需要改正的地方,而指导老师则要求结合评价标准对受训者的表现作出综合评估,给出明确的成绩,并为其指出努力方向。

6.修改方案进行二次训练

这一阶段需要根据上一环节的反馈与评价,做出不同的调整。对于评价较高、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在校生,可以直接进入第一二轮微格教学过程,训练新技能;对于第一轮微格教学中评价略低,基本技能去发的在校生,可以重新进行第一次实践训练,巩固提升受训者的实践技能水平。

四、结语

微格教学是一个具有极强的实践和应用价值的人才培养模式,当今高等院校把微格教学的特点与音乐教育有机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调整了教学方法,更新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也有利于提升在校生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素养,增强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岗位的技能要求,满足企业需要。

参考文献:

微格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篇3

1.微课程

微课程是微格教学的常见形式,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讲授和微练习。设计微教案必须规定每一节微课程所针对的某个知识点。微课件的制作要突出“微”和“精”,一节微课程的配套PPT课件有短小精悍的5、6页即可。微讲授在精不在多,语速可稍快,还要有意识地避免口头禅,增加讲授信息量。微练习一般安排在每一节微课程的结尾,设置1、2个相关思考题,帮助学生作简单回顾。一节微课程时间控制在7~8分钟,在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之前完成该部分的学习。微课程内容安排不必拘泥于新知识讲授,一场简单的讨论、一道综合题的精讲都可以设计成一节微课程。

2.微实践

工科类学科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在实验课、实践环节开展微格教学,可利用现代化视听技术,摄录学生的操作过程,通过回放、反思、纠正,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技能要点、规范动作。课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般每组3~5人,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下达实践任务、讲解注意事项、进行安全教育,而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此时摄录各学生的操作过程。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提示指导,而是现场监控,仅仅制止那些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的错误操作。实践完成后,学生可在各自手机上观看回放录像。教师组织学生互评,分析操作过程,总结优点,指出错误与不足。观看自己在视频中的操作,往往能凸显出平时熟视无睹的错误,利于加深印象,有针对性地纠正。事实证明,这种实践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使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同时也在事后的交流分析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使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得到改善,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3.微研讨

当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学生面对互联网这个巨大的知识海洋,借助电脑、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可以便捷地通过网页、微课、MOOC、微博、微信等途径完成知识的传递,不必完全依赖书本、教师或课堂了。因此,教师在知识层面将逐渐失去优势。面对90后甚至00后的网络原住民,教师应当积极应对,将主要职责从传授知识转变成训练引导,从知识的讲授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学生探索研究,获得新知识。对于认知范畴的知识点,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强,可以由学生自学研讨。具体的做法是:组织学生分组,抽签领取任务单(主题),用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根据任务主题进行自主学习,制作PPT上交。随后,各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解,并回答教师或同学的提问。结合PPT内容、美观程度、讲解和答辩表现对该小组进行评分。该分数为小组平均分,各人得分在课后由组员自行商议,根据贡献大小分配。氛围宽松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能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感,又能激发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很受学生的喜爱。

4.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目的,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微格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在国内高校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系列新颖活泼、短小精悍的教学活动吸引了学习者的眼球,让学习者能在快节奏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因此,创新应用微格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通过实践验证效果,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为校级课题“液压传动英汉双语教材建设(编号:A-0154-15-303)”的研究成果]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篇4

关键词:微格教学,师范生,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0 引言

教育在人类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可以这样说, 没有教育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进步, 就不会有当今的科技发展与创新。作为实施教育工作主力军的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足以显现它对教育的贡献和作用可见一斑。据研究, 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高低,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好坏, 进一步讲会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 作为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生力军的师范生, 他们在从教之前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各个国家与地区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这便要求教师更要具备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 如何培养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教学能力是师范院校一直比较关心的热点, 微格教学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给与了技术方面的支撑。

1 微格教学系统介绍

微格教学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并引入教学实践, 它为培训职前教师教学技能提供了一个模拟的练习环境, 它将一堂完整的课程教学分解成部分教学片断, 用以培养职前教师某一项具体的教学技能, 由于其具有清晰的培训目标和科学的评价性能, 为各国师资培训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功效。

早期的微格教学系统主要由黑板、摄像机、监视器、录像机、切换台、话筒、功放和调音台等设备构成。近年来的微格教学系统大都增添了投影仪和多媒体计算机等设备, 并且在主控室与任意微格教室之间进行电视对话、开展电视广播、将某一微格教室的实训画面实时转播至其他微格教室、也可实现插入讲解、实时录制等功能[1]。对于传统的职前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这种系统结构及功能是完全能够应付的, 然而在培养如何在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的专业技能、如何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开展协作学习等技能方面却显得无能为力。为了更好地解决相关的问题, 最新的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则一般由多媒体计算机、高清摄像机、数字投影机 (或数字电视机) 、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交换机、拾音对讲器、调音台、功放、扬声系统、视音频编码器、VGA编码器、高清编码器、全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多媒体网络交换控制系统、服务器等组成。在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中通过多元化的评价系统, 不仅可以训练师范生的各项基本教学技能, 同时也可不断加强自身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2 信息技术环境下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具备相应的行业能力, 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能力。澳大利亚国家教学质量工程 (NPQTL) 项目组 (1993) 提出初任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规划与管理教学, 运用与发展专业知识, 监控与评价学生进步和学习结果, 为持续的提高进行反思、评估与规划, 与学生及他人交流与合作[2]。有研究认为, 教师职业能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的, 平均大学前形成21.95%, 大学期间形成12.74%, 职后形成65.31%[3]。当前, 我国中小学各科教师都有从事相关学科教学的能力标准, 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在其求学期间也应当未来的工作做好相应的准备。笔者认为, 师范生应当具备以下教学能力:

2.1 基本教学能力

对于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简单概括为“三字两话一技”。“三字”主要是指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 要求能正确运用粉笔、钢笔、毛笔按照汉字的笔画, 笔顺和间架结构, 书写规范的正楷体字;“两话”主要是指普通话、简笔画, 普通话要求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 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普通话一般应达到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水平, 简笔画要能按教学要求, 突出教学重点, 用简练的线条较快地勾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设计、绘制简笔画。“一技”主要是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做到能熟练操作电脑, 制作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多媒体课件, 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4]。

2.2 专业知识

由于各学科教师所受课程的不一, 在其专业学习过程中所学内容不尽相同, 因此, 各学科教师务必得掌握各自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 例如: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应当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要熟练掌握简谱和五线谱、要有好的听觉及音乐感受力、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要具备即兴伴奏能力等, 它与体育教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差异性就相对较大。

2.3 教学系统设计的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能力主要是教学人员能够应用系统的方法把所有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然后再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并确定合理的评价方式的一种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如何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如何组织教学过程, 如何利用媒体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等, 这在都需要教学人员在授课之初进新科学合理地设计, 因为它的成功与否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2.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情形下, 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应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日益普及, 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授课, 各个学科仍在不停地探索当中,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熟知各种媒体的教学特性, 通过教学系统设计有机的教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 才能使学生的效果做到最优化。因此, 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和锻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对于未来的教学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2.5 教育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日益影响下的教学环境中, 教学模式、教学结构逐渐发生着变化, 由此也形成了多种教学及学习形式, 例如网络远程教学、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e-learning等, 这些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创新能力, 否则是无法应对信息技术环境的改变对教育工作带来的各种冲击。因此, 师范生更应该加强各方面信息技术能力的锻炼, 以适应未来的教学工作。

3 应用微格教学系统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实施步骤

3.1理论学习与基本操作

微格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一种手段已经近半个世纪了,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系统, 因此, 师范生首先要对其应用理论进行系统学习, 方能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真正领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此外, 微格教学系统有其自身的操作流程, 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之前应当由实践操作人员进行短期的培训, 以便能够灵活应用微格教学系统开展教学能力训练。

3.2 专项技能讲析

完整的教学过程有很多教学环节, 而且每个教学环节有份有很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 在实施微格教学技能训练之前, 指导教师应当将各项教学技能的涵义、应用方法及技术要领等详细地对受训学生进行剖析, 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示范、观摩优秀教学片段视频等方式, 让学生把握训练的目标和要求。

3.3 训练内容及目标的确定

应用微格教学系统一般是针对教学环节中某一项或几项教学技能的训练, 如板书设计、课程导入、提问、组织讨论等, 这样才可以在短期内对某项教学技能进行专项训练而得到较高幅度的提升。因此, 在培训之初就应该确定好选择对哪项教学技能进行训练, 以及对该项教学技能训练的结果设定目标。

3.4 教学系统设计

确定好了训练的内容和目标后, 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感兴趣的某一课题针对训练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流程设计, 并撰写微格教学教案, 教案力求详细和完善, 其中应当涉及到教学理念及构想、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时间的安排 (精确至秒) 、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行为等。教案的详细与完善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微格教学训练的效果。

3.5 教学实践及全程记录

完成教学系统设计并撰写好微格教学教案, 通过指导教师的审核后, 就可以安排听课、评价等人员共同实施教学技能训练的实践过程, 在此, 过程中要务必保证整个微格教学系统的正常工作, 全面记录受训学生的教学过程, 以便为后期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提供完备的视频依据。

3.6 受训视频观摩及评价

受训学生完成教学实践活动后, 可在本微格教室内可以通过影像回放现场由指导教师、学生之间对其受训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 并提出改进意见;也可通过网络, 由场外评价人员应用远程视音频的传输的方式展开远程分析评价;受训者亦可以通过回放自身受训影像, 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进行自我纠正和评价。此外, 在受训结束后, 受训学生的教学视频可以上传至校园网上, 其他教师师或学生也可通过点播或下载观看受训者的网上视频和课件, 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评价。同过多元化评价方式, 受训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以达到熟练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目的。

4 结束语

应用微格教学系统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为我国培养符合信息时代的未来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为培养师范生的师范院校和教育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 应当注重微格教学系统在师范生教育中的作用, 并积极研究和探索利用微格教学系统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各种模式, 以期更加有效地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张子石.基于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新教学技能[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8, 12.

[2]Conlin Marsh著, 吴刚平, 何立群译.初任教师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3]王邦佐, 陆文龙.中学优秀教师的成长与高师教改之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篇5

摘要:本文针对体育教育专业校内实习的特点与要求,结合微格教学系统的架构,对微格教学在高校体育实习教学中的时效性以及微格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微格教学;高等院校;实习

一、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以来,被认定为是一种特殊的师范教育教学方法。由于教学环境的缩小与拟真,其可以使具体化的教学过程得以分解,成为多种教学元素,使较为困难与复杂的培养方式变成可观察、可描述、可操作的技能训练,在培训师范生时,便于学生理解,从而使教学过程更为顺利。

我国师范类研究者将微格教学实习法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多个名称。将Microteaching一词译为“微格教学”,能精准地反映它的属性和特点。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阿伦(WAllen)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可控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有可能突出完成教学任务,或在可控的条件下实习。英国专家布朗认为,它是一个细化的、容易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从微格的属性角度出发,“微”体现了实习的小型、多方位理念;“格”指每种教学过程都有其固定的诉求和规格,有格物致知并取得研究结果之意,可释义为师生共同参与某项学习技能的活动并取得结果,达到全体提升的目的。同时,微格教学很有研究前景,是一门实践性和参与性很强的教育学科。

二、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制订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能力不足

现行高等体育院校的体育课程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脱节严重,毕业生在实习前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统一的认识。因而,实习生走入教学机构后,缺乏掌握中小学体育课程计划体系的能力,不能立刻展开工作,使得高等体育院校的学生适应中学?w育教学的难度大大增加。

2教学过程中缺乏本位能力

在教学过程的贯彻中,实习生一般仅注重技能的培养,追求课程的延续性,忽略了教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论和教学目的缺乏了解,掌握程度较差,加之对课程实习的准备不充分,只在教育实习前1~2周的时间进行相关训练。所以,高校学生在走上实习岗位后,仍没有系统掌握讲解示范、组织教法等教学基本能力与方法,如此,必定会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实习的效用。

3课堂教学组织与说课能力较差

从高校体育毕业生和指导教师的反馈信息来看,实习生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与说课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无法控制上课的时间;无法完成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无法按教师要求完成任务;课堂纪律无法保证,等等。

三、微格教学在高等体育院校实习中的实践设计

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实习问题凸显,反映在实习生大学生活后期的学习阶段,即学生进入大学附近的中、小学(实训点)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过程。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后期的实习活动,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可使毕业生在短时间内初步掌握教学相关的手段与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对教学活动有充分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及时找出其教学能力上的缺陷,从而提前准备,有目的地进行课程学习,为后期的教学实习做好相应的准备,使前文所提到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得以解决。

四、结论

通过将微格教学贯彻于实习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现代教育理念引导下,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媒体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单一存在的。高等体育院校应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相关的安排,使之形成一个连续的行为,于是就产生了微格教学这样的优秀教学模型。它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强调信息的直接反馈,充分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实习的时效性,比传统实习过程更为高效。相较于教师讲解示范模式,微格教学使学生学习并练习的学习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全面提高了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且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皋华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于飞体育微格教学系统设计与可行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5):68-69

[3]陈霞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贾珍爱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几点思考[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7(5)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篇6

关键词:高等院校;音乐鉴赏;微格教学

一、高等院校音乐鉴赏课目前状况

现今,微格教学法在各大专院校得到应用,被接受和认同。微格教学法也正在从理论阶段向实践阶段过度,过度进程在足年加快,氛围也不断在扩展,在市面关于微格教学的书籍文摘,以及其他方面的宣传力度也不断的在加大,呈现足年上升的趋势,各大院校也积极的参与进来,并不断的开发应用,也是这种方法逐步完善起来。

音乐课改迫在眉睫,在客观条件的逼迫下,引入先进的教学——微格,成为音乐教育发展的必要和发展趋势。高等院音乐鉴赏课少之又少,但学生对音乐鉴赏课很是期盼,但在传统观念的素影响下,音乐鉴赏课一直被学校和社会所忽视,这就是存在的现实矛盾,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师生心里负担加重,这就常常造成学生高兴而来,失望而归,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又埋怨音乐鉴赏课难上,学生难以管理等。当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让学生学有所得,不要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首先,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及相应的课件准备,教材,教具应该一应俱全,还要对课堂上的活动各项活动提前多好准备工作,以免出现临时状况。、

据了解,高等院校音乐鉴赏课、音乐学院的音乐鉴赏课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化,学生来源,家庭条件出生环境都相对比较复杂,师资彼此学习和沟通的时间比较短,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导致教学中音乐教师心里变换,趋于自卑,压力逐渐变大,久而久之失去了责任感和耐心。

二、微格教学的显著特点与其显著作用

微格教学实质是一种模拟教学,目的明确,主题突出,强调教学重点,可以有效集中精力使训练的内容得到完美展现,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映,使课程及教学内容调整有了实践改进依据和坚实基础。微格教学更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控制教学的情境创设,对新课程有一定的优势,为实现训练目的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在人生的一生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甚至会影响事情的决定与发展,因此音乐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个优质的创设情境,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就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师也能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而这正是微格教学的技能分解细化的突出体现。在教学技能学习过程中,在理念上,一定要与其他技能训练区分开,找到区别,不然可能导致错误意识出现,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在微格训练中,虽然知道学生的时间有限,及时再短暂,也不能只选用单一的教学技能,这不能成为客观理由,在短暂的时间内学生必须做到相关技能的运用与结合。在训练时,紧紧抓住技能间的联系点,切记不能片面的考虑问题,注意微格理论与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实现彼此的融会贯通。

如果教学技能孤立,让学生得到错误信息,灌输了课堂教学就是独立的、片面的错误思想,各种教学技能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都是独立的存在的,这种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失去了学习的真正目的和失去了使用微格教学的真正初衷。

三、微格教学的必要性及深远意义

随着微格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以成为音乐教学中的注入的新鲜血液和发展方向。其意义深远,微格教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改进依据,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简单,紧密,是矛盾及时得到解决,其必然成为音乐学科首选的利器,未来毕竟成为主导。

(一)必要性

课堂上,学习的精髓与重要环节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传达,没有师生的学术传递,,教学过程也就成为一个虚设的环节,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微格教学法能够有效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目前学习状态,学生本人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进行积极的改善,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音乐微格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是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意在增强师生之间人际沟通的。这种授课形式的优点非常明显,课堂环节得到改善,师生关系和谐、课程进展流畅。长期的坚持锻,学生也渐渐养成一种课堂积极发言,愿意与老师交流的良好习惯。通过多角色参与的专业化教学特色,彼此相互结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综合的教学体系,开创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网络知识平台结合,使得讲授型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和体现,《音乐鉴赏》课程的创新实践性得到进一步完善,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

(二)意义

教学方法的完善了有了保证。每堂课的目的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课堂上,师生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时刻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彼此依赖并相互作用,微格教学的出现,教师的立场和位置得到了准确的定位,开始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能够客观、清晰的判断、解决各类矛盾和临时状况。微格教学的“预练”效果明显,能够及时的纠正之前出现的错误和毛病,同时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合理调整,有效的缩短了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利于教学传统观念的更新与发展。按照微格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总、总分两种形式进行分析,能够更全面、多方位的考虑,这必然形成诞生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观念。随着制度的逐渐改变,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日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总结:微格教学法虽然只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他的特点和有点让大家一片哗然。微格不仅缓解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习效率,更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加优质的平台,为以后教学模式的完善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晓君.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构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2)

[2]李莉.试论高师音乐学生“说课”微格教学[J].华章,2011(09)

[3]李晓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说课”微格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03)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篇7

1 实验安排及评估指标

以微格教学在我院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电子信息技术1班为实验对象,随机抽取20人为对照组,20人为实验组进行微格教学实验研究。

1.1 实验教学安排

上课时间:2013.10.15-2013.12.08;学时数:16;上课对象:电子信息技术131(实验组男生20人、对照组男生20人);上课内容:跆拳道基本技术;上课地点:体育馆。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人数相等、性别比例相同、年龄相仿,从而具有可比性。样本T检验统计的结果P >0.05,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的身体基本情况并无较大差异。

1.2 实验需求

上课地点: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上课时间: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共计8周,16学时;上课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卷尺、秒表、计算机、摄像机等设备。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差异性分析参照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跆拳道普修测试的内容,同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技术达标的测评方法,对两组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测评内容选定为:测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检验速度素质的50米跑,检验耐力素质的1000m跑,检验上肢力量的引体向上。对测量出的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样本T检验P >0.05,表明两组学生在进行实验前的身体基本素质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

选择跆拳道技术中的前踢、横踢、侧踢作为本次实验的教学内容。

1.3 实验评价指标的选择

(1)前踢(指标:提膝、弹踢、落地收回);

(2)横踢(指标:提膝、翻胯、弹踢、落地收回);

(3)下劈(指标:压胯、劈击、收回)

1.4 实验教学流程(90 min)

(1)准备活动(慢跑和基本功练习,10 min);

(2)基本技术动作学习(20 min);

(3)观看动作录像(10 min);

(4)动作改进(重复练习新授动作,10 min);

(5)教学摄像(分三组拍摄,10 min);

(6)观看->反馈->评价(教师学生进行共同分析);

(7)纠错与改进提高(改进提高技术动作,5 min);

(8)身体素质练习(中等强度身体素质,10 min);

(9)放松整理(放松操,5 min)。

2 实验结果分析

试验后对学生的跆拳道基本身体素质情况的评价,仍然与实验前身体素质测试的考察指标保持一致。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及提高率进行采集。从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采取两种教学方式都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效果及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身体素质的提高依赖平时的锻炼和不断的积累,所以在课堂短时间内提升并不是太明显,立定跳远与引体向上是实验组提高相比较稍高,而耐久跑是对照组提高程度稍高。从数据来看,实验组的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相对较为明显,但不太显著,可以得出微格教学短期内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不是太明显。长期进行微格教学是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明显提升还需要进一步的跟踪研究来证明。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基本技术的对比分析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授,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才能学成跆拳道的相关技术动作。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的跆拳道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应用,从而能够达到体育教学“终身体育”的目的。

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对两组学生的跆拳道技能进行评定,并计算出各组学生三项技能的平均成绩,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学生的评定成绩都要高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跆拳道的基本技术采用微格教学方式不断的反馈、练习强化,导致两组学生成绩数据有差异,P值小于0.05,成绩提升显著。由于微格教学的过程有着可视化(学生能够通过录制的教学视频直观看到自身的动作和不足的地方,并找到原因制定纠正的方法)的特点,所以微格教学方式相对于常规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跆拳道基本技能的效果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实验也证明,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跆拳道基本技能有着明显的提高,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多次示范正确的动作,也通过节约教学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

3 实验结论

微格教学方式也加强了实验对象之间的沟通,积累了自我评价和互评的经验,相互的交流沟通能力显著提高。学习后还能通过录制的视频录像进行准确的复习不断的纠正自己的动作,从而使参与微格教学方式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升。而且微格教学方式形式活泼生动,参与实验的学生基本都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成绩,而且拉近了与教课教师的距离,这也有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在跆拳道教学中采用微格教学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对跆拳道的学习兴趣,也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和个性,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教与学的关系。

(1)由于微格教学方式形式活泼生动,不仅加强了实验对象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还积累了学生相互学习的经验;通过观看录像进行准确的改正提高自己的动作,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考核成绩,还拉近了与教师的距离,与传统教学相比,微格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明显的。

(2)微格教学运用在我院跆拳道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效果影响及组间差异不明显,主要由于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期的锻炼和不断的积累,两组学生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之后身体素质都有所提高,但不明显。

(3)采用微格教学的实验组学生技术评定成绩要明显的高于常规教学的对照组学生,从分别对前提、横踢、下劈三个技术的成绩分析,可以看出提升具有显著性。由于采用微格教学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更直观、反复地看到自身的动作和不足的地方,更清晰动作要领,及时地改正和提高动作,提高了教学效果。

(4)从参与实验的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应用微格教学后学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都认为微格教学方式不但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跆拳道的动作要领,也提升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有效减少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拘束感,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 结语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篇8

关键词:微格教学,跆拳道,问卷调查,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对先进教学方法的研究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体育微格教学是在微格教学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微格教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体育微格教学的前提和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就在体育领域中应用了微格教学理论,作为专门培养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尝试,1994年2月,王皋华出版了《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一书,标志着微格教学首次被引入我国体育教学领域。由于体育教学自身固有的特点,导致体育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在这一时期相关微格教学的研究进展不是很迅速。1999年4月,张雄安在《中学体育微格教学教程》一书中更加系统、完善的研究了微格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育微格教学系统,其中对体育教学中所需的教学技能进行了细分,确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通过调研认为可以在高职院校开设跆拳道的相关课程,也有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跆拳道的选修课并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但是还有不少院校并没有开设跆拳道的相关课程,这些学校的教师基本上都认为开设跆拳道课程颇为重要,学校也想开设跆拳道项目,但由于场地条件不具备而且没有专业的教师,并且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都还没有开展跆拳道项目。

在进行跆拳道的教学过程中,国内其他的高职院校也遇到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教学的形式比较落后:缺乏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专业的教师少导致跆拳道的礼仪教育意识淡薄。

本文结合微格教学在体育教学的具体应用现状,对参与微格教学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并分析统计结果,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并为后续的跆拳道教学研究提供一定思路与基础。

为了确保本次教学实验的可行和效果,前期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跆拳道认知水平设计了问卷并进行调查统计,后期对实验组学生的微格教学影响设计了问卷并进行调查,同时对对照组学生进行跆拳道课教学反馈的调查统计,从而可以得出微格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到的影响。

1 学生认知水平调查问卷

微格教学实验前,为验证两组学生在跆拳道的学习态度及喜爱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对学生的跆拳道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0份,问卷有效率100%。

2 实验结束后教学影响反馈的调查问卷

为验证学生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微格教学试验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微格教学反馈调查,实验组学生发放20份问卷,回收问卷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同时也对对照组学生在跆拳道课中采用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了解学生对跆拳道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的影响。发放20份问卷,问卷回收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

3 问卷的效度检验

针对该研究所涉及到的问题,在制定调查问卷之前,需要掌握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首先,对跆拳道资深专家及教师进行随机访问,以此来确定问卷的有效内容,确保问卷的客观性和精确度,调查问卷的最终内容由本研究领域权威专家进行最终确定,经过讨论及修改后,再对其进行效度检验。为了保障问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特此拟请10位以上熟悉跆拳道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问卷所设计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问卷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和分析(见表1),最后根据专家教授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补充和修改。

4 问卷的信度检验

对调查的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测量一再测量”的方法。对问卷运用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两份学生调查问卷随机抽取10名调查对象,在间隔14天后,再次进行相同内容的问卷填写。计算统计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调查结果如表2和表3。

由以上两个表格可以总结出,实验组学生在进行微格教学前对跆拳道的认识情况和在进行微格教学后的反馈情况的效度相关系数都大于0.9,分别是0.92及0.94,由此可以表明两份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均具有显著的意义,对进行微格教学实验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5 实验组学生微格教学效果调查

通过上述实验组学生考核指标的成绩分析和调查问卷结果,从实验组学生的角度设计含七项调查指标的问卷,再次对微格教学对跆拳道基本技术教学效果的改善进行调查,结果如表4。

从上表数据看到,实验组学生对微格教学在提高他们跆拳道基本技术学习效果方面的认可度很高,在调查的七个项目中,肯定率最高的是“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和“建议在跆拳道教学中推广微格教学”两项,均达到80%,最低也达到65%,平均肯定率72.8%。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微格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跆拳道基本技术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反馈能力有着明显的作用。

6 调查问卷内容反馈分析

实验组学生对于微格教学的反馈调查问卷中学生意见及建议主要反馈在三个方面,结果如表5。

7 总结与建议

7.1 总结

(1)视听设备和场馆不完善,导致微格教学设备的数量缺乏,不能满足微格教学的需求。

(2)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对于新颖的教学理论及方法缺乏探索和进一步研究的意识。

(3)在微格教学的过程中,因受到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很难尽快融入自己的角色,在进行演示的过程中只专注于演示动作而忽视语言讲解,导致课堂教学不协调。

7.2 建议

基于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改进下列几个方面:

(1)通过增加微格教学相关的设备让学生更多地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微格教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对自己学习的技能进行不断的反复、全面地观看,并不断评价和修正;在学生深入学习基本理论、明确教学目的、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课余时间适当地开放配好设备的训练室,一方面使学生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微格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

(2)有计划地让教师参与相关的教学培训并定期组织教学方法的研讨会,拓展教学视野,并鼓励教学创新。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篇9

微格教学法是建立在行为主义思想基础上, 将教育反馈和教育评价与现代化的试听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系统的复杂的教学技能进行关键步骤的分解, 然后对每一个关键步骤进行单独训练的方式, 促进学生掌握技能。教学技能作为一种隐性的知识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展示的, 学生个体作为自我行为的主体, 并不能真实了解自己行为的表现。微格教学法是一种以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倡导以教师的示范行为引导学生的行为, 以学生行为的影像促进学生自我纠正和形成行为。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体育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文化教育, 它培养的是学生的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掌握仅仅依赖教师的理论讲解是无法理解和掌握的, 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练习。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的开展仍然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通过语言的理论指导和动作示范完成教学。例如,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对排球的来源和中国的排球发展历程进行介绍, 然后通过几个示范动作展示排球的手势, 排球的发球、移动、接球、扣球、拦网, 以及传递、垫接、扣杀等, 教学时间一般为10分钟~15分钟。教学时间的短暂性使得学生并不能充分掌握排球的各项动作技能排球的动作学习演变为学生的自我摸索, 学习效率较低, 通常在学校安排的排球学习时间内并不能习得排球运动的技能表现为只会简单地与墙进行对接, 不能进行排球实战。综上所述, 体育项目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作习得过程, 需要教师详细划分步骤, 对学生进行指导, 传统的简单笼统的教学并不能促进学生体育掌握活动技能。

三、微格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 ) 利用 微 格 教 学 法展 开 关 于 体 育 活 动动 作技能的 示 范

高中体育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多样的体育活动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 另一方面一个学生不可能熟悉全部体育活动, 因此, 体育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不能当做是已学课程的回顾或者是体育活动的组织参与, 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详细细致地指导和示范。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示范一般表现为动作示范, 这样的示范一方面由于学生观察角度不同, 导致示范动作的观察并没有在心中形成动态的动作影像, 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呈现出时间短和无法重复的特征, 在几次简单的观察中学生无法形成动作技能。应用微格教学法一方面动作技能的教学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者经典比赛片段向学生展示, 另一方面可以将教师或者优秀学生的动作示范通过PPT展示给学生。通过微格示范可以自主调节动作展示的速度, 通过慢动作回放可以清楚地让学生看懂在不同的位置身体和球的变换。视频具有反复性的特征, 学生对于没有习得的动作可以通过重复观看视频慢慢掌握, 这样就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例如在篮球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 将其分解成运球、传球和投篮三个主要教学环节, 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主选择练习。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分为多个有层次的课时, 在传球技术教学中, 教师从简单到复杂分为手递手传球、直传和横穿、击地传球和高空传球、胸前传球和背后传球等, 其中在双手胸前传球技术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微格教学向学生详细展示接球中伸臂、迎球、引接、缓冲和护球的过程, 在传球中蹬、伸翻、拨的动作, 通过慢动作详细介绍每一个动作的具体要领使学生形成较为规范的运球动作。打造开放式课堂, 理论要领掌握的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传球练习, 在运球练习中出现疑问的学生可以再回到理论教室重新观看视频, 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 ) 通过 微 格 教 学 纠 正 和 评价 学生的体 育 行 为

高中体育教学的开展不仅是促进学生动作要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转化为学生规范的体育活动行为。通过微格教学的示范, 学生形成关于动作要领的表象, 并在实践中展开练习, 形成体育行为和动作。但是这些行为和动作是基于学生自己的认识, 在学习初会存在很多错误动作, 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 不能对每一个学生指导。采用微格教学法, 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将学生进行练习的行为通过影像形式展示, 一方面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自己的行为, 通过对示范行为的对比更加清楚自己的动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间交流和合作, 提高学生群体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利用同伴促进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同时也形成同伴评价, 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例如, 在三级跳教学中, 一名学生常出现一个问题右脚容易扭, 并且跳的距离很短, 教师采用微格教学法, 将该学生的动作记录下来, 作为一个典型行为引导学生分析。三级跳包括三个环节, 第一步单足跳, 第二步跨不跳, 第三步跳跃和三步之间的衔接, 从学生的行为上看不存在明显错误。教师通过微格教学法对该同学的行为进行慢动作回复, 发现在第一步和第二步跳完后, 水平和速度明显下降, 这就要求学生利用好剩下的水平速度尽可能地提高垂直速度, 获得较高、较远的轨迹, 该名学生为抓住这一个重点, 在一二步完成后, 由于左脚用力过大身体前倾, 使得右脚无法发力, 右膝盖出现弯曲, 这样勉强完成的动作使得距离不远。通过这样的过程指导学生清晰明确自己的错误, 知道改进的方向。当然, 微格教学法不仅运用在体育教学过程的局部教学活动中, 而且运用在体育技能的综合运用中, 例如学生组织的排球比赛,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微格教学, 引导学生对队员之间担当的不同角色和责任及队员之间的配合进行分析和讲解, 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三 ) 微 格 教 学 法 的 开 展 要 循 序 渐 进

微格教学法要求改变传统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盲目性的特征, 立足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两三种新的体育活动, 掌握的水平是能够参与该活动的业余比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步步指导学生由零起点向动作技能的灵活运用转变, 切记以已经学过或者掌握该项活动学生的水平作为学生的基本水平, 真正普及体育活动, 使每一位参与学习新体育活动的学生毕业后仍然能够将其作为自己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技能的熟练依赖于学生的实践练习, 这不是体育教学的重点,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体育活动技能, 并且循序渐进地保证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掌握体育技能。微格教学法是使这个过程简单和有序的重要方法, 它贯穿于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技能的掌握。例如, 在乒乓球教学中, 教师将乒乓球发球技巧、乒乓球接旋球技巧、乒乓球搓球技巧、乒乓球发力技巧、乒乓球训练技巧等技巧通过微格教学法进行分项教学和训练, 在此基础上介绍乒乓球的比赛规则和比赛赛制, 并引导学生利用微格教学法对学生的比赛过程进行指导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鸿亮.微格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011, 30:141-142.

[2]李凌.微格教学在体育专业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运用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5:99-101.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篇10

一、研究对象

随机挑选本校学生212人进行实验, 排除专业、性别、年龄的影响。其中2007级专科生105人为对照组, 2008级专科生107人为实验组。

二、研究方法

1. 对照组由授课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 学生学习成果测定方法与实验组相同

2. 实验组的授课由研究人员进行, 主要通过查阅文献、

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认真研究本院特点, 合理规划, 采用对本次授课对象切实可行的微格教学法授课

(1) 更新教学理念。高职教学特别是在我国现有的升学体制下, 体育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与重视, 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课, 上得怎么样, 无人过问, 大部分教师都以不出教学事故为标准。在本次研究中, 要求研究者对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 明确授课目标、方法及课程的重要性, 对整个课程进行更细致的分解, 合理调整授课结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 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2) 寓教于乐, 活跃课堂氛围。高职体育教学和其他阶段的教学有着鲜明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视这些特征, 改革教学模式, 科学设计课程内容, 丰富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学情, 改革理论课与考核办法。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是以教师独自讲解的方式进行, 课堂沉闷, 学生积极性差, 即使是课外动作训练也是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 由于教师精力有限, 很难面面俱到, 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微格教学法改革的教学过程要求研究者在授课过程中注意降低学习的难度, 增加趣味性及思想品德知识所占的比重, 使学生重视学习, 对课程的态度更加积极。体育理论课的教授相对枯燥, 更需研究者将授课内容分门别类, 以易理解、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为奠基, 循序渐进, 逐步综合, 降低高等知识的难度, 让所有的学生融入到课堂中,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 缩小教学规模, 积极互动。微格教学法旨在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不只是要求学生技能提高更多, 也要求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本次改革中, 研究者将实验组107人按小组划分, 考虑到本校实际情况, 以5人~8人每组为宜, 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学习, 进行体育课相关理论的相互探讨, 具体动作的相互指导。方法为由单独学生进行演示动作, 由小组其他成员仔细观察并指正不当之处, 轮流进行, 或两人一组分别练习, 以提高上课效率。

(4) 改革评价方法, 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一卷定终身”, 较难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 并且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微格教学法则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 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听课状态、相近课程之间动作规范程度变化等, 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做到对自己授课及学生学习状况的全面了解。其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方法由日常学习和考试成绩两方面综合形成, 分项评价, 做到客观、准确, 以使学生及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体育水平。

(5) 应用声像, 纠正动作。微格教学法优势及特点在于在授课中对声像途径的使用, 研究者在授课时播放示范录像, 在学生操作及进行模拟授课练习时录像,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自己的录像的观看, 使学生以第三者的身份评估自身技能掌握情况, 并通过时间上的纵向对比了解体育技能等的优势及弊病。同时, 由授课研究者进行个人的随时纠正及全组总体的观察和总结。

三、结果

通过对学生日常表现记录及考试成绩的综合评定, 发现实验组上课时气氛较对照组活跃, 理论课得分高于对照组3.34分, 实际动作较对照组更规范, 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4.25分。

分析总结得出实验组的教学技能、体育水平、教态变化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说明微格教学法行之有效。

四、讨论与分析

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 微格教学法理论和教学模式趋于成熟, 在实践应用中为各个领域培养新人作出了贡献。微格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新方法, 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其应用尤以在体育方面教学成果显著。这种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团队意识, 发挥其创新能力, 为培养更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作出了贡献, 为今后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洪友.微格教学法在高效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冰雪运动, 2006 (5) .

微格学习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声乐微格学习分析应用指导

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艾伦教授提出了微格教学(mi-cro teaching)的理念,即利用现代化摄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微观地分析学生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问题,针对性地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强调客观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在采用微格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微格学习,则可形成教与学的微格互动,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能。

一、声乐教与学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1.教与学唯有琴房训练才能发挥声乐训练效果

琴房通常被视为声乐教与学的课堂,不少学生往往沉浸在琴房中“闭门造车”,一旦离开学校或琴房或钢琴就没法练习,严重制约着声乐水平的提升。

2.只要勤奋学习就能提高声乐专业水平

部分学生练声虽然非常刻苦,一旦离开老师就会找不着北,特别是在演唱有难度的曲目时,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每到高声区就会不由自主地“打架”,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不科学的发声习惯而贻误终生。

3.只要能按时还课就是完成教学

学生急需突破的专业问题并不能靠一两个课时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必须通过课余时间的微格学习才能养成正确的歌唱习惯。

二、微格学习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1.拓展声乐学习的多维训练

在传统“口传心授”的声乐教学中,学生相对比较被动。如果指导学生通过录音与录像的方式记录课堂学习的全过程,课后反复“听”自己的歌声状态、“看”自己的歌唱表情及表演等,从观念、听觉、视觉等多角度、多方位地拓展其声乐学习,效果将会更佳。

2.提高声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通过微格学习,不仅可以促使其专业上不断进步,还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的过程,扮演“导演”兼“演员”角色,促使其对自己的声音和形象研究,进而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

3.提高声乐学习的训练效果

客观记录老师授课的全过程,将声乐教学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针对其存在问题,在反复“上课”和揣摩中不断思考,从而有效地探寻相应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习的针对性、声乐水准的效能性。

三、微格学习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对学生细微的时间和声音变化进行微格化分析与指导

声乐的学习非常抽象,唱出来的声音看不见摸不着,而且人的耳朵在听自己的声音与别人的声音时,有内耳与外耳的耳感区别。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录音的形式代替别人客观的“耳朵”,以录音作为自己歌唱时的“外耳”并进行分析比较,从听觉上不断积累和改进自己对科学发声方法的判断力。

2.对学生细微盼情绪和表情变化进行微格化分析与指导

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内部腔体和面部表情的协调统一,优秀歌唱家们在演唱时的表情都是赏心悦目的。传播学家研究认为。面部表情可以传递人们55%的信息。眼神的专注度、情绪状态、内外口腔的开合状态、嘴角和下巴的放松程度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歌唱。通过录像微格化分析,就会审视自己歌唱时的声与情是否协调统一,从局部到整体不断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进而帮助内部腔体尽快适应科学发声之需要。

3.对学生细微的姿势和动作变化进行微格化分析与指导

歌唱表演是人们肢体语言与其肌肉、骨骼、躯体、思维等有机的协调统一。通过录像微格化分析自己的歌唱表情、歌唱姿势、歌唱表演等与歌曲的演绎是否相一致,能够直观地分析自身歌唱表演现状。特别是通过与优秀歌唱家的音视频进行对比,就可以分析出客观存在的不足并寻求解决方法,以便在练习中有针对性加强姿势与表演的训练,全方位地提高声乐艺术水平。

4.对学生不同的心理气质进行微格化分析与指导

人的心理气质主要是由遗传所决定。引导学生通过视听自己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录音录像,帮助其进一步自我了解,明确自身的心理气质特征,从而在声乐训练时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扬长避短,不断调整学习心态与肢体状态。

以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为例。通过录像我们不难看出:偏胆汁质类型的声乐学生,容易过于兴奋,面目狰狞,歌声吵闹而缺乏内涵。应引导其加强“淡定”修养,演唱时应重在气息调控和情感表达,避免过于急躁、直率而破坏作品应有的美感和风格。在声乐技巧相对成熟稳定后,可以选择戏剧性较强的歌剧作品或抒情艺术歌曲等作为演唱曲目。偏抑郁质的声乐学生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够自信,畏首畏尾的眼神、优柔寡断的体态。对此,要通过微格学习法培养其不断进取和寻求突破的自信心态,演唱时适当放开声音,不要过于含蓄,情感表达时尽量放松,选曲时要尽量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抒情性声乐作品。

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篇12

关键词:数字化微格教学,舞蹈技巧教学,实验研究

引言

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教学环境的复杂化、教师角色的多元化以及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主要特点。

舞蹈技巧教学往往是舞蹈教学中的难点。在舞蹈技巧教学中, 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和练习时, 对于高速连续运动的技巧动作, 瞬间已经完成一系列动作, 学生难以分解每个环节的动作细节, 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模仿练习造成了很大困难。运用数字化微格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舞蹈技巧强化训练, 是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使师生形象直观地看到自身在训练中完成技术动作情况, 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掌握关键的技术环节, 提高教学效果。

数字化微格教学应用于舞蹈技巧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对学生进行舞蹈技巧训练的实践活动。在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学习微格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等相关的内容。学生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 对技术技巧、动作要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传统的舞蹈技巧教学教学方法多采用“口传身授”教学方法, 即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来传递知识。学生掌握舞蹈技巧动作要领比较困难, 这是舞蹈教学和其他专业教学的不同之处。传统的舞蹈技巧教学中的评价主要是凭经验和印象, 评价指标不明确、不系统。微格教学中不仅对教学技能进行系统分类、明确学习内容, 并对教学技能要达到的目标尽量做到细化, 提高可操作性。参评人员不仅仅是指导教师, 而且包括学生。评价方式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 评价与议论相结合, 构成综合评价系统, 而且评价是对照着声像记录结果, 更有针对性、更直观、具体, 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符合实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大量运用于教学实践。我们把大量评价数据输入计算机, 从而构建评价模型, 使评价结果更直观、可靠。

一、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

传统的微格教学系统, 其存储方式和传输方式采用模拟信号。质量差、速度慢, 在进行加工的过中信号衰减严重, 不利于资源共享。

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视音频监控、存储、传输技术于一体。微格教室配置具有可遥控、自动跟踪功能的数字化摄像机和电脑, 教学视频图像直接压缩到电脑中, 同时该电脑记录和处理远程访问。不需要模拟系统的互连音视频电缆和解码器。总控室配置有系统主控服务器 (负责摄像头的控制, 图像切换以及与模拟系统兼容服务) 、视频采集服务器、视频广播服务器、视频点播服务器及磁盘阵列。视频图像采用MPEG4格式压缩和传输。

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先将前端现场传输过来的摄像机图像、拾音器信号经全交叉音视频矩阵切换送几路给视频采集服务器进行数字化压缩处理, 并通过硬盘录像系统自动记录到磁盘阵列, 并将对应摄像机图像的视频流通过百兆以太网进行网域内的传输, 送到指定的监视器和记录装置。视频广播服务器将一路实时视频图像进行相关处理后, 广播到网域内各计算机, 各终端计算机可以通过专用客户端软件或IE浏览查看。视频点播服务器将磁盘阵列中的现场录像图像或非线性编辑系统处理后的视频发布到网上供各终端计算机点播和回放。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回放、放大、慢放、定格等功能, 可以形象生动地反复观察或仔细观察某一教学片断或某一教学技能。

二、研究方法

依据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技术, 从理论研究入手,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课题实施分为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推广实验两个阶段进行:先在教学实践中用行动研究法探索信息化环境下舞蹈技巧教学的教学策略及模式, 用实验研究法通过建立科学的效果假设, 选择实验对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 采用实验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验证、推广。对每个舞蹈技巧局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不同动作分别进行训练, 再组合。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

首先对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 了解问题所在, 分析阻碍教学效率的成因。有针对性地归纳问题指向;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梳理, 结合理论和实践, 提炼出有效教学的要素。反思调适, 收集数据;通过教学实践, 不断调整策略, 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逐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总结提炼。边实践边总结, 分阶段形成研究成果。

将舞蹈系08级舞蹈表演专业1班学生分为两组, 每组10人, 一组 (实验组) 采用数字化微格教学进行, 另一组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实验完成后,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选取毯技课中技巧难度较大的单筋斗和长筋斗两种技巧组合。由5名舞蹈专业教师组成考核组, 从高、轻、标准和综合5项分别打分。每项满分为10分。

注:成绩取平均值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数据 (取平均值) , 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

根据T检验分析, 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统计对比结果 (表1) 显示,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各项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 有两项P值<0.05, 多数项目P值<0.01, 说明采用数字化微格教学方法的教学校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三、结论

通过将复杂的教学活动进行分解, 在微观教学活动上建立稳定的教学技能模式, 对教学行为进行分类。每项由一类在教学功能上有某种共性的教学行为构成, 进行理论阐述和对具体教学行为的模式描述, 使教学行为成为可观察、可示范、可操作、可反馈评价的训练模式。同时, 不断完善舞蹈教学知识点和能力体系的构建, 设计相关的学习检测方法及评价方式。通过研究, 探索舞蹈技巧微格教学的具体内容、活动形式、实施途径、操作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有效度。

利用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舞蹈技巧训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对于改进舞蹈技巧教学和训练、舞蹈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都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建中.微格教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张秀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技能微格教学的设计与研究[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 2003 (05) :654-655.

上一篇:培训管理虚拟化下一篇:乡村地区